第一篇:转变观念——课堂高效之基
转变观念——课堂高效之基
当前,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许多老师开始困惑起来,总觉得现在要教的知识内容太多。加班加点都无法完成教学任务,让老师学生喘不过气,上级还要天天让减负。为了应付减负,老师们只能另辟幽径,课上多讲,课下多练。真是“不讲不放心,一讲才安心”。到头来,不但学生考试分数没有提高,反而影响了学习兴趣,课堂效果总不见起色,这究竟为什么?
本人这次被贵阳市教育局派往上海华东师大培训学习,与专家老师们交流,茅塞顿开,原来是我们观念上出了问题,怎样才能转变观念,让课堂高效起来呢?我认为,要做好以下三点。
一、清概念 准定位
教育不是只教书本。当今的教育,我认为应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二是教会学生起码的知识和获取未知知识的途径;三是培育一个有情商、有人格的社会人。而教书本的实质不过是让学生了解书本知识而已。可以说,教书只是教育工作中的一个环节。我们应当清楚地认识到,信息不等于知识,知识也不等于智慧。信息必须通过学习加工整理才能转化知识,知识也必须通过大脑加工吸收才能成为智慧。成绩不只是分数。在许多人眼里,分数就是成绩,其实不然。分数怎么能代表成绩呢。分数只是一个丈量成绩的途径,并不能准确客观的说明问题。谁都会有出现失误或超常发挥的情况,而且这些情况是有很多因素构成的。比如考试时,一名考生刚好遇到了自己擅长的题目,那么该生的“分数”自然而然就要比和他同等水平的学生要好。但是这并不能说明该生的成绩就要比那名学生的要好,更不能说明这个学生成长得好。所以,以分数代表成绩是片面的。
成长了才可能成才。《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教学,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可见,成才不是小学教育的主要功能任务,我们也不可能让小学生就成什么才(除非是天才)。而当前许多人认为,现在的学生不缺吃、不愁穿,医疗技术又非常先进,健康成长是顺理成章的事,不需要费太多心思。“成才”就不一样了,现在人才竞争这么激烈,要想出类拔萃,就得学习优秀,从起跑线开始,一步也不能输。
回首一想,小学生成才真的比健康成长更重要吗?所有的孩子都是人才吗?其实不然。学校教育不是通向上层社会的阶梯,而是通向社会生活的道路,我们不可能通过仅有的学校教育就能让人成才,也不应该让天才毁在我们老师一厢情愿的教书中。
二、重原则 出误区 不要把知识等同课程。新的基础学习观指出:“知识是一种外在于个体或强加于个体的被管理,被告灌输的“客观”的东西,而是一种可探寻、分析、切磋的动态探究课程。课程固然包含了知识这一核心要素,但不能简单理解为课程就是知识。”对于现在的孩子,缺乏的不是知识信息,也不是技术,而是思维方式。思维方式不是老师教出来的,而是学生在老师引导过程中默会的。
当心让学生沽名钓誉。我们不是圣人,当然不可能六根清净万事皆空。但如果说我们只为了自己的纯效去拼命要高分,对“好”孩子大赞特赞,对“坏”孩子恨之入骨,不理不采,或者挖苦打击,逼上梁山,最后“坏”孩子“好”不了,“好”孩子也许也会出现沽名钓誉之异象。
三、讲方法 求实效
改“教课”为“学课”,让“讲堂”变“学堂”。当代语文教学专家魏书生老师,每年有三分之一时间在外讲学,不能上课,即使在校时间,很多情况下也不讲课,而是坐在教室后排写文章,而他每一届毕业生升学考试,语文成绩仍处全市上游。有人说不可思议,其实这之中的奥妙就是--让“讲堂”变“学堂”,变“讲学”为“自学”。试想,你40分钟教了40个词语,20种技巧,学生没记住1个词语,没学会一种技巧,而我40分钟教给学生3个词语,1 种技巧,学生都学会了,还用剩余时间学了一些自己喜欢的东西。若是你的孩子,你希望选择哪种学习方式呢?
学习可以重复记忆,但不是记忆重复。如何让学习变得更轻松?有三种学习境界:一是苦学。提起学习就讲头悬梁、锥刺股,刻苦、刻苦、再刻苦。处于这种层次的同学,觉得学习枯燥无味,对他们来说学习是一种被迫行为,体会不到学习中的乐趣。长期下去,对学习必然产生了一种恐惧感,从而滋生了厌学的情绪,结果,在他们那里,学习变成了一种苦差事。二是好学。所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达到这种境界的同学,学习兴趣对学习起到重大的推动作用。对学习的如饥似渴,常常注到废寝忘食的地步。他们的学习不需要别人的逼迫,自觉的态度常使他们能取得好的成绩,而好的成绩又使他们对学习产生更浓的兴趣,形成学习中的良性循环。三是会学。学习本身也是一门学问,有科学的方法,有需要遵循的规律。按照正确的方法学习,学习效率就高,学的轻松,思维也变的灵活流畅,能够很好地驾御知识。真正成为知识的主人。目前,中小学生的学习中,第一层居多,第二层为少数,第三层次更少。我们应当明确,学习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要学会学习,这也是现代社会发展的要求,因为现在是知识暴发的时代,你用一身都学不完的知识,怎么可以强求学生用几年时间学完?再说,学生一直为已有的知识埋头苦读,又拿什么时间去修身养性,去闻闻窗外新出现的事呢?有人说,21世纪中的文盲将是那些不会学习的人。所以,同学们在学习中应追求更高的学习境界,使学习成为一件愉快的事,在轻轻松松中学已有知识的同时,还是用更多精力去认识未知世界更好些。至于那些重复过旧的知识,对于多数记忆力一般的孩子来说,我想大可以放一放。古人云: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总之,只要你善于挑战自己,勇于放弃一些我们认为正确的东西,敢于尝试并坚持下去,主动改变观念,真正让自己的课堂与时俱进,相信你的课堂变会有改观。即使不成高效课堂,也不会是低效课堂甚至于无效课堂。
第二篇:转变观念,快速行动,努力打造高效课堂
转变观念,快速行动,努力打造高效课堂
——永平路小学导学案编写和使用汇报
汇报:李
黎 我们学校真正开始课程纲要,导学案及作业建设的编写是从本学期的开学。对于这样一个颠覆于传统教学模式的新生事物,我们虽然起步晚了点,但是全校上下高度重视,通过各种途径进行学习研究,现将我校的一些做法与大家交流:
一、领导重视,全员参与
我校成立由学校教学副校长、教导主任,教研组长组成的编写领导小组。组织全体教师认真学习编写课程纲要、导学案及作业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无论哪个年级,哪个学科都参与到培训和编写中来,做到全员参与,集体编写。
一、成立领导小组 组
长: 副组长: 组
员:
二、成立督导小组 组
长: 副组长:
二、模式引领
尝试编写
万事开头难,编写一份实用的、有效的导学案难上加难。经过教务处研究决定制定出了《永平路小学导学案编写》实施方案,大致分为这几个步骤:
1.教务处商讨并制定符合本校实际的编写要求与细则。2.数学、语文教研组长分学科进行培训。
3.在各年级教研组组长的带领下,依据学校《导学案编写要求与细则》商定编写流程。
教研组全体教师集体讨论,共同研讨,统一体例,从教材的编排原则和知识体系动身,对大纲、教材和教参材料以及本年级学生的认知能力和认识程度等进行认真的剖析研讨,尽量做到导学案的设计重点突出,难点疏散,尽可能达到启发和开辟学生思维,增强学生学习能力的目的。在编写过程中教师们严格遵照四大原则:摸索创新性原则,启发性原则,灵活性原则以及梯度性原则。导学案的编写以单元为单位,在明确单元学习目的,以及单元学习重点、难点的前提下,共分为六个环节:预习达标、挑战自我、合作探究、达标训练、学习反思、练习作业、总结评价、教学反思。每个环节根据需要还分别设置了一些子项目。
4.商定编写流程之后,各教研组进行集体商讨并进行编写(前三单元)。
5.教务处审核。6.修改初稿。
7.再次审核,由教务处确定某年级某学科作为全校推广的模式。8.套用统一模式再次编写。9.定稿。
在整个方案实施的过程中每一项都必不可少,环环相扣,既要布置,更要落实。
三、骨干引领
跟进指导
导学案编写督导组成员将及时组织语文、数学、英语各科教研组长及学科骨干教师和全体教师共同研究解决《导学案》编制与使用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帮助教师提高编写的能力和使用的效益,及时总结学科教师好的做法并予以推广。
四、不断完善 有效使用
由于初次编写《导学案》,难免存在种种问题,因此,我们将会在使用中不断探索《导学案》的最优化,不断地完善,努力使它发挥出最大效益。
针对导学案的使用,我们对教师和学生分别进行了不同的要求: 对学生使用导学案的要求:
1.课前必须按要求去自主学习,才能保证课上充分的互动。
2.课上互学、高效利用:课堂交流离不开导学案、课堂展示离不开导学案、课堂生成离不开导学案、课堂引导、点拨离不开导学案。
3.导学案检查、及时到位,课下必须依据教师点拨,课堂互动成果修订导学案,要在导学案后的空白处写后记。每隔一段时间,将“导学案”进行归类整理,装订成册。对教师使用导学案的要求:
1.教师在拿到导学案以后,必须进行二次备课,备课要达到两个目的:(1)是针对本班学习情况对导学案进行修订,达到导学案的最优化;(2)是将自己具体的教学思路和方法,特别是具体的操作层面上的方法、技巧写入学案,将导学案真正个性化。
2.用“导学案”进行课堂教学时,要努力做到“五放手”:新知识放手让学生主动探索;重点和疑点放手让学生讨论;提出问题放手让学生思考解答;结论或规律放手让学生概括;知识结构体系放手让学生构建。上课时教师要让学生打开预先发下的导学案,明确本节课要实现学习目标,根据导学案上老师的学法指导让学生先自己去读书、思考,去完成学习目标中的要求。教师一定要巡视指导,对学生有争议的答案可倾听学生自己的解释,一定要熟记于心,在讲课时解决。这两个学生自主学习的环节应该占去课堂教学一半多的时间。这个过程要发现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包括学生的学习方式、学习习惯、思维方式、思维习惯、明显的学习障碍、学习的薄弱环节等等,以使引导能有的放矢,切中要害。最后教师就学生的问题及本堂课出现的问题精讲、点拨、解疑释惑,师生集体交流,学生归纳总结。对于难度较大的问题,要抓住要害,讲清思路,明晰事理,重点展示解题的思维过程,由个别问题上升到一般规律,以起到触类旁通的教学效果,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归纳出新旧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网络,从而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综合能力
3.突出一个“导”字。教师要注重激发兴趣,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学生学习兴趣靠培养和激发,有趣且能抓住学生注意力的课堂导引,有利于学生变“苦学”为“乐学”。教师要注意指导学法,让学生去理解掌握学习方法,掌握最佳路径,促使学生不仅“学会”,还要“会学”,提高学生的知识运用和知识创新能力。
4.强化一个“研”字。教师要加强对学生和教材的研究。注重课堂预设,同时充分注重课堂生成,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不重视预设,课堂会杂乱无序,不重视生成,课堂就不会精彩;对不同的教学方法进行整合、嫁接、创新,构建具有学科特色的课堂教学模式;教师要加强课堂细节的研究。要对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总结反思、要通过课题研究的方式解决问题,促进课堂教学效益的不断提高和发展。
5.用“导学案”进行课堂教学时,要拓展学生思维,“学起于思”。第一,引导学生通过展开充分的思维来获取知识,要善于提供思维的杠杆,引导思维的方向,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和广阔性,显现学生思维过程中的困难、障碍、疑问和错误;第二,寻找学生思维的闪光点及时给与鼓励和引导;第三,课堂教学中除充分调动学生思维外,教师自己的思维也要得到充分展开,在教学过程中激活学生,提升自己,做到教学相长,使学生的思维由课内延伸到课外。
五、检查评价 力促落实
1.各年级组将教师编写与使用《导学案》的情况作为教研组评价其教学能力的重要内容。
2.教务处将通过随机抽检、平时听课随机查阅、评价集中检查等多元评价方式将此工作落实情况纳入对各学科教师的考核之中。
3.教务处将随机发现推广优秀案例,使《导学案》的编写与使用能有效落实。
通过导学案的初步编写和初步使用,我们学校全体教师深切的认识到导学案是构建高效课堂的基石,扎实的导学案使教师能有效的组织教学,实现优势互补,让教师的课堂变成和谐的课堂,紧张的课堂,优质的课堂,高效的课堂。总之,优质导学案是优化课堂结构的关键,它极大地促进教学教研活动的开展,推进我校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进程,对广大教师保证教学质量,积累教学经验,提高教学水平有着积极的意义。我校虽然起步晚,但是广大教师干劲足,意识强,这就是我们实行改革的动力和源泉。当然,前期我们是做了一些工作,但这是远远不够的,在导学案的编写和使用的过程中,我们还有很多需要改进和提高的地方。怎样使我们的导学案达到最优化,如何让导学案充分的发挥其功效,这是我们接下来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在“道德课堂”大力推行的今天,非常愿意与各位同行切磋交流,让孩子们在我们的呵护下,最自由,最原生态的快乐成长。
第三篇:高效课堂之心得体会
高效课堂之心得体会
高效课堂,什么是高效课堂,杜郎口、洋思、还是永威中学,我就去过杜郎口学习了半天,其余的学校我也没有去过,这三所学校应该说都各自有自己的特色,这三所中学走在全国课改的前面,应该有我们学习的经验,但高效课堂是不是就和他们可以划等号呢?是不是别的教学模式都不是高效课堂了呢?我认为并不是这样,全国那么多名师,他们都有自己的方式方法,他们的教学效果也很好,难道说他们的课堂就不是高效课堂了。如魏书生、韩军、钱梦龙、肖家芸、陈文等,所以我们学习别人的经验,要批判的吸收,而不是全部“拿来”。学生是不同的,教育教学方法也是不一样的,孔夫子早就说过“因材施教”。我们全国有几千万教师,如果用同一个模式去教学,千人一面,我想最后培育出来的学生也是流水线上的产物。教学应该切合自己的实际,高效课堂应该紧紧抓住教学目标,方法过程,情感价值观这三个环节,在45分钟通过方法过程切实让学生达成目标教学,得到情感价值观的体验,任何割裂这三者关系的课堂都不是高效课堂,我们在汲取别人经验的同时,不要迷失了自己,只有脚踏实地,不断学习教育理论,内化自己,才能做一个有个性的教育工作者,才能把握高效课堂的实质,才能无愧于心灵工程师的称号。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武峰
2013-5-30
第四篇:《高效课堂》之心得体会
《高效课堂》之心得体会
12月18日上午,西闫二中校长刘华为我乡全体小学教师作了一场《高效课堂》的专题报告。报告会上,刘校长那扎实的理论知识基础和丰富的教学实践案例,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高效课堂是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学任务的完成、教学目标的实现等速度快、质量好,即效率高。高效课堂包括教师高效地教和学生高效地学两方面。”
细细品味刘校长的报告,“课前无预习,课后无作业,学生成绩好”这才是真正的高效,因为这里没有任何课外的因素,如果学生能在没有任何课外作业的压力之下,在课堂上达到高效,我想这样的课堂才是我们每一位教师所应该不断追求的。反思我们身边的课堂,特别是自己的课堂,很少出现这样的情况。为什么?在刘校长的报告中,我依稀在“低效甚至无效的课堂形式”中发现了自己的影子。曾经,我也认为公开课就是作秀课;曾经,我照本宣科,却发现学生根本不会运用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曾经,我的课堂如一潭死水,不少学生不愿主动参与学习。
回味这几年的教学实践,结合刘校长的报告,我觉得要想打造高效的课堂,至少要在这些方面加强努力:
(一)、加强理念学习,积累知识内涵
1、以学定教,以学论教。
2、优化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
3、加强书本知识与学生生活经历和社会实际及现代科技的联系。
(二)、塑造人格魅力,做学生欢迎的老师
按照焦作市许衡中学的评价标准,未来,我至少还需要在演讲、读书、写作、教学成绩等方面加强努力,同时,我自己知道,要成为一位优秀的老师,自己在毅力、耐心、亲和力等方面还有欠缺。
(三)、踏实做好常规,严格要求自己
中考过后,我上了两节校内公开课,按照高效课堂的标准来评判,效果都不怎么好。认真反思以后,我觉得主要是自己对自己要求松懈了,平时理论学习不够,在教学常规上又没有下大功夫,所以课堂一直很难达到高效。下一步的教学中,我一定会在研究教材、研究学情方面多下功夫,创设的学习情境一定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为学生找准真实的学习起点,客观分析学习内容,为学生设计自主的学习方式,充分估计学习差异,为学生构建弹性的学习方案。同时,在每一节课上,锻炼自己面对突发情况的处理能力,课后认真做好反思。以后的教学中,我会用刘校长报告中的六字标准:实、广、深、活、和、真来要求自己,踏踏实实上好每一节课。
第五篇:听高效课堂之心得
听高效课堂之心得
自从聆听城关中学高效课堂课之后,使我对高效课堂有了一个初
步的认识,我觉得它主要是指教学过程的最优化,教育效果的最大化。
是师生的共同进步,是知识和素养的共同提高。
一、我理解的高效课堂是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过程配合老师的点拨指导,在单位时间内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教
学任务、促进学生获得高效益发展。教学高效益是指学生在知识与技
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的协调发展。就
其外延而言涵盖高效的课前精心预习、课堂教学中实践展示和课后反
馈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从我们教师的角度来说,高效课堂应做好以下三个条件:一
是教师能够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确定
课堂的三维教学目标,编制科学合理的导学案。二是教学的过程必须
是学生主动参与的过程。这种主动参与主要体现在教师能否采取灵活
机动的教学策略和评价方式调动和激励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通过这次听课,我更深刻地感受到“高效的课堂”是我们教师永
恒的追求。我们要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在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前提
下,改革课堂教学模式,才能提高课堂教学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