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春》
11、《春》导学案
一、学习目标:
1、积累生字词,了解作家作品。
2、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课文内容,理清文章的结构,体会作者的感情。
3、通过妙词佳句的品析,学会从多角度描写景物的方法。
4、培养热爱大自然,珍惜青春的情感。
二、文学常识
朱自清,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原籍浙江绍兴,现代著名的散文家、诗人、民主战士。他“一身重病,宁肯饿死也不吃美国救济粮”。毛主席曾点名称赞他“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朱自清的散文有《背影》、《绿》、《春》、《匆匆》、《荷塘月色》等。以文笔清丽著称,极富有真情实感。
三、字词
朗润:明朗润泽。繁花嫩叶:植物生长的旺盛;繁花,花很多,很漂亮.嫩叶,新生出来的叶子又嫩又绿。宛转wǎnzhuǎn:声音委婉而动听。
酝酿yùnniànɡ造酒的发酵过程,比喻做准备工作。本文是指各种气息在空气里,像发酵似的,越来越浓。花枝招展:形容女子打扮得十分艳丽。嘹亮liáo:声音圆润而响亮。黄晕yùn:昏黄不明亮。烘托tuō:陪衬,使明显突出。欣欣然:极其高兴的样子。抖擞精神dǒusǒu:振作起精神。卖弄:炫耀、夸耀或骄傲地显示。
四、文章内容探究
1、朗读课文。
2、作者抓住了哪些主要的景物来描写春天?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
3、请结合具体的语句分析本文是如何从多角度生动形象的描绘景物的?
(2)正面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句子:(3)虚实结合的句子:(4)运用修辞手法的句子是:
拟人:(1)调动多种感官描写景物的句子是: 比喻: 排比: 比喻、拟人 比喻、排比:
五、课堂笔记
六、积累延伸
1、名言
希望是生命的源泉,失去它生命就会枯萎。——富兰克林
希望是坚韧的拐杖,忍耐是旅行袋,携带它们,人可以登上永恒之旅。——罗素
2、优美语段
下雨的时候,雨丝浸润着古巷,笼罩着古巷,仿佛在小心翼翼的为一个婴儿洗浴,瓦片上的青苔,含苞的花朵都在欣喜地啜饮天降的甘霖。雨天人们是不怎么出门的,泡一壶清茶坐在藤椅上,翻翻古老的线装书,吟着《雨巷》,也会有调皮的孩子在雨中嬉戏,清脆的笑声如挂在檐角的风铃,美妙悦耳,丁香般的姑娘,举着油纸伞消失在巷口,留下背影让人遐想。这里的一切都如一首婉约的诗,一花一木都充满了灵气,营造着诗意的氛围。(《诗意地生活》)
3、作文范文
我也是一道风景
春天,山坡上万紫千红的花儿和绿油油的草儿是一道风景。夏天,夜晚天空中闪烁的星星是一道风景。秋天,树叶纷纷扬扬,树上红彤彤的果实是一道风景。冬天,地上纯白的雪和窗户上雕花是一道风景。然而,风景不仅仅限于大自然,而且人们身上美好的德行也是一道风景。风景,像甜甜的蜜桃,让人心里充满甜蜜;像紫色的梦幻,让人心里充满向往;风景是美丽的,让人心情愉悦,让人赏心悦目,让人身心放松。
一天,我和朋友们一起去超市购物。当我们正在选购商品时,收银台那边传来嘈杂的争吵声。我们好奇发生了什么事,便走过去打探。周围的人跟我们说是一个老太太带的钱有磨损,收银员不肯收。我们拨开人群,走到前面一探究竟。我们听到老奶奶说:“这钱就只是有一点磨损,是可以用的,你就收下吧。我的儿女都出门打工去了,家里就剩一个小孙子等我,我真的很怕他出什么事,我家又离这儿挺远的,来回都要一个钟头。”收银员大声跟老奶奶说:“都跟你说了这钱没用,你没钱就不要来买东西,你家里怎么样是你的事,不关我们的事。走开。”说完就推了老奶奶一把,还好周围的人扶住了,不然奶奶就要摔倒了。我实在是看不下去了,就上前帮老奶奶的把钱付了,我对收银员说:“你态度就不能好点吗,如果你妈妈在外面这样被人对待你作何感想。”
事后,老奶奶激动的握着我的手说:“小姑娘,这钱你拿着,谢谢你啊。”“奶奶,不用谢的。这钱你留着自己用就好了。”我说。后来,朋友们都赞赏我的勇敢,赞赏我的善良。我才发现,原来,我也是一道风景。其实,每个人都可以是一道风景,只要你愿意。愿社会多一分文明,少一分粗鲁,多一分礼貌,少一分凶恶。
七、作业训练
春天是改革家 鲍尔吉•原野
①在北方,四季当中,春天最神奇。夏季的树叶长满每一根枝条时,花朵已谢了,有人说:“我怎么没感觉到春天呢?”
②春天就这样,它高瞻远瞩。它从事的工作一般人看不懂,比如刮大风。风过后,草儿绿了。再下点雪,然后开花。之后不妨碍春天再来点风,或雨,或雨夹雪。树和草不知是谁先绿的。河水解冻了,但屋檐还有冰凌。
③事实上,我们在北方看不到端庄娴静的春天,比如油菜花黄着,蝴蝶飞飞。柳枝齐齐垂在泛着绿意的春水上,新出的柳芽呈嫩嫩的鹅黄。黑燕子像钻门帘一样穿过枝条。这样的春天住在江南,它是淑女,适合被画成油画、水彩,被拍照和旅游。北方有这样的春天吗?没见过。在北方,春天藏在一切事物的背后。
④在北方,远看河水仍然是白茫茫的冰带,走近才发现这些冰已酥黑,灌满了气泡,这是春天的杰作。虽然草没有全绿,树没有吐芽,更没有开花,但脚下的泥土不知从何时起泥泞起来。上冻的土地,一冻就冻三尺,是谁将冰冻的土地化成泥泞?春天。
⑤像所有的大人物一样,春天惯于在幕后做全局性、战略性的推手。让柳叶冒出芽尖儿只是表面上的一件小事,早做晚做都不迟。春天在做什么?刚刚说过,它让土地解冻三尺,这是改革,是在把冬天变成夏天——春天认为:春天不是自然界的归宿,夏、秋才是归宿或结果——这事还小吗?
⑥春天是大人物,它深居简出,偶尔接见一下青草、燕子这些春天的代表。春天在开会,在讨论土地解冻之后泥泞和肮脏的问题。许多旧大臣认为土地不可解冻,解冻就乱了,泥泞的样子实在给“春天”这两个字抹黑。这些言论是呼呼的风声,我夜里常听到屋顶有什么东西被吹得叮当响,破门拍在地上,旧报纸满天飞。这是春天会议的一点小插曲。⑦说干就干,绝不拖泥带水,这是春天的作风。春天一边招呼一帮人开会,另一边在让土地解冻,催生草根吸水,柳枝吐出新叶,把热气吹进冰层里,让小鸟满天飞。看上去一切都乱了、脏了,一切却在突然间露出了崭新的面貌。
⑧春天暗中做的事情就是让土地复苏,让麦子长出来,青草遍布天涯。“草都绿了,冬天想回也回不来了!”这是春天常说的一句话。春天并不是从冬天到达夏天的自然过渡,而是改革。世间最艰难的斗争是自然界的斗争,最酷烈的,莫过于让万物在冬天里苏醒。冬天是冷酷而古板的君主,拒绝哪怕是极其微小的点点滴滴的变化。一变化,冬天就不成其为冬天了。正如不变化,春天不成其为春天。春天和冬天的较量,每一次都是春天取胜。谁都想像不到,一寸高的小草,可以打败一米厚的白雪。白雪认为自己这么厚永远都不会融化。如果它们是钱,就永远花不完,但是积雪没想到自己不知不觉间就变成沟壑里的泥汤浊水了。
⑨春天朴素无华,春天大象无形,春天弄脏了世界又让世界进入盛夏。春天实现了改革大计,它不贪功劳,改变了江山就退隐。它认为柳枝的叶苞就是叶苞,它并不是春天;青草也只是一株草,也不是春天。肩负改革使命的春天,说来就来;完成改革使命后的春天,说走就走。在北方,爱照相的人可以跟夏天合影、秋天合影、冬天合影,最难的就是跟春天合一张影,春天的脚步比照相机“咔嚓咔嚓”的快门声还要快。
1.在作者看来,有人“没感觉到春天”的原因是什么?(3分)
2.文章第③段中,作者为什么要写江南的春天?联系全文说说你的看法。(3分)3.文章第⑥段中,作者写“春天”在改革中碰到了哪两个问题?写这两个问题对表现“春天”这位“改革家”形象有什么作用?(3分)
4.联系上下文,简要分析下面这句话中加点短语的表达效果。(3分)谁都想象不到,一寸高的小草,可以打败一米厚的白雪。
5.根据全文内容,分条概括“春天”这位“改革家”形象的特点。(3分)
第二篇:《春》
小学音乐《春》教学案例
古人云:“独学无友,孤陋寡闻”,通过自主合作的讨论,相互进行思维碰撞,语言的交流,可以培养学生对音乐及音乐中隐含的情感的感悟能力,激发学生的音乐兴趣,使学生感到音乐的乐趣,也使学生更能学、会学、想学。
思考问题:
如何在音乐教学过程中组织好学生合作学习,提高音乐课堂合作学习的质量和效果。
片断回放:
以第六册补充歌曲《嘀哩嘀哩》为基础我设计了音乐综合课《春》,我的教学设计目标是以春为主线,综合美术、诗歌、舞蹈等其他艺术形式,让学生以音乐为基础,运用歌、诗、舞、画相结合的多种方式体验感受春天,表现春天,从而让学生感受不同的艺术形式对春天的美好表现,从中体验艺术的无穷魅力。教学过程:首先、由春天的诗导入;其次、敲春天的鼓点、学唱春天的歌;最后是请学生合作创编节目,用自己的方式来表现春天赞美春天。在教学法过程中前两个步骤都完成的非常的顺利,可是到了最后一个步骤“合作学习,创编节目表现春天”出现了问题。在这一环节教学中我给学生十分钟的时间合作交流,请学生自由组合,进行合作创编。虽然在合作交流时学生能自由的选择合作伙伴,并能积极讨论,众说纷纭,可在十分钟后的现场表演中,很多同学却还是不知所措,都说不行、不会,而且他们对这一活动表现不是很感兴趣;还有部分学生有兴趣,也创编出了节目,但节目质量不高,对“春”这一主题表现不明确。没有达到我预想的教学效果和目标。
主要问题:
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缺乏引导性。
课堂秩序混乱,学生自主能力有限,学习思维缺少条理性。
合作时间和表演时间不够充分。
改进策略:
合作交流的教育功能利弊探析,教师是音乐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教育学原理告诉我们:任何教学策略都有适用范围,都要基于学生的学习基础。音乐课堂教学中运用合作学习可以给学生一个鼓励探索、发展、测试、讨论、交流和感受音乐的环境,但这一教学策略存在着花费教学时间过长,对学生自主能力要求高的特,易使课堂讨论变得杂乱无章,离题万里等方面的缺点。因此在明确实施合作交流利弊的基础上,要更高效率地发挥合作交流的教育功能,教师必须针对教材、学生的具体情况扬长避短,选择最佳时机,优化分组,合理组织合作交流,科学引导指点,发挥优势功能,才能增强合作交流在音乐课堂教学中的功效。在合作学习中充当好组织者、指导者、合作者以及联络员的角色。
教后反思
从这两个课例中说明,同一个主题,同样的合作学习,由于老师实施方式不同,同学们的学习态度不同,学习情感不同,其效果也截然不同。这使我对如何在音乐教学过程中组织好学生合作学习,提高音乐课堂合作学习的质量和效果有如下感悟:
1、合理分组,优化组合
学生是一个个鲜活的个体,存在着智力、能力、喜好等方面的差异。为了使他们能最大限度的互补学习、互相帮助,发展智力,培养能力,我在编组时采取异质分组法,注意合理搭配,优化组合,使组内优劣互补,组外水平相当。组内的搭配要兼顾男女比例,智力、能力的优劣和兴趣爱好的差异,并根据学习特长合理分工。如在本课教学中我在每组安排一个符合各组特长的“小能手”对每组的合作创编的组织、讨论、创编、表演都起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2、创设和谐的合作氛围,鼓励全员参与
学生能否积极地合作交流,能否在合作交流中发表自己的意见,参加交流,讨论甚至争论,直接影响到合作交流的质量和效果。首先,教师要采用多种形式鼓励学生积极地参与合作学习,特别要鼓励学习稍有困难的学生也参与合作交流。其次,教师要为合作交流创设平等、融洽、开放的氛围,让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中无拘无束,生动活泼地合作交流。良好的人际关系不仅给孩子带来快乐,更重要的是有助于全员参与。
3、提供合理的活动规则,培养合作技能。在音乐课堂教学中,老师要创建一个自由,平等,生机勃勃的合作学习氛围,必须借助规则来建立稳定的秩序,才能保证课堂教学高效率的顺利完成,因此,教师是音乐课堂教学活动的行动研究者,对合作学习的活动方式要针对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设计合理科学,循序渐进的整体规则。
4、有效引导,指导和帮助,提升合作效果。把教师的主导作用真正放在指导学生的能力提高上,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空间,鼓励积极参与,减少对学生的限制,把学生当成平等的活生生的人,尊重信任他们,摆正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但教师在学生合作交流中不是袖手旁观,师要善于发现学生在合作交流中产生的问题,及时进行适当的指导和帮助,在课堂教学中起“穿针引线”的作用,否则合作学习就会成为没有目标的盲目探索,合作交流将杂乱无章,离题万里。
5、融入竞争机制,优化合作学习:有竞争才有提高,针对小学生好胜的心理特点,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不失时机地引入竞争机制,对合作学习的效果能起到纠正、提高、深化的作用,使合作学习更具实效、高效。
教育改革的实际操作往往比提出改革的设想要困难得多,因此在在音乐教学过程中组织好学生合作学习,提高音乐课堂合作学习的质量和效果,教师要不断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进行研究反思,对自己的知识与经验进行重组更新,才能把新课程标准的精神落实到教学行动中。
第三篇:青 春
青春
<查看评论>
大洋新闻时间: 2013-09-25 来源: 广州日报作者: 倪匡
倪匡
有一段不是很喜欢的对话,是说一些年轻人在讥笑老年人,老年人回讥:“青春人人都有过,老年人都有过青春,可是年轻人未必会有老年。”话中有暗讽对方可能短命之意。
不喜欢这段对话,并不是因为它刻毒,而是觉得它歪缠,因为有没有老年,并不影响青春是好这一点。青春就是比年老好,无法否定这一点,却去歪缠一番,似是而非,十分令人讨厌。
青春自然是好的,眼睛明亮,骨骼强壮,皮肤紧绷光滑,肌肉充满弹性,笑声嘹亮悦耳,喧嚷震耳欲聋,不知道什么叫疲倦,浑然忘却人间有苦难;有悲伤,不会持久;有忧愁,转眼就过;快乐充满细胞,希望涨满怀抱„„现在想不出有什么比青春更好的了,那是人的生命旅程之中,最灿烂光辉的一段,简直不是走过来,而是滑过来,飞过来,跳过来的。
整个人生,犹如一声叹息。青春只是人生中的一段,自然更短,所以有许多有关青春的“金玉良言”,我没有,我只说,青春真是好!
第四篇:《春》教案设计
《春》教案
备课时间:
授课时间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掌握生字词的音、形、义;综合运用比喻、拟人、排比、引
用等修辞手法。
体会本文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写作特点。
学习本文细致观察,抓住景物的主要特征进行生动描写的方法。
通过学习本文,能够基本掌握景物描写的方法,将情感寓于 写景之中,活用各种修辞手法。
能力目标:
通过学习本文,体会本文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特点,培养锻炼学 生的朗读能力、观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写作能
力和审美能力,养成自学习惯,提高学习效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习本文,领略春天的美。引导学生形成热爱大自然、热爱生
活的意识。要让孩子们关注自己周围的事物,善于在平凡的生活中
寻找美、发现美、创造美,拥抱大自然。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揣摩文中准确而生动的词语和句子,体悟作者语言表达的巧妙。
2.难点:结合课文实例,讲清比喻、拟人两种修辞手法的特点和作用。
教法:
突出文章“细”和“美”的特点。初进中学的学生在阅读和写作方面时常比较粗疏,课文中的细笔细绘可作为范例,给学生以启发。教师重点讲读一两段作为示范,帮助学生理解描写的对象、描写的顺序、描写的方法、描写的语言,在这个基础上,指导学生独立分析,锻炼分析能力。
课型:新授课 板书:
春
盼春
盼、来、近(总领全篇,开启下文)
一切„„欣欣然张开了眼
总括轮廓
山(朗润)水(涨)太阳(红)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饱受严冬寒冷的人们最渴望春回大地,因为春天让大自然生机勃发,给人温暖,给人希望,给人力量。每当春回大地时,人们往往情不自禁地吟诗作赋。唐代诗人杜甫写下了《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韩愈在《初春小雨》 中说:“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杜牧的《江南春》中有:“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这些诗句都是古人对春的描写和赞美,那么今天,我们共同欣赏一篇今人赞春的散文。(板书课题、作者)
二、题目解说
这是一篇诗意盎然的写景抒情散文。春,本来是自然界的一个季节概念,本文却赋予了它以感情和生命。作者抓住春天的主要特征,用诗的笔调,描绘了大地回春,万物复苏,生机勃发,草木花卉竞相争荣的景象,抒写出作者热爱春天,憧憬未来的欣喜之情。这是一首抒情诗,一幅风景画,更是一首春的赞歌。
三、知识回顾(作者简介)
朱自清(1899-1948),字佩弦,江苏省扬州市人。诗人、散文家、学者、民主战士。朱自清是文学研究会早期主要成员,一生勤奋,共有诗歌、散文、评论、学术研究著作26种,约200多万字。散文代表作有《背影》、《绿》、《荷塘月色》等。
四、范读、疏通字词
1.教师范读
2.学生齐读
3.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
水涨(zhǎng)捉迷藏(cáng)酝酿(yùnniàng)应和(hâ)薄(bó)烟
黄晕(yùn)
蓑(suō)衣
巢(cháo)
五、整体把握,理清思路
1.结合课后练习一,让学生读课文,分别找出盼春、绘春、赞春的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
盼春
第二部分(第2-7段):
绘春
第三部分(第8-10段): 赞春
2.默读课文,找出你认为写得最美的句子画出来,体会美在哪里?
3.找出本文的比喻句、拟人句。
六、布置作业
要求课后反复朗读,达到熟练程度。
教学后记:
第五篇:《春》说课稿
朱自清《春》的说课稿
一说教材
《春》是朱自清的一篇优美的散文。从文章的字句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语言的美所展现的大自然中的美。《春》是写景抒情散文中的精品,作者以清新优美的语言引导人们去欣赏春回大地、生机勃发的动人景象,赞美春的活力带给人以希望和力量,激励人们抓紧春光努力工作、热爱人生。根据新《课标》提倡的“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维一体的教学理念,我确定了以下三个维度的教学目标:
①知识和能力:引导学生在朗读中感知文章内容,理清文章思路。领悟并欣赏作品准确生动、清新优美的语言。
②过程和方法:本课主要采用朗读法、启发式、提问法、解疑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的学习。
③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热爱一切美好事物的感情。
而第一课时的教学重点在于读课文,要求读出感情,用声音来塑造春天的形象,传达内心的感受。教学难点是弄懂作者描写春天的语言的内在含义,感悟作者笔下的春景。
二说学情学法
初一的学生已经学习过抒情散文,但具体的学习全篇都是写景的抒情散文还是第一次。因此要引导学生懂得写景要抓住景物特征,还要运用准确生动的语言。努力通过本课,做到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通过停顿的长短、读音的轻重、语速的快慢和语调的抑扬来传达内心感受。
古今中外写春的作品很多。课前布置学生去搜集关于春的诗文,以开拓视野,拓展思路,增加知识积累。在上课时要求学生从课文出发,采用边看、边问、边想、边读。看:看课文,从中发现问题。问:提问指出问题。想:思考并回答教师设置的问题。读:读顺,读流畅,读出感情。
三说教学方法
正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一篇好文章是读出来的,因此,将各种方式的读贯穿于整个课堂,让学生在读中学、学中悟。通过朗读自主学习享受美的愉悦,提高审美能力。过去,不知多少人读过《春》,读了多少年,但读过后有些人只能隐隐约约的记住几个词句,而有些人读过,那一片春色再也无法从记忆中抹去。两种不同的阅读结果,主要取决于读的方法。《春》这样的名篇,如果仍然是教师讲,学生听,那么学生永远无法领略到《春》的意蕴悠长的美。所以,我多次让学生朗读课文,读顺,读熟,并有感情的朗读。让学生感受欣赏春天的美。
四说教学过程
我设定一下环节
环节1.导入新课。首先问学生喜不喜欢春天。学生无非回答两种答案,喜欢或者不喜欢。喜欢春天的人占大多数。因为春天充满了生机活力,给人以努力的力量。每当春天到来人们总情不自禁的抒发自己内心的喜爱之情,特别是古人写下了许多赞美春天的诗文曲赋。课前布置学生去积累搜集有关春的古诗文,了解古人对春的感受。接下来看看今人是怎么赞美春天的,引导学生进入新课,朱自清的著名抒情散文《春》。
环节2.走进作者。学习课文之前简单的介绍作者,让学生对朱自清有初步的了解。
环节3.课题解说。解说作者写《春》的写作背景。知道作者为什么写下这篇精品散文。不仅仅是为了赞美春天,而赋予它新的内涵-----渴望一个新的社会的出现。也表现了他热爱春天、憧憬未来的欣喜之情。
环节4.研读课文
(1)教师示范朗读。由我示范朗读,读出感情,先带领学生从感官上感受春天,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2)熟悉字词,正音解字。并把生字词板书在黑板上,请学生上台标注读音,加深印象。为学生阅读文本扫清了障碍,也体现了语文学科工具性的特征。
(3)学生自由朗读。请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进一步把握作者的热爱之情。并给学生提示这篇课文的感情基调是充满喜悦和希望的。语调是轻柔、缓慢、语句清晰、自然。要把握好重音、停顿、速度、抑扬等。
(4)理清文路。请学生站起来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来个朗读接龙,一段由一位同学朗读。学生读一段老师简单的讲解这一段的大意。让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个简单的了解。讲解完之后根据大意给课文划分层次,分为三个部分。从盼春到绘春再到赞春。课文也描写了五副春景图,由学生在课文中找出。新课标对学生阅读的要求是: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此环节力图将学生置于阅读的主体地位,以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为出发点,学生边读边思考,在听读中理清思路,锻炼学生的听说读和概括能力,解决教学重点。
(5)再读,深入探究课文。请学生自由快速的朗读一遍课文,找出自己不懂的句子并举手发言。提问后老师一一给以解疑。老师在解答时学生也可思考问题。在解答完全部同学的疑问后老师反问学生问题,问学生作者把春天当作是娃娃、小姑娘、健壮的青年,你最喜欢的是什么?并说说理由。学生可以根据课文的关键字词句来着重突出自己的感受和领悟。
(6)齐声朗读课文。最后请学生齐声朗读一遍课文。加深对文中形象而生动的句子的理解,同时要用明快的节奏,读出热爱赞美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