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班科学说课稿:毛衣上的小火花---静电
中班科学《毛衣上的小火花—静电》说课稿
一、说教材
“纲要”中指出:“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
静电是一种常见的物理现象。孩子们在生活中都有听到过脱毛衣时“劈劈啪啪”的声音,会觉得很奇怪;记得有一次,我给女孩子梳头,孩子们发现头发被梳子吸了起来,十分好奇。于是针对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我设计了“毛衣上的小火花”和孩子们一起来探索实验,感知神奇的静电现象,激发幼儿主动学习科学的兴趣。
本次活动将围绕“亿童蓓乐活动区中班科学区”来开展,以幼儿园科学领域的教育目标为依据,通过各种探索性游戏或趣味性的探索活动,对幼儿进行科学启蒙,让幼儿以感性经验为基础,在表象水平上建立初级科学概念,养成初步的探索能力与科学探索精神。“亿童”为我们提供了一整套活动开展的方案以及配套材料,主要包括:科学区使用手册、科学区探索图册、科学区活动材料等。
二、说活动目标
1.认知目标:认识静电现象,初步感知摩擦起电的原理。
2.能力目标:能通过反复的操作探索和不同的材料进行摩擦起电,学会运用语言及符号等方式描述自己的发现。
3.情感目标:激发幼儿科学探索的兴趣,培养幼儿关注周围事物的习惯。
三、说活动准备
毛皮一块、小气球一只、彩色纸屑若干、尺子、木质积木、木质筷子、塑料绳若干、记录表。
四、说教法
《纲要》“组织与实施”中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活动中以互动的、开放的、研究的理念,让幼儿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因此本次活动采用的教法有:
1、情境教学法:“幼儿园的教育活动,是教师以多种形式有目的、有计划性地引导幼儿生动、活泼、主动活动的教育过程。”所以在活动开始,我运用“情境教学法”利用幼儿们非常喜欢的“变魔术”将幼儿引导进入角色,通过情景设置增加趣味性。
2、演示教学法:通过讲解谈话,把实物或教具展示给孩子看,让他们有直接的感受。
3、游戏教学法:借助幼儿都喜欢的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进行科学探索。
五、说学法
本次活动将紧紧围绕活动目标,创造适宜的条件让幼儿在认知能力、动手能力上得到了提高。主要运用方法有:
1、观察法:幼儿通过观察、比较,提高了幼儿对事物的分析能力和想象思维的发展。
2、操作法:本阶段形式的进行在每一个探究活动中都是必不可少的,也是一种重要的思维过程,使幼儿开始构建知识、技能和良好的思维习惯,当活动的主动权交给幼儿,他们独立进行实验,经历了:观察——探究原因——猜想——验证——新的发现——记录——分享与表达,从而达到科学探究的目的。
3、小组合作法:在活动过程中,让每个幼儿都发挥其独特的才华,鼓励他们互相帮助、互相启发,发挥其群体力量,增强他们的交往能力,达到共同提高,使幼儿在表现、交流中分享探索的过程和结果。
六、说活动过程
(一)“变魔术”活动导入课题,激发幼儿的兴趣:
1、“小气球钓鱼”通过“神奇”的气球吸起小碎纸。
2、教师带领幼儿再次进行实验。用毛皮把气球轻轻摩擦十余次,然后吸起桌上的纸屑。
(二)幼儿实验并记录,观察静电现象,教师进行引导。
1、教师介绍不同的实验材料和记录表,提出要求。
2、幼儿实验,教师个别指导。鼓励幼儿相互交流实验结果。
3、教师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总结(对幼儿在操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提醒),再次进行实验,分享结果。
4、小结:通过摩擦就会产生静电现象,带电物体能够吸引轻小物体。
(三)迁移幼儿的生活经验,了解常用的防止静电的方法。
1、师:你遇到过静电现象吗?感觉怎么样?我们用什么方法可以防止静电呢?
2、小结:我们要尽量穿棉质的衣服,勤洗澡、勤换衣。天气干燥的时候要注意擦护肤霜。
(四)游戏:好玩的章鱼
教师和幼儿每人拿一打结的塑料绳,用手捏紧抹几下(或在衣服上搓几下),放开绳子,请幼儿观察塑料绳四面散开的现象,象章鱼一样。让孩子试试能不能粘到衣服或墙上。请幼儿带着章鱼到室外去玩,看看章鱼能不能粘到别的地方。活动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结束。
(五)活动延伸
在科学区投放各种材料如铁质小棒、不锈钢盖子、玻璃杯等,以及不同大小、质地的纸屑,如绉纸、蜡光纸、硬纸板、塑料纸等,引导幼儿进一步感知静电现象与物体质地的关系。
第二篇:中班科学:有趣的静电
中班科学:有趣的静电
中班科学:有趣的静电
【内容与要求】
1、在游戏中感知磨擦生电现象,体验静电对物体的作用力;
2、能够细心操作,观察验证自己的猜测,感受探索的乐趣。
【活动重点】在游戏中感知磨擦生电现象,体验静电对物体的作用力;
【活动难点】操作:用吸管摩擦生电的正确方法
【材料与环境创设】
1、吸管人手一根、卷纸若干、碎纸片若干;
2、游戏材料:
1)清水、盆子、小纸船(形成小池塘的场景)
2)自制旋转木马
3)柳条(柳树)
4)水龙头(细细的水流)
5)洒落的铅笔粉末
【活动流程】情境导入——猜想假设——实践验证——迁移运用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今天,老师来给你们表演一个小魔术,你们想看吗?
(出示吸管)这是什么?
幼:吸管和碎纸片
教师演示:将吸管拿在手上舞一圈,然后轻轻靠近纸片,没变化;教师用眼神和表情让幼儿观察吸管是否有变化;然后将吸管藏到桌子底下边磨擦教师口中边说“变变变”,再拿出来,轻轻靠近纸片,用眼神或动作提示幼儿观察变化。
请你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幼儿讲述看到的现象)
二、猜测探索:静电产生的原因
(一)探索静电产生的原因——磨擦生电
1、小纸片主动跳到了我的吸管上,猜猜我是怎么来变这个魔术的呢?
(幼儿猜测、讨论,如果幼儿有说用水、用浆糊之类,教师让幼儿亲自摸一摸,究竟有没有)(鼓励幼儿进行各种想象、猜测)
2、小朋友,你们猜了这么多的方法,是不是这样呢?你们现在自己去试试,看看你会不会变这个魔术,当吸管靠近碎纸片时,小纸片会主动地跳到吸管上,我旁边也为你们准备了一些材料,如果需要可以选取使用。
(幼儿操作,教师观察、引导)
3、谁会变这个魔术了?请告诉我们你是怎么变的?
(幼儿将自己成功或不成功的经验进行展示)
4、请个别幼儿示范,要点:摩擦得又轻又快。
5、幼儿再次尝试操作(此环节是否省略,看幼儿第一次的操作的成功率而定)
6、教师和幼儿一起小结:吸管经过磨擦后,轻轻靠近小纸片,小纸片就会跳上来了。
(二)猜测、总结磨擦生电现象是静电反应
提问:为什么吸管经过磨擦以后小纸片就会跳到吸管上来,这是什么原因呢?
(幼儿进行各种想象、猜测)
教师小结:这是静电,吸管经过磨擦以后,会产生小小的电,这些电叫静电,它们能吸引轻小的物体。
三、操作体验:静电对轻的物体的作用力
1师:有了静电的吸管除了可以吸引小纸片,还能做别的事情吗?
2介绍游戏情境1:
1)柳条因为没有风,正静静地垂着,如果用摩擦带电后的魔棒靠近它,你猜柳条会有什么变化?(会飘动起来)
2)请一名幼儿尝试验证后,将自己的发现在记录纸上记录下来。
3、介绍另外四种游戏:这儿有许多的小船停在水边,一动也不动;木马停在原地没有旋转;水流也在象一条线似的静静地流着;铅笔灰洒落在纸上,我想把它用一样东西把它搬到盘子里去;
3引导猜想:假如你们用自己手中带有静电的魔术棒轻轻地靠近它们,猜猜会有变化吗?会有怎么样的变化?
(三)幼儿实践验证
1、真的是你们猜的这样吗?可以去试一试,并且把试验的结果记录下来,玩一种,记一种,看谁发现得多
教师观察,引导幼儿用语言描述
(四)交流分享:你将有静电的魔术棒靠近它们的时候,发现了什么?(让幼儿
对照自己的记录,充分描述自己的实验结果)
(五)教师总结,你们用带静电的吸管轻轻靠近游戏材料时,它们都动起来了,改变了原先的位置。
四、迁移运用:讨论与交流自己的生活体验。
师:“你在生活中曾遇到过静电吗?”
幼:(回忆自己生活中的静电现象)如:在干燥的日子和小伙伴拉手时被“电”到,梳头时头发根根竖起,脱衣时“滋滋啦啦”的声音和点点火花、玩滑滑梯时“呲拉呲拉”的声音„„
师:“被‘电’到是什么样的感觉?”(疼、麻„„)
那么你知道怎么样预防静电吗?让我们回去继续了解一下预防静电的一些好办法。
活动延伸:
幼儿与父母共同查找资料,进一步了解人们生活中的静电现象,以及预防静电的办法。
第三篇:中班科学活动奇妙的静电
中班科学活动:奇妙的静电
活动名称:奇妙的静电 活动领域:科 学
设计意图:
有一天午睡时,小朋友在脱衣服时听到了噼噼啪啪的声音,有的小朋友说晚上还能看见一点点亮光,觉得很奇怪!还有一次,我们为女孩子们梳头,孩子们发现头发被梳子吸起来,十分好奇。《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强调:科学教育的内容应从身边取材。引导幼儿对身边常见事物和现象的特点、变化规律产生兴趣和探究的欲望。于是,我们设计了“奇妙的静电”这一活动,让孩子们认识静电现象,知道摩擦起电的原理,激发幼儿好奇心和科学探索的欲望。《奇妙的静电》这一活动正是为了满足幼儿的探究兴趣和操作愿望而产生的。
活动目标:
1、乐意探索,体验摩擦起电的乐趣。
2、能够运用各种材料大胆探究,细致观察并记录实验结果。
3、知道物体摩擦后会产生静电。活动准备:
1、知识经验:幼儿脱衣服时听到过噼噼啪啪的声音;头发被梳子吸起来
2、物质材料:铅笔、塑料尺、彩笔、梳子、碎纸屑、勺子等实验材料。
3、环境布置:幼儿围坐成5小组,每组6人。
活动过程:
一、以变“魔术”导入活动,引起幼儿学习兴趣。
1、提出问题: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些小纸屑,他们想和彩笔做朋友,请大家想一想,怎样才能让小纸屑粘到尺子上?(用双面胶、胶水、透明胶布、水等方法)
2、更深层次提问:现在不用双面胶、胶水,也不用胶布,谁能想一个更好的办法,让尺子把纸屑吸起来?(彩笔不要挨住小纸屑,但能把小纸屑吸起来)
二、幼儿尝试——“小纸屑被吸起来了”
1、教师出示了彩笔和纸屑,让幼儿想一想彩笔和头发怎样做就能把小纸吸起来。
2、幼儿尝试自己所想到的方法,看是否能吸起小纸屑?
3、教师引导幼儿尝试把彩笔放在头发上快速摩擦后,然后再去吸小纸屑,看会发生什么现象?
4、提问:为什么彩笔在头发上摩擦后会把小纸屑吸起来呢?(幼儿自由回答)
5、教师小结:因为尺子在头发上摩擦后会产生一种电,这种电是静止停留在彩笔上,所以我们把这种电叫静电。这种电不是我们日常电视电灯用的电,小朋友千万不能动插销、电源这些危险的电。
6、教师示范:让幼儿了解静电在彩笔上停留的时间很短,一会儿就消失没有了。
小朋友们看,彩笔在头发摩擦后会产生什么?(静电)
彩笔上有了静电,小纸屑就会被吸起来,认真观察,咦,小纸屑怎么了?(掉下来了)为什么小纸屑会掉下来了?(因为彩笔上没有静电了)
对了,因为静电在彩笔上停留的时间很短,一会就消失没有了,所以小纸屑会掉下来。
7、进一步提出问题:彩笔在头发上摩擦后能产生静电吸起小纸屑,那它还可以在什么地方摩擦后,也能产生静电吸起小纸屑呢?(衣服上、裤子上、袜子上、皮肤上等。)
幼儿尝试用尺子在衣服、裤子、皮肤上摩擦看会怎么样?
三、猜一猜——“还有什么东西通过摩擦后能产生静电,也可以吸起小纸屑?”
幼儿对 “摩擦起电”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也有了初步的认识,教师又提出新问题:“除了彩笔在衣服上、裤子上、头发上等,摩擦后产生静电,还有什么东西通过摩擦后也可以产生静电,吸起小纸屑呢?(幼儿猜想:如铅笔、尺子,勺子,梳子等。)
四、试一试——“看看我的想法对不对”
老师发现有许多小朋友和他的预测结果不一样,那么我们可以用什么办法来验证预测的答案呢?(做实验)。于是老师出示不同的材料,积极支持幼儿验证。
小结:通过刚才的实验,我们知道了铅笔、勺子摩擦后不容易产生静电,而塑料尺、梳子、彩笔、摩擦后很容易产生静电。
4、讨论:为什么有的材料能成功实验?(塑料)
五、活动结束
教师总结:在我们日常生活中,静电随处可见,例如:有时在穿脱衣服时会听到噼啪的声音,如果在暗处还会看到闪亮的火花;用梳子梳头时,头发会飘起来;特别是在干燥多风的秋天,见面握手时,手指刚一接触到对方,会突然感到指尖针刺般刺痛,令人大惊失色;衣服上会粘些毛毛,这些都是摩擦后产生的静电现象。小朋友们以后要注意观察,看看什么东西摩擦后也会产生静电,把它记录下来,和小朋友一起分享。
活动延伸:
请小朋友们当“环保小卫士”,运用摩擦起电原理,把桌子上的碎纸屑吸起来扔进垃圾桶。
第四篇:中班科学说课稿
中班科学说课稿
中班科学说课稿1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中班科学活动《我身上的数》,下面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
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数字:电话号码、货物价格、门牌号码……我们的身上也蕴含着数字:一个鼻子、两只眼睛、三个扣子、四个口袋、五个手指……“我身上的数”这个活动,就是运用我们身上蕴含的数,引导幼儿认识数字,感知数量,了解数字与数量的对应关系,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
二、说目标
根据中班上学期幼儿的发展水平和中班数学领域的教育要求,我确定了如下目标:
1、感知5以内的数量,认识数字1“5。
2、寻找、发现自己身上蕴含的数量,并用相应的数字表示,尝试用绘画的形式记录自己的发现。
3、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培养幼儿对数学的兴趣。
活动的重点是:让幼儿感知5以内的数量,认识数字1-5。
活动的难点是:数字与数量的对应及用绘画方式记录。
三、说准备
根据本次活动的需要,我做了如下准备:
1、数字卡片1—5;
2、贴满数字的外衣。
3、人手一套绘画笔、纸张。
四、说教法、学法
教学中我主要采用游戏法和操作法,幼儿的学法主要是探索法、讨论法、操作法等。把数学知识寓于一个个有一定规则的、有趣的游戏之中,通过对数字卡等材料的玩耍和操作,快快乐乐的掌握知识、发展能力。
五、说活动过程
我设计的教学环节其实就是由几个小游戏有机串联而成的:
1、游戏一:一开始,我用“眼明嘴快”的游戏导入:“我给大家带来几个数字朋友,看看谁能最先认出它、最先说出它的名字。”然后我用“闪烁法”快速出示数字卡,请幼儿认读。这个游戏既能检验幼儿对数字的认识程度,又能防止已经认识数字的幼儿失去兴趣。作为对幼儿良好表现的奖励,我说:“小朋友,我爱你,照张相片送给你!”一边用手指作成取景框,“咔嚓、咔嚓”给孩子们“照相”,其实,这已经自然过渡到第二个游戏——和幼儿一起“给数字宝宝照相”。
2、游戏二:目的是引导幼儿进一步观察、记忆字形。分别给数字1-5照完相后,我说:“香蕉老师也想请你们给我照张相,行吗?不过,我得打扮一下,请稍等!”当我穿上贴满数字的外衣时,新一个环节开始了。 “啊,香蕉老师变成数字人了!咦,数字宝宝跑我身上干什么?找朋友?我身上有数字宝宝的朋友吗?在哪里?我们来帮它们找一找。1(2、3、4、5)的朋友在哪里?”这样引导幼儿寻找我身上数量与每个数字对应的部位或物品,初步建立数字和数量的对应关系。当幼儿领会了游戏的要求时,我说:“数字宝宝想到小朋友身上找找朋友,可以吗?”请每位幼儿拿一张数字卡,在自己身上进一步探索、寻找数量与所拿数字相对应的部位或物品。
3、游戏三:让幼儿尝试用绘画方式记录自己的发现,我是这样过渡的:和孩子玩“哑谜”——我指自己身上的某一部位或物品,它的数量是几,就请拿数字几的幼儿把数字卡交给我,然后到写着这个数字的'“转盘”周围等待。当所有幼儿都进行完后,我向幼儿交代要求,请幼儿在“转盘”周围的空白纸处,用画简图的方法,记录自己发现的相应数量的部位或物品,并引导同一组的幼儿画的时候分工合作,避免重复。
4、结束部分: “我们身上藏着很多数,动物身上也藏着很多数,你听——一只青蛙(伸出一个手指)一张嘴(指嘴巴),两只眼睛(眨两下眼睛)四条腿(各拍一下四肢),扑通一声(学蛙跳)跳下水(两臂滑水)。来,大家一起来学学小青蛙吧!”这个游戏除了与数字有关外,还能让幼儿得到适当的活动。活动在有趣的游戏中结束。
七、效果预测
本次活动,我运用了一个个幼儿喜欢的游戏,首先激发起幼儿的学习兴趣;每个游戏中蕴含着不同的知识点,幼儿在玩游戏的过程中,积极操作、主动思考,不知不觉、快快乐乐地获得了知识,发展了能力。如果活动结束后,幼儿能感到“学习数学原来这么有趣、这么快乐!”那便是我最大的成功、最大的快乐!
中班科学说课稿2
目标:
1、通过量一量,比多少的操作活动,初步感知物体的体积。
2、培养幼儿的估计能力,空间感知推理能力。
3、乐于探索、交流与分享。
4、促进幼儿的创新思维与动作协调发展。
准备:
1、透明小量杯(果冻壳),水彩笔、记录纸。人手一份。
2、操作材料:
①黑枣、蚕豆、、花生、圣女果、桂圆若干。
②实物图片三张。
3、一瓶绿茶,两杯一样多的橙汁、绿茶,乌鸦一只,数字翻牌卡2个。
过程:
一、量一量。
(一)介绍。
1、冬天到了,乌鸦准备了许多过冬的粮食,让我们一起去瞧一瞧吧!
2、请幼儿说说它们的名字,并在黑板上出示相应的卡片。
3、(出示量杯)看,这是什么?(小量杯)你们猜一猜,装满这只小量杯,需要放几颗黑枣?(幼儿估计、猜测)如果装的是蚕豆,需要放几颗?会不会一样多?
4、请你们动手量一量,看看哪种粮食装的多,哪种粮食装的少。想一想为什么,并把结果记录下来。
(二)、幼儿自由选择两种材料进行测量,并学着记录。
教师指导:
1、数出同一种粮食装入量杯。
2、用自己的方式进行记录。
3、大胆地向好朋友介绍自己的测量结果。
(三)、小结:
幼儿展示记录,讲评测量结果。
提问:
1、你在量杯里装了什么粮食?能装几颗?(教师把结果记录在粮食的图片上)
2、谁量了花生?你是怎么量的?
小结:量的时候要把粮食压压紧,结果才会准确。
3、为什么同样大的量杯里,黑枣只能放一两颗,花生能放十来颗?(引导幼儿推理出粮食数量与粮食大小之间的反比关系)小结:在一样大的量杯里,越大的粮食装的越少,越小的粮食装的越多。
4、请幼儿根据推理的结果把粮食图片按大到小排列。
黑枣蚕豆花生
二、竞赛游戏:乌鸦喝水
一)乌鸦怎样才能喝到饮料
1、出示乌鸦:现在,乌鸦口渴了,找来找去找水喝。哇,这里有一瓶绿茶,乌鸦真高兴呀!(出示一瓶绿茶)可是瓶太高,饮料太少,乌鸦怎么也喝不着。小朋友们,快帮帮乌鸦吧!(引导幼儿想出用粮食投入水中,让水面升高的方法)
2、想一想,用哪种粮食放到水里可以让乌鸦最快喝到绿茶?为什么是黑枣?”来;自。屈;老师;教。案;对,最大的粮食只要几颗就能让水位升高得最快。(演示:把枣子投入瓶中)
二)比较圣女果和桂圆的大小。
1、小乌鸦喝了绿茶,又感觉有点饿了,它又找来了两份点心,一份是圣女果,一份是桂圆,可它说不出它们谁大谁小,谁知道?
2、“谁来帮小乌鸦区分圣女果和桂圆的大小?”(请幼儿想办法并提供两只一样大的大量杯)
3、用量杯测量不出它们的大小,那我们能不能用乌鸦喝水的方法来比比圣女果和桂圆究竟哪个大呢?我们分成两对来接力赛,一边是圣女果队,另一边是桂圆队。你认为圣女果大,能让乌鸦先喝到水,就把椅子搬到圣女果队。你认为是桂圆大的,就加入桂圆队。
4、幼儿竞赛。
教师讲解规则:每次向瓶里放一个果子,然后翻自己队的数字卡一张,下一个小朋友必须在前一位小朋友拍一下自己的手才能出发。比一比哪一队用最少的果子让饮料满到瓶口。
5、宣布圣女果和桂圆的比较结果和获胜组。
谁来说说,哪组的小朋友猜对了,是什么大?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小结:原来有的东西看上去大,但实际上并不一定是大的,这就要我们多动脑筋,用聪明的方法来比较。
反思:
《纲要》指出:“科学的内容要在幼儿生活经验的基础上,从身边的事入手。”从本次活动内容的选择上,以幼儿非常熟悉的故事《乌鸦喝水》为活动载体,建立在幼儿的一定生活经验之上,幼儿易于接受。活动中,把“乌鸦是怎样喝到水的”作为课程的切入点,把“如何让小乌鸦能最快喝到水”,作为幼儿探索的关键点。教师为幼儿提供了丰富的操作材料,使幼儿在情景游戏中体验并获得成功的快乐,并在探究的过程中积极大胆地说出自己的发现。按“引题——动手操作——表达与交流”设计本次活动流程,遵循幼儿年龄特点。
中班科学说课稿3
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
我上的这节课是科学活动《火箭升空》这是整合课程《交通工具博览会》主题中的一个活动,中班科学活动《火箭升空》说课稿。
下面我先说一下这节课的活动目标:
1拓展幼儿的想象力及对科学的探索能力。
2尝试了解火箭升空的动力。
3初步了解反作用力。
首先,我说一下这节课的设计意图,在《交通工具博览会》主题活动中,我们班的孩子对于火箭都非常好奇,感兴趣,平时提到火箭孩子们也都很兴奋,他们虽然知道火箭,喜欢火箭,但是火箭对于他们来说具体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他们还不是很了解。
这也正是《纲要》中所提出的:从生活或媒体以及幼儿熟悉的科技成果入手,引导幼儿感受科学技术对生活的影响,培养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对科学家的崇敬,所以我就抓住了孩子们的这个兴趣点,来设计了《火箭升空》这节课。
根据目标:
我把活动的重点定位于初步了解反作用力,难点定位于寻找反作用力。
在活动的开始,我就利用孩子们比较感兴趣的太空课件,来让幼儿展开想像,最后让幼儿看火箭升空,使幼儿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探索发现,以及多媒体课件的利用,使活动得到进一步的深化。
这些内容从形式上,内容实质上都深深的吸引了孩子,为了孩子更进一步的了解反作用,我又做了“小小”游泳和滑旱冰的课件,因为孩子的认知都比较直观,所以我在课件上,又设计了向上向下的`箭头,这样孩子们就能够很清楚的看到力的方向了。
在前面的几个环节里,我们只是听和看,对于反作用力只是一个思维上的理解,幼儿并没有亲自去实验,去感觉反作用力的存在,对于孩子们来说:科学知识的获得必须在亲身
活动,亲身体验,在获得大量的,丰富具体的实际经验的基础上得以真正的理解的,如果不让幼儿亲自去探索,去体验,孩子是不会从真正意义上去理解的,所以我根据这一规律,也为了满足幼儿好奇、好动的特点,在第二环节安排了让孩子去自由探索,在这一环节中,我为孩子们都提供了汽球、弹力球、弹簧、皮球、滑板车、装水的大雪碧瓶、弓箭等等,让孩子们在这些不同的物体中寻找反作用力。
在幼儿进行实验的时候,大部分孩子都能够认真的去寻找反作用力,只有极个别孩子只对某一样东西感兴趣,所以就不太主动的去进行其他的探索实验,根据这个情况,我对这样的孩子也进行了正确的引导,在实验结束的时候,大部分孩子都能够在不同的物体中找到反作用力。
在这一过程中,孩子们获得的经验是零碎的,所以在自由探索后,通过幼儿介绍,集体讲述的方式,对幼儿获得不同东西中存在的反作用力进行讲评,让幼儿的大脑里有了一个反作用力的概念。
在此过程中,教师是孩子们的引导者、支持者、合作者。
孩子们了解了反作用力,他们自然就会想到火箭升空的原理,所以,在活动的最后,我给他们准备了皮筋,火箭图标,弓箭等等,让幼儿开动脑筋利用反作用力把自己的小火箭送上天空。
中班科学说课稿4
一、说活动教材:中班科学活动《吹泡泡》我是用巧妙的方法引导幼儿生成和建构的主题。在幼儿“玩”的过程中,我以玩伴的身份参与到幼儿的活动中,借助“你们发现吹的泡泡有什么秘密”这个开放性的问题,与幼儿有效地互动自然生成了这个主题。目的在于保持幼儿们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的探究热情,使他们从小就善于观察和发现;让幼儿们真正理解科学、热爱科学,达到真正有价值、有意义的学习目的。
二、说活动目标:根据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建构知识的能力我为本次活动制定了如下三条目标:1、运用各种感官感知泡泡的特性,了解不同形状的工具吹出的泡泡都是圆的。2、尝试运用记录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发展学习的自主性。3、在探究活动过程中,体验发现的乐趣。
三、说活动重点、难点:此次活动设计的最终目的是激发幼儿更深层的探究“泡泡特性以及不同形状的工具吹出的泡泡都是圆的”欲望。因此我将本次活动的重点确定为“运用各种感官感知泡泡的特性,了解不同形状的工具吹出的泡泡都是圆的”。将“尝试运用记录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发展学习的自主性”确定为本次活动的难点。
四、说活动方法:为了构建积极有效的师幼互动,让幼儿在自主状态下主动建构知识和经验,体现真正有价值、有意义的学习,以此提高教育的有效性。我有意识运用了以下三种教育方法:一“顺”,二“引”,三“助”。“顺”即顺应幼儿的活动,为他们提供有关主题的资料及活动所需的材料,使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探索。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给足幼儿自由的时间与空间,提供丰富的材料。“引”即用巧妙的方法引导幼儿生成和建构新的'主题或知识。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通过观察思考和设置开放性问题的策略,以玩伴的身份参与到幼儿的活动中,与幼儿有效地互动。让幼儿在“玩”中学,在学中“玩”。“助”即教师在适当的时候“助”幼儿一臂之力,对幼儿进行点拔,借助当时的情景、材料,直接地提出主题,把幼儿的学习兴趣推向深入。
五、说活动过程:本次活动共分四个环节:第一环节:设疑激趣。在本环节中,为他们提供“吹泡泡”所需工具,让幼儿观察并提问:“这些工具能做什么?”,以问题引出课题“吹泡泡”游戏,激起幼儿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为建构新知做铺垫。第二环节:感知探究。在本环节中通过为幼儿创设自主探究的空间和时间,让幼儿亲历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通过运用各种感官,积极地观察、操作和实验,教师则巧妙地以玩伴的身份参与到幼儿的活动中,借助开放性的问题:“吹泡泡的时候,你们发现什么秘密了?看谁发现的多?吹泡泡的时候,你们发现的共同特点是什么?”,用“引”的方法,启发引导幼儿在“玩”中体验泡泡的特性。第三环节:体验验证。在本环节中,教师捕捉随机教育的契机,借助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吹泡泡工具(主要是正方形、三角形、等工具),边观察边记录想象结果时,对幼儿感觉疑惑的问题“不同工具吹出泡泡的形状应该是怎样的?”,利用开放式问题:“你用的是什么形状的工具?你发现吹出的泡泡都有什么秘密?进行适时点拔,把教育活动的难点转换为幼儿感兴趣的问题,从而把幼儿的探索兴趣引向教师要求的方向,将幼儿的学习兴趣推向深入。同时抓住幼儿互相交流、表现、分享展示板上自主探究过程和结果的契机,设置开放式问题“每个人吹泡泡的工具和吹泡泡的结果,有什么秘密?”,“引”发幼儿进一步深入思考和概括,让幼儿对探究结果进行推理,得出结论:“吹泡泡的工具不同,结果吹出的泡泡都是圆形的”。附:中班科学活动《吹泡泡》教学反思吹泡泡是幼儿生活中经常玩的游戏,也是幼儿非常喜欢玩的游戏。
主要目标是:1、体验吹泡泡的乐趣。2、尝试用不同的器具吹泡泡,发现吹出的泡泡都是圆的。3、尝试集体记录实验结果。活动一开始,我先让幼儿观察我给他们提供的材料,问这些材料能干什么?他们都说能吹泡泡,于是我让他们自己玩吹泡泡游戏,在这个环节中我给幼儿提供的吹泡泡器具都是圆形的。让孩子们告诉我们他在玩的时候发现了什么秘密。孩子们回答出很多,有的说泡泡是圆的,有的说泡泡会炸掉,有的说泡泡有大有小,于是我引导他们观察用来吹泡泡的工具,看看是什么形状的,孩子们都说是圆的,顺着这个问题,我出示了方形、三角形的工具,让他们猜猜,用这些工具吹出的泡泡还是圆的吗?孩子们有的说是的,有的说不是,于是我在一张大的记录表上记录下他们猜想的结果。再让他们自己去动手实验一下,看看用这些形状的工具吹出的泡泡到底是不是圆形的。孩子们的兴趣都很高,自己实验起来,他们发现,不管用什么形状的工具吹出的泡泡都是圆形的。我让他们来说说自己的实验结果并记录下来。活动最后的环节是让幼儿跟着音乐表演吹泡泡歌曲,孩子们轻轻松松的结束了活动。但在这次活动中我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孩子们再吹时不知道怎样来吹,主要是我课前没有考虑到,总觉得这很简单,不需多加明,通过这节活动,我知道,在我们大人看似很简单的问题,在活动中还是应给孩子说明清楚。
中班科学说课稿5
活动设计:
活动目标:
1、运用各种感官感知泡泡的特性,了解不同形状的工具吹出的泡泡都是圆的。
2、尝试运用绘画记录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发展学习的自主性。
3、在探究活动过程中体验发现的乐趣。
活动准备:
1、教师收集的各种形状的吹泡泡工具:圆形(每人一个),三角形、正方形,圆锥形、菱形……(每组若干)。
2、每桌一盒水彩笔、若干张记录纸。
3、展示板、胶水、抹布。
活动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境,引入课题。
出示“吹泡泡”工具,让幼儿观察并提问:“这些工具能做什么?”幼儿兴奋的发现能“吹泡泡”。教师“顺”应幼儿就此引出课题,你们喜欢吹泡泡吗?今天老师就请你们来玩“吹泡泡”游戏,从而激起幼儿的学习兴趣。
二、创设自由探索空间感知体验“泡泡的特性”。
(一)在“玩”中体验泡泡的特性。让幼儿利用教师准备的吹泡泡工具(主要是圆形工具)边玩边探索:“吹泡泡的时候,你们发现什么秘密了?”请小朋友互相说一说,“看谁发现的多?”。(教师启发、引导、扶持幼儿,将幼儿的探索推向深入,成为幼儿合作伙伴,激起幼儿探究的欲望。)
(二)请幼儿互相交流探索结果。先请小朋友将自己的发现与同伴互相说一说,再请个别幼儿说一说自己的发现。(泡泡是圆形的、易破、会飞、对着太阳是五颜六色的、有大有小、掉在地上有时是半圆的、吹泡泡的工具是圆形的等等)然后请幼儿讨论:吹泡泡的时候,你们发现的共同特点?(吹泡泡的工具是圆形的,吹出的泡泡是圆形的。)教师借助幼儿探索结果,用“引”的方法将活动的重点转化为幼儿感兴趣的问题提出,把幼儿学习兴趣推向深入。为突破活动的重点做了铺垫。
三、用绘画的方式表达自主探索的过程和结果
用图画的方式记录“不同工具吹出泡泡的形状是怎样的?”想象结果。让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吹泡泡工具(主要是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锥形等工具),边观察边想象,你拿的是什么形状的工具,会吹出什么形状的泡泡。请小朋友互相讨论,并将讨论的想象结果用图画的形式记录下来。
在“玩”中验证不同工具吹出的泡泡形状并记录验证结果。让幼儿利用自己选择的不同吹泡泡工具,在亲历和感受尽兴探究和尽兴玩的过程中观察,“你用的.是什么形状的工具?你发现吹出的泡泡都有什么秘密?”(都是圆形)请小朋友互相说一说自己的发现,并将自己的发现记录在想象结果的旁边。(让幼儿在自主状态下主动建构知识和经验。)
请幼儿互相交流探究的过程和结果。
请幼儿将自己的记录纸贴在展示板上,与幼儿互相交流、表现、分享探究的过程和结果。
请个别幼儿说一说,“用的是什么形状的工具,想象吹的泡泡是什么形状的,结果吹的泡泡又是什么形状的?”
引发幼儿进一步深入思考和概括。请幼儿关注每个人吹泡泡的工具和吹泡泡的结果。提问:“有什么秘密?”教师在幼儿观点和意见的基础上,总结得出:吹泡泡的工具不同,结果吹出的泡泡都是圆形的。(让幼儿体验发现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
四、请幼儿玩“奇妙的泡泡”游戏。
请幼儿同时用几个不同形状的工具放在一起吹泡泡,看看会吹出怎样?(将幼儿探究兴趣推向深入。)
五、活动延伸:进行“奇妙的泡泡”科学探究活动。
(整个活动充满了自然与和谐,充满了创造与快乐,幼儿在积极有效的师幼互动中主体地位和作用都得到充分发挥,幼儿“变被动学习”为“自主学习”,变“接受性学习”为“自主建构
中班科学说课稿6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捉迷藏的昆虫》。以下是我对该活动的分析:
一、设计意图。
喜欢动物是孩子的天性,尤其是中班的孩子很喜欢接近小动物,和动物们交朋友。中班幼儿对动物有了一定的认知基础,对动物有着浓厚的探索欲望。在《有趣的昆虫》主题中,我们进行了一系列关于“昆虫”的活动。一方面让幼儿了解一些昆虫利用“保护色”进行自我保护的本领。另一方面通过了解,幼儿产生探究动物自我保护本领的兴趣,激发幼儿积极思考的愿望。
二、说教材。
(一)目标定位:
根据《纲要》指导和活动的内容,结合中班幼儿年龄段的特点,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了解一些昆虫利用“保护色”进行自我保护的本领。
(2)情感目标:
知道利用保护色保护自己。
(二)重点和难点。
本着建构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基础上,我确定了以下的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了解昆虫利用保护色进行自我保护的原理以及方法。重点的依据:只有了解保护色的原理以及方法才能帮助幼儿理解昆虫利用保护色进行自我保护的本领。
2、教学难点:
理解保护色,知道利用保护色保护自己。难点的依据:保护色是较抽象的概念;幼儿没有利用保护色、伪装等方法进行自我保护方面的基础知识。
为了讲清教材的重、难点,使幼儿能够达到本活动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
三、说教法。
《纲要》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因此,本次活动采用适宜的方法组织教学,了解一些昆虫的利用“保护色”进行自我保护的本领了。激发幼儿产生探究动物自我保护本领的兴趣。
基于本活动的特点,我主要采用了以下的教学方法:
1、活动探究法:
引导幼儿通过捉迷藏的游戏,找找藏起来的昆虫,从这种游戏情景中获取知识。以幼儿为主体,使幼儿的独立探索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培养幼儿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活动组织能力。
2、集体讨论法:
针对观察发现“不容易找到的昆虫”提出的问题,组织幼儿进行集体讨论,认识动物利用保护色进行自我保护的方法,知道利用保护色自我保护的原因。促使幼儿在学习中思考,学习中解决问题,培养幼儿的探索精神。
四、说学法。
我们常说:“现代的文盲不是不懂字的人,而是没有掌握学习方法的人”,因而,我在教学过程中特别重视学法的指导。让幼儿从机械的“学答”向“学问”转变,从“学会”向“会学”转变,成为真正的学习的主人。本次活动中指导幼儿的学习方法和培养幼儿的学习能力方面主要采取以下方法:自主探究法、分析归纳法。
1、自主探究法:《纲要》科学领域目标明确指出:“能用多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用适当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活动中,我引导幼儿看一看、找一找、想一想、说一说等多种感官的参与,不知不觉对昆虫利用保护色进行自我保护的方法产生了兴趣。
2、分析归纳法:当幼儿对昆虫利用保护色隐藏自己有了初步的认识之后,让他们交流自己的看法,讲述自己的.想法,讨论为什么部分昆虫不容易被发现,讨论昆虫利用保护色隐藏自己的原因。进一步了解昆虫利用保护色隐藏自己可以预防敌人的攻击。
与此同时,我还通过幼儿间的互补学习,师幼合作共长的方法,表达着各自丰富的、多样性的认识,体现着“以幼儿发展为本”的理念。
最后我具体来谈谈该活动的教学过程:
五、说教学程序。
我采用环环相扣组织此活动程序,活动流程为:
导入活动——交流讨论——操作体验——本领迁徙——活动延伸
1、导入活动,激发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活动开始,以和昆虫捉迷藏的游戏让幼儿观察并寻找哪些昆虫藏起来了,从而激发幼儿探索的兴趣。
2、交流讨论:告诉幼儿还有一些昆虫没有找到。引导幼儿讨论为什么有些昆虫不容易发现,了解昆虫利用保护色的方法以及原因。激发幼儿的积极思考的愿望。产生了探究动物自我保护本领的兴趣。
3、操作体验:让幼儿在了解保护色的基础上,根据“保护色”的方法为一些昆虫寻找合适隐藏的地方。通过操作体验进一步帮助幼儿巩固利用保护色进行自我保护的知识。
4、本领迁徙:通过图片,了解人类也会利用保护色进行自我保护。
5、体验快乐这是活动的延伸,通过了解一些昆虫、人类利用“保护色”进行自我保护的本领,与教师同伴之间玩捉迷藏的游戏中体验自我保护的快乐。
六、活动评价。
纵观整个活动,各环节紧密相连,相互渗透,所有环节都是围绕“保护色”来进行。本次活动,我根据中班幼儿心理特征及其认知规律,在教学内容的组织上体现了“整合”的设计思想,采用直观教学和活动探究的教学方法,以“教师为主导,幼儿为主体”,教师的“导”立足于幼儿的“学”,以学法为重心,放手让幼儿自主探索的学习,主动地参与到知识形成的整个思维过程,有效贯彻了《纲要》的理念,真正做到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我相信,通过这个活动,能让幼儿真正体验在活动中享受学习乐趣。
以上就是我说课的全部内容,谢谢!
中班科学说课稿7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上午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幼儿中班科学内容《和时间赛跑》。这节课我将从
1、教材分析
2、教学目标分析
3、教学过程分析
4、教法分析
5、学法分析
6、课堂评价这六个方面来向大家介绍我的设计构思。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时间如空气一样,看不见摸不着,但它伴随着幼儿的成长。现如今许多幼儿没有时间意识,通过让幼儿认识闹钟并会简单制作小闹钟,感受时间这一系列构思,旨在让幼儿养成从小和时间赛跑的意识,并对今后珍惜时间,知道时间的可贵具有指导意义。
2、教学重难点
此次活动设计的重点是让幼儿初步认识整点时间,难点是引导幼儿联系实际,感受时间的珍贵。从小养成和时间赛跑。
二、教学目标分析
《幼儿园指导纲要》指出:教育活动内容的组织应充分考虑到幼儿的学习特点和认识规律,各领域的有机联系,相互渗透,注意幼儿的综合性、趣味性、活动性。根据纲要我将本节课教学目标制定如下:
1、从知识目标来说:让幼儿了解时间的用途,并初步看整点时间。
2、从能力目标来说:培养幼儿动手能力,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3、从情感方面来讲:让幼儿懂得时间的珍贵,经过自主探索,幼儿亲身经验,并能从交流中让那个他们亲身感受,可以培养幼儿良好的个性品质。
三、过程分析
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应以幼儿的发展为准,以幼儿活动为主线,因此我采用了环环相扣的方法组织此活动程序。
1、导入活动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活动开始我就采用谜语的方法来引导幼儿的`兴趣。“小小骏马不停蹄,日日夜夜不休息。蹄声哒哒似战鼓,提醒人们争朝夕。”这个谜语形象的讲述了闹钟的特点及用途。在孩子们兴趣勃勃的猜出谜语后,教师出示闹钟。
2、学习活动
幼儿知道了闹钟的用途,教师引导幼儿学习认识时间(考虑到幼儿的年龄特点,只学习初步的整点时间)老师使用提问法、观察法向幼儿教授时针与分针及它们的区别,并说明如何认识时间。
3、实践活动
陶行知说过“做中学”即在做中学习,教师出示自己制作的卡纸闹钟及各种形状的闹钟,引导幼儿与同伴合作制作一个简易的卡纸闹钟,让幼儿体会合作性学习的快乐。
4、游戏活动
学习闹钟的目标在于实践中应用,在这环节中教师组织幼儿来做一个“和时间赛跑”的游戏,给幼儿一分钟时间,让幼儿在这一分钟内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时间到游戏结束,老师向幼儿提问他们在这一分钟内做了什么,有什么感受。
5、交流总结
教师小节深化,教师对学生的做法进行点评。时间虽然过的很快,而且是一去不复返,虽然时间很短暂,但仍可以做很多事情。
四、教法分析
这节课我注重幼儿的动手实践和亲身感受,使接受式学习变为主动式学习,我采用了情景教学法、问答法、游戏法,让幼儿处于具体的情境中,这样的目的是:
1、培养幼儿的动手实践能力。
2、培养幼儿的情感态度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幼儿的自主创新能力与他人及环境的积极交流。
这样的教法可以弥补接受式学习的不足,为培养幼儿的自主能力与创新能力。
五、学法分析
1、从课堂上来看,我们这节课更关注幼儿的自主创新,大胆想象,关注幼儿的性格特征,价值观念,在学习活动中为幼儿提供一个创新意识条件。
2、通过这节课,我想让幼儿明白科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
六、课堂评价
1、我们可以通过幼儿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并进一步教导幼儿学习新的科学知识。
2、通过动手实践,亲自感受,大胆发言,培养幼儿的思维发展能力和表达能力。
3、关注幼儿表现出的情绪态度是否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
各位评委老师,这就是我这节课大体设想,如有不足请大家批评指正。
中班科学说课稿8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我是12级管理实验班李佳星今天我的说课的内容是幼儿园中班科学领域讨论交流活动《乌鸦喝水》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说明我的活动设计。
一、说教材在幼儿科学教育中讨论交流型活动最为主要和普遍,在讨论交流过程中幼儿之间、幼儿与教师之间通过信息交流有效的促进幼儿思维。根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科学领域活动目标内容及要求我设计了《乌鸦喝水》这一活动让幼儿在讨论交流中形成幼儿的科学知识与经验有着重要的作用,从而发展幼儿科学认知,培养科学态度,训练科学方法。
二、说活动目标《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的科学教育是科学启蒙教育重在激发幼儿认识兴趣和探究的欲望。以讨论交流为主我设计了本次活动目标:
1.认知目标:了解向水平内投放玻璃球能使水面上升。
2.技能目标:能够大胆的表达自己的观点。
3.情感态度目标:愿意和其他小朋友一起交流讨论,帮助其他小朋友解决问题。
本次活动的重点是能够让幼儿之间有效的讨论交流,大胆表达自己观点,知道水位上升的原因。难点是理解科学原理,并延伸到生活之中。
三、说活动准备为了更好地开展活动我准备了以下物品:玻璃球、几个相同水位的水瓶、以及乌鸦喝水的ppt四、说教法学法说教法:《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为了体现教师与幼儿之间相互交流表达目的为本次活动创设了一个宽松的环境,鼓励幼儿共同交流,大胆表自己观点,让幼儿与教师之间共同成长学习,并运用提问法和讲解法,实物教学法,引导幼儿达到本次活动教育目的说学法:《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是学习的主人以幼儿为主体,通过引导幼儿积极参加小组讨论,培养幼儿合作学习意识和能力大胆的表达自己观点学会在交流中尊重别人的观点和经验。
五、说活动过程(一)导入
1.教师给幼儿发水瓶(带有粉色标记)让小朋友们思考不用手去接触水瓶怎么样能喝到水瓶中的水。
2.幼儿自由讨论方法。
(二)教师播放ppt向幼儿讲述乌鸦喝水的故事(故事讲到高潮处)
1.小朋友们猜猜乌鸦想到的是什么办法啊?
2.幼儿自由讨论。
(三)教师提出问题,幼儿自由讨论
1.乌鸦是怎么喝到水的?
2.为什么投入小石子就会使水位上升?
3.乌鸦喝过水之后他还想喝水它发现水位又下降了,那么小朋友该怎么办?
(四)教师边做实验边讲解原理并延伸生活。
1.因为瓶内的空间是有限的,投放的玻璃球是有体积的,水是会流动的,玻璃球占了水的位置把水挤到上面,水位就上升了(五) 教师将此原理延伸生活1.洗衣服时不要放太多的水,以免衣服放进去后水会溢出来。
2.幼儿洗脚丫的时候也不要放太多的水,以免水会溢出来滑伤。
3.妈妈洗菜的时候也不要放太多水,以免水会溢出来。
六、活动特色本次活动以幼儿讨论交流形式开展,极大的调动幼儿积极性,以交流讨论研究乌鸦喝水的方法及延伸到科学原理上,并运用科学原理延伸到幼儿生活中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中班科学说课稿9
一、设计意图:
《纲要》指出幼儿园的科学活动是科学启蒙教育,重在激发幼儿的认识兴趣和探究欲望,以培养好奇、好问、好模仿的全面宝宝为目标。我们在班级区域的创设中开辟了科学区,这里投放了各种操作性强、可供幼儿进行自主探索的材料比如:有趣易变颜色丰富的扭扭棒、探索磁性的亲嘴鱼、来者一探。还有认知方面的如图形万花筒、可爱的小鸭、漂亮的手提袋等使区域与学习生活互相服务。
二、目标:
1.情景诱导探索使物体连接后救助朋友的快乐。
2.在感知、操作、探索中积累使用工具进行“连接”的方法。
层次一的幼儿:能将插接的玩具用插、串等方法连接使之变长
层次二的幼儿:能大胆尝试借助工具胶水、双面胶、夹子等方法连接使物体变长
层次三的幼儿:鼓励幼儿能挑战自我、尝试着用打结、拧的方法使物体连接变长。
三、活动重点、难点:
此次活动设计的最终目的是激发幼儿探究使物体变长的连接方法因此我将本次活动的重点确定为“在自主探索中感知连接的方法”。
难点是了解材料的特性找到连接的方法如有的材料是需要借用工具变长,有些则是不需要工具就能变长的。
四、说活动准备:
材料:纸条吸管雪花片扭扭棒、绳子、布条、串挂的塑料玩具
辅材:胶水夹子双面胶回形针
教具:有大树小河的背景图一张立体教具两只小蚂蚁
五、说活动方法:
1.情景设置法
情景设置激发了幼儿的兴趣。幼儿在情景故事的引导下,调动了学习积极性。将中班幼儿的情感教育渗透在活动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幼儿的情绪和学习动力,幼儿在这样的情景设置中一步一步地进行探索学习。
2.操作探索法
提供丰富的操作材料帮助了幼儿的探索性学习。幼儿在材料的拼接中,尝试着怎样连接将其变长。这种探索性的科学活动很自然的融入其中,幼儿乐此不疲的反复尝试和操作,反复修改体验探索的乐趣。
3.经验分享法
活动后的分享、交流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幼儿主动表达自己探索过程,是帮助幼儿梳理已经探索过程的再现。但中班孩子受语言发展的影响往往不能完整地把自己所想、所做的用语言表达,所以我将幼儿分享、交流、评价等适当地展示穿插到活动的过程中,另外幼儿的自我评价还依赖于成人的帮助。因此,教师有目的的点评也很重要。教师在有目的的向幼儿传递与他人合作的快乐、做事专一、一心一意认真、同一种材料不同解决方法,都是在帮助幼儿回顾自己尝试探索的过程。在语言清楚的表达中,让幼儿重复自己再现自己的探索过程。
六、活动过程:
1.情景导入激发幼儿操作探索的欲望
小蚂蚁(小黑点点)小朋友问好打招呼后邀约着爬上树看风景,突然点点不小心落入树下河面的`一片落叶大声呼救。
A点点:小黑救救我,我好害怕!
B小黑:点点别害怕,也别着急呆在树叶上不要乱动,想办法拉住我的手!
A点点:唉小黑我为什么够不着,会不会被淹死啊?
B小黑:不会的、不会的你要勇敢!我手太短了,我们请中三班的好朋友来帮忙,请他们做一根长长的东西来救你!小朋友你们愿意帮助我救我的朋友点点吗?谢谢你们!
2.幼儿初次操作材料尝试连接的方法
(1)创设场景小黑在(栏杆)树上,点点在树下的(地面)河里鼓励幼儿将物体连接变长后去救点点。
(2)投放一层次的材料并介绍材料。
师:我们一定要去救点点,看我们的玩具朋友也要来帮忙救点点,他们是谁呢?
雪花片、吸管、扭扭棒、串挂的塑料玩具。
想一想用什么办法使这些玩具变长?
(3)幼儿操作并把自己成功连接变长的材料固定在(栏杆)树上。
(4)通过谈话把自己的经验与同伴分享。
A你把什么材料变长?
B用的是什么方法使材料连接变长的?
C成功了吗?
3.在情景中激励孩子再次探索
(1)投放二层次三层次的材料并介绍材料。
(1还有去多的玩具宝宝听说点点有危险赶紧来帮忙,你们去看看他们是谁?赶紧用你们的方法也把这些玩具宝宝连接变长去救点点。
(2幼儿操作探索并把自己成功连接变长的材料固定在(栏杆)树上。
(3分享经验和方法并集体记录。
A你把什么材料变长?
B用的是什么方法使材料连接变长的?
C集体记录把孩子们找到的方法粘贴在记录表上。
4.结束:
(1)用记录表:小朋友真能干原来用插、贴、扭、夹、系、串的办法使不同材料相连接可以变长。点点遇到困难时有这么多朋友来帮忙,点点真幸福,有朋友真好啊!谢谢朋友们!
(2)教师操作教具把点点从小河的落叶上救起来。
(3)小黑和点点一起感谢小朋友及老师并送上感谢的礼物结束活动!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老师的设计思路非常清晰,指导思想也比较清楚,在尊重幼儿的前提下老师是活动的支持者、材料的提供者和引导者,活动流畅、环环相扣。
幼儿在情景的诱导下,主动的探索物体连接的方法,插、扣、穿、粘、扭等技能技巧达成较好,但系的动作技能太难幼儿几乎无法达到,但是孩子有想去系东西的欲望,通过提供绳子布条等材料激发了孩子”系”东西的欲望。这个系的材料将继续投放到科学区让幼儿继续探索思考。
总的来说本次活动的目标达成较好,活动中是有互动体现较好,孩子在此次活动中体验到了探究的快乐以及帮助朋友的快乐。
中班科学说课稿10
设计意图
(一)实际问题:
孩子们在日常生活中发现有的植物会因为浇水不及时出现干枯情况,于是幼儿回家与父母一起收集浇灌的方法。分享时,孩子们对布条制作的浇花器最感兴趣,同时也提出了许多疑问,如“布条能不能让土一直是湿的?”“浇花器应该怎么制作?”“我们应该选择什么样的布条做浇花器?”于是生成本次的科学实验活动。
(二)幼儿发展:
本班幼儿使用过观察记录表,能在教师引导下简单表述自己观察到的结果,并将结果进行记录。近期班级恰好开展布的主题活动,幼儿认识不同种类的布,且对布比较感兴趣。但在平时的活动中发现幼儿主动发现并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还需提高,对观察记录表的使用还不熟练。因此根据班级实际及幼儿兴趣和年龄特点开展了本次活动。
说教材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引导幼儿利用身边的物品和材料开展活动,发现物品和材料的多种特性和功能。”中班幼儿能对事物或现象进行观察比较,发现其相同与不同,喜欢动手动脑探索物体和材料。所以要为幼儿“提供观察、操作、试验的机会,支持、鼓励幼儿动手动脑大胆探索。”
说活动目标
1.积极参与吸水实验,感受动手操作的乐趣。
2.能观察和比较棉布、麻布、无纺布吸水性的不同。
3.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布条的吸水性,并大胆分享实验结果。
说重点难点
重点:能观察和比较棉布、麻布、无纺布吸水性的不同。
难点: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布条的吸水性,并大胆分享实验结果。
说教法
(一)观察指导法:
教师通过观察幼儿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给予指导,引导幼儿采用适宜的方法进行实验,培养幼儿在实验中科学和严谨的'态度。
(二)启发提问法:
在教学中多使用开放性的问题进行提问,如“为什么用布来连接水和土”、“实验应该怎么做”等,引发幼儿思考,让幼儿根据已有经验表达想法。
说学法
(一)有序观察法:
幼儿按照步骤进行实验,通过观察得出实验结果,以此锻炼幼儿的观察能力,激发幼儿参与科学实验的兴趣和积极性。
(二)实验操作法:
幼儿通过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实验结果,在操作中提高动手能力,掌握实验方法,丰富科学方面的相关经验。
(三)分享交流法:
幼儿将观察结果及记录表的填写方法与同伴分享交流,在分享实验结果的过程中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说活动过程
本次活动主要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谈话导入。通过出示浇花器图片唤起幼儿的记忆,激发幼儿参与实验的兴趣,通过提问“为什么用布连接水和土壤?”引导幼儿了解浇花器的原理,使他们知道浇花器是利用布的吸水性制作而成的。
第二部分讨论实验的方法。我先介绍三种布条,引发幼儿思考和猜想“谁的吸水性最强?”因为在平时的活动中我发现本班幼儿主动发现并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弱,所以我没有直接告诉幼儿实验方法,而是引导幼儿讨论思考实验的条件并请一位幼儿做实验演示,包括布条入水时间、水的颜色等。最后小结操作步骤。
第三部分实验操作。我先出示观察记录表,引导幼儿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猜想的实验结果。小结时,大部分幼儿得到统一的实验结果,但也有个别幼儿因实验操作方法不当得到不同的实验结果。于是我灵活调整了活动环节,带领幼儿重新验证实验结果,最后得出结论:棉布条吸水最快,麻布条吸水较慢,无纺布条吸水最慢。生活中可以根据布的吸水性不同选择合适的用途。如棉布多用来做衣服,麻布多用来做成床单,无纺布多用来做成手提袋。
说活动总结
(一)优点及活动效果:
1.活动符合幼儿兴趣,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实验结果得以应用。
幼儿对自然角植物的生活习性更加清楚,运用新式浇花器后,他们能根据植物对水的需求程度给植物适当补水,班级自然角植物长势良好,没有出现干枯或者浇灌过度的情况。幼儿也为家里的植物制作了浇花器,实现了对实验结果的验证、推广和运用。后续也引发幼儿在区域探究不同物体吸水性的游戏。
2.幼儿发展:观察、探究能力得以提高。
3.能根据幼儿实验操作中出现的问题灵活调整教学环节。
如个别幼儿在实验中遇到问题,教师小结时与幼儿共同操作验证,帮助幼儿掌握操作科学的实验方法,观察到更准确的实验结果。
(二)不足及改进措施:
1.调整活动材料:
根据实验需要,教师提前将布条粘在木棍上以节省时间。但在讨论时幼儿想出其他的操作方法,如用手指夹住布条、同伴合作比赛等多种方式。所以我应该为幼儿提供有层次性的材料,包括木棍粘好的布条以及没有粘的布条,满足不同能力发展水平幼儿的需要。除此之外还应将观察记录表塑封,做好防水处理。
2.优化活动环节:
实验开始前,教师应重点强调实验和观察方法,让一部分布条浸入水中等待即可。实验中发现个别幼儿在记录表上将全部布条都做了标记,认为它们都吸水,因此教师应在实验前规范记录表使用,让幼儿选出吸水效果最强的一种布条。实验结束后除了集体交流,也应让幼儿之间充分互动,鼓励他们将自己的实验猜想和验证结果与同伴交流。
说活动延伸
后续在班级开展了手工制作活动,用棉布条制作浇花器,投放到自然角。
中班科学说课稿11
一、说教材
1、教材的意义是中班关于一个颜色变化的探究活动。孩子们生活在一个多彩的世界里,蓝天、白云、绿草、图画书,这些多彩的颜色是怎么来的?我设计了这个活动让孩子通过观察、操作、讨论等方法来了解了红、黄、蓝三原色其中两种颜色混在一起变出另一种颜色的神奇,激发幼儿探索、发现颜色变化的现象,满足幼儿的探究欲望,体验颜色变化的乐趣。
2、教学目标本次活动遵循《纲要》的精神,体现以“幼儿发展为本”的原则,符合幼儿爱动手、爱摆弄的年龄特点,引导幼儿在探究发现的过程中相互协商、互相合作,共同探讨、互相交流,从中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提高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因此,本人预设了以下三个活动目标:
a、探索两种颜色混合后的变化,认识绿、紫、橙三间色。
b、让幼儿主动参与变色的操作活动,感受三原色的变化;
3、教学重难点:
《纲要》指出:探索是儿童的本能冲动,好奇、好探究是儿童与生俱来的特点,根据这一年龄特点本人把“幼儿主动参与变色的操作活动、探索颜色的变化”定位于本次活动的重点。把幼儿学会自主分配角色,互相合作调配颜色定为本次活动的'难点。
4、活动准备活动准备是为了完成具体活动的目标服务的,同时通过材料的相互作用让幼儿通过动手使其发生变化从而获得启发.中班幼儿的思维还具有具体形象性,必须借助丰富的环境材料来获得知识经验。为了更好的完成活动内容和目标,做了以下的准备:
1、幼儿经验准备:认识红、黄、蓝三原色,将一杯水倒入另一杯并搅拌的经验。
2、材料准备:红、黄、蓝3种颜料水;给每组幼儿准备3个透明塑料杯、毛笔一支;图画纸、筷子一支;《幼儿画册》
3、环境准备:收集各种各样的色彩亮丽大画,供幼儿观察分享交流。
二、说教法
1、演示法:
第一环节观摩小魔术表演,让孩子观察认识三原色两两结合的变化。第二次的演示法是运用在操作试验法,通过直观的操作更好的为孩子做示范,让他们清楚地感知实验操作的方式方法,加深幼儿对三原色两两混合的了解。
2、谈话法:
主要体现于实验结果的小结评价。孩子们在混合颜色的时候有的有交流、有的因角色分配发生冲突、有的混合颜色时意见不统一需要商量等等,谈话法促进了孩子与孩子之间、孩子和老师之间的交流,从中也围绕目标渗透了孩子合作意识的培养。
3、观察法在幼儿动手操作探索颜色变化时,本人通过观察,幼儿混合颜色协商分工情况,观察幼儿混合颜色的操作过程,以便及时有效地进行指导和评价。
三、说学法
1、观察法科学活动中的观察法是非常重要的,在开头引题激趣环节,幼儿观看小魔术演示,观察了颜色混合后的变化过程,从而产生好奇心和探究欲望;继而又观察了教师实验操作示范的方法,为下一环节的幼儿亲手操作奠定了基础
2、实物操作法:
在活动中幼儿充分利用教师提供的颜料、图画纸、塑料杯、毛笔等等进行颜色混合操作,在过程中感知并获得两两混合产生的新颜色知识经验。
3、讨论法科学教育内容要求教师要引导幼儿积极参加小组讨论,探索等方式,培养幼儿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学习用多种方式表现、交流分享探索的过程和结果。本次活动,讨论法主要运用于两个环节,一是幼儿混合颜色的角色分工问题,以及操作探究过程中的交流、探讨;另一处是运用于操作结束后对于混合颜色后对绿、紫、橙三间色的认识与巩固。
四、说教学过程
1、小魔术表演,引发兴趣我设计的小魔术表演目的在于让幼儿通过观看表演、观察其变化过程从而产生好奇心,激发求知欲。颜色是怎么变出来的呢?把疑问留幼儿,让他带着疑问进入下一个环节。
2、展示欣赏,认识三原色。
为了落实活动的重点,本环节我将运用演示法来进行:
出示三原色图片,让小朋友重新认识三原色:展示拥有三原色色彩的物体图片。教师小结:颜色有多种多样的。每种东西都有颜色,小朋友们会调颜色吗?
3、教师演示,认识三原色两两结合的变化。
这个环节中我主要采用操作实验法这种教学法,进一步加深幼儿对三原色两两混合的了解,是完成活动重点的一个重要环节。我将通过3个小步骤来进行:
⑴、介绍操作材料:三原色,水、塑料杯、笔等工具。
⑵、教师操作,颜色混合会发生什么变化?
⑶、引导幼儿观察颜色变化,进行探索,轻声交流实验结果。
4、幼儿操作,亲身感受。
本环节将作为突破活动难点的重要环节,因此我采用了操做实验法,让孩子通过自己操作调色,亲身感受颜色的变化。
5、讨论交流讨论:操作后,请小朋友说一说,变出的是什么颜色?是怎么变出来的?
6、结束部分引导幼儿看《幼儿画册》交流和分享。通过观察请幼儿说说画面中的人物,在做什么?桌子上有什么颜色?找自己身边相同颜色的物品。猜测魔术师用哪两种颜色变出来的,并对折证实自己的猜测:红+黄=橙;红+蓝=紫;黄+蓝=绿。
7、说活动延伸:幼儿园教育要渗透在一日生活中。本次活动的结束只是暂时的,我们将充分发挥区域的优势,将活动内容延伸到小画展;找颜色游戏;美工区等等。
五、课后反思
和自我评价本次活动过程始终以幼儿为主体,创造条件让幼儿积极参与其中,积极调动幼儿的各种感官,让幼儿在亲自动手实验操作的过程中激发幼儿学习,认识三原色两两结合的变化,感受颜色变化的乐趣,从而完成预设目标的要求。无论导入还是材料的投放都是很充分的,唯有幼儿在操作过程中不是很理想,由于幼儿都很想动手尝试,有推挤的现象,过程也比较忙乱,但让我感到欣慰的是,在这个过程中我看到了孩子们努力尝试解决问题并学习分配的举动。当然,在活动过程中,也有很多不足和处理的比较粗超的细节都需要我反思的地方,今后还需更加努力学习经验,提高教学水平。
中班科学说课稿12
一、教材分析
根据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他们对数字非常感兴趣,对周围事物充满好奇心。而且,数字的概念是抽象的,对于幼儿来说,数字的认识应强调多感官参与。因此,我选择了这个活动,主要是让幼儿能通过观察寻找、动手操作的过程中积极思考,以及灵活运用周围环境中的数字让幼儿在玩中学,促进幼儿对周围生活中的数字与生活密切相连。
根据幼儿的认知理解水平,我认为本次活动的重点与难点应归结为:在活动中理解数字在不同的物体的用处,同时对周围生活中数字感兴趣。
因此,本次活动的数学目标有:
1、寻找生活中的数字,体验数字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
2、对数字感兴趣,进一步巩固对数字的认识。
二、教学方法
根据《新纲要》的要求,要让孩子们在情景中学习,在探索发现中学习,围绕教学目标,本次活动采用了观察法、操作法、游戏法等等。
1、观察法:让孩子先自由观察自己带来的实物,再由教师带领逐一观察,充分调动幼儿的感官,发现周围环境的物体上的数字与数的关系,让幼儿在观察过程中积极思考,发现问题。
2、操作法:为了巩固所学知识,加深幼儿印象,让幼儿分组操作,让每个幼儿都参与其中,自己动手,寻找自己物体中的数字,并且体验到合作学习和发现学习的快乐。
3、游戏法:爱玩是孩子的天性,游戏化教学也必不可少。在本次活动中,我用了“画面配数字”等等游戏,让孩子在游戏中轻松愉快的学习。
三、学法指导
在本次活动中,主要的学习方法是让幼儿在游戏和实际操作中运用各种感官,感知周围生活中的'数字,体验数字与人们生活的关系。本活动自始至终让幼儿处于活跃、积极的学习状态之中。
四、教学过程
1、首先,设置让幼儿自由观看,并让幼儿自由介绍自己寻找到的数字,这样即符合了中班孩子活泼好动的年龄特点,又激发了幼儿对学习的兴趣,把幼儿的情绪调动起来。这一部分大概4分钟。
2、在观察中发现问题,教师有目的的提出问题后让幼儿通过观察、回忆,如:说说你住在几栋?几楼?门牌号等等。同时发现周围环境中的数字与具体的意思。这一部分大约5分左右。
3、动手操作,大胆创新。不仅能牢固掌握所学知识,而且还能培养幼儿对周围数字的兴趣。这部分大概10分左右。
4、最后一部分让孩子回到宽松的环境中,孩子畅所欲言,把事先准备好的数字贴在楼房上、汽车上、其他地方,让幼儿体验到成功的快乐。这部分5分左右。
教学反思:
这节课中,我觉得我的活动提问较之前有了很大的提高,提问的效果也很好。可以说在大家的讨论下,提问的有效性有了很大的提高。幼儿不仅会说了,而且还更会问了。这样的自由探索活动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力,也激发了他们的学习热情。孩子们在轻松、愉快地氛围中,发挥了他们在活动中的主动性,能力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
中班科学说课稿13
一、说设计意图:
在六一家长排练节目时候,孩子在操场自由游戏中,我发现在场的孩子兴趣都集中在逗逗的“泡泡”上,有的试图用手去接住泡泡,有的孩子则想把泡泡吹上天,孩子们
你一言我一语:“为什么泡泡有的会飞、有的会破、有大有小”,这时一个小朋友盯着逗逗手上吹泡泡的工具,说了一句:“逗逗这个吹泡泡的工具好大好长哦,我以前都没见过”。这时候孩子们都同时把注意力转到了逗逗手中的工具上,“我以前吹泡泡的是个圆形的”、“我的很小”、“我用过吸管吹泡泡”、“我也有逗逗这样的”……孩子们开始讨论起自己曾经吹泡泡的工具来,但是从他们的讨论中看出他们对吹泡泡的工具除了外形上的判断外,没有太多的观察和认识。而以新《纲要》中“科学教育生活化,学习身边的科学”、“幼儿的科学教育是科学启蒙教育,重在激发幼儿的认识兴趣和探究欲望”、“让幼儿亲历和感受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体验发现的乐趣”的精神为依据,为了激发孩子们对泡泡以及吹泡泡工具的探究欲望,我设计了这堂科学活动——《吹泡泡》,让孩子通过活动对泡泡以及吹泡泡的工具有个全面的认识,也让孩子在自己动手操作中体验发现的成功与快乐。现在我班的孩子处于中班下期,年龄主要集中在4—5岁之间,在思维表现方面:我班幼儿对事物的认识还是有直接、简单和表面化的现象,主要从事物的颜色、形状、大小等外部特征认识事物。观察也是随自身的兴趣产生或结束,注意力容易分散,需要在兴趣的刺激以及成人不断的引导下才能更持久;行为表现方面:与上学期比起来我班孩子显得更加活泼好动,对生活中的一些有变化且好玩的事物与现象很感兴趣,对于的能动、能飞的事物总是感到很好奇。比如从树上掉下来的虫子,孩子们总是很好奇地围着它,数一数有多少只脚;看到飞过的蝴蝶就试图想把它抓住。现有经验方面:我班的幼儿已经有了一定的对具体事物的感性经验,开始能根据事物表面属性如颜色、形状对具体事物进行概括分类,但总的说来中班幼儿概括内容的水平还很低。
二、说活动目标:
根据我班幼儿探究科学能力的实际情况,我为本次活动制定了如下三条目标:
1、情感态度——通过与同伴一起操作,在感知泡泡特性以及制作吹泡泡工具的过程中体验发现的成功与快乐。
2、知识技能——通过运用触觉、视觉等感官感知泡泡会飞、易破、有大有小、是圆的的特性以及概括吹泡泡的工具是空心且气体能够流通的特性。
3、过程与方法——尝试用不同的工具吹泡泡,学习在生活中寻找并制作吹泡泡的工具。
三、说活动重点、难点:
吹泡泡是孩子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玩、且乐意玩的游戏,凭借已有的生活经验以及操作后的观察总结,“感知泡泡会飞、易破、有大有小、是圆的的特性”这一目标对我们班孩子来说还是比较容易达到的。考虑到通常孩子们吹泡泡的工具都是买来的,也比较单一(圆形或者椭圆),不能引发孩子对吹泡泡的工具太多的思考,我将“了解吹泡泡的工具是空心且气体能够流通的特性”确立为本次活动的重点。通过操作、观察和讨论,孩子们能够总结出“吹出泡泡的工具都是空心且气体能够流通的”,但是要让孩子通过理解这一抽象的知识,把不能吹出泡泡的工具制作为能吹出泡泡的工具是有一定难度的,需要在老师的引导下才能达到。因此,我将“学习在生活中寻找并制作吹泡泡的工具”确立为本次活动的难点。
四、说活动准备:
由于孩子们都有过吹泡泡的经验准备,以新《纲要》中“提供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为每个幼儿都能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式进行探索提供活动的条件”为依据,为更达成活动目标,我还做了以下准备工作:
(1)收集吹泡泡的工具:大小吸管(每人一根)、塑胶水管,泡泡水(每组一份)。为了避免幼儿将蘸泡泡水一端放入嘴里吹,特在管一端贴上即时贴做上标记。
(2)实心小棒、一端用纸封口的空心小棒。
(3)纸。提供给幼儿自己探究,学习制作吹泡泡的工具。
(4)抹布。用以清洁整理桌面。
五、说活动流程:
整个教学活动我主要分为四个环节:设疑激趣——感知探究——体验验证——经验拓展
第一环节:设疑激趣——引出课题,激发幼儿兴趣。
本环节我通过展示一根水管作为支撑的Teddybear手偶,给幼儿设置悬念,引出课题,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第二环节:感知探究——通过多种感官感知泡泡的特性以及吹泡泡工具是空心的这一特性。
本环节我分为两步完成。
第一步:我会直接进入主题,“我今天要请小朋友们和Teddybear一起来吹泡泡,吹泡泡的时候,请你们仔细看看泡泡是什么样子的,泡泡会怎么样呢?”让孩子带着老师的任务吹泡泡,引导幼儿在玩的过程中有目的的观察所吹出的泡泡,感知泡泡会飞、易破的、有大有小、是圆形的特性。
第二步:我拆下手偶上的Teddybear,创设情境,让幼儿通过观察、比较水管和吹泡泡的吸管,感知这些吹出泡泡的工具都是空心的这个相同点,为突破活动的'重点做了铺垫。
第三环节:体验验证——通过对比运用空心但封口的和空心且气体能够流通的两种工具吹泡泡的结果,验证吹泡泡的工具是空心且气体能够流通的特性。
本环节是我本次活动成功的关键。幼儿发现吹出泡泡的工具都是空心之后,我通过出示实心小棒并提问“我手中的这根小棒能吹出泡泡吗?为什么?”这时幼儿就会对结果进行猜想,然后我请幼儿用实心小棒吹泡泡,让幼儿在自我操作中感知“实心的小棒是吹不出泡泡的”,从而验证吹泡泡的工具是空心的这一特性。接下来我会出示一端用纸封口的空心小棒,让幼儿看一看、摸一摸,将这根小棒与
实心小棒作比较,并对这根小棒吹泡泡的结果进行猜想。然后请幼儿尝试用这根一端封口的小棒吹泡泡,亲自操作感知——尽管空心但封口的小棒仍然不能吹出泡泡。“我们怎么样可以使这根小棒吹出泡泡来?”通过这个启发性的提问,将幼儿的兴趣推向另一个高潮,幼儿多次的尝试中发现:将封口的纸撕掉,这根小棒才能吹出泡泡来。本环节幼儿通过亲自试验验证了吹泡泡的工具须是空心且气体能够流通的特性。幼儿对空心但一端封口小棒的探索和操作,不光成为解决活动重点的突破口,也为解决活动难点做了铺垫。这时老师引导幼儿通过看一看、摸一摸、吹一吹这些能吹出泡泡的工具便可以总结出吹泡泡的工具是空心而且要气体能够流通的的结论,从而解决了本次活动的重点,
第四环节——经验拓展:尝试自己制作吹泡泡的工具。
在本环节中,我为幼儿提供纸,让幼儿亲自动手、多次尝试制作吹泡泡工具。刚开始的时候,孩子们会感到很困难。于是,我引导幼儿观察我们吹泡泡的工具,“我们把纸变成这个样子来试一试,看能不能吹出泡泡来”给幼儿的操作活动提供引导,以此来突破本次活动的难点。最后让幼儿在运用自己制作的工具吹泡泡的过程中,尽情的体验着发现的成功与快乐。
六、说活动延伸:
“其实,生活中还有很多东西像铁丝、树叶,我们只要把它变一变,都可以吹出泡泡来。下课后请小朋友去找一找、变一变,看一看谁的小手最灵巧。”活动结束之后,我鼓励幼儿在周围生活中积极寻找发现并动手制作吹泡泡的工具,使幼儿的兴趣得以保留。
七、说活动评价与反思:
本次活动我来源于幼儿生活,并以幼儿的兴趣为基础,结合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与能力发展特点开展活动。在整个活动中,幼儿通过看一看、摸一摸、猜一猜、玩一玩的操作活动,对泡泡会飞、易破、有大有小、是圆的的特性以及吹泡泡的工具是空心且气体能够流通的特性有了全面的认识,显示了幼儿是主体这一理念,体现了“让幼儿在玩中学”这一新《纲要》的精神。教师也整个活动中适时的调整自己的角色,一方面是幼儿的玩伴,以平等的身份参与活动,另一方面又以一个引导着的身份,鼓励幼儿善于观察、大胆猜想、尝试反复验证,让幼儿尝试用自己的想法解决问题,使幼儿在活动中主动学习和发展。
中班科学说课稿14
各位老师,大家早上好!
一、说教材
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中班科学课《小树叶找妈妈》。
.教材分析:
新《纲要》中科学领域提出了:对周围事物和现象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能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的目标。《小树叶找妈妈》这一活动是在平时到户外散步的时候,小朋友对树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所以结合本季节开展的主题:金色的秋天,我设计了一系列关于树叶的活动,本次活动就是其中之一。
“从幼儿身边最熟悉的事物出发”是瑞吉欧教育理念之一,在开展活动的过程中,我们细致地观察、倾听幼儿的言行,及时捕捉他们的兴趣点,以及他们的日常生活为基础,贴近幼儿自身的经验进行自然而然的引发,层层深入开展活动。我们鼓励他们以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现,从不同角度出发,通过各种手段来发现问题。在摆摆说说的活动中,他们的想象力发展了,会用自己的话语描述对家的认识。
二、说目标
活动目标是教学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对活动起着导向作用。根据中班幼儿年龄特点及实际情况,我确立了情感、认知、能力方面的目标,其中既有独立表达的成分,又有相互融合的一面。本次活动目标为:
1、引导幼儿观察、对应、和比较,认识树叶的不同。发展幼儿的比较能力、思维能力,激发幼儿的探索的兴趣。
2、教师对幼儿进行保护树木教育,知道树木对人类的重要性。
3、激发对周围事物的关心,能清楚表达自己的意思,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4、培养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让幼儿获得帮助他人的情感体验。
难点:观察、对应、和比较,认识树叶的不同。
在活动中我先让幼儿观察树叶的颜色、大小、形状等特征,然后引导幼儿运用观察、比较、对应的方法帮小树叶找妈妈,最后通过送小树叶回家,巩固对树叶特征及名称的认识。
三、教学准备
为了更好地服务于本次的活动目标和完成活动内容,我做了以下准备工作:
1、制作电脑多媒体课件;
2、磁带一盒;
3、物质准备:叶标本三种;杨树、柳树、枫树的挂图;彩纸若干张。
四、说教法
《纲要》强调幼儿是中心,教育活动应以幼儿的需要、兴趣,尤其是幼儿的经验来进行,学决定教,在活动中我对自己角色的定位是一个参与者,我希望和孩子共同发现、讨论、寻找,让孩子在观察树叶时享受探索的快乐、在帮树叶找妈妈时,享受助人为乐得乐趣。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了以下几种教法。
1、情境教学法:创设一个自由宽松的环境,让每个幼儿都有机会参与尝试,本次活动以幼儿喜欢的帮助小树叶找妈妈为线索,贯穿整个活动。
2、问题设置法:
教师设计了一系列的问题,如:激发兴趣的提问:这些树叶是从那里来得?激发情感的提问:小树叶离开了妈妈会怎样呢?我们可以帮它做些什么?使幼儿不断的思考,不断的进取。
3、操作法:让幼儿通过动手操作,在与实物的相互作用过程中进行探索学习,用小树叶拼贴出美丽的图画。
五、说教学程序
(一)激发兴趣(拾落叶)
播放音乐,请幼儿想象自己是一片从树上飘落的叶子,配合音乐模拟叶子飘荡。
兴趣是幼儿学习的动机,活动一开始幼儿小树叶随音乐做动作,引起幼儿参与的兴趣小朋友拾起散落在地上的树叶。
(二)幼儿观察树叶(发现树叶的特征)
中班科学说课稿15
一、教材分析:
孩子们的科学探究应从身边的事物开始,引导孩子们关注周围生活和环境中常见的事物,发现其中的有趣和奇妙,有益于保持孩子们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的探究热情,使他们从小就善于观察和发现,并使他们感到“科学并不遥远,科学就在身边”。教师应成为幼儿探究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要时刻关注幼儿的行为,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中隐含的教育价值,抓住教育的契机,为幼儿的探究活动提供丰富的可操作材料,创造宽松的探究环境。
中班幼儿会对水本身感兴趣,但他们的兴趣只是停留在玩水上,科学活动《水不见了》的主要目的是让幼儿通过实验、操作自己探索“水不见了”的原因。培养幼儿对周围事物现象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本次活动要求幼儿了解生活中有些东西是容易吸水的`,有些东西不容易吸水,能吸水的东西在吸饱水后(饱和后)也就不能吸水了。一般来说,孩子对理论知识较难明白,但如果经过自己动手操作得出的结论往往比老师的讲述要深刻得多,因此我们把本次活动的目标定为:
1、通过动手操作发现生活中有些东西是容易吸水的,有些东西不容易吸水,能吸水的东西在吸饱水后(饱和后)也就不能吸水了。
2、尝试用获得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3、激发幼儿的探究兴趣,使幼儿乐于在活动中动手操作。
二、教学准备在制定活动目标时
我们根据《纲要》对科学领域的要求,尽量创造条件让幼儿参与,使他们感受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注重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和记录科学的能力,注重面向全体幼儿,让每个幼儿都有机会参与尝试,为此,我们准备了丰富的可操作性材料:
1、每位幼儿一个杯子,记录表一张。
2、每桌上有一盆水、餐巾纸、海棉、石头、泡沫材料若干,两个空箩筐让幼儿分类用。
3、大记录表一张。
三、教法学法这一活动的对象是中班的幼儿
他们的年龄小,好玩,注意力容易分散,根据这一特点,为了更好地激发他们的好奇心,根据教学目标,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运用了探索式教学法,满足幼儿探索事物本质特征的愿望,充分做到以幼儿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培养幼儿探索科学实践的兴趣,发展幼儿的观察、比较、判断能力,让幼儿养成从小就主动探索科学的习惯,提倡幼儿自己体验成功的喜悦,并且进一步体验自信带来的愉悦感。同时还在各个不同的教学环节中穿插运用了讲述法、启发联想法、参与法、讨论法、让幼儿与幼儿,幼儿与老师之间都可以畅所欲言,各自发表自己的意见。让幼儿自己在实际操作中去发现问题并找到解决的办法。
四、活动过程:
本次活动我们主要分为以下个部分:
以变魔术的形式引入--实验、观察、交流区分哪些东西能吸水,哪些东西不能吸水--发现能吸水的东西的饱和现象--用学到的东西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第一部分:以变魔术的形式,引起幼儿兴趣。
首先创设了一个变魔术的情景,通过一个神奇的宝瓶,不仅吸引住了幼儿的注意力,更激发了幼儿的探究欲望。好奇心和探究欲望是幼儿探究和学习的原动力和内驱力,它不仅能提高幼儿认知活动的积极性和效果,还能使认知活动成为一件快乐的事情。幼儿在强烈探究欲望的趋使下,主动地去探索“水不见了”的原因。
第二部分:幼儿实验,区分哪些东西能吸水,哪些东西不能吸水。
幼儿通过实验操作发现有些东西能吸水,有些东西不能吸水,幼儿自主参与,探索新知识这部分是本次活动的重点。注重培养他们的观察、比较能力。
第三部分:发现能吸水的东西的饱和现象在此我故意向幼儿提出了自己的疑问:老师刚才在你们做实验的时候发现了一个问题,你们说毛巾(海绵)能吸水吗?(能)可是为什么我发现这个杯子里的水没有被毛巾(海绵)吸掉呢?
这这个部分我们运用了讨论法、讲述法来让幼儿了解饱和现象。
扩散经验,这样让幼儿学习环境从课堂转移到我们的实际生活中来,以达到让幼儿主动去观察了解自然物的目标。
第四部分:用学到的东西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这一部分将获得的经验迁移到生活中,用学到的东西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
本次活动幼儿不仅充分体验到了发现的乐趣,而且使幼儿形成了善于观察生活中的现象并乐于探索现象原因的探究精神。
教学反思:
幼儿对事物的认识具有形象性、具体性的特点,喜欢直接参与尝试,对操作体验型的活动尤为感兴趣。本次科学活动正符合了孩子们好动手、喜探究的心理特点。活动的目的是培养幼儿动手操作、主动活动的兴趣和创造意识。材料的提供上既注意材料的平常性,又充分注意了材料的层次性、开放性,幼儿可以尝试用不同的材料、不同的方法,主动探索,体验成功的快乐。
第五篇:静电现象说课稿
《静电现象》说课稿
实验中学
曹云云
1.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课时是苏科版初中物理新教材八年级下第七章《从粒子到宇宙》第二节,本节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摩擦起电现象、两种电荷及其相互作用的规律及简单静电现象的解释等,摩擦起电现象是人类最早发现的电现象,这部分内容学生在小学科学课已经学习过,应该说学生对这一现象比较熟悉,也比较感兴趣;而生活中常见的一些静电现象及其产生原因则需要在学习了“两种电荷及其相互作用的规律”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学习、理解,应该说,学习本节内容,有利于培养学生密切联系实际,运用科学知识来解释一些自然现象的习惯和能力,更重要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科学素质,让学生从小崇尚科学,立志献身科学,需要注意的 是,新教材把本节内容安排在这一章,主要还是为物质可以再分做准备的,这一点与它在以前老教材中所起的作用不太一样。1.2教学目标
根据上述教材结构与内容的分析,依据新课程标准的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总体目标和本节教材内容的教学要求,并且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识基础,我确定本节的学习目标如下:
(1)知识目标
通过摩擦起电实验,认识到带电物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
知道自然界只有两种电荷,同种电荷互相推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2)能力目标
通过演示实验与学生探究性实验相结合,指导学生观察现象、阅读资料,引导学生分析交流、归纳规律,锻炼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发展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创设条件让学生动手做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及通过实验研究问题的习惯。(3)情感目标
①注意观察静电现象,对电荷种类的探究产生兴趣,通过利用简易器材动手做实验,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②鼓励学生自己查资料,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初步认识科学及相关知识对人类生活的影响。1.3难点和重点
前面我说过,摩擦起电现象这部分内容学生已经在小学科学课学习过,因此,两种电荷及其相互作用的规律自然就成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多年的教学经验告诉我,学生对自然界只有两种电荷一直以牢记为主,而对于为什么说只有两种电荷总是说不出所以然来,因此,理解自然界中只有两种电荷是本节课的难点。1.4选用的教具及准备
丰富的教学用具及设备,可以提高学习的密度及广度,使教学过程从枯燥到有趣,从抽象到形象,进行课堂探究性学生实验并利用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不仅提供了大量的教学信息,使学生在生动形象的环境中,得以迅速理解和掌握物理规律,还有利于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从而达 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目地,基于以上原因,我为本课准备了一些图片资料和视频材料,如静电现象(手摸那个带电 的球后,头发全都飘了起来)课件、摩擦起电,另外,我还要求学生课外在网上及生活中自己收集的有关静电现象的资料,充分发挥互联网辅助教学的作用,在课堂上,我还为学生准备了一些活动器材,如:橡胶棒、毛皮、玻璃棒、丝绸、泡沫、塑料尺、塑料细丝、碎纸屑。1.5教学处理
本节课的重中之重便是做好实验:静电实验的成败直接影响着对实验现象的分析和规律的得出,做好静电实验是本节课的关键,由于静电实验易受绝缘性能及湿度等因素的影响,课前,我会把所有的实验器材充分晒干或烘干,提前一天通知学生洗洗头,在学生动手做实验前,我会先做比较详细的介绍和示范后再让学生自己实验,以保证学生能较容易成功,这样既能使学生认识到摩擦起电现象,又为后面探究性实验的成功打下良好的基础,为了保证探究两种电荷及相互作用规律的实验的顺利进行,事先让学生准备好细绳,使他们都能吊在细线上,这样放在水平桌面上既不易晃动,受力后也很易转动,实验效果明显,学生通过经历亲身体会实验现象,分析现象,得出结论的过程,不仅各方面的能力得到培养和提高,也享受到成功的喜悦,获得深层次的情感体验。
4教法、学法
4.1教法
基于素质教育对学生能力的要求及本节课具体的教学内容,我准备采用观察分析、启发式教学法,充分发挥实验的作用,多启发、多诱导,使教学过程真正成为学生的学习过程,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思想,通过实验演示、观察分析、启发对比、讨论交流、总结归纳得出规律,在课堂上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进行实验使学生在头脑中有清晰的表象,以具体生动的感性认识为基础掌握知识,而不是生硬地死记硬背,同时让学生在探索学习知识的过程中,领会物理学研究的科学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和创造性素质。
4.2学法
学生是教学活动主体,要使学生从“学会”转化成“会学”,在教学中注意学生学法的指导,根据本节的内容特征,在做好探究性实验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富有逻辑地分析,讨论,并由他们总结和发现规律;同时注意学生的非智力因素:自信心、毅力、兴趣、动机等培养,通过手势、眼神、表情等形体语言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通过观察总结规律,联系实际、运用规律解决问题。
本节采用观察、对比、分析的学习方法,引导学生获取知识,通过思考讨论、逻辑推理,总结归纳出电荷间相互作用的规律以及自然界只有两种电荷的事实,并应用这些规律解释一些自然现象,培养学生爱科学、用科学的良好情操,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5教学过程
【课堂教学】
5.1静电现象,引入新课
本节课,我安排了静电现象视频和静电现象图片,以此唤起学生的记忆,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些既有的经验、智慧和知识,让它们与后续的新知识进行反复的、双向的相互作用,从而同化和索引出当前学习的新知识,实现新知识的主动建构的构成。5.2自主探究,获得新知
活动7.4 摩擦起电
设问:你有办法吸起这些小纸屑吗?
学生自然就会想到儿时的实验:用塑料尺或钢笔的塑料套摩擦头皮然后去靠近小纸屑。
师:我们刚才发放了玻璃棒和橡胶棒,去靠近这些小纸屑,试一试,又有什么结果。
学生靠近后,发现不能吸引。
老师以规范的实验操作引导学生用丝绸摩擦玻璃棒、用毛皮摩擦橡胶棒,再去靠近这些小纸屑:
学生靠近后,发现这次能吸引了。
问:物体能够吸引轻小物体,说明了什么?还记得吗?
生:说明物体带了电。
问:我们是用什么方法使它们带上电的?
生:用摩擦的方法。
师:你能帮摩擦起电下个定义吗?
个人认为,这样的过程,概念的得出水到渠成,下定义的过程就是引导学生归纳的过程。
5.3步步深入,突破难点
师:事实上,这些知识同学们在小学科学课中已经学习过了,是不是呀?时过境迁,更准确地讲是今非昔比,我们的心智更高了,我们的知识面更广了,现在再看这一现象,同学们能否提出一些更深层次的、你更感兴趣的问题呢?
学生热烈地讨论、提问。
活动7.5 探究带电物体间的相互作用
师:我感觉到了一股强烈的求知欲望,所有的这些问题都很有研究价值,今天我们择其一二进行研究,刚才有同学问,用丝绸摩擦玻璃棒与用毛皮摩擦橡胶棒所带的电荷种类是否一样?撇开这个问题先不谈,我想问:第一组同学用丝绸摩擦了玻璃棒,第二组同学也用丝绸摩擦了玻璃棒,这两根玻璃棒所带的电荷种类是否一样呢?
在学生讨论,积极发言的基础上,我告诉学生:在物理上,用同样的方法,使同样的物体带上电,我们就说它带的是同种电荷。
问:如果同种电荷遇到一起会怎样呢?同学们用这两根玻璃棒试试看。
学生实验后会发现两根玻璃棒会互相排斥。
问:由此能否得出“同种电荷互相排斥”这一结论?
学生很快会形成两种不同的观点,请持否定意见的同学发表看法,使其他同学意识到:一次实验具有偶然性,不能得出结论;要想排除偶然性,必须通过多次实验,引导学生使用橡胶棒继续实验,并告诉学生,科学家通过大量实验证明:带同种电荷的物体靠近时是相互排斥的。
我始终认为,知识与技能固然重要,但我们物理课程还有一个更重要的任务,那就是教会学生科学探究的方法,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而探究能力、探究方法的获得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潜移默化,需要我们老师做有心人。
师:再回到刚才的问题,用丝绸摩擦玻璃棒与用毛皮摩擦橡胶棒所带的电荷种类是否一样呢?同学们能否通过实验来加以证明?
学生讨论、交流,师生共同确定实验方案:我们假定玻璃棒所带的电荷种类为A电荷,我们只要让橡胶棒去靠近玻璃棒,若互相排斥,则说明是同种电荷,即橡胶棒所带的电荷种类也为A电荷;若不是排斥呢?说明不是同种电荷,是异种电荷,则我们就假定橡胶棒所带的电荷种类为B电荷。
学生实验后发现,它们不是互相排斥而是互相吸引,由此证明:
一、它们是异种电荷;二异种电荷会互相吸引。
小结:经过科学家在实验室里大量实验证明:
板书: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设问:刚才我们使用塑料尺也能吸引小纸屑,说明塑料尺也带了电,那么,塑料尺所带电荷的种类有几种可能呢?
学生讨论和达成共识:有3种可能:①与玻璃棒的相同,为A电荷;②与橡胶棒的相同,为B电荷;③与玻璃棒和橡胶棒的都不一样的第三种电荷,假定为c电荷。
再引导学生讨论验证方案:去靠近玻璃棒和橡胶棒,若与玻璃棒排斥,则为A电荷;若与橡胶棒排斥,则为B电荷;若是第3种电荷,则会出现什么现象?因为与A不同,所以会和玻璃棒吸引;与曰也不同,所以又会和橡胶棒吸引,即两次都会吸引。
学生实验后发现:一次吸引,另一次排斥。
科学家在实验室做了大量实验,发现凡是跟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相吸引的带电体,必然跟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相排斥;凡是跟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相吸引的带电体,必然跟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相排斥,从来没有见到过两次都吸引的现象,这说明了什么呢?
生:这说明自然界只存在两种电荷。
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提出:(课件展示)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称为正电荷;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荷称为负电荷。
应该说,上述的学习过程是一种“发现——探究——再发现——再探究”的过程,重点得到强化,难点得以突破,教学目标也顺利完成,而且,实验的进行和问题 的解答都是学生自己不断努力的结果,学生始终置于探索者的位置,学生的思维得到激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得到充分发挥,学生自己从实验中得出结论,体验探索的快乐、成功的喜悦,获得了深层次的情感体验,更重要的是,我始终没有忽视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的教育,注重分析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6、作业布置
(1)课后通过网络,电视,书报等各种媒体搜集静电方面的资料,写一篇小论文。
(2)制作一个简单的验电器(见课本WWW2)。
《物理课程标准》指出:重视学生在活动、制作、实验、讨论等方面的表现的评价,不赞成以书面考试为唯一的评价方式,本节课作业安排学生进行课外实验,培养其动手实践能力,通过查阅资料撰写小论文,作业形式新颖,能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