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边城》:牧歌与中国形象-教学教案
沈从文的长篇小说《边城》是一部杰作,它的艺术独创性主要在两个方面凸现出来:作为中国现代文学牧歌传统中的顶峰之作,它巩固、发展和深化了乡土抒情模式;继鲁迅的《阿q正传》之后重塑了中国形象。《边城》的牧歌属性与中国形象互为表里,为后发国家回应被动现代化,提供了经典的样式和意绪。进一步的分析还表明,《边城》作为近现代以降文化守成主义思潮在文学上的提炼,其文本存在深刻的破绽,并有移用异族文化资源等问题,这揭示了主体民族对自我的诗意想象的虚拟性和策略性,以及与西方文学中的异族想象之间的密切联系。本文从研究《边城》牧歌图式的建构逻辑人手,以期对它的艺术独创性及其意味作阐释。
第二篇:《边城》的牧歌风格
牧歌是一个有悠久传统的文学品种,牧歌的写实,是在与复杂、败坏的城市生活对比中表现淳朴、自然的乡村生活。沈从文先生的《边城》用牧歌式的素材谱写了这一美好人生形式的“田园交响乐”,以它独特的节奏和音乐激励着一切善良的人们对美和爱的渴求。该文主要从诗的意境、诗的情绪、诗的韵律三方面探析了《边城》的牧歌风格,指出《边城》等作品的牧歌属性,为落后国家回应被动现代化,提供了经典的样式和意绪。
【关键词】: 边城 牧歌风格 诗的意境 诗的情绪 诗的韵律
沈从文的小说构建了一个属于他的“湘西世界”,反映了“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于人性的人生形式”①,刻画出众多性格鲜明、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而《边城》是“湘西世界”的灵魂。小说以兼具抒情诗和小品文的优美笔触,表现自然、民风和人性的美,是一幅诗情浓郁的湘西风情画,充满牧歌情调和地方色彩。
一、风格独异的乡风乡情《边城》是一首清新优美的赞美诗,文字之中深深贯注了作者对湘西自然的赞美以及对人性的剖析。无论作者描写的是景色还是人物,或者是文字本身,都透露出一种如水的优美和质朴。这种质朴,使存在于这篇文章中的一切都给人一种泉水般清澈的感觉,使人有种回归大自然的亲切。作品的一个特色,是在描写人物、展开主要故事之外,往往穿插进许多民俗风情的画面。沈从文的小说,触目皆是湘西的山光水色、花草树木,美丽的大自然造就了这里的恬静、和谐的民风和古朴醇厚的民情。凡读过沈从文作品的人无不被他那精致缠绵的乡土之爱所陶醉,感受到生活于斯的芸芸众生的可爱、淳朴、正直与憨厚。《边城》中的茶峒依山傍水,人与自然息息相通,老船夫、翠翠与黄狗、渡船相依为命。作品在介绍茶峒、小溪、白塔、老人、翠翠和黄......结 论 《边城》以其特有的人性美,以其历史的牧歌之美吸引着一代又一代的读者,不仅给我们带来一个纯净的世界,更净化着我们现代人、和现代文明。其在文学史上有着独特而不可替代的地位。它伟大的生命力将继续延续,它不朽的艺术魅力必将在中国文学史上经久不衰。
注释:
1《从文小说习作选代序》,宁夏人民出版社 1996 年版选自《独坐小品》
摘要:
《边城》通过对湘西的乡风乡情、乡间生活以及富于神韵的“善”的悲剧的描写,塑造出具有田园牧歌情调的“湘西世界”,流露出沈从文创作的“牧歌”倾向。
第三篇:牧歌教案
《牧歌》教案 音乐七年级上
作者:admin教案来源:本站原创点击数:328更新时间:2010-2-17
分享到新浪微博QQ空间人人网开心网
一、课标:根据《新课标》要求,欣赏民族民间音乐的学习是音乐教学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七年级学生应聆听我国民族民间音乐,知道一些有代表性的地区和民族的民歌或民间歌舞等。通过欣赏不同形式的同一首民歌,了解民歌的特点和相关知识。从而加深学生对我国民族和民族音乐的热爱,扩大音乐视野,提高学生欣赏音乐的能力。
二、分析教材:本课是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演唱形式为独唱和无伴奏合唱,是本单元的一个知识点。七年级学生有一定的分析理解能力、想象、思维和创造力,所以教学重点就放在分析讨论无伴奏合唱《牧歌》。《牧歌》是蒙古长调的代表歌曲,无伴奏合唱《牧歌》就是作曲家瞿希贤根据流行在内蒙东部昭乌达盟的民歌《牧歌》配上海默的填词改编、创作而成的。这首由民歌改编而成的无伴奏合唱曲使优美的民歌形象更加丰满,色彩更为丰富。不同音色的声部交替出现,互相呼应,加上浓郁和谐的和声效果,使音乐的内涵更为充实,意境得到升华。歌词充满诗情画意,旋律具有内蒙古民歌中优美、抒情、高亢、悠扬的特点,加上舒展、悠扬的节奏,淋漓尽致的展现了美丽富饶的草原一派迷人的景色,也抒发了内蒙古人民对自己故乡深沉真挚的恋情。词曲非常吻合,虽有别于原民歌,但歌曲结构是将原民歌略加变化地重复三次,即:引子+A1+A2+A3+尾声。
引子的意境辽阔、宽广、深沉、暗淡的音色给人以苍茫之感。
第一段(A1)犹如将远景推近到近景。第一句“翠绿的草地上跑着白羊”,用女高、女低、男高三个声部演唱。第二句“羊群像珍珠撒在绿绒上”,加上浑厚的男低音托住其他声部,烘托出宽广舒展的意境。
第二段(A2)是对比性乐段。每个声部均有独立性,男高音唱出主调,女
高音则高八度模仿,女低音作回答,充分展现了女低音特有的柔美音色。
第三段(A3)是第一段的再现,使人对音乐形象有更深刻的印象。
尾声由男高音唱出“啊”引向高八度,接着是主题开始的四小节先后在女低、男高声部出现,落在主和弦上。此时,全曲仿佛结束,却又由女高音哼唱出3 5 | 5-| 56 7| 7-||,它像一朵浮云飘向广袤的天空,留给人无限的暇想。
三、教学对象: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初步的音乐审美、感知能力。对音乐的学习大多建立在兴趣的基础上,他们正处在求知、探索的时期,对什么都感兴趣,在加上他们对蒙古草原的憧憬和向往。故本节课从蒙古《牧歌》着手,激发兴趣,层层深入。
四、教学目标:
1、聆听《牧歌》让学生充分了解内蒙长调民歌的特点与风土人情的关系;
2、了解无伴奏合唱的人声美与丰富的和声效果,激发学生热爱我国民族音乐艺术的情感。
3、认识蒙古族民族乐器---马头琴及听辨其音色。
五、重点、难点:通过以上教材分析,结合本课的教学目标,我认为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感受无伴奏合唱的人声美与丰富的和声效果,这也是本课的难点;让学生感受蒙古音乐的表现魅力,了解蒙古长调的特点;培养学生感受、表现音乐的能力。
六、教法、学法:
(一)、教法:为了能让学生了解蒙古长调歌的风格特点,感受无伴奏合唱中人声表现魅力和多声部效果的美感;认识马头琴及听辨其音色。我采用了以下几种教学方法:
1、创设情景、兴趣引入法、谈话法:
在教学过程中我用语言,用课件营造一种草原氛围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2、视觉图象法: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对我们汉族的孩子来说不那么了解,为了使他们直接的了解到内蒙古人们的生活习惯,我运用课件展示一些风情画面,给学生视听结合,避免枯燥的说教形式,丰富学生人文知识。
3、分析、讨论法:引导学生分析、讨论歌曲,有助于学生理解歌曲的特点和意境
4、综合法:将美术、诗歌和音乐整和,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音乐意境
5、鼓励法
(二)学法: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让学生能主动积极的学习,选择方法是很重要的。根据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的特点,我在学法指导时围绕教学目标,主要通过“看”----直观课件,了解蒙古族的风土人情与民歌特点之间的关系;“听”----听歌曲的旋律、节奏等要素,让学生感知音乐,分析音乐,从而感受歌曲的意境;“想”----充分发挥学生想象和联想能力,在脑海中呈现歌曲的情景;“说”----用语言描绘歌曲的情景;“画”----用简单的色彩画面,描绘心中的草原。
七、教学过程:根据以上分析,我设计了以下几个教学环节。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导入:
师:中国是个地大物博、人杰地灵的国家,是有名的旅游胜地。我想同学们一定去过很多地方,你能告诉大家你都去过哪里吗?
生:争先恐后地回答。
师:看来同学们去的地方还真不少!可你们谁去过蒙古大草原吗?
生:没有,太远了。
师:今天我就带大家去领略一下蒙古大草原的美丽景色!(课件:展示蒙古族的地理环境、风土人情)(配乐:腾格尔的歌曲《蒙古人》)蒙古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蒙古族民歌有着自己独特的风格,深受人们的喜爱。你都知道哪些蒙古族民歌呢?能不能给大家唱几句?
生:《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嘎达梅林》、《牧歌》┅┅
三、音乐欣赏:
(一)欣赏歌曲《牧歌》
1、教师播放歌曲《牧歌》,学生认真聆听、感受歌曲;
2、讨论、分析歌曲:
a、听完歌曲有什么感受?
b、请学生从歌词中找出描绘颜色的字词,提示学生讨论这些美好的视觉形象是如何通过音乐来展现的。
c、你是怎样理解歌曲意境和表达的情感?
过渡语: 她优美的旋律曾经倾倒过无数的听众。《牧歌》已经被改编为多种舞台表演形式,如大提琴独奏、小提琴独奏,无伴奏合唱等。下面我们听听作曲家瞿希贤改编的无伴奏合唱《牧歌》。
(二)、欣赏:无伴奏合唱《牧歌》
1、教师播放歌曲录音,学生仔细聆听;
2、讨论、分析歌曲:
A、请学生谈一谈自己的感受。(优美、抒情、安静、草原、牧人、热爱草原等)
B、和我们平时听到的合唱有什么不同?(无伴奏)讲解无伴奏合唱知识(即没有伴奏,只用人声表现作品的演唱形式,始于欧洲唱诗班)。
C、有关知识点:无伴奏合唱(课件展示)
D、进一步讨论、分析:无伴奏合唱的人声、合唱的声部以及所表现的内容。(课件展示)
3、复听无伴奏合唱《牧歌》,学生进一步感受其意境。
过渡语: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民族乐器,蒙古族的乐器是马头琴,下面我们来了解它的结构和音色。
(三)、欣赏:马头琴独奏《万马奔腾》
1、教师向学生讲解:马头琴是蒙古族最具代表性的乐器,因为琴头上雕有马头装饰,故称之为马头琴。其音色比较独特,演奏也比较有特点,虽然它与二胡一样是两根弦,但演奏时琴弓像大提琴。(课件展示图片)
2、播放乐曲录音。学生注意听,并感受乐曲。
3、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听这首乐曲的感受。
过渡语:通过以上的欣赏,对于蒙古民族我们有了充分的了解,那诗人又是怎样来赞美蒙古草原的呢?
四、拓展:诗歌:美丽的草原(课件展示)
1、全体一起朗诵诗歌,深刻的感受、理解其意境和表达的情感。
2、实践活动:让我们来画一画诗歌所描绘的意境,好吗?(播放歌曲《美丽的草原》)
3、找一些作品,大家一起点评。
五、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了解了草原上蒙古民族民歌的一些基本特点。进尔知道了民歌的特点是由于地理环境、生活方式、风俗习惯、语言特点形成的。对我国的蒙古民族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从而使我们更加热爱我国的少数民族。在西部开发的浪潮中,我们相信我们56个民族会更相处得更融洽,民族会更团结。
八、教学评价:
1、教学内容以蒙古民族为主线,从音乐、美术、文学三个不同角度使学生进一步了解这个民族。
2、教师的讲解与学生的积极参与相结合,充分体现学生主体性,运用综合艺术手段,启发学生在积极参与实践的状态下感受、探究、表现“过程与方法”的课程目标。
第四单元神州大地—辽阔的草原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唱歌教学:《牧歌》(民歌);
2.欣赏教学:无伴奏合唱《牧歌》、马头琴独奏《万马奔腾》;
3.学吹坚笛:《蒙古小夜曲》。
教学目标:
1.学会唱《牧歌》。
2.通过欣赏,了解蒙古族民歌的基本常识,认识马头琴音色。
3.学会用坚笛吹奏《蒙古小夜曲》。
4.对音乐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有初步体验。
教学过程:
(一)唱歌
1.请学生从课本的谱例上找出描绘颜色的字词,提示学生讨论这些美好的视觉形象是如何通过音乐来展现的。
2.请学生从谱例上找出相近的旋律片段。(比如:第 1、2小节与 5、6小节,9、10小节在节奏上相同;最后四小节基本上是5—8小节的低五度变化形式。)
3.采用跟随录音 比D唱片)哼唱、教师范唱、随琴教唱等多种形式帮助学生学唱《牧歌》。
4.组织学生演唱。可以采用全班齐唱、小组唱、上下旬接唱等方式进行。
5.跟随录音或钢琴伴奏放声高歌。
第二课时
(一)欣赏
1.《牧歌》
(1)向学生介绍:《牧歌》已经被改编为多种舞台表演形式,如大提琴独奏、小提琴独奏,无伴奏合唱等。下面我们听听由作曲家霍希贤改编的无伴奏合唱《牧歌》。
(2)播放录音。
(3)提出问题:无伴奏合唱《牧歌》与原民歌在表演方式上有什么不同?
(4)根据学生回答,介绍无伴奏合唱的有关常识:无伴奏合唱曾经被认为是合唱的最高艺术形式之一。顾名思义,它没有伴奏乐器,但由人声不同音色,通过不同的方式进行组合同样具有很强的音乐表现力。比如我们所听到的这首无伴奏合唱《牧歌》,在艺术价值、表现意境上与原民歌基本相同,但在表现的力度和表现幅度上较原民歌的单一声部要丰富。
(5)请学生结合教科书中的画面(教师也可另外提供一些图片)和对蒙古族民歌的介绍文字,谈谈欣赏这首作品时的感受。
2.《万马奔腾》
(1)向学生介绍:马头琴是蒙古族最具代表性的乐器,因为琴头上雕有马头装饰,故称之为马头琴,马头琴的音色比较独特。马头琴的演奏也比较有特点,虽然它与二胡一样是两根弦,但演奏时琴弓像大提琴。
(2)播放录音。
(3)参看教科书第33页的两幅图,用语言描述你听这首乐曲的感受。
(二)音乐表现──吹竖笛
1.画出这首乐曲的拱型旋律线。
2.了解这首小曲的节奏特点。
3.自己练习5分钟,看谁先学会,看谁吹得好。
4.以不同方式抽查。
5.鼓励学生创作一条相关旋律或长音,与之形成对比。
6.尝试着练习两声部的重奏。
教学内容:《牧歌》
教学目的:1.学会唱《牧歌》
2.通过欣赏、了解蒙古民歌的基本常识;认识马头琴的音色。
3.通过欣赏藏族、哈萨克族音乐与内蒙古民歌相比,让学生对音乐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有初步体验。
教学重点:通过各种音乐实践活动使学生了解和认识所选的歌曲和乐曲,扩大学生的艺术视野,从而加深对音乐地域文化的印象。
教学难点:在有限的时间内搜集较多的音乐资料。
教学用具:多媒体、钢琴、录音机。
教学过程:
导入:
师:中国是个地大物博、人杰地灵的国家,是有名的旅游胜地。我想同学们一定去过很多地方,你能告诉大家你都去过哪里吗?
生:争先恐后地回答。
师:看来同学们去的地方还真不少!可你们谁去过蒙古大草原吗?
生:没有,太远了。
师:今天我就带大家去领略一下蒙古大草原的美丽景色!
(课件:展示蒙古族的地理环境、风土人情及马头琴系列图片)
(配乐:《赞歌》)
蒙古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蒙古族民歌有着自己独特的风格,深受人们的喜爱。你都知道哪些蒙古族民歌呢?能不能给大家唱两句?
生:《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嘎达梅林》、《牧歌》、《美丽的草原我的家》┅┅师:有一位流行歌手经常演唱蒙古族的民歌,猜猜他是谁?
生:滕格尔。
新授
1.欣赏滕格尔演唱的歌曲MTV《天堂》
师:这是一首具有蒙古族民歌特点的歌曲,今天,我们也来学习一首蒙古族民歌《牧歌》。它已经被改编为多种舞台表演形式,如大提琴独奏、小提琴独奏、无伴奏合唱等。下面我们分别来听两种不同演唱形式的《牧歌》,请同学们注意他们有什么区别?
2.分组讨论演唱形式的不同,并思考以下问题:
情绪:抒情
速度:稍慢
旋律特点:起伏很大的波浪线条
师:简介长调和短调的特点。
3.根据学生回答,教师介绍无伴奏合唱的有关常识:
无伴奏合唱曾经被认为是合唱的最高艺术形式之一。顾名思义,它没有伴奏乐器,但由不同音色的人声通过不同的方式进行组合,同样具有很强的音乐表现力。比如我们所听到的这首无伴奏合唱《牧歌》,在艺术价值、表现意境上与原民歌基本相同,但在表现的力度和表现幅度上较原民歌的单一声部要丰富。
4.学唱《牧歌》
A.教师范唱B.学生用“呜”字模唱,教师伴奏。
C.填词D.分组演唱:a组唱词,b组唱 “呜”或a
组“呜”,b组唱词。
5.欣赏马头琴独奏曲《万马奔腾》
师:刚才我们欣赏的那一组图片中有介绍蒙古族最具代表性的乐器——马头琴的。谁知道它为什么叫马头琴吗?
生:因为琴头上有马头做装饰。
师:对!马头琴的音色比较独特,演奏也比较有特点,虽然它与二胡一样是两根弦,但演奏时琴弓像大提琴。下面我们就来欣赏一首马头琴独奏曲,曲名先不告诉大家,听完请你们给它取个合适的名字!
生:讨论后回答问题。教师给予总结。
拓展
师:每个民族由于地域和风俗的不同其民歌也不尽相同。接下来我们再来欣赏另外几个少数民族的音乐,你能听出来他们是哪个民族吗?
分别欣赏西藏民歌《洗衣歌》、新疆民歌《达阪城的姑娘》、《掀起你的盖头来》。
生:讨论音乐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
作业
课下搜集有关蒙古、西藏、新疆的资料,多听他们的音乐。
(伴随着蒙古民歌《赞歌》结束本课。)
第四篇:《牧歌》教案
歌曲《牧歌》教案
教学对象:七年级 教学时间: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我国蒙古族的风土人情。感受蒙古人民对自己故乡深沉真挚的恋情,激发学生对少数民族音乐的兴趣及对祖国民族音乐文化的热爱。
2、欣赏并演唱《牧歌》感受蒙古音乐独特的长调风格
3、欣赏蒙古族舞蹈感受蒙古舞蹈的艺术魅力,为歌曲牧歌编排舞蹈伴舞
二、教学重难点
1、体验蒙古民歌的风格,把握《牧歌》的特点及培养学生欣赏音乐的兴趣。
2、感受蒙族舞蹈特点和舞蹈之美。
三、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
四、教学过程
(一)、师生问好,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同学们,今天老师为大家准备了一个舞蹈小节目,请大家欣赏,是哪个民族的舞蹈,说说你对这个民族的了解。
生:蒙古族 师:今天我们一起去一个民族,蒙古族,说说你眼中的蒙古族 生: 学生介绍蒙古族的风俗、地理环境 等等 师:总结(课件播放蒙古族的地理环境、风土人情)
(二)、新课教学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也有自己的音乐。只要听到蒙古人演唱的牧歌,便立刻感受到浓郁的草原气息,体味到高度的艺术享受。不信,我们来欣赏一下。在欣赏之前我们先了解一下什么是牧歌? 牧歌:发源于意大利,是一种声乐体裁,我国民歌中的“牧歌”属于山歌性质,是牧民放牧时唱的歌,内容多为赞美劳动,歌颂家乡和抒发情感。
1、聆听欣赏歌曲
○欣赏男声独唱《牧歌》从这首歌曲的欣赏中你感受到了什么?使你联想到了什么?(速度缓慢、曲调悠扬飘逸、低回婉转、抒情。它的色彩非常丰富:蓝蓝的天、洁白的云、碧绿的大草原、雪白的羊群,把我们带进了一幅很有诗意的画里。)○内蒙民歌大体可分为长调和短调两种,分别介绍,判断这首《牧歌》曲调悠扬,连绵起伏,节奏舒展,气势宽广,是一首典型的长调。
设计意图:初步感受,理解乐曲和表达的情感。以视、听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对蒙古草原人民的幸福生活有了一定的了解
2、演唱歌曲
(1)通过演唱曲谱熟悉歌曲旋律,分析旋律
○歌曲是由两个乐句组成的单乐段结构。发现歌词与旋律高低之间有着什么关系啊?第一乐句的旋律处在较高音区,仿佛是蓝天上飘着朵朵白云,第二乐句旋律低回婉转,犹如撒在草原上斑斑如银的羊群。同学们非常聪明,这两句的歌词与旋律是相互对应的,第一句:蓝天白云音很高,第二句:绿草羊群音也随着歌词变得比较低平。上句:蓝天白云——音高
下句:绿草羊群——音平
○分析歌曲节拍引导学生右手打拍子演唱,注意:强弱规律!
○ 音乐符号:换气(√);呼吸:闻花香;(休止符:(简谱中:0)休一拍
(2)完整演唱歌曲的旋律(老师用钢琴弹曲子,生唱简谱,并注意正确地唱刚刚学过的音符部分)
(3)为歌曲填词,重点讲解。(注意:哪部分音高,哪部分音低平)(4)有感情的完整演唱歌曲!
(三)学生实践拓展
歌曲的意境真美啊,老师也特别喜欢这首歌,现在我们伴随《牧歌》音乐给一起跳一段蒙古舞蹈怎么样?
设计意图:经过老师的带动使课堂气氛活跃起来,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加让学生投入到音乐当中,去感受音乐、表现音乐、提升对音乐的鉴赏能力。
同学们,大胆的说出的你的创意:队形、动作等 找舞蹈特长的同学来领舞。
在创作过程中,老师不停地放《牧歌》音乐,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抒发对音乐的感受,表现音乐的形式同样需要不拘一格,因而这时又一次把学习的自主权交还给学生,让学生自由选择表现方式,既满足了学生的自我表现欲,也给了学生广阔的表现空间,以施展自己的才华。
四、小结 同学们,通过欣赏《牧歌》,我们对蒙古族音乐有了初步感受体验,通过参与讨论和表演,同学们对歌曲有了进一步了解,开阔了视野。老师相信这优美的旋律深留在你们的脑海里,当然这一切都得感谢我们的民歌,正是这些民歌激发了音乐创作者的灵感,给他们提供了音乐创作的素材,才能使我们欣赏到更美的音乐作品,也让我们永远记住我们的民歌最后让我们一起唱起美妙的牧歌。(学生在歌声中离开教室。)学生在歌声中离开教室。
第五篇:边城..-教学教案
1.通过学习,重点分析小说所描写的“边城”的风土人情,体会沈从文的小说风格。2.把握对人物的描写,分析主要人物重点是翠翠的形象。教学重点:主旨和人物形象。教学难点:沈从文的小说风格。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方法:品读法。第一课时
一.教学导入: 投影:
1.“美字笔画并不多,可是似乎很不容易认识,爱字虽人人认识,可是真懂得它的意义的人却很少。”
2.“我崇拜朝气,欢喜自由,赞美胆量大的,精力强的„„这种人也许野一点,粗一点,但一切伟大事业,伟大作品就只这类人有份。” 情学生谈谈这两句话的体会(略)
这位追求美爱与自由,热爱青春与美的作家就是现代小说家——沈从文。二.介绍作家作品。沈从文(1902-1988),我国现代小说家、散文家、文物研究家。原名沈岳焕,笔名小兵、懋琳、炯之、休芸芸、甲辰、上官碧、璇若等。湖南凤凰人。苗族。1918年小学毕业后曾入本乡土著军队当兵。1923年到北京。1926年开始在《晨报副镌》、《现代评论》《小说月报》《新月》上发表作品,并与胡也频编辑《京报副刊》和《民众文艺》周刊。1927年到上海,与胡也频、丁玲等编辑《红黑》杂志,并参加新月社。1930年在青岛大学任教,1934年在北京主编《大公报》副刊《文艺》及天津《益州报》副刊。抗战爆发后到昆明西南联合大学任教。回北京后任北京大学教授,并继续办原刊物,以此为阵地,集合许多北京文人,形成了“京派作家群”。1949年后曾在中国历史博物馆、故宫博物馆工作,在中国古代服饰及文物研究方面成绩卓著,有许多专著。1978年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员。其文学创作宏富,数量惊人,有小说、散文、文论、自传、通信等集子七十余种,是现代文学史上最多产的作家之一。主要作品集有《鸭子》《蜜柑》《神巫之爱》《虎雏》《石子船》《阿黑小史》《月下小景》《八骏图》《湘西散记》《边城》《长河》等。其中短篇小说《丈夫》《贵生》《三三》,长篇小说《边城》《长河》是其代表作。主要文学贡献在于创造了一种描写特殊民情的乡土文学,并受废名影响,取其抒情笔调,发展了新文学中抒情小说的文学形式。大部分小说是以湘西生活为背景,对故乡人民怀有不可言状的同情和温爱。以其特异的“生命形式”,熔生动丰富的社会风景画和优美清新的风情风景画于一炉,展示其民情的粗犷强悍,民俗的淳厚善良,使作品充溢着浓郁的乡土气息和反朴归真的牧歌情调。这种乡土抒情体的美学风格代表了京派作家的社会理想,也对后来作家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三.识字与解词: 1.给加点的字注音:
喁喁()黑黝黝()焖菜()竹篁()碧溪且()傩送()涎皮()甬道()莞尔()滨水()蒿艾()角隅()胡诌()嗤笑()茨滩()碾坊()茶峒()四.整体感知,把握情节:
要求学生在课前预习的基础上,通过以下步骤把握小说情节: 1请学生复述小说的情节
2提问:这篇小说的情节,前后有许多照应,请找几个例子 点拨:
(1)翠翠梦中摘虎耳草。——父母对歌相恋的故事翠翠问外公“万一我跑了呢?”
——翠翠想“坐船下桃源县过洞庭湖”翠翠梦中听歌“像跟了声音各处飞 ——外公讲翠翠父母唱歌相恋,“就是这歌唱出了你”翠翠说:“我又摘了一把虎耳草了。” ——翠翠梦见摘虎耳草,“不知道把这个东西交给谁去祖父所唱的歌,原来便是那晚上听来的歌。
——傩送唱了一夜的歌。3理清小说思路
(1)黄昏看景,幻想出走(2)无人理解,内心悲伤(3)月下故事,埋下阴影(4)梦中听歌,感情清晰(5)兄弟比歌,天保闯滩(6)夜晚等歌,祖父暗示(7)吹笛谈心,感情明确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通过小说的语言、心理、环境描写,分析主要人物翠翠的形象。
3.感悟至真、至善、至美的人性,树立爱世界、爱人类、爱生活的高尚情操 教学重点:通过小说的语言、心理、环境描写,分析主要人物翠翠的形象。教学难点:沈从文的小说风格。
教学方法:品读法。在小说中,翠翠是一个情窦初开的天真少女形象。情窦初开的少女的心思和行动往往给人以一种难以琢磨的感觉。翠翠作为也不例外,你能否找出几处? 明确:
(1)翠翠看着天上的红云,听着生意人的杂乱声音,心中有些儿薄薄的凄凉。(2)翠翠为何要“胡思乱想”,产生出走的念头?
(3)翠翠坐在溪边,为什么就“忽然哭起来了”后来心中又“很觉得悲伤”?(4)在听父母的故事是,翠翠为什么要“间或吁一口气”?(5)翠翠为什么要做那样的梦?为什么平时攀折不到的虎耳草轻而易举摘到了?
(6)翠翠在月光下吹着芦管,为什么“觉吹得不好”?祖父长长的曲子,为什么“翠翠的心被吹柔软了”?
(7)最后,祖父唱了十个歌,翠翠为什么自言自语说:“我又摘了一把虎尾草了”?
(1)忙碌一天的世界要休息了,翠翠也闲坐下来。看着天上的红云,嗅着空气中残留着的白天热闹的气息。不觉寂寞惆怅涌上心来,看世上万物都那么生机勃勃,而自己的生活却“太平凡”了,觉得“好像缺少什么”。内心骚动不安的爱情,却不能像雀子、杜鹃、泥土、草木、甲虫那样,热烈勃发。和周围的景物相比,不由得感到“薄薄的凄凉”。(2)翠翠感到日子有点痛苦,“好像缺少了点什么”,她觉得委屈,自然地迁怒到唯一可以向之撒娇的祖父,她并不当真地胡思乱想着自己出走以后带给爷爷的惩罚。注意,翠翠的“惩罚”手段仍然是建立在两人亲情深厚的基础上,她深知祖父爱她,所以让他尝尝失去她的痛苦。
更感人的是后面,只是这样一个念头,就吓坏了翠翠,她不敢想像没有祖父的生活,竟不顾爷爷正忙着摇船,一次又一次叫爷爷回家,仿佛晚一点他们真会分开。
其实,翠翠此时心里并没有一个明确的要求或一件具体的事情,她就是那么“莫名其妙”地感到日子空虚心情郁闷,这是一种无法言说的不安或不快,但又是一种确确实实的存在。因为无法言说,所以没人能帮助你;因为确实存在,所以它总在折磨你。这就是孤独感。翠翠这清醒的白日梦,把一个少女单纯而隐秘的内心情感托现给读者:因情感生活得不到满足而产生的哀怨的心理。翠翠怀着满腔心事,无人能诉说。渡船上人们悠闲地过渡,又有谁能了解她的心事呢?船上的人的安闲和翠翠内心的波动,形成动与静的对比,表现出翠翠那看似无来由的哭的深意。翠翠无来由地哭,一要注意翠翠情窦初开的朦胧感情,一要注意湘西这样闭塞但人情质朴的环境,翠翠的心理肯定不会和生活在城市中的少女一样。翠翠的梦写了翠翠渴望得到幸福生活的躁动心理。翠翠情窦初开,听到外公讲父亲和母亲浪漫的爱情故事,不由得联想到自己的感情。因此梦见自己上山崖摘虎尾草。“平时攀折不到手”的虎尾草,她很容易地摘到了。她内心里以前对傩送朦胧的感情,现在明确起来了。“不知道把这个东西交给谁去了”又表现出她内心的忐忑不安。月光如水,等待的人却没有来。“一片草虫的清音复奏”,更使翠翠的心乱,连芦管也吹得不好了。祖父吹了长长的曲子,婉转的曲调使“翠翠的心被吹柔了”,心像月光般清澈温柔起来。翠翠最后听祖父唱歌,就是傩送昨晚唱的歌,心里踏实了,她知道傩送也像自己爱他一样,爱着自己。她说:“我又摘了一把虎尾草了。”这时她已经知道虎尾草要交给谁了。朦胧清晰明确
5.作为翠翠世上唯一的至亲,祖父对翠翠的感情是如何看待的?他的心情怎样?又是如何去做的? 明确:
心情:既忧愁又快乐
明确:天保和傩送突然发现两人爱上的竟是同一个姑娘,眼看兄弟要变成情敌,他们没有反目成仇,也没有像流行小说写的那样,其中一个慷慨“出让”,他们懂得,姑娘不是财产,感情没有价格,你必须接受姑娘的选择,而不能代替姑娘做出选择。于是他们公平地、正大光明地做了竞争,哥哥走了车路占了先,就一定让弟弟走马路先开口,结果一唱定乾坤,这里没有裁判,没有评委,没有公证人,只有良心和道德,再加上血浓于水的手足深情。为了成全弟弟,哥哥带着失恋的忧伤远走他乡„„
7.翠翠是一个怎样的形象,爷爷又具有怎样的性格,天保和傩送又是怎样的人?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