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第二单元复习(修改教案)(写写帮推荐)
五年级语文第二单元复习
导入
师:同学们,今天这节课老师将和你们一起复习第二单元。(出示媒体)第二单元复习
一、课文大回放
1、师:首先让我们一起回顾一下本单元学习了哪些课文?(媒体出示:课文大回放)
学生集体交流(6、火烧云
7、蝴蝶泉
8、荷兰的花
9、叙利亚的卖水人
10、冰城)
2、师:同学们,本单元的课文都是写景的,那么这些课文中你印象最深的是哪篇呢?小组合作完成填空。(1)小组合作,完成填空:(练习纸)(媒体)通过本单元课文的学习,我们领略了许多奇特的风情。火烧云()、();蝴蝶泉,泉()、树()、蝶();荷兰人特别迷恋(),喜欢用()装饰生活;叙利亚的卖水人(),富有浓浓的();冰城哈尔滨的冰灯()。
师:面对这些美景,你能用一句名言表达你的感受吗?
(2)学生交流(3)实物投影反馈
二、句子大冲浪
1、师:这个单元的课文中也出现了很多值得我们欣赏和回味的句子。(媒体:句子大冲浪)老师就十分欣赏这句话:
(出示:这地方的火烧云变化极多,一会儿红彤彤的,一会儿金灿灿的,一会儿半紫半黄,一会儿半灰半百合色。)
一齐读。从这句话中你读懂了什么?
2、师:这句话,作者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不仅写出了火烧云的颜色多而艳丽,而且变化极快。
3、师过渡:让我们来欣赏下面几句话。想想它们分别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出示媒体练习:
①、天空的云从西边一直烧到东边,红彤彤的,好像是天空着了火。②、横跨江河的桥头,你会发现一盆活泼艳丽的扶郎花在微笑。③、试问,你能抗拒这样的诱惑吗?
④、岸上,一顶顶遮阳伞、小花伞装点着绿莹莹的草地和黄澄澄的沙滩,像一朵朵盛开的小花。)学生口头完成练习,并交流。
4、师:现在让我们也来试着按要求改写句子。(出示媒体,改写句子。)
①、她的话音刚落,掌声立刻响了起来。
改成比喻句: ②、对于这件事,我们不能袖手旁观。
改成反问句: ③、冬风吹掉了老鸦的窝。
改成拟人句: 学生练习,实物投影交流评改。
三、词语大荟萃
1、师:本单元我们也学会了很多生字新词,其中出现了很多四字词语值得我们积累并灵活运用,自己读一读这些词语,并选择两个或两个以上说几句连贯的话。(媒体出示:词语大荟萃)亭亭玉立 小心翼翼 心驰神往 驻足而观 不由自主 笑口常开 尽人皆知 绿草如茵 跃跃欲试 汗流浃背 劈波斩浪 袖手旁观 眼花缭乱 栩栩如生
2、师:从刚才的练习中,老师发现你们对本单元的词语基本掌握理解并能灵活运用了。其实,词语有很多归类的方法。出示练习,照样子写成语
先请同学们说说下面的练习中成语是按什么归类的。(1)照样子写成语(学生在练习纸上完成)(至少写三个)A、津津有味 .. B、尽人皆知
C、写出描写景色优美的四字词语:(至少写三个)D、写出变化多而快的四字词语:
(2)、学生交流
四、古诗大积累:
(媒体:古诗大积累)
师:古诗语言精炼,意蕴深厚,本单元的古诗诵读中,我们还学会了哪两首诗?
1、(媒体出示)齐读。
2、这两首诗在内容上有什么共同点?又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师:这两首诗都是送别诗,不同的是第一首是作者在他乡送客,既有送别友人的伤感,又有思念家乡的愁绪,可以说是愁思倍加。而第二首作者面对离别则表现的豪迈、洒脱。我们可以从----(生齐说)
3、其实关于送别的诗句还有很多,有些甚至流传千古。(媒体出示,送别诗名句欣赏)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王昌龄)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李白)
五、语言小沙龙
通过刚才的一些诗句和本单元的课文,我们不难发现,作者常常借助对景物的描写来抒发自己的情感,课前,老师也让你们去搜集了一些自己喜欢的景色,你能学着他们来说一说吗?
六、总结:
这节复习课,我们一起把本学期第二单元的学习内容按课文、句子、词语、古诗、语言实践这四大板块进行了回顾、归纳、整合,发现大家都掌握得很好。最后老师把本单元的一句名言送给大家。(齐读)自然是美的源泉,艺术的源泉,亦可说是人生的源泉。
希望同学们在学习之余,多到大自然中去,走走看看,大自然会告诉你许许多多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
第二篇:第二单元复习教案
第二单元复习教案
同学们,第二单元的课文已经学完了,该如何对其进行归纳整合呢?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有的放矢
1.了解小说的一般特点,掌握小说的基本要素。
2.了解小说的来龙去脉,弄清人物活动的大舞台。
3.通过人物的言行,结合人物所处的环境分析小说的人物形象。
4.深入理解作品的内涵,对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做出自己的评价。
二、积土成山
1.丰富的字词
(1)生字:亨 砚 羼 蘸 舀 绽 皲 捺 锲 赳 臼 黠 咂 捋 戳 窘 惘 忐忑 矜 侃 腼腆 吁拗 恬 舐 嚏 擤 瘪 瞟 盅 卤 熠
(2)词语:
阔绰 不屑置辩 颓唐 笔砚 附和 惋惜 分辩
间或 惩罚 皲裂 吝惜 挑剔 脱臼 雄赳赳 纤长温文尔雅允诺 借花献佛 窘迫 忧郁 忙不迭 矜持 检点 温馨 勃然大怒 战战兢兢 锲而不舍 释然 湛凉 声色俱厉 斩钉截铁 秉公 脱臼 兀自 狡黠 斑驳 内疚 冥思苦想拘谨 彬彬有礼刁难 哽咽 谩骂 哀兵必胜 侃侃而谈 腼腆 气喘吁吁 执拗 恬淡 谄媚 霹雳 战栗 忌讳 热衷 光彩熠熠 呵叱 乖觉 嘀咕 哆嗦
2.精彩的句子
(1)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
赏析:“短衣帮”与“长衫客”之间等级森严,隔着鸿沟。孔乙己“站着喝酒”,说明社会地位低下,应属“短衣帮”;而他“穿长衫”,总想保持读书人架式,却穷困潦倒,不能“踱入”房里,与长衫并起并坐。孔乙己经济状况、社会地位与思想意识的严重矛盾,充分说明了他深受封建思想毒害。短短一句话点明了孔乙己的身份、地位和性格特点。
(2)孔乙己便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争辩道:“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
赏析:“窃”与“偷”本是同义词,所不同的一是文言,一是白话,可孔乙己却认为不能相提并论。在他看来,“窃”比“偷”似乎高人一等,何况他“窃”的是与读书人关系密切的书,这就更高人一等了。其实这是强词夺理,是自我解嘲。个性化的语言描写生动地刻画出一个迂腐可笑、深受封建文化毒害的读书人形象。
(3)陶影用目光包裹着儿子,随着小也的步伐,这目光像柔软的蚕丝从茧中抽了出来。
赏析:把目光比喻成“柔软的蚕丝”,随着儿子的身影或长或短。目光中包含着一个母亲所有的爱、快乐和欣慰,像蚕丝那样绵绵不绝,这样的比喻多么独特而有韵味啊。
(4)小也,你离两位爷爷再近点,我什么都不图,只请两位爷爷把那天的事同孩子讲清楚,告诉孩子:妈妈没有错……
赏析:这个结尾很令人感动,主人公一切的努力只是要孩子明白:妈妈没有错。一个竭力维护人格尊严,立场坚定的母亲形象跃然纸上,让我们不由赞叹一声:可怜天下父母心。
这么美的一些句子,你不想自己也试一试吗?请做仿写练习:
(1)用一句话概括出自己的母亲或父亲的特点。
我的母亲(或父亲)是____________而____________的人。
(2)模仿第(3)句话,描写一个人物的神态和语言,要能表现出人物的性格或内心世界。
(3)第(4)句话把母亲的目光比喻成“柔软的蚕丝”,母亲的目光还能比喻成什么?请完成下面的仿写。
母亲的目光像柔软的蚕丝,随着儿子的身影越抽越长;母亲的目光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母亲的目光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多彩的语文常识
(1)会晤作者
毕淑敏,当代女作家,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1952年出生于新疆。从事医学工作20年后,开始专业写作,共发表作品200万字。代表作有长篇小说《红处方》、《昆仑殇》、《血玲珑》等。
(2)了解历史
① 四书五经:
四书五经是儒家的经典著作。《四书》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这四部著作的总称。据称它们分别出于早期儒家的四位代表性人物曾参、子思、孔子、孟子,所以称为《四子书》(也称《四子》),简称为《四书》。《五经》包括:《周易》、《尚书》、《诗经》、《礼记》、《春秋》。
② 古代科举制度
是古代选拔人才的考试制度。自隋朝行科举制。以下各朝或继承或变化。大凡参加科考的,一般必需经历童试、乡试、会试、殿试等程序。其中,童试合格后叫做“进学”俗称“秀才”,通过童试才能参加乡试。乡试考取者称为举人,进了举人才能参加会试。会试中试者叫做贡士,第一名叫做会元。成为贡士以后才有资格参加殿试,殿试由皇帝主持,考中后成为进士。
凡具有乡试以上功名者,皆具备了做官资格,且成为乡里士绅。
三、点击中考
[试题回放] 阅读下面小说选段,完成问题。(2002年河南省中考试题)
(甲)中秋过后,秋风是一天凉比一天,看看将近初冬;我整天的*着火,也须穿上棉祆了。一天的下半天,没有一个顾客,我正合了眼坐着。忽然间听得一个声音,“温一碗酒。”这声音虽然极低,却很耳熟。看时又全没有人。站起来向外一望,那孔乙己便在柜台下对了门槛坐着。他脸上黑而且瘦,已经不成样子;穿一件破夹袄,盘着两腿,下面垫一个蒲包,用草绳在肩上挂住;见了我,又说道,“温一碗酒。”掌柜也伸出头去,一面说“孔乙己么,你还欠十九个钱呢!”孔乙己很颓唐的仰面答道,“这…… 下回还清罢。这一回是现钱,酒要好。”掌柜仍然同平常一样,笑着对他说,“孔乙己,你又偷了东西了!”但他这回却不十分分辩,单说了一句,“不要取笑!”“取笑?要是不偷,怎么会打断腿?”孔乙己低声说道,“跌断,跌,跌……”他的眼色,很像恳求掌柜,不要再提。此时已经聚集了几个人,便和掌柜都笑了。我温了酒,端出去,放在门槛上。他从破衣袋里摸出四文大钱,放在我手里,见他满手是泥,原来他便用这手走来的。不一会,他喝完酒,便又在旁人的说笑声中,坐着用这手慢慢走去了。
(乙)范进不看便罢,看了一遍,又念一遍,自己把两手拍了一下,笑了一声,道:“啦!我中了!”说着,往后一交跌倒,牙关咬紧,不省人事。老太太慌了,慌将几口开水灌了过来。他爬将起来,又拍着手大笑道:“噫!好!我中了!”笑着,不由分说,就往门外飞跑,把报录人和邻居都吓了一跳。走出大门不多路,一脚踹在塘里,挣起来,头发都跌散了,两手黄泥,淋淋漓漓一身的水。众人拉他不住,拍着笑着,一直走到集上去了。众人大眼望小眼,一齐道:“原来新贵人欢喜疯了。”老太大哭道:“怎生这样苦命的事!中了一个甚么举人,就得了这个拙病!这一疯了,几时才得好?”娘子胡氏道:“早上好好出去,怎的就得了这样的病!却是如何是好?”众邻居劝道:“老太太不要心慌,我们而今且派两个人跟定了范老爷。这里众人家里拿些鸡蛋酒米,且管待了报子上的老爹们,再为商酌。”
(1)请各用一句话分别概括(甲)(乙)两段文字的主要事件。
(2)孔乙己和范进都是热衷功名的读书人。二人境况不同,周围人对他们的态度也不同。酒店的人对孔乙己的态度是:,众邻居对范进的态度是:。
(3)孔乙己被摧残的直接原因是
,范进发疯的直接原因是,造成二人如此境况的根本原因是:。
(4)甲段文字渲染一种悲凉的气氛,表明作者对孔乙己的态度是:。
乙段文字创设了一个滑稽可笑的场景,表明作者对范进的态度是:。
(5)(甲)(乙)两段文字主要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外貌等描写刻画人物性格。请从上边两段文字中摘抄一例你最为欣赏的动作或语言描写的句子进行赏析。
[题型解析]
这道阅读理解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对比阅读能力。第一题要求概括两段文字的主要事件,考查的是整体感知能力,阅读文段可知,甲段主要记述了孔乙己到酒店喝酒的事,乙段描述了范进喜极发疯的事,表述时把人物及其事件交代清楚即可。第二题考查筛选信息的能力,先细读课文找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信息(即重点语句),然后对这些语句进行分析、归纳、提炼,最后归纳出人们对两个人的不同态度。第三题也需在筛选信息的基础上,结合写作背景去探究悲剧的原因。甲段由人们的谈话中可知,孔乙己的悲剧产生的直接原因是被丁举人打折了腿;乙段范进发疯的直接原因是中举。结合背景和原文内容可知,范进和孔乙己悲剧的根本原因是科举制度造成的。第四题要求把握作者在文中表达的情感态度。甲段悲凉的气氛暗示我们作者对孔乙己的态度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滑稽可笑的讽刺性场面则表明作者对范进的讽刺批判态度。最后一题考查对语言的赏析能力,开放性很强。要注意选择那些精彩的动作描写或语言描写进行赏析,通过人物的言行分析人物的性格,体会作者的用语之妙。
参考答案:1.(甲)孔乙己最后一次到酒店喝酒。(乙)范进因中举而发疯。2.冷嘲热讽(冷漠无情);趋炎附势(阿谀奉承)3.偷东西被打;因中举而喜极发疯;封建科举制度的毒害(封建文化的毒害,封建社会的毒害等)4.既批判又同情(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尖锐的讽刺,无情的嘲弄。5.例如:孔乙己低声说道:“跌断,跌,跌……”语言描写,表现了孔乙己自欺欺人,死要面子,迂腐可笑的性格特点。又如:范进不看便罢,看了一遍,又念一遍,自己把两手拍了一下,笑了二声,道:“噫!好了!我中了!” 动作语言描写,表现了范进热衷功名,利欲熏心的性格特点。(举一例即可)
四、口语交际:中学生看电视利弊谈
训练目标:
1.能围绕一个观点,言之有据、言之成理地进行阐述,并能结合自身体会、自身实例,以增强说服力。
2.辩论时要做到有理有节。
3.发言时要注意口齿清楚,条理分明,观点鲜明
第三篇:第二单元复习教案
第二单元《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夏商周》
七年级历史上册复习课导学案白喜娟第14课时
复习目标:简述夏朝建立的史实,知道禅让制到王位世袭制的演变。了解夏、商、西周三
代的更替。说出西周分封制的主要内容。知道春秋争霸和战国七雄的史实。通过商鞅变法,认识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以司母戊鼎等为例,了解中国古代青铜工艺的成就。以都江堰为例,体会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知道甲骨文、金文等字体,知道汉字的演变。知道孔子,了解“百家争鸣”的主要史实。复习重点:夏朝的建立。西周的分封制。齐、晋称霸。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和历史作用。
甲骨文、诗人屈原。孔子的政治主张和教育成就。
复习难点:分封制。“青铜文明”。春秋争霸战争和战国兼并战争的不同特点及其历史影响。
一、自主复习:
1、禹死后,他的儿子。
2、夏朝都城在,开国君主是,亡国君主是。
3建立商朝,都城在任用有才干的 亡国君主是。
4、年,经过 大战,建立了西周,都城在5、是我国青铜文化的灿烂时期,著名的青铜器有
6、在我国西南的成都平原,盛行文化。有
7、年,东迁洛,史称,分为
8、春秋时期著名的霸主有、、9、晋楚之间为了争霸发生了大战,其中涉及到的成语有。
10、战国七雄是指,这一时期著名的战役有、、。11、12、,我国铁制农具迅速推广。,出现了牛耕,时期推广。
13、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在修筑了,是闻名世界的防洪灌溉工程,使成都平原变成了。
14、甲骨文是指。我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从开始。
15、世界上最早的军事著作是。作者是。在此书中他提出了、的著名论断。
16、道家学派创始人是,生活在,著有《》一书。
17、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春秋晚期人。他的言论被记录在一书中。
二、合作探究:
1、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令。──司马迁《史记·商鞅列传》
(1)文中“卫鞅”指的是谁?“孝公”指哪国国君?材料中的思想与诸子百家中哪一学
派相似? 商鞅秦国法家
(2)请概括这次变法改革的主要内容。
(3)秦孝公死后,商鞅最终被处死,可商鞅制定的新法并未废止,而是继续在秦国推行。
你能分析一下商鞅变法成功的原因吗?
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变法符合秦国国情;变法过程中执行得非常坚决。
(4)通过学习商鞅变法,结合当今改革开放,说一说,一场改革或变法要想取得成功,需具备哪些条件?你认为商鞅变法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条件:改革要符合人民群众的利益,改革要顺应社会发展潮流,改革要有良好的环境。启示:改革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只有改革,国家才能富强;我们要像商鞅那样,顺应
历史潮流,勇于改革,勇于创新。
2、成语是我国语言文化的精华。很多成语都与历史典故相关。找出下面成语的历史典故。
()退避三舍a、原古人类进行农业生产的情况
()纸上谈兵b、牧野之战
()阵前倒戈c、指挥长平之战的赵括
()刀耕火种d、越王勾践磨砺自己的方法
()卧薪尝胆e、晋楚争霸时候城濮之战所用到的策略
()揭竿而起f、刘邦入咸阳,收揽人心
()四面楚歌g、陈胜、吴广起义
()约法三章h、春秋时楚庄王挥师北上到洛邑,并打败晋国
()问鼎中原i、项羽兵败垓下
三、达标检测:
1、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历史发展的趋势是()
A走向统一B战争频繁C诸侯争霸D王室衰微
2、战国时期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的标志是()
A铁农具的广泛使用和牛耕的推广B中原市场的繁荣
C肥料的使用和适时的耕种D大兴水利工程
3、商鞅变法成功的最根本的原因是()
A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B顺应了时代发展的要求
C得到了国王秦孝公的支持D得到了广大人民的支持
4、改革是社会进步的永恒主题。商鞅变法的哪项内容,对后世影响最为深远。()A承认土地私有B奖励耕战C废除旧贵族的特权D建立县制
5、史料记载:孔子朝罢归来,家人报告:“马厩失火!”孔子听后,问“伤人乎?”这则故事体现出孔子倡导并实践了他的什么思想?()
A“仁”B“因材施教”C“兼爱”、“非攻”D“无为而治”
6、“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反映了西周()
A实行禅让制B实行分封制C确立世袭制D推行郡县制
7、.根据史书记载,西周初年的国家有800多个,到了春秋初年,还剩下170多个,战国之初,只有十几个了。这反映了历史发展的趋势是()
A弱肉强食B国家的数量越来越少C统一D适者生存
8、你的朋友考试成绩不理想,你想劝他说:“一次考试失败了不要紧,只要你找出失利的原因,继续努力,下次一定会考好的。说不定,正因为这次考试没考好,你才及早发现问题,坏事可能变成好事。”这时,你可以引用以下哪家的思想作为论据?()A儒家思想B道家思想C墨家思想D法家思想
9、追求与建立和谐的社会是中华民族的传统。墨子思想中体现这一特点的主张是()
A、“福兮,祸之所倚;祸兮,福之所伏”B、“仁者爱人”、“从政以德”
C、“兼爱”、“非攻”D、“斧斤以时入山林,林木不可胜用也”
四、课后反思:
第四篇:第二单元单元复习教案
备课人:张凤华 芦娟 于丹
时间10月26-27 第二单元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
时间:公元前2070年——公元前221年 涉及课程:
第5课 夏商的兴亡 第6课 西周的盛衰 第7课 甲骨文和青铜器 第8课 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 第9课 大变革的时代
第10课 春秋战国时期的文艺和科技 第11课 孔子和百家争鸣
总特征:国家的产生,大国间的并立和争霸,社会的变革。
1、国家的产生:(夏朝建立,世袭制代替禅让制),完善(商、周的建立及西周实行分封制、等级制)
2、大国间的并立和争霸(春秋五霸,战国七雄)
3、社会变革:
经济上:生产力不断提高,个体劳动取代集体劳动,经济形势发生变革。政治上:战国各国变法 思想上:百家争鸣
4、科技文化上:甲骨文和灿烂的青铜文化,文学(诗经和屈原)科技(都江堰、中医)
单元重点:1.夏、商、西周三代的更迭。2.西周分封制的主要内容。3.春秋争霸和战国七雄。4.商鞅变法。
单元难点:1.周初大分封。2.春秋争霸战争和战国兼并战争的不同特点及其历史影响。
单元感悟:1.通过夏商周的兴亡,初步懂得“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的道理。
2.比较春秋争霸战争和战国兼并战争体现的不同时代特征,培养在比较中认识历史的能力。
3.通过体会商鞅变法的过程和意义,激励自己与时俱进,树立敢于创新、追求真理、不怕困难、积极实践的精神;国家要发展,必须顺应历史发展潮流,进行改革,从而增强综合实力。在历史发展中才能立于不败之地。4.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社会的进步。
5.通过学习春秋战国时期的科技和文化,感受到先民的智慧,激发爱国情感。
第五篇:九年级语文第二单元复习教案
【复习目标】
1.记住本单元的生字词、文学常识和优美句段。2.复习议论文的文体知识,学习阅读简单的议论文 3.掌握本单元的重点内容 【重点讲解】
本单元选取一些表现思想风采的。与其他直接贴近学生生活的单元相比,本单元的视野更加宽广,将把我们引向更为广阔、深邃的人文世界。这里有文化巨人梁启超对人生与事业关系的宣讲,有文坛泰斗雨果对另一位大师伏尔泰的礼赞,有著名学者傅雷和音乐家儿子傅聪的艺术交流,还有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对女儿的爱情启蒙。这些课文或洋溢着充沛的激情,或蕴含着深刻的哲理。细细品读,将使我们对人生、事业、爱情、艺术等问题有逐渐深入的领悟与思考。学习本单元,我们既要拓展自己的精神视野,又应尽量和自身的生活体验结合,以免对时代与国情感到陌生,感到思想的过度抽象。同时,对于中的某些观点,还可以进行逆向思维、大胆质疑,从而培养自己的批判精神,尤其是敢于向权威和经典问难的勇气。
《敬业与乐业》这篇演讲,主旨鲜明,层次清晰,语言通俗,文短意长。这篇演讲在论证上的最大特点,就是大量引用经典、格言。儒家的《礼记》《论语》、孔子、朱熹、曾国藩,道家的《老子》《庄子》,佛家的百丈禅师,都被作者拿来论证自己的观点。《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这篇演说,是对人类先贤的崇高礼赞,对思想与人格力量的热情颂扬,也是对人类社会永远需要的正义的呐喊、对良知的呼唤。《傅雷家书两则》这两封家书,分别写儿子消沉苦闷和欣喜成功的时候,从两个方面表达了傅雷对人生的深刻体悟、对儿子的殷殷期望;以两种不同的风格展现出傅雷对儿子的舐犊深情,以及对音乐艺术的真切感受。《致女儿的信》写了当作者14岁的女儿询问“什么是爱情”的时候,作者讲述了一个极其动人的故事,给她作为一个父亲、作为体验过爱情的个体,对爱情的界定。故事的构思颇具匠心:一是前有暗示,后有点睛;二是层层推进,起伏有致。
【难点点拨】
本单元的文体为演讲和书信,放在一起,旨在体会口语和书面语的差异:演讲的口语性较强,要注意讲话时的现场感、交流感,有时还要有强烈的鼓动性和感染力;书信的书面语色彩较浓,可以更多一些细腻的抒情和描写。课文大多文采飞扬,应在语境中注意理解、积累和掌握丰富的词句。对于一些含义深刻的句子,也应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来理解,把哲理和激情真正融入自己的血液里,切忌把句子孤立地抽取出来解释。
学习《敬业与乐业》,难点是对“敬业与乐业”精神的真切领悟与质疑问难。可以结合练习四,进行研讨和辩论;还可以结合练习二提出的两种论证方法,进行小论文或辩论提纲的写作。
学习《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要把学习重点放在语言欣赏方面,通过朗读和背诵,努力体会雨果充满激情的、富于浪漫主义色彩的演讲语言风格。学习《傅雷家书两则》,首先明确的主要内容比较清晰明了。我们应充分去感受傅雷对人生的深刻体悟、对儿子的殷殷期望;以两种不同的风格展现出傅雷对儿子的舐犊深情,以及对音乐艺术的真切感受。
一、掌握下列字词的音、形(1)蛀(zhù)虫 旁骛(8【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引自《论语卫灵公》,意思是和大家整天混在一起,不说一句有道理的话,只是卖弄小聪明,这种人是很难造就的呀!
9【虽】即使,纵然。10【征引】引用。11【行】德行。
12【说法】说教,讲道理。
13【主一无适】专一于某种工作不旁及其他的事情。14【一点不旁骛】指专心致志,一点不分心。
15【《庄子》记佝偻丈人承蜩的故事】故事见《庄子达生》,意在说明用心专一,就可以达到目的的道理。“佝偻”,鸡胸驼背。“丈人”,对老人的尊称。“承蜩”,捕蝉。
16【亵渎】轻慢,不敬。17【用志不分,乃凝于神】引自《庄子达生》,大意是做事不分心,精神就能集中。
18【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引自《礼记中庸》,大意是现在只做分内的事,不要希望做职分外的事。
19【层累】重重叠叠的层次。20【骈进】一同前进。
21【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引自《论语雍也》,大意是知道这种道理的人比不上喜爱它的人,喜爱它的人比不上乐意去做的人。
22【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引自《论语述而》,大意是他(孔子)做人是发愤读书忘记了吃饭,沉浸在学习的快乐中而忘记了忧愁,甚至不知道自己将要老了,如此而已。云尔,相当于“……罢了”。
23【受用】受益。
24【强聒不舍】唠唠叨叨说个没完。强聒,过分啰嗦。不舍,不停。25【登峰造极】比喻达到顶峰。
26【媚上欺下】有意讨好上司,欺侮下层人民。27【兼而有之】同时涉及或具有几种事物。28【孤军奋战】孤立无援的jun队独自奋力作战。29【不屈不挠】不屈服,不弯曲。形容意志坚定。
30【自以为是】认为自己的看法和做法都正确,不接受别人的意见。31【恼羞成怒】由于羞愧和恼恨而发怒。32【心平气和】心里平和,不急躁,不生气。33【睿智】英明有远见。
34【恪尽职守】严格遵守自己的职责。
35【肃然起敬】表现出恭敬的神态,流露出钦佩的感情。36【经久不息】经过很长的时间不停止。37【浩瀚无际】形容广大,没有边际。
38【陨落】(星体或其他在高空运行的物体)从高空掉下。是指像巨星一样的伟人伏尔泰与世长辞。
39【弥留】病重快要死了。40【凌驾】高出(别人)。
41【舐犊之情】比喻父母长辈对子女的慈爱之情。舐犊,老牛舔着自己的牛犊。
42【大惊小怪】形容对于不足为奇的事情过分惊讶。43【廓然无累】空旷广阔,没有一点累赘。44【惊心动魄】形容使人感受很深,震动很大。
45【重蹈覆辙】再走翻过车的老路。比喻不吸取失败的教训,重犯过去的错误。
46【感触万端】因跟外界事物接触而引起很多种思想情绪。47【刻骨铭心】比喻牢记在心上,永远不忘。
48【涕泗横流】眼泪和鼻涕流了满面,比喻悲伤和感动的程度很深。涕,眼泪。泗,鼻涕。
49【发扬广大】发展提倡,使日益盛大。
50【自知之明】了解自己(多指缺点)了解的透彻的能力。51【良师益友】使人得到教益和帮助的好老师、好朋友。52【赤子之心】比喻纯洁的心。
53【气吞斗牛】气势大得可以吞没天空。形容气势很盛。斗牛,北斗星和牵牛星,泛指天空。
54【日以继夜】白天接着晚上,形容日夜不停。55【扶掖】扶持,提携。
56【枘凿】“方枘圆凿”的略语。方榫头,圆榫眼,二者合不到一起,比喻两不相容。枘,榫头。凿,榫眼。57【垂手】表示无所事事,无为。
58【凭吊】对着遗迹、坟墓等怀念(古人或旧事)。59【谀词】阿谀奉承的话。60【无与伦比】没有能比得上的。
61【怒不可遏】愤怒得抑制不住。遏,阻止,抑制。62【化为乌有】变得什么也没有了。乌有,不存在,没有。63【涉世未深】经历世事还不深入。
64【传宗接代】子孙一代接一代地延续下去。65【无可奈何】没有办法可想。
66【勃然大怒】因生气而变了脸色。形容非常愤怒。
67【一抔黄土】一捧黄土。本指坟墓,后比喻极小的一堆土。抔,用手捧东西。
68【忐忑】心神不定。69【繁衍】逐渐增多或增广。70【宿愿】一向怀着的愿望。71【伫立】长时间地站着。
二、文学常识 1.《敬业与乐业》选自《饮冰室合集》,是一篇演讲辞。作者梁启超,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中国近代维新派代表人物,学者。与康有为一起领导了著名的“戊戌变法”。其著作编为《饮冰室合集》。主旨是:通过引用经典、格言、名人事例,论述了有业、敬业、乐业在人类生活中是十分重要的道理,表明了自己的人生态度,并对世人提出敬业与乐业的中肯劝告。
2.《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选自《雨果文集》,是一篇演说辞。作者雨果,法国浪漫主义作家,曾被封为“法兰西世卿”,主要代表作品有小说《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海上劳工》、《笑面人》、《九三年》,诗集《凶年集》、《惩罚集》、《历代传说集》和其它许多戏剧作品。主旨是:通过对先贤伏尔泰在人类历史上的非凡地位及其世纪性的贡献的高度评价,对其思想与人格力量的热情颂扬,表达了对伟人的崇高礼赞,同时,对现实的关注也促使作者发出了对正义与良知的呼唤。
3.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是法国百科全书派领袖,也是18世纪西方资产阶级启蒙运动的领袖。
4.伏尔泰,法国启蒙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哲学代表作有《哲学通信》、《形而上学论》,史诗《亨利亚德》,历史著作《查理十二史》、《路易十四时代》和《风俗论》。
5.卢梭,法国启蒙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学家、文学家。主要著作有《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社会契约论》、《爱弥尔》、《新爱洛伊丝》、《忏悔录》。6.狄德罗,法国启蒙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美学家。组织编纂《百科全书》。
7.孟德斯鸠,法国启蒙思想家、社会学家。他提出三权分立的学说,主张开明的君主立宪制与信仰自由,要求宗教改革。
8.《傅雷家书两则》选自《傅雷家书》,是两封书信。作者傅雷,翻译家、文学评论家,字怒安,号怒庵,一生译著宏富,翻译作品达34部。主旨是:这两封家书分别写于儿子消沉苦闷和欣喜成功的时候,从两个方面表达了傅雷对人生的深刻体悟、对儿子的殷切期望,以两种不同的风格展现出傅雷对儿子的舐犊深情以及对音乐艺术的真切感受。
9.《致女儿的信》选自《关于爱的思考》,是一封书信,是作者对女儿进行的一次生动的爱情教育。作者苏霍姆林斯基,苏联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代表作有《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和青年校长的谈话》等,收在《苏霍姆林斯基选集》(五卷本)里。主旨是:通过一个极其动人的故事,表达了作者对爱情的界定与看法,即:真正的爱情远远高于生理需要,爱情中包含的“忠诚”、“心灵的追念”等人性的光辉,正是人之为人而不是动物的根本标志。
三、背诵默写下列五首古诗词
1.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缲车。牛衣古柳买黄瓜。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北宋苏轼浣溪沙】 2.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宋李清照醉花阴】
3.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南宋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4.骊山四顾,阿房一炬,当时奢侈今何处?只见草萧疏,水萦纡。至今遗恨迷烟树。列国周齐秦汉楚,赢,都变做了土;输,都变做了土。【元代张养浩山坡羊骊山怀古】
5.喇叭,唢呐,曲儿小腔儿大。官船来往乱如麻,全仗你抬声价。军听了军愁,民听了民怕。哪里去辨甚么真共假?眼见的吹翻了这家,吹伤了那家,只吹的水尽鹅飞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