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教学在数学中的应用(合集五篇)

时间:2019-05-15 04:45:2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计算教学在数学中的应用》,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计算教学在数学中的应用》。

第一篇:计算教学在数学中的应用

计算教学在数学中的应用

小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教学大纲要求学生在计算能力方面达到“熟练”、“比较熟练”、“会”三个层次,在计算的范围上做了“四个为主”和“三个不超过”的明确规定。

一、严格教学要求是前提

教学大纲在计算教学上要求达到三个层次,具体地说,就是根据每一部分所占的地位、作用区别对待,对一位数的加减法、表内乘除法等最重要的口算要求达到熟练;对于除此以外的基本口算,万以内的加减法和用一两位数乘、除多位数的笔算,要求达到比较熟练;对于三位数乘、除多位数的笔算只要求会算。在小学阶段,特别是小学中低年级,是计算教学的重要阶段,必须过好计算关。

要过好计算关,首要的是保证计算的正确,这是核心。如果计算错了,其它就没有意义了。但如果只讲正 确,不要求合理、灵活,同样影响到计算能力的提高。如:20以内的加减法,有的学生用凑十法和用看加算减 计算,有的则靠摆学具或掰手指、脚趾、逐一数数做加减法,计算结果都正确,但后者显然达不到要求。又如:在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中,有各种计算方法,可以从低位算起,也可以从高位算起,要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具体分析,灵活运用。在三四个数的连加中,关键是会凑整,如果不会凑整,也影响到计算的正确度,要做到 比较熟练也是困难的。学了运算定律和速算方法后,如果不会运用,即使计算正确,也达不到教学要求。因此,严格按照教学要求进行教学,是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前提。

二、讲清算理是关键

大纲强调,“笔算教学应把重点放在算理的理解上”,“根据算理,掌握法则,再以法则指导计算”。学 生掌握计算法则关键在于理解。既要学生懂得怎样算,更要学生懂为什么要这样算。如教学《用两位数乘》(“九义”六册),要使学生理解两点:①24×13通过直观图使学生看到,就是求13个24连加的和是多少,可以 先求出3盒的支数是多少即3个24是多少,再求10盒的支数是多少即10个24是多少,然后把两个积加起来,从而 让学生知道,计算乘数是两位数的乘法要分两步乘,第三步是相加,这样使学生看得见,摸得着,通过例题教 学,使计算的每一步都成为有意义的操作,让学生在操作中理解算理,掌握算法。②计算过程中还要强调数的 位置原则,“用乘数个位上的数去算”就是求3个24得72,所以又要和乘数3对齐写在个位上。“用乘数十位上 的数去乘,就是求10个24个得240,(也可看成24个10)所以4要写在十位上”,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数位对齐的 道理。这样,通过反复训练,就能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法则。

1.加强直观,重视操作,演示,培养学生形象思维能力。

思维是在直观的基础上形成表象,概念,并进行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等认识活动的过程中不断发展起 来的,在操作时要让学生看懂,并把操作和语言表述紧密结合起来,才能发展学生的思维。如第一册在20以内 的进位加法中配合直观操作,突出计算规律的教学,让学生体会“凑十”过程,边动手,边思考,用操作帮助 思维,用思维指挥操作,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2.探求合理、灵活的算法,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在学生掌握基本算法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探求合理、灵活的算法,尽快找到计算捷径,形成灵活多变的计算技能。如:根据0和1在计算中的特征,在掌握简便算法的基础上可进行口算。如可引导学生探究:102×78=(100+2)×78=7800+156 =7956。从而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3.重视估算,准确判断,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

在估算教学中,要认真引导学生观察,分析、进行准确判断,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如693扩大8倍大约得多少?693×8应等于5544。要学生用估算的方法检查积的最高位有没有错误,首先要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准确判断,693接近700,用700×8等于5600,693小于700,积小于5600是正确的。从而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能力。

三、培养认真、刻苦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计算习惯是根本

培养学生认真、严格、刻苦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计算习惯是大纲的要求,也是加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大量事实说明,缺乏认真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生计算上造成错误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要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必须重视良好计算习惯的培养,使学生养成严格、认真、一丝不苟的学习态度和坚韧不拔、勇于克服困难的精神,千万不要用“一时粗心”来原谅学生计算中出现的差错。那么要培养哪些习惯呢?

1.校对的习惯。2.审题的习惯。3.养成仔细计算、规范书写的习惯。4.养成估算和验算的习惯。

四、加强训练是途径

计算能力是通过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长期训练逐步形成的。训练时要注意:

1.突出重点。如万以内的加减法,练习的重点是进位和退位。要牢记加进位数和减退位数,难点是连续进 位和退位;两三位数的乘法要练习第二、第三部分积的对位;小数的计算则注意小数点位置的处理,加、减、除法强调小数点对齐,注意用“0”占位;简便运算则重点练习运用定律、性质和凑整。因此,在组织训练时必须 明确为什么练,练什么,要求达到什么程度,只有这样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打好基础。教学大纲指出:“要重视基本的口算训练。”口算既是笔算、估算和简算的基础,也是计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要求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口算方法,根据各年级对计算的要求,围绕重点,组织一系列的有效训练,持之以恒,逐步达到熟练。凑整的训练一定要加强,如:74+26=100,63+37=100,252+ 748=1000,25×4=100,125×8=1000等,要教给学生迅速观察,判断、凑整的能力。这些要求到了中、高年级 也不应忽略。同时要加强乘、加的口算训练,如两位数乘三位数176×47(九义六册11页),当用7去乘被乘数的十位时,还要加上6×7进上来的“4”,所以“7×7+4”这类的口算必须在教学之前加以训练。除数是两位数,商是二、三位数的除法,试商是难点,如果两位数乘以一位数的口算不过关,试商就困难。估算能力不强,试商也直接受到影响。

第二篇: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应用

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应用

《新课标》中强调指出:我们在教学中必须“关注学生学习兴趣和经验”。在信息技术的教学环境下,教学信息的呈现方式是立体的、丰富的、生动有趣的!不仅有数式的变换,更重要的是一些“形”的变换。利用多媒体技术,flash软件,展示几何模型,进行图象的平移、翻转、伸缩变换,把复杂的数学问题具体化、简单化,同时把数学中的对称美、和谐美和曲线美展示给学生,让学生领略到数学学习中的无限风光,激发学生探究学习的情趣。例如教学《什么是周长》,教材只借助一片树叶和趴在树叶边缘的一只小蚂蚁和数学书封面让学生观察周长,这样让学生对周长有了初步印象后,教师再通过课件演示从实物中抽象出周长,让学生观察周长有什么特点?然后在屏幕上显示一只小蚂蚁在一片树叶边缘的一点出发,沿着树叶边缘跑一周,最后又回到起点使学生看后马上能悟出周长是怎样形成的。再出示树叶让学生动手描线,再演示课件描线过程,一目了然,让学生认识到周长是一个封闭图形才有。然后再通过课件演示量周长。通过这样动态显示,将那些看似静止的事物动起来,化静为动,使学生获得正确、清晰的的概念。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抽象、枯燥的数学概念变得直观、形象,使学生对更乐意学数学。

第三篇:多媒体在数学教学中应用

随着计算机的日益普及,多媒体辅助教学已成为现代化教育中的一种有效手段,恰当地使用多媒体教学,能利用图形、图像、文本、声音、动画等多种媒体信息刺激学生的感官,通过形象生动的画面、悦耳动听的音乐等充分展示知识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从而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现代化的课堂教学形式多种多样,这首先得益于教育技术的不断发展,当三机一幕还未普及的时候又被先进的计算机辅助教学所更新,接下去的是更吸引人的网络教学。现在我国倡导采用现代化教育手段,在教学中培养复合型的人才。作为教育者,我们应该遵循着素质教育的方向,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他们的思维,和创新能力。而采用多媒体教学更是成为教师的重要教学手段。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把握好45分钟的课堂教学对学生知识的把握和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教师要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有所收获,必须考虑影响学生学习的激励因素。根据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影响学生学习的因素可分为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而外部因素中尤为重要的一点就是教学的媒介。黑板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辅助工具之一,它最适合临时性的板书以及在班级学生面前进行数学运算或类似的练习。但黑板的短处之一是难读难写,而且教师不得不背对学生,从而失去了对班级的控制和与学生的目光交流。投影仪、录音机等先进教学仪器的引入,曾经给课堂带来了生气,但仍因其不能将声、像,动态与静态完美地结合起来而缺乏生命力。于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计算机辅助教学极为有效地弥补了这一空白,成为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且正显示出它无以伦比的优势。以下几点,是我在教学实践中运用计算机辅助优化数学课堂教学所总结的一些心得体会和经验。

一、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诱发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生的学习爱好。在教学中,用多种媒体来创设情景,诱发学生的求知欲是一种有效的手段。例如我在教学《熟悉厘米、用厘米量》时,其中有一内容是教学生估测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考虑到这一内容比较抽象,学生难以理解,所以我先提出问题质疑:同学们,你们知道小猫是怎样抓躲在洞里的小老鼠吗?此时学生都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欲,非凡想知道小猫是如何抓躲在洞里的小老鼠的。于是我让学生观看一段动画片:一只小猫在追一只老鼠,忽然这只老鼠窜到了小洞里,于是小猫就用自己的胡子在洞口量一量,假如小猫的胡子的宽度与洞口一样宽,说明小猫的身子能进入洞口,才有希望抓住老鼠。学生看到小猫就是靠用胡子来估测洞口大小,才能进入洞里抓住老鼠。接着我揭示本堂课的主旨:今天我们也要来学习如何估测物体的长度。其实生活中处处都有尺子,学生们在刚才情境的熏陶下,对这一内容产生了极大的爱好和好奇,纷纷寻找身边的“尺子”,有的说自己的一柞宽就是10厘米;有的说自己的食指宽就是1厘米;还有的说自己的课桌是80厘米等,只要把要测量的物体与这些生活中的“尺子”比划,就能估测长短,最后得出结论:用这些“尺子”同样可以估测出物体的长短。可见,媒体恰当的演示使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了好奇心,激起了他们探索知识的欲望,并使学生明白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在课堂教学中,教学活动的主体是学生,因此教师设计教学过程和每个教学环节都必须充分考虑儿童的心理特点和需要。小学生年龄小,上课注重听讲时间短,持久性差,对学生的直接爱好始终是小学生学习动机的稳定组成部分。假如教师善于用色彩鲜明适度的画面吸引学生、点燃学生的好奇之火,激发学生学习爱好,将极大程度地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

如我在教学《比较分数的大小》时,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运用多媒体进行导入教学收到良好的效果。其做法是:编制“唐僧师徒分西瓜”的故事。上课伊始,教师将屏幕打开,唐僧师徒四人出现在一荒草丛的大路上,被太阳晒得口干舌燥。悟空便蹦蹦跳跳地来到师傅面前说:“师傅,口太渴了,我去找点解渴的东西来!”并吩咐八戒和沙僧看好师傅。不一会儿悟空抱着一个又大又圆的西瓜回来了。悟空道:“师傅和沙僧吃西瓜的1/4,八戒吃西瓜的1/3,我吃西瓜的1/6。八戒一听瞪着眼睛,很不兴奋地说:“猴哥,明知我的肚皮大,吃得多,却分给我的最少,你吃得最多。”语音刚落,悟空便哈哈大笑道:“好一个呆子、呆子、呆子……”到此,教师抓住时机提出问题:“悟空为什么叫八戒呆子?”由于小学生非凡喜欢《西游记》,课一开始,同学们便被生动的画面、富有个性的人物对话所吸引,每个情节历历在目,问题一提出,同学们争着回答:“八戒不知道自己分得最多。”“他真呆!”等等。教师紧接着追问:“八戒为什么不知道自己分得最多呢?”此时学生跃跃欲试,欲言不能,教师趁疑而入,因势利导,揭示课题。这样就达到了“一石击起千层浪”的效果。新奇有趣的引入课题,唤起了学生的求知欲望,点燃了学生思维的火花,为学习新的知识铺设了一条平坦的大道。

二、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帮助学生突破重点和难点。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用的最多就是PowerPoint制作课件,PowerPoint能制作出形象、色彩鲜明、声色结合的背景,并且教师在制作时有较大的随意性,可根据自己教学的需要制作一些有针对性的课件。例如:在教学混合运算时,学生往往对运算顺序这一重点把握不好,利用PowerPoint制作的幻灯片就可以突破这一重点。先出示混合运算试题让学生判定每题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把学生说的先算部分用红色闪烁的线条标出来且配以声音,再现知识点,以此突出重点,加深学生对这一知识的理解。再如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熟悉时有这样一题:许多正方体有序的叠在一起,要求学生数出共有多少个。这样的题也可以用PowerPoint制作的课件来演示每一层正方体重叠的情况,让学生通过演示一层层的数出总个数,清楚明了且效果良好。计算机发展进入到课堂教学中,给教学带来了新的生力,使数学教学有了质的转变,本来枯燥无味的课堂因计算机的作用而使得本身抽象的知识变得生动活泼且易懂明了。非凡是在几何图形课、应用题课的表现更加突出。在小学教学中,大量的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插图是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插图是静止的,插图借助多媒体,创设动态情境,以鲜明的色彩,活动的画面把活动过程全面展现出来,那么既可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化抽象为具体,又可促进思维导向由模糊变清楚。

僻如“相遇问题”历来就是小学数学教学中有相当难度的一类应用题,在教材中既是重点,又是难点。这类应用题既要学生把握相遇、同时、相向的特点,又要理解路程、相遇时间、和速度之间的关系,而且还要会应用它们之间的关系解题。为了突破这一难点,使学生较好的理解,以往的教学中尽管教师作了很大的努力,或用语言形象描述,或用画图讲解;或用滑轮实物与幻灯投影演示;或根据题目与速度、时间的关系等诸多手段进行教学。但由于学生年龄特点的限制和教学知识本身难度的阻碍,学生把握起来总是很困难、很勉强。在教学这部分内容时,运用多媒体动态的例题教学,为学生创设视听情境,产生一种化静为动的效果。其做法是:开机,屏幕上出现了王娟和张明分别在两地,接着显示两人同时从两地对面走来,最后显示两人同时从两地对面走来,最后通过一分钟一分钟或一小时一小时行程的演示,一直走到两人碰到一起。多媒体的动态演示,图像准确科学、简洁明了、真实可信,使学生正确、科学地理解了“两人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相遇”等术语的含义,帮助学生正确地把握了路程与速度、时间之间的关系,让学生顺利完成由自我形成到自我完善的认知过程,大大降低了传统手段靠单一讲解带来的理解上的难度,避免了因实物表演、模具演示不准确、不科学而造成的负面影响。

三、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启动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和操作能力。思维的创造性程度是衡量思维能力高低的重要标志。良好的思维能力不是凭空而生的,它依靠于扎实的基础知识和技能,与一个人的思维素质所受的思维练习密切相关。根据数学具有高度的抽象性、严密的逻辑性、系统性、应用的广泛性等特点,教师要为学生开拓思维空间,帮助学生破除因循守旧的思想,增加思维的自由度,鼓励学生探索,启发学生发现问题,互相讨论研究问题,解决问题。

僻如在教学《分数的意义》时,为巩固分数的意义,设计了这样一个CAI课件:在漂亮的大自然中,果红草绿,苹果树上结了10个又红又大的苹果,有6只辛勤的蜜蜂正一桶一桶的在采蜜,它们一起去采了12桶蜜……这活泼生动的画面,鲜艳的色彩,延长了学生有意注重的时间,全班学生围绕老师提出的一系列问题展开讨论:你可以把图中的什么看作单位“1”?可以把它平均分为几份?可以表示这样的几份?用分数表示是谁的几分之几?在学生爱好盎然、思维活跃的情况下,充分挖掘画面中所提供的素材,说出:可以分别把10个苹果、12桶蜜、6只蜜蜂看作单位“1”,并能把每个“1”平均分成不同的份数,用不同分数表示的过程中自由选择自己喜爱的东西,充分展开思维的翅膀,独立思考问题。这样做不仅较顺利地将具体形象的事物转化成抽象的数学知识,而且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观察力、注重力、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从而调动了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与主动性。现代教育要求教育者要培养出具有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而计算机不仅可以用来演示形象生动的画面,突出教学的重点,利用计算计辅助教学还可以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我在教学《四位数的读、写法》一课时,在计算机上出示0、1、2、3、4、5、9这几个可以在屏幕上可以随意移动的数,然后,我出一个数让学生利用鼠标移动这些数,使它们组成老师刚才的数。以前上课总是老师在操纵电脑,这回轮到他们操作,学生们感到十分新鲜,所以都跃跃欲试。这堂课不仅使学生在愉快、师生共同协作下完成教学任务,且融知识和技能于一体,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得到了充分培养。由于多媒体的引进,使得课堂教学的形式多种多样。而多样的教学形式又经常为学生的创新思维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当今是一个信息化时代,这就要求教师要培养学生有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教师可以布置一些动手操作或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的作业题,如有一次在学完《千米的熟悉》后,我就布置学生找一些有关“千米”这一长度单位的资料,结果有学生告诉我,教科书上说汽车每小时行40千米不全面,他在网上查找资料时看到有的汽车每小时可行80千米,还有的车速度更快。在学习《24小时计时法》前,我布置学生观察在哪儿看过24小时计时法,学生告诉我他通过看电视,了解到中心电视台新闻联播时每晚19:00开始;《大风车》节目是18:00开始,有的甚至将它们列成时间表等等,学生都是通过多种媒体进行了解的,这样既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又培养了他们的创新精神。

四、运用多媒体,巧设练习、巩固新知。

知识的把握、技能的形成、智力的开发、能力的培养,以及良好的学风的养成,必须通过一定量的练习才能实现。所以,练习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在教师的主导作用下,发挥计算机容量大,信息的检索、提供、显示及信息类型的转换方便迅速,信息传播速度快的功能优势,巧妙设计练习,激发学生“乐学乐做”的情感非常重要。因此,在教学中,应广泛借助多媒体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练习素材,更多的练习和表现自己能力与成就的机会。同时,也为教师提供及时获得学生准确、真实的学习成效和学习态度及反馈信息的方法和途径。僻如在教学《角的熟悉》时,学生最轻易犯“角的大小与构成角的两边长短有关”的概念性错误。为了克服学生这一错误的熟悉,我们运用多媒体自制一个CAI课件,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其做法是:在讲完《角的熟悉》新课后,反馈练习时,依次出示一组练习根据屏幕上提供的各种图形判定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结果98%的学生能准确判定;接着出示一组两个大小相等而边的长短不相等的角和两个边的长短相等而大小不等的角的画面,要求学生判定每对角的大小。结果有些学生得到边长的角大这一错误的判定。这说明学生没有真正抓住事物的本质;为了直观验证他们判定的错误,屏幕上出现了一个以黑色为背景的高亮度的角。此时教师提醒学生注重两条边长短变化时这个角的大小有什么变化。学生通过观察屏幕演示自己得出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没有关系的结论。这种非常直观的演示,为学生积极思维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是其它手段所无法比拟的。学生根据观察,抓住了解决问题的关键,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了巩固新知的目的。

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与应用,非凡是CAI课件的开发、研究和应用,引起教育技术的第四次革命。CAI课件在教学中的合理应用,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爱好,激励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培养数学能力,发展智力以及突出教材的重、难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等方面都有积极作用。无论科学技术以何其迅猛的速度发展,只要“人类教师”更好地控制设计,操作使用“电脑教师”,“人类教师”的地位将永远不会被取代,现代化的教育手段必将推动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

由此可见,运用多媒体教学,不但能充分刺激学生的感官,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并能激发学生创造性的学习,发展他们的思维,培养运用知识的综合能力。总之,利用多媒体辅助进行教学是教育改革实践中的一种新探索,不仅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学生的数学知识、能力和思维等智力因素也得到发展。我们深信:教学改革伴随着多媒体手段的普遍运用,课堂教学效率将会不断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将得到全面发展。最后,望各位教师在实践中能得出更多的心得与经验交流

第四篇:多媒体在小学低段数学计算教学中的探索与应用

多媒体在小学低段数学计算教学中的探索与应用

盐城市冈中小学 王亮

摘要

计算是小学生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是从事数学学习,发展数学能力的根基。目前,在新的教育理念下有不少教师有了“学生计算能力下降,计算正确率低”这样的困惑。教者经过近三年的尝试,把多媒体与小学低段数学计算教学有机的结合起来,发现是解决这一困惑的有效途径。本文从新的教学理念、教材编排特点和信息化课堂教学的需求三方面分析阐述了小学低段数学计算教学使用多媒体的重要性,通过教学实践,发现多媒体在计算教学的多个环节都起着重要作用,感悟到计算教学中使用多媒体的诸多好处,但不可滥用,要注意使用的恰当性、适时性和有效性。关键词

多媒体 计算教学 探索 应用

计算是小学生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是从事数学学习,发展数学能力的根基。根据不少教师反映,近几年学生的计算能力有所下降,计算正确率低等现象发生。经过教学实践证明,在小学低段数学计算教学中使用多媒体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有效途径。

一、背景分析

二十一世纪是一个知识、经济、信息化的时代,对人才的需要有了更高的要求,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是每位教师的教育目标。那么,在教学中不再是一只粉笔一本书上完一节课,而是要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把学生带进有文字,有图画,有声音,有动画的新型课堂,让学生在这种直观形象、有声有色、高效集成的环境下学习,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处理信息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思维能力,只有这样的教学活动才能培养出社会所需要的优秀人才。可见,多媒体在教学中的广泛应用是时代的要求,是新课改的要求,尤其在数学计算教学中使用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有效的计算教学必须符合新课程理念,必须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数学新课程标准》强调“在计算教学中,应减少单纯的技能训练,避免繁杂计算和程式化地叙述‘算理’。”因此,把计算教学局限计算本身,把计算作为专门的技能来学习,只强调训练学生程式化的叙述“算理”,注重模仿和记忆算法,重视单纯的技能训练,采用简单、枯燥的形式来强化学生计算技能和熟练程度,这样的计算教学忽视了计算的现实背景,削弱了计算与实际问题的联系,显然是不符合新理念对计算教学的要求。而小学低年级儿童对具体、形象、生动的事物感兴趣,对身边的熟悉事物感兴趣,主要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使用多媒体能够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贴近了学生与现实的距离,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习兴趣,启发学生思维,使学习内容变枯燥为生动,多媒体的强大功能对优化教学过程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在小学低段以计算教学为主的教育教学过程中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是最有效的途径。

根据现行的小学九年义务教育数学教材的编排特点来看,计算教学的内容编排有很大的变化,不再直接出示计算的算式,而是创设生活情境,通过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激发学生计算需求----探究算法、算理,激发了学生自主探究的欲望,进一步为认真地学习算法、算理提供了前提条件。因此,使用多媒体在计算教学中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直观演示算理、呈现多样化练习等具有重要的作用。

因此,在计算教学中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是小学低段计算教学在秉承传统教学模式上的一次突破,也是对教者的一种挑战!

二、教学实践

实践1:

巧用多媒体创设有效情境,优化教学过程。有效的教学情境是学习的兴奋剂和催化剂,它能快速地吸引学生的注意,激活学生的思维状态,使他们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中来,所以计算教学同样需要创设情境。使用多媒体课件再现学生生活情境是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教学手段。教师结合计算教学内容,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恰当地使用多媒体创设生活情境,一方面在情境中提出数学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产生计算的需要,引发探究计算方法的欲望;另一方面通过情境的创设,引起学生的注意他们会自主地去数、去想、去算;潜在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能根据实际情境适时地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例如:我在教学“9加几”这节课时,创设了一个开运动会的情景(配运动会进行曲),操场上有许多学生正在比赛,还有裁判员;有非运动员在数饮料,有运动员在跑步、跳远、踢毽子、跳绳。在课堂上学生自主地进入了生活情境中,他们认真地观察着,这时我提问:同学们都参加了什么运动项目?学生就立刻回答:有跑步、跳远、踢毽子、跳绳。我又问:运动会马上就要结束了,有几位学生正在整理饮料箱,你知道有多少盒饮料吗?学生会立刻观察到箱子里有9盒,箱子外面有4盒,(13盒)学生回答后,我再追问“你是怎样知道的?”,直到引导学生说出用“凑十法”的原理算比较简单。这样我就很轻松、自然地把学生带入了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9加几,而且也让学生体会到了9加几的算式也可以用“凑十法”的算理来计算。创设了这样的教学情境,不仅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开启了学生智慧之门,学生完全是在老师有目的的设计之下,积极、主动地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实践2:

使用多媒体可以直观演示算理,突破教学难点。算理是计算教学中的重点,更是计算教学的难点,如何突破这一难点,更为直观的、具体、生动的明确算理显得尤为重要,使用多媒体课件直观演示是一种有效的解决问题的途径。

如:教学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不能整除的)的除法52÷2(苏教版国标本第五册)时,高老师先用5筒带2个的形式呈现了52个羽毛球,并结合实物图提出问题:把这些羽毛球平均分给2个班,每班能分得多少个?引导学生列出算式后,让学生借助学具动手把52个羽毛球平均分成2份,同时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的动画形式,把分的过程直观的演示给学生看,启发学生认识到:把52平均分成2份时,通常是先把5个十平均分成2份,每份得到2个十,再把余下的1个十与2个一合起来继续分,从而为接下来的竖式计算的方法提供支持,帮助学生完成从具体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逻辑思维这一过程。

实践3: 使用多媒体可以直观演示算式的意义和运算顺序,突出教学重点。在教学中,仅凭语言并不能代替直观图像给学生带来的直接、具体、生动的认知效果。我在教学一年级数学人教版上册教材第72--74页“连加、连减”一课时,设计了生动、有趣的多媒体动画课件,有5只小鸡在草地上吃米,来了2只,又来了1只,一共有机只小鸡?(连加)有8只小鸡在草地上吃米,走了2只,又走了2只,草地上还剩下几只小鸡?(连减),动态的画面展示,逼真地演示了整个过程,学生清晰、直观地理解了连加、连减算式的意义和运算顺序,突出了教学重点,优化教学过程。

实践4:

使用多媒体可以呈现形式多样的练习,提高计算能力。在新理念下的计算教学中,少数教师反映的学生计算能力下降,主要原因是计算教学的课堂容量不够大,教学过程中偏重算理、算法,而减少了对学生计算能力的训练。在教学中使用多媒体既可以根据教学内容设计有效的,丰富的课堂练习,加大课堂容量;又

可以设计有趣的,形式多样的专项或综合性计算练习。使学生的计算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1)根据教学内容呈现有坡度的课堂练习。例如:在教学“9加几”的过程中,多媒体课件呈现的课堂练习是这样的,第1题圈一圈,算一算,看图列式;第2题口算20道9加几的算式;第3题抢答9加几的算式和10以内的加减法算式。(2)根据教学内容呈现多种形式的课堂练习。例如设计一些走迷宫、小动物找家、智勇大冲关等游戏形式的计算练习,既冲淡计算的乏味和枯燥,又激起学生计算的兴趣,达到较好的效果。

(3)播放录音学生听算。当学生的口算能力具有一定基础时,可以适当的设计一些听算练习,难度不能太大,主要在一、二年级进行。我校在每学期末,都会在一、二年级进行听算比赛,听算的算式题目都是在所学知识范围内,12分钟100道题。学生们通过训练,计算能力有很大的提高。

三、教学思考

在使用多媒体创设情境、演示算理、呈现练习等过程时都要适时、适当、有效。教学情境是一种特殊的教学环境,是教师为了帮助学生的学习,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年龄特点,有目的地创设生活情境。它是学生理解知识、掌握技能、形成能力的重要源泉,是联系现实生活与数学学习、具体问题与抽象概念之间的桥梁。尽管使用多媒体有很多的好处,但还是要适时、适当、有效地使用。我们切不可为了体现“现代性”的时尚,刻意追求形式,或是为了所谓的“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牵强地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这都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如何使多媒体在计算教学中发挥最大的效用,收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将是教者在教学中继续探究的课题。

参考文献:

《数学课程标准》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年6月 王婷 《小学教学参考》 2001年1月

高虎 《突出算理教学提高计算能力》 2008年10月6日发表

第五篇:“发现法”在小学数学几何形体计算教学中的应用

“发现法”在小学数学几何形体计算教学中的应用 世界杰出的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对发现法解释说:“发现不限于寻求人类尚未知晓的事物,确切地说,它包括用自己的头脑亲自获取知识的一切方法。”布鲁纳所说的发现是将原发现过程从教学角度加以编制,使其成为学生能够步步前进的学习途径。

“发现法”有助于迁移能力的形成。任何能力都是锻炼培养的结果,学习能力也是这样。我在教小学数学第八册“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时,充分运用了“发现法”。首先复习已学过的直角、锐角、钝角、平角、二直角等于一平角、一平角是180°,而后,让学生用已准备好的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分别剪一剪,拼一拼,观察和发现三种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分别拼出的角与平角的关系。通过学生的动手操作和观察、思维,在教师的精心引导下由学生归纳: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运用发现法教学,能培养学生的探究动机,通过操作、验证、观察,由死概念,死知识转化成活的能力。

“发现法”有利于培养创造力。发现学习过程中起作用的独立思维、直觉思维和洞察力,以及比较、类推等,都是构成创造态度的要素,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发现法,能促进学生对各种新问题提出假设、预测,并加以观察、思考、比较、类推,以至解决。在进行“梯形面积的计算”教学时,我设计这样几块投影片:

利用割补法来推导梯形的面积公式,可转化为“长方形的面积等于长乘以宽”的方法计算,投影片上的梯形割去的部分可用纸遮住,补的部分放上对齐。另外设计这样的投影片:

进行拼接。通过演示,启发引导学生观察、思维,逐步去自我发现拼出的平行四边形的底正好是原梯形的上底与下底的和,高仍是原来的高,面积却是梯形面积的2倍,进而推导发现“梯形的面积等于上底加下底的和乘以高除以2”这个公式。

在教学过程中,不是要学生在老师的讲授之后机械地去记忆,而是要通过老师的引导、启发,亲自动手操作,让学生从书籍的材料中概括出应有的原则和规律,从而获取新知识,发展学生的聪明才智。

“组合图形面积”的教学,是各种基本图形面积教学的综合运用,学生的认识和接受有一定的难度,主要在于组合图形的分解不易掌握。教学这部分知识,我首先引导学生正确分析图形和分解图形,指导学生通过观察,发现图形的组合因素(即由哪几个基本图形组合而成),分析过程中,始终贯穿教师点拨和学生发现相结合的原则,调动学生多思多解,灵活思维,逐步提高学生识别图形,正确分割、拼凑的能力,及时发现和掌握解题技能和技巧。例如小学数学第八册51页第六题“求组合图形的面积”,如图所示此题能很好的培养学生分割、拼凑图形的能力。课前师生共同准备几块题中所需要的硬纸板,小剪和小尺,课堂上提出问题后,指导学生拼剪,然后前后桌讨论拼剪的方法,同学们各抒己见。我通过启发和引导,以学生为主,归纳出多种求这个图形面积的不同方法,引导学生拓宽思路,然后再找出类同的组合图形让学生求面积。这样使课堂气氛活跃,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生活与教学的实践告诉我们:一个人在碰到完全没有经历过的好奇问题时,从最初的困惑到最后的解决,需要漫长而曲折的思维过程,经过了一个或几个解决问题的周期之后,再碰到类似问题,思维过程将大大缩短,反应将变得敏捷而有效。用心理学的术语说就是思维过程变得图象化了。图象化的表现实际上就是迁移能力的形成。日本心理学家通过实验证明发现法与其他方法相比效益高,所以,布鲁纳坚信地说:“人唯有凭借解决问题或发现问题的能力,才能真正地发现其方法。”实践证明,发现法教学,使学生有对学科本身的内在兴趣和发现的自信,而这些又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取得初步成功之后产生的,所以,发现学习容易形成独立的学习积极性,并使学习过程不再是学习负担,而变为学习乐趣。古语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每有意会,便欣然忘食。”就是这个道理。

下载计算教学在数学中的应用(合集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计算教学在数学中的应用(合集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多媒体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多媒体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宝轮一小 穆康庆 以数字化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时代,多媒体教学在数学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也体现了时代发展的需要。多媒体技术的运用能优化教学......

    多媒体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

    多媒体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 一、优化数学的教学过程,攻克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在小学数学课程的教学中,突破重点和难点知识是教学的重要内容,如何才可以击破难点是每一个数学老......

    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文林路小学 曹显格 【内容提要】在信息技术普遍的今天,如何让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更好的与数学教学环境融会贯通;如何调动当学生面对抽象而又严谨......

    多媒体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多媒体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计算机已进入我国的教育领域,并得到迅速的发展。计算机在教育上的应用,使得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材观念与形式、课堂教学......

    情景教学在数学中的应用

    情景教学在数学中的应用 摘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何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一直是广大教育工作者不断探索的课题.笔者认为,课堂教学应以集体的自主活动为主旋律,即教师为主......

    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推进,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现代科学技术,已经渗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同时对现代教育教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数学教学中,......

    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王立 泌阳县象河乡中心学校 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正在对数学课程内容、数学教学、数学学习等产生深刻的影响。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素质......

    多媒体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多媒体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遵义县三岔镇中学 何从波 『摘要』: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师要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大力开发并向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把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