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论语选修课教学计划2014
选修课教学计划——《论语》选读
《论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渊源,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构成中华民族的传统价值观念和文化心理,源远流长,影响深远。尤其是《论语》中所体现出来的对人生终极意义的思考和完美人格的追求,是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的宝贵资源。因此,在经济社会和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论语>选读》课程的设置,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
一、授课内容提要:
《论语》是记载孔子言行、兼及部分弟子言行的一部著作,是中国儒家思想的渊源,是中国的文化珍宝,更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经过两千多年的潜移默化,《论语》中体现出来的思想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共同价值观念和理想追求,比如“仁者爱人”、“ 为政以德”、“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等等,至今仍闪耀着人文主义光芒,仍是我们需要汲取的宝贵的精神营养。
二、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经典,普及古代经典知识,进行古文阅读训练,深入认识传统文化,汲取传统文化的精华,陶冶情操,塑造健康、高尚的人格,在新的时代传承、弘扬传统文化。
三、教学方式
学习古代经典,只有积极的心态和热情是不够的,古文字及其特有的表达方式毕竟和我们今天的语言有着很大的差别。所以,把教学内容分为文字、文章和文化三个层次,由浅入深,层层递进。第一个层次,疏通文字、语句。侧重字音、字形、字义的讲解,以及句子的翻译,让学生先弄明白句意,然后让学生反复阅读,背诵名句名段。“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反复阅读、背诵,既能培养文言语感,也是加强理解的有效方式。
第二个层次,分析和鉴赏章法技巧。《论语》是语录体的古代散文集,整部书的章法灵活,句式活泼,对话的方式使得抽象的道理有了生动的语境,孔子与弟子的问答大多简短、含蓄,意味隽永。孔子对弟子的教诲或简单应答,点到即止,或启发辩论,侃侃而谈,他的思想在弟子的问答中如繁星点点,永久地闪耀在中国乃至人类文明的星空。
第三个层次,在通晓句意、领略章法的基础上,准确把握相关段落的主题内涵,通晓其中的文化意义和价值,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从古文中发现能为今用的具有现实意义的内容,然后深入浅出地给学生讲解。之后,结合学生的学习、生活以及身边的社会现实,将《论语》中的深邃内涵与生活现实融会贯通,这样,既丰富了教学的内容,也提高了内容本身的趣味性,同时还能提高学生对社会现象的观察分析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凸显《论语》学习的现实意义。
对一般学生,要求能听懂,理解老师讲解的内容,对某些基础好的学生要求初学掌握所学内容.要求学生做好课堂听课记录并在适时检查,作为总成绩的参考.四、课程设置:一共十课时,具体内容如下:(一)为政以德,(二)克己复礼,(三)待贾而沽,(四)知其不可而为之,(五)仁者爱人 ,(六)君子之风,(七)周而不比,(八)出辞气远鄙倍,(九)高山仰止,(十)沂水春风
第二篇:论语《为政》选修课讲稿(范文模版)
论语
为政篇
吴蕾•
看《论语》中的为政之道
摘要:儒家讲求“学而优则仕”,因此儒家对如何为争做了许多积极而有力的探索,作为儒家代表作之一的《伦语》对此也从从政者的素质、态度及方法等方面作了一些阐述。
关键词:论语 为政 为政以德 吾十有五 至于学
一、《论语》
《论语》是儒家经典代表作之一,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籍,由其弟子及再传弟子编撰而成。说直白些,也就是孔子之门生弟子为了追悼孔子而特意召开的“研讨会”之座谈言论纪要汇编。所以呈现为语录形态。因为是众人之座谈,所以成圆环状之列席之态,这也正合“论”字本意。
论,言为意所指,故取其形。仑,表声,亦为意所向,取其形声。与“仑”所类,皆以“圆环形向心辐射”,如“轮,抡”等。“论语”者,论之心声心得之众言也。论,即座谈之意;语,语录,记录。
二、《论语•为政》概述
《为政》篇是《论语》的第二篇,紧随第一篇《学而》使他的一个延续,但比它难读。第一篇其实只要弄清楚“学问”指的是做人的道理,在讲个人做学问的内在修养,则每句都可以理解其用意。而《为政》是学问的外用,初看上去比较乱,好像并不是在说为政,而是在讲孝、讲君子、讲信用,似乎都是与政治无关的东西。
查阅资料“政”的意思——政,会意兼形声,从攴从正,正亦声。攴,敲击,统治者靠皮鞭来推行其政治。正,光明正大。政,正也。那么,在这里孔子是不是还是在讲做人?将如何做一个正直的人?继续大量搜集资料后发现这个说法很牵强。其实,为政就是讲如何来当政。但讲的是“为政”,不是政治。孔子所提的“为政”就是教化之意。宋朝宰相赵普曾说自己是以半部论语治天下,足见论语在为政等方面的作用与意义。
《为政》篇一共24句。第一句讲的是为政的最高境界,是主旨句起提纲挈领的作用。然后用《诗经》“思无邪”说明为政最需要解决的是思想问题。再后用自己的人生经历来说明为政需要丰富的人生经历。接下来,用了好几句来讲“孝”,然后讲了一个为政者的修为问题,最后用几句话总结:为政者“要有见义勇为的大勇,要有人溺己溺、人饥己饥的胸怀。”这样一看为政篇的思路就很清晰了。
三、第一则 ——子曰:“为政以德(1),譬如北辰(2),居其所(3)而众星共(4)之。”
【注释】
•(1)为政以德:以,用的意思。此句是说统治者应以道德进行统治,即“德治”。
•(2)北辰:北极星。•(3)所:处所,位置。•(4)共:同拱,环绕的意思。【译文】
孔子说:“(周君)以道德教化来治理政事,就会像北极星那样,自己居于一定的方位,而群星都会环绕在它的周围。”
【评析】
这段话代表了孔子的“为政以德”的思想,意思是说,统治者如果实行德治,群臣百姓就会自动围绕着你转。这是强调道德对政治生活的决定作用,主张以道德教化为治国的原则。这是孔子学说中较有价值的部分,表明儒家治国的基本原则是德治,而非严刑峻法。孔子提出的“为政以德”是在继承西周时期的“明德慎罚”思想以及春秋时期的德治思想资源的基础上形成的。后经孟子、荀子的系统发挥,形成了一套严密完整系统的治国方略。强调各级的政府官员首先要有道德,并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来感化和教育百姓。统治者的道德品质不仅关系到社会的风气,还对国家的长治久安有重要的影响。孔子所以提出“为政以德”是因为:
①统治集团的道德风气对社会道德风尚有导向社会效应;“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是实行“德政”的关键; ②为了缓和消解统治者与被统治者之间日益尖锐的矛盾,防止“民变”的扩大,首先要规范统治者的行为,谨慎对待与民众的关系,争得民心。
③孔子崇拜周公“敬德保民”、“以德慎罚”的传统,汲取殷商失德亡国的教训和周朝有德而兴的历史经验。
德治论是一种政治理想主义,它把道德的社会功用夸大了,所以孔子、孟子在当时到处碰壁,并被目为迂远而阔于事情,相反富国强兵的法家学说得到了列国的采用。但是道德治国论只是不能独用,却不可或缺。它提出的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的见解和正人先要正已的主张,都是万古不移的真理,它比法治论更具有战略眼光,更符合人道主义的精神。
四、第四则——子曰:“吾十有①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②,四十而不惑③,五十而知天命④,六十而耳顺⑤,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⑥。” 【注释】
①有:同“又”。
②立:站得住的意思。
③不惑:掌握了知识,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④天命:指不能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
⑤耳顺:对此有多种解释。一般而言,指对那些于己不利的意见也能正确对待。⑥从心所欲不逾矩:从,遵从的意思。逾,越过。矩,规矩。【译文】 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于学习;三十岁能够自立;四十岁能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五十岁懂得了天命;六十岁能正确对待各种言论,不觉得不顺;七十岁能随心所欲而不越出规矩。”
【评析】在本章里,孔子自述了他学习和修养的过程。这一过程,是一个随着年龄的增长,思想境界逐步提高的过程。就思想境界来讲,整个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十五岁到四十岁是学习领会的阶段;五十、六十岁是安心立命的阶段,也就是不受环境左右的阶段;七十岁是主观意识和做人的规则融合为一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中,道德修养达到了最高的境界。
孔子的道德修养过程,有合理因素:第一,他看到了人的道德修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不能一下子完成,不能搞突击,要经过长时间的学习和锻炼,要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第二,道德的最高境界是思想和言行的融合,自觉地遵守道德规范,而不是勉强去做。这两点对任何人都是适用的。
【重点赏析】“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孔子说这句话的时候已经七十多了,七十三岁上,这位伟人去世了。现在,很多人有了点本事就喜欢给自己写传记,刊刻于世,只怕不能留名于后;但孔子自己,仅仅留下了这句话来为自己的一生做个总结,还是后人弟子们记录下来的。
这句话是不好翻译的,因为这是孔子对自己的人生进行的简洁的盘点,有很多东西都给省略了。我们看不懂,是因为孔子没必要给我们说那么清楚,在孔子自己自然是什么都清楚的。那,后来者就需要顺着孔子一生的脉络,自己探个究竟了,虽然免不了把自己的体会附加给了孔子,也是没办法的事。
——吾十有五而有志于学
我译之为:“我十五岁开始立志学习。” 很多人都会笑:我三四岁上幼儿园就在学习了,孔子十五岁才学习,我比孔子早十多年!但其实这一句并不是“吾十有五而学”,而是“志于学”,有没有这一个“志”字,天差地别。朱熹《四书章句集注》说:“志乎此,则念念在此而不厌矣。”“志”也就是热爱、念念不忘的意思。能在十五岁就达到这个程度的,又有几个人?十五岁正是闹腾叛逆的时候,孔子却已经坚定好好学习的决心,实在是了不起。
古希腊有一个著名的圆圈理论:人的知识就像是一个园,圆内是已知,圆是未知,圆圈越大代表着知识越多。但是圆圈越大,与未知的边界也就越大,接触到的未知事物也就越多,所以越有知识的人越会感受到自己的无知。这个理论非常有道理,我们的成长都有这么一个过程:小的时候不知道天高地厚,以为自己够聪明知识够丰富;随着见识增长,圆圈逐渐扩大到一定程度,有一天会突然发现自己知识与外界相比是多么的浅薄,才发奋努力。孔子可能在十五岁时,就意识到自己的无知,于是下定决心好好学习。
其实孔子的学习要比十五岁早得多,这里要注意的是“有志”这个词,即,十五岁那年,孔子开始有了一种觉醒,有了一种自觉。人生一世,自觉不自觉地,每个人每时每刻都在学习,无论你是多么被动,也免不了受到外界的刺激,这刺激留在你的大脑之中,你就已经在“学习”了。那么,一个人能不能成点事,能不能有点学问,其实不在学习,而在是否“有志”地学习。
童年时期,孔子就已经开始了学习,不过也跟我们一样,是一种最自然的学习方式。譬如他也玩游戏。他经常偷看国家的各种祭祀活动,然后就跟小伙伴们一起装扮起来,你是国君,我是大祭司,我是司仪,一板一眼。可能正是这样的经历,使得孔子一生以“复周礼”为己任。
十五岁,是少年时期了,正是朝阳初生,心海澎湃。此时的觉醒正得其时。孔子要立志学习了。而学习对一个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孔子说自己并不是个先知,“吾非生而知之者”,哪能不学习呢?其实,这世界上哪里有先知?有的只是因好学而先知者罢了。而孔子,就是个这样的人。
孔子的学习非常勤奋。他本就不笨,加上勤奋,所以很快就掌握了很多知识。后来就跑到国家图书馆去读书,在断简乱麻间翻检了几年,渐渐觉得无书可读了,于是开始“求学”。学习而能到“求”的地步,不成事几乎是不可能的。为了问“礼”,跑到国都洛阳向老子求问;为了问“乐”,向乐师求教„„“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孔子这样说了,也这样做了。孔子的学习是终身的。可以说,学习,成了孔子的生活方式之一,就像人必须吃饭睡觉一样自然,学习,对孔子来说是自然而然的生存方式。六七十岁的时候孜孜于《周易》,竟然“韦编三绝”,还说,假如上天再给他几年时间,他就可以把这本最难解的书解开了。可惜天命难违,他竟没能达成心愿。十几年前,教育界提出“终身学习”的概念,其实只要看看孔子就什么都明白了。
他向一切学习。除了向人学习外,他还师法自然。看到天地浩瀚而宏大,孔子突然不想说话了,因为天化成万物而无言,我还要聒噪什么呢?他目睹流水而喟然叹息:“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有感于心,不免大痛。
他在快乐的学习,因为他喜爱他所学习的东西。“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以上所有的学习,都可以称之为“勤奋”,但不能说“刻苦”,因为孔子在学习之中就是快乐的,喜乐的,勤奋足矣,何来痛苦?既无痛苦,何来刻苦?
我们不能强求每个人都像孔子一样伟大;但一个人,能像孔子一样,视学习为生命的一种存在方式,便不会是一个无趣的人。
第三篇:高二历史选修课教学计划
1027-2018学年第二学期高二历史
教学工作计划
比西巴格乡中学史地教研组
阿吉热木·克热木 2018年3月5日
1027-2018学年第二学期高二历史
教学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1、认真贯彻教育部颁布《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对历史教学的基本要求,文科班把教学目标定位于完成历史选修I、III规定的各项教学任务。
2、历史教学要全面贯彻素质教育的指导方针,把教学目标定位于使学生通过对丰富的历史知识的学习,锻炼历史学科能力,培养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从中汲取营养,达到渊博学识、提高自身修养、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要的目的。
3、在抓好基本能力培养的同时,也注重对基础知识的教学,使学生顺利完成高二历史的学习。
二、教材
以《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为依据,以人教版2004编《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I-III(必修)》、《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I、III(选修)》为教材,以人教版《高中历史I、III(必修)教师教学用书》《高中历史I、III(选修)教师教学用书》为教参。
三、学情分析
高二年级共有一个班级是文科班。其中,本学期该班开设历史课一周有4节,只我1位历史老师任教。本学期学习的内容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选修
(一),按课标要求,共有9个专题。高二年级在高一的基础之上,在教与学的理念和习惯上学生与教师有比较好的配合,在教与学的方法上应如何突破,如何在改革面前吸取经验,探索过程中少走弯路,这是摆在我们高二师生面前的重要问题。
四、教学要求
1、认真研究课标、教材,妥善处理教学内容,正确处理好教师和学生之间教与学的关系。
2、教学中应着重于对教材中提供的原始文献资料的运用等方面,培养学生阅读、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培养和提高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理论的能力。
3、提倡多种教学手段的使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从而掌握基础知识,养成能力,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五、教学安排
第12-17周文科班完成选修Ⅲ,六个单元的六个专题教学任务及期末考测试。(节假日放假,则据实际情况往后进行调整)
第18周文科复习期末考试。
第四篇:论语选修课观后感:轮孝
学而篇中有:
1.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译文】
一个能在家庭中奉守孝悌原则的人,一旦进入社会,是不太可能冒犯在上位者的。
2.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译文】
年少之人,在家要孝顺父母,在外要尊长敬老。
3.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译文】
儿子三年不改变父亲所遵循的原则,就可以称作是孝子了。
为政篇中有:
1.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译文】
孟懿子问什么是孝,孔子说:‚孝就是不要违背礼。‛后来樊迟给孔子驾车,孔子告诉他:‚孟孙问我什么是孝,我回答他说不要违背礼。‛樊迟说:‚不要违背礼是什么意思呢?‛
孔子说:‚父母活着的时候,要按礼侍奉他们;父母去世后,要按礼埋葬他们、祭祀他们。‛
【评析】
孔子极其重视孝,要求人们对自己的父母尽孝道,无论他们在世或去世,都应如此。但这里着重讲的是,尽孝时不应违背礼的规定,否则就不是真正的孝。可见,孝不是空泛的、随意的,必须受礼的规定,依礼而行就是孝。
2.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译文】
孟武伯向孔子请教孝道。孔子说:‚对父母,要特别为他们的疾病担忧。(这样做就可以算是尽孝了。)‛
【评析】
本章是孔子对孟懿子之子问孝的答案。对于这里孔子所说的父母唯其疾之忧,历来有三种解释:1.父母爱自己的子女,无所不至,唯恐其有疾病,子女能够体会到父母的这种心情,在日常生活中格外谨慎小心,这就是孝。2.做子女的,只需父母在自己有病时担忧,但在其他方面就不必担忧了,表明父母的亲子之情。3.子女只要为父母的病疾而担忧,其他方面不必过多地担忧。本文采用第三种说法。
3.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译文】
子游问什么是孝,孔子说:‚如今所谓的孝,只是说能够赡养父母便足够了。然而,就是犬马都能够得到饲养。如果不存心孝敬父母,那么赡养父母与饲养犬马又有什么区别呢?‛
【评析】
本篇还是谈论孝的问题。对于‚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一句,历来也有几种不同的解释。一是说狗守门、马拉车驮物,也能侍奉人;二是说犬马也能得到人的饲养。本文采用后一种说法,困为此说比较妥贴。
4.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译文】
子夏问什么是孝,孔子说:‚(当子女的要尽到孝),最不容易的就是对父母和颜悦色,仅仅是有了事情,儿女需要替父母去做,有了酒饭,让父母吃,难道能认为这样就可以算是孝了吗?‛
【评析】
本篇的第5、6、7、8章,都是孔子谈论有关孝的问题。孔子所提倡的孝,体现在各个方面和各个层次,反映了宗法制度的需要,适应了当时社会的需要。一个共同的思想,就是不仅要从形式上按周礼的原则侍奉父母,而且要从内心深处真正地孝敬父母。
孝与当今社会
孔子说:‚年少之人,在家要孝顺父母,在外要尊敬长辈。‛所以孝很早之前就在中国出现了,并且随着中国社会的不断发展而逐渐完善。但是现今却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现象。
孝是中国古代社会的基本道德规范。一般指社会要求子女对父母的义务,包括尊敬,关爱,养老送终等等。在中国,孝的观念源远流长,甲骨文中就出现了‚孝‛字。在历史发展的潮流中,孝文化在历代名家的补充发展下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而其中最出名的便是《论语》。《论语》这部恢弘的巨作中就多次提到了孝的真谛。
然而本来应该继续传承和发扬的中国传统孝道,却在如今被有些人因为一点小的利益而破坏了。如今我们更多的是听到父母与字呢间因为赡养,抚养或者遗产问题闹得要打官司。难道利益两字真的胜过了亲情吗?这是在是当今社会的悲哀啊!
但是我们应该相信的是更多的人是很好的传承了孝道。他们真
诚地与家人相处,孝顺父母,孝敬长辈,孝养家人,把本该是义务的事情当做快乐的事情完成,并且在里面真正地得到了快乐。这才是真正的孝道之本。
最根本的问题是我们应该怎样才能真正的实现孝呢?尽孝以敬,孔子认为,孝是子女对父母带有浓烈感情的养。这种感情就是敬重,敬仰,敬畏。没有敬,就没有孝。一个人即使赡养了父母,如果没有敬重的感情,那和养只狗有什么区别?这只能算养,不是孝;尽孝不怨。孔子认为,孝的第二含义是外在的,是态度问题,都表现在表面上。孔子告诉我们,子女在赡养父母问题上永远保持和颜悦色,永远没有怨言是很困难的。色难,可以重很多人生经历中得到认证。我们许多人都是愿意赡养父母亲人的,但是时间久了就会不自动的表现出不耐烦的表情。所以敬孝的重要表现之一就是要永远对父母和颜悦色,不发脾气,没有怨言。那个才是真正的孝道。
孝道作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对现代社会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今天我们进入到一个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都比较先进的社会,人们的生活方式,思想观点都发生的极大地变化。孝道对于加强中华民族的团结,其心协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从家庭道德建设和个人修身养性看,现代中国正面临着家庭失和,老人失养,个人道德失落的危机。而孝道刚好就增加了这种家庭凝聚力,父母子女之间的亲和力。会使家庭更加和睦,从而使社会更加和谐。
随着中国社会的不断发展而不断地丰富和赋予新的内容。弘扬中华中华民族传统孝文化,重现与现代文明社会相适应的孝道文化,对融合人际关系,实现家庭和睦,营造孝亲敬老的良好社会氛围,发挥贤孝文化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作用具有很重要的现实社会意义。
希望随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健全,我们能把孝随之传承发扬,建立中国特色的孝文化。
第五篇:《论语与道德经》选修课心得体会
《论语与道德经》选修课心得体会
这学期我选了老师开设的《论语与道德经》选修课,在课堂上,我深深地被老师渊博的知识和声情并茂的讲课方式所感染。后3堂关于《道德经》的课,因为实习的原因,有所耽误,在此表示歉意。以下是我结合老师的讲授,一些自己的感悟。
治学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即:几个人在一起行走,其中一定有可以当你老师的人。我们要看到别人的长处,加以学习,使自己在这方面变强,同时,当发现别人的短处时,我们要思考自己是不是也有同样的毛病,然后对其改正。我觉得这是一种谦虚、谨慎、求知若渴地学习态度。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也许我们可能在整体上看比别人能好一点,但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长或优秀品格,而这些正是我们要完善或者学习的地方,我们没有必要像三国时杨修一样“恃才放旷”,给别人一种居高临下的感觉。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我们要谦虚,我们要以真诚的态度学习,弥补自己所欠缺的东西。想起一句俗语“扬长避短”,我有点不赞同这句话。“扬长”,发扬长处;“避短”,回避缺点。我觉得发扬长处固然正确,这样有利于一个人展现个性,培养自信;而回避自己的短处,难道因为耻于自己的缺点,这就有点没必要了吧,不断地回避只会让自己在那方面越来越不足。所以,我更喜欢“择善而从,择不善而改”,只有认识到自己的不足,然后加以改正,人才会全面发展。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是阐述学习与思考的关系。读书不深入思考,越学越糊涂;思考却不读书,就一无所成。学习和思考不是相互独立的,是两个相互关联、相互递进的过程,一味的学习没有时间来回忆、总结接受的新知识,我们只会形成一种“猴子掰玉米”的自我满足。只有在不断学习和复习的过程中,新的知识才会积累,旧的知识才会巩固。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成为一个“博学”的人。
为人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调也!”这句话如果从表面上理解,就是:碰到了一年中最寒冷的季节,才知道松柏是最后凋谢的。更深层次的发掘,它告诉人们:只有经历了艰苦环境的磨练,才能锻炼出坚韧、顽强的毅力与意志。生活何尝又不是这样,我们经历残酷高考的洗礼,我们现在又面临考研的压力,我们有过失败的打击,我们遭受他人的嘲笑……这些让我们步履维艰,身心疲惫。但也正是这些让我们变得更加成熟,更加坚强。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一个人生活的环境愈是苦难,愈是困难,就愈能磨炼出人的刚强、勇敢。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在逆境中求存,我们必须勇敢地面对。一味地退缩,只会逆来顺受,被困难绊倒;迎风挑战,昂着面对,才能在社会中站稳。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翻译出来是:子贡问孔子:“有没有一句话可以奉行终生?”孔子说:“大概就是‘恕’了,自己做不到的事,不要强施加在别人身上。”对于这句话,我觉得一方面“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体现了孔子儒家思想中的“仁”和“恕”思想,孔子强调的是一个“恕”字,退一步海阔天空,人应该宽恕待人,为他人着想,以自己的真诚换取别人的真心,在真诚与真心的传递中,我们社会的爱也得以广泛传播,这样一个真善美的世界将会指日可待。另一方面,说小点,就是我们自己生活的小圈子,周围有亲人、老师、朋友、同学。人往往是自私的,当我们碰到一些为难的事情的时候,也许我们怕麻烦,也许我们对这些事提不起兴趣,总之就是我们自己的心理在作怪,我们“委婉”地将它推给别人去做。而这,只是为了满足自己小小的私心,但是这个世界是公平的,自私的人会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代价。也许我们要学会一种生活方式,就是逐渐克制自己的私心,学会与他人交流,在交流沟通中,增加自己的个人魅力、责任感以及团结合作意识。
孝
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在今天的社会中却显得有点褪色。我这里的褪色是指孝在普通大众的心理重要程度有点下降,但孝是为人之本,这种下降是不应该的,所以对讲孝是非常必要的。
孔子讲究孝道。“父母在,不远游”,意思是:父母健在的时候,作为儿女,不出远门。我觉得陕西人在这一方面做的很好。陕西八大怪中有一怪“女儿不外嫁”,即嫁女儿的时候一般嫁到本地。一方面可能是陕西这个地方本来就是块宝地,风调雨顺,安居乐业。一方面也可以说离父母近,可以更好地照顾到父母。对于陕西的男的,我觉得也受到这方面的影响,大多数的男的比较“恋家”,特别是对于独生子女,出去闯荡吧,又顾忌着家里的父母,放不开手,所以,最后还是在本地成家立业。
在尽孝道方面,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意思是:“当他父亲在世的时候,要观察他的志向;在他父亲死后,要考察他的行为;若是他对他父亲的教诲长期不加改变,这样的人可以说是尽到孝了。”我觉得,现在的人不是以前的人,不会将继承父志作为自己的人生目标,现在的人都有自己的志向,所以我们不能通过继承父志来尽孝。
“事父母能竭其力。”孝敬父母,我们要尽心尽力。我觉得尽心尽力,不仅仅要求我们在父母周围的时候,嘘寒问暖,体贴父母,帮父母做力所能及的事,而且当我们在外求学、在外漂泊的时候,“儿在外,母担忧”。我们更应该时时打电话给父母报安,跟他们说说心里话,讲讲身边发生的乐事、趣事,让他们开心。这是一种孝,另外,我们在外背负了父母的期望,他们都希望子女过得好,具有良好的品德,这也是父母教育子女的出发点。在学校里,我们要刻苦努力,不断提高自己、锻炼自己。在社会上诚实做人、踏实做事,遵守道德与法律,不做让父母担心、忧心的事。现在有农村有好多空巢家庭,儿女每月给父母大量的金钱,而父母看着金钱孤单的在四面墙内,感受不到一丝来自儿女的温暖,儿女们还口口声声说自己有多么孝敬父母,其实他们大错特错。为父母提供丰厚的物质不是孝的根本,如果能够按照父母的意愿、教诲行事做人,有时间多陪一下父母,对得起父母,这才是真正的孝。
高尚是高尚者的通行证,卑鄙是卑鄙者的墓志铭
老师在一堂课上提到的是“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我对这句话印象十分深刻,下课后,我查阅了一些资料,并将自己的感悟叙述如下。
这句话出自北岛的《回答》,说到北岛,又不得不说朦胧派,朦胧派是1980以后诗坛出现的以个新的诗派,以舒婷、顾城、北岛、江河等一群青年诗人为先驱者,他们渴望光明的世界,通过一系列琐碎的意象来含蓄地表达对社会阴暗面的不满与鄙弃。
北岛的诗歌创作开始于十年**后期,反映了从迷惘到觉醒的一代青年的心声。十年**的荒诞现实,造成了诗人独特的“冷抒情”的方式——出奇的冷静和深刻的思辨性。而清醒的思辨与直觉思维产生的隐喻、象征意象相结合,是北岛诗歌显著的艺术特征,具有高度概括力的悖论式警句,造成了北岛诗独有的振聋发聩的艺术力量。
这两句诗歌对仗工整,采用对比和比喻的手法。“卑鄙”与“高尚”是两个道德极端,“通行证”与“墓志铭”是两种不同的道路,这四个意象形成两组鲜明的对比,在对比中表达出作者对那个变异的社会的怀疑和否定。同时,诗歌也体现出诗人强烈的历史责任感和对民族生存的忧患。在诗的结尾处,作者连用四个排比句“我不相信天是蓝的,我不相信雷的回声,我不相信梦是假的,我不相信死无报应”以及“新的转机”和“闪闪星斗”等词语,反映了他在面对黑暗和痛苦时的信心和希望。
我们生存在一个饱受物质文明冲击的社会,道德沦丧、贪污腐败的事经常曝光在各大媒体上,可能这些也只是沧海一粟,颇为嘲讽的可以用这句话来表达一下自己的情绪,换个角度想一想,现在我们国家有了新的领导班子,他们重视官员的贪污腐败问题,并且下大手,下狠手处理这些问题,正是他们在这方面的努力,这些违法乱纪行为才终于得到应有的处分,并起到杀鸡儆猴的效果。
我们崇尚并梦想的是“高尚是高尚者的通行证,卑鄙是卑鄙者的墓志铭”。在我们全国共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我们有理由相信,我们也充分相信,在党的领导之下,我们一定会走向繁荣、富强之路。
以上是我的一些想法和感受,最后,非常敬佩老师的学识,也非常感谢这学期老师的《论语与道德经》的陪伴,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