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商的近似值》教学建议

时间:2019-05-15 04:27:3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五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商的近似值》教学建议》,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五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商的近似值》教学建议》。

第一篇:五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商的近似值》教学建议

小学数学精选教案

《商的近似值》教学建议

信息窗3——三峡土特产

本信息窗呈现的是游客到三峡土特产专卖超市购买土特产的情境。图中包含的主要信息有:每盒腊肉有8块,一共花了97元;买了6盒茶叶,一共花了350元。借助问题“平均每块腊肉多少钱”和“平均每盒茶叶多少钱”,引入对求商的近似值和循环小数等知识的学习。

通过本信息窗的学习,学生应学会用“四舍五入法”求出商的近似值,能根据实际需要灵活地选取求近似值的方法;理解循环小数、有限小数、无限小数的意义。

教学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模拟表演,在情境中提出用小数除法解答的问题;也可以用多媒体课件呈现情境图,组织学生先仔细观察图中信息,再提出问题,展开对新知识的学习。

“合作探索”中共有两个红点和1个小电脑标示问题。第一个红点部分是学习求商的近似值的方法,能根据实际需要灵活选取求近似值的方法。第二个红点和小电脑标示的问题是学习循环小数、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

第一个红点标示的问题是:“平均每块腊肉多少钱?”学习求商的近似值的方法。教材结合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在计算中发现:计算钱数时,通常保留两位小数或一位小数,即精确到分或角就可以了,从而引出用“四舍五入法”求商的近似值的方法。

小学数学精选教案

教学时,可以先放手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全班交流、总结,从而引出用“四舍五入法”求商的近似值的方法。

课堂上,可以按以下步骤进行教学: ①让学生理解题意,根据数量关系列出算式。

②独立计算后,小组内具体说说需要多少钱,怎样付款,引导学生体验求商的近似值的必要性。③根据要求让学生用“四舍五入法”求商的近似值。

④通过讨论,总结求商的近似值的方法:除到商的小数位数要比需要保留的小数位数多一位,然后用“四舍五入法”求商的近似值。

⑤联系生活实际认识“进一法”和“去尾法”求商的近似值的方法。(“进一法”和“去尾法”在“自主练习”中有应用。)

另外,教师还可以向学生介绍“观察余数”求近似数的方法:若余数比除数的一半小,就把下一位的商直接舍去;若余数等于或大于除数的一半,就在已除得的商的末位数上添10注意事项:引导学生比较求积的近似值和求商的近似值的异同点,使学生明确它们的相同点都是按“四舍五入法”取近似值,不同点是,取商的近似值只要计算时比要保留的小数位数多除一位就可以了,取积的近似值时则要计算出整个积的值以后再取近似值。

小学数学精选教案

第二个红点标示的问题是:“平均每盒茶叶多少钱?”教材设计让学生独立列式计算,并发现解决问题的思路,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小电脑标示问题是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感性材料,揭示循环小数的意义。

教学第二个红点和小电脑问题时,可以采用“比比谁算得快”的形式,激发学生计算的兴趣,让学生在计算中发现,有的小数除法无论除到小数点后面多少位,继续除下去商和余数总会不断地重复出现。带着这样的发现,让学生接着计算小电脑标示的题目,进一步体验在有的小数除法中余数和商重复出现的情况,由此确信这一现象的普遍性。在此基础上,揭示循环小数的意义。最后,引导学生阅读“自主练习”后面的“你知道吗”栏目中的内容,了解有关循环小数的相关知识。再通过大量具体实例,揭示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的意义。

注意事项:①循环小数只要学生简单了解即可,不要对其分类。②可以举反例加深对循环小数的认识,如:1.332÷4=0.333,0.333是循环小数吗?③注意循环小数的写法。注意循环小数要看出循环的规律。

小学数学精选教案

如:2.1756756„不能写成2.175675„。

“自主练习”第1题是关于求商的近似值的基本练习题。练习时,应让学生自主完成,然后请学生结合每一道题说明求商的近似值的具体方法。

第2题是以填表格的形式巩固求商的近似值的方法的练习。通过练习,学生感受求商的近似值时,除到商的小数位数比需要保留的小数位数多一位即可。

第3题是求商的近似值的实际应用。练习时重点让学生说清取近似值的理由。

第4题是巩固有限小数、无限小数、循环小数知识的练习。练习时,可以借助计算器计算,调动学生计算的兴趣。

第5题是联系实际巩固求积和商的近似值的练习题。练习时,可以先让学生独立解答,通过交流和订正,使学生学会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用求近似值的方法。第(1)小题是用“四舍五入法”求积的近似值,9.28×2.2=20.416≈20.42(元);第(2)小题是用“进一法”求商的近似值,2.2÷0.35=6.285714„≈7(个)。另外,还有一种取近似值的方法叫“去尾法”,可以举例让学生了解。

小学数学精选教案

第6题是借助海洋动物知识巩固计算的练习。练习时,先让学生认识图中的海洋动物,明白数据表示的意义,并解决题中问题;然后根据题中提供的数据,提出小数除法问题,并解答。该题应借助观察和计算,让学生感受自然界的多彩和有趣。

第7题是利用求商的近似值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练习。练习时,先让学生明确题意,理清数量关系,然后列式并解答。

第8题是引导学生初步参与社会生活的练习题。练习时,首先让学生明白表中的数据反映的内容及内在的关系,然后引导学生多角度提出并解决问题。通过该题练习,学生能开阔视野,初步了解有关人民币与外币兑换的知识,增强参与社会生活的意识。

小学数学精选教案

第9题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题目。练习时,先让学生明白题目的内容,然后通过计算、分析,确定买法。

第10题是和生活常识有关的题目。练习时,可以让学生先理清题中的数量关系,然后独立计算。

第11题是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练习。练习时可以放手学生独立完成。

第12题是通过找规律加深对循环小数认识的练习题。练习时,先让学生根据前四道题的结果推想规律。完成题目后,再用计算器对结果进行验证。最后,应通过交流,加深对这一规律的认识和记忆。

小学数学精选教案

第二篇:五年级上册数学:《商的近似值》教学反思

五年级上册数学:《商的近似值》教学反思

当前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应将以知识为中心的的课程和以儿童为中心的课程整合成以情景为中心的课程,与之相应的课堂教学设计也需要重新确立新的理念。

本节课的设计理念主要体现的是以情景为中心的课程思想。我力把以学生为本的理念体现在整个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更多地侧重于促进学习者的发展,更多的关注学习者学习能力,习惯和态度地形成,关注学习者的主动求知与实践参与,关注学习者的价值观念于情感态度在学习活动中的作用。因此,我在制定这节课的目标时,除了培养学生进行初步的观察、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的能力,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还包括培养学生高层次的数学思考能力、创新精神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不是知识由教师向学生的传递,而是学生主动建构自己知识的过程。学生并不是空着脑袋走进教室的,在日常生活中,在以往的学习中,他们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他们都有自己的看法。而且,有些问题即使他们还没有接触过,没有现成的经验,但当问题一旦呈现在他们面前,他们往往可以基于相关的经验,依靠他们的认知能力,形成对问题的解释。所以,教学不能无视学生的原有经验,他们在学习新知之前,已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和实践积累。以此为依据,我在导入新课时,以实际情景导入情境的创设,根据学生原有认知水平,进行教学,这使学生感到与他们原有知识经验的不协调,从而产生学习的认知需要,引起学生的求知欲。

在教师的引导下,自己解决问题,除不尽时要取近似值;同样,再教学时,再让学生尝试计算,学生再一次发现问题,虽然得数能除尽,但根据实际生产、生活的需要,并不需要很多小数位数,这时也要取近似值。求商的近似值与积的近似值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这些环节时,我通过让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小组讨论,使学生学会合作、学会表达、学会交流。

整节课基本上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理念,体现了以情景为中心的课程思想。但是,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有些细节方面不是把握得很好。

1、生活语言运用得不够贴切。

2、时间把握不够。本着以学生发展的理念,我设计了一系列联系学生实际的练习题,但是一节课下来,有几道练习题来不及讲完。究其原因,除了本节课的计算量比较大,导致时间不够,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应该学会调整课堂的结构,如有些题目只要学生学会判断商是否要取近似值,以及取几位小数,这样可能课堂的效率可能会更高。

第三篇:(西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商的近似值

商的近似值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56,57页例

1、例2,第58页课堂活动第1题,练习十二第1,2,3题。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使学生理解求商的近似值的意义。

2.能力目标:学会并掌握用“四舍五入”法求商的近似值。

3.请按目标:通过学生获得求商的近似值的价值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具准备】

课件、视频展示台。

【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同学们,老师让你们在家里测量自己每步走多远,谁来告诉老师,你每步走多少米?是怎样知道的?

学生汇报略。

教师:有个班的小朋友也在测量自己的步长,他们又是怎样测量的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多媒体课件演示以下情景)

学生1:我走一步量出是0.35m。

学生2:我走4步量出是1.33m,平均每步是0.3325m。

„„

学生3:我家客厅长6m,我从一端走到另一端,刚好走15步,算出平均每步是0.4m。

学生4:我走了7步,共3m,可是我算平均每步走多远时,除不尽,算不出来,老师你能帮帮我吗?

教师:屏幕上的这个小朋友提的问题提得非常好,今天我们就来共同研究这个问题——商的近似值。

(揭示并板书课题)

二、教学新课。

1.教学例1

教师:刚才有的同学用只走一步测出的结果是不太准确的,因为走路时,有时迈得长一些,有时短一些,所以要多走几步测得才比较准确,比如小明走8步,请看大屏幕。(出示课件)学生看时,老师告诉学生:小明走路时每步的长短大致是相近的。课件显示:小明走8步,并量出共2.97m。

教师:请同学们帮小明算算平均每步走多少米。(两名学生板演)

2.97÷8=0.371 25(m)

教师:谁来说说0.371 25m中的“3”,“7”,“1”分别在哪一位上,各表示多少?

引导学生说出“3”,“7”,“1”分别在十分位、百分位、千分位上,分别表示3 dm,7 cm,1 mm。

教师:请同学们在自己的直尺上看看7cm,1mm有多长呢?并用手指比划一下。

学生看、比划其长度。

教师:1mm长吗?

学生:太短了。

教师:1mm对我们走一步的影响大吗?

学生:不大,基本没有什么影响。

教师:既然没什么影响,每步的长度也不需要非常精确,保留到厘米就行了。怎样保留呢?

学生讨论后,得出商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两位小数。

教师:那么这道题的商保留两位小数应是多少?为什么?

学生:商应该是0.37,因为第3位小数是1,比5小,所以要舍去后面的小数。

教师:0.37这个商是一个近似值,我们写商时要注意什么?

指导学生说出写得数时要写约等于符号。

老师指导学生看书,特别强调对话框内容,加深理解。

教师:同学们,你们对例1的竖式有什么看法?

引导学生回答:这道题不需要除尽,后面两步的计算是无用的,只计算到商是0.371就行了。

教师:请同学们共同完成刚才屏幕上提出的问题,走7步共3m,平均每步多少米?

学生独立完成后,抽2个学生的作业在视频展示台上展示,集体订正,重点让学生说一说为什么要这样保留商的近似值。

2.教学例2

多媒体课件出示例2。

教师:从题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学生:7个西瓜共重53kg,平均每个西瓜大约重多少千克?

教师:怎样列式?

学生:53÷7。

教师:题中要求得数保留1位小数,商应除到哪一位呢?

学生讨论后回答:除到小数点后第2位就行了。

指导学生看书完成例2,同时教师在课件上完成,并提醒学生要写约等于符号。

教师:这道题如果只除到小数点后第1位。那么你怎样判断是“舍”还是“入”呢?

学生:看余数是否大于或等于除数的一半。

教师:为什么可以这样想呢?

引导学生讨论后,老师总结:只要把余数同除数做比较,若余数比除数的一半小,就说明下一位商要直接舍去;若余数等于或大于除数的一半,就说明已除得的商的末一位数上要加1。这道题,除到小数点后第1位后,余数是5,比除数7的一半大,所以要在已除得的商的末一位5上加1,得6,也就是商约等于7.6。

三、练习巩固。

第55页课堂活动第1题。

提醒学生看清题目要求,认真思考这两个算式的商要除到哪一位才满足题目的要求,然后再让学生除出结果后填表。

四、课堂小结。

教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让学生总结出求商的近似值的一般方法,强调计算商时,要比需要保留的小数位数多除一位,然后再用“四舍五入”法求商。

五、课堂作业。

练习十一第1——3题。

【简评:本节课由学生自测步长入手,以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引入新知识的学习,使学生从中获得价值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数字所在的数位的意义,以及学生“看一看”与手指的比划的方法,充分感知1 mm的长度,从而得出1 mm对步长影响不大的结论,从中理解求商的近似值的意义,然后引导学生逐步探讨出求商的近似值的法。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把培养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以及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落到了实处。】(本案例由谭朝福提供)

商的近似值(教学片断)

教师:同学们想知道自己每步走多远吗?

学生:想。

教师:只走一步测出来的距离是不太准确的,要多走几步测得才比较准确。同组的同学合作一下,找一个同学走几步后,再测一测他的距离。走几步比较好呢?征求学生的意见后,确定7步、8步或9步都行,但是要告诉走的学生,每步的长短要大致相近。

教师:测出长短了吗?请你们计算出每步的长度。

学生计算后,教师问学生发现什么问题,有的除不尽,有的除得尽,但是除起来很复杂。

教师:同学们在用8步走的距离除以8时遇到了这样两个问题,有的除不尽,有的除得尽,但是计算很复杂。所以这节课我们要研究一个新的问题——商的近似值。

板书课题。

教师:请同学们想一想,刚才大家是用米做单位测量的。比如这个同学吧,他测出自己8步走了2.97m,那么除出来每步的距离是0.371 25m,谁能说一说在0.371 25m中的3表示什么?7又表示什么?1呢?

引导学生说出在0.371 25m中,小数点后面的第1位数表示分米,第2位数表示厘米,第3位数表示毫米。因此3表示3 dm,7表示7 cm,1表示1 mm。

教师:请同学们在自己的直尺上看一看,1cm有多长?1mm呢?

请学生在直尺上看后用手比划1cm和1mm的长度。

教师:有什么感觉?

学生说出1mm太短了。

教师:多1mm或少1mm对1步的长度影响大吗?

学生:基本没什么影响。

教师: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只用到厘米就行了,也就是说,我们在用除法

计算步长时,只保留到小数点后面的第2位就行了。想一想怎样保留呢?

学生讨论后回答,估计学生有3种意见,一种是把第2位以后的数全部去掉;第2种是把第3位上的数作为“1”收上来;第3种是用前面学过的“四舍五入”法来保留小数。

教师:你们觉得哪种方法公平一些呢?尤其是在做买卖时,都舍掉或都收起来公平吗?

引导学生讨论后得出还是用“四舍五入”法来取近似数比较好。

教师:同学们会用“四舍五入”法吗?

学生:会!

教师:大家用“四舍五入”法把自己每步的长度保留两位小数。

学生把自己除的结果保留两位小数后,教师可以抽其中有代表性的学生问:为什么要把第2位小数后面的数去掉?或者为什么要把第2位后面的小数作为“1”收到第2位上来?通过学生的回答加深学生对“四舍五入”法的理解。

教师:同学们用“四舍五入”法取商的近似值以后,就可以把这个商写在横式后面了,但是在写得数时要注意些什么?你能给你的同学提个醒吗?

指导学生说出写得数时,要写约等于号。学生完成后,抽一个学生的作业在视频展示台上展示,集体订正,然后让学生汇报自己每步走多远。

(多媒体课件出示例2)

教师:要求每个西瓜约重多少千克,怎样列式呢?

指导学生列出53÷7。

教师:得数要求保留一位小数,你们觉得除的时候除到哪一位就可以了呢?

学生讨论后回答:除到小数点后面第2位就行了。

教师:为什么呢?

学生:因为要保留一位小数,主要看第2位上的数是收还是舍,因此除到

第2位就可以作决定了。

教师:那就请同学们按照自己的想法把这道题计算出来。

学生计算(略)。

„„

【简评:这个教学环节用学生自己测算步长的方式,把图示的教学内容转化成为有现实意义的教学内容,增强了学生的现实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针对学生除不尽或除起来很复杂的现实情况,组织学生讨论应对办法,在让学生充分感知1 mm长度的基础上,让学生自觉地得出1 mm的长度对测步长影响不大的结论,从而使学生对求近似值的意义理解得非常深刻。教学中重点集中在求商的近似值的意义和求近似值方法的讨论上,而在计算方法上,则充分应用学生在前面掌握的计算方法,这样突出教学重点,能更好地提高教学效率,同时也充分地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第四篇:五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设计:积的近似值

五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设计:积的近似值

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积的近似值

教学内容:P10例

6、做一做,P13练习二第1—3题。

教学目的:

1、使学生会根据需要,用“四舍五人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求出积的近似值。

2、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用“四舍五人法”截取积是小数的近似值的一般方法。

教学难点:根据题目要求与实际需要,用“四舍五人法”截取积是小数的近似值。

教学过程:

一、激发:

1、口算。

1.2×0.3 0.7×0.5 0.21×0.8 1.8×0.5

1-0.82 1.3+0.74 1.25×8 0.25×0.4

0.4×0.4 0.89×1 0.11×0.6 80×0.05

2、用“四舍五人法”求出每个小数的近似数。(投影出示)

保留整数 保留一位小数 保留两位小数

2.095 4.307 1.8642

思考并回答:(根据学生的回答填空)

(1)怎样用“四舍五人法”将这些小数保留整数、一位小数或两位小数,取它们的近似值?

(2)按要求,它们的近似值各应是多少?

3、揭题谈话:在实际应用中,小数乘法乘得的积往往不需要保留很多的小数位数,这时可以根据需要,用“四舍五人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求出积的近似值。(板书课题:积的近似值)

二、尝试:

谈话引出例题: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动物的嗅觉最灵敏吗?(生回答)所以人们常用狗来帮助侦探、看家。那狗的嗅觉到底有多灵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组数据:

1、出示例6:人的嗅觉细胞约有0.049亿个,狗的嗅觉细胞个数是人的45倍,所以狗能闻出坏蛋身上的气味。狗约有多少个嗅觉细胞?

2、读题,找出已知所求。

3、生列式,板书:0.049×45

4、生独立计算出结果,指名板演并集体订正,说一说是怎样算的。

5、引导学生观察、思考:

(1)积的小数位数这么多!可以根据需要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学生独立探究,指名说说取近似值的过程和理由。

(2)保留一位小数,看哪一位?根据什么保留?

(3)横式中的结果应该怎样写?强调横式中应当用约等号,而不能用等号。

6、专项练习(根据下面算式填空)

3.4×0.91=3.094积保留一位小数是(),保留两位小数是()。

7、尝试后练习:

▲P10页做一做1.计算下面各题。

0.8×0.9(得数保留一位小数)1.7×0.45(得数保留两位小数)

▲判断,并改错。

10.286×0.32=3.29(保留两位小数)

3.27×1.5=4.95 1.78×0.45≈0.80两位小数)0.2 8 6 3.2 7 2.0 4

× 0.3 2 × 1.5 × 2 8 0 5 7 2 1 6 3 5 1 6 3 2 0 8 5 8 3 2 7 4 0 8

3.2 9 1 5 2 4.9 0 5 5 7 1 2

(保留

三、运用

1、一千克白菜的价钱是6。78元,妈妈买了0。8千克,应付多少题?

虽然此题没要求保留两位小数,但在日常生活中没有比分更小的钱币,所以应保留两位小数。

2、两个因数的积保留两位小数的近似值是3.58。准确值可能是下面的哪个数?

3.059 3.578 3.574 3.583 3.585

四、体验:谁来小结一下今天所学的内容?

五、作业:P8第1题。

课后小记:

补充的一道生活中购物的题体现了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但全班仅一人主动保留了结果,这反映出数学与生活脱离的现象及待解决与完善。但这题在现实生活中到底是应该保留几位小数呢?学生保留的是一位,而我建议他们保留两位,哪种更合理?更符合生活实际?

第五篇:五年级数学上册《求积的近似值》教学反思

注重创设情境是《数学课程标准》中一个新的亮点。它使枯燥、抽象的数学知识更贴近学生的社会生活,符合学生的认知经验。使学生在生动有趣的情境中获得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体验学习数学的价值。然而,创设情境是教师个人的任务还是由师生共同完成,是实际教学中存在的两种不同的做法。下面就积的近似值教学,谈几点自己的思考。

1.要避免情境由教师备课时一个人精心设计好,避免问题由教师提出来,避免学生始终被教师牵着鼻子走。

这样,学生的主体地位、学习的自主性便大打折扣。要在师生互动的过程中自然生成问题情境。本课教学从讨论买菜时应该考虑了解哪些信息呢入手,了解学生在解决这一问题时的真实想法。在充分尊重了学生看法的基础上提供相关信息,使每位学生都成为情境的创设者。本课还创设了填写发票的问题情境,通过联系刚才大家解决的问题,提出你能帮卖方填写一张发票吗?,使学生产生填写发票的需要。然后指导学生亲自尝试填写发票的过程,在填写过程中引导学生掌握填写发票的方法,从而获得了必要的数学。在这个解决问题的情境中,思考的主体是学生,教师只是根据学生随时出现的问题加以针对性的指导。学生始终是问题情境的主动参与者。创设情境并非是教师的专利,教师应该积极引导每位学生参与到情境设计的过程中,使情境真正有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交流。

2.要避免削弱学生的主体地位而造成的信息量比较少,讨论的焦点要避免停留在积应该保留几位小数上,要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积的近似值的应用价值。

本课教学让学生在实际应用中(根据计算结果帮卖方开发票写金额)产生疑惑,并尝试自己解决,进而在交流中加深理解、达成共识(钱应根据实际情况保留两位小数),再进而能正确运用于实际生活中。

3.要充分从生活中挖掘素材,加大信息量,力求针对性强,且具较强的开放性。

学生讨论的焦点也最终落脚在哪种结果更合理上。从而在讨论合理性的过程中充分体会到积的近似值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力求每位学生学有价值的数学。在例5教学后,安排三个层次的练习加深理解:其一,举出老师生活中购买东西的例子,有的钱保留一位小数(商场不收分了),有的钱保留整数(自由市场讨价还价,了解一下去尾法保留),让学生认识到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保留;其二,通过一道应用题的练习,让学生按老师的要求进行多次保留,比较哪个值最精确,从而让学生明确,数位越多越精确;其三,安排一道计算结果正好是两位小数不需要保留的应用题,让学生明确取近似值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判断。在最后的巩固练习中结合生活实际,根据3个商场的价目表,让学生设计购买3样东西的方案,由于学生要考虑到价格、质量、路程、时间、信誉等问题,因此出现了多种方案,是一道开放题。学生既得到了技能训练,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得到了培养。

下载五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商的近似值》教学建议word格式文档
下载五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商的近似值》教学建议.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五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小数乘小数》教学建议

    小学数学精选教案 《小数乘小数》教学建议 信息窗2——逛超市(一) 这幅图呈现的是小主人逛超市购买鱼肉的情境。图中包含了肉、鱼的单价及购买的数量等信息,拟引导学生提出有......

    四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商不变的性质》教学建议

    小学数学精选教案 《商不变的性质》教学建议 “相关链接”部分 “相关链接”部分,呈现了一张表格,表格中被除数和除数变化规律一致,学生根据被除数和除数求出商,并观察、探索、......

    五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因数与倍数》教学建议

    小学数学精选教案 《因数与倍数》教学建议 信息窗1——球操表演 该信息窗呈现的是学生进行球操表演的情境,画面上提供的信息有:12个同学做球操表演。可以引导学生提出“可以......

    商的近似值教学反思

    商的近似值教学反思13篇 商的近似值教学反思1 《求商的近似值》在学习小数除以整数,小数除以小数的知识教学的,它是一节计算课。本课是由“小数除法”和“求近似值”两个知识......

    商的近似值教学反思

    商的近似值教学反思 商的近似值教学反思1 《求商的近似值》在学习小数除以整数,小数除以小数的知识教学的,它是一节计算课。本课是由“小数除法”和“求近似值”两个知识点组......

    商的近似值教学反思

    商的近似值教学反思15篇 商的近似值教学反思1 数学来源于生活,本节课从生活的“真实”入手,从自然引入,还情境为生活本来的面貌,给学生自主思考的时间,自由表达的空间,让学生情入......

    商的近似值教学反思

    商的近似值教学反思 14篇 商的近似值教学反思 1 数学源于生活,本节课从生活的“真实”入手,从自然引入,还情境为生活本来的面貌,给学生自主思考的时间,自由表达的空间,让学生情入......

    商的近似值教学反思

    商的近似值教学反思1 数学来源于生活,本节课从生活的“真实”入手,从自然引入,还情境为生活本来的面貌,给学生自主思考的时间,自由表达的空间,让学生情入生活、心入生活,在真实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