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生态兴农纪实:建设美丽田园的现实途径
生态兴农纪实:建设美丽田园的现实途径
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建设美丽中国。省委响应中央号召,坚定不移推进美丽浙江建设,并把“五水共治”作为突破口。建设美丽田园,就是倡导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发展模式,将农业经济活动、生态环境建设和提倡绿色消费融为一体,把农业生产经营纳入自然生态体系整体考虑,更加注重产业结构与资源禀赋的耦合,生产方式与环境承载的协调,进而实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有机统一。建设美丽田园,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题中之义,也是推进“五水共治”、建设美丽浙江的重要内容。系统推进美丽田园建设,让美丽乡村与美丽城市两翼齐飞,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符合农业农村实际,是广大人民群众的热切期盼。
为何建设美丽田园
建设美丽田园,是生态文明建设之需。生态文明是农耕文明、工业文明的提升和深化,体现了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生态建设的有机统一,是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内在要求。农业本身是一种生态产业,不仅具有物质生产等经济功能,而且具有涵养生态、保护环境、调节气候等功能,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有效支撑。建设美丽田园,秉承循环经济的发展理念和要 求,把农业生产经营活动与生态环境建设有机结合起来,通过资源合理利用和物质多级循环,是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现实路径,是提高生态文明水平的重要内容。
建设美丽田园,是现代农业发展之势。综观世界农业发展历程,经历了从传统农业向石油农业、化学农业跨越的发展阶段,虽然极大地提高了农业生产力,但化学物质的过度使用已成为环境污染、生态退化、气候变暖的助推因素之一。为此,世界农业正蕴育着发展理念的重大变革,低碳农业、有机农业、白色农业(微生物产业)等体现生态循环经济理念的新兴形态,正在全球逐步兴起,并成为引领农业发展的趋势所向。许多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又进一步构筑了新的绿色壁垒,对进口农产品的产地环境、生产过程和质量标准提出了更高、更苛刻的要求。建设美丽田园,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业生产经营体系,既顺应了农业发展新趋势,也有利于提升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建设美丽田园,是农业治水倒逼之要。农业作为自然再生产与经济再生产有机结合的产业,离不开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有效支撑。我国农业资源禀赋不足,人均耕地和人均可用水资源大大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而且在时空分布上很不均衡。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加快推进,农业受到的水资源制约越来越突出,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促进农民增收和实现可持续发展,更加有赖于水 资源的节约、高效、永续利用。建设美丽田园,就是通过优化水资源配置,推行节约集约利用,强化农业水环境治理,有利于改善和保护生态环境,缓解环境承载压力,增强农业发展的协调性和可持续性。
建设美丽田园,是促进农民增收之策。在资源环境约束加大、消费需求升级加快、市场竞争加剧的多重因素倒逼下,转变发展方式、推进农业转型升级显得更为重要而紧迫。美丽田园建设更加注重农业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在农业市场化、国际化加快的形势下,建设美丽田园,走资源节约、生态保护的发展路子,既有利于实现农业节能减排,减轻对环境的不良影响,又有利于改善农产品品质,提升产业发展水平,更好地将生态环境优势转化为产业和经济优势,满足城乡居民对农业的物质产品、生态产品和文化产品的需求,为农民增收开辟新的渠道。
如何建设美丽田园
农业田间生产,以土而立、以肥而兴、以水而旺。建设美丽田园,必须融“减量”、“治理”、“清洁”、“转型”于一体。
建设美丽田园,基础是“减量”。减少农药、化肥施用量,促进资源节约利用是美丽田园的首要特征和前提基础。美丽田园建设注重严格控制、科学合理使用化肥、农药等化学投入品,以从源头减少有毒、有害物质对产品质量、生态环境的危害,防止农业本身对气候和环境带来的破坏。浙江耕地复种指数较高、高产作 物品种较多,单位面积化肥农药施用相对较多,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围绕化肥农药减量,应当更加注重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增加有机肥、配方肥和新型肥料应用,通过肥效提升和养分替代减少化肥用量。普及深化测土配方施肥,推广水肥一体化技术,减少化肥施用和流失,提高化肥利用率。加快推进病虫害统防统治、绿色防控和高效农药替代,实现农药减量。
建设美丽田园,难点是“治理”。美丽田园强调产业链与生态链有机结合,并以生态食物链的形式实现物质循环,使农业生产过程、农产品加工环节的废弃物得到资源化利用,实现农业废弃物从“治理”向“利用”转变,变废为宝、化害为利。为此,要加快完善农业生态环境动态监测网络,建立耕地质量、生态环境的评估和控制机制,有序引导农业生产经营活动。有针对性研究、落实分类治理措施,防范和减轻土壤、农业灌溉水源污染,保护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大力促进畜禽排泄物从污染治理向资源利用转变,鼓励农作物秸秆采取还田增肥、气化固化、基质栽培等途径,推动农作物秸秆向生物质肥料、饲料、燃料、原料等综合利用转变。大力发展农村沼气,促进农村生活污水、畜禽污水等转化为清洁能源和优质肥源。
建设美丽田园,核心是“清洁”。清洁生产是美丽田园区别于传统田园的最显著特征。美丽田园不排斥现代农业科学技术的应用,但突出强调产品和生态的安全性,是节约生产、清洁生产、安全生产的有机统一。要大力推进清洁生产。积极推广节地、节水、节肥、节药、节能、节工等节约型农业技术,着力减少农业资源消耗和物质投入,提高农业生产经营效率。扩大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应用,积极推进农作物病虫害物理和生物防治。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扩大标准化技术覆盖面和到位率,培育壮大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产业,改善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积极鼓励利用地力难以提升的丘陵山地、沿海滩涂等发展设施农业,扩大设施栽培、节水灌溉、肥水同灌等设施应用,提高土地利用和产出效率。
建设美丽田园,关键是“转型”。美丽田园建设就是根据环境承载能力和产业特点,优化调整种植业与养殖业的空间布局及其内部结构,努力构建产业布局合理、资源利用高效、生产全程清洁、环境持续优化的发展格局,逐步实现农业的转型升级。因此,应在尊重农民意愿的基础上,加快推进农业规模化生产和集约化经营,鼓励和引导通过土地流转、农民合作和社会化服务等途径,发展多种形式的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充分利用生态机制耦合种养环节,大力培育有机肥产业、食用菌产业、生态休闲观光等生态农业产业,不断延伸产业链,构建农业资源的循环利用体系。坚持用地与养地相结合,探索建立休耕制度,积极推进保护性耕作,保护农业生物多样性。大力推广农牧结合、粮经轮作、间作套种、水旱轮作等实用、高效、生态农作制度,改良农田自然生态系统。
第二篇:建设生态文明示范区的现实途径
建设生态文明示范区的现实途径
2013年4月,总书记在海南考察时指出:青山绿水、碧海蓝天是建设国际旅游岛的最大本钱,必须倍加珍爱、精心呵护。希望海南处理好发展和保护的关系,着力在“增绿”、“护蓝”上下功夫,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当个表率,为子孙后代留下可持续发展的“绿色银行”。
目前,海南生态文明建设呈现新局面:修订了保护林地、土地、海域、水源等法规,立法保护中国最大的东寨港红树林湿地自然保护区;取消了中部山地生态核心区GDP考核;在全国率先实行森林公安垂直管理,“绿化宝岛大行动”造林150多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61.5%;大气、水体、近岸海域海水质量持续优良,城镇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98.9%;清洁能源发电装机占全省统调发电装机容量的40%;生态环境持续保持全国一流。海南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建设取得良好成效。
海南生态环境基础条件好,1998年第一个率先提出建设生态省,但截至2015年,仅有3个国家级生态文明村镇,与海南优美的生态环境不符,远远落在生态建设示范区先进的东部沿海等地区。为推动海南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笔者提出以下建议:
做好顶层设计,优化空间格局
2015年3月,海南省域“多规合一”工作启动,成为全国唯一实行“多规合一”试点的省份。海南将生态保护红线作为重要工作来抓,立足“生态立省、环境优先”的发展思路,省委省政府明确将生态保护红线和环境质量底线作为“多规合一”的刚性约束,城镇建设、产业发展和基础设施布局服从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成果,最大限度地守住生态保护红线,保障生态安全。
在今后发展中,海南要以《海南省总体规划(2015-2030)》为基础,尽快高标准出台“多规合一”背景下的生态红线保护实施细则,进一步做好顶层设计,优化国土空间开发布局,严守生态保护红线,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
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创建工作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创建工作是一个重要平台。海南要充分利用好生态文明创建工作平台,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强化组织领导,加强统筹协调,深化生态文明建设体制机制创新,建立和完善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长效工作机制,在真抓实干上狠下功夫,朝着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目标迈进,真正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愿景。具体而言,可从以下方面做起:
组织全省有关生态文明示范区创建的培训,参观学习东、中、西部生态文明示范创建先进地区。
尽早制定各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创建规划及有关体制机制与制度创新。
扎实开展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区)、示范村镇基础细胞创建。
按照《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目标体系》《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管理规程》以及市、县两级《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指标》《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村镇指标(试行)》,因地制宜开展生态文明创建工作,突出地方特色,使农村像农村、城市像城市。
结合美丽乡村、新型城镇化、村镇化建设等工作开展生态文明示范创建工作。
积极争取国家农村环境连片整治项目,按照《关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指导意见》,实施“以奖促治”政策,推进农村生态文明示范创建工作。
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与物种资源保护管理;加强生物安全管理,最大限度防治外来有害生物入侵。
进一步加大自然保护区监管力度,提高自然保护区综合管理水平。
向绿色生态要发展红利
在经济新常态下,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也应进入新常态,即生态文明建设不能一蹴而就,要长期有谋划、中期有规划,短期有行动,这样才能取得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协调发展的好成绩。
海南要牢固树立“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自觉推动绿色发展,始终把生态建设与经济建设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和布局,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运用环境准入、减排倒逼、标准引导等政策组合拳,最大限度防止污染转移和低水平重复建设。提高资源利用效益,建立高效、低耗、低污染的生态产业体系,不断提升海南经济发展的生态化水平,向绿色生态要发展红利,努力建设美丽海南国际旅游岛!
大力发展生态农业。认真贯彻落实《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农用地污染土壤修复项目管理指南(试行)》、《农用地污染土壤植物萃取技术指南(试行)》、《土壤污染防治法(草案)》;大力开展国家有机食品生产基地建设工作,让老百姓吃上放心食品,同时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充分挖掘海南热带高效农业的潜力。
大力发展低碳旅游。充分挖掘海南海洋旅游、森林旅游、休闲农业、红色旅游、民族文化旅游等特色旅游资源,大力发展低碳旅游。
大力发展生态工业。扎实做好已有工业的环境保护工作,认真贯彻环境保护以“预防为主、保护优先”的原则,做精做强现有工业,拉长现有工业产业链,并尽可能向第三产业延伸。
大力发展旅游业以外的其他现代服务业。如造船业、海洋运输业、信息产业等。
健全生态环境保护制度
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已于2015年1月1日起实施,其中,明确提出“使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而过去则是强调“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相协调”,一个顺序的改变意味着理念、观念的重大调整和提升。
海南应按照中共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关于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新理念、新要求,结合全面深化改革的精神和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实行最严格的源头保护制度、损害赔偿制度、责任追究制度,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制度,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树立科学发展的鲜明导向。
建立健全全民参与机制
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建立健全全民参与机制、动员各方力量,形成党委政府重视、社会积极参与、全民动员起来的工作格局,使生态文明意识扎根社会、深入人心,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加大培育一批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单位和典型,把生态文明建设这项工作真正做成德政工程、民心工程,做成经得起历史检验的惠民工程。
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等特点,既要做好当前,又要谋划长远。因此,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开创性工作,贵在创新、重在实干、成在持久。相信在海南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通过全省广大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继续发扬自强不息、永不停步的精神,不断改革创新,不断取得新进展,海南生态文明建设一定会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第三篇:建设生态文明 唱响田园牧歌
建设生态文明 唱响田园牧歌
近年来,我村以倡导文明新风,提高农民素质,发展农村经济和改善村容村貌为重点,不断提升农村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先后获得“全国文明村”“中国美丽乡村”“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全国生态文化村”“全国四星级休闲观光旅游乡村”“黄桥小南湖AAA级风景区”“泰州市十强村”以及江苏省首批“特色田园乡村”试点村等省市级以上荣誉称号20多项。2017年实现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248万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168元。
一、软硬兼施,在生态环境优化上下功夫。按照“村容整洁环境美”的要求,切实抓好基础设施建设、村庄环境整治与社会综治维稳,不断改善人居环境。一是加强规划引领。以特色田园乡村为契机,在总体规划的基础上,围绕做优“一泓水”,优化河道整治和污水处理方案;围绕做美“一道环”,优化道路交通方案;围绕做精“一根轴”,优化入口景观方案;围绕做好“一个点”,优化村委广场景观方案;围绕做实“一片区”,优化重点区域整治方案;围绕做特“一块田”,优化田园景观方案。二是加强基础建设。累计投入1000多万元,新铺设硬质水泥路15.8公里,新安装高标准路灯636盏,整治村庄河道8条总长13.6公里、排水设施6300米,新建桥梁6座,新铺设标准路牙18300米。设置了村民道德讲堂、科普培训中心、农家书屋、法律援助站、调解室、咨询室、农业区、跑马场、拓展训练基地等,打造集生态休闲、采摘、拓展训练、农家乐等为一体的乡村观光旅游。小南湖风景区已成功获批国家AAA级旅游景区,成功举办了乡村旅游文化美食节与中国·黄桥双人大鱼赛。祁巷乡村旅游与黄桥古镇旅游、红色旅游、特色小镇旅游有机结合,高峰时段每天接待游客达万人次。
三、虚实兼顾,在生态文化厚植上做文章。按照“乡风文明身心美”的要求,以提高农民群众生态文明素养、形成农村生态文明新风尚为目标,推动生态文化繁荣。一是搭建文化舞台,改善群众生活。充分发挥文化“百姓大舞台”的作用,开展小型多样、群众喜闻乐见的节目,以身边的事熏陶人、鼓舞人、教育人。累计组织科普健康知识培训4次,不断提高村民素质,逐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在各健身点配备了音响设备,积极倡导全民健身活动,展示村民精神风貌。二是搭建工作载体,提升教育实效。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示范辐射作用,认真组织党员干部进行学习,引导他们积极争做党的政策解说员、村民思想宣传员、经济发展服务员、公益事业领航员、综合治理的调解员。制定完善《村规民约》,推动村民群众移风易俗,倡导科学文明、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组织开展“最美祁巷人”“五好文明家庭”等评选活动,切实做到典型引路,以点带面。三是搭建道德桥梁,树立文明新风。在广泛开展星级户评比的基础上,积极宣传全国生态文化村、江苏省生态文明村等创建活动,定期组织对村内环
第四篇:“美丽乡村”建设的战略途径
“美丽乡村”建设的战略途径
西和村“美丽乡村”的建设,应从环境改善、产业转型、城乡统筹和精神重建四大方面着手。
环境改善——出如画的依托
一是开展“绿色西和”建设,推动西和村绿化,提升整体生态环境。大力开展乡村绿化(包括旧村绿化、新村绿化、庭院绿化、四旁绿化和荒山荒坡绿化等)、通道绿化(市政道路和村道的绿化)。通过 “绿色西和”建设,全面提升西和村整体绿化水平,改善西和整体生态环境。二是大力开展乡村环境综合治理,推进西和环境整体提升。以乡村环境综合治理“七进”为契机,以“清洁化、秩序化、优美化、制度化”为标准,以治理“五乱”为重点,加快营造清洁、整齐、优美的乡村环境,全面提升乡村环境基础设施水平和城乡建设管理水平。三是加快环卫基础设施建设,建立乡村环卫长效机制。以从化市垃圾处理场和污水处理厂建设为依托,加快西和乡村垃圾处理和污水处理的规范化,配置人员,投入资金,建立长期有效的乡村环卫管理机制。近期切实做好重点企业污染治理、垃圾集中处理、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和畜禽污染治理等四个重点工作。四是推进其他配套设施建设。通过大力推进水利、道路、电力电信等建设以及噪声、废气和粉尘治理,全面优化西和的乡村环境。
产业发展——入有余的保证
罗江的产业发展,要以“一产创特色、二产重转型、三产强带动”为指导思想,通过发展特色农业,转型升级现有工业,发挥第三产业带动作用,全面促进罗江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1)首部曲“南接北扩”——恢复期(2010年~2012年)
通过3年的恢复建设,通过保护生态环境,修复交通网络,人口合理集聚。通过“南接北扩”,发展特色农业,引进生态工业,加快发展休闲产业经济,初步建立起适合罗江未来发展方向的产业体系。
发展特色农业:①加快农村土地流转,逐步实现土地集约化利用,规模化发展。②有针对性的加大农业科技投入,保证农业科技服务人员的数量和质量。③启动一批特色农业试验示范区,打造特色种养大户或者示范片。④鼓励专业合作社组织、农业龙头企业在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实现农产品产、供、销一体化,提高罗江农产品在外地市场上的竞争力。
发展生态工业:以金山工业园和御营产业园(小企业创业基地)为生态工业发展重点区域的工业物流圈,发展承接德阳、绵阳的工业产业配套以及服务本地农业和周边县市农业的食品加工业。发展工业的同时保证生态环境质量,为休闲产业的壮大发展提供保障。
发展休闲产业:①打造以白马关为休闲产业发展重点区域的国际旅游圈,建设一批精品休闲度假旅游区,吸引成都、德阳、绵阳等地的旅游者。②优化县城人居环境,营造休闲文化氛围,建设南塔寺休闲旅游区和滨江休闲带,为旅游者和市民提供优质的品质休闲生活空间。③巩固和加强现有农家乐的发展,出台政策措施进一步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大力发展特色农家乐。
(2)二进曲“接二连三”——发展期(2013年~2015年)
农业上,通过一批特色农业试验示范区的探索,确定罗江县农业特色产品和品牌农产品,建立较为完善的农业科技支撑体系和农产品供销体系。通过技术改造和新品种研发,提升农产品的质量和规模,为工业和第三产业提供优质的原料。
工业上,通过与德阳、绵阳、成都等地相关产业的主动联结,进一步加强金山和御营两大工业集中发展区生态工业体系建设。建设若干小型生态工业产业园。结合农业和三产发展,建立较为完整的农产品加工和旅游商品生产产业。
第三产业上,进一步推动白马关国际旅游圈各类旅游项目建设,提高罗江旅游品牌在川内的知名度;带动调元镇、蟠龙镇等一批休闲农业旅游区、文化旅游区的开发。适时开发城南新区人居宝地,建设一批高品质人居社区,吸引一批依托罗江丰富文化资源的文化创意产业、品牌商贸业等高精产业落户。基本建成三大产业之间的产业联动机制。
(3)三进曲“接袂成帷”——腾飞期(2016年~2019年)
加快土地流转、中心村集聚、城镇建设,建立合理完善的城乡村镇体系;继续推进土地流转步伐,加快农业产业化和规模化进程;建立稳定、合理的工业体系,与德阳、绵阳形成稳定的区域协作和联动关系;旅游业上,完善白马关、蟠龙、调元一批重点龙头旅游景区与其他各镇的农家乐、文化创意产业园等类型多样的旅游产品体系。
城乡统筹——大和谐的前提 城乡统筹就是要统筹规划、统筹管理、统筹公共资源分配,坚定不移地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处理好“四大主体”和“四种关系”,其主要内容就是统筹城乡发展规划,统筹城乡劳动就业,统筹城乡基本公共服务。
在统筹城乡发展规划方面,首先应尽快完善城市总体规划、乡镇总体规划和重点村庄的相关规划,实现罗江各个区域层次的规划一体化;其次要打破城乡分割体制,消除城乡二元结构,形成以城带乡、以乡促城、城乡互动、共同富裕的发展格局。加快县城旧城改造和新区建设以及各个乡镇小城镇建设,推进各个乡镇的中心村集聚工作,以县城为中心,以金山、白马关两个重点乡镇为增长极,以各镇中心村为带动的“以点带线、以线带面”的科学发展局面。
在统筹城乡劳动就业方面,应打破城乡就业二元化格局,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公平规范、城乡一体的市场就业机制和社会保障体系,强化就业服务体系建设,综合运用政策扶持和竞争激励手段,统筹城乡就业,重点解决城镇就业困难人员和征地农转非人员就业,促进罗江县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发展。一是要建立城乡统一的就业登记制度;二是建立城乡统一的用工管理制度;三是建立城乡统一的职业技能培训制度;四是完善城乡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五是建立城乡统一的就业优扶制度;六是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就业服务体系;七是拓展就业渠道,推进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
在统筹城乡基本公共服务方面,应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加强。(1)强化组织领导。分级分行业制定统筹城乡公共服务建设的具体工作计划和措施,将统筹城乡公共服务建设纳入目标管理,层层分解落实。强化各级政府责任,形成科学的公共服务分工和问责机制。(2)加强规划管理。按照规划先行原则,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科学编制罗江县的公共服务建设发展规划。以县城、场镇和中心村为重点,配套规划布局和建设罗江县统筹城乡的产业服务、基础设施、环境保护、村镇管理等公共服务体系。(3)加强村级阵地建设。建立村级公共服务分类供给机制、经费保障机制、设施统筹建设机制和民主管理机制。推进乡镇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职能尽快向村级延伸。逐步整合并健全各种服务农村、农民和农业的组织机构,制定村级各类机构建设和管理标准,合理调配人员。(4)加快人才队伍建设。逐步建立乡镇、村干部、专业人才、聘用人员和志愿者相结合的农村公共服务人才队伍。(5)健全投入保障机制。按照逐步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要求,县财政每年新增的公共事业和公共设施建设政府性投资,主要部分要用于农村公共事业和公共设施建设,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6)建立帮扶机制。动员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结对帮扶到村,采取先行试点、分批推进的方式,重点帮扶村级组织发展产业、规划建设、资源获取、社会管理,完成农村公共服务体系的基本覆盖。
精神重建——同快乐的实现
“中国幸福家园”的精神内涵有两个层面,一是社会层面的和谐,二是个体层面的幸福。和谐的社会环境中,人得到全面发展,个人的幸福感得到最大的获取。个人幸福与社会幸福是共生共荣、互动互惠的关系。“中国幸福家园”的精神重建,就是要通过如下措施:(1)加强思想道德建设,进一步培育文明风尚;(2)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进一步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3)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进一步提高文化发展活力;解决在“中国幸福家园”建设中最根本的“人”的问题,真正从根本上解决“三对文化”的冲突(先进文化和落后文化、城市文化和乡村文化、现代文化和传统文化)、“四大主体”的协调(政府、社会、社区和个体)、“四种关系”的统筹(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身的和谐关系)。
第五篇:我县美丽乡村建设纪实
绿谷深处织锦秀
——我县美丽乡村建设纪实
记者 胡松
“一样的土地,建设不一样的美丽乡村”。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的关心和支持下,我县加快美丽乡村串珠成线、连片成线,规划至2016年,全县培育15个中心村、打造30个精品村、3条美丽乡村风景线和16个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
如今,美丽乡村精品村建设开花结果,我县乡村面貌悄然蝶变,一批美丽乡村特色村、示范村、精品村在绿谷深处吸引着无数目光。11月16—17日,在全省美丽乡村和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现场会上,我县荣获“省级美丽乡村创建先进县”称号。
多重保障书写美丽篇章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美丽乡村建设,成立了由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分管领导担任组长、副组长的美丽乡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各相关职能部门成立项目实施指导小组,各乡镇(街道)建立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小组,形成一级抓一级、一级带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一级促一级落实的工作格局,为美丽乡村建设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
同时,我县还建立“5+2+X”帮扶联系制度及美丽乡村风景线段长制度,县委书记、县长、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县政协主席、县委副书记和分管农业、城建副县长联系帮扶连线成片美丽乡村建设,其他副县级领导也联系帮扶1到2个精品村。
今年以来,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县委书记杜光旻先后51次走访黄田镇黄坞村、隆宫乡莲湖村;县长叶青先后71次到联系竹口镇平岭岗村、举水乡月山村;其他“5+2”领导联系先后共150余次到所帮扶的项目村进行调研指导。截止目前,“5+2”县领导共协调解决问题300余个。
美丽乡村到底是什么样子?要达到什么标准?我县注重实际、突出重点,制定相关政策,先后出台了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中心村培育、村庄整治、六边三化三美、农村危旧房改造及农村环境整治等系列政策,确定了美丽乡村建设的工作举措、政策扶持和工作机制,提供了有力的政策保障。
为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我县还多渠道筹措美丽乡村建设资金,2014年安排4760万元特扶资金用于美丽乡村建设项目,安排山区经济发展专项资金1400万元用于农家乐培育及综合体建设项目;2014年县财政安排资金24540万元,确保美丽乡村建设有资金保障,项目顺利推进。
一村一景打造美丽乡村
从龙庆高速公路的黄田出口下来,一条238米的瓜果长廊接进了黄坞村,村里正在搞村庄建设,环境大变样。瓜果长廊过后,顺着村道,新建了一个公园,右边有一个凉亭,左边正在搭建新亭子和小广场,可供村民休憩。
还有一帮画家来到黄坞,在色彩统一的房屋外墙上,画上各式各样的3D艺术画,依托山水人和的独特风光,融入乡土文化,塑造特色景观墙,统一的外立面又披上“新衣”。
这些是黄坞开展精品村建设以来发生的新变化。今年,黄坞立足生态、古居、产业等禀赋,做好“幽、闲、净、美、富”五篇文章,以“古树村边合,坦途新黄坞”为基础,致力打造美丽“桥头堡”。
美丽乡村,贵在独具特色。近年来,我县按照“一村一规、一村一品、一村一韵”要求,结合各村特色和实际,选择较适合、能体现当地风土人情的风格和样式,因地制宜,因利势导,开展美丽乡村建设。
我县还注重村庄“小景”植入,大到村庄、道路、河流、森林,小到一亭一台,一楼一阁、一窗一门,一砖、一瓦,一草一木,努力做到统一与变化、和谐与韵律的完美结合。
黄坞村依托幽静的古树林,规划建设园林小景;平岭岗村建设一条“桃红柳绿”多彩廊道,打造一批“花样农家、果香庭院”;崔家田村立足驿道古村定位,致力打造竹海人家„„这些小景的点缀,与大景遥相呼应,使得美丽乡村锦上添花、生机盎然。
产业支撑发展美丽业态
美丽乡村,基础在于村美,目的在于民富。我县在建设美丽乡村过程中,依靠村民的力量加快绿色生态产业、休闲养生产业、生态精品农业等“美丽业态”转型升级。
近年来,位于青山之中的莲湖村利用美丽乡村建设契机,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发展乡村旅游,在改善村容村貌的同时,还让村民们在家门口开办农家乐实现增收致富。
村民吴益民也瞅准时机,建了一个家庭农场,发展山鸡、孔雀等特种养殖,并将特种养殖与乡村休闲旅游相结合,办起了农家乐,为游客提供餐饮和住宿,让游客既可以欣赏村中的自然风景,又能品尝到美味珍禽。
如今,莲湖已成为市民周末游玩的好去处。越来越多的游客喜欢到莲湖体验采摘提子、葡萄的快乐,感受划船、戏水的惬意。随着人气的攀升,莲湖农家乐也越开越多,目前已有农家乐17家。
另外,莲湖村还流转土地2620亩,在全市首创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发展观光农业5000余亩,实现了村庄的二次创业。2014年,实现村集体经济收入500余万元,人均实现增收2000元,村庄发展又迸发出新的活力,成为建设美丽乡村向经营美丽乡村转变的典型。
除了莲湖之外,我县洋背、贤良、安隆等村庄也相继以举办油菜花节、亲水节、莲文化节等农事节,引爆了我县乡村游,到各地美丽乡村游玩的人也越来越多,农家乐也越来越火。据统计,截至2014年12月底,全县有星级农家乐79家,直接从业人员近460人,年接待游客96.4万人次、营业收入5971余万元。2015年上半年我县农家乐直接营业收入2453万元,同比增长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