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阶》教学实录(一)[精选五篇]

时间:2019-05-15 04:09:2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台阶》教学实录(一)》,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台阶》教学实录(一)》。

第一篇:台阶》教学实录(一)

台阶》教学实录(一)

向浩 师:上课!

生:向老师问好。老师好!师:同学们好。

师:同学们,在上课之前,老师想问大家一个问题,如果答案是肯定的话,请你们大声的回答我:你们爱自己的父亲吗? 生:爱!(大声)

师:谁会不爱自己的父亲呢?尤其是我们这些以孝顺而著称的潮讪人。爱父母是我们的天职。师:老师还有一个问题想问大家:你们知道自己父亲的心愿是什么吗?(学生沉思)

生1:希望我认真学习。生2:希望我将来有成就。

师:你们是一群善良的孩子!因为你们不仅有自己的心愿,而且还清楚地知道父亲的心愿。(学生微笑)

师:今天我们一起来再认识一位父亲,看看他的心愿又是什么?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李森祥先生的小说《台阶》。(板书:台阶 李森祥)

师:在回答之前,请同学们把教材拿出来。(学生拿出教材)

师:首先请大家快速浏览全文,并在文本中圈点勾画。思考:文中父亲的愿望是什么,你是从哪些语句看出来的?

(教师在下面巡视学生的自读情况;学生认真地浏览课文,并认真地作旁批。)师:请大家停下来。我们边听别人说边启发自己的思维,好吗/(学生点头)

师:文中父亲的愿望是什么?谁来谈谈。

生:文中父亲的愿望是“建一座有高台阶的新屋”。师:说的很好,找得很准确。你从哪里看到的?

生:在文章第9自然段写到:“父亲老实厚道低眉顺眼累了一辈子,没有人说过他有地位,父亲也从没觉得自己有地位。但他日夜盼着,准备着要造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其他学生点头。)师:还有其它的意见吗?

生1:第一自然段也可以看出来。

生2:还有第6、7自然段也可以看出来:“我们家台阶低!”“父亲又像是对我,又像是自言自语地感叹。这句话他不知说了多少遍。”

师:这些同学找得非常仔细。还有其它的想法吗?

生:第13自然段也可以看出来:“父亲坐在绿荫里,能看见别人家高高的台阶,那里栽着几棵柳树,柳树枝老是摇来摇去,却摇不散父亲那专注的目光。” 师:你是个善动脑筋的孩子。说说你的理由吧/ 生:因为只有喜欢那样东西,才会那么专注地看。师:有道理。你了不起!(学生自豪地坐下去)师;从刚才同学们认真地讨论中,我们知道了父亲的心愿。简言之就是“建一座有高台阶的新屋”,而且理由也非常的充分。同学们在思考一下:父亲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愿望啊?(学生陷入沉思)

生1:“家乡地势低,屋基做高些,不容易进水。” 生2:“台阶高,屋主人的地位就相应高。”

师:这两个理由都是正确的。第二个理由应该是最关键的。(教师边板书边小结)

师:父亲总觉得我家台阶低,感觉自己的地位低。于是他想拥有一座有高台阶的新屋,因为父亲渴望提高自己的地位。

师:在刚才的学习过程中,我发现了一个细节:很多同学的学习习惯非常好,例如勤思考,还有边阅读边做旁批等等。(学生微笑)

师:父亲一直渴望提高自己的地位,于是想建一座有高台阶的新屋,这是一位有志向、有长远目标的父亲。但是,作为一个贫苦的农民来说,要想实现这一宏愿是何其之难啊?下面我们一起来讨论一下:父亲是怎样建好这座有高台阶的新屋的?(学生看书,思考并小声讨论)

生1:为了建有高台阶的新屋,“父亲七个月种田,四个月到山里砍柴,半个月在大溪滩上捡屋基卵石,剩下半个月用来过年、编草鞋。”

生2:第10自然段写到“他今天从地里捡回一块砖,明天可能又捡回一片瓦,再就是往一个黑瓦罐塞角票。”

生3:第17自然段还有,“白天,他陪请来的匠人一起干,晚上他一个搬砖头、担泥、筹划材料,干到半夜。”

师:说的很好,很详细。还有吗?(学生沉思)

师:找同桌或好朋友讨论讨论。(学生小范围讨论)

生:父亲天还没亮就起来踏黄泥。

师:同学们读的十分认真。父亲为了建好有高台阶的新屋,他从平日里的一砖一瓦开始积攒起,自己还亲自参与修建,花了他大半辈子的时间。这样的父亲、这样的精神怎能不让我们感动呢?下面让我们带着对“父亲”的这份感动,再回过头来读读父亲建台阶的过程的相关语句,自由谈谈哪些语句最让你感动?并带有感情地把这些语句读一读。(学生认真地在文本里圈划)

生1:最让感动的是第11自然段:“父亲七个月种田,四个月到山里砍柴,半个月在大溪滩上捡屋基卵石,剩下半个月用来过年、编草鞋。” 师:为父亲不辞辛劳而感动。

生2:文章第15自然段:“冬天,晚稻……一个冬天,破草鞋堆得超过了台阶。”因为父亲从早到晚都在……

(学生感觉有点困难)

师:你是为父亲的执着而感动。(学生点头)

生3:21自然段,“他仿佛觉得有许多目光在望他,就尽力把胸挺得高些,无奈,他的背驼惯了,胸也无法挺高。”这几句话很让我感动。

师:你是为父亲坚忍不拔的精神而感动。这几句话的确能打动人心,我们一起来读读吧!(学生、老师一起齐读21自然段)《台阶》教学实录

(二)向浩

师:大家读得非常好。谁还想说一说呢?

生:第19自然段,“那天早上父亲天还没有亮就起了床,……额头上一会儿就滚满了黄豆大的露珠。”为父亲的毅力而感动。

师:这位同学的语言十分简洁,而且读得挺好。老师认为这几句话不仅令人感动,而且写得很美。我们一起来读读吧。

(学生和老师齐读第19自然段)

师:同学们,通过我们刚才一起品读“感动”的语句,老师发现你们都是心地善良的孩子。因为我认为“感动”是情感的共鸣,感动源于善良。(学生会意的微笑)

师:父亲把有高台阶的新屋建起来了,而且很高,但是父亲变了,父亲的生活也变了。接下来请大家一起认真读一下文章的第2.、5、21-32自然段,看看父亲及其生活有何变化?(学生认真看书,接着一部分学生在认真讨论。)师:谁先说说自己的意见。

生1:以前的父亲是年轻力壮的,现在的父亲身体虚弱了,老了。在文章的第2自然段和22自然段这样写到:“那石板多年前由父亲从山上背下来……还没觉得花了太大力气。”“我亲眼看到父亲……他的一只手按着腰。”

师:“年轻力壮”这个词用得非常好,你说得很具体。还有吗?

生2:在第5、27自然段可以看出,父亲在原来台阶上的生活十分舒适,但是在新台阶上的生活却显得不自在。

师:这位同学实在令人佩服,他真是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啊!你能否将“不自在”换一个词呢?(学生面露难色,旁边的学生想补充)师:他来帮你补充好吗?(学生点头)生2:若有所失。

师:这个词有点味道,呆会儿我们再来研究这个词好吗? 生2:好。

师:其实老师觉得父亲在新台阶上的生活过的很拘谨,很别扭。你们说呢?(学生点头)

师:刚才那位同学说的“若有所失”这个词语让我感触很深。请大家看到31、32自然段。(教师范读31、32自然段)师:父亲有那种“若有所失”感觉吗? 生:有。

师:那么,文中的父亲究竟失去了什么呢? 生1:失去了青春。生2:失去了意志力。生3:失去了健康。生4:失去了愿望。

师:说得很有见地。最关键的是父亲失去了自己的强烈愿望,没有了以前那种强烈的追求,所以心中有了一种“若有所失”的感觉。(教师在投影上小结)师:父亲建了九级台阶。中国有“九五至尊”之说,“九”代表至高无上的地位啊。同学们,文中的父亲的地位真的高了吗? 生:没有。

师:这说明了什么?

生:父亲是一位老师厚道的农民,他始终难以摆脱自己悲苦的命运。

师;说得很精彩。虽然父亲的地位没有升高,但是他的一生经历是我们最好的人生课本。接下来我们一起来谈谈:文中的父亲是怎样的一个人?他身上哪些高贵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生1:我认为父亲是一个有目标、有追求的人,他的那种执着追求的精神值得我学习。生2:我认为父亲是一个能吃苦耐劳的人,他那种顽强的意志值得我学习。

生3;我认为父亲是一个非常要强、有志气、不甘人后的人,我从他身上学习到了那种“愚公移山”的精神和坚忍不拔的毅力。

师:我很喜欢你用“愚公”来比喻父亲,很准确。大家知道“愚公移山”的故事吗? 生:知道。师:谁继续谈谈?

生4:我认为父亲是一个谦卑的人,我从他身上学到了谦虚的品质。

生5:我认为父亲是一个具有传统农民品质的人:他老实、憨厚、淳朴,我从他身上学到了为了自己的目标努力奋斗、不达目的不罢休的高贵品质。师:你很了解农民,我代表亿万中国农民感谢你。(学生笑)

师:还有同学想说说吗?

生6:我觉得父亲是一个朴实,却又具有那种铁汉子形象的人,我学到了他的刚直和朴实。生7:……

师:大家刚才谈得很具体,也很精彩。我们不难发现:文中的父亲是一个有追求,有目标、有坚忍不拔的意志力和不辞劳苦、艰苦创业的“愚公”精神。(教师板书)

师:同学们,实际上我们身边的每一位父亲跟文中的父亲是一样的,为了实现他们心中的宏愿,父亲们都在搭建着一级一级的“台阶”啊。

我现在想告诉大家:天底下的父亲一个共同的愿望是“希望自己的子女平安健康;希望子女能理解父亲,关爱父亲,尊重父亲”。6月的第三个星期天是父亲节。老师在此倡议大家:在父亲节来临之际,给自己的父亲准备一份礼物——一张贺卡,写上自己最想对父亲说的话。为父亲捎去一份欣慰与感动,以聊表做子女的对父亲的感谢。大家说行吗? 生:行。

师:老师在这里先把自己写给父亲的几句话读给大家听一下,大家愿意听吗?(学生点头)

(教师配乐诗朗诵:《赠父亲》)(学生热烈鼓掌)

师:谢谢大家,请大家课后制作一份精美礼物送给父亲,并抽空了解自己父亲不平凡的生活经历。下课

生:谢谢老师。向老师再见。

第二篇:台阶教学实录

《台阶》教学实录

教研课题:语文研究性学习探究 学习课时:一课时

学习方式:自主、合作、探究 认知目标:

1、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学习课文围绕“台阶”组织材料表现主题的方法。

2、朴实的语言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联系生活,敢于发表自己见解和认识的能力。

2、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问题的能力。情感和态度目标:

1、学习文中父亲勤劳、质朴„„又有所追求的品质。

2、深入了解、认识自己的父亲,理解父亲。学习重点:

围绕“台阶”组织材料表现主题的写法和文章朴实的语言。学习难点:

学习父亲勤劳、质朴„„又有所追求的优秀品质。重视认识了解自己的父亲,理解父亲。学习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和研究性学习教学设想:

本文较长又是自读课文,要跳出课文整体把握其主题思想,不能面面俱到。但也要有所侧重。要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向课外延伸,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问题和研究问题的能力。

《台阶》教学课堂实录 演讲引入: 演讲词:(出示幻灯片创设情景并播放背景音乐)师:父亲的故事是无声的,父亲用自己的行动教育着孩子们,告诉我们什么是人生;告诉我们什么是生活;告诉我们应该怎样刻苦学习,拼搏奋进,父亲的一生可能是平凡的,平凡的让我们不愿向他人谈起,父亲的一生可能是清贫的,让我们无法在别人面前衣着炫耀,父亲的一生也可能是默默无闻的,在众人中父亲可能普通的像一块随处可见的鹅卵石,可父亲在你跌倒了时,他会扶起你来,教会你怎样站立,在你困难时,鼓励你勇敢的面对困难和挫折,在无言的大海中,让我们分享了失败与成功。所以父亲是平凡的,又是伟大的。下面我们就来学习这篇讴歌父亲的文章:《台阶》。(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师:下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作者

生甲:李森祥、现代作家,浙江省作协的专业作家

师补充:1987年开始文字创作,代表作有小说《小学老师》、《抒情年代》《情世诗文》 等,《台阶》是作者亲历农村生活的深刻感受。

(交代写作背景,了解作者的写作环境)(出示幻灯片展示答案:)

师问:请同学们带着下面的两个问题默读课文,在课本上圈点勾画。(教师巡回指导,加入学生的讨论,学生自主学习)

(出示幻灯片展示问题并播放背景音乐:让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学习)(1)统领全文的句子是那一句?(2)找出文章中表现了父亲的那些品质?(学生默读课文自主学习;回答问题:)生甲:统领全篇的一句话是“父亲总觉得我们家的台阶低。”

师:甲找的比较准,课文读的比较认真清楚。其他同学是不是也是这个答案? 全体学生;是。

师:找出文章中表现了父亲的那些品质?

生乙:从课文中可以看出父亲勤劳、朴质。。。生丙:还有善良、执着。。。

生丁:我还觉得有点抠门,小气、邋遢(由洗脚洗出一盆黄水可以看出)。

师:抠门小气是 为了修屋、农村特定的环境造就了父亲一双脏脚。从丁同学的回答可以看出他的课文读的很仔细,认真。但我让同学们找的是父亲的品质,回答不是太切题。请坐下、继续努力。(教师板书,出示幻灯片展示答案)

师:同学们回答的都不错,答案就是这样。

师: 下面请同学门一小组为单位解决下列问题:(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教师参与讨论)(出示幻灯片展示问题:)(目的: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解文章主旨)

1、父亲为什么老觉得我们家的台阶低?

2、父亲为什么要 造新屋造高台阶?

生甲:再我们的家乡台阶高屋主人的地位就相应高,乡邻们在一起常常说你:你们家的台阶高!言外只意就是你们家有地位啊!

师:回答的很好,还有不同意见吗?

生乙:家乡的地势低 层基做高些,不大容易进水。我们地理课上学过,作者的家乡是浙江,降水丰富。有时 要连续下雨一两个月,所以层基和台阶都修的很高这样雨水就不容一进去了。南方地区都是起脊的墙体很高。就是这个原因。

师:生乙回答的非常好。能把地理知识和课文结合起来,说明他的知识面很广,善于思考。大家应该向他学习!

(出示幻灯片展示南方民居的特点)

师:我觉得在这篇课文中的父亲是一个卑微的、胸无大志的人,你认为是这样的吗?(小组讨论,合作探究)

生:略

师:父亲为造新屋可谓终年辛苦。甚至到了抠门、小气的程度,这样的异常艰难,本以十分感人了。可作者却在台阶上用了那么多笔墨,这是为什么呢?

生甲:本文用法台阶的组织材料,叙事所以本文的线索就是台阶。师乙:“台阶”的描写由过去到现在、从旧到新、从低到高的过程就是父亲一生的浓缩,从台阶上集中反映了父亲的各种品质。所以作者在台阶上花费了那么多的笔墨。

生丁:文章的主线就是台阶。

生甲:文章的题目就是台阶,课文就是围绕台阶写的。生乙:(略)生丙:(略)

师:同学们回答的非常好。(教师用幻灯片出示答案)自由提问:

生甲:这篇文章在写法方面有什么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 师:让我们一起来解决这个问题。回答:(略)

师:同学们回答的非常好(教师用幻灯片出示答案)。师:请同学们看动画、听歌曲,感受 如山的父爱。

(播放视频资料韩红的《天亮了》,并由老师讲解以下的内容。)

师:1999年6月,贵州麻岭游览区发生缆车坠毁事件。23个游人中只有一个2岁的孩子幸免遇难,因为他的父亲在缆车坠地的一瞬间,把他举到双肩上而使他毫发无伤,而他的父亲却摔成了一堆肉泥。著名歌手韩红,依据这个真实的故事作了一首曲子就是《天亮了》请同学们欣赏。(为课文向课外拓展营造氛围,激发学生的情感)

师:听完了歌我们已被这个伟大的父亲感动了,可我们的父亲呢?回想一下你的父亲他可能没有抚摸过你,在你跌到的时候也可能没有安慰过你,甚至没有依据关怀爱护你的话,你觉得你的父亲爱你吗?你觉得你的父亲是怎样的一个人,准备一下,说说好吗?(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生甲:我的父亲是一名乡村教师,最大的特点就是特别关心我,像饭吃饱了吗?天冷了衣服加了没有,这次考试有没有信心,等等等等。也正因为他特别关心我,所以他特别唠叨,因为他是老师,我特别烦他的唠叨。

师:生甲的父亲是一个特别关心你,又特别唠叨的一个人,但我觉得你还没有完全理解你的父亲,没有完全理解父亲的望子成龙的爱和关心。同 时我也从你的答案中听出来了,教师都唠叨。(全班学生笑)

生乙:我的父亲平时不怎么管我,整天都冷冰冰的对我,让我觉得难以接近。他没有抚摸过我,也没有给我送过饭,我觉得他从来都不关心我。生丙:(略)

生丁:(略)

师: 前面的同学都说的非常好,都说出了自己的父亲是怎样的一个人,但却又不能完全理解自己的父亲不能理解父亲对你的关心和对你的关爱。实际上每个人的父亲都是关爱自己的孩子的,只不过表现的方式不同罢了。有的面似冰却心似火、有的唠叨但却对你无微不至,所以我们的作业是:

师:在生活中去认识你的父亲,去关怀和爱戴自己的父亲。教师小结全课:(略)师:下课。生:谢谢老师。《台阶》教学设计说明

这篇文章篇幅较大,是自读课文,需要讨论和探讨的问题很多。主题、立意和写法均有可探讨之处,向课外拓展可供设计的点也较多,在一堂课中想面面俱到,很难做到。因此,抓主抓重,突出学生能力培养和素质提高,大胆取舍教材,显得尤为必要。

一、关于学习目标 依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情感和态度确立了三个学习目标为:

一、学习课文围绕台阶组织材料,表现主题的方法和朴实的语言;

二、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问题的能力;

三、学习父亲勤劳、质朴、忠厚、善良又有所追求的品质。

二、关于学习重点和难点

重点是围绕台阶组织材料表现主题的写法,以及朴实的语言;难点为学习父亲勤劳、质朴、忠厚、善良又有所追求的品质,重视认识和了解自己的父亲。

三、关于教学设计和施教方法

教学时间为一课时,时间紧、任务重。基于此,围绕教学过程要紧凑、问题设计要精心的思路,抓主抓重,切中主题,设计了四个问题,教师精讲点拨,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突出学生主体地位,以关注学生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提高。

四、关于问题设计

本着面向全体、关注个体的原则,坚持以生为本的理念,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各种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主线,设计了本课的四个问题。前三个问题围绕台阶和父亲展开,注重对课文的学习和理解,第四个问题连接学生情感生活,向课外拓展,旨在丰富学生情感体验,观察生活、体验生活,了解自己的父亲,尊重和爱戴自己的父亲,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和态度。

五、关于学生能力的培养

这篇课文探究性问题较多,对于培养学生的能力有较大的帮助,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在开放的活动中通过尝试,解决问题,探究问题,分析解决问题,用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经历,让学生体验知识的产生、获取过程。设计让学生积极参与小组合作,通过相互讨论,分工协作等多种方式进行合作学习和交流,并在教学过程中始终贯穿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六、关于媒体设计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形成教学环节之间的自然过渡,也为了更好的营造学习氛围,本节课应用的媒体主要有幻灯片、录音和动画设置。分别应用在各环节之间。

学习流程

一、演讲激趣、导入新课(略)

二、讲解作者、展示目标

三、速读课文,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统领全文的是那句话?

四、小组讨论、合作探究

1、父亲为什么老觉得我们家的台阶低?

2、读完课文我觉得文中的父亲是一个卑微的、胸无大志的人,你认为是这样的吗?讨论一下,说说你的看法。

五、自主学习、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要求学生找出文章表现了父亲的哪些品质

六、小组讨论、合作探究

父亲为造新屋,可谓终年辛苦、异常艰难,十分感人,可是作者却在台阶上用了那么多笔墨,这是为什么?

七、自由提问:(略)

八、链接生活、畅谈心声

1、听歌曲、看动画、感受激情。

2、回想一下你的父亲,他可能没有抚摸过你,在你跌倒时也可能没有安慰过你,甚至没有说过一句关怀爱护你的话,你觉得你的父亲爱你吗?你觉得的你的父亲是怎样一个人,准备一下,说说好吗?

九、布置作业

在生活中去认识父亲,去理解父亲、去关怀爱戴父亲。

第三篇:《台阶》教学片段实录

为孩子播下思索的种子

——《台阶》教学片段实录

湖北省监利县教学研究室 李爱梅

《台阶》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一篇小说,文章写了一个老实厚道、毫无经济基础的父亲,却非常羡慕人家高高的台阶,于是花了大半辈子的心血造起了有九级台阶的新屋,可是,台阶做好后,身体垮了心情也失落,尴尬不已。文中的细节描写很多,一般的教学重心是通过疏通故事情节,品析细节来感悟父亲形象,最后,唤起学生对父亲的理解,写几句感恩、理解之类的话。

这样的教学无疑是符合语文教学规律的,但是,仔细研读文本,总觉得不够,这样的解读只停留在感动与感恩上,还可以走一步,再走一步。以下是笔者教学《台阶》的教学片断。

师:品析了文中诸多感人的细节后,请以“父亲的一生”为题来聊聊我们读了本文后的心情。学生思考后发言。

生:父亲的一生是痛苦的。吃的住的都很不好。为了造有九级台阶的房屋,付出了一辈子的心血。

生:父亲的一生是艰辛的。为了造台阶,省吃俭用,天天往存钱罐里塞角票。生:父亲的一生是拼搏的一生。

生:父亲的一生是成功的,因为他终于实现了自己的理想,造起了台阶。

生:父亲的一生是令人心酸的。

师:是的,在我们看来,父亲一生的关键词就是忙碌、辛苦,但是,让我们再看看造台阶前的父亲,真的如同学们所言很痛苦吗?请大家从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来说说你的理解。生:“虽然这些都很微不足道,但他做得很认真。”,从这里可以看出父亲当时的感觉不是痛苦,而是满怀希望的在准备。

生:从每年过年时候的洗脚成了家里一项重大的喜事。不仅“母亲特别高兴”,父亲也用冒着“热气”的盆水很“耐心地洗”,可以看出一家人其乐融融。洗干净了,父亲却反而说脚“轻飘飘的没有着落”,很自豪的感觉。

生:旧屋的青石板台阶一块就有三百来斤重,一来一去的山路磨破了父亲的草鞋,父亲没有喊苦,只是觉得鞋子“太可惜”了。这里可以看出父亲也是不害怕劳动,不怕吃苦,或者说以苦为乐!

生:从“父亲抽烟时专注地望着别人家高高的台阶,”可以看出父亲尽管很羡慕,但是他很充实,他在向往,在谋划怎样加快准备,争取能早日造起高台阶的新屋,像人家一样气派,也叫人羡慕。

师:是的,透过文字背后,我们能够感受父亲的艰难,但善于感悟的同学会发现,父亲准备造台阶的过程不是痛苦,而是幸福的准备着。幸福是什么?幸福不是非得要有很高的地位,有丰厚的物质,幸福主要在于自我心灵的感受。父亲有强壮的身体,有明确的目标,有他憧憬的幸福。所以,台阶造好前的父亲是一个豪爽、乐观、自信、充实、幸福的父亲!再看看台阶造好后的父亲。

生:“父亲居然不敢放鞭炮。”

生:“父亲在这一喜悦面前,两手没处放似的,父亲明明该高兴,却露出尴尬的笑。” 生:“父亲坐在台阶上很不自在,话都答错了。” 生:“父亲一级一级的往下挪,干脆坐到门槛上。” 生:“父亲很少跨出我们家的台阶。”

师:台阶造好后,父亲不是高兴万分的坐到台阶上,大方的抬起头,接受乡里人的敬重,暗自为自己的付出而得意,而是更谦逊、更失落了。为什么呢? 生:因为父亲身体垮了。

师:是的,父亲干了一辈子,劳动就是生命,在他的精神世界中,劳动就是创造,劳动就有收获,劳动体现了自己的价值,一旦不能干活,就失去了这一切,所以感觉若有所失。生:因为父亲习惯了谦卑。

师:这是我们中国农民特有的气质,不仅厚道,而且谦卑。从不炫耀,用今天的话说很低调。生:因为父亲觉得自己老了。

师:是啊,想想父亲这一辈子,为了一家人的尊严,付出了所有的心血来造有九层台阶的新屋,尽管目标实现了,但是,身体垮了,自信没了,快乐,也随之而去了。父亲的一生就是这样令人悲哀,令人心酸。但是,如果父亲不造台阶,他的身体就不会垮,他的心情就不会失落吗?

生:假如不造台阶的话,父亲身体依然会老,身体也会在某天垮下。生:父亲也不会一生幸福,也许会更没有意义。师:为什么呢?

生:因为父亲不造台阶的话,他的生活就没有了目标。生:因为不造台阶的话,他的人生就没有多大的意义。

师:是啊,没有目标的生活就如空中断了线的风筝,随风飘扬。父亲因为有了目标,所以很充实、很快乐!目标实现了,就应该快乐,父亲仅仅是因为身体垮了而失落吗?不是,因为他习惯了有目标的日子,习惯了充实的生活。所以,父亲的经历给我们什么启示呢? 生:地位再低,也要有目标。

生:经济再差,也可以有远大的理想。生:忙碌比闲散好,充实比空虚有意义。生:充实的日子,其实就是快乐的日子。

师:父亲想要得到快乐的话,应该怎么做呢? 生:应该尽快为自己设立一个新的目标。

师:你真是个有思想的孩子。对,人生就是要为自己设立一个又一个目标,并为之而奋斗,努力。奋斗的过程就是收获的过程,就是享受幸福的过程,有理想有目标的人生是充实的人生,也是幸福的人生。可是,我经常听到有同学抱怨,学习好累,学习好辛苦,现在有点启发了吗?

生:是的,上学的时候好像很累,真正放长假的时候,开始几天很开心,时间长了觉得很空虚,还希望上学,可上学时间长了,又希望放假。

生:上学的时候感觉精神还好,在家休息呢,总是睡懒觉,每天都昏昏沉沉的,也不愿写作业,效率不高。

师:这就是生活,这就是生命。要有目标,要充实,但也要有恰当的休闲来调节。当然,充实是主旋律,休闲是伴奏曲。这样的人生才是有意义的人生,才是幸福的人生。同学们,让我们从现在开始,树立属于自己的目标,不再羡慕别人,不再总是渴盼放松,该学的时候就学,该玩的时候就玩,让充实与快乐伴随我们一生!

该教学片断是在引领孩子品析文中的细节后展开的一个环节,从话题“父亲的一生”开始,引领他们深入理解父亲深沉的幸福,然后过渡到人生的思索。尽管孩子们的感悟还只是浅层次的,只能停留在自我生活的认知上,但是,已经在他们的头脑中播下了思考人生的的种子,我想,终有一天,这些种子会发芽、生根、茁壮成长,这不正是我们语文教学的目的吗?

第四篇:《台阶》教学实录(片段)

《台阶》教学实录(片段)

师:我们熟悉了情节,大家再思考一下,“台阶”在文章结构上起了什么作用?

生:贯穿全文的线索。

师:但小说主要是为了表现台阶吗?

生:小说主要表现的是父亲,台阶只是观察和表现父亲的一种独特的视角。

师:小说为了刻画父亲的形象,成功地使用了细节描写。那么,什么是细节描写呢?

请大家看屏幕:

人物的细节描写,就是对人物的神态、动作、语言、外貌、肖像和心理进行细致的刻画,从而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完成对人物性格的塑造。

师:小说使用了第几人称来叙事的?这种方式便于描写人物的心理吗?

生:第一人称,不是便于描写心理,但是便于观察。师:好,让我们精读小说,分析人物形象。大家看要求:

找出文中最能表现父亲情感和性格的神态、动作及语言的细节描写,并概括父亲的性格特征。

(学生在文中寻找,用圈点标注法分析语段,找到的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体会作者的情感。教师巡回辅导。)

师:好,哪位同学先来尝试分析?

生:父亲在三级青石板台阶上洗脚的细节:“„„因为沙子多的缘故,父亲要了个板刷在脚上沙啦沙啦地刷。后来父亲的脚终于洗好了,终于洗出了脚的本色,却也是黄几几的,是泥土的颜色。”这里是对父亲洗脚动作和父亲皮肤颜色的描写。

师:找得很准确。那么,从这段描写中,我们了解到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

生:用板刷刷脚上的泥沙说明父亲是一个吃苦耐劳的人,也可以看出父亲生活的贫困和艰辛;“黄几几”是泥土的颜色,更是父亲的肤色,看得出父亲的朴素和敦厚。

(师板书:吃苦耐劳、朴素、敦厚)

生:父亲在准备建台阶时,有这样一段描写:“父亲坐在绿荫里,能看见别人家高高的台阶,那里栽着几棵柳树,柳树枝老是摇来摇去,却摇不散父亲那专注的目光。这时,一片片旱烟雾在父亲头上飘来飘去。”这是对父亲神态的描写,父亲虽然忠厚老实,但看到别人家高高的台阶,内心世界还是时有波澜的。

师:你分析得很好,你能发挥想象,说说父亲到底想了些什么吗? 生:父亲应该在想:“我家什么时候也能盖起高台阶的房子呢?不行,光羡慕是不行的,还得一步一步地朝着目标奋斗啊!”

师:想象很符合父亲的身份,那么,这里可以看出父亲的什么性格特征呢?

生:有志气,有理想。

师:你刚才分析得很到位,可你读的缺少点感情,能重新试一下吗?(生有感情地读。)

(师板书:有志气,有理想)

生:在准备建新台阶时,有这样一段描写:“许多纸筒落在父亲的头上肩膀上,父亲的两手没处放似的,抄着不是,贴在胯骨上也不是。他仿佛觉得有许多目光在望他,就尽力把胸挺得高些,无奈,他的背是驼惯了的,胸无法挺得高。因而,父亲明明该高兴,却露出些尴尬的笑。”这一段既有对父亲动作的刻画,又有对父亲神态的描写,写出了父亲在众人仰慕时的不自在。

师:父亲应该扬眉吐气才对啊,可为什么不自在呢?这反映了一种怎样的心理在呢?

生:我觉得是自卑心理,因为前文介绍到“父亲老实厚道低眉顺眼累了一辈子,没人说过他有地位,父亲也从没觉得自己有地位。”这说明父亲的自卑心理是长期存在的,而盖好了新房后一下子受到别人的仰慕,这种心理反差造成了父亲的尴尬。

师:你能深入人物的内心,分析得很透彻,你能用一个合适的词来概括这种性格特征吗?

生:谦卑。(师板书:谦卑)

师:小说中还有反映父亲这一性格特征的细节吗?

生:有。“第二次他再坐台阶上时就比上次低了一级,他总觉得坐太高了和人打招呼有些不自在。然而,低了一级他还是不自在,便一级级地往下挪,挪到最低一级,他又觉得太低了,干脆就坐到门槛上去。”挪台阶的细节正是父亲谦卑心理的外在表现。

师:大家找找有没有典型的语言细节描写? 生:“我们家的台阶低”,父亲的这句话贯穿了全文。

师:父亲为什么总是重复这句话?从这句话能看出父亲什么样的心理?

生:因为在家乡有这样的风俗:“台阶高,屋主人的地位就相应高。乡亲们在一起常常戏称:‘你们家的台阶高!’”父亲说这句话正是他追求高地位的反映。师:在家乡,地位高意味着什么? 生:意味着会受到乡亲们的尊重。

师:父亲的这种追求也是当时新中国农民的普遍追求。这是时代的进步所致。那么,父亲耗尽一生的心血只为建造高台阶的整个过程,体现了父亲怎样的性格呢?

生:坚韧不拔,持之以恒。(师板书:坚韧不拔)„„

第五篇:八年级《台阶》教学实录

八年级《台阶》教学实录

八年级《台阶》教学实录

师:上课!

(班长喊“起立!”)

生:老师好!

师:哪位同学愿意为大家充满感情地朗读一下大屏幕上的这几行字?

生(举手):我愿意。

(老师示意其可以开始朗读)

生(深情地):有这样一位父亲,他是如此的清贫,清贫得让他的儿女不愿在别人面前将他提起;他是如此的平凡,平凡得以致于让我们无法从人群中将他分辨出来;他是如此的卑微,他一生的追求在很多人看来却是不值一提。

师:对,就是这样一位父亲,却带给我们很多深沉的感动。让我们一起走进李森祥的小说《台阶》,走近这位父亲。

(老师书写课题以及作者。)

师:同学们之前听说过李森祥其人么?(稍作停顿,看同学们的反应)知道、了解这位作家的同学确实不多,在浩瀚的文学长河里,李森祥目前来说还是寂寂无名之士,可是同学们如果愿意和我一起走进他的《台阶》的世界中去,走近他笔下的父亲,就能领略到一道独特的风景,就能收获一份别样的感动,李森祥其人也会在你的心里鲜活起来,而不再只是一个陌生、遥远的名字。首先请大家看大屏幕上对李森祥先生的简介。

大屏幕上出示以下内容:

李森祥,浙江衢州人,当代作家,现任浙江省嘉兴市作协主席,浙江理工大学兼职教授。他有着丰富的农村生活经验,也曾参军入伍。其小说以农村、军营两大生活为主要题材,塑造出一系列生动的普通人尤其是农民的质朴形象。代表作有小说《小学老师》、《抒情时代》、《传世之鼓》等。

教师朗读出以上内容,在读的时候,强调“农村生活经验”、“农民”这几

个字眼。读完后切换幻灯片到下一张,展示内容如下:

李森祥如是说:“乡土永远是我创作的源泉,也是我情感的源泉,任何时候,任何地点,我都不会忘记我来自农村,我有责任把中国农民最本真的情感表达出来。”

师:大家来齐声朗读一下李森祥先生的这句话,体味一下其中的情感。

(学生齐读)

师:李森祥从乡土走来,对农村、农民有着特殊深厚的情感,通过学习《台阶》,我想同学们应该能够给李森祥先生一个公允的评定,说一说他是否将中国农民最本真的情感表达了出来。请同学们打开课本到第八课《台阶》。

(同学们将课本翻到第八课)

师:请同学们在课前预习的基础上快速默读全文,并依据大屏幕上出示的阅读提示尝试复述小说的故事情节,理清文章脉络。

大屏幕上的提示如下:

(1)父亲为什么要造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

(2)父亲是怎样造起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的?

(3)新屋造好了,父亲怎么样?

师:那位同学愿意将自己的想法和大家交流一下?尝试用简洁的语言复述一下这篇小说的情节?

生:这篇小说写了一个父亲,他造台阶。

师:嗯,抓住了这篇小说的主人公是父亲,核心事件是“造台阶”,不错,不过似乎有些关键情节没有概括进去,显得不够完整,哪位同学能依据阅读提示再进行一些补充呢?

生:父亲觉得自己家的台阶低,就立志要建起高高的台阶,经过多年的省吃俭用和艰苦奋斗,终于建造起了崭新的九级台阶,父亲十分高兴。

师:补充得不错,老师看到了同学们更多的智慧,只是老师对其中一点——父亲十分高兴——持怀疑态度,新台阶建成后,父亲内心确实有一种喜悦之情,只是这位同学似乎忽略了一点:父亲身上发生了哪些变化?

生:我知道,在小说的结尾写到“父亲老了”,而且倒数第三自然段写到父亲的头发“灰白而失去了生机”,父亲多了一份沧桑,父亲苍老了。师:对!这位同学的目光很敏锐,说得也很恰切。好,那我们现在一起来抓住小说的关键情节将这个故事完整、清晰地复述出来。

老师一边和同学们一起说,一边对同学们有疏漏的地方进行点拨和补充,复述如下:

父亲觉得自家的台阶低,望着人家高高的台阶,羡慕不已,他不甘心低人一等,立下宏愿,也要造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父亲体壮如牛,吃苦耐劳,他相信自己的力量,下定决心,开始了漫长的准备。他终年辛苦,准备了大半辈子,积铢累寸,终于建起了有九级台阶的新屋,一辈子的心愿得以实现,心头的喜悦无法形容。但是父亲为此付出的代价是沉重的:新屋落成了,人也衰老了,身体也垮了。

师:整个小说写的就是一个造台阶的故事,请同学们思考一下:父亲为何要付出这么大的代价造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是由于一时冲动么?

生:因为“我们家的台阶低”,这几个字在第一个第六自然段都出现了,这应该就是原因。

师:仅仅因为台阶低就一定要新造高台阶么?低就低了,无所谓啊,没什么关系啊。也不是台阶低这个屋子就没法居住了啊,何苦花那么大力气将台阶建高呢?

生:是因为“台阶高,屋主人的地位就相应高”,这一句话在第八自然段,这是他们那里的习俗。

师:对,这句话道出了父亲费尽心血造新台阶的真正缘由。可以说,整个故事的发生和发展都和这一句有密切的关联,这样一句话我们称之为全篇小说的“文眼”。文眼是我国传统的、独有的关于文章写作的术语,指文中最能揭示主旨、升华意境、涵盖内容的关键性词句。文眼往往能够奠定文章的感情基调。那我们在理清了脉络、把握了文眼之后,现在进入学习本篇小说的核心环节:品析人物形象,因为小说就是以塑造人物形象为核心的。本篇小说的主人公是谁?

生(齐声回答):父亲!

师:对,就是父亲。接下来就是同学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各抒己见、各显其能的时候了,细致地阅读文本,从小说中找一下,文中哪些情节最能表现父亲的形象?不妨做这样一个填空题:这是一位______的父亲,填空后用文中具体的语句来支撑自己的观点,完全可以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见解,“言之成理即是王道“,有思考后可以和同桌交流一下。

同学们开始读小说、思考,渐渐地教室里有了讨论甚至争论的声音,老师走下讲台,可以聆听一些同学的观点,适时地进行鼓励,也可以参与到某一组中去,巧妙地进行点拨和补充。

师:好的,时间已经过去了四五分钟,同学们的讨论很热烈,老师刚才也听到了一些精彩的观点,希望同学们能勇敢地将自己的观点讲给大家听一听,思想的交流和碰撞能让我们修正自己的同时启示他人。谁先说一说?

生:这是一位勤劳的父亲。因为第十一自然段写到父亲“一年中他七个月种田,四个月去山里砍柴,半个月在大溪滩上拣屋基卵石,剩下半个月用来过年、编草鞋”,他一年到头几乎没有闲过,都是在干活,为了盖新房子、新台阶而努力。

师:确实,这些都表明了这是一位勤劳的父亲,除了这一个自然段,从第十二自然段到第十六自然段都是在写父亲付出的艰辛劳动,这是一个特别能干的农民的形象。我们由此可以提炼出一个词语“勤劳能干”,可是这样是不够的,我们是不是可以从中挖掘出父亲更深的精神内涵?文中有一句写父亲为了攒够盖新台阶的钱,“塞角票的瓦罐满了几次”,是一分一分地攒钱啊,这样的一位父亲让我们不由得联想起古代一位很有名气的老人?想起来了么?

生:愚公。父亲就像移山的愚公一样有一种坚持不懈的伟大精神。

师:对,父亲作为一个朴实的农民,他勤劳能干,这一点我们能很容易领会到,可是想得更深入一点就会发现父亲已经超越了这些,更有一种坚忍不拔的气概和坚持不懈的精神。父亲的钱来得很不容易,是一分一厘积攒起来的,一种内在的精神支撑是难以坚持到底的。

生:父亲是一个很要强的农民。第十三自然段写到父亲一边抽烟,一边用很专注的目光看别人家高高的台阶。他着实羡慕别人家的高台阶,这时候应该是在心里暗下决心:将来的某一天,我也一定要建起一座这样的高台阶,甚至比你们的还高。父亲很有志气。

师:不错,这是一个很要强的父亲。除了这一处,在文章别的地方也可以鲜明地感受到这一点。同学们能找到么?

生:第一自然段:父亲总觉得我们家的台阶低。还有第六自然段:我们家的台阶低!父亲又像是对我,又像是自言自语地感叹。这句话他不知说了多少遍。

师:对,从这些语句都可以看出台阶在父亲的心目中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因为在当地,台阶高低和屋主人地位的高低有不可分割的联系,所以父亲想要通过修高台阶来提高自己的地位,这样说来,我们可以看出这是一位怎样的父亲?

生:渴望得到别人尊重的父亲。

师:我们将“渴望得到别人的尊重”换成一个能够表述人物性格的词语,应该是什么?

生:自尊心强。

师:好,这样说是比较贴切的。我们在对人物形象进行概括的时候,要使得自己的用词专业、精准,比较凝练。同学们还有别的发现么?

生:我觉得这是一个自卑的父亲。

师:你能说说自己的依据么?

生:第二十七自然段写到父亲因为坐在高高的台阶上很不自在,竟然在回答别人一句日常问话的时候出错了,于是就一级一级地往下挪。建好了台阶,本来应该扬眉吐气,高高兴兴地坐在高高的台阶上,父亲因为自卑竟然不能享受那一份“荣耀”。

师:有道理。家里台阶原来很低,被人看不起,父亲长期以来形成了一种自卑心理,台阶高了,一下子难以消除这种根深蒂固的心理,处处感到不习惯、不对劲。只是我想,“自卑”这个词语是个贬义色彩比较浓厚的一个词语,我们对这样一位父亲似乎不是很忍心用“自卑”来形容吧,有没有一个更恰切的词语既传达出我们要表达的意思,又能表示出对这样一位父亲的理解和尊重呢?

生:谦虚。

师:将“谦虚”和“自卑”组合起来怎样?(随即将“谦卑”这个词语进行板书)也许大家以前没有见过这个词,今天就让我们记住它。这个词语的意思简单来讲就是:谦虚,不自高自大,实际上它包含的意义很丰富,也很微妙,说它糅合了“谦虚”和“自卑”也许更合适。感兴趣的同学在课下多查一些资料,让自己的理解更深入一些。小说中有没有别的段落也表现了父亲谦卑这一特点?

生:第二十一自然段。这一段为了庆贺家里盖新房,放鞭炮,父亲“两手没处放似的,抄着不是,贴在胯骨上也不是”,这些描写很细腻,表现了父亲的谦卑心理。

师:找得很准确。这一段确实也很典型。同学们来齐读一下,加深对父亲的理解和体会。

(师生齐读)

师:本来应该将胸脯挺得高高的,父亲却反倒极其不自在了,父亲谦卑的特点明晰地展现了出来。到现在为止,我们对父亲形象的探究已经较为充分了,老师很欣慰能听到同学们这么多真知灼见。哪位同学能将刚才讨论的内容进行汇总和进一步提炼,总结一下这是一位怎样的父亲?

生:这是一位有坚忍不拔的意志和愚公移山的精神的父亲,还是一位谦卑的父亲。

老师:嗯,提炼出了父亲两个性格特点,有哪位同学还有补充?

生:应该再加上“要强”和“淳朴、善良”这两点,另外我想更加具体、全面地说一说这位父亲的形象。

师:好,那你说说你的想法。

生:从立志造台阶这一点我们看出了这是一位要强、有志气的父亲;从父亲经过大半辈子的艰辛努力终于建起了九级新台阶我们看出了这是一位有坚忍不拔的意志和愚公移山的精神的父亲;从父亲建好台阶却不好意思做到台阶上去我们看到了一位谦卑、善良、朴实的父亲。总而言之,这是一位值得我们尊敬的父亲。

(全班同学热烈地鼓掌)

师:这位同学说得很好,大家的掌声也给予了他足够的肯定。同学们就是应该这样,要在学习中不断地提升自己的总结、概括能力。现在大家看黑板。

(教师以大括号的形式板书父亲形象:要强、有志气;有坚忍不拔的意志和愚公移山的精神;谦卑、善良、朴实)

师:从父亲立志造台阶,经过漫长的准备为造台阶积攒财富,我们读出了一个伟大的父亲,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对自己塑造的“父亲”形象有一种崇敬之情(板书:崇敬),可是细细读来,崇敬这种情感并没有贯穿本篇小说的始终,有没有哪位同学慧眼看出了小说的另一层感情色彩?

生:在文章的后半部分,也就是台阶之后的段落:26——32自然段,我读出了悲伤。觉得这位父亲很可怜。

师:对,我们在这些段落读出了另外一种情感,这种情感表达得很含蓄,却又是那么清晰地敲打着我们的心,让我们来齐读一下这些段落,体味一下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情感。

(师生齐读)

师:哪位同学能用一两个词语说一说,从这些段落中你体会到了作者对笔下的父亲形象怀着一种怎样的情感?简单阐释一下自己的理由。

生:同情。父亲为了建新台阶付出了很大的代价,腰不行了,连水都挑不了了。

师:似乎是这样的。

生:怜悯。结尾的“父亲老了”让人感觉很凄凉,父亲已经不是当年那个年轻力壮的小伙子了,他成为了一个苍老衰颓的老头,让人心生怜悯。

师:这两名同学说的都有一定的道理,而且他俩要表达的意思也基本相同,“怜悯”和“同情”是一对近义词,不过,大家有没有想过,当我们用“同情”“怜悯”这样的词语的时候,表明自己和“同情”、“怜悯”的对象处于不平等的地位上,这里也许换成“悲悯”更合适,“悲”:指慈悲,对人间的苦难自己仿佛也一一遭受,悯:与同情相近,但是这里的同情不是可怜,指对人间处于苦难中的人并不是轻视甚至可怜,折射出一种博大的爱。文章后半部分处处流露这种悲悯之情,悲悯父亲花了大半辈子的时间只为了造一座有九级台阶的新屋,悲悯台阶造好了,父亲却花白了头发,却连一桶水都挑不了了。

师:有人认为父亲这么做一点都不值得,甚至认为这样做表明了父亲是一个爱慕虚荣、可悲的人,你认同这种观点么?你怎样看待父亲的一生?

生:他就是爱慕虚荣,没必要一定要通过修高台阶来提高自家的地位,可以通过别的方式。

师:那你能否说一说比修台阶更好的方式具体是什么?

生:„„

师:在那样的一个大环境中,父亲作为一个普通的农民似乎并无别的更好的选择。要想提高自己家的地位,就必须首先改变台阶的高度,将台阶修得更高、更气派。这让我想到了我们村修房子的情况。每家盖新房都是努力将房顶的高度建到与周围邻居家的持平或者更高一些,由于一家家都竞相修高,我们村的房子单层的高度是城市房子层高的将近两倍。这种现象和我们家乡的风俗——房子低于周围人家的,家中的运气就会走下坡路——有内在的密切的联系。大家知道紫禁城么?

生:知道,就是故宫,故宫里面的建筑都很雄伟。

师:建筑物无论大小,都具有人文性。大而至于紫禁城,处处显示着皇权的至高无上,举一个简单的例子,紫禁城中一座很重要的建筑“太和殿”采用的是“九开间”的形式,为何呢?对,“九五至尊”,这象征着皇帝拥有最高的威严;小而至于民居建筑,“台阶高,屋主人的地位就相应高”,父亲想将台阶修得更高就是对地位的要求,对地位的要求就是对尊重的要求。这让人想起了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略讲并点明尊重的要求是较高层次的需求。如果我们批评父亲:可以通过别的方式去获取尊重,干吗一定要“不自量力”地修台阶?其实我们如此说是在苛责父亲。

生:老师,我明白了,也就是说父亲只是一个普通的农民,他又处在那种特定的文化环境里,很难洒脱到“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我们应该对父亲多一份理解。

师:理解得比较透彻,就是这样的。父亲只是一个普通的农民,一个普通人的内心如何能强大到以个人的力量抵挡世俗的力量?历史上有这样的人,但是数目很小,而极少数的敢于向世俗发起挑战的人往往是改革家、是领袖人物,并由此而名垂青史。父亲只是一位普通的农民,这样的高度他达不到。所以我们说作者对笔下的父亲怀着很深厚的情感,一层是敬重,另外一层是悲悯(随即将这个词进行板书)。“悲悯”的情感从何而来?父亲为了建造有高台阶的新屋竟然花费了大半辈子的时间,这是因为父亲不够能干么?同学们看第十五自然段,一担柴值多少钱?父亲打一天柴能挣多少钱?

生:一元一担柴。父亲起早贪黑打柴,一天只能赚一元五角。

师:父亲其实是很能干的,之所以攒钱如此艰辛,应该归结于当时农村生产力的低下,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本篇小说在讴歌父亲坚忍不拔的毅力和艰苦创业的精神的同时,还有另外一层主旨:呼唤先进生产力的到来。希望不久的将来,在生产力的带动下,像父亲一样的农民能够由贫穷走向富裕,由谦卑走向自尊,由被轻视走向被尊重。(稍作停顿,让同学们品味、思考)

师:李森祥先生有没有将中国农民最本真的情感表现出来?

生:他做到了,而且做得很好。他塑造了这样一个动人的父亲的形象,让我们铭刻在心。

师:说得真好!希望我们大家以后更用心地体察自己的父亲,因为我们的父亲身上也定有许多动人之处。今天的作业在大屏幕上,请大家认真记下来。

大屏幕展示作业:

1、《台阶》中的详略安排很有艺术性,请结合内容进行分析;

2、搜集一些关于“建筑的人文性”的文字、图片资料;

3、预习《阿长与山海经》,写好三项预习作业。

(学生记作业)

(下课铃响起)

师:下课!

生:老师辛苦了!再见!

下载台阶》教学实录(一)[精选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台阶》教学实录(一)[精选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台阶》教学实录与评点(5篇)

    执教:余映潮 评点:苏 丽 时间:2013年9月11日。 地点: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伊克昭中学。 师:同学们好 生:老师好 师:这节课我们学习一篇小说,一篇讲父亲的小说。大家先把作者简介读一读......

    台阶教案设计一

    《台阶》教案设计一 知识目标:体会领悟父亲的情感与性格。 能力目标:让学生从文章中联系实际感悟去中的真情。 教育目标:教育学生去关心父母,仔细聆听他们内心的声音。 重点难点......

    《台阶》教学设计

    第________________课时 ______________月_______________日 十一 台阶 教学目标: 1.整体把握文章故事情节; 2.通过对文章关键词句的分析,把握父亲形象,并了解父亲这一形象的典型意......

    《台阶》教学设计

    《台阶》教学设计 【创意说明】 本文是一篇小说。教学的重点在于把握主题、分析人物形象及体会记叙中描写的作用。采用板块式教学思路。 【教学步骤】 一、整体阅读,把握情节......

    台阶教学设计

    《台阶》教学设计塘沽盐场中学 方长东 一.课前 二.深情导入 在朱自清先生的《背影》中,我们透过那个困顿中艰难前行的背影,体会到了父亲对儿子深沉而厚重的爱。今天我们学习的......

    台阶教学设计

    台阶教学设计 小编今天推荐给大家的是台阶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用。关注网获得更多内容!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围绕“台阶”组织材料表现主题的方法。 2,学会用细节刻画人物......

    《台阶》教学设计

    《台阶》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台阶》是李森祥的一篇小说,通过描写父亲终年辛苦,积铢累寸,准备了大半辈子,终于建成了一栋有九级台阶的新屋,而新屋落成了,人也衰老了,身体也跨......

    《台阶》教学设计

    《台阶》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 《台阶》出自苏教版九下第三单元的第二篇课文,本单元的学习主题是“疑为学之始”,要求学生“读书要善于发现,善于发问,善于独立思考”。单元提示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