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化学平衡图像学案
编制人:
审核人:
日期
编号
高三化学 一轮复习课时导学案
化学平衡图像
知识目标:
1.通过画图以及对图像的分析,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化学平衡的特征,建立化学平衡的观点。2.熟悉解决常见有关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图像题的一般步骤;使学生加深巩固影响化学反应速率以及化学平衡移动因素的知识。
能力目标:1.提高学生对影响化学反应速率以及化学平衡移动因素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2.通过对图像的分析解释,提高学生分析图像的能力,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学习重点:平衡图像的分析 知识链接:化学平衡平衡转化率 知识梳理:
一、有关化学平衡图像的知识规律:
(1)对有气体参加的可逆反应,在温度相同的情况下,压强越大,到达平衡所需的时间越短;在压强相同情况下,温度越高,到达平衡所需的时间越短。
(2)使用催化剂,能同等程度地改变正、逆反应速率,改变到达平衡所需时间,但不影响化学平衡移动。
(3)同一反应中末达平衡前,同一段时间间隔内,高温时(其他条件相同)生成物含量总比低温时生成物含量大;高压时(其他条件相同)生成物的含量总比低压时生成物的含量大。(4)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生成物的物质的量增加,但生成物的浓度、质量分数以及反应物的转化率不一定增加。
二、平衡图像的分类研讨:
(一)、物质的量(或浓度)—时间图象
1.图2表示800℃时A、B、C三种气体物质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t1是到达平衡状态的时间.试回答:
(1)该反应的反应物是______;(2)反应物的转化率是______;(3)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
___.
(二)、速率—时间图
此类图象定性地揭示了v正、v逆随时间(含条件改变对速率的影响)而变化的规律,体现了平衡的“动、等、定、变”的基本特征,以及平衡移动的方向.
2.对达到平衡状态的可逆反应X+YZ+W,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增大压强,反应速率变化图象如图1所示,则图象中关于X、Y、Z、W四种物质的聚集状态为()A.Z、W均为气体,X、Y中有一种是气体 B.Z、W中有一种是气体,X、Y皆非气体 C.X、Y、Z、W皆非气体
D.X、Y均为气体,Z、W中有一种为气体 3.已知可逆反应:N2(g)+3 H2(g)
2NH3(g);△H=-92.4 KJ/mol 下列各图表示上述可逆反应建立平衡的过程及改变某一条件后建立起新的平衡过程的曲线:(1)加入稀有气体后的平衡图为___________。(2)降低温度后的平衡图为____________。(3)体系加压后的平衡图为___________。(4)升高温度后的平衡图为___________。(5)减小生成物浓度后的平衡图为_______。(6)加入催化剂后的平衡图为________。
(三)、速率(v)与温度(T)或压强(p)的图象 4.下列各图是温度(或压强)对应;的正、逆反应速率的影响,曲线交点表示建立平衡时的温度或压强,其中正确的是()
5.对于可逆反应:A2(g)+3B2(g)是()
2AB3(g)(正反应放热)下列图象中正确的 2
6.以下化学反应中符合右侧图象的化学反应为()A.N2O3(g)
NO2(g)+NO(g)
2HNO3(l)+NO(g)4NO(g)+6H2O(g)2CO(g)B.3NO2(g)+H2O(l)C.4NH3(g)+5O2(g)D.CO2(g)+C(s)
(四)、含量—时间—温度(压强)图
这类图象反映了反应物或生成物的量在不同温度(压强)下对时间的关系,解题时要注意一定条件下物质含量不再改变时,应是化学反应达到平衡的特征.
7.同压、不同温度下的反应:A(g)+B(g)
C(g)+Q A的含量和温度的关系如图3所示,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T1>T2,Q<0
B.T1<T2,Q<0 C.T1>T2,Q>0
D.T1<T2,Q>0 8.现有可逆反应A(g)+2B(g)
nC(g)+Q(Q>0),在相同温度、不同压强时,A的转化率跟反应时间(t)的关系如图4,其中结论正确的是()
A.p1>p2,n>3
B.p1<p2,n>3 C.p1<p2,n<3
D.p1>p2,n=3 3
五、质量分数—时间图象
9.对于可逆反应mA(g)+nB(s)pC(g)+qD(g)反应过程中,其他条件不变时,产物D的质量分数D%与温度T或压强p的关系如图所示,请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降温,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B.使用催化剂可使D%有所增加 C.化学方程式中气体的化学计量数m<p+q
D.B的颗粒越小,正反应速率越快,有利于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10.反应2X(g)+Y(g)
2Z(g)(正反应放热),在不同温度(T1和T2)及压强(p1和p2)下,产物Z的物质的量(n2)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如图10所示。下述判断正确的是()
A.T1<T2,p1<p2 B.T1<T2,p1>p2 C.T1>T2,p1>p2 D.T1>T2,p1<p2
(六)、恒压(温)线
该类图象的纵坐标为物质的平衡浓度或反应物的转化率,横坐标为温度或压强. 11.对于反应2A(g)+B(g)
2C(g)(正反应放热),下列图象正确的是()
(七)、转化率(或质量分数等)—压强、温度图象
12.有一化学平衡mA(g)+nB(g)
pC(g)+qD(g),如图所示是A的转化率同压强、温度的关系,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A.正反应吸热,m+n>p+q
B.正反应吸热,m+n<p+q C.正反应放热,m+n>p+q
D.正反应放热,m+n<p+q 13.图7表示mA(g)+nB(g)
pC(g)+qD(g),在不同温度下经过一定时间混合体系中C的质量分数与温度T的关系;图8表示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平衡(v正=v逆)后t时刻改变影响平衡的另一个条件重新建立新平衡的反应过程,判断该反应是()A.m+n>p+q正反应放热 B.m+n>p+q 正反应吸热 C.m+n<p+q正反应放热 D.m+n<p+q正反应吸热 14.有可逆反应,试根据下图回答:
(1)压强(2)体积比_____________填(大、小)
_____________(填大、小)
(3)温度T1℃比T2℃____________(填高、低)(4)正反应 热(吸,放)
第二篇:化学平衡图像教学设计
化学平衡图像教学设计(800字)
第三节 化学平衡图像分析 教学设计
渤海石油第一中学 刘兰芳
【背景分析】
化学平衡图像将数字知识和化学平衡理论融为一体。有关化学平衡的图像试题涉及知识面广,灵活性大。题目大多注重对知识综合应用能力和分析判断能力的考查,是考查学生能力的常见题。考查的图像主要有三类;第一类,是化学平衡建立过程中有关量随时间的变化图像;第二类,是平衡移动原理的应用或它的逆向思维图像;第三类,是反应物或生成物物质的量(或浓度或质量分数)与时间关系的图像,此类图像既要考虑反应速率的大小,又要考虑化学平衡移动、反应物的转化。【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图像分析能力,但还未有系统的知识结构 【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首先复习基本要点,让学生对平衡图像有个知识回顾,然后系统复习图像分析的一般方法,最后给出示例具体分析,从而得出一般的分析方法。【教学资源与工具设计】
多媒体教学结合学生学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理解化学平衡图像的意义,掌握化学平衡图像题的解法。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图像以及“化学反应的过程图
像”的分析,提高学生对图像信息进行综合处理和加工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同学之间对图像题的解题方法的讨论分析,体会同伴间互
助学习的必要性。
【重点和难点】
平衡图像解题思路、方法与技巧 【教学过程】
遇到图像曲线的题目,首先应看懂后观察曲线的形状和走向,弄清曲线所代表的是哪些量的关系,明确曲线的起点、终点、交点、折点及零点,用以分析其特点和变化趋
势,再结合题中给定的化学反应和数据,以便进行推理和判断。
一、解题思路(1)、看懂图象
面:图象形状,横、纵坐标的含义 线:走向,变化趋势
点:起点、终点、交点、拐点 是否需作辅助线(等温线、等压线)定量图象中有关量的多少(2)、联想规律,作出判断
①______浓度、______压强、______温度、加_______都可以使速率增大。②增加反应物浓度,减少生成物浓度,向_____反应方向移动, 增大压强,向_______反应方向移动,升高温度,向_______反应方向移动。
二、典型的化学平衡图象
c v 1 2 浓度-时间图(c-t图)
速率-时间图(v-t图)
【典型的化学平衡图像题】
1、物质的量(或浓度)—时间图象
此类图象能说明各平衡体系组分(或某一成分)在反应过程中的变化情况。解题时要注意各物质曲线的折点(达平衡时刻),各物质浓度变化的内在联系及比例符合化学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关系等情况。
【例1】:某温度下,A、B、C三种物质的浓度随着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则(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A的转化率
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练1】
4321 【练1】:某温度下,A、B、C三种物质的浓度随着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则(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求反应物的转化率为:____________________。
2、速率—时间图 此类图象定性地揭示了v正、v逆随时间(含条件改变
对速率的影响)而变化的规律,体现了平衡的“动、等、定、变”的基本特征,以及平衡移动的方向。
【例2】:观察下列图像特点,并描述出改变平衡的条件分别是什么?
(1)下述图线的特点是:有一速率是____________改变的,另一速率是_________改变的。
这是改变____________引起化学平衡移动的特征。
1写出化学1)2)求反应物
A V B D(2)下述图线的特点是:正、逆速率都是_________改变的,且改变的_______不同。
这是改变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引起化学平衡移动的特征。若_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都突越增大,若_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都突越减小。
【练2】:对mA(g)+nB(g)pC(g)+qD(g),引起平衡移动的因素可能是: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则可判断出:△H 0 m+n p+q(填>、<、=)【练3】:对于反应mA(g)+ nB(g)pC(g)+ qD(g)
达到平衡后,改变其中某一条件,反应速率变化图象如图所示,则t1时刻改变的因素可能是:
a.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某物质的转化率(或百分含量)-时间-温度/压强)图 这类图象反映了反应物或生成物的量在不同温度(压强)下对时间的关系,解题时要注意一定条件下物质含量不再改变时,应是化学反应达到平衡的特征。【例3】:对于反应:mA(g)+ nB(g)pC(g)+ qD(g),A的转化率和温度的关系、B的转化率和压强的关系分别如图所示,则可判断出:
T1____T2, 正反应____热
P1 ___P2 m+n___p+q A的转化率
【练4】:对于反应:mA(g)+ nB(g)?P1 ___P2m+n___p+q pC(g)+ qD(g),A的百分含量和温度的关
系、C的百分含量和压强的关系分别如图所示,则可判断出:
A% ?T1____T2, 正反应____热?P1___P2 【例4 】:对于反应mA(g)+nB(g)t m+n p+q pC(g)+qD(g),在不同温度(T1和T2)及
压强(p1和p2)下,反应物B的百分含量(B%)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
(1)判断压强高低:
P1_______P2,m+n_________p+q(2)判断温度高低:
T1_______T2,正反应_________热
4、某物质的转化率(或百分含量)-温度(或压强)图
B
该类图象的纵坐标为物质的平衡浓度或反应物的转化率或百分含量,横坐标为温度或压强。
【例5 】对于反应 mA(g)+nB(g)pC(g)+qD(g)(1)A的转化率和温度、压强的关系如图所示,则可判断出:
正反应_________热 m+n____________p+q(2)A的转化率和温度、压强的关系如图所示,则可判断出:
正反应_________热 m+n____________p+q A
三、归纳整理
7PaPa解答图像类题目的注意事项:(1)注意物质的转化率与其百分数相反。(2)注意图像的形状和走向是否符合给定反应。(3)注意图像是否过原点。
(4)注意坐标格的数据,也可由它判断反应物或生成物在方程式里的系数,或据此求反应速率。
(5)注意抓两个变量间的关系,判断图像正确与否,可加辅助线,常在横坐标上画垂直线为辅助线来判断图像是否合理。
板书设计
第三节 化学平衡图像分析
六、化学平衡图像分析
1、浓度—时间
2、速率—时间
3、转化率(或百分含量)-时间-温度/压强)
4、转化率(或百分含量)-温度(或压强)6 7 荐上教版
九
年
级
化
学
教
案
全
套
荐人教版初中化学教案(很实用)荐化学
教
学
设
计
范
例
荐中学化学教学设计、案例与反思(3000字)荐初三化学教案
第三篇:化学平衡图像分析教学设计
第三节 化学平衡图像分析 教学设计
【背景分析】
化学平衡图像将数字知识和化学平衡理论融为一体。有关化学平衡的图像试题涉及知识面广,灵活性大。题目大多注重对知识综合应用能力和分析判断能力的考查,是考查学生能力的常见题。考查的图像主要有三类;第一类,是化学平衡建立过程中有关量随时间的变化图像;第二类,是平衡移动原理的应用或它的逆向思维图像;第三类,是反应物或生成物物质的量(或浓度或质量分数)与时间关系的图像,此类图像既要考虑反应速率的大小,又要考虑化学平衡移动、反应物的转化。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图像分析能力,但还未有系统的知识结构 【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首先复习基本要点,让学生对平衡图像有个知识回顾,然后系统复习图像分析的一般方法,最后给出示例具体分析,从而得出一般的分析方法。【教学资源与工具设计】
多媒体教学结合学生学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理解化学平衡图像的意义,掌握化学平衡图像题的解法。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图像以及“化学反应的过程图像”的分析,提高学生对图像信息进行综合处理和加工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同学之间对图像题的解题方法的讨论分析,体会同伴间互助学习的必要性。
【重点和难点】
平衡图像解题思路、方法与技巧 【教学过程】
遇到图像曲线的题目,首先应看懂后观察曲线的形状和走向,弄清曲线所代表的是哪些量的关系,明确曲线的起点、终点、交点、折点及零点,用以分析其特点和变化趋势,再结合题中给定的化学反应和数据,以便进行推理和判断。
一、引入悟景、联想规律,作出判断
①______浓度、______压强、______温度、加_______都可以使速率增大。
②增加反应物浓度,减少生成物浓度,向_____反应方向移动, 增大压强,向_______反应方向移动,升高温度,向_______反应方向移动。
二、引领悟识:典型的化学平衡图象
0.40.30.20.1cvBACv正v逆t1t2
tt
浓度-时间图(c-t图)速率-时间图(v-t图)
三、引领悟技【典型的化学平衡图像题】
1、物质的量(或浓度)—时间图象
此类图象能说明各平衡体系组分(或某一成分)在反应过程中的变化情况。解题时要注意各物质曲线的折点(达平衡时刻),各物质浓度变化的内在联系及比例符合化学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关系等情况。
【练1】:某温度下,A、B、C三种物质的浓度随着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则(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求反应物的转化率为:____________________。
2、速率—时间图
此类图象定性地揭示了v正、v逆随时间(含条件改变
【练1】4321cBAC1写出化学1)2)求反应物t 2
对速率的影响)而变化的规律,体现了平衡的“动、等、定、变”的基本特征,以及平衡移动的方向。【练2】:对mA(g)+nB(g)
pC(g)+qD(g),引起平衡移动的因素可能是: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则可判断出:△H 0 m+n p+q(填>、<、=)
【练3】:对于反应mA(g)+ nB(g)
pC(g)+ qD(g)
vv逆v正t1t2t达到平衡后,改变其中某一条件,反应速率变化图象如图所示,则t1时刻改变的因素可能是:
vv正v逆t1a.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某物质的转化率(或百分含量)-时间-温度/压强)图
t这类图象反映了反应物或生成物的量在不同温度(压强)下对时间的关系,解题时要注意一定条件下物质含量不再改变时,应是化学反应达到平衡的特征。【例1】:对于反应:mA(g)+ nB(g)
pC(g)+ qD(g),A的转化率和温度的关系、B的转化率和压强的关系分别如图所示,则可判断出:
T1____T2, 正反应____热 P1 ___P2 m+n___p+q A的转化率T1T2
B的转化率P1P2t
【练4】:对于反应:mA(g)+ nB(g)
•P1 ___P2m+n___p+qpC(g)+ qD(g),A的百分含量和温度的关
t系、C的百分含量和压强的关系分别如图所示,则可判断出:
C%A%T1T2
P1
P2•T1____T2, 正反应____热•P1___P2
ttm+np+q
【例2 】:对于反应mA(g)+nB(g)pC(g)+qD(g),在不同温度(T1和T2)及压强(p1和p2)下,反应物B的百分含量(B%)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1)判断压强高低:
B% P1_______P2,m+n_________p+q T2 P2(2)判断温度高低:
T1 P2T1 P1T1_______T2,正反应_________热
t4、某物质的转化率(或百分含量)-温度(或压强)图
该类图象的纵坐标为物质的平衡浓度或反应物的转化率或百分含量,横坐标为温度或压强。
【例3 】对于反应 mA(g)+nB(g)
pC(g)+qD(g)(1)A的转化率和温度、压强的关系如图所示,则可判断出:
正反应_________热 m+n____________p+q(2)A的百分含量和温度、压强的关系如图所示,则可判断出:
正反应_________热 m+n____________p+q A的 转化A%500℃率1.01*107Pa200℃ 1.01*106Pa 1.01*105PaTP
四、引申悟道:归纳整理
1、看懂图象
面:图象形状,横、纵坐标的含义 线:走向,变化趋势
点:起点、终点、交点、拐点 是否需作辅助线(等温线、等压线)定量图象中有关量的多少
2、解答图像类题目的注意事项:(1)注意物质的转化率与其百分数相反。(2)注意图像的形状和走向是否符合给定反应。
(3)注意图像是否过原点。
(4)注意坐标格的数据,也可由它判断反应物或生成物在方程式里的系数,或据此求反应速率。
(5)注意抓两个变量间的关系,判断图像正确与否,可加辅助线,常在横坐标上画垂直线为辅助线来判断图像是否合理。
五、板书设计
第三节
化学平衡图像分析
化学平衡图像分析
1、浓度—时间
2、速率—时间
3、转化率(或百分含量)-时间-温度/压强)
4、转化率(或百分含量)-温度(或压强)
六、教学反思
第四篇:高二复习化学平衡教学案
高 二复习化学平衡教学案 [1500字]
高二化学复习课学案:化学平衡
编辑:孙惠林 审核:韩守国 使用时间:2014年10月15日
【考纲要求及学习目标】
①了解化学反应的可逆性。
②了解化学平衡建立的过程。理解化学平衡常数的含义,能够利用化学平衡常数进行简单的计算。
③理解外界条件(浓度、温度、压强、催化剂等)对化学平衡的影响,认识其一般规律。
④化学平衡的调控在生活、生产和科学研究领域中的重要作用。
【基础知识梳理】总结到整理本上,上课时展示
1、化学平衡特点
2、条件对平衡的影响
3、平衡常数表达式及其判断规律
4、什么是转化率?请总结随着条件的改变转化率怎样变化?
考点
一、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
例
1、在一定温度下,向a L密闭容器中加入1 mol X气体和2 mol Y气体,发生如下反应:
X(g)+2Y(g)2Z(g),此反应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A.容器内压强和密度不随时间变化 B.容器内各物质的浓度不随时间变化
C.容器内XYZ的浓度之比为1:2:2 D.单位时间消耗0.1 mol X同时生成0.2 mol Z 规律总结:
1、对于在恒温、体积不变的容器里
mA(g)+nB(g)pC(g)+qD(g)当m+n=p+q时,反应初总压、密度、总物质的量、平均分子量就是 的,所以总压、密度、总
物质的量、平均分子量 是不能作为判断依据的。反之,若m+n不等于p+q时,若总压、密度、总物质的量、平均分子量 则可以说明已经达到平衡了。
2、V(A):V(B):V(C):V(D)=m:n:p:q是反应中速率与化学计量数的基本规律,与是否达到平衡。
3、一个可逆反应是否达到化学平衡状态,判断依据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是用同种物质浓度变化表示的 相等,或用不同种物质浓度变化表示的 相当(其比值等于化学方程式中相应的化学计量之比);
二是平衡
混
合物
中
各
组
分的
保持不变;
三是浓度商平衡常数。
4、一句话概括:如果是一个 量不变了,就能判断平衡状态
变式训练1:一定条件下2A(g)
+2B(g)3C(g)+D(g),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A、单位时间生成2nmolA,同时消耗nmolD B、容器内的压强不随时间变化而变化
C、容器内混合气密度不随时间而变化 D、单位时间内生成nmolB,同时生成1.5nmolC 变式训练2:在一定温度下A(气)+3B(气)2C(气)达平衡的标志是()A.物质A、B、C的分子个数比为1:3:2 B.单位时间内生成A、C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 C.单位时间内生成A、B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3 D.反应速率
考点
二、条件对平衡的影响
例2:一定温度下,反应C(s)+H2O(g)
CO(g)+H2(g)在密闭容器中进行,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下列措施不能使平衡发生移动的是()①增加C的物质的量 ②保持体积不变,充入N2使体系压强增大 ③将容器的体积缩小一半 ④保持压强不变,充入N2使容器体积变大⑤将容器的体积扩大一倍
A.①② B.②③ C.①④⑤ D.③④⑤
规律总结:
例3:在一个1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N2O4 有可逆反应: N2O4(g)2NO2(g)△H>0达到
平衡后 , 改变下列条件达新平衡时颜色变浅的是()
A.将容器的体积减小一半
B.保持体积不变,再充入1mol N2O4气体
C.保持体积不变,再充入2mol NO2气体
D.保持压强不变,再充入1molHe气
规律总结: 例4:某温度下,在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可逆反应A(g)+2B(g)3C(g)达到平衡后,改变
下列条件,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恒容时,通入A气体,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A、B的转化率都增加
B.恒压时,按照1:2再充入A和B,反应向正反应方向移动,C的体积分数增大
C.恒压时,再充入3molC,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A的转化率减小
D.恒容时,按照1:2再充入A和B,反应向正反应方向移动,C的体积分数不变
规律总结:
例5:在密闭容器中的一定量的混合气体发生反应:xA(g)+y
B(g)zC(g)平衡时测得C的浓
-1度为1 mol·L,保持温度不变,将容器的容积扩大到原来的1倍,再达到平衡时,测得C的浓度为0.6 -1mol·L,下列有关判断正确的是()A.x+y>z B.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C.B的转化率降低 D.A的体积百分含量减小
规律总结:
考点
三、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图像
例6:在容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存在如下反应:A(g)+
3B(g)2C(g);△H<0 某研究小组研究
了其它条件不变时,改变某一条件对上述反应的影响,并根据实验数据作出下列关系图:下列判断一定
错()
误的是
Ⅰ 时间 Ⅱ
A.图Ⅰ研究的是不同催化剂对反应的影响,且乙使用的催化剂效率较高
B.图Ⅱ研究的是压强对反应的影响,且甲的压强较高
C.图Ⅱ研究的是温度对反应的影响,且甲的温度较高
D.图Ⅲ研究的是不同催化剂对反应的影响,且甲使用的催化剂效率较高
变式训练3:反应2A(g)+B(g)2C(g);△H<0,下列图象正确的是()
变式训练4:对于可逆反应:A2(g)+3B2(g)2AB3(g);△H<0,下列图象中正确的是
()
考点四:反应速率、化学平衡及化学平衡常数的计算
例7:将4molA气体和2molB气体在2L的容器中混合并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
-12A(气)+B(气)2C(气),若经2s(秒)后测得C的浓度为0.6mol·L。现有下列几种说法:
①用物质A表示的反应的平均速率为0.3mol·L-1·s-1
-1-1②用物质B表示的反应的平均速率为0.6mol·L·s
③2s时物质A的转化率为70% -1④2s时物质B的浓度为0.7mol·L
其中正确的是
()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例
8、在一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化学反应:
(1)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 =_____ _。
(2)该反应为______反应(选填吸热、放热)。
(3)能判断该反应是否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依据是。
a.容器中压强不变混合气体中c(CO)不变
c.v正(H2)=v逆(H2O)d.c(CO2)=c(4)某温度下,平衡浓度符合下式:c(CO2)·c(H2)=c(CO)·c(H2O),试判断此时的温度为______℃。规律总结:化学平衡常数
1、K的求算:列出FeO(s)+CO(g)Fe(s)+CO2(g)的平衡常数的表达式。
2、K只受 影响:温度升高,吸热反应K,放热反应K。
3、Qc>Kc VV逆,平衡移动。
Qc=Kc VV逆,平衡移动。
Qc 变式训练5:一定条件下,合成氨反应达到平衡时,测得混合气体中氨气的体积分数为20.0%,与反应前的体积相比,反应后 体 积 缩 小的百 分 率是 ... ()A、16.7% B、20.0% C、80.0% D、83.3% 变式训练6:一定温度下,在2 L的密闭容器中,X、Y、Z三种气体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下图所示: 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反应开始到10s,用Z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158mol/(L·s)B、反应开始到10s,X的物质的量浓度减少了0.79mol/L C、反应开始到10s时,Y的转化率为79.0% 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X(g)+ Y(g)Z(g) 变式训练7:在一定条件下,二氧化硫和氧气发生如下反应: (1)写出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K=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降低温度,该反应K值____________,二氧化硫转化率_____________,化学反应速度____________(以上均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600℃时,在一密闭容器中,将二 氧化硫和氧气混合,反应过程中SO2、O2、SO3物质的量变化如图,反应处 于平衡状态的时间是________。 (4)据图判断,反应进行至20 min时,曲线发生变化的原因是(用文字表达)10 min到15 min的曲线变化的原因 可能是_________(填写编号)。 a.加了催化剂b.缩小容器体积 c.降低温度d.增加SO3的物质的量 化学平衡课堂强化训练 一、选择题 1、一定条件下,在体积为10 L的密闭容器中,1 mol X和1 mol Y进行反应: 2X(g)+Y(g)Z(g),经60 s达到平衡,生成0.3 mol Z,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以X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001 mol/(L·s)B.将容器体积变为20 L,Z的平衡浓度变为原来的1/2 C.若增大压强,则物质Y的转化率减小 D.若升高温度,X的体积分数增大,则该反应的?H>0 2、某温度下,体积一定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可逆反应: X(g)+Y(g)Z(g)+W(s);ΔH>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加入少量W,逆反应速率增大 B.当容器中气体压强不变时,反应达到平衡 C.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 D.平衡后加入X,上述反应的ΔH增大 3、容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达平衡的可逆反应2A(g)2B + C(△H>0),若随着温度升高,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减小,则下列 判 断 正 确的是 : ()A、B和C可能都是液体 B、B和C肯定都是气体 C、B和C可能都是固体 D、若C为固体,则B一定是气体。 4、下列方法中可以说明 2HI(g)H2(g)+I2(g) 已 达 到 平 衡的是 : ()①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H2的同时生成n mol HI; ②一个H–H键断裂的同时有两个H–I键断裂; ③百分组成ω(HI)=ω(I2); ④反应速率υ(H2)=υ(I2)=1/2υ(HI)时; ⑤ c(HI):c(H2):c(I2)=2:1:1时; ⑥温度和体积一定时,容器内压强不再变化; ⑦温度和体积一定时,某一生成物浓度不再变化; ⑧条件一定,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变化; ⑨温度和体积一定时,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变化; ⑩温度和压强一定时,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变化。 A、②③⑤ B、①④⑦ C、②⑦⑨ D、⑧⑨⑩ 5、对于反应 2X(g)+ Y(g)2Z(g)不同温度(T1和T2)及压强(p1和p2)下,产物Z的物质的量n(Z)和反应时间t的关系如右图 所示,下 列 判 断 正 确的是 : () A、T1<T2,p1<p2,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B、T1<T2,p1>p2,正反应为吸热反应 C、T1>T2,p1>p2,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D、T1>T2,p1<p2,正反应为吸热反应 6、在密闭容器中进行X2(g)+4Y2(g)2Z2(g)+3Q2(g)的反应,其中X2、Y2、Z2、Q2的起始浓度分别为:0.1 mol/L、0.4 mol/L、0.2 mol/L、0.3 mol/L,反应达到平衡,各物质的浓度不可能为:() A、c(X2)= 0.15 mol/L B、c(Y2)= 0.9 mol/L C、c(Z2)= 0.3 mol/L D、c(Q2)= 0.6 mol/L 7、在一密闭容器中,aA(气) bB(气)达平衡后,保持温度不变,将容器体积增加一倍,当达到新的平衡时,B的浓度是原来的60%,则:() A、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了 B、物质A的转化率减少了 C、物质B的质量分数增加了 D、化学计量数关系a>b 8、在10 L密闭容器中,1 mol A和3 mol B在一定条件下反应:A(气)+xB(气)2C(气),2 min后反应达到平衡时,测得混合气体共3.4 mol,生成0.4 mol C,则下列计算结果不正确的是:() A、平衡时,物质的量比A:B:C=2:11:4 B、x值等于4 C、B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04 mol/(L?min)D、A的转化率20% 二、填空题 9、在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mA+nBpC达到平衡,若: (1)A、B、C都是气体,减少压强,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则m+n和p; (2)A、C是气体,若增加B的量,平衡不移动,则B应为 态; 5(3)A、C是气体,而且m+n = p(4)加热后,可使C(选填―放热‖或―吸热‖)。 10.在密闭容器中加入2molA和1molB发生反应2A(g)+ B(g)3C(g)+D(g),达到平衡时C的体积分数为ω。若保持容器体积和温度不变,以下配比作为起始物质: ① 4mol A+2mol B ② 2mol A+1mol B+3mol C+1mol D ③ 3mol C+1mol D ④ 1mol A+0.5mol B+1.5mol C+0.5mol D ⑤ 3mol A+1mol B(1)达平衡后,C的体积分数仍为ω的是________________。 (2)达平衡时C的体积分数小于ω的是________________。 (3)若发生的反应为2A(s)+B(g)=3C(g)+D(g),即A的状态,由气态改为固态,其他条件不变,则C的体积分数为ω的是________________。 (4)若起始时加入amol A、bmol B、cmol C、dmol D,要使平衡时C的体积分数仍为ω,则a、b、c、d应满足的关系为________________。 (5)若将题中―保持体积和温度不变‖改为―保持压强和温度不变‖,则C的体积分数为ω的是___________。 11、(1)化学平衡常数K表示可逆反应的进行程度,K值越大,表示_________________,K值大小与温度的关系是:温度升高,K值___________(填一定增大、一定减小、或可能增大也可能减小)。 (2)在一体积为10L的容器中,通人一定量的CO和H2O,在850℃时发生如下反应: CO(g)十H2O(g)CO2(g)十H2(g)十Q(Q>0)CO和H2O浓度变化如下图,则 0—4min的平均反应速率v(CO) =______ mol/(L·min)(3)t℃(高于850℃)时,在相同容器中发生上述反应,容器内各物质的浓度变化如上表。 ①表中3min—4min之间反应处于_________状态; C1数值_________0.08 mol/L(填大于、小于或等于)。②反应在4min—5min问,平衡向逆方向移动,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单选),表中5min—6min之间数值发生变化,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单选)。 a.增加水蒸气 b.降低温度 c.使用催化剂 d.增加氢气浓度 荐上教版 九 年 级 化 学 教 案 全 套 荐人教版初中化学教案(很实用)荐化学 教 学 设 计 范 例 荐中学化学教学设计、案例与反思(3000字)荐初三化学教案 桂洲中学化学选修4讲学稿 课题:第三节 化学平衡(第一课时) 课型:新授 执笔:巫玉霞 审核:屈木林 班级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理解化学平衡状态等基本概念。 (2)理解化学平衡状态形成的条件、适用范围、特征。(3)常识性了解化学平衡常数的意义。2.能力和方法目标 (1)用化学平衡状态的特征判断可逆反应是否达到化学平衡状态,从而提高判断平衡状态、非平衡状态的能力。 (2)通过从日常生活、基本化学反应事实中归纳化学状态等,提高学生的归纳和总结能力;通过溶解平衡、化学平衡、可逆反应之间的联系,提高知识的总结归纳能力。 (3)利用化学平衡的动态特征,渗透对立统一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教育。3.重点和难点 重点是化学平衡状态的特征;难点是化学平衡状态判断。 教学过程:一.可逆反应与不可逆反应 正反应:_____________,逆反应:________________ 可逆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可逆反应的特征:“两同”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判断水的分解和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是否是可逆反应? 可逆反应的重要特征是转化率永远不可能达到100%,也就是反应一旦开始,那么,就不可能只存在反应物,或只存在生成物。 二.化学平衡 化学平衡:在一定条件下的可逆反应里,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浓度保持不变的状态,称为化学平衡状态,简称化学平衡。 桂洲中学化学选修4讲学稿 它的建立与反应途径无关,从正反应或逆反应开始都可以建立化学平衡状态。 化学平衡的前提: __________________ 实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标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题:在密闭容器中充入SO2和由O原子组成的氧气,在一定条件下开始反应,在达到平衡前,O存在于() A、只存在于氧气中 B、只存在于和SO3中 C、只存在于SO2和SO3中 D、SO2、SO3、O2中都有可能存在。 例题:在一定条件下,某容器内充入N2和H2合成氨,以下叙述中错误的是()A、开始反应时,正反应速率最大,逆反应速率为零。 B、随着反应的进行,正反应速率减小,最后降为零。 C、随着反应的进行,正反应速率减小,逆反应速率增大,最后相等。D、在反应过程中,正反应速率的减小等于逆反应速率的增加。三.化学平衡状态的特征: 1.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四、化学平衡状态的标志 某可逆反应是否处于化学平衡状态,它们的标志可以通过化学平衡状态的本质特征来进行衡量 (1)V正=V逆,它是判断化学平衡状态的主要标志。正、逆反应速率相等是针对反应体系中的同一反应物或同一生成物而言。由于该物质的生成速率与消耗速率相等,才使这种物质的18 桂洲中学化学选修4讲学稿 浓度保持不变,说明可逆反应己达到化学平衡状态。 (2)反应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浓度保持不变,是判断化学平衡状态的另一个主要标志。如果反应混合物中某一种物质的量浓度,质量分数,体积分数(对气体而言)等保持一定,都说明可逆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 (3)从其它角度也可以判断某可逆反应是否达到化学平衡状态,但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例如对于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不相等的可逆反应,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情况来判断: ① 当体系中物质的总物质的量不随时间变化时,说明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② 当恒温恒容时,体系的总压强有发生变化或当恒温恒压时,体系的总体积不发生变化 都可以说明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 ③ 混合气体的平均含量不发生变化,也可以说明反应已达平衡状态.④ 对于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相等的反应,无论反应是否达到平衡,体系中物质的总物质的量,总压强,总体积或混合气体的平均含量都不发生变化,不能确定反应是否中达到平衡状态.课堂练习:1.化学平衡主要研究下列哪一类反应的规律()。 (A)可逆反应(B)任何反应(C)部分反应(D)气体反应 2.在2NO2 N2O4的可逆反应中,下列状态属于平衡状态的是()。 (A)υ正=υ逆 ≠0时的状态(B)NO2全部转变成N2O4的状态 (C)c(NO2)=c(N2O4)的状态(D)体系的颜色不再发生变化的状态 3.下列哪个说法可以证明反应N2+3H2 2NH3已达到平衡状态()。 (A)1个N≡N键断裂的同时,有3个H-H键形成(B)1个N≡N键断裂的同时,有3个H-H键断裂(C)1个N≡N键断裂的同时,有6个N-H键断裂(D)1个N≡N键断裂的同时,有6个H-H键形成 【学习反馈或反思】:第五篇:第三节 化学平衡(第一课时学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