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师传统文化教育调查问卷

时间:2019-05-15 04:29:1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小学教师传统文化教育调查问卷》,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小学教师传统文化教育调查问卷》。

第一篇:小学教师传统文化教育调查问卷

小学教师传统文化教育调查问卷

敬爱的老师: 您好!

在当今世界文化多元化发展的格局下,民族传统文化的接续、传承与创新日益成为各个国家生存与发展的重大问题。作为传递传统文化的中坚力量,小学语文教师的传统文化素养及其传统文化教育观念的状况对传统文化的有效传承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作用。

有鉴于此,我们特别设计这份问卷,希望能够更加全面地了解小学语文教师的传统文化素养和传统文化教育观念的状况,以及在传统文化教育过程中所遭遇的困难。在此,恳请您依据自己日常的教学经验,真实地予以填答。期待您的回答能为我们的研究提供宝贵的信息支持,成为教育科学研究和教育行政决策的重要参考。

此问卷不记名,保护您的资料是我们最为关切的事情,请您安心填答。如有任何疑问,敬请不吝赐教。

敬祝教安!

小学教师传统文化素养研究课题组2014年10月第一部分: 1.性别: 2.民族:

3.年龄:□25岁以下 □25~30岁 □30~35岁 □35~40岁 □40岁以上 4.授课年级:□1~2年级 □3~4年级 □5~6年级 5.毕业院校类型:□师范类 □非师范类

6.主修专业:□汉语言文学 □教育学 □学前教育学 □心理学 □其他: 7.文化程度:□研究生及以上 □本科 □大专 □中专

8.父母职业:□知识分子 □工人 □农民 □公务员 □商人 □其他: 9.您从事语文教学的年限:□3年以下 □3~5年 □5~10年 □10~15年 □15年以上 10.您的职称:□正高级教师 □高级教师 □一级教师 □二级教师 □三级教师 第二部分:

1.您认为小学有必要开展传统文化教育吗?()

A.有必要 B.没有必要 C.不知道

2.【多选题】您认为小学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主要目的应该是什么?()A.掌握传统文化知识 B.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C.通过学习将知识内化为行动

D.让学生了解传统文化,热爱传统文化 E.其他

3.【多选题】您认为小学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容应该包括哪些?()

A.古诗词曲 B.经史子集 C.历史名人 D.曲艺 E.琴棋书画 F.篆刻 G.建筑 H.传统工艺 I.科学技术 J.民风民俗 K.各方面都应涉及

4.【多选题】您认为小学传统文化教育的方式方法应该是什么?()A.知识授受 B.技能训练 C.情感体验 D.人际互动 E.其他:

5.【多选题】您认为进行小学传统文化教育的途径有哪些?()

A.综合实践活动 B.家庭教育 C.专设课程 D.各科教学 E.其他 6.【多选题】您认为小学语文教师应具备哪些素养才能更加有效地向学生传递传统文化?()A.语言表达能力 B.对传统文化的认同 C.传统文化知识 D.传统文化技能 E.其他 7.【多选题】您认为应采取什么具体措施来提高小学语文教师的传统文化素养?()A.必要的经典阅读 B.开展与传统文化相关的活动

C.有组织的集中培训 D.专业进修和专业学习E.其他

7.【多选题】您认为当前的小学传统文化教育存在哪些问题?()(备选项的顺序和逻辑应该是:目标定位、内容选择、方法使用、评价策略、师资力量、家长观念等,可考虑与下一题合并)

A.师资力量缺乏,缺乏专职教师 B.偏重灌输式的课堂教学,教学效果差

C.没有统一的教材和课程标准,难以形成统一的评价标准 D.对传统文化的界定模糊不清,教学内容的选择困难

E.学生及其家长对于传统文化的认识比较单薄,难以开展教育活动 F.其他

8.【多选题】您认为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有哪些?()

A.资金的缺乏

B.教师精力不够支撑语文与传统文化的教学任务 C.教材缺乏配套的资源库

D.缺乏专门针对传统文化的教师培训和集体教研 E.缺乏政策支持 F.其他

9.【多选题】您认为解决上述问题的方法有哪些?()(备选项不好!)A.国家为传统文化教育提供必要的资金、政策支持 B.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C.采用多种教学方法,避免单一化

D.制定统一的教材和课程标准 E.其他

10.【多选题】您希望得到什么样的帮助与支持?(备选项不好!)A.资金的支持 B.配套资源库的建立 C.专业的教师培训 D.增加外出考察、学习的机会 E.其他

第三部分:

⒈“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是谁的诗句?()A.李商隐 B.骆宾王 C.王维 D.孟浩然

⒉“在天愿做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这句诗描写的是谁的爱情故事?()A.牛郎和织女 B.唐明皇和杨贵妃 C.张生和崔莺莺 D.焦仲卿和刘兰芝 ⒊下列诗词名句出自男子之笔的是:()A.看朱成碧思纷纷,憔悴支离为忆君; B.北风历兮肃冷冷,胡笳动兮边马鸣; C.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D.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⒋假如你的一首五绝诗被杂志社采用,按照正文部分每字5元来计算,你应得多少稿费?A.50元 B.100元 C.200元 D.250元 ⒌元曲四大悲剧之一的《梧桐雨》的作者是:()

A.关汉卿B.郑光祖 C.马致远 D.白朴 ⒍下列名句出处对应都正确的一项是()

①方今天下,舍我其谁。②朝闻道,夕死可矣。③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④九层之台,起于累土。A.孔子、孟子、老子、庄子 B.孟子、孔子、老子、庄子 C.孟子、孔子、庄子、老子 D.孔子、孟子、庄子、老子

⒎关于《诗经》有“四始”之说,《关雎》为《风》始,《文王》为《大雅》始,《清庙》为《颂》始,那么请问,《小雅》之始为下列哪一项:()

A.《采薇》B.《节南山》 C.《鹿鸣》 D.《雨无正》 ⒏“和谐”一词最早出现在()A.《庄子》 B.《论语》C孟子D.管子

⒐宋朝著名的女词人除了大家所熟悉的李清照外,还有一位朱淑真。前者的词集叫做《漱玉词》,请问后者词集是()

A.《饮水词》 B.《花外集》 C.《梦窗词》 D.《断肠词》

⒑厦门大学校训“自强不息,止于至善”中的“止于至善”出自()A.《论语》 B.《诗经》C.《礼记》 D.《太平经》

⒒我们通常将男女新婚之夜说成“春宵一刻值千金”,其实这句诗是劝人们及时学习的。请问,这句诗出自何人之手?()

A.苏轼 B.秦观C.陆游 D.杨万里

⒓“是故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败兵先战而后求胜”出自何处?()A.《鬼谷子》B.《孙子兵法》 C.《韩非子》D.《吕氏春秋》 ⒔《诗经》全书共有()

A.100篇 B.105篇 C.300篇 D.305篇 ⒕马致远的被誉为“秋思之祖”的散曲是()。

A.《双调•夜行船》(百岁光阴)B.《中吕•阳春曲》(“题情”其五)C.《越调•天净沙》(秋思)D.《越调•凭栏人》(寄征衣)⒖典故“郑人买履”的出处是()。

A.《韩非子》B.《吕氏春秋》C.《淮南子》D.《尉缭子》

()⒗描写文人自身生活,借此反思整个封建文化的价值体系,这类小说的代表作是()A.《聊斋志异》B.《官场现形记》C.《儒林外史》D.《红楼梦》 ⒘【多选题】下列名人中,是山东人的是(ABE)A.孙武B.蒲松龄C.周公D.李斯E.孔尚任

⒙“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A.篆书、隶书、行书、草书、楷书 B.草书、行书、楷书、篆书、隶书 C.草书、行书、隶书、篆书、楷书 D.隶书、楷书、篆书、草书、行书

26.《簪花仕女图》作者是周日方,唐代大历至贞元末年之间,是目前全世界唯一认定的唐代仕女画传世孤本,为辽宁省博物馆镇馆之宝。下面对于此画的描述正确的是()出自()A.老子《道德经》 B.《庄子》 C.李斯《谏逐客书》 D.《淮南子》 ⒚下列人物在唐太宗时被任用的是()①姚崇 ②宋璟 ③魏征 ④房玄龄 ⑤杜如晦 A.①②③ B.①③⑤C.③④⑤D.②④⑤ ⒛东汉的开国皇帝是()A.汉武帝刘彻B.汉高帝刘邦C.汉光武帝刘秀D.汉孝宣帝刘病己

21.在宋朝时,发生了:①靖康之乱 ②杯酒释兵权 ③金灭辽 ④王安石变法 上述历史事件出现的前后顺序是()A.①③②④B②①④③C.②④③①D.②③④①

22.朱元璋说:“我朝罢丞相,设五府、六部、检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其中“五府”为()A.监察机构 B.司法机构C.军事机构D.宦臣机构 23.《左传》是()A.纪传体 B.典志体C.编年体 D.纪事本末体

24.在某校组织的一次历史人物竞猜活动中,当主持人说道:“元代著名的书画家、书法‘劲秀雄健,功力深厚’、画作被誉为‘神品’。”茗茗同学立即作出了正确的回答:他是()A.张择端 B.顾恺之 C.元稹 D.赵孟頫

25.2012年正值龙年,下列有关“龙”字书法体例依次排列正确的是()

①中的妇女身着唐代流行的团花纹丝绸服装 ②我国是世界上最早掌握养蚕缫丝技术的国家 ③这幅画的技法属于工笔

④作品表现了普通百姓日常的生活场景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D.②③④ 27.下列剧种属于山东地方的剧种的是()A.梆子戏 B.评剧 C.蒲剧 D.二人台

28.《红楼梦》不仅是一部巨著,后又被改编成戏曲,它是()A.京剧 B.评剧 C.黄梅戏 D.越剧

29.“宗教建筑是有灵魂的”,其崇高与完美往往使步入其中的人们叹为观止,甚至被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所征服。在我国有许多不同教派的宗教建筑,下列建筑哪一个代表了源自我国本土的宗教的是()

30.《霸王别姬》是京剧中的名段,“虞姬”这一角色在京剧中属于:()A、花旦 B、青衣 C.花衫D.武旦

31.建筑屋顶形式中级别最高的是()A.重檐四阿顶 B.庑殿顶 C.重檐歇山顶 D.盝顶

32.长城作为特殊的防御工程,自春秋战国时期就得到充分重视,以后许多朝代都修建过长城。以下()没修建过长城?

A.汉朝 B.北魏 C.明朝 D.清朝

33.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中,包含着对祖先和对天地的崇敬,因此产生了相应的礼制建筑为()A.邓拓、毛泽东、曹雪芹B.邓拓、邓小平、曹禺 C.吴晗、毛泽东、曹禺D.吴晗、邓小平、曹雪芹

41.下面是对作者在文中使用上述对联用意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①用来指出知识分子要认真读书,更要关心国事; ②用来倡导实事求是的作风; A.宫殿建筑B.坛庙建筑C.陵墓建筑D.宗教建筑

34.京杭大运河分为四个主要河段,其中从长安至潼关东通黄河。以渭水为主河段为()A.广通渠 B.通济渠 C.山阳渠 D.永济渠 35.下图所示是篆刻的哪种类型()A.阴刻B.阳刻

36.唐三彩是汉族陶瓷烧制工艺的珍品,属于一种盛行于唐代的低温铅釉的彩釉陶器,它的三个基本釉色是()A.黄白蓝 B.红白蓝 C.红黄绿 D.黄白绿 37.【多选题】下列哪些成语与体育运动有关()

A.百步穿杨B.闻鸡起舞C.龙腾虎跃D.争先恐后E.舞枪弄棒F.上下翻飞 38.中国第一部完整的药物学著作是()A.《伤寒杂病论》B.《神农本草经》C.《黄帝内经》D.《内经》 39.中国象棋起源于何处?()A.山西 B苏州 C山东 D陕西 阅读下面三副对联,回答40-41题

①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②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③座上珠玑昭日月堂前黼黻焕烟霞

40.上述对联都出自中学课文,这些课文的作者依次是()

③用来批判炫耀财富的朱门大族。B.①用来赞扬旧社会正直的知识分子; ②用来讽刺徒有虚名的知识分子; ③用来揭露富贵人家的奢华。

C.①用来说明我国知识分子有着既致力于学问又关心政治的传统; ②用来批评主观主义的作风; ③用来点染官宦人家的富贵气象。

D.①用来歌颂既重视学问又重视品德修养的人;

②用来挖苦没有真才实学却好大吹大擂的人; ③用来显示高贵门第的权势与财富。42.()菜以清香、鲜嫩、味佳而著称。A.鲁菜B.川菜C.淮扬菜D.粤菜 43.中国最古老的饮料酒是什么酒()A.米酒B.黄酒C.啤酒D.白酒

44.我国发行的第一套茶文化邮票上的古茶树是在()A.四川省 B.福建省 C.广东省 D.云南省

45.南宋词人辛弃疾《青玉案》中“东风夜放花千树”、“风萧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描绘的是()晚上的狂欢情景。

A、中秋节 B、元宵节 C、七夕节 D、端午节 46.以下哪个选项不是苗族的节日()A.芦笙节B.四月八B.社节D.火把节

47.汉族的服饰 “黄帝垂衣裳而天下治”,始终保留的鲜明特点,其服装在式样上是()。A.大襟右衽 B.大襟左衽 C.曲裾禅衣 D.直裾禅衣 48.1842年出生的小明属相是什么()A.虎 B.鸡 C.狗 D.牛

49.对于下列人物称谓的解说,有错误的一项是?()A.邹君海滨,邹是姓,加“君”字表示礼貌,海滨是字。

B.庐陵萧君圭君玉,庐陵是他的籍贯,萧是姓,君圭是名,君玉是字。C.王忠肃公翱,王是姓,忠肃是谥号,加“公”字表示尊敬,翱是名。D.百里孟明视,百里是姓,孟明是字,其中“孟”表示排行第一,视为名。50.埙是属于下列哪一类乐器?()A.石 B.土 C.金 D.木

第二篇:传统文化教育

语文教学应如何加强中国传统文化教育

河南省第三初级中学

董遂红

中华文明绵延五千年,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先人们留下了无数灿烂的文化精髓。先秦散文、诸子百家、唐诗宋词„„成为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滋养了一代又一代的华夏子孙,民族精神也在传统文化的积淀中不断传承巩固。可以说,与中华文明同步发展的中国传统文化是华夏民族精神文明的结晶和体现。

语文课程传统文化内涵、外延十分丰富,是对学生进行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主阵地。《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情感、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这是语文教学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总目标。可见,注重利用传统文化培育学生人文素质是当今语文教学不可缺少的内容。它对于提高学生综合文化素质,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陶冶学生情操,塑造健全的人格,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应加强传统文化教学分量,在讲授相关课文时,应重视结合一些重要的传统文化知识进行辅助教学,将其蕴涵的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扎根在学生心灵深处,并以此为基础构建自己的精神家园,使他们的思想得以净化,行为得以矫正,文化得以熏陶,人文素养得到提高。那么,语文教学应如何加强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呢?我认为应主要采取以下方法:

一、充分挖掘语文教材,进行课堂教学渗透。

初中语文教材所选课文,有古代经典作品,也有富有时代气息的新作,传统文化寓于其中。语文教师要深入钻研教材,领悟传统文化的精髓,充分挖掘语文教材所蕴涵的传统文化因素,搜集和查阅有关文献资料,对新教材有关体现民族文化的内容进行分析和归类,有目的、有步骤地进行课堂教学渗透。

例如,余光中的《乡愁》一诗,看起来是一首很简单的现代诗歌,但是短短的十几行字中,蕴涵了中国几千年的历史和文化。在教学中,我采用了以下过程和方法:(1)播放歌曲《月之故乡》导入,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2)朗读吟诵,感悟诗歌的意蕴美。(3)美读想象,感受诗歌的图画美。(4)品读回味,赏析诗歌的语言美。(5)自由选读一些爱国思乡诗歌,体会“思乡恋土”的思想感情。通过课堂教学渗透,使学生充分体味到诗人所表达的乡愁,增强了爱家乡、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再如,在学习《蒲柳人家》时,我选择何满子作为突破点,引导学生找到熟悉的生活经验,使学生很快进入课文的情境,感受小说中营造的充满乡土气息的生活,感受没有遭受物质欲望污染的健康纯净的生活,从而关注其中属于民族的、传统的东西,吸收民族的文化智慧,思考应当以怎样的方式生活,使学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震撼、教育和感染。

又如,在学习《核舟记》一课时,我向学生讲述了我国古代雕刻艺术的发展历史及其著名的雕刻艺术品,如云冈、龙门石窟雕刻规模之大,形象之逼真,在中外是无与伦比的,有着非常高的艺术价值。这样,在讲述这些文物知识的同时,又让学生了解到了有关雕刻的一些知识,扩展了学生的视野,从而增强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此外,中学语文课本中,表现中华民族优秀的人文精神的篇章和材料,俯拾皆是。孔孟儒家学说中“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仁爱”思想,“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舍生取义”的忧患意识和献身精神;周敦颐“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志洁行廉、刚正不阿的执著精神;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超然物外的洒脱;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利他主义;范仲淹《岳阳楼记》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和“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鲁迅《〈呐喊〉自序》中弃医从文、追求真理的爱国精神;毛泽东《沁园春·雪》中“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体现出来的以天下为己任的博大胸怀和凌云壮志;朱自清《背影》中表现的父子深情。对这些丰富的精神养料,可以通过讲授课文内容直接对学生进行教育,可以通过对课文作者和背景资料的介绍进行点拨,也可以通过语言品味、形象剖析来启发学生思考,还可以结合作文教学来进行引导,让学生在获得语文知识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汲取精神营养,逐渐提高做人的修养,养成美好的品质和高尚的人格。

我们在进行语文教学时,要充分运用语文教材,注意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学生汲取精华,养成优良的思想道德品质,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开设传统文化选修课程,提升学生人文修养。

语文是民族文化的载体,而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语文的灵魂。这就要求我们在语文教学中,不仅要注重知识的传授、运用和语感的培养,也要承担起“体认中华文化,厚植传统精神”的重任。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也指出“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应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本校传统和优势、学生兴趣和需要,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

因此,在完成教材选编课文任务的同时,我们开设以传统文化为特色的校本选修课程,能够促进学生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利于培育学生的人文素养,陶冶学生的高尚情操,塑造健全的人格,促进学生健康、和谐、全面发展。

近年来,我们学校语文教研组尝试开设了中华传统文化选修课。学校每星期设立一节“传统文化课程”,根据学校资源,学校设置了五种课型——经典诗词(古文)诵读课,经典诗词(古文)赏析课,经典推荐课,对联赏析创作课,书法艺术欣赏课,由语文教师根据不同年级选择课型进行讲授,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自主选择。①经典诗词(古文)诵读课

经典诗词(古文)诵读课以诵读记忆为主,对经典诗词(古文)进行介绍,解决阅读障碍。引导学生通过教师讲解,自己动手查阅资料,读准字音,理解字义句义,对句章篇进行熟练朗读,达到优秀句章篇的准确背诵。②经典诗词(古文)赏析课

经典诗词(古文)赏析课以赏析为主,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依靠大量资料,了解文本时代背景,作者生平经历生活环境创作背景,理解诗词(古文)的深刻内涵,对作品进行鉴赏,培养初步的鉴赏能力。③经典推荐课

经典推荐课教师根据教学需要,向学生推荐优秀经典篇章、书籍等,学生自由自主阅读,引导学生体会传统文化的魅力,强化对传统文化和传统文化精神的体验,不断提高学习认知能力,提高综合素质。④对联赏析创作课

对联赏析创作课根据对联特点和创作要求,赏析古今名联,结合实际情况需要引导学生创作对联。搜集与对联有关的传统文化内容,促使学生体验传统文化在社会历史生活中生生不息的生命力。⑤书法艺术欣赏课

通过书法艺术欣赏课,引导学生了解书法是中国特有的传统文化,在世界文化史上有着广泛的影响,明确学习书法的意义,掌握学好书法的方法,了解书法工具、碑帖常识,掌握选择字帖、书法工具的方法。

我们还为学生开列了古诗文诵读书目,并尝试开展以下活动:(1)天天三个一:要求学生每天利用课余时间诵读一首古典诗文;语文课前交流一句自己喜欢的座右铭;回家背诵一首古诗文。(2)周周三个一:每周写一张以古诗文位内容的书法习作;读一篇经典文言散文;写一篇心得体会。

(3)月月三个一:要求备课组老师在每月上旬开设一节有关古诗文阅读的专题讲座;每月中旬举行一次班级古诗文学习沙龙;在每月下旬全级段举行一次古诗文竞赛活动。

(4)学期成果展:每学期举办一次优秀古诗文摘录笔记、书法荟萃、诗词吟唱比赛等多种形式的成果展。

通过每周一次的传统文化选修课,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提高了学生的文化素质,增强了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价值的理性认同。

三、开展综合性、研究性语文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文化领悟能力。《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教学应努力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的学习机会。” 语文教师应通过一系列课内外语文综合性、研究性的实践活动,寻求新语文与提高学生传统文化素养之间联系的桥梁,研究一条适合新形势下语文教学的新途径。

我们汝州是河南省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她是河南曲剧的发源地,汝瓷、汝帖堪称国宝,文化积淀深厚。这里有着丰富的传统文化教育资源。我们在研究性学习中,选择了有关传统文化的课题研究,如“刘希夷与汝州”、“汝州在河南曲剧史上的地位”、“汝瓷的变迁”、“汝州历史文化调查”等课题,开展了一系列综合性、研究性语文实践活动。(1)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①搜集相关资料。

以假期作业的形式鼓励学生调查了解家乡特有的节庆、传统习俗、传统文化艺术及其渊源,引导学生广泛阅读有关汝州的文选典籍、文史资料,初步了解家乡的历史文物、历史人物故事传说、饮食文化、节令文化等传统文化形式,搜集相关资料,在任课老师的指导下,对搜集的资料进行整理汇总后,交课题组汇编成册。②观看有关汝州传统文化的影视录像。

汝州是戏曲艺术发达的地区,民间戏曲活动频繁。逢年过节,农村经常有各种戏曲表演活动。我们注意利用民间戏曲资源丰富的特点,引导学生走进生活,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我们和音乐教师一道开展“戏剧进课堂”活动,收听收看豫剧《花木兰》、《穆桂英》、越调《收姜维》、曲剧《卷席筒》、《风雪配》等精彩片段、以及“中国首届曲剧艺术节开幕式”等影视录像,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戏曲艺术,增进了学生对地方戏曲的了解和认识,激发了他们对民间戏曲艺术的热爱之情;同时通过身临其境的现场欣赏、体验和感受,更好地鉴赏了戏曲表演,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巨大魅力。(2)开展考察活动。

我们在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同时,积极开展考察活动,组织师生考察家乡的名胜古迹与由来,考察家乡的历史名人和遗迹,共同搜集非物质文化材料,到我市的文庙、汝瓷博物馆、千年古刹风穴寺等文物保护单位参观学习。

(3)开展“追寻汝州传统文化的足迹”的讨论交流会,搜寻与家乡有关的传统习俗、传统建筑、传统文艺、传统思想,来见证汝州传统文化的足迹;开展“扬弃传统文化” 的辩论会和“如何利用家乡的传统文化为家乡服务”的辩论赛、演讲会,引导学生从家乡传统文化继承与创新的角度表达自己的理想。

这些活动的开展,使学生了解了汝州的传统文化,激发了学生热爱家乡、热爱中国传统文化的情感。总之,中学语文教师应精心选择富含传统文化的优秀篇目,采取生动活泼、为学生所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教学,使他们热爱传统文化,自觉地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使优秀的传统文化随着时代的发展更加绽放着精神之花、民族之魂。

第三篇:传统文化教育

传统文化教育材料

教育需要积极而有效的文化,学校教育价值最值得品味的东西就是学校所拥有的文化,以强化超功利的人文教育思想,给学生一个东方传统文化熏陶下的人格支撑、精神支撑是我校教育模式特色化创建的主导思想。正是基于这一理念,我校以“崇八德、习六艺、尊传统”为学校文化底色,努力打造德育教育和校园文化特色品牌。

“用文化经营学校,用理念支撑学校” 是我校的特色化学校创建的指导思想。我校通过以“弘扬八德、诵读弟子规、传承国粹”为主线,以传统文化进校园为抓手,以养成教育为途径,以德育活动为载体,引导广大青少年从小树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挖掘和寻求熠熠生辉的精神瑰宝,从而继承和发扬传统的美德、良好的风范、高雅的情趣、昂扬的气概、坚韧的意志、顽强的的追求,逐步形成“明理厚德”的良好风貌。

我们确立了中长期教育目标。1.近期目标:明确“崇八德、习六艺、尊传统”建设指导思想,达成共识,研讨细化具体操作方案。2.中期目标:通过进行中国传统文化建设活动,加强学生的道德修养和人文修养,使学校形成良好的教风、学风、校风。3.远期目标:⑴通过诵读经典文化,使学生在中学阶段能够领会传统文化教育要旨,能熟练背诵《弟子规》、《论语》等经典篇目。

第四篇:语文传统文化教育

浅谈中学语文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教育

摘 要:面对西方文化的冲击,面对文化地球化的大潮,我们有必要继承弘扬传统文化的优秀成果,保持本民族文化的特色。本文试图对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挖掘传统文化的优秀成果,并予以继承发扬,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建立文化自信心,民族自信心做些探讨。

关键词:文化 地球化 传统文化的优秀成果 整体把握 儒家文化 道家文化 爱国主义 自信心 读 悟

法国作家都德在《最后的一课》中所表现的爱国主义精神,相信我们大家都不会忘记。韩麦尔先生对祖国的热爱集中表现在他对法语的热爱 ――‚法国语言是世界上最美丽的语言――最明白、最精确‛又说‚我们必须把它记在心里,永远别忘了它,亡了国当奴隶的人民,只要牢记他们的语言,就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

语言它承载着一个民族的文化积淀,爱本民族的语言,也是爱本民族的文化;爱本民族的文化,也就是爱国。

被侵略的十九世纪七十年代的法国,当然不能与改革开放的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相提并论,但笔者今天提出中学语文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教育问题,还是事出有因的。

一、当前所存在的种种令人担忧的现状

走在中国的城市乡村,除了那些破旧的房子之外,便是‚大洋楼‛、‚小洋楼‛。我们不但再也见不到(至少是很难见到)飞檐斗拱,甚至在上课时遇到‚栋梁‛一词,还要向学生解释说明一番。

一个民族的建筑,是这个民族最直观,最具体的反映,这比书本形象得多,生动得多,是民族文化的精华,是民族文化的浓缩和固态品。

中国建筑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和光辉的成就。现存的一古代建筑,诸如山西应县的佛宫寺木塔,河北赵州桥,苏州园林,北京故宫等等都表现出了高超的技术,精湛的艺术,独特的风格,极高的美学价值,在世界建筑史上自成系统,独树一帜。是我国古代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

面对这众多的洋楼,我们该说些什么呢?

春秋季节,大街小巷,男士大多西装革履,即使身穿茄克,也忘不了系根领带,女士穿西装的大有人在,当然更多的是由西方传来的短而又短的迷你裙。某毕业照上,21位男生,就有16位身着西装。

服装发展到今天,人们不再单纯是为了遮羞保暖,更多的是对美的追求,从这个意义上讲是审美功能大于实用功能。服饰反映了人们的审美情趣,也反映了民族文化。赵武帝时,下令‚胡服骑射‛恐怕也包含了对雍容大度的扬弃,对干练利索的追求。孔乙己始终舍不得脱下长衫,那是因为在众人眼里,穿长衫的人是读书人,而他就是要向人标榜‚我是读书人‛。中山装四个口袋意指‚礼、义、兼、耻‛,五料大扣象征五权分立,袖口的三粒扣子象征‚三民主义‛等等,从这里我们不难看出服饰已真正成为一种文化,它无时无刻不在向人们传递着文化信息。那么今天流行的服装在向我们传递什么信息呢?

在农村,过去无论是婚丧嫁娶,只要是讲排场,就离不了锁呐锣鼓,吹吹打打。可是今天却变成了洋鼓、洋号,或者都用。在洋鼓洋号中举行着‚传统形式‛的婚丧仪式,不伦不类,一切都变了味,其滑稽让人啼笑皆非。

再看看我们的思想文化阵地。我们的所谓知识分子的知识视野思想,厚度、学养、个性魅力怎么样。建国到现在,我们再也没有出现象陈寅格、王国维、梁思成、鲁迅、钱钟书……这样的知识分子,陈忠实、张承志也找不到几个,金庸被称为‚大师‛。

文人被金钱收买了,文学被市场收买了。

‚干预现实,追求艺术探索性的严肃文艺受到通俗文艺强有力的咅,其影响力日渐萎缩,主导地位也逐步丧失。到了九十年代,中国大众文化开始全面登堂入室,确立自身的社会地位,文化生产与浪费越越走向市场化与大人经,中国文化呈现出鲜明的趋众性特征。(《90年代文化产品的趋众性探析》夏朝)。于是我们再也看不到或者说很难看到精英语言,看到的是王朔的调侃;莫言的‚响亮的屁‛;卫慧的‚手淫‛;我们看到的是贫嘴张大民,痛爱疯疯颠颠冒傻气的小燕子的乾隆;武功高强的梁山伯、唐珀虎。我们看到的是‘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这些文化人的投靠市场。标志着一些作家淡化了使命意识,放弃了超越前人超越自我的价值追求和个性化写作的审美取向。他们的创作赤裸裸的表现出功利主义,他们的作品散发出浓重的铜臭,没有 原创力,没有生命激发。真的文学越来越少,精神家园正在消失。‚现在是个无文学的时代,中国文学正在梦游。‛无怪乎顾城会自杀,胡河清会跳楼。

在这种大的文化背景下,我们的学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在他们身上我们很难看到‚中国特色‛了。笔者曾经看过一张中日学生的合影,便怎么也辨不出谁是中国学生,谁是日本学生。面对这种情况,我们是应该感到高兴呢,还是应该担忧呢?中学生的语言西化、港台化已经非常普遍。什么‚拜拜‛、‚solei‛、‚爹地‛、‚妈咪‛、‚帅呆了‛、‚酷必了‛,甚至在习作中,书信中也不时冒出几个、几句英文。但是另一方面却是对传统文化的滢。笔者曾在一班上做过调查,一口气能背下十首唐宋诗词的人不到十分之一。传统文化中的‚礼、义、仁、智、信‛、‚礼、义、廉、耻‛、‚忠孝节义‛大多数人是不知道,不懂,极少数懂的也不会把它放在心上。

他们热衷于圣诞节,愚人节等。

像许多人一样,他们的脑都是金属做的。天天做梦发财,个个都想今天花两元买张彩票,明天中个八万、十万、一百万大奖,一些认真读书的人,也只是希望长大后能找份好工作,赚更多的钱。

‚上帝死了‛。人成了赚钱的机器。

我们正面临着一场前所未有的‚全球化‛。全方位的‚全球化‛。讲得形象点我们的学生就着可口可乐、吃着汉堡包、肯德基,看着史泰龙、辛瓦辛格(甚至不排除麦当娜)的好莱坞影片,在‚网‛中长大的。‚地球文化‛的强大生命力和活力决定了它的所向披靡,哪个国家,哪个民族都不能拒绝也不可能拒绝,更不用谈个人。

关键是我们必须在全球化的过程中保留着一些本民族有价值的东西。我们并不是也不可能用传统文化去‚狙击‛流行和时尚文化、俗文化,但我们必须保住传统文化中有价值的东西。七千年文化承传,充分的证明了中华传统文化的顽强特殊生命力。但是在历经了秦赢政的‚焚书坑儒‛,洪秀全的‚罢黩百家‛,文革的洗劫,中华传统文化中有价值的闪烁着思想光辉的东西越来越少了。保护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成果是我们这一代知识分子义不容辞的责任。

二、中学语文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教育

文学艺术是语言艺术。语言是思想的物质外壳,是文化的载体。是人生智慧的具体体现。我们希望青年学生对本民族的传统文化的优秀成果有所继承,就必须培养他们对文学热爱,而要做到这一点,我们就必须把文学的魅力尽可能的充分地展现在他们面前。

1、整体把握,充分领略文学的审美魅力

文学艺术是把以人为中心的具有审美意义的社会生活的整体作为观照对象的。所以我们不能像对待自然科学那样对它进行分解分析,逐字逐句的分析就必然破坏它的意境而失去美感,同时,也使教学陷于枯燥。更重要的是不能或不能正确地把握文章所传达的文化信息。

以《荷塘月色》为例,作者用他那生花妙笔给我们描绘出了一幅至美的‚荷塘月色‛的画面。如果我们把过多的精力放在描写的技 巧,语言的特色上,势必损害它的美,这就像我们看油画一般,如果我们走近,近到超过应保持的距离,细看一幅画,那纵然是《蒙娜丽莎》你看到的也只是一堆杂乱的颜料而已。所以我们必须整体把握。只有整体感知,整体把握,才可能发现作者笔下的‚荷塘月色‛是美的,而这美是清华园的,更是作者梦中的,作者正是通过它传达出这样一个事实:象他这样的自由主义知识分子在1927年国内两在政治力量尖锐对立的形势下,就不能不陷于进退失据的困境中。

那些人都是暴徒,他们毁掉了我们最好的东西――文化。作者向往一个‚属于自己的东西‛。这是文人在用文学的语言传达自己的心声,它让你在获得审美享受的同时,实现它的认识价值、道德价值、审美价值。而这正是文学艺术的魅力之所在。

2、最大限度的体味古代文学作品的个性美,继承弘扬 传统文化优秀成果。

提到传统文化,就不能不提到孔子,就不能不论及他的儒学。儒家说以‚仁‛为中心,提倡‚祖述尧舜,宪章文武‛,崇尚‚礼乐‛、‚仁义‛、重‚亲亲尊尊‛之恩,行‚忠恕‛、‚中庸‛之道。政治上主张实行‚仁政‛、‚德治‛,竭力维护‚君君、臣臣、文文、子子‛的封建等级制度。西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罢黩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后,儒家从此就成为中国封建统治思想的正宗。

可以说会堂构成了中华传统的礼法、道德、规范、行为准则的基本框架,是传统文化的最重要的组织部分。儒家的学说思想在我国历史上影响最大,最久,涉及面最广,它已经渗透到我们的血液中,成为集体无意识的一部分。影响、支配我们的思想和行为。这样我们就有必要对它进行挖掘,辨析并以之影响学生,进而继承弘扬其优秀成果。

《论语》是儒家的经典著作之一,是孔子门人及其再传弟子辑成的语录体散文。《论语》中的语言是经过加工的文学语言,有的话言简意赅,饱含诗意;有的话幽默风趣,富有启发性;有的话是生活经验的总结。其中的很多后来发展为格言或成语,对后代文学、语言有极大的影响。

《论语》是我们认识古代文化,研究孔子思想的重要资料。《论语》博大精深,它所论及的包括国家与个人,人与人,人与自然,首先行为,文艺风俗,教与学等等,如果我们对期中合理的部分加以继承以至发扬,我们将受益无穷。

以德治国似乎可以看作是‚为政以德‛的现代版。

‚欲速则不达‛对于经济过热,‚无为而治‛对于热衷于政绩表现而大搞路边样板的人,无疑是一剂很好的‚醒药‛。

‚群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輐,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告诉我们怎样为人处世,语言又是那么形象。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得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使我们看到了人与自然的沟通,当我们把握了人与自然沟通的玄机,就可获得无比的快乐,从而形成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孔子的最高道德标准是‚仁‛‘‚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 ‚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为了这个‚仁‛可以‚杀身以成仁‛,不能‚求生以害仁‛。

‚躬身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乡人饮酒,杖者出,斯出矣。‛对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也是具体实现意义的。

孔子‚兴观群怨‛说重视艺术的情感特征,开创了中国文艺美学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传统。

在酒席宴上,在一些仪式中我们可以看到‚有盛馔,必变色而作。‛‚食不语,寝不言‛,‚乡人饮酒,杖者出,斯出矣。‛‚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的长久的影响。

孔子作为一个伟大的教育家,在教学与学方面提出了许多独到的精辟的合乎规律性的见解主张,至今仍是我们必须遵循的,如黩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不愤不启,不排不怪,三人行必有我师。

孔子作为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他以及他所开创的儒家学说,有很多积极的优秀的文化成果值得我们继承并发扬光大。而我们的教学就是要‚传道、授业、解惑‛。

现代学生受西方文化的影响对自由的向往与追求比以往任何时代都强烈,他们所信奉的是: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对儒学的太多的‚克己‛大多表现出一种扬弃,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很大的进步。因为对自由的追求就是生命价值的最完善的表达形式,是最为贴近人生的根本要求的。

尼克松总统就职学说中说‚自由的精髓就在于人们都有权利决 定自己的命运。‛裴多菲在诗中写道:‚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

其实在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中,人们不曾有一天停止过对自由的追求。《诗经〃硕鼠》中‚逝将去女,适彼乐土。乐土乐土,爰得我所!‛‚逝将去女,适彼乐国。乐国乐国,爰得我直!‛‚逝将去女,适彼乐郊,乐郊乐郊,谁之永号!‛反复吟唱,集中表现了人民对自由、幸福的向往;‚孔雀东南飞‛的刘兰芝和焦仲卿更是以生命为代价,演绎了一出追求婚姻自由的悲剧;庄子的《逍遥游》则以宏伟奔放的想象力,精切现实人生的譬喻,透彻精当的说理和浓蘸着诗意的笔墨,把自由的精神境界描绘得高远、神奇、美妙和震撼人心。

但即使追求自由如此强烈的庄子,最终还是认识到,鲲鹏也了,宋荣子也好,列子也好,虽然都具备了常人所没有的本领和智慧,但仍‚有所待‛仍受到客观条件的限制而无法达到绝对的自由和逍遥。所以庄子只能幻想在理想的天国中有一块能让受伤心灵休憩的绿州。在这个精神天地中享受绝对的自由,欢快的翱翔。

这就是人类的悲剧。

如果我们能认识到这一点,那么面对世俗生活中的是非‘得失、荣辱以及种种束缚就会坦然得多,豁达得多。大到社会人生,小到社会人生、家庭婚姻,可以说庄子给后来无数的沉迷在苦闷和矛盾中人们,建造了一个能从精神上得自由和解脱的模式,既有对自由的热烈追求,又有求而不得时的豁达,这就是人生智慧,这人生智慧同样渗透到中国传统文化的血液之中。而我们作为语文教师,就是要把它挖掘出来,使它充分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进而获得人生智慧。

如果说庄子的思想有消极的给社会、人生的发展带来不利的影响的话,那么我们再看看屈原的《国殇》‚带长剑兮挟秦弓,首身离兮心不惩,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楚国将士们所表现出来的英雄气概,为国献身的精神足以使每一个人为之动容。

《兵车行》形象地再现了诏玄宗长期以来的穷兵黩武,连年征战给人民造成的巨大灾难。‚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纵有健妇把锄犁,禾生陇亩无东西。‛大胆地把矛盾直接指向最高统治者,‚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杜甫的忧国忧民堪为今人之楷模。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陆游的一生给我们留下了九千二百多首诗。他的诗大多反映了当时的民族矛盾,洋溢着收复中原,统一祖国的愿望和清缨无路,壮志未酬的悲愤,表现了强烈的爱国主义。《书愤》、《关山月》等就是期中的著名诗篇,可以说陆游的一生是浸润着爱国主义精神的,在梦中也是‚铁马冰河入梦来‛至死还留下‚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的诗句。当真是感人肺腑,惊天地,泣鬼神。

我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经历了几千年的风风雨雨,至今仍然保持有旺盛的生命力,可以说就是爱国主义将我们凝聚在一起,使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繁荣昌盛。而文学在其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为激发爱国主义热情,发掘爱国义本质,启发爱国主义思考,没有什么比文学艺术更有感染力和穿透力。而爱国主义是我国文学艺术的发展中最古老的主题之一。我们理应通过语文教学使活宝学生从中吸取传统文化,并予以发扬光大,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爱国主义精神。

中国传统文愽大精深,我们有理由为此而自豪,从而建立我们的文化自信心和民族自信心,充分的吸取其优秀成果,必然使我们的文化、我们的民族立于不败之地。

3、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体悟文化真谛。

在具体的教学中,我们在疏通了文句之后,应该把重点放在读上。可以说读是科学地指导学生进行有效学习的‚金钥匙‛。通过它才有可能进入传统文化的殿堂。

读准字音,读清句读是基本要求。在达到了这基本要求之后更重要的是读出语感。

读出语感就是要读出文章的感情,气势、节奏、情态、语气。就这个环节来讲,教师的示范显得非常重要,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至少应该达到准专业话剧演员的水准。

在语文教学中,有一个问题长期困扰着我们,那就是文章中许多东西 是只能意会,不可言传的,而这恰恰又是文章的真谛之所在。

是庄子所谓的不可道之道,是大道、大象、大音。对这些就要讲究一个‚悟‛字。‚在角色转换中感悟,在参读印证中领悟,在以诗总文中领悟,在教学演算中解悟,在故意制错中顿悟,在幽默诙谐中妙悟。‛(《教无定法贵在悟》陈伟)。用心去悟,悟出文化真谛。

第五篇:高中传统文化教育

高中传统文化教育

传统文化教育应当作为高中生教育之本来大力发展,中国作为一个拥有5000多年历史的文化古国,有着深厚的传统文化基础,但对高中生的传统文化教育却没有及时跟上,大多数的高中生对中国的传统文化都不是十分了解,反而是外国的留学生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有着浓厚的兴趣。

为什么西方文可以传到我们中国来,为什么我们中国文化不能传到西方去,我听过这样一件事:一个美国人问一个中国留学生“啊,你从中国来,我听说中国有一本书叫《易经》,《易经》是很有名,《易经》讲些什么?你是中国人,最好是告诉我了!”这个学生说些什么?“I am sorry,我也没有读过„„”。“那你们中国有一本《老子》„„?”“I am sorry,我也没有读过„„”,“你们是礼仪之帮,你们《礼记》讲些什么?”“I am sorry,我没有读过„„”,“你们孔子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诗经美在哪里?”,“I am sorry,我不知道„„”,“你们是历史的民族,你们第一本书叫《春秋》,有《左传》,再有《史记》也很有名,什么叫《春秋》《左传》,关公为什么要看《春秋》?”“我不知道”,“《离骚》文学价值很高,那个作者还要去,请问他为什么要去跳河?”“我不知道„„”,“《世说新语》不知道宋明礼学家为什么要辨论?”“不知道„„”,“那么你们有一本书叫作《唐诗三百首》„„”,“噢,我读过两句,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http://blog.163.com/qilicheng2008/blog/static/***12549933/)

这样子的留学生,他自己感觉到了惭愧,这叫做文化的侏儒。没有长大的心灵,你只学别人够吗?现在整个世界兴起了所谓的中国热,大家也都知道,不仅是中国人知道,二十一世纪是中国人的世纪,假如中国人只是政治经济军事强大,那就应了西方人的一种看法,就是中国的可怕,中国将又是一个可怕的民族,我们以后要想一想了,我们除了各方面强大之外,我们的心灵也要成长,我们的文化也要再度地放光芒,我们除了让人畏惧之外,我们要让人尊敬,我们要让人喜爱,我们的下一代要有宽阔的心胸,要有悲天怜人的情怀,从哪里做起?从文化地教养做起。

(http://blog.163.com/qilicheng2008/blog/static/***12549933/)

从一定的角度说,高等教育对学生人格的塑造比向他们灌输知识更为重要,而人格的塑造必须要有精神榜样,我国古代这些有着特立操守的志士仁人就是光辉的典范。开展传统文化思想教育,可以使学生在教育中接受榜样的人格力量的影响,从而使他们的人格品位得到逐渐提升。特别是文学典籍,其淘情冶性的作用又不同于一般的思想道德理论的直接灌输,文学作品传达出来的思想感情、人格力量能够潜藏于读者的心灵深处,对他们产生人格的熏陶作用。

从另一个角度讲,高尚的人格往往来自于高尚的审美情趣,一个人有了高尚的审美情趣,他就会自然的排斥一切庸俗丑陋的东西,在行为方面就会有较高的取舍标准,有所为,有所不为。而文学鉴赏活动则是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的重要途径之一。中国古代文学博大精深,是一座可供华夏子孙万世取用的精神宝藏,其中所蕴涵的崇高的人格精神更具有发掘的价值。鉴于此,传统文化教育要注意开展古代文学作品的阅读与鉴赏活动,注重对学生进行情感方面的熏陶,以期取得积极而显著的教育效果。

(http:///view/view_96396_2.htm)

姜礼治

下载小学教师传统文化教育调查问卷word格式文档
下载小学教师传统文化教育调查问卷.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传统文化教育总结

    传统文化总结 青云小学张向红学习传统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弘扬民族精神,是基础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习诵优秀传统文化经典,了解历史名人、名胜古迹、等传统文化内容,对少年儿童人格......

    传统文化教育总结

    传统文化教育总结 为了让传统文化更深入人心,使同学们更加了解中国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更加深刻体会传统文化的魅力,从而塑造一个和谐的人格,我班团委会特策划这次的传统文......

    传统文化教育前言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教育 前言 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优良传统的民族,具有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文化遗产,许多优良的传统美德是极为丰富的思想宝库,其精华能够绵延数千年而不衰,成为中......

    加强传统文化教育

    加强传统文化教育 增强青少年学生的民族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 ——教育部社会科学司负责人就《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答记者问 【浏览字体: 大 中 小】 2014-04......

    传统文化教育学习心得

    中国传统文化学习心得体会 今年,学院安排我参加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课程,通过这次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使我受益匪浅,是一次很大的心灵震撼。中华传统文化是以华夏民族为主流的......

    传统文化教育心得体会

    学习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心得体会 中华传统文化带有鲜明的过去时代的烙印,它创于华夏民族的先祖,带有自己的浓厚的民族色彩,值得后人重视、传承和发展。作为当代中国的青年大学......

    传统文化教育讲稿

    小学生传统文化演讲稿 梁营小学 刘伟 遥远的东方有一条龙,她的名字叫“中国”。我们都是龙的传人,我们身上流动着同样的血,学习着同样的文化,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推动着人类进......

    小学教师工作满意度调查问卷

    小学教师工作满意度调查问卷 亲爱的老师: 您好!我是南阳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的毕业生,非常感谢您抽出宝贵的时间接受本次调查。本调查通过了解河南省重点城市及基层农村在职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