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谈历史教学语言运用的重要性
浅谈历史教学语言运用的重要性
摘要:著名文学家托尔斯泰曾说过:“把自己体验到的感情传达给别人,而使别人为这感情所感染,也体验到这些感情。”通过什么去向别人传达感情――语言。语言是交流思想、沟通感情、传授知识的重要工具之一,也是教师教学活动中最基本、最主要的方式。教师课堂教学语言的运用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和效果。本文就怎样在历史教学中更恰当地运用教学语言进行探讨。
关键词:历史教学;科学性;语言流畅;生动清晰
语言是教师和学生沟通的桥梁,是教学活动中师生传递信息的重要工具。在历史教学中,教师语言应具有艺术性,使其充满魅力,从而达到吸引学生的目的。但是在历史教学中语言在艺术的基础上必须具有严谨性。比如同样的教材,由不同的教师用不同的教学语言来讲课堂效果具有差异:有的教师在历史教学中语调抑扬顿挫、循循善诱、深入浅出、低沉曲回„„把学生的兴趣调动起来,学生掌握知识就事半功倍;有的教师满腹经纶、才华横溢,却词不达意、言语模糊,课堂效果也就不佳。为什么会出现差异,最重要的原因在于老师语言功底的不同。为此,对历史教师来说需从以下几方面提高教学语言的运用。
一、历史课堂的教学语言应具有庄严性和科学性
历史教学中教学语言的运用是课堂教学的主要部分,学生从教师的讲授中能获得系统、全面的知识。教师语言的专业性、严谨性直接关系到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因此教师在历史教学中教学语言应具有庄严性和科学性。用严谨的语言讲清楚各个历史事实和历史概念。首先,在历史教学中用词要准确和科学。如“初中七年级历史《甲骨文与青铜器》中司母戊鼎是我国也是世界上已经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而不能说是我国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青铜器;《北宋的统治》中北宋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不能说成北宋统一了全国;再有《秦朝的统一》秦灭六国之前,嬴政必须以‘秦王’相称,秦灭六国后秦朝的历史开始了,这时嬴政以‘秦始皇’相称,如颠倒了时序,前后混用就是科学性错误。”因为历史具有时序性、客观性、具体性特点,因此在历史教学中应用词恰如其分,不能言过其实。否则,历史就失去了他的庄严性和科学性。要做到历史教学语言的庄严性和科学性,首先教师应加强自身的专业知识修养,丰富词汇量,准确无误的掌握知识点和概念。再有教师应做到教学语言的准确规范。如果语言不准确,将影响学生的接受。
还有的教师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总是使用口语化进行教学,如七年级历史《华夏先祖的传说》中大禹治水的方法是疏通和填土虽然?热萃ㄋ滓锥?,但是学生就不能准确表达出。用科学庄严的教学语言说出“疏导为主、堵塞为辅”的办法来治理水患,学生们就能用书面语言准确的表达。教师的教育语言影响学生对知识内容的表达,所以教师在历史课堂教学语言一定要具有庄严性和科学性。
二、用生动形象的教学语言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受传统教育的影响,教师在历史教学中只重视教育结果,而忽视了教学的过程。照搬教科书上的知识点,不断重复已有的知识使学生失去了学习历史的兴趣。那怎样使课堂变得生动有趣,那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使教学语言变得生动形象。用生动形象的教学语言为学生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增加文章的趣味性。如在讲到中国起源时,说:“中国,世界上最早文明起源地之一,原始农耕对中国远古时代社会进步的非凡意义,开创了辉煌灿烂的文明古国。从商代的甲骨文到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从春秋争霸到汉武帝的‘大一统’,再到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丝路。这些伟大的壮举是任何国家不可比拟的。可是到了清朝晚期,统治者为维护其封建统治,抵制外来商品,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使我们看不到世界形式变化,未能学习西方先进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中国在世界上逐渐落伍了„„”教师运用抑扬顿挫、低沉曲回慷慨激昂的语言表达,而增强语言的感染力。通过生动有趣的语言来调动学生的兴趣,学生的积极性怎么能不被激发,那随之而来的就是学生拥有了学习历史的兴趣,用兴趣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使之心灵受到极大的震撼。真正的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逐渐完善其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三、历史课堂教学中运用简练的教学语言提高教学效率
简练的教学语言是最优美、最动听的语言。因为简练的教学语言才能提高教学效率,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课文内容,发现要领。如有的教师在课堂上侃侃而谈,语言繁琐,讲了半天,学生不知道老师在讲些什么。这样不仅达不到教学目的也降低了课堂的学习效率,自己反而费力不讨好。因此,历史教师在教学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自己语言的简练和流畅。字少语精,牵一线而动一片浅显易懂。这样学生才能更好地掌握历史知识点,提高学习效率。如在讲到七年级历史《明清时期的文学艺术》时,可以这样总结小说发展历程:上古神话传说――魏晋志怪小说――唐传奇――宋元话本――明清小说。这样学生才能更好地掌握历史知识点,提高学习效率。
总之,教师教学语言的运用对于提高历史课堂的效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具有重要的作用。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强化对语言基本功的提升,以此来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吕华民.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语言的艺术性探究[J].新课程(中学),2012(01).[2]宋增丰.历史课堂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J].好家长,2015(25).作者简介:
马猛,河北省唐山市,河北唐山外国语学校。
第二篇:浅谈历史教师如何运用语言技巧
浅谈历史教师如何运用语言技巧
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是人们交流思想感情的工具。实践证明:“完全没有语言材料和完全没有语言的„自然物质‟的赤裸裸的思想是不存在的”。所谓历史教学语言,就是历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向学生传播历史知识从而影响学生发展的语言。历史教学语言实际上是一种以历史知识为基本内容,以学生为主要实施对象,以规范化的语言为传播媒介的学科专业性语言。在教学手段日趋多样化的今天,尽管教师在课堂上可以借助于板书、图片、实物、幻灯、录音机、录像机等多种教学设备,但是口语表述仍然是最基本的方法,运用语言是历史教师最基本的课堂教学技能。使用历史教学语言,我认为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语言必须准确严谨 准确严谨是对历史教学语言的科学性要求,是第一位的要求。科学性是表达内容必须准确,无任何知识性的错误,必须具有学科的特点——言之有史,言之有据。例如:秦灭六国前,嬴政是秦国的国君,必须以“秦王”相称,而秦灭六国后,嬴政称帝,必须以“秦始皇”相称,“秦国”和“秦朝”,“秦王”和“秦始皇”,如果颠倒了顺序,前后混用,就是科学性的错误。
二、语言要力求精炼简洁 恩格斯曾经说过:“言简意赅的句子,一经了解就能牢牢记住,变成口号,而这是冗长的论述绝对做不到的。”因此,教学语言表达要体现精炼性,即要言简意赅,干净利落。课堂上的话应该是加一句嫌多,减一句嫌少。只有这样,讲课才能丝丝入扣、言必有中。精炼简洁并不是空洞抽象,而是要言之有物,言之有史。
三、语言务必要生动形象 历史课堂语言应讲出色彩,讲出声响,讲出形象来。在历史课堂上,我们应该听得见几千年前陈胜在大泽乡“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振臂高呼,感受得到无数民族精英杰出人物金子般的思想品德...... 又如:讲“万里长城”,不能只是“工程浩大”一句结论,可以讲“用造长城的砖石来铺筑一条宽五米、厚三十五厘米的马路,可以绕地球三四圈”,这样就使学生对长城的工程浩大有了一个真切的感受。
四、语言要充满感情色彩 充分发挥历史课堂语言的魅力,在具体形象的基础上还要充满情感色彩,以求声情并茂,动人心弦。历史教师不仅要让学生从理念上还要从情感上分清敌与友,是与非,爱与憎。历史教师应当重视历史教学语言的感情色彩,去热情的歌颂真善美,鞭挞假丑恶。已使学生受到正义感、爱国感、英雄感等感情的熏陶。例如讲到圆明园被焚毁时,教师应使用控诉性的语言和采用悲愤的语调:“侵略者焚毁圆明园的大火,延续了三天。黑色的云团长达100多里,笼罩在整个北京上空,长久不散。大大小小的灰星,落满了大街小巷。到处是一片天昏地暗,就像发生了日食一样。中国人感到无比悲痛和气氛,而强盗们却在歇斯底里地狂呼:„此景奇伟!‟圆明园,这座被誉为“万园之园”的艺术节做,这座中国历史上最宏伟最精美的皇家园林,就这样被英法侵略者焚毁了。”
五、语言要富有时代气息 讲古人古事的时候,引用古人说过的原语、古籍上讲述的原文。原语和原文的引用能渲染时代气息,鼓起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如:讲第二次世界大前夕法西斯德国侵略捷克斯洛伐克的时候,引用一句希特勒的原话:“把捷克斯洛伐克从地图上抹掉,是我不可动摇的意志”,法西斯德国的嚣张气焰暴露无遗。
六、关注体态语言 运用体态语言可以强化口头语言的表述,把历史的知识信息传到学生的头脑中去,促进学生对历史事物的感知和思维。
第三篇:语言运用
一、【2013年·四川省乐山市】
22.综合性学习活动。(4分)
土地滋养了万物,哺育了我们,有谁能离开它呢?今年6月25日是我国第22个土地日,在它即将来临之际,梦想中学九年级准备开展一次“脚踏一方土”的语文实践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①晓耕地现状。2008年我国为应对粮食生产的不确定性,党中央提出了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的战略决策。实际状况如何呢?请阅读某同学搜集的我国耕地面积变化的材料,概括出我国耕地面积变化的特点。
2003年底,国土资源部公布的全国耕地面积为18.51亿亩,比1996年减少1亿亩,平均每年减少了1400多万亩。2005年,国土资源部公布我国耕地面积为18.31亿亩,比上净减少了542.4万亩。2009年初,国土资源部公布的2008年全国土地利用变更调查结果显示,又比上一减少了29万亩。
变化的特点是:
②履节约行动。耕地在减少,生存受挑战。然而,餐桌上的浪费现象惊人。不久前,一些有识之士发起了“光盘行动”,得到了大家的积极响应。李老师将珍惜土地与“光盘行动”结合,只拟写了一幅标语的前半句,请在下列备选词语中选择恰当的词语组成后半句,与前半句基本相对。
备选词语:光盘行动开启践行勤俭人收藏节约风
前半句:珍惜土地资源心怀感恩情
后半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2013年·江西省】
26.综合性学习(6分)
学校开展“脚踏热土,爱我江西”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结合相关材料,完成下列任务。
(1)阅读并分析下面的“江西省部分城市1985年与2005年耕地面积变化情况统计表”,写出你从中得出的两个结论。(2分)
结论: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天行在《锦绣赣鄱赋》中深情赞颂了江西的风土人情和历史文化,以下语句均选自该
赋,请为下列①②句分别找出一个正确对应句(只需填字母)。(2分)
①临川四梦出显祖,()。
②宜春应星开天物,()。
A.洪都排浪起滕王B.饶水弃疾领辞章
C.安源声名耀湖湘D.窑火千年始昌江
E.上清官里道教场F.天祥日歌零丁洋
(3)在全国风景名胜推介会上,请你为秀美江西拟写一则宣传标语。(不超过20个字)(2分)
三、【2013年·内蒙古省包头市】
【试题】6.按要求完成下面的对联题。(任选一题3分)
(1)上联:为人要勤,勤能筑起通天路;
下联:。
(2)小明去广州旅游,恰逢广州旅游局征集广州各景区的宣传对联。其中,一句“黄花岗前看黄花,花开报秋至”的上联引起了小明的兴趣,但他一时并没有想出合适的下联。次日清晨,小明来到了白云观游玩,他望着白色的云雾渐渐散去,太阳徐徐升起,立刻对出了下联:。
四、【2013年·四川省雅安市】
【试题】6.下列对联与文化名人对应恰当的一项是
①为古今中外君民立允极,合诗书礼易春秋集大成。
②两表酬三顾,一对足千秋。
③翁去千余载,醉乡犹在;山行六七里,亭影不孤。
④萃父子兄弟于一门,八家唐宋占三席;悟骈散诗词之特征,千变纵横识共源。
A.①孟子②诸葛亮③欧阳修④“三苏”
B.①孔子②诸葛亮③欧阳修④“三苏”
C.①孟子②诸葛亮③范仲淹④“三苏”
D.①庄子②刘备③王安石④ “三苏”
五、【2013年·江西省南宁市】
【试题】
五、综合题(共8分)
21.近期,有网友发现埃及卢克索神庙一座有着3000多年历史的浮雕,被刻上“丁某某到此一游”的杰作,此事“晒”到网上后,引发热议。类似“刻字事件”在我国故宫、长城、泰山等著名景点也时有发生,反映出我们少数游客文明素养的缺失。
最近,班里要召开“文明连着你我他”的主题班会,请你做好以下准备:
1)根据所给的上句,任选一组,续写下句。(2分)
(2)有人把《西游记》里“齐天大圣”孙悟空视为“旅游刻字”的鼻祖,请你据此整理出孙悟空在如来佛手指上刻字的故事,在班会上简述。(2分)
(3)“刻字事件”像一面镜子,让我们再次反思自己的文明素养,反思身边的种种不文明行为。请列出让你感受最深的一种现象进
行评论。要求|:点名现象,观点鲜明。言之成理,字数在70字以
内。(4分)
六、【2013年·湖北省武汉市】
阅读下面文言语段,完成8—10题。
曹玮久在秦中,累章求代。真宗问王旦:“谁可代玮者?”旦荐李及,上从之。众疑及虽谨厚有行检,非守边才。韩亿以告旦,旦不答。及至秦州,将吏亦心轻之。会有屯戍禁军白昼掣妇人银钗于市,吏执以闻。及方坐观书,召之使前,略加诘问,其人服罪。及不复下吏,亟命斩之,复观书如故,将吏皆惊服。不日声誉达于京师。亿闻之,复见旦,具道其事,且称旦知人之明,旦笑曰:“戍卒为盗,主将斩之,此常事,何足为异!旦之用及,非为此也。夫以曹玮知秦州七年,羌人慑服。玮处边事已尽宜矣。使他人往,必矜其聪明,多所变置,败玮之成绩。所以用及者,但以及重厚,必能谨守玮之规模而已。”亿益叹服公之识度。
【注释】累章求代:(曹玮)屡次上表章请求朝廷派人来接替他的职务。詟(zhé):恐惧。
8. 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上从之从:听从
B.将吏亦心轻之轻:轻松
C.何足为异足:值得
D.亿益叹服公之识度益:更加
9. 下列语句中的“之”与例句中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旦之用及,非为此也
A.吾欲之南海
B.属予作文以记之
C.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D.公与之乘
10.下列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及谨慎忠厚,行为正直,但众人仍对他守边的才能持怀疑态度。
B.李及在略加审问了解清楚案情后,就马上下令斩杀了犯事的戍卒。
C.李及的声誉传到京师后,王旦却认为李及的做法只是在履行主将的职责。
D.李及之所以被王旦推荐,是因为王旦认为李及很聪明,会不断开创新的政绩。
11.请把第三大题文言语段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会有屯戍禁军白昼掣妇人银钗于市,吏执以闻。
第四篇:课堂教学如何运用教学语言
课堂教学中的语言艺术
教学语言是一种专业语言,又是一种艺术语言,特别是语文教学语言更加讲究艺术性。语言教学既要以语言为载体向学生传授知识,把课文每一件具体生动的事,每一个个性鲜明的人,用教学语言作用于学生的耳目,令学生在良好的语言环境中掌握知识。又要以语言作为桥梁与学生们进行感情上的沟通。课堂教学语言关系到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关系到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与提高,影响着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语言的规范化,甚至关系到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著名教育家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师的语言“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教师“高度的语言修养是合理利用教学实践的重要条件”,教师的语言是“一种什么也代替不了的影响学生心灵的工具。”教师要想提高课堂教学水平,就得研究课堂教学语言的艺术。
[1]
一、课堂教学中的语言具有严谨性
课堂教学语言属于一种较高层次的口头语言,虽然它主要通过口头表达的语言,但不能像一般口语那样随意性,不能漫无目的去信口开河,谈天说地,因此讲究语文教学的艺术必须以严谨性为前提,其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学语言必须清晰,准确,规范
语文老师是学生学习语言的榜样,所以作为一名语文教师特别要注意自己的语言美,要用发音准确,语言规范,标准的普通话进行教学,不能掺杂或者生造那些粗俗的方言、土话。那种在课堂上喋喋不休的“啊,啊”的拖泥带水的附加语必须要清除掉。因为这些不好的用语习惯对于教师表情达意没任何好处,还会影响学生以后的用语习惯。在遣词造句时,教学语言必须符合现代汉语语法,符合大众化的语言习惯。无论叙事、说理、言情、措辞都要非常妥贴,恰当。例如要求学生概括一篇文章的中心,教学用语应该是:记叙文用“记叙了什么,反映了什么”;说明文用“介绍了什么,说明了什么”;议论文用“阐明了什么,论证或者驳斥了什么”。这些科学规范的课堂用语是由文章的内容和体裁决定的,不能随便变更。此外要做到教学中概念准确,表达要明确,该用短句的就必须用短句来讲解,该用褒义词就不能使用中性或者贬义词。总之,清晰,准确,规范是对语文教学语言的基本要求。
(二)教学语言必须衔接连贯
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运用教学语言,或分析一篇文章,或说明一件事物,或阐述一个道理,或发表一个见解,要想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就必须使用自然衔接、前后一致的教学语言。富有经验的语文老师在教学时,总是使自己表达的内容尽可能条理清楚,蕴涵一种严密的逻辑联系。我们往往看到这样的情形:如果一位教师教学时条理混乱,思路不连贯,语言不流畅,他的学生在课堂上都会无精打彩,课堂气氛会非常的沉闷,根本达不到教学目的。反之,又会是另外的一个结果。他的学生一定会在课堂中全神贯注,将情感的激流溶入在教师精彩的讲解之中,使师生双方心心相印,师生之间能进行很好的配合,学生的思维会非常得活跃。可见保证教学语言表达的衔接连贯是难能可贵的。
二、课堂教学中的语言具有形象性
李燕杰教授曾经说过:“讲到最典型的人物,最生动的事例,最感人情节,要绘声绘色,细致刻画,使用听众如临界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2]语言生动形象,就能将抽象的化为具体,深奥的讲得浅显,枯燥的变风趣。特级教师韩军在教学《与朱元思书》一文中,有这样精彩的一幕:“我们再展开想象在朗读。在我们大脑中,天空中万里无云,天和山都是青青的颜色。我吴均坐在船上,跟随流水任凭它把我带向东带向西。从富阳到桐庐,全是奇山异水,真是天下独一无二呀,我真是看不够呀。并唱起来船儿船儿慢些走,让我把这美丽的富春江看个够„„(学生响起激烈的掌声,还有笑声)。”[3]描之绘之,诵之歌之,声情并茂。这段话,绘声绘色,有景有情,使教学语言格外形象、精彩。就很自然地引发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能动地进入到较高的课堂学习境界.怎样才能使课堂语言具有形象性呢?关键在于教师能设疑激趣,扣人心弦。能化深奥为浅显,化枯燥为风趣。因此语文教师要广采博闻,和教材有关的笑话、故事、佳联、格言、警句、成语、典故、诗词等等均可引入课堂,调动自如,游刃有余,以塑造形象,创造气氛,让学生感到课堂新奇多趣,知识易于理解。比如在讲解《米洛斯的维纳斯》这篇课文时 先给大家进一个“金苹果” 的故事。在古代希腊,不和女神厄里斯没有被邀请出席珀琉斯和海洋女神忒提斯的婚宴,她心里很不满,于是就想制造祸端,就将一只金灿灿的苹果抛向宴席,结果被特洛伊王子帕里斯得到了。宙斯的妻子赫拉,智慧女神雅典娜,爱与美的女神维纳斯(罗马语)都想得到这只金苹果,纷纷对王子许下诺言。最后,王子将金苹果给了维纳斯,因为维纳斯让世界上最美的女子——斯巴达的海伦成为王子的妻子。斯巴达和特洛伊由此引发了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这当然是一个神话故事,维纳斯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让我们通过《米洛斯的维纳斯》的学习,来揭开她神秘的面纱吧!青少年学习喜欢听故事,故事本身就有一种吸引人的神奇力量,用故事导入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其二、课堂的语言要与生活相结合才能体现它的形象性。人类语言的源泉来自生活,又用于生活。在教学中多与生活相结合,让课堂语言具有生活化,会更吸引学生的注意。我们都有这种感觉,如果老师上课时内容牵涉到实际生活,大家更有兴趣听。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比如在讲述《背影》这篇文章时,教师可以首先这样说:“同学们,你们觉得自己的父母关心你们吗?你们能举几个父母关心你们的一些事例出来吗?”“天下的父母都是一样的,他们关心通过各自不同的方式在关心自己的子女,也许我们有时不能发觉父母的那种爱,因为你们没用心去理解父母。那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朱自清的《背影》这篇文章吧,大家来看看文中的父亲是怎样来关心自己的儿子,再来体会一下自己的父亲是不是也有过这样的行为。”这样能让学生把书本知识和社会实际相结合,从而觉得老师的语言也是非常形象的。
[4]
三、课堂教学语言具有幽默性
教师要把深刻的教学内容通过生动、幽默的语言形式表达出来,深入浅出,寓庄于谐,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消除疲劳,保持振奋的精神状态,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巩固,活跃课堂气氛在教学中,教师要信手拈来,用幽默的语言有针对地说明抽象的理论,将枯燥的文字变成充满活力的内容,让学生心领神会,在笑声中掌握知识。当学生感觉乏味和疲倦,精力开始分散时,教师要运用幽默的语言将学生的兴趣重新调动起来,重新投入到教学内容中去。有
这样一个课例,一位语文老师在讲授《竞选州长》一文时,先板好课题,随后板书两组数学不等式:州长=马克吐温≠马克吐温;马克吐温≠马克吐温。然后说:“这堂课我们主要解决两道数学题,请同学们认真看书,看谁先解决这道数学题目。”同学们因为语文课上成了数学课感到新奇有趣,都认真看起书来,这样两道数学题目很快解决了。同学们懂得“等于”是说明主人公凭“自己”的声望完全可以当州长,“不等于”说明资本主义竞选的虚伪性和欺诈性。“马克吐温≠马克吐温”是说明作品中的主人公不是作者本人,是虚构的,是为了加强文学的真实性而采用的第一人称。通过这两道数学题目,涌起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幽默的方法有很多种,比如古为今用、无中生有、比喻夸张、正话反说、双关歪解等等。作为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一种艺术,幽默之所以受到学生和老师的欢迎,不仅仅能博人一笑,而且还能从中得到智慧性的启迪。著名演说家海因慈·雷曼麦说过:“用幽默的方式说出严肃的真理,比直截了当提出来更能为人接受”。[5]因此作为语文教师,就应该使自己的语言具有幽默性,使我们的语文课堂充满生机活力。
但必须明确,幽默只是一种技巧,不是目的,因而不是为幽默而幽默,应该考虑教育对象、内容、重点以及感情基调,否则会浪费上课时间,甚至给人一种油腔滑调、哗众取宠之感。
四、课堂教学语言具有情感性
语文教师的教学语言和一般用语有很大的不同,那就是必须具有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情感性。语文教学之所以强调教学语言的情感性,这是因为:
首先,从语文教学目的来看,语文教学应实现的教学有三个:一是弄清文意,知道文章写了什么,二是说明这篇文章内含的道理,三是培养学生健康的情感。这个情感目标是语文教学肩负的独特使命,这就要求教师高度重视学生的情感活动,引起学生感情的激荡,形成感情的共鸣,使学生在分辨真假、善恶、美丑的过程中求真、崇善、爱美,具有高尚的审美情操。例如在学习《孔乙己》时,给学生灌需的应该是一种同情之心,要鄙视那些只知道打击讽刺的人们。
其次,从课本本身来看,语文是表情达意的工具。“文学的本质是来源于感
情,而又表现感情的产物。”[6]语文课本中的文学作品无一不倾注着作者的思想感情,所以教师要讲好一篇课文,就必须得把握好文中的感情,然后由教学语言把这种感情向学生传达。
其三,从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来看,情感性的教学语言必不可少。情感是课堂的灵魂,没有情感就没有交流,因而情感是一种更高级的信息反馈。有经验的教师,善于用带有情感性的艺术语言去激发学生的情感。通常在课堂上,除了知识的对流一条线外,还有情感对流的一条线,良好的情绪可以加速认知活动的进程。使学生在赏心悦目中自觉地接受教学美的熏陶和感染,获得知识、锻炼能力、接受思想,实现精神的愉悦、心灵的满足、情感的激励、个性的陶冶,达到教学过程中真善美的和谐统一。例如特级教师于漪老师在讲《雨中登泰山》时用了这样激情昂扬的导语[8]:“同学们游览过祖国的名山大川吗?那奔腾咆哮、一泻千里的长江黄河,那千姿万态、气势雄伟的三山五岳,孕育着我们中华民族的古老文明。一想到它们,民族自豪感就会充盈心头。那具有拔地通天之势、擎天捧日之姿的泰山就是这样的一座山。历代多少文人墨客写诗撰文讴歌赞美。杜甫的五律《望岳》就是其中之一。杜诗中那“一览众山小”的境界是令人神往的,只有攀登到绝顶,才能领略到无限风光。今天,我们学习李健吾同志的《雨中登泰山》,请作者为向导,带领我们去攀登、游览那高耸雄伟的泰山吧!”豪迈、壮阔、激情、昂奋。这字字情,声声意,吸引着、敲击着学生的心。[7]
五、课堂教学语言具有机智性
由于教学过程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不可避免偶发事件的发生,对这种偶发事件教师若处理不当,将很容易破坏整个教学过程的和谐。怎样才能很好地处理这种情况呢?那就需要发挥教师的语言机智性,用灵活的语言化解矛盾。教师如果能够注意好语言艺术,运用教育机智就可以取得最佳的教育效果。教学语言的机智性有哪些具体方法呢?
(一)自我嘲笑法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教师有时也会犯错误的,恰如其分地将尴尬转化成笑声,自我嘲笑一下,并在笑声中说出正确的答案。这样能显示出教师知错能过的 5
可贵品质,学生会以老师为榜样的。例如老师在给学生上《东郭先生和狼》这篇课文时,由于老师不小心,把东郭先生写成了南郭先生了。学生给老师指出了错误,这时,老师自我嘲笑一下说:“这个南郭先生想跑到这里来滥竽充数我都没发现呀,老师也会犯粗心的错误呀,要不是这位同学提醒我,他还会继续混下去,呵呵。以后大家给老师把好关呀。”这样一来教师不再尴尬,课堂气氛也会活跃起来。
(二)逆向思维法
逆向思维就是针对学生的问题,引导学生朝问题相反的方向去思考。启发学生发现问题带来的积极意义,使师生愉悦地走出尴尬的困境。例如在一堂作文课上,有一位老师正兴致勃勃地朗读学生在上次作文中出现的美文,忽然,一个学生神情严肃地站起来说:“老师,这篇是抄的!”随后,他拿出了自己买的作文书为证。顿时,课堂一下躁动起来,大家开始由赞美变为鄙视。面对此情此景,老师迅速冷静下来:“抄的作文也有好的一面啊!学生抄的过程就是发现美文的过程,就是欣赏的过程啊!”于是,老师继续声情并茂地朗诵完全文。然后问学生:“就文章而言,写得好不好。”学生答:“好!”接着,老师的话锋一转:“这样的美文,在我们班上只有两个人读了!要不是他们推荐给大家,大家还不知道有它的存在呢!不过以后如果是借鉴的最好表明出处。”这样既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又促使那位遭遇尴尬的学生自觉地自己创作。又如有个别同学“神思恍惚”时,便加重语气提醒说:“××同学现在对‘目似暝,意暇甚’这句话应该深有体会吧!现在正在努力体验中呀。”这种情况下,大多数同学会意的笑,自然要比生硬地抛出一句“××同学,不许开小差!”效果要好得多。“目似暝,意暇甚”句,学生在课文《狼》中即已学过。旧语重提,既引起了该学生的注意,又使全体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巩固了旧知。
教学语言机智性的方法很多,在具体的情况下要具体得对待,要随机应变。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反映要快而准,要做到掌握分寸,方法得当,适时、适情、适度,于巧中见奇,于奇中生效。
六、课堂教学语言的激励性
哲学家詹姆士精辟地指出:“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要求是渴望被肯定。”
[9] 6
热情、向上的学生更是如此。教师的赞美是阳光、空气和水,是学生成长不可缺少的养料;教师的赞美是一座桥,能沟通教师与学生的心灵之河;教师的赞美是一种无形的催化剂,能增强学生的自信;教师的赞美也是实现以人为本的有效途径之一。教师的赞美越多,学生就越显得活泼可爱,学习的劲头就越足。激励的语言可以绘制动人的五线谱,为学生弹奏美妙悦耳、经久不息的音乐!
在课堂中,常常有这样的现象,教师提出问题后,有的学生踊跃发言,有的学生却默不做声。究其原因,默不做声者,或因为性格内向羞于发言,或因为基础不扎实,对老师的问题没有把握。怎样让他们大胆、自信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呢?这就需要教师的激励。我在实习时,指导老师要求我们每个老师在学生回答问题后不管对错都要给学生掌声以示鼓励。比如在教《致蒋经国先生信》时,我提了一个问题:“作者为什么特意提到介石骨灰迁移的事?”我叫了班里一个比较害羞的学生来回答,她首先不敢回答,我对她说:“没关系的,你可以先把答案悄悄告诉我,我再告诉同学们。”然后弯下腰倾听她的悄悄话,当听到她正确答案时,我再把答案公之于众,并用掌声鼓励她。再适时引导:“你回答得很好嘛,下次如果能大声点那就更好了。”她受到很大的鼓励,在以后的课堂中经常主动回答问题。而对于学生错误的答案也不马上否定,我会换个方式这样说:“这位同学已经积极思考了这个问题,而且有了一个答案,不知各位还有其他更好的答案不?”然后引导学生一起讨论。这样缩短了师生之间的距离,充满了对学生的关怀,这样才能使学生树立信心,敢于表达自己的意见,乐于交流。
七、课堂教学语言的启示性
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引导学生质疑问难,多为学生制造悬念和创设意境,让学生利用自己的知识去解决问题,这样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为此,课堂上要注意循循善诱,因势利导,深入浅出,多用疑问性提问、疏导性提问、铺垫性提问,使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受到启迪,探求新知识,掌握新内容。课堂语言的启示性的设置有以下几种方法:
(一)设计的问题由浅及深,步步深入引导启示
教师给学生创造一定的解答条件,或作知识铺垫,或启发学生根据已知去开拓未知,或进行示范讲解,教师“举一”,令学生“反三”,指导学生向学
[10]习的“最近发展区”开掘,实现学习迁移。如《螳螂捕蛇》一文,提问“螳螂为什么能杀死蛇?”教师用语言启发:“是怎样的一条蛇?是怎样的螳螂?”引导学生抓住课文中的关键词;围如碗、柳枝崩折、审视殊无所见。让学生明白是一只极小的螳螂杀死了一条力量强大的蛇。原因又有几个呢?学生自然就能回答了:据顶上、以刺刀攫其首、攧不可去。这样能让学生很容易找到问题的答案。
(二)兴趣启示
只有学生有兴趣的内容他才会去思考、去理解。如老师在讲述《木兰诗》这篇课文时,在讲解木兰是如何替父出征的这个问题时,如果单从课文字面去理解则较单调,老师可以这样说:“大家先把木兰替父从军这段文章好好看看,然后把它编成一段白话故事,大家觉得如何,我们等一下一起来评论谁的故事写得最好。”这样既利于学生理解和记忆课文有关内容,又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用妥贴的比较进行启发
语文课文的每一单元的几篇课文一般都有相似之处,至少也属于同一文体,教师要善于用比较法让学生从中得到启发。例如在实习中我教初二的书信那一单元,分别是《致蒋经国先生信》、《致女儿的信》、《给儿子的一封信》等。我上第二篇课文时,首先让学生自己回顾一下上篇课文所提到的书信的格式,再让他们找出两篇课文存在的相同和不同之处,这样能让学生主动得进行学习,并获得新知识。
事实上,课堂语言艺术多种多样,远非上述几点所包罗,语言艺术既体现了教师的教学能力,又和教学效果的好坏紧密相连。语文教师应该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总结,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语言,达到语文教学语言的科学性、艺术性的辩证统一。若如此,语文的教学水平自然就会不断地得以提高。语文教师应不断提高自己的语言修养,熟练掌握语文教学语言运用技巧.
第五篇:运用诗歌优化历史教学
运用诗歌优化历史教学
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实验中学夏克传邮码:528100
一、运用诗歌优化历史教学的重要前提
我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在长达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无数诗人通过具体、生动、典型的艺术形象,在其作品中多方面地展示了广阔而复杂的社会生活,给我们留下了一首首描绘不同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社会风尚及历史发展趋势的无比珍贵的“史诗”,为历史课堂教学提供了补充和注解材料。
诗歌所表现的社会生活是广阔的,因而通过诗歌所反映和包含的历史也是多方面的。概括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1、反映了某一历史时期的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和历史发展的某种趋势及规律。
《诗经·小雅·北山》中“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诗句,就准确地反映了奴隶制高度发展的西周时期的土地所有制度——奴隶主贵族土地国有制:周朝的一切土地名义上都属周王所有,周王将其分赐给诸侯臣下,让他们世代享用,但不得转让和买卖。同时周王还占有作为生产力主要构成因素的劳动者——奴隶本身,并把他们大量地赏赐给诸侯臣属。
杜甫的“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忆昔》)。则形象地反映了唐朝前夕,由于统治阶级采取了一系列恢复和发展生产的措施,致使唐开元年间(712—741年),社会经济高度发展,地主阶级财富迅速积累,唐王朝进入全盛时期,中国封建社会出现了空前的繁荣。
2、揭露了阶级社会中,统治阶级的荒淫、腐朽和对人民的掠夺,以及社会的腐败、黑暗,表现了人民群众的悲残生活。
这类题材的诗歌,从《诗经·魏风·伐檀》中“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悬貆兮”始,有曹操的《蒿里行》,王粲的《七哀》、隋末的《挽舟者歌》、杜甫的《三吏》、《三别》,宋梅尧臣的《陶者》、王安石的《河北民》,直到明薛论道的《不平》,钦权阳的《税官谣》、清魏源的《江南吟 》以及流传在民间的一些歌谣等等,举不胜举,比比皆是。这些诗歌通过生动的语言、典型具体的艺术形象,揭露了剥削阶级对奴隶和农民政治经济上的残酷压迫和剥削,以及他们的反动性和腐朽性;表现了人民群众“卖牛纳税拆屋炊”(苏轼《吴中田妇叹和贾收韵》),“十有八九死,当路横其尸”(苏舜臣《城南感怀呈永权》)的悲残生活。
3、表现了被统治阶级不堪压迫和奴役,奋起反抗的革命精神和英雄事迹。
在长达数千年的阶级社会中,处于统治地位的奴隶主和地主阶级,千方百计地在经济上对奴隶和农民进行 敲骨吸髓的剥削和政治上残暴的压迫。而“中国人民是不能忍受黑暗势力的统治的,他们每次都用革命的手段达到推翻和改造这种统治的目的。在汉族的数千年历史上,有过大小几百次农民起义,反抗地主和贵族的黑暗 统治”。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抗暴精神和壮举,在中国历代诗歌中都有充分的反映。
这类题材的诗歌,又可分为两类。
其一,表现了积蕴于人民群众心中的对统治阶级的仇恨、愤怒和诅咒,以及对新生活的向往。
在《诗经·魏风·硕鼠》中,诗人把奴隶主比作贪得无厌的大老鼠,表达了奴隶对剥削者不劳而食的憎恨,和对“逝将去女、适彼乐土”的新生活的向往和憧憬。
东汉末年,流传于民间的“千里草,何青青,十日卜,不得生”的歌谣,采用拆字谜语 1的形式,隐含了“董卓死”的寓意,表达了人民对专权祸国、制造战乱的奸臣贼子的仇恨。其二,反映了被压迫者揭竿起义,用革命的手段反抗统治阶级、推翻和改造反动统治的事迹,歌颂了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闾左称雄日,渔阳适戍人。王侯宁有种?竿木足亡秦。大义呼豪杰,先声仗鬼神。驱除功第一,汉将谁可论。”(屈大均《读陈胜传》)这首诗不但概括了秦末农民起义中,陈胜被征戍边,鱼腹丹书,夜半狐叫等 主要史实,并盛赞陈胜“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英雄气概,和“驱功第一”的历史功绩。这类题材的诗歌还有表现隋末首义的《隋大业长白山谣》、唐黄巢的《菊花诗》、元末的《松江谣》、明末的《税官谣》、洪秀全的《述志诗》等等。
4、表现了中国历史上,各族人民反抗外族统治者的压迫和侵略的英雄事迹;表现了中华民族抵御外国殖民侵略前赴后继,顽强不屈的民族精神。
“神助拳,义和团,只因鬼子闹中原……。挑铁道、把线砍,旋再毁坏大轮船;大法国、心胆寒,英吉俄 罗势萧然。一概鬼子全杀尽,大清一统庆升平”。这首义和团揭帖,反映了中国近代史上,在帝国主义掀起瓜 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日益严重的形势下,中国人民自发组织起来,“除教灭洋”保卫国家的爱国壮举;真实地表现了中国人民抗击帝国主义的侵略,和藐视敌人,敢于同其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气势磅礴、慷慨激昂。这类题材的诗歌还有表现中国军民剿除倭寇的《舟师》、《登盘山绝顶》,表现郑成功收复台湾的《复台诗 》,表现抗英斗争的《三元里》等等。
在我国的诗歌宝库中,还有一些诗歌表现和反映了社会生活的不同方面。有的诗歌表现了劳动人民的勤劳 勇敢和不畏劳苦,如表现大禹治水的“娶妇山中不肯留,会朝山下万诸侯。古人辛苦今谁信,只见清淮人海流 ”。(苏辙《涂山》);有表现各族人民和睦相处,友好往来的密切关系的,如反映昭君和亲,促进民族团结的“仙娥今下嫁,骄子自同和。剑戟归田尽,牛羊绕塞多”。(张仲素《王昭君》);有表现我国人民的聪明才智和大智大勇的,如反映西门豹破除迷信的“自从明宰投巫后,直至如今鬼不神”。(汪遵《西河》等等。
二、运用诗歌优化历史教学的主要表现
1、有利于课程的导入。每节课的导入,虽然在每节课中所占的比例很小,但仍然是非常重要的。良好的导入,可以把学生的情趣很快的调动起来,可以为一节课定下一个良好的基调,也可以把前后的知识有机的结合起来。而学生们比较熟悉的诗词正可以起到这样的作用。通过诗词来导入一节课,一是引入情境,让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比如讲红军长征,教师即可通过毛泽东的《长征》:“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涯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导入课程,使学生对长征有着更直观的印象。二是通过对熟悉的诗词中的一些问题设问,引入要学习的内容,以引起学生探究历史事件真相的兴趣。比如讲唐朝盛世一课,可以引用杜甫的诗《忆昔》:“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禀俱丰实。”然后教师提出问题:“开元是唐朝哪个皇帝的年号?为什么唐朝会出现杜甫描绘的这种丰硕的景象?”这样学生会带着问题去进行探究式的学习。
2、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历史知识
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恰当地引入些诗歌,作为教材的有益补充,能够加深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增强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巩固所学的知识。
历史教材所反映的某一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生活,是通过对记录历史的资料进行分析、综合、判断等抽象思维的形式,总结出规律性的东西,以概念的形式表现出来的。诗歌所反映的同一历史则是通过对丰 富多彩的社会生活的具体、形象的描绘,构成具体、生动的生活图景,“在真实的图画里面显示社会中某一阶级底状况”。它可以使人产生如临
其境的感觉,因而可以加深学生的理解、激发其学习兴趣。
如对东汉末年,各军事集团连年混战,百姓生灵涂炭,社会经济受到严重破坏这段历史,曹操的“铠甲生饥虱,万姓以死亡。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的诗句,既形象又具体,使学生仿佛亲身感受到了那长年征战、遍地狼烟,百姓流离失所、客死异乡,田园荒芜、了无人烟的悲残场景。若将教材的讲述和这首诗歌结合起来,使枯躁的史实和形象的历史画面结合在一起,不但能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对历史的兴趣,而且能帮助学生把握统一是人心所向,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这一主题,帮助学生加深对教材的理 解。
3、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
历史,一直以来就被认为是老古董,青年学生对它不太感兴趣。加上初中阶段又学过历史,因而高中阶段学习历史,学生认为是“炒现饭”,更没有兴趣。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想学生学好历史,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是非常重要的前提。一首诗词、一幅对联,往往可以吊足学生的胃口。同时运用诗词对联,学生会有“阳春白雪”的感觉,自信心也会提高。讲解北宋灭亡这一知识时,板书岳飞的《满江红》词:“怒发冲冠,„„。靖康耻,犹未雪;„„。”分析这首词的大意后,抓住“靖康耻”来讲解北宋灭亡、南宋建立。学生的积极性大大提高。
4、有利于发散学生的思维
当今新课程改革,全面推行素质教育,其核心是创新教育。江泽民总书记说过:“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要创新,就得培养学生的思维,特别是发散思维。发散思维,也叫创造性思维,是指对同一问题进行多角度和多层次的思考。在历史教学中,运用诗词对联能促进学生的这一思维。例如赤壁之战讲完后,板书杜牧的《赤壁》:“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沈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再板书辛弃疾的“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让学生思考杜牧和辛弃疾的观点,然后形成自己的观点。
5、有利于正确评价历史事件和人物
历史教学中评价历史事件和人物是必不可少的。这既是教材的重点,又是教材的难点,还是高考命题的热点。教师在评价历史事件和人物时,由于资料的缺陷,有时难以让学生信服。而适当运用诗词对联,往往可以受到较好的效果。例如评价隋朝大运河,可以引用4首诗词:①胡曾的《卞水》:“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锦帆未落干戈起,惆怅龙舟更不回。”②宋元鼎的《炀帝冢》:“帝业兴旺世几重?风流犹自说遗踪。但求死看扬州月,不愿生归驾九龙。”③李敬方的《卞河直进船》:“卞河通淮利则多,生人为害亦相和。东南四十三州地,取尽膏脂是此河。”④皮日休的《卞河怀古》:“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学生对此议论纷纷,大大活跃了思想。
6、有利于学生陶冶情操。俗话说:诗以言志。诗词对联常常是作者高尚品德的写照。学习历史人物,辅以诗词对联,学生会自然而然萌发出向历史人物学习的念头,从而达到潜移默化、陶冶情操的效果。例如,“哀民生之多艰”的屈原;“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杜甫;“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的夏明翰;“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的毛泽东等。
7、在教学的总结上,能起到画龙点晴的作用。
引人入胜的开头,对于激发学生,引起兴趣,提高求知欲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设计好一个耐人寻味的结尾,对于帮助学生总结重点,理清脉络,加深记忆,巩固知识,更是余味无穷。例如在中国近代史中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狂潮一节,最后引用谭嗣同的《有感一首》:“世间无物抵春愁,合向苍冥一哭休。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既是对本节内容的高度总结,也为下一节谭嗣同等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开展的戊戌变法作了很好的铺
垫。在《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一节末尾,则可以引用毛泽东的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表现出人民解放军在党的领导下以摧枯拉朽的力量打败了国民党反动派的豪迈气派,也表现出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将革命进行到底”的坚强决心。
四、运用诗歌优化历史教学的注意事项
需要说明的是诗歌中虽然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内容,但其反映和表现历史的形式,同历史教材是有明显区别的。它毕竟是通过典型,夸张的艺术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在表现历史的完整性,连贯性和真实性上,与历史教材是有差距的。同时有些“史诗”中流露出明显的阶级偏见和不健康的思想情调。因此,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引入诗歌时,要摆正“史”与“诗”的关系,要对其进行精心的选择,并用阶级分析的观点,进行恰当的处理。
1、把握好诗歌内容与教材内容的关系。
历史教材基本上体现了学生应掌握的历史知识的深度和广度,在课堂教学中处于主导地位。而“诗史”只是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增强学习兴趣的有益补充,处于辅助地位。况且,从《诗经》算起,从古至今,保存下 来的诗歌可算是汗牛充栋、举不胜举,这其中的多数诗歌,都或多或少地反映了某一历史时期的社会生活的某 个方面。这就要求我们在课堂教学前,按照“宜长则长,宜短则短,宁精宁短,切忌滥长”的原则。对庞杂的诗歌进行认真的甄别,仔细的筛选,选取那些和教材内容有密切联系,能对教材起到注解、补充、深化的“点睛”之句,揉进课堂教学中,这样才不致于喧宾夺主,使历史教学收到预期的效果。
2、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阶级分析的方法,去正确认识、分析、处理“史诗”在教学中的运用。
在阶级社会中,“任何一个时代的统治思想,始终都不过是统治阶级的思想”。作为社会生活的一种表现形式,诗歌也表现着一定阶级的意识,明显地带有统治阶级的思想烙印。因此,对引入课堂的诗歌,除要对其丰富的内容作深入细致的分析外,还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对其进行阶级分析,鉴别其表现 出来的阶级性和思想倾向,在吸收、借鉴其反映和表现历史的同时,摒弃其思想倾向上的消极性、腐朽性和反动性。在唐末黄巢起义军进入长安后,有人在尚书省门上贴了一首诗歌:“自从大驾去奔西,贵落深坑贱出泥。邑号尽封元谅母,郡君变作士和妻。扶犁黑手翻持笏,食肉朱唇却吃齑。唯有一般平不得,南山依旧与天齐。”对这首诗,要在肯定其真实反映了农民取得政权后,贵族老爷被打翻在地,农民扬眉吐气的阶级关系大变动的同时,对其代表没落贵族阶级思想,仇恨和蔑视农民政权的反动思想进行批判和摒弃。在丰富学生历史知识的同时,也帮助学生掌握和提高用无产阶级的立场、观点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能力。
3、要注意诗歌的文学性史实的关系,区别诗歌反映历史时所表现出的文学色彩,使其再现历史的真实。
由于诗歌是通过具体、生动、典型的艺术形象的塑造,来反映和表现某一历史时期的社会生活的。因此,通过诗歌所透视出来的历史,会不可避免地因为诗歌本身浓厚的文学色彩,而和真实的历史有所差异。这就要 求我们在将诗歌引入课堂时,一定要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要将诗歌和反映同一历史的多种史料进行反复的,多方位的比较,认真进行鉴别,“去伪存真”,剔除“史诗”中所表现出的夸张的文学成份,从诗歌中去寻求和再现历史的真实面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