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射洪中学精品教案第1课练习第5课苏轼词两首
第二单元
第五课
一、双基夯实
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公瑾(jǐn)
樯橹(lǔ)
羽扇纶(lún)巾 ...B.酹(lèi)江月
雄姿(zī)早生华(huā)发 ..C.狼狈(bèi)已而(ér)何妨吟啸(xiào)...D.芒(mánɡ)鞋
料峭(qiào)一蓑(shuāi)烟雨 ...【答案】 C(A.纶:ɡuān;B.华:huá;D.蓑:suō)2.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风流
念奴姣
故垒西边 B.遥想
浪涛尽
小乔初嫁 C.萧瑟
人道是
乱石川空 D.周郎
任平生
山头斜照
【答案】 D(A.姣—娇;B.涛—淘;C.川—穿)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澄明空灵的气息在姑婆山国家森林公园的上空萦回,沁人心脾,涤荡肺腑;美轮美...奂的青松在山间起伏,荡起纯美的山风绿云。.B.墙壁上有着许多霜花似的花纹,在灯光的照耀下,满墙都放射着姹紫嫣红的光芒,....就好像是彩虹织成似的。
C.在谍战戏、宫斗戏轮番轰炸的态势下,电视剧《长白山下我的家》却画面明丽天然,情感朴实动人,在当前浮躁的环境中可谓空谷足音。....D.高铁票价打折只是铁道部门的一个小举措,但通过这个小举措我们可以管窥蠡测,....看到了铁路部门能真正从实际出发,不断满足旅客的需求。
【答案】 C(空谷足音:比喻难得的音信、言论或事物。A项,美轮美奂:形容房屋高大美观,也形容装饰、布置等美好漂亮。不合语境。B项,姹紫嫣红:形容各种颜色的花卉艳丽、好看。不合情境。D项,管窥蠡测:比喻眼光狭窄,见识短浅。不合语境。)4.下列句子中的“国”字,与例句中的“国”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例:故国神游 .A.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B.为国以礼,其言不让。C.妇人暂而免诸国。
D.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答案】 A(例句和A都当“地方”讲。B.国家;C.国都;D.国家)5.对《念奴娇·赤壁怀古》的理解欠妥的一项是()A.“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开头几句,写得气势磅礴。作者从眼前滚滚东去的长江写起,联想到历史就如一条流淌千古的长河,有多少风流人物,都被历史长河的波涛所淘尽。
B.“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这三句正面描写赤壁的景色,历来为人所称道。“穿”“拍”“卷”三个动词,非常富有表现力,形象地传达了赤壁两岸悬崖绝壁、直插云霄的形态,惊涛拍岸所发出巨大的涛声,以及像千堆雪一样汹涌的波涛的情状。寥寥13字,绘声、绘形、绘色,写出了赤壁壮丽的景色。
C.“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这两句中,“江山如画”是对前面写景的总结,“一时多少豪杰”既是对前面“千古风流人物”的照应,也为下阕写周瑜张本。
D.词的下阕通过对周瑜的回想,表达了诗人渴望建功立业的感情。但在词的最后,诗人得出人生如梦的感慨,不如及时行乐,因而觉得前面的感想是多余的,是自寻烦恼。
【答案】 D(诗人最后的感慨,实质上是一种无可奈何,因而D项理解欠妥)6.下面对《定**》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首词全篇即景抒情,语言自然流畅,蕴涵着深刻的人生哲理,体现了东坡词独特的审美风格。
B.这首词借途中遇雨的生活小事,抒写作者任天而动、苦乐随缘、开朗乐观、意存归隐的人生态度和坦荡胸怀。
C.这首词上片写雨中,下片写雨后,描绘了一幅极传神的“东坡行吟图”。D.这首词运用象征手法,含意深刻,令人回味无穷。【答案】 D(“象征手法”不对)7.对《定**》这首词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首词表达了词人乐观开朗、积极进取、对仕途风浪无所畏惧的精神。
B.“莫听”“何妨”两句是作者的人生写照,也是全词的主题,以下词情都是由此而发。
C.“一蓑烟雨任平生”“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两句,可以看出作者对官场厌倦而立志归隐的倾向。
D.这首词即景生情,因自然之景而谈人生哲理,在简朴之中见深意,寻常之处见波澜。【答案】 A(词中开头表现了乐观开朗、无所畏惧的精神,但结尾明显透露了归隐的想法,所以A项不妥。)阅读下面一段话,完成练习。
东坡在玉堂(官署名)日,有幕士善歌,因问:“我词何如柳七(即柳永)?”对曰:“柳郎中词只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指苏轼)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东坡为之绝倒(笑得直不起身子)。8.对这段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位幕士给柳词和苏词选择了不同的歌者和不同的伴奏乐器,意味着他们的词有不同的艺术风格,适合于不同的审美要求和审美品味。柳词婉约,适于表达缠绵深婉之情,非女孩持红牙板不能;苏词豪放,适于表达豪放激越之情。两者交换就不协调。
B.幕士用“杨柳岸晓风残月”“大江东去”分别代表柳词和苏词,很是恰当。因为,这两句都是各自所在的词里最能反映作者艺术风格的句子。“杨柳”句反映了作者的离情别绪,“大江”句表现了长江的雄浑气势,衬托了英雄人物。
C.这两句都是经典的意象。“杨柳”句中,杨柳关乎送别,残月令人想起人间的不圆,清晨的风给人以清寒之感,使词人更加回味与情人在一起的温馨。三者在一起,构成了最能触动人的离愁的凄清画面;“大江”句则以其亘古流淌的历史感和雄浑磅礴的气势,象征着英雄壮美的人生和在历史长河中的地位。
D.幕士的话中含有两种风格中推崇豪放派的倾向,所以,苏轼才为之绝倒。豪放派词人在生活中也确实是具有英雄气质的人。
【答案】 D(恰恰相反,幕士的话中倒是多少带有对苏轼的揶揄,因为词是从脂粉中成长起来的,柳永那样的婉约词在当时倒是正宗,而苏轼的词在当时的声誉并不如后来,当时的李清照就对苏轼的词撇过嘴,以为不值得牛皮烘烘的。)
二、文本精品
阅读下面的词,完成9~11题。
定** 苏轼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9.这是一首叙事词,作者是按照怎样的思路安排叙述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风雨之处——向前展望——回首过去——评价。
10.作者在风雨中的行为是什么?心态是什么?哪一句从自然的风雨联想引申到了人生过程?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行动:吟啸且徐行。心态:谁怕?引申:一蓑烟雨任平生。11.“山头斜照却相迎”在诗中有什么深刻含意?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说明无论什么样的风雨,总会过去,前面的路总有阳光迎接着我们。表明了苏东坡对逆境的乐观态度。
三、课外延伸
阅读下面的一首词,完成12~13题。
江城子 苏轼
湖上与张先同赋,时闻弹筝。
凤凰山下雨初晴,水风清,晚霞明。一朵芙蕖,开过尚盈盈。何处飞来双白鹭,如有意,慕娉婷。
忽闻江上弄哀筝,苦含情,遣谁听!烟敛云收,依约是湘灵。欲待曲终寻问取,人不见,数峰青。
12.开头三句写景,其主要作用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写美丽的山色湖光是为人物设置背景,使人物与自然景物相映成趣。(或写山色湖光为人物出场交代背景,以景的美丽衬托人的美丽。)13.下面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词中将弹筝人置于雨后初晴、晚霞明丽的湖光山色中,使人物与景色相映成趣,音乐与山水相得益彰。
B.“一朵芙蕖”两句,既实写水面荷花,又是以出水芙蓉比喻弹筝的美人,收到了一语双关的艺术效果。
C.词的下阕重点写音乐之“哀”“苦”的意思是“甚”“极”;“遣谁听”,是说乐曲哀伤,谁能忍心去听。
D.在这首词中,作者富有情趣地紧扣“闻弹筝”这一词题,正反结合,描写弹筝者的美丽与音乐的动人。
【答案】 D(“正反结合”说法错误,这首词中没有“反面”描写,可以改为“正面与侧面描写相结合”。)阅读下面的一首词,完成14~15题。
西江月 苏轼
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新凉?夜来风叶已鸣廊,看取眉头鬓上。酒贱常愁容少,月明多被云妨。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
【注】 《古今词语》云:“东坡贬在黄州,月下独酌,回想被小人陷害,乃作《西江月》一词。”
14.下面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词上阕起句“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新凉”,感叹人生的虚幻与短促,发端便采用了欲扬先抑的手法。
B.“新凉”二字照应中秋,句中数量词兼疑问词“几度”的运用,低回唱叹,更显示出人生的倏忽之感。
C.作者撷取秋风萧瑟、落叶纷飞这两个典型秋色秋景,借寒暑易替,叹时光易逝、容颜将老、壮志难酬。
D.“酒贱常愁客少”,委婉地点出作者遭贬斥后势利小人避之如水火的情形,流露出对世态炎凉的感愤。
【答案】 A(A项对这首词的手法分析错误,发端便以悲剧气氛笼罩全词。)15.这首词中“月明多被云妨”一句写的是眼前实景,却有更深的内涵。请品读全词,谈谈你的理解。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明月”用以象征词人美好的理想和高洁的人格;“云”象征小人,明月多被云遮,含蓄地抒发了词人含冤被贬的愤懑之情。
四、高考热点
16.为下面一则新闻拟一个标题,不超过10个字。
据新华社北京2月27日电 美国一名男子因下雨天打伞遭遇的麻烦而突发灵感,发明出一种新型雨伞,可以帮助双手完全“解放”出来,同时防止伞因风大而被吹翻。发明者将它称之为世界上第一款不用手撑的雨伞。
英国《每日邮报》报道,这种雨伞名为“Nubrella”,发明者艾伦·考夫曼现年45岁,曾经是一名职业网球手。这种雨伞打开成半球形,里面装有背带,使用时将背带套在肩膀上即可固定。只需轻按一个按键,雨伞就会自动打开。这种新型伞用尼龙和铝合金制成,其前端伞面采用热塑性聚氨酯为材料,重约1.2公斤,售价30英镑(约合59美元)。除挡雨外,这种防风的新型雨伞同时具有保暖功能。
考夫曼说,虽然戴上这种新型雨伞会让人们的形象看上去“不佳”,但“当你在一个糟糕的天气外出,不会有许多人注意你的形象”。
标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世界首款“免提伞”面世
17.下面是某电信公司招聘启事正文的一部分,请找出五处表达上的错误并加以改正。2014年4月,由于我电信公司业务需要,拟引进重点高校计划内应届硕士毕业生,招聘两名通信专业和人力资源专业毕业生,校内学生团体担任职务和中共党员的优秀毕业生优先录用。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各位莘莘学子,我公司盼望着你们的加盟,期待着与你们共创中国电信美好的明天,你们的到来将会使我们公司蓬荜生辉。
(1)将________改为________(2)将________改为________(3)将________改为________(4)将________改为________(5)将________改为________ 【答案】(1)“由于我电信公司业务需要”改为“我电信公司由于业务需要”(2)“两名通信专业和人力资源专业毕业生”改为“通信专业和人力资源专业毕业生各一名”(通信专业和人力资源专业毕业生共两名,或通信专业和人力资源专业毕业生各两名)(3)“校内学生团体担任职务和中共党员”改为“在校内学生团体担任职务或中共党员”
(4)“各位莘莘学子”改为“各位学子”(5)“蓬荜生辉”改为“增添新生力量”
18.请认真阅读这幅漫画,撰写一副对联,表达你的看法。
上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生前薄养真乃不孝 死后厚祭实在荒唐 ②与其身后表孝道 莫若生前多关心
五、读写创新
19.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你注意到没有,生活中,很多的时候,某人有意或无意的一个小举动,可能会引发事物的大的变化,这个变化可能某人事先根本没有预料到。
你有这样的直接或间接的经历和体验吗?请以“小举动与大变化”为话题写一篇文章。【佳作赏读】
幸福的咳嗽 我这个人,别的方面没挑,就是身体不大好,老咳嗽。这不,因为这咳嗽,我意外地经历了大悲和大喜„„(点题,同时又设下悬念:小小的咳嗽怎么会让人经历大悲和大喜呢?)我们单位,近来要盖一座家属楼。这可是全单位上下值得高兴的事,大伙议论纷纷:什么时候完工呀,盖多少平的呀„„可是大伙最关心的事,还是工程承包给谁。不是没有反面的例子,前些日子,就接连听说好几座居民楼工程质量差,有的刚住进去没几天,楼板就出现了大的裂缝,闹得人心惶惶的。(宕开笔锋,不谈咳嗽,更能诱使读者极力要知道究竟:盖家属楼和咳嗽有什么关系呢?)工程会承包给谁呢?(铺设层进式悬念。)终于,单位召开全体员工大会,正是关于家属楼的事。
局长开始讲话了,平时说话非常流畅的局长,怎么有点磕磕绊绊:“这个„„我们的家属楼,我看还是交给实力雄厚的东方„„”
千不该万不该,正在这个节骨眼上,我那可恶的毛病又犯了,喉咙里好象有无数只小虫在爬,怎么努力也抑制不住:“咳„„”(这就是巧合,本来没有什么“意图”,纯属生理反应,却正赶上局长讲话的关键处,极容易让人误解。)在这静静的会场上,我这一声咳嗽无异一声炸雷,震得全场回响。我这个后怕呀!这不是明显跟领导作对吗?如今正嚷呼着下岗,哎呀,看来,我的饭碗恐怕难保了„„(至此,才点出“咳嗽”,“我”的害怕正好迎合开头的“大悲”。)说也奇怪,局长突然转了话头:“这个,这个工程问题,我看还是公开招标的好!”下面是全场雷鸣般的掌声,可我,怎么散的会,怎么回的家,都晕晕忽忽地记不清了。(“大悲”的刻画。)夜里,我翻来覆去怎么也睡不着。我本无意呀!但是,马上有另一个声音告诉我:你那一声咳嗽,不是反对领导吗?完了,彻底完了„„(“大悲”的叠加。)第二天上班,我精神恍惚。三天了,领导没有找我,我更没有勇气去找领导“坦白从宽”。(“大悲”的继续叠加。)第四天,又召开了全体员工大会,这回,局长正颜厉色宣布工程招标成功,由本市口碑极佳的某公司承包。可我还是精神恍惚„„
散了会,我被叫进了局长办公室。得了,下岗吧,我这会算是肠子都悔青了。哪想局长竟然说:“小张啊,多亏了你呀,有你那一声咳嗽提醒,我才没有把工程交给我小舅子的东方建筑公司。东方公司刚刚峻工的商业局住宅楼就倒塌了,死了好几个人,连局长都进去了„„”
我还是有点没有回过神来。
“小张啊,这些年你没少做贡献,大家也有目共睹嘛,这样吧,经过局长办公会议研究,决定由你任办公室主任,即日上任„„”
我的天呀!我没有听错吧„„(大喜!)
第二篇:射洪中学精品教案第1课练习第4课柳永词两首
第二单元
第四课
一、双基夯实
1.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重湖(chónɡ)
珠玑(jì)
千骑高牙(jì)...B.罗绮(qǐ)叠.(yǎn)暮霭(ǎi).C.雨霖铃(lín)都门(dōu)无语凝噎(yè)...D.天堑(qiàn)羌管(qiānɡ)参差(chā)...【答案】 B(A.玑:jī;C.都:dū,噎:yē;D.差:cī)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著名学者季羡林先生学贯中西,兼容百家,在诸多研究领域都卓有建树,被人们誉为学界泰斗,真可谓实至名归。....B.有段时间,沪深股市指数波动非常大,有时一天上涨几百点,有时一天下跌几百点,涨跌幅度之大令人叹为观止。....C.时间真如行云流水,马航370航班失联转眼已经过去半个多月了,至今仍无消息。....D.眼下,报刊发行大战硝烟渐起,有些报纸为了招徕读者而故意编造一些骇人听闻的....消息,其结果却往往弄巧成拙。
【答案】 A(有了真正的学识、本领或业绩,相应的声誉自然就随之而来。也说实至名随。B项是赞美看到的事物好到极点。C项是比喻自然不拘执〈多指文章、歌唱等〉。D项是使人听了非常吃惊,〈多指社会上发生的坏事〉。)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通过《中国之声》微博推出的《正能量益起来》这项活动,让我们一同探寻发现生活中令我们感动的点滴美好,一起寻找充满正能量的人和事!
B.近一个月,三省份数名婴儿相继注射乙肝疫苗后死亡,人们再次引发疫苗恐慌,这几起死亡事件与基层公共卫生体系的不完善有关系。
C.近日,香港“向山举目助学金会”到始兴县中等职业学校开展捐资助教活动,捐赠价值16.3万元的43台电脑,成立了一间高配置的“香港‘向山举目助学金会’电脑教学室”。
D.11月30日上午,韶关市人民政府主办的第六届徒步穿越世界自然遗产丹霞山活动启动仪式在市区帽峰公园隆重举行,该活动吸引了国内外5000余人踊跃参加。
【答案】 D(A项成分残缺,“通过„„让„„”造成主语残缺,二者必须删去一个;B项语序不当,第三句主客体颠倒了,应该是“疫苗再次引发人们恐慌”;C项最后一句搭配不当,应把“成立”改成“组建”。)4.下列对词句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交代了离别的时间、地点和环境气氛。B.“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表明作者在此情此景当中所产生的离情别绪和古人一样深。
C.“云树绕堤沙”一句,写入云的高树环绕着钱塘江堤的沙路,写的是江边之景。词人要我们将注意力转向从城市东南流过的钱塘江。
D.“怒涛卷霜雪”一句,写奔腾的江涛翻卷着雪白的浪花,是水上。“天堑无涯”一句,则补足钱塘江的雄伟、广阔和险要。
【答案】 B(“多情自古伤离别”中的“自古”一词不是“和古人一样”的意思,而是“从古到今”之意,所以B项理解不准确)5.对词中语句的解读和对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都门帐饮无绪”,与落笔四字呼应,这一句明写送别的地点,同时暗示了送别时的情感。“无绪”即没有心思,将词人的情感世界置于送别的大环境之中。
B.“此去经年„„更与何人说!”——我这一走,至少得有一年,恋人啊,纵然有良辰美景,也形同虚设;纵然有深情蜜意,我还能向谁诉说?
C.“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为眼前之景,是实写;“杨柳岸晓风残月”是想象之景,为虚写。
D.“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是直抒胸臆之笔。【答案】 C(“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是想象之景,为虚写)6.对《雨霖铃》上片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起首三句写别时之景。“寒蝉”、“长亭”、“晚”等词点明了节令和地点。通过对景色铺写为下文设伏笔。
B.“都门”两句以精练之笔,写实的手法刻画了一对恋人分别时的典型环境和典型心理:一边留情正浓,一边兰舟催发急。
C.“执手”两句紧承上二句,用通俗的语言表达了深挚的感情,形象逼真,凝炼有力。D.最后两句,以“念”作为领起,上承“凝噎”,下启“千里”以下,一气流贯。“沉沉”着色轻淡,写尽了若有似无的离情别愁。
【答案】 D(最后一句不对。)阅读《雨霖铃》,回答下面的问题。7.对词句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通过幽静清新的景色,表达作者恬淡自适的心情。
B.“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意思是说伤离惜别,自古都这样,更何况在这冷落凄凉的秋季。
C.“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浩渺的烟波,沉沉的暮霭,辽阔的天空,衬托了旅人前途的广阔。
D.“留恋处,兰舟催发”这七个字是虚实结合,刻画了人物的语言和动作。【答案】 B 8.与“杨柳岸,晓风残月”所用的表现手法不同的一项是()A.杏花春雨江南。
B.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C.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D.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答案】 C(“杨柳岸,晓风残月”纯用名词组合,C中的“是”“在”是动词。)
二、文本精品
阅读下面的一首词,回答问题。
雨霖铃 柳 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9.词的上阕描写了送别的典型环境,请按要求摘引原文词语作答。
①送别的季节是__________。②送别的时间是________。③送别的地点是________。④送别的天气是______________。⑤送别的心绪是________。⑥送别的表情是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寒蝉凄切②晚③长亭(都门)④骤雨初歇⑤帐饮无绪⑥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10.分析“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回答问题。①这句话描绘的“景”是()A.幽静的 C.凄冷的
②这样的“景”表达的“情”是()A.凄苦的 C.恬淡的
【答案】 ①C ②A
三、课外延伸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玉楼春 宋祁 B.烦恼的 D.空虚的 B.清凉的 D.明丽的
东城渐觉风光好,觳皱波纹迎客棹。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 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11.“红杏枝头春意闹”是脍炙人口的名句,而其中的“闹”用得尤为精妙,为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用一“闹”字,夸张地描绘出红杏盛开怒放,绚丽鲜艳,热烈如火的景象,唤起人们无限的联想,将生机蓬勃的烂漫春光描绘得淋漓尽致。
12.下阕即景抒情,“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拟人的修辞手法。作者把斜阳当做朋友,举酒相劝,希望斜阳在杏花丛中多加逗留,表达了作者惜春(惜时)的感情。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3~14题。
营州歌 高适
营州少年厌原野,狐裘蒙茸猎城下。虏酒千钟不醉人,胡儿十岁能骑马。
【注】 ①营州:古地名,治所在今辽宁朝阳。②厌:同“餍”,饱。这里是饱经、习惯于的意思。
13.本诗描绘了怎样的“营州少年”形象?试作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本诗描绘了自幼受到牧猎骑射风气的熏陶、好酒习饮、身穿狐裘、纵马驰骋的勇武剽悍的营州少年形象。(2)“狐裘蒙茸”,表现了可爱之态;“千钟不醉”,写出了豪放之性;“十岁能骑马”,写出了其勇敢剽悍之状。整首诗,通过骑马打猎的活动,展现了营州少年天真可爱的心灵,粗犷豪放的性情,勇敢崇武的精神。
14.本诗主要运用了哪些表达技巧?试作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白描,全诗抓住营州少年骑马打猎的生活场景,用简洁的语言勾勒出了营州少年的形象。②直抒胸臆,“虏酒千钟不醉人,胡儿十岁能骑马”直接抒发了对营州少年
②
①的赞美之情。
四、高考热点
15.在下列语句横线处填入恰当语句的序号,使整个语段通畅,连贯。
俗语也叫俗话、常言等,是汉语语汇中广泛流传于大众中的一种定型语句,________,而且使用范围十分广泛,在汉语语汇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俗语具有鲜明的特点,它生动形象、言简意赅、风趣幽默,常常会带来一语惊四座的效果,________,因此深受大众的喜爱,在各类文艺作品中也十分常见,________,可以丰富自身的语汇并从中汲取有益的养分;________,可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从而使文章或谈吐更为丰富和生动。
①学习和掌握俗语
②它具有很强的通俗性和口语性 ③准确恰当地运用俗语 ④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说服力
依次填入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语序是________。【答案】 ②④①③
16.补写句子,要求所补写的句子内容贴切、语意连贯。
中国人的吃喝绝对是一种文化,今天我们就来对此进行一番文化自省。作为个人,我就不大能节制吃喝:因为当过知青,有过饥渴难耐的体验,所以只要有机会就期盼“好好撮一顿”。①________________:有人振振有词地找到“文化根据”,说是凡农耕、游牧民族的后代都遗传着一种“饥渴因子”,一旦②________________,就容易放开肚量胡吃海喝。作为民族,我们也不大注意节制吃喝:侵吞公款要判刑,公款吃喝却很容易被宽容,于是,山珍海味满桌,多高级的红酒皆能一饮而尽,直让外宾目瞪口呆。舌尖上的浪费,不可小看。无论个人、群体、民族,若想匡民风,清世风,③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作为群体,我们也不大能节制吃喝。②吃喝不受约束(只要指出合理条件即可)。③不妨从狠刹吃喝风做起。
17.请仿照下面的句子,以柳永和他的词句为内容在横线上再写两个句子。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这是李后主的感悟;“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这是李清照的感受;“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这是苏东坡的坦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这是柳永的执着;“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这是柳永的真情。
五、读写创新
18.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生活中,不论古人还是今人,对某种自然现象或社会现象,都有过“怕”的经历和感受。关于“怕”,你有哪些直接经历或间接体验呢?它会引发你怎样的思考呢?请以“怕”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写作指向】
这个话题审题难度不大。入口较大,但出口大不大,就看写作者的功底如何了。善于联想、储藏材料丰富、善于组织行文的同学,可以有极其广阔的发挥天地,反之,就有可能思维囿于一隅,文章平平淡淡。
“怕”,当然是一种心理活动,是由某事引发的一种畏惧甚至恐惧的心理活动,这种心理活动必须是全文的中心和重心。但“怕”的表现也不只是心理活动一种,还可以表现在表情、动作、语言等多方面,最好让许多方面共同来表现“怕”,力避手法单一。
【佳作赏读】
清风冷月
薄暮冥冥,我在灯下一遍又一遍地读你的《离骚》。汨罗江畔,那幅《屈子行吟图》,不停地在我的脑海中翻涌。你的低语,你枯槁的形容,还有你那憔悴的脸色,都在诉说着一种无奈,巨大的无奈。(这里虚拟的情景,但并不妨碍真实情感的表达。“薄暮冥冥”一开始就渲染出一种哀伤的氛围。想象中的屈原的形容和脸色,也为下文定下了忧伤哀愁的基调。)你应该是顽强的,但最终,你还是同这滚滚的汨罗江水一起流向远方了。你还是没有坚持,难道你怕了吗?我遥望星空,多么希望你能够给我答案。(点题)清风冷月下,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史书告诉我,你多次徘徊于汨罗江畔。“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今天汨罗江畔的香草应当记得住,你的声声叹息,无奈的叹息。(第一重渲染。联系史实和屈原作品中的诗句、物件,并虚拟视听,带给人强烈的感染。)清风冷月下,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一抹残阳中,一只孤雁向南飞去。一片落叶,画完了生命中最后一支弧线,缓缓地落进江里。环境太压抑,世俗太污浊,大雁选择了远离,落叶选择了消亡,你也选择了落叶。(第二重渲染。残阳,孤雁,落叶,三个典型的哀伤意象连缀起来,铺排而成了凄迷哀愁的意境,读者容易感同身受,引发共鸣。)你怕了吗?(此一问有如与屈原对话的巧妙,实未见而虚已见,别有韵味。)清风冷月下,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直到有一天,我听到了你和渔父的对话。是啊,为何不“随其流而扬其波”?随其流,扬其波,不是你的生命信条,顺从奸佞从来就没有在你的人生字典里出现过。(第三重渲染。向屈原发出质问,后替屈原做了回答。倘回答的方式变为“我透过厚重的《离骚》,分明看到了字里行间凸出了这样一些字‘我的人生字典里,永远没有顺从奸佞字样’”,就更见细腻之功。)清风冷月下,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我读到了“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您曾经的信仰是那么坚定,我愈来愈怀疑我的疑问。(第四重渲染)。
清风冷月下,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我仿佛听到了百姓驾着龙舟在江上呼唤,呼唤他们的三闾大夫。他们不理解为什么像您这样的好人,却选择了投江。我也不理解,尽管我能意识到那也许是“怕”。(第五重渲染。以虚拟的情景衬托屈原品格的高贵,同时加深了先前的“不理解”。)清风冷月下,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前行的途中充满艰险,尽管您一开始满腹豪情,但当心力憔悴时,没有人能和您站在一起时,这种艰险就变成了无法逾越的高山。我渐渐懂得了,这是一种绝望。(第六重渲染。对“不理解”做了理解,几乎认定了屈原是“怕”,为下文使自己的认识翻版先行俯伏蓄势。可谓尺水兴波。)清风冷月下,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我震撼了,这是一种令天地动容的大义大勇!这不是怕,我肯定。(第七重渲染。推翻先前自己的认识,对屈原的投江重新认识。这是思考反复后的认识结晶。)清风冷月下,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您一生高洁,却选择了在水中洗涤世俗带来的污垢。您是倔强的,您是勇敢的,您勇敢地选择了另一种斗争方式,而不是苟活于世。(第八重渲染。强化了新的认识,并对新认识适当深度延伸。)清风冷月下,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落叶划着优美的弧线落进江里,激起了层层涟漪。(第九重渲染。以景物描写收束,很有象征意味,同时,不直接表达自己情感,言约意丰,余韵悠长。)【名师点评】
这篇文章给人超凡脱俗的感觉。清清丽丽,如小溪九曲回环;柔柔婉婉,似琵琶轻拢慢捻。总是有一种幽雅的气息投射出来。这种气息,就是读书的积淀,就是思考的外化,就是一个素养较高的学子的心的律动。
本文巧选了屈原怀石自沉汨罗江的事件,把这一事件分成了几个思考点。这几个思考点大体按时间顺序出现,从“行吟泽畔”“泽畔叹息”,到“自沉汨罗”“对话渔父”“百姓呼唤”“心力憔悴”等,虽时空多次转换但不觉其混乱,未完全按照事件各环节应有的顺序行文,反而有一种真实——思考的无序的真实。
全文十几个段落,从第三段开始,每个段落开头都以“清风冷月下,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起笔,渲染了忧伤低缓的情境,烘托出了凄冷孤寂的氛围。这处景物描写,有屈原虽“竭忠尽智,以事其君”但“谗人间之”是后自投汨罗的千古忧伤,也有作者本人对一代贤良的深切缅怀和对不公世道的深思忧愤。“复沓渲染式”的结构被作者完美地演绎了出来,加之文句意蕴丰厚,角度别出心裁,更加惹人眼,悦人心。
第三篇:【成才之路】射洪中学精品教案第1课练习第13课张衡传
第四单元
第十三课
一、双基夯实
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西鄂(è)
.璇机(xuán)
.B.辟公府(pì)
.侍中(shì)
.C.逾侈(yú)
.累召(zhào)
.D.骸骨(hái)
.上疏(shū)
.
讽谏(jiàn).邓骘(zhì).阉竖(yān).无征(zhēnɡ).属文(shǔ).陇西(lǒnɡ).诡对(huǐ).篆文(zhuàn).【答案】 A(B.“辟”读bì;C.“属”读zhǔ;D.“诡”读guǐ)2.下列句中都有通假字的一组是()①以精铜铸成,员径八尺 ②中有都柱,傍行八道 ③安帝雅闻衡善术学 ④合盖隆起,形似酒尊 ⑤又多豪右,共为不轨 ⑥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 ⑦振声激扬,伺者因此觉知
⑧时天下承平日久,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 A.①②③
C.①④⑥
B.④⑤⑥ D.②⑦⑧
【答案】 C(①“员”通“圆”;②“傍”通“旁”;④“尊”通“樽”;⑥“禽”通“擒”)3.下列句中加点词全属于与官职任免变动有关的专用词语的一项是()连辟公府不就.A.自去史职,五载复还. 威严,整法度治.累召不应.B.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 ,治威严衡下车..
举孝廉不行.为河间相C.出.太学因入京师,观.
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复为太史令D.再转.俗人不好交接..
【答案】 B(征召/调动/官吏初到任。A.就职/复返/整治;C.被举荐/离京外放/游学;D.官员到职工作/调动/交往接触)4.下列加点的词,从活用角度看,分类正确的一项是()①衡少善属文 ②安帝雅闻衡善术学 ③妙尽璇机之正 ④大将军邓骘奇其才 ⑤皆....共目之 ⑥妙尽璇玑之正 ⑦乃知震之所在 ⑧京师学者成怪其无征 ....A.①②③⑧/④/⑤⑥/⑦ B.①②③/④/⑤/⑥⑧/⑦ C.①②③/④⑧/⑤/⑥/⑦ D.①②③⑧/④/⑤/⑥/⑦
【答案】 C(①②③形容词活用为一般动词;④⑧形容词的意动用法;⑤名词活用为动词;⑥形容词活用为名词;⑦动词活用为名词。)5.与“永元中,举孝廉不行”句式一致的一项是()A.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也 B.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 C.见犯乃死,重负国 D.求人可使报秦者 【答案】 C(被动句)6.下列各句全能表现张衡人品的一组是()①才高于世 ②无骄尚之情 ③善属文 ④不好交接俗人 ⑤衡不慕当世 ⑥衡下车,治威严
A.①②⑤ C.①③⑤
B.②④⑥ D.②④⑤
【答案】 D(①表现才干,③表现文学才能,⑥表现治理严明)7.下列的叙述,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张衡小时候就很有文学才华,后经广泛学习,学业精通,才能卓异,只是性格内向,不爱交往,也无心做官,更不关心俗人俗事。
B.张衡有多方面的成就,他擅长术数,精通天文,设计制作了浑天仪等测天仪器,主要著作有《两都赋》《算罔论》和《灵宪》等。
C.张衡共三次出任太史令,其后又做过河间王刘政的相,他敢于和骄奢的刘政作斗争,一举剪除了刘政的党羽,使河间政事清明。
D.张衡制作的候风地动仪是前无古人的创造,经实践的检验,显示出非凡的性能。由于这一仪器的问世,才开创了地震方位的记录。
【答案】 D(A.“不好交接俗人”不等于“不关心俗人俗事”;B.是《二京赋》;C.应是“两次任太史令”,“党羽”之说也牵强)
二、文本精品
阅读下文,回答8~11题。
时政事渐损,权移于下,衡因上疏陈事。后迁侍中,帝引在帷幄,讽议左右。尝问天下所疾恶者。宦官惧其毁己,皆共目之。衡乃诡对而出。阉竖恐终为其患,遂共谗之。衡常思图身之事,以为吉凶倚伏,幽微难明,乃作《思玄赋》以宣寄情志。
永和初,出为河间相。时国王骄奢,不遵典宪;又多豪右,共为不轨。衡下车,治威严,整法度,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上下肃然,称为政理。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征拜尚书。年六十二,永和四年卒。
8.下列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衡因上疏陈事
.B.帝引在帷幄
.C.衡乃诡对而出
.D.一时收禽
.【答案】 B(引:请)9.对下列句子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尝问天下所疾恶者。张衡曾经询问天下人所痛恨的是谁。省略主语“张衡”应为“张衡尝问天下所疾恶者”。
B.阉竖恐终为其患。这些宦官害怕(张衡)终究会成为他们的祸患。省略动词宾语“衡”,应为“阉竖恐衡终为其患”。
C.因以讽谏。于是用(它)来讽喻规劝。省略介词宾语“之”,应为“因以之讽谏”。D.果地震陇西。证明果然(在)陇西地区发生了地震。省略介词“于”,应为“果地震于陇西”。
【答案】 A(应为省略主语“顺帝”,省略宾语“张衡”)10.下列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张衡不趋附当时的权贵,因而他所担任的官职往往多年得不到提升。本句话充分表明张衡不攀附权贵,洁身自好,不以权谋私。语言凝练平实,从中自然地流露出作者对张衡品德的由衷景仰之情。
陈:陈奏 引:牵拉 诡:虚假 禽:通“擒” B.本文是一篇典型的人物传记。本文以张衡“善属文”“善机巧”和“善理政”为纲组织全文,显示了张衡作为文学家、科学家、政治家的才干与成就。
C.本文介绍了张衡在文学、科学、政治方面的才能和成就,其中,详写了其才能和成就。在介绍其科学方面的才能和成就时,则较简略。这种详略得当的安排,使文章重点突出。
D.全篇以记叙为主。记叙以时间为经,以张衡的事迹为纬,第4段写候风地动仪以说明为主,以记叙为辅。本文以客观记叙为主,但字里行间也渗入了作者的评论。
【答案】 C(详写科学成就,略写政治成就)11.翻译下列句子。
(1)宦官惧其毁己,皆共目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衡常思图身之事,以为吉凶倚伏,幽微难明,乃作《思玄赋》以宣寄情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尝一龙机发而地不觉动,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时政事渐损,权移于下,衡因上疏陈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宦官怕张衡讲自己的坏话,都给他递眼色。
(2)张衡也常考虑自身的安全,认为祸福相倚,幽深微妙,难以看明。于是就写了《思玄赋》来表达和寄托自己的感情志趣。
(3)曾经有一次,一条龙的机关启动了,但(人们)并没有感觉到地震,于是京城的学者都责怪它不灵验。
(4)当时朝政逐渐混乱,权力被大臣把持,张衡就上疏陈奏这些事。
三、课外延伸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2~15题。
万宝常,不知何许人也。父大通,从梁将王琳归于齐。后复谋还江南,事泄,伏诛。由是宝常被配为乐户,因而妙达钟律,遍工八音。造玉磬以献于齐。尝与人方食,论及声调。.时无乐器,宝常因取前食器及杂物,以箸扣之,品其高下,宫商毕备,谐于丝竹。大为时人所赏。然历周洎隋,俱不得调。
开皇初,沛国公郑译等定乐,初为黄钟调。宝常虽为伶人,译等每召与议,然言多不用。后译乐成奏之,上召宝常,问其可不,宝常曰:“此亡国之音,岂陛下之所宜闻!”上不悦。宝常因极言乐声哀怨淫放,非雅正之音,请以水尺为律,以调乐器。上从之。宝常奉诏,遂造诸乐器,其声率下郑译调二律。并撰《乐谱》六十四卷,具论八音旋相为宫之法,改弦移柱之变。为八十四调,一百四十四律,变化终于一千八百声。时人以《周礼》有旋宫之义,自汉、魏已来,知音者皆不能通,见宝常特创其事,皆哂之。试令为之,应手成曲,无所凝滞,见者莫不嗟异。于是损益乐器,不可胜纪,其声雅淡,不为时人所好,太常善声者多排毁之。
又太子洗马苏夔以钟律自命,尤忌宝常。夔父威,方用事,凡言乐者,皆附之而短宝常。.数诣公卿怨望,苏威因诘宝常,所为何所传受。有一沙门谓宝常曰:“上雅好符瑞,有言徵.祥者,上皆悦之。先生当言就胡僧受学,云是佛家菩萨所传音律,则上必悦。先生所为,可以行矣。”宝常然之,遂如其言以答威。威怒曰:“胡僧所传,乃是四夷之乐,非中国所宜行也。”其事竟寝。宝常尝听太常所奏乐,泫然而泣。人问其故,宝常曰:“乐声淫厉而哀,.天下不久相杀将尽。”时四海全盛,闻其言者皆谓为不然。大业之末,其言卒验。
宝常贫无子,其妻因其卧疾,遂窃其资物而逃。宝常饥馁,无人赡遗,竟饿而死。将死也,取其所著书而焚之,曰:“何用此为?”见者于火中探得数卷,见行于世,时论哀之。
开皇之世,有郑译、何妥、卢贲、苏夔、萧吉,并讨论坟籍,撰著乐书,皆为当世所用。至于天然识乐,不及宝常远矣。安马驹、曹妙达、王长通、郭令乐等,能造曲,为一时之妙,又习郑声,而宝常所为,皆归于雅。此辈虽公议不附宝常,然皆心服,谓以为神。
(选自《隋书》)1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尝与人方食
.B.皆附之而短宝常
.C.上雅好符瑞
.D.其事竟寝
.【答案】 C(雅:非常)13.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万宝常音乐才能非凡的一组是()①由是宝常被配为乐户 ②遂造诸乐器 ③并撰《乐谱》六十四卷 ④时人以《周礼》有旋宫之义 ⑤应手成曲,无所凝滞 ⑥大业之末,其言卒验
A.①②③
C.②③⑤ 【答案】 C 1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万宝常受父亲的牵连,被罚配为乐工,因此通晓乐律,工于各种乐器,曾造玉磬献给北齐朝廷。
B.万宝常有极高的音乐造诣。他可以即兴即物奏乐,令时人赞赏。他能从音乐中听出战祸的征兆。
B.①④⑥ D.④⑤⑥ 方:正在 短:诋毁 雅:高雅 寝:停止 C.万宝常对音乐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他撰写了六十四卷《乐谱》,整理恢复汉代就已失传的旋宫之法。
D.没有名公巨卿支持,万宝常的理论不受重视,本人竟活活饿死。他死前惋惜地烧毁自己的著作。
【答案】 D(没有惋惜之意)1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以箸扣之,品其高下,宫商毕备,谐于丝竹。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并讨论坟籍,撰著乐书,皆为当世所用。至于天然识乐,不及宝常远矣。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用筷子敲击,定其音调的高低,五音(宫、商、角、微、羽亦可)配齐,和乐器一样音调和谐。
(2)一起讨论古代的典籍,编撰全书,都被当世所采用。至于这些人懂音乐的天赋,比宝常差远了。
四、高考热点
16.请把下面这段文字改写成一个单句,可以删减词语,不得改变原意。
能给人以尊严的只有这样的职业,在从事这种职业时我们不是作为奴隶般的工具,而是在自己的领域内独立地进行创造;这种职业不需要有不体面的行动,甚至最优秀的人物也会怀着崇高的自豪感去从事它。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能给人以尊严的只有不作为奴隶般工具的在自己领域内独立地进行创造的需要有体面行动的甚至最优秀的人物也会怀着崇高的自豪感去从事的职业。
17.阅读《庄子·达生》中的一则寓言,请用简明的语言概括其中蕴涵的道理。东野稷善于驾车,他驾车时进退能够在一条直线上,左右旋转时走的路线则很圆。庄公赞赏他的高超技艺,认为即便是周穆王时驾驭马车的能手造父也无法超过他,于是要他转上一百圈。颜阖看见了,对庄公说:“东野稷的马要垮了。”庄公默不作声。不一会,东野稷的马果然累垮了。庄公问颜阖:“您怎么会事先知道?”颜阖说:“东野稷的马力气已尽,可是还要它转圈奔走,所以必然会累垮。”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这个故事启示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尊重自然规律,不要超过客观条件所许可的限度,否则难免失败。
18.根据提供的语境在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语句,组成一组排比句。生活中,我们需要崇高。有了它,我们就会摆脱平庸和空虚,甚至麻木。而且,一旦你有了这种认识,你就会发现崇高就在你的身边:它可能是一座山,让你感受巍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可能是一首交响乐,让你领悟激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甚至可能就是一个人,让你理解伟大和纯粹。
【答案】(示例)它可能是一条江,让你体会澎湃;它可能是一片晚霞,让你品味壮烈。
五、读写创新
19.阅读下面的材料,然后按要求作文。
时下,经典文学作品不受学生欢迎,甚至被弃置一边;与此相反的,以口袋书为代表的地下阅读却蓬蓬勃勃。对此,你有怎样的经历、认识和感悟呢?请以“地下阅读与文学经典”为思考基点,写一篇800字左右的文章。
【佳作赏读】
地下阅读VS文学经典
现在的很多学生,对传统的文学经典不屑一顾,用时髦的话说就是面对经典文学作品一点也不感冒;相反的,地下阅读,搞笑、魔幻、甚至言情类的书籍却大有市场,引得无数学子竞折腰„„(用概要的语言简述现状。)你看,曹雪芹、托尔斯泰的作品都静静地躺在图书架上,很少有人亲近它们;韩寒、郭敬明的作品却光芒四射,与学生的眼睛和心灵多次亲密接触„„(用形象化的语言描述现状,具体可感。)地下阅读挑战经典阅读,是非常值得深思的问题。
地下阅读的蓬勃,有学生生活紧张单调的原因。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现在的学生所受的压力,可以说是前无古人,三点一线的生活,习题作业的密集轰炸,生活既紧张又单调,而阅读经典,又过于严肃和沉重,所以,轻松活泼搞笑的文学就得到青睐了„„(对地下阅读的原因分析一。)地下阅读的蓬勃,还有作品本身的原因。语言虽然有些另类,但是轻松幽默,夹杂着诙谐和搞笑,读来轻轻松松,能获得一种宣泄式的快感„„(对地下阅读的原因分析二。)当然,学生地下阅读的作品有些是很优秀的,有愉悦身心、增长见识的作用,但是,也有一些格调低俗、思想不健康的,需要我们积极引导以增强鉴别力„„(对地下阅读做一分为二的分析。)经典文学作品的消退,有其本身的原因。一是过于艰涩难懂,阅历和学识不足的学生,恐怕连登堂都难,更别提入室了;二是有鲜明的时代印记,现在的学生要沟通,有时代的较大阻隔„„(对经典文学作品消退的原因分析一,又细分为两个小分论点。)经典文学的消退,还有时代的原因。如今,社会节奏明显加快,动辄百万言的大部头就渐渐失掉了市场„„(经典文学消退的原因分析二,内含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的辩证分析。)地下文学与经典文学,各有魅力,但是我们不能为追求轻松而过于迷恋地下文学。对于经典文学,应该有选择地读一些,历经千百年而始终溢彩流芳,自有独特的魅力含在其中,采百花酿香蜜,学识的增长也应该吸收多方面的有益因素„„(总结收束。)
第四篇:2015-2016高中语文 第5课《苏轼词两首》随堂练习新人教版必修4
《苏轼词两首》
一、语基落实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组读音都相同的一项是()。A.故垒./累.赘 公瑾./谨.慎 惊涛.拍岸/文韬.武略 B.豪杰./借.助 樯.橹/蔷.薇 吟啸.徐行/风雨萧.瑟 C.狼狈./疲惫. 料峭./俊俏. 羽扇纶.巾/至关.重要 D.蓑.衣/绳索. 斜.照/写.照 竹杖.芒鞋/仗.义执言 2下列词句中加点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乱石穿.空,惊涛拍岸 穿:直指。B.一尊还酹.江月 酹:祭奠。C.何妨吟啸且徐.行 徐:缓慢。D.一蓑烟雨任.平生 任:担负。3下列语句中加点的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①大江东去.②沛公军在霸上,相去.四十里
B.①一尊还.酹江月
②秦王还.柱而走
C.①何妨吟啸且.徐行
②驰椒丘且.焉止息
D.①竹杖芒鞋轻胜.马②东南形胜.,三吴都会
4将下列诗词名句补写完整。
(1)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________________。(苏轼《定**》)(2)欲把西湖比西子,________________。(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3)不识庐山真面目,________________。(苏轼《题西林壁》)(4)________________,熟读深思子自知。(苏轼《送安惊落第诗》)(5)我欲乘风归去,________________,高处不胜寒。(苏轼《水调歌头》)(6)________________,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7)________________,最是橙黄橘绿时。(苏轼《赠刘景文》)(8)竹外桃花三两枝,________________。(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二、阅读理解
阅读文本选段,完成第5~8题。
念奴娇 赤壁怀古
苏 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5这首词的上阕写景怀人,在众多的风流人物中,作者为什么把怀念的对象锁定为周瑜? 6词作以“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结束全词,表现了怎样的人生格调?
定**
苏 轼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7古人评苏轼这首词时说,“足征是翁坦荡之怀,任天而动”且“能道眼前景,以曲笔直写胸臆”(郑文焯《手批东坡乐府》)。结合作品简要分析词人是如何“任天而动”的。
8古今不同读者对这首词的理解各异,有人认为这首词是“旷达人语”,也有人认为这首词是“归隐人语”。谈谈你对此词的理解
参考答案:
答案:1.C 思路解析:A项,分别读:lěi/lãi,jǐn/jǐn,tāo/tāo;分别读:jiã/jiâ,qiáng/qiáng,xiào/xiāo;Bâi/Bâi,qiào/qiào,guān/guān分别读:suō/suǒ,xiã/xiě,zhàng/zhàng。
2.D 思路解析:D项“任”的意思是“听任”“任凭”的意思。
3.C 思路解析:A项“去”:①动词,离去;②动词,距离。B项“还”:①副词,还是;②动词,环绕。C项“且”,都是表并列的连词,不用翻译。D项“胜”:①动词,胜过,超过;②形容词,优美,美好。
4.(1)也无风雨也无晴(2)淡妆浓抹总相宜(3)只缘身在此山中
(4)故书不厌百回读(5)又恐琼楼玉宇(6)但愿人长久(7)一年好景君须记(8)春江水 暖鸭先知
5.思路解析:此题考查对词的内容和主旨的理解能力。可以结合所写景物的地点和作者所要抒发的情感来思考。
参考答案:作者在千古风流人物中,把追怀的对象锁定在周瑜身上,不仅因为此地是三国赤壁之战的遗址,更因为作者怀有年老而无为、壮志不得施展的惆怅。这样自然而然地联想到年少而功成名就、意气风发的周瑜,使作者与周瑜形成鲜明的对比,表达作者英雄无奈的情感。
6.思路解析:此题考查对作者思想情感的把握和对作者流露出的观点态度的理解能力。在词的结尾,作者用祭奠江月来收束全词,表现了自己的忧谗畏讥和无可奈何,这在内容上是消极的。不过,这样的结尾却具有很高的艺术性,特别是“江月”一词,又让人感到作者的豁达与豪放。
参考答案:作者在对大好河山的赞美和对英雄人物的追怀后,以“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结束全词,既表现了作者对人生短暂的感喟和功业无成的无奈,又表现了作者襟怀旷达、自解自慰的超脱和豁达。
7.思路解析:解答这个题目的关键是理解“任天而动”的含义,“天”指自然,“动”指诗人的主观情感。结合词前面的小序和词结尾处的“写胸臆”语分析即可。
参考答案:所谓“任天而动”即自然景物引发、牵动人的主观情感。这首词表面写道中遇雨,雨过天晴遂又感春风,又见阳光;实指人生亦会遭遇突如其来的“风雨”,而这一切终会过去,不要把它们放在心上。这便是作者的“以曲笔直写胸臆”。
8.思路解析:这是一个主观性很强的题目,只要能结合作品自圆其说即可。无论是“旷达人语”,还是“归隐人语”,其核心是对“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任平生”“归去”的解读。
答案示例:(1)风雨不定,依然“吟啸”与“徐行”;暂失鞍马,内心依然轻松;纵然是“一蓑烟雨”,也可了此一生;在作者眼中,春风、朝阳终会有,风雨阴晴以及一切的如意不如意总会“归去”,由此可见这首词确实是“旷达人语”。(2)隐居山林,“吟啸”“徐行”,视竹杖草鞋胜过鞍马,情愿蓑衣独钓,了此一生;在作者眼中,“归去”的生活中无所谓风雨阴晴,由此可见这首词确实是“归隐人语”。
第五篇:【成才之路】高中语文 第5课苏轼词两首同步检测必修4
“【成才之路】2014-2015高中语文 第5课苏轼词两首同步检测
新人教版必修4 ”
一、双基夯实
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公瑾(jǐn)
樯橹(lǔ)
羽扇纶(lún)巾 ...B.酹(lèi)江月 雄姿(zī)早生华(huā)发 ..C.狼狈(bèi)已而(ér)何妨吟啸(xiào)...D.芒(mánɡ)鞋 料峭(qiào)一蓑(shuāi)烟雨 ...【答案】 C(A.纶:ɡuān;B.华:huá;D.蓑:suō)2.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风流 念奴姣 故垒西边 B.遥想 浪涛尽 小乔初嫁 C.萧瑟 人道是 乱石川空 D.周郎 任平生 山头斜照
【答案】 D(A.姣—娇;B.涛—淘;C.川—穿)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澄明空灵的气息在姑婆山国家森林公园的上空萦回,沁人心脾,涤荡肺腑;美轮美...奂的青松在山间起伏,荡起纯美的山风绿云。.B.墙壁上有着许多霜花似的花纹,在灯光的照耀下,满墙都放射着姹紫嫣红的光芒,....就好像是彩虹织成似的。
C.在谍战戏、宫斗戏轮番轰炸的态势下,电视剧《长白山下我的家》却画面明丽天然,情感朴实动人,在当前浮躁的环境中可谓空谷足音。....D.高铁票价打折只是铁道部门的一个小举措,但通过这个小举措我们可以管窥蠡测,....看到了铁路部门能真正从实际出发,不断满足旅客的需求。
【答案】 C(空谷足音:比喻难得的音信、言论或事物。A项,美轮美奂:形容房屋高大美观,也形容装饰、布置等美好漂亮。不合语境。B项,姹紫嫣红:形容各种颜色的花卉艳丽、好看。不合情境。D项,管窥蠡测:比喻眼光狭窄,见识短浅。不合语境。)4.下列句子中的“国”字,与例句中的“国”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例:故国神游 .A.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B.为国以礼,其言不让。C.妇人暂而免诸国。D.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答案】 A(例句和A都当“地方”讲。B.国家;C.国都;D.国家)5.对《念奴娇·赤壁怀古》的理解欠妥的一项是()A.“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开头几句,写得气势磅礴。作者从眼前滚滚东去的长江写起,联想到历史就如一条流淌千古的长河,有多少风流人物,都被历史长河的波涛所淘尽。
B.“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这三句正面描写赤壁的景色,历来为人所称道。“穿”“拍”“卷”三个动词,非常富有表现力,形象地传达了赤壁两岸悬崖绝壁、直插云霄的形态,惊涛拍岸所发出巨大的涛声,以及像千堆雪一样汹涌的波涛的情状。寥寥13字,绘声、绘形、绘色,写出了赤壁壮丽的景色。
C.“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这两句中,“江山如画”是对前面写景的总结,“一时多少豪杰”既是对前面“千古风流人物”的照应,也为下阕写周瑜张本。
D.词的下阕通过对周瑜的回想,表达了诗人渴望建功立业的感情。但在词的最后,诗人得出人生如梦的感慨,不如及时行乐,因而觉得前面的感想是多余的,是自寻烦恼。
【答案】 D(诗人最后的感慨,实质上是一种无可奈何,因而D项理解欠妥)6.下面对《定**》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首词全篇即景抒情,语言自然流畅,蕴涵着深刻的人生哲理,体现了东坡词独特的审美风格。
B.这首词借途中遇雨的生活小事,抒写作者任天而动、苦乐随缘、开朗乐观、意存归隐的人生态度和坦荡胸怀。
C.这首词上片写雨中,下片写雨后,描绘了一幅极传神的“东坡行吟图”。D.这首词运用象征手法,含意深刻,令人回味无穷。【答案】 D(“象征手法”不对)7.对《定**》这首词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首词表达了词人乐观开朗、积极进取、对仕途风浪无所畏惧的精神。
B.“莫听”“何妨”两句是作者的人生写照,也是全词的主题,以下词情都是由此而发。
C.“一蓑烟雨任平生”“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两句,可以看出作者对官场厌倦而立志归隐的倾向。
D.这首词即景生情,因自然之景而谈人生哲理,在简朴之中见深意,寻常之处见波澜。【答案】 A(词中开头表现了乐观开朗、无所畏惧的精神,但结尾明显透露了归隐的想法,所以A项不妥。)阅读下面一段话,完成练习。
东坡在玉堂(官署名)日,有幕士善歌,因问:“我词何如柳七(即柳永)?”对曰:“柳郎中词只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指苏轼)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东坡为之绝倒(笑得直不起身子)。
8.对这段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位幕士给柳词和苏词选择了不同的歌者和不同的伴奏乐器,意味着他们的词有不同的艺术风格,适合于不同的审美要求和审美品味。柳词婉约,适于表达缠绵深婉之情,非女孩持红牙板不能;苏词豪放,适于表达豪放激越之情。两者交换就不协调。
B.幕士用“杨柳岸晓风残月”“大江东去”分别代表柳词和苏词,很是恰当。因为,这两句都是各自所在的词里最能反映作者艺术风格的句子。“杨柳”句反映了作者的离情别绪,“大江”句表现了长江的雄浑气势,衬托了英雄人物。
C.这两句都是经典的意象。“杨柳”句中,杨柳关乎送别,残月令人想起人间的不圆,清晨的风给人以清寒之感,使词人更加回味与情人在一起的温馨。三者在一起,构成了最能触动人的离愁的凄清画面;“大江”句则以其亘古流淌的历史感和雄浑磅礴的气势,象征着英雄壮美的人生和在历史长河中的地位。
D.幕士的话中含有两种风格中推崇豪放派的倾向,所以,苏轼才为之绝倒。豪放派词人在生活中也确实是具有英雄气质的人。
【答案】 D(恰恰相反,幕士的话中倒是多少带有对苏轼的揶揄,因为词是从脂粉中成长起来的,柳永那样的婉约词在当时倒是正宗,而苏轼的词在当时的声誉并不如后来,当时的李清照就对苏轼的词撇过嘴,以为不值得牛皮烘烘的。)
二、文本精品
阅读下面的词,完成9~11题。
定** 苏轼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9.这是一首叙事词,作者是按照怎样的思路安排叙述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风雨之处——向前展望——回首过去——评价。
10.作者在风雨中的行为是什么?心态是什么?哪一句从自然的风雨联想引申到了人生过程?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行动:吟啸且徐行。心态:谁怕?引申:一蓑烟雨任平生。11.“山头斜照却相迎”在诗中有什么深刻含意?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说明无论什么样的风雨,总会过去,前面的路总有阳光迎接着我们。表明了苏东坡对逆境的乐观态度。
三、课外延伸
阅读下面的一首词,完成12~13题。
江城子 苏轼
湖上与张先同赋,时闻弹筝。
凤凰山下雨初晴,水风清,晚霞明。一朵芙蕖,开过尚盈盈。何处飞来双白鹭,如有意,慕娉婷。
忽闻江上弄哀筝,苦含情,遣谁听!烟敛云收,依约是湘灵。欲待曲终寻问取,人不见,数峰青。
12.开头三句写景,其主要作用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写美丽的山色湖光是为人物设置背景,使人物与自然景物相映成趣。(或写山色湖光为人物出场交代背景,以景的美丽衬托人的美丽。)13.下面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词中将弹筝人置于雨后初晴、晚霞明丽的湖光山色中,使人物与景色相映成趣,音乐与山水相得益彰。
B.“一朵芙蕖”两句,既实写水面荷花,又是以出水芙蓉比喻弹筝的美人,收到了一语双关的艺术效果。
C.词的下阕重点写音乐之“哀”“苦”的意思是“甚”“极”;“遣谁听”,是说乐曲哀伤,谁能忍心去听。
D.在这首词中,作者富有情趣地紧扣“闻弹筝”这一词题,正反结合,描写弹筝者的美丽与音乐的动人。
【答案】 D(“正反结合”说法错误,这首词中没有“反面”描写,可以改为“正面与侧面描写相结合”。)阅读下面的一首词,完成14~15题。
西江月 苏轼
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新凉?夜来风叶已鸣廊,看取眉头鬓上。酒贱常愁容少,月明多被云妨。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注】 《古今词语》云:“东坡贬在黄州,月下独酌,回想被小人陷害,乃作《西江月》一词。”
14.下面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词上阕起句“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新凉”,感叹人生的虚幻与短促,发端便采用了欲扬先抑的手法。
B.“新凉”二字照应中秋,句中数量词兼疑问词“几度”的运用,低回唱叹,更显示出人生的倏忽之感。
C.作者撷取秋风萧瑟、落叶纷飞这两个典型秋色秋景,借寒暑易替,叹时光易逝、容颜将老、壮志难酬。
D.“酒贱常愁客少”,委婉地点出作者遭贬斥后势利小人避之如水火的情形,流露出对世态炎凉的感愤。
【答案】 A(A项对这首词的手法分析错误,发端便以悲剧气氛笼罩全词。)15.这首词中“月明多被云妨”一句写的是眼前实景,却有更深的内涵。请品读全词,谈谈你的理解。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明月”用以象征词人美好的理想和高洁的人格;“云”象征小人,明月多被云遮,含蓄地抒发了词人含冤被贬的愤懑之情。
四、高考热点
16.为下面一则新闻拟一个标题,不超过10个字。
据新华社北京2月27日电 美国一名男子因下雨天打伞遭遇的麻烦而突发灵感,发明出一种新型雨伞,可以帮助双手完全“解放”出来,同时防止伞因风大而被吹翻。发明者将它称之为世界上第一款不用手撑的雨伞。
英国《每日邮报》报道,这种雨伞名为“Nubrella”,发明者艾伦·考夫曼现年45岁,曾经是一名职业网球手。这种雨伞打开成半球形,里面装有背带,使用时将背带套在肩膀上即可固定。只需轻按一个按键,雨伞就会自动打开。这种新型伞用尼龙和铝合金制成,其前端伞面采用热塑性聚氨酯为材料,重约1.2公斤,售价30英镑(约合59美元)。除挡雨外,这种防风的新型雨伞同时具有保暖功能。
考夫曼说,虽然戴上这种新型雨伞会让人们的形象看上去“不佳”,但“当你在一个糟糕的天气外出,不会有许多人注意你的形象”。
标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世界首款“免提伞”面世
17.下面是某电信公司招聘启事正文的一部分,请找出五处表达上的错误并加以改正。2014年4月,由于我电信公司业务需要,拟引进重点高校计划内应届硕士毕业生,招 聘两名通信专业和人力资源专业毕业生,校内学生团体担任职务和中共党员的优秀毕业生优先录用。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各位莘莘学子,我公司盼望着你们的加盟,期待着与你们共创中国电信美好的明天,你们的到来将会使我们公司蓬荜生辉。
(1)将________改为________(2)将________改为________(3)将________改为________(4)将________改为________(5)将________改为________ 【答案】(1)“由于我电信公司业务需要”改为“我电信公司由于业务需要”(2)“两名通信专业和人力资源专业毕业生”改为“通信专业和人力资源专业毕业生各一名”(通信专业和人力资源专业毕业生共两名,或通信专业和人力资源专业毕业生各两名)(3)“校内学生团体担任职务和中共党员”改为“在校内学生团体担任职务或中共党员”
(4)“各位莘莘学子”改为“各位学子”(5)“蓬荜生辉”改为“增添新生力量”
18.请认真阅读这幅漫画,撰写一副对联,表达你的看法。
上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生前薄养真乃不孝 死后厚祭实在荒唐 ②与其身后表孝道 莫若生前多关心
五、读写创新
19.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你注意到没有,生活中,很多的时候,某人有意或无意的一个小举动,可能会引发事物的大的变化,这个变化可能某人事先根本没有预料到。
你有这样的直接或间接的经历和体验吗?请以“小举动与大变化”为话题写一篇文章。【佳作赏读】
幸福的咳嗽
我这个人,别的方面没挑,就是身体不大好,老咳嗽。这不,因为这咳嗽,我意外地经历了大悲和大喜……(点题,同时又设下悬念:小小的咳嗽怎么会让人经历大悲和大喜呢?)我们单位,近来要盖一座家属楼。这可是全单位上下值得高兴的事,大伙议论纷纷:什么时候完工呀,盖多少平的呀……可是大伙最关心的事,还是工程承包给谁。不是没有反面的例子,前些日子,就接连听说好几座居民楼工程质量差,有的刚住进去没几天,楼板就出现了大的裂缝,闹得人心惶惶的。(宕开笔锋,不谈咳嗽,更能诱使读者极力要知道究竟:盖家属楼和咳嗽有什么关系呢?)工程会承包给谁呢?(铺设层进式悬念。)终于,单位召开全体员工大会,正是关于家属楼的事。
局长开始讲话了,平时说话非常流畅的局长,怎么有点磕磕绊绊:“这个……我们的家属楼,我看还是交给实力雄厚的东方……”
千不该万不该,正在这个节骨眼上,我那可恶的毛病又犯了,喉咙里好象有无数只小虫在爬,怎么努力也抑制不住:“咳……”(这就是巧合,本来没有什么“意图”,纯属生理反应,却正赶上局长讲话的关键处,极容易让人误解。)在这静静的会场上,我这一声咳嗽无异一声炸雷,震得全场回响。我这个后怕呀!这不是明显跟领导作对吗?如今正嚷呼着下岗,哎呀,看来,我的饭碗恐怕难保了……(至此,才点出“咳嗽”,“我”的害怕正好迎合开头的“大悲”。)说也奇怪,局长突然转了话头:“这个,这个工程问题,我看还是公开招标的好!”下面是全场雷鸣般的掌声,可我,怎么散的会,怎么回的家,都晕晕忽忽地记不清了。(“大悲”的刻画。)夜里,我翻来覆去怎么也睡不着。我本无意呀!但是,马上有另一个声音告诉我:你那一声咳嗽,不是反对领导吗?完了,彻底完了……(“大悲”的叠加。)第二天上班,我精神恍惚。三天了,领导没有找我,我更没有勇气去找领导“坦白从宽”。(“大悲”的继续叠加。)第四天,又召开了全体员工大会,这回,局长正颜厉色宣布工程招标成功,由本市口碑极佳的某公司承包。可我还是精神恍惚……
散了会,我被叫进了局长办公室。得了,下岗吧,我这会算是肠子都悔青了。哪想局长竟然说:“小张啊,多亏了你呀,有你那一声咳嗽提醒,我才没有把工程交给我小舅子的东方建筑公司。东方公司刚刚峻工的商业局住宅楼就倒塌了,死了好几个人,连局长都进去了……”
我还是有点没有回过神来。
“小张啊,这些年你没少做贡献,大家也有目共睹嘛,这样吧,经过局长办公会议研究,决定由你任办公室主任,即日上任……” 我的天呀!我没有听错吧……(大喜!)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