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高中语文 第5课《苏轼词两首》《定风波》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4

时间:2019-05-12 18:12:4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5-2016高中语文 第5课《苏轼词两首》《定风波》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4》,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5-2016高中语文 第5课《苏轼词两首》《定风波》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4》。

第一篇:2015-2016高中语文 第5课《苏轼词两首》《定风波》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4

《定**》

教学目标:

1、学习诵读古诗文的技巧

2、通过诵读感受苏轼豁达豪迈的精神之美

3、立体全面地认识苏轼 教学重点:

学习诵读古诗文的技巧 教学难点:

1、通过诵读感受苏轼豁达豪迈的精神之美

2、多角度全面地认识苏轼

一、导入: 宋代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话说当年,苏轼官至翰林学士时,问自己的幕僚说:“我的词跟柳永的词这么样?”对方答道“柳永的词只适合十七八岁的女孩,手执红牙板,吟唱“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的词,必须要找关西大汉,怀抱铜琵琶,手绰铁板,高唱“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为什么柳永的“杨柳岸晓风残月”只有女孩才能把那种韵味唱出来,而苏轼“大江东去”就必须找关西大汉唱呢?

不同的作品呈现出不同的风格,在诵读时就要注意采用适当的方式。今天,我们就来做一趟关西大汉,通过诵读来学习苏轼的另一佳作《定**》。希望可以打破时空限制跟苏轼达到心灵相通。

二、请同学们看教材注释一以及题记,了解〈定**〉的写作背景。

苏轼因 “乌台诗案”被(贬官)至黄州。同学们想一想:被贬官的人的心情如何?有一天,他出访友人,天公不作美,却在沙湖道中(遇雨),没有雨具,大家极为(狼狈),只有他独(不觉),同学们你们想到了什么呢?苏轼这个人真是„„大家带者省略号,放声朗读〈定**〉

四、首先要读准字音,有哪些字音和词义无法把握的,请同学们提出来

徐行:慢慢地走

芒鞋:草鞋

胜:胜过、超过(尽、完 刑人如恐不胜)萧瑟:风雨吹打树林的声音(遇雨的处所)向来:方才、刚才

竹杖芒鞋轻胜马:穿着草鞋走泥泞之路,怎么比马还要快呢?

一蓑烟雨任平生:蓑衣,不是说雨具先去了吗?为什么这里还用“一蓑”呢? “轻”和“蓑”有疑问?

同学们推荐一位同学来朗读这首词。

五、请旁边的同学来点评,你同桌读得怎样?

声音洪亮,字音清晰,有感情,但在节奏处理上有些欠缺。那节奏应该如何处理呢?同桌交换意见,如何划分节奏,我请一些同学把最有把握的一、两句读给大家听听。(两位同学)用斜线把你认为需要停顿的地方划出来。

节奏是按照词义和语法结构来划分,避免产生歧义。还有一点要注意的是,停顿时要注意一个小小的技巧:停而不断。

我来示范节奏的处理。全班同学一起来。

六、节奏是作者心中的鼓点,要吟唱出最美的音乐还要把握好作者的情感。

作者用文字向我们倾诉,我们通过诵读来还原和再创造作者的情感,我们应该带着怎样的感情来诵读这首词呢?苏轼这首词是在黄州写的,而在他被贬官之前是在浙江湖州当太守,相当于湖州的市委书记,那也是人上人啊,而且还是文坛领袖,如今却变成了阶下囚,这是他人生第一次最沉重的打击,人生的痛苦莫过于失落的痛苦,被剥夺的痛苦,过去那些地位、荣誉,统统被剥夺掉了,在心里产生了强大的反差,所以这个时候他非常失意。但面对突如其来的暴风雨的袭击,他想:与其像女孩那样倚着窗沿,惆怅满腹地听雨打风声,不如„„

有哪些句子描绘出苏轼当时的姿态、神态是怎样的呢?请划出来。请用自己的语言,加以想象,向同学们描述一下苏轼当时的形象?(迎着风雨,畅怀高歌,仰天长啸。心情的轻松,愉悦,是否含有“无官一身轻”的感觉在里边。“莫听”“何妨”“轻胜”要重读)

苏轼在吟唱着什么?哪些句子直接表达了作者的感情?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谁怕,(重读,藐视困难,怕什么啊?)一蓑烟雨任平生”(表达了作者任由风吹雨打都无所畏惧,那种大无畏的精神。蓑:不是眼前的实景,而是心中所想)

“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四大皆空吗?悠然、闲适,外在任何东西都影响不了我。“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七、请同学们带着你的理解来有感情地诵读〈定**〉,这里,有个小小的请求,请同学们站起来。

八、自由诵读,开始背诵。揣想了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体会了感情之后,回到开头的问题:苏轼这个人真是--------

九、从苏词当中读到旷达豪迈的精神之美。“无情未必真丈夫”其实苏轼在更多词作中表现 出来的还是婉约,请看〈江城子〉,这是一首悼亡词,苏轼追念谁呢?表达作者怎样的情感?带着这种情感来诵读全文?自由诵读(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读出情感)

十、苏轼借这首词来悼念他的结发妻子王弗,十六岁的王弗与比她大三岁的苏轼结婚,婚后两人恩爱,有道是恩爱夫妻不到头,幸福的日子没过几年,就因病永远地离开了苏轼。转眼间,十年过去了,故人之情,化作一梦,在不经意时,又袭上心头“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遗憾的是,死者长已矣,而生者不知又遭受了多少挫折,经历了多少风霜,于是“纵使相逢应不识”只因“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一切仿佛还在从前。可是种种情怀,不及细说,早已泪满衣襟“相对无言,惟有泪千行。”梦已逝远,只能惆怅而叹“料得年年断肠处,明月夜,短松岗。”请听——

十一、诵读《江城子》跟《定**》有明显的区别:语速要缓慢,语调要低沉。总而言之,诵读时要注意对作品风格加以仔细的体会,都是苏轼的作品,却呈现出不同的风格:一首是豪放、洒脱、轻快,一首是婉约、沉郁、哀怨;在诵读的处理上(停顿、语速、重音、语气)就要作出调整。这样,才能更好地演绎作品、传达出作品的神韵。

十二、这两首词都体现了苏词题材上的一大特色:(外出遇雨/梦中忆妻——所咏虽小意蕴甚深)对妻子的感情是“从来不需要想起,永远也不会忘记”的执着,对仕途的宠辱得失是拿得起,放得下的豁达。

十三、布置作业

第二篇:【成才之路】高中语文 第5课苏轼词两首同步检测必修4

“【成才之路】2014-2015高中语文 第5课苏轼词两首同步检测

新人教版必修4 ”

一、双基夯实

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公瑾(jǐn)

樯橹(lǔ)

羽扇纶(lún)巾 ...B.酹(lèi)江月 雄姿(zī)早生华(huā)发 ..C.狼狈(bèi)已而(ér)何妨吟啸(xiào)...D.芒(mánɡ)鞋 料峭(qiào)一蓑(shuāi)烟雨 ...【答案】 C(A.纶:ɡuān;B.华:huá;D.蓑:suō)2.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风流 念奴姣 故垒西边 B.遥想 浪涛尽 小乔初嫁 C.萧瑟 人道是 乱石川空 D.周郎 任平生 山头斜照

【答案】 D(A.姣—娇;B.涛—淘;C.川—穿)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澄明空灵的气息在姑婆山国家森林公园的上空萦回,沁人心脾,涤荡肺腑;美轮美...奂的青松在山间起伏,荡起纯美的山风绿云。.B.墙壁上有着许多霜花似的花纹,在灯光的照耀下,满墙都放射着姹紫嫣红的光芒,....就好像是彩虹织成似的。

C.在谍战戏、宫斗戏轮番轰炸的态势下,电视剧《长白山下我的家》却画面明丽天然,情感朴实动人,在当前浮躁的环境中可谓空谷足音。....D.高铁票价打折只是铁道部门的一个小举措,但通过这个小举措我们可以管窥蠡测,....看到了铁路部门能真正从实际出发,不断满足旅客的需求。

【答案】 C(空谷足音:比喻难得的音信、言论或事物。A项,美轮美奂:形容房屋高大美观,也形容装饰、布置等美好漂亮。不合语境。B项,姹紫嫣红:形容各种颜色的花卉艳丽、好看。不合情境。D项,管窥蠡测:比喻眼光狭窄,见识短浅。不合语境。)4.下列句子中的“国”字,与例句中的“国”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例:故国神游 .A.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B.为国以礼,其言不让。C.妇人暂而免诸国。D.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答案】 A(例句和A都当“地方”讲。B.国家;C.国都;D.国家)5.对《念奴娇·赤壁怀古》的理解欠妥的一项是()A.“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开头几句,写得气势磅礴。作者从眼前滚滚东去的长江写起,联想到历史就如一条流淌千古的长河,有多少风流人物,都被历史长河的波涛所淘尽。

B.“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这三句正面描写赤壁的景色,历来为人所称道。“穿”“拍”“卷”三个动词,非常富有表现力,形象地传达了赤壁两岸悬崖绝壁、直插云霄的形态,惊涛拍岸所发出巨大的涛声,以及像千堆雪一样汹涌的波涛的情状。寥寥13字,绘声、绘形、绘色,写出了赤壁壮丽的景色。

C.“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这两句中,“江山如画”是对前面写景的总结,“一时多少豪杰”既是对前面“千古风流人物”的照应,也为下阕写周瑜张本。

D.词的下阕通过对周瑜的回想,表达了诗人渴望建功立业的感情。但在词的最后,诗人得出人生如梦的感慨,不如及时行乐,因而觉得前面的感想是多余的,是自寻烦恼。

【答案】 D(诗人最后的感慨,实质上是一种无可奈何,因而D项理解欠妥)6.下面对《定**》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首词全篇即景抒情,语言自然流畅,蕴涵着深刻的人生哲理,体现了东坡词独特的审美风格。

B.这首词借途中遇雨的生活小事,抒写作者任天而动、苦乐随缘、开朗乐观、意存归隐的人生态度和坦荡胸怀。

C.这首词上片写雨中,下片写雨后,描绘了一幅极传神的“东坡行吟图”。D.这首词运用象征手法,含意深刻,令人回味无穷。【答案】 D(“象征手法”不对)7.对《定**》这首词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首词表达了词人乐观开朗、积极进取、对仕途风浪无所畏惧的精神。

B.“莫听”“何妨”两句是作者的人生写照,也是全词的主题,以下词情都是由此而发。

C.“一蓑烟雨任平生”“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两句,可以看出作者对官场厌倦而立志归隐的倾向。

D.这首词即景生情,因自然之景而谈人生哲理,在简朴之中见深意,寻常之处见波澜。【答案】 A(词中开头表现了乐观开朗、无所畏惧的精神,但结尾明显透露了归隐的想法,所以A项不妥。)阅读下面一段话,完成练习。

东坡在玉堂(官署名)日,有幕士善歌,因问:“我词何如柳七(即柳永)?”对曰:“柳郎中词只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指苏轼)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东坡为之绝倒(笑得直不起身子)。

8.对这段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位幕士给柳词和苏词选择了不同的歌者和不同的伴奏乐器,意味着他们的词有不同的艺术风格,适合于不同的审美要求和审美品味。柳词婉约,适于表达缠绵深婉之情,非女孩持红牙板不能;苏词豪放,适于表达豪放激越之情。两者交换就不协调。

B.幕士用“杨柳岸晓风残月”“大江东去”分别代表柳词和苏词,很是恰当。因为,这两句都是各自所在的词里最能反映作者艺术风格的句子。“杨柳”句反映了作者的离情别绪,“大江”句表现了长江的雄浑气势,衬托了英雄人物。

C.这两句都是经典的意象。“杨柳”句中,杨柳关乎送别,残月令人想起人间的不圆,清晨的风给人以清寒之感,使词人更加回味与情人在一起的温馨。三者在一起,构成了最能触动人的离愁的凄清画面;“大江”句则以其亘古流淌的历史感和雄浑磅礴的气势,象征着英雄壮美的人生和在历史长河中的地位。

D.幕士的话中含有两种风格中推崇豪放派的倾向,所以,苏轼才为之绝倒。豪放派词人在生活中也确实是具有英雄气质的人。

【答案】 D(恰恰相反,幕士的话中倒是多少带有对苏轼的揶揄,因为词是从脂粉中成长起来的,柳永那样的婉约词在当时倒是正宗,而苏轼的词在当时的声誉并不如后来,当时的李清照就对苏轼的词撇过嘴,以为不值得牛皮烘烘的。)

二、文本精品

阅读下面的词,完成9~11题。

定** 苏轼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9.这是一首叙事词,作者是按照怎样的思路安排叙述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风雨之处——向前展望——回首过去——评价。

10.作者在风雨中的行为是什么?心态是什么?哪一句从自然的风雨联想引申到了人生过程?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行动:吟啸且徐行。心态:谁怕?引申:一蓑烟雨任平生。11.“山头斜照却相迎”在诗中有什么深刻含意?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说明无论什么样的风雨,总会过去,前面的路总有阳光迎接着我们。表明了苏东坡对逆境的乐观态度。

三、课外延伸

阅读下面的一首词,完成12~13题。

江城子 苏轼

湖上与张先同赋,时闻弹筝。

凤凰山下雨初晴,水风清,晚霞明。一朵芙蕖,开过尚盈盈。何处飞来双白鹭,如有意,慕娉婷。

忽闻江上弄哀筝,苦含情,遣谁听!烟敛云收,依约是湘灵。欲待曲终寻问取,人不见,数峰青。

12.开头三句写景,其主要作用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写美丽的山色湖光是为人物设置背景,使人物与自然景物相映成趣。(或写山色湖光为人物出场交代背景,以景的美丽衬托人的美丽。)13.下面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词中将弹筝人置于雨后初晴、晚霞明丽的湖光山色中,使人物与景色相映成趣,音乐与山水相得益彰。

B.“一朵芙蕖”两句,既实写水面荷花,又是以出水芙蓉比喻弹筝的美人,收到了一语双关的艺术效果。

C.词的下阕重点写音乐之“哀”“苦”的意思是“甚”“极”;“遣谁听”,是说乐曲哀伤,谁能忍心去听。

D.在这首词中,作者富有情趣地紧扣“闻弹筝”这一词题,正反结合,描写弹筝者的美丽与音乐的动人。

【答案】 D(“正反结合”说法错误,这首词中没有“反面”描写,可以改为“正面与侧面描写相结合”。)阅读下面的一首词,完成14~15题。

西江月 苏轼

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新凉?夜来风叶已鸣廊,看取眉头鬓上。酒贱常愁容少,月明多被云妨。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注】 《古今词语》云:“东坡贬在黄州,月下独酌,回想被小人陷害,乃作《西江月》一词。”

14.下面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词上阕起句“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新凉”,感叹人生的虚幻与短促,发端便采用了欲扬先抑的手法。

B.“新凉”二字照应中秋,句中数量词兼疑问词“几度”的运用,低回唱叹,更显示出人生的倏忽之感。

C.作者撷取秋风萧瑟、落叶纷飞这两个典型秋色秋景,借寒暑易替,叹时光易逝、容颜将老、壮志难酬。

D.“酒贱常愁客少”,委婉地点出作者遭贬斥后势利小人避之如水火的情形,流露出对世态炎凉的感愤。

【答案】 A(A项对这首词的手法分析错误,发端便以悲剧气氛笼罩全词。)15.这首词中“月明多被云妨”一句写的是眼前实景,却有更深的内涵。请品读全词,谈谈你的理解。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明月”用以象征词人美好的理想和高洁的人格;“云”象征小人,明月多被云遮,含蓄地抒发了词人含冤被贬的愤懑之情。

四、高考热点

16.为下面一则新闻拟一个标题,不超过10个字。

据新华社北京2月27日电 美国一名男子因下雨天打伞遭遇的麻烦而突发灵感,发明出一种新型雨伞,可以帮助双手完全“解放”出来,同时防止伞因风大而被吹翻。发明者将它称之为世界上第一款不用手撑的雨伞。

英国《每日邮报》报道,这种雨伞名为“Nubrella”,发明者艾伦·考夫曼现年45岁,曾经是一名职业网球手。这种雨伞打开成半球形,里面装有背带,使用时将背带套在肩膀上即可固定。只需轻按一个按键,雨伞就会自动打开。这种新型伞用尼龙和铝合金制成,其前端伞面采用热塑性聚氨酯为材料,重约1.2公斤,售价30英镑(约合59美元)。除挡雨外,这种防风的新型雨伞同时具有保暖功能。

考夫曼说,虽然戴上这种新型雨伞会让人们的形象看上去“不佳”,但“当你在一个糟糕的天气外出,不会有许多人注意你的形象”。

标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世界首款“免提伞”面世

17.下面是某电信公司招聘启事正文的一部分,请找出五处表达上的错误并加以改正。2014年4月,由于我电信公司业务需要,拟引进重点高校计划内应届硕士毕业生,招 聘两名通信专业和人力资源专业毕业生,校内学生团体担任职务和中共党员的优秀毕业生优先录用。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各位莘莘学子,我公司盼望着你们的加盟,期待着与你们共创中国电信美好的明天,你们的到来将会使我们公司蓬荜生辉。

(1)将________改为________(2)将________改为________(3)将________改为________(4)将________改为________(5)将________改为________ 【答案】(1)“由于我电信公司业务需要”改为“我电信公司由于业务需要”(2)“两名通信专业和人力资源专业毕业生”改为“通信专业和人力资源专业毕业生各一名”(通信专业和人力资源专业毕业生共两名,或通信专业和人力资源专业毕业生各两名)(3)“校内学生团体担任职务和中共党员”改为“在校内学生团体担任职务或中共党员”

(4)“各位莘莘学子”改为“各位学子”(5)“蓬荜生辉”改为“增添新生力量”

18.请认真阅读这幅漫画,撰写一副对联,表达你的看法。

上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生前薄养真乃不孝 死后厚祭实在荒唐 ②与其身后表孝道 莫若生前多关心

五、读写创新

19.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你注意到没有,生活中,很多的时候,某人有意或无意的一个小举动,可能会引发事物的大的变化,这个变化可能某人事先根本没有预料到。

你有这样的直接或间接的经历和体验吗?请以“小举动与大变化”为话题写一篇文章。【佳作赏读】

幸福的咳嗽

我这个人,别的方面没挑,就是身体不大好,老咳嗽。这不,因为这咳嗽,我意外地经历了大悲和大喜……(点题,同时又设下悬念:小小的咳嗽怎么会让人经历大悲和大喜呢?)我们单位,近来要盖一座家属楼。这可是全单位上下值得高兴的事,大伙议论纷纷:什么时候完工呀,盖多少平的呀……可是大伙最关心的事,还是工程承包给谁。不是没有反面的例子,前些日子,就接连听说好几座居民楼工程质量差,有的刚住进去没几天,楼板就出现了大的裂缝,闹得人心惶惶的。(宕开笔锋,不谈咳嗽,更能诱使读者极力要知道究竟:盖家属楼和咳嗽有什么关系呢?)工程会承包给谁呢?(铺设层进式悬念。)终于,单位召开全体员工大会,正是关于家属楼的事。

局长开始讲话了,平时说话非常流畅的局长,怎么有点磕磕绊绊:“这个……我们的家属楼,我看还是交给实力雄厚的东方……”

千不该万不该,正在这个节骨眼上,我那可恶的毛病又犯了,喉咙里好象有无数只小虫在爬,怎么努力也抑制不住:“咳……”(这就是巧合,本来没有什么“意图”,纯属生理反应,却正赶上局长讲话的关键处,极容易让人误解。)在这静静的会场上,我这一声咳嗽无异一声炸雷,震得全场回响。我这个后怕呀!这不是明显跟领导作对吗?如今正嚷呼着下岗,哎呀,看来,我的饭碗恐怕难保了……(至此,才点出“咳嗽”,“我”的害怕正好迎合开头的“大悲”。)说也奇怪,局长突然转了话头:“这个,这个工程问题,我看还是公开招标的好!”下面是全场雷鸣般的掌声,可我,怎么散的会,怎么回的家,都晕晕忽忽地记不清了。(“大悲”的刻画。)夜里,我翻来覆去怎么也睡不着。我本无意呀!但是,马上有另一个声音告诉我:你那一声咳嗽,不是反对领导吗?完了,彻底完了……(“大悲”的叠加。)第二天上班,我精神恍惚。三天了,领导没有找我,我更没有勇气去找领导“坦白从宽”。(“大悲”的继续叠加。)第四天,又召开了全体员工大会,这回,局长正颜厉色宣布工程招标成功,由本市口碑极佳的某公司承包。可我还是精神恍惚……

散了会,我被叫进了局长办公室。得了,下岗吧,我这会算是肠子都悔青了。哪想局长竟然说:“小张啊,多亏了你呀,有你那一声咳嗽提醒,我才没有把工程交给我小舅子的东方建筑公司。东方公司刚刚峻工的商业局住宅楼就倒塌了,死了好几个人,连局长都进去了……”

我还是有点没有回过神来。

“小张啊,这些年你没少做贡献,大家也有目共睹嘛,这样吧,经过局长办公会议研究,决定由你任办公室主任,即日上任……” 我的天呀!我没有听错吧……(大喜!)8

第三篇:第一高中语文《5 苏轼词两首》学案 新人教必修4

《苏轼词两首》导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两首词的艺术特色;学习作为豪放词派杰作的两首词在词风上的特点。

2、学习怀古诗把写景、咏史、抒情结合在一起,情景交融的写法。

3、理解两首词所表现的思想内容和时代意义,体会并正确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学习重点】有感情的熟读并背诵两首词,理解词中体现出来的思想感情和人生态度,感受苏词的豪放风格。

【学习难点】通过景物描写与人物形象塑造来抒情表意的写作方法。【学习方法】诵读、讨论、比较、合作交流探究。【课前预习】

一、【知识链接】 1.[宋词的风格流派] 豪放派和婉约派是宋代词坛上的两大流派,其作品分别代表了不同的风格。豪放派作品气势豪放,意境雄浑,词中充满豪情壮志,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代表作家是苏轼、辛弃疾。婉约派作品语言清丽含蓄,词中抒写的感情婉转缠绵,情调或轻松活泼,或婉约细腻,体裁较狭窄,多是写个人遭遇,男女恋情,也间有写山水,融情于景的。婉约派代表词人有柳永、秦观、李清照等。2.[作者简介] 苏轼(1036 一 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人。苏轼幼年时即极为出色,深得老师赏识。21岁时,苏轼与弟弟苏辙一起随父离家进京,第二年兄弟二人都中了进士。当时的文坛领袖欧阳修读了22岁的苏轼所写的文章后说:“不觉汗出。快哉,快哉!老夫当避路,放他出人头地也。可喜!可喜!”并预言未来文坛将属于苏轼。苏轼的政治思想比较保守,宋神宗时,王安石当政,行新法,苏轼极力反对,便请求外调,自熙宁四年(1071)开始,他先后被派往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地方官。革新除弊,因法便民,颇有政绩。元丰二年(1079)那些曾经依附过王安石的小人搜集苏轼对新政不满的诗句,弹劾苏轼,致其入狱。这就是宋代第一起文字狱——“乌台诗案”。苏轼被捕入狱,历时五个月,不论在朝在野,政见同与不同,营救者络绎不绝(包括王安石),最后,神宗才决定不杀苏轼,而以贬为黄州团练副使了事。

从元丰二年(1079)到元佑元年(1086),苏轼在黄州生活的这七年,对苏轼一生产生了重大影响。黄州团练副使仅仅是个虚名,他不仅没有俸禄,而且受到监督,当时苏轼 在许多信里反复叮嘱友人“看讫,火之”,“传闻京师,非细事也”。他在黄州城东开垦了十亩荒地,田旁筑一茅屋,辛勤躬耕,自得其乐。黄州的生活使苏轼的思想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一方面,他观察问题变得比较通达,在一种超然物外的旷达态度背后,仍然坚持着对人生、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另一方面,又产生了较为严重的逃避现实的消极思想。“在黄州的苏东坡是成熟了的苏东坡。这种成熟是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颜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伸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余秋雨《苏东坡突围》)元佑元年(1086),旧党执政。苏轼被调回京都任中书舍人、翰林学士、知制诰等职。宋哲宗元佑元年(1086),旧党当权,召还为翰林学士;新党再度秉政后,又贬惠州,再贬儋州(今海南儋县),后死于常州。苏轼总结自己一生,说:“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dān)州。” 政治上苏轼是失意的,但就个人创作成就而言,苏轼是中国古代第一全才。3.[才华横溢的苏轼] 文——“唐宋八大家”

(唐)韩愈

柳宗元(宋)欧阳修 苏洵

苏轼

苏辙

曾巩

王安石

诗——“苏黄”

苏轼

黄庭坚

词——“苏辛”

北宋词人苏轼、南宋词人辛弃疾

书、画——“宋四家”

苏轼

蔡襄

黄庭坚

米芾(fú)

二、给下面加点字注音:

羽扇纶巾()

樯橹()()

一尊还酹江月()同行()

吟啸()

一蓑烟雨()

料峭()

三、解释下列词语:

风流人物:

故垒:

雄姿英发: 樯橹:

一尊:

酹:

已而:

芒鞋:

吟啸:

料峭: 补充注释:

竹杖芒鞋:是失意潦倒、穷困下贱的标志。骑“马”则是属于官运亨通的达官贵人之列。

向来:刚才,方才之意。如“失向来之烟霞”。

四、填空。

“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赋传千古,峨眉共比高。”诗中“三父子”即文学史上著名的“三苏”:、、。

苏轼(1036—1101),字,号

,四川眉山人,代文学家、书画家。苏轼才情奔放,诗词文均有独到成就,特别是在词作创作上大胆创新,开创了

派词。文学史上有“苏黄”(黄庭坚)、“欧(欧阳修)苏”、“苏辛”(辛弃疾)”之说。

【课内学习】

一、诵读《念奴娇•赤壁怀古》,思考

(1)一、二、三句历来被人们称道,请说说它的好处在哪里?

(2)六、七、八句写了怎样的赤壁之景?有什么作用?

(3)上片重写景,下片“遥想”一词接应上文,心往神驰,八百七十四年前的周瑜就在作者描写的赤壁雄奇壮丽景色中出现了。阅读下片前六句,讨论苏轼刻画了周瑜什么样的形象?

(4)讨论作者为什么要着意描写周瑜年轻有为英气不凡。

(5)后五句是怎样写人生感慨的?

二、诵读《定**》,思考

(1)词中记叙的只是出游时途中遇雨的一件小事,但从中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2)该词主要运用了什么写作技巧?

(3)“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意思是什么?表达了诗人怎样的人生态度?

(4)“也无风雨也无晴”中“风雨”“晴”的含义是什么?

(5)这首词与《念奴娇》“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的感情基调是否相同?为什么?

【课后检测】

1、判断下面各项的正误,对的画“√”,错的画“×”。

A.词有词牌,词牌是指词的题目。一般来说,一首词为一阕,“阕”在文字上指词的分段。()B.词牌是指词的曲调名称。词的题目指填词用的题目,词的分段称为上片、下片,或称上阕、下阕,因为一曲便是一阕。()C.词牌指填词用的曲牌名,“念奴娇”“永遇乐”之类便是;它们又是词的题目,而“赤壁怀古”“京口北固亭怀古”之类只不过是副标题。一曲为一阕,“阕”在文字上指词的曲调。()D.词,是歌词,是一种按照乐谱的曲调和节拍来填写、歌唱的文学作品,它和音乐有密切的关系。所以,词的种种特点,大都是由它的性质规定的。()

2、“故垒西边”句中的“故”当“旧”讲。下列各句中的“故”和它意义相同的有()A、故作不良计

B、既欲结大义,故遣来贵门 C、池鱼思故渊

D、故国神游

3、对“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几句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羽扇纶巾”指的是诸葛亮。这几句表现出诸葛亮衣着儒雅,仪态从容,大破曹军。B.“羽扇纶巾”指的是诸葛亮。这几句表现出诸葛亮衣着儒雅,仪态从容,协助周瑜大破曹军。

C.“羽扇纶巾”指的是周瑜。这几句表现出周瑜衣着儒雅,仪态从容,在诸葛亮协助下大破曹军。

D.“羽扇纶巾”指的是周瑜。这几句表现出周瑜衣着儒雅,仪态从容,大破曹军。

4、默写。

(1)乱石穿空。江山如画。

(2)大江东去,浪淘尽。

(3)莫听

,何妨吟啸且徐行。

(4)回首向来萧瑟处。

《苏轼词两首》导学案 答案

课内学习

一、诵读《念奴娇•赤壁怀古》,思考

(1)一、二、三句历来被人们称道,有谁说说它的好处在哪里?

词一开篇,江山、历史、人物逐一奔入眼底,引起怀古思绪。境界开阔,气象恢宏,笼罩全词。大江东去,淘空一切,唤起我们所有的向往。“浪”怎能冲洗千古风流人物呢?显然是作者的感情在起作用,使无数杰出人物在诗人的视野里都如滚滚长江水一去不复返。由江水的流逝想到岁月的无情,引发历史想象,非常自然。我们知道,孔夫子早就有“逝者如斯夫”的嗟叹。这三句写景和抒情议论结合得天衣无缝。给人以强烈的感情冲击,并产生对历史和人生的思索。

(2)六、七、八句写了怎样的赤壁之景?有什么作用?

第一、二、三句总写长江,引起人的怀古思绪,这几句具体写赤壁之景。先写江岸石壁,“乱”写出险怪,“穿”写出高峪。再写江面波涛,“惊”写汹涌,“拍”描绘出水石相搏的情状。“卷”句写出浪花四溅,狂澜奔腾起伏的异景,声音、色彩、姿态,无不逼真。这几句,作者抓住悬崖、陡壁、惊涛、波浪这些可视性极强变化宏大的形象,大刀阔斧横画纵抹,描绘了一幅奇险雄伟的画面;并暗写赤壁之战惊心动魄的场面和英雄豪杰们的雄姿,表现了作者的豪迈奋发。

(3)上片重写景,下片“遥想”一词接应上文,心往神驰,八百七十四年前的周瑜就在作者描写的赤壁雄奇壮丽景色中出现了。阅读下片前六句,讨论苏轼刻画了周瑜什么样的形象?

明确:描写了周瑜雄姿英发风流俊雅的英雄形象。“小乔初嫁”美人衬英雄,写尽俊伟风姿。据史书记载,建安三年(198)乔玄把自己美丽的次女嫁给周瑜,不久吴主孙权又拜周瑜为大都督,这时周瑜才二十四岁。“羽扇纶巾”,描写周瑜儒将装束,手握羽扇,头戴纶巾,从容闲雅,一派儒将风度。“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以曹操水军的惨败衬托周瑜指挥若定蔑视强敌的气概。小乔初嫁距赤壁之战(建安十三年,瑜三十四岁)十年,放在一起写,是为了突出地表现周瑜少年得志建立功业的形象。

(4)讨论作者为什么要着意描写周瑜年轻有为英气不凡。

抒发对英雄业绩的仰慕之情,引发自己未能建功立业的感伤。苏轼这年四十七岁,不但没有建树,反而待罪黄州。怀古思今,感慨万千。下面几句就是写自己失意的感伤之情。

(5)后五句是怎样写人生感慨的?

“故国神游”,承接上文,道出了对英雄时代、英雄人物的激情向往。这种向往在两鬓斑白年近半百功业无成的现实面前变得可笑。

“多情应笑我”是倒装句,须解作:应笑我多情。这里用自嘲方式写自己的感伤,感情大落,最终发出“人生如梦”的感慨,以呼应词首三句。英雄人物,丰功伟绩,全都是过眼烟云,稍纵即逝,也是心境旷达,潇洒酒酬月。

二、诵读《定**》,思考

1)答案:表达了作者洒脱、放达的人生态度,更寄寓了他对自己所遭受的政治打击的愤懑和故作旷达之情!上阕写途中遇雨的情景。下阕写雨过天晴后的心理感受

2)答案:词人用象征手法,写出在突如其来的政治风雨面前,自己内心的坦荡与气度的从容。从历史和磨难中走来,在穿林竹叶声中吟啸徐行,不避崎岖,走入安宁,走入心灵的坦途,在纷扰的世界中寻找自己崭新的位置。

3)答案:披着蓑衣在风雨中过一辈子也处之泰然。反映作者不避风雨,听任自然的生活态度。

4)答案:“风雨”二字,一语双关,既指野外途中所遇风雨,又暗指几乎将他置于死地的政治风雨和人生险途;“晴”也是双关语,表面上指雨过天晴,实际指春风得意的顺境。5)答案:不同。前者表现词人豁达、乐观、积极的心境;后者则反映其消极悲观的人生态度。

课后检测

1、A.× B.√ C.× D.√(A项错在“词牌是指词的题目”,应为“词牌是指词的曲调名称”。C项错在“它们又是词的题目”。)

2、C D(A项中的“故”是“所以”之意;B项”是“特意”之意。)

3、D(根据这几句诗的上文可知“羽扇纶巾”指的是周瑜,不是诸葛亮,所以排除A、B两项;大破曹军,不是诸葛亮协助的,所以排除C项。)

4、(1)惊涛拍岸 卷起千堆雪

(2)千古风流人物(3)穿林打叶声(4)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第四篇:苏轼词两首《定**教案》

定**

苏轼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一.课前练习:

1.这首词中,词人是一个怎样的形象?请结合词句简要回答。(4分)

词人是一个吟啸徐行、拄着竹杖、穿着草鞋、顶风冒雨、不畏艰难、镇定从容、旷达乐观的形象。

2.有人评价此词是“于简朴中见深意”,请联系全词,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4分)词中记叙了途中遇雨的生活小事,描写了“春风”“山头斜照”等雨后天晴的平常自然之景,但在这些简朴的描述中却表现了无论人生遭遇多少苦难,只要坦然面对,一切苦难都将成为过去的人生哲理。二.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眉州眉山(即今四川眉山)人,是宋代(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他与他的父亲苏洵、弟弟苏辙皆以文学名世,世称“三苏”。且苏轼与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并与黄庭坚、米芾、蔡襄被称为最能代表宋代书法成就的书法家,合称为'宋四家'。苏氏四门生为:秦观、黄庭坚、晁补之、张耒。嘉佑元年(1056年),二十岁的考中进士。神宗即位后,任用王安石支持变法。苏轼上书反对,自求外放,调任杭州通判,后又被调往密州、徐州、湖州等地。后发生“乌台诗案”,差点被杀。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哲宗即位后,又不能容于旧党,因而再度自求外调。他以龙图阁学士的身分,再次到阔别了十六年的杭州当太守。苏轼在杭州修了一项重大的水利工程,也就是著名的“苏堤”。元佑八年(1093年)新党再度执政,八年后回京,北归途中,卒于常州,谥号文忠。三.其他材料:

1.苏东坡是在苦难中完成了自己的一个人物,他追求的是一个可以无待(依靠)于外的完成。客观上不得意,还能不落迂腐消极,能够有积极的生活志趣,有持守的一种修养,这是苏东坡了不起的地方。

2.东坡先生非心醉于音律者,偶尔作歌,指出向上一路,新天下耳目,弄笔者始知自振。(王灼《碧鸡漫志》

3.东坡的父亲,喜欢到处边四方去游学,常常不在家,苏东坡小时受他母亲的教训。有一次读到《后汉书·范滂传》,范滂是东汉党锢之祸时被迫害的一个人,而他不逃避,为了理想付出了生命。东坡问母亲:他日儿要做范滂,母亲能做范滂的母亲吗?他母亲说,你如果能做范滂,我怎么不能做范滂的母亲呢!欧阳修的母亲画荻教子,岳母刺字教子。

4.乌台诗案。他被贬到湖州时写了谢上的表文“臣愚不识时,难以追陪新进,老不生事,或可牧养小民”。表中的话被人摘取,以为他有诽谤朝廷之意。于是下到御史台狱,那里有柏树,所以也叫柏台,上有乌鸦,故称乌台。他写的诗中有“根到九泉无曲处,此心唯有蛰龙知”,差一点被处死。在这九死一生之后,东坡写了《念奴娇》(大江东去),在黄州写了《定**》(莫听穿林打叶声)。所以经过忧患苦难,苏东坡还能写出这样飞扬,这样潇洒,这样开阔,这样博大,这样超旷风格的作品来,这是苏东坡的修养。

要以无生(忘记自己的得失利禄)的觉悟,才能够成就更伟大的有生事业。四.赏析词文:

1.首句“莫听穿林打叶声”写雨,抓住雨怎样的特点来写的? 雨骤风狂。

2. “徐行”且“吟啸”,描写了词人怎样的心态? 闲适、坦然的心态。3.“竹杖芒鞋轻胜马,一蓑烟雨任平生”,是如何以小见大的?

词人竹杖芒鞋,顶风冲雨,从容前行,以“轻胜马”的自我感受,传达出一种搏击风雨、笑傲人生的轻松、喜悦和豪迈之情。“一蓑烟雨任平生”,此句更进一步,由眼前风雨推及整个人生,有力地强化了作者面对人生的风风雨雨而我行我素、不畏坎坷的超然情怀。

4. 过片到“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三句,给我们以怎样的人生启示? A阳光总在风雨后。

B也许正当我们感到绝望的时候,希望和转机已经在前面等着我们了。C失败和成功是一对孪生兄弟,失败来了,成功还会远吗。D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E阴雨之后必有阳光,生活中要充满乐观和希望。5.“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你如何理解句中的“风雨”和“晴”的?这三句是此篇的画龙点睛之笔,道出了词人在大自然微妙的一瞬所获得的顿悟和启示,请谈谈是怎样的一种顿悟和启示?

A“风雨”比喻词人生中的逆境,如各种政治打击和人生险途。“晴”比喻春风得意的顺境。B人生有顺逆,有成败,有荣辱,有福祸。但无论处于何种境地,我们都要以坦然而超脱的心态去对待,胜不骄,败不馁,福不喜,祸不悲,这样才能完成自己的人格修养。风雨改变不了苏东坡,也改变不了我们。

第五篇:2015-2016高中语文 第5课《苏轼词两首》随堂练习新人教版必修4

《苏轼词两首》

一、语基落实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组读音都相同的一项是()。A.故垒./累.赘 公瑾./谨.慎 惊涛.拍岸/文韬.武略 B.豪杰./借.助 樯.橹/蔷.薇 吟啸.徐行/风雨萧.瑟 C.狼狈./疲惫. 料峭./俊俏. 羽扇纶.巾/至关.重要 D.蓑.衣/绳索. 斜.照/写.照 竹杖.芒鞋/仗.义执言 2下列词句中加点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乱石穿.空,惊涛拍岸 穿:直指。B.一尊还酹.江月 酹:祭奠。C.何妨吟啸且徐.行 徐:缓慢。D.一蓑烟雨任.平生 任:担负。3下列语句中加点的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①大江东去.②沛公军在霸上,相去.四十里

B.①一尊还.酹江月

②秦王还.柱而走

C.①何妨吟啸且.徐行

②驰椒丘且.焉止息

D.①竹杖芒鞋轻胜.马②东南形胜.,三吴都会

4将下列诗词名句补写完整。

(1)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________________。(苏轼《定**》)(2)欲把西湖比西子,________________。(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3)不识庐山真面目,________________。(苏轼《题西林壁》)(4)________________,熟读深思子自知。(苏轼《送安惊落第诗》)(5)我欲乘风归去,________________,高处不胜寒。(苏轼《水调歌头》)(6)________________,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7)________________,最是橙黄橘绿时。(苏轼《赠刘景文》)(8)竹外桃花三两枝,________________。(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二、阅读理解

阅读文本选段,完成第5~8题。

念奴娇 赤壁怀古

苏 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5这首词的上阕写景怀人,在众多的风流人物中,作者为什么把怀念的对象锁定为周瑜? 6词作以“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结束全词,表现了怎样的人生格调?

定**

苏 轼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7古人评苏轼这首词时说,“足征是翁坦荡之怀,任天而动”且“能道眼前景,以曲笔直写胸臆”(郑文焯《手批东坡乐府》)。结合作品简要分析词人是如何“任天而动”的。

8古今不同读者对这首词的理解各异,有人认为这首词是“旷达人语”,也有人认为这首词是“归隐人语”。谈谈你对此词的理解

参考答案:

答案:1.C 思路解析:A项,分别读:lěi/lãi,jǐn/jǐn,tāo/tāo;分别读:jiã/jiâ,qiáng/qiáng,xiào/xiāo;Bâi/Bâi,qiào/qiào,guān/guān分别读:suō/suǒ,xiã/xiě,zhàng/zhàng。

2.D 思路解析:D项“任”的意思是“听任”“任凭”的意思。

3.C 思路解析:A项“去”:①动词,离去;②动词,距离。B项“还”:①副词,还是;②动词,环绕。C项“且”,都是表并列的连词,不用翻译。D项“胜”:①动词,胜过,超过;②形容词,优美,美好。

4.(1)也无风雨也无晴(2)淡妆浓抹总相宜(3)只缘身在此山中

(4)故书不厌百回读(5)又恐琼楼玉宇(6)但愿人长久(7)一年好景君须记(8)春江水 暖鸭先知

5.思路解析:此题考查对词的内容和主旨的理解能力。可以结合所写景物的地点和作者所要抒发的情感来思考。

参考答案:作者在千古风流人物中,把追怀的对象锁定在周瑜身上,不仅因为此地是三国赤壁之战的遗址,更因为作者怀有年老而无为、壮志不得施展的惆怅。这样自然而然地联想到年少而功成名就、意气风发的周瑜,使作者与周瑜形成鲜明的对比,表达作者英雄无奈的情感。

6.思路解析:此题考查对作者思想情感的把握和对作者流露出的观点态度的理解能力。在词的结尾,作者用祭奠江月来收束全词,表现了自己的忧谗畏讥和无可奈何,这在内容上是消极的。不过,这样的结尾却具有很高的艺术性,特别是“江月”一词,又让人感到作者的豁达与豪放。

参考答案:作者在对大好河山的赞美和对英雄人物的追怀后,以“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结束全词,既表现了作者对人生短暂的感喟和功业无成的无奈,又表现了作者襟怀旷达、自解自慰的超脱和豁达。

7.思路解析:解答这个题目的关键是理解“任天而动”的含义,“天”指自然,“动”指诗人的主观情感。结合词前面的小序和词结尾处的“写胸臆”语分析即可。

参考答案:所谓“任天而动”即自然景物引发、牵动人的主观情感。这首词表面写道中遇雨,雨过天晴遂又感春风,又见阳光;实指人生亦会遭遇突如其来的“风雨”,而这一切终会过去,不要把它们放在心上。这便是作者的“以曲笔直写胸臆”。

8.思路解析:这是一个主观性很强的题目,只要能结合作品自圆其说即可。无论是“旷达人语”,还是“归隐人语”,其核心是对“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任平生”“归去”的解读。

答案示例:(1)风雨不定,依然“吟啸”与“徐行”;暂失鞍马,内心依然轻松;纵然是“一蓑烟雨”,也可了此一生;在作者眼中,春风、朝阳终会有,风雨阴晴以及一切的如意不如意总会“归去”,由此可见这首词确实是“旷达人语”。(2)隐居山林,“吟啸”“徐行”,视竹杖草鞋胜过鞍马,情愿蓑衣独钓,了此一生;在作者眼中,“归去”的生活中无所谓风雨阴晴,由此可见这首词确实是“归隐人语”。

下载2015-2016高中语文 第5课《苏轼词两首》《定风波》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4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5-2016高中语文 第5课《苏轼词两首》《定风波》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4.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第二单元第5课《苏轼词两首》教学设计

    苏轼词两首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鉴赏《念奴娇 赤壁怀古》之景、事、情,揣摩《定**》所表达的生活诗意。 2.了解作者经历,理解苏轼的心境变化,感受苏东坡特有的人格魅力。......

    新人教必修4 示范教案(5.柳永词两首)

    5 柳永词两首 从容说课 作为北宋第一个专力写词,以先行者角色开启了宋词天地的重要词人,柳永的地位是无可代替的。学习宋词从他的两首传世佳作《望海潮》《雨霖铃》开始,最合适......

    人教必修四《苏轼词两首》教案

    “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课课有精品”活动 教学设计 工作单位:安徽省无为牛埠中学 授课教师:黄小三职称:中学二级授课年级、学科:高一 语文课题:《念奴娇 赤壁怀古》教材版本......

    高中语文《苏轼词两首》同步练习新人教版必修4

    四川省富顺县第三中学高中语文《苏轼词两首》同步练习新人教版必修4 1. 填空: 《念奴娇·赤壁怀古》选自_______,是我国_______ 时期伟大词人_______的作品。词人有政治抱负,......

    新人教必修4_示范教案(6.苏轼词两首)(共5则范文)

    6 苏轼词两首 从容说课 没有人敢否认,苏轼是一个天才,是文学史上的一代天骄。他的文学成就,甚至代表了一个时代的高度。但命运对这位旷世天才太不公平了。仕途不顺,几度遭贬,颠沛......

    射洪中学精品教案第1课练习第5课苏轼词两首

    第二单元 第五课 一、双基夯实 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公瑾(jǐn) 樯橹(lǔ)羽扇纶(lún)巾 ...B.酹(lèi)江月雄姿(zī) 早生华(huā)发 ..C.狼狈(bèi) 已而(......

    苏轼词两首定**导学案(精选5篇)

    嫩江一中高一语文导学案必修四《定**》 主备人:宋颖 审核人: 授课时间:2011年5月 学生姓名:学号: 课前批改: 课后批改: 【学习目标】 1.学习通过“知任论世”鉴赏诗歌的方法。2.......

    苏轼词两首 教案

    苏轼词两首 教学目标: 1、了解两首词写作的背景,进一步了解苏轼生平与思想。 2,合作学习,用文学视角解读词中景物描写与诗人情感的关系。 3,了解古代文人的内心归宿,感受淡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