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谈职业学校会计专业学习兴趣的培养
浅谈职业学校会计专业学习兴趣的培养
广东省清远市清新区职业技术学校 李晓霞
摘要:学习兴趣表现为更深入地了解某种知识的愿望,浓厚的学习兴趣会驱使人将全部精力投入到学习中去。学生会计成绩的好坏除了与其固有的素质有关外,学习兴趣也是影响学生成绩的主要因素。教师在教学中,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会极大地推动学生的学习自觉性,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关键词:学习兴趣 生活化 灵活多样 实践
2010年财政部颂布了《企业会计制度》,这次变革给职业学校的会计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从事教学近十年来,笔者发现相当一部分学生反映会计难学,对学习没有太多兴趣,在学习中虽然耗用了很多的时间,但是由于效率低,依然无法取得理想成绩。除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陈旧、滞后等诸多因素外,教师缺乏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一、课堂教学生活化
会计产生于社会实践,作为教师要善于挖掘教学内容中的生活情境,让所学的会计知识贴近生活,让学生感悟到会计问题的存在,引起一种学习的兴趣。首先,以生活的问题导入课程。教师要用切实有效的方法引导学生下水,练成游泳的本领。那么以与我们紧密相关的生活现象,配以生动的语言,对课程进行导入,会使学生对会计产生深厚的兴趣,体会学以有用的乐趣。例如:在介绍交易性金融资产的账务处理时,就先从我们身边来势汹涌的金融危机开始,提出有人说金融危机是会计惹的祸?大家一下有了兴致,接着对学生进行引导,辩证看公允价值计量标准的伏劣,掌握各种计量标准的特点,使得学生对现行制度规定的账务处理产生兴趣,进行思考,加深理解。其次,以生活的语言进行教学。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在讲授课本中复杂、深奥的会计原理、术语时通过相关的故事、比喻、小笑话、典故等生活化的语言把会计教学中出现的复杂问题简单化,抽象问题具体化,深奥问题通俗化。例如:在讲解“有借必有贷”时,我说这是会计的一种艺术,是一种平衡之美,是一种有如岸边似画的风景和水中美丽倒影的对称之美,讲 “凭证、账簿、报表”是一种不断循环的艺术,讲“持续经营”是连绵不断的流水,人为的“会计分期”是抽刀断水,使学生感到形象生动而倍感亲切。在学生对概念正确认识的情况下,把“在建工程”、“固定资产”、“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固定资产清理”的关系,戏说为男朋友是在建工程、老公是固定资产、关系不好提前要有减值准备,离婚了就是固定资产清理,使枯燥的内容变得生动有趣,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教学灵活多样
一位优秀的教师,不仅要掌握专业知识,也要掌握教学艺术,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这样才能提高学生对学习会计的兴趣,使学生深深地被教师精彩的课堂组织艺术吸引而产生浓厚的兴趣。教师在教学中将现实生活中与会计问题相关的成语、故事、比喻、小笑话、典故等引入课本,将课本中复杂、深奥的会计哲理,会计术语同现时生活相联系。通过会计问题生活化,就能把会计教学中出现的复杂会计问题简单化,抽象会计问题具体化,深奥会计问题通俗化。例如:在讲资产的概念时就用“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来比喻资产的重要性。在讲“负债”的概念时用生活中的“拉饥荒”来比喻负债。在讲“商业汇票”时用“借条”比喻商业汇票,把给人家打借条叫“应付票据”,收到别人的借条叫“应收票据”。用“借鸡下蛋卖蛋还钱”来比喻“融资租赁”。在讲利润的形成和利润的分配时,把企业利润的形成过程形容为“做蛋糕”,把企业的利润分配过程形容为“切蛋糕”等等。例如:在学习过一种典型例题的做法,学生对该部分内容有了初步了解以后,要不失时机地提出该题的变形形式,并且有意识地提醒同学这种改变以后会使习题会出现什么样的变化,并布臵两道类似习题作为巩固练习,通常可以使学生学会举一反三的学习方法,从此加深对于会计的理解。又如在讲总账科目与明细科目关系时,把总账科目比喻为“父目”,把明细科目比喻为“子目”,总账科目与明细科目间的关系是“父子”关系,等等。这种比喻的教学方法,化解了教学难点,提高了教学效率,有时甚至在笑声中一劳永逸地解决那些原本很难说清的问题。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灵活地采用多种教学方法,这对激起学生的兴趣十分重要。
三、课堂与实践相结合
首先,教师将教材中纯文本的的经济业务内容转化为实践性资料,主要是采用演示法,会计学科的演示教学是一种通过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演示和讲解专业知识、实务操作过程的实践性教学方式。如把原始凭证、记账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结合教学内容,进行幻灯演示教学、多媒体教学课件演示教学等,在多媒体教学中将前后的学习内容有机的穿插起来讲解。这样教学,学生不仅掌握了会计凭证的内容,掌握了填制会计凭证的技能,还复习了会计账户的内容,大大提高了教学内容的直观性和生动性。其次,在实践教学中,学生的练习和作业也要尽可能充满实践性。教师进行实操演示后可由学生模仿,在做练习时也尽量采用具体凭证进行,可当堂评比,促使学生自觉学习。通过对实践性资料的练习,可扩大学生接触面,强化学生识别、理解和分析原始凭证的能力。在做作业的过程中进行实践性业务操作,不仅能使学生掌握各类经济业务的会计处理知识,而且使学生明确在实际会计工作中对某一笔经济业务应该使用哪种会计凭证,需要几张会计凭证才能完成,并掌握填制会计凭证的技巧。学生用真实的会计凭证做作业比单纯做会计分录,自然做得更加认真和耐心。学生练习有了原始凭证等实践性资料,作业又使用了真实的会计凭证,他们的学习兴趣更浓。通过学生学习实践性的不断训练,可使学生的专业基本功更加扎实、娴熟,毕业后,能较快适应工作岗位的需要。最后,模拟实习一般在校内会计模拟实验室进行,它以一个企业一个生产经营周期的基本业务以及前期有关资料为基
础,利用会计凭证、账簿、报表模拟企业财会部门会计实务处理,是一种全面性、系统性和综合性的实践性教学。有了平时课堂教学的实践性教学作铺垫,进行校内模拟实习时,学生的实习兴趣不再停留在如何识别原始凭证和如何使用会计凭证等实践性资料上,他们的兴趣会根据学习任务和目标转变为如何全面地、系统地、综合地运用课堂上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技能进行实务操作,以此来检验自己实务操作的适应能力、职业判断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只有通过运用多种方法,激发学生学好会计的浓厚兴趣和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才能更好更快地提高和保证会计的教学质量,取得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参考文献:
[1]曾辉华:会计教学模式改革探索,《会计研究》,2013.[2]汤湘希:谈会计教学组织与教学方法的改革《财会月刊》,2013.[3]张瑞君:关于利用信息技术建立会计教学新模式的思考《会计研究》,2014.[4]郭秀珍:成本会计教学改革的路径选择《会计之友》,2014.
第二篇:学习兴趣的培养
小学心理健康课教案——学习兴趣的培养
活动目的:
通过学生对自己的兴趣爱好及其产生的原因进行交流,让学生懂得兴趣在人们生活中的积极作用,从而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
活动形式:展示兴趣、交流评论。
重点难点:
⒈重点:使学生了解兴趣的力量是巨大的,从而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
⒉难点:启发学生寻找对某一事物产生兴趣的原因的,从而懂得兴趣是可以培养的。活动准备:把教室布置成展览室的形式,学生事先准备好自己最感兴趣、最拿手的作品。活动过程:(学生按兴趣分组坐)
一、导入
同学都好相信大家一定都知道伟大的生物学家达尔文吧!他能取得这么大的成绩,同他小时候的兴趣爱好有着密切的关系。他从小就喜欢和昆虫打交道,对昆虫有着极其浓厚的兴趣,常常整天整夜地观察和研究这些小生物。这为他长大后从事的研究工作打下了基础。一个人的兴趣爱好对其自身的发展是有很大影响的。
二、活动与训练
我们每一位同学也一定有自己的兴趣和爱好 , 那就请同学们大胆地向大家展示一番吧!⒈学生们互相观看同学们展示的小制作及书画作品。
(作品陈列可分为“心灵手巧屋”、“舞文弄墨角”两大板块领。可分设两位流动讲解说(由作品作者亲自担任)。两组可同时展出,然后再交换参观。
⒉全体同学观赏同学的文艺表演。
(学生坐回原位,教室由展览厅转换成小剧场。教室当主持人,同学即兴表演节目可以事先录制的节目穿插进行,其他同学给予热烈的掌声以致鼓励。)
⒊学生交流产生的原因:同学们各自有着不同的兴趣和爱好,这里面肯定有各种原因,说不定其中还有有趣的故事呢!下面让我们互相交流一下吧!
⑴分组介绍自己作品的制作过程,交流自己产生兴趣的原因。
⑵互相评论。(应以鼓励为主,有意识的归类分组,可使交流内容较集中。)⑶各小组代表向全班同学汇报交流情况。
⑷教师点名兴趣的可培养性及重要性:
看来,我们每一个人的兴趣爱好产生的原因是多种多样,可能是受家庭中某一成员的影响,又可能是从日常生活的某一事物中受到启发、触动。但不管怎样,只要你们对某一事物产生兴趣,它就会使你们对它孜孜不倦地去追求和研究,进而获得重大的发现和成就。
三、总结
同学们,从刚才的活动中,我们懂得了:其实兴趣爱好是可以培养的,兴趣将诱使你去做好某一件事情。从刚才的展示和表演中,我们已经看到了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在学习知识技能上的潜力。因此,为了更好地学习知识、学习本领,为将来踏上社会打基础,我们应该学会从小培养自己在学习上的兴趣。相信只要你们有了兴趣,定会为之努力,也必将会得到累累的硕果。
(学生继续参观同学的作品,并向已取得成绩的同学表示祝贺。)
第三篇:培养学习兴趣教案
热爱是最好的老师
——培养兴趣
教学目标
1.通过活动,使学生感受到良好的兴趣爱好会给自己带来的快乐,让自己获得无穷的动力,对那些还没有形成自己中心兴趣的学生加以适当的引导。
2.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团结合作能力。
3.激励学生积极培养自己的兴趣,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教学重点
让学生感受到良好的兴趣能让自己的生活丰富而快乐,浓厚而稳定的兴趣能成为学习的动力和事业成功的动力。激励学生积极培养兴趣爱好。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引入
亲爱的同学们:每当星期五,你们总是早早准备好,因为做自己喜欢做的,感兴趣的事,总是那么令人快乐,我特意写了一首儿歌送给大家。让我们一起拍起小手,一起来诵一诵。(全班齐诵《兴趣小组快乐多》)。
兴趣小组快乐多
开心快乐星期五,兴趣小组真丰富。书法小组练耐心,把字写得快又好。绘画小组真叫棒,人人都是小画家。乒乓小组气氛好,努力训练争第一。舞蹈小组练舞蹈,形体优美姿态多。手工小组拿剪刀,个个都是巧手匠。
合唱小组嗓子好,唱出歌儿真美妙。摄影小组就是帅,手拿相机展风彩。收获多,快乐多,兴趣小组就是好!!说起兴趣,我们的脑海中马上会浮现我们喜欢做的事,我们的心中就会装满快乐,我们今天的班会主题就是“兴趣伴我快乐成长。
同学们你对什么事情感兴趣,他给你带来了哪些收获和快乐呢?
二、展示得意之作
1.如果将兴趣加以培养,就会成为你的特长,你的才艺。现在就将课堂还给你们,请同学们尽情展示吧。
学生分成四个小组:心灵手巧组、书画天空组、快乐歌舞组、杂相组,呼喊自己小组的口号,在小组长的主持下展示作品。
2.看了同学们的展示,老师想到了一个词,那就是多才多艺。而且我在课前了解到许多同学积极培养自己的兴趣,并且取得了一些成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多媒体展示学生获得的各类奖项和取得的成果。)让我们为他们取得的成绩鼓掌贺采。
三、名人故事
古今中外的名人他们小时候有什么兴趣,兴趣与他们的成长又有什么关系呢?让我们一同来听2个小故事,他们的故事会对你有哪些启示呢?
1、达芬奇的成长故事
达芬奇是欧洲著名的画家。他创作的《蒙娜莉莎》成为世界名画。而他之所以能够成为一名画家,就在于他的父亲及时地发现了他的爱好,并为他发展
绘画艺术创造了条件。
1452年,达•芬奇出生在意大利的一个小镇上。儿童时代的达•芬奇,喜欢大自然的景色,对画画很有兴趣。有时,他独自一人坐在草丛中,用心地观看五彩缤纷的花草树木,然后描绘着那些花瓣和树叶的形状。他喜欢钻山洞,进去探索里边的秘密。他每次从山洞走出来时,总要捉几个小动物出来,带回家里,仔细地观看,并且按照小动物的样子进行描绘。开始画得有些四不象,但是,时间久了,他画的那些东西渐渐有了画意,镇上的人们都称他小画家。
有一天,邻村一位农民拿着一块木板,来到镇上,交给了达芬奇的父亲,说:“请你家的小画家在上面画些东西。”父亲当即答应了,但不知是什么原因没有告诉儿子。过了一些天,达•芬奇发现家里有一块木板,就将它锯成一个盾牌。盾牌做成之后,他看到上面什么也没有,不大好看,他想来想去,就将自己最熟悉的小动物画了上去。画成后,他拿去给父亲看。父亲看到上面画的有蛇、蝙蝠、蝴蝶、蚱蜢,还有一些叫不出名字来的小东西。不仅数量多,而且形象逼真。父亲高兴极了决心支持孩子去学习艺术,把孩子培养成为一名画家。
从此,达芬奇走上了绘画之路,他在画家罗基奥的具体指导下,通过勤学苦练,终于成为举世闻名的画家。正是他对画画的兴趣成就了他的理想。
2、姚明与篮球的故事
大家一定都认识姚明吧,姚明为什么会成为一名出色的篮球运动员吗?我给大家带来就是姚明与篮球的故事.姚明出生在一个体育之家,父母都是打篮球的,也许是家庭环境的熏陶,姚明从小灵活好动,特别喜欢皮球。有一次在全运会篮球决赛时,中国女篮教
练周懿娴十分喜爱姚明,把自己喜欢的一个特制的小篮球送给了他,希望他长大后成为一名出色的篮球运动员。姚明整天抱着小皮球不放,吵着要爸爸妈妈教他打篮球。父母亲一有空便跟他“耍球”,逢到自己训练和比赛,也常带他去看球。有时,他撒娇吵闹时,妈妈只要拿着小皮球来哄他,立刻就会破涕为笑。做爸爸妈妈见到这种情景,心里真有说不出的高兴:真希望他快快长大,成为一个优秀的篮球运动员。
正是姚明对篮球的这种喜爱,加上后天父母对他的培养,自己的努力,成就了他的篮球梦想。
3.学生交流听故事后的启示。
俗话说得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有了兴趣还不一定能成功。要成功必须先立志。一旦认准目标,就应该持之以恒,不懈努力。
四、主题升华
同学们,成才的道路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象我们所熟知的世界级球星姚明,当初曾有位知名的教练说他不会成为一名出色的篮球运动员,但是姚明没有放弃自己的理想,在父母的鼓励下,他通过刻苦的努力终于站在世界球坛上.同学们,当你遇到困难和挫折时,千万不要轻易地放弃自己的目标,老师送你们八个字,用这八个字去对待自己喜欢和热爱的事,那么你定会体验到什么是成功。这八个字就是“永不言败、锲而不舍”。
兴趣是一扇快乐的门,打开它,你能收获欢声笑语;兴趣是一座五彩的桥,通过它,你能到达成功的彼岸;兴趣是一个神奇的精灵,拥有它,你的未来将精彩无限!
第四篇:中学生作文学习兴趣培养
中学生作文学习兴趣培养
教师可以采取不同的形式和方法,把作文的主动权交给学生,逐渐把“老师要我写”变为“我要写”的自觉的要求。培养学生的作文兴趣,主要是培养学生对观察生活、思考生活的兴趣。要提高作文写作能力,没有什么捷径可走,唯有通过用“眼睛看”、“耳朵听”、“脑子想”、“手指写”,并于此循环锻炼、反复加强,写作水平才能有所提高。应用文写作教学必须要以学生为主体,围绕学生“看、听、想、写”这四个方面,结合学生自身实际,充分考虑学生的情感、思维、兴趣和需要等因素,努力转变教学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改善教学手段和方法,才能使应用文写作教学水平与质量有所提高。
相对于城市里的学生而言,农村中学生生活中所接触到的新鲜事物要少一些。可供阅读的书籍较贫乏,学生的知识容量相应地变小,而一般的父母只要求自己的孩子考个好成绩,至于孩子的语文水平,特别是作文水平是不关注的。长久如此,孩子们就会这样想:连父母亲都认为作文是不重要的,那我何必花太多时间在上面呢?这样,无形当中父母的态度又是对学生作文兴趣的养成的致命一击。以前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会自然而然地把按教学计划教完课文作为硬任务,并且尽心尽力地去教完教好,因为它与考试有极重要又很明显的关系。而把教作文当作软任务,少教几次作文都无防。当然,这和目前的应试教育有着必然的联系,但一味为考试而写作,势必使学生失去了对写作的热情和兴趣。
总之,兴趣的产生,有时是天生的,更多是后天形成。农村中学生对作文兴趣的产生更多是靠语文教师的精心培养。那么如何改变这种现象呢?如何给他们的语文补充营养?
一、丰富作文训练方式、方法。
1、教师写“下水作文”,激发学生创造热情。
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教师写“下水文”是重要的方法之一。无论教师的写作水平如何,与学生一同投入写作的“海洋”游上几个来回,都会使同行的学生兴奋不已。其好处有几方面:一是教师从自身的体验出发,给学生介绍自己的创作过程,如何立意,如何选材,等等,使学生倍感亲切;二是让学生充分体验与教师尽情交流的快乐。同一个题目,同一种要求,同一个时间,这本身就体现出语文教学迷人的人性色彩,学生渴望交流的愿望得以实现,必然会给写作创造一个宽松和谐的心理环境;三是教师敢于把自己的“下水文”拿进讲评课堂,与学生作文放在一起比较,让学生挑刺,并尝试着说出自己的理由,这样的一个评判过程,必然会使学生的写作兴趣大增,并始终保持战胜老师的“欲望”。
2.教师巧妙利用批改,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1)快速批阅,及时反馈 学生交上作文,有的是为了完成任务,有的则当作是自己一次精心创作的尝试,渴望很快得到结果,老师就应及时批阅及时发放,让学生尽快品味到写作成功后的喜悦。这就可以满足学生求知的心理,又可以让学生了解到自己写作中存在的不足,看到自己的进步,尝到成功的滋味。
(2)多给鼓励,少给批评
每个学生的每一篇作文,大多是经过他们冥思苦想而取得的成果,理应受到老师的尊重和理解,所以,老师在批改学生的作文时首先要发现学生作文中的闪光点,哪怕就一个精当的词,一个优美的句子,都要及时地给予鼓励,在文后给予肯定的评价。
(3)批改具体,不能空泛
作文批改要解决具体问题,使学生作文水平有所提高,就不仅要在字、词、句、修辞等问题上指出不足、进行修改,更要在文章的布局谋篇、材料选择、详略安排等较抽象的问题进行具体、细致的修改,让学生明确其进步,从而使其作文兴趣有所提高。
3.让学生亲近生活,拓宽作文视野。
按心理学的观点,兴趣是以需要为基础的,是通过实践活动逐步形成的。因此,教师可以采取不同的形式和方法,把作文的主动权交给学生,逐渐把“老师要我写”变为“我要写”的自觉的要求。培养学生的作文兴趣,主要是培养学生对观察生活、思考生活的兴趣。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其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生活本身是丰富多彩的,是作文的源泉。文章是客观生活的反映,这种反映是以人的心理为中介的。生活正是广阔的海洋,只有热爱生活,才能积极地投入生活的怀抱,才能从中获取知识,增长才干。要注意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体验生活的良好习惯。光有生活,而没有体验,往往写不出鲜活生动的文章来。这就要求学生首先学会做人,有目的、多层次、多角度地感受生活,在生活中捕捉写作素材,丰富知识,让其亲身体会到生活中有取之不尽的写作宝藏。
二、通过阅读,积累语言。
1、充分利用好课本资源,为写作打好基础。每当我讲到课本上的现代文名家名篇时,我都会让学生选一些自己喜欢的句子或段落摘录下来并谈谈自己喜欢的理由,有时凡是遇到对学生写作有好处的篇目我都让学生写自己独特的感受,内容字数多少都不限。而对于古诗文,我都是让学生把自己想象的美好意境或优美的画面描述出来。通过这些方法,我不仅帮助学生理解了课文,而且又把阅读与写作结合起来,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写作水平。
2、利用课外读物,扩大阅读量,积累语言。开展丰富课外活动,提高学生语言文字能力。
提高学生作文能力不能仅仅靠语文课堂,大家都知道,语文课外阅读,是学生语文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我们农村学校条件差:图书少、网络信息不发达,学生几乎没有什么书可读,再加上学生学习时间紧,读书的时间很少。其实,只要我们动脑筋,办法总比困难多。比如:
(1)持之以恒地向学生选送优美的时文,尽可能地弥补语文学习环境的先天不足。优美的时文散见于各类报刊杂志,如果我们将其汇集起来,送给学生,那么学生就能用较短的时间,获取大量的知识信息。
(2)尽可能地多开展一些有助于学生提高语文能力的各种活动,诸如读书报告会、知识竞赛、辨论会等;
(3)鼓励学生大胆参加有关的征文活动,积极向有关报刊杂志投稿,发动学生自编刊物,激发和满足学生的发表欲。
总之,只要学生留心观察、用心读书、欢心活动,便会有自己的想法:想法的形成和想法的表达都要用到语言文字。
3、积极想办法改善阅读环境、培养学生阅读习惯。
农村学生语文学不好,很大程度上是由于阅读量的不够。在农村这样一个缺少阅读条件、阅读氛围的环境里,学生们是很难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的。因此,语文教师可以先成为学生阅读的眼睛,把他们带入文学的殿堂,然后再慢慢培养阅读的习惯。
在教学中,我们要学会“讲故事”,所讲的内容可以结合课文,也可以从课外信手拈来,只要能提高语文修养,可以不必受主题、题材、表现形式的束缚。学生在老师的熏陶下,便会慢慢地对文学产生兴趣,便会试着去搜寻那一类的文学作品,从而喜欢上文学作品,慢慢地便养成了阅读审美的好习惯。
在阅读中,帮学生解决书本的来源问题。每学期初,要求学生每人互相借两本好的阅读书或者作文选、读者文摘、意林、语文报、中学生阅读、智慧背囊、让中学生感动的中外故事等,成立班级读书角,学生在学习之余随时都可以阅读,而且每个学生都可以读到不同的书,这就弥补了书少的不足。解决的方式其实并不少,关键在于师生之间对阅读的重视与否。恰如荀子所说的关键在于为与不为:[2] “为之则难者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
三、积极开展课外活动、改善阅读环境。
开展丰富课外活动,提高学生语言文字能力。提高学生作文能力不能仅仅靠语文课堂,大家都知道,语文课外阅读,是学生语文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也许有人会说,农村缺少开展课外活动的条件。其实,只要我们动脑筋,办法总比困难多。所以我们有必要加强课外阅读的组织与指导,使课外阅读真正落到实处。制订计划,统筹安排。调查中发现,学生的课外阅读随意性强。进行课外阅读必须从温州的实际出发,结合课堂教学,制订切实可行的课外阅读计划。重点做到时间落实列入课程表,雷打不动。还应把课外阅读计划纳入语文教学计划,做到课内与课外相结合,阅读与作文相配合,统筹安排。辨明关系,提高认识。现在学生的课外阅读偏重于言情武打漫画等消遣类的书籍,针对这种情况,或举办专题讲座,或进行个别引导,帮助学生辨明几种关系,提高认识。一是消遣与求知的关系;二是流行与需要的关系;三是拙作与杰作的关系。具体引导,激发兴趣。初中生的年龄特点使他们在课外阅读时易受情感的支配,兴趣在阅读一些不太适合初中生阅读的书刊上,更有不少学生由于没有养成读书的习惯,缺乏课外阅读的兴趣。所以我们要对学生进行具体引导和个别指导,采用形式多样丰富多彩读书活动,如文学欣赏课、诗歌朗诵会、演讲赛、文学社活动、甚至学校老师对学生的各项奖励以赠书的形式等等,以次来激发学生健康的阅读兴趣。配合教学,选择读物。学期或的推荐,一定要根据课外阅读计划,配合教材的学习,认真审慎地选取高品位、高质量的读物,开列一个比较适量的系统的清单。重点要推荐一些中外名著,来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作为语文老师更要广泛涉猎,及时了解阅读有关适合中学生阅读的课外读物,教师也应该有自己的课外阅读,这样更有利于向学生推荐书目,更有利于与学生交流,对其进行引导。传授方法,培养习惯。达尔文说:“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为了提高阅读效率,必须从实际出发,引导学生用科学的读书方法进行课外阅读,切实截决“怎么读”的问题,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阅读习惯。阅读方法包括读书的方法(如默读法、跳读法、精读法、略读法、速读法等)和做读书笔记的方法(如圈点批注法、分门摘录法、提纲挈领法、写心得体会法等)。传授这些发要指导学生在具体运用时要不拘一格,根据自己的需要灵活运用。组织交流,检查督促。在课外阅读中组织好学生之间的交流非常重要,学生间的互相影响产生的作用有时比教师指导更大。另外,交流活动还能激发兴趣,促进课外阅读的开展。教师应分阶段地开展一些活动:召开读书报告会和读书经验交流会;开展读书笔记展览评比;举行读书知识比赛;举行朗读或快速阅读比赛;举办手抄报、演讲会、故事会、网上作文比赛等等。组织这些活动要有计划,认真实施,才有效果。
总之,只要学生留心观察、用心读书、欢心活动,便会有自己的想法:想法的形成和想法的表达都要用到语言文字。这样,时间长了,学生的语文能力就自然而然提高了。
在培养作文兴趣方面,教师的引导作用是极为重要的。但同学们也可以结合自身的特点,看自己爱看的书,写自己想说的话。当然,有了学习语文的兴趣,只是有了学习的动力,而要真正学好语文还要有持之以恒的毅力,求学历程总是艰辛的,但你若有了审美的欲望与求学的兴趣,便能使作文写作驾轻就熟,即使再苦,也是乐在其中,让学生感受“学海无涯乐作舟”。
第五篇:怎样培养儿童学习兴趣
怎样培养儿童学习兴趣?
“兴趣”是人的认识活动所需要的情绪表现。如表现在人们认识事物过程中的良好情趣上。一个人对某一事物有兴趣,表明他愿意更深入、更多地认识对他有意义的这个事物。学龄初期儿童兴趣活动的特征是,兴趣已在幼儿期就发生与发展;但兴趣多限于自己愿意做的事情上,而且,兴趣缺乏动机,并容易转移。而儿童入学后,在学习活动中,并不是所有的课程都使他感兴趣。因此,使儿童对全部学习内容者都感兴趣,并轻松自如进行学习,就需要调动儿童的意志活动参与,使其运用意志活动努力迫使自己去学习不感兴趣的课程。具体方法主要是培养儿童的广泛兴趣:家长、老师要争取儿童对多数课程都有浓厚的兴趣。兴趣,反映着人对客观事物积极的认识倾向,因此,兴趣能推动人去探索新的知识,发展新的能力。儿童对学习的兴趣与取得的学习成绩密切相关。儿童兴趣的指向性,受先天素质的影响,如有的儿童喜欢上语言课,而有的却对算术感兴趣。兴趣的后天培养、教育能起重要作用,如学校老师以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即可把儿童的兴趣吸引到学习上来,家长可用新颖的文具把儿童的兴趣吸引到作业上来,这样,就很容易培养起儿童的学习兴趣。有人观察到,儿童所处环境中,成人的学习态度,对儿童的学习兴趣有很大影响,如父母爱学习,常谈学习的重要性,善于给儿童买些有益的书籍等,儿童对学习便会产生热情,对各门学业会倾注很大兴趣,所以父母要善于给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