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现状

时间:2019-05-15 04:38:0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舞蹈现状》,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舞蹈现状》。

第一篇:舞蹈现状

当前舞蹈艺术教育中存在着的诸如师资素质不高、教学水平较低、教学模式单一,缺乏相对系统、科学的教学体系以及教学环境较差等等问题已经成为老生常谈。如何解决这一系列的问题,我以为至少可以从认真考虑课程设置和院校培养人才的定位等问题着手。

人才培养目标与社会需要脱节 爱舞蹈网 中国舞蹈门户

就全国范围来说,舞蹈高等教育主要有两类院校:一是以北京舞蹈学院为代表的职业院校;一是以北京师范大学为代表的高等师范教育院校。这两类院校对各自的教学目标和人才定位是完全不同的,高师院校主要是为各大、中、小学培养师资,重视综合素质的培养,而舞院则是以为各专业歌舞团体培养职业舞者为主,强调专业技术技巧的训练。当然,无论备院校的教学目标有多么的不同,就业问题都是被共同关注的。那目前我们的就业情况如何呢?社会的需求又是什么? 我爱 舞蹈网 www.xiexiebang.com 舞蹈的就业情形应该说是处在一种畸形之中。一方面,许多专业剧团在舞蹈演员的需求上“嗷嗷待哺“,另一方面,许多大学毕业生却无法找到自己“适合”的工作。作为舞蹈教育工作者,面对这样的趋势,我们有必要进行反思。每年:就业压力的严峻形势固然是客观存在的,我们仍应该更多地从内部因素来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舞蹈教育需要从培养“专业的舞蹈艺术人酒才”,转变为“适应社会需求的综溯合人才”。

在传统舞蹈教育体制下,我_们可以看到,每学期的专业技术课_占60%I以上,“舞蹈内容“成为舞蹈艺术院校培养学生的主要部分,而所谓的文化课程,仅占30%多甚至更少。从课时比例上,足以看出重视的程度。可能我们已经习惯鏊于专业技术课“一边倒”的课程设置,这样能够体现舞蹈的专业性,可以培养不同舞种的专业人才,而不是社会需要的全能型实用人才。强调专业性的训练,无可厚非,可一味追求技能性的训练只能培养出“将才”,充其量是一个记忆很多舞蹈组合和舞蹈剧目的“机器人”而已,无法满足这个创新时代的需求。因此我们需要根据社会需求来进行课程设置和人才培养,使舞蹈教育体制步入到良性教育的循环链中。爱舞蹈网 aiwudao.com 教学模式单一 copyright aiwudao.com 在传统教育体制下,我们的舞蹈教学还是从前的口传身授,这样的教学方式,以今天高科技信息化的角度来看,是老化落伍的,课堂上永远是单一素材的组合教学,注重的是对于组合教材的模式和记忆,而实用性和创造性的教学相对偏见,甚至没有。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除了受限于舞蹈艺术的特性——动作性之外,最主要的原因是师资的问题。不论是高等师范院校,还是各职业艺术院校,担任专业课的教师多数是毕业全国高职艺术院校的高材生。他们所受的教育是自古传承的口传身授的教学方式,因为这个是我们长期接受和掌握的内容,所以我们也只能用这些去教授自己的学生。甚至很多学生在进入高等院校继续深造时,发现学习的内容竟与中专所学课程没有差别,唯一不同的就是换了一位教师,换了一间教室,换了周围的同师而已。教师自身缺乏创造力和综合行知识结构,造成了舞蹈教学模式的单一反复,没有达到“教学相长”的效果,一个教师,如果自己没有综合型的知识结构,那么他只能将自己所学的原样照搬地教给学生,缺乏创新,不适于当下的教育理念与发展要求。相对于职业院校而言,高等师范院校一直以培养所谓的“帅才”自居,培养的学生应是综合实力强,有较好专业技能,同时具备较强的理论研究能力,是可编可演可研究的全才。可是一些院校的教学模式依旧是职业院校的单一组合教学,没有形成高师特有的教学模式。究其原因,这些院校在引进师资的时候,都会遵循一个“潜规则”,即作为教授舞蹈理论课程的教师,他们会首先考虑高师舞蹈专业毕业的学生,而教授技术技巧课的教师则以舞蹈学院等职业院校与歌舞团体的学生或演员为先!,这样的高度统一,致使舞蹈教育如同工业化复制一样,培养出来的学生都是一模一样的,失去了个性和特点,无法看到自身的优势和闪光点。考核制度的缺乏

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教不好的老师。”可见教师在教学环节中的重要作用。作为知识传承的载体,教师是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他需要根据学生不同的心理认知程度,运用适宜的教育手段和方法,组织教学内容,确保学生快速吸收,保证教学质量。因此,不论是职业艺术院校,还是高等师范院校,在少币资评定方面都应具备一套考核标准。对于舞蹈教育管理来说,“考核监督”是一个鲜少触及的话题,它包括完善的考试制度、科学公正的检验标准以及强有力的监督措施。

就目前舞蹈教育现状而言,以上三点都是弱化、甚至缺乏的。首先,从考试形式来看,大多开设舞蹈专业的地方院校,每学期的专业课考试都以看课汇报的形式来完成。无论中专还是大学,考试形式都是一样的,内容也是教师事先安排训练好的,学生们只是被动地接受。考试结束之后,学生们会忘记所有的动作和试题,这是一种最纯粹的应试行为,最终测试的是学生的记忆力,而不是舞蹈能力。舞蹈考核的是学生对于备不同风格舞种的掌握和表现,因此,对于学生的考试成绩和评定标准,会存在很大的主观因素,教师的个人喜好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考核成绩的公平性。正是因为我们舞蹈教育缺乏有力的教学监督措施,才会出现教师教学随意,没有目的性,盲目对学生进行训练的现象。作为高等院校,特别是职业艺术院校,必须建立评定师资教学质量的制度,做到“有制可依、有制必依、严格执行、违制必究”,这样才能促使教师在教学中秉持科学系统的训练万法,有计划地展开自己的教学,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完成每学期的教学任务。

舞蹈是个开放而广博的学科,包括舞蹈表演、编导、理论、教育等相关内容,面对现今更加广阔的舞蹈市场,面对现在人们对舞蹈的热爱与关注程度的不断加深,我们的舞蹈教育者们有责任培养出适于社会需求的舞蹈人才。从根本上,将人们过去对舞蹈的一些偏见与错误认识纠正,向人们传输一种思想,这种思想不仅在舞蹈艺术中引领风尚,而且在其它领域可以同样给入以启迪!作者 舞色空空

第二篇:高校大学生舞蹈教育的现状

高校大学生舞蹈教育的现状、归因及对策初探

摘 要:本文对高校大学生舞蹈教育的现状、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对高校大学生舞蹈教育改革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高等院校 大学生舞蹈教育 对策

大学生舞蹈教育是艺术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分析我国高校大学生舞蹈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探讨大学生舞蹈教育改革的对策措施,对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高校大学生舞蹈教育的现状分析

我国高等院校大学生舞蹈教育较其它艺术教育起步较晚。在对一些高等院校舞蹈教育的广泛调查中发现,各个大学实施舞蹈教育的标准和方法各不相同,有些学校把舞蹈教育作为人文素质教育列入社科部。有些学校设立单独的艺术中心,建立大学生舞蹈团,把舞蹈团归属于学校团委。有些学校则习惯性的把舞蹈列入体育系,开设舞蹈选修课。造成这些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各个大学的经济状况、舞蹈教室、舞蹈师资还不够完备。不过短短几年内,随着人们对高等院校艺术教育的重视,舞蹈教育不断发展,成为今天学校素质教育里一项重要内容。尽管尽管各高校实施舞蹈教育的方法和标准各异,但都重视舞蹈教育所具有的娱乐功能和教育功用,充分发挥舞蹈教育在培养大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能力、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以及塑造良好的体态美中的重要作用。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家一直倡导对高校学生进行艺术素质教育。舞蹈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一部分走进大学课堂,使许多关心舞蹈教育的人感到欣慰,同时,怎样使舞蹈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真正地发挥作用,也成为每个从事普通高校舞蹈教育的人都在思考的问题。舞蹈教育作为艺术教育的一部分,目的是为科学技术的发展培养更加优秀的复合型人才,而不是单纯的培养学生的舞蹈技能和表演能力。否则,舞蹈教育在艺术教育中与科学技术人才的培养难以接轨。从这个视角出发,我国高等院校舞蹈教育在素质教育中所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舞蹈教育在普通高校中更多的是从事实践性教育,普及面不大

目前普通高校的舞蹈教育的教学内容一方面是舞蹈作品的学习;另一方面是为丰富校园文化活动的节目排练。由于受年龄身体条件的限制,许多普通学生对舞蹈课的学习没有信心,害怕学习舞蹈,特别是在农科学生身上尤为严重。所以从舞蹈作品学习上进入更深入的教学尤为困难。而在从事校园文化活动中,舞蹈更多的是让学生观赏,参与性不强,如果对舞蹈的欣赏能力不强很难达成共鸣。因此,舞蹈教育的受众人群不如其他艺术门类,在高校艺术教育中和其他艺术类课程相比受重视程度不够。

(二)舞蹈课的内容设置没有与创造性人才素质的培养相结合 目前,普通高等院校的艺术教育以提高技能及欣赏水平为目的,以培养学生的艺术思维能力、艺术情趣及对“美”的认识为中心。舞蹈教育只重视学生技能的提高和艺术思维能力的发展。没有把提高学生的艺术认识与培养创造性人才相结合。普通高校培养人才大多以科学思维能力为重点,艺术思维的形象性,可以完善并影响、促进科学的逻辑思维。虽然科学思维严谨、抽象,与艺术思维的感性化、形象化有本质区别,但事实上,人的思维方式是复杂的,非线性的,具有复合性的特点。艺术思维具有感性形象的特点,当其与科学思维相结合时,两者的有机结合、互相作用,更能拓展人的思维空间,启发与弥补逻辑思维,有助于科学思维获得成功。所以,高等院校特别是农科类占主流的院校的艺术教育若忽视与科学技术研究活动相结合,就会与真正意义的素质教育脱节。

(三)舞蹈教育与其它人文社会科学教育相脱节

舞蹈教育在培养大学生艺术技能的基础上,更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艺术欣赏能力、艺术评价能力以及对事物特有的艺术洞察力,还应该将舞蹈与其它人文社会学科转化成综合的感受力,即舞蹈教育的重点应从舞蹈本体转移到与其它学科结合上,如与美学,哲学,心理学,社会学、建筑学的结合。刘青弋教授曾说:“舞蹈的跨学科理论主要包括舞蹈与人文社会学科相关的交叉学科(舞蹈美学、心理学、人类学、社会学、教育学)的理论以及与自然学科相关的交叉学科方面的研究。”举例来说,在实践课上要强调舞蹈知识普及。在上欣赏课时,当我们讲完作者、创作动机、表现内容、结构欣赏后,应将课堂内容再延伸一步,启发学生将自己的感受从艺术学、艺术社会学、艺术心理学、艺术哲学的角度阐述出来,从而丰富、完善艺术素质教育的内容。

(四)舞蹈教育未在艺术类教育体系中确立明晰的地位

目前,我国高等院校中开设的艺术课程大多以选修课为主,其中包括任选课与限选课。所开设的课程可分为三类:一类是以技能技巧为主的课程,如歌唱技巧、各种乐器的学习、舞蹈作品的选学等,此类选修课程的开课门数、规模因受各高校所具备的场地、经费、师资力量所限制而各不相同;另一类是为解决学生选学艺术类课程所必备的基础知识而开设的,如基本乐理和舞蹈基训等,此类选修课各高校一般都有;第三类是欣赏类的课程,不同学校开设此类选修课的内容各不相同,有古典音乐欣赏、有民族音乐欣赏、有西方音乐欣赏、有经曲音乐欣赏、有歌剧舞剧或剧目欣赏、还有单纯的专题音乐欣赏和舞蹈作品欣赏(高校有的不多)等。以上三类课程在各普通高校艺术类选修课中所占有比例各不相同,并没有统一完整的教学大纲和考核标准。

二、归因分析

普通高校舞蹈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主观上来说是认识不足,在思想认识上对舞蹈素质教育重视程度不够,受传统观念限制,舞蹈教育的规模有待以充分的扩展,在思想认识上更注重艺术类以外的文化知识的教育,而轻视舞蹈教育在人的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从对脑科学的认识而言,过去人们低估了舞蹈艺术对右脑的开发作用。科学家认为:左脑具理智、右脑富感情,右脑可参左脑作决策,人的言与行的和谐有赖于左右脑的互补作用。从古至今,人们对左脑的训练主要靠文明社会的语言和文字进行教育,长期造成了人左脑的训练居于优势而右脑发达不足,严重失衡横不利于个体素质的全面提高。因此,在高校普遍存在着对右脑开发不足,情感思维和形象思维的培养相对较弱的局面。

对高等院校学生的情商教育认识不够。对学生进行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让人更加适应社会,智商对人的发展至关重要,而人的情商在社会发展中能够使人的智商得到更充分的发挥。在艺术教育与社会的联系中,无论是前人的观察还是后人的具体艺术实践,都告诉我们艺术教育与社会的联系是一种双向关系的联系,受教育的人是通过艺术作品来启发艺术认识的。作为艺术作品本身的内容形式及体裁的繁衍,风格的形成以及艺术历史的发展,认识观念的多样化,都是为一定的时代背景,一定的社会条件,一定的生活条件所制约;艺术作品的形成是社会的产物,是社会生活的反映,这种反映是间接的、曲折的反映,这种反应是通过人的情感这一中间环节形成的,在认识艺术作品的过程中,人的情感受艺术作品启发而产生的认识观念同时又反作用于人的社会行为、社会关系。从客观的角度讲,高等院校从事舞蹈艺术教育的师资力量不足,教师的比例在从事艺术素质教育的教师中比例很小,甚至有的学校艺术教育没有舞蹈教师。而且从事舞蹈教学的教师受过专业舞蹈训练的不是很多。另外单纯的受过舞蹈专业学习的教师知识结构单一,教师的非复合性也成为我们推进舞蹈教育的障碍。舞蹈教师由于受传统艺术教育的影响,自身素质的缺陷,教学方法的传统化、舞蹈专业化、教学体系的不完善加之教师在学校中的重视程度不够,直接影响对学生的培养。同时由于普通高校从事舞蹈艺术教育的教师少而且没有形成气候,学术交流普遍不足。

三、对高校大学生舞蹈教育改革的几点建议

普通高校艺术教育在引导大学生走进艺术殿堂的同时,更要注意大学生能力的培养。只有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艺术思维能力,才能在素质教育过程中开发科学的智慧为科学教育服务。针对当前我国普通高校艺术教育的状况,笔者认为,舞蹈教育应进行以下几方面的进行改革。

实行“一主多辅”的课程体系显然将舞蹈艺术类课程列为各高校主干课程的想法并不现实。实际上舞蹈艺术类课程开设的种类越多,分科越细,越让学生无从选择。所以,应将众多舞蹈选修课科学地化整归一,加长课时,减少门类。无论开设什么类别的科目,应首先从素质教育的角度出发,其中最为重要的是要设一门在内容体系上具有渐近性、复合性的课程,即根据学生的身体条件和学习能力,以讲解基本的舞蹈艺术理论为基础,通过对艺术作品进行欣赏、分析并从其它艺术社会科学的角度评价、鉴赏艺术作品。舞蹈艺术类的课程应以此门课程为主,其它课程为辅。如果条件允许,可以将此门课程设置为学生的一门舞蹈艺术类必修课。这样就避免了学生无从选择的情况,同时也为选学其它门类的舞蹈扩大了空间。同时要贯彻好艺术素质教育的目的,在辅助性舞蹈艺术类课程的设置 3 上,开设一些舞蹈美学、舞蹈心理学、舞蹈社会学、艺术哲学等交叉学科的选修课程,以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

注意实践性教育形式,在进行舞蹈艺术素质教育的过程中,除了课堂讲授的形式外,还应开展一些校园文化活动。例如,舞蹈交流协会、沙龙、专题讨论等。在开展此类活动的过程中,除了要有一定的广度、深度外,还应针对不同艺术水准的学生组织活动。可以以艺术骨干分子作为“点”去带动普通学生,激发大学生对舞蹈艺术的兴趣与爱好,自发成立舞蹈团、艺术工作室等。扩大学生间的交流合作,在创作与实践的过程中学以致用,使理论在实践中得以深化进而达到通过艺术教育培养人才的目的。

完善师资的专业知识结构。目前,普通高校中从事舞蹈艺术教育的教师的知识结构面临着两方面的问题。一是舞蹈专业知识的学习,二是对心理学、哲学、社会学、美学知识的学习。只有培养出具有复合性知识结构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复合性的人才。所以,对高校舞蹈艺术类教师进行多学科的知识培训,是舞蹈艺术教育素质的一个关键环节。

总之,目前普通高校的舞蹈教育,需要重新确立培养目标,即由以技法教育为主转向艺术素质与科学素质综合发展教育。所谓艺术素质与科学素质综合发展,首先是艺术素质的发展,即舞蹈教育关注学生的素质提高而不是简单的“学习”、“欣赏”上。艺术素质综合发展,还需要把舞蹈艺术教育与科学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二者之间的相互促进和良性互动,从而为培养出复合型的高素质人才起到交叉互补的作用。培养目标是人才成长的方向和标准,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前提和指导。普通高校舞蹈教育在培养目标上的转向,将会影响到课程设置、教学设计、活动组织等舞蹈教学实践,将会对舞蹈艺术教育师资提出更多的要求,将把普通高校学生的艺术素质推进到一个更高的层次,最终全面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平心.舞蹈教育:一种重要的素质教育[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 1999:(3)[2]平心.舞蹈美育与素质教育[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 1999:(4)

[3]刘青弋.对应新世纪.北京舞蹈学院“舞蹈学”学科定位与建构[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2:(1)

[4]刘青弋.体现:舞蹈文化研究的根本[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 2002:(1)

[5] 王国宾等.关于舞蹈美育与素质教育的研究[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 2002:(2)

第三篇:农村舞蹈教学的现状分析

农村小学舞蹈教育的现状分析

摘要:新课改实施以来,一直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但因为长期的应试教育带来的负面影响,小学舞蹈教育从未受到重视。特别是农村小学开展类似的艺术教育更是难上加难。就这一现状本文从舞蹈在农村小学的存在感,舞蹈本身的传承性与能促进学生,学校发展等等方面进行初步分析,来突出小学舞蹈教育的重要性。

关键字: 舞蹈教育 艺术教育 教育现状 课程结构

一、舞蹈课在农村小学教育中的现状

教育的根本点在于基础教育,也就是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教育在九年义务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和发挥着极大的作用。学生基本情操与价值观,在这时期的塑造是很重要的。舞蹈教育可以作艺术教育的一种形式,对学生的情感与德智发展的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可是小学教育中没有舞蹈这门课程,因为农村缺乏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教师的专业素质低,技能不全面,这门课程对现阶段的小学教育来讲也许没有实施价值,这就制约了农村舞蹈教育的发展,但从教育本身来看,开展农村小学教育的舞蹈教学是一项值得进一步探讨的工作。

首先在农村小学教育中舞蹈教育的现状不容乐观,造成这种显现的原因有两大部分:从老师本身来说:(1)师生热爱舞蹈,会通过第二课堂来学习舞蹈。这部分的教师师范学校毕业,经过学校系统的教育,具有扎实的舞蹈基本功和表现能力以及简单的一些幼儿舞蹈创编能力,能胜任兴趣班舞蹈教学工作。(2)一小部分老师喜欢欣赏舞蹈演出,也有一定的学习热情。这部分教师有自己的交际舞娱乐时间,也长引来许多学生的观看,但并没有形成教学意识。(3)没有意识到舞蹈会成为生活的一部分,或表演或欣赏。这部分教师普遍忙于语数教学,根本不认为舞蹈会是一门学科。另外从中各小学教育本身来讲有以下几方面:

一农村小学的整体面貌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首先是在校舍上,由原来简陋的土坯房子改建为砖瓦房,宽敞明亮,为学生提供了更为优良的学习环境。其次是教学的各种教学仪器也有相应的配备。再而是师资队伍有所壮大。但是,这些并不是为舞蹈教学所准备的。二在村小学中,年纪偏大的教师较多,这些教师教学经验丰富,但教育方式落后,教学质量存在很大问题。由于乡村信息相对闭塞,与外界的交往不多,造成小学教师的教育观念滞后,教育教学能力下降。农村教育,一直笼罩在应试教育的阴影里。教师的舞蹈素质现状不容乐观,学生的舞蹈意识不够强烈,这是受大的环境制约和影响,教师们都把学生考高分作为自己的唯一目标,学校也用学生的成绩作为衡量教师教学水平的唯一依据。音乐体育美术等课程虽然开设,但实则难以得到保证,学生的身心难以得到全面的发展,知识面狭窄,观念滞后,更何况学校并不开设舞蹈课程。

三在目前的教育条件下,现行教育观念、内容、方法、手段和评价体系等方面并没有制定舞蹈课程教育发展的要求。艺术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艺术教育就没有完备的教育。舞蹈教育能提高个人对艺术的欣赏与参与能力。通过舞蹈教育提高教师对艺术的感知能力,审美能力,鉴赏能力,从而满足人对美的高层次的追求,通过舞蹈训练达到强身健体,美化身段的目的,从而提高人对自己的欣赏和自信心。舞蹈教育的欠缺影响着全面教育的有效发挥,在某种程度上制约着我国小学教育事业的发展。

四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是相辅相成的。家庭作为人一生都离不开的活动场所,家庭成员之间始终存在着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教育方式。在农村,家庭教育的力量几乎为零。家长对孩子德育方面的知识与认知基本上是不作为的。家长过于注重考试成绩,忽略孩子自身的素养与道德发展。他们不会像城镇的父母让孩子选择第二课堂,舞蹈教育就更没有机会走进孩子的小学生活。因此,是否开设舞蹈课程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二、开设舞蹈课程促进学校发展有重要作用

如上所述的情况目前在农村小学里是居多数的,于是我得到几点思考:如果开设舞蹈课程是否能在一定程度上达到艺术教育的目的?是否能提高和加强学生的审美情趣?是否能给学校课程资源开发带来更的发掘空间?但是就舞蹈教育对学校发展的推动性来说,开展农村小学舞蹈教育是具有很大意。

首先舞蹈本身具有的传承性。从古至今,不管舞蹈在形式上内容上有什么样的变化发展,但其实质都是教育后代,传承民族美德和各种生活知识的舞蹈。在高歌畅舞中培育了尊敬先人,重视民族传统,团结和睦等高尚情操。“舞蹈是人类最古老、最具普遍性和感染力的艺术形式之一,作为人类文化的一种重要形态和载体,蕴涵着丰富的文化和历史内涵,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伴随人类历史的发展,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1]如果学校在学生各种情趣萌芽时期,借助舞蹈的背景文化以及它所蕴含的民族的风土人情,各国的人文文化等等,让学生以另一种形式去感受世界文化的魅力,何不为进行德育和美育的一种有利方法之一?

其次舞蹈教育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一直都在强调全面发展,可在农村来讲这几乎是不能实现的。在课程安排上虽然是平均调配,但事实上音体美等课程是受语数课程支配的,长期以往,这种现象并不能的到很好的改善。学生的校园生活难免过于单调。师生很多时候也会感到身心疲惫。所以开设舞蹈课程,在这一方面能起到调节作用。另外,生动活泼的舞蹈欣赏、表现和创造活动,能够激活学生的表现欲望和创造冲动,在主动参与中展现他们的个性和创造才能,使他们的想像力和创造性思维得到充分发挥,协调学生大脑思维和身体协调能力。也能让教师从另一个侧面发现学生的闪光点,从而因材施教,因为所有的教育都是一脉相承的,并不是说舞蹈与其他课程就是并列的。

再次舞蹈课对学校,学生的发展具有积极作用。当今社会,教育与经济发展紧密联系。如今城乡差距日益扩大,两极化现象已是毋庸置疑。那么在激烈竞争的社会里,学生,教师,学校间的竞争也是不可避免的,如果学校开设舞蹈课程,可以促成校与校,师与师,生与生的良性竞争。学校间的良性竞争促成了各校间校园文化的多元化,对于农村小学来说,受重视程度一般偏低,所以在完成固定任务的基础上,突出办学理念。除了提高学生成绩,教师教学水平外,学校管理能力之外,可以在学生情趣发展,教师全方位素质,课程横向发展,校园人文文化等方面来进行协同教育。在力求体现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基本精神的教育指导下,开设舞蹈课是除去主科学习外,让学生感受舞蹈课堂的生动有趣、丰富多彩,体会鲜明的时代感和民族性,从而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舞蹈实践,尊重个体的不同舞蹈体验和学习方式,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也奠定了学生对民族,历史,社会,世界的认知基础。从而从学生的整体素质方面注入新生的教育源泉,从教师方面能发现新生的教学力量,加强学生的与老师的潜在能力发掘,促进学校教育资源的开发。

三、舞蹈发展愿景

舞蹈艺术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文化的组成部分,又是技艺性很强的表演艺术。“中国自古以来就重视舞蹈教育,在古代儒家的两部经典著作《周礼》、《礼记》中,就用了大量篇幅记载着秦汉以前各种典祭礼仪中舞蹈的表演情形和传授方法。”

[2]

在教育中强化对普遍规律的科学提炼,少而精准的传授方法,注重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和可持续发展的人才意识。当然,在小学阶段不要求有高水平的舞蹈技能,但舞蹈真切的能适应当今的教育规律,挖掘出与其他学科相通的认知规律,体现对学生的全面发展的培养。

所以,开设舞蹈课是给舞蹈教育一个相互交流的平台和通道,使小学教更能顺应教育改革的发展规律,为全面推行素质教育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需进一步优化课程结构,加强理论课程建设,使农村小学加快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同步进行的步伐。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6月.[2]、赵向欣.浅议高等师范舞蹈教育改革[J].论文天下论文网,2010年8月3日.

第四篇:中国舞蹈高等教育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一次分享 一次成功 www.xiexiebang.com爱分享

中国舞蹈高等教育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内容摘要:自20世纪末我国实行扩招政策以来,高校毕业生的人数逐年激增,导致“就业难”成为社会普遍现象。舞蹈专业毕业生同样跻身庞大的就业阵容中,与其他专业的毕业生共同面临严峻的就业形势。文章以问卷、访谈的方式,针对全国范围内的部分舞蹈院校进行了有关舞蹈专业学生就业现状的调查,从学生和用人单位两个方面入手,一方面期望了解目前我国舞蹈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现状,另一方面也从调查中归纳、分析其原因。

关键词:高等教育 舞蹈 毕业生 就业现状

自2003年至2008年,我国的高等院校毕业生已从212万人激增到532万人,随着毕业生人数的增加,大学生的就业形式和择业方式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舞蹈专业毕业生跻身这庞大的就业阵容中,其就业状况愈来愈受到学生、家长、社会等多方面的关注。舞蹈类学生就业状况与我国舞蹈高等教育飞速发展关系密切,直接体现了舞蹈高等教育的成果。笔者以问卷的形式,针对全国范围内的部分舞蹈院校进行了有关舞蹈专业学生就业现状的调查,以期对舞蹈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形势作出分析和总结。

一、舞蹈类高校学生所期望的就业选择

根据调查,并将普通高校(含师范类)和舞蹈类专业院校(图1)数据进行比较,结果显示,普通高校中的舞蹈专业学生与专业院校的学生在所选择的职业方向上存在一些差别,针对不同类型院校的学生,各校会根据自己的办学标准来实施具体方案,不论是在课程设置、师资队伍建设还是制定人才培养目标上都会有其针对性,而这种针对性也是不同学生最初选择该校的原因之一,并导致其毕业后的择业方向与院校的培养目标之间存在差异。据图1数据显示,普通高校舞蹈学生(简称“普通高校学生”)和舞蹈专业院校学生(简称“专业院校学生”)在“专业院校老师”“中小学老师”“专业演员”3个选项上差异最明显,对于专业院校的学生来说,选择“专业舞蹈院校老师”“专业演员”是继“高校老师”之后第二选择方向,对比普通高校的学生超出15%的人选择“中小学老师”(遵循普通高校〈含师范类〉的人才培养目标,这类院校的舞蹈教育主要是培养基础教学人才),专业院校的学生在历经至少8-10年系统的专业培养后,不论是生理还是心理上都很难从已形成的高精尖意识形态中脱离出来,因此不到万不得已,不会放弃选择同自己长期以来已适应的培养模式相关的工作。另一方面,由于近年高校的扩招政策同就业岗位的缩减所造成的就业紧张问题,造成在普通高校和专业院校不同背景下培养的人才却竞争同一岗位的局面,明显表现在两者对于高校教师岗位的竞争。国家专业团体和专业院校教师岗位的减少,使得大批从专业院校毕业的学生走向了普通高校,他们将多年专业院校的教学方式、意识常不假思索地传授或重述给即将走上舞蹈普及教育岗位的群体,而面向广大普通高校舞蹈学生的岗位同样有限,加上四年来被培养的专业院校教育意识却又无法真正拥有扎实的基本功,这种情况造成了择业错位。简言之,人才培养的趋同化始终是高等舞蹈教育事业的硬伤,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千里只为一次分享 我的泪水 你的喜悦

二、舞蹈高校学生首选的就业地点和所期望的薪值

针对择选率较高的区域,毕业生首选的原因有:50%认为“有较大的发展机会”;20%认为“生活条件好”;20%认为“薪水高”;10%认为“有良好的人才政策”。

根据“就业地点分布”(图2)显示,“北京、上海”“中部地区”“珠江三角洲沿海地区”是即将毕业的舞蹈专业学生最期望能够工作的地区(各专业学生普遍认为),不仅是因为上述3个区域对舞蹈教育事业的开发及重视,同样也因为这3个区域经济发展较快,大中商业城市几乎聚集在此,生活环境较好,物质条件更加优越。尽管也会出现另一种情况:毕业于西、北部地区的学生大部分选择就近择业,这样的选择比其去大城市闯荡也许更加有利。但根据调研了解,凡从上述3个地区毕业的学生却无一例愿意去外地条件相对较差的地区。这种现象可以说是由传统的就业观念与快速发展的高等教育不相适应所造成的。“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长期以来,高校毕业生在这种大众意识的支配下就业定位较高(图3),在就业目的地的选择上多选择首都、省会和东南部沿海城市等大中城市,而在对择业的认识上,存在“一步到位,终生不变”的观念,认为发达的城市就会“有较大的发展机会”和“良好的人才政策”,不仅如此,生活条件好、薪水高也是其选择上述选项的重要原因。此外,根据对某师范类院校2005级舞蹈学方向本科毕业生的毕业去向调查显示:该班级毕业人数29人,正式就业率为48%,毕业去向地点多集中于北京或籍贯所在地,东部地区及珠三角人数其次,仅有一人支援内蒙古。广大的西部等不发达地区不仅需要经济实力的提升,在精神文化建设方面也应该吸纳更多的人才。对此,政府和社会应对有意愿到西部地区就业的学生加大引导力度、提供优惠政策,以平衡专业学生的就业压力和部分地区特需人才缺乏的局面。

三、影响目前舞蹈类学生就业形势的首要原因

调查显示,影响舞蹈专业学生就业形势的原因大体分为4种(图4)。目前,在我国的高等教育体制中还存在着难以在短期内解决的一些问题,对于高校舞蹈教育体制来说同样如此。学校的教育模式、专业设置与社会的发展需求不相适应,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和大学生职业规划设计与学生的就业需求不相适应,大学生的就业市场信息不对称、就业市场机制不健全等不利因素都是造成毕业生被工作单位拒之门外的原因。在这种状况下,舞蹈专业学生对求职形势的看法同样不算乐观,调查显示,10%认为“乐观”,40%认为“一般”,41%认为“不乐观”,8%认为“非常困难”。

在被问到“对自己将来所要从事的工作的态度是什么”时,不少学生表示既要“符合自己的兴趣,有发展空间”,又要具备“待遇好、稳定”这两项条件。毕业生对将来所要从事的工作的态度首先遵循自己的意志是值得肯定的,然而,在面临就业单位减少、就业岗位逐年饱和的情况下,上述两项条件也成为了学生顺利就业的绊脚石,导致尚未步入社会的大学生忽略社会整体的现实形势,因为期望值过高、择业挑剔而错失了许多合适的机会。

四、学生认为培养和获得社会适应能力与工作能力的有效途径

“参加学生社团活动”“参加学校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社会兼职”“专业实习”(图5)都被选择,其中参与“社会兼职”“专业实习”以及

“学校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对于能够找到较为理想的工作更是有效途径。由此可见,学生非常重视学校提供的各类就业前的实习形式,舞蹈类学生的就业能力在校期间应该得到足够的锻炼。

www.xiexiebang.com 为你分享

五、学生选择继续深造的原因

前些年扩招政策实行之后,考研和出国成了高校本科毕业生求职之外的两大热门选择,尤其是在经济发达城市和教育大省,学生选择考研或出国的几率高达80%—90%。对于考研热和出国热的骤然升温,相关人士分析其中原因认为,由于近年来本科生就业形势逐渐严峻,考研或出国于是成为了众多对择业前景感到悲观的学生的“缓冲地带”。大部分学生认为,找工作难度很大,不如考研或出国继续深造,在拥有高学历的同时还能避开严峻的就业形势,那么找份好工作自然就不是个奢望。对于高校舞蹈专业的毕业生来说,每年为该专业所设立的相对对口的岗位更是少之又少,致使许多学生毕业后除了选择考研、出国深造外,要不就干脆转行或是投奔到考公务员的大潮中。从图6可以看出,“能够有一个好出路”是莘莘学子在现实的生存环境中梦寐以求的事,认为研究生毕业后基本上都能留在条件较好的大城市里,而这成为了很多有“地域情结”的大学生继续深造的主要动机之一,然而这并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很多学生发现在继续深造之后依然面临就业难的困境;同时,激增的生源又刺激了我国舞蹈高校层次的盲目攀升,导致舞蹈专业学生更高学历层次的新一轮就业竞争。

在目前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日趋紧张的形势下,舞蹈专业毕业生的处境更为艰难。一方面是大量的舞蹈专业学生及家长为找到一份工作而四处奔波,另一方面是用人单位需求趋于饱和。经过多年专业训练,家庭、社会、学校均投入大量时间、精力、财力培养的舞蹈人才成为了闲置资源,造成极大的浪费。且长此以往,势必对我国舞蹈艺术的长足发展造成不良影响。尽管当前国家、社会高度重视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一些政策性措施也开始实施,然而舞蹈专业毕业生似乎难以看到冰雪消融的景象。结合上述调查分析,笔者以为其深层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社会对舞蹈人才的需求同舞蹈院校培养目标、人才定位之间存在着矛盾。

随着高校扩招带来的生源激增,各地区涌现出大量的招收舞蹈类专业学生的院校。这些院校办学实力参差不齐,对本校培养的舞蹈专业学生定位不清,造成盲目办学的局面。培养的学生因为在校期间不能接受有针对性、符合市场需求的教育而面临就业难的困境已成为普遍现象。师范类院校的舞蹈专业学生除了要学习舞蹈专业课程外,音乐、教育学、心理学、教育实习等与教师素质相关的课程和活动应该被纳入师范类舞蹈专业学生的教学体系中;而以培养演员为主的专业类舞蹈院校在当今社会对文化艺术需求多样化的形势下,应该适当拓宽办学思路,设置艺术管理等与文化产业、市场接轨的课程,同时提升学生的文化素质,以使其更好地就业。

(二)毕业生个人与用人单位之间的矛盾。

除上述原因外,笔者认为舞蹈类毕业生个人的就业观念与用人单位之间也存在着一些差异。“舞蹈类学生就业最需要具备的素质”图表中(图7),在专业水平、实践经验等方面学生和用人单位的选择差异悬殊。一方面是舞蹈专业学生面临巨大的就业压力而对专业水平与就业力的正比关系产生怀疑;另一方面是用人单位依旧期望通过引进具有优秀专业素质和充足实践经验的人才,造成了学

生学无所用、用人单位对舞蹈类院校教育质量质疑的局面。在市场经济体制的运作下,“人才”在21世纪已不只被定义为专家型人,而是更注重“全面发展”在一个人身上的体现,即综合素质。毕业生只有具备了较高的综合素质才可能向多元化方向可持续地发展下去。对于这一点,从数据中可以看出,高校舞蹈专业的学生已从过去只埋头练功、攀比技术而走在象牙塔的时代中解放出来,现在的学生已熟知在自身专业能力的基础上综合素质是多么的重要。

此外,对综合素质的重视,从侧面却造成了学生与用人单位在薪值等方面所表现出的差异,学生希望自身能力在单位中有所体现和提升,强调的是个人的“领导力”,而用人单位则更在乎毕业生是否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能力、踏实勤劳的精神品质。二者之间似乎缺乏有效的沟通机制,这不能不引起社会和学校的高度重视,而要解决这个问题还需要社会单位、院校和毕业生三方面的积极合作。

(三)舞蹈类院校应该建立健全学生就业指导机制。

就业指导是帮助择业期的学生依据个人的生理、心理特点选择适应的职业的一项工作,贯穿于教育的全过程,尤其是要促进学生身心素质的健康发展和职业一般能力、特殊能力的发展,是一项专业化的工作,它依据心理学、医学生理学、职业社会学、教育学的原理,对个人的个性特征加以分析、判断、咨询,帮助学生实现自我认知。从笔者调查的情况来看,目前针对舞蹈类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还处于不完善阶段,而对于面对严峻就业形势而无所适从的舞蹈类学生而言,校方的就业指导就显得尤为重要。针对某师范大学舞蹈专业的就业情况调查中,当被提及“您首选的获得就业信息的途径”的问题时,有超过63%的学生选择网络,其次是亲朋好友介绍、社会招聘、电视报刊媒体,而首选学校发布的就业信息的只占不到30%。这说明院校的就业指导机构在学生择业时所能提供的信息还不构成目前舞蹈类学生就业信息的主要渠道,这就大大增加了学生择业的盲目性。

而在回答“您需要学校就业指导机构提供哪方面指导”(图8)的问题时,66%的学生选择了职业供求信息,这也进一步说明学生对就业指导工作的急切需要。同时,还有42%的学生认为就业指导机构应该提供就业心理辅导服务,13%的学生需要了解就业政策法规相关内容,可见目前舞蹈类学生的就业指导需求是多元化的。

基于上述分析,笔者认为针对舞蹈类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应在以下方面尽快尽力健全,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就业。1.提供多元就业指导服务。学校的就业指导机构应该把就业能力作为学生素质教育的一部分,而不仅仅是发布职业供求信息。就业指导机构应该在学生和社会之间搭建起有效沟通的桥梁。由于舞蹈专业的特殊性和专业性,学习舞蹈专业的学生与其他专业的学生相比就业面窄、综合素质相对薄弱,这就需要针对舞蹈专业学生的就业服务要有目的、有计划地科学实施。通过系统的就业指导讲座、及时发布更新岗位信息、开展就业心理指导、宣讲就业政策法规等多样化的指导内容,为舞蹈专业学生有针对性地就业乃至个人综合素质的提升助力。2.就业指导工作在时间上要有延续性。本次调查的回收问卷结果显示(图9),大部分学生希望在大三(研二)时开始接受就业指导,也有一部分学生选择大

一、大二。因此就业指导工作并非只在毕业时开始,而是要从学生一入学就开展,贯穿大学教育过程的始终,从而有效地帮助学生进行自我认知、开展职业生涯规划,甚至在学生毕业后形成反馈机制,更好地为在校生服务。相信有科学的就业指导,舞蹈专业学生在就业时能够多些自信,少些盲目;舞蹈专业院校的办学特色和理念能够得到凸显;社会对舞蹈人才的需求也能朝着

利好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池中军.大学生就业指导的理论与实践模式探讨[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0(2).www.xiexiebang.com 为你分享

第五篇:中国舞蹈教育现状分析

摘要:教育是社会发展的产物,随着社会发展,人们对物质文化需求越来越高,对艺术更有着巨大的需求,中国舞蹈教育要培养出什么样的人才?如何培养?当前中国舞蹈教育现状如何?存在哪些问题?是本文需要探讨的问题。

关键词:中国舞蹈教育 现状分析 教学模式

近年来,中国教育事业发展朝气蓬勃,中国舞蹈教育同样也呈现蒸蒸日上的前进趋势。各大院校都纷纷扩招,舞蹈专业人数不断增加,各种各样的问题也接踵出现,例如:学生学习舞蹈目的不明确,缺少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依靠老师和学校,忽略理论学习,只注重舞蹈身体训练等,严重影响学习效果和学校的教学质量。中国舞蹈教育有着悠久的传统,舞蹈教育需要培养出知识全面、技能多样的复合型人才。舞蹈本身能够将身体、情感和精神与文化融合在一起的艺术教育科学,舞蹈理论和艺术修养同样重要。面对当前教育现状,必须改革陈旧的不合理的教育模式,根据社会和就业需求,建立完整科学的舞蹈教育系统,培养出可持续发展的舞蹈人才。

一、中国舞蹈教育的重要性

当前中国舞蹈教育担任着美育教育的功能,学习舞蹈能够增强学生体魄,塑造形体美。舞蹈对于形成健美、挺拔的体态和优雅的气质有着重要作用。重要的是舞蹈能够陶冶性情,培养优美情操,对人的心灵世界产生极大地影响。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在舞蹈发展的长河中,沉积了很多有价值的艺术思想,舞蹈教育发展,也能加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同时也可以传承中国优秀文化,掌握舞蹈作品的文化背景和思想内涵。舞蹈学习也需要发挥发扬积极向上、艰苦奋斗的精神,才能准确掌握舞蹈的技能。学生学习舞蹈可以使身体器官灵活敏锐,改善身体素质,从而增进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智力,特别是集体舞,还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增强团结合作、友爱互助和集体主义精神。教育本身就应该融合各个学科知识,完善知识系统,舞蹈正是集知识、情感和技能于一体,来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舞蹈教育的发展,有利于学生个体的发展,也提高了教育的能力。

二、中国舞蹈教育发展现状及问题

中国舞蹈教育长期以来的价值被低估,只把舞蹈教育作为专业从事舞蹈事业的人的需要,而对其他学习舞蹈者,只是为了成为生活的点缀,从小学到大学教育,舞蹈只是少数选修课,或者活动的范围,并未加以重视。对于不发达地区,连艺术教育都缺乏,更何况舞蹈教育。即使有舞蹈学习,也只把肢体活动当成一种能力来学习,注重舞蹈的体能训练,远远超过智能发展,而舞蹈的智能和情感教育尤其重要,大部分人却忽略了,导致一系列问题的出现。

(一)对舞蹈的认识问题。舞蹈以肢体语言展现心灵,表达感情,很多人对于舞蹈的重要性认识不够。认为舞蹈只是孩子特长学习的一部分,是属于音乐的范畴内。在中小学教育中,也没有把舞蹈作为独立的课程学习。除了幼儿园舞蹈作为活跃学生课余活动的训练外,都认为舞蹈会占用学生学习时间,课余的舞蹈也认为是在学习累了的时候的一种放松行为,没有从舞蹈的感知和素质教育的角度思考舞蹈的价值。从根本上来说,这种意识的出现,与中国传统教育和教学应试教育有关,同时也与中国特殊国情有关。幼儿和小学生进入舞蹈班培训,也是一些家庭环境较好,希望孩子能多有一份技能,学习过程中也只是简单的肢体模仿,缺少从艺术学和教育学角度去教育学生感知舞蹈。

从教师的角度,教师很大程度上对舞蹈教学的认识也是从动作的整齐性和标准性来教育学生。只要在音乐中,学生能完成相应动作,跟得上节奏,觉得开心快乐,就是舞蹈教师教育的成功,放弃了舞蹈教育的真正重要性。

(二)教学模式和方法问题。中国舞蹈教育的方式单一,没有系统性,一些培训机构为了能够快速掌握舞蹈技能,只做基础动作学习,没有系统地教授形体,也没有注意舞蹈内在的联系,违背了循序渐进的规律。在高等院校开设舞蹈课程的,都是反复的训练,长期训练为数不多几个剧目,只注重舞蹈表演效果,忽略舞蹈文化知识的学习。这种只注重技巧的程式化学习模式,束缚了学生思维的创新,学生没有了自己的学习思维,就很难感悟到舞蹈内在蕴含的情感气息,失去了舞蹈核心价值。舞蹈本身除了是一种形式艺术,更是一门理论艺术学科。在学习过程中运用理论加上实践教学,才能促进舞蹈教育的发展,培养出更多的优秀舞蹈艺术人才。

在中国教育改革和注重素质培养的大背景环境下,很多院校已经意识到舞蹈教育对于素质教育的重要性,从舞蹈的技巧技能、综合鉴赏、舞蹈参与等方面开始改革,挖掘舞蹈与其它学科的联系,例如:舞蹈与哲学、心理学、文学和音乐等方面的联系,拓宽学生舞蹈学习的视野。

(三)师资力量问题。优秀的高素质的舞蹈教师应该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熟练的舞蹈技能,然后我国舞蹈教师很多都是从专业院校毕业的大学生,他们具有较高的舞蹈专业技能水平,却对舞蹈知识和理论掌握较少。这与我国长期以来对于艺术专业学生高考单独的理论考试和低门槛要求有一定的关系,同时也与传统教学思维有关,很大程度上利用形式上来考核舞蹈专业学生学习的效果,这也在某种程度上鼓励了学生和教师只在技能上下功夫的思想。课堂上的灌输、示范和模仿是教学的主体内容。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出去后再教育下一代,只能是停留在表面上的教育,单纯为了舞蹈而舞蹈,理论教育成了一张白纸。舞蹈教师是舞蹈教育发展的主导,在教学中是技能和文化传播者,只有加强教师整体素质培养,才能教育下一代舞蹈学员,使其成为优秀舞蹈人才。

三、中国舞蹈教育的几点认识

中国舞蹈教育发展到今天已经取得了不小的成就,专业院校和舞蹈培训班也如火如荼的创办,但是一些问题都需要加强和注意,这样才能促进中国舞蹈教育事业的发展。

(一)创新认识,教学目标明确。中国舞蹈艺术是将身体、精神、情感多方面融合在一起,舞蹈本身就是一种多元化文化。发展舞蹈教育可以增进人们情感与思想的交流,传播礼仪文化。所以从根本上来说要改变人们对舞蹈的认识,让学者了解舞蹈不单纯只是舞蹈技能,舞蹈内涵更具重要价值。要了解舞蹈是通过肢体语言来传递内在的情感和文化底蕴。在知识的基础上领悟舞蹈净化心灵、表达情感的价值。在舞蹈教育中,首先要明确舞蹈学习目标,不仅仅是身体健康,更应该是促进学者心理健康,提升综合素质能力。

(二)更新教学模式,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中国舞蹈教育不能再像以前一样,通过灌输和简单的模仿来完成教学任务,更应该多与学生交流,变被动为主动学习,发挥学生的主动创造能力,不拘泥于现有的教学方法。理论指导实践,时间更新理论,在教学中教师是教学者,也是在教的过程中不断改进方法,才能提高教学质量。通过知识的积累,学生会逐步发挥自己的想象空间,创造出更好的舞蹈作品。

(三)加强提高舞蹈教师素质。舞蹈教育需要有综合素质过硬的教师来指导,所以教师自身的文化技能修养必须达到一定教育水平,才能指导优秀的学生。针对舞蹈教师必须提出恰当的培训方案,给舞蹈教师创造学习的机会,更新教师思想观念,学习优秀的教学方法,才能更好地服务于舞蹈教育事业。

下载舞蹈现状word格式文档
下载舞蹈现状.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论少儿舞蹈教学的现状分析

    本科生毕业论文 论少儿舞蹈教学的现状分析 目录 目 录 摘 要.............................................................. I 1 前言.....................................

    中小学舞蹈教育现状分析与对策[精选]

    中小学舞蹈教育现状分析与对策 一、舞蹈教育现状1.舞蹈教学成为深化美育的有效手段。平凉地处陕、甘、宁三省(区)交汇处,是中国古代文化的摇篮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也是古“丝绸......

    中英文摘要 芜湖市普通高校体育舞蹈开展现状调查研究

    芜湖市普通高校体育舞蹈开展现状调查研究 摘要:为了解芜湖市高校体育舞蹈的开展现状,以期促进今后体育舞蹈在高校的普及和发展,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等对芜湖市......

    高等院校体育舞蹈教学现状及其发转探究

    高等院校体育舞蹈教学现状及其发展探究近年来,随着体育舞蹈在我国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接触,进而喜欢上了这一新兴的运动项目,大量专业人才的需求为各大高校增加了压......

    舞蹈策划书

    篇一:舞蹈策划书 2011年河北科技学院 舞蹈大赛 策 划 书 河北科技学院大学生艺术团 一、 主办单位:河北科技学院大学生艺术团 承办单位:院学生会,社团联合会,各系学生会 二、......

    舞蹈大赛

    “舞动青春”校园舞蹈大赛策划方案 一、前言 为推动全民健身,弘扬舞蹈文化,进一步丰富同学们的课余文化生活,加强中学生艺术素质教育,同时为我校提升校园文化的层次和品位,特举办......

    舞蹈基本理论

    第一章:舞蹈基本理论 教学目的:通过本节课让同学们知道什么是舞蹈及舞蹈的类别 教学重难点:舞蹈的定义与舞蹈的种类 教学课时:一课时 第一节:舞蹈的定义和特性 一:舞蹈的定义 舞......

    舞蹈总结

    福永街道文化春雨系列活动进企业、社区文化培训工作总结 经公司安排很荣幸我担任福永富士电机的舞蹈培训工作。舞蹈是学校艺术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她通过感人肺腑的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