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土壤里有什么》教案2

时间:2019-05-15 04:02:2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7 土壤里有什么》教案2》,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7 土壤里有什么》教案2》。

第一篇:《7 土壤里有什么》教案2

《7 土壤里有什么》教案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能运用自己的感官观察土壤。

2、能够了解土壤的成分。

(二)过程与方法

1、能利用观察、触摸等方法比较沙土与黏土的差异。

2、能通过实验比较不同土壤的渗水性。

3、了解土壤中沙、黏土和腐殖质的多少影响着土壤的种类。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形成探究意识,意识到自己感官的作用。

2、具有探索土壤的热情,具有关心家乡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

了解土壤的成分。

三、教学难点

能通过实验比较不同土壤的渗水性。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学准备

学生采集的土壤、烧杯、水、玻璃棒、三脚架、酒精灯、火柴、蒸发皿、一卷卫生纸、白纸、放大镜、渗水装置等。

六、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1、谈话:老师今天给你们带来了一个字谜,想不想猜

2、学生猜谜,板书课题。新课讲解:

一、认识土壤的成分

1、谈话:同学们,关于土壤,你有什么问题想要提出来研究吗?

2、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教师板书并分类。

活动意图:在科学探究中提出问题是科学探究的起点,在科学课上创造条件培养学生提问题的能力,对于养成学生良好的探究习惯至关重要。善提问题,会提问题,能提出能够 着手研究的问题是小学生的一项基本技能。

3、教师:同学们真会提问题,今天我们先来研究土壤的成分好吗?那根据你的经验你认为土壤里都有什么呢?

4、学生猜测。

活动意图:任何的发现、发明都建立在大胆猜想的基础上。

通过猜想活动,激活学生思维,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进一步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在这样基础上进行的验证,学生印象才更深刻。

5、教师:怎样证明你的猜测是正确的呢?除了实验的方法外,我们还可以用什么方法来证明你的猜测呢?

6、引导学生说出用眼睛看、用手摸、鼻子闻等。

7、教师:现在同一实验小组的同学相互合作,先用眼睛,再用放大镜仔细观察土壤样本,用手摸一摸、用鼻子闻一闻,一边观察,一边记录,要求尽可能多地发现土壤的特征,并把我们看到、摸到、闻到的情况用图画、文字等形式记录下来。

8、学生观察实验桌上的三份土壤样品,教师参与其中。

第二篇:《土壤里有什么》教案

《土壤里有什么》

李庄乡裴武庄小学 裴卉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感悟有顺序的科学认知程序,同时强化记录,这一科学探究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和手段。知道土壤里的成分构成。

过程与方法:能够运用多种方法和多种感官来认识土壤;会描述、记录自己的观察结果;能够和同伴交流自己的观察结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意识到土壤和动植物有着密切的关系,愿意走进大自然和亲近土壤,同时渗透自主和合作意识等。

教学重点:让学生认识土壤的成分,知道土壤不是一种单纯的物体。教学难点:通过学生对实验现象的观察与分析,综合认识土壤的成分。教师准备:

分组实验材料——托盘一个、餐巾纸、透明塑料杯一个(内装水)、小棒、抹布;

演示实验材料——酒精灯、铁架台、铁环、不锈钢盘子、火柴。学生准备:各自从家中采集到的土壤标本,放在塑料袋中封好袋口。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1、师生谈话:玉米的种子种到哪才能生根、发芽、结果呢?

生:种土壤里。(板书:土壤)

2、提问:那什么是土壤呢?

第 1 页 生:回答。

3、课件出示:4幅农作物的图片,这些植物的生长都离不开土壤。

4、猜想假设:请同学们大胆的猜测一下,你认为土壤里可能有什么呢?

生:土壤中可能有(水、空气、沙、粘土、腐殖质)等。

师: 那土壤里是否真的有这些物质呢?我们用什么方法来判断?

生:做实验。

二.实验验证,认识土壤的成分

在做实验前,我们先看实验要求:(课件展示)

1、土壤中含有水分:

生:用餐巾纸包住土块,用手使劲握一握,在纸上看到了什么?

生:分组进行观察,填写实验报告,汇报观察结果:

小结:土壤中含有水分,不同环境中的土壤干湿程度不同。(板书:水)

2、认识土壤中含有空气:

师:土壤中除了含有水分之外还有什么其它成分吗?让我们来进行第二个实验——— 把它放在水中进行观察。

生:分组活动,填写实验报告,汇报观察结果:

师:你看到了什么现象?说明什么?

生:有气泡产生。说明土壤里有空气。

第 2 页 小结:土壤中含有空气.(板书:空气)

3、认识土壤中含有砂和粘土

师:让我们用小棒搅拌杯中的土块,然后让它慢慢地沉降,仔细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

生:分组实验,观测并填写实验报告,汇报观察结果。

师生共同讨论:细腻的是粘土,粗糙的是砂。

小结:土壤中含有砂和粘土,不同土壤中含有的砂和粘土的多少是不同的。(展示两组同学的实验结果,对比要明显.)

4、认识土壤中含有腐殖质

师:我们知道植物的生长离不开土壤的原因,除了与土壤中的水分、空气等因素有关外,还与土壤中(腐殖质)有着重要关系。请看老师的实验。请你们认真观察,一会儿把你们看到的,想到的,感受到的说给大家听。

生;观察后和同桌谈感受。

师:讲解实验用具及操作步骤,进行酒精灯加热土壤的实验演示。你看到了什么?怎么有的同学在捏着鼻子?你有什么想法说给大家听一听?

生:进行反馈,将观察到的现象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出来。

小结:土壤加热后冒烟,有烧糊的气味,这说明土壤中含有一些可以燃烧的东西,这些东西主要是土壤里动植物体腐烂后变成的物质,叫做腐殖质。它是黑色的,土壤颜色越黑,说明含有腐殖质越多,也就越肥沃。

第 3 页

三、综合认识土壤的成分

师:通过实验和观察,我们初步了解了土壤是由哪些成分构成的,下面让我们再来一起回顾。(播放动画“土壤的成分”)

小结:土壤不是一种单纯的物体,它由水、空气、砂、黏土、腐殖质 等成分构成,土壤的成分搭配的合适,土壤才能肥沃。

四、巩固应用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自己又增长了哪些知识?

生:答。板书设计:

土壤 :是有水、空气、砂、黏土、腐殖质 等成分组成。课后练习:

观察实验:

课后观察自己家旁边的土壤里有哪些成分构成的,把观察结果记录下来。

第 4 页

第三篇:土壤里有什么 科学教案

师:同学们,今天有一位可爱的小朋友来到我们这里,我们来认识一下他(课件)。带着小土壤的问题,我们一起学习《土壤里有什么》。

一、根据自己平时对土壤的了解,谁来预测一下土壤里有什么?生回答。请将自己的预测写在实验记录表1。

师:大家的预测是否准确呢?我们就用自己准备的新鲜土壤进行观察,将观察记录下来。生观察、记录,师巡视。哪个小组上来展示、说明一下他们的发现。生上台说明(投影)师板书。还有哪个小组发现了不一样的东西,或要进行补充?

二、师:为了进一步了解土壤,老师准备了干燥的土壤颗粒,你要用什么方法或借助什么器材观察这些颗粒呢?生:手摸,放大镜、手指揉搓。请小组选一种方法进行观察,并将观察到的记录在实验记录表2。生观察,师巡视。师:哪个小组汇报一下用了什么方法,有什么发现。生汇报,师板书。

三、这些大小不同的颗粒,地质专家给他们起了专用名字。请阅读P52。土壤的颗粒这么细小,我们用肉眼根本分不清,有什么简单方法对它们进行区分呢?生:用水来沉淀。用水来沉淀我们称为沉积实验。师:那我们一起来看看操作的要领(课件)。在操作中观察到的现象,请记录在实验记录表3。小组操作,师巡视。

我们的沉积实验还需要等待一点时间,先来看看四(1)同学们已经做好的成果。师:通过观察你发现土壤颗粒有了什么变化?生:分层。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分层?生:颗粒越重沉积的位置越下。这是四(1)班的实验成果,等一下会再和我们自己的进行比较。

师指板书:除了以上这些,土壤中还有什么物质是我们看不到的?请阅读P54。结合今天的实验记录,我们可以回答小土壤的问题了吗?生回答。

四、土壤中物质这么丰富,动植物都非常喜欢土壤。请看P54插图,说说土壤为动植物提供了什么?动植物又为土壤做了什么?生回答。我们来朗读高士其的《土壤妈妈》。

五、土壤和动植物们相互依存,那土壤与人的关系呢?土壤为人类提供了什么?有人说:土壤是地球上最有价值的资源,你同意吗?我们应该为土壤做些什么呢?生回答。播放公益广告。进行沉积比较,如果还没沉积好,留待下课后比较。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结束。

第四篇:青岛版四年级科学下册《土壤里有什么》教案2

《土壤里有什么》教学设计

学习内容:

青岛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七课内容

学习目标:

1、让学生通过亲历活动,能够用多种方法、多种感官,从多 种角度对土壤进行观察,从而认识土壤的一些特性。

2、通过学生的参与活动让学生形成会进行一般科学探究的技能。

3、增强学生记录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

4、通过本次活动,适时对学生进行珍爱生命与环保教育。

学习重点:

能够用多种方法、多种感官、从多种角度对土壤进行观察。

学习难点:

收集到证据以后得出结论。

学习准备:

学生课前挖土壤;

分组材料:

土壤、玻璃棒、烧杯、酒精灯、三脚架、石棉网、塑料袋、火柴、蒸发皿、一张记录表、一个放大镜、试管夹、滴管。

学习过程:

一、导入:

我给大家带来了几张图片,我们来欣赏一下。(出示第一幅图片)图片上画的什么? 生:略

首先我们重温一下泥巴给我们带来的乐趣。泥巴是能够使植物生长的土壤,今天我们就来一起谈一下土壤里有什么?

导出课题并板书。

(出示课件)看,小狗也加入到我们的探究活动中来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生:略

二、新课:

同学们也在课前采集了土壤,谁能把你的发现说一说? 生充分谈发现,略。教师小结:

原来土壤里有这么多物质啊,哎,小狗说,有几个问题需要大家帮助解决,(出示几个问题)。

在科学上我们通常用哪种方法来解决问题啊? 生:略 那你就用实验的方法以小组的为单位帮助小狗解决把。实验时要注意安全,不要忘记填写实验记录。(25分左右)

教师演示土壤中含有无机盐的实验,老师这里也有一个问题需要大家来帮忙解决,我先用吸管汲取一些澄清的水,滴在玻璃片上,然后放在酒精灯上加热,猜测一下,过一会会有什么现象发生?

生:略

说明什么? 生:略

土壤中含有溶于水的无机盐。那土壤中有什么呢? 学生汇报

生:略

教师总结并板书:水、空气、沙和黏土、腐殖质、无机盐

三、小结:

土壤的成分这样丰富,难怪有人说土壤是地球上最有价值的资源,土壤就像我们的妈妈,他为动植物提供了食物和生存空间,也为人类提供了衣食住行的材料来源,我们能为土壤妈妈做些什么呢?

学生回答:略

保护土壤,做环保小卫士等等

四、拓展:

关于土壤你是否还想知道一些其他的问题呢?现在大家的头脑里又产生了许多小问号,说明大家都是爱动脑筋的孩子,而且对我们周围的土壤世界非常关心。其实,我们在生活中就应该带着问题去研究事物,这样才会有更多的发现,课下,你们可以去自由研究一下其中的一两个你喜欢的小问题,好吗?

五、板书设计:

7、土壤里有什么

水、空气、土壤里有: 沙和黏土、腐殖质、无机盐

教学反思:

在这一课学习之前,学生已经对土壤有了一定的了解,他们带着对土壤不同的经验来到班级:有的学生在家种植过植物;有的学生知道蚂蚁和蚯蚓生活在土壤里;还有的可能对土壤的外部特征具有一些经验,课前我又带领学生到室外花圃,让学生亲自参加挖土活动感到非常兴奋,作为城里的孩子,他们平时远离自然,现通过挖土活动获得的有关土壤的信息,真实可靠,学生深信不疑。在挖土过程中,学生不怕脏,用眼看、手捻、鼻闻等多种方法来进行观察,真切地体会到泥土的芳香,对土壤里存在的物质感到好奇。根据学生的经验我是这样处理教材的:

在科学知识目标上,由原来的是否研究“土壤里有什么”这个问题转变为明确地研究“怎样判别几种不同的土壤”这一类的问题,即在用各种方法认识土壤,研究土壤,由于学生之前并没有专门学过土壤的有关知识,所以课题也相应地改为“土壤里有什么”。以前我们认为教学就是把书上的知识点讲完,教材中的实验做完,就是完成了教学任务。这种教材观、教学观过分强调了教材的绝对性,忽视了学生的个性与教材的联系,新的教学理念就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使得教材走进学生的生活,成为学生学习和创新的智力凭借,激发学生创新的起点,这一点是我在这一堂课的突破。

在让学生看到真实的土壤之前,让学生进行预测——他们在土壤里发现什么?这个活动的目的就是充分调动学生的原有的土壤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让同伴共享信息。同时,也通过预测活动,增强学生观察时的目的性,使学生的观察行为显得有意义。同样,由于预测的结果来自于学生的原有生活经验,所以,当学生观察到真实土壤的时候,就产生一种寻找的欲望。正是由于这种欲望的产生,学生往往能够发现平时没有发现的东西,观察的收获会更大。由学生亲自参加的挖土活动,可以使学生非常兴奋,引导学生在操作、观察、讨论、思考中去感受、理解科学的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要求把课堂学习时间充分还给学生,变封闭式的教学为开放式。和谐、热烈的课堂气氛是以人为本的课堂教学的外在体现。在交流环节中老师用轻松、随意、巧妙的直观的课件,点拨和引导为学生营造了一个和谐、民主的探究氛围,使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充分的张扬,激励性的话语消融了师生之间的距离感。这一堂课给了我们一个启示,在课堂上我们要心中有人、目中有人,要蹲下来和孩子说话。心中想的应该是学生的发展状态,眼中观察的应该是学生的反应,自己所做的应该是怎样让学生的眼睛里显出那种出自内心的满足和微笑。而不是如何让学生记住自己设定的那几条知识目标。

因此,我在教学目标的定位、教材的处理方式、还是教学过程的运作等方面都没有搞“齐步走”,承认孩子的差异和区别,多了一些弹性、多了一些灵动,因此使我们的教学“放得下”、“收得拢”,拓宽教学进程的人本空间,达到教学活动开放,搞活学生素质发展的较好效果。

在今后的实际操作中,若遇周围环境、学生等各方面发生变化,教师应该提高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以不变应万变.

第五篇:《土壤里有什么》教学反思

《土壤里有什么》教学反思

黑山寺寄宿制小学 孙雅彬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提出:科学课程不仅要使学生获得重要的基本的科学概念并认识科学概念之间的联系,还要使学生获得科学探究的技能和方法,以及合作交往、语言表达的能力。同时又结合小学生年龄特征及我校学生实际情况。因此,我在教学中,尽量让学生参与科学实验活动,使学生在实验活动的过程中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感受科学实验过程,逐步形成正确积极向上的科学态度和情感。《土壤里有什么》是科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地球表面及其变化”中的第四课,本课教学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先进行推测、提出问题,再通过观察、实验等多种手段来了解土壤是由哪些物质组成的。

下面是我对我们这节课一些教学反思。

首先是在教学设计阶段,由于准备的土壤原因,进行土壤沉积分层试验中效果不是很明显,由于时间原因,土壤中含有盐分和腐殖质的试验没有进行,而是直接引出的书中结论,这是值得我们改进的。

在课堂中,我们确实也存在着一些问题。第一是在发放实验器材的时候应该注意交代清楚学生保管好实验器材,在老师说要求之前不要随便玩弄器材;二是在你每一次实验当中有些小组做得实验没有得到预期的效果,这个时候助教应该及时引导,在做完每一个试验之后我们的主讲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回答及时总结实验结果,这样有个强化的效果;还有就是对于课堂纪律和教学组织这方面我们缺乏经验应该多多学习总结。这节课是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开展的实验课,从表面上看,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方式减少了教师在课堂上教学的精力和时间,但实质上教师的角色,从传统的讲台上的传授转入了多功能的巡视、课堂启发、提问、辅导、评估和参加学生讨论等工作。他们的责任并没有减轻而是加重了。在活动前,把实验的要求方向,包括一些安全措施明确的向学生交代清楚。实验要求不仅要在口头上解释,还要写在实验报告上,对一些关键的较为复杂的步骤要用演示法。老师在活动中不断的巡视各小组的进展情况,教师可以提一些启发性问题,但对学生的讨论不要轻易干涉,即使学生犯一些错误只要他们大方向是对的也不要急于纠正,教师要注意维护好课堂纪律,同时在巡视时积极鼓励学生间的交往、合作。

另外我们以后在小学科学课堂上应该注意下面这些问题:

发现和提出问题是进行探究的前提,学生如果不能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就不能进入探究活动。在当前的课堂教学中,我们教师启发、引导学生提出问题的意识明显增强,如在引导学生进入探究活动之前,教师最常说的话就是“对于这个现象,你都有什么问题”、“针对这个现象,你还有什么问题”等等,教师能够引导学生自主地提出自己的问题,这种现象非常好,但往往不注意引导学生对提出的问题进行必要的整理,以至于有些教师常常抱怨学生不会提问题,在课堂上“乱想”、“瞎问”。这样做的结果直接会导致学生提出的问题中可能有相当一部分探究价值不大的问题。教师应该注意组织学生对问题进行分析整理,这不仅有利于让学生提出更多有价值的问题,同时也是对学生乐于提问这一行为的肯定和鼓励,从而也能进一步激发学生提问题的积极性,一举三得。

在探究学习过程中,动脑和动手都是非常重要的,不能厚此薄彼,如在准备材料和具体的实验操作中,需要学生动手,而在让学生提出问题、进行猜想、设计实验方案、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科学结论以及进行反思时都要让学生动脑。在该动脑的时候一定要启发学生的思维,开动他们的脑筋,不能让动手占据动脑的时间。所以在让学生利用有结构的材料进行探究的过程中,不仅要让他们动手操作,更要组织学生在动手操作前先动脑进行猜想、预测,在实验后进行研讨解释,这样才能体现出探究的本质,才能更加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新的科学课程标准倡导以学生为主体进行科学探究活动,强调学生的自主性,因此,学生在探究活动这个大舞台上应成为“主角”,而教师则应成为学生探究道路上的组织者、合作者和引导者,处于“平等中的首席”这个位置,但这种角色的变化并不意味着教师作用的降低,甚至是无足轻重。因为学生由于认知水平等方面的限制,所以在探究活动中,离不开教师的指导。我们教师需要明确的是,以学生为主体是指尊重学生的个性,发挥学生在学习上的主体能动性和创造性。以学生为主体并非排斥教师的指导,在学生遇到困难的时候教师完全可以给予必要的帮助,但是我们一定要注意把握好指导的时机和程度。如果在指导的时候介入过早,引导过多,就可能阻碍了学生本可以自主发现的机会,而教师不敢指导或过晚的指导则可能使学生过久地处于无助的状态,以致于削弱了学生继续深入研究的兴趣和积极性。比如: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由于他们自主探究的能力相对来说较差,教师指导的作用应该多一些,对一些基本的实验操作技能教师有必要给予指导,但在学生提出猜测,分析实验现象以及得出结论的时候,教师的指导应该少一些,学生能说的尽量让学生去说,学生能做的尽量让学生去做,教师绝不能越俎代疱,包办代替。

总之,在小学科学教学过程中,我们科学教师只有更新教学观念,转变传统教学方式,才能把新的教学理念融入到科学课程的改革实践中,才能使小学科学教学向着更有益于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方向健康发展。

下载《7 土壤里有什么》教案2word格式文档
下载《7 土壤里有什么》教案2.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土壤里有什么》教学设计

    《土壤里有什么》教学设计曾宝俊教学资源开发本课是苏教版《科学》教材三年级下册《土壤和生命》单元的第一课。本课通过运用多种感官来认识土壤,了解土壤的常见成分,知道土壤......

    青岛版四年级科学下册《土壤里有什么》教案

    《土壤里有什么》教案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土壤不是一种单纯的物体,它是由砂、粘土、水、空气和腐殖质。 2、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分析综合能力。 3、从小使学生树立爱科......

    7.土壤里有什么教学设计(最终版)

    7.土壤里有什么 【教学内容】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7课 【教学目标】 1. 能够在鉴别三种不同的土壤过程中了解土壤的常见成分; 用自己可能的方式认识更多的土壤里的各种颗粒。......

    《土壤里有什么》小学科学教学设计

    《土壤里有什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能用各种感官直接感知自然事物并用语言或图画描述所观察的事物的形态特征;能用简单器材做简单的观察实验,并作实验记录。会查阅书刊以......

    《土壤里有什么》科学教学反思(5篇)

    《土壤里有什么》科学教学反思 《土壤里有什么》科学教学反思 一、一条主线贯穿整课 本节课以“土壤里有什么”为主线展开对土壤的研究,通过观察“土壤里有什么”,设计实验验......

    《2. 了解土壤》教案2

    《2.了解土壤》教案2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沙土、黏土和壤土是土壤的三种类型。 2、了解土壤中沙、黏土和腐殖质的多少影响着土壤的种类。 3、知道不同种类的土壤透......

    《土壤里有什么》的教学反思(全文5篇)

    本节课是土壤里有什么的第二课时。首先回顾上节课课探究的方案,然后学生在熟悉探究的方案的基础上进行试验探究。最后学生进行汇报探究的结果,比对学生的猜想得出结论。我想在......

    三年级科学上册 土壤里有什么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

    土壤里有什么【内容简析】:指导学生认识到土壤不是一种单纯的物体,而是由砂、黏土、水、空气、腐殖质等成分构成的。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通过对土壤成分分析的实验,认识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