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下册第4单元16网络表情符号教案语文版解析

时间:2019-05-15 04:47:0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七年级语文下册第4单元16网络表情符号教案语文版解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七年级语文下册第4单元16网络表情符号教案语文版解析》。

第一篇:七年级语文下册第4单元16网络表情符号教案语文版解析

网络表情符号

【学习目标】

1.认识作者,积累重要字词。

2.理清文章结构思路,把握文章主旨。(重点)3.结合本文内容,学习写作方法及 其作用,并加以熟练使用。(难点)【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海内存 知己,天涯若比邻。”当唐朝诗人王勃在为离别而伤感惆怅时,绝对想不到他的美好愿望如今早已成真。计算机网络的出现,改变了整个世界,也随时随地影响着我们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特别是QQ、微信等各种交友软件更是深受大众喜爱,其中,那些非常有趣的网络表情则功不可没,尤其受到年轻一辈追捧。那么,今天就让我们走进课文《网络表情符号》,一起来了解这种让我们非常受用的网络表情的来源和发展过程吧!

二、自主预习1.走近作者

申江婴,男,毕业于南京邮电学院,现任新华网党组成员、董事、副总裁,曾任工信部主管的中国网友报总编辑、中国信息产业网总裁等职务。长期从事通信信息化、互联网领域的新闻报道和新媒体、移动互联网的市场运营主要管理者工作。被聘为工信部信息通信经济专家委员会委员、文化部公共文化专家、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客座教授、北京邮电大学软件学院客座教授、南京邮电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客座教授、中国信息经济学会产学联盟推进中心主任 委员、中国互联网 协会应用创新工作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委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邱雨,编辑、记者。2.字音字形(1)重点字

风靡(mǐ)囧(jiǒng)衍生(yǎn)瞠目结舌(chēng)独树一帜(zhì)(2)形近字 风靡(mǐ)糜烂(mí)荒诞(dàn)垂涎(xián)独树一帜(zhì)编织(zhī)3.词语解释

风靡:草木随风而倒。形容事物很风行。荒诞:极不近情理。

口水战:用言语进行的相互攻击或激烈的争论。瞠目结舌:瞪着眼睛说不出话来,形容惊呆的样子。拍案叫绝:拍桌叫好,形容非常赞赏。独树一帜:单独树立起一面旗帜,指自成一家。4.网络表情符号 >_<|||很尴尬

^_^”尴尬的笑 →_→怀疑的眼神 @_@|||||头昏眼花 O__O”呆滞的眼神(^_^)?什么意思 一一+锐利的眼神 >”<||||伤脑筋(*>﹏<*)好刺激(*@ο@*)哇(⊙o⊙)目瞪口呆 一_一b流汗

三、合作探究(一)整体感知

1.通读全文,理清文章结构。明确:本文主要由四个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写斯科特•法尔曼教授在电脑中输入人类历史上第一张微笑符号。第二部分(第2-5自然段)写网络表情符号被广泛认可,并开始在网络上流行。

第三部分(第6-12自然段)写网络表情符号在日本和中国得到快速发展,衍生了许多带有东方特色的表情符号。

第四部分(第13-15自然段)写网络表情符号流行的原因。2.把握文章主要内容。

明确:本文用简洁的语言,向我们介绍了斯科特•法尔曼教授 在电脑中输入人类历史上第一张微笑符号,开启了网络表情符号流行的时代。同时还介绍了网络表情符号在东方的衍生发展,及网络表情符号流行的原因。(二)重点探究

1.分析网络表情符号的特点。

明确:①用符号表示面部表情;②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同一表情符号可能有不同含义;③不断创造出新的表情符号,有名人表情,有动漫卡通造型,有自己的头像,有中文汉字;④能够在短时间内让对方了解自己的情绪和感受,方便交流。

2.网络表情符号在电脑中运用得越来越广泛了,甚至有时候都不使用文字了,你认为网络表情符号有必要存在吗?

明确:有必要。首先,网络表情符号的使用,使表达方式变得多样化,丰富了 网络用语;其次,网络表情符号在表达我们的情绪和感受时,更加直观;再次,网络表情符号可以回避尴尬,展现真实自我。总之,网络表情符号丰富了我们的生活,是有存在的必要的(三)写法探究

文中主要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并简要分析其作用。

明确:①作比较 :作者将中国、美国、日本等不同国家的表情符号对比,说明了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同一表情符号可能有不同含义的特点。

②举例 子:“日本人还在笑脸旁边加上别的符号作为修饰物,表现更为丰富的表情,如“一_一|||”表示为难而尴尬的样子,表 示“一_一b”脸上滴下汗水,“~>__<~”表示被气哭了„„这些日式表情符号在东方国家的互联网上很受欢迎”运用举例子的说明方法,说明了日本人的表情符号更为丰富。

③分类别:“随着电脑和网络的普及,国内网民不仅能够轻松地使用已有的表情符号,还不断创造出新的表情符号。有的选取名人的表情,配上文字,幽默十足;有的从动漫中获取灵感,衍生出许多新卡通造型;还有的 制作者用自己的头像,创作出独具个性的表情”运用分类别的说明方法,说明了网民不断地创造出 新的表情符号。

四、板书设计

网络表情符号产生来源——纯文字太严肃,出现第 一张微笑符号 发展传播——被广泛认可、在网络上流行 衍生特色——在中国和日本迅速发展 流行原因——自由、开放、包容、创新

五、课外拓展

1.课下收集自己喜欢的网络表情符号,尝试自己创造网络表情符号及其含义并给出创造原因。2.分小组讨论网络表情符号出现的利与弊,并总结该如何更好地运用才能做到扬长避短。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基本完成了教学目标,因为课题比较新颖,很吸引学生的兴趣,因此课堂氛围良好,学生积极参与、配合,思维活跃,较好地把握了文章主旨。同时小组的自主活 动与个体的个性思维相结合,充分展现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地位。

但是也有不足之处,学生太过注重对话题的探究,相对忽略了对说明文文体知识和方法的掌握,在学习过程中有些表述性的语言欠当。

第二篇:七年级语文下册第4单元14蜘蛛教案语文版剖析

蜘蛛

今天我们学习《蜘蛛》一文,看看这种为大家所熟悉 的小昆虫,在作者笔下究竟是什么样的,同时试加以 比较,看看本文在写法上和前面所学过的那些文章有何异同。

生活中我们没少见过蜘蛛,但是我们可能没有像作者那样认真地观察它,研究它吧。因此学习本文,不光要了解我们的老相识——蜘蛛的习性、特征、用途,更重要的是学习作者对待事物的方法、态度,养成认真观察、研究身边事物的良好习惯,并且学会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把它介绍给别人,让别人和我们分享事物的快乐!

自读要求

1.复习巩固说明文的有关文体知识;并进行比较阅读。

2、借助工具书,扫清文字障碍,然后通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 内容。

3、理清课文结构,找出段落 中的关键词语和中心句,概括各部 分的内容大意。

4、了解课文的写作顺序以及 所使用的说明方法,从而巩固所学 到的有关知识。

5、学习课文从多方面说明事物,学习习近平实说明和生动说明的方法,体会说明语言的准确性、生动性。

6、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进行细致入微的观察,学会用o新”眼光去看“旧”事物,在‘“旧”事物中发现新迹象、新特点,从而追求新知识,获得新知识。

重点

1.养成细致观察的习惯,了解更多的事物,增长知识。

2通过对课文的研读,全面掌握课文内容,学习用不同的方法从不同的角度说明事物。

3体会课文的语言特点,学习用准确的动词来描述动作,增强语言的生动性。

4.学会比较阅读。

(《蜘蛛》是一篇科普小品,是一篇知识性、科学性、趣味性都较强的昆虫知识说明文,它不同于第三册所学的有关动物的那几篇文章。那几不从文体来看是记叙文,尽管也涉及到有关动物的一些知识,但主要还是抒发作者的一种思想感情。本文和第二册的《鸯》同属说明文,都是要告诉读者某方面的知识;但因说明对象不同,所以说明角度、说明方法、说明语言等也有所不同。蜘蛛在日常生活中并不少见,可能许多人仅仅知道它会结网,但是由于蜘蛛形体丑陋,同的色彩也不鲜艳羡丽,关注的人不多。那么蜘蛛究竟有没有研究价住呢?由此引导学生向作者学习、要有一双善于洞察事物的眼睛,做生活的有心人,并且认真观察、研究身边的事物,这样不仅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还能获取丰富的知识,发现一个个新奇的世界。)

方法

讨论与点拨相结合。

1.略读课文,整体感知其大概内容。结合“自读提示”带着下列问题默读课文,做到不动唇、不出声,边读边在具体段落中勾画出相关的语句,读完后讨论:

①课文先后介绍了有关蜘蛛的哪些知识?

②蜘蛛是怎样捕捉飞虫的?

③为什么蜘蛛能捕捉到飞虫? ④蛛丝有哪些用途?

⑤是否所有的蜘蛛都是靠结网捕虫的?

明确:①首先介绍了蜘蛛的生活习性,即结网捕虫的情况(第1~3段);接着介绍了蛛丝产生的生理特点(第4段);然后介绍了蛛丝的用途(第5、6段);最后补充介绍不结网的蜘蛛(第7段)。②蜘蛛是靠结网来捕捉飞虫的。③蜘蛛能捕捉到飞虫是由于“它的身体结构之巧妙”,即其生理特点决定的。它体内的各种腺放出的液体有不同的作用,有的遇空气凝结成丝可以结成网,能网住飞虫;有的虽不能凝结成丝,却有粘性,附着在丝上,能粘住撞在网上的飞虫。④小孩用来作捕虫网;西方人想用它来代替蚕丝织手套、袜子;把圆蛛丝装到天文望远镜上,可以比较星星的位置。⑤不是所有的蜘蛛都做网,如狼蜘蛛、蝇虎、蝎子、八脚等都不做网,它们自然也不靠结网捕虫,而是用力去搏取

2细读课文,发现疑难,解决疑难,把握课文内容并巩固文体知识。

(1)讨论第1段的谜语能否删去,并简述理由。

明确:谜语不能删去。它既生动形象地概括了蜘蛛的生活特点——结网捕虫,又赞扬蜘蛛高明如诸葛亮;不仅说明了蜘蛛在网上的位置,描绘了蛛网的形状,而且“稳”“单捉”等词把蜘蛛捉飞将那种稳操胜券的心理十分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这种饶有趣味的开头使文章一开始就能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同时又自然地总起全文,更体现了文章语言的生动性。

(2)结合课后练习H,明确作者是怎样具体说明蜘蛛捉“飞将”的?找出关键词句。那些“飞将”都被蜘蛛捉住了吗?

明确:蜘蛛捉“飞将”有成功也有失败。蜘蛛捕捉飞虫“有各种各样捉拿的方法”。作者把蜘蛛成功捉‘飞将”的情形分作三类:一类是蜘蛛用擒拿法捕捉的蚊、纳等小飞虫;一类是用捆缚法捉拿“力气较大的飞虫”;一类是用游击战对付“带枪的”“飞将”。失败的则分为两类:一类是“甲很厚,很重”,“力气很耐久”的“披甲的飞将”;一类是“最可怕的”爆赢,蜘蛛不仅捉不到它反而被它俘虏。(关键词句略)

(3)把说明蜘蛛捉飞将和说明

蜘蛛的生理特点以及蛛丝的用途的文字进行比较,找出它们语言上的不同点,结合课文谈谈理由。

明确:蜘蛛捉飞将的那两段文字语言很生动,后面的文字要平实得多。作者在说明蜘蛛捕捉飞虫时运用了生动的描写,他恰当地使用了一系列动词、形容词,并且采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力求形象生动,准确传神,富于变化,因而既使枯燥的昆虫知识显得生动活泼、妙趣横生,又使读者获得形象的感受,从而具体地了解蜘蛛的生活习性。说明蜘蛛的生理特点及蛛丝的利用的两部分语言是平实的。如谈到蛛丝的利用时,作者将蚕丝和圆蛛丝作对比,如果是用比喻、拟人的修辞就不能准确地显示二者孰粗孰细,而采用具体数字一比较,结论就让人确信无疑。从而显示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文章内容的科学性。(说明的语言何时要生动,何时要平安,应该根据说明的内容来决定。不管使用何种语言都要体现说明语言的准确性,符合科学的客观实际。)

(4)再迅速测览全文,找出课

文的说明重点,并讨论为什么这样确定重点?

明确:课文的重点是说明蛛丝的利用。作者用较长的篇幅来说明蛛丝的实用价值,具体说明了人们对它的利用过程。这是因为科普小品不仅要丰富读者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告诉我们:人类观察自然、认识自然的根本目的在于利用自然、改造自然,让 自然为人类服务、造福人类。

(5)试分析课文的说明顺序。

明确:课文按照由“表”(蜘蛛的生活习性)及“里”(蜘蛛吐丝的生理特点),由“此”(蜘蛛本身的 形态性质,常见的结网蜘蛛)及“彼”(蛛丝的用途,较少见的不结网的蜘蛛)的逻辑顺序,形象而准确地说明了蜘蛛的生态特征和人类对蛛丝的认识与利用。

6)讨论明确课文所使用的说明方法。

3小结。

通过讨论,结合“自读提示”,谈谈学习课文后的收获。

(解说:学生在学习第二册时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说明文的基础,因此安排上述自读程序,展示了一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内容到形式的过程,也体现了整体与部分,面与点交替结合进行的过程,让学生在复习巩固旧知识中获得新知识,符合认知规律,可收事半功倍之效。上述“明确”部分的文字仅供参考,学生回答问题只求言之有理、言之成理即可,不必强求一致。)自读点拨

1.关于作者:周建人,鲁迅研 究家,自然科学家。浙江绍兴人,鲁迅胞弟。科学著作《科学杂谈》等,与人合译达尔文的《物种起源》。

2.本文紧紧抓住蜘蛛结网捕食的生态特征,从多方面对蜘蛛加以说明,尽管涉及内容较多,但因作者采用逻辑顺序,以蛛丝为线索一线贯之,所以文章显得很紧凑。

这一点稍加点拨学生就能把握。

3重点是引导学生明确:作者为何能把人们常见的蜘蛛的有关知识说得这样清楚明白又饶有趣味?

这是因为作者首先善于对说明对象进行深入细致的观察,从而占有写作材料。在观察的基础上抓住事物的主要特征,选择恰当的角度,对蜘蛛结网捕虫的“各种各样”的方法和情况分别——一说明,对其他有丝而不结网的蜘蛛加以解说。并且还更深入地观察蛛体结构和织网技能,进而用科学的方法分析说明其结网捕虫的内在原因在于其“身体结构之巧妙”。说明人类对蛛丝的利用也是作者观察的结果。同时作者深知科普读物的读者一般是缺少专门知识的人,文章除了具备科学性外,还要力求写得生动、活泼、有趣,以达到吸引读者和易于接受的目的,因此注意了把记叙和描写作为手段,选用准确的动词、形容词及比喻、拟人等修辞进行生动说明,让读者获得形象具体的感受。为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作者又用生物学术语平实地说明蜘蛛的生理特点,用列数字、作比较等方法直接说明蛛丝的用途等。

思考

1.阅读下面的文字,并与课文比较,看看它们在说明内容、方法、语言等方面上有何异同。

蜘蛛,节肢动物,身体圆形或长圆形,分头胸和腹部,有触须,雄的触须内有精囊,有脚四对。蜘蛛的腹部末端有三对专门吐丝的纺绩突起,这些纺绩突起与体内的丝腺相通,丝腺能分泌出一种蛋白质的丝液。这种丝液通过突起上数以千计的细孔排出体外,一遇空气就凝结成蛛丝。丝腺有好几种,各种丝腺分泌的丝液性质不同,功能也不一样。分泌出来的丝不一定都有粘性,如垒状腺体分泌的丝是用来搭网上的“脚手架”;聚合腺体分泌的丝是专用来织网上的粘性丝的;管状腺体分泌的丝是用来制作卵囊的;葡萄状腺体分泌的粘性丝则是用来捆缚猎物的。蜘蛛织网看起来复杂,实际上完全出于本能。这是动物在长期进化过程中所形成的本能,都是无意识的,并没有什么预见性。蜘蛛生活在屋檐下和草本问。通称珠珠。

2、选定一种动物进行跟踪观察,模仿课文写一篇小品文。

第三篇:七年级语文第4单元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学案

16.《化石吟》

编写:李磊 初审:刘亚 校审:张瑞颖、李继兵 审批:刘俊华

学习目标:(实现一个小目标,就是向理想进了一大步!)

1、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歌的节奏韵律之美和前后照应的结构特点。

2、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

教学重点:反复诵读,感受诗歌的思想感情和节奏韵律之美。

教学难点:联系生物学的相关知识,激活联想想像思维,深入理解诗歌内容

一.预习导学:

1.查阅资料,了解作者和作品的有关知识。比比谁知道的多。

2.初读课文,借助工具书解决生字新词:

葱茏 骸骨 档案 猛犸 悄然

骸骨: 葱茏: 太古: 叹服:

造物主: 海枯石烂: 3.诗歌可以分为哪几个层次?结构上有何特点?

4.概括诗歌的主要内容以及表达的主要思想感情。

二.课堂研讨: 1.解题:《化石吟》是一首 诗,以诗的形式写。“吟”是古诗中的一种体式,这里是赞颂的意思。

2.教师范读全诗,学生感受其中对自然高妙的赞叹和节奏韵律之美。3.学生自由诵读,结合生物学知识理解诗歌内容。思考:

(1)化石作为地球上曾经有过的生命之躯的证据,引发人们无限的遐思。诗人是怎样打开读者思维闸门的?

(2)体会第3节中“你把我的思绪引向远古”在行文中的作用。

(3)摘录出诗中4、6两节的比喻句各一例。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学案

(4)第3节中的“你”具体指代什么?能否改成“他”,为什么?

(5)化石重视的逝去万载的世界是一个怎样的世界?沉睡亿年的石头说了什么话?

(6)全诗七节的思路层次是怎样安排的,请简要概括。

三.巩固达标:

人常说,无人分享的快乐不是真正的快乐,而无人分担的痛苦则是真正的痛苦。虽然我们是小小少年,生活的天空晴多阴少,但我们依然在每一天为达成我们的每一个小小心愿劳碌拼搏。那一个个来去匆匆的身影,凝聚了几多苦乐悲欢。用笔用心记录下达成愿望的心路上的一段心绪,一缕情怀,让心怀通过倾诉变得更加健康而亮丽。

春天的小语是枝头的青绿,夏天的欢声是翻腾的热浪。秋天的吟唱是大地奉献给人类的渴望,冬天的倾诉是白雪带给我们的肃穆与冥想。

拥有一片属于我们自己的湛蓝而高远的天空,是我们少年人的向往!珍惜宁静,放飞童心。

(1)给加粗的字注音 一缕()冥()想 吟()唱 湛()蓝 肃穆()倾()诉(2)这是一段文学栏目的少年主持人的话,这段话的目的是什么?请简答。

(3)文中“春、夏、秋、冬”四句写出了()

A.努力向上的精神

B.少年的情怀 C.四季的美好

D.喜怒哀乐(4)“拥有一片属于我们自己的湛蓝而高远的天空”,作为主持人的话,实际上是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放飞童心”,可与第一段中的“___________”二字照应。

四.课堂小结:诗人张锋以一首科学诗《化石吟》,饱含感情地赞颂了会讲话的奇异的化石,引领我们去遨游那远古洪荒、沧海桑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学案

17.《看云识天气》

编写:李磊 初审:刘亚 校审:张瑞颖、李继兵 审批:刘俊华

学习目标:

①快速阅读课文,概括课文内容要点。②理清文章的思路。③领会运用比喻的妙处。

④培养学生观察自然的兴趣和留心自然现象的习惯。

教学重点: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理清写作思路,体会运用比喻的妙处。课前准备

学生搜集有关云和天气的谚语、成语、诗词、文章片断等,解决课文中的生字词,将它们整理到家庭作业本上。学习过程

1、检查预习

2、听读课文,思考:

a.云和天气到底有怎样的关系?

b.本文主要介绍了哪些云及其光彩?它们各有怎样的特征?分别预示怎样的天气情况? 请你设计一种表格来完成,看谁设计的好。四人小组合作完成。思考品味:

1、分析第二自然段。

1)朗读并背诵,指出概括说明作用。

2)“往往”、“常常”两个副词起什么作用?

2、详细研究各种云同天气的关系。1)“改名换姓”、“躲藏”是什么修辞手法?

2)从积云到积雨云,则是夏天出现的一种特殊情况,它的变化速度和以上有什么 不同呢?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学案

3、讨论最后一段作用。

1)观察云的形状、光彩对我们有什么意义?

2)如何才能掌握它的变化规律呢?

研讨探究: ①本文介绍了这么多的云和云的光彩,但我们读来条理清晰,作者是怎样做到这一点的? 你能从课文中找出有关语句吗?

②本文是一篇介绍科学知识的说明文,但语言生动,对云的描摹也细致形象。作者主要采用了哪些修辞方法?运用这些方法有何好处?试从课文中找出几例加以体会。你能否仿照课文中的例子造几个句子?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小组交流自己收集到的有关云的谚语、成语、俗语、诗词及文章片断等。

布置作业

留心自然界的各种现象,写一则观察日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学案

18.绿色蝈蝈

编写:王冰太 初审:刘亚 校审:张瑞颖 李继兵 审批:刘俊华

学习目标:

1.利用工具书,增加字词积累。

2、速读课文,能用简洁的文字概括蝈蝈的生活习性.

3、能体味文中的美词佳句,并说出其作用。

4、巧用读书笔记,增加知识储备。学习重点、难点:

1.理解课文内容并掌握概括要点的方法。

2.体会文章语言富有文学笔法、生动活泼的特点及其表达效果。3.体会并学习文中拟人的手法的运用。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相信自己,你一定能做得更好!)

1、给下列加点字词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静谧.()大颚.()吮.取()钳.子(低劣.()篡.夺()喑.哑()窸窣..(gōu()火 shòu()猎 贪lān()哀háo()

2、结合语境解释加点词语。

在我国北方,人们却让蝉篡夺..了你的名声!(但是这种以劫掠..为生的鸟比昆虫低劣。(螳螂那样捕杀姐妹、吞吃丈夫的残暴..行经。(这并„„而是因为贪婪..才吃死去的同伴。(二、课堂研讨: 整体感知

1.速读,你从文中获得了关于绿色蝈蝈哪些方面的信息?

2.用简洁语言归纳梳理结构))))))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学案

3.作者告诉你们的这些信息,他是怎么得来的?能从文中找到依据,并说说你的启示吗?

3.合作学习

(1)作者是用什么方法引出蝈蝈的呢?

(2)作者是如何知道蝈蝈喜欢吃什么食物的呢?

(3)文中多处运用拟人手法,试结合具体例子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4.探究体验

《昆虫记》叙述生动流畅,文笔诙谐幽默,你能从文中体会到这一点吗?再读(默读),探究品味自己最喜欢的美词佳句,或质疑。小组交流,代表发言。

三:小结

四.学习反思:学过本文,你有何收获?还应加强什么?写下来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学案

19.月亮上的足迹

编写:王冰太 初审:刘亚 校审:张瑞颖 李继兵 审批:刘俊华

学习目标:

1.积累“观测、畅谈、里程碑、昂首挺立、一叶孤舟、遥遥在望”等词语。2.准确全面地概括课文内容要点

3.培养学生热爱科学、探索科学的精神。学习重点、难点:

1.学习本文按时间顺序,清楚明白地叙述事件发生过程的写作方法。2.感受科学技术的魅力,学习敢于探索的精神,体会作者蕴涵在字里行间的对登月成功的喜悦之情。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相信自己,你一定能做得更好!)

1、下列加点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A、观测(câ)泯灭(mǐn)厄运(â)发酵(xiào)B、啜泣(chuò)小憩(qì)竦峙(shì)飞跃(yuâ)C、铁锹(qiāo)海域(yù)卓越(zhuō)潜行(qián)D、干涸(gū)梦寐(mâi)畅谈(chàng)轨道(guǐ)

2、选择下列词语中书写有错误的一项()A、清澈 倔强 玷污 堕落 B、点缀 雏形 畅谈 观测 C、慷慨 闲适 禀告 风韵 D、报酬 奥恼 蹂躏 分辩

3、结合语境解释下列词语。

昂首挺立: 畅谈:

可望而不可即: 神往: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学案

4、给下列各句选择最恰当的词语填空。

(1)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科林斯、奥尔德林终于代表全人类拜访了月球,迈开了人类________(探索、摸索、求索)太空的重要一步。

(2)于是,第三级火箭再次发动,使速度达到了每秒10.5公里,进入登月轨道,向着月球________(奔、飞、驶)去。

(3)它发着美丽的银光,静静地________(挂、飘、悬)在飞船的上方。

(4)三位宇航员躺在舱内,________(观看、观测、观察)着各种仪表的读数。

二、课堂研讨:

1.整体感知

(1)登月的全过程可分为几个阶段?试概括每个阶段的内容要点。

(2)宇航员登上月球后做了哪几件事?

(3)文章是按什么顺序来报道登月的全过程的呢?

2.合作学习

(1)读课文的第5、11语段,在课本上标记出含有数字的语句,思考:作者比较详细地列举一系列数字的作用是什么?

(2)结合课文第4语段中的议论性语句,思考:为什么说人类第一次登月“对整个人类来说,是巨大的飞跃”,是人类探索太空的里程碑?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学案

3.探究体验

作者以平实的语言记录登月的过程,尽管没有过多的议论抒情,但字里行间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举出片断说明。

三:小结 四:巩固拓展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文段一:

7月21日凌晨5点17分40秒,登月舱平稳地降落在月球上,登月的宇航员兴奋地向休斯敦地面中心报告,他们已经胜利着陆。休斯敦地面中心也高兴地祝贺他们的成功。日上午11时39分,登月舱打开了舱门。11点51分,阿姆斯特朗走下阶梯,登上月球。月面上到处是细小的颗粒,有点像地球的海滩。紧接着,奥尔德林也来到了月面。这是一个伟大的时刻。这是人类伟大的一步。这一时刻的精确时间是1969年7月21日11点56分20秒。这是一个人类探索太空的里程碑。

1.概括文段内容。

2.文段以________为其写作顺序,语言标志有________。3.为什么作者要精确地记录登月的时间?

文段二:

在树林里,有时人们会听到“笃、笃、笃”的响声。如果你蹑手蹑脚、屏住呼吸走上前去,就会发现,这是森林“医生”啄木鸟在“工作”。啄木鸟长着一把天生的“手术刀”,这就是像钢凿一样的嘴壳。它祖代相传,以食虫为生。当它停落在树干上时,就举起“手术刀”东敲敲、西啄啄,从敲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学案

击树干的声音中,得知害虫潜伏的部分,然后在树上啄一个小洞,把细长的舌头伸进去,利用上面的粘液和小钩,将虫子钩出来吃掉。害虫虽然隐藏在树干深处,但一旦被啄木鸟发现,便休想逃命。

根据调查和研究,啄木鸟勤勤恳恳,从不贪懒,每天都要敲打树干500~600次。近年来,有人通过高速摄影测算出,啄木鸟啄树的冲击速度,是每小时2080千米,当啄木鸟的头部从树上弹回来时,它减速的冲击力也大得惊人——约有1000个重力常数。要知道,一辆汽车如果以每小时56千米的速度撞在一堵砖墙上,其力量才不过10个重力常数。可想而知,1000个重力常数,这是多么巨大的冲击力!奇怪的是,啄木鸟从来不会因此而得脑震荡,头颈也不会受到任何损伤。

①为什么啄木鸟有这种奇特的本领?②科学家进行了仔细的观察和研究,还对啄木鸟作了解剖。③结果发现,啄木鸟的头部是一种天然防震器。④它的构造与众不同:脑子被细密而松软的骨骼包裹着,在脑子的外脑膜与脑髓之间,有一条狭窄的空隙,这样一来,通过流体传动的振动波,也许会得到减弱。⑤此外,啄木鸟的头部有非常大而有力的肌肉系统,也能起到消震和吸震的作用。⑥以后,科学家又发现了一个更重要的原因,这就是啄木鸟的头部和它的“手术刀”是一前一后作直线运动的,一点也没有侧向运动。

1.给下面的字注音。

蹑()颈()剖()2.最后一段中第⑤句是病句,应该把 和 这两个词对调。3.第一段中有两个“它”,指代的对象一样吗?它们指代什么?

4.啄木鸟是如何捕害虫的?

5.第三自然段开头的一句话能不能删去?为什么?

6.啄木鸟在啄木时能防震的两个原因是什么?

五.学习反思:学过本文,你有何收获?还应加强什么?写下来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学案

20.山市

编写:王冰太 初审:刘亚 校审:张瑞颖 李继兵 审批:刘俊华

学习目标:

1、积累文言词语,理解文章大意

2、体会山市形成的过程和它的美丽神奇

3、了解山市形成的原因,培养探索科学的精神 学习重点、难点:

1、重点:反复诵读课文,培养文言文阅读的语感,积累常用的文言词语。

2、体会山市的形成及其美丽神奇的特点,培养学生联想和想像的能力,并且养成探究的精神。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相信自己,你一定能做得更好!)

1、结合课文注释和有关资料,了解作者蒲松龄和《聊斋志异》

2、查找有关资料,探寻山市形成的原因。

二、课堂研讨:

1.导入.2.整体感知

1、初读课文,借助注释和工具书掌握生字。(1)给下列加横线的字注音。

奂山()高插青冥()黯然缥缈()()()高垣睥睨()连亘()遂不可见()窗扉()倏忽()酒肆()逾时()(2)、根据拼音写出汉字,注意这些字的写法。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学案

碧瓦飞 mãng()高垣pì nì()()海市shân楼()直接xiāo汉()

2、再读课文,注意文言文朗读的节奏: A、提示

(1)在诵读文言文的过程中,凡表示人物、地点、事件、事物名称的词或短语中间不能停顿,表示一个完整的概念的短语之间不能停顿,语义特别密切、组成一个词组的词语之间也不能停顿。

(2)根据句子的结构成分按照“主/谓/宾”的原则进行划分。(3)按照“动宾/动宾”的形式划分。(4)凭借语感,根据句意进行划分。B、分小组展开朗读比赛,并且互相点评 3.合作学习

三读课文,掌握难词难句,疏通文意。1结合注解,细读课文,标记难词难句 2学生提出难词难句,师生共同解答

3.解释加点的词语。

(1)然数年恒不一见()(2)相顾惊疑()(3)念近中无此禅院()(4)始悟为山市()(5)连亘六七里()(6)历历在目()(7)黯然缥缈()(8)或凭或立()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学案

4.翻译下列句子

a中有楼若者,堂若者,坊若者,历历在目,以亿万计。

b而楼上人往来屑屑,或凭或立,不一状。

4.探究体验:

(1)山市形成的全过程可分为几个阶段? 请发挥想象,运用课文中的语言描述。

(2)山市变化的几个阶段是以什么为线索展开叙写的,找出相关的标示性词语。用一个成语概括山市的特点。(明确: 以时间为线索描写山市变化。)

(3)文章结尾的作用是什么? 为什么人们又称“山市”为“鬼市”?

5.质疑问难

问题: 试答: 三:小结

四:巩固拓展

1、《山市》作者,字留仙,别号,世称聊斋先生,山东淄川(今淄博)人,(朝代)文学家。早岁即有文名,但屡应省试皆落第,七十一岁才补为贡生。他用数十年的时间写成的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

2、《聊斋志异》是一部 共491篇,以短篇小说为主,此外还有散记特写、随笔寓言等,多数故事通过描写 来反映社会生活,揭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学案

露当时社会的黑暗和官吏的罪恶。“写鬼写妖高人一等。”他自称本书为“孤愤之书”。

3、准确解释加横线的词语。

数年恒不一见()与同人饮楼上()

高插青冥()念近中无此禅院()()无何()碧瓦飞甍()始悟为山市()()未几()

高垣睥睨()()连亘六七里()居然城郭矣()堂若者()

坊若者()历历在目()尘气莽莽然()城市依稀而已()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奂山山市,邑八景之一也,然数年恒不一见。

(2)未几,高垣睥睨,连亘六七里,居然城郭矣。

(3)中有楼若者,堂若者,坊若者,历历在目,以亿万计。

五.学习反思:学过本文,你有何收获?还应加强什么?写下来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学案

综合性学习《探索月球奥秘》

编写:王冰太 初审:刘亚 校审:张瑞颖 李继兵 审批:刘俊华

一.活动目标

1.了解月球的基本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激起学生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培养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

2.掌握收集和处理有关信息的能力 3.据要求,运用联想和想象进行写作 二 活动重点

学会搜集整理归纳有关“月球”的知识,懂得整合相关学科知识,达到“温故知新”、“融会贯通”的复习目的 三. 活动难点

收集材料有困难的,可以组织学生重点阅读课本附带的资料 四 活动过程设计

一、活动准备:布置任务,利用半个月时间,结合中秋节开展活动 1一份这次学习的时间安排表;2一份详细的阅读书目和部分网址 3与月球有关的文字,传说,图片,录像

(每人一个文件袋,利用两星期左右收集有关材料,学生预先分组准备月球知识擂台赛,写一份自己对月球的认识)

二、活动导入

导语:

三、月球文化展示

1.把搜集来的资料、图片,筛选整理后,制作成幻灯片,向同学介绍。2.展示自己文件袋里收集的材料、图片,各小组交流成果,互相补充,互相探究,互相质疑,合作交流、协作学习、资源共享。

四、“我是月球小专家”擂台赛

提供擂台赛的题目,观察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比赛结束后进行总结

班长主持,课代表记录,以小组为单位,分五轮 第一轮 必答题;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学案

比赛规则:

① 两队同学代表分别先抽取五个问题,赛台选手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作答。

② 答对一题得10分,答不完整或答错不扣分,再由场下同学回答。③ 答题时间30秒。

题目:

① 你知道人类是什么时候登上月球的? ② 哪个国家的哪个宇航员第一次登上月球? ③ 关于月球的来源有哪些说法? ④ 你知道月球上有哪些可以利用的资源? ⑤ 人造月亮是怎么回事? ⑥ 月球和地球相距多远?⑦ 月海是海吗? ⑧ 最大的月海叫什么?⑨ 月球与地球的年龄哪个大? ⑩ 月球的半径是多少? 第二轮 抢答题; 比赛规则:

① 主持人读完题,说“开始”时,第一时间举手者有优先解答权。② 第一发言人答不对或不完整的,小组其他人可适当补充,不得超时。③ 限时一分钟,答对一题加10分。④ 答错扣10。题目:

1. 人到了月球上为什么那么轻? 2. 月球为什么会有圆缺变化? 3.在月球上能看到地球上的什么建筑? 4.月球是行星吗? 5.“中秋赏月,天月圆,地月缺;___________” 请对出下联。6.2003年10月15日,我国“神舟五号”载着谁成功飞向太空,进行了一系列的科学活动。

7.民间所说的“天狗吃月”指的是什么自然现象? 8.一人在白天同时看到了月亮和太阳,这可能吗?

9.月球上的昼夜温差和地球差不多,所以人类可以到月球上去建立月球村。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学案

这个说法对吗?

10.月球上大大小小的坑是怎么回事? 第三轮 小组合作竟答题; 比赛规则:

①在规定的时间内答题。

② 本队队员相互合作,完成规定的任务。③ 答对或基本答对加10分,答错不扣分。题目:

1.在2分钟内写出与月亮有关的别号或雅称,写多少算多少,每个10分。2.在2分钟内看谁说出的带月的四字词语多,写多少算多少,每个10分。第四轮 风险题 比赛规则:

1.每组选手选择一道不同分值的题目。2.在2分钟内完成。

3.答对加上相同的分数,答错扣去相同分数。题目:

1.10分的风险题:至少唱出两句与月亮有关的歌。

2.20分的风险题:1)背一首关于月亮的诗。2)讲一个关于月亮的故事。3.30分的风险题:

第一组题(1)请猜谜语:明月当空——人尽仰(谜底“昂”)(2)请对歇后语:“猴子捞月亮”对什么?(白欢喜一场)

第二组题(1)月亮是古诗文提到的自然物中最突出的被描写的对象,请说说为什么说月亮是“嫦娥”。(2)请猜谜语:“中秋菊盛开”,打一成语。(花好月圆)

第五轮:积累题

让学生看到活动的成功与失败,取长补短,提高对月球的认识

比赛规则: 1.由主持人说出一句带“月”的诗词句子, 之后由各组派一位代表回忆片刻后立即背出, 要求把诗词题目及作者也背出来。2.背对的所在组加10分3.背错的所在组不扣分.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学案

五、“我是一个月球人”语言表述

开场白:你驾驶一艘宇宙飞船,在茫茫的太空中寻找外星生命。你离开地球已经好几天了。这时,透过舷窗,你看到一个美丽的蓝色星球„„

根据表达的中心,选择适当的表达方式,合理安排内容的先后和详略,条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运用联想和想像丰富表达的内容。注意口语表达能力的提高.六、小结

结束语

让我们乘着“神州”号飞船,实现“嫦娥奔月”这一中华民族的伟大梦想; 让我们在歌声中结束这一次“太阳与月亮”的对话;

让我们把今天这次活动的心得体会写成随笔,留在成长的记忆里。

七、教后反思或信息反馈

第四篇:4年级下册语文第4单元作文

孤独的孩子

这是1937年8月28日的一个下午,这是一个荒凉又可怕的下午。他是日本侵略者轰炸上海火车站唯一幸存下来的人,他的名字都还没有起,他的爸爸妈妈就已经在枪雷弹雨的城市中身亡了。这原本是上海人流量最多的火车站,但如今成了废墟;这原本是一条热闹非凡的商业街,但现在也血流成河;这本来是应该天天充满欢歌笑语的幼儿园,但现荒凉的让人害怕。

这个小男孩今年才三岁零三个月,他其实是和父母一块去上海旅游的,可没想到他们刚一下火车就听到了上海的第一声炮响,他的妈妈马上抱起他,冲向前方,可没走几步他的爸爸妈妈就倒在了人流之中。

这个小男孩立刻号啕大哭起来,哭的那么悲伤,那么无助。他虽然只有三岁多,但那轰隆隆的炮响和那清脆而沉重的枪声,都使他终生难忘。

可怜的孩子被一位好心的路人收留了,长大以后,他当了一名解放军,努力保卫自己的祖国,不会再让外国侵略者闯入中国半步。他一心要让祖国强大起来,不会再让任何一个人和他一样成为孤儿。

第五篇:5年级下册语文第4单元作文

每个人的心中一定都有难忘而感动的事,比如说父母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把生病的你送往医院;再比如你的亲人在路程很远的情况下为你送伞等等。5年级下册语文第4单元写一件令你感动的事作文,接下来小编为大家推荐的是第4单元作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欢迎阅读。

【5年级下册语文第4单元作文一】

在我记忆的长河中,有高兴,有难过,也有感动……那份感动深深地埋藏在我的心头,很久,很久。

那是一个星期六的下午,突然乌云密布,电闪雷鸣,一场倾盆大雨从天而降。同学们都惊慌失措地往家里跑,我也如此。啊!终于到家了。可当我习惯地用手摸书包拿钥匙的时候,哎呀!不好,我的书包忘在教室里了。我不顾外面的瓢泼大雨,直奔教室。半路上,在雨帘中出现了一个朦胧的身影——哦,是他,黄小龙,他的腿脚不方便,怎么还?“哦,陈奕伊,你的书包忘在教室里了,幸好我发现了。”只见他踉踉跄跄地把书包递在我手上。可我……

记得他进阅读班的时候,由于他那一瘸一拐的脚步,我曾经多次和同学们一起嘲笑他是个农村娃,走路像企鹅,令黄小龙丢足了面子。而他却在我需要帮助的时候帮助了我。“我……我。”我激动得说不出话来,只好跟他紧紧地握住了手。

啊!一股暖流涌上了我的心头,雨水打在我的脸上,分不清是雨水还是泪水。我又一次紧紧地握住了黄小龙的手,很久,很久……

【5年级下册语文第4单元作文二】

我在报纸上看支一篇文章,题目记不清了,是写一们大哥哥家境贫穷,母亲早年去逝,他和父亲相依为命,历经辛苦考上大学后,噩耗接着又来:父亲重病卧床,时刻需要有人照顾。而这位大哥哥为了照顾父亲,每天背着父亲去上学,在学校课间休息时间就可以照顾父亲。这样,既不耽误学业,又能兼顾亲情。

我觉得这位大学生精神可贵、做法感人,作为父亲,他应该感到欣慰,有这样一位优秀的儿子;作为儿子,应该感到自豪,你已经长大,可以为父亲撑起一片天!

如果是我,我能做到吗?我想我一定会的!

【5年级下册语文第4单元作文三】

每当想起阿姨帮助我的事时,一份感激之情就会涌上心头。

一个寒冬的早晨,我去上课外班,我独自走在大街上,缩在厚厚的羽绒服里,一阵冷风吹来,不由得地打了个哆嗦。我心想:要是有人送我去学校该有多好呀,我就可以早早地去复习了……

这时,一个骑着自行车的阿姨从我身边经过,正好擦到了我。阿姨回过头向我道歉。这时,她看见我手中写着“杰睿学校”四个大字的书时,就笑着对我说:“你是不是要到杰睿学校去上课?”我犹豫了一下,回答说:“是呀,怎么了?”阿姨就说:“天太冷了,不如我送你去吧,顺路,而且骑车快。”我有些犹豫,没动。阿姨仿佛看透了我的心思,转过头对我说:“快上车吧!早去学校可以早做准备一下。”阿姨真诚的话语感动了我,我立刻上了车。看我坐好了,阿姨便骑着车飞快地向学校奔去。阿姨迎着风踩着脚踏板,双手扶着把手,一个劲地往前骑着,还时不时地提醒我坐稳了。我想:阿姨真好,待会儿一定要谢谢她。这时,一阵冷风吹来,不像刚才那样冷,而像春风那样温暖。

不一会儿,学校就到了。我从自行车上下来,从口袋里拿出十元钱来,递给了那位阿姨。没想到阿姨却摆摆手说:“你这是什么意思?你以为我送你来是为钱?快去上课吧!”说完,就骑上车飞快地离开了。

我站在大街上,望着那位阿姨的身影,百感交集,一股暖流慢慢地流进了我的心田。

人间处处有真情,真情时时暖人心,陌生人的爱在每个人的身边,时时让人感动。

下载七年级语文下册第4单元16网络表情符号教案语文版解析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七年级语文下册第4单元16网络表情符号教案语文版解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语文S版六年级下册第4单元教案

    第四单元 情暖人间 15 古诗三首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自选一首诗默写下来。 2、过程与方法 学习本课生字,正确认读“浥”,会写“孟”“陵......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教案

    1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鲁迅 教学目标: ㈠知识和能力目标: 了解作家作品;领悟课文写景的精妙,提高描写的能力;理解并学习课文按空间顺序记叙事件;把握文章的主旨。㈡过程和方法目......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教案

    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教案 潘兰林第五单元单元要点 一、 激起学生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培养开拓创新精神、团结协作观念和舍己为人的品质。 二、知识和能力目标:丰富探......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第6课最后一课说课稿解析

    《最后一课》说课稿 我说课的题目说《最后一课》,下面我将从四个方面进行说课,一说教材,二说教法学法,三说教学设计,四说教后反思。 一、说教材 1、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最后......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第5课黄河颂教学反思解析

    《黄河颂》教学反思 诗歌贵形象思维,且讲究含蓄。当诗人描绘事物时,他的目的往往不在于说这事物怎样,而在于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写景则是借景抒情,咏物则是借物言志。而这些形象......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4单元教案

    第四组 单元分析 一、教材分析: 编排本组教材的目的,一是感悟人类的生存与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的密切联系,懂得人类应珍惜资源,保护环境。二是引导学生注意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能......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4单元 13 苏州园林教学案 语文版

    13 苏州园林 【课前寄语】 苏州地处江南水乡,湖光山色,旖旎动人。这里文人荟萃,能工巧匠,代代相传。园林设计者和匠师们将大自然优美的景物,根据他们自己的艺术趣味和美好理想进......

    七年级语文第5单元教案5篇

    化石吟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精心导入 【展示一组恐龙图片】大家能告诉我这是什么吗?(恐龙)那位同学能告诉我恐龙生活在什么时期吗?(侏罗纪和白垩纪)那么这两个时期距今有多少年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