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原期末考试复习手册 课本知识点及部分大题

时间:2019-05-15 04:02:4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马原期末考试复习手册 课本知识点及部分大题》,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马原期末考试复习手册 课本知识点及部分大题》。

第一篇:马原期末考试复习手册 课本知识点及部分大题

v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基本考核点 v

绪论

v

一、基本概念:

v

马克思主义、科学性、革命性p14 v

二、教学重点:

v

马克思主义的概念p3、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来源p2和组成部分p3、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征P15和理论品质p16、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方法 p20-21 v

绪论

v 三、一般知识点:

v

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条件p4,p6、马克思主义产生后的实践活动发展p11、马克思主义产生意义P18、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意义——理论联系实际 v

第一章

v

一、基本概念:

v

哲学、哲学基本问题、世界观p27、唯物主义、唯心主义、物质、运动、静止、时间与空间(概念与特性)、实践;

v

联系、发展、矛盾及其双重属性、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度、质变、量变、肯定与否定p46; v

第一章

v

二、教学重点:

v

1、哲学概念p27、哲学基本问题(含义p28、具体内容p28、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划分标准p28-29)

v

2、物质概念(唯一特性p30)、运动(概念p32、物质与运动关系p32、运动与静止p32、时空间概念及特性p32)、劳动在意识产生过程的决定作用p30-

31、意识的本质p31及其能动作用p56-57;实践内涵p34、形式p35、特征p35、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 v

第一章

v

3、联系观(内涵p40、特点p40)、发展观(内涵p41、实质p41、新旧事物概念p41、新生事物不可战胜性p41)

v

4、矛盾规律:矛盾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矛盾内涵?、矛盾属性(内涵p43、关系p43、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p44)、矛盾的共性与个性(内涵p44,p45、关系p45); v

第一章 v

5、质量互变规律(质、量、度p46;质变与量变内涵p46、质变与量变辩证关系p46); v

6、否定之否定规律:辨证否定观内涵p46-47 v

7、规律(内涵p54、特点p54)v

第一章

v 三、一般知识点:

v

物质观创立的意义p31、社会物质性表现p33、矛盾分析方法p45、五对范畴?; v

自然规律与社会规律区分p55)、发挥意识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相统一p57 v

第二章

v

一、基本概念:

v

主体、客体、感性认识、理性认识、真理及其双重属性 v

第二章

v

二、教学重点:

v

1、主体与客体(内涵p63、关系p63)、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p64-65、马克思主义关于认识的本质的论断p66;

v

认识的辨证运动(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概念p68、基本形式 p68、辩证关系p69); v

第二章

v

2、真理观:真理内涵p71、真理客观性p72、真理双重属性p73、真理检验标准p77 v

第二章

v 三、一般知识点:

v

认识的两次飞跃的基本条件p69,p70、认识运动的无限性和反复性p70-p71、认识与实践的统一、真理与谬误p76、真理与价值 v

第三章

v

一、基本概念:

v

社会存在、社会意识、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阶级、国家、国体与政体、人民群众 v

第三章

v

二、教学重点:

v

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概念p95、辩证关系p97、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p98)v

2、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概念p100,p101、构成要素p100、两者的辩证关系p102)、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概念p105、两者的辩证关系p107)、国家(实质p106、国体与政体p106);阶级概念p115与实质p115 v

第三章

v

3、社会基本矛盾运动p112、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p130-p131 v

第三章

v 三、一般知识点:

v

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两种对立的历史观——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社会形态(内涵p109及一般规律p108?);阶级斗争p116、社会革命 p119、改革p121、科学技术在社会中作用;

v

群众史观:两种对立的历史观(谁是历史创造者——人民群众)、制约人民群众历史创造性的因素p131——经济条件、政治条件、精神文化条件、个人在社会历史中的作用 v

第四章

v

一、基本概念:

v

商品经济p143、商品p144、商品二因素、劳动二重性、价值规律、社会必要劳动时间P145、货币P148、劳动力商品P153、剩余价值p157、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绝对剩余价值p159与相对剩余价值p160、资本积累、资本有机构成、资本周转p165、利润p168?、经济危机

v

第四章

v

二、教学重点: v

1、劳动价值论:

v

商品二因素p144与劳动二重性p145、价值规律(内涵p146及作用p147-p148)、货币概念p148与职能p148、私有制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p149-p150 v

第四章

v

2、剩余价值论:

v

劳动力成为商品(条件p153-p154、劳动力商品二因素——价值和使用价值与特点p154)、剩余价值生产过程(前提p157、特点p157、剩余价值生产方法p159-p160、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p158、资本本质p158)、资本积累p162、资本的有机构成p163、相对过剩人口p164、工资p167、社会再生产(核心问题)p166、资本主义基本矛盾p169与经济危

机p170 v

第四章

v 三、一般知识点:

v

商品经济产生条件p143、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价值形式的发展(四个阶段表现)p148、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意义p151;

v

资本主义所有权与所有制(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本质)p156、资本的原始积累p141、资本的循环周转规律(流程p165、条件p165)形式?及本质?、资本主义国家政治制度p172-p173及本质p172、意识形态p177及本质p177-p178 v

第五章

v

一、基本概念:

v

生产集中、资本集中、垄断、垄断组织p183、金融资本与金融寡头、垄断利润和垄断价格、国家垄断资本主义p186、经济全球化 v

第五章

v

二、教学重点:

v

资本主义两个发展阶段p182(资本主义发展规律):生产集中p182、资本集中p182、垄断(内涵p183、原因p183、垄断时期竞争特点p184)、金融资本p184与金融寡头p185、垄断利润p185与垄断价格p186、垄断资本主义(国家资本主义形成p187-p188、作用p189、垄断资本主义实质p193)、经济全球化表现p194-p195 v

第五章

v 三、一般知识点:

v

经济全球化表现、动因p196和后果p197、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政治经济新变化、原因p202-p203和实质p203-p204、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和发展趋势

马克思老师给的大题答案(全手打,基本全)

辨析:

1运动与静止的关系:物质世界的运动是绝对的,而物质在运动过程中又有某种暂时的静止,静止是相对的。静止是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的稳定状态,包括空间位置和根本性质暂时未变这两种运动的特殊状态。

2绝对的否定与绝对的肯定:事物内部都存在肯定和否定因素。由于事物是运动的,所以肯定和否定都不能永恒,事物又是矛盾的,总有一部分肯定,另一部分否定,所以肯定和否定是相对的,不存在绝对的肯定和否定。

3怎样看到空想社会主义的发展:既有积极贡献,揭露和批判资本主义,产生许多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揭示和论证了历史发展趋势;自身局限性,过于理想化,忽略了客观事实,缺乏科学性,同时看不到人民群众尤其无产阶级的力量。

4思维至上性和非至上性的问题:对。人的思维,是能够认识无线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这是至上性。但每一个人由于自身局限性,他们的行为又是非至上的。

5社会主义在落后国家胜利是否是历史的反常现象:错。1从历史发展来看,经济和制度较发达完善的国家社会形态的演进往往滞后的特点2落后国家的矛盾相对发达国家少,它的胜利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通过战争向外转移危机和矛盾的结果6时势造英雄: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英雄造时势是英雄史观,是要加以批判的,它夸大了英雄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马克思主义认为,是时势造就英雄,而不是相反,即使特定形势下暂时没有英雄,时势迟早也要把英雄造出来: 7为什么说世界统一于物质: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和现象,包括意识现象,归根到底都是物质 的表现形态或物质的属性和存在形式;世界上的一切发展、变化和过程都是物质运动的具体表现,其原因在物质世界自身。

:8说明矛盾统一性与多变性相结合推动事物的发展:统一和斗争。统一性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前提,统一性使矛盾双方相互吸收对方有利的因素,促进彼此发展,并且规定事物转化和发展的趋势。斗争促进矛盾双方互相竞争,此消彼长,为事物质变创造。矛盾的斗争性促使矛盾统一体破裂和新的矛盾统一体产生,推动事物的发展。

9评科技万能论:错误。科学技术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强大杠杆,但它的社会作用具有两重性,在一定条件下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消极后果。受许多条件的影响,如果应用不当就会“表现为异己的、敌对的和统治的权利。”另一方面,科学技术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也破坏了环境,如果合理的运用它,是值得人们深思的。

10存在即是被感知:存在是物质的存在,感知是主观意识。这句话表达了极大的个人主观主义,以为世界的存在是因为个人的观念存在而存在。

11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原理:第一,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与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的不完全同步性第二,社会意识同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性第三,社会意识的发展具有历史继承性。:第四,社会意识的各种形式之间的相互作用与相互影响。第五,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能动的反作用。12历史合力论

13共产主义渺茫论:

14解释世界与改变世界的关系:哲学不过是一种方法论,一种关于解释世界和改变世界的方法论。它的最终归宿是指导人们的实践,而却改变世界。这句话阐释了实践决定认识,认识指导实践。

15为什么说阶级是历史范畴:阶级的存在仅仅同生产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相联系。恩格斯说:“以往的全部历史,除原始状态外,都是阶级斗争的产物”。

16任何事理绝对性与相对性的统一:从静态,任何客观真理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从动态,任何客观真理都是由相对性向绝对性转化的一个环节,它们是真理的两种不同属性。具有绝对性的真理和相对性的真理是相互渗透和包含的;具有相对性真理和绝对性真理又是辩证转化的。

材料

1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涵义及辩证关系: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同一认识过程的两个阶段。二者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映的是事物的具体特性和外部联系,具有直接性和形象性的特点,是对事物现象的认识。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是对感性认识材料的抽象和概括,它具有间接性和抽象性的特点,反映的是事物的本质。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基础,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

如何实现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第一,必须拥有大量的、丰富的和合乎实际的感性材料。第二、必须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制作,找出本质和规律的东西来。

2如何看待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促进作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①科学技术是推动现代生产力发展中的重要因素和重要力量,它是历史发展的有力杠杆,是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每一次科学革命都不同程度的引起了社会的巨大变化。但科学技术也是把双刃剑,既能促进发展,也能因为不当的应用,对人类产生消极的后果。

3怎样看待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当今社会建设中,经济政治思想等各个方面有许多复杂的事物需要认识,许多重大问题需要回答,只有马克思主义才能引导我们深刻认识社会发展的客观把握世界形势变化的本质。

4如何看待真理与谬论的关系:真理谬论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所谓对立是指真理与谬误之间的界限非常明确,二者有本质区别不能混淆。真理与谬误又是相互联系的,没有谬误就没有真理。再次真理都是通过与谬误的斗争来实现的,最后真理和谬论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5如何看待社会主义前途:按照马克思的社会发展理论.社会主义必将取代资本主义成为世界的主流而最终进入共产主义世界.但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因为它符合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规律要求,代表社会发展的方向,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广阔发展前途,具有旧事物所无法比拟的优越性。

6怎样看待社会主义的长期性:生产里发展状况的制约,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发展状况的制约,国际环境的严重挑战,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对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探索和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需要一个长期的艰苦的过程。

7怎样看待社会主义改革道路的前进性和曲折性: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人类发展的客观规律,但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和社会主义实践的复杂性决定了它的道路是曲折的。

8用矛盾论分析改革问题:社会主义改革根源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社会主义基本矛盾运动发展的内在要求。社会主义制度作为一种新的先进制度,从根本上克服了资本主义制度下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对抗性矛盾,但由于当下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不够高,新制度不够完善,许多矛盾无法解决,改革就是克服这些矛盾的最有效途径。

9理性认识的重要性,推理的重要性:理性认识是指人们借助抽象思维在概括整理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达到关于事物的本质全体内部联系和事物自身规律性的认识。是深刻的。

论述

1客观规律与主观能动性的含义及辩证关系以及现实意义:客是指事物运动过程中本身所固有的本质的联系和必然的趋势。主是人们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变世界的实践能力和作用。关系:1,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的前提和基础。2,发挥人的主是认识掌握利用客的必要条件3尊重客和主是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

意义:1否认客,夸大主就会陷入形而上学,精神万能论,否认主夸大客就会陷入形而上学机械论。2,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必须尊重客,从实际出发,充分发挥广大人民的主,才能开创新的局面。

2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原理以及对于加强建设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l)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是指社会意识在反映社会存在,被社会存在所决定的同时,还具有自身的能动性和独特的发展规律,它的发展与社会存在的发展并不总是保持着一致和平衡 :3事件普遍联系原理及其对于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指导意义:作为一个普遍的哲学范畴,联系是指事物内部各要素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关系,具有客观性普遍性多样性。任何事物内部都是相互联系的,不是孤立存在的,整个世界是相互联系的整体。运用普遍原理,可以更好的分析事物的具体联系,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4根据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原理说明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意义:

5用客观规律与主观能动性解释如何对待生态环境问题:生态环境问题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具有客观物质性,人不能任意改变创造或消灭自然规律,但是人可以利用主观能动性,使用自己的躯体和物质工具作用于客观世界,引起自然界的某些变化,从而能有目的的改善生态环境。

7应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原理说明市场经济是一把双刃剑的问题: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a.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b.生产关

系反作用于生产力,当生产关系同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相适合时,它会推动生产力的发展,此时应当保持生产关系的相对稳定;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的状况,甚至成为生产力发展的阻碍时,必须变革生产关系以适应生产力的发展需要。c.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构成社会的生产方式,在生产方式中,生产力是内容,生产关系是形式。

(2)市场经济的双刃剑效应:一方面,市场经济的发展能够促进生产力的变革,提升生产力的水平,如近代西方市场经济的发展突破了自然经济的限制,通过心的经济体制促进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发展,而中国在改革开放以后,改变计划经济的单一体制,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促进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的发展。另一方面,市场经济也会导致生产关系的变革。如西方市场经济改变了社会阶级结构。中国的市场经济也导致了社会阶层和社会关系的转变。总体而言,市场经济使现代人的关系从以人的关系为主体的时代进入到以物的关系为主体的“物化”时代,它也导致商品拜物教,贫富分化加剧等一系列的社会问题。

8根据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原理说明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意义: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矛盾的特殊性是指每一事物、每一过程的矛盾及其各方面都有特点。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辩证的统一的原理,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这一基本思想原则的理论基础。我国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的理论成果。“中国特色”是中国不同于其他国家的个性、特殊性;“社会主义”是中国和其他国家的共性、普遍性。一方面,中国的情况不论多么特殊,也一定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坚持社会主义方向,这是共性。另一方面,社会主义的一般只能在各国特色的个别中存在,我们要建设中国模式、中国就要立足于中国的国情,从中国的实际出发,这又是个性,所以我党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方针实际上是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辨证关系原理的具体运用,是正确的。

第二篇:考研政治 马原知识点大题必背

考研政治 | 马原知识点大题模板必背

考研政治中,马原是很重要的版块,在大题中马原出现的位置一般都有34题,内容经常变,但是考察的知识点比较集中,下面我们就来看看考马原知识点大题的万能模板。

▶辩证法:矛盾对立统一

也叫同一性斗争性原理,背了那么久,你会才发现:其实只考同一性,就六个字:反义词,求转化。

模板如下:

2010年34题

第二问,真理与谬误、成功与失败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它们互相包含又能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梅兰芳对剧情本身有着深刻的理解。自身具有深厚的艺术实践功力,所以能化险为夷,变失败为成功。

第三问,我们要正视失败和错误,认真总结经验教训,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恰当的措施和办法加以应对,促成事物朝有利的方向转化。

扩展:2012年34题

第二问,这个没有真正的错误,只有被忽略的智慧。

2011年34题

第二问,“运用矛盾分析方法说明”“没有退路就多想出路”。

以此类推,只要有反义词的都可以用,要注意读题干,另外要注意的是,谁才能让矛盾对立面转化,必须是人,怎么转化,一个是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和和利用规律,一个是转化的方向,朝着有利于人的方向转化。

还有记住,矛盾的原理的方法论意义就一句:在对立中把握同一,在同一中把握对立。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也叫共性和个性,这个是矛盾分析法的精髓。

2012年34题

任何事物都是共性和个性的统一,共性寓于个性之中,个性中包含共性。

人们的认识就是从个别到一般、再到个别的过程。“碎花瓶理论”是对碎花瓶这一个别事物中所包含的一般特征的概括和反映,这就使得人们能够举一反三地认识和处理其他事物。

2012年34题

第二问,(2)矛盾是普遍存在的,生产生活中出现垃圾是不可避免的。我们要正视矛盾,只有在正确认识和解决矛盾当中才能推动事物发展。矛盾又具有特殊性,不同事物矛盾要用不同的方法来解决,把垃圾“变废为宝”可以有多种办法,垃圾分类就是一种有效的“出路”。(注:如果考生从矛盾转换的角度论述,可酌情给分,最高不超过4分。)

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原理的方法论意义也是一句话: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举例09年34题

第二问,(2)华佗对症下药的故事对我们的启示是:分析矛盾的特殊性是科学的认识事物的基础和正确地解决矛盾的关键。“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就是要求我们具体分析具体事物在其运动中的矛盾即每一矛盾的各个方面的特点,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不同的矛盾。

矛盾原理还有内因和外因,方法论:独立自主。

矛盾原理还有不平衡性,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方法论:抓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兼顾次要矛盾和矛盾的次要方面。

其实这恰恰是打通辩证法和认识论的一个点,辩证法就是认识论,认识论就是辩证法。

“丁玲识成仿吾,九方皋相马”就是用了这个点,第一次飞跃(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条件就是在占有丰富的感性材料的基础上,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这个过程就是在抓主要矛盾,抓本质。你懂的。

▶联系和发展

关于联系和发展,大家只要背这个两个组合的真题答案模板即可:

2014年34题

答案:(1)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是普遍联系的,事物的普遍联系是通过中介实现的。事物的相互联系即相互作用构成事物的运动变化发展。本案例中,秸秆养菇——菌渣制肥——林果肥育——生态改善形成了环环相扣的产业链“大循环”,“巧”就巧在人们能敏锐地发现事物固有的联系,并能动地建立新的联系,进而利用这种联系来促进事物的良性发展。

(2)上述事例给我们的启示主要有:要从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把握事物的普遍联系;要从发展的观点看问题,从发展中找出路;要运用矛盾分析方法,找出解决矛盾的正确办法;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勤于实践,勇于创新。

2006年34题

(2)所谓辩证地思考问题,就是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特别是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从对立中把握统一,从统一中把握对立。守河堤老兵不受已有思维定势的束缚,根据实际中的具体情况,提出解决问题的新思路,其见解对我们的启示是,对任何问题都要加以辩证地思考,多角度的或从相反方向去思考和解决问题。举出历史上或现实生活中有关逆向思维和“换位思考”的一个事例(故事亦可),说明所蕴含的辩证思维特征。

▶认识论

认识论的这个版块最重要的是搞清楚认识的本质是什么,主客体的关系,把认识理解成一个过程,两次飞跃无限循环的过程,另记住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有模板题目,今年认识论的几率很大,加油。

▶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3、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标准;

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总之,实践是认识的起点,也是认识的归宿,是全部认识的基础。

▶认识的基本规律

从实践到认识: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第一次飞跃)

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飞跃,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一是勇于实践,深入调查,获取十分丰富和合乎实际的感性材料。这是正确实现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基础。二是必须经过理性思考的作用,将丰富的感性材料加工制作,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才能将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

从认识到实践: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第二次飞跃)

实现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①要从实际出发,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②要把关于客观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同主体自身的需要和利益的认识结合起来,形成正确合理的实践观念;③要把理论的正确性与现实的可行性统一,寻求实现理想客体的具体途径和工作方法;④理论必须被群众掌握,内化为群众的自觉行动。

▶认识过程的反复性和无限性

认识的发展过程还表现在认识过程的反复性和认识发展的无限性上。

(1)认识过程的反复性是指,人们对于一个复杂事物的认识往往要经过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由理性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这是因为在认识过程中始终存在着主观和客观的矛盾。从客观方面看,事物的各个侧面及其本质的暴露有一个过程;从主观方面看,人的认识能力有一个提高的过程。

(2)认识发展的无限性是指,对于事物发展过程的推移来说,人类的认识是永无止境、无限发展的,它表现为“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无限循环,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不断推移的永无止境的前进运动。

上述科学发现过程在认识论上对我们如何发现和发展真理有哪些启示?

2001年马原

答案:(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检验真理的标准。人们对物质结构的认识来源于实践,关于物质模型的理论是否正确只能通过实践来检验。实践标准既有绝对性,又有相对性。“3夸克模型”是当时条件下人们实践所形成的真理性认识,然而实践标准本身又是不断发展的,丁肇中博士进行的新的实验,提出了由4种夸克组成基本粒子的新理论,取代了旧理论。

(2)在发展着的实践中,人们对真理的认识是无止境的,永远不会停留在一个水平上。4夸克理论的发现,也没有结束真理,还会有5夸克、6夸克等等新理论。

(3)人们要发现和发展真理,必须充分发挥主体能动性,发扬创新精神,不要被已有的理论和实践所束缚,敢于对现有理论提出质疑,善于思考,敢于实践,创造出新的理论与新的事物。

北京海翔智库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5年,总部设立在首都北京,是一所专注北京地区985、211、及各个特色类艺术院校的考研培训机构。主要从事考研辅导和专业课资料研发,并且花巨资聘请了各大名校硕士博士研究生,成立了专门的考研资料信息室,倾注了学长学姐们的大量心血和成功经验,致力于为考研学子服务!

第三篇:马原期末考试问答题及答案

一、哲学部分:

(1)结合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分析科学发展观是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答: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对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作出了新的科学回答,把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提高了新的水平,开辟了当代中国马克思发展的新境界,集中体现了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① 发展是事物前进上升的运动。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科学发展观开辟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科学回答了新世纪新阶段中国面临的“为什么发展”、“为谁发展”、“靠谁发展”和“怎样发展”等一系列重大问题,深刻揭示了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发展战略、发展目标和发展手段等,体现了发展的世界观。

② 发展观是人们关于发展的本质、目的、内涵和要求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科学发展观关于发展是第一要务、以人为本和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思想,特别是统筹兼顾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都具有方法论的意义。

(2)联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实践,说明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的重要意义。

答:

①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共性和个性的道理,既是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各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这一原则的哲学基础,又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一理论的哲学基础。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既要坚持社会主义的共性,又要从我国的实际出发,体现出中国特色这一个性。在所有制方面,我们坚持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形式共存;在分配形式方面,我们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形式共存;在政治上,我们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在指导思想上,我们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所有这些,都是共性和个性相统一。

② 矛盾具有普遍性,只要求我们要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现阶段,我国及世界普遍存在这一矛盾,我国面对金融危机的政策体现了我国政府承认矛盾的普遍性,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金融危机这一矛盾。

③ 矛盾特殊性是指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个侧面都各有其特点,这要求我们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现阶段我国的金融危机与过去的金融危机不同,与其他国家面对的金融危机不同,所以我国政府根据我国金融危机的特点以及我国的国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制定出适合我国解决金融危机的政策。

④ 矛盾的普遍性与矛盾的特殊性辨证关系的原理要求我们做到矛盾的普遍性和矛盾的特殊性、共性和个性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我国政府作出这一政策既看到了金融危机的普遍性又看到了金融危机的特殊性,作出的政策及适合我国国情,又可疑缓解现阶段我国的金融危机,作到了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3)为什么说真理是客观的、绝对的又是相对的?把握这一观点对于我们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有什么重要意义?

答:

真理是人们对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真理具有客观性,凡真理都是客观真理。这是因为,首先,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真理作为一种主观的思想形式,是把不依赖于人而存在的外部客观世界作为认识对象的;其次,检验真理的标准,即实践也是客观的。马克思主义是在无产阶级革命实践中产生并接受实践的检验,然后又指导无产阶级革命实践的普遍真理。

真理是绝对和相对的。真理的绝对性是指真理的无条件性、无限性。真理的相对性是指真理的有条件性、有限性。马克思主义是真理,它也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马克思主义是对社会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是客观真理,也就是包含着绝对真理的因素的正确认识。它正确地反映了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因而具有绝对性的一面。马克思主义又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它没有也不可能穷尽我们对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马克思主义也有一个不断发展、不断完善的过程,它的个别观点也会随着实践的发展而改变。因而又具有相对性的一面。

正因为马克思主义真理具有客观性和绝对性,所以我们必须坚持它并以它作为我们的指导思想,任何时候都不能违背。要反对否定马可思主义的错误倾向。这种观点怀疑和否定马可思的基本原理的正确性,因此,也就是怀疑和否定其真理的客观性和绝对性。又因为它具有相对性,所以我们又必须在实践中丰富它、发展它。既坚持又发展,才是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态度。

具体而言,这要求我们对马克思主义进行理论创新、与时俱进,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基础上,科学地反映人类在实践领域和认识领域所取得的最新成果,及时回答和解决时代提出的重大问题,从中得出新的结论,提出新的观点,发展新的理论。

(4)有人说价值观没有对错之分,请结合真理和价值的辩证关系谈谈你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并思考树立正确价值观的意义。

答:

1)真理和价值的辩证关系: 区别:①真理原则侧重于客体性,价值原则侧重于主体性;②真理原则主要表明人的活动中的客观制约性,价值原则主要表明人的活动中的目的性;③真理原则体现了社会活动中的统一性,价值原则体现了社会活动中的多样性。

联系:真理和价值统一于人类的实践活动之中。人类在自己的实践活动中,要把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结合起来,通过一定的自我调节来解决真理和价值的冲突,实现真理与价值的统一。①首先,成功的实践必然是以真理和价值的统一为前提的。任何成功的实践都必然是既遵循真理尺度,又符合价值尺度,并将二者统一起来的结果。②其次,价值的形成和实现以坚持真理为前提,而真理又必然是具有价值的。③最后,真理和价值在实践和认识活动中是相互制约、相互引导、相互促进的。人们在实践中通过真理与价值的相互引导、相互结合、相互过渡来实现真理和价值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2)坚持真理和价值的辩证统一,要求我们在实践中必须坚持和弘扬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既坚持以科学的实事求是的精神去认识和改造世界,又把人民的利益和人的发展看做一切认识和实践活动的出发点,贯彻“以人为本”的原则。3)树立正确价值观的意义:

① 价值观是人们关于价值本质的认识以及对人和事物的评价标准、评价原则和评价方法的观点的体系。价值观对人的行为起着规范和导向作用。

② 正确的价值观是先进的社会集团或阶级在实践中形成的,反映了人民群众的要求,对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起着促进作用。

③ 在当代中国,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必须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价值观体现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所倡导的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而奋斗的社会政治理想、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崇尚科学追求真理的科学观、集体主义的道德观、真善美相统一的积极健康的审美观等。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

系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发展和繁荣、促进社会进步的重要工作。树立社会主义价值观和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于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健康发展,对于当代青年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

(5)为什么说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

答:

生产方式是指社会生活所必需的物质资料的谋得方式,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人与自然界之间和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的体系。生产方式的物质内容是生产力,其社会形式是生产关系,生产方式是两者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的统一。生产方式的两个方面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人与自然界之间的关系决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又反过来制约着人与自然界之间的关系。

物质生产活动及其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人类其他一切活动的首要前提。物质生产活动及生产方式决定着社会的结构、性质和面貌,制约着人们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等全部社会生活。物质生产活动及生产方式的变化发展决定这个社会历史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形态从低级向高级的更替和发展,是划分社会类型的基本标志。

(6)既然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那么,为什么同一时代条件下人们的思想、观念却丰富多彩、差异很大甚至相互对立? 答:

社会存在也称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主要是指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及生产方式,也包括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存在的反应。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是辩证统一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存在的性质和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性质和变化,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但是社会意识并不是消极被动地反映社会存在,它具有相对独立性,由自己特有的发展形式和规律。首先,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的发展具有不完全同步性和不平衡性。在同样的社会存在条件下,社会意识可能因为社会主体不同而产生差异。其次,社会意识内部各种形式之间存在相互影响,且各自具有历史继承性。社会意识诸形式均有自成系统、前后相继的历史链条,因而具有历史继承性,有其发展的特殊规律。最后,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这是社会意识相对独立的突出表现。先进的社会意识反映

了社会发展的趋势和要求,对社会发展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不符合社会发展的趋势和要求,对社会发展起着阻碍作用。

同样的社会存在条件下,由于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而且在自身发展中有历史继承性,因此会因为社会主体的差异而有所差异。因此,同一时代条件下人们的思想、观念却丰富多彩、差异很大甚至相互对立。正确地认识这些道理,对于我们正确而充分地发挥人的能动作用,正确而辩证地鉴别客观存在中的一切事物,认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之间的关系,积极汲取社会现实中一切人类积极的科学人文成果,摒弃或反对错误的思想行为,提高自己思想道德修养,具有巨大的意义。

(7)为什么在阶级社会中,评价历史人物要同时坚持历史分析方法和阶级分析方法?请举例说明这两种方法的具体运用。答:

历史分析方法要求从特定的历史背景出发,根据历史条件,对历史人物进行具体的考察。要尊重历史事实,如实反映历史人物与当时社会历史条件的关系,如实反映历史人物的历史作用和历史地位。判断历史人物的历史功绩,要看历史人物比他们的前辈提供了什么新的东西。历史人物本身是发展变化的,应当从发展的观点给予如实的评价。同一个历史人物,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可能会有不同的历史作用,有时甚至有性质相反的历史作用,都要给予恰当分析。秦始皇结束了春秋战国的纷争状态,实现了华夏的大一统,为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开创了新局面。对中国和世界历史产生深远影响,奠定中国两千余年政治制度基本格局,被明代思想家李贽誉为“千古一帝”。

阶级分析方法要求把历史人物置于一定的阶级关系中,同他所属的阶级关系联系起来加以考察和评价。一定的阶级总是要推举或产生出自己的代表人物,以表达自己的利益和愿望,因而历史人物的作用受到阶级的制约;历史人物的命运,也往往同他所属阶级的兴衰沉浮息息相关。在历史上,阶级的局限性决定了它的代表人物的局限性。离开了一定的阶级背景,就难以理解历史人物的产生、作用及其性质。如康有为出身于封建官僚家庭,自幼饱读四书五经,一生从未当过资本家,但其思想主张和行为却符合民族资产阶级上层的利益,因此他是民族资产阶级上层的代表人物。

任何历史人物都是一定历史时代的产物,必然带有其所生活时代的特征和历史局限性,在阶级社会中的历史人物还不可避免地要受到特定阶级关系的制约,必然反映或代表一定阶级的利益和愿望。根据历史人物所具有的历史特征和阶级特点,评价历史人物时,应坚持历

史分析方法和阶级分析方法。

二、经济部分:

(1)评述马克思主义的相对过剩人口理论。

答:

相对过剩人口理论就是劳动力供给超过了资本对它的需要。这种过剩人口之所以是相对的,是因为它并不是社会生产发展所绝对不需要的,而是由于它不为资本价值增值所需要,成为了“过剩”的或“多余”的。相对过剩人口的存在有三种形式:第一种是流动的过剩人口,第二种是潜伏的过剩人口,第三种是停滞的过剩人口。相对过剩人口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伴随着资本积累过程以及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的一种经济现象。劳动力成为商品是形成相对过剩人口的前提条件。生产资料和产品分属于不同的所有者是形成相对过剩人口的决定性条件。资本有机构成的不断提高是形成相对过剩人口的必要条件。市场经济是相对过剩人口存在所依托的经济形式。相对过剩人口理论是马克思在研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运行规律的过程中创立的,是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资本扩展排斥人的发展这一事实的客观描述,这一理论的创立,是马克思批判和扬弃西方古典经济学派人口思想和马尔萨斯“人口论”的结果,同样也受到马克思本人创立的“两种生产”理论和唯物史观的影响。

马克思的相对过剩人口理论是在研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过程中形成的,它对于我们业已建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否仍然具有适用性,是我们在利用这一理论分析我们的现实之前必须澄清的问题。虽然我国建立了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体制,但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仍然是市场经济,只要有市场经济的存在,就可能会产生相对过剩人口问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相对过剩人口问题的解决,仍然要以马克思的相对过剩人口理论为指导,结合我国的实际国情,从政府、企业和相对过剩人口自身三方面努力,处理好相对过剩人口的就业问题。

(2)为什么说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根本条件?

资本最初总是表现为一定数量的货币。但货币本身并不就是资本,只有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货币才转化为资本。

资本总公式及其矛盾:从形式上看,在资本总公式G—W—G′中,剩余价值表现为

两个流通行为的结果,它似乎是在流通中产生的,这与价值规律等价交换的要求是相矛盾的。

剩余价值既不能从流通中产生,又不能离开流通产生,这是解决资本总公式矛盾的条件。货币所有者要使货币转化为资本,取得剩余价值,就必须在流通中即市场上找到一种特殊商品,这种商品的使用价值具有成为价值源泉的属性,它的使用能够创造出价值,并且能够创造出比它自身价值更大的价值。

劳动力商品在使用价值上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它的使用价值是价值的源泉,它在消费过程中能够创造新的价值,而且这个新的价值比劳动力本身的价值更大。这是由于这一特点,货币所有者购买到劳动力后,在消费它的过程中,不仅能够收回他在购买这种商品时支付的价值,还能得到一个增值价值,即剩余价值。而一旦货币购买的劳动力带来剩余价值,货币也就变成了资本

(3)如何理解积累的实质及积聚与集中的相互关系?

答:

1、把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或者说,剩余价值的资本化就是资本积累。资本家把从雇佣劳动那里剥削来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用于个人消费,另一部分转化为资本,用于购买扩大生产规模所需追加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因此,剩余价值是资本积累的源泉,资本积累则是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从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看,资本积累是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的源泉,剩余价值是资本积累的源泉。资本积累的规模与剩余价值的量成正比,资本家占有的剩余价值越多,资本积累的规模就越增大;而资本积累的规模越大,资本家可以获得的剩余价值也就越多。资本积累的实质是资本家将其无偿占有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再转化为资本,用来购买追加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扩大生产规模,从而进一步无偿地占有更多的剩余价值。

2、资本积聚是指个别资本通过剩余价值的资本化来增大资本的总量。资本集中是指个别资本通过结合而形成较大的资本。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是个别资本增大的两种形式,两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区别:①由于资本积聚是依靠剩余价值的资本化即资本积累而实现的,它会增大社会资本总额。而资本集中则是由众多中小资本合并成为少数大资本的,它不会增大社会资本总额。②由于资本积聚要受到社会财富绝对增长速度的限制,它的增长速度比较缓慢,而资本集中不受社会财富增长速度的限制,它可以使个别资本在短时间内迅速增大。

联系:①资本积聚使个别资本的规模日益增大,它们可利用自己雄厚的经济实力,打败众多的中小资本,从而加快资本集中的速度。①资本集中的结果,使资本规模迅速扩大,这就为采用先进技术创造了有利条件,可以获得巨额剩余价值,从而加快了资本的积累和积聚。

(4)资本循环与周转理论对企业经营有什么指导意义?

资本的循环与周转理论揭示了个别资本的运动,即资本的循环与周转过程。资本循环是资本从一种形式出发,经过一系列形式的变化,又回到原来出发点的运动。产业资本再循环过程中要经历三种不同的阶段,与此相联系的是资本依次执行三种不同的职能。三个阶段分别为购买、生产和售卖阶段,在这三个阶段,产业资本所执行的职能分别对应为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产业资本的连续循环,是流通过程和生产过程的统一,也是它的所有三种循环形式的统一。资本是在运动中增殖的,资本必须不断地、周而复始地循环,才能不断地带来剩余价值。这种周而复始、不断反复着的资本循环就是资本周转。如果每次资本周转带来的剩余价值一定,则资本周转越快,在一定时期内带来的剩余价值就越多。影响资本周转快慢的因素最关键的有两个:一是资本周转的时间,二是生产资本的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构成。企业生产经营的目的是要不断创造出剩余价值。为达到这一目的,企业应尽可能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加快资本积累,通过资本积累和资本积聚扩大生产规模,缩短资本周转时间,加快流动资本周转速度,进而加快资本周转速度,在有限的时间内创造出更多的剩余价值。

第四篇:2018年考研政治马原部分重要知识点总结

第一部分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考点 1马克思主义的含义

(1)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思想的科学体系,可以从它的创作者、继承者的认识成果,它的阶级属 性,它的研究对象、主要内容等不同角度去理解。(2)马克思主义有广义与狭义之分。狭义地讲,马克思主义即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

观点和学说的体系;广义地讲,马克思主义还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

(3)马克思主义的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者是一 个完整的整体,不可分割。考点 2马克思主义的产生

(1)客观条件:①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经济社会条件和基础。②无产阶 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及其对科学理论指导的强烈需求为马克思主义产生提供了阶级基础和实践基础。

(2)主观条件: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实践和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继承与创新。考点 3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的发展

(1)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产生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这种发展,除了马克思恩格斯自身的不 断充实和完善外,其后首先是由列宁等在领导俄国革命中实现的。(2)中国共产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先后产生

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考点 4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政治立场、理论品质以及社会理想

(1)世界观和方法论: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也是 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体系的哲学基础。(2)政治立场: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①这是由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性决定的。②这是由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决定的。③是否始终站在最广大人 民的立场上,是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分水岭,也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

(3)理论品质: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这种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是马克思主义始终保持蓬勃生命力的关键所在。

(4)社会理想: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 义社会。

(5)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目的和方法:①目的: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②方法:在理论与实 际的结合中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行动的指南。

提示:(1)马克思主义强大生命力的根源在于它的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2)鲜明的阶级性和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性。

(3)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质属性,在于它的彻底的科学性、坚定的革命性和自觉的实践性,而彻底 的科学性是最根本的。

(4)马克思主义的最基本内容:①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②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立场;③马 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④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理想。

第二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考点 1哲学基本问题及其内容

(1)世界观和方法论: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方法论是人们认识和改造 世界所遵循的根本方法的学说和理论体系,方法论同世界观是统一的。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又是方法论。

(2)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①物质和精神何者是第一性、何者是第二性,即意识和物质,究竟谁是世界本原的问题;②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即思维能否认识或 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3)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作为哲学基本问题的依据: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人类认识和改造世 界不能回避的最基本问题;是划分哲学中基本派别的依据;也是人类实际生活中的基本问题。

(4)马克思主义关于哲学基本问题的原理的意义:为研究哲学发展的历史和现实提供了一条基本的 指导线索,为划分哲学中的基本派别确定了科学标准。考点 2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可知论和不可知论,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1)根据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的不同回答,哲学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个对立的基本派 别。唯物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物质,主张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是物质的产物;唯心主义把 世界的本原归结为精神,主张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物质是意识的产物。

(2)根据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二方面的不同回答,哲学又可以划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可知论认为

世界是可以被认识的,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不可知论认为世界不能被人所认识或不能被完全认识,否 认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

(3)除了世界的本原问题,关于世界怎样存在的问题形成了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两种不同的观点。辩 证法坚持用联系的、发展的观点看世界,认为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的内部矛盾;形而上学则坚持用孤 立的、静止的观点看问题,否认事物内部矛盾的存在和作用。

提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是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其关键就在于,它以科学的实践观为基础,正

确地解决了人与世界的关系。

考点 4 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及其理论意义(1)列宁关于物质的定义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

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列宁从 物质与意识的关系,揭示了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2)理论意义:①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坚持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 论划清了界限。②坚持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有力地批判了不可知论。③实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

④实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

提示:(1)唯物主义三种形态:①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把物质归结为一种或几种实物。是直观的,猜 测的。②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把物质归结为原子。具有一定的科学依据,但混淆了自然科学物质概念同 哲学物质范畴的区别。③现代辩证唯物主义即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出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本质规定。

(2)从与意识的对立统一关系中把握物质,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世界物质本质的观点的根本特点。

考点 5意识的起源和本质

(1)起源:意识不仅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而且是社会历史的产物。

(2)本质: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3)物质和意识的关系: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依赖于物质并反作用于物质。考点 6物质和运动,运动和静止,物质运动与时间、空间

(1)物质和运动:①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②物质和运动不可分割。设想不运动的物质,将导致形而上学;设想无物质的运动,将导致唯心主义。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运动和静止:①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静止是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的稳定状态。

②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③运动和静止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相互包含,构成了事物的矛盾运动。

(3)物质运动与时间、空间:①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时间是指物质运动的持续性,具有一维性;空间是指物质运动的广延性,具有三维性。②物质运动与时间、空间不可分割,没有离开物 质运动的“纯粹”时间和空间,也没有离开时间和空间的物质运动。物质、运动、时间、空间具有内在的统一 性。

提示: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考点 7社会的物质性

(1)马克思主义产生之前,人类社会是否具有物质性这一问题没有得到正确解决。马克思主义揭示 了人类实践的客观实在性,认为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正确解决了社会存在与 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从而对社会历史现象做出了唯物主义的解释。

(2)社会的物质性的主要表现:①人类社会依赖于自然界,是整个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②人们谋 取物质生活资料的实践活动是物质的活动。③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集中体现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考点 8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1)世界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世界是统一的,即世界的本原只有一个;世界统一的基础是物质; 世界的统一性是多样性的统一。(2)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的理论意义:它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石,使马克思主义哲学成为彻底的 唯物主义一元论的世界观。(3)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的实践意义:它是我们从事一切工作的立足点,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思想 路线的哲学基础。考点 9实践的本质含义、基本特征和基本形式

(1)本质含义: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性活动。

(2)基本特征:①实践是物质性的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②实践是人类有意识的活动,体现了自 觉能动性。③实践是社会的历史的活动,具有社会历史性。(3)基本形式:①生产劳动实践。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②处理社会关 系的实践。在阶级社会主要表现为阶级斗争的实践。③科学实验。是从生产实践中分化出来,专门为了认 识世界而进行的探索性和准备性活动。

提示:实践不是孤立的个人的活动,而是社会活动,并受着一定历史条件的制约。

考点 10 实践与人的存在 实践在人类生活中具有基础和根本地位,构成了人类存在的基本方式。①实践是人所独有的活动。②

实践集中表现了人的本质的社会性。③实践对物质世界的改造是对象性的活动。人在改造世界的同时也在 改造着人类自身。总之,实践是人类不同于动物的特殊生命形式,是人类的存在方式。

考点 11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分化和统一

(1)自然界是指独立于人的活动或未被纳入人的活动范围内的客观世界。人类社会是人们在特定的 物质资料生产基础上相互交往、共同活动形成的各种关系的有机系统。人类社会是人的实践活动的对象化,是人的对象世界。

(2)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都具有客观实在性,二者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自然界是人类社会形成的前 提,人类社会又反过来影响和制约自然界。考点 12人和自然的关系

(1)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实践使人从统一的自然界中分化出来。

(2)通过劳动实践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是人类面对的永恒主题。正确 的实践观点是理解人与自然关系、人与自然统一的关键。考点 13 社会生活的实践本质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

领域,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

提示: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社会的物质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领域。考点 14联系的内涵和特点

(1)联系是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以及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

(2)特点:①具有客观性,即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是主观臆想的。②具有普遍性,即任何 事物都具有内在的结构性,任何事物都与其他事物相联系,整个世界就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③具有多 样性。世界上的事物是多样的,事物的联系也是多样的。

考点 15 事物普遍联系原理的方法论意义 要善于分析事物的具体联系,确立整体性、开放性的观念,从动态中考察事物的普遍联系。考点 16联系与发展

事物的相互联系包含着事物的相互作用,而相互作用必然导致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运动概括一 切形式的变化,运动变化的基本趋势是发展。考点 17 发展的实质 发展是前进上升的运动,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新事物是指合乎历史前进方向、具有远大前途的东西;旧事物是指丧失历史必然性、日趋灭亡的东西。考点 18发展与过程

(1)事物的发展是一个过程。所谓过程是指一切事物都有其产生、发展和转化为其他事物的历史,都有它的过去、现在和未来。(2)坚持事物发展是过程的思想,就要用历史的眼光看问题,把一切事物如实地看做是变化、发展 的过程。

提示:(1)唯物辩证法是关于世界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科学,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 法的基本观点和总特征。(2)在社会历史领域,新生事物从根本上符合人民群众的利益和要求,能够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因而必然战胜旧事物。

考点 19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对立统一规律(又称矛盾规律)是唯物辩证法体系中的实质和核心,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是否承 认对立统一学说是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对立的实质。考点 20矛盾及其同一性和斗争性

(1)矛盾是指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的对立和统一及其关系。

(2)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①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 趋势。一方面,矛盾着的对立面相互依存,互为存在的前提,并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另一方面,矛盾的 对立面之间相互贯通,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②斗争性是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 性质和趋势。矛盾斗争性的形式多种多样,可以分为对抗性和非对抗性两种基本形式。

(3)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原理,要求我们在分析和解决矛盾时,必须从对立中把握同一,从同

一中把握对立,防止形而上的绝对化和片面性。提示:逻辑矛盾是指人们思维过程中由于违反形式逻辑规则所造成的自相矛盾;辩证矛盾则是事物本 身所固有的对立统一关系。

考点 21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1)矛盾的同一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矛盾的斗争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有条件的相对的同一性和 无条件的绝对的斗争性相结合,构成了事物的矛盾运动,推动着事物地发展。

(2)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①在矛盾双方中一方的发展以另一方的发展为条件;

②矛盾双方可以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而得到发展;③同一性规定着事物转化的可能和发展趋势。

(3)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①斗争推动矛盾双方力量对比发生变化,造成事物的 量变;②斗争促使矛盾双方地位或性质转化,实现事物的质变。考点 22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原理的方法论意义

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说明事物的发展不仅表现为“相反相成”,而且表现为“相辅相成”。也说明和谐作为矛盾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体现着矛盾双方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和共同发展。

提示:事物的变化发展是内因与外因的统一。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 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考点 23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含义及相互关系

(1)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即所谓矛盾无处 不在,无时不有。承认矛盾的普遍性是一切科学认识的首要前提。(2)矛盾的特殊性是指具体事物的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各个方面都有其特点。具体表现为:①不同 事物的矛盾各有其特点;②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过程和阶段各有不同特点;③构成事物的诸多矛盾 以及每一矛盾的不同方面各有不同的性质、地位和作用。分析矛盾的特殊性,是科学认识事物的基础和正 确解决矛盾的关键。

(3)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的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特殊性即矛盾的个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共性和个性有机统一,共性寓于个性之中。

提示: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的道理,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也是正确理解矛盾学说 的关键。考点 24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的意义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各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哲学基础,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哲学基础。

考点 25矛盾分析方法

矛盾分析方法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方法。分析矛盾特殊性的方法,“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结合的方法等 等,都是矛盾分析法的具体体现。考点 26事物存在的质、量、度

①质是一事物成为自身并区别于它事物的规定性。②量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规模、程度、速度以及它 的构成成分在空间上的排列组合等可以用数量表示的规定性。③质和量的统一为度。度是事物保持自己质 的数量界限。它的极限叫关节点,超出了关节点,事物就形成了新的质量统一。

提示:认识质是认识和实践的起点和基础。认识事物的量是认识的深化和精确化;只有正确了解事物 的量,才能正确估计事物在实践中的地位和作用。认识度才能确切地把握事物的质;才能在实践中正确地 把握适度原则。

考点 27事物发展的量变和质变及其辩证关系

(1)量变是事物数量和次序的变化,质变是事物性质的根本变化。是否超出度,是区分量变和质变 的根本标志。(2)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量变和质变相互渗

透。

(3)质量互变规律:量变和质变相互依存,相互贯通,量变引起质变,在新质基础上又开始新的量 变,如此交替循环,形成事物质量互变的规律性。

(4)质量互变规律原理的方法论意义:揭示了事物发展过程是连续性和阶段性的统一,是我们分析 社会发展形式的基本理论工具,是指导我们从事一切实践活动的重要思想原则。

提示:质量互变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形式和状态。考点 28事物发展过程中肯定和否定及否定之否定

(1)肯定是维持现存事物存在的方面,否定是促使现存事物灭亡的方面。

(2)事物的辩证发展经过第一次否定还要经过再次否定,即否定之否定。事物的辩证发展就是经过 两次否定,三个阶段即“肯定一否定一否定之否定”的循环往复的过程。它的方向是前进上升的,道路是迂回 曲折的,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提示: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考点 29辩证否定观及其方法论意义

(1)辩证否定观的基本内容:①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②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③否定是新旧 事物联系的环节。④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2)坚持辩证否定观,就要对事物采取科学的分析态度,要在肯定中看到否定,在否定中看到肯定,不能肯定一切或否定一切。提示:与辩证否定观相对立的形而上学否定观坚持否定是外在的,主观任意的,绝对的,这割断了事 物的联系,中断了事物的发展。考点 30 否定之否定规律原理的意义 对于人们正确认识事物发展的曲折性和前进性,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我们既要看到事物发展的光明前

途,又要充分估计各种困难和曲折,经得起考验。

考点 31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范畴:原因与结果、必然性与偶然性、可能性与现实性、现象与本质、形式 与内容及其方法论意义

(1)原因和结果:①原因和结果是揭示事物的前后相继、彼此制约的关系范畴。原因是引起某种现

象的现象,结果是被某种现象所引起的现象。②原因和结果的辩证关系:原因和结果的区分既确定又不确 定;原因和结果相互作用,相互渗透;原因和结果的关系复杂多样。③正确把握事物的因果关系,可以提 高实践活动的自觉性、预测性和调控性。

(2)必然性和偶然性:①必然性和偶然性是揭示事物发生、发展和灭亡不同趋势的范畴。必然性是 事物联系和发展过程中确定不移的趋势,偶然性是事物联系和发展过程中不确定的趋势。②必然性和偶然 性的辩证关系:一方面,二者相互区别,它们产生和形成的原因,表现形式以及在事物发展中的地位和作 用不同;另一方面,它们又是统一的,二者相互渗透,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③必然性和偶然性辩证 关系的原理,要求我们重视事物发展的必然性,善于从偶然性中发现必然性。

(3)可能性和现实性:①可能性和现实性是揭示事物的过去、现在和将来的相互关系的范畴。可能 性是预示事物发展前途的种种趋势,现实性是合乎必然性的存在。②现实性和可能性既区别又联系,并在 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③方法论意义:立足现实,发挥主观能动性,把握事物发展的各种可能性,争取实 现好的可能。

(4)现象和本质:①现象和本质是揭示客观事物的外部表现和内部联系相互关系的范畴。②现象和

本质既对立又统一:一方面现象和本质相区别。现象是事物的外部联系和表面特征,通过感官感知;本质 是事物的内在联系和根本性质,为理性思维把握。另一方面,现象和本质相统一,它们相互联系,相互依 存。本质通过现象表现出来,现象表现着本质。③科学研究的任务是通过现象认识本质。我们能够通过现 象揭示本质,又必须透过现象揭示本质。

(5)内容和形式:①内容和形式是揭示事物内在要素同这些要素的结构和表现方式的关系范畴。② 内容和形式既对立又统一:内容是事物存在的基础,形式是事物存在和表现的方式;任何内容都有一定的

形式,任何形式都有一定的内容;内容决定形式,形式反作用于内容。③把握内容和形式范畴,既要重视 内容,反对形式主义,又要善于运用形式,发挥其积极作用。

提示:(1)把握事物的可能性,要注意区分可能性与不可能性,现实的可能性与抽象(非现实)的 可能性,好的可能性与坏的可能性。(2)任何现象都是本质的表现,即使假象也是本质的表现。

考点 32 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唯物辩证法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动力、形式和过程,反映了世界发展的普遍规律,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

界提供了根本的观点和方法。提示:唯物辩证法是客观辩证法和主观辩证法的统一。客观辩证法是指客观事物或客观存在的辩证法。

主观辩证法是指人类认识和思维运动的辩证法,即辩证的思维。主观辩证法是客观辩证法的反映,它们本 质上是统一的,表现形式则不同。客观辩证法采取外部必然性的形式,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主观辩证法 则采取观念的、逻辑的形式。

考点 33 唯物辩证法的方法与认识方法和工作方法的一致性 唯物辩证法的方法同认识方法和工作方法是一致的。唯物辩证法的观点运用于思维和工作中就转化为

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考点 34辩证思维的主要方法:归纳与演绎、分析与综合、抽象与具体、逻辑与历史相统一

(1)归纳与演绎:是最初的也是最基本的思维方法。①归纳是从个别到一般的方法,演绎是从一般 到个别的方法。归纳和演绎的客观基础是事物本身固有的个性和共性、特殊和普遍的关系。②归纳和演绎

既对立又统一:两者方向相反,又互相依赖、互相渗透、互相促进。归纳是演绎的基础,演绎是归纳的前 提。

(2)分析与综合:是一种更为深刻的思维方法。①分析认识事物的各个方面,综合达到对事物整体 的认识。②分析与综合的客观基础是事物整体与部分、系统与要素之间的关系。③分析和综合既对立又统 一:两者方向相反,又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相互促进。分析是综合的基础,综合是分析的完成。

(3)抽象与具体:是辩证思维的高级形式。①抽象是对客观事物某一方面本质的概括或规定。具体 包括感性具体和理性具体。感性具体是感官直接感觉到的具体,理性具体或思维具体是在抽象的基础上形 成的综合。②人对事物的认识经历着从(感性)具体到抽象和从抽象到(理性)具体的过程,对辩证思维而言,重要的是从抽象上升到具体。

(4)逻辑与历史的统一:①逻辑是指理性思维或抽象思维,它以理论形态反映客观事物的规律性。历史包括两层意思:一是指客观现实的历史发展过程,二是指人类认识的历史发展过程。②历史是逻辑的 基础和内容,逻辑是历史在理论上的再现,是“修正过”的历史。

提示:归纳和演绎、分析和综合是形式逻辑与辩证逻辑所共有的方法,抽象和具体、逻辑和历史的统 一则是辩证思维所特有的方法。

考点 35 辩证思维方法与现代科学思维方法 辩证思维方法是现代科学思维方法的方法论前提,现代科学研究方法及其成果丰富和深化了辩证思维

方法。我们要把二者有机地统一起来,自觉运用辩证思维方法指导科学研究。考点 36规律及其客观性

(1)规律是事物的内部联系和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2)规律是客观的,不依赖于人的意识。人们可以改变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但不能创造和 消灭规律。人在规律面前不是完全消极被动无所作为的。人们可以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规律,并以此来指 导实践。因此,既要反对藐视规律的主观随意性和经验主义,又要反对在规律面前无所作为的思想。

提示:客观性是规律的根本特点。考点 37自然规律与社会规律的联系与区别

(1)自然规律是自然现象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社会规律是社会现象间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2)联系:都具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性。

(3)区别:自然规律是作为一种盲目的无意识的力量起作用;只要具备同样的客观条件,就可以同 样的形式反复出现。社会规律则是通过人的有意识的活动实现的;受主客观条件的相互制约,具有历史性。

考点 38意识能动作用的表现

①意识具有自觉性、目的性和计划性。②意识具有能动创造性。③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 作用。④意识具有调控人的行为和生理机能的作用。考点 39 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关系 正确理解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关系:首先,必须尊重客观规律。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必须以承

认规律的客观性为前提。其次,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人们能够认识和利用 规律。要把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统一起来。

考点 40正确发挥主观能动作用

(1)从实际出发,努力认识和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

(2)实践是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的基本途径。

(3)发挥主观能动作用,还要依赖一定的物质条件和手段。考点 41社会历史趋向与主体选择的关系

(1)社会历史趋向属于历史决定论的内容,讲的是社会历史规律的决定作用。主体选择是指历史主 体在社会发展中的能动性和选择性。

(2)社会历史规律作为一种必然趋势是由多种可能性构成的“可能性空间”,构成主体选择的客观前提; 哪种可能性能够实现,取决于主体的自觉选择。主体选择是在既定历史条件下的选择,主体的利益和需要 是选择的内在根据。主体选择是否正确由实践来检验。第三章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考点 1实践活动中的主体、客体与中介

实践活动的主体是指从事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客体是指实践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中介是指连 结主客体的工具、手段以及运用这些工具、手段的程序和方法。

提示: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考点 2主体与客体的关系及相互作用的过程

(1)主体与客体的关系,从根本上说是认识关系和实践关系。主体在认识和改造客体的过程中,在 受到客体制约的同时,又能使主体自身得到发展,超越现实客体,从而使主客体同时得到改造、发展和完 善。

(2)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过程的主要环节:①确立实践目的和方案;②实施方案,把方案变为实际 的实践活动;③通过反馈和调节,使实践目的、手段和结果按一定方向运行。

考点 3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为认识的形成提供了可能。

(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不断提出新课题,推动着认识向前发展;为认识提供必要的条件; 提高了主体的认识能力。(3)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

(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认识的目的在于指导实践,以更好地改造客体。总之,实践是认识的起点和归宿,是全部认识的基础。学习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就要坚持实践第一的

观点,一切从实际出发。提示:认识来源于实践并不否定人在生理素质上的差异对认识的影响,也不否认学习间接经验的重要 性。

考点 4认识、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

(1)认识对实践具有能动的反作用。①人的实践活动受意识支配,不能离开认识的指导。②认识活 动及其成果具有相对独立性,能够反作用于实践。③认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是多方面的。④正确的认识指 导实践,能够达到预期效果;错误的认识指导实践,会导致实践失败。

(2)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①理论是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理应走在实践前头;②科学理论 能预见未来,端正实践方向;③科学理论能够推动实践创新。考点5认识的本质 能动反映。

考点 6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

(1)唯物主义认识路线:坚持从物到感觉和思想。

(2)唯心主义认识路线:坚持从思想和感觉到物。主观唯心主义认为认识是主观自生的,客观唯心 主义认为认识是上帝的启示或绝对精神的产物。认识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 考点 7 辩证唯物主义能动反映论与旧唯物主义直观反映论的原则区别 辩证唯物主义和旧唯物主义都坚持反映论,但两者有着本质区别。(1)旧唯物主义即形而上学唯物主

义认识论,是消极被动的直观反映论,把人的认识看成是消极地、被动地反映外界对象。它离开实践考察 认识问题,不了解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离开辩证法考察认识问题,不了解认识的辩证性质和过程,认 为认识是一次性完成的。(2)辩证唯物主义把实践的观点引入认识论,把辩证法应用于反映论,克服了旧 唯物主义的严重缺陷。

提示:(1)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主要内容:①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②主体对客体的反映是一 个能动的创造性的过程。③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是以实践为中介而实现的。

(2)认识中介决定着不同时代人们认识活动的基本方式,主要由物质性认识工具、观念(知识)性认识 工具和语言工具所组成。考点 8认识过程中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及其相互关系

(1)感性认识是人在实践中通过感官对事物外部形态的直接的、具体的反映;包括感觉、知觉、表 象三种形式;特点是直接性和具体性;局限性是只反映了事物的现象。理性认识是对事物内部联系的反映; 包括概念、判断、推理以及假说和理论等形式;特点是间接性和抽象性;局限性是造成认识脱离现实的可 能性。

(2)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辩证统一的,既有区别,又有联系。①它们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有质的区 别。②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互相依存,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③感

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互相渗透。割裂二者的辩证统一关系,会导致唯理论和经验论,在实际工作中就会犯教 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的错误。

考点 9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飞跃

(1)必要性:感性认识反映事物的现象,是表面的肤浅的;理性认识反映事物的本质,是内在的深 刻的。只有实现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第一次飞跃,才能把握事物的本质。

(2)必备条件:①勇于实践,获取丰富的、合乎实际的感性材料。②经过理性思考,将丰富的感性 材料加工制作。

考点 10 认识过程中的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 理性因素是指人的理性直观、理性思维等能力,在认识活动中起主导作用,主要体现为指导、解释和

预见作用。非理性因素是指人的情感、意志等,对人的认识活动起调节作用,主要体现为动力、诱导和激 发作用。二者在认识活动中相互制约,共同推动认识活动的发展。

考点 11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

(1)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是认识过程中更为重要的一次飞跃。其必要性和重要性在于:理性 认识向实践的飞跃是一个认识指导实践的过程,也是一个在实践中检验认识的过程。

(2)实现飞跃的必备条件:①从实际出发,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②把关于客观事物的认识同主 体自身的需要结合起来,形成正确合理的实践观念。这是由理性认识向实践飞跃的中介环节和决定性环节。

③把理论的正确性与现实的可行性统一起来。④理论为群众所掌握,内化为群众的自觉行动。考点 12认识过程的反复性和无限性

(1)反复性是指,人们对于事物的认识往往要经过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由理性认识到实践的 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2)无限性是指,人类的认识永无止境、无限发展,表现为“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无限循 环,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永无止境的前进运动。考点 13认识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1)认识和实践的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决定了认识和实践的统一是具体的和历史的。所谓具体的,即主观认识要同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的客观实践相符合;所谓历史的,即主观认识要同特定历史发展 阶段的客观实践相适应。

(2)坚持认识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既要反对认识落后于实际的右的错误,也要反对认识超

越实践的“左”的错误。

考点 14真理及其客观性

(1)真理是人们对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

(2)真理是客观的: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真理的检验标准即社会实践是客观的。

提示:(1)一切唯心主义皆否认真理的客观性,宣扬主观真理论。其典型表现:一是马赫主义真理观,认为真理是“思想形式”;一是实用主义真理观,认为“有用即真理”。(2)真理的客观性决定了真理的一元性,即对于特定认识客体来说,真理只有一个。(3)考点 15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及其辩证关系

(1)真理的绝对性或者说绝对真理的含义:真理的客观性、世界的可知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认 识发展的无限性也是绝对的。(2)真理的相对性或者说相对真理是指人们在一定条件下的正确认识是有限度的,它只是对客观世

界的一定范围的、一定程度的和一定阶段的正确认识,有待扩展、深化和发展。

(3)二者辩证统一:①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是同一客观真理的两重属性。②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相 互联结、相互包含。绝对真理寓于相对真理之中,无数相对真理的总和构成绝对真理。③绝对真理和相对 真理辩证转化。

提示:(1)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辩证统一,同人的思维能力的至上性和非至上性的辩证统一相一致。

思维能力的至上性是指人类思维能够认识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思维能力的非至上性是指认识受社会历 史的实践水平、主观条件以及生命的有限性等各方面的限制。

(2)承认真理绝对性和相对性的辩证统一,既要反对片面扩大真理绝对性的绝对主义,又要反对片 面扩大真理相对性的相对主义。绝对主义在实际生活中表现为教条主义和思想僵化;相对主义在实际生活 中表现为怀疑主义和诡辩论。

(3)真理是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表明真理是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任何真理都是在

一定时间、地点和条件下主观与客观的符合。真理的具体性所包含的内容和要求是:真理是全面的、历史 的,是有条件的。

考点 16 真理与谬误的对立与统一 真理和谬误相伴而生,既对立又统一。①真理和谬误是性质不同的两种认识,是对立的。②真理和谬

误相互依存,相互包含,相互转化,是统一的。

考点 17 检验真理的实践标准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所决定的。(1)真理的本性是主观和客

观相符合。检验一种认识是否为真理,既不能在纯粹主观范围内解决,也不能在纯粹客观范围内解决。(2)

实践是沟通主观和客观的“桥梁”,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能够把主、客观联系起来加以对照,从而判明主、客观是否一致。

提示:逻辑证明不是检验真理的标准,但不能否定逻辑证明的作用。逻辑证明是对实践标准的一个重 要补充。考点 18实践标准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

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实践标准是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统一。(1)确定性即绝对性是指:实践是检验真理 的唯一)标准;实践能够检验一切认识。(2)不确定性是指:具体实践具有历史局限性,不能充分检验 某一认识的真理性;实践检验真理不是一次完成,而是一个过程;已被实践检验过的真理还要继续经受实 践的检验。(3)坚持实践标准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统一,防止唯心主义的随意性,避免形而上学的绝对化。

考点 19 实践活动的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 实践活动是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统一。实践的真理尺度是指在实践中所必须遵循的反映实践对象客

观规律和本质的真理。实践的价值尺度是指在实践中所必须遵循的以满足人们需要为内容的特定的价值目 标。

考点 20价值及其特征

(1)价值是指具有特定属性的客体对于主体需要的意义,发生和形成于主体需要和客体属性的关系 中。(2)价值的特性:①客观性。价值关系的各个环节都是客观的。②主体性。客体属性能否具有价值 以人的需要为基准;同一客体对于不同主体价值不同,带有主体个性特征;价值关系不是自然、现成的关 系,而是一种创造性的关系。③社会历史性。这是由于价值关系的主体具有社会性和历史性。④多维性。每一主体的价值关系都具有多维性。考点 21价值评价及其特点

价值评价即对主体和客体的价值关系进行评判。主要特点:(1)评价以主客体的价值关系为认识对象。

(2)评价结果与评价主体直接相关,依主体的特点而转移。(3)评价结果正确与否依赖于相关的知识性 认识。

提示:(1)价值评价具有客观性,不是一种主观随意性的认识活动。

(2)实践是检验评价结果的标准。不同主体对同一事物的价值评价差异,并不说明价值评价没有客 观标准。价值评价只有与人类整体的利益相一致,才是正确的价值评价。

考点 22 价值评价的功能 价值评价具有激励、制约和导向作用,是推动实践不断实现价值的精神驱动力量,是实践发展的规范

因素,是实践活动发展的导向因素。

考点 23 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正确的价值观是先进的社会集团或阶级在实践中形成的,反映了人民群众的要求,对历史发展和社会

进步起着促进作用。

考点 24真理和价值的辩证统一关系

(1)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是人类活动的两个基本原则。真理原则是指人类必须按照世界的本来面目 去认识和改造世界,追求和服从真理。价值原则是指人类必须按照自己的需要去认识和改造世界,创造和 实现价值。

(2)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的区别:真理原则侧重于客体性;主要表明人的活动中的客观制约性;体

现了社会活动中的统一性。价值原则侧重于主体性;主要表明人的活动中的目的性;体现了社会活动中的 多样性。

(3)真理和价值统一于实践。①实践以真理和价值的统一为前提。②价值实现以坚持真理为前提,而真理又必然是具有价值的。③真理和价值在实践和认识活动中相互制约、相互引导、相互促进。在实践 基础上实现真理与价值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条基本原则。

考点 25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和解放思想

(1)从实际出发,就是要从发展变化着的客观实际出发,从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出发,按照客观世 界的本来面目认识世界。所谓实事求是,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从中找出其固有的规律作为我们的向导。所谓解放思想,是指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破除一切不符合客观实际的陈旧观念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 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使主观和客观相符合,也就是实事求是。

(2)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是辩证统一的:①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内在要求和前提,实事求是解放 思想的目的和归宿,二者目标一致。②二者着眼点不同,解放思想强调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实事求 是强调遵循事物的客观规律。③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体现了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性的统一。

提示:(1)一切从实际出发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根本要求。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

(2)认识与实践的统一原理,要求在实际工作中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真 理,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全面贯彻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

考点 26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真理

(1)坚持认识和实践的统一,必须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真理观,努力做到以正确的理论为指导,在 实践中坚持和发展真理。(2)人类的实践和认识是永无止境的过程,要求我们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在实践基础上不断 创新。考点 27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

(1)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2)对待马克思主义,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不断进行实践创新和 理论创新,做到坚持和发展的统一。考点 28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改造客观世界与改造主观世界的辩证统一

(1)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人类创造历史的两种基本活动。二者相互依赖,相互制约,辩证统一。认识世界是为了改造世界;要有效地改造世界,又必须正确地认识世界。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具体实际相结 合,是达到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有效地改造世界的根本途径。

(2)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既是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也是认识和改造主观世界的过 程。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相辅相成、缺一不可。(3)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的过程,也就是从必然走向自由的过程。认识 必然,争取自由,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目标。

第四章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考点 1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对立

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是两种根本对立的历

史观。马克思主义产生之前,唯心史观占据统治地位,其主要缺陷:一是夸大人的思想动机的作用,忽视

思想动机背后的物质动因;二是夸大历史人物的作用,忽视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决定作用。唯物史观发现 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科学地解决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使社会主义成为科学。

提示:唯物史观是唯一科学的历史观。考点 2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统一

(1)社会存在是指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主要包括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以及生产方式,也包括地理 环境和人口因素。①生产方式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②地理环境是人 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当其保持平衡时,则有利于人类的生存和社会的发展;当其失衡时,则会 造成各种危害,人类就会受到自然界的惩罚。③人口因素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对社会存在和发 展具有重要作用。

(2)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既包括社会意识的各种形式,也包括社会心理和自发形成的 风俗、习惯。

(3)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是辩证统一的。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存在是社会意识内容的客观来源;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主观反映,是人们进行社会物质交往的产物,并随着社会存在的发展而相应地或迟或早地发生变化和发展。②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并反作用于社 会存在。首先,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具有不平衡性。其次,社会意识内部各种形式之间相互影响,各 自具有历史继承性。最后,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提示:(1)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对社会发展起着加速或延缓的作用,但不能脱离社会生产发生作用。(2)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促进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阻碍作用。(3)考点 3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原理的理论意义

(1)在理论上,宣告了唯心史观的破产,使对社会历史的研究真正成为科学。

(2)在实践上,为无产阶级改造社会、争取解放的革命斗争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为我们建设和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提供了强大推动力。考点 4生产力的含义和结构

(1)生产力是人类改造自然使其适应社会需要的物质力量,表示人和自然的关系。(2)生产力结构构成。①基本要素:包括劳动资料即劳动手段、劳动对象(合称生产资料)和劳动 者。②科学技术:是知识形态的生产力能够渗透在生产力基本要素之中而转化为实际生产能力。

提示:生产工具是最重要的劳动资料,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客观尺度。劳动者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 素。在现代,科学技术日益成为生产发展的决定性因素。考点 5生产关系的含义和内容

(1)生产关系是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是最基本的社会关系。

(2)生产关系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生产关系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 和产品分配关系。广义的生产关系包括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等诸多关系在内的生产关系体系。在生产 关系中,生产资料所有制是最基本的。

考点 6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

(1)生产力是生产的物质内容,生产关系是生产的社会形式,二者有机统一,构成社会的生产方式。

(2)相互关系:①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 关系的变革。②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 推动作用;反之,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考点 7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规律原理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1)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规律即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 基本规律。表现为生产关系对生产力总是从基本相适合到基本不相适合,再到基本相适合。生产力和生产 关系的这种矛盾运动循环往复,不断推动生产发展和整个社会逐步走向更高阶段。

(2)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①彻底否定了以“道德说教”作为评判历史功过是非的思想体系,第一次科 学地确立了生产力发展是“社会进步的最高标准”。②揭示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③是马克 思主义政党始终保持自己先进性和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客观依据。

考点 8经济基础的内涵

经济基础是指由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其实质是社会一定发展阶段上 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制度化的物质社会关系。提示:经济体制是社会基本经济制度所采取的组织形式和管理形式,是生产关系的具体实现形式。

考点 9 上层建筑的含义 上层建筑是指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以及相应的制度、组织和设施,包括观念上层建筑

和政治上层建筑两部分。观念上层建筑(意识形态)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宗教、哲学等思想 观点;政治上层建筑包括国家政治制度、立法司法制度和行政制度以及国家政权机构、政党、军队、警察、法庭、监狱等政治组织形态和设施。

提示:在整个上层建筑中,政治上层建筑居主导地位,国家政权是它的核心。考点 10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统一

(1)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具体表现在: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性质和发展变革。

(2)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集中表现在为自己的经济基础服务。上层建筑反作用的性质(是 起促进作用,还是起阻碍作用),取决于它所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性质,归根到底取决于它是否有利于生产 力的发展。

考点 11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互作用的矛盾运动规律

(1)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矛盾的具体表现:①新建立的上层建筑总会有不完善的地方,不能完 全适应经济基础的要求;②上层建筑的相对独立性使它有脱离经济基础的倾向;③经济基础的变化不会立 即在上层建筑中得到反映,造成上层建筑落后于经济基础的情况;④仍然维护生产力发展要求变革的陈旧 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会成为经济基础和生产力发展的严重阻碍,造成它们之间矛盾尖锐化。

(2)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互作用矛盾运动规律,即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的主 要内容: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性质和发展变化的方向;上层建筑的反作用取决于和服务于经济 基础的性质和要求。这一规律是我们党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重要依据。

考点 12 社会形态的内涵 社会形态是同生产力发展的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统一体,包括社会的经济形态、政治形态和意识形态。一定的社会形态总要以一定的社会制度形式呈现出来,社会制度也被视为社会形态 的同义语。

提示:马克思主义社会形态范畴的方法论意义:①社会形态的内容是全面的,既包括经济基础(社会 的“骨骼系统”),又包括上层建筑(社会的“血肉系统”),缺一不可。②社会形态是具体的。③社会形态 是历史的。考点 13社会形态更替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和主体的选择性使社会发展过程呈现出统一性和多样性。从纵向看,统一性是社会 形态运动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过程,表现为五种社会形态的依次更替;多样性是指不同民族可 以超越一种或几种社会形态而实现跳跃式发展。从横向看,统一性和多样性表现为同类社会形态既有共同 本质,又有各自特点。

考点 14社会形态更替的必然性与人们的历史选择性

(1)社会形态更替的必然性是指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决定性。人们的历史选择性是指社会主体在可能 性空间中的创造性活动。(2)社会形态更替是历史的客观必然性和人们的自觉选择性的统一,是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的统一。

人们的历史选择性,归根结底是人民群众的选择性。提示:一个民族做出历史选择的特定原因,取决于自身民族利益、各民族间的交往以及对历史必然性 和本民族特点的把握程度。

考点 15社会形态更替的前进性与曲折性社会发展过程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1)前进性是指社会形态通过新陈代谢而向前发展,包括社会形态的质变和量变。曲折性是指社会 前进过程中所出现的反复、停滞和倒退现象。(2)曲折前进是历史的普遍规律。设想历史一帆风顺向前发 展是不辩证、不科学的。

考点 16社会基本矛盾的内容

(1)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基本矛盾。因为这两对矛盾:①所涉及 的三个方面,即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囊括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②贯穿于社会发展 过程的始终;③规定了各种社会形态、社会制度的基本性质;④是其他一切社会矛盾的根源;⑤形成了社 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2)两对基本矛盾的关系:相互联系、相互制约,但地位和作用不同。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更 为根本,决定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矛盾的产生和发展,并受到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矛盾的制约。

考点 17 社会基本矛盾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主要表现在:①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②社

会基本矛盾特别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决定着社会中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③社会基本矛盾从根本 上影响和促进社会形态的变化和发展。

考点 18 阶级的产生和本质 阶级是社会生产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阶级划分是由人们在社会经济结构中所处的不同地位和结成 的不同关系决定的。阶级的本质在于它是与特定的生产关系相联系的、在经济上处于不同地位的社会集团 或人群共同体。生产资料占有关系不同,是划分阶级的基础。

考点 19 阶级斗争的含义和作用 阶级斗争是阶级利益根本冲突的对抗阶级之间的对立和斗争,是社会基本矛盾在阶级社会中的直接表

现,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考点 20阶级分析方法

(1)阶级分析法即运用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和阶级斗争观点去观察和认识阶级社会的社会历史现象。

阶级分析方法要求全面地、动态地分析阶级状况,准确把握社会运动的脉搏。这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制定正 确路线、方针、政策和策略的重要依据。(2)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阶级斗争已不是主要矛盾,但还将在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甚至激 化。要注意区分不同性质的社会矛盾,防止阶级斗争扩大化和阶级斗争熄灭论。考点 21社会革命的实质和根源

革命是阶级斗争的最高形式,是社会形态的质变。其实质是革命阶级推翻反动阶级的统治,用新的社 会制度取代旧的社会制度,解放生产力,推动社会发展。社会革命根源于社会基本矛盾的尖锐化。

考点 22革命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①是实现社会形态更替的重要手段和决定性环节;②使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得到充分 发挥;③能改造和教育群众以及革命阶级本身;④解放生产力,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提示:改良是革命的一种补充手段,马克思主义不拒绝改良,但反对改良主义。考点 23改革的性质和作用

(1)改革是在同一社会形态内,通过调整、变革不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某 些部分及环节,实现该社会形态的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2)作用: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社会基本矛盾,促进生产力发展,推动社会进步的有效途径和手段。考点 24社会主义社会的改革

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客观要求,是解决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根本手段,是社会主 义发展的重要动力。社会主义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自我发展,是为了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促进社会全 面进步。

考点 25 科学技术的含义 科学和技术是一个复合概念。科学是反映客观事实和客观规律的知识体系及其相关活动。广义技术包

括生产技术和非生产技术。狭义技术是指生产技术。科学和技术是辩证统一的整体。考点 26科学技术革命的作用

科学技术革命是社会动力体系中的重要动力之一,它主要是通过促进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 维方式的深刻变化来推动社会发展的。现代科学技术革命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更加深远、更加强烈。

考点 27科学技术作用的二重性

(1)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既能造福于人类,也会带来消极后果。

(2)科学技术作用的实现要受一定主、客观条件,诸如社会制度、人们的观念和认识水平等因素的 影响。

提示:在当代,科学技术发展在造福人类的同时,能源和资源枯竭、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全球问题” 日益突出。这深刻地反映了人与自然的矛盾。“全球问题”不仅是个自然问题、科学技术问题,而且是一个社 会问题。解决“全球问题”有赖于多方面的努力。要用科学的自然观和发展观指导人们与自然和谐相处,正确 对待自然和社会的关系,树立全球观念和危机意识。考点 28两种历史观在历史创造者问题上的对立

究竟是人民群众创造历史还是英雄创造历史?这是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分水岭。唯心史观从社会意 识决定社会存在出发,否定物质生产资料生产方式的决定作用,抹煞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宣扬英雄人物 创造历史。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决定历史发展的是“行动着的群众”。

考点 29 现实的人及其活动与社会历史 社会历史是由现实的人及其活动构成的。所谓现实的人,是指基于自身需要和社会需要而从事一定实 践活动,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具有能动性的人。只有把人看做是现实的人,才能正确把握人及其活动的 本质,把握人与社会历史的关系。考点 30人的本质

从人与动物相区别的层次上,人的本质在于劳动。从人与人相区别的层次上,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 系的总和。它是具体的、历史的,而不是抽象的、永恒不变的。

考点 31唯物史观考察历史创造者问题的原则

(1)唯物史观立足于整体的社会历史过程来探究历史创造者问题。整体的社会历史并非个体历史的 简单堆砌,而是无数个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的合力。(2)唯物史观从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入手来考察和说明历史创造者及其活动。只有代表符合社会

历史必然性力量的人才属于历史创造者之列。

(3)唯物史观从人与历史关系的不同层次上考察人们历史活动的作用及其性质。从类与历史的层次 关系,唯物史观同神创造历史等唯心史观划清界限;从群体与历史、个体与历史的层次关系,唯物史观区 分了历史创造的决定力量与非决定力量、主导力量与非主导力量。

考点 32人民群众在创造历史过程中的决定作用

(1)人民群众是指对社会历史发展起推动作用的大多数人。人民群众是一个历史范畴,在不同历史 时代,有着不同的内容,最稳定的主体部分始终是劳动群众及其知识分子。

(2)人民群众对社会历史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①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 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②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同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推动社会前进的过程相一致。人民 群众的社会实践最终决定历史发展的结局。③人民群众创造历史受到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

考点 33群众观点与群众路线

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原理,是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理论基础。群众观点是无产阶级政党的 根本观点;群众路线是群众观点在实际工作中的贯彻运用,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路线,也是党的根本领 导方法和工作方法。

考点 34 个人与社会历史 所谓个人,是指生活在特定的社会关系中具有独特个性的个体。所有个人在社会发展中都起到一定作

用。唯物史观主张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并不是否定个人在社会历史中的作用。考点 35历史人物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1)按照个人在社会历史中的作用,可以区分为普通个人和历史人物。普通个人属于人民群众范畴,对社会发展都有或大或小的贡献。历史人物是指在社会发展过程中起过重大作用的人物,体现了必然性与 偶然性的统一。

(2)历史人物对社会历史发展的作用:是历史事件的发起者、当事者;是实现一定历史任务的组织

者、领导者;是历史进程的影响者。历史人物有时对历史事件的进程和结局发生决定性的影响,但不能决 定历史发展的基本趋势。

(3)历史人物及其作用要受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受人民群众及其实践活动的制约。只有顺应历史 发展的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意愿,历史人物才能起到推动社会前进的积极作用,否则就会走向反面。

提示:杰出人物是指在历史人物中,那些反映时代要求,代表进步阶级或阶层利益,对社会发展起着

显著促进作用的代表人物。

考点 36评价历史人物的科学方法

评价历史人物应坚持运用历史分析方法和阶级分析方法。历史分析方法要求从特定的历史背景出发,对历史人物的是非功过进行具体的、全面的考察。阶级分析方法要求把历史人物置于一定的阶级关系中来 加以考察和评价。离开了一定的历史背景和阶级背景,就难以正确理解和科学评价历史人物的产生、作用 及其性质。第五章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

考点 1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

资本主义萌芽于 14 世纪末 15世纪初,其途径:一是从小商品经济分化出来;一是从商人和高利贷者 转化而成。考点 2资本的原始积累

资本原始积累,是指生产者与生产资料相分离,货币资本迅速集中于少数人手中的历史过程。其主要 途径:一是用暴力手段剥夺农民土地;一是用暴力手段掠夺货币财富。

考点 3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形成 十七、十八世纪英、法等国通过资产阶级革命,建立了资产阶级的政治统治,实现了产业革命,促进

了社会生产力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空前发展,最终建立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考点 4商品经济产生的历史条件

商品经济是以交换为目的而进行生产的经济形式。商品经济产生的历史条件:一是社会分工的出现; 一是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考点 5商品的二因素和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

(1)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①使用价值是指商品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反映人与 自然之间的物质关系,是商品的自然属性。②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体现生产者 之间的一定社会关系,是商品特有的社会属性。③使用价值是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价值是交换价值的 基础,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

(2)价值和使用价值的对立统一关系:①使用价值和价值相互排斥,二者不可兼得。②商品必须同 时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

(3)生产商品的劳动可区分为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①具体劳动即有用劳动,生产使用价值。抽象 劳动是指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形成商品价值。②任何一种劳动,一方面是具体劳动,另一方面又是抽 象劳动,这就是劳动的二重性,它决定了商品的二因素。③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同一劳动过程的两个方 面;具体劳动是劳动的自然属性,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抽象劳动是劳动的社会属性,反映商品生产者之 间的社会关系。

提示:劳动二重性理论是理解政治经济学的枢纽。

考点 6 商品价值量的决定 商品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指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生产条件

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考点 7 商品的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 商品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提示:商品价值量以简单劳动为尺度计量,复杂劳动等于多倍的简单劳动。复杂劳动转化为简单劳动,是在商品交换过程中自发实现的。考点 8价值形式的发展与货币的产生

商品价值形式发展的四个阶段: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一般的价值形 式以及货币形式。

货币的产生使商品内在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发展成为外在的商品和货币的矛盾。提示:货币的产生并没有也不可能解决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即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反而加

深了矛盾。

考点 9 货币的本质和职能 货币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具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储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五

种基本职能。

考点 10价值规律及其作用

(1)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 为基础,按照等价交换原则进行。(2)价值规律表现形式:商品的价格围绕价值自发波动。从较长时间来看,商品的平均价格和价值 是一致的。

(3)价值规律的作用:①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生产部门之间的分配比例;②刺激社会生 产力的发展;③调节社会收入分配。

(4)价值规律自发调节作用可能产生的消极后果:①导致垄断,阻碍技术进步;②引起商品生产者 两极分化;③调节失衡,造成社会资源浪费。考点 11 私有制基础上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私有制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指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着商品

经济的本质及其发展过程;是商品经济其他一切矛盾的基础;决定着商品生产者的命运。考点 12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1)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扬弃了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观点,为剩余价值论的创立奠定了基础。(2)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揭示了商品经济的一般规律,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

考点 13 深化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认识 与马克思创造劳动价值论的时代相比,当今社会经济条件发生了很大变化,因此必须深化对马克思劳

动价值论的认识。

第一,深化对创造价值的劳动的认识,对生产性劳动作出新的界定。马克思重点考察的是物质生产领 域的生产性劳动。当今时代,生产性劳动还应包括大部分非物质生产领域的服务性劳动。

第二,深化对科技、经营管理人员在价值创造中所起作用的认识。马克思重点研究的是物质生产领域 的体力劳动。当今社会,科技、管理等脑力劳动,在价值创造中起着重要作用。

第三,深化对科技、信息等生产要素在价值创造中所起作用的认识。要坚持马克思关于抽象劳动是价 值的唯一源泉的基本观点,同时要充分肯定科技、信息等生产要素在价值形成中的重要作用。

第四,深化对价值创造与价值分配关系的认识。价值创造是价值分配的前提和基础,但价值分配不仅 取决于价值创造,价值分配首先是由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决定的。考点 14劳动力成为商品的基本条件

①劳动者是自由人,能够把自己的劳动力当作商品来支配;②劳动者一无所有,没有实现自己的劳动 力价值所必需的物质条件。提示:(1)劳动力是指人的劳动能力,劳动力的使用即劳动。

(2)劳动力成为商品,标志着简单商品生产发展到资本主义商品生产的新阶段。

(3)资本家购买的是雇佣工人的劳动力而不是劳动。

考点 15劳动力商品的特点

(1)劳动力商品的价值,由生产、发展、维持和延续劳动力所必需的生活必需品的价值决定,其构 成包括维持劳动者本人及其家属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和劳动者接受教育、训练的支出费用三部分。另外,劳动力价值的构成受历史的和道德的因素制约。

(2)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是价值的源泉,能够创造比劳动力本身价值更大的价值。

考点 16 货币转化为资本 货币所有者购买到劳动力商品,能够获得剩余价值,货币也就转化为资本。考点 17私有制和所有权

生产资料所有制问题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最具有根本意义的问题。经济意义上的所有制,是指生 产资料归谁所有、归谁支配,并凭借这种所有和支配实现生产和获得剩余产品(利润或超额利润)。法律意义 上的所有制,是由占有生产资料的法律原则决定的。所有制的法律形态即所有权。

考点 18 资本主义所有制及其本质 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劳动者则一无所有,只能靠出卖劳动力为生。实质: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雇佣工人从事劳动,占有雇佣工人的剩余价值。

考点 19 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两重性 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提示:(1)价值增殖过程是指超过劳动力价值的补偿这个一定点而延长了的价值形成过程。价值增殖 过程是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主要方面,是生产剩余价值的过程。(2)在价值增殖过程中,雇佣工人劳动分为两部分:必要劳动,再生产劳动力的价值;剩余劳动,生产剩余价值。

考点 20 资本主义劳动过程的特点 工人的劳动隶属于资本家;劳动成果全部归资本家所有。考点 21剩余价值的含义

剩余价值是雇佣工人所创造并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那部分价值,体现了资本家与雇

佣工人之间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考点 22资本的本质

资本是可以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资本总是通过各种物品表现出来,但资本的本质不是物,而是一定 的历史社会形态下的生产关系。考点 23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区分及其意义

(1)根据在剩余价值生产过程中的作用不同,资本可以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不变资本以生 产资料形态存在,并通过工人的具体劳动转移到新产品中去,不发生价值增殖。可变资本以劳动力形式存 在,不发生转移,而是由工人的劳动再生产出来,不仅创造相当于劳动力价值的价值,而且实现价值增殖。

(2)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进一步揭示了剩余价值产生的源泉。考点 24剩余价值率

剩余价值率是剩余价值和可变资本的比率,体现了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用公式表示:m 考点 25 绝对剩余价值生产 绝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工作日的延长而生产的剩余价值。除了延长劳

=m/v。动时间外,资本家还用提高工人劳动强度的方法来增加剩余价值,这与延长工作日并没有本质区别。

考点 26 相对剩余价值生产 相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而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生产 的剩余价值。缩短必要劳动时间是通过提高全社会的劳动生产率实现的。考点 27超额剩余价值

超额剩余价值是指企业由于提高劳动生产率而使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的差额,其来源仍然是 工人的剩余劳动。

考点 28 生产自动化条件下剩余价值的源泉 生产自动化只是意味着生产剩余价值的生产工具更加先进了,它们在生产中并不创造新价值,更不能

创造剩余价值,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仍然是剩余价值的唯一源泉。

考点 29 资本积累的含义 资本积累即剩余价值资本化,也就是把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

提示:资本积累学说是剩余价值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揭露了资本主义贫富分化的原因,揭示了资本 主义失业现象的本质,阐明了资本主义制度必然灭亡的历史命运。

考点 30 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 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是指资本家将获得的剩余价值全部用于消费,下一轮生产在原有规模上重复进行 的生产,是物质资料再生产和生产关系再生产的统一。资本主义再生产的特点是扩大再生产,即资本家将获得剩余价值的一部分转化为资本,使生产在扩大 规模上重复进行。资本积累是扩大再生产的源泉。

考点 31 资本积累的本质 资本家不断利用无偿占有的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扩大资本规模,获取更多剩余价值。

考点 32影响资本积累规模的因素①对工人的剥削程度;②劳动生产率的高低;③所用资本和所费资本 的差额;④资本家垫付资本的大小。考点 33 资本有机构成 资本的技术构成是指由生产的技术水平所决定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之间的比例。资本的价值构成是指

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之间的比例。一般说来,资本的技术构成决定资本的价值构成,其变化往往引起价值 构成的相应变化,而价值构成的变化通常反映着技术构成的变化。资本的有机构成即是指这种由资本技术 构成决定并反映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通常用 c:v来表示。

考点 34 相对过剩人口 资本有机构成提高,对劳动力需求相对减少,从而形成相对过剩人口。相对过剩人口的三种形式:流动的过剩人口、潜伏的过剩人口、停滞的过剩人口。

考点 35 资本积累的历史趋势 资本积累的不断增长加剧了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其历史趋势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

制度的必然胜利。

考点 36 产业资本循环的三个阶段和采取的三种职能形式 资本循环是资本从一种形式出发,经过一系列形式的变化,又回到原来出发点的运动。产业资本在循

环过程中要经历三个不同阶段、依次执行三种不同职能:①购买阶段,执行货币资本的职能;②生产阶段,执行生产资本的职能;③售卖阶段,执行商品资本的职能。考点 37产业资本实现循环运动的基本条件

三种职能形式必须在空间上同时并存,在时间上继起。

考点 38 资本周转 资本周转是指资本周而复始、不断反复的循环。

考点 39 影响资本周转快慢的关键因素 关键因素有两个:一是资本周转时间,一是生产资本中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构成。考点 40社会再生产的核心问题

社会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即社会总产品的价值补偿和实物补偿问题。考点 41社会再生产的实现条件

社会总产品在物质上分为两大部类,在价值上分为三个组成部分。①社会总产品的物质形态:生产资 料和消费资料两类。相应地,社会生产分为两大部类,第Ⅰ部类即生产生产资料的部类,第Ⅱ部类即生产 消费资料的部类。②社会总产品的价值形态即社会总价值:c(生产资料的转移价值)、v(工人必要劳动 创造的价值)和 m(工人剩余劳动创造的价值)三部分。

社会再生产顺利进行,要求生产中所耗费的资本在价值上得到补偿,同时要求两大部类内部各个产业

部门之间和两大部类之间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只有两大部类的生产不仅在规模上,而且在结构上保持一 定比例,社会总产品的价值补偿和实物替换才能正常实现,社会再生产才能顺利进行。

考点 42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和形式 本质: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

主要形式:计时工资和计件工资。此外还有各种形式的血汗工资制度。考点 43利润和平均利润

(1)利润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剩余价值是利润的本质。

(2)资本家之间的竞争导致利润率趋于平均化,按照平均利润率而获得的利润即为平均利润。随着 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商品价值就转化为生产价格(成本价格加平均利润)。

提示:在利润平均化规律作用下,产业资本家获得产业利润,商业资本家获得商业利润,银行资本家 获得银行利润,土地所有者获得地租。

考点 44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的意义剩余价值理论深刻揭露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剥削本质,阐明了资 产阶级与无产阶级之间阶级斗争的经济根源,指出了无产阶级革命的历史必然性。

提示:剩余价值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基石。考点 45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及其深化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即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和生产社会化之间的矛盾,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 的矛盾在资本主义社会的具体体现。资本主义越发展,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尖锐化就越不可避免。

考点 46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根源和周期性 实质:生产相对过剩,即相对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来说社会产品显得过剩。根源: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周期性:由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运动的阶段性决定的。提示:经济危机既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尖锐化的产物,同时又是这一矛盾在资本主义范围内暂时的、强制性的解决形式,但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资本主义社会的内在矛盾。考点 47资本主义国家的对内和对外职能 资本主义国家的职能包括对内和对外职能。对内实行政治统治和社会管理,对外进行国际交往和维护

国家安全利益。

考点 48 资本主义国家职能的实质 资产阶级进行阶级统治和阶级压迫的工具。

考点 49 资本主义民主制度与法制、政权组织形式、选举制度、政党制度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包括资本主义的民主与法制、政权组织形式、选举制度、政党制度等。①民主制度:

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相适应而发展起来。在不危及资产阶级根本利益的前提下,给予民众一定的选举、言 论等权利和自由。②法制:与资本主义民主相结合,其核心是宪法。宪法的基本原则有:私有制原则,“主 权在民”原则,分权与制衡原则和人权原则。③政权组织形式:分权制衡,即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分别

独立行使,相互“制衡”。④选举制度:是资产阶级制定某种原则和程序,通过竞选产生议会和国家元首的一 种政治机制。⑤政党制度:大致有两党制和多党制等形式。

考点 50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进步作用和局限性

(1)进步作用:①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大幅度发展,促进了社会进步。②历史性地促进了人的发展,促进了人类的进步。③积累了丰富的政治统治和社会管理的经验。(2)历史和阶级局限性:①资本主义民主是金钱操纵下的民主,是资产阶级精英统治下的民主。② 资本主义法律将事实上的不平等合法化。③资本主义政党制是一种维护资产阶级统治的政治制度。

考点 51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本质 为资产阶级服务,是服从于资产阶级进行统治和压迫需要的政治工具。考点 52资本主义国家意识形态的产生和确立

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是在资本主义国家产生之后由统治阶级根据自己需要,在以往形成的资产阶级

思想理论和观念的基础上自觉地建立起来的。考点 53资本主义国家意识形态的本质

①是为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基础服务的。②是资产阶级的阶级意识的集中体现。考点 54辩证地分析资本主义意识形态

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成就和体现,但在资本主义国家建立起来并经过一段时期的巩固

和发展以后,其社会作用开始走向反面。对于资本主义意识形态中那些正确反映人类社会生活的一般规律的思想理论和观念,应该加以参考和 借鉴;而其中的反面内容则必须加以鉴别和批判。第六章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

考点 1资本主义发展的两个阶段

自由竞争资本主义:19 世纪 70年代以前;以自由竞争为原则。

垄断资本主义:开始于19世纪70年代,形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垄断取代自由竞争;包括私人 垄断资本主义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两种形式。考点 2 生产集中与资本集中 生产集中即生产资料、劳动力和商品的生产集中于少数大企业,资本集中即大资本吞并小资本,或由

小资本合并成大资本。

考点 3垄断的形成及本质

(1)垄断产生的原因:①生产集中发展到相当高的程度,导致极少数企业联合起来实行垄断。②激

烈的竞争促使企业联合起来实行垄断。③生产高度集中在很大程度上限制新企业的进入,使少数大企业自 然占据垄断地位。

(2)垄断通过一定的垄断组织形式实现。最简单的垄断组织形式是短期价格协定,常见的垄断组织 有卡特尔、辛迪加、托拉斯和康采恩等。尽管垄断组织的形式多样,但其本质一致,即控制商品生产和销 售市场,操纵垄断价格,攫取高额垄断利润。

考点 4垄断条件下竞争的特点

(1)垄断是作为自由竞争的对立面产生的,但垄断并不能消除竞争,而是凌驾于竞争之上,与之并 存。(2)垄断条件下竞争的新特点:①竞争的主要目的是获得高额垄断利润,巩固、扩大已有垄断地位。

②竞争的手段除了经济手段还采取非经济手段。③竞争的范围遍及各个领域和部门,并扩展至国外。考点 5金融资本与金融寡头

(1)金融资本是一种垄断资本,由工业垄断资本和银行垄断资本融合形成,主要形成途径包括金融 联系、资本参与和人事参与。(2)金融寡头是指操纵国民经济命脉(主要通过“参与制”来实现),并在实际上控制国家政权(主

要通过同政府的“个人联合”来实现)的少数垄断资本家或垄断资本家集团。考点 6垄断利润和垄断价格

(1)垄断利润是垄断资本凭借其垄断地位而获得的超过平均利润的高额利润。其来源包括:对国内 劳动人民剥削的加强;占有非垄断企业的利润;剥削和掠夺国外利润;通过财政补贴等再分配手段,把国 民收入的一部分转化为高额垄断利润。归根结底,垄断利润来源于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创造的剩余价值。

(2)垄断利润主要是通过垄断价格来实现的。垄断价格是垄断组织凭借其垄断地位规定的、旨在获

取最大限度利润的市场价格,包括垄断高价和垄断低价两种形式。垄断高价是垄断组织出售商品时高于生 产价格的价格;垄断低价是垄断组织购买生产资料时低于生产价格的价格。垄断价格长期偏离生产价格和 价值,但并没有否定价值规律。

考点 7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形式及作用

(1)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国家政权和私人垄断资本融合在一起的垄断资本主义,一战爆发前开始形 成,二战结束后至现在得到广泛迅速的发展。

(2)主要形式:①国家所有并直接经营的企业;②国家与私人共有、合营企业;③国家通过多种形 式参与私人垄断资本的再生产过程;④宏观调节和微观规制。(3)作用:①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②在一定范围内有利于缓解资本主义生产的 无政府状态。③通过再分配手段,使劳动人民生活水平有所改善和提高。④加快了资本主义国家的现代化 进程。

(4)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并没有改变垄断资本主义的性质,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考点 8垄断资本在世界范围的扩展

(1)经济动因:①输出剩余资本,谋求高额利润;②转移非要害技术,取得垄断优势;③争夺商品 销售市场;④确保原材料和能源来源。经济动因与政治等其他利益因素相交织,共同促进了垄断资本主义 向世界范围的扩展。

(2)基本形式:借贷资本输出;生产资本输出;商品资本输出。

(3)经济社会后果:①为资本输出国带来巨额利润,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命脉形成控制。②对资本

输入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一定积极作用,同时也带来一定程度的不利影响。

(4)国际垄断资本的扩大和相互竞争促使其结成联盟,即国际垄断同盟。当代国际垄断同盟以跨国 公司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国际联盟为主要形式,同时还建立起国际经济调节机制,以加强国际协调。

考点 9 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 垄断资本凭借垄断地位,获取高额垄断利润。考点 10经济全球化及其表现

经济全球化是指在生产不断发展、科技加速进步,社会分工和国际分工不断深化,生产的社会化和国 际化程度不断提高的情况下,世界各国经济活动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一体化过程。

表现:生产、贸易、金融和企业经营全球化。考点 11经济全球化的动因和后果

(1)动因:①科技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②跨国公司的发展;③各国经济体制的变革。

(2)后果:①生产社会化程度不断提高,推动了世界生产力的发展,给发展中国家带来积极影响,特别是发达国家成为主要受益者。②在带来积极效应的同时也产生了消极后果。

考点 12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化

(1)资本主义发展初期,个体资本所有制占主导地位,生产资料经济上的与法律上的所有权一致。

(2)19 世纪末20 世纪初,私人股份资本所有制取代个体资本所有制占主导地位,生产资料经济上的 与法律上的所有权发生分离。

(3)二战后,国家资本所有制形式形成并发挥重要作用;法人资本所有制崛起并成为居主导地位的 资本所有制形式。①国家资本所有制指生产资料由国家占有并服务于垄断资本的所有制形式,体现着总资 本家剥削劳动者的关系。②法人资本所有制是一种基于资本雇佣劳动的垄断资本集体所有制。其基本特点

有:各类法人取代个人或家族股东成为企业主要出资人,企业股票高度集中于少数法人股东手中,法人股 东直接参与公司治理,监督和制约管理阶层经营行为,使公司资本的所有权与控制权重新趋于合一。

考点 13 劳资关系和分配关系的变化 在资本主义发展初期,劳动只是形式上隶属于资本;随着机器大工业生产体系的建立,劳动者个人的

技能不再对生产过程和结果具有决定意义,劳动对资本的隶属就成为实质上的隶属。资本家对工人的控制

更加严格,剥削方式也更加巧妙和残酷。资本家及其代理人缓和劳资关系的激励制度:职工参与决策,终身雇佣,职工持股。此外,社会福利 制度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劳动者的社会状况。

考点 14 社会阶层、阶级结构的变化 一是资本所有权和经营权发生分离。二是高级职业经理成为公司经营活动的实际控制者。三是知识型

和服务型劳动者的数量不断增加,劳动方式发生了新变化。

考点 15 经济调节机制和经济危机形态的变化 经济调节机制的变化:资产阶级国家对经济的干预不断加强。经济危机形态的变化:危机破坏性减弱;危机周期长度缩短;危机四阶段之间的差别减弱;金融危机 的影响加强。

考点 16政治制度的变化

①国家行政机构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断加强。②政治制度出现多元化趋势,公民权利有 所扩大。③法制建设加强。④改良主义政党影响日益扩大。

考点 17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原因和实质

(1)原因:①根本推动力量是科技革命和生产力的发展。②工人阶级争取自身权利和利益斗争的作 用。③社会主义制度初步显示的优越性的影响。④改良主义政党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改革作用。

(2)实质:①从根本上说是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和资本主义经济规律作用的结果。②是在资本主 义制度基本框架内的变化。考点 18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

(1)历史进步性:资本主义将科学技术转变为强大的生产力,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促进 了社会进步。(2)历史局限性: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对生产社会化的进一步发展造成严重阻碍。考点 19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所代替的历史必然性

①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包含着现代的一切冲突的萌芽”。②资本积累推动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不断激化并最 终否定资本主义自身。③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资本社会化的更高形式,将成为社会主义的前奏。④资本主 义社会存在着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两大阶级。

考点 20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

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是一个复杂、长期的历史进程。①任何社会形态的存在都有相对稳定性,有其衰亡的时间跨度。②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平衡性决定了过渡的长期性。③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还显示出 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容纳的空间。第七章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

考点 1空想社会主义的产生、发展和局限性

(1)空想社会主义产生于 16 世纪初,经历了三个历史发展阶段:①16—17 世纪的早期空想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家庭手工业生产方式相适应,代表人物有托马斯·莫尔和康帕内拉。②18 世纪的空想平均共产主 义,与资本主义手工业生产方式相适应,代表人物有摩莱里和马布利。③19世纪初期批判的空想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直接思想来源),与资本主义机器大工业生产方式相适应,代表人物有圣西门、傅立 叶和欧文。

(2)局限性:只看到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命运,却未能揭示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经济根源;要求 埋葬资本主义,却看不到埋葬资本主义的力量;憧憬取代资本主义的理想社会,却找不到通往理想社会的 现实道路。

提示: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的两次飞跃:19 世纪中叶,社会主义从空想发展到科学;20世纪初,社会主 义从理论发展到实践。考点 2 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的创立 使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科学。《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产生。

考点 3无产阶级革命的特点、形式和发生

(1)主要特点:①彻底消灭一切私有制、代之以生产资料公有制。②彻底消灭一切阶级和阶级统治。

③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④是不断前进的历史过程。

(2)形式:有暴力的与和平的两种形式,其中,暴力革命是主要的、基本的形式。(3)发生:无产阶级革命的发生需要一定的主客观条件。考点 4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十月革命的胜利,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显示了暴力革命的伟大历史作用,证实了列宁关于社会

主义革命有可能首先在一个或者几个国家内获得胜利的科学论断,也表明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在特定 的历史条件下可以率先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

考点 5列宁领导下的苏维埃俄国社会主义的探索

(1)进一步巩固苏维埃政权时期。列宁制定了苏维埃俄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初步计划,提出了进行 社会主义改造的方法和途径等措施。(2)外国武装干涉和国内战争时期。列宁领导苏维埃政权实行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3)由战时共产主义转变为新经济政策时期。列宁领导苏维埃政权毅然决定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过 渡到实行以发展商品经济为主要特征的新经济政策。考点 6苏联模式(1)基本特征:①经济发展战略主要是以高速发展国民经济为首要任务,以重工业为发展重点;② 经济体制实行单一的生产资料公有制形式和指令性计划模式;③政治上过度集权。

(2)弊端:集中过多,管得过死,否定市场的作用,严重束缚企业和劳动者的积极性。

考点 7 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的发展 社会主义从一国实践发展为多国实践,是社会主义发展进程中又一次历史性的飞跃。提示:中国革命的胜利,是继俄国十月革命之后 20世纪最重大的事件。考点 8社会主义制度对人类历史发展的巨大贡献

①社会主义开始作为一种新的社会制度发挥出历史作用。②社会主义国家的存在改变了世界的政治格 局,遏制了资本主义和霸权主义的扩张。③社会主义力量推动着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时代潮流。④社会主义 在当代引导着世界人民的前进方向。

考点 9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民主

(1)无产阶级专政是共产党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阶级基础的国家政权,是新型国家政权。其最终目 标是要消灭剥削、消灭阶级,实现无阶级社会。(2)社会主义民主是人类社会最高类型的民主,是绝大多数人的民主,其本质和核心是人民当家作 主。提示:(1)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民主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核心内容。

(2)社会主义民主与资本主义民主在某些民主原则、民主形式上存在着历史联系,在经济基础、阶 级本质、原则与实践的关系等方面也有着本质区别。考点 10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

①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创造高度发达的生产力和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②建立和完善生产资 料公有制,逐步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达到共同富裕。③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制度。④发展社会 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⑤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⑥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

提示:社会主义基本特征中最重要的是公有制为主体和共同富裕,这是必须坚持的社会主义的根本原 则。

考点 11 社会主义首先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取得胜利的原因 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先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进入社会主义,是由革命的客观形势和条件所决定的,也是历史发展规律作用的结果,并不违背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考点 12社会主义建设的艰巨性和长期性主要原因:①生产力发展状况的制约。②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 发展状况的制约。③国际环境的严峻挑战。④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需要一个长期 艰苦的过程。

考点 13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多样性

(1)各个国家生产力发展状况和社会发展阶段决定了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具有不同的特点。(2)历史文化传统的差异性是造成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多样性的重要条件。(3)时代和实践的不断发展,是造成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多样性的现实原因。

(4)实践证明,坚持社会主义,不等于坚持某种单一的社会主义模式;改革或抛弃某种社会主义模 式,不等于改掉或抛弃社会主义;某种社会主义模式的失败,也不等于整个社会主义事业的失败。

考点 14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社会主义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相统一的过程。

(1)社会主义在曲折中发展的原因:①社会主义作为新生事物,其成长不会一帆风顺。②社会主义 社会的基本矛盾推动社会发展,是作为一个过程而展开的。③经济全球化对于社会主义的发展既有机遇又 有挑战。

(2)社会主义在曲折中持续前进是任何力量都不能扭转的历史趋势。①社会主义制度从根本上了克

服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有制对生产力发展的束缚。②社会主义符合广大人民的利益和愿望,能够得到人 民的拥护和支持。③社会主义能够在改革中不断实现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

考点 15社会主义的改革

(1)社会主义改革是社会主义基本矛盾运动发展的内在要求。

(2)社会主义改革实践的启示:①要坚持改革的正确方向。②要选择正确的改革方式和步骤。③要 妥善处理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考点 16马克思主义政党产生的条件和性质

(1)条件:一是阶级基础;二是思想基础。只有这两者结合起来,才能产生马克思主义政党。(2)性质:工人阶级的先锋队。

提示:1847 年 6月成立的共产主义者同盟,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工人运动相结合建立的第一个国际 性政党组织。1869年成立的德国社会民主工党是最早在一个国家内建立起来的马克思主义政党。

考点 17 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宗旨和组织原则 根本宗旨是服务人民群众、为人民群众谋利益。组织原则是民主集中制。

考点 18马克思主义政党在革命斗争和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的领导作用

(1)马克思主义政党是社会主义革命的领导核心,在革命斗争中起着思想领导、政治领导和组织领 导的作用。(2)马克思主义政党是社会主义建设的领导核心。①建设社会主义需要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领导作用。

②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革相联系,改革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领导。考点 19改善党的领导

第八章共产主义是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考点 1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预见未来社会的科学立场和方法

展望未来社会,是否坚持科学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是马克思主义与空想社会主义的根本区别。马克思 主义经典作家:①在揭示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基础上指明社会发展的方向。②在剖析资本主义社会旧

世界中阐发未来新世界的特点。③立足于揭示未来社会的一般特征,而不作详尽的细节描绘。

考点 2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

(1)物质财富极大丰富,消费资料按需分配。在共产主义社会,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产品极大丰 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成为个人消费品分配方式。

(2)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人类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①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追求的根本价值目标,也是共产主义社会的根本特征。在共产主义社会,人的发展是自由全 面的发展,是建立在个体高度自由自觉基础上的发展,是全体社会成员的发展。②共产主义是人类解放的 实现,那时人类将最终实现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开始自觉地创造自己的历史。

(3)社会关系高度和谐,人们精神境界极大提高。①到共产主义社会,阶级、国家都将消亡,“三大

差别”(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差别)归于消失,社会关系实现高度和谐,社 会与自然之间也达成和谐。②与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和社会关系的高度和谐相联系,人们的精神境界得 到极大提高。

提示:在共产主义社会,“三大差别”在活动方式等方面的差别并不会完全消失,但已不具有利益差别和 利益划分的意义。

考点 3 共产主义实现的历史必然性 共产主义一定能够实现,是由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所决定的。社会主义运动的实践,已经并正在用事实

证明着共产主义理想实现的必然性。考点 4共产主义实现的长期性

社会主义社会的充分发展和向共产主义社会过渡需要很长的历史时期。当代资本主义的灭亡和向社会 主义、共产主义的转变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考点5“两个必然”和“两个绝不会”

(1)“两个必然”(“两个不可避免”):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两个决不会”:无 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

(2)“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的内在联系:前者讲的是资本主义灭亡和共产主义胜利的客观必然性,是根本的方面;后者讲的是这种必然性实现的时间和条件。考点 6共产主义的发展阶段

马克思把共产主义社会划分为第一阶段和高级阶段,列宁分别把这两个阶段称为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 主义社会。①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的低级阶段,高级阶段建立在低级阶段基础之上。②二者本质上一致,但在发展程度和成熟程度上有重大区别。

考点 7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关系

各个民族和国家由于历史传统和现实国情不同,应以具有自身特点的方式逐步迈向共产主义。走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之路,是中华民族最终走向共产主义的必由之路。当前,我们要把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与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结合起来,积极投身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实践。

社会主义建设是一项全新的事业,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必须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

第五篇:2018年版马原部分课后习题复习答案

2018年版马原部分课后习题复习答案

1.马克思主义具有哪些鲜明的特征?第10-13页

① 科学性: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一个逻辑紧密的有机整体,它的形式是主观的,但内容是客观的,它以事实为依据、以规律为对象,并以实验为检验标准;

② 革命性:集中表现为它的彻底的批判精神和鲜明的无产阶级立场; ③ 实践性:马克思主义是从实际中来,到实践中去,在实践中接受检验,并随实践二不断发展的学说;

④ 人民性:人民至上是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立场。马克思主义政党把人民放在心中的最高位置;

⑤ 发展性: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学说,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并随着时代、实践和科学的发展而不断发展。

2.在人工智能飞速发展的条件下,如何认识物质与意识的关系?25-28页(参考2018年版教材第54页思考题第2题)

(1)人工智能是相对于人的智能而言的。正是由于意识是一种特殊的物质运动形式,所以根据控制论理论,运用功能模拟的方法,制造电脑模拟人脑的部分功能,把人的部分智能活动机械化,叫人工智能。

(2)人工智能是无意识的机械的、物理的过程,人的智能主要是生理的和心理的过程。电脑可以代替甚至超过人类的部分思维能力,但它同人脑相比,局部超出,整体不及。智能机器是人类意识的物化,它的产生和发展,既依赖于人类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又必须以人类意识对于自身的认识为前提。(3)物质与意识的关系:

① 物质决定意识

a、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

b、意识不仅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而且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② 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这种反作用就是意识的能动性)

a、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b、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

c、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能力;

/ 12

d、意识具有调控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③ 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统一

3.运用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说明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重要性。38-40页

(1)矛盾的普遍性: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事物始终在矛盾中运动。

(2)矛盾的特殊性:不同事物的矛盾各有其特点,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过程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的特点,构成事物的诸多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不同方面各有不同的性质地位和作用。

(3)矛盾的普遍性既矛盾的共性,特殊性即矛盾的个性。矛盾的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个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任何现实存在的事物的矛盾都是共性和个性的有机统一,共性寓于个性之中,没有离开个性的共性,也没有离开共性的个性。

(4)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重要性: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的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的普遍性真理同各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哲学基础。中国共产党利用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实际结合起来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指导中国不断前进。因此,掌握这一原理,对于建设我们的国家有着重要的意义。

4.辩证思维方法主要有哪些?46-48页

① 归纳与演绎:归纳与演绎是人类思维从个别到一般,又由一般到个别的最常见的推理形式。

② 分析与综合:在思维中把认识对象分解为各个部分、方面、要素,以便分别加以研究的思维方法。

③ 抽象与具体:通过从具体到抽象,又从抽象到具体的过程,达到对事物的真理性认识。

④ 逻辑与历史相统一: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过程同时就是以逻辑必然性再现对象的历史发展的过程,逻辑与历史相统一是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内在要求。

/ 12

5.如何理解实践与认识的辩证运动?72-74页

答:实践与认识的辩证运动,是一个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又由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是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的辩证发展过程。在实践和认识的辩证运动中,主观必须统一于客观,认识必须统一于实践。

6.为什么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83-84页。

答:实践之所以能够作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决定的。

① 从真理的本性看,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反映,它的本性在于主观和客观相符合;

② 从实践的特点看,实践是人们改造世界的客观的物质性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特点。

7.为什么说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充分体现了真理尺度与价值尺度的辩证统一?91-92页。

答:真理度与价值尺度是否达到了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必须通过实践来验证。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充分体现了真理尺度与价值尺度的辩证统一,正如习近平所指出的:“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建立在马克思主义科学真理的基础之上,建立在马克思主义掲示的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之上,建立在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的崇高价值的基础之上。我们坚定,是因为我们追求的是真理。我们坚定,是因为我们遵循的是规律。我们坚定,是因为我们代表的是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

8.实践在认识活动中的决定作用。61-63页。

答: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在认识活动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表现有:

①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认识的内容是在实践活动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的。人们只有通过实践实际地改造和变革对象,才能准确把握对象的属性、本质和规律,形成正确的认识,并以这种认识指导人的实践活动;

/ 12

②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的需要推动认识的产生和发展,推动人类的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推动人类的思想进步和理论创新;

③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人们通过实践获得认识,不是“猎奇”或“雅兴”,不是为认识而认识,其最终目的是为实践服务,指导实践,以满足人们生活和生产的需要;

④ 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既不能从认识本身得到证实,也不创能从认识对象中得到回答,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得到验证。

9.运用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原理分析深化改革的客观依据与重要意义。119-121,124-125页(2018年版教材第158页思考题第2题)

答:社会基本矛盾是指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1)客观依据:

①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当生产关系不能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时,人们就要变革旧的生产关系,建立新的生产关系,以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② 经济基础状况决定上层建筑的发展方向,决定上层建筑相应的调整或变革,而不允许上层建筑长期落后于或不适应自己的发展;上层建筑的反作用冶也必须取决于和服从于经济基础的性质和客观要求,而不允许上层建筑脱离经济基础的发展状况和水平。

重要意义:生产力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最活跃、最革命的要素,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在全面深化改革中,要坚持发展作为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推动我国社会生产力不断向前发展,进而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保护从根本上说就是为了保障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物质利益。所以,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积极稳妥地推进上层建筑领域的改革和发展,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工程序化,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使人民群众不断获得切实的经济、政治、文化利益。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规律和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规律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制度路线、方针和政策的重要依据。

/ 12

10.请结合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原理,谈谈对坚持以人民为中心重要性的认识。150-152页(2018年版教材第158页思考题第4题)答:(1)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原理:

① 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 ② 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人民群众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③ 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④ 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⑤ 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⑥ 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要受到一定社会历史条件即经济、政治、精神文化条件的制约。

(2)坚持以人民为中心重要性的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人民开创和推进的伟大事业。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创造性地运用和发展了唯物史观关于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基本原理。

①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鲜明地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政治立场和执政理念,体现了共产党人的价值取向和工作导向。

②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站在时代和历史的高度,总结和概括了人民群众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的伟大创造作用和主体地位,充分反映和顺应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诉求,深刻阐明了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的历史使命,进一步明确了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奋斗目标。

11.什么是生产力,其基本要素是什么?116-117页

(1)生产力是人类在生产实践中形成的改造和影响自然以使其适合社会需要的物质力量。生产力具有客观现实性和社会历史性。

(2)基本要素:

① 劳动资料,也称劳动于段。它是人们在劳动过程中所运用的物质资料或物质条件,其中最重要的是生产工具。

② 劳动对象。一切自然物质都是可能的劳动对象,其中引人生产过程的部分则是现实的劳动对象。现实的劳动对象还包括生产深度加工的对象。

/ 12

③ 劳动者。劳动者是人,但不是所有的人都是劳动者。劳动者是具有一定生产经验、劳动技能和知识,能够运用一定劳动资料作用于劳动对象,从事生产实践活动的人。

12.价值规律的内容、作用及消极后果。166-168页 答:(1)价值规律的内容:

价值规律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基本规律。这一规律的主要内容和客观要求是: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进行。在商品经济中,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是,商品的价格围绕商品的价值自发波动。由于供求关系变动的影响,商品价格总是时而高于价值,时而低于价值,不停地围绕价值这个中心上下波动。从较长时间来看,价格高于价值的部分和价格低于价值的部分能够相抵,商品的平均价格和价值是相一致的。

(2)作用:

①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生产部门之间的分配比例;

②自发地刺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③自发地调节社会收入分配。(3)消极后果:

①导致社会资源浪费;

②阻碍技术的进步;

③导致收入两极分化。

13.如何理解商品二因素的矛盾来自劳动二重性的矛盾,归根结底来源于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之间的矛盾?162-163,168-169页(2018年版教材第210页思考题第2题)

① 私人劳动是指劳动具有私人性质。社会矛盾是指劳动具有社会性质,是社会总劳动的组成部分。

② 要解决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也就是说私人劳动要被社会所承认和接受,就必须通过商品交换。如果交换不成功,制造商品的的具体劳动就得不

/ 12

到社会的承认,抽象劳动就不能实现其价值,这就成了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

③ 劳动二重性决定商品二因素,二者的矛盾又形成了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另外,如果生产者的私人劳动的个别劳动时间高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就会让生产者在竞争中处于不利位置,甚至破产。这显然又形成了个别劳动时间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矛盾。由此可见,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个别劳动时间和社会必要劳动的矛盾都根源与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

14.为什么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199-201页

答: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这一基本矛盾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①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的矛盾; ②单个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此外,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具有周期性,这也是由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运动的阶段性决定的。

15.什么是商品经济,其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是什么?161页

(1)商品经济是以交换为目的而进行生产的经济形式,它是一定社会历史条件的产物。

(2)商品经济得以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有两个

①存在社会分工。所谓社会分工,是指社会劳动划分和独立化为不同部门和行业。随着社会分工的产生和发展,形成了专门生产各种不同产品的生产者和经济单位。各行各业的生产者为了满足自身在生产和生活方面的多种需要,就要求互通有无,以取得对方产品作为生产资料或者消费资料,因而产生了相互交换产品的要求。

②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这是商品生产和商品经济产生的另一个重要条件。在私有制下,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归私人所有,一个人要想

/ 12

得到别人的产品以满足自己的需要,就只能进行交换。私有者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在彼此发生经济联系和相互交换产品时,要求遵循等价交换原则,因而劳动产品便必然采取商品的形式,产品的生产和交换便必然采取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形式,这种形式就是商品经济。

16.如何认识和把握经济全球化及其影响?227-233页,重点认识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历史必然性及对待负面影响的正确态度(尤其232-233页)(2018年版教材第252页思考题第3题)

(1)认识:经济全球化是指在生产不断发展、科技加速进步、社会分工和国际分工不断深化、生产的社会化和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的情况下,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经济活动越来越超出某一国家和地区的范围而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过程。

经济全球化的表现: ①国际分工进一步深化; ②贸易全球化; ③金融全球化; ④企业生产经营全球化;(2)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经济全球化体现了社会化生产的要求,不仅发达国家从中受益,一些发展中国家在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中也得到了快速发展。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积极作用主要表现在:

①经济全球化为发展中国家提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 ②经济全球化为发展中国家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③经济全球化推动发展中国家国际贸易发展; ④经济全球化促进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的发展; 经济全球化的负面影响:

①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的地位和收益不平等、不平衡; ②加剧了发展中国家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恶化; ③一定程度上增加经济风险。(3)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历史必然性:

/ 12

①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和根本的推动力;

②跨国公司的发展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适宜的企业组织形式; ③各国经济体制的变革是经济全球化的体制保障。(4)对待经济全球化负面影响的正确态度

面对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历史必然性,面对国际范围内保护主义倾向抬头,国际经贸规则制定出现政治化、碎片化的风险挑战,必须认识到,经济全球化不是一部分国家的独角戏,而是世界各国、各民族共同实现发展的大舞台。在世界经济的大海中,想人为切断各国经济的资金流、技术流、产品流、产业流、人员流,不仅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符合历史潮流的。面对不同国家在生产方式、发展水平、文化背景等方面的差异,要以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引领经济全球化,“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

17.如何理解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及其为社会主义所代替的历史必然性?244-251页(2018年版教材第252页思考题第5题)(1)对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的理解:

1)与封建社会相比,资本主义显示了巨大的历史进步性:

①资本主义将科学技术转变为强大的生产力;

②资本追求剩余价值的内在动力和竞争的外在压力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

③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和政治制度作为上层建筑在战胜封建社会自给自足的生产方式,保护和完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从而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促进了社会进步。2)资本主义的自身局限性:

①资本主义基本矛盾阻碍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②资本主义制度下财富占有两极分化,引发经济危机; ③资本家阶级支配和控制资本主义经济和政治的发展和运行。(2)对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所代替的历史必然性的理解:

/ 12

1)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决定了资本主义必然被社会主义所代替: ①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包含着现代的一切冲突的萌芽”;

②资本累积推动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不断激化并最终否定资本主义自身; ③国际垄断资本主义是资本社会化的更高形式,将成为社会主义的前奏; ④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着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两大阶级之间的矛盾和斗争。3)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

①任何社会形态的存在都有相当稳定性,从产生到衰亡都要经历相当长的时间跨度;

②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平衡性决定了过度的长期性;

③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还显示出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容纳的空间,说明资 本主义为社会主义所代替尚需长期的过程。

18.请结合科学社会主义一般原则,谈谈为什么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而不是其他什么主义。269-278页(2018年版教材第288页思考题第3题)

(1)科学社会主义一般原则:

①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和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是“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根本依据;

②无产阶级是最先进最革命的阶级,肩负着推翻资本主义旧世界、建立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新世界的历史使命;

③无产阶级革命是无产阶级进行斗争的最高形式,以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国家为目的;

④社会主义社会要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组织生产,以满足全体社会成员的需要为生产的根本目的;

⑤社会主义社会要对社会生产进行有计划的指导和调节,实行按劳分配原则; ⑥社会主义社会要合乎自然规律地改造和利用自然,努力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⑦社会主义社会必须坚持科学的理论指导,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⑧无产阶级政党是无产阶级的先锋队,社会主义事业必须始终坚持无产阶级政

/ 12

党的领导;

⑨社会主义社会要大力解放和发展生产力,逐步消灭剥削和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和社会全面进步,并最终向共产主义社会过渡。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同当前中国具体国情相结合的结晶:它在本质层次上,就是科学社会主义,而不是别的什么主义;在科学社会主义一般原则怎样创造性地付诸实践的层次上,则根据中国国情和时代特点,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并不是一种有别于科学社会主义的“独立形态的社会主义”。“中国特色”,不是就本质层次说的,而是就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实现形式而言的。形象地说,科学社会主义是“源”,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由科学社会主义生出来的“流”。科学社会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源”与“流”的关系,离开科学社会主义,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19.请谈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实践对世界社会主义发展的贡献。268-269,287-288页(2018年版教材第289页思考题第4题)

答: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实践,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的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②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已经开始复苏,并出现区域性强劲发展,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为世界社社会主义运动的主要推动力量。

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实践,在社会主义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是当今世界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所取得的成功。当今中国正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性成就,必将对世界社会主义的发展态势产生重大影响。可以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人新时代,使世界人民看到了社会主义的强大活力,极大地鼓舞了人们对社会主义的信心。

20.如何理解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295-303页(1)物质财富极大丰富,消费资料按需分配。

/ 12

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产品极大仁富,是实现共产主义的必要条件。适应高度发展的社会化大生产的需要,共产主义在生产关系上废除私有制,实行普遍的生产资料公有制。个人消费品的分配方式是“各尽所能,按需分配”。(2)社会关系高度和谐,人们精神境界极大提高。

在共产主义社会,阶级将会消亡,国家也将消亡,作为阶级压迫工具的军队、警察、监狱将失去作用。战争也将不复存在。

由于社会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差别——“三大差别”必将归于消失。同时,在共产主义社会,不仅是社会是和谐的,而且社会与自然之间也将达成和谐。与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和社会关系的高度和谐相联系,人们的精神境界得到极大提高。

(3)实现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人类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飞跃。

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追求的根本价值目标,也是共产主义社会的根本特征。旧式分工的消除为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创造了条件,自由时间的大大延长为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前景。

在共产主义社会,劳动不再是单纯的谋生手段,而成为“生活的第一需要”。共产主义是人类解放的实现,那时人类将最终从支配他们生活和命运的异己力量中解放出来,实现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开始自觉地创造自己的历史。

/ 12

下载马原期末考试复习手册 课本知识点及部分大题word格式文档
下载马原期末考试复习手册 课本知识点及部分大题.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