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原期末总复习知识点总结及其大纲(2015最新版)

时间:2019-05-12 08:30:3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马原期末总复习知识点总结及其大纲(2015最新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马原期末总复习知识点总结及其大纲(2015最新版)》。

第一篇:马原期末总复习知识点总结及其大纲(2015最新版)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一、马克思主义含义

1、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学说是关于社会发展规律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①马克思主义创立的标志:1848年出版马克思、恩格斯合著的《共产党宣言》。

②马克思主义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

2、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经济、社会、历史条件。

3、马克思主义是在实践中发展的。

4、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与革命性统一。

第二章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第一节 物质世界和实践

一、世界观与哲学的基本问题

1、世界观与哲学的基本问题

世界观是人们对世界关系的根本观点。方法论是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所遵循的根本方法。只有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才是哲学。哲学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

2、哲学的重大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关系的问题。

思维和存在谁是第一性的问题,这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哲学的基本依据。

3、哲学又可以划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①可知论:主张世界是可以认识的,包括唯物主义可知论和唯心主义可知论。

②不可知论:主张世界是不可以认识的,只有少数唯心论是不可知论。

4、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①辩证法是用联系和发展的观点看待世界,认为事物是普遍联系和发展变化的,变化的原因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

②形而上学是用孤立、静止的观点看待世界,认为世界上一切事物和现象,都是孤立存在的,是静止不变的。形而上学否认事物发展变化的原因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

③辩证法的三种基本历史形态:朴素辩证法、唯心主义辩证法,马克思主义辩证法。

④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是关于世界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科学。

客观辩证法:是指自然界、人类社会本身固有的辩证运动规律。主观辩证法:亦称“思维辩证法”。唯物辩证法认为:客观辩证法是第一性的,主观辩证法是第二性的。

6、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是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为划分哲学中的基本派别确定了科学的标准。

二、马克思主义物质观极其理论意义

1、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及其意义

列宁的物质概念是:“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马克思主义物质观的理论意义在于:

①坚持了彻底的唯物主义的一元论。

②坚持了唯物主义的反映论和可知论,同不可知论划清了界限。

③坚持把物质当作客观实在性,坚持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物质统一性。

2、意识的起源和本质

①意识的产生、本质和能动作用

第一,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第二,意识又是社会的直接产物。劳动促进了人脑的形成,并产生了语言。

②从意识的本质看,意识是物质在人脑中的主观映象。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意识是人脑对物质的反映,意识在形式上是主观的,在内容上是客观的。

③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主要表现在:意识反映世界具有目的性、计划性和主动创造性;意识指导人们的行动,能动地改造世界。

3、物质运动,运动和静止

①物质与运动

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的根本的方式。运动和物质不可分割:物质离不开运动。

②运动和静止的关系

第一,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运动和静止是相互统一、相互包含的,是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第二,物质是在时间(一维性)和空间(三维性)中运动的。

③物质运动与时间、空间

第一,时间指物质运动的持续性,具有一维性或不可逆性的特点。空间指运动物质的广延性,具有三维性特点。

第二,物质运动是客观的,所以时空也是客观的。

第三,时空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

第四,时空既是无限的,又是有限的。时空的无限性是指物质世界在时间上的无始无终、空间上的无边无际。时空有限性是指任何一个具体事物的存在时间上是有始有终、空间上有边有际。

辩证唯物主义时空观,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反对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时空观。

4、社会的物质性主要表现在:

①人类社会依赖于自然界,是整个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

②人们谋取物质生活资料的实践活动虽然有意识作指导,但仍然是物质的活动。

③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集中体现着人类社会物质性。

5、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①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物质世界的统一性是多样性的统一。

②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是由人类实践和科学的发展来证明的。

③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三、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

1、实践的本质含义

①实践是指人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对象性活动。其基本的特征是:第一,实践是物质性的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第二,实践是人类有意识的活动,体现了自觉的能动性。第三,实践是社会历史的活动,具有社会历史性。

②实践的基本特征:直接现实性;自觉能动性;社会历史性。

③实践的基本形式:生产实践;处理和变革社会关系的实践;科学实验。

2、实践是人的存在的基本方式

①实践是人类生存的前提,是人的生命之根、立命之本。

②实践是人类同动物的根本区别。

③实践是人的本质即社会关系总和的基础。

3、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分化与统一。

自然界是独立于人的活动之外的客观世界,其运动变化是自发的。

人类社会是人们在特定的物质资料生产基础上相互交往,共同活动形成的各种关系的有机系统。人类社会与人的活动不可分离,是人的实践活动的对象化。

4、人与自然的关系

自从人类产生以后,自然界在人的实践活动中以新的形式,延续自己的存在和发展。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是一个具有自身特殊发展规律的部分。

通过劳动实践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他们的和谐统一,是人类必须面对永恒的主题。当今世界出现的生态、环境、人口、资源等全球危机问题,实际上也是人与自然关系的严重失衡。

5、社会生活的实践本质

社会生活是对人们各种社会活动的总称,社会生活的实践性主要体现为三个方面: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

第二章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第二节 世界的普遍联系与发展

一、马克思主义联系观

1、联系的内含和特点

①联系是指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联系的特点:客观性、普遍性、多样性、条件性。

②系统的含义:系统是指事物由两上以上的相互联系的要素所构成(组成)的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有机整体。系统的特点: 整体性、结构性、层次性、开放性

③马克思主义关于事物普遍联系的原理,要求人们具有善于分析事物的具体联系,确立整体性、开放性的观念,从动态中考察事物的普遍联系。

2、事物普遍联系原理的方法论意义

用联系的理论解释 :五个统筹、社会全面发展、强调统一,反对分裂,以及分析当前的金融危机和经济全球化等理论。

3、联系和发展密切联系、不可分割

①联系引起运动,运动体现联系

②运动作为物质的固有属性是指事物的一般变化和过程,标志事物变动的动态过程。变化是指:运动的多样性,运动的不同过程、状态、趋向等。

③发展是指由低级向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上升性、前进性的变化。

4、发展的实质:

发展的实质是新生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①新事物是指符合客观规律、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前途的事物,旧事物是指丧失了存在的必然性、日趋灭亡的事物。

②新事物必然要战胜旧事物。新事物符合客观世界发展的规律,因而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5、发展与过程

①一切事物都有其产生、发展和转化为其他事物的历史,都有它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②事物的发展过程是指物质运动在时间上和空间的的运动,是事物及其事物矛盾存在和发展的形式。

二、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

1、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2.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辩证关系的原理

①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吸引的性质和趋势;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之间相互分离、相互排斥的性质和趋势。

②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

3、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原理方法论的原理

①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不仅揭示了事物联系的实在内容,而且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内在动力。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矛盾着的对立面又斗争、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的发展。

②同一性的作用是:矛盾的一方可以利用另一方的发展使自己获得发展;矛盾双方可以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而得到发展。斗争性的作用是:斗争推动矛盾双方力量对比发生变化,造成事物的量变;斗争促使矛盾双方地位或性质转化,实现事物的质变。

③矛盾推动事物的发展,说明事物发展的的根本原因不在事物的外部,而在事物内部的矛盾。内因(事物内部的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外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第二位的原因,是变化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4、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含义及其相互关系

①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处处有矛盾),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时时有矛盾)。

②矛盾的特殊性是指具体事物在其运动中的矛盾及每一矛盾的各个方面都有其特点,③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相统一的原理,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各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哲学基础,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哲学依据。

5、矛盾分析方法

①根本矛盾贯穿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规定着事物的性质。主要矛盾是矛盾体系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

②矛盾力量的不平衡性要求我们把唯物辩证法的两点论和重点论结合起来。两点论就是要同时看到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性质)和非主要方面的辩证关系。重点论就是在看到两个方面的同时,必须分清主次,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

矛盾分析的方法告诉我们,“两点论”与“重点论”必须相结。

三、事物发展过程中的量变和质变、肯定和否定及其关系

1、事物存在的质、量、度

①质是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规定性,事物质的规定性是由事物内部性所决定的。

②量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规模、程度、速度,可以用数量表示的规定性。

③度是事物保痔自己质的量的范围、幅度和限度。认识度才能确切地把握事物的质,掌握适度原则是做好工作的必要条件。

2、事物发展中的量变和质变及其辨证关系

①量变是事物数量的增减或场所的变更,是一种渐进的、不显著的变化。质变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是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

②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质变向量变转化,质变体现和巩固量变的成果,并为新的量变开拓道路。

③事物的发展就是这样由量变到质变,由部分质变到根本质变,在新质的基础上又开始新的量变,如此循环往复、相互交替、以至无穷。

3、事物发展中的肯定和否定及其辩证关系

①任何事物都包含肯定和否定两种因素,肯定是事物中保持其存在的因素,否定是事物中促使其灭亡的因素。肯定和否定既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它们相互依存、相互渗透。

②辩证的否定观是事物内在矛盾引起的自我否定,是包含肯定的否定;它既是发展的环节,又是联系的环节,即扬弃。在新事物取代旧事物的过程中,辩证的否定是决定性的环节。

③辩证的否定不是一次完成的,而是经历两次否定、三个阶段的有规律的过程,即“肯定一否定一否定之否定”的过程。事物的这种否定之否定过程,从内容上看,是自己发展自己、自己完善自己的过程;从形式上看,是螺旋式上升或波浪式前进的过程,方向是前进的,道路是曲折的。

4、辩证的否定观方法论的意义

辩证的否定观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否定之否定规律是新生事物必然要战胜旧事物的哲学依据,也是我们坚持原则坚定性和策略灵活性相统一的理论基础。

5、否定之否定规律的意义

否定之否定规律是揭示事物发展的方向、趋势和道路的规律。

① 坚持辩证否定观,对一切事物都要有科学分析态度,既不能肯定一切,也不能否定一切,在对待文化遗产问题上应采取批判继承创新的态度,不能全盘继承和全盘抛弃。

②坚持事物变化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的辩证法,反对循环论和直线论的两种形而上学观点。在革命和建设事业中,要坚定信心,准备走曲折的路,前途光明,道路曲折。

四、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范畴

1、原因和结果

①引起某种现象的现象是原因,某种现象产生的现象是结果。②因果关系的特点是:因果联系是有时间顺序的联系,总是原因在前结果在后

2、必然性和偶然性

①必然性是指客观事物在联系和发展过程中合乎规律的、一定要发生的、确定不移的趋势。

②偶然性是指事物联系和发展过程中并非确定发生的,可以出现的,也可以不出现的不确定的趋势。

3、可能性和现实性

①现实性是指已经产生出来的有内在根据的、合乎必然性的存在。可能性是指事物发展过程中潜在的东西,是包含在内部的预示事物发展前途的种种趋势。

②掌握可能和现实的辩证关系,对于我们正确而发挥主观能动性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4、现象和本质

①本质是指事物的根本性质。②现象是指事物的表面特征以及这些特征的外部联系。③现象有真象和假象之分。真象是通过正面的直接的形式来表现本质的现象;假象是从反面的歪曲的形式来表现本质的现象。科学的任务就是透过现象看本质。

5、内容与形式

①内容是指构成事物一切要素的总和,包括事物的各种内在矛盾以及由这些矛盾所决定的事物的特征、运动的过程、发展的趋势等。

②形式是指把事物的内容诸要素统一起来的结构或表现内容的方式。

五、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1、唯物辩证法是客观辩证法和主观辩证法的统一

①所谓客观辩证法是指客观事物或客观存在的辩证法,即客观事物以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的形式呈现出的各种物质形态的辩证运动和发展规律。

②主观辩证法就是人类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唯物辩证法既包括客观辩证法,也包括主观辩证法,体现了唯物主义、辩证法和认识论的统一。

③客观的辩证法和主观辩证法的关系是:客观辩证法是在整个自然界中起支配作用的。而主观辩证法则是客观辩证法在人脑中的反映。

④客观辩证法与主观辩证法在本质上是统一的。但在表现形式上却是不同的。

2、唯物辩证法的方法与认识方法和工作方法的关系的一直性

①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唯物论和辩证法是统一的。唯物辩证法的一系列规律和范畴,都具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意义。人们常说的要“照辩证法办事”,就是这个道理。

②唯物辩证法的方法同认识方法和工作方法也是一致的。唯物辩证法运用于思维和工作中就转化为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在唯物辩证法的理论体系中,矛盾分析法居于核心地位。

六、辩证思维的基本方法

1、归纳和演绎:归纳是指从许多个别事实中概括出一般结论的思维方法,特点是从个别到一般,从特殊到普遍。演绎是指从一般的概念、原理推理出个别结论的思维方法。归纳是演绎的基础和补充,演绎是归纳的前导和补充。

2、分析和综合:分析是在思维中把认识对象整体分解为各个组成部分,分别加以研究和认识的思维方法,特点是从整体到部分。综合是把各个部分联系起来作为一个整体加以研究和认识的思维方法。分析是综合的基础,综合是分析的前导。

3、由抽象上升到具体:抽象是指思维对客观事物某种属性的反映,是抽取和撇开的统一。具体是指思维的具体,是许多规定的综合,多样性的统一。

4、逻辑和历史的统一:历史是指客观事物的发展过程以及人对此的认识过程。逻辑是指上述过程在思维中的反映,即对历史的概括和总结。两者的统一是指理论认识的逻辑进程同客观现实的历史发展进程相一致。

七、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

1、规律及其客观性

规律是事物内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规律具有普遍性、客观性、稳定性和重复性的特点。人们可以认识规律,但是不能改造和消灭规律。

2、自然规律与社会规律的联系与区别

自然规律是自然现象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社会规律是通过人们的活动表现出来的社会生活过程诸现象间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3、意识的能动作用

①坚持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作用,既坚持了唯物论,又坚持了辩证法。

②意识能动性的主要表现在:第一,意识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第二,意识具有创造性。第三,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第四,意识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

4、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辩证统一

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基础和前提。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①必须尊重客观规律。

②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发展主观能动性。

5、社会历史的趋势与主体选择的关系

社会历史决定性的内容是指社会历史规律的决定性作用。主体选择讲的是历史主体在社会发展中的能动性和选择性。

第三章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第一节 认识的本质及其规律

一、实践与认识的关系

1、实践活动中的主体、客体与中介

①主体:是指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着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的人。

②客体是指作为主体的人进行实践和认识的对象,认识客体也是实践客体

2、主体和客体的关系:

主体和客体不是第一性和第二性的关系。主体和客体的关系主要表现为两种关系,即改造与被改造,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

3、实践对认识的决定性作用

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②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③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④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

人类认识世界的目的是为了改造世界,在实践中产生的认识必须回到实践中指导实践服务于实践,实现对客观世界的改造。

4、认识、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

人的认识是从实践产生,为实践服务,随实践发展,并受实践检验的。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在认识中起决定作用。但是,实践和认识又是相互作用的。认识特别是反映客观事物本质和规律性的理性认识,对实践又有着巨大的指导作用。

二、认识的本质

1、认识的本质

认识的本质,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或通过实践对客体的能动的、创造性的反映。任何认识都是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和结果。

2、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

在认识的本质上,存在着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①一条是坚持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唯物主义路线。②另一条是坚持从思想和感觉到物的唯物主义路线。

3、辨证唯物主义能动反映论与旧唯物主义直观反映论的原则区别。

①旧唯物主义认识论是把人的认识看成是消极地,被动地反映外界的对象。

②辨证唯物主义能动反映论:认为主体与客体的关系是一种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这就产生了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人对世界的反映能力也是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变化的。

4、认识过程中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极其相互关系。

①感性认识是感觉、知觉、表象三种形式,其特点是直接性和具体性。

②理性认识是概念、判断、推理等形式,其特点是间接性和抽象性。

③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感性认识离不开理性认识的指导;在现实的认识活动中,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又是互相渗透的。

④割裂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在哲学史上表现为经验论和唯理论(经验论和唯理论也有唯心和唯物的区别),在实际工作中表现为经验主义和教条主义。

5、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

①从感性认识发展到理性认识,实现这一飞跃的条件:第一,必须占有丰富真实的感性材料;第二,运用科学思维方法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制作。

②从理性认识到实践,这是认识过程中更为重要的一次飞跃。这是因为:只有通过这次飞跃,才能使认识变为现实,使精神力量转化为物质力量;

③理性认识向实践飞跃的条件:要从实际出发,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理论必须被群众掌握,转化为群众的自觉行动。

6、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在认识过程中的作用

①理性因素是指人的理性直观、理性思维等能力,它在认识过程中起主导作用;非理性因素是指人的情感、意志,包括动机、欲望、信念、信仰、习惯、本能等。

②理性因素在认识活动中的作用主要有:第一,指导作用;第二,解释作用;第三,预见作用。非理性因素对对主体认识能力的发挥与抑制起着重要的控制和调节的作用。

③马克思主义哲学既肯定理性因素在认识活动中的主导作用,同时也承认非理性因素的重要作用,全面分析了非理性因素在认识中的积极作用和可能产生的消极影响。

7、认识过程的反复性和无限性,①由于客观事物本身的复杂性及发展过程的无限性,因此,认识的发展要经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循环往复的过程。

②认识运动的反复性和无限性决定了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的统一是具体的和历史的。

③认识是永无止境的过程,要求我们不断地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进行创新,使我们的思想和理论不断随着客观实际的变化而变化。

8、认识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认识运动的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这是人类认识的辨证发展过程,也是人类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

第二节 真理与价值

一、真理及其客观性、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关系

1、真理

①真理是指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

②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真理是一元的。社会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③真理是有条件的,真理是全面的,真理是历史的。

2、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及其辩证关系,真理的具体性

①绝对真理的含义:任何真理都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无数相对真理的总和构成绝对真理。

②真理的相对性是指在一定条件下人们的正确认识是有限度的。

③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是同一客观真理的两重属性。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是相互联结、相互包含的,辩证转化的。

3、真理和谬误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①真理和谬误是对立的,真理是正确的认识,谬论是错误的认识,②真理和谬误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4、检验真理的实践标准

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所决定的。

②只有实践才能把主观同客观联结起来,从而检验人们的主观是否同客观相符合。

5、实践的标准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

①实践标准的确定性是绝对性即指: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②实践标准的相对性即不确定性是指:一定历史阶段的具体实践具有局限性;实践检验真理是一个过程,不是一次完成的。

二、真理与价值

1、实践活动的真理尺度

实践的价值尺度,是人们在实践中以满足人们需要为内容的、特定的实践目标。哲学上的“价值”是揭示外部客观世界对于满足人的需要的意义关系的范畴。哲学上的价值由两反面构成;一方面是主体的需要和利益;另一方面是客体的某种属性或性能。

2、价值的及其特点

①价值具有客观性。②价值具有主体性。③价值具有社会历史性。④价值具有多维性。

价值评价的功能

价值评价在实践中起着激励、制约和导向作用,这表现在:①价值评价作为人们对自身的客观需要和要求的自觉反映,是推动实践不断实现价值的精神驱动力量。②价值评价作为实践的主体尺度是实践发展的规范因素。③价值评价作为实践活动的目标是实践活动发展的导向因素。

3、树立正确价值观的意义

①价值观是人们对人和事的评价标准、评价原则和评价方法的观点的体系。②价值观对人的行为起着规范和导向作用。③正确的价值观是反映了人民群众的要求。

6、真理和价值的辨证统一关系。

①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是人类活动的两个基本原则。

②真理原则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正确认识。价值原则是客观事物对人的需要的满足。

第四章 人类社会极其发展规律

第一节 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

一、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1、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

①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基本问题在历史观中的贯彻和表现。

②唯心主义历史观的两种基本形态:一是唯意志论,这是历史观上的主观唯心主义,把人们的思想动机、主观意志当作社会发展的根本原因;二是宿命论,这是历史观上的客观唯心主义,把人类社会之外的某种神秘精神当作社会发展的决定和支配力量。

2、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内涵及其作用

①社会存在属于社会生活物质方面。它包括:地理环境、人口和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方式,其中对社会发展起主要决定作用的是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方式。

②地理环境是指与人类社会所处地理位置相联系的各种自然条件的总和。它包括气候、土壤、山脉、河流、矿藏以及植物和动物等等。地理环境是社会物质生活的必要条件,对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当生态系统保持适当平衡时,才能有利于人类的生存和社会的发展;当生态环境受到破坏时,人类就要受到自然界的惩罚。

③人口因素。包括人口的数量、质量、构成以及人口的发展和分布等方面。第一,没有一定数量的最低限度的人口,就不可能有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第二,在一个国家和地区,人口的密度和增长速度是否同生产发展的状态和需要相适应,会对生产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起着加速或者延缓的作用。

④社会意识的含义,是人的一切意识要素、观念形态等全部精神现象和过程的总和。

第一,艺术是通过塑造具体生动的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的意识形式。

第二,道德是是依赖社会舆论调整人与人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第三,宗教是统治人们的那些自然力量和社会力量在人们头脑中虚幻的、颠倒的反映。

第四,政治法律思想是关于政治法律的观点、理论的总和,是经济基础最直接最集中的反映。

第五,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是最抽象的意识形态。

社会意识的特点: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相对独立性,即社会意识在依赖和反映社会存在的基础上有自己独特的发展规律。

社会意识的构成:从杜会意识的主体的角度区分为个人意识和群体意识。从社会意识的高低不同层次的角度区分为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式。

3、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

①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是辨证统一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并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②意识形态根源于社会存在,但它一经产生,便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具体表现在:

第一,社会意识的发展同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性。

第二,社会意识的发展、变化具有历史继承性。

第三,社会意识能动地反作用于社会存在,这是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最突出的表现。

4、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和意义

①原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能动地反作用于社会存在,先进的社会意识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社会意识阻碍社会的发展

②意义:第一,它宣布唯心主义破产。第二,他对社会历史的研究真正成为科学。

二、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

社会基本矛盾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它们的矛盾运动构成社会发展的内在源泉和根本动力。

1、生产力

①生产力是人们解决社会同自然矛盾的实际能力。

②生产力的运动、变化、发展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③生产力构成:劳动对象、劳动资料和劳动者的总和。

2、生产关系

①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属于人与人的关系。

②生产关系是一种客观的物质关系,既不能自由选择,也不能随意改变。

③从生产和再生产的运转过程看,生产关系包括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四个环节。从划分阶级的经济基础的标准看,生产关系包括三个方面: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关系;人在生产过程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产品的分配关系。

3、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原理及其意义

①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②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当生产关系同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相适合时,它有力地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时,它就严重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4、意义:这一原理是制定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战略、路线、方针、政策的依据。

三、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

1、经济基础的含义

①经济基础即社会的经济结构,是指一定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②经济基础属于社会的物质关系,是一定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

2、上层建筑的含义

①社会上层建筑是建立在一定社会经济基础之上的社会思想观点以及相应的政治法律制度和设施的总和。

②上层建筑关系:政治上层建筑和思想上层建筑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互为因果,政治上层建筑一旦形成就成为既定的现实力量,影响人们的思想,两者都是经济的反映,3、社会形态的内涵

①社会形态是一定社会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体,包括经济形态、政治形态、意识形态。

②社会形态理论的方法论意义:揭示了社会是具体的、历史的,社会形态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有机统一体,社会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即有规律的过程。

4、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互作用的矛盾运动规律

①辩证关系原理:两者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性质和变化发展;上层建筑能动地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②上层建筑当它为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经济基础服务时,促进生产力和社会的发展;当它为不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经济基础服务时,阻碍生产力和社会的发展。

③意义:是无产阶级政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依据之一。

四、社会形态更替的一般规律及特殊规律

1、社会形态的内涵

社会形态:是指同生产力发展的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体,包括经济形态(即经济制度)、政治形态、意识形态。

每一社会形态都是历史的,有它产生、发展和灭亡的过程。人类社会就是一个由低级形态向高级形态合乎规律的发展过程。

2、社会发展形态更替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①统一性是指历史发展过程中的普遍性规律,不同国家、民族发展的具有的共同的社会形态本质和发展的一般趋势。

②多样性是指发展中的差异性、特殊性、丰富多样性。表现在:各个国家、民族发展道路的特殊性、多样性。

3、社会形态的更替的必然性与人们的历史选择性

①社会形态的更替的必然性是指社会形态的依次更替的过程和规律是客观的,发展的趋势是确定不移的,是自然历史的发展的过程。

②人民对社会历史的发展做出这种或者那种选择,是有其特定原因的。具体表现在:第一,是取决于民族的利益;第二,取决于交往;第三,取决于人民对历史必然性以及本民族特点的把握程度。

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实践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的深化

4、社会发展过程的前进性和曲折性

①社会发展的前进性的含义:是指人类社会在生产方式的矛盾作用下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由单一到全面的社会进步的必然趋势。

②社会发展的曲折性的含义:是指社会发展的前进过程不是直线上升、一帆风顺的过程,是伴随着暂时的停滞、曲折迂回的路线,甚至出现暂时的倒退。

③社会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前进中有曲折,在曲折中前进。

第二节 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

一、社会基本矛盾

1、社会基本矛盾的内容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的基本矛盾。

2、社会基本矛盾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的动力,它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

①生产力的发展和进步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决定性的力量。

②社会基本矛盾是决定着社会中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

③社会基本矛盾表现形式和解决方法的不同,是决定着社会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

二、阶级和阶级斗争

1、阶级的产生和本质

①阶级是一个历史的范畴。阶级是社会生产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阶级也是经济的范畴。

②生产资料的占有关系是划分阶级的基础。阶级对立的实质社会上的一部分人通过对生产资料的占有另一部分人的劳动。

2、阶级斗争的含义和作用

①阶级斗争是对抗阶级之间的对立和斗争,根源在于社会经济关系的冲突。

②阶级斗争是阶级是社会基本矛盾在阶级社会中的直接表现,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无产阶级代表了新的生产方式,是最有前途、最富有革命彻底性的阶级。

3、阶级分析方法

①运用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和阶级斗争的观点去观察和认识阶级社会的社会历史现象,就是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方法。

②阶级分析的方法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制定正确路线、方针、政策和策略的重要依据。

4、社会革命的实质和根源

①阶级斗争发展到一定的程度,必然导致革命。②革命的实质是革命阶级推翻反动阶级的统治,用新的社会制度代替旧的社会制度,解放生产力,推动社会的发展。③革命的根本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

②社会革命的根源在于社会基本矛盾的尖锐化。②社会革命的爆发需要具备一定的客观条件:如经济条件和政治条件。还要具备一定的主观条件,阶级觉悟,组织程度和群众的发动程度。社会革命有暴力和和平的两种方法。

3、社会革命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①革命是实现社会形态更替的重要手段和决定性的环节。②革命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4、改革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①改革是对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某些环节和部分进行改革。

②社会主义的改革是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的客观要求,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动力。

③社会主义改革的性质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自我发展,是为了发展生产力,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

5、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①科学是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主要分为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技术活动主要是一种生产性、实践性活动。当今社会,科学和技术是辨证统一的整体。

②科学技术革命的作用。科学技术革命是社会动力体系中的一种重要动力。现代科技革命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更加深远、更加强烈:第一,现代科学技术革命推动生产力的变革,体表现在:它使生产力的构成要素发生变化,它使人们的劳动形式产生质的提升,它使经济结构、特别是产业结构发生重大的变化。第二,现代科技革命推动生活方式的变革。第三,现代科技革命推动思维方式的变革。

③科学技术社会作用的双重性。科学技术像一把双刃剑,它既能造富于人类社会,也能对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带来消极的后果。

“全球问题”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全球问题包括:人口增长过快、粮食短缺、能源和资源的枯竭、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问题。全球问题反映了人类社会与自然的关系。它不仅是自然问题,也是科技技术问题和社会问题。

解决全球的问题要用科学发展观的理论作指导,人类社会要和自然和谐相处,要尊重自然、合理善代自然。当前“技术悲观主义”、“技术乐观主义”都是错误的。

第三节 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一、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性力量

1、两种历史观在历史创造者问题上的对立。

①唯心史观从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基本前提出发,否认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抹杀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鼓吹少数英雄人物创造历史。

②唯物史观认为,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的意识出发,认为生产方式决定了社会的发展,作为物质资料生产者的广大人民群众所创造和推动的历史。

2、现实的人及其活动与社会历史。

①社会和个人是不可分割的,社会是人的社会,人是社会的人。现实的人是基于自身需要和社会需要而从事一定实践活动的,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的具体能动性的人。只有把人看作是现实的人,才能正确把握人及其活动的本质,把握人与社会历史的关系。

3、人的本质

①人的本质问题包括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两个方面。

②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是人的本质在于劳动。劳动是人类的本质活动。劳动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也是人类最基本的存在方式。

③从人与人相区别的层次上看,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4、唯物史观考察历史创造者问题的原则。

①唯物史观认为,社会历史的发展过程是无数个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的合力。社会历史就其整体而言,是一定的群体的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及其产物的演进过程,是社会生产方式的演进过程。

②唯物史观从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出发,分析历史创造者及其活动。只有代表符合社会历史必然性、推动和促进社会历史向前发展的力量,才是历史的创造者。

③唯物史观从人与历史关系的不同层次上考察人们历史活动的作用及其性质。提出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观点。

5、人民群众在创造历史过程中的决定作用。

①人民群众是一个历史的范畴。在不同的历史时代人民群众有着不同的内容。

②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第一,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第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第三,是推动社会变革和社会进步的决定力量。第四,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主体。

③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但又受到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

6、群众观点与群众路线。

①党的群众观点的内容是:坚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一切向人民负责的观点;一切向群众学习的观点。

②党的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的政治路线、组织路线、工作方法,它的内容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其理论根据是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原理和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原理,也是群众观点的体现和应用。

二、个人在社会历史中的作用

1、个人与社会历史

①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是由各种各样的个人活动构成的。②马克思的唯物史观主张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但不不否定个人在社会历史中的作用。

2、历史人物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①历史人物是指在社会发展过程中起过重大作用的人物。杰出人物是在历史的发展中代表进步阶级或者阶层利益对社会发展起着重大作用的人物。

②历史人物,特别是杰出的人物的产生都体现了必然性和偶然性的统一。每一个时代都会产生杰出人物这是必然的;但是杰出人物在什么时间、什么地方产生具有一定的偶然性。

3、评价历史人物的科学方法

① 评价历史人物必须运用历史分析方法和阶级分析方法。

②要全面地、具体地分析。同一个历史人物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具有不同的作用。

③评价历史人物,必须坚持阶级分析的方法。

第五章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

第一节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矛盾

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形成1、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

一是从小商品经济分化出来;二是从商人和高利贷者转化而成。

2、资本的原始积累

①所谓资本原始积累,就是生产者与生产资料相分离,劳动力成为商品;货币资本迅速集中于少数人手中的历史过程。

②实现资本原始积累的主要途径是:一是用暴力手段剥夺农民的土地;二是用暴力手段掠夺货币财富。

二、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1、商品经济产生的历史条件

商品经济是以交换为目的而进行生产的经济形式。商品经济产生的历史条件有两个:一是社会分工的出现;二是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私有制)。

2、商品的二因素和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

①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商品的两因素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现一定的社会生产关系,也就是人与人之间的物质利益关系。

②使用价值是指商品的有用性。使用价值是商品的价值或者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③交换价值和价值

第一,这种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就是商品的价值。

第二,交换价值表现为一种使用价值同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量的关系或比例。价值和交换价值的关系是: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价值是本质,是内容;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

④劳动二重性: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具体劳动生产商品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劳动者同一劳动过程中表现在两个不同的方面,3、价值量与价值规律

①商品的价值和价值量的决定

第一,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指:在现有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决定的。

第二,商品的价值量是部门内部生产同类商品的生产者在竞争中实现的。

②商品价值量和劳动生产率的关系

商品的价值量与体现在商品中的劳动量变化(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劳动的生产率和单个商品的价值量变化成反比,和使用价值量的变化成正比。

③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的关系

第一,简单劳动是指不需要经过专门训练和培养就能进行的劳动,复杂劳动是指要经过专门训练和培养掌握一定技能的劳动。

第二,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在不同的时期和不同的国家划分的标准是不同的。

第三,在同样的劳动时间内,复杂劳动所创造的价值要大于简单劳动所创造的价值。

④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和要求、以及表现形式。

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经济规律。价值规律的核心内容和基本要求是:

第一、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第二、商品交换必须按照价值量相等的原则进行。

在现实经济社会中,由于市场上供求关系的变动,价格与价值经常发生背离,但这并没有否定价值规律等价交换的原则。这是因为:

第一,商品的价格是以价值为基础,供求关系只能影响价格,而不能决定价格。

第二,但是从商品交换的长期过程看,价格上涨和下降的部分会互相抵消,因此价格和价值相一致又是必然的。

⑤价值规律的主要作用

第一,价值规律调节社会资源在整个社会的合理配置。

第二,价值规律促进企业和整个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第三,价值规律自发地调节社会收入的分配。

价值规律在对经济活动进行自发调节时,必然会产生一些消极的后果

第一,竞争可能导致垄断的发生,阻碍技术的进步。

第二,可能引起商品生产者的两极分化。

第三,价值规律自发调节社会资源在社会生产各个部门的配置,可能出现比例失调的状况,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

4、价值形式的发展与货币的产生

价值形式的发展与货币的起源

货币的产生是商品经济内在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商品价值形式的发展经历了简单的、个别的、偶然的价值形式,总和的、扩大的价值形式,一般的价值形式,最后发展到货币的价值形式。

5、货币的本质和职能

货币的本质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特殊的商品。

货币在商品经济社会执行的各种职能。这些职能包括: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其中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货币最基本的职能。

①价值尺度。价值尺度是货币用来表现和衡量商品价值量的大小。货币之所以能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这是因为货币本身是商品,有价值。

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形式。决定和影响商品价格变化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这具体地表现在:商品价值的变化、供求关系和纸币发行的数量。

②流通手段就是货币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货币作为流通手段这一方面促进商品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又加深了商品经济内在的矛盾,这就存在经济危机的可能性。

③贮藏手段。货币退出流通领域,作为社会财富在家中贮藏起来,这时的货币就是执行贮藏手段的职能。

④作为支付手段的货币的特点是先用商品,后付款。因为货币的支付手段会产生错综复杂的债权和债务关系,一旦有人到期不能偿还债务,就会引起债务的连锁反应,影响社会经济的运行,还有可能造成社会经济的混乱,也存在经济危机的可能性。

⑤世界货币。货币越出国界,在国际市场上执行一般等价物的职能,这就是世界货币的职能。充当世界货币必须是黄金、白银贵金属,某些经济发达国家的纸币也可以作为世界货币。纸币是国家强制发行的价值符号。

6、私有制基础上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构成私有制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首先,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着商品经济的本质及其发展过程。

其次,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商品经济的其他一切矛盾的基础。简单商品经济的内在矛盾。

最后,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着商品生产者的命运。

三、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意义

1、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①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为剩余价值论的创立奠定了基础。

②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揭示商品经济的一般规律,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

2、深化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认识 第二节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

一、劳动力成为商品与货币转化为资本

1、劳动力成为商品

劳动力是劳动者劳动的能力,是潜藏在于人身体中体力和脑力的总和。劳动力成为商品基本条件是:①劳动者有人身自由,拥有对劳动力的所有权,它只是将劳动力的使用权在一定时期内出卖给资本家。②劳动者既无生产资料,又无消费资料。

2、劳动力商品价值的特点与货币转化为资本

①劳动力的价值是由劳动者所需要的生活资料的价值决定。劳动力的生产和再生产,就是维持劳动力生存的过程,因此劳动力的价值包括:

第一,劳动者本人所需要的生活资料的价值,用于劳动力的再生产。

第二,劳动者繁衍后代(家属)所需要的生活资料的价值。

第三,劳动者所需要的教育和训练费用,这是指工人为了掌握一定的文化知识和生产技能所支出的费用。

第四,劳动力的价值还包括社会历史和道德的因素,②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就是劳动。就是在生产过程中创造的价值大于劳动力本身的价值,其差额就是剩余价值。

二、资本主义所有制

(一)所有制和所有权

经济意义上的所有制,是指生产资料归谁所有、归谁支配,并凭借这种所有和支配实现生产和获得剩余产品(利润或超额利润)。

法律意义上的所有权,是由占有生产资料的法律原则决定的。为了维护经济上的所有制关系而建立的一整套法律制度。

(二)资本主义所有制及其本质

资本家凭借对生产资料的占有,在等价交换原则的掩盖下,雇佣工人从事劳动,占有雇佣工人的剩余价值,这就是资本主义所有制的实质。

三、生产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

(一)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和资本的不同部分在剩余价值生产中的作用

1、价值增殖过程是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这是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主要方面。

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两个方面的统一。

2、价值增殖过程是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特征

①在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中,工人的劳动二重性表现在:具体劳动创造使用价值,转移生产资料的价值。工人的抽象劳动创造劳动力价值,创造剩余价值。

②工人的整个劳动时间叫做工作日,工人再生产劳动力价值的时间,叫做必要劳动时间,工人为资本家创造剩余价值的时间,叫做剩余劳动时间。

③剩余价值的本质是雇佣工人创造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以上的这部分价值。剩余价值的来源是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

3、资本

①资本是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体现资本家剥削工人的关系。

②马克思根据生产资本不同部分在剩余价值生产中所起的作用不同,将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生产资料是不变资本,劳动力这部分资本是可变资本。

③马克思划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意义:

第一,进一步揭露只有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才是创造剩余价值的源泉。

第二,这为研究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剩余价值率是剩余价值和可变资本的比率。剩余价值率表示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

(二)生产剩余价值的两种基本方法

1、绝对剩余价值生产

①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工作日绝对延长生产的剩余价值,就是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②工作日的最低界限必须大于工人的必要劳动时间。

③工作日的最高界限,取决与工人的生理因素和社会历史道德的因素。

2、相对剩余价值生产

①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由于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生产的剩余价值,这就是相对剩余价值生产。

②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以提高整个社会劳动生产力为条件的。在资本主义社会要缩短工人的必要劳动时间,就必须降低劳动力的价值,但又不能降低工人的生活水平。要降低生活资料的价值,就必须:第一,提高生活资料部门的劳动生产率。

第二,提高与生活资料部门有关的生产资料部门的劳动生产率。

③个别资本家采用新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直接目的,是为了得到超额剩余价值。超额剩余价值是个别资本家首先采用新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是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的差额。它是暂时的经济现象,一旦整个社会劳动生产率普遍提高,商品社会价值降低,超额剩余价值消失,生活资料价值降低,劳动力价值降低,必要劳动时间缩短,相对剩余价值产生。

3、当代资本主义生产自动化条件下剩余价值的来源

①运用马克思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理论分析。

②在生产自动化条件下从事科研、设计、技术和管理劳动的人员日益增加,劳动的复杂程度和强度日益提高,这种劳动会创造出更大的价值和剩余价值。

③资本家主要剥削工人的相对剩余价值。

(三)资本积累

1、资本积累

资本积累是指资本家将剥削到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转化为资本。

2、资本积累的原因

①资本家对剩余价值的无限追求,竞争是资本积累的外在强制力量。

②资本积累的实质是资本家将无偿占有的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剥削和占有更多的剩余价值。

3、一切影响剩余价值量的因素都会影响资本积累的规模。

①对劳动力的剥削程度。

②劳动生产力的水平越高,资本积累的规模就大。

③所用资本和所费资本的差额越大,资本积累的规模就大。

④预付资本量的大小。

4、资本有机构成的理论

①资本有机构成包括资本的技术构成和资本的价值构成,用“C:V”表示资本有机构成。资本是由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构成,这反映资本技术水平的高低,因此叫做资本的技术构成。资本是由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构成,这反映资本的价值水平高低,因此叫做资本的价值构成。

②资本有机构成不断地提高,表现为在全部资本中不变资本的比重不断地增多,可变资本的比重不断地减少。

③资本有机构成和劳动生产率的变化成正比。

资本有机构成和劳动生产率的变化成正比。在资本主义社会,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是必然的、客观的趋势。原因就在于各个资本家为了追求超额剩余价值,必然不断地采用新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这样不变资本的比重增大,资本有机构成提高,利润率就会不断降低。

5、资本有机构成不断地提高,工人不断地失业

①在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中,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是必然的。随着资本的有机构成的不断地提高,不变资本的比重增大,可变资本的比重减少,因此,资本的有机构成不断地提高。资本对劳动力的需要就会不断地减少,这就不可避免地形成相对过剩人口。相对过剩人口不是绝对过剩,而是相对于资本对劳动力的需求来说,劳动力相对过剩了。这就是资本主义社会工人失业的原因。

②相对过剩人口的存在,有利于资本家对在业工人的剥削,有利于资本家扩大再生产对劳动力的需求。

6、资本积累的历史趋势

资本积累必然加剧社会的两极分化,即一极是财富越来越集中于少数人手中,另一极是多数人只拥有社会财富的较小部分。

(四)资本的循环周转与再生产

1.产业资本循环经历的三个阶段

资本循环是指产业资本在运动中,依次经过三个阶段,采取三种职能形式,使价值得到增殖,最后又会到原来的出发点。

2.资本循环不仅是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的统一,也是资本循环三个阶段的统一

马克思根据产业资本在资本循环中所起的作用不同(也可以说产业资本职能形式不同)将资本划分为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

3.产业资本循环正常进行所必须具备的条件

产业资本各部分必须在空间上并存,在时间上连续,也指继起性。产业资本各部分在空间上并存和时间上连续,是互为前提的、互为条件的。

4、资本周转

这种周而复始不断反复着的资本循环,就叫做资本的周转(一般是指一年)。影响资本周转快慢的因素有许多,关键的因素有两个:一是资本周转的时间(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二是生产资本的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构成。

马克思研究资本周转的目的,主要是分析影响资本周转速度的因素,以及资本周转速度的快慢,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影响。

资本周转速度和资本周转次数成正比,与资本周转时间成反比。

5、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

①马克思根据生产资本在生产过程中价值转移方式不同划分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

②固定资本是指厂房、机器设备和工具等劳动资料这部分生产资本,在实物形态上多次使用,但价值分期、分批转移。

③流动资本是指原料、燃料、辅助材料和劳动力这部分生产资本。在生产过程中流动资本的特点是:在实物形态上一次使用,价值一次全部转移。

6、社会资本与社会资本再生产

①社会资本是指整个社会单个资本的总和。在资本主义社会,这种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的资本运动的总和就是社会总资本的运动。

②马克思研究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研究社会总产品的实现。社会总产品的实现,是指社会总产品的各个部分如何在价值上得到补偿,在实物上得到补偿(替换)。

③为了研究社会总资本再生产,马克思创立了两个理论前提条件:

马克思将资本主义社会的总产品在价值上区分为不变资本C、可变资本V和剩余价值m三个部分。马克思根据社会总产品的最终用途不同,将整个社会的生产划分为生产资料的生产和消费资料的生产。

社会总资本扩大再生产的两种方式是:外延扩大再生产。这是指依靠增加生产要素的数量,实现扩大再生产。内涵扩大再生产。这是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扩大生产规模。

9、马克思关于社会总资本扩大再生产理论的意义。

①马克思的理论揭示了整个社会必须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两大部类之间相互依存、相互提供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才能顺利地实现社会的再生产。

②在当前经济体制改革中,按照马克思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理论,必须合理地调整经济结构,按照市场的需求组织生产,实现社会再生产按比例协调地发展。

(五)工资与剩余价值的分配

1、资本主义制度下工人工资的本质

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工人的工资的本质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的转化形式,这揭露了资本主义的剥削关系。但是在资本主义的制度下,工资表现为工人劳动的报酬,这就掩盖了资本资本主义的剥削关系。

2、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

①当剩余价值在观念上当作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时,就转化利润的形式。

②利润的本质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利润掩盖了资本主义的剥削关系。

③利润率是剩余价值和全部预付资本的比率。利润率反映了全部预付资本的增殖程度,利润率也掩盖了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关系。

3、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

平均利润率是全社会的剩余价值总量和全社会总资本的比率。平均利润率=全社会剩余价值总量/全社会总资本。在利润率平均化的过程中,形成了社会的平均利润率。按照平均利润率来计算和获得的利润,叫做平均利润。

平均利润率和平均利润的形成过程,也就是不同部门之间资本家通过竞争而重新瓜分剩余价值的过程。在资本主义社会,各个部门的资本家,为了得到更多的利润,在部门之间必然开展竞争。资本在各个部门之间的转移,要使同等资本得到等量利润时,这种竞争才会暂时停止。

4、产业资本家、商业资本家、银行资本家和土地所有者瓜分剩余价值

在利润率平均化的过程中,产业资本家得到产业利润,商业资本家得到商业利润,银行资本家得到银行利润,土地所有者得到地租是超额利润,这些不同部门的资本家瓜分到的利润只是平均利润。

(六)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的意义

1、马克思通过分析剩余价值的生产、积累、流通以及分配,揭示了剩余价值的运动规律及其作用,创立了剩余价值理论。

2、马克思在分析剩余价值的生产、积累、流通以及分配过程,这些规律,如果撇开制度因素,则对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四、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与经济危机

(一)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1、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是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2、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危机

①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是生产相对过剩危机,而决不是绝对过剩危机。

②经济危机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具体地表现在:第一,资本主义个别企业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第二,资本主义生产具有无限扩大的趋势和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

③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危机具有周期性,这包含危机、萧条、复苏、高涨再到危机。经济危机周期性爆发的原因在于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特点。

④固定资本更新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周期性爆发的物质基础,而决不是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

第三节 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

一、资本主义的国家、政治制度及其本质

(一)资本主义国家的职能和本质

资本主义国家的职能是以服务于资本主义制度和资产阶级利益为根本内容的。是资产阶级进行政治统治的工具。

资本主义国家的职能包括对内和对外两个方面,对内实行政治统治和社会管理,对外进行国际交往和维护国家安全及利益。

(二)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及其本质

1、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制度

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统治是通过具体的政治制度实现的。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包括资本主义的民主与法制、政权组织形式、选举制度、政党制度等。

2、当代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党制度。

政党是特定阶级利益的集中代表,是代表一定阶级、阶层或集团的根本利益,为达到政治目的,特别是为了取得政权和保持政权而建立的一种政治组织。

3、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形成和发展在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进程中曾经起过重要的进步作用。

这种进步作用表现在:曾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大幅度发展,促进了社会进步,使人民群众享有更多的社会政治自由,积累了相当丰富的政治统治和社会管理的经验对于社会进步同样具有十分重要的积极意义。

4、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历史的和阶级的局限性。

但是,由于资本主义政治制度本质上是资产阶级进行政治统治和社会管理的手段和方式,是为资产阶级专政服务的,因此它不可避免地有其历史的和阶级的局限性。

二、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及其本质

(一)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形成

作为资本主义国家意识形态的各种资产阶级的思想理论和观念,是资产阶级在长期的反对封建专制主义和宗教神学的斗争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二)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

1、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是资本主义社会条件下的观念上层建筑,是为资本主义社会形态的经济基础服务的。

2、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是资产阶级的阶级意识的集中体现。

第二篇:马原期末复习总结

马原期末复习总结

哲学史系统化和理论化的世界观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内容是:

1.存在和思维,究竟谁是世界的本源,即物质和精神何者是第一性,何者是第二性的问题。

2.我们关于我们周围世界的思想对这个世界本身的关系是怎样的?我们的思维能不能认识现实世界?我们能不能在我们关于现实世界的表象和概念中,正确反映现实? “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范畴理论”的意义: 1.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2.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批判了不可知论。

3.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克服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缺陷。4.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物质的根本属性是运动。

无条件的绝对运动和有条件的相对静止构成了对立统一的关系。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

实践是人类社会的基础,是理解和解释一切社会现象的钥匙。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

1、物质决定意识。从意识本质来看:意识是特殊的物质——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意识是物质的产物,但又不是物质本身。

2、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主要体现在: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 意识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统一:

1、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途。

2、只有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正确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

1、意识统一于物质。从意识的起源上看,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物质世界中的一种特殊存在;从意识的本质上看,意识是人脑这种特殊的物质器官的机能,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从意识的作用上看,意识能动性的发挥必须以尊重物质世界的客观规律为前提。

2、世界的物质统一性还体现在,人类社会也统一于物质。人类社会具有物质性。

3、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石。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唯物主义一元论的根本要求,是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在现实生活和实际工作的生体现。

联系和发展的普遍性: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总观点,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联系是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关系。

联系的特点:客观性;普遍性;多样性;条件性。发展是前进的、上升的运动,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新事物是指合乎历史前进方向,具有远大前途的东西 旧事物是指丧失历史必然性、日趋灭亡的东西 “新事物是不可战胜的”原因:

1、就新事物与环境的关系而言,新事物之所以新,是因为有新的要素、结构和功能,它适应了已经变化了的环境和条件;旧事物之所以旧,是因为它的各种要素和功能已不适应环境和客观条件的变化,走向灭亡就成为不可避免的。

2、就新事物与旧事物的关系而言,新事物是在旧事物“母体”中孕育成熟的,它就否定了旧事物中消极腐败的东西,又保留了旧事物中合理的、仍然适合新的条件的因素,并添加了旧事物所不能容纳的新内容。

3、在社会历史领域,新事物是社会上先进的、富有创造力的人们创造性活动的产物,它从根本上符合人民群众的利益和要求,能够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因而必然战胜旧事物。

判断两个事物间是否有因果联系主要看两事物间是否有引起和被引起的关系。

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

对立统一辩证关系原理:对立统一规律之所以是唯物辩证法体系的实质和核心,这是因为: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的内在动力,从根本上回答了事物为什么会发展的问题;对立统一的规律是贯穿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以及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的中心线索,也是理解这些规律和范畴的“钥匙”;对立统一规律提供了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

对立和统一分别体现了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

矛盾的统一性和矛盾的斗争性是相互联结、相辅相成的,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没有同一性也没有斗争性,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中。在事物的矛盾中,矛盾的斗争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同一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矛盾斗争性的绝对性体现了物质运动的绝对性,矛盾同一性的相对性体现了物质静止的相对性。无条件的、绝对的斗争性与有条件的、相对的同一性相结合,构成事物的矛盾运动,推进事物的发展。

矛盾的同一性作用表现在:

1、同一性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在矛盾双方中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条件,发展是在矛盾统一体中的发展。

2、同一性使矛盾双方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在相互作用中各自得到发展

3、同一性规定着事物转化的可能和发展的趋势。事物之所以能够被转化,是由于事物内部矛盾双方具有相互贯通的关系,事物的发展方向、趋势不是随意的,而是由规律地向自己对立面转化。矛盾的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表现在:

1、矛盾双方的斗争促进矛盾双方力量的变化,竞长争高,此消彼长,造成双方力量发展的不平衡,为对立面的转化、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

2、矛盾双方的斗争,是一种矛盾统一体向另一种矛盾统一体过渡的决定力量。

矛盾的普遍性:时时有矛盾,处处有矛盾。

矛盾的特殊性:具体事物所包含的矛盾及每一个矛盾的各个方面都有各自的特点。

主要矛盾是矛盾体系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非根本矛盾、次要矛盾是处于从属地位的矛盾。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统一关系:

1、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的共性,矛盾的特殊性即矛盾的个性。矛盾的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2、矛盾的特殊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任何现实存在的事物都是共性与个性的有机统一,共性寓于个性之中,没有离开个性的共性,也没有离开共性的个性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相统一的关系,既是客观事物固有的辩证法,也是科学的认识方法。人的认识的一般规律就是由认识个别上升到认识一般,再由一般到个别的辩证发展过程。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是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各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哲学基础。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

1、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2、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这要求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从一点一滴做起,重视量的积累

3、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质变又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要果断抓住时机,促成质变的实现。

4、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必须把量变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坚持适度原则。辩证否定观的基本内容:

1、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事物矛盾运动的结果.2、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3、否定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新旧事物是通过否定环节联系起来的

4、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即克服又保留.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

归纳是从个别事实中概括出一般性结论,是由个别性前提过渡到一般性结论的推理形式。

演绎是从一般原理走向个别结论,是由一般性原则推导出个别结论的推导形式。

分析就是在思维中把认识对象分解成各个部分、方面、要素,以便分别加以研究的思维方法。

综合是在整体分解为各个因素的基础上,再把各个因素组合成一个整体的思维活动。

时间是认识的基础,是人类生存和发展最基本的活动,是认识产生和发展的基础。“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之第一的基本的观点”

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感性物质活动。

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自觉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等基本特征。实践可分为三种类型:物质生产实践;社会政治实践;科学文化实践。物质生产实践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

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到基础。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一切真知都来源于实践。强调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源泉,并不否认可以从他人和书本获得知识。

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的发展不断提出认识的新课题;实践给解决新课题提供经验资料,提供认识工具和技术手段;推动人们的思维能力的发展。

3、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在认识的本质问题上,存在着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唯物主义认识路线和唯心主义认识路线。

旧唯物主义认识论是直观的、消极被动的反映论。

旧唯物主义的认识论两个严重的缺陷:一是离开实践考察认识问题,因而不了解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二是不了解认识的辩证性质,离开辩证法来考察认识问题,不能把认识看作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而认为认识是一次性完成的.这种直观的消极被动的反映论是不利学的 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认识是在实践的基础上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又由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的辩证发展过程,科学地揭示了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感性认识:是人们在实践基础上,由感觉器官直接感受到的关于事物的现象、事物外部的联系、事物各个方面的认识,包括感觉、知觉和表象三种形式。

理性认识:是人们借助抽象思维,在概括整理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达到关于事物的本质、全体、内部联系和事物自身规律性的认识。理性认识包括概念、判断、推理三种形式。具有抽象性和间接性的特点。理性认识和感性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1、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是认识的低级阶段,是理性认识的基础。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这是认识论中的唯物主义

2、感性认识有待于深化、发展到理性认识。这是感性认识的局限性和认识的任务、目的决定的。感性认识反映了事物的现象和外部联系,而认识的根本任务在于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认识的目的在于用获得的理性认识去指导实践。因此,必须使感性认识发展到理性认识,这是认识论中的辩证法。

3、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统一于实践,无论是感性认识还是理性认识,归根到底都是在实践基础上统一起来。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过渡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

1、勇于实践,深入调查,获取十分丰富和合乎实际的感性材料,这是正确实现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基础.2、必须经过理性思考的作用,将丰富的感性材料加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地制作加工,才能将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也就是说,必须运用辩证思维的科学方法,才能获得真正的认识.从认识的实践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在于:

1、认识世界的目的是改造世界

2、认识的真理性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得到检验和发展

真理:是标志主观与客观相符合的范畴,真理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真理的特征:

1、真理是客观的

2、真理具有绝对性,是指真理的内容表明了主客观统一的确定性和发展的无限性

3、真理具有相对性

4、真理的决定性和相对性是辩证统一的 真理和谬误的辩证关系: 真理和谬误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1、真理和谬误是对立的。真理是主观对客观的正确反映;谬误是主观对客观的歪曲反映。真理和谬误的对立在一定范围内是绝对的。

2、真理和谬误又是统一的。它们的统一表现在:一方面,真理和谬误相互依存,它们都以对方的存在为前提;另一方面,真理和谬误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

价值:是揭示客观世界对于满足人的需要的意义关系的范畴,是指具有特定属性的客体对于主体需要的意义。

价值的特征:客观性;主体性;社会历史性;多维性 真理和价值的辩证关系: <1>两者相互区别:

1、含义不同

真理:主观和客观相一致,对客观事物本质性规律的认识,具有客观性、相对性的特点。

价值:客体反映主体的某种需要的关系是客体对主体的有用性,是有客观性、主体性、社会历史性的特征。

3、真理侧重于客体性原则,强调主体与客体相一致,相吻合。价值侧重主体性原则,强调客体与主体的一致。

<2>联系:

都要求按照人类自身的需要和目的去改造世界,使世界适合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正确认识这一问题是解决其他历史观问题的基础和前提。

社会存在包括自然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物质生产条件方式 物质生产方式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及决定力量 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社会心理是低层次的社会意识,是自发的。社会意识形式是高层次的社会意识,是自觉的

社会意识形态是指反映社会的经济关系、阶级关系的社会意识 生产力的基本要素: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劳动者

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是第一生产力 生产关系是社会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

生产关系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和产品分配的关系,其中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是最基本的 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是社会基本矛盾 生产力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中最基本的动力因素,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最终决定力量

阶级斗争发展到一定程度,必然导致革命。作为历史唯物主义范畴的革命,亦称社会革命,是阶级斗争的最高形式 科学技术在社会中的作用:

科学技术是人类社会的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和社会活动,它是在人类实践基础上产生的,又反过来影响着人类社会.科学是历史的有力的杠杆”,是“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主要表现为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科技革命推动生产方式的变革、科技发展促进劳动资料(主要是生产工具)的变革、科学技术促进劳动对象的变革和推动生活方式的变革

人民群众在创造历史过程中的决定作用:

1、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2、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3、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商品经济的社会里历史条件:存在社会分工;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

商品:是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或两个属性,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统一体

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之间的关系:

1、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之间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其对立性表现在: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是相互排斥的,二者不可兼得

2、其统一性表现在:作为商品,必须同时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

3、劳动的二重性决定了商品的二因素。

商品价值量与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成正比,与劳动生产力成反比,与个别劳动时间无关

货币是长期在交换过程中形成的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货币的五种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

价值规律的主要内容和一般规律是: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商品的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价值规律的作用:

1、价值规律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各生产部分的分配比例;

2、价值规律刺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商品生产者改进生产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

3、价值规律自发调节社会收入的分配,促使商品生产者在竞争中优胜劣汰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构成私有制经济的基本矛盾,这一矛盾贯穿商品经济发展过程的始终,决定着商品经济的各种内在矛盾及发展趋势:

1、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着商品经济的本质及发展过程

2、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商品经济的其他一切矛盾的基础

3、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着商品生产者的命运 科学认识马克思劳动价值论:

1、通过对商品关系的深刻分析,马克思阐述了商品的二因素和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及相互关系、价值的质和量的规定性及其变化规律、价值形式的发展和货币的起源、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和基本规律及其作用,形成了科学的劳动价值论。

2、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具有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理论意义:批判地扬弃了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观点,为剩余价值论奠定了基石;实践意义:揭示了商品经济的一般规律,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但面对新情况,必须深化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认识:第一,深化对创造价值的劳动的认识,对生产性劳动作出新的界定;第二,深化对科技人员、经营管理人员在社会生产和价值创造中所起作用的认识;第三,深化认识科技、知识、信息等新的生产要素在财富和价值创造中的作用;第四,深化认识价值创造与价值分配的关系.劳动力成为商品的两个基本条件:劳动者是自由人;劳动者没有别的商品可以出卖,自由得一无所有,没有任何实现自己劳动力的所必需的劳动条件

劳动力商品也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劳动力商品的价值:

1、维持劳动者自身生存必须的生活资料的价值,用以再生产他的劳动力;

2、劳动者繁衍后代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用以延续劳动力的供给;

3、劳动者接受教育和训练所支出的费用,用以培训适合资本主义再生产需要的劳动力。劳动力商品的价值还受历史和道德因素的影响。但是劳动力是一种特殊的商品,它的价值和使用价值具有不同于普通商品的特点。

劳动力商品在使用价值上的特点:它的使用价值是价值的源泉,它在消费过程中能够创造新的价值,而且这个新的价值比劳动力本身的价值更大,能创造剩余价值。生产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

资本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采取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两种形态,根据这两部分资本在剩余价值生产中所起的不同作用,可将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不变资本是以生产资料形态存在的资本 可变资本是用来购买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 区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意义:

1、进一步揭示了剩余价值的源泉

2、为确定资本家对雇佣劳动者的剥削程度提供了科学依据 M’(剩余价值率)=M(剩余价值)/V(可变资本)剩余价值生产的两种基本方法: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指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通过绝对延长工作日,从而绝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来生产剩余价值的方法。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指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来生产剩余价值的方法。

把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或者说,剩余价值的资本化,就是资本积累。资本积累的源泉是剩余价值

资本积累不但是社会财富占有两极分化的重要原因,而且是资本主义社会失业现象产生的根源

由生产技术水平所决定的生产资料和劳动者之间的比例叫做资本的技术构成 从价值形式上看,资本可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这两部分资本价值之间的比例,叫做资本的价值构成

由资本的技术构成决定并反映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叫做资本的有机构成。用c:v表示

资本构成的提高是一般趋势,资本家购买的资本从物质上看就是生产资料、劳动力

资本循环:指产业资本从一定的职能形式出发,顺次经过购买、生产、销售三个阶段,分别地采取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三种职能形式,实现了价值的增值,并回到原来出发点的全过程。

产业资本的运动必须具备两个基本前提条件:一是产业资本的三种职能必须在空间上同时并存;二是产业资本的三种职能形式必须在时间上继起

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的主要矛盾

生产过剩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本质特征。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这一矛盾具体体现在: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的矛盾;个别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

经济全球化:是指在生产不断发展、科技加速进步、社会分工和国际分工不断深化、生产的社会化和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的情况下,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经济活动越来越超出一国和地区的范围而相互关系、相互依赖的一体化过程。经济全球化表现: 生产的全球化。国际水平分工为经济全球化奠定了基础,为每个国家参与国际分工和竞争提供了机会和条件,使各国成为全球生产体系的一部分,成为商品价值连的一个环节,整个世界俨然一个大工厂 2 贸易的全球化。金融全球化的过程中,国际贸易迅速扩大,服务贸易迅速发展,参与贸易的国家急剧增加,国际贸易增长率大大高于世界经济增长率 金融的全球化。金融的全球化的进程中,国际债券市场融资规模迅速扩大、基金市场迅速成长、金融市场高度一体化 企业经营的全球化。企业经营全球化中,跨国公司成为世界经济的主体,它的迅速发展,使生、资本和商品的国际化进一步深化,极大地推动了经济全球会的进程 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因素: 1 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发展 2 跨国公司的发展 3 各国经济体制的变革 经济全球化的正面效应:

1、经济全球化可使世界范围内的资金、技术、产品、市场、资源、劳动力进行有效合理的配置。发达国家可发挥其资金和技术优势,通过资本和技术的输出和转移,不断向发展中国家开拓市场,并利用发展中国家丰富的资源和廉价的劳动力,以获取利润。发展中国家则可通过吸收和引进发达国家的资金和技术,来发展本国家和本民族的经济,以满足人民的物质利益需求,逐步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2、经济全球化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一次迎接机遇和挑战的机会。经济全球化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更多吸引外资的机会。吸引外资规模的扩大无疑有助于解决发展中国家的资金短缺问题,促使发展中国家的出口商品结构优化。

3、经济全球化为世界各国人民提供了选择物美价廉的商品和优质服务的好机会。

4、经济全球化将会促使世界大文化的产生和发展。

5、经济全球化将促进贸易和投资的自由化。

6、经济全球化加速技术转让和产业结构调整的进程。

7、经济全球化能够促进国际间政治的协调。

8、经济全球化有利于减少国际冲突。经济全球化的负面效应

1、经济全球化加剧了世界经济的不平衡,使贫富差距拉大。特别是由于生产结构越来越具有全球性, 发展中国家实际上已很难完全控制本国的生产结构。除了经济主权的削弱外,更可怕的是政治产权也受到了强有力的冲击, 集中体现为国际干涉力度的加强。

2、经济全球化使世界经济不稳定性加强。随着国际贸易和服务贸易的不断扩大,其他国家尤其是主要贸易伙伴的经济状况如通货膨胀、金融危机等将通过国际经济的传递机制影响到本国。

3、经济全球化加剧了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与矛盾。经济全球化是在南北差距甚大、南北冲突尖锐的条件下形成的。

4、经济全球化可能使发展中国家内部出现两极分化。经济全球化进程之下, 发展中国家不仅面临严峻的国际竞争和对付发达国家不断提出的贸易保护主义的威胁, 而且还要面临解决国内工资与收入差距拉大带来的社会巨大压力。

5、有利于发达国家谋取和维护全球经济霸权。面对经济全球化我们应采取的政策和建议:

一、必须坚定不移、积极主动地参与经济全球化当中去。

经济全球化是生产力发展的客观必然,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客观历史潮流,它不是某个国家或者某类国家的政策选择,而是跨世纪国际经济关系变化的总体趋势。

二、注重科技发展和人力资源培养战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三、世界各国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的处境和地位是很不相同的, 尤其是发展中国家,他们要遭遇比发达国家更多的风险。所以, 建立适应经济全球化要求的国际规则和机制, 将成为21世纪初期世界国际关系的一个重要内容。

第三篇:马原知识点总结

知识点汇总

1、马克思主义的特点

实践基础上革命性和科学性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特征,也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特征。

1、它的实践性是指它以实践为基础,同时又指导实践。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最显著的特点,同时又是它区别于旧哲学的根本点。

2、它的革命性是指它不崇拜任何东西,从本质上讲它是批判的、革命的。

3、它的科学性是指它以科学发展为基础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

2、列宁的物质定义及其意义

定义: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知感觉的,他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意义:列宁对哲学物质的科学规定,在理论上具有重大意义,集中表现在四个方面:(1)它与唯心主义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

列宁的物质定义,从物质和意识的矛盾关系出发,指出了物质对意识的根源性和独立性,以及意识对物质的依赖性和派生性,坚持了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的原则,从而与唯心主义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

(2)它与不可知论划清了界限

列宁的物质定义表明,物质并非不可知的“自在之物”,而是通过人的感觉感知的,是人的认识可以反映的客观实在,这就从根本上和不可知论划清了界限。(3)它克服了旧唯物主义观的缺陷

列宁的物质定义的突出特点是,提出了“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从而把哲学的物质概念同自然科学的物质结构及具体的物质形态区别开来,克服了旧唯物主义把哲学物质混同于具体的物质形态或结构的缺陷。

(4)它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基石

列宁的物质定义在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具有重要作用,它体现了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体现了本体论和认识论的统一。

3、运动和静止的关系

(1)相对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其情形有,第一,某物相对于另一事物没有发生位置移动;第二,事物的质没有发生根本变化。

(2)运动和静止的关系表现在:一,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二,他们相互依赖相互包含。是动中有静、静中有动。三,割裂他们的关系,会导致形而上学和相对主义、诡辩论。

4、意识能动作用的表现

意识的能动作用是指,意识对人具有通过实践能动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指导作用。

表现:一,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计划性;

二,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

三,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

四,意识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

5、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

原理:

1、规律是客观事物本身固有的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具有客观性、普遍性、稳定性等联系。主观能动性是指意识的能动作用。

2、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认识和利用规律的必要条件。

意义:

1、它是批判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理论武器

2、它要求我们要把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统一起来,反对冒险蛮干和因循守旧。

6、联系的客观性和普遍性

1、联系是事物之间及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

2、联系的客观性是指它是客观事物本身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3、联系的普遍性,一方面是指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必然和其他事物相互联系着;另一方面指事物内部各个要素也必然同其他事物相互联系着;整个世界是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

7、新生事物不可战胜

1、新事物是指符合事物发展规律、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前途的事物。

旧事物是指丧失了其存在的必然性、日趋灭亡的事物。

2、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这是由事物发展的辩证本性决定的。

(1)新事物符合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途,能迅速成长壮大,最终战胜旧事物。

(2)新事物优越于旧事物。它克服了旧事物中的一切消极的东西,吸收了旧事物中一切积极的东西,增添了旧事物所不容的富有生命力的新内容。

(3)在社会领域中,它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要求,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所以它必然战胜旧事物。

8、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

1、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相互区别

矛盾的同一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矛盾的斗争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2、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又相互联结

同一之中有斗争,同一性不能离开斗争性。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没有同一性就没有斗争性。

3、反对形而上学的绝对主义

9、矛盾发展的不平衡性

1、在复杂矛盾体系中,有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主要矛盾是占主导地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次要矛盾相反;它们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并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2、在矛盾对立双方中,有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主要方面是双方中占支配地位的矛盾一方,次要方面则相反;它们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并在一定程度上相互转换。

3、唯物辩证法要求我们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反对形而上学的“一点论”和“均衡论”。

4、两点论包含重点论,重点是两点中的重点。

10、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

1、原理:(1)普遍性即共性或一般,它是绝对的。特殊性是个性或个别,它是相对的; 共性只能大致包括个性,个性不能完全进入到共性中。

(2)这一原理是矛盾问题的精髓:是把马列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从而建立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依据。

11、肯定和否定的关系

1、肯定是指维持事物存在的方面。否定是指促使事物灭亡的方面。

当肯定占优势时,事物保持自身性质不变;反之则相反。

2、二者相互依赖,相互包含

一方面肯定中包含着否定,在一定意义上,肯定就是否定;反之。

12、辩证的否定观及其意义

1、唯物辩证法认为,(1)辩证的否定是通过事物的内因而导致的自我否定。

(2)辩证的否定有两个显著特征:它是联系的环节、发展的环节。

(3)辩证的否定是扬弃,即既克服又保留。

2、辩证的否定观要求我们,对一切事物都要采取科学分析的态度。在对待历史文化遗产问题上,要批判继承。要做到“古为今用”和推陈出新,反对历史复古主义和虚无主义;在对待外来文化问题上,要有选择的借鉴吸收,反对闭关自守和全盘西化。

13、必然性和偶然性的关系

1、必然性:是事物在发展过程中确定不移的趋势,是由事物的根本矛盾决定的,体现事物发展的本质联系和发展前途。

2、偶然性:是事物发展过程中不确定的趋势,是由事物的非根本矛盾和外部条件引起的,对事物发展起加速或延缓作用。

3、两者相联结而存在,必然性寓于偶然性之中,偶然性的背后隐藏着必然性,偶然性为必然性开辟道路。

14、旧唯物主义认识论和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异同

1、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能动的反映论,旧唯物主义认识论是消极被动直观的反映论,二者有着本质的区别。

2、二者区别表现在:

(1)旧唯物主义认识缺乏实践的观点,而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把科学的实践观引入认识论。

(2)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缺乏辩证法观点,而马克思主义认识把辩证法应用于反映论,揭示出认识是一个充满矛盾的辩证过程。

15、主体和客体的关系

1、主体和客体之间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二者各有自己特定的含义,彼此又相互依存、相互作用。

2、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主体和客体之间是反映和被反映的关系,即认识关系。

(2)主体和客体之间是改造和被改造的关系,即实践关系。人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就必须按照客体的本性和规律对客体进行改造,不然就会徒劳无功,因此,人又必须正确反映客体的本质和规律。

(3)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主体对客体有能动作用,客体对客体有能动作用,客体对主体有制约作用。

3、实践是认识发生的基础,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实践关系是它们之间的认识关系的基础。

16、实践和认识的关系

1、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第一,认识产生于实践的需要;第二,认识是在实践中产生的;第三,一切真知都来源于实践。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是“源”与“流”的关系。(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第一,变化发展着的社会实践,不断给人们提出新的认识课题,并提供解决这些课题的经验材料;第二,实践不断创造出新的认识手段和工具,提供了认识发展的必要条件;第三,实践锻炼和提高了人们的认识能力。

(3)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第一,真理的本性要求其检验标准必须能起到联结主客观的“桥梁”作用;第二,实践的直接现实性特点决定了它能满足真理本性的要求。

(4)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和归宿。形成认识并非最终目的,认识的目的在于指导实践,为实践服务。在实践决定认识的前提下,认识对实践有能动的指导作用。

2、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能够引导实践,错误的认识则可能会误入歧途。

17、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认识过程中有质的区别的两个阶段,它们又是统一的。

(1)理性认识依赖感性认识,这是认识论中的唯物主义。

(2)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这是认识论中的辩证法。

(3)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在人的实际认识过程中,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总是交织在一起的,既没有纯粹的感性认识,也没有纯粹的理性认识。

它们是辩证统一的,统一的基础是实践。

18、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关系

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

(1)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是相互联结、相互渗透的。

一方面,相对之中有绝对,任何相对真理中都包含着绝对真理的颗粒;

另一方面,绝对寓于相对之中,绝对真理通过相对真理表现出来,无数相对真理的总和构成绝对真理。

(2)真理是一个由相对真理向绝对真理转换的发展过程,每一个真理都是这个转化过程中的一个环节,每一个真理都是相对真理,都是对事物及其规律近似正确的反应。

19、实践标准的确定和不确定性

1、实践标准是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统一,这是在真理标准问题上的辩证法。

2、实践标准的决定性或确定性是指: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除此之外别无标准;无限发展着的实践对人们的一切认识都能做出确定的检验。

3、实践标准的相对性或不确定性是指:具体实践都有局限性,它不可能对现有的一切认识都做出确定的检验;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经实践验证的真理也只有相对的近似正确性,还需继续接受新的实践的检验。

4、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是辩证统一的。夸大一方,否定另一方的任何观点都是错误的。片面夸大确定性会导致形而上学的绝对主义。相反则会导致相对主义、主观唯心主义和不可知论。20、价值及其特点

哲学上的价值,是揭示外部客观世界对于满足人的需要的意义关系的范畴,是指具体特定属性的客体对于主体需要的意义。

价值的特性主要有:

1、客观性。价值关系的各个环节都是客观的。

2、主体性。价值的具体的主体性是指价值本身的特点直接同主体的特点相联系,价值的特点表现或反映着主体性的内容。

3、社会历史性。由于价值关系的主体具有社会性和历史性,因此人们的需要、实践以及需要被满足的形式都表现出了社会性和历史性,这就决定了价值的社会历史性的特点。

4.、多维性。任何一次层次的主体都表现为一定的整体,由于其结构和规定性是复杂的、立体的和全面的,因而每一主体的价值关系都具有多维性或全面性。

21、地理环境的含义和作用

1、地理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场所。离开适合人类生存的地理环境,人类就无法生存。

2、地理环境为人类提供生活资料和生产建设的资源包括生态资源、生物资源等。

3、人类对地理环境的依赖说明地理环境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地理环境是社会存在和发展得而经常性、必要性条件。

地理环境通过生产而影响社会发展,起加速或延缓社会的发展作用。首先,它影响劳动生产率的高低;其次,它制约一个国家生产部门的分布情况;再次,它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不同国家经济发展的特点;最后,它制约着一个国家生产发展的潜力和前景。

地理环境还通过对军事、政治的影响而制约社会的发展。

22、社会意识的一般特点

社会意识具有独立性。①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平衡性,②社会意识内部各种形式之间的相互影响及各自具有的历史继承性,③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的反作用

23、生产力的构成

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和劳动者

24、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规律

包括三个方面: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运动。生产关系必须适合生产力性质的规律,是社会发展的最普遍规律,是无产阶级政党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论依据,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的理论依据。

25、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包括三个方面: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运动。

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发展要求的规律,是无产阶级政党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的重要理论依据,也是我国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理论依据。

26、社会主义社会的改革

社会主义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自我发展,是为了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促进社会全面进步。

改革的直接对象是束缚生产力发展的旧体制和思想观念等。

改革就是要用新体制取代旧体制,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

27、科学技术的作用

科学技术作为先进生产力的重要标志,对于推动社会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1、科学技术革命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杠杆

(1)对生产方式产生了深刻影响

(2)对生活方式产生了巨大影响

(3)促进了思维方式的变革

2、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具有两重性

人口增长过快、粮食短缺、资源能源枯竭、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

28、为什么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1、这是因为:

一、科学已渗透到现代生产力系统的各要素中,能转化为直接的现实生产力。

二、科学对生产的发展具有主导和超前作用。

三、在当代,科学进步已经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重大杠杆。

2、实施科教兴国发展战略是坚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观点的具体体现。

3、只有把发展科技和教育放在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才能增强我国的科技实力以及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从而加速我国的发展。

29、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1、人民群众是指居民中的大多数,是指一切对历史发展起推动作用的人。在阶级社会中,一切对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起促进作用的阶级、阶层和社会集团,都属于人民群众的范畴。

2、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主要表现在:

一、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生产力的体现者,是推动历史前进的最伟大的物质力量。

二、人民群众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是人类一切精神文化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劳动群众所进行的物质生产活动,是人们从事精神活动的物质前提;人民群众还直接参加了精神财富的创造活动。

三、人民群众是实现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是社会变革的主体。

30、党的群众路线、群众观点及其意义

1、无产阶级的群众观点就是人民群众至上的观点,包括:

一、相信群众能够自己解放自己

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三、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地观点

四、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的观点

2、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路线是指:“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它是我们党根本的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也是我们党根本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

3、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哲学依据有两个:一是人类认识运动的总规律,二是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观点。

4、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一、它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特征之一。

二、相信群众,依靠群众,顺应群众的要求和历史发展潮流,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实现正确领导的基础。

三、群众对党的信任和支持,是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关键。

四、对于执政党来说,能否坚持群众路线,是关系到党的生死存亡的大问题。

马原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

1如何理解物质观:

①马克思主义认为,物质是标志着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它的唯一特性是客观 实在性。它不依赖于人的感觉而存在,通过人的感觉为人 所感知、复写、摄影和反映。

②物质是世界唯 一的本源,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是物质的产物,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

③物质世界是联系的,发展 的,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的内部矛盾。

④时间与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

⑤不仅自然界是 物质的,人类社会也具有物质性,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 物质性。

马克思主义物质观至今都具有 丰富而深刻的理论指导意义。

它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和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 元论划清了界 限;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有力地批判了不可知论;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

2.在追求中国梦的过程中,应该怎样把握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辩证关系?

1)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人们只有在认识和掌握客观规律的基础上,才能达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目的。

2)只有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正确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承认规律的客观性,并不是说人在规律面前时无能为力的。人们通过自觉活动能够认识规律和利用规律,3)从实际出发,努力认识和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只有从客观实际出发,充分反应客观规律的认识,才是正确的认识。

4)实践是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基本途径。人的意识是一种精神力量,要使它得到实现必须通过物质活动——实践才能达到。

5)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还依赖于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

3.结合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分析科学发展观是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对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作出了新的科学回答,把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提高了新的水平,开辟了当代中国马克思发展的新境界。科学发展观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辩证思维方法与现代科学思维方法的结合。我们在分析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复杂问题时,要坚持科学的态度、理性的思考、正确的方法,了解事物的要素系统,把握事物的联系发展,辩证地看问题,避免认识中的片面性、绝对化。科学发展观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科学回答了新世纪新阶段中国面临的“为什么发展”、“为谁发展”、“靠谁发展”和“怎样发展”等一系列重大问题,深刻揭示了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发展战略、发展目标和发展手段等,集中体现了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 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1)发展是事物前进上升的运动。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科学发展 观 开辟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科学回答了新世纪新阶段中国面临的“为什么发展”、“为谁发展”、“靠谁发展”和“怎样发展”等一系 列重大问题,深刻揭示了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发展战略、发展目标和发展手段等。

(2)发展观是人们关于发展的本质、目的、内涵和要求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科学发展观 关于发展是第一要务的思想,关于以人为本的思想,关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思想,特别是统筹兼顾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都具有方法论的意义。

4.联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说明矛盾普遍性与矛盾特殊性辩证关系

(1)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共性和个性的道理,既是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各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这一原则的哲学基础,又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一理论的哲学基础。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既要坚持社会主义的共性,又要从我国的实际出发,体现出中国特色这一个性。在所有制方面,我们坚持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形式共存;在分配形式方面,我们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共存;在政治上,我们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在思想上,我们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所有这些,都是共性和个性相统一。

(2)矛盾具有普遍性,只要求我们要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现阶段,我国及世界普遍存在这一矛盾,我国面对金融危机的政策体现了我国政府承认矛盾的普遍性,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金融危机这一矛盾。

(3)矛盾的特殊性是指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个侧面都各有特点,这要求我们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现阶段我国的金融危机与过去的金融危机不同,与其他国家的金融危机不同,所以我国政府根据我国金融危机的特点以及我国的国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制定出适合我国解决金融危机的政策。(4)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要求我们做到矛盾的普遍性和矛盾的特殊性、共性和个性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我国政府做出这一政策既看到了金融危机的普遍性,又看到了金融危机的特殊性,做出的政策既适合我国国情,又可缓解现阶段我国的金融危机,做到了具体的历史的统一。5.根据大学生专业学习的实际,说明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第一,唯物辩证法是对整个物质世界的本质属性的,它要解决的问题是世界怎么样

第二,唯物辩证法认为,万事万物都处于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中,联系具有客观性,普遍性和条件性,孤立和静止的事物是不存在的,要求我们要用联系和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第三,唯物辩证法认为整个世界是一个矛盾的世界,万事万物都包含着矛盾,不包含着矛盾的事物是不存在的,认识矛盾就是发现问题,解决矛盾就是处理问题。要求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中要敢于承认矛盾,发现矛盾和处理矛盾。这样,才能推动事物发展;

第四,唯物辩证法认为,整个世界总体上都是有低级向高级不断的发展,它的发展是由量的不断积累,超出度的范围,达到质的飞跃。这要求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中要重视量的积累,以便突破质的飞跃;

第五,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我们在认识问题和处理问题时,要以唯物辩证法做思想指导。

第二章

1.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关于实践第一的观点

(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活动是以改造客观世界为目的,主体与客体之间通过一定的中介发生相互作用的过程。

(2)主体与客体的关系,从根本上说是认识关系和实践关系。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

实践的主体--指具有思维能力、从事社会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

客体--指实践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

中介--指各种形式的工具、手段以及运用、操作这些工具的程序和方法。

(3)认识过程,就是主体在改造客体的实践中能动地反映客体的过程。在实践过程中,主体一方面受到客体的限定和制约,另一方面又能不断地发展自己的能力和需求,以自觉能动的活动不断打破客体的限定,超越现实客体,从而使主体和客体同时得到改造、发展与完善。这是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实质。

(4)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第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首先,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其次,认识来源于实践并不否认学习间接经验的重要性。

第二,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首先,实践的发展不断地提出认识的新课题,推动着认识向前发展。其次,实践为认识发展提供必要的条件。最后,实践锻炼和提高主体认识能力。

第三,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标准。第四,实践是认识的目的。认识活动的目的并不在于认识活动本身,而在于更好地改造客体,更有效地指导实践。认识指导实践、为实践服务的过程,即是认识价值的实现过程。

(5)认识论的方法论意义:首先就要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树立实践的应有权威,尊重实践,一切从实际出发。

2为什么说真理是客观的、绝对的又是相对的?把握这一观点对于我们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有什么重要意义?

答:

1、真理的客观性决定了真理的一元性。真理是一元的,而不是多元的。真理的一元性是指对于特定的认识客体来说,真理只有一个,它不因主体认识的差别和变化而改变。在人们的认识活动中,由于主体认识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等方面的差异,人们关于同一客体的认识结果往往会有所不同,有时甚至截然相反,但是,这并不表明观点不同的人都拥有真理。对于特定实践活动中特定的认识对象来说,在任何情况下,都只能有一种认识是与特定的认识客体的状态、本质和规律相一致的,这种认识就是真理。坚持真理一元论,就要坚持在真理面前人人平等,采取老老实实的科学态度,探索和发现真理,尊重真理按真理办事,才能在实践中取得成功。

2、把握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相统一的原理,对于我们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有重要意义。马克思主义是客观真理,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马克思主义正确地反映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是经过长期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所证明了的真理,因而具有绝对性的一面。但是,马克思主义并没有穷尽对一切事物及其规律的认识,仍然需要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发展,因而有具有相对性的一面。正因为马克思主义具有绝对性,所以我们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又因为它具有相对性,所以我们又必须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既坚持又发展,才是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态度。

3.有人说价值观没有对错之分,请结合真理与价值的辩证关系谈谈你对这个问题的理解

追求真理和创造价值是人类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的两大主题,人类认识世界的目的在于改造世界,而改造世界又是为了满足人本身的需要。这就在追求真理的基础上提出了价值的问题。二者相互矛盾,又相互联系.真理和价值相互渗透、相互引导。真理对价值的引导作用是指真理的不断发展引导着人们提出新的相关的价值追求,真理本身也具有价值并推动价值的发展。

从真理走向价值是真理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价值实现的必要途径。而正确的价值目标的确定,必然推动人们深入全面的揭示客观真理;价值的客观实现必然进一步扩大和深化人们对真理的追求。认识真理是实现价值的前提和基础,实现价值是认识真理的动力和归宿。真理和价值是历史的统一。人们不可能一次穷尽真理,也不可能一次满足全部价值要求。真理和价值的统一是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的,实践中不断出现的新的价值目标,不断推动人们去探求新的真理和价值。

总之,真理和价值既相互渗透又相互引导,并在二者的同一中共同促进人类的实践不断由一种较低的水平发展到较高的水平,使二者在实践中实现了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实现真理与价值的统一,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内在条件,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条基本原则。

第一,价值评价作为人们对自身的客观需要和要求的主观反映,作为人们对价值现象的认识,是推动实践不断实现价值的精神驱动力量。

第二,价值评价作为时间的主体尺度是实践活动发展的规范因素,他要求实践活动必须努力消除盲目性和随意性,必须服从于实践目标的实现,即服从于实践满足人们客观需要这一根本目的。

第三,价值评价作为实践活动的目标是实践活动发展的导向因素,它制约着实践活动朝着更充分、更全面、可持续性地满足人们日益增长者的物质和精神文化需要的方向发展。

4.如何理解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与党的思想路线的关系?

答:(1)一切从实际出发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根本要求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要把客观存在的事物作为观察和处理问题的根本出发点;从实际出发,关键是要注重事实,从事实出发;在当代中国,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要一切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的实际出发。(2)实事求是是中国共产党思想路线的核心认识路线是思想路线的哲学基础,思想路线是化为指导思想用以支配行动的认识路线,是认识论的具体体现;实事求是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根本思想路线、工作方法和领导方法,是党领导人民推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重要方法。

第三章

1.为什么说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

答:(1)生产方式构成了人类社会赖以存在的基础,是社会这一特殊机体的物质承担者;(2)生产方式决定着社会的结构和性质;(3)生产方式决定着社会制度的更替;

(4)生产方式构成了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决定力量,并集中体现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2.当前,我国面临着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的双重任务,需要协调好开发资源和保护资源的矛盾。请根据你对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的理解,谈谈在利用科学技术方面应该怎样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答:

(一)科学技术作为先进生产力的标志,对于推动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现代科学技术对人类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二)但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具有二重性,它既能通过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以造福于人类,也可能在一定条件下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消极后果。其中不良影响之一就是在发展现代工业的过程中,违反自然规律,破坏生态环境,造成环境污染等,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

(三)对此,我们要用科学的自然观和发展观指导人们,树立全球观念、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念和危机意识,克服眼前利益和局部利益的狭隘视野和急功近利的行为,正确对待自然和社会的关系,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合理控制各种生产活动与消费活动,直至变革不适合自然与社会和谐发展的社会形式。有所为,有所不为,为人类摆脱困境创造新的物质手段。

3.既然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那么,为什么同一时代条件下的人们的思想、观念却丰富多彩、差异很大甚至互相对立?

答:社会意识并非被动地受制于社会存在,它既依赖于社会存在,又有其相对独立性。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是指,社会意识在从根本上受到社会存在决定的同时,还具有自己特有的发展形式和规律。主要表现在:

一是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完全同步性和不平衡性。进步的社会意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预见、推断未来,指导人们的实践活动,落后于社会存在的社会意识则阻碍社会的发展。另外,历史上也有这样的情况: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或地区,社会意识的发展未必都是最高的;某些经济水平相对落后的国家或地区,其社会意识的某些方面却可以领先于经济发达的国家或地区。

二是社会意识内部各种形式之间的相互影响及各自具有的历史继承性。社会生活的内在联系及其统一性,决定了社会意识诸形式之间也必然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同时,社会意识均有自成系统、前后相继的历史链条,因而具有历史继承性,有其发展的特殊规律。

三是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的反作用。这是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突出表现。任何社会意识都不会凭空出现,只能是适应一定社会物质生活的要求而产生的,因而它必然具有满足这些需求的功能和价值,在一定条件下会转化为物质力量并作用于社会存在,影响历史的发展。先进的社会意识反映了社会发展的趋势和要求,对社会发展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不符合社会发展战的趋势和要求,对社会发展起着消极的阻其作用。

4社会发展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结果,可历史事件又是人们意志的“合力”造成的,两者矛盾吗?这与“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是怎样的关系?

不矛盾。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此处的 人民指的是广大的劳动人民,而不是某个人或某些群体.社会的发展趋势是客观的,这个客观 性也是符合人民根本利益的.所以也可以说是人民意志决定社会的发展.而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中的“匹夫”指的是广大人民群众、百姓,即实践的主体、历史发展的决定性力量.所以二者是并列的关系,不矛盾的.5.为什么在阶级社会中,评价历史人物要同时坚持历史分析方法和阶级分析方法?请举例说明这两种方法的具体运用

历史人物对历史发展有深刻影响,甚至有时能够决定个别历史事件的结局,从而导致历史发生这样或那样的重大变化。从其发挥作用的性质来看,历史人物有些起推动历史前进的进步作用,有些起阻碍历史前进的反动作用。对历史人物起作用的情况应作具体分析。在分析或评价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时,要坚持历史的、具体的观点,不应该简单化。

任何历史人物的出现,特别是基础的政治人物的出现,都体现了必然性和偶然性的统一。根据历史人物所具有的历史特征和阶级特点,唯物史观主张,评价历史人物时应该坚持历史分析法和阶级分析方法。

历史分析方法要求从特定的历史背景出发,根据当时的历史条件,对历史人物的是非功过进行具体的、全面的考察。要尊重历史事实,如实反映历史人物与当时社会历史条件的关系,如实反映历史人物的历史作用和历史地位。

在阶级社会中,贯彻历史分析方法与坚持阶级分析方法是一致的。在阶级社会中具体地考察社会历史条件与历史人物的关系,必然包含分析一定的阶级条件和历史人物的关系(具体的例子就靠大家啦)

6.请结合马克思主义的群众史观,谈一谈你对坚持群众路线重要性的认识

(1)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这是马克思主义最基本的观点之一。在社会历史发展中,人民群众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2)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广大的劳动群众是物质资料生产活动的主体,创造了人们吃穿住行等必需的生活资料和从事政治、科学、文化艺术等活动所必需的物质前提。

(3)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物质生产活动的主体是人民群众,精神生产活动的主体也是人民群众。人民群众通过物质生产实践为创造精神财富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和设施。(4)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唯物史观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原理,要求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贯彻党的群众路选。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的主要内容包括:坚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全心全意为人们服务的观点,一切向人民负责的观点,虚心向群众学习的观点。

名词解释

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为他们的后继者所发展的,以反对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和实现共产主义为目标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无产阶级世界观的理论体系。

物质: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

实践:是人类有目的地探索和改造客观世界的客观物质性活动。矛盾:反映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

剩余价值:剩余价值是雇佣工人所创造的并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那部分价值,它是雇佣工人剩余劳动的凝结,体现了资本家与雇佣工人之间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

经济全球化:是指在生产不断发展、科技加速进步、社会分工和国际分工不断深化、生产的社会化和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的情况下,世界各国、各地的经济活动越来越超出一国和地区的范围而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过程。

否定:可以在三重意义上使用否定,一是否定的方面,即事物中促使其灭亡的方面或因素;二是否定的环节,即把事物的发展和联系统一起来的环节;三是否定的阶段,即否定之否定规律发展的第二阶段——从肯定到否定的阶段。

绝对真理:真理的绝对性.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任何真理都是客观的,这一点是绝对的、无条件的;二是人类的认识按其本性能够认识发展的物质世界,认识每前进一步就是对无限发展的物质世界的一次接近,这一点也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基本矛盾:贯穿于事物发展过程之始终并规定事物及其过程的本质的矛盾。

静止: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所谓静止,一是指某事物相对于其他事物没有发生位移;二是指事物处于量变阶段,没有根本性的变化。静止是暂时的相对的和有条件的。

否定之否定:事物经过两次否定、两次向对立面的转化,三个阶段形成一个周期。..抽象的可能性:在现实中缺乏充分根据、尚不具备必要的条件,因而在目前是无法实现的可能性。判断:判断是对思维对象是否存在、是否具有某种属性以及事物之间是否具有某种关系的肯定或否定。空想社会主义:科学社会主义诞生前存在的、无产阶级先驱者的不成熟的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理论和实践。

相对剩余价值: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指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必要劳动时间缩短,从而剩余劳动时间相应延长而进行的剩余价值生产。通过这种方法生产的剩余价值,就叫相对剩余价值。民主:民主是指在一定阶级范围内,按照平等的原则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来共同管理国家事务的国家制度。民主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民主与专政是辩证的统一。

资本主义:指资本主导社会经济和政治的意义,是属于个人所有的经济制度。一般等价物:是从商品界分离出来的表现其他一切商品价值的商品。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指人们对社会主义价值的性质、构成、标准和评价的根本看法和态度,是人们从主体的需要和客体能否满足主体的需要以及如何满足主体需要的角度,考察和评价各种物质的、精神的现象及主体的行为对个人、无产阶级阶级、社会主义社会的意义。其基本内容为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一时的能动作用:意识对人具有通过实践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指导作用。

可知论:是指世界是可以为人所认识的,世界上只有尚未被认识的事物,不存在不能认识的事物。不可知论:认为世界是不可认识的,或者至少是不可彻底认识的。因为人的理性能力是有限的,在感觉之外什么也不知道。它割裂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现象与本质的联系,因而是错误的。形而上学:与辨证法相对立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它用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观点看待世界,它否认事物的发展变化,否认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

辩证法:它是和形而上学相对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普遍联系和发展的哲学学说。辩证法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看待世界,认为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像。联系:是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发展:是前进的上升的运动,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规律:事物运动发展中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矛盾的斗争性:是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性质和趋势。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的共性。矛盾的特殊性:即矛盾的个性。

反映论:认为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

感性认识:是人们在实践基础上,由感觉器官直接感受到的关于事物的现象、事物的外部联系、事物的各个方面的认识,包括感觉、知觉、和表象三种形式。理性认识:人们借助抽象思维,在概括整理大量的感性材料的基础上,达到关于事物的本质、全体、内部联系和事物自身规律性的认识。

真理:人们对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真理的绝对性:真理无条件性、无限性。真理的相对性:真理的有条件性、有限性。价值:具有特定属性的客体对于主体需要的意义。

社会存在:也称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主要是指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及生产方式,也包括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

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意识具有复杂的结构,可以从不同角度将其划分为个人意识和群体意识、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式,以及作为上层建筑的意识形式和非上层建筑的意识形式。

生产力:是人类在生产实践中形成的改造和影响自然以使其适应社会需要的物质力量。生产力具有客观性和社会历史性,生产力具有复杂的系统结构,其基本要素包括:一是劳动资料,也称劳动手段,二是劳动对象,三是劳动者。

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生产关系是社会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政治关系、家庭关系、宗教关系等其他社会关系,都受生产关系的支配和制约。经济基础:是指由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上层建筑: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以及相应的制度、组织和设施。

社会形态:关于社会运动的具体形式、发展阶段和不同质态的范畴,是关于生产力发展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统一体。

社会基本矛盾:在物质生产方式的基础下形成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

人民群众:从质上说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发展起推动作用的人们,从量上说是指社会人口中的绝大多数。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 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价值规律: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 础,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进行,形成价值规律。

资本有机构成:由资本的技术构成决定并反映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叫作资本的有机构成,通常用c:v来表示。垄断:少数资本主义大企业,为了获得高额利润,通过相互协议或联合,对一个或几个部门商品的生产、销售和价格进行操纵和控制。

金融资本:是由工业垄断资本和银行垄断资本融合在一起而形成的一种垄断资本。

垄断利润:是垄断资本家凭借其在社会生产和流通中的垄断地位而获得的超平均利润的高额利润。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国家政权和私人垄断资本融合在一起的垄断资本主义。新经济政策:以发展商品经济为主要特征的经济政策。无产阶阶级专政:指无产阶级作为统治阶级掌握国家政权。

社会主义民主:指的是绝大多数人的民主,其本质及核心是人民当家作主。: 社会主义基本特征:一: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创造高度发达的生产力和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二:建立和完善生产资料公有制,逐步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达到共同富裕。三:对个人消费品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制度。

四:在马克思主义政党领导下,建立并巩固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的政权,即无产阶级专政或人民民主专政,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五: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六: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

马克思主义政党:指的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工人阶级政党。

共产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是物质财富极大丰富,消费资料按需分配,社会关系高度和谐,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都自由而而全面发展的一种崭新的社会制度。

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共产主义社会中指的是全体社会成员的发展,或每一个人的发展,而不是只有一部分人的发展。

哲学:世界观的理论形态,或者说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世界观:对人与世界关系的根本看法、根本观点.方法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方法论与世界观是统一的,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哲学基本问题:存在和思维、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哲学基本问题有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思维和存在谁是第一性的问题,这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哲学派别的依据;第二方面是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依据.唯物主义:在哲学基本问题上,主张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哲学派别.唯物主义有三种历史形态: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机械唯物主义、现代辩证唯物主义.唯心主义:在哲学基本问题上,主张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的哲学派别.唯心主义有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两种形式.一元论与二元论:对世界本原问题的不同回答而形成的哲学派别.认为世界本原是一个的是一元论哲学,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都是一元论哲学.认为世界有物质和意识两个独立自存的本原的是二元论哲学.可知论与不可知论: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二个方面的不同回答而形成的哲学派别.凡认为思维和存在有同一性的哲学派别都属于可知论哲学,认为思维和存在没有同一性的哲学是不可知论哲学.物质: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物质的根本特征是客观实在性.运动:物质的存在方式,是标志物质世界一切事物和过程的变化的哲学范畴.时间:物质运动过程的持续性,它的特点是一维性或不可逆性,即时间只能沿着过去、现在、将来的方向进行.空间:运动着的物质的广延性,指事物的体积、形态、位置、距离和排列次序等.空间的特点是三维性,即任何物体都有长、宽、高三个方向.意识:自然界和社会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人工智能:又称机器思维,本质上是对人的思维的模拟.唯物主义一元论:凡是把世界万物的本原归于物质的,都是唯物主义一元论.唯心主义一元论:以不同形式把世界的本质归结为精神、意识的,是唯心主义一元论.主观能动性:又称自觉能动性,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有目的、有计划、积极主动的活动能力.主观能动性是人类特有的行为特征.实事求是:本义是指严谨好学、务求真谛的一种认真的治学态度.毛泽东对之作出马克思主义解释,并用之来概括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即“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规律,“求”就是去研究.主体:从事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的人.客体: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客观事物.自在世界:人产生前的自然界和人类实践活动尚未深入到的自然界.人类世界:又称属人世界,在人类实践基础上形成的人化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统一体.辩证法:关于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学说,是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矛盾的观点来考察世界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辩证法有三大规律,即对立统一规律、量变质变规律、肯定否定规律.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形而上学:用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非矛盾的观点来考察世界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联系:事物或现象之间以及事物内部各个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发展:事物从低级向高级、从量变到质变的运动变化过程.发展的最本质含义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肯定:事物内部维持其存在的方面,即确定这一事物是它自身而不是别的事物的方面.辩证否定:又称“扬弃”,事物自身的否定,是事物本身发展环节和联系环节的统一,是新事物对旧事物既克服又保留.量变:事物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表现为事物不显著的变化,体现了事物发展的连续性.量变是事物在度范围内的变化.质变: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质变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表现为显著的变化,是事物连续性的中断.度:事物保持其质的稳定性的量的幅度,是事物质与量相统一的哲学范畴.区分事物质变和量变的标准,就是看事物的变化是否超出了度.规律:事物发展中本身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必然性和偶然性:揭示事物发生、发展和灭亡过程中两种不同趋势的哲学范畴.必然性是事物发展中合乎规律的、确定不移的趋势,是在一定条件下一定要发生的、不可避免的.偶然性是事物发展中可以这样出现也可以那样出现的、不确定的趋势.现象和本质:揭示事物内在实质和外在表现之间关系的哲学范畴.现象是事物的外部联系和表面特征,是事物外在的表现.本质是事物的根本性质,是组成事物基本要素的内在联系.本质是与必然性、规律性同等程度的哲学范畴.矛盾: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两个方面的对立和统一及其相互关系.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两个基本属性.矛盾的同一性或统一性是指双方依存、相互贯通的联系和趋势,包括两个基本含义,第一,矛盾双方相互依存,在一定条件下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第二,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即矛盾双方相互渗透、相互包含以及相互转化的趋势.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的属性,体现着双方相互分离的倾向和趋势.斗争性作为哲学范畴包括自然界、社会、思维领域中的一切形式的差异、对立和斗争.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矛盾的普遍性又称矛盾的共性,有两层含义,其—,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之中;其二,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简言之,处处有矛盾,时时有矛盾.矛盾的特殊性,又称矛盾的个性,是指具体事物所包含的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各个方面都有其特点.主要矛盾:在许多矛盾构成的矛盾体系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的发展过程起决定作用的矛盾.非主要矛盾即次要矛盾则是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发展过程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矛盾双方中处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的方面.处于被支配地位的另一方面则是矛盾的非主要方面.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取得支配地位的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内因:事物内部的矛盾性.事物的内部矛盾是推动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和原因.坚持内因论也就把事物的运动发展看做是事物自我运动、自我发展.外因:一事物与他事物的对立统一,即外部矛盾.外因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反映论:唯物主义认识论的根本观点.它从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根本前提出发,明确指出客观世界是认识的源泉,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人的认识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反映论坚持“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路线”.能动的反映论:马克思主义反映论的根本特点.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之所以是能动的,是因为它把实践引入了认识论,把辩证法贯穿于认识过程.先验论:唯心主义认识论的根本特点.它从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的前提出发,把人的意识说成先天就有的东西,是先于物质、先于实践的东西,物质世界反而是这种意识的产物.先验论坚持“从思想和感觉到物的路线”49.理性认识:认识的初级阶段.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而产生的一种关于事物现象、事物外部联系、事物各个片面的认识.形象性和直接性是感性认识的特点.感性认识有三种形式,即感觉、知觉、表象.理性认识:认识发展的高级阶段.人们对感性认识材料进行抽象和概括而产生的一种关于事物的本质、事物的全体、事物的内部联系的认识.抽象性、间接性是理性认识的特点.理性认识有三种形式,即概念、判断、推理.真理:标志主观与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客观真理:真理的客观性.有两重含义,一是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二是检验真理的标准实践也是客观的.相对真理:真理的相对性指人的认识总是在一定条件下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因而总是有局限性的、不完全的.价值:客体以自身的属性满足主体需要的效用关系.价值是主体性和客观性的统一.社会存在:又称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指构成社会生活的物质因素的总和,包括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其中,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是社会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生产方式则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是社会存在的根本内容.社会意识:指社会生活中的精神现象及其过程,包括社会意识的各种形式,也包括社会心理与自发形成的风俗、习惯.神学历史观:指对社会历史进行了神化,认为“上帝”是主宰国家兴亡、民族兴衰的力量,否定社会的客观性,也否定了人的主体性,对社会的本质作神学目的论歪曲的社会历史观.唯心主义历史观:把社会精神化了,认为社会本质上是人的意志、意识活动的产物.唯心主义历史观看到了社会是有目的、有意志的人进行的活动这一特殊性,但它们夸大了这一特殊性,认为人的意志、意识决定社会的发展.自然主义历史观:指把社会的本质归结为自然条件,归结为社会所处的地理环境.没有看到自然条件既不能决定社会的本质,也不能成为决定社会制度及其变更的原因.生产方式:社会生活所必需的物质资料的谋取方式,即物质生产具体的、历史的表现形式,它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体.生产力:标志人类改造自然的实际程度和实际能力的哲学范畴,是人类改造自然使其适应社会需要的物质力量.生产力由劳动者、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三大要素构成,其中劳动资料中的生产工具是生产力发展程度的测量器和指示器,是生产力发展程度的主要标志和集中体现.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生产关系: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的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从静态上看,生产关系由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和产品分配关系所构成,其中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是生产关系的基础,从动态上看,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四个环节构成了生产关系,其中,生产这一环节居于主导地位.社会经济结构:又称经济基础,与生产力发展的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总和,其中,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决定经济结构的性质.阶级:指特定经济结构中的人群共同体.阶级的划分是由人们在特定的社会经济结构中所处的不同地位和结成的不同关系决定的,区分阶级的根本标志,是看其同生产资料的关系,是否占有生产资料,是否占有其集团的劳动.社会政治结构:建立在经济结构之上的政治法律设施、政治法律制度及其相互关联的方式,包括政党、政权机构、军队、警察、法庭、监狱和关于政权的组织形式、立法、司法、宪法和规程等,其中,国家政权是核心.国家:阶级统治和阶级压迫的工具,是一个阶级镇压另一个阶级的暴力工具.尽管国家也管理一些公共的社会事物,但其目的是维护统治阶级的根本利益.68.上层建筑:建立在一定社会经济基础之上的社会的政治、法律、宗教、艺术、道德、哲学等观点,以及同这些观点相适应的政治法律等制度和军队、警察、法庭、监狱、政府部门等设施.前者叫思想或观念上层建筑,后者叫政治上层建筑.社会文化结构:又称观念结构,指哲学、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观念、宗教、艺术等意识形式的联结方式.在阶级社会中,文化往往具有意识形态性.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及其变革的方向;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同时这种反作用归根到底取决于生产力发展的要求;这一规律通过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的矛盾运动表现出来.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规律.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有巨大的反作用,在二者的矛盾运动中,经济基础始终是决定的力量,上层建筑的反作用取决于并服从于经济基础的性质、水平和要求.社会形态:是同生产力发展的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体.阶级斗争:利益根本对立的阶级之间的对立、冲突和斗争.阶级斗争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结果和特殊表现,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人民群众:在量上指大多数,在质上指对社会历史起推动作用的人们.人民群众是以劳动者为主体的大多数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生产力标准:指把是否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作为判断我们路线、方针、政策正确与否的根本标准,作为判断我们工作是非得失的根本标准,作为判断社会制度是否优越和进步的根本标准.群众观点: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观点,其基本内容是,坚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以及虚心向群众学习的观点.社会形态:一定生产力基础上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体,是社会经济结构、政治结构、文化结构的统一体.人性:是指人所具有的特性和属性.归纳起来,人的本性主要有三个方面,即自然属性、社会属性、精神属性.精神属性本质上属于人的社会属性,因此,可以把人性分为两个方面: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价值:人对自身的意义,即人能够创造价值以满足人自身的需要.自由:就人的活动而言,自由表现为人的一种自主力、判断力和选择力,这种自由是相对制约人类行为的必然性而言的,在这个意义上,对必然的认识和世界的改造.

第四篇:马原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一、哲学的基本问题(论述)

即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① 存在和思维,究竟谁是世界的本源,即物质和精神何者是第一性、何者是第二性的问题。(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 ② 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二、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及其意义。(简答)

① 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论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 ② 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批判了不可知论;

③ 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克服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缺陷; ④ 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

三、关于物质的世界性的基本问题

1)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依赖于物质并反作用于物质。

2)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物质世界运动是绝对的,而物质运动过程中又有某种相对的静止。

3)时间的特点是一维性,空间的特点是三维性。

否认静止犯相对主义和诡辩论的错误,否认运动犯形而上学的错误

4)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实践是人类能动的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自觉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等基本特征。5)社会生活实践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a.实践是社会生活形成的基础 b.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 c.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

四、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P28-31)(1).物质决定意识

(2).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必考)

表现在:第一,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第二,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

第三,意识具有指导时间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3).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统一

五、联系及其特征

含义: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关系

特征:①联系具有客观性;②联系具有普遍性;

③联系具有多样性;④联系具有条件性

六、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

★(为什么说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1)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的内在动力,从跟本上回答了事物为什么会发展的问题。(2)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以及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的中心线索,也是理解这些规律和范畴的钥匙。

(3)对立统一规律提供了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

七、矛盾特殊性的表现

1.不同事物的矛盾各有其特点;

2.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过程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特点; 3.构成事物的诸多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不同方面各有不同的性质、地位和作用。

八、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相互关系:(重要)

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是共性,矛盾的特殊性即矛盾的个性。

九、★辩证否定观的内容

1)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事物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 2)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

3)否定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新事物孕育产生于旧事物,新旧事物是通过否定环节联系起来的 4)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即新事物对旧事物既批判又继承,既克服其消极因素又保留其积极因素。

十、学习和掌握唯物辩证法,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增强哪些能力?(P53五点,多选题)

战略思维能力、历史唯物能力、辩证思维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底线思维能力 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对具体情况作具体分析。

在唯物辩证法的方法论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的、根本的认识方法是:矛盾分析法。

第二章 认识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

一、实践是人类生存和发展最基本的活动,是认识产生和发展的基础。

二、《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献。

三、实践可分为三种基本类型:物质生产实践、社会政治实践和科学文化实践。

四、为什么说实践决定认识?(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P62-63)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c.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d.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五、认识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这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对认识本质的科学回答。

六、真理的绝对性及相对性(略)

真理是一个过程,任何真理都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

真理的绝对性,是指真理的内容表明了主客观统一的的确定性和发展的无限性。

真理的相对性,是指人们在一定条件下对事物的客观过程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总是有限度的。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是辩证统一的。两者相互依存,又相互包含。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相互联系、不可分割,它们是同一个客观真理的两种属性。

七、关于真理与价值:(不确定)真理是标志主观与客观相符合的范畴,真理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1.真理的客观性是真理的本质属性。

2.真理是人们对于客观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3.真理的客观性 绝对性 相对性

4.实践是检验整理的唯一标准 实践之所以能够作为真理的检验标准,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决定的。

5.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达到确定性与不确定性 真理的绝对性及相对性:(P75-78)

1)真理是一个过程,任何真理都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

2)真理的绝对性,是指真理的内容表明了主客观统一的的确定性和发展的无限性。

3)真理的相对性,是指人们在一定条件下对事物的客观过程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总是有限度的。

4)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是辩证统一的。两者相互依存,又相互包含。5)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相互联系、不可分割,它们是同一个客观真理的两种属性。

八、真理与价值的辩证统一:(不确定)

哲学上的价值是揭示外部客观世界对于满足人的需要的意义关系的范畴,是指具体历史过程中客体对于主体需要的意义。

★(1)价值的特性(P85-86)

客观性、主体性、社会历史性、多维性

(2)价值评价及其特点 价值评价是一种关于价值现象的认识活动,它有三个特点:

第一,评价是以主客体的价值关系为认识对象的; 第二,评价结果与评价主体有直接联系,是依主体的特点而转移的; 第三,评价结果的正确与否依赖于相关的认识性认识。

(3)实践中的辩证统一 在实践中,真理既是制约实践的客观尺度,又是实践追求的价值目标之一,即通过实践获取关于外部世界的科学认识;而价值则是实践追求的根本目标,同时又是制约实践的主体尺度,真理和价值在实践基础上是辩证统一的。

第三章

一、两种根本对立的历史观:唯物史观、唯心史观

二、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

★(1)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 社会存在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其中生产方式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性力量。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并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2)基本矛盾: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3)社会基本矛盾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第一、生产力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中最基本的动力因素,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最终决定力量。第二、社会基本矛盾特别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决定着社会中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第三、社会基本矛盾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和解决方式,并从根本上影响和促进社会形态的变化和发展。

三、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和核心是人民当家作主。(选择)

四、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

1.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2.阶级斗争和社会革命在阶级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1)阶级和阶级斗争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才出现的社会现象;(2)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3)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方法是认识阶级社会的科学方法;(4)社会革命的实质和作用。

阶级斗争具有多种表现形式,而社会革命则是阶级斗争的最高表现。

(社会革命的实质是进步阶级推翻反动阶级的统治,用先进的社会制度代替腐朽落后的社会制度,解放生产力。)(社会革命的根本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

3.改革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社会基本矛盾、促进生产力发展、推动社会进步的有效途径和手段。4.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1)科技革命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杠杆,对生产方式产生了深刻影响;对生活方式产生了巨大影响;促进了思维方式的变革。(2)正确把握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

五、为什么说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辨析题:群众和英雄共同创造历史,是错误的)(P141-142)

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人民群众起着决定性中的作用: 1.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2.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3.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4.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要受到一定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人民群众从量上说是指社会人口中的绝大多数,从质上说是社会中对社会历史发展起推动作用的人们,在不同历史时期包含不同的阶级、阶层,最稳定的主体部分始终是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劳动群众)

第四章

一、商品经济与自然经济

自然经济即自给自足经济,指生产是为了直接满足生产者个人或经济单位的需要,而不是为了交换的经济形式。

商品经济是指直接以交换为目的经济形式,它是一定历史条件的产物。商品经济产生的条件有两个:

1.社会分工的出现

2.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

二、商品的二因素

使用价值和价值是商品的二因素。

使用价值是指商品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即商品的有用性。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之间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对立性: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是相互排斥的,二者不可兼得。统一性:作为商品,必须同时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

三、劳动的二重性

商品是劳动产品,生产商品的劳动可区分为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具体劳动是指生产一定使用价值的具体形式的劳动。

抽象劳动是指撇开一切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即人的体力和脑力的消耗。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也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四、商品价值量有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与生产率成反比

五、价值规律及其作用

内容: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进行。

表现形式:商品的价格围绕商品的价值自发波动。作用:(1)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生产部门之间的分配比例;

(2)自发地刺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3)自发地调节社会收入的分配。

六、货币,货币本质,货币职能

货币:货币是在长期交换过程中形成的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货币本质:一般等价物。

货币基本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储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

七、私有制基础上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1)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着商品经济的本质及其发展过程(2)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商品经济的其他一切矛盾的基础。(3)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着商品生产者的命运。

八、劳动力成为商品的基本条件:

第一,劳动者是自由人,能够把自己的劳动力当作自己的商品来支配; 第二,劳动者没有别的商品可以出卖,自由的一无所有,没有任何实现自己的劳动力所必需的物质条件。

九、劳动力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发展、维持和延续劳动力所必需的生活必需品的价值决定的,包括3部分:

a.维持劳动者本人生存所必须的生活资料的价值 b.为维持劳动者家属的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 c.劳动者接受教育和训练所支出的费用。

(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

十、剩余价值生产的两种方法

绝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延长工作日的长度和提高劳动强度而生产的剩余价值。(资本主义发展初期)

相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通过缩短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而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所生产的剩余价值。

(全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是资本家追逐超额剩余价值的结果。)(资本主义再生产的特点是扩大再生产,资本积累是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的源泉。资本主义再生产的周期性导致资本主义金融危机的周期性)(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资本主义发展到一定阶段,就会发生以生产过剩为基本特征的经济危机。

十一、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

不变资本是以生产资料形态存在的资本。可变资本是用来购买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

第五章

一、垄断条件下竞争的特点(必考)

垄断是在自由竞争中形成的,是作为自由竞争的对立面产生的。但是,垄断并不能消除竞争,反而使竞争变得更加复杂和激烈,这是因为: 1.垄断没有消除产生竞争的经济条件。2.垄断必须通过竞争来维持。

3.社会发展是复杂多样的,任何垄断组织都不可能把包罗万象的社会生产都包下来。

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国家龙殿资本主义是国家政权和私人垄断融合在一起的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主要形式: ① 国家所有并直接经营的企业。② 国家与私人共有、合营企业。

③ 国家通过多种形式参与私人垄断资本的再生产过程。④ 宏观调控。⑤ 微观规制。

三、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从事国际经济协调、维护国际经济秩序的国际性协调组织主要有三个: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和世界贸易组织。

四、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

垄断资本主义具有五个基本特征:

① 垄断组织在经济生活中起决定作用。

② 在金融资本的基础上形成金融寡头的统治。③ 资本输出有了特别重要的意义。④ 瓜分世界的资本家国际垄断同盟已经形成。⑤ 最大资本主义大国已把世界上的领土瓜分完毕。

五、经济全球化及其表现和原因

经济全球化:是指在生产不断发展、科技加速进步、社会分工和国际分工不断深化、生产的社会化和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的情况下,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经济活动越来越超出已过和地区的范围而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过程。表现:(1)国际分工进一步深化;(2)贸易全球化;

(3)金融全球化;(4)企业生产经营全球化。

原因:(1)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

(2)跨国公司的发展;(3)各国经济体制的变革。

六、资本主义新变化的表现、原因和实质

表现:(1)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化;(2)劳资关系和分配关系的变化;(3)社会阶层和阶级结构的变化;(4)经济调节机制和经济危机形态的变化;(5)政治制度的变化。

原因:

(1)科学技术革命和生产力的发展,是当代资本主义发生新变化的根本推动力量;

(2)工人阶级争取自身权利和利益的斗争,是推动当代资本主义发生新变化的重要力量;

(3)社会主义制度初步显示的优越性对当代资本主义产生了重要影响;(4)主张改良主义的政党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改革,也对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发挥了重要作用。实质:(1)当代资本主义发生的变化从根本上说是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和资本主义经济规律作用的结果;

(2)当代资本主义发生的变化是在资本主义制度基本框架内的变化,并不意味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根本性质发生了变化。

七、资本主义的局限性:

a.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阻碍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b.资本主义制度下财富占有两极分化,引发经济危机。c.不断激化社会矛盾和冲突。

八、为什么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决定了资本之一必然被社会主义所代替?

a.只有用社会主义生产方式取而代之,才能根本解决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

b.这是资本主义积累过程所具有的客观历史趋势 c.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将成为社会主义的前奏。

d.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着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两大阶级的斗争。

第六章 社会主义的发展及其规律

一、空想社会主义的开山之作:英国人托马斯-莫尔《乌托邦》一书。

二、19世纪初以圣西门、傅里叶、欧文为代表的空想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直接思想来源。

三、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重要)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内容。具体内容:

① 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组织生产,满足全体社会成员的需要是社会主义生产的根本目的。

② 对社会生产进行有计划的指导和调节,实行等量劳动领取灯亮产品的按劳分配原则。

③ 合乎自然规律地改造和利用自然,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

④ 无产阶级革命是无产阶级进行斗争的最高形式,必须以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为目的。

⑤ 无产阶级政党是无产阶级的先锋队,社会主义事业必须坚持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

⑥ 通过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高度发展,最终实现向消灭阶级、消灭剥削、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的过渡。

四、正确把握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不能违背,不能僵化对待。

五、科学社会主义在曲折中发展的决定因素:(社会主义建设的艰巨性和长期性)

第一,生产力发展状况的制约。

第二,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发展状况的制约。第三,国际环境的严峻挑战。

第四,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对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探索和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

第七章 共产主义崇高理想及其最终实现

一、展望未来社会的科学立场和方法

1.在揭示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基础上指明社会发展的方向。2.在剖析资本主义旧世界的过程中阐发未来新世界的特点。3.立足于揭示未来社会的一般特征,而不作详尽的细节描绘。

二、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

1.物质财富极大丰富,消费资料按需分配; 2.社会关系高度和谐,人类精神境界极大提高;

3.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人类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飞跃。

第五篇:马原各章知识点总结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各章知识点:

第一章

1、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及意义

内容:(p29)哲学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其一,意识和物质、思维和存在,究竟谁是世界的本源,即物质和精神何者是第一性、何者是第二性的问题,对此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其二,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是否承认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这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哲学派别的标准。

意义:(p29)对哲学基本问题的回答,是解决其他一切哲学问题的前提和基础。只有科学解决思维和存在或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才能为在实践中理解世界的本质,把握世界的联系和发展,认识人类社会发展基本规律奠定基础。

2、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及其理论意义

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p31)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理论意义:(p32)第一,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第二,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批判了不可知论;第三,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第四,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

3、意识的本质

(p31)意识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意识在内容上是客观的,在形式上是主观的。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依赖于物质并反作用于物质。

4、意识能动作用的表现

(p41)意识的能动作用是人的意识所特有的积极反映世界与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活动,主要表现在:

第一,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第二,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第三,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第四,意识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

5、物质和运动的关系

(p32—33)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割的,一方面,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物质是运动着的物质,脱离运动的物质是不存在的;另一方面,物质是一切运动变化和发展过程的实在基础和承担者,世界上没有离开物质的运动,任何形式的运动,都有它的物质主体。

6、为什么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

(p37)人类的产生、生存和活动,是以实践为基本方式和标志的。首先,实践是人所独有的活动;其次,实践集中表现了人的本质的社会性;最后,实践对物质世界的改造是对象性的活动。

7、为什么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p37-39)从实践出发理解社会生活的本质,要把握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实践使物质世界分化为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历史前提,又是使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统一起来的现实基础。

在实践过程中,物质世界分化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两种不同形态,它们都具有客观实在性,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自然界是构成人类社会客观实在性的自然基础,而人类社会的存在,又反过来影响和制约自然界,不断改变自然界。当今社会出现的生态、环境、人口、资源等全球危机问题,并不单纯是自然系统内平衡关系的严重破坏,实际也是人与自然关系的严重失衡。

第二,实践是人类社会的基础,一切社会现象只有在社会实践中才能找到最后的根源,才能得到最终的科学说明。社会生活的实践性表现在三个方面

(1)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2)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包括物质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领域;(3)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人的实践活动的基本要素及其内在关系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系统,改造社会的实践推动着社会历史的变迁和进步。

8、联系的普遍性及其方法论意义

(p44-45)联系的普遍性:联系是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联系的普遍性有三层含义。第一,任何事物内部的不同部分和要素都是相互联系的,也就是说,任何事物都具有内在的结构性;第二,任何事物都不能孤立存在,都同其他事物处于一定的相互联系之中;第三,整个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

方法论意义:马克思主义关于事物普遍联系的原理,要求人们善于分析事物的具体联系,确立整体性、开放性观念,从动态中考察事物的普遍联系。当代中国正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就要求我们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相互关系,正确认识和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大关系。

9、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p47)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体系的实质和核心。因为,第一,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的内在动力,从根本上回答了事物为什么会发展的问题;第二,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 否定规律以及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的中心线索,也是理解这些规律和范畴的“钥匙”;第三,对立统一规律提供了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

10、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的相互关系及其方法论意义

(p48)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性质和趋势。

二者的相互关系:

(1)区别:在事物的矛盾中,矛盾的斗争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同一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矛盾斗争性的绝对性体现了物质运动的绝对性,矛盾同一性的相对性体现了物质静止的相对性。

(2)联系: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相互联结、相辅相成的,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没有同一性也没有斗争性。

方法论意义:坚持相对与绝对相统一的观点,在对立中把握同一,在同一中把握对立,反对把斗争性和同一性相割裂的形而上学观点:要么只在绝对同一中思维,认为事物只有和自身同一,永久不变;要么只在绝对对立中思维,脱离了同一看对立,认为对立就是势不两立、绝对分明、绝对否定、排斥一切。

11、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及其意义

(p49-51)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无时不有,无处不在。特殊性是指不同事物的矛盾是具体的、特殊的。二者的辩证关系:

(1)区别: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的共性,矛盾的特殊性即矛盾的个性。矛盾的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个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

(2)联系:任何现实存在的事物的矛盾都是共性和个性的有机统一。共性寓于个性之中,没有离开个性的共性,也没有离开共性的个性。

意义:(1)有助于我们正确的、客观的认识事物。既要从特殊性中概括出普遍性,又要在普遍性的指导下去研究特殊性,也就是要遵循从特殊到普遍,再由普遍到特殊的认识过程。

(2)有助于我们学会应用科学的工作方法。如一般号召和个别指导相结合,“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解剖麻雀”、“抓好典型”等等。

(3)有助于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各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原则。

12、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及其意义

(p51)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这主要表现在:第一,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第二,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第三,量变和质变是相互渗透的,一方 面,在总的量变过程中有阶段性和局部性的部分质变;另一方面,在质变过程中也有旧质在量上的收缩和新质在量上的扩张。

意义:第一,重视量的积累;第二,坚持适度原则;第三,不失时机地促成飞跃。

13、辩证否定观的内容及其方法论意义

(p51-52)辩证否定观的基本内容:第一,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事物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第二,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第三,否定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第四,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即新事物对旧事物既批判又继承,既克服其消极因素又保留其积极因素。

方法论意义:(1)正确认识事物发展的曲折性和前进性;(2)对待事物要采取科学的分析态度,反对肯定一切和否定一切的形而上学否定观。

第二章

1、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

(p65-66)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

第一,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第二,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第三,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第四,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2、认识的本质

(p68)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这种能动反映具有两个方面的特点。

一方面,反映具有摹写性,即人的认识作为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必然要以客观事物为原型,反映的摹写性决定了反映的客观性。

另一方面,反映具有创造性。不仅有对认识对象信息的接受,而且有对于认识对象信息的分析、抽象、选择、运用、重组、整合、建构和虚拟。

3、认识的主体、客体及其相互关系

(p64)认识的主体是指具有思维能力、从事社会实践的认识互动的人;认识的客体是指实践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

认识的主体和客体的关系,从根本上说是认识关系和实践关系,同时也是改造和被改造的关系。

4、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及其相互关系

(p69-70)感性认识是人们在实践的基础上,由感觉器官直接感受到的关于事物的现象、事物的外部联系、事物的各个方面的认识,包括感觉、直觉和表象三种形式。

理性认识是指人们借助抽象思维,在概括整理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达到 关于事物的本质、全体、内部联系和事物自身规律的认识,包括概念、判断和推理三种形式。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有着密不可分的辩证联系。首先,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必须以感性认识为基础;其次,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和深化为理性认识;最后,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割裂了二者的关系,就会走向唯理论或经验论,犯教条主义或经验主义的错误。

5、真理及其客观性

(p73-74)真理是人们对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真理具有客观性,凡是真理都是客观真理。首先,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其次,检验真理的标准也是客观的。在认识真理内容客观性的同时,还要认识到真理的形式是主观的。另外,真理的客观性也决定了真理的一元性。

6、真理绝对性和相对性的辩证关系及其意义

(p74-76)真理的绝对性是指真理的无条件性、无限性。真理的相对性是指真理的有条件性、有限性。

二者的辩证关系:第一,具有绝对性的真理和具有相对性的真理是相互渗透和相互包含的。一方面,相对之中有绝对,绝对寓于相对之中;另一方面,真理的绝对性通过相对性表现出来。第二,具有相对性的真理向具有绝对性的真理转化。

意义: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必须反对割裂二者辩证关系的绝对主义和相对主义。我们实际工作中的教条主义、思想僵化,把马克思主义当成一种现成的公式,到处生搬硬套,是绝对主义的表现;否定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散布马克思主义“过时论”是相对主义的表现。二者都是错误的。

7、实践标准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

(p80)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即绝对性,是指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的唯一性。离开了实践,再也没有别的标准。

实践标准的不确定性即相对性,则是指实践对认识真理性的检验的条件性。即任何实践都受到一定具体条件的制约,因而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看到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可以防止和反对否定真理标准问题的唯心主义、怀疑主义和相对主义;看到实践标准的不确定性,可以防止和反对教条主义和独断论错误。

8、真理和价值的辩证关系

(p85-86)真理和价值在实践中的辩证统一关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成功的实践必然以真理和价值的辩证统一为前提,任何成功的实践既遵循真理尺度,又符合价值尺度,并将二者有机地统一起来;其次,价值的形成 和实现以坚持真理为前提,而真理又必然是具有价值的;最后,真理和价值在实践和认识活动中是相互制约、相互引导、相互促进的。

第三章

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及其理论和实践意义

(p96-101)社会存在是指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主要是指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及生产方式,也包括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但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不能决定社会性质,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性力量是生产方式。

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宗教、哲学等。

二者的辩证关系:

首先,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表现在:(1)社会存在是社会意识内容的客观来源,社会意识是社会物质生活过程及其条件的主观反映;(2)社会意识是人们进行社会物质交往的产物;(3)随着社会存在的发展,社会意识会相应的或迟或早的发生变化和发展。

其次,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表现在:(1)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的发展的不完全同步性和不平衡性;(2)社会意识内部各种形式之间的相互影响及各自具有的历史继承性;(3)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的反作用。

理论意义:它在人类思想史上第一次正确解决了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社会历史观革命性变革的基础,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

实践意义:要正确充分地发挥社会意识的能动作用,要进行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特别是先进文化的建设。

2、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规律的内容及意义

(p104-106)生产力是生产的物质内容,生产关系是生产的社会形式,二者的相互关系是:

第一,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首先,生产力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其次,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化。

第二,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能动的反作用。主要表现在: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时,对生产力的发展起推动作用;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时,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意义:首先,这一原理在人类思想史上彻底否定了以“道德说教”作为评判历史功过是非的思想体系,第一次科学地确立了生产力发展是“社会进步的最高标准”。其次,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规律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制定路线、方针和政策的重要依据。

3、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规律的内容及意义

(p108-110)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是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第一,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和性质,决定上层建筑的变革和变革的方向。

第二,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有反作用。上层建筑在适合自己的经济基础时,维护自己的经济基础,促进经济基础完善、巩固和发展;不适合自己经济基础时,会阻碍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发展;

第三,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是辩证的统一。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矛盾运动是“基本适合一不适合一基本适合”的过程,它体现了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的规律。

意义:运用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原理来观察我国社会主义的发展,就可以看到适应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必须进行政治体制的改革。我国原有政治体制是适应单一公有制经济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建立发展起来的。在改革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建立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必须进行相应的政治体制改革,解决政企不分,克服官僚主义,消除机构庞大,人员臃肿,发展民主,健全法制,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只有这样才能消除原有政治体制的弊病,实现团结安定,政府廉洁高效,更好地适应经济体制改革深化的需要,保证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4、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

(p124-127)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也是具有两面性的,即积极地推动作用和消极地抑制作用。

积极作用:

第一,科学技术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杠杆。主要表现在:首先,对生产方式产生了深刻影响。(1)改变了社会生产力的构成要素;(2)改变了人们的劳动形式;(3)改变了社会经济结构,特别是导致产业结构发生变革。

第二,对生活方式产生了巨大影响。第三,促进了思维方式的变革。消极作用:

第一,由于对自然规律和人与自然的关系认识不够,或缺乏对科学技术消极 后果的强有力的控制手段而产生的消极后果。如,在农业生产中滥用农药、化肥导致土壤板结,以及开发利用原子能带来的消极后果。

第二,与一定的社会制度有关。

因此,科学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必须受到一定的、合理的制约。

(1)做好科技评估工作;(2)建立道德约束体系;(3)大力发展人文科学。

5、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p131-133)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人民群众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首先,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其次,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再次,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但是,人民群众不能随心所欲的创造历史,创造历史的活动要受到一定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

6、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p133)群众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群众观点:就是人民群众至上的观点。具体内容包括:坚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一切向人们群众负责的观点,虚心向群众学习的观点。

第四章

1、商品的二因素及其相互关系

(p145-146)商品是用来交换的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劳动产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使用价值是商品能满足人民某种需要的属性,即商品的有用性,反映的是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关系,是商品的自然属性。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即人的体力和脑力的耗费。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反映人与人之间相互交换劳动的关系。

二者的关系:对立统一。对立性表现在: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是相互排斥的,二者不可得兼。其统一性表现在:作为商品,必须同时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

2、抽象劳动与具体劳动及其相互关系

(p146)具体劳动是指生产一定使用价值的具体形式的劳动,也叫有用劳动;抽象劳动是指撇开一切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即人的体力和脑力耗费。具体劳动形成商品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

二者的关系:对立统一。其对立性表现在:具体劳动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它是劳动的自然属性;抽象劳动反映的是商品生产者的社会关系,是劳动的社会属性。其统一性表现在: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不是各自独立存在的两种劳动或两次劳动,它们在时间上和空间上是统一的。

3、价值规律的内容和作用

(p148-150)内容: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进行。

作用:第一,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生产部门之间的分配比 例;第二,自发地刺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第三,自发地调节社会收入分配。

价值规律在对经济活动进行自发调节时,必然会产生一些消极的后果。其一,可能导致垄断的发生,阻碍技术的进步;其二,可能引起商品生产者的两极分化;其三,价值规律自发调节社会资源在社会生产各个部门的配置,可能出现比例失调的状况,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

4、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区分的依据、内容及其意义

(p159-160)(1)划分依据:资本的不同部分在剩余价值生产过程中的作用不同。

(2)内容:以生产资料形式存在的资本,在生产过程中只转变自己的物质形态而不改变自己的价值量,不发生增殖,这部分资本叫不变资本。

可变资本是用来购买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可变资本的价值在生产过程中不是被转移到新产品中去,而是由工人的劳动再生产出来的。在生产过程中,工人新创造的价值包括劳动力自身的价值和剩余价值。由于这一部分资本的价值不是不变的,而是一个可变的量,所以叫可变资本。

(3)划分意义:第一,进一步揭示了剩余价值的源泉,表明了雇佣劳动者的剩余劳动是剩余价值的唯一源泉;第二,为确定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5、生产自动化条件下剩余价值的源泉

(p163)第一,不论是机器人、自动化生产线还是无人工厂,它们在本质上依然是物化劳动或不变资本的实物形式,其价值只能借助工人的具体劳动发生转移,不能创造新价值,更不能创造剩余价值;第二,在生产自动化条件下,直接从事生产劳动的工人相对减少,而从事科研、设计、技术和管理劳动的人员日益增加;第三,“总体工人”中的脑力劳动的比重不断增大,劳动的复杂程度和强度日益提高,从而成为生产力特别高的劳动,这种劳动会创造出更多的价值和剩余价值。

总之,资本主义条件下的生产自动化是资本家获取高额剩余价值的手段,而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仍然是这种剩余价值的唯一源泉。

6、产业资本循环的三个阶段及其实现的前提条件

(p166-167)产业资本循环的第一个阶段是购买阶段,即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购买阶段;第二个阶段是生产阶段,即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按一定比例结合在一起从事资本主义生产的阶段;第三个阶段是售卖阶段。

产业资本正常循环的条件:第一,产业资本的三种职能形式必须在空间上同时并存,即产业资本必须按照一定比例同时并存于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三种形式中;第二,产业资本的三种职能形式必须在时间上继起,即产业资本循环的三种职能形式必须保持时间上的依次连续性。

7、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本质特征和爆发的根本原因(p171-172)(1)经济危机的本质特征是生产的相对过剩,即相对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来说社会生产的商品显得过剩,而不是绝对过剩。

(2)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这种基本矛盾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的矛盾;第二,个别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

第五章

1、垄断形成的原因

(p185)第一,当生产集中发展到相当高的程度,极少数企业就会联合起来,操纵和控制本部门的生产和销售,实行垄断,以获取高额利润;第二,企业规模巨大,形成对竞争的限制,也会产生垄断;第三,激烈的竞争给竞争各方带来的损失越来越严重,为了避免两败俱伤,企业之间会达成妥协,联合起来,实行垄断。

2、垄断条件下竞争存在的原因及特点

(p185-186)(1)垄断条件下竞争存在的原因。垄断是在自由竞争中形成的,但垄断形成后并不能消除竞争,原因有以下三点。第一,垄断并没有消除产生竞争的经济条件,即没有消除商品经济;第二,垄断必须通过竞争来维持;第三,社会生产是复杂多样的,任何垄断组织都不可能把包罗万象的社会生产都包下来。(2)特点:第一,竞争的目的不同;第二,竞争的手段不同;第三,竞争的范围不同;第四,竞争的破坏性不同。

3、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形成的原因、主要形式、作用及其实质

(p189-192)(1)原因: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是科技进步和生产社会化程度进一步提高的产物,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进一步尖锐化的必然结果。首先,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资本主义生产资料在更大的范围内被支配,从而促进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其次,经济波动和经济危机的深化,要求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最后,缓和社会矛盾,协调利益关系,要求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

(2)主要形式:第一种是国家所有并直接经营的企业;第二种是国家与私人共有、合营企业;第三种是国家通过多种形式参与私人垄断资本的再生产过程;第四种是宏观调节和微观规制。

(3)作用:首先,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其次,有利于缓解资本主义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促进社会经济较为协调的发展;再次,通过国家的收入再分配手段,使劳动人民的生活水平有所改善和提高;最后,加快了这些国家国民经济的现代化进程。(4)实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在本质上是资产阶级国家力量同垄断组织力量结合在一起的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有各种不同形式,其实质都是私人垄断资本利用国家机器来为其发展服务的手段,是私人垄断资本为了维护垄断统治和获取高额垄断利润,而和国家政权相结合的一种垄断资本主义形式,是资产阶级国家在直接参与社会资本的在生产过程中,代表资产阶级总利益并凌驾于个别垄断资本之上,对社会经济进行调节的一种形式。

4、经济全球化的动因和后果

(p198-199)(1)经济全球化的动因:第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第二,跨国公司的发展;第三,各国经济体制的变革。(2)经济全球化的后果:

积极作用:第一,使资源在全球范围加速流动,发展中国家可以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缩短与发达国家的差距;第二,可以吸引外资,扩大就业;第三,解决销售问题,以对外贸易带动本国经济发展;第四,借助比较优势组建大型跨国公司,参与全球化进程。

消极作用:第一,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差距扩大;第二,在经济增长中忽视社会进步,环境恶化与经济全球化有可能同时发生;第三,各国特别是相对落后国家原有的经济体制、政府领导能力、社会设施、政策体系、价值观念和文化都面临着全球化的冲击,国家内部和国际社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治理危机;第四,经济全球化使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越来越密切,爆发全球经济危机的风险不断扩大。

5、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表现、原因和实质(p200-207)

(1)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表现

首先是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化。在资本主义发展的初期,个体资本所有制是占主导地位的所有制形式;19世纪末20世纪初,私人股份资本成为占主导地位的所有制形式;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家资本所有制形成并发挥重要作用,法人资本所有制成为占主导地位的资本所有制形式。

其次是劳资关系和分配关系的变化。第一,职工参与决策;第二,终身雇佣;第三,职工持股;第四,社会福利制度的建立。

第三,社会阶层、阶级结构的变化。一是资本家的地位和作用已经发生很大变化;二是高级职业经理成为大公司经营活动的实际控制者;三是知识型和服务型劳动者的数量不断增加,劳动方式发生了新变化。

第四,经济调节机制和经济危机形态的变化。表现在:经济危机的四个阶段之间的差别有所减弱,各阶段的交替过程已不如过去那样明显;金融危机、债务 危机频繁发生;危机突发性显著,强度大,传导迅速,波及面广;经济复苏缓慢。

第五,政治制度的变化。首先,国家行政机构的权限不断加强;其次,政治制度出现多元化趋势;再次,重视并加强法制建设;最后,改良主义政党在政治舞台上的影响日益扩大。

(2)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原因

首先,科学技术革命和生产力发展,是资本主义变化的根本推动力量;其次,工人阶级争取自身权利和利益的斗争,是推动资本主义变化的重要力量;再次,社会主义制度初步显示的优越性对资本主义产生了一定影响;最后,主张改良主义的政党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改革,也对资本主义的变化发挥了重要作用。

(3)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实质

首先,当代资本主义发生的变化从根本上说是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和资本主义经济规律作用的结果。

其次,当代资本主义发生变化是在资本主义制度基本框架内的变化,并不意味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根本性质发生了变化。

下载马原期末总复习知识点总结及其大纲(2015最新版)word格式文档
下载马原期末总复习知识点总结及其大纲(2015最新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马原要点总结(复习必备!!!)

    一、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1、物质就是不依赖于人类的意识而存在并能为人类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存在。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客观世界的主......

    马原复习答案总结

    2011年6月武汉纺织大学马原考试复习资料 题型: 第一部分:单选题10个每个1分10分 第二部分:多选题10个每个2分20分 第三部分:辨析题4个 每个5分20分 第四部分:简答题5个 5选4 每......

    马原教学知识点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知识点 绪 论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1)科学性和革命性高度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征 (一)马克思主义是最根本是世界观和......

    马原 2015修订版 知识点总结(精选5篇)

    马原2015修订版知识点总结 整理人:LYF 一.绪论 1.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2.马克思主义的创立和发展 3.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 4.自觉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 一.马克......

    总复习知识点(大全)

    1第一单元 一、字、词复习伶俐 婉转 吩咐 清澈 包袱 毒蛇 搭救 狡猾 隐蔽 赏赐 安葬 乐器 凄凉 头帕 披毡 山寨 矫健 摔跤 嫉妒 唉声叹气 口干舌燥 聪明伶俐 粗枝大叶 旷野......

    马原复习参考2

    绪论 1、简述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涵义? 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思想的科学体系。从它的创造者继承者的认识成果讲,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而由其后各个时代,各个民族的马......

    马原复习简答题汇总

    马克思主义原理 复习题 简答题 简答题 1.简述生产力的含义以及现代生产力系统的要素。 生产力是人类改造物质世界的能力,是人们生产物质产品的能力,它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关系......

    马原复习重点

    马原复习重点 第一章 一.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 1.恩格斯对物质概念的定义:物、物质无非是各种物的总和,而物质就是从这个总和中抽象出来的。物质这个名词是一种简称,我们用这种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