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商务谈判中的文化障碍及案例分析

时间:2019-05-15 04:37:1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国际商务谈判中的文化障碍及案例分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国际商务谈判中的文化障碍及案例分析》。

第一篇:国际商务谈判中的文化障碍及案例分析

国际商务谈判中的文化障碍及案例分析

摘要: 随着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国际间的经济贸易往来与日俱增,谈判已成为国际商务活动的重要环节。国际商务谈判不仅是经济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也是文化之间的交流与沟通,而且文化因素的作用至关重要。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企业和单位所面临的国际商务谈判越来越多。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冲突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因此,我们有必要正确认识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背景及其差异,并在此基础上扬长避短,制定出合理的谈判策略,从而避免冲突的产生或激化,赢得谈判的成功

关键词:文化背景;文化障碍;价值观念

一、国际商务谈判与文化

国际商务谈判是指处于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商务活动的当事人,为满足各自需要,通过信息交流与磋商争取达到意见一致的行为和过程。谈判主体属于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或地区,谈判者代表了不同国家或地区的利益。同时,它还具有跨文化性。来自不同国家或地区的谈判者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谈判者各方的价值观、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交往模式、语言以及风俗习惯等各不相同,这些文化因素对国际商务谈判的成功与否都将产生直接的影响。既然跨文化交际在国际商务谈判中起着如此重要的作用,那么究竟什么是文化呢?形象地说:文化是“使一类人不同于另一类人的集体的头脑编程。正是他所谓的这种“心灵软件”、“集体程序”使得每个人都是自己文化氛围熏陶下的产物,使得人的行为举止受其文化制约,而文化又是通过人的行为予以体现。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这限制了人们对异国文化的理解。对文化差异缺乏敏感的人用自己的文化模式为依据来评价另一种文化中人们的行动、观点、风俗,往往会导致文化冲突。就国际商务谈判而言,如果参与双方来自不同文化的国家或地区,有着不同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这场谈判将不会轻松。对文化差异缺乏了解,准备不足以及处理不当,都会增加商务谈判难度,影响其顺利进行,甚至不欢而散。国际商务谈判是商务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跨越国界的活动,是谈判双方就共同感兴趣的商业问题进行磋商以达成共识。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谈判者有着不同的交际方式、价值观和

思维方式,这就意味着在国际商务谈判中了解各国不同文化,熟悉商业活动的文化差异是非常重要的。

二、跨文化商务谈判中文化障碍产生的原因分析

在单一文化背景下,谈判过程是可以预见、也是可以准确把握的。然而跨文化谈判则具有不确定性,更充满了挑战性,因为跨文化谈判是不同思维方式、不同沟通方式、不同行为方式之间进行的谈判行为。跨文化谈判失败的主要原因在于谈判双方缺乏对彼此文化背景的了解以及忽视文化差异对谈判的影响与作用。下面就案例中谈判失败的原因逐一进行分析。

(一)中西方人际交往观念不同

中国人谈判焦点不在于谈判主题,而在于建立长期合作的人际关系。因此,谈判初期双方谈论的内容涉及宽泛的议题及社交活动,直到彼此建立相互信任、增进相互了解之后才进入谈判主题。而对西方人而言,谈判焦点就在于实质性的内容,在于交易,而非人际关系。

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人,在人际交往中是非常看重感情和人情的。一方面,这源于中国人古老文化和和谐相处、友好往来、团结共事、合作互利的精神和观念。这种处世态度和人际关系有利于交往双方的进一步合作,对商人说来则有利于交易的成功。从这方面讲,这种观念和行为有其有益的一面。这也是为什么中国人求人办事总是礼数先行、中国商人与他人谈生意之前总是先宴请对方的原因。

利奈尔•戴维斯说得好:“在宴席上,人们常常谈论食品,交换一些十分正式的、表示敬意或友谊的词语。从低语境文化的视角出发,人们所谈论的事都不是与个人有关的,也不含有多少信息。人们只是在比其他场合更为精确地遵循一套礼仪规范。这包括彼此敬酒,同时使用一些与相互关系和当时场景相适宜的套话。„„交谈是愉悦而轻松的,来自高语境文化的赴宴者将此情景解释为:彼此之间的关系已经发展到可以开始谈生意或谈完生意的地步了。”

“合同属于低语境文化的文件类型。对于西方人说来,合同的含义全在于文

字之中。在签署合同之前,一位西方人肯定会审读小号字体印刷部分,这意味着他会十分仔细地关注合同细节以确保没有不利的条款隐藏在用以撰写合同的专用法律术语中。一旦表示赞同,合同就将牢牢约束签约双方,即使签约之后发生了双方都未曾预料的事也不可违约。例如,假如市场情况发生变化,其中一方因此而遭受损失来自低语境文化的签约方不会把它当成更改合同的理由。这种态度对于来自高语境文化的签约方却似乎是不公平的,后者总是习惯于将情景事态的因素纳入考虑之中。假如一个西方人从合同中获得了超过他事先预料的利益,他仅仅会认为他一直是好运相随。假如他亏损了,他就会认为是自己运气不佳。”

“假如签约双方有了争议,则低语境文化的交际者就会竭力通过参照合同条款来解决分歧。而高语境文化的交际者则会更有可能在精确的合同条款之外去考虑公关因素和情景因素。事实上,对于高语境文化的交际者说来,情景因素要比严密的合同条款更为重要。”

从上面这段论述中,可以清楚地看出,法制观念很重的西方人与人情观念很重的中国人之间在处理彼此关系和相互纷争时的巨大差异。当然我们也应看到,中国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随着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人们在保留人情观念中有益因素的同时,正在努力摒弃那种有害的极端人情观。

(二)中西方人时间观念不同

西方人在历史上率先进入工业化时代,科技和经济都较为发达,至今生产力水平已有了迅猛的提高,每一分钟都意味着新的产品问世、新的价值产生,由此而形成的快速的工作和生活节奏使他们深切感到“时间就是金钱”,而无休无止、尽最大可能地追逐利润是他们的奋斗目标,为此他们必须要节约和利用分分秒秒,去创造最大的价值,故而他们看重和珍惜时间,认真对时间进行规划安排,也十分守时。而东方人科技和经济的发展相对滞后,长期的以农业为主的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导致其生产和生活节奏缓慢,尤其因他们相对更重视形式、礼仪,不惜在繁文缛节上花费时间,因此他们远不如西方人那么珍惜时间,守时观念相当差。约会时间、计划安排等常常随意变动。对此,萨莫瓦评论道:

“当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走到一起来的时候,有关时间的观念和实践的运用也颇具有重要性。大多数来自西方文化的人是依据线性空间看待时间的。我

们是受时间约束的。我们的时间表和工作日程支配着我们的生活。德国人和瑞士人的时间意识甚至比我们还要强。对他们说来,火车、飞机以及一日三餐都必须始终准时。但有很多文化并非如此。在他们看来,是活动而非钟表决定人们的行动。” 

(三)中西方的价值观念不同

西方人特别尊崇个人主义,这源自于西方资本主义制度下生产资料以及财产的私有制观念。美国学者萨莫瓦说:“来自非洲某些国家或地区、古巴以及中国的人多半会认为,企业以及生产手段应当归国家或人民集体所有。另一方面,一些出生在美国或加拿大的人从小到大都会认为,生产手段应该归于拥有唯一业主身份的个人所有,要么归拥有共同业主身份的几个人所有,要么归合股经营公司的许多人共同所有。”在资本主义社会里,为赚得尽可能多的资产和钱财成为绝大多数人的奋斗目标,从而逐步形成以个人为中心的“个性主义”理念以及行为方式。在西方人的心目中,个人主义指的是这样一种信条,即个人的利益应该是至高无上的,一切价值观、权利和职责都起源于个人。它强调个人的能动性、独立性、个人意愿的表达以及个人的隐私性。在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个人意识是十分强烈的;个人的权利、财产、隐私、事业、目标等被摆在他人、集体、乃至国家之上,绝对不可分侵犯;而集体或团队的意识则相对淡薄。

集体主义,又称集体本位、集体意识或团队观念,是指看重集体利益、重视集体力量、强调集体作用、主张依靠集体、注重协作配合、提倡团结奋斗的观念。一般而言,贫穷落后的国家(尤其是非资本主义的发展中国家)、民族或种族通常都崇尚集体主义精神,甚至在美国文化影响下的非洲裔美国人也尊崇集体主义。据Triandis估算,全世界70%的人口生活在具有集体主义特征的文化中(Triandis, 1990:48)。这或许是由于他们都属于弱势群体,长期以来在经济、科技等领域的发展滞后不仅造成国家的经济基础薄弱,而且导致个人的能力与机遇的极大缩水,使得个人无论是与自然作斗争,还是谋求个人在社会中的生存和发展,都更加依赖于国家、他人或社会组织的集体力量。

在中国,数千年来中国思想文化特别是儒教、道教以及佛教历来强调“以和为贵”、尊崇“天人合一”、注重人情亲情和团结友爱的传统,是导致中国人看

重和依赖家庭、团体和社会力量的重要原因之一。

不同的文化、民族、国家拥有不同程度的个人主义或集体主义观念,这同样也表现为一个连续体,有些国家的人个人主义意识更强烈一些,有些国家的人则集体主义思想更浓厚一些。其中,经济越发达的国家,其个人主义观念越强烈;经济越不发达的国家,其集体主义意识越浓厚。

三、国际商务谈判障碍的案例分析

巴西一家公司到美国去采购成套设备。巴西谈判小组成员因为上街购物耽误了时间。当他们到达谈判地点时,比预定时间晚了45分钟。美方代表对此极为不满,花了很长时间来指责巴西代表不遵守时间,没有信用,如果老这样下去的话,以后很多工作很难合作,浪费时间就是浪费资源、浪费金钱。对此巴西代表感到理亏,只好不停地向美方代表道歉。谈判开始以后似乎还对巴西代表来迟一事耿耿于怀,一时间弄得巴西代表手足无措,说话处处被动。无心与美方代表讨价还价,对美方提出的许多要求也没有静下心来认真考虑,匆匆忙忙就签订了合同。

等到合同签订以后,巴西代表平静下来,头脑不再发热时才发现自己吃了大亏,上了美方的当,但已经晚了。这个是一个挑剔式开局策略的运用,在一开始的时候对对手的某项错误或礼仪失误严加指责,使其感到内疚,从而达到营造低调气氛,迫使对方让步的目的。本案例中美国谈判代表成功地使用挑剔式开局策略,迫使巴西谈判代表自觉理亏在来不及认真思考的情况而匆忙签下对美方有利的合同。

但是我与此同时我们更需要注意的是,这也是一个关于国际的商务谈判,其中就没有很好的运用我们上文中所提出的观点应该在谈判之前了解对方的文化,并且应该想好一旦迟到的情况下应该如何是好,如何地应对这种文化上的差异.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下另一个事例,同样是面对这种迟到的情况,日本的谈判代表是如何做的: 日本有一家著名的汽车公司在美国刚刚“登陆”时,急需找一家美国代理商来为其销售产品,以弥补他们不了解美国市场的缺陷。当日本汽车公司准备与美国的

一家公司就此问题进行谈判时,日本公司的谈判代表路上塞车迟到了。美国公司的代表抓住这件事紧紧不放,想要以此为手段获取更多的优惠条件。日本公司的代表发现无路可退,于是站起来说:“我们十分抱歉耽误了你的时间,但是这绝非我们的本意,我们对美国的交通状况了解不足,所以导致了这个不愉快的结果,我希望我们不要再为这个无所谓的问题耽误宝贵的时间了,如果因为这件事怀疑到我们合作的诚意,那么,我们只好结束这次谈判。我认为,我们所提出的优惠代理条件是不会在美国找不到合作伙伴的。”

日本代表的一席话说得美国代理商哑口无言,美国人也不想失去这次赚钱的机会,于是谈判顺利地进行下去。

四、结论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人们已意识到,跨文化谈判失败的主要原因在于谈判双方缺乏对彼此文化背景的了解以及忽视文化差异对谈判的影响与作用。在单一文化背景下,谈判过程是可以预见、也是可以准确把握的。然而跨文化谈判则具有不确定性,更充满了挑战性,因为跨文化谈判是不同思维方式、不同沟通方式、不同行为方式之间进行的谈判行为。首先,我们应正视并承认本民族以外的种种不同的民族文化;在继续弘扬本民族优良文化传统的同时,尊重其他民族的文化传统、社会习俗、风土人情,并虚心学习乃至接收吸纳其他民族的优良文化传统。其次,深入了解、认真研究其他民族文化的内涵和精髓,找出本民族文化与其他文化之间的异同,研究跨文化交际的内在规律,掌握跨文化商务谈判的知识、技能及正确策略,恰当运用这些技能与策略,在跨文化商务谈判中获得成功。

第二篇:国际商务谈判案例分析

案例

山东某市塑料编织袋厂与日本客商的谈判

1984年,山东某市塑料编织袋厂厂长获悉日本某株式会社准备向我国出售先进的塑料编织袋生产线,立即出马与日商谈判。谈判桌上,日方代表开始开价240万美元,我方厂长立即答复:“据我们掌握情报,贵国某株式会社所提供产品与你们完全一样,开价只是贵方一半,我建议你们重新报价。”一夜之间,日本人列出详细价目清单,第二天报出总价180万美元。随后在持续9天的谈判中,日方在130万美元价格上再不妥协。我方厂长有意同另一家西方公司做了洽谈联系,日方得悉,总价立即降至120万美元。我方厂长仍不签字,日方大为震怒,我方厂长拍案而起:“先生,中国不再是几十年前任人摆布的中国了,你们的价格,你们的态度都是我们不能接受的!”说罢把提包甩在桌上,里面那些西方某公司设备的照片散了满地。日方代表大吃一惊,忙要求说:“先生,我的权限到此为止,请允许我再同厂方联系请示后再商量。”第二天,日方宣布降价为110万美元。我方厂长在拍板成交的同时,提出安装所需费用一概由日方承担,又迫使日方让步。

请分析下列问题:

(1)我方厂长在谈判中运用了怎样的技巧?

(2)我方厂长在谈判中稳操胜券的原因有哪些?

(3)请分析日方最后不得不成交的心理状态。

分析:

(1)我方厂长在谈判中运用了进攻性的谈判技巧,谈判中态度强硬,从容不迫。使谈判主动权始终掌握在我方的手中。

(2)原因1我方事先掌握了日方编织袋生产线的准确的市场价格,使得日方难以利用信息不对称性来谋取暴利。2我方故意做出同另一家西方公司的洽谈联系,使得日方在心理上产生竞争压力。3我方态度强硬,从容不迫,给日方传递的信号是这个谈判不管成功与否,对我方并不会产生什么影响,不是势在必得的。这样综合起来,使得日方最后要做出让步。

(3)1日方的编织袋生产线这个产品并不是仅此一家,还有来自日本和西方的同行的竞争,而且中方的谈判人员有意同其同行进行洽谈联系,使得日方产生心理上的压力。2中方谈判人员了解其产品的准确市场定价,而且态度强硬,并不着急成交。而日方却又面临来自同行的竞争压力,如果不尽快成交,恐会被同行抢生意。3日方此前在中国并没有成功谈判先例,在利润可观的基础上就可以选择成交,如果太贪婪,恐怕会失去整笔生意。

第三篇:经典商务谈判案例及分析

经典商务谈判案例及分析

①[日期:2009-08-25 11:17]

来源:中国网职场频道 作者:

[字体:大 中 小]

商业谈判是最常见的商业活动之一,在买卖交易、企业兼并、技术引进乃至各种商业冲突中,人们都可能采取谈判的手段来解决问题,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商业谈判就是在谈判的双方进行的情报博弈。在这场博弈中起重要作用的因素不仅仅有谈判者的口才、素质、公司的实力地位,更重要的是各自所掌握的相关情报。在本文中将要介绍的就是商业谈判中的一些运用情报策略取得谈判胜利的案例。◆掌握情报,后发制人

在某次交易会上,我方外贸部门与一客商洽谈出口业务。在第一轮谈判中,客商采取各种招数来摸我们的底,罗列过时行情,故意压低购货的数量。我方立即中止谈判,搜集相关的情报,了解到日本一家同类厂商发生重大事故停产,有了解到该产品可能有新用途。再仔细分析了这些情报以后,谈判继续开始。我方更具掌握的情报后发制人,告诉对方:我方的货源不多;产品的需求很大;日本厂商不能供货。对方立刻意识到我方对这场交易背景的了解程度,甘拜下风。在经过一些小的交涉之后,乖乖就范,接受了我方的价格,购买了大量该产品。

▲评点:在商业谈判中,口才固然重要,但是最本质、最核心的是对谈判的把握,而这种把我常常是建立在对谈判背景的把握上的。

◆制造虚假情报,声东击西

某工厂要从日本A公司引进收音机生产线,在引进过程中双方进行谈判。在谈判开始之后,日本公司坚持要按过去卖给某厂的价格来定价,坚决不让步,谈判进入僵局。我方为了占据主动地位,开始与日本B公司频频接触,洽谈相同的项目,并有意将此情报传播,同时通过有关人员向A公司传递价格信息,A公司信以为真,不愿失去这笔交易,很快接受我方提出的价格,这个价格比过去其他厂商引进的价格低26%。

▲评点:在一条路走不通的时候,往往应该去探索另一种方法,在本例中,我方运用了传播假情报,获取了主动权,取得了胜利。

◆掌握环境情报,以静制动,静观其变

1987年6月,济南市第一机床厂厂长在美国洛杉矶同美国卡尔曼公司进行推销机床的谈判。双方在价格问题的协商上陷入了僵持的状态,这是我方获得情报:卡尔曼公司原与台商签订的合同不能实现,因为美国对日、韩、台提高了关税的政策使得台商迟迟不肯发货。而卡尔曼公司又与自己的客户签订了供货合同,对方要货甚急,卡尔曼公司陷入了被动的境地。我方根据这个情报,在接下来的谈判中沉着应对,卡尔曼公司终于沉不住气,在订货合同上购买了150台中国机床。

① http://www.luckup.net/show.aspx?id=99565&cid=31 ▲评点:在谈判中,不仅要注重自己方面的相关情报,还要重视对手的环境情报,只有知己知彼知势,才能获得胜利。◆厚积薄发——养兵千日,用兵一时

80年代我国光冷加工的水平较低,为改变这种状况,国家决定为南京仪表机械厂引进联邦德国劳(LOH)光学机床公司的光学加工设备。南京仪表机械厂的科技情报室马上对劳公司的生产技术进行了情报分析。在与劳公司谈判时,劳公司提出要对我方转让24种产品技术,我方先前就对劳公司的产品技术进行了研究,从24种产品中挑选出13种产品引进,因为这13种产品技术已经足以构成一条先进完整的生产线。同时我方也根据对国际市场情报的掌握提出了合理的价格。这样,我国既买到了先进的设备又节约了大量的外汇。事后劳公司的董事长R·柯鲁格赞叹道:“你们这次商务谈判,不仅使你们节省了钱,而且把我们公司的心脏都掏去了。”

▲评点:在平时注意对情报的收集和处理,在谈判中往往能够游刃有余,获得成功。◆获得有用情报,正确认定价值

1982年,石家庄市第三印染厂准备与联邦德国卡佛公司以补偿贸易形式进行为期15年的合作生产,规定由外方提供粘合衬布的生产工艺和关键设备。该工艺包含了大量的专利。初次谈判的方要求我方支付专利转让费和商标费共240万马克。我方厂长马上派人对这些专利进行了专利情报调查。调查发现其中的主要技术——“双点涂料工艺”专利的有效期将于1989年到期失效。在第二轮的谈判中,我方摆出这个证据,并提出降低转让费的要求,外商只得将转让费降至130马克。▲评点:在我国的技术引进中,常常为了一些价值低廉的技术付出巨额的投资,在技术转让的谈判中往往不能据理力争,如果在谈判之前多掌握些合理的情报,也许结果会完全不同。◆掌握历史情报,逼出谈判底牌

我国某厂与美国某公司谈判设备购买生意时,美商报价218万美元,我方不同意,美方降至128万美元,我方仍不同意。美方诈怒,扬言再降10万美元,118万美元不成交就回国。我方谈判代表因为掌握了美商交易的历史情报,所以不为美方的威胁所动,坚持再降。第二天,美商果真回国,我方毫不吃惊。果然,几天后美方代表又回到中国继续谈判。我方代表亮出在国外获取的情报——美方在两年前以98万美元将同样设备卖给以匈牙利客商。情报出示后,美方以物价上涨等理由狡辩了一番后将价格降至合理。

第四篇:国际商务谈判引导案例

【引导案例】

2004年4月,国务院召开专题会议,就发展高速铁路和机车装备问题提出一个重大指导方针:“引进先进技术,联合设计生产,打造中国品牌。”在“中国铁路”这个世界最大的棋盘上,一场需要深谋远虑、大智大勇的大国博弈开始了。

中国决定海纳百川,博采众长,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技术道路。于是,掌握和代表着当今世界高铁技术制高点的四大跨国集团:德国西门子、法国阿尔斯通、日本川崎重工和加拿大庞巴迪纷至沓来,进入中国的旋转门。红地毯上出演了真诚而热烈的美酒加咖啡的欢迎仪式,中国东道主们个个西装革履,彬彬有礼——因为他们都是地道的“学生辈”。改革开放以来,何华武、张曙光、郑健以及铁道部领导和高层技术人员都曾多次到这几个国家或留学、或考察访问、或参加相关学术会议。那时他们还年轻,坐在西方的高速列车上,风一样的速度让他们眼界大开,激动不已——火车原来可以跑得这样快呀,“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的模式原来可以改变,牵引动力可以分散到各个车厢啊!他们不断向东道主表达着真诚的敬意,同时又觉得脸上一阵阵潮红,中国的火车何年何月才能赶上西方的速度啊?

可以肯定,当时他们谁都没有预料到,这个激动人心的时刻来得这样快,这个伟大的历史使命竟然是在自己的手上完成的。改革开放,为他们缔造人生辉煌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

那是2004年初夏的早晨,学生和老师分坐在谈判桌两侧。1

中国“学生”们注意到,座中的德国老师们不仅鼻子最高,神情也相当倨傲。他们确实有恃才傲物的资本——德国高铁堪称世界一流,他们的精密制造技术也一向是称雄世界、无可匹敌的。

中方郑重表示,希望引进各国高铁机车车辆制造的先进技术,不过,张曙光明确表示:“参观过故宫的外国朋友都知道,进入中国大门是有门槛的。我们的门槛就是:整个市场只有一个入口,不搞“诸侯混战”。整个中国只有一个买主,就是铁道部。从整车技术到任何一个零部件,都由铁道部代表中国政府,统一招标、统一向制造商下订单。”同时他郑重地约法三章:“要想进入中国铁路市场的外国朋友,必须实行关键技术全面转让,必须使用中国品牌,实行本土化生产,必须价格合理……”

行事谦恭的日本人频频点头,性情浪漫的法国人报以灿烂的微笑,表情深沉的加拿大人不动声色,只有盛产哲学家的德国人保持着“哲学式”的孤傲。在他们看来,一流的德国高铁技术是中方非买不可的。万万没想到,两个月后,铁道部一位负责人严肃而又不失幽默地对西门子公司谈判代表说:“你们德国人长着方脑袋!”

连德国人都不好意思地笑了,那笑容分明含着几丝苦涩——因为他们出乎意料地出局了。

那些日子,长春客车公司同时拉住法国阿尔斯通和德国西门子分别谈。那意思很明白,谁的价格优惠就跟谁合作。但过于自信的德国代表根本没把法国对手看在眼里,也完全不考虑中方意

愿,“方脑袋”和大鼻子挺得高高的,就是不肯圆通,咬住每列原型车单价3.5亿元人民币、技术转让费3.9亿欧元的天价,死不松口。

他们的一口价就是“底线”,天下哪有这么做生意的?

所有谈判进程当然都在铁道部的密切关注之中。开标前夜,即2004年7月27日,双方依然没有达成协议。深夜,张曙光亲自出面斡旋,话说得语重心长和直截了当:“作为同行,我对德国技术是非常欣赏和尊重的,很希望西门子成为我们的合作伙伴,但你们的出价实在不像是伙伴,倒有点半夜劫道、趁火打劫的意思。我可以负责任地表明中方的态度:你们每列车价格必须降到2.5亿元人民币以下,技术转让费必须降到1.5亿欧元以下,否则免谈。”

德方首席代表靠在沙发椅上,不屑地摇摇头:“不可能。” 张曙光坚定地说:“中国人一向是与人为善的,我不希望看到贵公司就此出局。何去何从,给你们5分钟,出去商量吧。”

“方脑袋”确实像个撬不开的钱匣子,商量回来,脑袋仍然很“方”,没有一点圆通的余地。

第二天早晨7时,距铁道部开标仅有两个小时,长客宣布,他们决定选择法国阿尔斯通作为合作伙伴,“双方在富有诚意和建设性的气氛中达成协议”。

大梦初醒的德国人呆若木鸡。早餐桌上,得意洋洋的法国人品着香甜的咖啡,还不忘幽了德国哥们儿一默:“回想当年的滑

铁卢之战,今天可以说我们扯平了。”

“德国人从中国的旋转门又转出去了”,消息传开,世界各大股市的西门子股票随之狂泻,放弃世界上最大、发展最快的中国高铁市场,显然是战略性的错误。西门子有关主管执行官递交了辞职报告,谈判团队被集体炒了鱿鱼。

第五篇:国际商务谈判期末案例

国际商务谈判期末案例

案例一:经理层的尴尬

这个案例主要是针对管理层在谈判中有关信任的讨论与分析。我们身处于一个商业高度发达的信息社会里,在这个市场上的所有公司都在竞争的激流里碰撞、牵制、合作和淘汰。本案例的公司就处于一个竞争对手林立的时期,其主要的买家(军方和政府)的购买量逐渐下降,为了缓解压力避免淘汰,决策者裁减员工25%、资本支出削减75%和巨大的人事调动。

在这样的背景下,面临最大压力的是经理层。经理层上面有董事会,直接将目标下达到经理层。在我们的现实的公司企业中,董事会是订立目标,并加以期限让经理层完成,如国外的日化巨头宝洁。而且董事会给出的实现目标的条件是有限的,很少在乎你实现目标的过程,最看重的是你能否实现目标和超额完成多少,这样的压力直接加在经理层上。案例中董事会要求总经理在第二年提高利润增长幅度,并且明确告诉总经理如果不能实现这一目标,董事会将要求总经理辞职。而且在这一年里,实现设备的更新和扩充是不现实的而且董事会更加不会通过巨额的资本投入。所以重重的压力就压在了经理的身上。在总经理接到目标后,需要将这个方向与同级与下级开会讨论分析,制定适合的计划并将更细的任务分配下去,案例中总经理接到任务后立即在经理层召开会议,商讨如何完成董事会定下的目标。

在这样的背景下,会议毫无疑问是要举行的。但这个经理层讨论组中,人与人之间的信任程度高低是这个会议是否成功的关键、是这个目标任务分配是否顺利的关键、更是能否完成让公司完成目标的关键。本案例中讨论的重点就是信任程度的高低与结果好坏的关系。

1.在谈判中,低信任水平小组。

低信任水平小组的成员拒绝深入探讨公司面对的局面,他们会在会上所做的是不断指责总经理和董事会的短见。最后的结果是总经理无法按照董事会的意图使参会人员达成一致,无奈之中只好采用强硬手段再加上解雇的暗示来形成一个决议。而副总经理们十分不情愿地在少数几个方案中选出一个方案,进一步压缩生产线,重视利润率高的产品生产,或者再一次大幅度裁员。

在工作学习中,这样低信任水平讨论“小组”的情况比比皆是。1996年娃哈哈与达能达成合作协议,在长达十年的合作里两边并没有培养出较高的信任水平。在十年后,达能欲低价收购娃哈哈时,娃哈哈与达能断裂合作,并爆发了相互指责的口水战。娃哈哈指出他们原本合作的目的是以市场换取技术,但在与达能长达十年的合作中并没有在达能身上取得很好的现金生产技术,故合作断裂;达能则表示娃哈哈违反了当初的合作协议,没有很好的完成当初说好的,故合作中断并将娃哈哈送上法庭。可见在此案例中两者是合作者,就像一个讨论组中的两个人。他们互相指责对方的不对之处,并没有提出对于合作有益的建议。他们之间的合作断裂可见他们之间的信任水平极低,而且可以说是无信任水平。

另一个例子在生活中经常发生。在旅行中经常会在这样、那样的选择中进行成员之间的小组讨论。低水平信任程度对讨论的过程与结果有着巨大的影响,如前一年本人和三友人出国旅游时,开始我们之间并没有培养出高水平的信任程度,所以在刚刚到达国外的第一站讨论如何进行旅游路线时,发生了不愉快的经历。有人提出自驾车先向南行驶、有人反对并表示搭乘公共交通向中部进发、而我的建议是选择自驾车先在首都停留几天休整一下再出发。在各种意见中我们出现了抱怨与不满,有事还有简单的指责。在低信任水平影响下,我们没有提出很好的建议(不过很快我们就调整好了)。

在上面的两个企业与生活的例子中,我们得出低信任水平讨论小组出现的原因:a.在有压力的情况下,组员间互相埋怨,无法从整体情况出发分析情况。B.他们不愿意再遇到困难是承担责任,因为他们认为责任不是个人的,没有集体意识。C.他们的目光比较受限制,仅仅看到目标而不愿提出可行的方案。

2.在谈判中,高信任水平小组。

他们在分析公司面对的问题时表现出充分的理解,尽管他们也对不能实现设备的广信和扩充表现出失望的情绪。他们提出了一些有助于公司长远发展的方案:将附近空闲的厂房出租,更多的使用半加工和全部完工的产品等。经理们还提出选择有市场前景的新产品,加快这些产品从开始到生产的进程。他们还同意重新修订短期和长期的计划,并打算向董事会提出他们的全新观点。

因为好的例子很多,比如很多大型跨国集团的管理层内部都有很高的信任程度,比如宝洁、联合利华和麦当劳等。他们的企业文化中很强调的就是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极力在公司内部营造出家庭的气氛提高员工之间的信任程度。如麦当劳,在入职时每一位员工都会进行入职培训,开始就让每一个基层员工有一种信任度。在进一级的晋升中,还有各种的培训加强你与管理层的信任度。所以在麦当劳工作中,如果遇到一些难题而且需要多人合作解决时,每一个成员都极少指责对方,反而是积极提出解决方案和着手开始解决难题。

经过分析高信任水平小组,得出以下原因。a.彼此的信任度高,是他们互相帮助,重视集体利益。b.他们的目光不只放在一个目标上,而是把注意力放在一系列的目标上,既有短期的也有长期的。c.他们能虚心的听取各种方案,选出有希望的方案,并制定出可行的行动方案。D.他们善于各部门融合在一起,是每个部门都发挥自己的作用。

此案例我们首先要认识什么事信任。有人有一下解释:向别人暴露你的易受伤之处,而此人的行为不在你的控制之下。如果此人滥用或者没有能够保护你的易受伤之处,你讲因此而遭受惩罚,损失或者被剥夺幸福和快乐;如果此人按照你的意愿行事或者保护了你的易受伤之处,你可能获得利益,回报或者满足将大大超过你所受到的伤害。我们也知道信任是决定人们关系的基本因素,所以在以上案例中信任在讨论小组才有如此大的影响作用。

我们最像知道的是如何增进相互信任,提出以下几点建议:a.在教育培训中,建立信任奖励机制。B.通过彼此间在信任行为上的训练,逐渐在人们的观念上建立信任的信心。C.在谈判中,如果有不信任的情绪存在,不要回避而应当与对方开诚布公地讨论引发不信任的原因是什么,因为不信任是由于相互不理解和误会造成的。D.通过制定规章制度争抢人们对相互信任的信心。

案例二:公司政策

本案例的内容是汤姆的车子损坏了,向调停员协调保险赔偿的金额多少中,汤姆如何利用对方保险公司的政策尽可能争取多的赔偿。

第一回合:开始调停员出价3300美元,汤姆表示要4000美元。调停员表示不可接受,汤姆表示价格不是最重要,他只是需要一个合理的赔偿。调停员表示最多3500美元,这是公司政策规定的。

在第一回合的谈判中,汤姆给出了心中的理想价格4000美元。而对方调停员表示他必须按照公司的规定,最高只能给出3500美元的价格。从中我们可见两人都有其理由,我们并不能怪责调停员太抠门,因为调停员也只是公司的一个员工,其必须按照公司的政策行事。

所以在第一回合中,汤姆似乎处于劣势。但汤姆把握了谈判的最基本的一点,就是坚持自己的目标,并不容易的放弃。

第二回合:汤姆表示太低,让对方告诉其3500美元是如何计算出来。对方表示3500美元是公司政策最高的赔偿金额,对方可以接受也可以拒绝。汤姆表示对对方的理解,尊重对方按照公司政策行事。然后再约对方调停员其他时间再商谈。

在第二回合的谈判中,对方调停员表现出对谈判不耐放的态度,告诉对方要么接受要么拒绝。此时汤姆表现出理解和尊重的态度,这非常符合谈判中的合作原则谈判法:a.对事不对人。B.着眼于利益而非立场。c.创造双赢方案。D.引入客观评判标准。汤姆在这一回合中,做到了理解对方,让对方有了重新回到谈判桌的信心。然后汤姆表示另约时间再谈判。

第三回合:汤姆非常尊重对方调停员对公司政策的坚持,所以利用公司的政策将价格一步步提高到自己的理想水平,并且取得了令自己也没想到的高赔偿。而且在达到此目的的前提是没有损害调停员对公司政策的坚持,所以调停员接受了汤姆的最终价格4012美元的赔偿。

在这一个回合中,汤姆站在了理解和尊重调停员坚持公司政策的基础上,对对方公司的政策进行了深入的了解。汤姆的做法有以下的优点:对对方的理解,使得对方重新回到了谈判桌进行谈判;控制好对方的谈判情绪,使对方不会对自己反感,从而可以有更大的空间达成自己的目标;加强了交流,并着眼利益而非立场,这样使对方调停员理解汤姆的争取并不是针对其个人,而是对自己利益的一种争取;创造了双赢的方案,汤姆抓住了对方调停员对公司政策的坚持与不退让的心理,根据对方公司的政策一步步提出自己的利益争取点,这样既不伤害对方,也达到了自己对赔偿金的要求,这是一个双赢的方案。所以在这个案例中,汤姆是一个成功的谈判者。

对上面两案例的总结

作为一名谈判者,我觉得首先要有强烈的目标意识,然后并不需要咄咄逼人,要表现出更多的理解谈判对方,并从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让对方能意识到要创造一个双赢的方案,而不是你死我活的争夺战。我希望我们都能成为一名合格的谈判者。

下载国际商务谈判中的文化障碍及案例分析word格式文档
下载国际商务谈判中的文化障碍及案例分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商务谈判案例分析

    案例分析 案例:我国某冶金公司要向美国购买一套先进的组合炉,派一高级工程师与美商谈判,为了不负使命,这位高工作了充分地准备工作,他查找了大量有关冶炼组合炉的资料,花了很大的......

    商务谈判案例分析

    初赛案例 谈判A方:武汉天星公司 谈判B方:上海华联超市 谈判背景: 从2003年12月初开始,在短短两个月时间内,武汉天星公司不仅创立、生产了“老汉口”牌方便热干面,还在武汉中百仓储......

    商务谈判案例分析

    商务谈判 案例: 美国钢铁大王戴尔.卡耐基曾经有这样一个谈判。有一段时间、他每个季度都有10天租用纽约一家饭店的舞厅举办系列讲座。在某个季度开始时,他突然接到这家饭店的......

    商务谈判案例分析

    商务谈判案例分析 谈判双方: A公司――国内某著名商用车公司 B公司――欧洲著名汽车设计企业 案例背景: A公司是国内某著名商用车公司,在进行某款商用车开发时,要进行整车外流......

    商务谈判案例分析及个人小结

    市场082朱广洋Y02108204 商务谈判案例分析及个人小结我选的是环形灯生产技术与设备引进的联合谈判这个案例,案例简介如以下所述: 北京A工厂要引进环形灯生产技术及设备,并委托N......

    国际商务谈判案例(合集五篇)

    例五 江苏某工厂、贵州某工厂、东北某工厂、北京某工厂要引进环形灯生产技术,各家的产量不尽相同,北京某进出口公司是其中某一工厂的代理。知道其它三家的计划后,主动联合这三......

    国际商务谈判及礼仪

    国际商务谈判及礼仪 ————结课论文 姓名:赵玉波学号:20134190510 缺勤数:三次 (其中有两次是上了一节课) 如今国际贸易与市场经济在高速发展中。商场就如同战场一样,各......

    商务谈判案例分析总结报告

    商务谈判案例分析总结报告 案例背景引入 我方开诚布公地介绍了我方红豆的情况:新货库存不足,陈货偏多。价格上新货要高一些,因此希望日方购买去年的存货。虽经再三说明,日方仍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