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校课堂教学案例(推荐)
《最后一课》教例 原州四中 李晓科
这是《最后一课》的第一个教时,学生已经预读课文,了解过课文故事中的背景。
一、阅读,思考。(15分钟)思考题:韩麦尔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
要求:阅读全文。综合全文内容,根据思考题表达见解。自读课文15分钟,并拟出发言要点。(学生活动)
二、讨论,朗读。(30分钟)
1、学生发言,认为韩麦尔先生:
①是一个可怜的人②是一个原先不大负责的人③是一个严厉的人④是一个普通的人⑤是个温和而严肃的人⑥是一个有勇气的人⑦是一忠心耿耿的人⑧是一个爱国的人⑨是一个留下了高大形象的人……
2、教师调控,组织讨论三种“见解”。
①韩麦尔是一个普通的人②韩麦尔是一个“可怜”的人③韩麦尔是一个爱国者。
①韩麦尔先生是一个普通的人:
镇上的一位教师。平平常常工作了40年,课堂教学的管理水平不大高。有时还“玩忽职守”……
②韩麦尔先生是一个“可怜”的人:最后一次上课。明天就要永远离开这个地方。一动也不动地瞪着眼看周围的东西。脸色惨白,话说不下去。教了一节课又一节课…… ③韩麦尔是一个爱国者:
换上礼服,纪念这最后一课。自责及对阿尔萨斯人直率的批评。赞美法语。说明语言好比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恨不得把全部知识都教给我们。内心的极大悲痛。使出全身的力量写“法兰西万岁!”(课文七处点至韩麦尔先生的爱国。)
在讨论中重点放在第③种“见解”。结合讨论,诵读韩麦尔先生的大段独白,诵读课文最后一部分,想象、描述这一精彩的特写镜头,体会其中的情感,掀起课堂教学的高潮。
3、讨论,点拨。
作者为什么样不把韩麦尔写成一个“高大”的“英雄”,而让他以一个普通人的身份出现? 教师点拨:
正因为普通,韩麦尔先生才能够代表千万的法国人,他那热烈深沉的爱国情感,才能被理解成是所有法国大众所具有的,才能使这篇小说所表现的成为整个法兰西民族的共同心声…… 教师总结:
本案例是一个很好的案例,较好地说明,教学环节不能太多,实际上教学环节多,学生摸不着脑袋,也是无效的教学。这个案例具体好在那里?
切入的角度好。教师扣往作品“一点两线”(“最后一课”的激情点和两个人物的思想发展线)这一艺术构思,开课便切入到一个主要人物身上,一线以串珠,相当成功地拎起了一连串的教学内容。
讲析的角度好。教师变逐段讲析为选点突破,将选点突破设计成多角度透视。通过“韩麦尔”这个点,不仅立体地多侧面地透视到人物的方方面面,还透视到课文的人物塑造艺术、结构艺术,主题表达艺术。这又是一个角度的“一线以串珠”。
控制的角度好。教师设计的线条明晰,引导学生从三个侧面理解人物形象。对初一的孩子们来说,这叫适度。从教师把握的讨论内容看,具有相当的精度,从教学内容来看,有着较大的浓度。整个教例显得丰满、流畅,对“韩麦尔”的讨论联结着每一个教学步骤,这也是“一线以串珠”。
从此教例看来,名篇教学的最佳意境似乎应该是:在明快单纯的教学视点中激荡出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
应该说语文教学就是语与文的教学,你要有所选择,侧重文还是侧重语,不能什么都讲。对于经典文章首先要注意教学要关注文,也就是文章的内容,通过文章内容来熏陶感染学生,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而一般文章就根据你的理解,你要么关注文,要么关注语,也就是完成语文任务:听、说、读、写就好了。多给学生以语言知识,或者是多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学生学得愉快,且受到了爱国主义熏陶。
第二篇:高校辅导员案例
特殊学生管理
一个“8分”学生的成长故事
案例概述
他来自于新疆库尔勒市,他是一名身高185cm的风华正茂的青年,他是一个桀骜不驯的孩子......2007年8月我们结下了师生缘,从得到学生的信息起我就知道这个边疆孩子是我要重点关心和引导的对象,这是作为老师的职业的潜在意识,也是作为一名老师的职责与义务的要求所在。然而现实中这个孩子比我想象的还要糟糕:开学伊始他毫无组织性、纪律性,学生的每次早操、课堂点名和班级会议等集体活动他都无故缺席;第一次入学模拟考试时他数学仅仅考了8分,这是我们年级唯一名考试成绩为个位的学生......面对这样的学生,四年来我通过四年的循序善诱的引导与他自身努力的下,那个桀骜不驯的库尔勒孩子学习成绩在大二时由原来的8分提高到78分,那个经常旷课迟到早退的调皮生已经变成班级的积极的骨干分子。由于的他的出色表现在大三时获得了校级优秀学生干部、省级优秀大学生等称号。在大四基点结算时他顺利的获得了毕业证和学位证书,在实习面试的时候他也出色的求得了北京中印物资贸易有限公司一职.....总之在北京化工大学北方学院的四年里这个原来只有“8分”的学生不断成长,“璞玉已成器”。
案例分析
这是大学辅导员在学生管理工作中面对特殊学生成才教育的典型案例。当我们面对学业困难学生的时候,特别是来自生源地为边疆的学生,秉持着不抛弃不放弃的原则,在管理与育人时深入了解学生,量体裁衣,制定符合学生自身发展规律的育人计划。具体分析如下:
(一)在高校学生的管理中对于学生的信息应该充分分析,实施分层管理,特别是对于特殊化的学生要有敏感度。正如案例中所提到我们在开学初对于得到的第一首资料进行学生分类管理,对于来自新疆学生,学业上是困难生我们应该高度重视,在感情上寻找与学生的契合点,努力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以此保障其他工作的开展。
(二)在大学生中普遍存在学生的倒退现象,如案例中的学生在行为上缺乏组织性、纪律性;在学习动机上缺乏主动性。针对此只有通过对学生的深层次分析,帮助他们找寻目标。在确立目标后通过对学生不断地的内部与外部的自我强化达到我们育人的目的。
(三)在独立学院教育环境下,学生普遍具有个性化,灵活的特征。在特殊学生的管理上我们更应该结合自身的特点,尽量避免统一化管理,通过发挥他们的优势来激励他们,更好的完成自身的成才目标。
解决办法
理论依据
首先打破以往辅导员在教育中的角色定位,建立现代型平等的师生关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引导作用;
其次从认知角度上通过教育引导学生使其确立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学习观等,在此基础上寻找学生的成就动机,确立自身的人生目标;
再次在处理“培养什么人”和“怎么培养人”的矛盾时,根据学生的具体需求对学生量体裁衣建立一个符合自身的大学职业生涯目标,通过阶段化的管理不时的对目标进行调整从而完成大学生涯的规划;
此外在具体的指导实践中实践中充分利用外部强化形成效能感,通过群体作用实现学生的自治由外部到内部的转换过程;为了更好的提升学生动机和自信,我们应该通过心理测试使其认识自身的长处,因为每个特殊群体孩子身上都有其闪光点,这就是我们施教的支点。我们需结合学生特点设臵平台发挥学生的优势,通过评价机制不断地的深化。
过程方法
(一)由于该生来自边疆,为了实现平等的交流,我在与之沟通时坦诚相待,无话不谈。每次交流我都真诚、耐心地与其沟通交流,达到共情的效果。其实这个过程是漫长的,起初我们的交谈只是简单的寒暄,直到3.14事件时,我每天和他进行思想交流,给他家里联系报平安,暑假期间不断地与他电话交流。通过我对他的无微不至的关怀,我们的关系逐渐融洽,在外他管我叫老师,私下他管我称作姐姐。
(二)经了解我得知他在上大学之前根本无心学习,一切只是为了父母,高考也是侥幸才考上的,求学也是为了父母的期许而来,纯粹是满足父母的心愿。在发现他的学习动机与动力存在严重的问题之后,我通过讲述自己的大学经历,循序引导,使他在心理上端正对大学的生活和学习的态度,激发他的内在动力,制定自己大学的职业生涯规划。
(三)在该生的整个四年生活中我不断地为该生创造环境:大一期间建立班级学习小组的制度,通过合作型学习使他在民主、平等的氛围获得知识;大二时我给他配臵了认真负责的学生对其全面的帮助,给他耐心地讲解学习上疑问;大
三、大四时我请优秀毕业生给予专业、就业指导,使其明确自己的学业与职业目标。正是在这样的机制中不断发挥同伴人的群体作用,从而极大地鼓舞学生的信心。
(四)实施“闪光教育”。通过MBTI测试,从性格类型分析结果上看,他性格类型是外向、感觉、情感、判断型,这种性格类型的特点是比较细心、感情丰富,同时有管理方面的潜力。在得知他喜欢体育运动后,我推荐他加入学院的学生会;安排他组织专业篮球比赛;推荐他参加学校大运会集训营,两年的艰苦的训练成为大运会的骨干分子,获得了河北省优秀运动员的荣誉称号,他所在的团队也获得了北京市大学生篮球赛一等奖。终于,他在自己的大学舞台上成了一颗耀眼的明星!
结果评价
四年的光阴渐渐逝去,那个桀骜不驯的库尔勒孩子已慢慢成熟。下表就是四年来该生的阶段化培养计划与实施情况。
表1学生的阶段化培养计划与实施情况
在大学期间在我院的儒商教育理念下,该生在实习中所表现出诚实守信等道德品质为他求得了北京中印物资贸易有限公司一职;通过学习能力不断提高,学习成绩在大二时由原来的8分提高到78分,他顺利的获得了毕业证和学位证书;那个经常旷课迟到早退的调皮生已经变成班级的积极的骨干分子。由于他发挥了自己的优势,具有着较强的交流与合作能力为自己获得了校级优秀学生干部、省级优秀大学生等称号。记得他在离开学校的时候,他流着眼泪和我说,他很高兴来到北方学院学习,要不是我对他的关心与引导,恐怕他现在只能肄业在家。我十分感动,我深知我的学生是通过自己不断地努力获得了成功,“璞玉”到“器”的转化过程。
经验与启示
上述的这一案例分析了高校辅导员在面对学业困难的学生管理时只有深入、耐心地去了解学生的真实情况,才能“对症下药”,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从中引发了几点思考:
首先,对学业困难学生的真实情况应切实深入、耐心的了解。长期以来,高校辅导员一直对边疆学业苦难学生的教育方式的不甚恰当、或是耐心程度不够,导致我们在教学中往往急于求成,过多的追求学校和社会的育人目标。事实证明每一位学业有困难的学生都有深层次的原因,我们只有深入的、耐心的了解学生,才能结合学生的需要帮助的他们进步提高。
其次,帮助学业困难的学生寻找自我价值取向的成就动机。我国的大学与高中教育模式的差异导致学生对于自己的要求不够严格。大学生在新生时期往往由于通过十年的寒窗苦读完成了他们的此一阶段的人生目标,特别是家庭条件好、基础比较差的学生来说由于缺乏自信,没有很好的人生规划。对于他们的培养,我们应该营造公平的教育环境,更多的从他们的自身挖掘他们的潜力,通过内部与外部的不断强化,达到育人的目的。
最后,大胆为特殊群体搭建前进平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在具体的工作中认真分析特殊群体的长处,针对他们的特长给他们提供展示自
我的机会,让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逐渐找回自信。正如马克〃吐温曾说过:“我可以为一个愉悦的赞美,而多活两个月。”
第三篇:高校火灾案例
纵观高校火灾成因,尤以电器火灾突出。不安全用电、乱拉乱接电源线,电线老化,违章使用大功率电器,使用不合格电器,电器长期处于运行或待机状态等直接导致了火灾的发生。综合分析高校发生电器火灾的主要原因如下:
一、私自乱拉电源线路。违章乱拉、乱接电线,容易损伤线路绝缘层,引起线路短路,从而引发火灾事故。
【案例1】:2003年2月11日,某大学8号楼学生宿舍发生火灾,经调查为宿舍内私拉电线短路所致。
【案例2】:2008年3月19日下午4点左右,南京某高校3号男生宿舍楼突然起火,猛烈的大火很快将整间宿舍烧个精光,所幸没有人员受伤。据调查,这个宿舍存在着私拉电线的现象,当天下午宿舍内的电脑又一直没关,电脑发热引发了火灾。因此,大学生要遵守学校规定,不乱拉、乱接电源线,坚决避免因乱拉、乱接电线而引发火灾。
二、违章使用大功率电器。高校的建筑物、供电线路、供电设备,都是按照实际使用情况设计的,在宿舍内违章使用大功率电器,如电炉、电饭锅、电吹风、电热杯、热得快等,使供电线路过载发热,加速线路老化而引发火灾。
【案例3】:2001年9月10日,某高校5号楼403室一名学生在宿舍内使用电热杯,插上电源插头后,电源线拖在被子上,这时有同学找他有事,人就离开了宿舍,过了一段时间,发现宿舍往窗外冒烟,原因系线路超负荷发热,绝缘层熔化,造成线路短路起火,低燃点的被子靠近线路,助长了燃烧。
【案例4】:2008年3月6日武汉某高校女生宿舍楼2楼的一间房内滚出浓烟,消防中队接警赶来,迅速将火扑灭,事发宿舍被烧得精光。据了解,火灾是因使用“热得快”导致线路起火。
【案例5】:2007年4月12日湘潭某大学女生宿舍528房间因使用“热得快”引发火灾。
【案例6】:2002年12月,某高校学生宿舍一女同学,用“热得快”电器烧水,该女生把“热得快”插上电后就离开宿舍去上晚自习了,不久,由于该电器漏电发生火灾,烧毁床头柜、床板等物品,直接损失800多元。
【案例7】:2002年2月26日,西安某大学学生43舍822室一学生违章使用“热得快”,因未拔电源而离开宿舍,导致“热得快”短路引发火灾。
【案例8】:2003年10月3日,北京某大学学生宿舍发生火灾,是由于使用“热得快”烧水所致。
三、使用电器无人看管,人走不断电。
【案例9】:2007年8月11日,合肥一所高校女生宿舍楼一寝室突发大火,致寝室内所有衣服、棉被、书籍、床上木板及室内木制品全被烧毁。因扑灭及时,没造成人员伤亡。原因是手机在无人时充电,充电器发热引发火灾。
【案例10】:2004年10月2日,某高校一学生公寓301宿舍发生一起火灾事故,致使配置给该宿舍使用的箱子架、物品柜等设施因火灾被损,另有价值5000余元的学生个人财物被烧毁。经查,这起火灾事故是有插在主接线板的电热杯放在箱子架顶层,水烧干后自燃,并引燃临近的易燃品,最终酿成火灾事故(寝室当时无人)。
【案例11】:2002年1月4日,某高校一宿舍发生一起火灾事故,致使配置给该宿舍使用的长条桌、物品柜等设施因火灾被损,另有价值4000余元的学生个人财物被烧毁。经查,这起火灾事故是由于该宿舍两名同学将应急灯长时间充电(13个小时,寝室当时无人),使蓄电池过热,引燃桌下纸箱内的易燃物造成的。
【案例12】:2001年11月3日,某高校一学生公寓504宿舍发生一起火灾事故,致使配置给该宿舍使用的照明、床板、物品柜等设施因火灾被损,另有价值10000余元的学生个人财物被烧毁。经查,这起火灾事故是某学院01级两名女学生违反学生公寓管理制度,将烧水的“热得快”插在暖壶里烧水,人走时忘断电源以致酿成火灾。
四,定时供电或因故障而停电引起火灾。
【案例13】:2005年3月,某大学一同学在使用电热杯的过程中,因线路维修临时停电,她出门时忘了插在电源上的电热杯。十分钟后电来了,电热杯将水烧干,并将电热杯塑料底盘熔化。熔化的塑料所产生的异味被路过的同学察觉,及时报告了公寓管理员,才没酿成大祸。
【案例14】:武昌某高校女生宿舍清晨失火。原因为前晚熄灯后放在桌上的“热得快”没拔插头,清晨寝室来电后,“热得快”将桌子烧着。
【案例15】:某高校学生使用电吹风时,突然停电,电源插头未拨,就离开宿舍,来电时又没有回宿舍,电吹风较长时间工作,引起火灾。因此,大学生在电器使用完毕或停电时,都必须切断电源。
五、用电线路短路引发火灾。
【案例16】:2005年12月26日下午,承德某高等专科学校学生公寓的一间宿舍因电线短路发生火灾,庆幸的是,火被及时扑灭,没有造成人员伤亡。
【案例17】:1996年12月14日晚上,某大学学生宿舍2304房间发生火灾事故,经查是电线插座短路产生火花引起的火灾,由于扑救及时,未造成大的财产损失。
【案例18】:1995年3月20日,某高校1700名师生正在哈尔滨青年宫二层的剧场看话剧,设在三层的夜总会因电器短路起火,剧场内通道广播宣布演出暂时停止,请大家按顺序退场,此时,7个安全门全部打开,在有关人员的疏导下安全疏散,师生才安然无恙。
六、电器自燃引发火灾。电视机、饮水机、电脑、空调机等电器自燃引发火灾,绝大多数是因为通电时间长,引起电器内部变压器发热、短路起火。如使用交直流两用不带交流开关的录音机,总以为录音机开关已关,而不切断电源,实质上交流还在工作,关的仅是直流而已,长时间电源变压器在工作,使变压器的绝缘下减,变压器聚热引起燃烧。
【案例19】:2006年6月24日,某大学南主楼6层东侧一正在装修的屋子突然失火,校方立刻疏散了在4层以上楼层自习的学生。消防队赶到后将火扑灭。据了解,起火的是屋内一柜式空调机,火灾中无人员受伤。
【案例20】:2004年7月,某大学学生宿舍发生火灾,房间内的财物被烧毁。经公安机关调查发现,起火的原因是由于房间内的饮水机没有水但继续通电工作,造成饮水机发热而发生火灾。
【案例21】:2003年12月25日中午12点左右,某学院学生会办公室因微机老化且长时间不切断电源发生微机自燃。
七、实验室用电设备引发火灾。实验室使用风干机、烤箱、电炉等大功率电器较多,是导致实验室火灾的主要因素之一。实验室一旦发生火灾,损失大,人员伤亡大、难于扑救,历来是高校的防火重点部位。
【案例22】:2005年12月17日,某学院实验室二楼实验仪器发生火灾,由于扑救及时,未造成人员伤亡,原因是实验室的仪器在用电过程中,长时间未拨下插头,造成仪器发热着火而酿成火灾。【案例23】:2008年5月8日,某学院实验室实验设备长时间供电,实验设备老化、失灵,引发火灾,幸亏扑救及时未酿成大的火灾。
八、电器照明或取暖引燃可燃物发生火灾。如60W以上的灯泡靠近纸等可燃物,长时间烘烤易起火。
【案例24】:2001年12月17日,某大学一研究生宿舍发生火灾,失火原因为台灯使用时间过长引燃床单。
【案例25】:2003年6月28日,某大学医学部学生公寓5号楼发生火灾,原因为长时间使用白炽灯将周围可燃物引燃。
【案例26】:2006年2月,某学院实验楼一办公室工作人员使用电暖气并且长时间不切断电源,电暖气短路自燃,并引燃周围的易燃物导致失火。
九、使用假、冒、伪、劣及不合格电器引发火灾。充电器长时间充电,又被衣被覆盖,散热不良,容易引起燃烧。
【案例27】:2003年9月12日,某大学新宿舍楼三层女生宿舍发生火灾,从小商小贩处购得的劣质电池充电器成为罪魁祸首。
触目惊心的案例告诉我们,安全无小事,生命最宝贵,警钟要长鸣。在我们生活的校园,每一个不安全行为不仅会伤害到自己,而且可能会危及他人的生命财产安全。“关注安全,关爱生命”应做到“不伤害自己、不伤害别人、不被别人伤害”。从身边点滴的安全小事做起,自觉做到:
1、不乱接电源,防止由乱接电源使电流过载导致的火灾。
2、严禁使用破损的插头、插座等接线板,不购买和使用质量低劣的电器产品,一定要选用有国家认证标志的合格电器产品。
3、不使用老化、接头处无绝缘胶布包扎的电线,不使用无插头的接线
4、不私自安装床头灯、台灯,不要将台灯靠近枕头、被褥和蚊帐等易燃物,保持安全距离,不用可燃物直接遮挡白炽灯泡。
5、不违章使用电炉、热得快、电热杯、电炒锅、电饭锅等电热器具。
6、做到人走灯灭,关闭电源,节约能源,消除隐患。
“隐患险于明火,防范胜于救灾,责任重于泰山。”实践证明,常见的电器设备引起的火灾,如果使用部门或使用者了解必要的消防常识,提高消防意识,火灾是完全可以避免的。因此,我们每一个人都要自觉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积极地预防,采取有效措施整改各种安全隐患,共同创建一个安全、稳定、和谐的学习和生活的环境。
第四篇:高校课堂教学模式心得体会
高校课堂教学模式心得体会
高校课堂教学模式心得体会1
从“素质教育”到“课程改革”,从“要我学”到“我要学”,从“三尺讲台”到“师生间亲密的合作者”,这一步步的课堂教学模式无不体现着新课程改革的结晶。下面我将高效课堂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教师理念的转变和角色的定位
“改改改,学生不断在考试;变变变,内容再变也要老师教”这种思想在教师心中已经根深蒂固,导致很多教师认为以自己现有的知识量来教学生绰绰有余,自己已过了学习的年龄。这不就验证了一个信息:中小学老师仍90%以上的人不再读书,没有课题,不会写文章,没文章可发表。这是个多么令人深思的数字呀!因此教师必须开展理论学习,提高理论素养,与时俱进结合自身实际学习课改前沿理论,同时还要加强职业道德学习,做一个有个性的教师。
二、反思课堂教学过程
新一轮课程改革已实施十余年了,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课堂应该是学生成长体验的超市,不是教师表演的舞台。”用赵立平老师的话来说学习即体验,那么学习就必须是自己亲身经历的.过程,这也是高效课堂要教会我们做的,让课堂成为学生体验和展示的舞台,教师不再唱主角戏,要给学生一个空间让他们自己去填充,给学生一段时间让他们自己去安排,给学生一个机遇让他们自己去把握,给学生一个问题让他们自己去探索。此时我们也生搬硬套地讲究高效,必须要结合本地本校本班的实际情况在掌握高效课堂必备流程的同时,能灵活运用其它流程,在课堂教学中不断实践、反思,让高效真正融入到自己的课堂中,还学生一个快乐健康、乐于学习的课堂。
三、课堂中师生的高效学习
要想使课堂教学达到一个理想的效果,就需要处理好课堂教学中的师生关系,因为和谐的师生关系和良好的课堂氛围是学生学习的前提保障。首先,就要给学生分组。其次,我们既然给学生分了组,那么教师该做些什么尼?和以往一样巡视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吗?不是的,当发现问题时小组就会交流,这时教师应该悄悄地不作声,边听边看,确定自己要讲哪个问题或者由哪位学生替自己来讲,如果讲不清再进适时地点播。最后就是要建立相应的小组评价方式。分组后我们的学生就成了“兵教兵,兵练兵”的学习方式,所以评价自然要以组为单位,不能单一地对哪位同学进行表扬,而是要把小组成员捆绑在一起,这样做既带动了组员的上进心,组长的责任心,还培养了学生的集体荣誉感,教师何乐而不为呢?
总之,我相信只要我们用新的理念武装自己,敢于创新,勇于实践,认真反思,一步一个脚印的走下去,一定会迎来教育的美好春天!
高校课堂教学模式心得体会2
课堂教学是每位教师最基本的工作,教师遇到的许多困惑都直接牵扯到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是教师施展自己才华的舞台,但是,我们必须对课堂教学有一个整体的把握,对课堂教学的方方面面有一个准确的理解,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舞台上游刃有余;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渠道,只有课堂教学的质量提高了,教育的质量才能得到真正的提高。
当前,由于对新课程所倡导的有些理念理解不到位,以至于我们产生了认识上的模糊和困惑,继而引发了教学实践行为上的偏差,出现了一些形式化、片面化做法:比如,有时我们在教学中力争使课堂上呈现出一片“生机勃勃”、“热闹繁荣”的景象:学生忙于活动材料的搜集、整理,小组忙于热热闹闹、旁若无人地讨论,我们则忙于一个一个活动的组织、展开,在各小组间转悠。然而:怎样让我们的课堂里不光有热闹的活动,还会有教学的时效性呢?成了大家的热门话题。余文森教授主讲的《课堂教学》本着“从一线出发,从实际出发”的宗旨,围绕当前课堂教学改革的热点难点问题,分教学的有效性、教学的生成性、三维目标、教学情境、教学关系五个主题,从案例与理念、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角度进行深入浅出的探讨和分析,为解决教师实施新课程遇到的困惑提供有针对性和说服力的解答。专题讲座中余教授问题抓得准、案例生动、切入点低、观点鲜明、阐述简明。通过这一课程的培训,让我真正明白了课堂教学的真谛。现在谈谈我的几点学习体会:
1.怎样从有效教学走向优质教学
“所谓优质教学,即高质高效、高水平高境界的教学,优质教学当然是有效教学,但有效教学未必是优质教学。有效教学只是我们对教学的基本要求,优质教学才是我们的追求目标”。是的,优质教学才是我们的追求目标,准确地说应该是最高目标。我们期待这样的教学:见解深刻、独具慧眼、旁征博引、循循善诱、充满智慧、精益求精。从有效教学走向优质教学,也就意味着教师从一般教师走向优秀教师;从普通教师走向教学名师;从经验型教师走向专家型教师。任何课程改革、教学改革都是对优秀教师、教学名师、专家型教师的呼唤!精彩!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2.如何处理预设与生成的关系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预设和生成这两个相互对立的理念越来越多地融入到了我们的教学实践中,从“预设”到“生成”是课堂教学观念的发展与超越。“预设”是预测和设计,是教师课前对课堂教学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设想和安排。“生成”是生长和构建,是师生在与教育情境的交互作用以及师生对话互动中超出教师预设方案之外的新问题、新情况,二者是相对而言的。生成的动态性,意味着上课不是执行教案而是教案再创造的'过程。生成是师生的“即席创造”,是“无法预约的美丽”。这就意味着课堂并不是老师在课前的预设所能够支配的。课堂教学应以预设为基础,从而提高生成的质量和水平。备课时不但要备祥案,还要备学生,从学生现有的体验水平、理想、情感、态度现状出发。尽可能多的将学生在学习中可能出现的情况预设到,为课堂生成奠定基础。为了有高水平的预设与精彩的生成、走进去的深度和跳出来的勇气,加紧锤炼自身吧。
3.全面落实三维目标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也不知由谁发明,一种教学用语伴随着一种教学模式开始蔓延起来。其内涵都离不开“喜欢”二字,如:“你喜欢怎么赌就怎么读”、“你喜欢读哪段(句)就读哪段(句)”、“你喜欢背哪段就背哪段”……表面看来,都是为了实践“学生有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的权利”的理念。其实,对于这一股“喜欢”热不能不引起我们的冷思考。
新课标提出的“教学目标的三个维度”是通过一定的教学任务完成的,三者密不可分,相互关联,互为表里。比如写字与识字相关,通过书写,既可以巩固识字,又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汉字的结构美,从内心喜欢汉字,既要教给学生写字的方法,又要通过一定量的训练才能形成能力,怎么能让学生随心所欲得象学啥就学啥呢?又如背诵,即使内化语言文字的过程,又是体验情感、培养态度、自我构建的过程,或背全文,或背重点段,皆有教学的三维目标决定,怎么可以放任到想背哪就背哪呢?再说,那些该写而难写的字,该背而难背的段都被学生回避了,你所预设的目标能实现么?你的教学质量又如何体现呢?其实这样做的结果,教者不会不知道,之所以有如此一招,纯粹是为了作秀。
我认为,积极参与侧重解决的是情感、态度、价值观问题,而有效参与侧重解决的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问题。要实现语文课程教学目标是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目标,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就要通过积极参与和有效参与,来达到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全面落实。
“教学中,我们要做好三维目标的整合,而不是把三个维度简单地叠加,要以“知识与能力”为主线,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并充分地体现在过程和方法中。”我觉得余教授的这段话对三维目标关系诠释得非常精辟。
4.创设有价值的教学情境
我认为,教学情境的核心内涵是运用具体活动的场景或提供学习资源以激起学习者主动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的一种教学方法。情景设置就是让学生对知识的认识从感性到理性,再由理性到理论性。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儿童是用色彩、图象和声音来进行思考的。”情境教学法能牢牢把握和促进儿童发展的动因——情感。因此,尤其是在小学的课堂上,创设教学情境很重要。
我国古代有个“伯牙学琴”的故事,就是情境教学的典范:伯牙拜成连学琴,三年后成连谱了《高山流水》的乐曲。伯牙演奏此曲,虽然音调很准,但表现不出高山流水的气魄。于是成连将伯牙带到东海的一个岛上,眼前只见“海水汹涌”、“山林杳冥”;耳边只有大自然深邃美妙的音响。伯牙面对大海,鼓琴而歌,十天后,成连来了,再听伯牙弹奏的《高山流水》,那真是“耸高而激荡,如江水奔腾无羁”。伯牙当初实在算不上“千里马”,学琴三年不成。但是成连用移情造性之术,催动了伯牙的艺术灵感,使之鼓琴放歌,对音乐产生了认识上的飞跃,最终成为天下妙手。我们教师必须具备激活孩子的能力,必须面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合理创设有效的教学情景,比如:运用多媒体软件把丰富的教学内容和优美的背景音乐、亮丽的视觉效果有机的统一起来,寓教于乐,形成完美的课堂情境。
5.让每一个学生沐浴在爱和希望的阳光里
小学生对教师怀有的特殊依赖感的心理咨询状态。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家长抱怨,自己的孩子不听自己的话,教师说什么他们都听,这就是向师性的表现。小学生表现出来的主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就是独立性的表现。教师越是注意尊重和发挥学生的“独立性”,越能得到学生对教师的依赖和爱戴,学生就更加明显地表现出强烈的“向师性”;相反,教师越是压抑学生的“独立性”,越会造成学生背离教师,使“向师性”消失殆尽。
我想,老师的爱是处理好学生“独立性”和“向师性”的关键。
爱自己的孩子是一种本能,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的师魂。要“让每一个学生沐浴在爱和希望的阳光里”,具体表现为:一是热爱学生。既不是基于亲缘关系,也不出功利目的,而是来源于对教育事业的深刻理解和高度责任感,来源于对学生的期望和热忱。在实际教育中,我们以“师爱”平常心对待学生。一段精彩的讲授,一个亲切的招呼,一个友好的眼神,一个关怀的手势,充满浓烈的爱生之情,使学生“亲其师”而“信其道”。二是理解学生。即全面客观辨证地分析学生,看到学生既有“向师性”的一面,又有“独立性”的一面。三是尊重学生。首先是尊重学生的人格,不把自己的话当作金科玉律,对于自己的缺点,及时提醒和改正;对于有意见的学生心平气和,正确采纳。其次是尊重学生的感情,对感情脆弱的小学生,我们点滴保护,引导他们把对老师的感情移入到知觉和想象中去,进入教师的课程中去。最后是尊重学生的自尊心,小学生自尊心强。平时,我们要鼓励他们自爱、自律、自重,做了错事勇于自责,开展自我评价、自我控制、自我教育,以激发积极性,收到理想的效果。
高校课堂教学模式心得体会3
本学期学校教导处组织我们学习了《如何才能打造高效课堂》。经过学习,我认识到了高校课堂的重要性,也懂得了什么样的课堂才是高效课堂,同时对如何打造自己的高效课堂有了些许的认识和体会。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阵地。追求课堂教学的高效率,是每一个老师不断追求的目标,它是教学过程的最优化,教育效果的最大化,是师生完美配合的结晶。
高效课堂是针对课堂教学的无效性、低效性而言的。现在新课程改革如火如荼,“自主、合作、探究”为核心的课堂教学备受青睐。课堂教学高效性是指在常态的课堂教学中,通过教师的引领和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思维过程,是在训练习作中的升华认识,在一节课的时间里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促进学生获得高效发展。具体表现在:学生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一般来说,高效课堂效益评价主要标准是,学生思维活跃,语言表达正确、流利、有感情,课堂充满激情,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强,目标达成且正确率在95%以上。
高效课堂的前提是看学生是否愿意学、会不会学,乐不乐学,核心是教学三维目标的达成。因此,评价课堂是否高效主要是看能否高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高效地实现预期教学目的。它既是一种理念,也是一种教学策略,更是我们课堂教学的基本追求。而课堂能否高效的关键在于教师,在于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主,在于教师研读教材的功夫,在于教师对课堂的精心设计,在于教师对教学的科学规划,在于教师对教学材料的精心取舍与提炼,在于针对学生实际设计出学生能高效自主学习的活动抓手,在于让学生既能进行长时间的充分实践活动,又有大量的知识积累,老师又能不失时机的引导和提升,使得在单位教学时间内获得最大的教学效率。
如何实施高效课堂教学策略呢?我觉得具体的是:
一、精心备好课,是打造高效课堂的前提。
精心备课,分四步。
第一步是在备课前泛读,我们一定要经过大量的阅读和准备,不单是写写教案那么简单,自己必须广泛深入地阅读,随时充电充实自己,打下深厚的知识基础,作好充足的教学准备。比如科学课中有许多知识和技能必须老师先弄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才能给学生去上课,否则你不可能让学生透彻地掌握正确的科学知识与技能;自己如果都是迷迷糊糊的,那学生肯定更是云里雾里的。这哪谈得上高效呢?只会令学生生厌而已,久而久之就是误人子弟了。所以,我每次备课前都进行大量的阅读。翻阅各种资料,上网查询各种疑难问题。所以,本期我自己阅读学习的教学资料形成了厚厚的一本,远远超过了备课本的厚度。“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这句话我是深有体会了。总之,我认为一个负责任的老师绝不能把自己都不懂的东西去教学生。
第二步是备课时自读,不参照任何名家教案或参考书,完全是自读自思自解。
第三步是针对自读时的难点疑点,参照别人的备课,看看哪些是别人想到而自己没有思考到的,想想别人为什么要这样设计,吸纳别人的智慧补充自己的教学设计。
第四步是在上课后,根据课堂的实际情况写出课后反思,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这样的备课能促进我们教师独立思考,使能力不断提高。我觉得写教学反思与教学后记或教学日记绝不是应付上级检查的事情,而是能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的必要手段。所以,本期我写了一些随笔与反思,来随时反省自己的教学行为。但是,由于时间精力有限,我的反思与日记还是写的不够。所以为了让自己的课堂成为真正的高效课堂,以后我要坚持写教学随笔与日记,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过程,努力提高教学效果。
第四步是既要站在教师的角度去备课,同时也要设身处地站在学生的角度去读教材,并提出疑问。因为对同一教材的内容,师生的年龄、认知水平和生活经验都有巨大的差异,必然对教材内容的实际解读相差巨大。因此我们要站在学生认知的角度,站在文本整体的高度,体察学生阅读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需要具备的方法,分析应该落实的知识、训练重点,找到三维目标的交汇点,在心里和学生先期对话,彻底吃透教材,能够对教材内容举一反三,变式练习层层递进。然后再统筹安排在教学中应教什么、怎么教?学生学什么、怎样学?但无论事先如何备,都不会与事实上的发生的一模一样,必然有很多出入。这就需要课后进行反思,进行整理,小结得失,及时进行调理,扬长避短,以求下节课上得更好。不仅是知识方面的小结,还是思维方法等方面的小结。教材的编排一般有两条贯穿始终的主线:一条是明线,即知识的联系;另一条是暗线,即掩藏在知识背后的思想方法。这条暗线一般不被重视。但经历上课实践后,教师一般都有感觉,只要勤于总结,及时运用到课堂中去,必将大大提高课堂的效率。例如,教师研究学生对所教内容的掌握情况,研究学生的个体差异,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选择课堂教学的“切入点”,合理设计教学活动。仔细考虑课堂教学中的细节问题,对于课堂上学生可能出现的认知偏差有充分的考虑,针对可能发生的情况设计应急方案,确保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此外,通过设计高质量的有针对性的课堂练习,拿它和本节知识做比较,找出相同点和不同点,这样安排学生能对本节课的知识牢固掌握、灵活掌握,也就是能够举一反三,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二、运用新观念,是打造高效课堂的关键。
新课程背景下,老师的角色变了,教与学的方式变了,我们对高效课堂关注的重点也要改变。新课程要求学生全员、全程和全身心地参与教与学活动,学生的情绪状态要关注,老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学生要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学习之中,并能自我调节和控制学习情绪,对学习能保持较长的注意,要具有好奇心和强烈的求知欲。教师要激发学生的深层思考和情感投入,鼓励学生大胆质疑、独立思考,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阐明自己的表达自己的观点,遇到困难能与其他同学合作、交流,共同解决问题。另外,课堂上要善于换位思考、转变老师与学生的角色,例如:上新课之前,布置学生预习,或布置有趣可行的实验作业。这样做的目的是学生以后在课堂学习时能够学中有思,思中有学。在课堂上还要鼓励学生敢于提出疑问,引导学生产生疑问,进而发现问题,要给学生质疑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可以随时质疑,会质疑本身就是思维的发展、能力的提高。通过质疑使学生获得有益的思维训练,变“学会”为“会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再发现问题”养成勤于思考的习惯。要调动学生质疑的积极性,就必须适时开放课堂,让课堂活起来。这“活”,首先是方法灵活,学生思维活跃,师生灵动,课堂开放。其次是适度控制,使课堂又活又实,活而不乱,不“跑野马”,该止时坚决止,该落实的知识、方法、技能、情感态度等方面都能落实。这一点我觉得是最难做到的。课堂上要做到收放自如真的很困难。学生喜欢活跃的课堂,但是你稍一放开,可能局面就难以控制。特别像六年级这样人数较多,男生也比较多的班级就更觉得不好控制。这一直是我想探讨的问题,希望可以和同仁们多多切磋。第三是切入点要新,更吸引人,有更多探讨的`价值,出其不意,与众不同,环节奇特。第四是注重价值,即真正把问题“弄清”,不做花架子,不探讨与本学科无关的问题,做到知识清、方法清、思路清、环节清、渗透点清,一节课学到了什么,师生心里清清楚楚。
三、落实好作业,是打造高效课堂的基础。
教师需要做的是精心设计作业、创新作业批改方式、减少学生重复、机械、无效的作业。教师精心地设计具有针对性、层次性、选择性、实践性和开放性作业,创新作业批改形式,发挥作业批改中学生的主体参与作用,师生心灵交流的激励性作用,作业及时评价,促进学生不断改进和发展的作用。主要措施:加强教师作业布置和批改情况的检查和讲评,组织作业设计研讨,开展优秀班级作业展评、学生家长评教等措施,推进作业设计的优化,使教师形成自主设计高质量作业并及时批改评价的良好习惯。我们不仅要鼓励学生成绩的进步,更要鼓励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对学生能积极地发言、认真地练习,及时完成作业等都要及时地鼓励。我们适当的激励,正是为实现全体学生高效学习,实现课堂更大面积高效作准备。
真正的高效课堂,需要师生一起共同努力。将我们的课堂变成真正人文的、灵动的、有魅力的、焕发生命活力的学堂和舞台。只有智慧与智慧的碰撞,心灵与心灵的交融,每一个人都能感受到自己的存在,每一个人都能拥有自己的尊严,每一个人都能感受到自己生命的成长,这样的课堂,才是真正的难忘的课堂,出彩的课堂,高效的课堂。
总之,课堂是我们教学的主阵地,要切实的提高教育教学效率,课堂就是我们的主战场。影响课堂效率的因素很多,但课堂教学因素占了相当的比例,我们只有理性地认识我们的课堂教学,客观地面对我们的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才能不断改进我们的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方法有很多,除了课前的周密准备、课堂求真务实、不断改进教学结构和教学方法、营造和谐教学氛围外,还有很多需要我们去思考与实践。我们遇到的困难也会不少,碰到的问题也会很多,教师要把追求课堂教学艺术的完美与课堂教学的高效作为自己一生孜孜不倦的追求。只要我们面对问题和困难,冷静思考,勇于实践,善于总结,一定会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高校课堂教学模式心得体会4
一直以为凭良心,多教给学生一些知识,就是尽到了做教师的责任。在新课改中,才发现这一思想是错误的。在符合时代和个体积极价值建构的前提下,在一定的时空内,其效率不低于平均水准的教学,就叫做有效教学。
所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进步或发展。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了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再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因此,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惟一指标。
鉴于此,在新课程背景下实施有效教学,教师首先要在以下方面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质:
1、树立先进的教学理念。理念是灵魂。教学理念是指导教学行为的思想观念和精神追求。对于教师来说,具有明确的先进的教学理念,应该是基本的素质要求。在推行新课程中,教师必须以新观念来实施新课程。
2、丰富个人知识储备。课堂上,如果教师对教材的理解缺乏深度广度,那么教学就会肤浅,学生学习就无法深入。可见,作为新课程直接实施者的教师,一定要不断学习和探索,不断拓展自己的知识内涵。知识的厚度增加了,课堂就能深入浅出,左右逢源。
3、做一个有反思力的教师。叶澜教授有一句著名的话: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教学反思,就可能成为名师。教师应在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螺旋式上升中,实现专业成长。
4、目标要有效:学生为行为主体;行为是可测量、可评价、具体而明确的;行为条件是指影响学生产生学习结果的特定的限制或范围;为评价提供参照的依据表现程度指学生学习之后预期达到的.最低表现水准;教师再经过对学生原有认知条件、情感态度以及对课程标准、教材编写者意图和学生需要意图的深入研究之后,确定的教学目标应该在教学过任务导向作用。
课堂的有效组织。这一环节,教师要做到:语言组织准确、简练;时间组织恰到好处;教学组织面向全体学生。
课后的有效练习。量不在多,贵在精。现在有的教师在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下,大搞题海战,使学生的大部分时间都用在反复的抄得不到有效提升。提高练习的有效性就是要充分了解学情,因课设计练习,让学生在训练中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总之教学的艺术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课堂上灵活的应变能力,熟练的驾驭能力,炉火纯青的教育艺术,都有赖于教学各方面持之以恒的锻练。
高校课堂教学模式心得体会5
经过近一年来高效课堂的实施,我深感在教学的理念上、教师与学生在教与学的角色上、教学的方式方法上、师生的评价体系上都发生了根本的转变。
下面我就说说自己的感受:教学是否有效,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了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很辛苦也是无效教学。这就要求教师注重课堂这个冲锋陷阵的主阵地,它不只是看你备课、上课的认真程度,更关注一个教师对课堂结构的把握,节奏的安排,时间的掌控以及对学生学习方法等等多方面的考虑。以下是我的一点体会:
(一)课堂教学模式应简单实用
教学中都是采用的“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在教学中,老师引导,小组合作,共同探究,然后再做全班展示汇报。做汇报的学生要讲出思路、讲出方法、讲步骤,汇报展示之后,台下的学生如果谁有疑问,谁就可以随时站起来进行质疑,主讲学生能释疑的就进行讲解。而老师则适时作出补充。这样的课很有效率,师讲得很少,真正把课堂还给了学生,把时间还给了学生,把教师的“一言堂”变成了“群言堂”,达到了“低耗时高效率”的`教学目的,老师教得不累、教得轻松,学生学得快乐、学得扎实,并且效果相当好。同时也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
(二)其次教师要转变教育教学的方式。
要注重学生实际,从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出发,从学生的学习爱好、生活乐趣着手。新的课堂是不可能单纯地依靠知识的传承、讲授、灌输来形成的,必须改变教学策略和改进教学方法,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把学什么变成怎么学,把被动地学转为主动地去学。
(三)、在课堂教学上突出了精讲巧练,做到堂上批改辅导和及时的反馈。
由于人数较多,新学生的数学层次参差,有针对性的辅导还不完善。另学生学习的参与度还可以提高,体现在小组讨论、新知识的举例交流等合作学习,七年级的学生学习方法比较单一,可加强学法的指导。
(四)、改变单纯以成绩高低评价学生的学习状况的传统评价手段,逐步实施多样化的评价手段与形式
既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与掌握,又关注学生情感与态度的形成与发展;既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又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与发展。我所教班的学生生性好动任性,自制的能力比较差,容易形成双差生,为此,我在反复教育的基础上,注意发掘他们的闪光点,并给予及时的表扬与激励,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如郑亚来同学平时不太安份,但数学测评做得比较多,我及时班中表扬了他,使其感到不小的惊喜,并在之后的学习更加积极。有好几个学生基础较差,接受能力较弱,我反复强调会与不会只是迟与早的问题,只要你肯学。
同时,我加强课外的辅导,想办法让他们体验学习成功的喜悦。只有在教学的实施中,不断地总结与反思,才能适应新的教学形势的发展。事实证明,小组互助学习在培养学生合作与交流能力的同时,调动每一个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学习积极性。不仅有助于学生的交流,而且对于差生的转化,尖子生的培养都是一种有利的形式。通过发挥小组优势,我校的各学科教学质量有了大幅度提高。
第五篇:课堂教学案例分析
课堂教学案例分析
我的第一节课堂是《运白菜》,总体我还是满意的。老师说我思路清晰,让她听得很流畅,但是课堂组织教学不好。一开始我还不懂课堂组织教学是什么意思,后来老师解释我说就是我与学生的互动不够,在课堂上就是我自己一个人在讲,或者就我跟回答问题的学生的那个人互动,在课堂上只关注部分同学,而不是全部学生。在上课的时候,我也发现在我讲课的时候,只有那么几个同学在听,举手的人也就那么几个。我就想比较与老师上课的不同,当我与老师上课的方式比较时,我发现老师和我上课最大的区别就是说的人不懂,我上课时是我说,老师上课时是让学生说。老师是轻轻一点,学生就会自己说,然后自己去领会学习的新知识。而我则是把我知道的知识太急于教给学生,生怕他们学不会。其实什么都可以慢慢来,传授也一样。
比较我和老师的上课方式,我明白了我应该更多的让学生说,这样不仅可以让课堂的气氛活跃起来,而且让学生自己去学习新知,把原来的老师讲授形式换成学生主动学主动思考的形式,这样效果会好很多。其实,学生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么“笨”,而且我们的年龄长他们很多,我们不清楚水平,而且让他们用他们自己的语言去交流,不是更方便。社会在变化,学生的见识也广了,他们的知识比我们想象中要多很多,他们可以在交流中学习,生生互动比师生互动来的效果好。同学水平有高有低,让比较好的同学带一些后进生,可以让他们增进同学之间的关系,还可以让同学培养要互帮互助的精神。
叶圣陶先生曾说:“上课,在学生是报告和讨论,不是一味地听讲;在老师是指导和纠正,不是一味的讲解”。因此要让学生真正的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就应该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活动空间,尽量地把时间还给学生。教师的角色定位要从一个单纯的“播音机”转变为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展示自我,肯定自我,超越自我。只要教师给学生探索的权利和机会,每个学生都能在探索中显示自己的才华。”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信赖自己的学生,尽量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