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民族团结教育1
民族团结教育 衣食住行
特色鲜明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的教学,让学生了解少数民族绚丽的服饰、奇特的风味饮食、古朴的民居建筑、多样的民族交通。
2.在学习过程中懂得尊重民族风俗习惯,增强民族团结。教学重点:
让学生了解少数民族绚丽的服饰、奇特的风味饮食、古朴的民居建筑、多样的民族交通。教学难点:
在学习过程中懂得尊重民族风俗习惯,增强民族团结。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学生交流。
教师板书:建筑、交通
二、古朴的民居建筑 课件展示少数民族的建筑 她们的建筑有什么特点?
1.交流自己对少数民族民居建筑的了解。2.教师引导。
(1)布依族民居,多为杆栏式砖木结构。但在镇宁扁担山一带,布依族住地山多石头多,村民就地取材,开山采石,因材施用,因地制宜,以石建房,形成一个个布依族村寨,一处处“石头房”居落。石头民居初椽子是木料外,其余全是石料,甚至家庭日常用具桌、凳、灶、磨等,都是石头凿的。石头房不仅不漏风透雨,而且古朴醇厚,实用美观。这种房屋冬暖夏凉,防潮防火。
(2)了解蒙古包、碉楼、围屋、吊脚楼、竹楼等特色民居。
3.拓展:傣族人为什么用竹子搭建楼房?
三、多样的民族交通 1.了解侗族的风雨桥
侗族地区有各式各样的桥。“风雨桥”因桥上建有长廊、有可遮蔽风雨的桥屋而得名。著名的程阳风雨桥,桥上建有5座多角宝塔形楼亭,通道两侧有栏杆,形如游廊。桥梁构造不用一根铁钉,只在柱子上凿穿孔眼以榫衔接,斜穿直套,结构精巧,十分坚固,令人叹为观止。
2.拓展了解其他民族交通。3.图片展示,丰富学生的见识。
四、总结本课的教学内容。
我们要尊重民族风俗习惯。各族人民对本民族的风俗习惯有着深厚的感情,任何不尊重民族风俗习惯的言行,哪怕是处于开玩笑,也容易造成不好的影响,甚至伤害民族感情。
五、拓展
课外收集有关少数民族的服饰、饮食、建筑、交通等资料。板书设计:
衣食住行 特色鲜明 绚丽的民族服饰 奇特的风味饮食 古朴的民居建筑 多样的民族交通
第二篇:民族团结教育讲稿1
乌鲁木齐市达坂城区人民法院 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活动讲课教案
时 间:2010年6月13日 地 点:会议室 讲课人:刘已文
内 容:学习《新疆少数民族风俗习惯》
新疆少数民族风俗习惯
一、清真食堂遍布全疆
新疆居住着12个少数民族,他们是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回族、蒙古族、柯尔克孜族、锡伯族、塔吉克族、乌孜别克族、达斡尔族、满族、塔塔尔族和俄罗斯族。
其中维吾尔、哈萨克、回、柯尔克孜、塔吉克、塔塔尔、乌孜别克七个少数民族全民信仰伊斯兰教,并且遍布全疆,因此全疆各地到处都有大量的伊斯兰教餐厅--清真食堂,所用的炊具、餐具都和汉族食堂的炊具、餐具严格分开。供清真食堂食用的牛羊肉均由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群众自己宰杀,并且严禁与猪肉一起存放、运输和买卖。清真食堂的管理人员、炊事人员一般也由这些民族的职工担任。
伊斯兰民族最大的特点之一是禁猪,他们忌讳提到与“猪”有关的词语。
二、主要少数民族的见面礼节
新疆各民族都有不同的见面礼节,每种礼节都代表了每个民族的风俗习惯和友好感情。这里的山美水甜,人也格外热情。
维吾尔族在新疆各民族中,人数最多,占53%以上,无论走到哪个县,都可以见到维吾族人民。按传统习惯,维吾尔族见面时,不施握手礼,而是把右手放在左边的胸前,然后把身体向前倾侧三十度,然后说:“萨拉木来坤”(“祝福”之意)。如果一个人一次碰到十几个熟人,对每个人都要这样;如果遇到尊贵的客人或是长辈,则要把双手交叉放在胸前,并点头、鞠躬,表达对长者的尊重和礼貌。妇女见面时,就不施这种礼,而是要互相拥抱,右脸面要挨一下,并说:“萨拉木”;长者见到小孩时,小孩要先叫老人的称呼,老人则要吻小孩的脸蛋和额头。不过年轻人见面时,有时行现代的握手礼,并说:“亚克西木塞孜”(您好)。
长期生活在牧区的哈萨克族人对人格外热情和有礼貌,见面时,都要伸出手握住对方的手,表示尊重和热情,并说:“萨拉木来坤”,同时还要问七八个“阿曼”(“平安”之意),其内容要问到老人、父母、妻子、兄妹、儿女、牲畜等,不然,则被认为不礼貌。妇女们见面时,一般是点头、问侯。若两人较长时间没有见面,那么见面时就显得格外热情并要拥抱,表示亲昵和思念。
锡伯族是新疆人口较少的民族,主要集中在察布查尔锡伯族自治县,在全疆各地也有分布。他们十分注重礼节,见面时大都施握手礼,并说:“霍卓纳”(您好)。但对老人和长辈却要“打千”,即把左腿向前迈半步,双腿下曲,双手按在左膝盖上问好。每逢过年,儿女们要给父母叩头拜年,然后再给其他长辈拜年。
塔吉克族是居住在世界屋脊—塔什库尔干高原上的民族,他们的见面礼别具一格,饶有风趣。晚辈见到要先请安,妇女和男性长辈见面,男长者伸出左手,手心朝上,妇女拉着长者的指尖吻一下手心,表示敬意。中年男性与长辈见面时,一般可行握手礼,若交情较深,则要互相吻对方的手背,以示尊敬和热情。妇女们见面时,一般要拥抱,年长者吻晚辈的眼和前额,晚辈吻长蜚的手。平辈之间互吻面颊或嘴唇。小伙子们见面时,一般有两个动作,一是握手,二是把手送到对方唇边,互吻一下对方的手背。男女互相见面时,女的要吻男的手心,男的则要轻轻地按一下女的头部,以示敬意。塔吉克人十分注重礼节,即使见到素不相识的远道来客,也要热情问候,并把双手拇指并在一起,热情他说:“更艾力卖右卓”(“相互支持”的意思)。
蒙古族现在一般施握手礼,长辈对晚辈说:“赛尤”(你好),晚辈对长辈则说:“赛伴塔”(您好)。但是一般青年人见到老人,却不施握手礼,而是,向老人点头、鞠躬,并说“阿莫尔拜塔”(“问安”的意思)。如果和尊贵的客人见面时,礼节十分隆重。当得知客人要来的消息后,要在地界那里等候,并要准备酒肉和奶制品,见面时要敬献酒和哈达,表达主人对客人的热情和真诚。在离别时,也要到地界那里送行,并要敬酒献歌。
俄罗斯族是一个热情的民族,亲朋好友见面时,一般要拥抱,井亲吻面额。一般人见面时只握手,并说:“孜德拉斯维基”(您好),然后还要问一下健康、工作和家里人的情况,当别人问完之后,要说声:“斯巴西巴”(谢谢),表示礼貌。
在新疆已有 200多年历史的满族人,现在有近l万人口,满族是个有崇高礼节的民族,对老人非常尊敬。礼节很多。晚辈见长辈,不分贵贱要说:“玛法赛英”(“爷爷您好”的意思)。除问安之外,还有请安、打千儿、半蹲礼、抚鬓礼、抱见礼、顶头礼等。亲友相见,不分男女皆行抱腰接面礼。现在满族人的见面礼随着时代的进步,许多礼节已从简,晚辈见长辈以鞠躬礼聚多,平辈以握手礼为常。不过在亲友之间,妇女们还保持着“半蹲儿”礼。
三、主要少数民族的礼貌语言
新疆各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的礼貌语言,而信仰伊斯兰教少数民族的,很多礼貌语言是共同的。不论维吾尔族、哈萨克族、柯尔充孜族还是塔吉克族、乌孜别克族、回族,大家在见面的时候都以右手抚胸,频频点头行礼,说声“萨拉姆!”“萨拉姆”包含“您好”、“向您问安”的意思,表达了尊敬别人的心情,无论在城市或乡村,到处都可以见到少数民族人民谦虚、恭敬、亲切相待的动人情景。
请求别人做事或帮忙的时候,往往用询问、客气的话语,尤其对待长者特别显得毕恭毕敬,在长者面前,任何失礼的举动都是绝对禁止的,走路让长者先行,谈话让长者先说,坐下时让长者坐在上座,喝茶吃饭都要先敬老人;青年人不能直接叫长辈的名字,当着老人的面不得喝酒、抽烟、放肆谈笑,吃饭的时候,长者先入席。
少数民族非常热情好客。哈萨克族有句谚语:如果在太阳落山的时候放走客人,便是奇耻大辱。凡是前来拜访或者投宿的客人,不管相识或者不相识,都会受到热情接待。
在新疆的少数民族中,因为维吾尔族人数最多,所以维吾尔语比较通用。一般情况下,与人见面要说:“亚克西姆赛孜?”见到长者或德高望重的人右手搭胸,行鞠躬礼,然后说声“萨拉姆”,这表示最亲切的问候。
在称呼方面,各民族都有其尊卑辈序之称,少数民族一般对人不以官职相称,其中维吾尔、哈萨克、乌孜别克等民族,称呼比自己稍长的男性为“阿卡”,就是哥哥、大叔的意思;比自己稍长的女性尊称为“阿恰”或“阿依拉”,就是姐姐、大婶的意思;称比自己年幼的男性为“吾康”(弟弟),女性为“森额尔”(妹妹);对年幼的人一般在名字后面加上“乌卡”,就是弟弟、妹妹,表示亲切;对上了年纪的女性长者叫“姆妈”(奶奶),男性长者尊称为“波瓦”(爷爷);对比较熟悉并与自己母亲同辈的女性叫“阿帕”(妈妈)、男性叫“达达”(爸爸);长者对晚辈,不论是不是亲生子女,都称 “巴拉姆”(我的儿子)、“柯孜姆”(我的女儿);青年同性之间互称“阿达西”(朋友);对干部和军人称“尧尔达西”(同志);对小男孩称“巴郎”,女孩称“克孜”;对小伙子不能称“巴郎”,应选择上面的对应尊称;青年之间还有个亲昵的称呼叫“阿达西”(朋友),不过男游客不要对女性,尤其对姑娘不能这样称呼;叫维吾尔族同志的名字的时候最好用全称,用
一、两个字代替便显得不礼貌,如努尔〃买买提,叫做“努尔”就不太好,不过对熟悉的同志这样称呼也是可以的,因为他可以谅解。
四、丧葬习俗
在丧葬方面,新疆各兄弟民族一般都实行土葬。在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中,丧葬是不用棺材的;人死之后,先由宗教人士给死者擦澡,然后以白布裹尸,用一种专门制作的移尸用的平木板抬到墓穴入葬。出葬时不许妇女和不信仰伊斯兰教的人到墓地去。人死后第七天、第四十天和一周年,家属要举行悼念活动,请阿匐念经,请亲友吃饭,此仪式叫“乃孜尔”。这些民族称墓地为“麻扎”,他们重视对麻扎的保护,通常都不让非穆斯林到那里去,更不许牲口进入。谁若在麻扎挖土,就会受到人们的谴责。维吾尔人尽一切可能在亲人的坟墓上栽树,并力求栽活。
五、服饰
新疆各兄弟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衣服装饰和其他生活习惯。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妇女爱着彩色绸裙,戴艳丽或洁白的头巾,喜爱耳环、项链、手镯、戒指等装饰物。男性爱穿西服或褡伴。戴绣花帽则是这些兄弟民族男女群众的共同喜好。蒙古族男性爱戴礼帽。各兄弟民族男女都喜穿长统皮靴。
第三篇:爱国主义民族团结教育教案集1
爱国主义民族团结教育·教案集(民)
《民族团结高于天》教案
一、教材分析:本课的主旨是结合实际例举党的民族政策在伊犁的伟大实践,阐明加强和维护民族团结的主要意义,同时要通过2.5、2.6事件和7.5乌鲁木齐打砸抢等事件说明维护民族团结社会稳定是各民族群众的最高利益。从伊犁工业、城市面貌、人民生活的变化等,探究伊犁发生变化的原因,是党中央的亲切关怀和正确领导下,采取了一系列“稳疆兴疆、富民固边”的战略决策、内地的大力援助、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及伊犁各族人民的辛勤劳动和共同奋斗。
结合身边的、本校的、周边多观察和了解典型事例、先进人物,指导学生了解身边的民族团结先进事迹,例如我校勇救落水儿童的往届毕业生西尔艾力,各班的民族团结小标兵等,感受民族团结的重要意义,并从自身做起,维护民族团结。
二、学情分析
我们深知加强民族团结、反对民族分裂、维护祖国统一是各族人民的最高利益,也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而切实加强青少年学生的培养教育和教师的思想政治工作,更是维护社会稳定、夺取反分裂斗争胜利的重要组成部分。青少年有理想,情感丰富,可塑造性强,但青少年也存在易冲动、生活经验不足,容易被煽动、被利用和蛊惑等问题。加强青少年的思想教育,同三股势力争夺下一代,牢固镇守住学校这一方净土,是我们学校教育的圣神使命。本课通过一些民族团结先进人物事迹和联系学生自身实际生活实例,培养青少年自觉履行维护民族团结的义务,共同创造伊犁美好的明天。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搜集、宣传党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党的民族政策的主要内容。理解党的民族政策。知道民族团结的故事。懂得各民族之间应互相尊重,平等相等,和睦相处。
过程与方法:结合实际例举党的民族政策在伊犁的伟大实践,阐明加强和维护民族团结的重要意义。探究伊犁发生变化的原因,明确7.5事件的性质与危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日常的学习和社会中,了解身边的民族团结先进事迹,感受民族团结的重要意义,从自身做起,维护民族团结。明辩是非,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加强自己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不做有损民族团结的事。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让学生明确民族团结的重要意义,从自身做起,加强自己的责任感和
爱国主义民族团结教育·教案集(民)
使命感,不做有损民族团结的事,维护民族团结。
教学难点:能明确7.5事件的性质和危害性,加强和维护民族团结的重要意义。
五、教学准备:
1、学生通过上网搜集民族团结的先进人物事迹
2、让学生自己调查、搜集身边亲人、邻居或自己在维护民族团结方面是怎么做的?
六、讲授新课
(一)导入新课。
播放一曲优美的伴奏乐《一家人》,多媒体打出歌词,学生齐唱这首优美而又情真意切的歌曲。
师:是啊,疾风知劲草,烈火炼真金,温暖驱寒冷,真爱换真心,同在蓝天下 都是一家人,不分你和我!这首优美而又情真意切的歌曲道出了我们最真诚的心愿,说明了民族团结的重要意义,也道出了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课题:民族团结高于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吧!
一、塞外江南伊犁欢迎你!
讲授新课:老师用多媒体播放一组伊犁优美风景的幻灯片。师:这图片,你知道这是哪吗? 生:赛里木湖!
师:这是融合了水天一色和塞外风光的塞外江南伊犁美景,也是那湖边矫健的悠闲身姿——天马的故乡!
播放薰衣草图片。师:这样美轮美奂的梦幻般的景色你知道是什么吗? 生:薰衣草
师:你了解薰衣草吗?
生:伊犁是中国第一大薰衣草基地,闻名中外。
播放那拉提草原图片.师:这样一望无际的大草原,是哪里? 生:那拉提草原。
师:谁去过?看到那里的风景是什么感觉? 生:心旷神怡等。
播放巩留恰西风光。师:看到这幅图你有什么感觉、生:看到这幅图我惊叹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大自然用神笔调出这样一幅人间仙境!
师:是啊!这样的鬼斧神工的仙境就在我们塞外江南,这是巩留恰西风光,有机
爱国主义民族团结教育·教案集(民)
会欢迎你去那里参观!
播放果子沟高架桥。师:我们伊犁腾飞起了一条巨龙,盘旋飞腾于群山间,你知道是什么吗?
师:你以前过果子沟是怎么过的?是什么感觉?现在过果子沟变化大吗? 生:可较随意回答,提供一个宽松的课堂氛围。
二、旧貌换新颜,腾飞的伊犁。
(过度)师:伊犁如今雄浑壮阔,生机勃勃,到处鸟语花香,但你可知道伊犁曾也贫穷落后?
播放伊犁旧貌,伊犁旧时的街道、学校、及过伊犁河的旧照片。
对比播放伊犁今天的城市风貌、伊宁十六中学照片,和伊犁河大桥、二桥的照片,前后的巨大反差,体现出伊犁的巨大变化。
师:如今的伊犁,你知道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大的变化吗? 生: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人民走上了富强之路,播放西部大开发有关图片!
师:在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和国家大力扶持下伊犁有了巨大的变化,那么你们知道有关对我们西部地区的大力扶持开发政策什么政策?
生:西部大开发!
播放江苏南京援疆干部来到新疆的图片。师:你知道伊犁的发展还有什么因素吗? 生:东部对西部的支援。
师:对,兄弟省区的支援也分不开,你知道我们伊犁的对口支援城市是哪个城市吗?
生:南京。
师:你知道伊犁出现这么大的变化的原因还有吗?
生:各民族的团结奋斗,不懈努力,用辛勤的汗水浇灌了沃野千里。
师:同学说的很好,其实我们要明白能开创今天这样欣欣向荣的局面,还要有一个更为重要的原因今天能有这样的局面来之不易,我们要珍惜今天的美好生活,同时也要感谢党和国家对新疆的大力支持,那就是伊犁的发展还要以和平稳定的发展局面为基础。所谓的民族团结高于天。
三、民族团结高于天!
播放幻灯片,提出问题,并给予提示,要求学生四人一组合作探究问题。
爱国主义民族团结教育·教案集(民)
师:我们试想一下这样一个场景,如果新疆地区不时发生暴力事件,我们的生活会是怎么样的景象,会对我们的生活产生哪些影响?请从以下几方面考虑问题。
1、人们的社会生产活动
2、旅游业及相关产业等
3、商品的销售流通
4、招商引资
5、人们的日常生活、出行等
6、身处其间人们的心情
7、民族间的情感及今后的发展 总之„ „
师:同学们说的很好,我们要明白只有和平稳定的环境才能促进经济的发展文明的进步,才能保证人民有幸福安康的生活,暴力、冲突、战争、分裂永远是与人民的利益相背离的,维护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是各族人民各族人民的根本任务,是新疆各族人民的生命线,民族团结高于天。我们要警醒、警惕那些打着宗教幌子的境内外分裂分子破坏我们安定幸福的局面。
播放2.5、2.6、7.5事件图片及资料。
师:(过度)新疆近来也发生过暴力打砸抢的恶性事件我们一起来看下下面的图片。
师:我们刚才了解到暴力恐怖活动危害极大2.5、2.6、7.5事件使新疆伊犁发展速度放缓了10年,你们知道是什么在破坏我们的幸福生活。
生:境内外的三股势力。
师:你知道三股势力指的是哪些势力吗?
生:宗教极端势力、民族分裂势力和国际恐怖势力。
师:他们是极少数的与人民为敌的恐怖势力,我们要认清他们的本来面目,我们要明白我们的幸福真正来源于安定稳定的发展。请看下面两题回答。
幻灯片播放:
1、谈一谈你对2.5、2.6事件及7.5事件的看法?
2、你想对发动暴力恐怖事件的人说些什么? 学生自主发言,老师给予点评。
四、民族团结一家亲
播放图片资料。(过度)师:我们还要明白我们的幸福还是极少数的敌对势力,爱国主义民族团结教育·教案集(民)
大多数各民族群众维护团结稳定和拥护党的政策的,在我们身边也不乏有民汉群众间相互扶持的感人事迹,像草根慈善家阿里木,为素不相识的维吾尔少年捐肝的汉族姑娘王艳娜。
师:我们自己的身边也不乏这样的事迹,2010年我校八年级学生西尔。艾力同学勇敢的救起一名汉族落水儿童的故事成为我们学习的榜样。多媒体打出西尔艾力照片。
师:其实我们生活中,有很多这样平凡朴素的人默默用自己的方式维护民族团结,用发现的眼睛和感动的心灵去找一找你自己或者你身边的同学、亲人、邻里在民族团结方面怎么做的?
学生各自讲讲自己调查观察身边的亲人、邻居、朋友或自己在民族团结方面是怎么做的。
师:同学们因为有那么人在行动、在表率,那么你在等待什么呢?你认为民族团结应该怎样从我做起?从一言一行做起呢?
学生发言!
教师总结发言:同学们说的很好,其实民族团结就在我们身边,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处处皆在。我们要明白民族团结不是要说什么豪言壮语,也不是要做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而是在我们的一言一行中,在我们每天的身边、生活中,民族团结不是别人的事,民族团结从我做起,从一言一行做起!从自身做起,维护民族团结。明辩是非,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加强自己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不做有损民族团结的事。用我们的实际行动把我们美丽的家园建设的更加美好!
第四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族团结教育条例1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族团结教育条例
为了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及有关法律、法规,结合自治区实际,制定本条例
民族团结教育是对公民进行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内容的学习民族理论、掌握民族政策、普及民族团结常识、树立民族团结意识、履行维护民族团结义务、增强维护民族团结责任的教育。
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活动应当坚持因人施教、正面教育、注重实效、与时俱进的原则,使维护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维护祖国统一成为各族人民的共同意志和自觉行动。
新疆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多民族聚居的地方。影响新疆社会稳定的主要危险是民族分裂主义。反对民族分裂,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是公民的神圣职责和光荣义务。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各族人民应当牢固树立“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的思想,互相尊重、互相信任、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互相合作,和睦相处,始终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
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接受民族团结教育是公民依法享有的权利和应尽的义务。第十二条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将民族团结教育内容纳入教育规划,组织编写适用于大中专院校、中小学的民族团结教育教材。加强对教师队伍的民族团结教育培训,明确教师在民族团结教育中的责任,发挥教师在学校民族团结教育中的主导、示范和表率作用。
学校应当加强学生的民族团结教育工作,并将民族团结教育列入教育教学计划,融入国民教育的全过程,贯穿学生成长成才的各阶段,推动党的民族理论、民族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
禁止任何人利用学校讲台、讲坛等阵地散布不利于祖国统一、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言论;禁止任何人传播危害民族团结、社会和谐、扰乱公众视听的谣言。
民族团结教育主要内容:
(一)马克思主义国家观、民族观、宗教观、历史观、文化观的教育;
(二)国家意识、公民意识、法律意识和中华民族意识的教育;
(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教育;
(四)党的民族理论、民族政策、宗教政策、国家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国家法律、法规的教育;
(五)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的教育;
(六)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教育;
(七)新疆历史、民族发展史、宗教演变史的教育;
(八)维护祖国统一,反对民族分裂势力、反对宗教极端势力、反对暴力恐怖势力的教育;
(九)尊重各民族风俗习惯的教育;
(十)有关民族团结教育的其他内容。
每年五月为自治区民族团结教育月。每年的民族团结教育月应当确定主题,开展系列活动,做到以月促年。
第五篇:民族团结1
《 民族团结》导学案
石花三中涂乾宏温馨寄语:注重方法,培养能力团结协作,双赢策略 学习目标:
1.掌握党和政府对少数民族的政策,了解民族工作的成就。
2.通过对有关民族工作知识内容的学习,进一步认识到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民族团结对国家的发展至关重要,我们要维护国家统一、巩固各族人民大团结
学习重点:民族区域自治的内容和意义、人民政府实行各民族共同发展的政策。学习难点: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原因 学法指导: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及时巩固 学习过程:
导入新课: 新课学习:
(一)、预习课文,自主学习(仔细阅读课本,找出下列问题的答案做好标记)
1、我国有多少个少数民族?我国各民族分布的特点是什么?
2、我国政府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实行怎样的政策,这一政策有何意义?
3、什么是民族团结?
4、以藏族、达斡尔族、傣族为例,说明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情况。
5、联系第四课所学内容,说出当时为少数民族区域经济发展而进行的基本建设工程项目名称及意义。
6.你能用简洁的语言概述孔繁森的事迹吗?
(二)、合作探究(拓展思维,并与小组内其他成员搞好交流)
1、我国为什么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呢?你可以举几个在历史上各民族进行友好交往的例子吗 ?
2、新中国建立后,党和政府为促进各民族的共同发展和进步采取了哪些努力?
3.你了解西部大开发有哪些重点的项目?
(三)交流展示(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点拨解疑,共同提高)
(四)小结
(五)我是小小记忆王
学生利用5分钟快速记忆本课所学知识,5分钟后,组内互相检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
(六)反馈检测
1.我国民族分布的特点是()
A 大杂居,小聚居 B 汉族在东,少数民族在西C 小杂居,大聚居 D按民族划分居住区域 2.全国目前已经建立的省级民族自治区有()A10个B5个C6个D8个 3.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A民族区域自治B少数民族当家作主C民族平等D保证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4、我国在处理民族关系的问题上应坚持()
A、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的原则B、实施经济特区的政策C、实行完全自治的模式 D、实施大力开发西部资源的政策
5、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是()
A、扩大国土面积B、促进经济发展C、促进人口增长D、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 6.我国第二橡胶基地是()A.西藏地区B.内蒙古自治区
C.新疆维吾尔自治区D.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
7.什么战略的实施使我国西部地区出现了大开发、大发展的新气象()A.科教兴国 B.西部大开发 C.人才强国D.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 8.被藏族群众称为“活菩萨”的山东援藏干部是()A.焦裕禄B.任长霞C.孔繁森D.王庆喜
9、材料解析题
阅读下列材料:“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五十六族语言汇成一句话,爱我中华……”——歌曲《爱我中华》
请回答:
⑴我国一共有多少个少数民族?各民族分布的特点是什么?
(2)这首歌曲表达的主旨是()A民族平等B民族团结 热爱祖国C民族共同繁荣D中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
(3)中国共产党在筹建新中国的时候,提出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什么政策?(4)实行此政策有什么意义? 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