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赏昆虫论文——萤火虫(精选五篇)

时间:2019-05-15 04:18:5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观赏昆虫论文——萤火虫》,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观赏昆虫论文——萤火虫》。

第一篇:观赏昆虫论文——萤火虫

萤火虫的简介

萤火虫是鞘翅目萤科昆虫的通称。全世界约2000种,分布于热带、亚热带和温带地区。根据专家统计,我国大约有150种的萤火虫。

体型一般为小至中型,长而扁平,体壁与鞘翅柔软。前胸背板平坦,常盖住头部。头狭小。眼半圆球形,雄性的眼常大于雌性。腹部7~8节,末端下方有发光器,能发黄绿色光。萤火虫为夜间活动,它的卵、幼虫和蛹也往往能发光,成虫的发光有引诱异性的作用。幼虫捕食蜗牛和小昆虫,喜栖于潮湿温暖草木繁盛的地方。

一般的萤火虫只有两年的寿命,它们以土壤中的小虫子为食,而其真正的成虫期仅有两周时间,十四个夜晚的光彩飞舞之后,它们就会寿终正寝。对于小小的萤火虫来说生命是短暂的,然而它们带来的色彩却是夏夜里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萤火虫的习性

萤火虫幼虫分为水生和陆生.幼虫一般需要6次蜕变后才进入蛹阶段。幼虫喜欢吃螺类和甲壳类动物,捕捉猎物后会先麻醉再将含消化酶的物质注入身体,把肉分解。

在草丛常发现尾部两点发光的是陆生的山窗萤幼虫,和全身发光黑白双间的双色垂须萤幼虫,此两品种的成长雌虫翅膀退化,与幼虫形状没有太大分别。雄虫才可以飞行。曾经有住在农田附近的参加者将雌性双色垂须萤萤火虫放在窗口,连续数天都吸引到雄性的双色垂须萤在窗口附近徘徊,所发出的光亮较常见的水生萤火虫暗。

初春时段,水中生活的萤火虫幼虫会爬上岸钻进土中。这时由鳃呼吸改为气孔呼吸。腹部两则会发光。再约50天时间才变蛹成虫。平均只有5天的生命,进食成长都变得次要。在日落后1小时后萤火虫非常活跃,争取时间互相追求。雄虫会在二十秒中闪动亮光,等二十秒,再次发出讯号,耐心等待雌虫的一次强光回应。当没有反应,雄的会飞往别处。

萤火虫在天黑时才开始发光。寻找萤火虫宜用电筒照路,避免直照草堆。萤火虫受电筒照射时可能短暂时间停止,反而找不到它们。

萤火虫的信息

萤火虫是一种躯体翅鞘柔软、完全变态的甲虫,一生历经卵、幼虫、蛹及成虫四个时期。全世界约有2000多种萤火虫。目前已知的萤火虫种类,其幼虫都会发光,一般幼虫的发光器位于 不发达。

萤火虫的发光器是由发光细胞、反射层细胞、神经与表皮等所组成。如果将发光器的构造比喻成汽车的车灯,发光细胞就有如车灯的灯泡,而反射层细胞就有如车灯的灯罩,会将发光细胞所发出的光集中反射出去。所以虽然只是小小的光芒,在黑暗中却让人觉得相当明亮。而萤火虫的发光器会发光,起始于传至发光细胞的神经冲动,使得原本处于抑制状态的荧光素被解除抑制。

萤火虫的发光细胞内有一种含磷的化学物质,称为荧光素,在荧光素的催化下氧化,伴随产生的能量便以光的形式释出。由于反应所产生的大部分能量都用来发光,只有2~10%的能量转为热能,所以当萤火虫停在我们的手上时,我们不会被萤火虫的光给烫到,所以有些人称萤火虫发出来的光为“冷光”。

萤火虫发光的目的,早期学者提出的假设有求偶、沟通、照明、警示、展示及调节族群等功能;但是除了求偶、沟通之外,其它功能只是科学家观察的结果,或只是臆测。直到近几年,才有学者验证了警示说:1999年,学者奈特等人发现,误食萤火虫成虫的蜥蜴会死亡,证实成虫的发光除了找寻配偶之外,还有警告其它生物的作用;学者安德伍德等人在1997年以老鼠做的试验,证实幼虫的发光对于老鼠具警示作用。

怎样捕捉萤火虫?

捉捕萤火虫一般都采用网兜法或瓶捕法。

1.网兜法是用纱布网兜对夜间在低空飞翔的萤火虫进行兜捕。由于此虫飞行速度较慢,它又时刻发出亮光,把飞行轨迹暴露得十分明显,飞行的高度又很低,只要被发现,用网扫去,十有八九都能捕到。有时没有捕到,但萤火虫受到兜网的突然碰撞,也会落在地上而被捉住。

2.对停息在草丛中或树枝上的萤火虫,可拿着瓶口较大的玻璃瓶,靠近后将瓶口对准它,将其轻轻抹入瓶中。如它停息在不高处,也可直接用手去捉捕。但要注意的是,此虫身体娇弱,出手要轻,否则会将其捏伤。

萤火虫与我们

对萤火虫的印象是美好,神秘而且深刻的。小的时候老师会讲关于萤火虫的故事。《三字经》种的囊萤映雪,讲的是在晋朝时,学子车胤家中贫困,每到夏天,为了省下点灯的油钱,就捕捉许多萤火虫放在多孔的囊内,利用萤火虫光来看书,最后官拜吏部尚书。

另外还有很多关于萤火虫的诗词:“月向寒林欲上时,露从秋后已沾衣。微萤不自知时晚,犹抱余光照水飞。”“微雨洒不灭,轻风吹欲燃。”等等。

在科学方面,科学家们受到了萤火虫发光器的启发,发明了特别省电的荧光灯;荧光虫基因可测癌细胞;利用基因转移技术把荧光虫的遗传基因转移到玉米中,科学家们就能够较快地培育出新的具有抗病虫害的和抗农药能力的玉米新品系,从而保护庄稼。

第二篇:观赏昆虫对人类文化

观赏昆虫与人类文化

摘 要:本文是我对昆虫学这门课程的所学及相关资料的览括,希望通过我的疏略研究 能对昆虫学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在扩充自己知识面的同时,也对自己本学期所获得认知做一个较为详细的小结。全文主要围绕昆虫资源的特征及其利用价值,观赏昆虫与人类文化等内容,向我们展示了昆虫学在人类科学研究领域的独特地位,也对昆虫学的前景作了宏观的展望。

关键词:观赏昆虫、观赏昆虫学、感想、昆虫资源、采集昆虫

在我国,对于昆虫的研究及观赏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早在唐代就已有了蓄养蟋蟀、听鸣观斗的活动。而历代文人墨客也似乎对这些小虫有着特别的偏爱,吟诗作画常以昆虫为对象,留下不少传世佳作。人们以虫寄情,以情赏虫,充分展现了中华氏族特有的浪漫与博爱,形成了中国独特的虫文化。近年来,随着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文化活动日趋丰富多彩,观赏昆虫这一活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和喜爱。鉴于此,我们尝试将民间观赏昆虫的经验总结与现代科学理论相结合,写成本文,目的是使大家对观赏昆虫有个基本了解,并通过观赏昆虫的活动增加知识、开阔视野、陶冶性情,充分领略大自然的奇妙。

一、昆虫及观赏昆虫的定义

(一)什么是昆虫

我们常常有这样一种感觉,似乎那些很微小的小动物都可以叫做昆虫。其实在没有上这门课之前,我对这个问题也是模棱两可,那么究竟什么是昆虫呢?昆虫和其它生物一样,有着自己的特殊位置。它在动物界中属于节肢动物门中的昆虫纲。湖南观赏昆虫据调查和查阅有关文献,共统计88种,隶属于11个目。它首先具有节肢动物的特征。它们的身体是由一系列的体节组成的,外面是含有几丁质的外骨胳,一些体节上长有成对的分节附肢,中枢神经系统由脑和神经索组成,心脏位于消化道的背面,体腔血腔合二为一。除了这些特点外,昆虫还有着自己独特的特征,它们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部是感觉和取食的中心,包括一对触角、三对口器附肢及单、复眼等;胸部是运动的中心,具有三对足,多数还有两对翅;腹部是生殖中心,生殖系统及大部分内脏包含于腹中。昆虫的另

一个特点是:它从卵发育成性成熟的昆虫,需要经过一系列显著的内、外部体态上的变化,我们称之为变态。只有具备以上特点的才是昆虫。

观赏昆虫是指能够美化人们生活,有益于身心健康并且有一定观赏价值的昆虫。包括那些色彩鲜艳、图案精美、形态奇特、鸣声动听、好斗成性或会发萤光的各种昆虫。如蝶类、鸣虫类及某些色彩形态美丽的甲虫。观赏昆虫是“资源昆虫”中的一类。

二、观赏昆虫的历史与文化

中华民族具有六千多年的文明史。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可谓中国文化的根基所在,地理和历史学家陈正祥认为,中国文化基本上是农耕文化。西北农业大学邹德秀教授认为,中国农业文化有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沉积,丰富的内涵和辉煌的成就,是一块值得开垦的处女地。害虫防治与益虫利用是农事活动的重要内容,由此可见中国昆虫文化可谓源远流长。如治蝗文化与蚕桑文化便是典型例子。昆虫文化源于人类与昆虫共存的活动中。

昆虫作为自然界的一员,数冤占动物界已知种类的三分之二,按分布几乎遍及地球的每一个角落,查历史已有三亿年之久;而人类的出现仅仅有300万年。昆虫不仅与人类的衣食住行密切相关,而且与人们的精神生活休戚相关。从文字到语言,从绘画到诗篇,从战争到政治,从恋爱到婚姻··一处处都有昆虫涉牵。据统计中国虫旁之字达300多个,以虫旁为姓者40多个,以虫为地名者30乡个,昆虫诗歌2000多篇,与昆虫有关的民间节日40多个„„。中国昆虫文化的成就在国际上无以伦比。

然而,中国传统儒家思想提倡知识分子的学问应该是经邦济世,总与政治相连,或更直接的说以做官为题;其他的一切均视为“雕虫小技”。杨雄曰:“雕虫小技,壮夫不为。”韩愈诗云:“尔雅注虫鱼,定非磊落人。”这种偏见一直影响到今天,致使中国昆虫文化这一璀璨的成就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和总结,加之东方文字的使用范围所限,中国昆虫文化一直没有得到广泛的传播和发扬。

最早将中国昆虫文化史料集中在一起的是唐代的欧阳沟。他在公元641年所编纂的《艺文类聚》中收集了有关蝉、蝇、蚁、萤、叩头虫、蛾、蜂、蟋、尺镬、蚁、蝗及蝗的诗、赋、赞等。历代诗集、书集、史集中不乏昆虫之吟,这些邹树

文(1981年)的《中国昆虫学史》中找到。中国学者真正开始文化昆虫学研究则在本世纪八十年代以后。杨集昆在1984-1988年陆续发表了虫与中国十二生肖动物中鼠、牛、虎、兔、龙的趣闻;1987年周尧发表了《昆虫与中国文化》一文;莫容、王林瑶1993年主编的《蝴蝶—识别、浦捉、欣赏及其他》一书中涉及蝶类的诗、画、工艺品及邮品这些均为人们对中国文化昆虫学的了解做出了贡献。

三、观赏昆虫的分类

(一)什么是昆虫分类

昆虫分类就是通过对各种昆虫进行分析对比和归纳,找出它们之间的共性和特性,再根据其共性和特性,将昆虫进行科学的划分。昆虫分类还包括研究昆虫物种的起源、各物种之间的亲缘关系,进化的过程和趋势,整个昆虫区系的形成、发展和演替等。通过昆虫分类使我们对昆虫世界形成一个比较系统、完整的概念,在此基础上才能对它们作进一步研究和利用。所有的昆虫均属于动物界、节肢动物门、昆虫纲。

(二)昆虫分目一览表

昆虫分类学者根据昆虫的外部形态如翅的有无及特征、口器的结构、触角形状、足跗节等,并结合昆虫的生物学习性将昆虫进行了分目。最早是博物学家林奈(1758年)将昆虫分为7个目,随着科学的发展,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对昆虫的划分也越来越细,越来越合理。

目前,多数学者赞成将昆虫纲分为34个目,它们是:原尾目、弹尾目、双尾目、蜉蝣目、蜻蜓目、螳螂目、缺翅目、帻翅目、竹节虫目、直翅目、纺足目、重舌目、革翅目、同翅目、半翅目、啮虫目、食毛目、虱目、、鞘翅目、脉翅目、长翅目、毛翅目、鳞翅目、双翅目、膜翅目

(三)主要观赏昆虫目的简介

在这里简单介绍两个目:蜻蜓目和螳螂目 1.蜻蜓目

蜻蜓目包括蜻蜓和豆娘,一般体中到大型,小型的较少。色彩丰富,红、黄、蓝、绿、灰各种不同的色彩均可见到,有些还有金属光泽。它们的外形象一架架小巧轻便的飞机。头部一般较大且十分灵活。触角细小,刚毛状,分为节。

复眼极发达,约占头部体积的一半以上,据统计蜻蜓的一只复眼由个小眼组成的,如此众多的小眼组成的复眼再配以转动自如的头,使蜻蜒的视觉非常敏锐,视野十分开阔,除了大大的复眼外,还有个小型的单眼,单眼可以使蜻蜓感受到光度变化和光源方向。它的口器为咀嚼式,具发达的上。蜻蜓胸部构造很有特点,前胸小,可活动,而中、后胸愈合在一起,向后倾斜。足细弱,不适宜行走,但适于攀附,当它飞翔时,足盘折在口器下方,辅助捕食。两对膜质的翅膀狭而长,翅脉网状,形成许多小翅室,这种结构使蜻蜓的翅坚韧而又轻便。翅前缘常有翅痣,是蜻蜓目的显著特点之一。腹部又细又长,圆筒形或扁形,起着平衡驱体和转向作用。

蜻蜓是出色的飞行能手,能长时间在空中飞翔,飞行速度很快,而且还能在空中作短暂停留。豆娘飞翔能力较弱。成虫和稚虫都是肉食性,成虫捕食蚊类、小形蛾类、叶蝉等,是重要的益虫,稚虫生活在水中,又称为水虿。在小河边我们常常见到蜻蜓点水的现象,其实那是雌虫在产卵。雌虫将卵产于水中或水生植物组织内,稚虫从卵中孵化出来,常栖息于砂粒间或泥水中,它可没有蜻蜓成虫那样美丽的色彩,而呈褐色或暗褐色,很难想象蜻蜓小时候竟会是这般模样。头部也有一对复眼和一对细小的触角,它的口器构造十分特殊,下唇亚颏很长,两者连接处成一关节,构成可曲可张的脸盖,平时折在头下,它能快速伸出捕捉食物,特别爱吃蜉蝣及蚊类的幼虫,亦能取食小鱼和蝌蚪。水气管鳃,这是它适应水中生活的呼吸器官。水虿要经过12-15次蜕皮,历经1-2年才能变为能飞的蜻蜒。蜻蜒目全世界均有分布,热带地区种类较多,已知约有5000种,隶属于500属,我国已记载的约有300多种。这一目又可分为三个亚目14个科。2.螳螂目

提起螳螂,人们最先想到的是:它们的一对前足总是高举在胸前,好像在赤诚地祈祷着什么。有一句著名的成语叫做“螳臂挡车,自不量力”,相传春秋战国时期,齐庄公出逃,路遇一螳螂,昂首奋臂,阻挡着庄公的车轮,庄公问驾车人是什么动物,驾车人说“这是个自不量力的螳螂。”从此“螳臂挡车,自不量力”这句成语就流传了下来。螳螂有着十分修长的身材,身披翠绿色的纱衣,这身绿色的衣裳对螳螂有很好的保护作用,使它在草上或树叶上停留时不易被猎物和天敌发现。相应地,常在树干上生活的种类,体色一般为褐色。螳螂的头是三

角形的,上宽下窄,一个小的为单眼,一对炯炯有神的大眼睛位于头的上部两侧。列成三角形。触角线状。口器咀嚼式,发达,坚强有力。头部非常灵活,转动自如。前胸极长,略扁平。前足发达,腿节和胫节下方具强刺,适于捕捉。中后足细长。常把身体支得很高,并能使身躯迅速前后移动,便于捕捉猎物。前翅薄革质,后翅扇状,不用时折叠于前翅之下,当捕捉猎物时,螳螂将双翅张开,竖立在背上,同时捕捉足高高举起,头部左右摆动,并发出一种声,这时猎物被吓得不知所措,于是螳螂乘机猛扑过去,捉住对手。螳螂只对活的猎物有兴趣,从不问津死虫子,它们的复眼与颈膜上数百根能及时传递神经脉冲的弹性纤毛相互配合,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跟踪瞄准系统,这套系统有很高的工作效率,能够快速而准确地判断出猎物的大小、运动方向和路线,从猎物的定位到捕获只需几秒钟就可完成,其速度之快不能不令人感到惊叹。螳螂的婚配也很特殊,夏末秋初是它们交配的时节,我们常常能看到雌螳螂与雄螳螂交欢后,竟毫不顾夫妻之情,凶残地将丈夫咬死并吃掉。为什么雌螳螂竟如此无情无义呢?原来这是出于雌螳螂营养上的需要雌虫在繁殖季节里,需要大量的蛋白质,光靠捕捉一些小昆虫远远满足不了它的需要,它至少还要吃掉一只雄螳螂那么多的蛋白质。交尾完成后,约在月底雌螳螂开始产卵了,卵多产在树枝上或粗的草茎上,产卵时,从尾部排出质地疏松的流体泡沫,卵裹在其中,泡沫过一段时间后即凝固成半椭圆形的灰色硬厘米,宽约块,长约几厘米,表面有横皱纹,内部用薄膜隔成许多小格,每个小格内约有粒卵。螳螂的卵又称桑螵蛸,可作药用,性味甘平无毒,能益精、补肾,能治虚损、阳萎、梦寐失精、小便不通等病症。桑螵蛸的卵一般要到翌年五六月份才能孵化,螳螂属于渐变态昆虫,其整个发育过程要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阶段。刚孵化出的小螳螂身体柔弱,经几小时活动后,身体慢慢结实了,就开始过独立的捕猎生活了,经过几次蜕皮,就变成了成虫。成虫能捕食蜂、蝶、蛾、蝗虫、螽斯、蝉等昆虫,对人类来讲是一种有益的昆虫。

四、如何观赏及观赏昆虫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一)如何观赏

昆虫的观赏有两个层次,视其美形、闻其鸣声、观其猛斗属初级的“观”,知其历史、晓其本性方能称“赏”。

(二)观赏昆虫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观赏昆虫中最美莫过于蝴蝶,如若将蝴蝶根据其生物学特性集中网养在适宜其生长、繁殖的旅游景区的某一区域,即建成一个个活生生的“蝴蝶园”,比如英国西南部的布克法斯特雷的“蝴蝶乐园”;台湾的“蝴蝶谷”;云南昆明的“斯美蝴蝶博物馆”;海南三亚市亚龙湾国家旅游度假区内的“蝴蝶谷”,这些都是成功的典范。在这里人们可以观赏到成虫艳丽的外表、丰富的色彩、优美的舞姿,以及蝶类从幼虫到成虫的生活史。其他观赏昆虫,如大蚕蛾、虎甲、瓢虫、独角仙等,均可开发利用。

发光昆虫利用历史悠久。我国古代就有“萤光捕鱼”、“车胤聚萤夜读”的记载;西印度群岛土著人赤脚在丛林小径中行走时,把萤缚在足趾上照路;墨西哥少女将萤火虫装进小丝袋,系在头发或衣服上,成为绝妙的天然饰物„„。如果在旅游区内开避一个能适应萤火虫生长、繁殖的区域,加以保护或放养,在适逢其发生,繁殖的季节对游客开放,则可使游客欣赏到白天无法欣赏到的另一番独特景观。台湾开发的“虎山溪观萤”,日本每年6月上旬举办的“萤火虫祭”,吸引了众多游客。也可在宾馆、舞厅等娱乐场所,集萤火虫于特制的玻璃瓶中,当娱乐达到高潮时,突然断电,释放萤火虫,萤光闪闪,似流线舞动,另是一番景象。

中国人对昆虫鸣声的注意和欣赏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在唐朝前的很长一段时期,人们仅仅是欣赏各种野外昆虫优美动听的鸣声。从唐朝开始,人们则将鸣虫作为宠物蓄养在各种笼器内,以便随时随地聆听这一独特的音乐。在蓄养鸣虫的过程中,人们发现有几种蟋蟀不仅善鸣,而且好斗,从此斗蟋便成了一项相当普遍的娱乐活动。如果将这些善鸣、好斗昆虫,集中饲养,适时对外开放,使人们在工作之余,细细倾听这一独特的虫国乐章或观看斗蟋的激烈场面,将是又一奇妙享受。

昆虫不仅与人类的衣、食、住、行密切相关,而且与人们的精神生活休戚相关,从文字到语言,从神话到传说,从绘画到诗篇,从战争到政治,从恋爱到婚姻,从娱乐到破案,从邮票到服装,从塔碑到航天„„几乎无处不有昆虫的身影,无处不渗透着与之相关的知识。如果能建一处昆虫馆,聚昆虫趣味、知识于一室,将会拓宽人们的知识视野,激发人们热爱大自然的情操。

观赏昆虫能给人以美感,可供赏玩、娱乐以增添生活情趣,开阔视野,陶冶性情,从而有益于身心健康。观赏昆虫还有益于增加人们对自然资源的保护意识,维护生态平衡,保护昆虫多样性,特别是对珍稀、濒危资源昆虫的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并使之产生较大的经济效益。

(三)开发和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群众对观赏昆虫资源尚缺乏一定知识,对昆虫的乱捕滥杀或以商业经销标本为目的大最捕采屡有发生,造成观赏昆虫资源的严重破坏。所以在观赏昆虫活动中,应有正确的娱乐观;合理适度开发利用观赏资源昆虫,开发与保护并重,以保护促开发,使观赏昆虫这类自然资源更好地为人类服务。

五,结语

本文就我对昆虫的初步了解,简单的介绍了一些关于昆虫和观赏昆虫的知识,希望借此能够增长一下对观赏昆虫的认识。学了这门课,收获很多,可不仅仅是弄清了一个区别而已。我国的观赏昆虫资源丰富,应在做好开发利用的宣传、教育工作的基础上,加强管理,科学规划,在保护的前提下合理地加以利用,并在利用的同时尽可能加以保护,以保证观赏昆虫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第三篇:昆虫观赏的研究

昆虫观赏的研究

经济管理学院2010级人力资源管理2班 文婉婷 201031050219 【摘要】

在我国,观赏昆虫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早在唐代就已有了蓄养蟋蟀、听鸣观斗的活动。而历代文人墨客也似乎对这些小虫有着特别的偏爱,吟诗作画常以昆虫为对象,留下不少传世佳作。人们以虫寄情,以情赏虫,充分展现了中华氏族特有的浪漫与博爱,形成了中国独特的虫文化。近年来,随着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文化活动日趋丰富多彩,观赏昆虫这一活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和喜爱。鉴于此,我们尝试将民间观赏昆虫的经验总结与现代科学理论相结合,写成本文,对观赏昆虫有个基本了解,并通过观赏昆虫的活动增加知识、开阔视野、陶冶性情,充分领略大自然的奇妙。【关键词】

昆虫观赏、昆虫分类、昆虫资源、昆虫采集 【正文】

一、昆虫及观赏昆虫的定义

(一)什么是昆虫

我们常常有这样一种感觉,似乎那些很微小的小动物都可以叫做昆虫。其实在没有上这门课之前,我对这个问题也是模棱两可,那么究竟什么是昆虫呢?

昆虫和其它生物一样,有着自己的特殊位置。它在动物界中属于节肢动物门中的昆虫纲。首先具有节肢动物的特征。

它们的身体是由一系列的体节组成的,外面是含有几丁质的外骨胳,一些体节上长有成对的分节附肢,中枢神经系统由脑和神经索组成,心脏位于消化道的背面,体腔血腔合二为一。除了这些特点外,昆虫还有着自己独特的特征,它们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部是感觉和取食的中心,包括一对触角、三对口器附肢及单、复眼等;胸部是运动的中心,具有三对足,多数还有两对翅;腹部是生殖中心,生殖系统及大部分内脏包含于腹中。昆虫的另一个特点是:它从卵发育成性成熟的昆虫,需要经过一系列显著的内、外部体态上的变化,我们称之为变态。只有具备以上特点的才是昆虫。

(二)观赏昆虫的定义

观赏昆虫是指能够美化人们生活,有益于身心健康并且有一定观赏价值的昆虫。包括那些色彩鲜艳、图案精美、形态奇特、鸣声动听、好斗成性或会发萤光的各种昆虫。如蝶类、鸣虫类及某些色彩形态美丽的甲虫。观赏昆虫是“资源昆虫”中的一类。

二、观赏昆虫的历史与文化

/ 6 中华民族具有六千多年的文明史。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可谓中国文化的根基所在,地理和历史学家陈正祥认为,中国文化基本上是农耕文化。西北农业大学邹德秀教授认为,中国农业文化有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沉积,丰富的内涵和辉煌的成就,是一块值得开垦的处女地。害虫防治与益虫利用是农事活动的重要内容,由此可见中国昆虫文化可谓源远流长。如治蝗文化与蚕桑文化便是典型例子。昆虫文化源于人类与昆虫共存的活动中。

昆虫作为自然界的一员,数冤占动物界已知种类的三分之二,按分布几乎遍及地球的每一个角落,查历史已有三亿年之久;而人类的出现仅仅有300万年。昆虫不仅与人类的衣食住行密切相关,而且与人们的精神生活休戚相关。从文字到语言,从绘画到诗篇,从战争到政治,从恋爱到婚姻··一处处都有昆虫涉牵。据统计中国虫旁之字达300多个,以虫旁为姓者40多个,以虫为地名者30乡个,昆虫诗歌2000多篇,与昆虫有关的民间节日40多个„„。中国昆虫文化的成就在国际上无以伦比。

然而,中国传统儒家思想提倡知识分子的学问应该是经邦济世,总与政治相连,或更直接的说以做官为题;其他的一切均视为“雕虫小技”。杨雄曰:“雕虫小技,壮夫不为。”韩愈诗云:“尔雅注虫鱼,定非磊落人。”这种偏见一直影响到今天,致使中国昆虫文化这一璀璨的成就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和总结,加之东方文字的使用范围所限,中国昆虫文化一直没有得到广泛的传播和发扬。

最早将中国昆虫文化史料集中在一起的是唐代的欧阳沟。他在公元641年所编纂的《艺文类聚》中收集了有关蝉、蝇、蚁、萤、叩头虫、蛾、蜂、蟋、尺镬、蚁、蝗及蝗的诗、赋、赞等。历代诗集、书集、史集中不乏昆虫之吟,这些邹树文(1981年)的《中国昆虫学史》中找到。中国学者真正开始文化昆虫学研究则在本世纪八十年代以后。杨集昆在1984-1988年陆续发表了虫与中国十二生肖动物中鼠、牛、虎、兔、龙的趣闻;1987年周尧发表了《昆虫与中国文化》一文;莫容、王林瑶1993年主编的《蝴蝶—识别、浦捉、欣赏及其他》一书中涉及蝶类的诗、画、工艺品及邮品这些均为人们对中国文化昆虫学的了解做出了贡献。

三、观赏昆虫的分类

(一)什么是昆虫分类

昆虫分类就是通过对各种昆虫进行分析对比和归纳,找出它们之间的共性和特性,再根据其共性和特性,将昆虫进行科学的划分。昆虫分类还包括研究昆虫物种的起源、各物种之间的亲缘关系,进化的过程和趋势,整个昆虫区系的形成、发展和演替等。通过昆虫分类使我们对昆虫世界形成一个比较系统、完整的概念,在此基础上才能对它们作进一步研究和利用。所有的昆虫均属于动物界、节肢动物门、昆虫纲。

(二)昆虫分目一览表

/ 6 昆虫分类学者根据昆虫的外部形态如翅的有无及特征、口器的结构、触角形状、足跗节等,并结合昆虫的生物学习性将昆虫进行了分目。最早是博物学家林奈(1758年)将昆虫分为7个目,随着科学的发展,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对昆虫的划分也越来越细,越来越合理。

目前,多数学者赞成将昆虫纲分为34个目,它们是:原尾目、弹尾目、双尾目、缨尾目、蜉蝣目、蜻蜓目、蜚蠊目、螳螂目、等翅目、缺翅目、帻翅目、竹节虫目、蛩蠊目、直翅目、纺足目、重舌目、革翅目、同翅目、半翅目、啮虫目、食毛目、虱目、缨翅目、鞘翅目、捻翅目、广翅目、脉翅目、蛇蛉目、长翅目、毛翅目、鳞翅目、双翅目、蚤目、膜翅目

(三)主要观赏昆虫目的简介

在这里简单介绍两个目:蜻蜓目和螳螂目

1.蜻蜓目

蜻蜓目包括蜻蜓和豆娘,一般体中到大型,小型的较少。色彩丰富,红、黄、蓝、绿、灰各种不同的色彩均可见到,有些还有金属光泽。它们的外形象一架架小巧轻便的飞机。头部一般较大且十分灵活。触角细小,刚毛状,分为节。复眼极发达,约占头部体积的一半以上,据统计蜻蜓的一只复眼由个小眼组成的,如此众多的小眼组成的复眼再配以转动自如的头,使蜻蜒的视觉非常敏锐,视野十分开阔,除了大大的复眼外,还有个小型的单眼,单眼可以使蜻蜓感受到光度变化和光源方向。它的口器为咀嚼式,具发达的上。蜻蜓胸部构造很有特点,前胸小,可活动,而中、后胸愈合在一起,向后倾斜。足细弱,不适宜行走,但适于攀附,当它飞翔时,足盘折在口器下方,辅助捕食。两对膜质的翅膀狭而长,翅脉网状,形成许多小翅室,这种结构使蜻蜓的翅坚韧而又轻便。翅前缘常有翅痣,是蜻蜓目的显著特点之一。腹部又细又长,圆筒形或扁形,起着平衡驱体和转向作用。

蜻蜓是出色的飞行能手,能长时间在空中飞翔,飞行速度很快,而且还能在空中作短暂停留。豆娘飞翔能力较弱。成虫和稚虫都是肉食性,成虫捕食蚊类、小形蛾类、叶蝉等,是重要的益虫,稚虫生活在水中,又称为水虿。在小河边我们常常见到蜻蜓点水的现象,其实那是雌虫在产卵。雌虫将卵产于水中或水生植物组织内,稚虫从卵中孵化出来,常栖息于砂粒间或泥水中,它可没有蜻蜓成虫那样美丽的色彩,而呈褐色或暗褐色,很难想象蜻蜓小时候竟会是这般模样。头部也有一对复眼和一对细小的触角,它的口器构造十分特殊,下唇亚颏很长,两者连接处成一关节,构成可曲可张的脸盖,平时折在头下,它能快速伸出捕捉食物,特别爱吃蜉蝣及蚊类的幼虫,亦能取食小鱼和蝌蚪。水气管鳃,这是它适应水中生活的呼吸器官。水虿要经过12-15次蜕皮,历经1-2年才能变为能飞的蜻蜒。蜻蜒目全世界均有分布,热带地区种类较多,已知约有5000种,隶属于500属,我国已记载的约有300多种。这一目又可分为三个亚目14个科。

2.螳螂目

/ 6

提起螳螂,人们最先想到的是:它们的一对前足总是高举在胸前,好像在赤诚地祈祷着什么。有一句著名的成语叫做“螳臂挡车,自不量力”,相传春秋战国时期,齐庄公出逃,路遇一螳螂,昂首奋臂,阻挡着庄公的车轮,庄公问驾车人是什么动物,驾车人说“这是个自不量力的螳螂。”从此“螳臂挡车,自不量力”这句成语就流传了下来。螳螂有着十分修长的身材,身披翠绿色的纱衣,这身绿色的衣裳对螳螂有很好的保护作用,使它在草上或树叶上停留时不易被猎物和天敌发现。相应地,常在树干上生活的种类,体色一般为褐色。螳螂的头是三角形的,上宽下窄,一个小的为单眼,一对炯炯有神的大眼睛位于头的上部两侧。列成三角形。触角线状。口器咀嚼式,发达,坚强有力。头部非常灵活,转动自如。前胸极长,略扁平。前足发达,腿节和胫节下方具强刺,适于捕捉。中后足细长。常把身体支得很高,并能使身躯迅速前后移动,便于捕捉猎物。前翅薄革质,后翅扇状,不用时折叠于前翅之下,当捕捉猎物时,螳螂将双翅张开,竖立在背上,同时捕捉足高高举起,头部左右摆动,并发出一种声,这时猎物被吓得不知所措,于是螳螂乘机猛扑过去,捉住对手。螳螂只对活的猎物有兴趣,从不问津死虫子,它们的复眼与颈膜上数百根能及时传递神经脉冲的弹性纤毛相互配合,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跟踪瞄准系统,这套系统有很高的工作效率,能够快速而准确地判断出猎物的大小、运动方向和路线,从猎物的定位到捕获只需几秒钟就可完成,其速度之快不能不令人感到惊叹。螳螂的婚配也很特殊,夏末秋初是它们交配的时节,我们常常能看到雌螳螂与雄螳螂交欢后,竟毫不顾夫妻之情,凶残地将丈夫咬死并吃掉。为什么雌螳螂竟如此无情无义呢?原来这是出于雌螳螂营养上的需要雌虫在繁殖季节里,需要大量的蛋白质,光靠捕捉一些小昆虫远远满足不了它的需要,它至少还要吃掉一只雄螳螂那么多的蛋白质。交尾完成后,约在月底雌螳螂开始产卵了,卵多产在树枝上或粗的草茎上,产卵时,从尾部排出质地疏松的流体泡沫,卵裹在其中,泡沫过一段时间后即凝固成半椭圆形的灰色硬厘米,宽约块,长约几厘米,表面有横皱纹,内部用薄膜隔成许多小格,每个小格内约有粒卵。螳螂的卵又称桑螵蛸,可作药用,性味甘平无毒,能益精、补肾,能治虚损、阳萎、梦寐失精、小便不通等病症。桑螵蛸的卵一般要到翌年五六月份才能孵化,螳螂属于渐变态昆虫,其整个发育过程要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阶段。刚孵化出的小螳螂身体柔弱,经几小时活动后,身体慢慢结实了,就开始过独立的捕猎生活了,经过几次蜕皮,就变成了成虫。成虫能捕食蜂、蝶、蛾、蝗虫、螽斯、蝉等昆虫,对人类来讲是一种有益的昆虫。

四、观赏昆虫的采集、捕捉和标本制作

(一)甲虫、大蚕蛾、蜻蜓和蝉的采捕加工方法

采集工具:各种规格的透明广口瓶、镊子、捕虫网(同蝴蝶捕曳网)。

防腐:酒精(或高度白酒)加白水。

采集甲虫:大多数甲虫是白天栖息在树干、朽木、杂草,甲虫可套住;对夜间活动的锹甲、步甲金龟子则于夜晚采集。甲虫生命力较强,一般不易死亡。若让许多甲虫聚集在同一容器内,会因相互厮杀,导致残缺不全而失去价值。将捕到的甲虫随即浸泡在密闭的防腐液中(虫子不宜放人

/ 6 过多,要让虫体全部淹没药液内),浸泡时间视虫体大小而定,一般为2-5天,最长不超过20天(气温在10℃以下时,时间长也无碍)。酒精浸泡两次甲虫后。应倒弃,更换新酒精。

(二)标本的制作

制作展览盒内的成虫标本时,需要展翅的种类,则不需要用昆虫针刺穿固定。而是将标本的背面向下,平放在整姿台上,用昆虫针的尖端钉住胸部展翅整姿。干燥后将昆虫针拔下来,按照要求粘贴在展览盒中的适当位置。或在盒底铺上棉花、泡沫塑料等柔软物质,将标本平放在上面,盖上盒盖压紧即可。有些标本可制作成侧面立体生态形,那就用虫针将昆虫标本侧向钉在整姿台上,按自然生态形整姿,待干燥后拔针备用。展览盒中的幼虫、卵或蛹,可用前述幼虫吹胀干燥法制作。也可用注射针剂的方法,先将标本放人质地好的玻璃瓶中,在标本下面衬托上棉花或各种颜色的泡沫塑料,使虫体在玻璃瓶中不能滚动,然后用酒精喷灯或氧化喷火嘴,将玻璃瓶开口的一端烧软,用镊子拉成极小的细口,用注射器将保存液注入,再用火烧软细口使其愈合。按照需要固定在展览盒中的适当位置。

使用玻璃装标本法,与展览盒装标本相似,但不用棉花,在标本的上下都用玻璃。用以展览单个的蛾子、蝴蝶或其他昆虫,可全用玻璃或配合卡片纸板框架。其大小可根据所作标本的大小。在标本的四周要留有空处,上下玻璃之间也要留下能容纳虫体和足的空间。制作如天蛾类等大型标本,最好采用有卡片纸板的框架方法;制作小型昆虫标本则可用全玻璃法

五、如何观赏及观赏昆虫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一)如何观赏

昆虫的观赏有两个层次,视其美形、闻其鸣声、观其猛斗属初级的“观”,知其历史、晓其本性方能称“赏”。

(二)观赏昆虫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观赏昆虫中最美莫过于蝴蝶,如若将蝴蝶根据其生物学特性集中网养在适宜其生长、繁殖的旅游景区的某一区域,即建成一个个活生生的“蝴蝶园”,比如英国西南部的布克法斯特雷的“蝴蝶乐园”;台湾的“蝴蝶谷”;云南昆明的“斯美蝴蝶博物馆”;海南三亚市亚龙湾国家旅游度假区内的“蝴蝶谷”,这些都是成功的典范。在这里人们可以观赏到成虫艳丽的外表、丰富的色彩、优美的舞姿,以及蝶类从幼虫到成虫的生活史。其他观赏昆虫,如大蚕蛾、虎甲、瓢虫、独角仙等,均可开发利用。

发光昆虫利用历史悠久。我国古代就有“萤光捕鱼”、“车胤聚萤夜读”的记载;西印度群岛土著人赤脚在丛林小径中行走时,把萤缚在足趾上照路;墨西哥少女将萤火虫装进小丝袋,系在头发或衣服上,成为绝妙的天然饰物„„。如果在旅游区内开避一个能适应萤火虫生长、繁殖的区域,加以保护或放养,在适逢其发生,繁殖的季节对游客开放,则可使游客欣赏到白天无法欣赏到的另一番独特景观。台湾开发的“虎山溪观萤”,日本每年6月上旬举办的“萤火虫祭”,吸引了众多游

/ 6 客。也可在宾馆、舞厅等娱乐场所,集萤火虫于特制的玻璃瓶中,当娱乐达到高潮时,突然断电,释放萤火虫,萤光闪闪,似流线舞动,另是一番景象。

中国人对昆虫鸣声的注意和欣赏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在唐朝前的很长一段时期,人们仅仅是欣赏各种野外昆虫优美动听的鸣声。从唐朝开始,人们则将鸣虫作为宠物蓄养在各种笼器内,以便随时随地聆听这一独特的音乐。在蓄养鸣虫的过程中,人们发现有几种蟋蟀不仅善鸣,而且好斗,从此斗蟋便成了一项相当普遍的娱乐活动。如果将这些善鸣、好斗昆虫,集中饲养,适时对外开放,使人们在工作之余,细细倾听这一独特的虫国乐章或观看斗蟋的激烈场面,将是又一奇妙享受。

昆虫不仅与人类的衣、食、住、行密切相关,而且与人们的精神生活休戚相关,从文字到语言,从神话到传说,从绘画到诗篇,从战争到政治,从恋爱到婚姻,从娱乐到破案,从邮票到服装,从塔碑到航天„„几乎无处不有昆虫的身影,无处不渗透着与之相关的知识。如果能建一处昆虫馆,聚昆虫趣味、知识于一室,将会拓宽人们的知识视野,激发人们热爱大自然的情操。

观赏昆虫能给人以美感,可供赏玩、娱乐以增添生活情趣,开阔视野,陶冶性情,从而有益于身心健康。观赏昆虫还有益于增加人们对自然资源的保护意识,维护生态平衡,保护昆虫多样性,特别是对珍稀、濒危资源昆虫的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并使之产生较大的经济效益。

(三)开发和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群众对观赏昆虫资源尚缺乏一定知识,对昆虫的乱捕滥杀或以商业经销标本为目的大最捕采屡有发生,造成观赏昆虫资源的严重破坏。所以在观赏昆虫活动中,应有正确的娱乐观;合理适度开发利用观赏资源昆虫,开发与保护并重,以保护促开发,使观赏昆虫这类自然资源更好地为人类服务。

【参考文献】、[1] 王音 周序国.《观赏昆虫大全》[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6 [2] 李鹏翔.观赏昆虫[J].科学大众(中学版),2001年12期 [3] 龙中伟.观赏昆虫采捕加工法[J].农村新技术,2000年06期 [4] 郑立军 靳桂敏 杨新廷;.观赏昆虫刍议[J].野生动物,2001年03期 [5] 吴福泉.观赏昆虫资源的开发利用[J].广东蚕业,1999年03期

[6] 高卫红.另类宠物欣赏——观赏昆虫[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04年06期

/ 6

第四篇:观赏动物学论文

观赏动物与我的专业

世界观赏鱼大致可分为五大类型:金鱼、锦鲤、热带观赏鱼、淡水其他观赏鱼、海水其他观赏鱼。其中淡水性观赏鱼的养殖占观赏鱼养殖总量的85%,海水性观赏鱼只占15%。目前,世界观赏鱼每年出口数量约为10亿尾,但是每年的贸易数量都在增长。我国观赏渔业的发展状况及其前景 由于中国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并且近年来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提高,国内对观赏鱼的市场需求大大增加,各种育种技术的发展和完善使的培育新品种将成为可能,还有,我国原有的观赏鱼的种类繁多,只是以前没有很好地开发利用,种种迹象表明观赏鱼在我国的发展前景一片光明。

一、我国观赏渔业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国的观赏鱼的生产几乎全部都是农民或个体民营企业依靠传统的经验、落后技术养殖培育的,国内一百多家水产研究所从未在这个领域投入过任何的科研攻关,我国也未曾有任何政策方针来鼓励扶持观赏渔业的发展。所以我国使得我国与国外拥有较先进的科技技术培育的观赏鱼相比较,就显得在质量上偏差,规格偏小,色彩不纯,几乎没有任何的新品种出现,不仅如此,还有些生产业主为图眼前利益,将品质良好的种鱼也出售,在繁殖季节就从普通的商品鱼中挑选亲本,这样不仅先前的忧势荡然无存,更导致种质的严重退化,使得我国现在金鱼等的出口合格率不足5%,这将严重阻碍我国观赏鱼的健康长远发展。随着我国对外开放步伐的加快,人们的物质文化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观赏鱼的饲养已经悄悄融入许多人的生活中,人们从中得到了美的享受,同时修养身心,陶冶情操。目前,一些国家,观赏鱼养殖规模越来越大,利用各自的优势发展养殖,开展贸易,使观赏鱼养

殖成为渔业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纵观近年国内和国外观赏鱼市场状况,我们看到观赏鱼发展面临良好的发展机遇和社会环境,观赏鱼养殖将成为富有活力的一个新兴产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二、我国观赏鱼养殖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潜力

1.我国观赏鱼养殖技术仍主要沿用传统的养殖方法,技术含量低,产业不稳定,养殖金鱼出口合格率仅为5%。多年来,观赏鱼养殖技术,市场开拓、产业化发展都源于渔民的探索和积累,缺少引导和扶持,更缺少自己的特色。养殖品-1-

种、品质档次低,体形和色泽没有特点。观赏鱼出口不畅,观赏鱼市场虽活跃,但总形成不了规模。观赏鱼养殖科技水平低、开发潜力大,如果把问题和差距视

为潜力,尽快提高观赏鱼养殖科技水平,我国的观赏鱼养殖会出现一个新的局面。

2.缺乏行业组织,盲目生产,行业内信息不灵,国外观赏鱼市场情况的掌握

不足,各自为政的现象已适应不了日趋激烈的国际国内市场竞争。内部竞相杀价,让外商坐收渔利。观赏鱼市场需求量将越来越大,如何组织好观赏鱼生产,占领

观赏鱼国际市场是急需探究的。

3.我国观赏鱼出口包装技术差,产业规模小。我国观赏鱼年出口量超1亿尾,占世界观赏鱼出口量的十分之一,但出口金额仅占世界出口金额的1%多一点。

因包装技术差和不熟悉国外市场,进出口存在着转口贸易或代理现象,大部分获

利被外商轻易拿走。

4.观赏鱼养殖服务体系尚未建立,产品流通市场不畅。近几年兴起的观赏鱼

饲养热,急待建立以苗种、饲料、病害防治和市场营销为一体的观赏鱼养殖的服

务体系。

5.从事观赏鱼养殖的专业人员缺乏。强大的水产养殖专业技术人员队伍是观

赏鱼养殖生产发展的可靠保证。

三、发展我国观赏鱼的对策

1.不断推出优良品种,提高档次。要以我国特色观赏鱼——金鱼为主,提高

出口合格率,开拓国际观赏鱼市场。科学系统地整理、总结、研究传统的养殖技

术,建立金鱼原种繁殖基地,将科研与普及相结合,研究开发、推广利用科研成果,大力倡导科学养殖观赏鱼,为生产者提供信息和指导,使休闲观赏鱼饲养久

盛不衰。

2.理顺产销体系,避免不合理国内价格竞争。建立健全中国金鱼、观赏鱼

进出口机构(或者是行业组织、中介组织),协调好产销各环节的出口价目,使养

殖生产者和出口营销者都能获得合理的利益,相互支持,相互促进,同时也要协

调好对外供给价格,提供国内外市场信息、服务,做好生产、收购的组织工作。

3.进一步改进包装技术,提高运输成活率。加强科学管理及进行检验检疫,确保观赏鱼进出口顺畅和安全。避免品种引进时病毒和细菌的侵入,保护好观赏

鱼产业。

4.推进观赏鱼产业化。观赏鱼产业化就是以国内外市场为导向,以提高经济

效益为中心,在股份合作和家庭式经营的基础—亡实行多层次、多形式、多元化的优化组合,形成各

具特色的产业链,以达到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推进观赏鱼业现代化。要培养观赏鱼产业“龙头”企业,发挥“龙

头”企业的强大推介、示范带头作用,提供国际市场对路、品质优良的观赏鱼苗

种,实行“公司十农户”的集团模式,加快观赏鱼产业发展步伐。

5.休闲渔业的资源状况。重视观赏鱼专业人才的培养,挖掘并培养好源于第—线的专业人员,在高校设立适合市场需求的相关专业,培养观赏鱼产业人才,改变观赏鱼养殖生产现状,适应国际观赏鱼市场发展的需要。休闲渔业大有可为

前不久“中国水产学会观赏鱼分会成立大会”“国际休闲渔业暨观赏鱼养殖与

贸易研讨会”“军曹鱼推广会”,在深圳市大鹏休闲渔庄隆重举行。记者采访了

大会主要主办方代表、香港水产学会副主席梁荣峰先生。休闲渔业经济和社会效

益可观梁荣峰认为,观赏鱼的休闲养殖有着其他休闲活动所不具有的优势,它不

污染环境,又可陶冶性情、提高审美情趣。观赏鱼养殖还具有投资少、占地小、收益大、附加价值高等特点。休闲渔业通过对渔业资源、环境资源、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合理利用,把现代渔业和休闲、旅游、观光及海洋知识的传授有机地

结合起来,实现一、二、三产业的相互结合和转移,从而创造出更大的经济效益

和社会效益。发展休闲渔业可为被淘汰的一大批小型机动渔船(逐渐改造成海上

休闲游乐渔船)及渔民转产提供出路,有利于保护近海渔业资源。观赏鱼养殖别具特色,效益可观,是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朝阳产业。为了做

强做大仓前观赏鱼养殖产业,推动产业化建设,按照都市型效益渔业的发展方向,针对目前仓前观赏鱼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一些薄弱环节和制约因素,提出了“建基

地创品牌抓协会定标准拓市场”的工作思路,以进一步提升产业档次。除了进一

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坚持产销结合发展策略。通过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将实现

观赏鱼生产从专业化到标准化的转变,使仓前观赏鱼养殖产业迈上一个新的台

阶。

第五篇:昆虫论文

摘要:昆虫文化的历史背景,在民俗风情中的虫文化,如婚礼中的吉祥虫和民间食虫见文化等。还有昆虫的艺术方面,自己的一些心得体会。关键词:昆虫,文化,艺术

以前对昆虫都不太了解,而且也不清楚昆虫,总认为昆虫很多都是有害的,但是经过此次选修课,学习到了很多昆虫的知识,了解昆虫与我们人类的关系,特别是昆虫与文化方面的知识。

在常人眼中,昆虫与文化使者似乎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个世界,很少有人会将二者联系起来。然而,正从前对是这小小之虫堂而皇之地做起了“文化使者”。在我们的生活中,只要我们稍作留意,就会发现昆虫文化随处可见。无论在文化艺术、还是民俗风情方面,均可以捕捉到昆虫的踪影。如昆虫邮票、昆虫钱币、昆虫食品、昆虫书画、昆虫工艺品及服饰、昆虫文字、民俗风情中的昆虫、昆虫节日、昆虫鸣声文化等等,尤其在中国这样一个民族众多的国度里,有着丰富多彩的昆虫文化。

1.昆虫文化源远流长

说到中国的昆虫文化,不得不提到唐代的欧阳洵。有专家考证,在公元641年,欧阳洵编撰的《艺文类聚》就是最早将散落在中国民间的昆虫文化史料汇集起来的。其中包含了关于蝉、蝶、蚊、蝇、蛾、蚁、蝗、蜂、蟋、尺蠖、螳等昆虫的诗赋。后来有关昆虫的诗词歌赋不断出现于诗作之中。如2000多年前的《诗经·国风·七月》里载有“五月螽斯动股,六月莎鸡振羽。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李时珍在《本草纲目》记录有关虫类药物的70多条款中,就有不少生动的描述,如蜣螂“其虫深目高鼻,状如羌胡,背负黑甲,状如武士,故有蜣螂、将军之称”等等。古代仅养蚕、养蜂就有相当多的专著,如淮南王的《蚕经》;唐宋的《尔雅翼》有“蜜蜂蛰人,芒入人肉,不可复出,蜂亦寻死。”等等,其中不仅体现了相当的科学水平,而且涉及有不少昆虫文化的素材。还有许多昆虫在远古时期,就已默默无闻地在民间装点着人民生活。如蝉在晋、汉时代就饲养用作娱乐,陶毂的《清异录》记载了唐代长安有赛蝉的风俗,聚蝉较鸣,称为“仙虫社”。而且现在研究昆虫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了。【1】http://

2.民俗风情中的虫文化

世界各地的民俗风情不尽相同,而中华民族这样一个拥有6000多年的悠久历史、集居着56个民族的文明古国,各民族的民俗风情千差万别,其中的虫文化也别具特色。令人叹为观止。2.1婚礼中的吉祥虫。

在众多的昆虫种类中,有一些种类被喻为向往美好和吉祥的象征,其中蜜蜂和蚕是典型的代表。唐代李商隐的著名诗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耐人寻味,常吟常新。蜜蜂可酿蜜、产蜂蜡,蚕能吐丝织茧。因此,人们常将蜜蜂视为甜蜜和勤劳的化身,将蚕喻为无私的奉献者,并将两虫视为婚礼中的吉祥虫。如我国拉祜族人有捕蜂制成蜂蜡烛的习俗,在举行婚礼时,一对新人一定要点燃两支蜂蜡烛,以喻示他们婚后生活充满光明、甜蜜与幸福。蜂蜡灯在拉祜族人的婚礼中之所以不可缺少,据说源于一个古老的传说:“一对恋人因双方父母有矛盾而不同意他们的婚恋,无奈二人为情爱双双自杀而亡。后来二人坟上长出一棵七里香花树。不知何故两家长辈所养的蜜蜂都来这棵花树下采蜜。双方家长吃了蜂蜜,又想念起亡故的儿女,悲悔莫及,不约而同来到这棵花树下握手言和了”。从此往后,晚辈们的婚恋不再受干涉了。人们把蜂蜡烛视为自由、光明和美好的象征。昆虫将象征婚姻的和和美美与甜甜蜜蜜的欢乐气氛推向高潮,增加了婚礼的情趣与热闹。2.2千古之恋化作蝶。

人们经常看到,蝴蝶总是成双成对地飞舞在花丛、田野,画家与作家也常以此为创作素材,赞美人间的爱情之美好。也难怪早在1400多年前梁简文帝就有“复此从凤蝶,双双花飞上;寄语相知者,同心终莫违”(《咏蛱蝶》)的诗句。在民间和许多民族宗教、习俗中,常视死去的人之灵魂终将会化为蝴蝶。我国古典名曲名作《梁山伯与祝英台》是家喻户晓、名扬海外的佳作。它所表现的纯洁、坚贞,而又凄婉、悲壮的爱情故事最终以二人化蝶双飞而成为千古绝唱。曾令多少耳闻目睹过这一作品的人,在赞美与同情之中,更为二人的亡魂双双化作蝴蝶飞向美好爱情的自由王国而深深地祝福。【2】 http://

【2】 http://www.xiexiebang.com 5

下载观赏昆虫论文——萤火虫(精选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观赏昆虫论文——萤火虫(精选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昆虫论文

    观赏昆虫学的研究感想 学 生: (生物科学技术学院07级生态,学号) 摘 要:本文是作者对观赏昆虫和观赏昆虫学课程内容的介绍以及作者对于观赏昆虫学课程的感想。同时也简要介绍......

    观赏植物学论文 2

    观赏植物学天堂鸟的观赏价值论文 学院 理学院 专业 生物科学(师范)班级 11-4 姓名 于胜男学号 11054412 目 录 摘 要 ......................................................

    趣味昆虫论文

    蝉类生活习性 摘要:使人们了解认知蝉这种人们在夏天常见的昆虫。对人们进行科普性教育。对野外,或者城市里的鸣蝉进行观察,记录,搜索查找前人都蝉类生活习性的描述。结合自己的......

    昆虫产业论文

    昆虫产业论文 【摘要】昆虫是我们既陌生有熟悉的事物,因为他存在于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但为什么说他们又是我们陌生的事物呢?因为,很多昆虫的价值还没有被我们发掘出来,在科技......

    观赏春节晚会

    观赏春节晚会 春节快要到了,晚上,妈妈带着我去观赏“迎春大型文艺晚会”。 一路上,我心情激动,蹦蹦跳跳。走过云浦公园时,看见一本矗立着的象三个封面的“书”,写着三个不同字体的......

    仿生学论文:浅谈昆虫与仿生学

    结课论文 作者: 学号: 学院: 专业: TEL: EMAIL: 指导老师: 题目:浅谈昆虫与仿生学 浅谈昆虫与仿生学 xxx (华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xxx,2xxxxx) 摘 要:在生物界中昆虫经历了长期的进......

    萤火虫教案

    《纸张的由来及其制造过程》 (历史+手工+励志) 教学对象:四五年级学生 教学目的: 我想通过这七节课让孩子们了解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除了口头上介绍中华文化,我还会带领孩子们......

    萤火虫教案

    活动时间:2017年5月11日 《萤火虫》——艺术活动 执教人:何艳 活动目标: 1.通过肢体动作,感应短短长的乐句 2、在游戏活动中,了解萤火虫的特征 3.感受与同伴相互合作的快乐。 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