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虫产业论文

时间:2019-05-14 07:47:5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昆虫产业论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昆虫产业论文》。

第一篇:昆虫产业论文

昆虫产业论文

【摘要】昆虫是我们既陌生有熟悉的事物,因为他存在于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但为什么说他们又是我们陌生的事物呢?因为,很多昆虫的价值还没有被我们发掘出来,在科技日益发展的今天,昆虫身上宝贵的价值被逐渐发掘,为我们人类带来了巨大的影响。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人类对资源的需求不断增长,常规资源已经不能够满足人类日益增长的需求,在人们不断探寻的过程中,人们发现了昆虫——这个动物世界最大的生物群体。昆虫物种丰富、资源数量大的特征,为昆虫资源利用奠定了物质基础。昆虫分布很广,几乎地球上所有的生态系统中都有昆虫生存。本文通过写昆虫产业,以食用昆虫产业为例,以小见大,以及一些对发展昆虫产业的建议,来让人们了解昆虫产业及其发展前景,来为我国昆虫产业的发展做好准备。

【关键词】昆虫 产业 持续发展 【正文】

进入新世纪,国内外农业生产形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加入WTO后受到国际农业生产和贸易发展的影响,国内受到农业产业化快速推进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强度不断加强的的影响,迫使我们打破传统观念,解放思想,不断开拓新生资源,使有限的资源得到再生利用、循环利用,使传统的“单向单环式”资源利用方式向“单向多环式”、“多向多环式”、“循环利用式” 转变。新世纪的大农业生产将全面表现出“绿色化”、“工业型”的特点,使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新途径将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昆虫养殖与加工利用业即是其中最具生命力的新兴产业之一。

昆虫,是节肢动物门、昆虫纲种类的统称。昆虫是在地球上历经4亿年进化形成的最大的生物类群,也是地球上尚未被充分开发利用的最大的生物资源。科学研究表明,全球昆虫种类可能达到1000多万种,约占全球生物多样性的50%。目前已经被命名的在100万种左右,占动物界已知种类的2/3。估计我国约为60~100万种,而目前仅记载7万种左右。它们的形态、习性、行为及机能形形色色,变化万千;它们世代短暂(一年可繁殖多代)、繁殖迅速(有的种类的昆虫每头雌虫一次的产卵数量可达10000粒以上)、食物转化率高。许多种类昆虫的种群数量巨大,十分惊人,如蝗虫、松毛虫、白蚁等。在一个局部地区,其种群数量就能达几百吨、上千吨。昆虫的整体生物量可能超过陆地上所有动物的总生物量:昆虫世界蕴藏着极其丰富的资源,“昆虫资源是上帝留给人类的最后一块蛋糕”。

长期以来,昆虫学的主要任务是防治害虫。虽然中国古代就有如养蚕、养蜂的益虫利用,天敌昆虫利用的生物防治等,但在昆虫学的研究和应用中,仍是害虫防治占主导地位,即以“植保昆虫学”的局部内容代替了昆虫学的整体。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对自然的认识不断深化,以经济昆虫资源学建立为标志的昆虫利用的研究异军突起,引起国内外昆虫学界的广泛关注。尤其是近年来,昆虫资源产业化研究及开发利用,极大地推动了资源昆虫的研究。在开发昆虫资源的同时又促进了昆虫学科更全面的发展,一改长期以来单纯防治的“植保昆虫学”发展方向,近10余年来,对昆虫资源的利用和产业化已经成为各国昆虫学者关注的热点之一。目前,昆虫学已经明显地表现出“理论昆虫学与昆虫技术学”、“植保昆虫学”和“经济昆虫资源学”三个方向。昆虫是一种宝贵的资源,而且是世界上最大的未被开发利用的生物资源。昆虫作为一类特殊的生物资源,是丰富的蛋白营养素资源库、生物色素资源库、生物医药毒素资源库、材料资源库,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

昆虫资源产业化,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深度和广度不断拓展——全国各地涌现出一大批昆虫养殖专业户,并且带动了相关产业发展,资源昆虫产业链和产业网已初见端倪;现代科学技术手段赋予了昆虫资源产业化开发以强劲的生命力,昆虫资源正以传统养殖业为基础,以生物技术为先导,进行着全方位、多层次的研究、开发和利用。

根据昆虫的用途可以将养虫业的产业领域划分为:①食用昆虫产业(蚱蝉、豆天蛾、螳螂、蝈蝈等);②药用昆虫产业(土元、螳螂、芫菁等);③饲用昆虫产业(蝇蛆、黄粉虫等);④授粉昆虫产业(蜜蜂、壁蜂、切叶蜂、粗腿透翅蛾等);⑤观赏及工艺昆虫产业(蝴蝶、甲虫类)、教具(各式昆虫标本等)、昆虫博物馆及昆虫园等;⑥科技实验材料及药效标准测试昆虫产业(黄粉虫、蚜虫、棉铃虫等);⑦工业材料昆虫产业(白蜡虫、五倍子蚜、胭脂虫、紫胶虫等);⑧天敌昆虫产业(瓢虫、草蛉、赤眼蜂等);⑨昆虫分泌物及代谢产物(虫毒、虫茶与虫粪沙)产业;⑩昆虫共生物的产业化利用等领域。同一种昆虫的产业价值也可以涉及几个不同领域,如螳螂,既是十分重要的天敌,又是高档食品;土元既是重要药材,又是加工食品、药酒的材料;蝇蛆、黄粉虫既是重要高蛋白动物饲料,又可加工成高蛋白系列食品。

我们坚信,昆虫—这个动物界最大的类群,是人类应当充分利用的宝贵资源,是解决蛋白质资源短缺的重要途径之一,是保障食物供给的新途径,是改善环境的最佳选择。尽管人们从与昆虫进行无休无止的战斗到利用昆虫资源造福人类,还有着巨大的心理落差,但我们依然坚信,资源昆虫的开发利用,必将成为全社会的共识。

一、食用昆虫产业

昆虫被称为人类未来三大蛋白来源之一。全世界的可食用昆虫达 3650 余种,可开发利用的达 370 种,我国的可食用昆虫也达到 100 多种,但是目前开发几乎是空白。

1、不能忽视的蛋白库:

昆虫种类繁多,目前已知的可食用的昆虫就达 3650 余种。研究发现,几乎每一种可食昆虫都含有丰富的蛋白质,都是一个微型营养库。如蜜蜂干体的蛋白质含量高达 81%,蟋蟀 76%,蚂蚁干物质竟有 80%是蛋白质,其热量比牛肉还高两倍,在我国能够开发利用的昆虫就有 100 多种。在对昆虫产业开发中,专家们认为,昆虫之所以是人类未来的蛋白资源,不仅仅是因为昆虫的蛋白质含量高,还因为昆虫是动物界中最大的种群,随着人口愈来愈多和蛋白质供应的日益短缺,这将是解决蛋白缺乏的重要途径。人类食用昆虫有着悠久的历史,世界各地的许多民族很早就有食用昆虫的习惯。我国也是食用昆虫历史悠久的国家,取食的昆虫主要有蝗虫、蚕蛹、蚂蚁、蝉等。时下,东北人喜欢吃油炸蝗虫,粤、闽人将龙虱视为珍品,广西一些少数民族将土蜂的蛹炒或炸,作为待客的美味佳肴。

随着人口的增加,作为蛋白质来源的水产品和肉食以及大豆的生产都处于停滞状态。自进入20 世纪 90 年代后,由于畜牧业用地无扩大余地,人均肉食产量开始呈下降趋势。到本世纪末,人类的蛋白质供需将缺口 2500 万吨。能够在有限的土地上生产出更多的食物蛋白便成了人们孜孜探索的重大课题,人们提出了许多解决这一问题的措施,其中,昆虫就是其中一个重要开发资源。

这是一个我们完全陌生的领域,这更是一个几乎是开发空白的领域,而目前的问题是,对于这项未来产业的开发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2、昆虫开发大有可为

昆虫不仅种群庞大,营养丰富,而且繁殖指数高,便于工厂化生产,还可利用毫无价值的废料饲养,利用价值很低的土地放牧,饲养成本低。当前,国内的食用昆虫开发可归纳为三类:A.尚不能进行人工养殖,完全来自天然资源的食用昆虫。如蝉、中华稻蝗、豆天蛾、蜻蜓稚虫、玉米螟、金龟子幼虫、螳螂、竹虫等。B.可进行部分人工养殖的昆虫。如蚁蛉、白蚁、蚂蚁、菜青虫等。C.可大量进行人工养殖的昆虫。如蜜蜂、蝇蛆、家蚕、黄粉虫、蝙蝠蛾、蟑螂、蝼蛄等。

科学家指出,昆虫将食物转换成体重的效率达 30%以上,大体上与小鸡相当,平均为饲养牛的 2 倍,放牧羊的 4 倍。一对普通家蝇在良好的饲养条件下,半年内可繁殖后代 100 万亿,仅计算其卵可得蛋白质 300吨。人们一旦掌握了昆虫的生育规律,产量还可大大提高。目前昆虫食用品的研究已在世界范围内展开,日本,美国、德国、法国等国的昆虫食品已成为日常餐桌上的佳肴。可以相信,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昆虫食品将成为 21 世纪风靡全球的重要食品。

当前我国食用昆虫的开发大致可归纳为以下三类:尚不能进行人工养殖、完全靠来自天然资源的食用昆虫。如蝉、中华稻蝗、豆天蛾、蜻蜒稚虫、玉米螟、金龟子幼虫、螳螂、竹虫等;可进行人工部分养殖,但不能完全养殖的种类,如蚂蚁、白蚁、菜青虫等;可进行人工量繁殖的种类如蜜蜂、农蚕、蝇蛆、黄粉虫、蝼蛄等。我国目前除了少数地方对蝇蛆进行开发外,对于其他种类的昆虫,几乎从未涉足,开发潜力极大。

3、目前昆虫开发面临的主要问题

我国当前利用最多昆虫开发生产的产品主要有蛋白粉、昆虫酒、昆虫茶,由于昆虫的开发利用起步较晚,目前尚面临着许多问题:

由于传统饮食观念的限制,不同国家和地区对食用昆虫的选择具有浓厚的民族色彩和区域性特点。在现实生活中,95%以上的消费者不习惯吃昆虫,尤其是对以昆虫整体为对象而直接加工成的昆虫食品。

相关研究薄弱,饲养技术差,产业化程度低。目前食用昆虫的研究相对薄弱,无论是基础研究,还是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

缺少统一的行政管理机构和相应的科研协调体系。当前食用昆虫产业的开发还处在初级阶段,对昆虫资源的开发缺少统一的管理,多数开发者处于分散、自发、自由状态,缺乏全局和长远规划,缺乏行之有效的行业管理与指导。

开发食用昆虫时应采取如下对策:A.加强产品宣传,让人们不断提高认识,打破传统饮食习惯的束缚,树立新的饮食观念,使人们普遍接受这一新资源食品。B.大力开发食用昆虫的产前、产中和产后研究,为大规模的商品生产提供丰富的原料和坚强的技术保障。C.制定综合开发计划,强化管理,开拓昆虫开发作为一项新产业的行业前景,并提升该新兴产业的科技含量。昆虫产业已经为人们展现出无限的发展前景。一个方兴末艾,极具潜力的新产业,已步入了我们的视野,我们更期待这个产业的诞生和蓬勃发展。

我们坚信,昆虫—这个动物界最大的类群,是人类应当充分利用的宝贵资源,是解决蛋白质资源短缺的重要途径之一,是保障食物供给的新途径,是改善环境的最佳选择。尽管人们从与昆虫进行无休无止的战斗到利用昆虫资源造福人类,还有着巨大的心理落差,但我们依然坚信,资源昆虫的开发利用,必将成为全社会的共识。

二、加快发展昆虫产业的几点建议

近些年,在一些昆虫科研工作者和相关企业家、养殖户的共同努力下,经济昆虫的产业化发展得到了重视和切实的推行。全国各地涌现出一大批昆虫养殖专业户,并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资源昆虫产业链和产业网已初现轮廓。但当前昆虫资源产业化的速度、深度和广度还远远不够,应进一步拓宽途径,放大格局,加快发展步伐,特别是要在文化昆虫、昆虫旅游业、昆虫循环经济和昆虫深度利用上下功夫。

(一)文化昆虫

昆虫与文化的关系大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昆虫与神话传说。古代中国人在长期利用昆虫资源的实践中,深受“万物有灵论”的影响,产生了很多有关昆虫的神话与传说。庄周梦蝶、梁山伯与祝英台等都是有关昆虫的经典传说。(2)昆虫与文学。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多处描述昆虫,魏晋南北朝产生了咏物诗后,昆虫作为独立的咏颂题材受到历代文人的喜爱,成为托物言志、以物寓情的对象,并逐渐形成了风格独特的咏虫诗赋。古代人咏颂最多的是萤火虫、蝉、蝴蝶等昆虫。(3)昆虫与绘画。昆虫入画在中国也有着悠久的历史,商周时代的青铜器物上就发现有蝉纹。历代绘画作品中以昆虫入画的更是不胜枚举。(4)昆虫的崇拜。古代中国很早就存在着对生物的崇拜意识,在昆虫身上也有反映,最著名的则是对蚕神的崇拜。(5)昆虫与民俗。千百年来昆虫与中国人的民俗活动也发生着重要关联,斗蟋蟀和养鸣虫是极有趣味和吸引力的民俗活动,至今仍具有旺盛的生命力。

由此可见,昆虫与文化密切相关,很多昆虫都有很深厚的文化底蕴作支撑,这就为在文化层面上运作经济昆虫产业提供了可能性和足够的空间。因此,应当在常规利用昆虫的基础上多考虑和挖掘昆虫的文化内涵,然后再加入策划的成分,在文化上作经济文章,这必将大大提高昆虫的经济价值。山东宁阳的“斗蟋蟀”经济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二)昆虫旅游业

许多昆虫色彩艳丽、形态奇特等特点,决定了昆虫可以用来观赏,也决定了其完全可以在发展特色旅游中大显身手,尤其适宜那些距离旅游区近、生态条件好、物种丰富、气候适宜的地区,从而把昆虫产业整合起来,取得更大的经济效益。在现今“绿色消费”和“回归自然”的背景下,昆虫旅游资源以其独特的魅力与广博的内涵,能带给旅游者特别的体验。

说起昆虫旅游业,最容易想到的就是建立蝴蝶生态园。在生态条件良好的山区建立一个蝴蝶生态园,园内分为:(1)观赏区。园内设有花木香草,配有假山、小溪、亭廊等景物,主要供游人观花赏蝶,与蝴蝶嬉戏,并可让游人捕捉蝴蝶、出售蝴蝶标本等。(2)繁育区。有控温设备,种植各种寄主植物,饲养蝴蝶的同时,让游人获得昆虫生长的有关知识,成为科普特色景区。(3)展览、销售蝴蝶工艺品区。(4)娱乐区。开辟“恋爱天堂”,专供青年男女恋爱之用,蝴蝶围绕恋人双双飞,岂不浪漫?还可添置石凳、秋千、小池等,以吸引游人。(5)食宿区。简单修建一些厨房和农家小屋,让游客自己择菜做饭,租赁房屋住宿,收取更多的旅游费用。除此之外,还可以建立昆虫博物馆,或利用虫茶昆虫建立“虫茶馆(亭)”、“夜晚观萤”娱乐中心等,也会获利不小。

(三)昆虫循环经济

养殖昆虫时,不能眼睛只盯着一种虫子,更不能有养了虫子就马上卖掉的狭隘想法,而要响应国家号召,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例如,有的养殖户,在养蝗虫的同时养殖山鸡和其他一些特色鸡,蝗虫若有盈余或销路好就多卖一些,若销路不好,或者蝗虫有死亡发生,就将其喂鸡,或直接把养殖的蝗虫全部用来喂鸡。通过这种方式饲养的鸡特别有营养价值,且生产的鸡蛋也为高营养的绿色生态蛋,在市场上非常畅销。

所以,在养殖昆虫之前,应着眼于循环经济,全面设计好养殖流程,把单一的昆虫养殖纳入科学的循环经济之中,这样会在降低风险的同时,为社会节约资源,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

(四)昆虫的深加工

很多人尤其是基层的养殖户,总认为昆虫只能食用、药用或饲用,所以,大都是将其做成简单的食品、饲料、药物等进行销售,认为昆虫也就这些用处了。其实,这是个很大的误解,相当多的昆虫深入挖掘下去会有许多不为人知的用途,这些用途可能会为养殖户带来更大的财富,只是由于科技的限制和科普知识宣传的不到位,而使得很多昆虫企业还没有涉足到罢了。

“昆虫资源是上帝留给人类的最后一块蛋糕。”昆虫世界蕴藏着极其丰富的资源,在国民经济建设中是前景广阔的可持续发展的产业化资源。

只要我们从现在做起,尊重客观与自然规律,昆虫资源的开发利用必将成为21世纪大农业的重要经济成分,必将为人类带来巨大的财富。让昆虫造福人类。

【参考文献】

1.中国昆虫产业网 2.食品产业网

3.《普通昆虫学》 雷朝亮 荣秀兰 主编 中国农业出版社 4.《桑蚕技术手册》-河北省农业厅-河北人民出版社 5.《蜜蜂传奇》毕晓普 主编 《商务印书馆》 6.《昆虫与人类》 张家兴 江苏省昆虫学会

第二篇:昆虫论文

摘要:昆虫文化的历史背景,在民俗风情中的虫文化,如婚礼中的吉祥虫和民间食虫见文化等。还有昆虫的艺术方面,自己的一些心得体会。关键词:昆虫,文化,艺术

以前对昆虫都不太了解,而且也不清楚昆虫,总认为昆虫很多都是有害的,但是经过此次选修课,学习到了很多昆虫的知识,了解昆虫与我们人类的关系,特别是昆虫与文化方面的知识。

在常人眼中,昆虫与文化使者似乎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个世界,很少有人会将二者联系起来。然而,正从前对是这小小之虫堂而皇之地做起了“文化使者”。在我们的生活中,只要我们稍作留意,就会发现昆虫文化随处可见。无论在文化艺术、还是民俗风情方面,均可以捕捉到昆虫的踪影。如昆虫邮票、昆虫钱币、昆虫食品、昆虫书画、昆虫工艺品及服饰、昆虫文字、民俗风情中的昆虫、昆虫节日、昆虫鸣声文化等等,尤其在中国这样一个民族众多的国度里,有着丰富多彩的昆虫文化。

1.昆虫文化源远流长

说到中国的昆虫文化,不得不提到唐代的欧阳洵。有专家考证,在公元641年,欧阳洵编撰的《艺文类聚》就是最早将散落在中国民间的昆虫文化史料汇集起来的。其中包含了关于蝉、蝶、蚊、蝇、蛾、蚁、蝗、蜂、蟋、尺蠖、螳等昆虫的诗赋。后来有关昆虫的诗词歌赋不断出现于诗作之中。如2000多年前的《诗经·国风·七月》里载有“五月螽斯动股,六月莎鸡振羽。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李时珍在《本草纲目》记录有关虫类药物的70多条款中,就有不少生动的描述,如蜣螂“其虫深目高鼻,状如羌胡,背负黑甲,状如武士,故有蜣螂、将军之称”等等。古代仅养蚕、养蜂就有相当多的专著,如淮南王的《蚕经》;唐宋的《尔雅翼》有“蜜蜂蛰人,芒入人肉,不可复出,蜂亦寻死。”等等,其中不仅体现了相当的科学水平,而且涉及有不少昆虫文化的素材。还有许多昆虫在远古时期,就已默默无闻地在民间装点着人民生活。如蝉在晋、汉时代就饲养用作娱乐,陶毂的《清异录》记载了唐代长安有赛蝉的风俗,聚蝉较鸣,称为“仙虫社”。而且现在研究昆虫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了。【1】http://

2.民俗风情中的虫文化

世界各地的民俗风情不尽相同,而中华民族这样一个拥有6000多年的悠久历史、集居着56个民族的文明古国,各民族的民俗风情千差万别,其中的虫文化也别具特色。令人叹为观止。2.1婚礼中的吉祥虫。

在众多的昆虫种类中,有一些种类被喻为向往美好和吉祥的象征,其中蜜蜂和蚕是典型的代表。唐代李商隐的著名诗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耐人寻味,常吟常新。蜜蜂可酿蜜、产蜂蜡,蚕能吐丝织茧。因此,人们常将蜜蜂视为甜蜜和勤劳的化身,将蚕喻为无私的奉献者,并将两虫视为婚礼中的吉祥虫。如我国拉祜族人有捕蜂制成蜂蜡烛的习俗,在举行婚礼时,一对新人一定要点燃两支蜂蜡烛,以喻示他们婚后生活充满光明、甜蜜与幸福。蜂蜡灯在拉祜族人的婚礼中之所以不可缺少,据说源于一个古老的传说:“一对恋人因双方父母有矛盾而不同意他们的婚恋,无奈二人为情爱双双自杀而亡。后来二人坟上长出一棵七里香花树。不知何故两家长辈所养的蜜蜂都来这棵花树下采蜜。双方家长吃了蜂蜜,又想念起亡故的儿女,悲悔莫及,不约而同来到这棵花树下握手言和了”。从此往后,晚辈们的婚恋不再受干涉了。人们把蜂蜡烛视为自由、光明和美好的象征。昆虫将象征婚姻的和和美美与甜甜蜜蜜的欢乐气氛推向高潮,增加了婚礼的情趣与热闹。2.2千古之恋化作蝶。

人们经常看到,蝴蝶总是成双成对地飞舞在花丛、田野,画家与作家也常以此为创作素材,赞美人间的爱情之美好。也难怪早在1400多年前梁简文帝就有“复此从凤蝶,双双花飞上;寄语相知者,同心终莫违”(《咏蛱蝶》)的诗句。在民间和许多民族宗教、习俗中,常视死去的人之灵魂终将会化为蝴蝶。我国古典名曲名作《梁山伯与祝英台》是家喻户晓、名扬海外的佳作。它所表现的纯洁、坚贞,而又凄婉、悲壮的爱情故事最终以二人化蝶双飞而成为千古绝唱。曾令多少耳闻目睹过这一作品的人,在赞美与同情之中,更为二人的亡魂双双化作蝴蝶飞向美好爱情的自由王国而深深地祝福。【2】 http://

【2】 http://www.xiexiebang.com 5

第三篇:昆虫论文

观赏昆虫学的研究感想

学 生:

(生物科学技术学院07级生态,学号)

摘 要:本文是作者对观赏昆虫和观赏昆虫学课程内容的介绍以及作者对于观赏昆虫学课程的感想。同时也简要介绍了观赏昆虫学的研究方法、昆虫的采集与捕捉及标本制作等方面的内容。

关键词:观赏昆虫、观赏昆虫学、感想、昆虫资源、采集昆虫

在我国,观赏昆虫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早在唐代就已有了蓄养蟋蟀、听鸣观斗的活动。而历代文人墨客也似乎对这些小虫有着特别的偏爱,吟诗作画常以昆虫为对象,留下不少传世佳作。人们以虫寄情,以情赏虫,充分展现了中华氏族特有的浪漫与博爱,形成了中国独特的虫文化。近年来,随着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文化活动日趋丰富多彩,观赏昆虫这一活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和喜爱。鉴于此,我们尝试将民间观赏昆虫的经验总结与现代科学理论相结合,写成本文,目的是使大家对观赏昆虫有个基本了解,并通过观赏昆虫的活动增加知识、开阔视野、陶冶性情,充分领略大自然的奇妙。

一、观赏昆虫学课程简介

我们学校的观赏昆虫学课程由生物安全科学技术学院开设,肖铁光教授主讲。这是一门选修的课程。为30个学时。使用教材为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的《观赏昆虫大全》一书。课程全部采用多媒体教学,课程安排中除在教室上课外,还有两个学时的参观校标本馆。课程结束后,学生须上交10只捕捉的昆虫作为标本。

课程由有趣的昆虫外部结构、错综复杂的昆虫体内世界、昆虫的生物学、观赏昆虫的分类、昆虫疾病、昆虫人工饲料、虫—食品、药品、毒品、虫文化赏趣、方寸之中话昆虫、空中“骄龙”—蜻蜓、乡谣俱乐部—鸣虫、忠勇无敌大将军—蟋蟀、大自然的舞姬― 蝴蝶、独角仙、田园星光一萤火虫等十五部分组成。

二、昆虫及观赏昆虫的定义

(一)什么是昆虫

我们常常有这样一种感觉,似乎那些很微小的小动物都可以叫做昆虫。其实在没有上这门课之前,我对这个问题也是模棱两可,那么究竟什么是昆虫呢?

昆虫和其它生物一样,有着自己的特殊位置。它在动物界中属于节肢动物门中的昆虫纲。湖南观赏昆虫据调查和查阅有关文献,共统计88种,隶属于11个目。它首先具有节肢动物的特征。

它们的身体是由一系列的体节组成的,外面是含有几丁质的外骨胳,一些体节上长有成对的分节附肢,中枢神经系统由脑和神经索组成,心脏位于消化道的背面,体腔血腔合二为一。除了这些特点外,昆虫还有着自己独特的特征,它们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部是感觉和取食的中心,包括一对触角、三对口器附肢及单、复眼等;胸部是运动的中心,具有三对足,多数还有两对翅;腹部是生殖中心,生殖系统及大部分内脏包含于腹中。昆虫的另一个特点是:它从卵发育成性成熟的昆虫,需要经过一系列显著的内、外部体态上的变化,我们称之为变态。只有具备以上特点的才是昆虫。

(二)观赏昆虫的定义

观赏昆虫是指能够美化人们生活,有益于身心健康并且有一定观赏价值的昆虫。包括那些色彩鲜艳、图案精美、形态奇特、鸣声动听、好斗成性或会发萤光的各种昆虫。如蝶类、鸣虫类及某些色彩形态美丽的甲虫。观赏昆虫是“资源昆虫”中的一类。

三、观赏昆虫的历史与文化

中华民族具有六千多年的文明史。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可谓中国文化的根基所在,地理和历史学家陈正祥认为,中国文化基本上是农耕文化。西北农业大学邹德秀教授认为,中国农业文化有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沉积,丰富的内涵和辉煌的成就,是一块值得开垦的处女地。害虫防治与益虫利用是农事活动的重要内容,由此可见中国昆虫文化可谓源远流长。如治蝗文化与蚕桑文化便是典型例子。昆虫文化源于人类与昆虫共存的活动中。

昆虫作为自然界的一员,数冤占动物界已知种类的三分之二,按分布几乎遍及地球的每一个角落,查历史已有三亿年之久;而人类的出现仅仅有300万年。昆虫不仅与人类的衣食住行密切相关,而且与人们的精神生活休戚相关。从文字到语言,从绘画到诗篇,从战争到政治,从恋爱到婚姻··一处处都有昆虫涉牵。据统计中国虫旁之字达300多个,以虫旁为姓者40多个,以虫为地名者30乡个,昆虫诗歌2000多篇,与昆虫有关的民间节日40多个„„。中国昆虫文化的成就在国际上无以伦比。

然而,中国传统儒家思想提倡知识分子的学问应该是经邦济世,总与政治相连,或更直接的说以做官为题;其他的一切均视为“雕虫小技”。杨雄曰:“雕虫小技,壮夫不为。”韩愈诗云:“尔雅注虫鱼,定非磊落人。”这种偏见一直影响到今天,致使中国昆虫文化这一璀璨的成就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和总结,加之东方文字的使用范围所限,中国昆虫文化一直没有得到广泛的传播和发扬。

最早将中国昆虫文化史料集中在一起的是唐代的欧阳沟。他在公元641年所编纂的《艺文类聚》中收集了有关蝉、蝇、蚁、萤、叩头虫、蛾、蜂、蟋、尺镬、蚁、蝗及蝗的诗、赋、赞等。历代诗集、书集、史集中不乏昆虫之吟,这些邹树文(1981年)的《中国昆虫学史》中找到。中国学者真正开始文化昆虫学研究则在本世纪八十年代以后。杨集昆在1984-1988年陆续发表了虫与中国十二生肖动物中鼠、牛、虎、兔、龙的趣闻;1987年周尧发表了《昆虫与中国文化》一文;莫容、王林瑶1993年主编的《蝴蝶—识别、浦捉、欣赏及其他》一书中涉及蝶类的诗、画、工艺品及邮品这些均为人们对中国文化昆虫学的了解做出了贡献。

四、观赏昆虫的分类

(一)什么是昆虫分类

昆虫分类就是通过对各种昆虫进行分析对比和归纳,找出它们之间的共性和特性,再根据其共性和特性,将昆虫进行科学的划分。昆虫分类还包括研究昆虫物种的起源、各物种之间的亲缘关系,进化的过程和趋势,整个昆虫区系的形成、发展和演替等。通过昆虫分类使我们对昆虫世界形成一个比较系统、完整的概念,在此基础上才能对它们作进一步研究和利用。所有的昆虫均属于动物界、节肢动物门、昆虫纲。

(二)昆虫分目一览表

昆虫分类学者根据昆虫的外部形态如翅的有无及特征、口器的结构、触角形状、足跗节等,并结合昆虫的生物学习性将昆虫进行了分目。最早是博物学家林奈(1758年)将昆虫分为7个目,随着科学的发展,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对昆虫的划分也越来越细,越来越合理。

目前,多数学者赞成将昆虫纲分为34个目,它们是:原尾目、弹尾目、双尾目、缨尾目、蜉蝣目、蜻蜓目、蜚蠊目、螳螂目、等翅目、缺翅目、帻翅目、竹节虫目、蛩蠊目、直翅目、纺足目、重舌目、革翅目、同翅目、半翅目、啮虫目、食毛目、虱目、缨翅目、鞘翅目、捻翅目、广翅目、脉翅目、蛇蛉目、长翅目、毛翅目、鳞翅目、双翅目、蚤目、膜翅目

(三)主要观赏昆虫目的简介

在这里简单介绍两个目:蜻蜓目和螳螂目

1.蜻蜓目

蜻蜓目包括蜻蜓和豆娘,一般体中到大型,小型的较少。色彩丰富,红、黄、蓝、绿、灰各种不同的色彩均可见到,有些还有金属光泽。它们的外形象一架架小巧轻便的飞机。头部一般较大且十分灵活。触角细小,刚毛状,分为节。复眼极发达,约占头部体积的一半以上,据统计蜻蜓的一只复眼由个小眼组成的,如此众多的小眼组成的复眼再配以转动自如的头,使蜻蜒的视觉非常敏锐,视野十分开阔,除了大大的复眼外,还有个小型的单眼,单眼可以使蜻蜓感受到光度变化和光源方向。它的口器为咀嚼式,具发达的上。蜻蜓胸部构造很有特点,前胸小,可活动,而中、后胸愈合在一起,向后倾斜。足细弱,不适宜行走,但适于攀附,当它飞翔时,足盘折在口器下方,辅助捕食。两对膜质的翅膀狭而长,翅脉网状,形成许多小翅室,这种结构使蜻蜓的翅坚韧而又轻便。翅前缘常有翅痣,是蜻蜓目的显著特点之一。腹部又细又长,圆筒形或扁形,起着平衡驱体和转向作用。

蜻蜓是出色的飞行能手,能长时间在空中飞翔,飞行速度很快,而且还能在空中作短暂停留。豆娘飞翔能力较弱。成虫和稚虫都是肉食性,成虫捕食蚊类、小形蛾类、叶蝉等,是重要的益虫,稚虫生活在水中,又称为水虿。在小河边我们常常见到蜻蜓点水的现象,其实那是雌虫在产卵。雌虫将卵产于水中或水生植物组织内,稚虫从卵中孵化出来,常栖息于砂粒间或泥水中,它可没有蜻蜓成虫那样美丽的色彩,而呈褐色或暗褐色,很难想象蜻蜓小时候竟会是这般模样。头部也有一对复眼和一对细小的触角,它的口器构造十分特殊,下唇亚颏很长,两者连接处成一关节,构成可曲可张的脸盖,平时折在头下,它能快速伸出捕捉食物,特别爱吃蜉蝣及蚊类的幼虫,亦能取食小鱼和蝌蚪。水气管鳃,这是它适应水中生活的呼吸器官。水虿要经过12-15次蜕皮,历经1-2年才能变为能飞的蜻蜒。蜻蜒目全世界均有分布,热带地区种类较多,已知约有5000种,隶属于500属,我国已记载的约有300多种。这一目又可分为三个亚目14个科。

2.螳螂目

提起螳螂,人们最先想到的是:它们的一对前足总是高举在胸前,好像在赤诚地祈祷着什么。有一句著名的成语叫做“螳臂挡车,自不量力”,相传春秋战国时期,齐庄公出逃,路遇一螳螂,昂首奋臂,阻挡着庄公的车轮,庄公问驾车人是什么动物,驾车人说“这是个自不量力的螳螂。”从此“螳臂挡车,自不量力”这句成语就流传了下来。螳螂有着十分修长的身材,身披翠绿色的纱衣,这身绿色的衣裳对螳螂有很好的保护作用,使它在草上或树叶上停留时不易被猎物和天敌发现。相应地,常在树干上生活的种类,体色一般为褐色。螳螂的头是三角形的,上宽下窄,一个小的为单眼,一对炯炯有神的大眼睛位于头的上部两侧。列成三角形。触角线状。口器咀嚼式,发达,坚强有力。头部非常灵活,转动自如。前胸极长,略扁平。前足发达,腿节和胫节下方具强刺,适于捕捉。中后足细长。常把身体支得很高,并能使身躯迅速前后移动,便于捕捉猎物。前翅薄革质,后翅扇状,不用时折叠于前翅之下,当捕捉猎物时,螳螂将双翅张开,竖立在背上,同时捕捉足高高举起,头部左右摆动,并发出一种声,这时猎物被吓得不知所措,于是螳螂乘机猛扑过去,捉住对手。螳螂只对活的猎物有兴趣,从不问津死虫子,它们的复眼与颈膜上数百根能及时传递神经脉冲的弹性纤毛相互配合,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跟踪瞄准系统,这套系统有很高的工作效率,能够快速而准确地判断出猎物的大小、运动方向和路线,从猎物的定位到捕获只需几秒钟就可完成,其速度之快不能不令人感到惊叹。螳螂的婚配也很特殊,夏末秋初是它们交配的时节,我们常常能看到雌螳螂与雄螳螂交欢后,竟毫不顾夫妻之情,凶残地将丈夫咬死并吃掉。为什么雌螳螂竟如此无情无义呢?原来这是出于雌螳螂营养上的需要雌虫在繁殖季节里,需要大量的蛋白质,光靠捕捉一些小昆虫远远满足不了它的需要,它至少还要吃掉一只雄螳螂那么多的蛋白质。交尾完成后,约在月底雌螳螂开始产卵了,卵多产在树枝上或粗的草茎上,产卵时,从尾部排出质地疏松的流体泡沫,卵裹在其中,泡沫过一段时间后即凝固成半椭圆形的灰色硬厘米,宽约块,长约几厘米,表面有横皱纹,内部用薄膜隔成许多小格,每个小格内约有粒卵。螳螂的卵又称桑螵蛸,可作药用,性味甘平无毒,能益精、补肾,能治虚损、阳萎、梦寐失精、小便不通等病症。桑螵蛸的卵一般要到翌年五六月份才能孵化,螳螂属于渐变态昆虫,其整个发育过程要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阶段。刚孵化出的小螳螂身体柔弱,经几小时活动后,身体慢慢结实了,就开始过独立的捕猎生活了,经过几次蜕皮,就变成了成虫。成虫能捕食蜂、蝶、蛾、蝗虫、螽斯、蝉等昆虫,对人类来讲是一种有益的昆虫。

五、观赏昆虫的采集、捕捉和标本制作

(一)甲虫、大蚕蛾、蜻蜓和蝉的采捕加工方法

采集工具:各种规格的透明广口瓶、镊子、捕虫网(同蝴蝶捕曳网)。

防腐:酒精(或高度白酒)加白水。

采集甲虫:大多数甲虫是白天栖息在树干、朽木、杂草,甲虫可套住;对夜间活动的锹甲、步甲金龟子则于夜晚采集。甲虫生命力较强,一般不易死亡。若让许多甲虫聚集在同一容器内,会因相互厮杀,导致残缺不全而失去价值。将捕到的甲虫随即浸泡在密闭的防腐液中(虫子不宜放人过多,要让虫体全部淹没药液内),浸泡时间视虫体大小而定,一般为2-5天,最长不超过20天(气温在10℃以下时,时间长也无碍)。酒精浸泡两次甲虫后。应倒弃,更换新酒精。

(二)标本的制作

制作展览盒内的成虫标本时,需要展翅的种类,则不需要用昆虫针刺穿固定。而是将标本的背面向下,平放在整姿台上,用昆虫针的尖端钉住胸部展翅整姿。干燥后将昆虫针拔下来,按照要求粘贴在展览盒中的适当位置。或在盒底铺上棉花、泡沫塑料等柔软物质,将标本平放在上面,盖上盒盖压紧即可。有些标本可制作成侧面立体生态形,那就用虫针将昆虫标本侧向钉在整姿台上,按自然生态形整姿,待干燥后拔针备用。展览盒中的幼虫、卵或蛹,可用前述幼虫吹胀干燥法制作。也可用注射针剂的方法,先将标本放人质地好的玻璃瓶中,在标本下面衬托上棉花或各种颜色的泡沫塑料,使虫体在玻璃瓶中不能滚动,然后用酒精喷灯或氧化喷火嘴,将玻璃瓶开口的一端烧软,用镊子拉成极小的细口,用注射器将保存液注入,再用火烧软细口使其愈合。按照需要固定在展览盒中的适当位置。

使用玻璃装标本法,与展览盒装标本相似,但不用棉花,在标本的上下都用玻璃。用以展览单个的蛾子、蝴蝶或其他昆虫,可全用玻璃或配合卡片纸板框架。其大小可根据所作标本的大小。在标本的四周要留有空处,上下玻璃之间也要留下能容纳虫体和足的空间。制作如天蛾类等大型标本,最好采用有卡片纸板的框架方法;制作小型昆虫标本则可用全玻璃法

七、如何观赏及观赏昆虫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一)如何观赏

昆虫的观赏有两个层次,视其美形、闻其鸣声、观其猛斗属初级的“观”,知其历史、晓其本性方能称“赏”。

(二)观赏昆虫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观赏昆虫中最美莫过于蝴蝶,如若将蝴蝶根据其生物学特性集中网养在适宜其生长、繁殖的旅游景区的某一区域,即建成一个个活生生的“蝴蝶园”,比如英国西南部的布克法斯特雷的“蝴蝶乐园”;台湾的“蝴蝶谷”;云南昆明的“斯美蝴蝶博物馆”;海南三亚市亚龙湾国家旅游度假区内的“蝴蝶谷”,这些都是成功的典范。在这里人们可以观赏到成虫艳丽的外表、丰富的色彩、优美的舞姿,以及蝶类从幼虫到成虫的生活史。其他观赏昆虫,如大蚕蛾、虎甲、瓢虫、独角仙等,均可开发利用。

发光昆虫利用历史悠久。我国古代就有“萤光捕鱼”、“车胤聚萤夜读”的记载;西印度群岛土著人赤脚在丛林小径中行走时,把萤缚在足趾上照路;墨西哥少女将萤火虫装进小丝袋,系在头发或衣服上,成为绝妙的天然饰物„„。如果在旅游区内开避一个能适应萤火虫生长、繁殖的区域,加以保护或放养,在适逢其发生,繁殖的季节对游客开放,则可使游客欣赏到白天无法欣赏到的另一番独特景观。台湾开发的“虎山溪观萤”,日本每年6月上旬举办的“萤火虫祭”,吸引了众多游客。也可在宾馆、舞厅等娱乐场所,集萤火虫于特制的玻璃瓶中,当娱乐达到高潮时,突然断电,释放萤火虫,萤光闪闪,似流线舞动,另是一番景象。

中国人对昆虫鸣声的注意和欣赏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在唐朝前的很长一段时期,人们仅仅是欣赏各种野外昆虫优美动听的鸣声。从唐朝开始,人们则将鸣虫作为宠物蓄养在各种笼器内,以便随时随地聆听这一独特的音乐。在蓄养鸣虫的过程中,人们发现有几种蟋蟀不仅善鸣,而且好斗,从此斗蟋便成了一项相当普遍的娱乐活动。如果将这些善鸣、好斗昆虫,集中饲养,适时对外开放,使人们在工作之余,细细倾听这一独特的虫国乐章或观看斗蟋的激烈场面,将是又一奇妙享受。

昆虫不仅与人类的衣、食、住、行密切相关,而且与人们的精神生活休戚相关,从文字到语言,从神话到传说,从绘画到诗篇,从战争到政治,从恋爱到婚姻,从娱乐到破案,从邮票到服装,从塔碑到航天„„几乎无处不有昆虫的身影,无处不渗透着与之相关的知识。如果能建一处昆虫馆,聚昆虫趣味、知识于一室,将会拓宽人们的知识视野,激发人们热爱大自然的情操。

观赏昆虫能给人以美感,可供赏玩、娱乐以增添生活情趣,开阔视野,陶冶性情,从而有益于身心健康。观赏昆虫还有益于增加人们对自然资源的保护意识,维护生态平衡,保护昆虫多样性,特别是对珍稀、濒危资源昆虫的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并使之产生较大的经济效益。

(三)开发和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群众对观赏昆虫资源尚缺乏一定知识,对昆虫的乱捕滥杀或以商业经销标本为目的大最捕采屡有发生,造成观赏昆虫资源的严重破坏。所以在观赏昆虫活动中,应有正确的娱乐观;合理适度开发利用观赏资源昆虫,开发与保护并重,以保护促开发,使观赏昆虫这类自然资源更好地为人类服务。

八、湖南农业大学昆虫标本馆

湖南农业大学昆虫标本馆兴建于2001年,原址在老图书馆三楼,只有80余平方米,馆藏标本多为农业害虫。随着学校规模的扩大,为了满足教学与科研的需要,后来在老图书馆一楼扩建了新馆,现已形成占地面积140多平方米,馆藏昆虫20余万只,包括昆虫世界、蝴蝶王国、多媒体放映厅三大场馆在内的综合性科普教育基地。

标本馆自建成以来,先后接待了包括长沙市教育局等20多个团体在内的数以万计的校内外人士参观、访问和学习,在校学生的参观人次更是难以胜数。曾先后受到湖南卫视、湖南经视、湖南教育频道、经贸频道以及东方新报等多家大型媒体的关注、报道,并于2004年被授予“湖南省科普教育基地”称号。

昆虫馆场馆面积158㎡,馆藏标本20多万号。静态昆虫展出标本1700多种,8000余号,其中数目较多的有鞘翅目39个科;鳞翅目38个科;膜翅目31个科;同翅目14个科;半翅目12个科;晴蜒目9个科;双翅目8个科;直翅目6个科;等翅目1个科;螳螂目1个科;革翅目1个科;脉翅目1个科;拈翅目1个科等。以教学、科研为主,对校内外各界人士免费开放。建馆以来,在为教学科研提供支持的同时,也为昆虫爱好者进行经验交流提供了场所,激发了参观者热爱昆虫,研究昆虫的热情,在加强广大学生自然观、生态观宣传教育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后期开展的昆虫知识讲座更是吸引了众多人员前来参观学习,人们在参与欣赏昆虫艺术展(蝶画、翅画、蝴蝶工艺品)当中,开阔了视野,陶冶了情操。

现在,新的昆虫标本馆正在建设中,我们观赏昆虫学课程的同学们有幸作为第一批人员参观了新的标本馆。首先我们来到了位于老图书馆一楼的肖铁光老师的昆虫标本制作室,这里制作出来的标本正在源源不断的向新标本馆迁移。

新的标本馆位于文渊阁的四楼,同在四楼的还有我们学校的动物标本馆、土壤和岩石标本馆。

昆虫馆的新馆实际上是原来农业生物图书书库,不过现在经过装修后已经焕然一新,新馆的面积更大,展位更多,因为还在建设中,许多标本还没有摆上展台,但是单单就摆上展台的这些标本来说,就已经让我们连声惊叹了。希望还有机会去参观!

九、结束语

我的论文不长,简单的介绍了许多关于昆虫和观赏昆虫的知识,希望大家在读后能够增长一下对观赏昆虫的认识。学了这门课,收获很多,可不仅仅是弄清了一个区别而已,只是不知该怎么说。湖南观赏昆虫资源丰富,应在做好开发利用的宣传、教育工作的基础上,加强管理,科学规划,在保护的前提下合理地加以利用,并在利用的同时尽可能加以保护,以保证湖南观赏昆虫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参考文献

[1] 王音 周序国.《观赏昆虫大全》[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6 [2] 李鹏翔.观赏昆虫[J].科学大众(中学版),2001年12期 [3] 龙中伟.观赏昆虫采捕加工法[J].农村新技术,2000年06期 [4] 郑立军 靳桂敏 杨新廷;.观赏昆虫刍议[J].野生动物,2001年03期 [5] 吴福泉.观赏昆虫资源的开发利用[J].广东蚕业,1999年03期

[6] 朱 巽.湖南观赏昆虫资源的利用研究[J].湖南第一师范学报,2007年04期 [7] 高卫红.另类宠物欣赏——观赏昆虫[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04年06期

第四篇:趣味昆虫论文

蝉类生活习性

摘要:使人们了解认知蝉这种人们在夏天常见的昆虫。对人们进行科普性教育。对野外,或者城市里的鸣蝉进行观察,记录,搜索查找前人都蝉类生活习性的描述。结合自己的看法,感情,让人们能更生动形象的了解蝉这种动物。

关键词:蝉,生活习性,鸣声

正文:蝉是一种我们夏天最为常见的一种昆虫,虽然我们有时看不见它,但我们总可以听闻其声。就是这种我们最为常见的昆虫,我们了解它们吗?答案肯定大多数都是否定的。下面就由我来介绍下蝉,这种昆虫吧。

狭义的蝉仅局限于蝉科的昆虫,广义的蝉则指蝉总科的所有昆虫(蝉总科有两个科:蝉科与螽蝉科)下面我们只对狭义的蝉做介绍。

蝉是蝉科昆虫的代表种。雄的腹部有发音器,能连续不断发出尖锐的声音。雌的不发声,但在腹部有听器。幼虫生活在土里,吸食植物的根,成虫吃植物的汁。蝉属不完全变态类,由卵、幼虫(若虫),不经过蛹的时期而变为成虫。同“禅”出自佛家,故称“知了”。这是百度百科,对其的解释。也就是说蝉只有雄性才能“叫”,而雌的不发声。

蝉,同翅目,蝉科,中型到大型昆虫,约1500种,体长2.5公分,有两对膜翅,复眼突出,单眼3个。雄蝉近腹的基部有鼓膜,震动膜时能发出响亮的声音。多数北美蝉发出有节奏的滴答声或呜呜声,但某些种的声音甚动听。卵常产在木质组织内,若虫一孵出即钻入地下,吸食多年生植物根中的汁液。一般经5次蜕皮,需几年才能成熟。蝉虽不算害虫,但雌虫数量多时,产卵行为会损坏树苗。多分布热带,栖于沙漠、草原和森林。

蝉是一种不完全变态的昆虫,直接由幼虫(若虫)变为成虫,所以蝉的一生分为四个阶段:从卵开始,卵孵化为幼虫,幼虫再变为蛹,蛹最后蜕化为成虫——就是我们看到的蝉。蝉卵多产于树木嫩枝皮下组织内,到第二年春夏,蝉卵才孵化出幼虫来。幼虫长大后爬出来,在草地或树枝上脱去外壳,蜕皮羽化成蝉。等翅膀变硬,雄蝉就在树枝上高唱“知了”,与雌蝉交配,交配产卵后不久就死去。

蝉的幼虫生活在土中,刺吸植物根部汁液,削弱树势,使枝梢枯死,影响树木生长。蝉的幼虫一生在土中生活。将要羽化时,于黄昏及夜间钻出土表,爬到树上,然后抓紧树皮,蜕皮羽化。当蝉蛹的背上出现一条黑色的裂缝时,蜕皮的过程就开始了。整个过程需要一个小时左右。6月末,幼虫开始羽化为成虫,最长寿命长约60~70天。7月下旬,雌成虫开始产卵,8月上、中旬为产卵盛期,卵多产在4~5毫米粗的枝梢上。夏天在树上叫声响亮,用针刺口器吸取树汁,幼虫栖息土中,吸取树根液汁,对树木有害。

蜕皮是由一种激素控制的。蝉蛹的前腿呈勾状,这样,当成生活习性虫从空壳中出来时,它就可以牢牢地挂在树上。蝉蛹必须垂直面对树身,这一点非常重要。这是为了成虫两翅的正常发育,否则翅膀就会发育畸形。蝉将蛹的外壳作为基础,慢慢地自行解脱,就像从一副盔甲中爬出来。整个过程需要一个小时左右。当蝉的上半身获得自由以后,它又倒挂着使其双翼展开。在这个阶段,蝉的双翼很软,它们通过其中的体液管使之展开。体液管由液体压力而使双翼伸开。当液体被抽回蝉体内时,展开的双翼就已经变硬了。如果在一只蝉双翼展开的过程中受到了干扰,这只蝉将终生残废,也许根本无法飞行,并且无法发声。每当蝉口渴,饥饿之际,总会用自己坚硬的口器插入树干一天到晚的吮吸汁液,把大量的营养与水分吸入自己的身体中,用来延长自己的寿命。蝉在为成熟之前在土里成长,后慢慢掏洞爬与树干上,如发现有稀泥的盗土洞里必有幼蝉,蝉是在夜间趴在树杆上脱壳,脱完壳就有了翅膀了。

雄蝉会鸣叫,它的发音器在腹基部,像蒙上了一层鼓膜的大鼓,鼓膜受到振动而发出声音,由于鸣肌每秒能伸缩约1万次,盖板和鼓膜之间是空的,能起共鸣的作用,所以其鸣声特别响亮。并且能轮流利用各种不同的声调激昂高歌。雄蝉每天唱个不停,是为了引诱雌蝉来交配,它们并不能听见自己的“歌声”。每个种的雄蝉发出3种不同的鸣声︰集合声,受每日天气变动和其他雄蝉鸣声的调节;交配前的求偶声;被捉住或受惊飞走时的粗厉鸣声。雌蝉的乐器构造不完全,不能发声,所以它是“哑巴蝉”。有些种从鸣声、行为和形态上较易鉴别。

参考文献

法布尔.《蝉的故事》.华夏出版社.2013.02 蒋锦昌.《蝉的鸣声与发声》.地震出版社.2002 孙敏瑛.《蝉》.意林(少年版).2013 小宇.《周期蝉》.花卉.2013 李洁.《童年蝉味》.兰州晚报.2013.11.19

第五篇:仿生学论文:浅谈昆虫与仿生学

结课论文

作者: 学号: 学院: 专业: TEL: EMAIL: 指导老师: 题目:浅谈昆虫与仿生学

浅谈昆虫与仿生学

xxx(华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xxx,2xxxxx)

摘 要:在生物界中昆虫经历了长期的进化过程,发展出了许多与其所处生存环境相适应的器官系统,它们结构独特、功能奇异,因此,昆虫一直是仿生中最重要的对象之一。本文就昆虫仿生的仅展及热点,如:昆虫的形态仿生、结构仿生、感觉器官仿生、运动功能的仿生及其他特异能力的仿生进行介绍。

关键词:昆虫,仿生,功能

仿生学(bionics)是指模仿生物建造技术装置的科学,它是在上世纪中期才出现的一门新的边缘科学。仿生学研究生物体的结构、功能和工作原理,并将这些原理移植于工程技术之中,发明性能优越的仪器、装置和机器,创造新技术。从仿生学的诞生、发展,到现在短短几十年的时间内,它的研究成果已经非常可观。仿生学的问世开辟了独特的技术发展道路,也就是向生物界索取蓝图的道路,它大大开阔了人们的眼界,显示了极强的生命力。无论是在初期抑或是现在,仿生学主要以昆虫为对象的仿生研究一直是国内外的研究热点。目前,有关昆虫仿生研究的主要方向有:昆虫的形态仿生、结构和功能的仿生、感觉器官的仿生、运动功能的仿生及其他特异能力的仿生等。[1]

一、昆虫形态的仿生

昆虫形态千差万别。形态仿生是早期仿生的主要内容,主要应用于军事和航空航天领域,例如:模仿蝴蝶色彩和花纹的军事伪装设施;模仿蜻蜒翅膀上的翅痣在飞机的两翼加上平衡重锤,解决飞机因高速飞行而引起振动的棘手问题;模仿蝴蝶翅面上的鳞片随阳光照射方向自动变换角度而调节体温的原理,成功实现对人造卫星由于位置不断变化而引起温度骤然变化的控制。另外,一些昆虫巢穴的形态结构也是仿生研究的内容。在一些大型建筑中,经常模仿蜜蜂巢穴的六角形的架构设计,使建筑物具有高强度力学支撑结构,既坚固、美观,又节省建材。

二、昆虫结构与功能的仿生

由于生存环境的关系,一些昆虫在进化过程中形成了非常独特的体表微细结构,这些结构为仿生学家所关注。例如:大凤蝶的翅膀颜色是黄、蓝色,但看起来却是闪闪发光的绿色。原因乃是布满在翅膀上的微型小坑对光线的反射,人眼无法将从坑底反射的黄色光与周围两次反射的兰色光区分开来,从而感觉到的是绿色。研究如何模仿蝴蝶翅膀表面细微结构开发新型防伪技术(如防伪纸币或信用卡)已成为该领域重要的课题。

另外,人们注意到一些甲虫的体表很少黏附土壤(尽管它们常年生活在土壤和粪堆中)。坦克的履带和汽车的轮胎以及其他地面作业机械容易黏附泥土,既降低功效又缩短使用寿命。通过研究土壤昆虫(如蜣螂)的体表微观构造,发现体表的非光滑结构、体液和负性电位有利于减黏脱附,利用这些特性,进行仿生研究,解决地面机械的土壤黏附问题,开发出对土壤的黏附大为减少的仿生犁和仿生推土机铲等。[2]

三、昆虫感觉器官的仿生

在嗅觉方面,很多昆虫具有高度灵敏的嗅觉。昆虫触角上分布有不同类型的嗅觉感受器,感受器的类型不同决定了昆虫对不同化学物质的分辨率。不同的昆虫嗅觉灵敏度有差异,触角的结构以及相应的传导网络是其重要的决定因素。除了高灵敏度以外,昆虫的嗅觉感受器还具有高分辨率和高度特异性的特点。目前,各国都在加紧研制实用的仿昆虫触角的嗅觉感受器检测装置。有的直接将昆虫触角与场效应管相连组成气味物质检测系统;有的则仿昆虫嗅觉感受器排列组合研制复传感器(传感器阵列)。德国和法国科学家研究嗅觉感受器并将其用于机器人的嗅觉导航系统。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的的研究人员则通过研究蝗虫触角叶接收气味信号的特点,提出一种新的网络模型,其核心是神经元网络之间可以相互连接形成一个系统而使他们能识别比传统网络更多的信号。

就听觉系统而言,声源定位能力是最显著的属性之一,对有些昆虫来说,这种能力是生死攸关的。例如,昆虫(蛾类)“反捕猎”行为,可以聪明地闪避蝙蝠的追捕;神经解剖学研究表明,昆虫(蛾类)鼓膜耳仅有2个听觉感受器细胞,但能非常灵敏地侦听出蝙蝠的超声信号。因此,模仿昆虫听觉结构,研究其对声发射、接收、听信息加工及运动调控的感觉神经生物学与神经行为学原理,可望开发先进的“反声纳”装置。[3]

在视觉方面,尽管昆虫复眼结构简单,但其功能却是人和哺乳动物的单眼所不及。例如:螳螂能在0105s内一跃而起,吞下飞行中的小虫。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它需要准确测出小虫大小、飞行方向和速度,而螳螂仅靠其1对大复眼和颈部的一个本体感受器即可实现。此外,昆虫复眼还能感知偏振光、紫外光等。根据这些现象和原理,已经进行了很多成功的仿生应用,如:一次可拍摄1329张照片的蝇眼照相机;仿昆虫复眼的先进的相控阵雷达;仿昆虫复眼研制成功的空对地速度计以及偏振光导航仪。实际上,昆虫的复眼本身是一个精巧的导航控制系统,根据多年的研究发现,昆虫(特别是家蝇)具有快速、准确地处理视觉信息的能力,能实时计算出前面飞行物的方位与速度,同时发出指令控制并校正自己的飞行方向和速度,以便跟踪和拦截目标。对昆虫复眼这一定向导航系统的研究已得到广泛重视。目前,各国都在加紧昆虫视觉仿生研究,试图模仿昆虫复眼成像机理以及昆虫视觉信息处理过程,研制新型靶标自动制导系统。

在昆虫感觉器官仿生(尤其是视觉仿生)方面,国内外都给予了高度关注,目前有2个热点:一是试图研制出对化学物质高度敏感的探测仪器;二是研究昆虫复眼电子模型以及听觉和嗅觉感受器电子模型,并将昆虫的这类特异的感觉原理用于机器人导航系统,以提高机器人的自主功能水平。

四、昆虫运动功能的仿生

昆虫的运动功能奇特,形式多样,有的蠕动、有的跳动、有的飞行。昆虫独特的飞行机制一直为仿生学家所关注,如:昆虫的翅与飞行、昆虫飞行过程中的信号接收与传递、昆虫的神经组织结构及控制机理等。

上世纪末,人们提出了微型飞行器(microairvehicle,MAV)概念[4]。“微型机械飞行虫”(micromechanicalflyingInsect,MFI)或“虫型飞机”(entomopter)就是MAV的一种。由于其体积小,有很好的隐蔽性和机动性,最适于在室内或野外小范围内进行侦察;也可以攻击载人飞行器及其它目标。将MFI用于气象数据收集、环境研究等方面,可大大减少费用。美国NASA甚至计划10年后将虫型飞机用于火星探测。MFI的发展,在未来国家安全和国家经济建设等方面将起至关重要的作用,正在世界范围内引起极大的关注。美国国防部国防高级研究计划署(DARPA)从1992年就开始这种飞行器的论证工作,1995年组建了可行性研究小组,1997年拨款3500万美元制订一个为期4年的研制计划,开展了一系列的研究,近年来取得重要进展。然而,对于MFI或“虫型飞机”的研究,若采用传统的气动布局和飞行方式,可能会产生升力不足、稳定性差和控制困难等一系列问题。而微小昆虫则是大自然创造的“微型飞行器”,经过上亿年的进化和环境适应,在形态、运动方式以及利用“新型”空气动力学原理等方面,达到了近乎完美的程度。这是各国发展MFI技术加以仿生借鉴的核心。实际上,昆虫飞行功能研究(尤其是MFI研究)已经成为昆虫仿生领域最热烈的前沿方向之一。[5]

除了虫型飞机外,昆虫运动功能仿生的另一个方向是制造虫型机器人,模仿昆虫在陆地行走的腿足部结构和运动原理,研制具有昆虫足样行走能力的机器人或虫样蠕动的微型机车。这类机器人可被用于行进到崎岖不平的山路或其它非平坦地带(如:地震后墙壁倒塌的废墟中)执行特殊的任务。

五、昆虫其他特异能力的仿生

昆虫的独特自卫武器的仿生:有些甲虫在遇到敌害自卫时可喷出致命液体。美国军事专家受甲虫喷射原理的启发研制出了先进的二元化武器。另外,一些发达国家正在利用这种甲虫自卫武器原理研制二元化汽油:2个油箱分储不能独立燃烧的汽油中间体,进入发动机前才混合。或将普通汽油混入某种流体,进入发动机前再用特殊装置将其分离还原成普通汽油。

昆虫发光的仿生:一些昆虫(如:萤火虫)可将化学能直接转变成光能,,且转化效率几乎100%,而普通电灯的发光效率只有6%。模仿萤火虫的发光原理制成的冷光源使发光效率提高十几倍,大大节约了能量。此外,冷光源无论在军事上还是民用上都具有非常广阔的用途。仿昆虫化学能转换为电能和机械能也是昆虫特异能力仿生的一个重要方向,这在虫型飞机的能量供应上有非常重要的用途。

昆虫群体协作性的仿生:一些社会性昆虫,如:蚂蚁、蜜蜂等具有其特有的社会群体协作性,研究它们的这些群体习性,有的提出所谓“蚂蚁算法”,有的将其原理用于研究MAV和多个机器人之间的协同工作。

综上所述,昆虫种群庞大、种类多样、外形迥异、功能奇特,是极其重要的仿生资源。目前,国际上昆虫仿生的热点主要集中在仿昆虫飞行器研制虫型机器人或虫型飞机、仿昆虫触角感受器开发生物传感器、仿昆虫视觉及其控制机理进行机器人导航、仿昆虫表面微结构研制新型脱黏附和防伪技术、仿昆虫感觉系统研制声纳Π反声纳装置等。我国在这些方面虽然都有所涉及,但尚不够深入,整体水平也有待提高。今后需要大力开展昆虫仿生资源研究,面对数以百万计的昆虫种类及其复杂精妙的结构,昆虫仿生必然有所选择,常见的昆虫易被作为仿生对象,但不太常见功能更为奇特的昆虫(如:在极端环境下生活的昆虫)更是值得开发的资源。与此同时,要进一步开拓仿生研究的新领域,尤其要注重昆虫特异能力(如:特异的感觉能力、信息处理能力)的仿生。只有通过多学科的交叉,结合现代生物学、工程学、微电子学等学科的研究技术和方法,加强对昆虫器官组织和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功能及其机理的基础研究,深入理解昆虫各器官系统的生理学、生物化学、生物信息学等生物过程及其相关功能,才能在比较高的层次上更加有效地进行昆虫仿生。

参考文献:

[1]仿生学-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803.htm [2]程红,孙久荣,李建桥,任露泉.昆虫学报,2002,45(2):175~181 [3]肖占中.世界军事,1996,(11):64.[4]微型飞行器:像昆虫那样飞,辽宁日报,刘洪宇,2011-01-14 [5]微型飞行器-百度百科 http://baike.baidu.com/view/263652.htm

下载昆虫产业论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昆虫产业论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产业经济学论文

    解析双11战略的成功 ——双11电商促销行为的绩效分析(以阿里巴巴为主要对象) 摘 要 从2010年起,阿里巴巴公司开始将一个虚拟网络节日“光棍节”打造成一个消费者购物的节日,在......

    产业经济学论文

    本科实验报告 题目 论四川餐饮业在当前经 济发展形势下的转型 学生姓名 肖俊 教学院系 经济管理学院 专业年级 指导教师 张淑英 单位 西南石油大学 学 号 201531100305 经......

    产业经济学论文

    内黄大枣产业发展状况 摘要:地处中原地带的内黄县,交通便利,土壤肥沃,地势平坦,气候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是一个典型的以种植业为主的平原农业县。有着悠久历史的内黄大枣,以其......

    观赏昆虫论文——萤火虫(精选五篇)

    萤火虫的简介 萤火虫是鞘翅目萤科昆虫的通称。全世界约2000种,分布于热带、亚热带和温带地区。根据专家统计,我国大约有150种的萤火虫。 体型一般为小至中型,长而扁平,体壁与鞘......

    产业集聚论文产业化论文

    产业集聚论文产业化论文 高端产业集聚区建设问题研究 内容摘要:高端产业代表着现代产业发展趋势和结构调整方向,大力发展高端产业,加强高端产业集聚区建设对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和......

    服装产业经济学论文

    [键入文字] 2016服装设计与工程课程论文—— 新常态经济背景下服装产业的转型报告 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 [键入文字] 摘要: 本文介绍了中国和世界的服装产业的发展现状和现在......

    电子商务服务产业论文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浪潮的到来,应用新技术迎接经济一体化的挑战已成为中国企业的第一要务,以企业为主体的中国信息化的进程显示出了勃勃的生机,今天,有幸与在座的各位领导与同仁......

    产业经济学论文题目

    产业经济学论文题目 产业经济学研究的是产业内部各企业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产业本身的发展规律、产业与产业之间互动规律以及产业在空间区域中的分布规律等。以下是小编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