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信息技术教案 《图文并茂赞西湖》
图文并茂赞西湖
教学目标:
1.掌握插入图片的基本方法; 2.掌握图片格式设置的基本方法;
3.会通过“插入”菜单插入图片(来自文件);
4.会通过“格式”菜单对图片版式(环绕方式)进行设置; 5.会调整图片的大小和位置;
6.通过对文章图文并茂的设置培养学生一定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
图片的插入。
教学难点:
选择合适的环绕方式处理好图片与文字的关系。
教学准备:
在“西湖”文件夹中建立“图片”文件夹,并复制相应的图片文件到“图片”文件夹中。
教时安排:
一教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授
(音乐起,屏幕显示“图文并茂赞西湖”)师:同学们,我国的好山好水很多。今天,王老师就和大家去杭州西湖看看。
出示课件“西湖风景图片”。(学生注意、观察)(注:引起学生注意,引出本课学习主题)
二、打开文件
引入:看到这里,你想说些什么?(美吗?)。(学生回答:很美)师:多么好看的风景图片,多么美的杭州西湖!通过图片展示,向我们介绍了西湖。而就在我们的电脑中,有一篇文章,以文字的形式也向我们介绍了西湖。让我们自己去找找。
(学生操作)1.出示:我的电脑——本地磁盘D——西湖——西湖的来历(学生观察)2.让学生查找。(学生自我查找)(注:自学、交流以解决问题)
师:已经成功找到的同学,请你举手。好,帮帮你旁边还未成功的同学。
三、插入图片
师:让我们观察一下,看着这件作品,你想给它插入什么?
(学生回答:图片)(教学时为“你想给它添加些什么?”学生说“添加文字颜色和插入图片”,我应变为“我们一样一样来,先插入图片,再设置文字颜色好吗?”(随即进入图片插入学习)
师:插入图片后,这件作品给你的感觉会是怎样的?(学生回答:很好看)更美了是吗?
那就试试吧。(学生欲试)
师:请等一等。要插入图片,是西湖的图片吧,在哪儿?
王老师知道的。
1.出示:本地磁盘D——西湖——图片
师:请你学着课本第35-36页试试吧。不会的地方和同桌讨论一下。(这一提醒在教学中遗忘了)2.让学生独自操作。(学生尝试)3.让学生演示。(学生演示)师:噢,是这样的。我明白了。还未成功的同学自己再试试。4.让学生继续操作。(学生修正)(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交流)
四、调整图片大小
师(巡视中):啊,这可怎么办?(图片大小未调整)。(学生注意)你会调整图片大小啊?(学生回答:会)和我们学过的什么调整是一样的?(艺术字)。那就自己调整啊。(学生自我调整)
五、选择环绕方式
师:瞧瞧,我们同学的作品,多好啊。只是这边空了,咋办啊? 1.让学生演示(四周环绕)。(学生演示)2.教师介绍:是的,当我们用鼠标点中图片后,会出示图片工具栏,上有一只小狗,是“文字环绕”按钮。通过这个按钮,我们可以设置文字环绕图片的方式。这是四周型,这里还有好多。你自己试试,选择一种适合的美化你的作品。(学生听讲)3.让学生操作(巡视)。(学生观察、操作,完成作品)(“衬于文字下方”型设置会较难重置,有发现,跟学生讲讲,可以采取连续撤消的方式取消设置)
六、展示、总结
1.展示一幅较好的作品,让学生评价(讲讲优缺)。(学生相互评价)(注: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师:再改改自己的作品。四人小组合作,进行相互学学教教。2.展示三幅优秀作品
(图片设置比较美观;修改了标题;给文字添了颜色)
3.教师总结:通过这节课,你觉得自己学到了什么?(学生回答)(注:总结本课所学)师:我们知道了在有图片的文章中可以通过按“文字环绕”按钮设置文字环绕图片的方法并且已经用上了。
由此,我们的作品变得更美,也更好地介绍了西湖。加上我们同学对标题和文字颜色进行个性化的处理,这才是正直的图文并茂。
这节课就到这里,请同学们通过文件——保存,保存自己的作品。(学生保存作品)
第二篇:胡杨赞教案
胡杨赞
教材分析:
《胡杨赞》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这篇课文通过作者由‚独钟情‛到‚动心‛到‚赞颂‛一系列的感情主线,抒发作者对胡杨顽强生命力的赞美,表达了作者对胡杨由衷的喜爱之情和对具有不畏艰险、无私奉献的人的钦佩之情。
教学目的、要求:
1.精读课文,探究作者钟情于胡杨的原因,感受胡杨顽强的生命力和默默奉献的精神。
2.背诵喜欢的段落,用自己的话赞美胡杨,激发学生对胡杨的崇敬之情。
3.体会作者反复运用‚千年……千年……千年……‛的排比句式在文章中表情达意的作用。
4、发现课文在表达上的特点,并体会这样写的好处。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体会作者钟情于胡杨的原因。
2、感悟作者对象胡杨一样在恶劣环境中奉献人的歌颂。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
启发式、情景式、引导法 学习方法:
自主阅读、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文题
1.师:在茫茫的沙漠,有一个绿色的精灵,以不屈的精神与狂沙抗衡,与风暴搏斗,生生不息,它就是——胡杨。(出示胡杨组图)今天我们继续学习23课《胡杨赞》。(板书课题)从题目我们知道文章写什么?:是啊!一个‚赞‛字让人感受到无比的崇敬。让我们满怀赞美之情齐读课题,让我们再次走近课文,看看作者是怎样赞美胡杨树的.二、直奔重点,深入体会
1、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边浏览课文,边思考:文中哪一个自然段在总的集中赞美胡杨树?
2、(出示第6自然段)这段话中讲了胡杨的哪些特点?
3、文中哪些自然段具体讲胡杨的这些特点?
读课文第3至5自然段,用自己喜欢的符号标画出描写胡杨特点的句子,多读几遍交流:你看到了一个()的胡杨。
(1)请同学们想一想,你从哪里知道这是一棵()的胡杨?根据学生回答引入相关问题:(1)自生自灭什么意思? 那么‚胡杨的眼泪‛是什么?同学们,一般我们认为,一个人好流眼泪是懦弱的表现,胡杨流眼泪你是怎样认识的?
(2)、‚惨不忍睹‛什么意思?找出描写胡杨惨不忍睹的句子。这么丑,这么难看的胡杨,作者为什么还钟情于它?
(3)、什么叫‚粗茶淡饭‛?大家想想,植物生长都需要什么?而胡杨的‚粗茶淡饭‛的生长环境却是怎样的? ‚锦衣玉食‛什么意思?对于植物来说,锦衣玉食‛的生活是什么样 的?
(4)、胡杨生来没有‚锦衣玉食‛,只有‚粗茶淡饭‛,为了抵御呼呼怒号的风沙,胡杨只能把根扎得深之又深,只能弯下腰身,所以,(课件)(导读:它虽然有高大的身躯,但它的脊梁始终是弯曲的,就像一位弓腰驼背的老人嶙峋地站立在漠漠黄沙之上;)
为了节约那极其有限的水,它只能适应环境,尽最大努力减少水分的蒸发,所以,(导读:它的叶形随环境的改变而改变,边缘常呈现锯齿状,它的叶色常常是晦暗的灰色,至多是个淡绿色,没有银杏的挺拔和柏树的优雅!)
胡杨每一根扭曲的枝杈都显露着成长的艰辛,每一片晦暗的叶子都是它无声的、不屈的呐喊,所以,长着这么一副丑样子的胡杨,却被维吾尔 族人称为 ‚托乎拉克‛,意思是‚美丽的树‛。为什么?不是指它的外表,而是在赞美什么?能把这种顽强的生命力读出来吗?(指名读,齐读)师引读:屹立酷暑,笑傲风霜,一棵胡杨树就是一支生命的赞歌!这就是‚一个无人关照的胡杨,一个弓腰驼背的胡杨,一个‘粗茶淡 饭’的胡杨,却有着千年不死的生命,千年不倒的毅力,千年不腐的意志。这样的胡杨,怎不叫人动心?‛(多媒体)
(4)反问句‚这样的胡杨,怎不叫人心动‛可以转变为陈述句。‚这样的胡杨,真叫人心动。‛(课件)
(5)学生对比读这两个句子,体会语气,进而结合上文读懂作者钟情的三个原因。
6、作者对胡杨情有独钟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请用你喜欢的方式自己读一读第七自然段。
①引导:你读懂了什么?②‚彻底‛说明什么? ③让我们把胡杨毫无保留的奉献精神读出来。(齐读)
7、小结:无人关照的胡杨,弓腰驼背的胡杨,粗茶淡饭的胡杨,这些词都在给我们传递一个信息:它的生命是那样的(顽强),所以,它才会千年不死,死了千年不倒,倒下千年不腐!这样的胡杨,怎不叫人动心,不叫人爱呢?所以,作者由衷地赞颂道:(课件)这就是生命,千年不死,千年不倒,千年不腐的生命。
8、我们能够从这句话读出对胡杨的赞美之情吗?
9、问:作者为了表达自己的爱,几次用到了‚千年……千年……千年‛?这样写有怎样的好处?
10、过渡:这样的胡杨,怎不叫人动心,不叫人爱呢?出示第6自然段。(多媒体)会背诵的同学,我们试着背一背这段话。(多媒体出示)
(1、)作者仅仅是在赞美胡杨树吗?还赞美什么?(2)你想到了哪些具有胡杨品格的人?
小结:这种用具体的事物表现某种特殊含义这样的方法叫作象征的表达方法。
三、升华情感,诵读抒情
1、这就是不屈不挠的胡杨树,干旱只能摧毁它的容颜却无法动摇它维系生命的刚毅决心;风沙只能扭曲它的身姿却无法淹没它向往生命的雄心烈焰;大漠只能吞噬它的躯体却无法摧毁它延续生命的铮铮铁骨。(出示胡杨图)
过渡:我们感动于胡杨,感动于它顽强的生命,感动于它毫无保留的奉献精神。
A、孩子们,咱们千言万语凝成一句话: 导读:这就是生命,千年不死,千年不倒,千年不腐的生命)。
B、让我们记住胡杨,记住那‚无人关照弯腰驼背 粗茶淡饭‛却能 导读:‚千年不死,千年不倒,千年不腐‛的胡杨。
C、让我们记住具有胡杨精神的生命,它们因为不畏艰难、无私奉献,所以在我们心目中像胡杨一样 导读:‚千年不死,千年不倒,千年不腐‛。
四、布置作业:
1、我们感动于胡杨,感动于它顽强的生命,感动于它毫无保留的奉献精神。此时此刻,你心中一定有许多话想要说,一句话,几句话或者试着写这样一首小诗抒发你对胡杨的赞美之情吧!
2、推荐阅读:茅盾《白杨礼赞》。五.板书设计: 胡杨赞(象征)
钟情 动心 赞美
西师大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
《胡杨赞》
王 建
丽
汝州市洗耳办事处西西小学
第三篇:《胡杨赞》教案
小学语文
课题:《胡杨赞》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单位:璧山区文风小学校
姓名:蔡明兰
联系电话:***
第二十三课:胡杨赞(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课时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作者钟情于胡杨的原因,感受胡杨顽强的生命力和默默奉献的精神。
2.体会作者反复运用“千年„„千年„„千年”的排比句式在文章中表情达意的作用。
3.结合文章内容,了解“象征”的表达手法。课时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体会作者钟情于胡杨的原因,进而体会作者的感情,感悟作者对像胡杨一样在恶劣环境中奉献着的人的歌颂。2.体会作者反复运用“千年„„千年„„千年„„”的排比句式对文章表情达意所起的作用。教学准备
背景音乐,胡杨组图(课件)。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以趣激学:创设情境,激趣引入课题
1.背景音乐响起,师:茫茫的大沙漠,黄沙袭来,河流退却了,人群退却了„„当生命屈服于肆虐的沙漠的时候,一个绿色的精灵却以不屈的精神与沙漠抗衡,与风暴搏斗,生生不息。它就是——胡杨。(出示胡杨组图)
2.师:关于胡杨,许多人都留下了赞美的文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其中的一篇——《胡杨赞》。(揭示课题)3.学生齐读课题。
4.从读课题,你知道课文饱含着作者什么样的情感吗?(生:从“赞”卧谈会到作者对胡杨的赞美之情)
二、以思导学,品读课文。
1.师:胡杨没有银杏的挺拔,没有柏树的优雅,也没有柳树的婀娜多姿,可作者却独钟情于胡杨,这是为什么呢? 请同学们找出相关段落,并读一读。(学生自由读文,找到相关段落)
2.请学生交流作者钟情于胡杨的原因,并读一读相关的段落。3.师:刚才同学们说的关于胡杨的诸多特点,其实作者用了一个排比句式将之概括出来了,你能找到这句话吗?(大屏出示第六自然段)
4.指导朗读,感受胡杨的品格让“我”心动。
一个无人关照的胡杨,一个弓腰驼背的胡杨,一个“粗茶淡饭”的胡杨,却有着千年不死的生命,千年不倒的毅力,千年不腐的意志。这样的胡杨,怎不叫人动心?
5、变换语言格式,试着背诵第六自然段。一个无人关照的胡杨,一个弓腰驼背的胡杨,一个“粗茶淡饭”的胡杨,却有着千年不死的生命,千年不倒的毅力 千年不腐的意志。这样的胡杨,怎不叫人动心?
6.师:作者钟情于无人关照的胡杨,钟情于弓腰驼背的胡杨,钟情于“粗茶淡饭”的胡杨;动心于胡杨千年不死的生命,动心于胡杨千年不倒的毅力,动心于胡杨千年不腐的意志;那作者要赞扬胡杨什么呢?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第七自然段,边读边思考,作者要赞扬胡杨什么呢?(引导学生抓住“它只知道默默地奉献,从来没有索取。”这一关键句子,感受胡杨无私奉献的精神。)
7.师:文章写到这里,作者已经点明了他赞扬的是胡杨无私奉献的精神,文章似乎也应该结尾了,可是作者却没有。请同学们仔细默读课文最后一自然段,边读边思考,课文仅仅是赞扬胡杨吗,如果不是,那他又要赞扬什么呢?(提醒:抓关键句子思考。)
8.交流:无论自然条件如何恶劣,它总是积蓄着力量,努力地 成长。这就是生命,千年不死,千年不倒,千年不腐的生命。(“它”指具有胡杨那样不畏艰险,无私奉献的精神的人。“生命”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生命,而是有着像胡杨一样只知奉献,不图回报,只有付出,不求索取的精神的生命。)
9.师:是啊,作者不仅要赞扬胡杨,更是要赞扬有着像胡杨一样只知奉献,不求索取的精神的生命,这种表达方法叫“象征”。
10.交流:细心的同学一定发现了课文中多次写到“千年„„千年„„千年„„”,请同学们把这样的句子找出来,读一读,体会一下这样写的好处。(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中三次出现“千年”的排比句,理解句子中蕴含的深意,体会作者激烈的情感。老师相机点拨:这是作者揭示主题思想的最直接的方式,特别是前后照应的写法,深化主题,点明文章中心。)
三.以练展学
1、写一写:用自己的语言写几句赞美胡杨或者具有胡杨这种品性、这种精神的人的话
2、拓展提升,课内阅读。
学生快速默读《烂漫的点地梅》,发现《烂漫的点地梅》与《胡杨赞》这两篇课文的共同点。(象征)
四:以成励学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收获了什么?
(学生可以从课文的表达方法、写作顺序、个人的崇敬之情等方面说)
板书设计:
23.胡杨赞
钟情胡杨——动心品格——赞扬生命(象征)
第四篇:胡杨赞_教案
《胡杨赞》教学设计
方城县城关五小
栾华丽
《胡杨赞》教学设计
方城县城关五小
栾华丽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2.探究作者钟情于胡杨的原因,体会作者的感情,感受胡杨的品质。
3、用自己的话赞美胡杨,激发学生对胡杨的崇敬之情。学情分析: 这是一篇精读课文,作者以充满激情的语言,描述了胡杨的可贵品质。教学时,不仅要了解胡杨树的特点,更要体会胡杨的品质。
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体会作者钟情于胡杨的原因,感悟作者对像胡杨一样不畏艰险、无私奉献的人的赞颂之情。
2、初步体会象征的手法,发现课文在表达上的特点,并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新疆维吾尔民间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叫做“胡杨三千年”,长着千年不死,死后千年不倒,倒地千年不腐。是啊,从这句话中,我们感受到了维吾尔人民对胡杨的赞颂之情。这节课,我们就继续学习第23课胡杨赞。(齐读课题)
二、设疑自探
请同学们回忆一下,课文围绕“赞”字,主要写了哪两方面的内
容?(主要写了胡杨的特点和品质)好书不厌百回读,文中有这样一段话,请同学们默读一遍,读后你能提出哪些问题?(出示第2自然段)预设:作者为什么独钟情于胡杨?
是啊,作者为什么独钟情于胡杨呢?这也是这节课需要我们重点探究的一个问题。请看学习目标。(出示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2.探究作者钟情于胡杨的原因,体会作者的感情,感受胡杨的品质。
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后,出示自探提示,进行自学。(时间5分钟)自学后小组内进行交流。
三、解疑合探
作者独钟情于胡杨的原因有哪些?
1、(作者钟情于胡杨的第一个原因是胡杨的“眼泪”)请找出相关句子读一读。你从胡杨的眼泪中体会到了什么?谁能带着你的感受读一读这段话?谁来评价一下?谁还想读?(出示图片)瞧,这就是无人关照的胡杨,这就是受了伤害,自己弥补伤口,顽强生长的胡杨。(板书:无人关照)
2、作者钟情于胡杨的第一个原因是胡杨的“眼泪”,那第二个原因呢?(作者钟情于胡杨的第二个原因是胡杨的长相)文中用哪个词来形容胡杨的长相?(惨不忍睹)能说说对惨不忍睹的理解吗?你是怎么理解这个词语的?文中是怎么具体描写胡杨惨不忍睹的长相?谁来读一读相关的句子? 胡杨树像什么?(像弓腰驼背的老人)我们来看看弓腰驼背的胡杨树到底什么样子?(出示图片)它为什么会长成这个样子? 是啊,胡杨树为了适应恶劣的环境,不得不改变自己的长相,为
了节约那及其有限的水,它只能适应环境,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减少水分的蒸发,所以(出示课件)(导读:它的叶形随环境的改变而改变,边缘常呈现锯齿状,它的叶色常常是晦暗的灰色,至多是个淡绿色,没有银杏的挺拔和柏树的优雅!)
3、这是作者钟情于胡杨的第二个原因,那么第三个原因呢?(作者钟情于胡杨的第三个原因是胡杨独特的生存环境),胡杨独特的生存环境是怎样的,能用一个词来概括吗?(恶劣)具体表现在哪里?找学生读相关句子。
这段话写出了什么样的胡杨让作者钟情于它?(板书:粗茶淡饭)你还想把哪些词送给胡杨? 尽管在这么恶劣的环境中,粗茶淡饭的胡杨依旧能够傲然挺立。看,这就是在恶劣环境中不屈服,不动摇,傲然挺立的胡杨。面对这样的胡杨,你感动吗?谁能带着你的感动读一读课文第6自然段? 课件出示:一个无人关照的胡杨,一个弓腰驼背的胡杨,一个“粗茶淡饭”的胡杨,却有着千年不死的生命,千年不倒的毅力,千年不腐的意志。这样的胡杨,怎不叫人动心?
(找不同同学读)听了你们的读,老师也动情了,也想读一读。(师范读,学生再齐读)这段文字这么精彩,如果我们能把它背下来该多好!给大家一分钟时间练习去背。看提示背,学生互背。
(多媒体出示帮助背诵)
一个()的胡杨,一个()的胡杨,一个()的胡杨,却有着千年不死的(),千年不倒的(),千年不腐的()。这样的胡杨,怎不叫人()?
4、默默奉献的胡杨(第7自然段)
(1)胡杨叫人动心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你能找出来吗?请用你喜欢的方式读一读第七自然段,相信聪明的你们一定能从这个自然段里找到答案。
(2)抽生反馈:胡杨叫人动心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它默默奉献的精神。(板书:默默奉献)胡杨的贡献体现在哪里?(树干做建材,枝叶做牛羊的佳肴,胡杨碱供人食用、洗衣、制肥皂)“彻底”说明了什么?(胡杨对人类的奉献是毫无保留的)
是啊,胡杨对人类的奉献是毫无保留的:从树干、树叶、到它流出的眼泪,它把自己所有的一切都彻底的贡献给了人类,多么无私!
这样一个默默奉献的胡杨,怎不叫人动心? 让我们把胡杨毫无保留的奉献精神读出来。(齐读)
四、升华情感,赞胡杨
1、我们感动于胡杨,感动于它顽强的生命,感动于它毫无保留的奉献精神。此时此刻,你们一定有很多话想要说,那就提起笔来,写几句赞美胡杨的话吧!
1.生自主写话。2.交流。
同学们,老师从你们的目光中,从你们的话语中已经感受到默默奉献的胡杨已经根植于你们的心中。现在我们来想一想,作者写这篇文章仅仅是在赞美胡杨吗?他还想赞美谁?(赞美具有胡杨品格的人,赞美生命)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这就是生命,千年不死、千年不倒、千年不腐的生命”是赞美具有胡杨品格的人,是赞美生命!)
对,这里的生命不是一般意义的生命,有着像胡杨一样只知奉献不图回报,只有付出不求索取的精神的生命。
你想到了哪些具有胡杨品格的人?
(边疆建设者、清洁工、戍边战士、身残志坚的人„„)所以说,《胡杨赞》不仅是在赞颂胡杨,它更是一首生命的赞歌。(板书:生命赞)
所以,作者发出这样的感慨:(出示课件)(导读:这就是生命,千年不死、千年不倒、千年不腐的生命)男生齐声赞美一下(读)
女生也来齐声赞美一下(读)
是啊,这就是生命,宝贵的生命,顽强的生命,无私的生命,令人赞叹的生命!我们再齐声美读一下。
同学们,通过交流,我们明白,作者钟情于胡杨,不仅在于它(出示课件)(导读:一个无人关照的胡杨,一个弓腰驼背的胡杨,一个“粗茶淡饭”的胡杨。)
更在于它(出示课件)(导读:却有着千年不死的生命,千年不倒的毅力,千年不腐的意志。)
作者赞颂胡杨,更赞颂具有胡杨精神的人(出示课件)(导读:但就是这样成长起来的胡杨,对人类的贡献却是彻底的,它只知道默默地奉献,从来没有索取。)
也同样赞颂了(出示课件)(导读:这就是生命,千年不死、千年不倒、千年不腐的生命)
作者借赞颂胡杨,来赞颂具有胡杨精神的人,这种写法叫作“象征”。
五、质疑再探: 课文学到这里,课前你们提出的问题都解决了吗?那么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你有没有产生新的问题?
六、拓展运用: 6
回顾这节课的学习内容,请同学们谈谈你收获了什么?(学生谈完后,请一位学生对本节课做总结)师总结:这篇课文,带给我们太多的感动,我们感动于胡杨,感动于它顽强的生命力,感动于它毫不保留的奉献精神。愿胡杨的精神充盈我们思想的荒漠,长出生命的绿洲!
板书设计:
无人关照
弓腰驼背
粗茶淡饭
胡杨 赞(象征)
生命赞 7
生命力强 默默奉献
第五篇:胡杨赞 教案
《胡杨赞》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精读课文,了解作者钟情于胡杨的原因,感受胡杨顽强的生命力和默默奉献的精神。
2、初步体会象征的手法,发现课文在表达上的特点,并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3、用自己的话赞美胡杨,激发学生对胡杨的崇敬之情。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体会作者钟情于胡杨的原因,感悟作者对像胡杨一样不畏艰险、无私奉献的人的赞颂之情。
2、初步体会象征的手法,发现课文在表达上的特点,并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
1、课件出示句子:“这样的胡杨,怎不叫人动心?”
提问:这是一个什么句子?(反问句)以前我们学过将这种句子改为陈述句。你们会改这个句子吗?
2、抽生回答。
课件出示句子:“这样的胡杨,(真)叫人动心。”
3、看到这个句子,你想提什么问题呢?(抽生回答:这样的胡杨指什么样的胡杨?胡杨为什么叫人动心?)
4、同学们提得很好,今天我们就带着这两个问题走进课文。
二、初读课文,感知胡杨
1、(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翻到第23课,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这两个问题)生自读课文,边读边找问题的答
2、(同学们读得很认真,讨论得也很积极,那谁来告诉老师,“这样的胡杨”指怎样的胡杨?)抽生反馈:无人关照的胡杨、弓腰驼背的胡杨、“粗茶淡饭”的胡杨。
师相机板书:无人关照、弓腰驼背、粗茶淡饭
胡杨为什么叫人动心?(胡杨有着千年不死的生命、千年不倒的毅力、千年不腐的意志)
三、品读课文,感悟胡杨
1、整体感悟(品味第6自然段)
虽然无人关照、长得弓腰驼背、吃着粗茶淡饭,但它却千年不死、千年不倒、千年不腐,这样的胡杨,怎不叫人动心?难怪在那么多长寿的树种当中,作者独钟情于胡杨;难怪作者要写下《胡杨赞》,热情洋溢地赞颂胡杨!
课件出示:一个无人关照的胡杨,一个弓腰驼背的胡杨,一个“粗茶淡饭”的胡杨,却有着千年不死的生命,千年不倒的毅力,千年不腐的意志。这样的胡杨,怎不叫人动心?
屹立酷暑,笑傲风霜,一棵胡杨树就是一支生命的赞歌!引读:一个无人关照的胡杨,一个弓腰驼背的胡杨,一个“粗茶淡饭”的胡杨,却有着千年不死的生命,千年不倒的毅力,千年不腐的意志。这样的胡杨,怎不叫人动心?”
我怎么觉得我听到的胡杨不怎么叫人动心呢?这些句子应该用
怎样的语气来朗读?(赞美的语气)要读出怎样的感情?(要读出作者的赞美之情)最后这个反问句改为陈述句,好不好,为什么?(陈述句没有反问句表达的语气强烈,没有强调的感觉)这个句子应该怎样读?(抽生朗读这个反问句、朗读本段)
让我们一起再来试一试,再次引读本段。
2、无人关照的胡杨
胡杨无人关照却千年不死,是为什么呢?请同学们快速地读读第3自然段,看能不能找到答案。(课件出示相关段落、出示胡杨图和胡杨眼)
(1)胡杨的眼泪是什么?在哪些情况下它会流泪?它为何要流泪?体会胡杨受了伤就流出“泪”来为自己包扎伤口,是为了继续生长,表现出很强的生命力。
(2)正因为胡杨在受到伤害时会流泪保护自己,所以,无人关照的它才能有千年不死的生命。这样一个无人关照却千年不死的胡杨,怎不叫人动心?
3、弯腰驼背、粗茶淡饭的胡杨(第4、5自然段)(课件出示相关段落、相关胡杨图片)
(1)令人动心的胡杨到底长什么样呢?你能找出相关句子吗?(它虽然有高大的身躯,但它的脊梁始终是弯曲的,就像一位弓腰驼背的老人嶙峋地站立在漠漠黄沙之上。)
是啊,胡杨的脊梁是弯曲的,它弓腰驼背,因而有人说它的长相简直“惨不忍睹”!(理解“惨不忍睹”并造句)
过渡:孩子们,你们知道吗,长着这么一副丑样子的胡杨,却被维吾尔族人称为 “托乎拉克”,意思是“美丽的树”,为什么?这得
从它长成这样的原因说起。
(2)胡杨之所以长成这样,是为了适应生存环境的需要,胡杨独特的生存环境是怎样的呢?(干旱的荒漠、含盐量高达百分之十的盐碱地带、夏季酷热、冬季严寒、年降水量只有十几毫米的恶劣环境,只有“粗茶淡饭”,没有“锦衣玉食”。)
理解“粗茶淡饭”、“锦衣玉食”。
(3)胡杨生来没有“锦衣玉食”,只有“粗茶淡饭”。为了抵御呼呼怒号的风沙,胡杨只能把根扎得深之又深,只能弯下腰身,所以,(导读:它虽然有高大的身躯,但它的脊梁始终是弯曲的,就像一位弓腰驼背的老人嶙峋地站立在漠漠黄沙之上;)为了节约那极其有限的水,它只能适应环境,尽最大努力减少水分的蒸发,所以,(导读:它的叶形随环境的改变而改变,边缘常呈现锯齿状,它的叶色常常是晦暗的灰色,至多是个淡绿色,没有银杏的挺拔和柏树的优雅!)
(4)胡杨每一根扭曲的枝杈都显露着成长的艰辛,每一片晦暗的叶子都是它无声的、不屈的呐喊,所以,人们称它为“美丽的树”,不是赞美它的外表美丽,而是在赞美什么?(顽强的生命力)这样一个弯腰驼背、粗茶淡饭却千年不倒、千年不腐的胡杨,怎不叫人动心?
(5)让我们怀着对胡杨的敬重与赞美,再读一读这段文字。
6、默默奉献的胡杨(第7自然段)(1)胡杨叫人动心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你能找出来吗?请用你喜欢的方式读一读第七自然段,相信聪明的你们一定能从这个自然段里找到答案。
(2)抽生反馈:胡杨叫人动心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它对人类的贡献是彻底的。胡杨贡献的“彻底”体现在哪里?(树干做建材,枝叶做牛羊的佳肴,胡杨碱供人食用、洗衣、制肥皂)“彻底”说明了什么?(胡杨对人类的奉献是毫无保留的)
胡杨对人类的奉献是毫无保留的:从树干、树叶、到它流出的眼泪,它把自己所有的一切都彻底的贡献给了人类,多么无私!
这样一个默默奉献的胡杨,怎不叫人动心? 让我们把胡杨毫无保留的奉献精神读出来。(齐读)
7、理解第8自然段
(1)无论自然环境如何恶劣,它总是积蓄着力量,努力地成长。这就是生命,千年不死、千年不倒、千年不腐的生命。
(2)作者为了表达自己的赞美之情,几次用到了“千年„„千年„„千年„„”,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千年”的反复出现,起了强调的作用,作者的情感也得以一步步深入:“长着千年不死,死后千年不倒,倒地千年不腐”这是赞美胡杨本身;“千年不死的生命,千年不倒的毅力,千年不腐的意志”是赞美胡杨的品格;“这就是生命,千年不死、千年不倒、千年不腐的生命”是赞美具有胡杨品格的人,是赞美生命!
(3)这里的生命不是一般意义的生命,有着像胡杨一样只知奉献不图回报,只有付出不求索取的精神的生命。
(4)你想到了哪些具有胡杨品格的人?
(边疆建设者、清洁工、戍边战士、身残志坚的人„„)小结:这种用具体的事物表现某种特殊含义这样的方法叫作“象征”。例如:出示五星红旗象征祖国,这里有些词语,你能说出它们的象征意义吗?蜡烛――()梅花――()橄榄枝――()
四、升华情感,赞胡杨
1、我们感动于胡杨,感动于它顽强的生命,感动于它毫无保留的奉献精神。此时此刻,你们一定有很多话想要说,让我们一起来赞一赞胡杨吧?
2、赞胡杨:
这样一个()却()的胡杨,怎不叫人动心? 这样一个()却()的胡杨,怎不叫人动心? 这样一个()却()的胡杨,怎不叫人动心?
3、老师也和你们一样,想赞一赞胡杨。出示小诗、句子:
活着昂首一千年 死后挺立一千年 倒下不朽一千年 铮铮铁骨千年铸 不屈品质万年颂
不屈不挠的胡杨,干旱只能摧毁你的容颜,却无法动摇你维系生命的刚毅决心;风沙只能扭曲你的身姿,却无法掩埋你向往生命的雄心烈焰;大漠只能吞噬你的躯体,却无法摧毁你延续生命的铮铮铁骨。
胡杨生生死死上千年,你用不朽的精神谱写了生命的赞歌,你用不屈的品质诠释了生命的意义,你用彻底的贡献阐述了生命的价值,愿胡杨精神充盈我们思想的荒漠,长出生命的绿洲。
4、孩子们,你们的语句中饱含着深情,老师的话语中饱含着赞美,咱们千言万语凝成一句话:(导读:这就是生命,千年不死,千年不倒,千年不腐的生命)。
五、总结全文
让我们记住胡杨,记住那“无人关照 弯腰驼背 粗茶淡饭”却能(导读:“千年不死,千年不倒,千年不腐”的胡杨);让我们记住具有胡杨精神的生命,它们因为不畏艰难、无私奉献,所以在我们心目中像胡杨一样(导读:“千年不死,千年不倒,千年不腐”)。《胡杨赞》不仅是在赞颂胡杨,更是一首生命的赞歌,对,这就是生命,(导读:千年不死,千年不倒,千年不腐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