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人民美术五年级美术教案集
课题
第一课《肖像艺术》
年级
五年级(2)班
周次
第一周教师
赵阳阳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人物肖像画“以形写神”的重要特征,认识不同的艺术形式,了解课本中涉及的中外著名的艺术家。
2.能准确地描述和评价作品,会区分不同的艺术表现方法。3.认识艺术的多样化,培养欣赏多元文化的能力。4.通过欣赏艺术作品中的人物(例如白求恩),学习人物精神,适时渗透国际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
学习欣赏肖像艺术作品的方法,在教师的传授、引导下,对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能够从不同的美术观察角度去欣赏评述。
教学难点
对作品内涵(即传神)的认识和理解。教师可用对比的方法引导学生学习。
课时
1课时 程序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部分
课件播放动画片片断,仔细观察人物的表情有什么变化。这就是绘画艺术,它用传神之笔表现了人物的内心世界。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肖像艺术》(课题)。
你看出主人公在干什么吗?
由动画片导入,让学生从最浅显易懂的地方入手,激发学习兴趣。
分组学习
总结
选择课本中你最喜欢的一幅作品,自愿组成小组进行学习。学习要求:
1.艺术家表现的人物有什么特点?
2.画面是如何通过人物刻画表现人物神态的? 3.从画面中你了解到了什么?请讲给大家听。4.你还想知道些什么?把它写下来我们共同探讨。
曾鲸的《张卿子像图轴》是一幅立轴绢本设色人像的局部。此画高111.4厘米,宽36.2厘米。
张卿子:诗人兼名医,他编辑的《伤寒论》称之为“张卿子伤寒论”。李焕民的《藏族女孩》的画面构图为近距离肖像特写。从刀法上看,颇具特点。想一想,为什么艺术家在表现女孩时脸部刻画与其他地方不同呢?
脸部为最亮的部分,但是又不乏层次感。
潘鹤在雕塑中运用了细腻的手法刻画人物。
学生分组讨论并反馈。
《张卿子像图轴》:用国画的形式表现人物飘逸、洒脱的外形。作品中人物身着浅青色长袍,头戴乌巾,指甲修长,悠然捻须。画家曾鲸将人物刻画得仪表端雅,仪态安详。从画面中看出这是一个内心平静、待人友善的长者。《藏族女孩》:此画是用版画形式表现的。从她的眼神中看出她对新奇世界和美好生活的期待。
脸部没有刀痕是为了表现女孩细腻的皮肤,长长的眉毛、充满渴望的眼睛及小巧的鼻翼处只留下点点刀痕。衣服上舒展、干脆地刻制出了苍劲有力的粗犷意味,与女孩脸部形成鲜明对比。
《白求恩》:采用浮雕的形式刻画了白求恩大夫。从雕塑中不难看出他紧锁的双眉,好像在为战争带来的灾难而痛心。人物形象表现了大无畏的英雄气概。《青年女歌手》:画家用油画的形式表现人物。画面以中国山水作为背景。画面构图类似于欧洲古典绘画风格,可谓是中西融合,形成中国油画新古典主义学派。
通过分组讨论,学生对作品有一定的了解,并且最后一问使学生有探究下去的动力。
通过老师总结,学生对不同画面的构图、内容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学生练习
现在我们来玩个小游戏——“和大师一起画”。
看书中西班牙画家毕加索的《作曲家斯特拉文斯基》,根据你对人物的理解添加背景,并说一说你对这幅作品的理解。
学生把对《作曲家斯特拉文斯基》的不同感受讲给大家听。
通过练习添加背景,开发、引导学生的另一种欣赏绘画的思路。
评价部分
肖像艺术中“以形写神”是我国古代画家总结出来的一个重要经验,因此我们在绘画时就要学会多观察人物特点、性格,才能使自己的作品达到传神的境界。
2.画人像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现人物头像的能力。
2.学习、掌握人物头像的速写知识和速写方法。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观察分析人物头像的特点。教学难点:画出人物头像的基本特征。教学准备:照片、图片等。教学过程:
一、导入、揭题
师出示一幅人物头像,同学们你们猜猜她是谁吗?你们说画的象不象?这幅画用了一些简单、流畅的线条就画出了老师的形象,你们想试着画一画吗?其实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用速写的方法画人像。
二、新授
1.观察头像特征
速写是写生的一种方式,要通过观察,在短时间里用流畅的线条画出事物的大体形状、基本特征。而画人像速写要仔细观察人物头部的基本特征。请你们来观察这位同学的头像,说说有些什么特征?
2.学生练习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后,在准备好的白纸上画一画,直接用笔来画这同学的头像,并结合用流畅、简捷的线条,看谁画的又快又好!(学生试练习,时间10分钟左右)
3.展评作品
我们一起来看这几幅作品,你认为哪几张画的比较好?为什么?这些作品还有哪些不足?需要怎样修改?学生答(略)
4.初步了解人物的基本脸型及五官特征
你们说的很好,我们在画人物速写时,还应注意人的基本脸型和五官特点。(让学生拿出自己的照片,共同归纳一下脸型)有:椭圆形的,瓜子形的,方形的,圆形的等。我们还可以看出下巴到鼻尖、到眉毛,眉毛到发际线之间的距离大体相同。这是人的脸型、五官的基本情况。但每个人豆油自己的特征,我们在画之前都要仔细观察,抓住人物的特征。
三、示范
1.要先仔细观察(板书:观察)那观察写什么呢?学生回答,师板书(脸型五官特征)
2.画(板书:画)速写同学,我们可以从最明显的部位开始画,注意各部位的位置、大小、特征。(板书:大小适当、比例准确)并用流畅、概括的线条画。(板书:线条流畅,概括)
3.学生练习,师巡回指导
四、学生练习
请大家再取一张纸,选择脸部特征稍明显的同学来画人物头像。(提示:注意脸部特征,线条要流畅,速度要快一点)
五、讲评作业
1.学生自评
2.我们来看这些速写作品,对照第一次的作品,你是否进步了?并说说这些作品还有哪些不恰当、不足的地方?(1)线条(2)形体特征(3)五官特征(4)布局
3.修改调整
4.展评。教学反思:
收获:这节美术课,相信学生一定有了新的收获,因为学生学得认真,一部分学生的作业做得也比较理想。抓住了特征,线条也非常的流畅、画出了人物的神态,真希望我们每个同学多画多练,提高自己的速写能力。
不足:学生特别对作业要求、作业时间性这个基本要求还不大明白。第一轮作业有的明显达不到要求,作业也有拖拉现象。
改进措施:反复提示,进行一个周期的强化训练。课题
第三课绘画中的透视现象
年级
五年级(2)班
周次
第二周
教师
赵阳阳
教学目标
1.显性内容与目标
应知:通过实地观察和分析,学生认识到近大远小的透视现象,理解视平线、消失点在透视现象中的作用。应会:通过学习,学生能初步了解透视现象及基本规律,并能运用这些规律表现身边的景物。2.隐性内容与目标
通过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感受透视效果给画面带来的美感。
教学重点
通过观察、分析和讲解,学生能初步了解景物近大远小的透视现象及相关知识。
教学难点
如何运用所学的透视知识表现身边的景物。
课时
1课时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1.组织教学
组织学生来到操场。
学生在操场上坐好。
稳定纪律,准备上课。
2.引入新课
我们天天生活在校园中,你对校园有哪些美好的印象?假如让你把自己的感受以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你想站在哪个位置、选择哪些场景来表达你的感情呢? 我们怎样才能在一张平面的纸上画出这么多有层次的、立体的景物呢?这节课我们就学习、讨论这个问题。
学生自由发言。
通过观察、讨论,引出“透视”现象,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
3.新授课
(1)观察思考:
观察校园里路两旁的小树远近有什么不同? 观察学生队列。(2)总结:
在生活中常常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同样的物体处在不同位置时,在观者眼里会出现近大远小,而且越远越小的变化,这种变化用绘画上的法则来解释就叫透视。(3)出示课题:绘画中的透视现象。
那么,我们画风景画时运用什么方法表观景物的空间感呢?(4)打开书,提出问题:
①第7页左上图片中木柱由近至远产生了什么变化? ②你还发现了什么? ③请你用直尺将两边木柱的变化画下来,你又有哪些发现?(5)讲解视平线和消失点。(6)分析作品:
展出几幅学生作业,请学生分析是否符合透视规律。
学生思考、讨论并回答问题,初步认识透视现象。①路近宽远窄。
②路两边的小树近高远矮。
学生回答问题:
运用近大远小的透视现象。学生打开课本,交流、讨论。学生回答问题: ①近的高,远的矮。②近的粗,远的细。
③由近至远,它们之间的密度也在加大。
④两边由近至远缩小的木柱,最终都集中到一个点上。学生学习认识新知识。
学生通过观察、比较找出作品中不对的地方,提出正确的意见。
运用启发式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大胆提出问题的能力。经过讨论、学习,领会本课知识的重点。
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巩固新知识,了解学生对新知识的掌握情况。
4.学生作业
(老师指导)作业要求:
带领学生选择适合的角度,将这些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绘画中,表现我们美丽的校园。
学生作业。
通过实践,学生学会了以近大远小的原理观察景物,并能运用这一原理,表现校园一角的透视现象。
5.小结
交流作业:
其他学生的作品哪些值得你学习和借鉴?
学生展示、交流。
欣赏其他学生的作品,交流经验。
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评价能力,增添生活的乐趣。
5.偶戏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偶戏,了解偶戏是我国戏剧宝库中的组成部分,由此培养学生热爱民间传统艺术的情感。
2.欣赏偶戏图片,了解偶戏的种类。
3.利用各种材料,制作偶戏人物,并自编偶戏故事,进行偶戏表演,激发学生喜爱民间艺术的情感。
教学重点:了解偶戏是我国民间艺术中的魂宝及偶戏的种类。教学难点:制作偶戏人物并利用偶戏人物表演。课前准备:
教具:偶戏作品图片及偶戏人物范作
学具:疲旧布料、手套、剪刀、胶水、彩纸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你们喜欢看偶戏吗? 2.你知道偶戏是怎衫动起来的吗? 3.请一学生上台说出或表演出来。
4.师小结:偶戏是我国戏剧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民间艺术魂宝。板书:《偶戏》
二、讲授新课: 1.出示作品:《木偶戏演出图》
(1)这些人在看什么?(2)上面的木偶是怎么动起来的?(3)还有什么办法使木偶人也能动起来? 2.出示示范作品:(1)提线偶
(2)扙头偶
(3)布袋偶
(4)皮影
师:你有办法让它们动起来吗?(请学生表演)3.我们玩的这些木偶你知道它们分别是什么名称吗?(请学生翻开课本填空)4.师出示学生的创作作品:(1)这些木偶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2)怎样才能让它们动起来呢?(3)你能把它放在一起编成一个故事吗? 5.引导学生小组讨论
(1)讨论喜欢的童话故事
(2)用带来的材料怎样制作故事人物?(3)怎样去表演?
三、作业练习: 与小组同学选一个喜欢的童话或寓言故事,跟据内客制作一组布袋偶。
四、作品展示: 展示并表演,小组根据布袋偶戏的角色,大家一同表演展示。7.动物的脸 教学目标
1.显性内容与目标应知:了解艺术家的作品怎样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认识中国画表现的特殊效果。应会:能用国画的表现方法,大胆地对动物的脸部特征进行创作;能较熟练地掌握用笔方法,控制墨色;能将动物的脸进行夸张、再现;能够自主探索绘画创作。
2.隐性内容与目标通过自主学习,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精神,加深学生对中国传统绘画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形成与动物、人与自然和谐,平等发展的意识。教学重点
通过欣赏画家的作品,了解国画艺术表现的方法及魅力。学习用国画形式大胆地对动物的脸部进行表现。教学难点:
在创作中如何抓住动物脸部特征以及对绘画方法的探索。教学设计
一、导入
1.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来进行一个考验,比一比大家的观察力,欣赏一段短片。(课件:迅速的出示各种不同种类的动物的脸)
2.师:同学们,你们记住短片里都有什么了吗?让我们再来比比快速动手能力,请你选择刚刚短片里给你印象最深的一种动物,在两分钟内把这种动物的脸画出来(画完后要将作品展示在实物投影仪上)。我们共同来检验“眼疾手快”的比赛结果,看那组同学在两分钟内体现的动物多、样子形象。学生作画
3.学生将作品贴在小组栏中,并选择几张展示在实物投影仪中讲评。(1)比较哪组的作品动物种类多、样子形象
(2)再比较为什么同样的动物,有的象有的不象?(课件——出示所有图片对照)学生总结:抓住动物脸部特征的同学体现的形象
4.我们用线条体现了动物的脸,其实在美术中有很多的表现方式,今天来学习用中国画的方式体现的——动物的脸 出示课题——《动物的脸》
二、新授
1.师: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些用中国画体现的动物,看看这些作品里是如何体现的形形色色的动物的脸,同时你要考虑:中国画作品在笔墨有什么特点?(课件:画家体现的各种国画作品其中有黄永玉的猫头鹰)生:国画作品体现的墨色变化多
能体现出以前学过的用墨(焦、浓、重、淡、清)的方法 2.同学们来欣赏一下这张《猫头鹰》,这是我国著名画家黄永玉的作品(思考)(1)这只猫头鹰体现得怎么样?——生:夸张、形象
(2)猫头鹰脸上的哪部分最突出、最能体现猫头鹰的特点?——生:眼睛、眉毛
师:看来画家之所以画的作品形象、生动,很重要的一点是他们能够抓住动物的特征。3.师:下面老师也要来画一种动物,请你仔细观察,看看老师是怎样来体现动物的脸的。——教师作画(边画边讲,讲动物特征和绘画技法),屏幕显示动物图片,学生说出特征,教师绘画表现。课件——作品欣赏
4.师:欣赏完了优秀的作品,我们也知道了绘画方法与动物特征是有着密切的关系的,只有根据动物的特征去选择合适的方法来体现,我们的作品才会更形象。你想画什么?准备抓住它的什么特点?
三、学生作业:
请你结合你最想体现的那种动物的面部特征,创作合适的方法去体现动物的脸。
四、评价:
1.学生评价(那你认为哪张作品都用的方法与的脸部特征结合好,体现的动物形象)
2.教师评价:从同学们的作品中老师看到大家将动物的脸部特征与绘画方法结合的很巧妙,体现的很生动,而且从一张张生动、形象的动物的脸中看到了动物们也有喜怒哀乐。(看这只怒吼的狮子正在警告人们,我们家族成员的数量越来越少,大家应该共同保护我们,让人与动物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五、延伸:
同学们,今天我们用国画方式体现了的动物的脸,其实对于动物的脸还有很多体现形式,体现出的作品也是千姿百态,下面就让我们去看看用其他方式体现的动物的脸,如果你认识这种体现方式可以大声说出这种体现方式的名称。课件——不同方式体现的动物的脸
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去尝试用不同方式体现动物的脸,同时老师希望下次再来到我们班级时能看到更精美的美术作品。11.色彩的明度 教学内容与目标
认知:对“明度”一词有较准确的了解。
情意:培养学生自主探究意识,进一步激发他们对色彩的兴趣,充分感受色彩的艺术魅力。能力:能够识别基本颜色的明度变化。能用水粉工具及明度变化表现一幅作品。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感受色彩的明度变化,体验色彩的美感。
难点:用水粉或其他美术用具表现一张明度变化的美术作品。教学准备:
作品、水粉用具、水杯等。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复习色彩知识:三原色、三间色以及色相的知识。谈话导入:今天我们了解研究色彩的明度。板书课题:色彩的明度 教学意图: 回顾旧知识。
二、明确明度定义:
1.引导学生理解名词,色彩的明度:色彩的明度是指的色彩的明暗、深浅、浓淡的程度。如果我们用黑与白的眼光看世界,就会发现色彩是有深有浅的,浅的是指色彩明度高,深的是指色彩明度低。教学意图:
让学生了解色彩的明度知识。
三、探究学习
1.出示三杯不同蓝色的水。2.让学生讨论三杯有什么不同? 哪一杯的明度高?哪一杯的明度低?(启发谈话:哪一个浅,哪一个深?)
3.师生合作调色练习:将一种色彩调出不同的明度。选择一种颜色,通过加黑或者加白画几个色阶,使颜色有明度的变化。教学意图:
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色彩的明度知识,培养学生观察能力,了解明度变化这一现象。在操作中体会明度的变化。
4.欣赏图片,体验不同明度的色彩带来的视觉感受。5.让学生举例生活中不同明度的色彩。教学意图:
让学生在讨论中进一步理解知识。
四、创作表现:
1.作业要求:表现一张有明度变化的作品,表现出名度变化的美感。2.学生绘画创作,教师指导。教学意图: 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
五、展示评价
1.展示学生作品:师生评价。
2.拓展:你认为明度的变化在生活中应用广泛吗? 教学意图:
讲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课后拓展,引导学生感悟艺术与生活的关系。15.有人脸的器物 教学目标
1.了解有关造型设计的知识,培养泥塑造型能力。2.发挥想象力,用泥做一个有人脸的小罐或杯子。3.提高学生德望审美情趣,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教学重点
学习用泥塑的方法表现有人脸的器物。教学难点
创造性地设计一个有特点的人脸器物。课前准备
橡皮泥(纸黏土)教学过程
一、导入:
你见过特别漂亮或特别奇怪的杯子吗?有人脸的器物介绍给大家听听。学生回答(略)
二、新授:
1.老师书上有两种特别的器物,一起来看一看。打开书本,欣赏“大禾人面铜方 鼎”(商)和新石器时代的“人头形器口彩陶瓶。” 提问:“这两种古代器物有什么特别之处?”“大禾人面铜方鼎”以人脸为装饰 图案;“人头形器口彩陶瓶。”整体以人为造型。)2.这样的设计给你什么感觉? 学生回答(略)
3.古代人为什么要在设计中将人脸运用进去吧?学生回答有人脸的器物(略)4.“同桌相互观察彼此的脸。”
“你看到同学的表情有什么变化?”
学生回答(笑)教师用简笔画画笑的表情。“你还会表演其他表情吗?” 学生表演,教师画
5.“原来人脸这么有意思,我们也来设计一个有人脸的杯子或罐吧!” 6.欣赏范作。
“几件范作有什么不同?”
(材料相同:紫沙泥。制作方法有所不同,造型不同,人脸表情不同。)7.“你想做一个什么样的人脸器物?” 学生回答(略)
三、学生练习,教师指导。
四、展评:
1.介绍自己作品的独特之处。2.教师总结。
第二篇:人民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集
4美术中的比例知识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学习美术中的比例知识,初步认识、了解比例,知道黄金比例,能够有意识地发现生活中的比例。用剪贴的方法表现器皿陶瓷瓶的比例变化了解形成比例美感的规律。运用欣赏资料分析比较解决。
2.技能目标:通过学习学生会测量出黄金分割点,并运用比例知识对简单的物品进行分析,从而学习运用比例美化生活的方法,学习比例关系,设计一个花瓶,提高设计能力。
3.情意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感受比例的形式美感;了解比例在美术作品中的关系,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认识到美术与科学的联系,培养学生严谨的学习态度。教学重点:认识黄金比例,能在生活中发现比例的美,会用比例知识分析、欣赏美术作品。教学难点:运用比例知识分析作品,从比例的角度考虑设计一个有比例美感的花瓶。课前准备:
教具:教学图片、花瓶、学生作品若干 学具:剪刀、胶水、彩纸、油画棒。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造型艺术领域中比例是形式美法则之一,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一些美的造型,美的建筑,我们感觉它美,一个是因为色彩美,形象美,再有就是它的比例美。今天我们就来研究美术中的比例知识。
比例:最早出现在数学中,一般长度与长度、面积与面积的比率。如长的与短的、大的与小的等都形成比例。
二、讲授新课
1.中国画中是怎样运用比例的《出示溪山行旅图》:(1)画上画的什么?(2)山和人物的大小对比如何?(3)这样对比有何作用? 师:宋代画家范宽的《溪山行旅图》描写了我国陕西一带的风光,山处在画的中央,顶天立地,雄佛壮观下面的商人赶着驴,显得很小,这就更突出了大山高耸气势。这幅画成功地运用了山和人物之间的比例关系,是我国山水画的杰作。2.出示《维鲁维斯的人》
(1)人在站立和伸张四肢时,在圆形和正方形有何比例关系?
师简单介绍这幅作品。3.师介绍黄金分割的知识
(1)把一条线段分成两部分,便其中一部分与全长的值等于另一部分与这部分的比,使用1:0.618的比值分割称为黄金分割。这种比例在造型上美观而得名。(2)师用黄金分割的知识分析《巴黎圣母院》。
什么样的比例美呢?
两千多年前的希腊人就测算出1:0.618这个比例最美。这就是黄金比,大家可以算出1:0.618~0.6,你们都知道2:3;3:5;5:8都接近这个数,就都是美的比例。
小结:美术不是算术,有用精确测算,平时设计作画时,形象看起来舒服,比例接近2:3,3:5,5:8就可以了。
4.分析、欣赏
(1)黄金比就是这么神奇吗?如果变比例会怎样?
我们看杯子比例很舒服,体现黄金比,拉宽会怎样?接长会怎样? 照相机的宽与长较接近2:3,加宽呢?加高呢? 电视机、背投、画框的现代比例演变(2)欣赏
其实大自然中,许多东西天生地比例就体现黄金比,比如:这精美的贝壳,我们喜欢收集它,却不知正是它上面圈圈螺旋线吸引了我们,看看它每轮间距离比例是多少?
人体更自然美的极至了,一只普通的手,它与黄金比有什么关系?我们看,如果从指端到第一节间分为两份的话,其它各节该是几分呢?我们画过人吧,知道人体的比例吗?(1:7。5),也就是身高是头长的7.5倍,这就是比例。
人工制造的形就有更多体现了黄金比。国旗的长与宽、五角星的设计都体现黄金比。这两个典雅的花瓶,它的底:颈:肚:高是多少?这个花瓶看起来也很舒服,能说说它的比吗?
5.比例的应用:
下面我们从同学的头部找找,哪些地方是2:3或3:5的比例?(1)再从身边所用、所见物品中找找,什么地方含有黄金比例美?
举例:(两支粉笔)一至10厘米,一至5厘米,它们的比例关系就是2比1(10:5)如果长得更长,短的更段,那么它们之间的比例数就会更大。
(2)学生例举生活中比例美的事物。
现在我们分三组来量一量物品的长和宽,一组量图画纸原大,二组折一次再量,三组量图画书,先量宽,再量长,然后用宽比长,看是多少。
6.作用:
三、尝试、实践
1.下面就请同学们欣赏课本中的古瓶和同学们的设计作品,挑一件你认为造型美的,从比例的角度分析它设计成功的原因。
(1)这些作品你觉得哪件最漂亮?为什么?(2)从比例的角度分析,它们成功之处在哪里? 2.在图画纸上设计一个工艺品或日用品,并在设计中尽量使比例在黄金比的范围内。3.用彩笔画出轮廓学习它们的比例关系,设计一个好看的花瓶。
四、学生作业,老师指导
作业练习:(1)用比例知识先在稿纸上设计一个漂亮的花瓶,再用彩纸剪下来。(2)为这个花瓶添加图案花纹
五、作品展示、评价并小结
1.你为什么设计这种式样的花瓶。2.你能否介绍一下你是怎么设计的? 3.你最喜欢哪幅作品。
六、展示、延伸展示作品
请设计者谈一谈你画的是什么,并且就设计时,在比例方面的是怎样体现黄金比。同学们设计的都很好,黄金比的确是美的,但是人们往往不满足于习惯的比例、造型、艺术大师们还创造了许多具有个性的创作,如艾菲尔铁塔、摩天大楼,它们并不是各个部位都体现黄金比,但都给人们流下了深刻印象。艺术的生命在于创造,希望更多的作品出自同学们之手。
七、提出希望,布置下节课工具
教学评价:1.能否体验黄金比的美感。
2.能否将黄金比与实际应用结合起来。3.能否积极的参与学习活动。
现在考考你的眼力,请你从下面每组中选出自己喜欢的形象。
8、《有趣的汉字》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书法的鉴赏,激发学生学习书法的兴趣,了解我国书法的起源和类别,使 他们受到书法、美的陶冶,增强民族自豪感。
2、通过书法的讲解和示范,使学生初步懂得写书法的基本技法与步骤。教学重点 字的结构的掌握。教学难点 字的结构。课前准备
课件、毛笔、宣纸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检查学具、引导学生认真听课。
二、讲授新课
1、文字的产生和发展。
2、书法的分类: 综合历代各种文字大致分为篆、隶、楷、行、草五大类。
3、讨论:在本课的图片中,汉字有许多不同的形态。
你认识其中的哪些字?你认为字和绘画怎样才能结合得更好。
三、作业
1、你打算用什么字体写什么字?搭配什么色彩?
2、学生开始作业,教师巡堂指导。
四、小结 作业评讲
14、《杯子的设计》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在发现美、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的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形成用语言表达设计意图的能力。
2、学会观察、学会体验。
教学重点
设计造型漂亮,功能实用的杯子
教学难点
观察了解杯子各部分的用途,体会设计者的设计意图
教学具准备
杯子若干个 图片若干副
教学过程:
一、谈话
1、你注意过平时喝水的被子么?出示几个:这些杯子什么地方最吸引你?
2、你喜欢什么?为什么?
3、哪个地方最合你的心意?
4、你呢,想选哪件?说说原因。
二、师生探究
1、欣赏了这么多东西,你发现每一类物品有不同的地方吗?
生:形状 花纹 色彩(师板书)
2、小朋友观察得真细心,一件可以使用的东西,要让大家都喜欢,我们不仅要改变他的形状,还可以改变他的花纹和颜色。
3、根据这些方法,伟大的设计师们设计出了更多美观实用的物品,现在,老师请大家当回小小评论家,来看一看,评一评,一起来欣赏书上的作品:分析其造型、材质、功能等
三、体验并感受
1、学生欣赏并谈谈欣赏后的感受。
2、这些精美的杯子显示着我们勤劳智慧的祖先们鲜明的设计意识,每一处的设计都有它的独到之处。
3、如果你是设计师,你想设计什么样的杯子?(师生交流)
4、再来看看书上的杯子设计,理解设计者的设计意识。(比较这些杯子,想想设计师为什么要这样设计?)
四、作业要求
1、设计时要注意什么?(构思大胆、设计合理、实用美观)
2、根据你的观察,设计一个属于自己的杯子。
3、学生作业,师指导
五、小结展评
17《电脑美术——有趣的人像》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习电脑绘画软件中的有关处理技术。
2、用特殊的处理效果对画面进行变化。
3、通过学习培养学生对电脑美术的兴趣。
教学重点:
学习电脑绘画软件中的有关处理技术。
教学难点:
用特殊的处理效果对画面进行变化。
课前准备:
电脑教室、绘画软件(Adobe photoshop)
教学过程:
带学生进入电脑教室
一、欣赏导入、激发兴趣(教师控机)
1、让学生欣赏几幅经过电脑特殊效果处理的人像作品
2、提问:看完这些作品你最想知道什么?(这些作品中的效果是如何做出来的?
二、新授
教师演示操作过程(全部过程在photoshop软件中完成)
1)打开photoshop软件→新建文件→用铅笔工具进行作画,完成人像线描并命名 保存。(也可以直接把作品通过扫描仪命名保存在文件夹里,再打开后使用。)
2)打开文件夹里的人像作品,在色板上选择颜色为其着色后保存。
3)选中画面,打开滤镜,进入纹理处理效果进行变化。或选择滤镜工具中的其他 方法进行图象的特殊效果处理。(教师可多演示几种,如突出效果、浮雕效果、曝 光效果、图章效果、铜版雕刻效果等)
三、学生尝试
1、教师指定路径让学生打开图片文件并保存,再打开进行图象处理。
2、用教师所教的方法,让自己的画面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3、在大胆尝试的时候,一定要记住及时保存。
4、学生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四、作业展评
1、学生上传作品
2、教师进行集体展示,让学生来评价作品。
第三篇:五年级上册美术人教版教案集
五年级上册美术人教版教案集
一、认识中国画
教学目的:
1、认识了解写意中国画的艺术特色,感受独特的构图、用笔用墨用色的独特技法,人文精神。
2、培养学生对祖国传统艺术的热爱,获得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熏陶。
3、认识中国画用具,学习写意国画简单的笔法、墨法。教学重点:
认识感受写意国画的艺术特色,认识学习写意国画的笔法、墨法。教学难点:
初步掌握简单的国画笔法墨法,并可以随意画张画。学具准备: 毛笔、墨汁、宣纸等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欣赏写意国画,感受国画艺术特色。
1、实物投影欣赏优秀国画作品,直观感受国画的艺术特色。
2、学生说说自己的感受。
3、引导学生从题材、构图、笔墨色彩的运用等角度初步全面接触感受国画的艺术特色。
三、初步学习简单的笔墨。
1、认识国画的墨色。
2、认识国画的笔法。
四、尝试运用简单的笔墨技法随意画张画。
五、师生共同评点习练。
二、南瓜和辣椒(中国画)
教学目的:
1、通过临摹,初步掌握写意画法的表现技巧,学习南瓜和辣椒的写意画法。
2、进一步认识感受国画的艺术特色,提高审美情趣。教学重点:
学习南瓜和辣椒的写意画法。教学难点:
初步掌握画南瓜辣椒的简单笔墨技法。学具准备: 毛笔、墨汁、宣纸等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小练笔,感受笔墨特色。
三、欣赏相关画作,学生自主探究笔墨技法,并大胆说出自己的发现。
四、大胆尝试,动手画一画。
五、师生共同评点。
六、提高性习练。
三、闽南佳果(中国画)
教学目的:
体验中国画的笔墨情趣,临摹中国画。
学习荔枝的写意画法,进一步学习国画的笔墨技法,培养学生对祖国传统艺术的热爱。教学重点:
学习荔枝的写意画法。教学难点:
掌握画荔枝的简单笔墨技法。学具准备: 毛笔、墨汁、宣纸等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组织教学。
二、欣赏相关画作,自主探究笔墨技法,并说说自己的理解发现。
三、大胆尝试,练习荔枝的写意画法。
四、学生自评互评,互相促进。
五、提高性练习。
第二课时
一、组织教学。
二、学生尝试运用所学笔墨技法画一张写意瓜果。
三、学生自评互评,交流互动。
四、学生说说近几节国画课学习的收获。
四、伸向远方的路(透视知识)
教学目的:
1、通过观察伸向远方的路,认识近大远小的透视现象,并在平时的绘画中加以运用。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表现力等美术素养。教学重点:
认识近大远小的透视现象。教学难点:
在绘画中运用透视知识。学具准备:
风光图片、铅笔、色彩颜料等。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仔细观察图片,尤其是道路两边的景物,说说有什么发现。
三、尝试用上透视知识画一条伸向远方的路,适当画出路边的景物。
四、学生自评互评,交流互动。
五、说说学习的收获。
五、六面体平行透视
教学目的:
1、认识学习六面体平行透视,并能运用该透视规律画方形物体。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学习方形物体的表现方法。教学重点:
认识六面体平行透视规律,并能在画方形物体时运用。教学难点:
自主发现平行透视规律,并在实际中运用。学具准备: 方形盒子、直尺等。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组织教学。
二、探究六面体的透视规律。
1、复习透视规律的知识。
2、启发学生想象,尝试描述根据透视规律推导六面体的透视规律。
3、读教材,弄懂“一个面与画面平行”的情景。
4、用一只眼睛近距离观察方形盒子的透视现象,并尝试将其描绘出来。
5、读教材,将自己的描绘效果与教材的效果图进行比较,尝试解说效果图。
三、学生尝试画出正确的效果图。
第二课时
一、学生展示上课时的作业,进行自评互评。
二、学生尝试运用六面体平行透视规律画一两个方形物体。
三、学生展示作品,自评互评,促进发展。
六、铁丝造型
教学目的:
1、认识造型艺术新样式,使学生学会利用铁丝扭制各种独特的线条造型。
2、利用铁丝造型培养学生动脑动手能力,形象思维能力,立体造型能力,工艺设计能力和创造力,发展学生独立的自我表现能力。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自主设计制作各种铁丝造型。教学难点: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欣赏铁丝造型作品、铁艺作品,激发学生兴趣,开拓视野。
三、学生自主设计制作铁丝造型。
四、展示作品,学生自评互评,交流互动。
五、完善造型。
七、儿童头部比例
教学目的:
1、使学生了解人物头部的基本结构比例,积累人物画的知识,提高学生的绘画表现能力。
2、尝试运用儿童头部比例知识来描绘儿童头像。教学重点:
自主发现儿童头部比例的知识。教学难点:
尝试运用头部比例的知识描绘儿童头像。学具准备: 尺子、镜子、铅笔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组织教学。
二、欣赏有关头像的美术作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欣赏优秀的头像作品,放手让学生大胆地对作品品头论足,从儿童的角度来说说。
2、因势利导,导入新课。
三、学生自主探究儿童头部的比例知识。
1、学习正确测量头部及五官的方法。
2、学生同桌间协作测量头部及五官。
3、根据测量的数值说说儿童头部有怎样的比例。
4、说说书上“三停五眼”的含义。
四、尝试用新学的知识临摹教材上的头像作品。第二课时
一、学生展示上课时的练习,并相互评点,促进发展。
二、运用比例知识描绘最要好的同学的头像。
三、师生共同评点,促进发展。
八、瓶花写生
教学目的:
1、初步学习写生的基本技法,抓住整体,把握基本形,体现对象大的特征。
2、通过瓶花写生,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对美的感受力,造型能力,表现力及美术综合运用能力。教学重点:
认真观察,画一幅瓶花写生画。教学难点:
整体感受,大胆表现。学具准备:
铅笔、蜡笔、水彩或水粉、水粉纸等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组织教学。
二、欣赏教材范例,激发学生兴趣。
三、初步尝试瓶花写生。
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感受大胆尝试,大胆表现。
第二课时
一、展示上课时的习作,师生交流互动。
二、提高认识,进一步大胆尝试,要求能够抓住瓶花的总体特征,大胆表现,各显特色,画出自己最强烈的感受。
三、展示作品,交流互动,促进发展。
九、印制花布图案
教学目的:
通过印制花布图案,了解美术的设计及应用。
学习美术图案设计的一些学常用的方法和简单的图案印制方法。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教学重点:
通过印制花布图案,学习美术设计的简单的知识,提高审美情趣。教学难点:
学具准备: 地瓜、萝卜、小刀等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新课。
1、大家观察一下,我们班上同学身上穿的衣服的布料谁的更好看?
2、说说各自的理由。
三、欣赏激趣。
1、欣赏一些花布图片,直观感受花布的美感。
2、理性认识:探究花布的图案设计规律。
四、学生设计单位图案。
五、按一定规律印制花布。
六、展示交流,互动发展。
七、学习拓展。
尝试探究如何印制文字和画。
十、天冷了(命题画)
教学目的: 认识冬天的色彩及景物特征。
通过这一命题画促进学生观察自然、观察生活,培养形象思维。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表现力和美术综合运用能力。教学重点:
认真观察大胆想象,画一幅冬日活动图。教学难点:
了解并表现南方冬天的特点,人物的衣着活动要与季节相符,构图适宜。学具准备: 蜡笔、水粉等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新课。
三、认识大自然。
引导学生观察窗外景物,联系其它季节的景物印象,把握冬天的季节特征。
四、品味生活。
说说这些天来,大家都在做哪些活动?以前做什么?要拣有趣的事来说。说说到了冬天,人会发生哪些变化?
五、精心构思,大胆表现,完成铅笔底稿。
第二课时
一、同学间交流交流,互相启迪,修正定稿。
二、尝试运用几种不同的色彩颜料大胆表现。
三、展示观摩,交流互动。
十一、导游图设计
教学目的:
初步认识导游图,培养学生方位感和观察生活、分析事物的能力。
通过认识认识自然环境及景物特征,提高审美能力,提高形象记忆、设计能力。培养学生爱国爱乡的感情,进行跨学科学习,提高学生人文素养。教学重点:
认识导游图,学习简单设计导游图。教学难点:
学会测定真实方位,了解地图的固定方位,弄清两者之间的关系。教学时间: 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组织教学。
二、激趣导入。
1、说说你们去过哪些好玩的地方,简单地向同学介绍那里的景色和趣闻。
2、说说在我们这什么地方很好玩?有什么办法可以让更多的人去那玩。
三、探究导游图的设计制作。
1、学习测定方向的简单方法,和怎样描述路线方向。
2、了解地图的方位设定,和怎样体现路线方向。
3、弄清两者间的联系及转换。
四、初步尝试设计导游图。
1、学生调查从学校到村部的路线方向。
2、尝试画出导游图。
第二课时
一、展示初步尝试的结果,师生共同评点,进行互动学习。
二、考查上学路线,对路线方向及标志性景物进行必要的记录。
第三课时
一、根据自己的调查记录,设计出上学路线图。
二、展示交流,说说学习体会。
十二、我造的车(利废工艺)
教学目的:
培养学生对造型艺术的欣赏能力。利用废品进行工艺制作,培养学生利废的环保意识。
培养学生动脑动手创造性思维能力、协作精神,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立体造型能力。教学重点:
利用废弃物制作车子。教学难点:
适当地利用手里的废弃物设计车子。学具准备:
各种可利用的废弃物。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欣赏激趣。
1、欣赏教材范例与实物教具,激发学生兴趣。
2、探究范例的材料运用和制作方法。
三、学生根据手里的材料制作车子。
四、展示交流,互相欣赏。
五、总结学习体会。
十三、假山(泡塑工艺)
教学目的:
初步认识盆景制作工艺,接触传统艺术,陶冶艺术情操。培养学生立体造型能力,动脑动手能力,丰富学生的表现语言。学习利用泡沫塑料制作盆景。教学重点: 利用泡塑制作假山。教学难点:
充分利用泡塑的自然形状和肌理效果,粘接制作奇特怪异、错落有致的假山造型。学具准备: 小刀、胶水、泡塑。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欣赏园林、盆景图片,激发兴趣,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
1、欣赏精美图片。
2、说说观后感。
3、说说图片中的假山的特点。
三、学生自主尝试利用泡塑制作假山。
四、为假山配上底盘和自然景物及人工建筑,完善盆景制作。
五、展示交流,培养审美情趣。
六、交流体会。
十四、班标设计
教学目的:
应用学过的图案及色彩知识,进行简单的设计制作练习。培养学生的设计制作能力和提高学生的美术综合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美化生活、美化环境的意识。教学重点:
利用已有的知识设计一个漂亮的班标。教学难点:
能够利用已有的图案设计知识设计一个既简洁又富有个性的班标。学具准备:
绘图工具和色彩颜料。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本班班标的满意度调查,说说所见过的小牌子,什么样子的更漂亮。
三、欣赏教材范例,说说喜欢什么样子的班标。
四、说说曾经学过图案设计有哪些设计技巧。
五、自主尝试制作班标。
六、展示交流,评选出更好的作品设计。
七、学习拓展:尝试为一些小商品设计包装。
十五、儿童读物封面设计
教学目的:
初步了解书籍装帧设计艺术,开拓学生审美视野。学习简单的封面设计知识。培养学生美术综合运用能力。学具准备:
彩色卡纸、水彩笔、水粉等。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组织教学。
二、欣赏范例,导入新课。
三、引导学生探究封面设计的基本要素。
1、封面的构成。
2、内容与画面的关系。
3、文字与画面的组合关系。
4、封面的整体效果与儿童读物这一特色的关系。
四、尝试构思设计一张封面。
第二课时
一、继续完成封面设计。
二、展示作品,评论互动。
三、说说学习心得。
十六、动物(纸雕)
教学目的:
了解纸雕这一艺术表现形式,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学习纸雕的制作。
培养学生立体造型能力,提高学生动脑动手能力,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学具准备:
彩色卡纸、剪刀、双面胶等。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组织教学。
二、欣赏激趣,导入新课。
三、学生自主探究纸雕的制作方式方法。
1、分组选择一个探究目标,先小组成员自主探究制作方法,再在小组间交流互动。
2、小组间合作尝试完成制作一款立体纸雕。
3、展示小组的作品,并向全班介绍探究成果。
四、大家说说本节课的学习心得。
第二课时
一、自主尝试制作一款立体纸雕。
二、展示作品,评论互动。
十七、中国结
教学目的:
认识了解中国传统艺术中国结的艺术特色及文化渊源和它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学习编结的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动脑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艺术的思想情操。学具准备:
细绳、粗纱线、小饰物等。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组织教学。
二、欣赏中国结,激发学习兴趣。
三、分小组尝试研读教材示意图,制作简单的吉祥结
四、展示探究结果,交流互动。
第二课时
一、分小组尝试制作其它几款中国结的制作方法。
二、展示尝试成果,交流互动。
三、大家谈谈学习心得。
十八、儿歌配画
教学目的:
初步认识学习插图艺术形式,提高学生审美水平。培养学生美术综合运用能力。培养学生想象力,创造性思维。学具准备: 作画工具材料。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组织教学。
二、欣赏儿歌,诵读儿歌,说说儿歌的意思。
三、欣赏例画,结合儿歌的意思说说自己的感受。
四、引导学生探究给儿歌配画怎样做更好。
1、画面内容与儿歌意思的关系。
2、画面的艺术特色与儿歌的关系。
第二课时
一、选择一首儿歌,尝试配上一幅插图。
二、展示作品,评论互动。
十九、人物表情(美术知识)
教学目的:
初步认识人物面部表情的变化特点,积累人物画的知识。
学习浅显的人物面部表情的画法,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绘画表现能力。教学重点:
学习浅显的人物面部表情的画法。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组织教学。
二、同学间互相观察,尝试说说人物表情变化主要表现在哪些器官的变化上,说说不同的表情会引起面部器官怎样的变化?
三、尝试选择画出一种表情。
四、展示习作,大家互相评论评论。
第二课时
一、说说儿童头部的结构比例,画一画儿童儿童头像比例示意图。
二、尝试按结构比例画一幅同学的头像,要求富有表情。
三、展示交流,评论互动。
二十、开心一刻(漫画)
教学目的:
在学习人物面部表情的基础上,学习漫画的画法。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和绘画表现能力。教学重点:
学习人物表情的漫画画法。教学难点:
抓住喜悦表情的特征,配上身体动作,使表达更生动。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说说自己最感开心的事情。
三、欣赏漫画作品,激发学习兴趣。
四、尝试以漫画的形式画一画开心的事。
五、展示交流,评论互动。
二十一、欣赏(中国现代雕塑作品)
教学目的:
欣赏雕塑艺术作品,提高学生审美情趣。
了解祖国现代雕塑的发展与成就,增进爱国主义情感。学习准备:
搜集有关雕塑作品的资料。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学生介绍课前准备的有关资料,并说说自己的感受。
三、学生说说对教材中的范例的理解。
四、教师介绍教材范例的相关资料。
五、大家谈谈学习感受。
第四篇:六年级下学期美术教案集
六年级下学期美术教案 洁仪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有代表性的反映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的革命历史画,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通过欣赏环境艺术与人们的密切关系,帮助学生建立环保意识;通过学习中国画知识,提高对民族传统绘画的认识;在美术教学中,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认识美术的社会功能,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
2.学习、了解、初步掌握欣赏艺术美的方法;学习浅显的人物动态及面部表情画法,掌握对人物动态形象特征的概括表现方法;学习并进一步巩固中国画表现技法、工艺设计制作的基本知识技巧,学习、认识立方体、圆柱体的透视现象,掌握这两种立体物的规律及画法;认识连环画的特点,学习创作方法,促进想象力、表现力和创造力。
3.加强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美术知识进行绘画创作和应用能力;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审美能力。
单元分析
课题:激奋人心的革命历史画(美术欣赏)
展览设计(美术欣赏)环境艺术(美术欣赏)
教学目标:
1.加强思想政治品德教育,感受艺术美,认识美术的社会功能及环境与人们的密切关系,激发学生创造美的欲望,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
2.欣赏了解革命历史画的表现形式、特点及思想内容,欣赏了解展览设计的意义和环境艺术与人们的密切关系,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对美的特征的感知能力。3.培养学生理解社会美的能力,提高审美情趣和审美感受能力;培养和发展学生对艺术美的评价能力。教学重点:
1、启发引导学生在欣赏革命历史画的过程认识艺术美和社会美。
2、了解展览设计与环境设计的意义,初步学习掌握现代师实用美的美感特征和绿化美、环境美的美感特征,激发创造美的欲望。教学难点:
1、引导学生在欣赏革命历史画的过程中初步体会和了解社会美、艺术美的特征。
2、学习、了解并初步掌握展览设计的美感特征社会功能。不能
3、引导学生从作品的内容、艺术形式要素方面对作品进行口头或书面的评价。
内容:《中国画——金鱼》
目标:感受祖国传统艺术的伟大成就,培养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的情感。重点:学习从实用和美观的原则根据造型,色彩配备欣赏。难点:启发学生从式样设计,色彩配备造型等的特点去欣赏。
要点:激发学生审美兴趣。提高审美情趣,培养初步地评价作品的能力。目标:认识色彩,并运用有关知识画出金鱼新面貌,进而热爱生活。学习并运用原色、间色、复色的知识,结合记忆画出自己最感兴趣的事情。
重点:学习原色、间色、复色的知识,运用这些知识结合记忆和想象出自己最感兴趣的事情,培养热爱金鱼的情感。
难点:不仅懂得原色间色和复色,而且要懂得每种原色调配分量不同产生不同的间色变化复色的运用。
要点:预先报置平时节假日留意观察金鱼等,使学生记忆能力和绘画表现能力。
课题:《头像》 教学目的:
1、通过多媒体教学及创作活动,使学生在学习、尝试、发现、想像和创作实践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促进学生兴趣和特长的发展,进一步挖掘学生的潜能。
2、通过画头像,体味人物头像的精神,促进学生对人类存在的 意义、自由等人文精神的理解和认识,形成合理的价值观。
3、通过独立思考,形成个性化画面。
教学方法:
学生自主思考与教师指引分析相结合,引导学生进入角色,演绎情境。教材分析:
少年儿童处在脑力敏感时期,他们对人文精神的认识虽 还比较肤浅,但这些人物头像的故事会一直存留在他们的脑海里,对他们未来的健康成长起到潜移默化的素质培养作用。因此,本课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对人文精神的认识和理解。本课的难点:
在于对线描画表现方法的开拓。教 具:多媒体电脑、多媒体课件。学 具:16开图画纸、钢笔、磁钉。教学过程:
组织教学:检查学生的学习用品,整顿纪律。
一、说英雄:(播放课件)每个人心目中都有崇拜的英雄人物,说说你心目中的英雄应该具有哪些形象特点?
二、认识新英雄:
1、今天老师要给大家介绍一位英雄,想认识一下吗?
2、点击播放课件:(3、点击播放课件:(故事《头像》动画)论英雄:
(1)、头像具有什么精神?(2)、他是个什么样的人?
引导学生:“为人类谋生存、大无畏的精神、正义感、不畏艰难、机智、勇猛、技艺超群。”
4、审题:
头像:头像长什么样?(年龄、发型、服装):(1)头像是什么?你想怎样设计弓箭的造型?(课件显示不同造型的弓箭)(2)头像是什么样子的?谁来演示一下?(学生演示,课件显示不同造型)日:(1)十个太阳长什么样? 小结:形态各异。
(课件显示不同造型的太阳)
5、线描作品展:欣赏头像的线描作品,拓宽思路,激发学 生的创作欲。
6、讲解常见的线描装饰技法:
7、创作头像:
现在,你就正义的化身,在你面前的纸张上让正义的邪恶的太阳展开激烈的战斗吧!
8、因材施教,巡视指导。
9、作品展评,审美体验。
1、初评。(学生自评)
2、终评。(教师点评)
3、总结。
课题:同学们(线描写生画)
绘画作品中的线来源于生活但与生活中的线一样吗?为什么? 为了表现自然界中长城的美丽艺术家运用了哪些线进行表现?
对比图片分析生活中的线与美术作品中的线有什么不同 ?画家运用中国画的表现方法表现同学们有什么特点?
对比图片,分析艺术家运用线描的方法表现生活中的同学们有什么特点? 为什么自然界中的线与绘画作品中的线不一样呢? 对比图片分析画家运用中国画表现同学们的线与生活中身上的线有什么区别?
艺术家运用不同的线表现同一主题给你的感觉一样吗?谈谈你的感受。同样表现的是人物,艺术家为什么要运用不同的线条表现 ?不同的画面分别给你什么样的感受?
“线”是 美术家创造形象和表现自己思想感情的造型语言。学生作品欣赏
说说小作者是如何运用线表现主题的? 知识拓展
通过本节欣赏课你能理解: “艺术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 ”这个道理吗? 对比图片分析自然界中的线与绘画作品中的线的关系
观看图片,在自然界和生活中你找到了哪些线?你在什么地方发现的? 自然界中的线与 生活中的线
欣赏中外美术作品,了解线的运用。
画家在作品中运用的线风格各有不同,分析艺术作品中的线有什么特点? 问题: ⑴艺术家在作品中用了什么样的线 ? ⑵为什么艺术家运用不同的线表现?
艺术家在从事美术创作时,会根据表现主题的需要,运用适合自己个性、兴趣的线条进行表现。
内容:《中国画——金鱼》
目标:感受祖国传统艺术的伟大成就,培养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的情感。重点:学习从实用和美观的原则根据造型,色彩配备欣赏。难点:启发学生从式样设计,色彩配备造型等的特点去欣赏。
要点:激发学生审美兴趣。提高审美情趣,培养初步地评价作品的能力。目标:认识色彩,并运用有关知识画出金鱼新面貌,进而热爱生活。学习并运用原色、间色、复色的知识,结合记忆画出自己最感兴趣的事情。
重点:学习原色、间色、复色的知识,运用这些知识结合记忆和想象出自己最感兴趣的事情,培养热爱金鱼的情感。难点:不仅懂得原色间色和复色,而且要懂得每种原色调配分量不同产生不同的间色变化复色的运用。
要点:预先报置平时节假日留意观察金鱼等,使学生记忆能力和绘画表现能力。
色彩的重复(设计)
一、授课时间(两课时)
二、教学目的:
认识平面构成是现代美术设计的形式,在当今社会中广为应用。初步学习重复构成的基本知识,并能按照重复构成的形式设计一件构成习作。
三、重点难点:
1. 基本形的设计、多变的构成形式。
2. 用最简单的基本按其组织变化的规律创造各种各样的视觉美感形式。
四、课前准备和作业要求:
1. 实物投影机
2. 重复构成作品数件,骨格图两张,学生准备直尺、剪刀。
3. 设计一图重复构成作业。设计一个基本形按重复构成,的排列方法,排列出有趣的重复,并用黑色涂色。绘制要求工整细致。
五、教学过程:
第一节
(一)、出示二方连续纹样。提问:二方连续纹样是怎样排列的?(答案:是一个单位纹样向左右或向上下两个方向重复排列组成的带状图案)。
(二)、出示重复构成的作品,与二方连续纹样比较,看哪一种更好看。说明本课学习一种新的知识:重复排列。板书“有趣的重复(设计)”。
(三)、讲授新课:
1. 启发学生回忆并谈谈生活中、自然界中和艺术中的重复排列现象。指导学生欣赏课本中的四幅重复构成的图例,使学生感受到重复的形式美感在于有规律的排列和有秩序的变动而产生的节奏感。
2. 重复构成的应用,是将一个简单的基本形反复排列。设计基本形要简单,排列时要有位置、方向、正负的变化。3. 重复构成的设计方法(看图讲解结合示范):
⑴ 设计一个基本形:基本形是构成单位,不宜复杂,应简练。可用分割、重叠的变化方法组成。
⑵ 重复骨格:重复骨格的骨格线(水平线、垂直线)距离相等。将基本形纳入重复骨格中就是重基本形构成。基本形可以有正负、方向、位置不同变化的排列,使其既统一又有变化,构成丰富新颖的图形。
4. 教师出示重复骨格、基本形,让学生到黑板前用变化不同的方法排列出有趣的重复图形来。
小节:将同一基本形在重复的骨格内反复排列,变换基本形的方向、位置、正负,便会产生有趣的重复构成。“有趣的重复”的设计绘制步骤:
⑴设计一个基本形:(应简单,不宜复杂)。⑵ 排列方法(虎出重复骨格)。
⑶ 将基本形按设计方案反复绘画在骨格图中。⑷ 在图形与底涂上黑白两色。
布置作业:设计一个基本形和骨格,绘制有趣的重复构成。
(四)、学生练习,教师指导。要求设计出变化丰富而有趣的重复构成。
(五)、小节作业情况,表扬有趣的设计作业稿。布置下节课准备墨汁、毛笔等用具。
第二节
(一)、讲评上次画稿的优缺点,复习重复构成是用同一基本形按一定的排列方法构成的图形。
(二)、出示重复构成的作品,宣布本课任务;涂色。讲解着色方法,要求制作精细。
1. 在白底上,用黑色或自己喜爱的一种深颜色涂色。
2. 可采用基本形正负交换着色(图与底的黑白色块交换)绘制要细致工整,线条平直,棱角分明,色块均匀,画面洁净。
(三)、学生绘制,教师指导。
(四)、课堂小节;展览作业,对绘制精美的作品给予表扬,请设计者谈绘制感受。
课题:《立体构成》 教学目的:
1.认识生活中的点和线。
2.认识基本造型元素──点和线。
3.学会用各种绘画工具、纸材料创造各种点和线,进行平面美术游戏,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教学重点:
用各种绘画工具、纸材料创造并感受各种不同的点和线。教学难点:
认识基本造型元素──点和线。教具准备:
绒线、纸条、绳子、纽扣、糖果、珠子、彩色水笔、油画棒、手工纸。学具准备:
彩色水笔、油画棒、铅笔、手工纸、剪刀、胶水。教学过程:
一、常见的线材料,线材料变成点材料
1.教师出示各种常见的线状材料(绒线、纸条、绳子),请学生认一认说一说它们的名字,说说它们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相同点:形状都是瘦长瘦长条状的东西。不同点:不同的材料、有的直、有的弯曲,有粗有细,颜色不同。)2.教师将纸条揉成纸团,把纸条、绒线和绳子剪成小段或碎片。引导学生观察它们的形状都发生了什么变化?(不再是长长的,变成一点一点的。)
3.将这些小点点摆一摆又变成了一条长长的线(如:项链上的珠子)。
二、生活中的点和线
1.生活中你见过哪些点和线?找找教室里的点和线,找找自己身上的点和线。(教师展示其他的点状物和线状物。)2.体验不同的笔,画出不同的点和线。
不同的笔在画纸上画出的点和线一样吗?试一试用彩色水笔、油画棒、铅笔在画纸上涂涂画画,看看不同在哪里?
三、点和线连成画 1.画家画里的点和线。
画家也用点和线来作画,看看下面画中都有些什么样的点和线。
2.自己制造点和线连成画。
你能画出或剪出和刚才不一样的点和线,并连成一幅画吗?我们自己也来创造各种各样的点和线,连成美丽的画面。(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画笔、材料,综合运用,随意造型。)
四、作业展示与评价
1.说说自己创造了些什么样的点和线,并欣赏同学的画。
2.想一想,点和线在自己的画面中重要吗?如果没有了点和线画面会是什么样的呢?
课题:《杂技》(印纹)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用手、树叶等有纹理的物体初步进行印纹练习,让学生了解绘画形式的多样性。
2.体验造型乐趣并获得视觉和触觉的感受,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提高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用手、树叶等印纹创造肌理效果,并有意识地进行画面组织。教具准备:
全开白纸、水粉颜料(统一分配)、不同树叶、图例等。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边听轻音乐)。
二、导入:
1.让学生观察自己的手心来发现手上的纹理,教师用手沾上颜料,往白纸上一印,出现漂亮的手纹,导入课题:美丽的印纹(板书具有纹理的字)。2.在黑板上挂一张大白纸,让全班学生沾上自己喜欢的颜色上台按印。让学生体验印的乐趣,并让学生简单地表述自己手上纹理的特征及手沾色彩、按印的感受。
3.让学生讨论并说说除了手可以印出纹理以外,还可用什么东西来印。
三、布置作业:
分小组合作,用手、树叶、瓶盖等进行印纹练习。
要求:1.团结合作。2.注意卫生。3.比比哪组印得最美丽。
四、学生练习,教师进行指导,及时发现问题。
五、展示每组作业,引导观摩,让学生谈谈观摩感受,并表达出来。
六、配乐播放各种美丽的印纹,学生整理卫生,结束本节课。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在上一节课的学习基础上,进一步使学生学会自制图章,进行拓印,学习形式美的原理和感受造型的乐趣。
2.提高动手能力,培养创造性和思维能力。教学重点、难点:
指导学生刻制图章的技巧及拓印的方法,让他们大胆、自由地表现自己的感受。
教具准备:
橡皮擦、地瓜、水粉颜料、刻刀、图例等。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让学生唱一唱,准备上课。
二、引导欣赏用图章拓印的作品。
(一)欣赏用图章拓印的作品,感受用图章拓印的艺术美,并说出自己的感受。
(二)学生思考:
1.看到的印纹与上一节课的有什么不一样? 2.这是怎样产生的?
三、教师出示几枚图章,引导观察并请几位学生上台沾上颜料印上,看看出现了什么,激发刻制图章的愿望。
四、示范刻制图章,强调难点和安全。1.在橡皮擦或地瓜切片上画出图形。2.沿着描绘好的图形把不需要之处刻去。
五、指导拓印:
1.把图章沾上各种颜色进行拓印。
2.用排列或重叠等各种方法拓印,发挥想像力,印出一张有意思的画。
六、学生练习。
七、教师进行实际指导。
八、展示作业,引导观摩。让学生表达观摩同学作品的感受。
九、小结。
十、整理、打扫卫生。
课题:“ 变垃圾为宝” 教学目的:
1、让学生知道“变垃圾为宝”是人们交流环保,表达美好希望的一种方式。
2、通过手工制作“变垃圾为宝”,并送给自己喜欢的人这一活动激发学生热爱周围的人,进而热爱大自然、热爱家乡,并发现美、创造美。
准备工作:
教师:卡纸、剪刀、彩色笔、胶水、各种手工制的“变垃圾为宝”等。
学生:卡纸、剪刀、彩色笔、胶水等。
教学步骤:
一、谈话导入:
元旦也叫新年,再过几天就是2006年的元旦了,在这新年即将到来的时候,人们心里都有一个美好的祝福,祝福自己的亲人和朋友在新的一年里有新的更多的收获,生活更加美好幸福。互相赠送“变垃圾为宝”就是人们表达美好希望的方式。
你们见过“变垃圾为宝”吗?想看看吗?
二、作品展示,激发情趣
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些自己制作的“变垃圾为宝”,请仔细看看,它们都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随展示贴在黑板上)
1、树叶贴画,干花贴画
这是什么?(小金鱼)用什么做的?(树叶)
这又是什么?(美丽的小花)
这些是把树叶采集回来后,先压平,阴干,再拼成各种美丽的图案,贴在卡纸上制成的。
2、吹塑纸贴画
这是什么呀?(两只美丽的小孔雀)
哪这一张上又是什么呢?(三只仙鹤)
它们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呢?(吹塑纸)
这些“变垃圾为宝”是把吹塑纸剪成各种造型,再拼贴在卡纸上制成的。
3、线织相框
这个漂亮的相框是这样成的,先把圆形的吹塑纸或卡纸剪出齿轮来,把你喜欢的照片贴在中间,再用细毛线沿斜角绕在齿轮上。毛线的色彩可以丰富一些,相框的背面还可以贴上自己喜欢的卡通人物或是小英雄的照片。
卡纸画:(梅花鹿和小松鼠)
看,这两个好朋友在说什么呢?大家来猜一猜。(学生发言)这
张“变垃圾为宝”是用彩色笔直接在卡片纸上作画制成的。
5、布贴画:(蝴蝶、柳树)
仔细看看,这是什么?用手摸一摸,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
这些“变垃圾为宝”漂亮吗?喜欢吗?同学们想不想自己也做一张漂亮的“变垃圾为宝”呢?其实啊,更漂亮的“变垃圾为宝”还在你们自己的手中呢。
我们刚刚看的这些“变垃圾为宝”,它们都是用我们生活中比较常见的一些材料做成的,这些材料其实都很容易收集,以后大家要注意积累,这样做起来才会比较方便。
三、制作“变垃圾为宝”
今天我们先学习在卡纸上直接画画做成的“变垃圾为宝”,其它的我们以后再慢慢学习。
1、拿出卡纸,开动脑筋,画上你最喜欢的图画,再写上自己祝福的话儿,给老师、亲人和自己的好朋友送去你的祝福,他们能收到你亲手做的“变垃圾为宝”,一定会非常高兴的。
2、学生活动:画画、贴画
3、写上祝福的话语。
4、小组交流:看一看,比一比,谁的“变垃圾为宝”最漂亮。
5、展示做得好的。
四、说想法
说一说你的作品想送给谁?为什么要送给他?
学生讨论:因为我爱他,他关心我,所以我要送给他。向学生渗透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是最宝贵的,我们要珍惜这份纯朴的爱。
五、小结
老师、同学和父母关心我们,我们更应该爱他们,让我们一起唱一首《新年好》献给他们,表达我们最美好的祝福。
第五篇:人民美术出版社五年级美术上册教案
第1课
肖像艺术
教学目标
要求学生在了解人物动态变化的基础上,进行人物动态速写练习,以培养学生的整 体观念及形象的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
了解人物动态变化的特征及动态线的确定。
教学难点
使学生在画人物动态时,如何掌握动态的特征及其速写方法。
教学准备
人物动态速写印刷品,范画,动态速写过程图等。
教学过程
组织教学。检查学生的常规。
二、讲授新课。
1、出示教师的动态速写范画让学生观看,接着向学生讲解速写的涵义。
速写是有记录生活,为创作准备素材之用,也是绘画的一个门类,这要求以迅速、概括的方法描绘对象,通常是用简洁的线条来记录各种形象和动态的。
2、根据教材分析,讲述人物动态的运动规律和动态速写的基本方法。
人的动态千变万化,这些变化都是由头、躯干和四肢的屈伸及摆而形成的,如颈、腰、肩、肘、膝等主要关节,每个关节的转动屈伸均有一定限度和范围,在活动中人体的重心经常移动,身体的不平衡与平衡相互交替,这就形成各种有节奏的优美的动作。速写就是要用较短的时间把人物的动态特征准确的描绘下来。
挂出教师预先绘制的动作速写过程图,并用粉笔在黑板上作示范,使学生明确速写过程(从动态线开始,然后再画其他,从整体到局部)。在示范时,注意向学生讲解人体的各部分的基本比例运动规律和袋子体重心。指导学生阅读课文,理解人体比例及速写步骤。
三、学生速写。
(要求学生一开始就要把注意力放在观察掌握人物动作的大势早,经过分析找出动作的重心、支撑点和动作特征的动态线,然后在画面定位,用简括的线条轻轻勾出,不要把注意力放在细节上。)
教师巡回辅导。学生分组互画,每组选一个同学为模特儿,供同学写生。速写时间为20分钟。
四、讲评:
抓住动态的表现作重点讲评。
五、学生速写。
(要求学生一开始就要把注意力放在观察掌握人物动作的大势早,经过分析找出动作的重心、支撑点和动作特征的动态线,然后在画面定位,用简括的线条轻轻勾出,不要把注意力放在细节上。)
六、教师巡回辅导。学生分组互画,每组选一个同学为模特儿,供同学写生。速写时间为25分钟。
七、讲评:
抓住动态的表现作重点讲评。
第2课
画人像
教学目标
1、能说出身边人物和艺术作品中典型人物的某些特征,对特征的社会属性
有一定的了解。
2、了解表现人物特征的方法,能够大胆地运用某种造型方法表现同学的特征。
3、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发展具有个性的表现能力。培养学生关爱他人,尊重他人的品质。
教学重点
人物的脸型和表情
教学难点
人物肖像画的表现
教学准备
具有各种特征的人物肖像画和摄影作品以及有关人物肖像描写的其他材料(如文学 作品中的肖像描写),多媒体教学设备等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
1、出示图片:同学们,今天我们做一个游戏,游戏的名称是:猜猜“他”是谁
2、说说“他”的特征
仔细观察,“他”有哪些比较明显的特征?(如脸型、五官、发式等)说说“我”的特征
二、新课
1、每个人对自己都应该有一定的了解,谁能用较简洁的语言准确地说出自己的特征。(如脸型、五官、性格等)
2、说说艺术作品中典型人物的某些特征 《蒙娜丽萨》 出示艺术作品
学生观察、体验、讨论人物特征 教师简单介绍达芬奇、《蒙娜丽萨》 学生说说感受、特征,教师总结。
看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并作简单的介绍。《凡高自画像》 出示艺术作品
学生观察、体验、讨论、猜想人物特征
教师简单介绍凡高,增加学生对凡高及其作品的认识。学生说说特征,教师总结。毕加索的人物肖像画 现代版的《蒙娜丽萨》
三、探索
1、比较刚才所看的作品,想想: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变化?这又与什么有关呢
2、学生讨论、猜想。
教师总结:这主要跟摄影术的发明有关。在摄影术发明以前,像国王、王后、富商这样的重要人物都要通过雇佣画家来为他们画肖像。这些肖像充满了他们生活的线索,人们能从华丽的服装或是严谨的制服上看出被画者的身份。摄影术发明以后,画家们开始认为逼真地再现人物肖像是没有意义的,所以开始思考创作肖像画的新方法。他们开始探索用不同的色彩和不寻常的方式来表达人类的情感和思绪。这就是肖像画的起源和最初的作用。
四、分析人物特征的表现手段
1、同学们,刚才我们一起说了人物特征,那人物特征主要是通过人物的哪个方面表现出来呢?(人物头部)
人物头部是反映人物特征最主要的地方,包括相貌,精神状态,还有性格特
征。人物头部的特征主要是通过脸型、五官、和发式来表现出来的,而艺术作品又往往通过人物面部的刻画来揭示人的内心世界,突出表现某一主题。
3、脸型
你属于什么脸型?(如国字脸、瓜子脸等)教师出示几种常见的脸型,请学生说说各种不同的脸型具有哪些特征?
小结:画人物头部时,我们应该先整体把握人物的脸型,再去刻划人物的五官。表情
4、同学们,你们“哭过”、“笑过”、“怒过”、“乐过”、“惊喜过”吗?(有过)请几名学生上台来表演“哭、笑、怒、乐、惊”的表情。
其他同学仔细观察,相互讨论:人物表情主要是通过五官中的哪些变化表现出来的?怎么变?
每组同学选取一种表情用简笔画的形式将它画下来,并派一名同学到黑板上画。
请学生逐个分析刚才所画的表情,画得如何?有没有将表情特征画下来?没有的,如何改?
教师总结:人物表情主要是通过人的眉毛、眼睛和嘴巴的变化来实现的。(出示各种表情图片,说清每种表情的变化规律)
四、临摹练习
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或擅长的表现方法来选择一幅肖像画(可以是书上,也可以是学生自己准备的)进行临摹。
五、学生习作、教师进行辅导:
尝试观察和描绘你生活中的不同年龄、不同阶层的人物,看看他们有什么特征?你认为还有哪些方面可以体现人物特征?
六、小结:展评学生作品,并请同学们到台前讲述人物都有哪些面部特点,作品表现出人物怎样的内心情感等等。
第3课 认识抽象画
教学目标:
1、能够初步了解抽象画,感受抽象画。
2、能够运用点、线、面及色彩表现方法绘制新奇的视觉形象。
3、能够运用抽象绘画语言表达自己对音乐的理解与感受。
教学重点:
同学们对抽象绘画中线性造型要素的运用;音乐感受与美术表现。
教学难点:
综合运用线性造型要素,结合色彩语言比较准确地表达音乐的旋律。
学具准备:
图画纸,色彩颜料,色彩笔等
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出示美国一则报道:美国抽象表现主义绘画大师杰克逊·波洛克(Jackson Pollock)的一幅作品《1948年,第五号》(No.5,1948)卖出了1.4亿美元(近10亿元人民币)的高价。同学们听过抽象画吗?看过吗?你们怎么理解呢?引入课题——抽象画。
二、讲授新课:
1、出示波洛克作画图片及简介波洛克:波洛克是20世纪美国最重要的艺术
家之一,是抽象表现主义绘画的代表人物。他后期的绘画是把画布钉在地板上,用棍棒浇上油漆,随着自己的走动,任其在画布上滴流成混乱的点、线、画面,因此也被称为“行动派绘画”。现在让我们来看看此大师作品《秋的节奏》,同学们看到什么?(提问个别同学)
2、插入一则小笑话: 向美术教师交作业时,一位学生只交了一张白纸,老师问:“画呢?” 学生答:“这儿?”他指着白纸说。老师:“你画的是什么?”学生:“牛吃草。” 老师:“草呢?”学生:“牛吃光了。”老师:“牛呢?”学生:"草吃光了,牛还站在那里干么?"
3、什么是抽象画呢?让我们进一步去了解:抽象绘画是以直觉和想象力为创作的出发点,排斥任何具有象征性、文学性、说明性的表现手法,仅将造形和色彩加以综合组织在画面上。因此抽象绘画现出来的纯粹形色,有类似于音乐之处。抽象绘画的发展趋势,大致可分为:
(1﹞抒情抽象﹝或称热抽象﹞。这是以高更的艺术理念为出发点,经野兽派、表现主义发展出来,带有浪漫的倾向。这个画派可以康丁斯基﹝Kandinsky﹞为代表。
(2﹞几何抽象﹝或称冷抽象﹞。这是以塞尚的理论为出发点,经立体主义、构成主义、新造形主义....,而发展出来。其特色为带有几何学的倾向。作品有一种冷静的秩序感,哲理性很强。这个画派可以蒙德里安(Mondrian)为代表。
4、大师作品欣赏,学习
(1)康丁斯基作品赏析,世界美术史上的第一幅抽象画作者是俄国的康定斯基(1910年),被誉为抽象表现艺术之父。引导同学们体会色彩、造型的节奏与旋律。
(2)蒙德里安作品赏析,几何抽象派代表画家,在平面上把横线和竖线加以结合,形成直角或长方形,并在其中安排红、黄、蓝三原色,但有时也用灰色,是荷兰风格派(deStijl)的主将。对比热抽象风格,体会秩序美。
(3)克利作品,二十世纪变化最多、最难以理解和才华横溢的杰出艺术家之一,德裔瑞士画家。运用色彩调和及抽象的手法,创作了许多含有哲理性和富稚拙趣味的作品。(同学们尝试感受作品,畅所欲言)
(4)毕加索曾说过:“变化不是进化,在艺术中没有进化。”这句话似是一把钥匙,它打开了使原始艺术与现代艺术之间沟通的大门。因此,当我们看到原始人简单概括的线条,关良的戏画,卢梭的原始主义作品、儿童的天真稚拙的艺术形式而感到惊喜。出示作品《格尔尼卡》简介背景。
5、学生作业欣赏(1)儿童画欣赏(2)抽象画欣赏
谈谈通过本课学习你对抽象画的进一步认识
四、学生实践创作抽象画
同学们用色彩表达情感,创作抽象画,可以同桌两人合作。注意色调及点,线,面,色的巧妙运用
五、选出优秀作品同学代表展示本组创意,给予同学们自评,互评的平台。
六、课堂小结
对同学们的课堂成果给予充分的肯定和赞扬,鼓励同学们大胆尝试,快乐表现!
第4课 学画抽象画
教学目标
1.了解美国抽象画家波洛克,欣赏其艺术作品,并能从中感知抽象艺术的形
式语言和创作方法,理解抽象艺术作品内涵,并尝试运用各种表现方法创作抽象绘画作品。
2.通过探究与体验活动,了解抽象艺术的形式语言,学会欣赏抽象画,并能运用丰富的抽象艺术的形式语言进行抽象画创作。
3.培养学生包容、理解不同风格、不同流派的艺术,提高审美能力和艺术感受能力,通过绘画表达自己的情感。
教学重点:
正确认识抽象画的艺术形式,理解抽象艺术的形式语言,能用点、线、色彩组织画面,结合多种表现方法创作一幅抽象画作品。
教学难点:
能用抽象画艺术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能够创作一幅有形式美感的抽象画。
教学过程:
第一阶段:发现抽象,走进抽象的绘画世界。
1.游戏抽象,在纸盒中放臵一张A4大小的纸,请学生随意将颜色泼、滴、洒、甩在纸面上。
2.理解抽象
教师:被泼、滴、洒、甩出来的颜色有了自己的性格,这时,这些颜色带给你什么感觉?
3.我与抽象
提问:为什么有的同学拿着盒子晃动或转动呢?
小结:颜色在瓶子里时,他只是颜色而没有意味,颜色离开了瓶子,变换了个样子出现在画面上,就有了意味,这就是抽象画带给我们的感受。当你们试图晃动盒子的时候,是为了好看,这时,你就已经产生了创造抽象画的意识。
第二阶段:波洛克的抽象世界。早在几十年前,就已经有人开始实践这种创作方法,他就是美国抽象表现主义画家—波洛克。
1.从质疑走进波洛克。
课件出示波洛克的作品《蓝棒NO.11》。这是一幅高212.1厘米、长488.9厘米的巨作。提问:这样的巨作出现在你面前,你有什么感觉?提问:在几十年前,人们的审美还比较传统的情况下,波洛克在创作这些作品的心情是怎样的?他会担忧什么?有人把波洛克誉为世界顶级的现代画家,为什么人们给了他如此高的评价?
小结:波洛克的创举是他对抗传统、向往自由的心灵写照。他的“行动绘画”是美国的当代艺术异军突起,超过了欧洲。此后,美国成为世界艺术中心。他启发了更多画家对绘画的形式进行重新思考。
2.在观察中发现。
播放波洛克创作的视频。
提问:除了滴、甩、洒,你还发现了什么?
提问:如果笔没有接触画布,他是如何改变画面图案的?
小结:波洛克依靠自己肢体的动作和速度影响画面,因此,有人称她为“行动画家”。请学生尝试“滴流”(使用有胶的颜色与无胶的颜色),观察不同的动作及动作的快慢对线条的影响。
教师:波洛克不仅在颜料里加了胶,有时候还添加沙子和玻璃。
第三阶段:研究抽象:学学波洛克
1.对比与改变。
提问:你的作品与画家的作品相比少了什么?画家的作品比你的多了什么?画家的线条和色彩有什么特点?布局上又有什么特点? 提问:怎样才能让色彩有层次?
总结:波洛克的抽象绘画作品色彩丰富,相互呼应,线条繁杂。他在创作时也是边滴洒边思考边改进,不断完善作品,直到满意为止。
2.给色彩加点料。
请学生观察抽象画局部,看看这些颜色中有什么。
波洛克在创作时,也会用沙子、玻璃等材料改变颜色的质感。颜色的质感改变了颜色的“性格“也随之改变了。请你们也试试看,加入其他材料的颜色给你什么感觉? 小结:一幅作品有对比、有变化,才能给人带来丰富的视觉感受。线条的粗与细、缓与急是对比,粗糙与细腻也是一种质感上的对比,这些都是抽象的形式语言,带给人无限的想象。
第四阶段,艺术实践表现抽象。
实践提示:创作一幅点线面有对比有变化的抽象画。展示评价:展示作品,组织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自评、互评:
哪个画面带给你美感?为什么?
你是怎样表现这些点线面的?
3.说一说,你运用了那些抽象语言?
4.睡得画面抽象语言比较丰富?哪里比较丰富?
拓展:展示当代平面设计、服装设计、家装设计中的抽象图案。
第5课
绘画中的透视现象
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能发现生活中的透视现象。初步懂得透视中的基本原理和规律,提高描绘五想的能力,时绘画作品更真实。逐步发展学生的想象力、观察力、表现力和创造力。
教学重点
通过对周围环境的观察能发现近大远小的透视现象,能掌握简单的原理和规律,将透视知识运用到绘画中,使描绘的现象更真实。
教学难点
绘画实践中运用所掌握透视原理和规律,提高儿童绘画的基本技能,逐步提高同学们的观察力、想象力、表现力和创造力。
教学准备
投影片、多媒体教学设备等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观察影片中路的宽窄、栏杆的疏密、树木的大小等。师:你能用间的图形在纸上表现这些事物吗?
2、讨论
(1)在纸上表现的事物
(2)从中你发现了什么现象?(近大远小)
二、新授
(1)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就要学习习近平大远小的透视关系。板书课题:(绘画中的透视现象)
透视是绘画中的术语,可以分为形体透视和空气透视,形体透视是根据光学和几何学的原理,在平面上用线条来表示物体的空间位臵轮廓和光线投影的科学,按天点的不同分为平行透视和成交透视和斜透视。空气透视研究和表示空间距离。
在近大远小的透视现象中,由近到远除大小的变化外,还有什么变化?(疏密、色彩)
三、指导学生作画
1、先找到消失点
2、画几条典型的透视线
3、按近疏远密的、近出远细的规律,处理好各条竖线、斜线。
将物体的外轮廓简略的表现出来。
五、学生作业,老师指导
第6课
美术中的比例知识
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能发现美术中的比例知识。初步懂得透视中的基本原理和规律,提高描绘五想的能力,时绘画作品更真实。逐步发展学生的想象力、观察力、表现力和创造力。
教学重点
通过对周围环境的观察能发现近大远小的透视现象,能掌握简单的原理和规律,将透视知识运用到绘画中,使描绘的现象更真实。
教学难点
绘画实践中运用所掌握透视原理和规律,提高儿童绘画的基本技能,逐步提高同学们的观察力、想象力、表现力和创造力。
教学准备
投影片、多媒体教学设备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观察书中的范画,你有什么体会?
师:你能用简单的图形在纸上表现这些事物吗?
2、讨论
(1)在纸上表现的事物
(2)从中你发现了什么现象?(近大远小)
二、新授
宋代画家范宽的《溪山行旅图》,描写了我国陕西一带的风光。山处在画的中央,顶天立地,雄伟壮观。下面的商人赶着驴,显得很小,这就更突出了大山高耸的气势。这幅画成功地运用了山和人物之间的比例关系,是我国山水画中的杰作。《维鲁维斯的人》时达?芬奇在和罗马建筑师维鲁维斯研究人体比例所绘,用以说明人伸张四肢和立正时,应当是圆形和正方形的比例关系。巴黎圣母院位于法国首都巴黎,建与1163年。它正面每一层的高宽比例是按黄金分割律设计的,富有节奏和韵律感,总体效果协调统一,是一座典型的哥特式的建筑。今天,我们学习美术中的比例关系,它有助于我们探寻美的奥秘,有助于培养我们的创新精神。
小资料:把一条线条分成两部分,使其中一部分与全长的比等于另一部分与这部分的比,使用1:0.618的比值分割称为黄金分割,因这种比例在造型上比较美观而得名。
三、讲评上节课作业
1、透视现象是否正确?
近大远小、近疏远密、近宽远窄的规律是否正确的运用在图画中。
2、说说周围环境中的透视现象
这些透视现象你能在绘画中表现出来吗?
4、选择简单、典型的场景通过写生让学生描绘。
5、在绘画上色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近处的色彩颜色亮一点、鲜艳一点,远处的颜色灰暗一些。
四、学生做画老师辅导
五、作业展评。
第7课
偶戏
教学目的:
1、学习纸偶的装饰方法。
2、培养学生美化生活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提高学的综合素质。
3、采用造型游戏的方式,结合语文、音乐等课程内容,进行美术创作、表演和展示,并发表自己的创作意图。
教学重点
收集一些布袋偶戏的资料。
教学难点
偶戏道具的装饰方法。
教学准备
各种废旧材料、线绳
教学过程:
一、欣赏导入:
1、偶戏是我国戏剧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民间艺术瑰宝。偶戏的种类较为丰富,有提线偶、仗头偶、布袋偶和皮影等。偶戏的表演深受少年儿童的喜爱。
2、讨论交流
课前我让同学们本地区的偶戏和偶戏的历史。下面请各小组把你收集的偶戏的资料互相交流一下。
二、新课
1、欣赏课文图片
请同学们看书,和同学讨论课本上的这几幅图片都是什么偶戏?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发言。
2、了解一些制作木偶的方法。
师:看!有那么多的装饰方法,我们也来试一试吧,每个小组装饰一个小纸偶,组长作好分工,看哪个组能在五分钟之内装饰好并且拿到讲台上来。生:(按组装饰小纸偶。)
师:噢,上来了那么多的小朋友。谁来说说:你最喜欢哪一个?为什么?你有更好的方法去装饰它吗?
三、学生制作,教师巡视指导。
这一环节是让学生把自己探索得出的装饰方法和材料马上应用起来,并且通过学生的评价进一步探究纸偶装饰的一些要素,如:颜色的搭配、和谐、符合角
色形象等等。更进一步地体现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四、同学们已分组编好了童话剧,还根据角色分工做好了初步的纸偶。现在,开始装饰我们的纸偶。注意要美观,要符合角色形象,做好的小组就可以表演童话剧了。看哪个组做得又快又好。现在开始。生:(分工装饰小纸偶。)
五、现在来看看我们的童话剧表演,好吗?你们除了看表演,还要观察纸偶是怎样装饰出来的。
六、小结:今天,我们一起装饰了我们的小纸偶,并进行了童话剧的表演。只要用心观察,我们还可以发现更多的装饰方法和材料。
除了用纸偶表演童话剧,还可以用木偶、皮影、手袋布偶等表演童话剧,请大家欣赏它们的装饰。(放录象)
第八课、提线纸偶
教学目的
1、学习纸偶的装饰方法。
2、培养学生美化生活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提高学的综合素质。
3、采用造型游戏的方式,结合语文、音乐等课程内容,进行美术创作、表演和展 示,并发表己的创作意图。
教学重点
纸偶的装饰。
教学难点
纸偶的装饰方法。
教学准备
彩纸、各种各样的纸偶。
教学过程:
一、欣赏
出示图片,引导学生进行讨论欣赏。
二、新课
1、出示小纸偶,问,它是用什么材料装饰的?(板书:方法)还有一个问题是考考你们聪不聪明的:你 能用不同的方法把它装饰得更好吗?
2、课件展示: 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装饰
用五颜六色的糖果纸装饰,用粘、绑的方法。用彩色的易拉罐装饰,用剪、贴的方法。用五彩的毛线装饰,用编、缠、粘的方法。
讨论:你们还有更好的方法吗? 材料:布、电线、包装纸、棉絮 方法:绑、粘、剪贴、编?
三、小组合作
请与小组同学合作编个故事,进行角色分工后,用各种彩纸制作纸偶,并准备简单 的背景、道具。然后,演给其他组的同学看。学生表演纸偶戏。
四、小结
让同学们用互评的方式评出优秀小组。
第九课 创造绿色的生活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到绿色生活是一种责任和行动,让学生充分体会“绿色生活”的意义,激发他们保护环境的强烈意识。
2.让学生把对“绿色生活”的认识落实到具体的行动中,培养学生“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做起”的环保意识。
3.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能力,掌握与人合作、交流的方法及技巧。4.了解绿色生活地图的绘制方法和步骤。
教学重点、难点:
能够理解绿色概念,能把对“绿色生活”的认识落实到具体的行动中。
教学过程
一、课题导入
1.播放有关绿色生活方式的视频资料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zkzMjk0MjQ=.html(截取片段)师:同学们请看,绿色是地球上最美丽的色彩,它象征着生命、希望、生机和活力。绿色是人类最向往的色彩,它寓意着和谐、真实、自然和和平。你看到后有什么感受?
学生:绿色充满生机,美的环境使人感到怡然自得。
学生:我们要用双手创造出更美的绿色,保护环境势在必行。否则就没有这么美丽的一幕幕了。
2.师小结:对啊!在广阔的大地上,绿色是最壮观的生命景观,也使地球在无限的宇宙间格外美好多情。可是人们的一些生活方式使我们的地球遭到了破坏。大家回忆一下,有哪些不良生活方式呢?
学生:我们吃饭经常使用一次性筷子,用本子只用一面,这都无形中造成了浪费现象,筷子和纸都是用树木造成的,这样就会导致出现的滥砍滥伐现象,破坏原始森林资源。导致沙尘暴天气、一些土地沙漠化。
学生:我通过看电视发现水资源的浪费现象,洗澡涂肥皂的时候不关淋浴喷头,自来水管发生漏水等。这样浪费造成的影响必然非常大。导致就像今年云南地区干旱缺水。
学生:我还看见过一些人随意乱扔乱倒垃圾,这样会造成白色污染,会造成土壤污染、地下水污染,损害人体健康。
学生:用电浪费,大白天亮着灯,晚上亮着的许多彩灯都是一种电能的浪费。这样时间长了能导致电能源缺乏。
学生:还有的是大家出去吃饭,要了一桌子菜吃不完,也不打包带走,这样就造成了了粮食的浪费,多可惜啊。
师小结:同学们发现了很多不良生活方式破坏了我们的生存空间,越来越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摆在我们面前,我们别无选择,只有倡导绿色生活,人人参与绿色行动,才能使地球恢复往日的绿色和美丽。这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出示课题:绿色生活是一种责任和行动。)
三、畅所欲言
师:那什么是绿色生活呢?(学生看书)
生1:读课本内容。
师:因为这5个原则的英文开头都是R,所以称为5R原则。还有想补充的吗?
生2:我上网查资料知道:觉得绿色不仅仅是指绿颜色,而是代表生命、健康、活力,国际上对绿色的理解通常包括生命、节能、环保三个方面。
生3: 我在报纸上看到的,现在提倡的低碳生活主要是从节电节气和回收三个环节来改变生活细节。这也是绿色生活的一部分。
师:通过自学大家明白了什么是绿色生活。下面请根据5R原则的内容,你
能畅想一下你心中的绿色生活是什么样的?(课件出示:绿色畅想)
1学生:1.随手关闭水龙头;一水多用,可以用淘米水浇花,冲厕所,刷拖把等。这就是5R原则中的第三:重复使用,多次利用。
2学生:1.拒绝使用一次性木筷,尽量少用一次性物品。2.双面使用纸张3.垃圾尽量分类入箱。这就是5R原则中的第二:绿色消费,环保选购)
3学生:1.拒绝使用一次性木筷,尽量少用一次性物品。2.双面使用纸张3.垃圾尽量分类入箱。这就是5R原则中的第三:重复使用,多次利用。
4学生:不乱扔垃圾,把垃圾分成可回收和不可回收垃圾,分类倒入垃圾桶。这就是5R原则中的第四:垃圾分类,循环回收)
5学生:随手关灯,节约用电。提倡步行,骑单车,尽量乘坐公共汽车。这就是5R原则中的第一:节约资源,减少污染)
6学生:保护稀有动物,像我们国家的熊猫等,爱护花草树木,不乱摘花和践踏草坪,使我们的生活环境更加美好。这就是5R原则中的第五:救助物种,保护自然)
教师小结:绿色生活是节能、环保,美好的。
问题三:为什么说绿色生活是一种责任和行动?我们先来听听绿色生活大使周迅是怎样说的? 周迅:http://ent.joy.cn/video/328637.htm
师小结:作为公众人物的明星们告诉大家绿色生活是一种责任和行动,大家对这个问题是怎么看的呢?
生1:像刚才同学们说的这些绿色生活方式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而且能使我们的未来生活更加美好,所以我觉得绿色生活是我们的责任,我们只有积极行动起来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共同来保护我们绿色的家园,才是真正的绿色生活。
生2:我知道很多人都喜欢在房前屋后,或是在室内种植、摆放各种植物。因为那一盆盆、一株株的绿色,不仅能够美化环境、净化空气,而且还能让我们在疲惫的时候,放下手中的工作,凝视那充满活力的绿色,使我们的身心获得放松。因此,绿色生活不仅是一种责任,也是一种行动。
四、探究园地
师:同学们,绿色生活既是一种生活方式,也是一种生活态度。我们不能仅停留在对绿色生活理念的认识上,更重要的是落实到具体的行动中。(点击出示:探究园地)老师前段时间让学生进行了关于衣食住行用的调查,请小组为单位汇总交流一下,开始。
汇报:第一组:汇总小组内的调查结果。调查表
调查的方面 日常生活 是否绿色 改进的办法
我们组四个人,调查的穿衣方面,大部分都不是棉质的衣服。不是 今后买衣服尽量买棉质的衣服,或者买含棉量多的衣服。食 调查的三家喜欢吃肉,1家喜欢吃蔬菜。不是 今后多吃素食,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住 我们四个人家的房子都在90平方米以下,比较适合三口人居住。是 行 有两家经常开汽车出行,这不是绿色生活,另外两家基本上都是步行或者是坐公交车,符合绿色生活。
能在适当情况下少开车,减少废气排放。
2.坐公交出行或者步行,既可以锻炼身体,又可以进行环境保护。用 基本上用洗衣机洗衣服 不是平时小件的衣物尽量用手洗,既可以减少能源消耗,又可以节约用水。大件的衣物再用洗衣机。
生提问:生:我有个疑问: 夏天马上到了,那为了减少用电是不是就不开空调了? 生:不是这样的,我们可以环保的用空调,把空调的温度调到26度,最适宜人体温度,而且还省电。
生:我在网上看到过:科技发展到现今,我们还可以利用新能源来制造环保空调,如核能、太阳能、风能、生物能、水能都能成为空调的能源,就可以不用电了,这样你开两台空调都是可行的!
生:对。我也看到过,在我们生活中,世界上已经在利用自然能源来践行我们的绿色生活。像现在我们国家正在制造太阳能汽车,就是用的自然能源—太阳能。师:你们了解的真多,建议也非常好!还有哪个小组想来汇报?
生:我想问问大家:你们还有哪些改进绿色生活的好办法吗? 师:同学们结合实际,谈的改进办法都很实际,有效。
五、齐心协力
师:也想出了好的办法来践行绿色生活。现在有很多国家和明星也纷纷加入到共创绿色生活的行动中:请看:
http://www.xiexiebang.com/programs/view/Vanzgwob5EM/isRenhe=1 加上明星的资料:(汤唯)调查表 调查的方面 日常生活是否绿色
改进的办法衣 我调查的是衣方面的内容:我妈妈和我的衣服很多。不是绿色生活 1.今后尽量少买衣服,够穿的就行。2.可以把穿小的衣服送给别人。
食 我调查的是食方面的内容:我家长经常给我买汉堡包和肉吃 不是绿色生活 多吃蔬菜,多吃绿叶蔬菜和水果,使自己的营养均衡。住 住的房子没有装修,就简单进行了装饰。是 行 我家的汽车是奥迪A6,爸爸一出门不管远近就喜欢开车。不是绿色 生活 1.少开车出行,路近的就走着,锻炼身体 用 我对同学的用纸情况做了调查,大部分同学都是单面用纸。不是绿色 生活 今后要呼吁同学们双面用纸,节约用纸。
师:看完这些资料大家是否深受启发呢,同学们,践行绿色生活,保护地球,是一种责任,更是一种行动,让我们齐心协力,去宣传、倡导绿色生活。以小组为单位开始吧。(生小组活动)(伴奏)
生1:我们组编了条宣传标语。
师:这条标语简明深刻。很好。哪个小组愿意上来说说?
生2:我们小组编了一个歌谣,小伙伴,快行动,绿色生活人人爱。珍惜水,节约电,能源节省记心间。爬楼梯,少开车,锻炼身体好处多。骑单车,爱公交,绿色出行是最好。备手帕,带筷子,出外就餐也环保。携水杯,用布袋,白色垃圾要淘汰。省纸张,集废品,循环使用少浪费。惜粮食,多植树,扮靓家园地球村。
师:这个小组编的校园绿色生活歌谣,朗朗上口,很贴近我们的生活。还有吗?
生3:宣传画
师:这个小组的宣传画有深刻的寓意。还有哪个小组想说? 生4:我们组给大家制定了学生绿色生活行为准则。
结束语:由于时间关系,课下同学们再把这个宣传栏完善好。下节课让我们一起到校园、到社会去宣传、倡导绿色生活,让绿色生活成为我们的时尚。
艺术实践:以绿色、环保、低碳为主题,用你的想象力和喜欢的方式,大胆的创作一幅保护自然环境的畅想作品,并利用全班同学的作品在社区搞一次环保宣传展示活动。
第十课
色彩的色相
教学目标:
引导学生寻找色彩,认识色彩,表现色彩。体验不同色彩所表达的不同感觉
2、学习色彩的知识,认识什么是原色,什么是间色。了解色彩在生活中的作用,大胆运用喜爱的色彩,培养运用色彩的能力。
3、学会色彩的调配,能用原色调配间色。
教学重点:
学会色彩的调配,能用原色调配间色。
教学难点
调配时水和色彩的分量
教学准备:
颜料,水,毛笔,调色盘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大自然是美妙的。五彩缤纷的花草树木,世界是彩色的,有千变万化的色彩。(出示一些大自然的图片,学生观察生活和大自然中的色彩。)
观察过自然中的色彩,观察学生的衣服、学习用品之后,请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说说自己了解的色彩。思考一下,生活中的色彩有哪些,有多少种?
二、新课。
1、复习三年级开始的色彩知识:什么是三原色,什么是三间色,红黄蓝这三种颜色是色彩中的“老祖宗”,有称三原色。三原色两两相配,产生三间色。
2、什么是色相?
色相,顾名思义即各类色彩的相貌称谓,如大红、普蓝、柠檬黄等。色相是色彩的首要特征,是区别各种不同色彩的最准确的标准。事实上任何黑白灰以外的颜色都有色相的属性,而色相也就是由原色、间色和复色来构成的。所有的颜色都有自己的相貌,这叫色相。
3、欣赏课本中的图片 学生结合图片分组讨论:
(1)、挑选自己喜欢的色相,谈谈自己的看法和感受。
(2)、色相在生活中的应用
(3)、自己准备用哪些色相不同的色彩画一幅什么样的画。
4、小组交流发言
三、学生作业 创作一幅色彩画
四、小结
第十一课
色彩的明度
教学目标
感受色彩美认识同一种颜色的特点。
用深浅不同的颜色作一幅画。
教学重点
认识色彩明度变化。
教学难点
作画时明度对比的利用。
教学准备
绘画工具:颜料、毛笔、铅笔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画单色画
二、新授
1、复习学生的色彩知识。
让学生辨别不同颜色。再出示新课内容。出示较普通的蓝色、示较淡的蓝色、较深的蓝色请学生辨别。
指导:得出结论是不同深浅的同种颜色。
3、问学生如何使同种颜色变深或变浅。
加白加黑还可以加水我们管这种现象叫做色彩的明度变化。(解释色彩明度概念)问学生还可以用什么方法改变色彩的明度。得出结论,变淡可以涂上本来就淡的颜色。
教学生调色,提出要求。
三、学生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学生大胆练习,先用原色、间色来进行调配,再尝试用复色等进行练习。
四、讲评学生作品。
第12课
唱起来跳起来
教学目标
与同学交流自己喜欢的歌曲与舞蹈。
2、掌握喷雾法的表现技巧。
3、学会用各种方式表达对生活的热爱。
教学重点:
学会用各种方式表达对生活的热爱。
教学难点:
用喷雾法的表现方法完成一幅作品。
课前准备:
(学生)喷壶、颜料、水、剪刀、纸等。(教师)剪纸作品、歌舞录象、喷雾画范作等。
教学过程:
一、录象导入、激起兴趣
1、播放一段歌舞录象,鼓励学生随着音乐跳起来、唱起来。
2、学生就坐后提问:我们为什么在听到音乐时会情不自禁地想唱想跳?
3、让学生说一说对歌舞的感受。(听到音乐感到……看到跳舞也会……)
二、欣赏作品、体会内涵
1、欣赏一些歌舞题材的美术作品。
2、讲述音乐与美术的内在联系。
3、分析画面里人物动态的表现。
4、介绍新的表现方法:喷雾画
教师示范、学生尝试
1、师生一起操作
1)取出预先刻好的人物剪纸作品固定在底板纸上;
2)在喷壶中加入颜料和水调和;
3)对着作品进行喷射;
4)稍后取下剪纸作品,一幅喷雾画就完成了。
2、出示个别学生作品,分析成败之处(让学生自己说一说)
3、学生第二次尝试喷雾画(要尽量避免前面的失误。)
要求:剪纸作品待干后可以重复使用,还可以再剪一些简单的造型(如花、草、鸟、云、月、星等)让画面更完整。
教师巡视指导
第13课 拼贴添画
教学目标:
1、能关注生活中身边的人和物,用特有的形式进行再现。
2、能关注撕出的色纸的形状,积极进行想象,学会添画的方法。
3、能大胆随意撕纸,有意图地用线添画,表现出综合运用能力和求异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启发学生对撕下的任意形状进行想象创意,逐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造型表现能力。
教学准备:
各种质地的纸,例如彩色纸,色卡纸,教学课件《奇妙的撕纸添画》,胶水。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1、情景导入: 师:“老师刚刚在教室外面捡到一张纸,不知道是谁丢的。”师出示纸片,转动着观察,“老师给大家变个魔术吧!大家可要仔细看好了!”师添画(教师示范添画,故意放慢动作,让学生仔细观察教师画时的过程)
“废纸不一定没用,看!我们不就把这张废纸变成了一个可爱的小兔子吗?所以呀,小朋友们的废纸不要乱仍,要养成变废为宝的好习惯。大家看看她还像什么?(学生自主发言)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撕纸添画。”(课件出示课题)
创作引导
1、玩玩试试
师:“现在老师请5个同学一起来做个游戏!老师出示一张彩纸,五个同学排成一排,前面四个同学随意地撕纸,把撕下的纸一半给老师,一半递给后面一个同学,第五个同学添画。添画完说说你变的是什么!”
2、撕一撕
师:“在小朋友面前也有各种质地的纸,请你也选择其中一张,动动你的手,听听纸撕碎动人的声音。”倒数十秒撕完。(提醒:将撕下的纸放在桌上,注意卫生。)
刚刚大家都发挥了自己奇特的想象,也尝试了撕纸的乐趣。现在大家跟着老师一起来看看这些小纸片还可以怎么变呢?(出示课件,让同学们感受各种角度的不同添画)
4、小组讨论:看了这么多,大家来说说怎样看可以发现更多奇妙的联想?怎样更巧妙的添画?变的过程中有什么方法和窍门吗?
5、教师小结:先看,再转,然后再看,再转动, 觉得它最像什么(适时提问学生),选一个合适的角度,粘在纸上,用添画的方法把它变出来,可以中间添画,也可以周围添画。看来没用的纸,一下子被我们赋予了生命!(边小结边出示课件)
三、启发创作
1、从你撕下的纸中选择一张你认为撕的最好的一片纸添画一下。(板书步骤:撕纸、联想、粘贴、添画。强调快速)
2、看看评评
展示部分学生的作品,先让学生描述一下:你变的是什么? 评一评:你觉得谁想得最巧妙。(对想得好,有创意的学生给予表扬)
3、启发
师:“其实真正漂亮的作品它是由很多碎纸片组成的,如果把你们的作品都贴到一张纸上,也会成为一幅有趣的图画。你们看……”(课件出示范图:由房屋,树,小路等组成的较难的作品,作简单的讲解)
创作 师:“刚才我们每个小朋友都尝试了撕纸添画,现在把你们的画面添画成一幅完整的画,别忘了给你们的画取个动听的名字哦。”(强调创意,注意卫生)
5、评价
自评互评:作品展示,向大家介绍自己的作品,也可以说说你最喜欢的画。评一评谁的想法最丰富,谁的添画最奇妙。
四、延伸总结
大家都是聪明的孩子,将碎纸片变成了这么美的画,只要大家多观察,多思考,还会发现生活中很多美妙的事情。同时也要养成爱卫生的好习惯,让我们的卫生小金牛每个星期来到我们班!
五、教学后记
第14课 中国龙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能表现龙的形态特征,并画出较细致的花纹。
2、过程与方法:首先,在探索中学习中国龙在中国文化的广泛应用。其次,在小组合作中用线条表现龙的动态与花纹。
3、情感、态度、价值观:小组合作完成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对中国民间文化艺术的兴趣。
教学重点:
通过欣赏中国龙的文化艺术,让学生感受中国深厚的文化底蕴,病情能运用线条画出较细致的花纹及龙的形态特征。
教学难点:
在绘画中表现龙的精神、气势,抓住龙的特点、造型及动态。
教具准备:有关龙的资料、笔、纸。
教学设计:
一、视频引入
今天在上课之前,我想让大家来猜猜我们绘画的主题是什么,答案就在这段视频中,你能找到吗?(播放九龙壁视频)通过视频,让学生感受龙的古老与造型美并受到艺术熏陶。
二、揭示课题
顺其自然,引出课题中国龙,中国的古代建筑和古代文化都用龙作装饰,为什么中国人民这么重视龙?让我们一起来探索吧!授课过程: 龙的历史 龙的演变。
师说:同学们经过课前对龙的资料搜集,你知道龙在世界上到底存在吗?引导学生得出结论:龙是我们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是一种内涵丰富的文化符号,是中华民族的一个象征,所以中国人也称为龙的传人、龙的子孙。请跟我一起感受龙的演变过程。(播放课件)
龙的由来。
师说:既然从古至今根本就没有龙的存在,那龙到底是从哪里来的呢?让学
生大胆的猜想后,请跟随老师的步伐,一起来寻找龙的足迹。仔细观察和研究,龙的哪些部分和这些动物相似?让学生继续猜想后揭示谜底。讨论后得出结论:(结合图片进行对比)龙的角是鹿的角; 龙的嘴巴是鳄鱼的嘴巴; 龙的身体是蛇的身体; 龙的爪子是老鹰的爪子; 龙的鳞片是鱼的鳞片。龙的形态
师说:人的智慧是无穷的,所设计出来的龙自然也是千变万化,请看这几条龙,他们的动态有什么不同?请在小组内讨论一下,然后再集体汇报。
(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进行前后桌的讨论,具体时间教师自己把握,然后找同学来说。)龙与艺术
师说:既然人们如此的喜爱龙、崇尚龙,自然龙在我们的生活中就会无处不在,深入到社会的每个角落,龙的文化也会波及到整个中国的各个层面。大家来看,在这里你能找到龙的身影吗?(课件——建筑装饰、工艺美术、民间工艺、城市雕塑、书法、赛龙舟、舞龙)仔细观察,你在中国的哪些地方还见到过龙的形象?看到这些图片之后有什么感受?你知道有关龙的传说吗?此刻让孩子们畅所欲言。龙的美术作品
师说:看了这么多千姿百态的龙,现在闭上眼睛,你的眼前能否看到一条你心中的龙呢?想不想把他们画下来?别忙,在动手之前让我们先来欣赏一些关于龙的美术作品,看看其他小朋友是怎么来表现龙的威武与尊贵的。(可展示学生作品)
师说:找到感觉了吗?对龙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了吗?能不能回答这个问题?龙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这两条龙有什么不同?你也可以自己设计一条龙。我们稍后就来亲自动手画一画,染一染。希望你们能够画出龙的精神,因为龙的精神是团结凝聚的精神、造福人类的精神、奋发开拓的精神,中华大地是龙的故乡,龙的家园,我们一定要画出最能代表我们心声的龙。
三、小结反馈
给孩子充分的时间去表现自己心中的龙,并进行评比与展示。(展示时间自己把握)最后带着孩子们一起用一首《龙的传人》来结束今天的教学。
第十五课 造型别致的椅子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学生要了解椅子的相关知识及设计的基本原则。用绘画剪贴的方法设计一把造型别致的椅子。
2、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通过学习使其创新思维能力以及设计能力得到培养;使学生关注生活,热爱生活,养成严谨的治学态度。
学习重点:
了解椅子的基本造型和功能等相关知识,设计出造型和功能有机结合的椅子。
学习难点:
创新地设计椅子,体现功能性、实用性与审美性的巧妙结合。
教学过程设计
1、课前准备:搜集有代表性的经典椅子作品并让学生出示课前搜集的椅子图片让写生交流椅子的功能和特性。
谈心得:椅子伴随着我们生活的每一天,特别是作为学生的我们每天都坐在椅子上听课、写作业。说一说,你对现在的课椅最满意的地方是哪里?最不满意的又是哪里?板书:造型别致的椅子。
讲授新课
(1)学生交流搜集的相关图片,了解中国椅子的历史。汉代以前,人们是
席地而坐的,随着西域商路的开通,椅子作为外来家具最先引入,后来出现了叫椅、圈椅、官帽椅等。
(2)探究经典设计之美。椅子是最主要的家具之一,与人类生活和工作紧密联系 许多设计大师都对椅子情有独钟,并以椅子为主题设计了许多经典作品。观看课件中椅子的经典设计,交流感受。通过分析课件中《红蓝椅子》、《潘顿椅》、《蚂蚁椅》、《扭动靠背椅》等作品,用经典的设计启发学生在设计中创新表达自己的设计想法。引导学生正向迁移设计知识。学生在互相交流中,简要了解椅子在我国的历史,增强学生的文化传承。
(3)认知设计分析椅子:请同学们小组合作,分析椅子的图片资料,将图片分组 思考探究椅子的造型和功能特点。思考问题:这些椅子在造型上有什么不同?具有哪些特点?这样的设计能满足人们 哪些需求?你认为这样的椅子是为哪些人设计的?
(4)动手实践量一量
提问:椅子的结构主要由哪些部分组成?(椅面、椅背、椅腿),量一量椅子各部分的尺寸(学生测量课椅的座高、座宽、座深等尺寸),说说你有什么发现,对你设计椅子有什么帮助。
(5)建构方法表现椅子:观察椅子的不同设计,在视觉冲击下思考椅子设计问题。结合课件和图片,提出问题:它只是一把椅子吗?你能看出设计师借鉴了生活和自然界中的什么吗?
(6)示范绘制设计图。从椅子的不同角度展示设计,标注并撰写设计说明。
作业设计:
请你用绘画或者剪贴的方法设计一把造型别致的椅子。
2、请你标出设计椅子的尺寸、材料。
3、请在 “产品说明书” 中写出产品说明、产品名称、设计师等。
刚才老师给你们的妈妈设计了一把造型别致的休闲椅,老师也给女同学和男同学设计了造型独特的椅子,你们喜欢吗?这把剪贴出来的立体椅子用了编、卷、镂空剪纸等方法,希望你在制作的时候也能够用上这些方法。
谁来说一说你想设计一款什么造型的椅子?
5.学生设计椅子、教师辅导。辅导要点:
鼓励学生大胆想象设计。提示构图应饱满。
提示线条应丰富、剪贴的方法应多样性。提示学生标注尺寸、材料及产品说明书。交流评述
学生自评、互评,说一说自己设计的椅子和其他同学设计的椅子不同之处,与同学交流设计意图。
拓展延伸: 介绍废旧材料制作的椅子,鼓励学生课后用废旧材料设计一把造型别致的椅子。
第十六课 立体贺卡
教学目标:
了解简单的纸立体造型知识和方法,学会用纸材进行立体贺卡的设计与制作,逐步提高创意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隐形目标:
感受生活中的艺术之美,通过设计制作和互赠贺卡,增强与他人之间的情感。
教学重点:
用剪贴手法设计和制作贺卡。
教学难点:
构图设计和恰当选择材料。
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教师不质疑课前搜集任务:大家一起寻找有创意或自己喜欢的贺卡,没人搜集一到两张,并在可前带入教室。
二、导入新课:
谈话导入:展示以前收到的贺卡,感谢同学们传递给老师的浓浓的师生之情。讲授新知:
1、课件播放一些节日贺卡,给贺卡分类,了解设计知识。
同学们收到过贺卡吗?你收到过哪种贺卡?大家自己介绍自带的贺卡。学生每说出一种贺卡,教师就将它板书在黑板上,引导学生分类,并追问:还有什么时间、场合也会用到贺卡等等。让学生从中了解贺卡的用途、颜色、外形、结构等。然后教师出示一张平面贺卡,请同学将其与课本上展示的贺卡对比,找一找,它们之间的一个重要不同。板书:立体贺卡。、了解贺卡的基础知识。一张完整的立体贺卡由哪两部分组成?(装饰和立体纸卡两部分)书上的这些贺卡是在哪些节假日使用的?还有什么节日也可以用贺卡?这些节日贺卡上可以装饰那些图案?讲解并引导学生学习怎样装饰自己的主题贺卡。
3、研究立体结构及制作方法。请同学们参照书上展示的两种立体贺卡的制作方法和步骤,说一说,这些作品中使用了哪些绘画工具?用了哪些方法?情急介绍下你自己喜欢的贺卡外形和色彩搭配。请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用纸试着做一做。
边做边思考问题:(1)这两种方法在用纸和折法上有什么不同?(2)试做的过程中碰到了哪些困难?在制作时要提醒大家注意哪些问题?通过学生独立研究、试做基本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以及观察、理解、动手实践的能力。
4、创新立体结构制作方法。(1)你还想到了哪些新颖别致的制作方法?让同学们自主创
新探究美观、新颖的贺卡制作方法。(2)你的贺卡准备送给谁?应该写上哪些温馨的祝福语?通过探究活动,共同分析、总结创意方法,帮助学生进一步提升创意思想,激发创作灵感,从直观上获取创作的方法和技巧。同时小组成员之间可以合作探究,也增进了同学间分享信息的能力和意识。作业要求:
结合找到的方法,发挥你的创意,制作一张精美的立体贺卡,送给你想祝福的人,并写上恰当的祝福语和装饰上漂亮的图案。要求构思巧妙,形式新颖,工艺精致。
三、展示评价:
(1)自评:我学会了制作立体贺卡。以小组为单位,在组内说一说自己的设计思路。
(2)互评:哪些贺卡更能体现立体感,哪些贺卡更创新。
四、拓展延伸:
贺卡的产生源于人类社交礼仪的需要。在我国传统文化中非常强调:礼“。我国最早的贺卡起源于西汉年间,唐太宗特曾用贺卡给大臣拜年。自此以后,每到新年和春节,亲朋好友都有送贺卡的喜好。让学生了解贺卡的起源知识。
第十七课 校园合影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知识:初步了解摄影中主题立意取景构图的知识,掌握基本拍摄技巧。
技能:将绘画领域中的构图、比例、透视等相关技能应用到摄影中,掌握两种以上的构图方法拍摄校园合影
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习摄影中构图、取景和拍摄的技巧与方法,能够拍摄出具有中心思想的摄影作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对摄影艺术的兴趣。在艺术实践的过程中,体会教师的关爱之情、同学之间的同窗之情,以及对学校的感恩之情。
教学重点
了解在摄影中如何表现主题创意,并掌握两种以上的拍摄构图方法。
教学难点
抓住人物的瞬间表情,拍摄出有主题思想的校园合影作品。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新课:
提问:同学们,你们觉得摄影师什么呢?播放短片《摄影的自白》
教师:就让我们带着对摄影的憧憬与热爱进入我们今天的课题吧。板书:校园合影。
二、讲授新课:
1、如何选景。
(1)播放校园不同位臵的图片。
(2)你会选择哪里拍摄校园合影?为什么? 小结:选景要有目的性,应选择校园中标志性的建筑物或景物为背景。
2、如何用光。
(1)出示各种光源的不同角度,例如:太阳在前面——正面光。太阳在旁
边——侧面光。太阳在后面——逆光。
提问:太阳直射过来会怎样?太阳在后面又会怎样?
逆光造成脸部较暗的话,有什么好办法来调整吗?
(3)逆光拍摄时相机进光,你觉得可以怎么办?
小结:逆光拍摄时如果方法得当,是可以拍出非常好的合影的。
如何构图。拍摄时该怎样构图才能让画面达到最佳效果呢?
常见构图。教师:构图的方式多种多样,不同的人物排列会给画面带来不同的效果,让我们来欣赏一些合影照片,体会不同的构图给人带来怎样不同的心理感受。播放课件:校园合影欣赏。
4、主题创意。
(1)分析欣赏过的照片,哪一张创意好,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2)欣赏、分析教材中的作品,说说,你喜欢哪一张照片的构图和创意。为什么? 作业设臵:
教师分组,每组约七八个同学。请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在校园里拍摄小组的合影。可以邀请老师配合。
三、拓展延伸:拍摄室内合影,播放四张合影照片,左侧是两张曝光不足的,右侧是两张曝光正常的。
提问:左边的照片和右边的照片有什么不一样?你喜欢哪一种?为什么? 仔细观察脸黑的照片背景是什么?
小结:拍摄室内合影,在自然光的情况下,人物最好面对光源,这样,人物会拍的清晰漂亮,反之,人物的脸部会藏在一片黑暗之中。
第十八课 防灾减灾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引导学生了解防灾减灾的知识,通过学习增长避灾,自救的技能,并能运用已掌握的造型表现方法,创作出以防灾减灾为主题的美术作品。
2、过程与方法:通过查找资料、观看视频、自主探究等方法、引导学生学习防灾减灾知识,增长自救技能,并能在造型表现活动中将自己的收获和感受大胆的表现出来。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认识防灾减灾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性,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培养学生关爱生命、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学重点:
了解防灾减灾知识,增长避灾、自救的技能,运用造型表现的方法创作一幅美术作品。
教学难点: 思考、体会防灾减灾对人民生活的重要性。
教学准备:查找有关防灾减灾的资料。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新课:
教师:灾害的种类很多,按照起因的不同可分为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两大类,它们给人们造成严重的人身伤害和财务损失。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防灾减灾》。讲授新课:了解常见人为灾害及防护知识。
火灾。教师:“灾”字怎么写?出示“灾”的艺术字。水火无情,生活中我们也经常说起火灾。请同学们看视频,说一说火灾带来了哪些危害,如何防范,如何逃生、自救。
2、交通事故„交通事故也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一种灾害。多数事故是由于违反交通规则造成的。作为行人,我们应怎样避免发生交通意外呢?
3、意外伤害。意外伤害发生了,你会怎么做?请每组学生派出一名小演员,为我们即兴表演一下这样的场景:一个同学不小心从体育器材上摔下来了,你会怎么做?提示学生在观看表演的同时,观察受伤同学的动作和表情是怎样的,其他同学有什么样的动作和表情。教师绘画,示范人物动作、表情,合理安排构图。
4、出示课件和观看视频了解自然灾害及防护知识。请学生分组讨论,并介绍防灾措施和场景。感受画面效果。
课件出示三幅宣传画。提问:作品向我们宣传了哪些防灾知识?它们是如何表现防灾减灾的?出示更多作品,提问:画面中表现了哪些灾害情景?说一说,作品是用什么方式表现的?课件中的构图都不相同,请学生观察对比,说一说哪幅构图好,为什么?这样的画面可以怎样调整?
作业设臵
用绘画的方式,创作一幅以防灾减灾为题材的作品,组织防灾减灾小画展。
7、展示评价、布臵展览,进行展示。评价要点:主题明确,有想法;表现生动,有细节。
8、拓展延伸
课件出示,让学生了解更多防灾减灾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