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效是我们课堂教学的目标
高效是我们课堂教学的目标
龙北小学
王彬霞
语文是一门古老而又年轻的学科。悠久的传统赋予了它相对的稳定性,方兴未艾的新课程改革春风又给它灌注了新的生命力。在追求有效教学的当下,课堂的魅力和效率是同等重要的,尤其是对语文学科来说。语文,是一门艺术性的学科,需要潜心地欣赏、感受和体会,要想让学生在短时间内就能在语文学科上显现显著的成果很难,在这样的前提之下,怎么让语文实现有效地教学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教师任重而道远,在长久的语文一线教学中,我们一直致力于寻找一条切实可行的道路,能够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让学生爱上语文。反复探索中,我们发现需要提高语文课堂效率,必然要回归本色,立足课堂,只有走“提高课堂效率”这条路,才能实现“课改”要求,才能响应“减负”号召。
那么,怎样才能提高语文课堂效率呢?
1、激发兴趣,激活课堂。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是课堂教学成功的关键。首先,教师的精、气、神很重要。我有一个感受,如果哪天上课自己的精神不好,学生肯定也状态不好,课堂像一潭死水,一节课下来身心疲惫,学生所得有限,自己也全然没有工作的愉悦。课后反思,学生没有义务分担我糟糕的心情,所以,之后每次课前的准备时间我都会给自己留一个空当,调整自己的心情,不把不快带进课堂。我相信我的情绪可以感染给孩子们,我精神饱满,他们会更加投入课堂,反之亦然。
然后,教师要注意让语言的音韵美、节奏美、诗意美充分地渗透到语文课堂教学的分分秒秒、每个细节,使学生把上语文课当成一种自觉的行动去欣赏、参与,从而达到理想的效果。比如在教学《柳叶儿》一课时,导入部分,如果不加修饰单刀直入:“今天我们共同学习一篇散文《柳叶儿》„„”未免寡淡乏味,而动一点小小心思:“文人墨客的笔下,柳叶儿是一道优美的风景线,‘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如凭细叶留春色,须把长条系落晖’,然而你可曾想过,在物质生活极端艰苦的年代里,柳叶儿曾经救过很多人的命。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柳叶儿》这篇课文。”既蕴蓄诗情,为文中柳叶儿的诗意描写张本,又暗点主题,为课文主旨伏笔。这样,学生在第一时间抓住了本课的两大重点,学有目标,兴趣自然提升,课堂效率显而易见。
最后,教师要坚持广泛阅读。阅读报刊、阅读网络,能够让我们对世界保持一种新鲜感,只有对世界保持新鲜感,才能够使我们的观点不落后于学生。经常阅读经典,能促使我们不停地思考,在无形中提升我们的品位,强化我们的人格魅力,在课堂上这种人格魅力对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同时,阅读时事、体育、娱乐新闻,适时地穿插在课堂中,既能激发学生听课的兴趣,又是增强彼此交融性的好方法。
2、有效提问,点亮课堂。提问是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常规环节,其目的在于给学生提供一些探索、思考、创造、表现的机会。有效阅读的前提又必然以创设有效的问题情景与导引为前提,从整体的角度或学生的整体参与性上引发思考、讨论、理解、品味、探究、创编、欣赏的重要的提问。用主问题带动学生的主体能动性,用主问题点亮课堂。
突出教学主题来设计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语文课堂教学要紧紧围绕主题来展开,要像写作优秀散文那样,运用各种手法来突出主题。语文教学教材文体不一,要针对不同的文章决定不同的教法。因人施教、因文定法,力争在每篇课文中让学生掌握理解分析文章的规律和方法。在教学运用“于无疑处设疑,于无趣中引趣,于点拨中探胜,于比较中鉴赏,于揣摩中获知,于辨析中识误,于发散中思维,”的课堂教学设计和灵活的教学方法。
3、鼓励参与,升温课堂。杜郎口教学模式的学习给我最大的启发便是:学生动起来,课堂活起来,效果才能好起来。教育要回归人本,研究人的真谛,掘取人的生命之源。课堂上要关注学生心灵的碰撞、智慧火花的迸溅、学生灵感的生发。
师生间心灵的沟通与碰撞,能使课堂充满生命活力,从而促使课堂文化繁荣发展。教师正确引导课堂的价值取向,有效互动,积极创生,主动体验,鼓励每一个学生都参与课堂活动,说、读、议、演、写异彩纷呈。
4、重视朗读,诗化课堂。语文教学用的是生动优美的语言文字,读的是丰富多彩的美文佳作,朗读是语文教学的本色,语文课理应重视朗读,在读中指导阅读方法。解读一部作品最好的方式是朗读。朗读可以体味文字的音韵美,欣赏文章的意境美,领略作者的情感美,从而净化心灵,愉悦精神,启迪智慧,直至引发创作灵感。朗读应建构三重境界——意读—情读—悟读。意读:读出文本的特色。情读:读出作者的情感。悟读:读出自我的感悟。
5、指导学法,自主课堂。在课堂阅读教学中,注重教给他们现代文阅读的考点以及答题方法,比如,说明文阅读无非是说明对象及其特征,说明顺序,说明方法,说明语言等几大考点,考到说明文语言,无非是一准确二生动,在考查中只要按照给出的规律就能轻松作答,确保少丢分或不丢分。还教会他们学会阅读学会思考,每周我都专门设立一节课外阅读课,精选一些文摘时评或名家美文,在聆听中思考,一个小文段结束就自由说说得到的启示,见仁见智不求唯一,这样,他们就不仅仅是拿那些文章当故事,而是能够从中思考进而有所启迪,有效训练学生的阅读能力,开拓视野的同时也挖掘了思想的深度。
6、优化作业,延伸课堂。做到每课过关,单元过关,每周过关,重点作业多加评讲,要求学生对错题做整理,课后进行强化练习。尝试作文互批共批,以改促写、读写结合的作文教学。
如果说阅读是学生考卷中的一块硬伤,那么学生的考场作文就是一片跑马场,拿了题目就开始四下里疯跑,没有目的没有章法,纯粹跟着感觉到处乱走,最后摔倒了也不知道在哪儿摔的,而正是这一项分值60分的考题,却也是最能考查学生语文素养的高下的,分值差个5-10分是件很容易的事情。平时教学中,注重让学生学会自主表达。一,鼓励阅读优秀作文,每天花五分钟看一两篇,小结亮点,或者开头收尾漂亮或是行文结构新颖或是主题反弹琵琶,总之,通过这些优秀作文的阅读观摩,从技巧上初步了解作文该怎么去做才能接近优秀。二,布置学生每周写一篇随笔,题材不限,取材生活学习家庭学校,写自己写同学写老师写父母长辈,写家庭琐屑写生活苦乐写心里悲喜,通通可以,条件只有两个一要原创二要真实,发自内心的主动的倾诉才能真正写出内容写出情感,也正是这样一项作业的存在,他们也就渐渐学会做个生活的有心人,观察生活提炼生活记录生活,成长为一个乐于写作也善于写作的孩子。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们要做的就是让学生能获取语文这一学科的知识与魅力,让他们能如沐春风般喜爱祖国的语言文字,对每一个语文教师而言,这个责任任重而道远.
第二篇:高效的课堂教学是教师的梦想
高效的课堂教学是教师的梦想,是学校、家庭、社会的希望,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使其从“学会”到“会学”的一项有效教育方法。“先学后教”的核心就是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是学生主体作用的具体体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终身教育局长保罗·郎格朗说:“未来文盲,不再是不认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但自学能力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后天培养形成的。在小学中,尝试使用“先学后教”的方法,对推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应该是可以产生很大的影响。现在就针对这个“先学后教”的高效课堂谈谈自己的一点不成熟的看法:
1、课前导入,出示目标
一出好戏是从好的序幕开始的,一篇好的报道是由简洁的导语开始的,一节成功的好课也是从引人入胜的精彩导入开始的。“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引人入胜的导入,可以唤醒学生的求知欲,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一进课堂就可以或让学生听听与课文有关的录音或音乐,或讲一个与课文有关的小故事,或展开一段与课文有关的精彩对话,或利用视频短片导入等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从而提高课堂效率。如在教学二年级数学《平均分》这一部分内容时,我设计了这样一段对话:同学们喜欢过新年吗?过年的时候你去别人家做过客吗?如果我们班的同学到你家做客,你准备怎么招待同们?同学们都是热情好客的小主人。看样子也是爱帮助别人的好孩子。今天森林里的小动物过年要分东西了,到底怎么分呢?我们去帮帮它们吧。这样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分东西的原有的认知。开始上课时,教师利用三言两语,或用投影显示,准确地提示学习目标。如:在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这一课时,我先出示学习目标。(小黑板)
(1)、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
(2)、掌握长方体正方体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3)、能运用所学的知识正确合理解决生活中相关的数学问题。发展空间观念,培养想象的能力。
2、设置提纲,引导自学
课前写好小黑板,课上通过小黑板让学生看,明确自学要求,即自学什么内容,用多长时间,如何检测等,并指导学生自学的方法,如看书,是独立围绕思考题看书、找答案,还是边看书、边讨论、边解决疑难问题等等。而学习目标与自学要求的提出,低年段学生以激励比赛方式最好,因为比赛可以激发小孩子的求知欲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在教学二年级上册《分苹果》时,我出示了这样的自学提纲:
1、找一找,我的眼睛最亮。仔细观察课本第34页情境图,把你看到的数学信息用笔圈起来。
2、比一比我是提问大王。
3、小组讨论,合作探究
在大力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创造性,在学生的学习探索过程中,通过交流、讨论、合作学习等方式适时有效地给予引导和帮助。”这里所提出的“合作学习”是一种具有时代精神的崭新的教学思想,是改进课堂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方法。如今,社会的各个领域都越来越注重充分的合作精神、合作意识和合作技巧。合作是一种比
知识更重要的能力,它越来越成为当代人的一种重要素质,受到大家的青睐。而课堂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师生间、学生间的情感沟通和信息交流,有利于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思考问题,发展思维的发散性、求异性。因此,在学生明确了学习提纲,并进行自学以后,我就让学生进行小组交流,从而通过交流发现数学的信息及提出的问题,由小组长汇报他们这一小组提出的有价值的数学问题,其他小组补充不一样的问题,教师记录在黑板上。学生提出的问题:
(1)平均每个盘子可以放几个苹果?
(2)每个盘子放2个苹果,可以放几盘?
(3)如果平均分给三个小朋友,每人可以分几个?
(4)如果每人分5个苹果,要怎么分?
然后让学生根据黑板上的问题,用手中的学具在小组内摆一摆,小组成员交流自己的想法,并让组长作好记录,以便等下全班交流。
4、检查反馈,精讲点拨
这一环节各小组根据讨论情况由本组代表面向全体学生公开讨论结果,然后请中差生分析解题思路或板演,比较简单的问题可以让后进生回答,如果后进生回答错误了,再引导中等偏上的学生分析,讲清错的原因,引导更正、归纳。这不仅对后进生有帮助,而且成绩好的学生也会理解得更加深刻。比如在教学《分桃子》这一内容时,提出“8个桃子分给两只小猴,怎么分?”全班同学针对这个问题动手操作,可以分小棒也可以画图形表示,结果同学们发现答案很多,这时老师就引导学生:怎样分才公平呢?怎样分才好呢?从而强调每份同样多就是平均分,每一份不一样多就不是平均分。然后提出“平均分和不是平均分有什么不一样呢?”请同学们小组讨论一下。(学生小组讨论,然后全班汇报。)最后,师生共同总结:不是平均分每一份分得的有多有少,不公平;平均分每一份分得的同样多,很公平。就这样,通过检查反馈,精讲点拨启发学生的思路,教师归纳学生解决不了的问题,指导方法,补充知识规律,实现整合和升华。这一环节既是补差,又是培尖,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提高,既帮助后进生解决疑难问题,又通过纠正错误,使好生也了解得更加透彻了。
5、巧设练习,巩固提高
这一环节是通过基础性训练,检验学生达标情况,弥补缺欠。课堂作业要典型,适度和适量;要低起点,多层次,有必做题,有选做题,有时还有思考题。一节课用15分钟左右课堂作业,老师督促学生独立完成作业,鼓励必做题做完了的学生,做选做题或思考题。通过巡视,了解哪些同学真正做到了“堂堂清”,哪些同学课后需要“开小灶”,使课外辅导更有针对性。并对个别优生及后进生和部分的中差生进行批改,这样就不仅能检测学生是否都当堂达到学习目的,还能促进学生在各个环节中都积极主动地学和练,提高他们的效率;及时反馈信息,能按时做对课堂作业的就达到学习目标,做到了“堂堂清”;将所学知识通过训练,内化为解题能力;课堂作业下课时都交了,真正减轻了学生课外负担。课后学生轻松了,有时间发展自己的个性特长,提高了他们的综合素质。
教学实践证明,只有真正实现了高效的课堂教学,学生才会受益,才会实现师生双赢,学生对于学习数学,才会乐学、好学、自主地学、创造性地学,才会为他们今后能成为创新性人才奠定基础。
第三篇:高效的课堂教学从三维目标开始
高效的课堂教学从三维目标开始
发现的现象:
在最近的随堂听课活动中发现了几个问题:
1.语文课存在高耗低效的现象,教材的处理与目标相脱节。
2.教学过程中,老师对于问题的标准答案不清楚。或一闪而过,或机械等待或教师直接插入。不能通过师生互动看到学生能力的螺旋上升。
3.师生一节课都在学习习近平面的文字,而不是立体情感的画面。整体进入情境太晚。
4.老师将备课的重点放在了教学环节的设计之上,而忽视了“为什么而出发”的问题。
5.教学重点的确立随性而为,或者存在只根据教学参考书盲从的现象。
纵观这些所有的问题,其实反映了一个最根本的问题,也正是这个问题导致出现了上面的种种情况:那就是我们老师在备课时,忽视了三维目标的制定,或者说不知道怎样去确立教学目标。我们老师在备课时往往只就着几个训练点直奔着教学环节的设计而去了,并没有根据课文、单元导读、课后问题等要素去科学合理地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重申认识:
所以我们有必要加深几点认识:
1.教学目标决不是摆设,而是决定一节课是否高效的关键。低效的课堂,都是教学目标模糊所致。
2.教学目标包括三个维度: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价值观。我们每节课的教学都是以“知识与能力”为主线,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并充分地体现在过程和方法中。
我们老师在实际的备课中,既要有基本常规目标,还要有充分发挥课文的特有价值,挖掘个性目标。
3.教学目标不能零碎模糊,要集中整合,可操作,可检测(最好设计出反馈检测题)。
语文课“教什么”要比“怎么教”更重要,教学内容决定教学方法,教学目标决定教学环节。老师们一定要明白备课的第一步是确定教学目标,而后才是针对教学目标制定教学环节。课堂教学之后是教学反思。
第一环节:互动研讨制定三维目标:
那么怎样科学合理的确定教学目标呢?下面我们以四年级下册大家耳熟能详的一篇课文《狼牙山五壮士》为例,集体教研,大家动脑,互动开展。
下面大家以手中发放的课文,结合单元教学目标、课后习题,解读教材,先确立这篇课文的教学目标。教师思考。(约10分钟)
整合课标、教材、学生实际,我定的教学目标如下: 知识与能力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指导写“葛、绷、崎岖”四个字,在随文学习中结合具体语境,删词比较等方法理解“全神贯注、屹立、壮烈豪迈”等词语。
2.理解比喻句、联想句和关键词的妙用,巩固删词比较的阅读法。(课后3)
3.在预习中理清叙述顺序,能通过多种途径搜集有关资料。(导读)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五壮士跳崖和痛击敌人部分,巩固情境联想记忆法。(课后1)
4.学习描写神态、动作等表现人物内心的写作方法。过程与方法目标:
抓重点段落,通过默读批注、情境想象、创编表达等过程走进人物内心,体验高尚情感。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了解五壮士的英雄事迹,感受五壮士为祖国为人民勇于献身的精神,激发崇敬感和热爱祖国的自觉意识。
2.常规目标:强化表达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第一维目标体现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要求,是基础目标、常规目标。包括字词句段(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基本能力)两个层面的目标。
第二维过程与方法目标体现的是本单元、本课的阅读价值和文体特有的教学价值。这维目标往往体现了教学设计的意图,能看出本节课学生通过哪些方法实现了能力和素养的发展。
第三维目标是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这一维目标在具体的实施中是自然的蕴涵在前两维目标中的。前两维目标到位了,第三维目标也就体现到位了。
下面我给大家具体展现我在制定教学目标时是依据什么方法和原则来思考的:
第一维目标中关于生字词的确立,备课时往往会被大家模糊化或程式化、轻视化。实际上小学语文是基础语文,“字词句篇”是语文的基本知识,“听说读写”是语文的基本能力。这些基本知识与能力的获得,需要依靠训练。所以需要提醒的是,小学高年级不必像低学段那样逐个进行识字教学,但还不能放手。掌握文中的生字新词,每课都需要有这样的教学目标,而我们需要进一步明晰的是具体落实在哪些字词上,讲什么,怎么讲—体现当讲则讲,突出重点的原则。另外关于词语的积累、词语的理解都应从学生的眼光出发,审读文中具有理解障碍的语词,通过适当的手段加以解决。“葛、绷、崎岖”这四个字相对学生出错较多,课堂上予以写字的指导、强化。“斩钉截铁、崎岖、屹立、壮烈豪迈”这几个词语的理解,在段落研读时让学生通过各种方法进行理解和体会,对于推动句子和篇章的理解非常有必要。
关于 “在预习中理清叙述顺序”这一维目标的确立,我考虑到四年级下学期的学生应该具备一定的预习能力,可以在预习中完成课后第二题的作业,既借助了一定的提纲锻炼了学生的预习能力,整体感知了课文,而且又大大地节省了课堂上的时间。
所以我想在制定教学目标和内容时,一定要深入了解学生实际,为学生找准真实的学习起点,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进行备课,重点考虑一下三点:
①学生是否已经具备了学习新知识所必需的知识和技能? ②哪些内容会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思维,成为课堂的兴奋点? ③哪些知识是重点、难点,需要教师在课堂上点拨和引导?
上述问题可在教学前或开始时进行了解,我们根据了解的实际情况再组织进行下面的教学活动。这样的备课才能想学生所想,急学生所急,使学生在一堂课中不断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始终处于主体的地位。
“能通过多种途径搜集有关资料”,是根据单元导读中“要通过多种途径搜集有关资料,学习整理资料的方法,并在语文学习中运用”来落实的。我们老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一定不能忽视读单元组“导读”和语文园地的“回顾•拓展”,这样才能明确教材的位臵、作用、训练点等。每一组课文是一个单元一个组块,内容有明确的主题,教学有目标指向有重点提示,还有从精读到略读、从扶到放,培养阅读能力的方法指引等方面的训练点,大家备课时一定要注意。
“抓重点段落,通过默读批注、情境想象、创编表达等过程走进人物内心,体验高尚情感”主要体现了老师解读文本的能力。我主要考虑了以下三点:
一是读课后思考练习,明白意图,为确定教学目标打下基础。
课后思考练习,往往就是一篇课文的教学目标,是“编者意图的集中体现”。换句话说,一篇课文的教学,一个课时也好,两个课时也好,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自读自悟、通过讨论交流,能够独立完成课后练习,就完成了教学任务、实现了教学目标。所以我们教学时不妨以课后的思考题引导学生理解课文,提出一些少而精的能够统领教学全过程地问题,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本课我以课后习题一“背诵描写五壮士跳崖的部分”作为思考点,确定全文以2和6自然段为重点研读段落,通过第2段的品读和情境想象,以第6段跳崖部分的寻找震撼感动,默读批注,自主交流,从而感受人物,增强情感,积淀思考。
二是充分读教材。一读读出情感,读出感动点,读出学生的感动点(至少读三遍或记诵);二读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为什么写(表达了什么思想)、有什么特点等,明白教材的意图、明确教材的重点难点,还要有自己的思考和价值判断。三做好范读,做到口中读出声音、眼中读出画面、心中读出情感、手中读出笔记。“跟我读”是最简洁、最有效的朗读指导方法。每一篇课文,每一个段落,每一个关键词都应该在备课时做到心中有数,这样才能在下一步教学环节的研定时做到有重点的取舍,合理的安排。
三是立根课标,把握教学方向。每一个学段的学生在“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等方面应达到什么要求,对于课程的性质与地位、课程的基本理念、课程目标、实施建议等,我们老师应该具有高度敏感性和自觉性,应该养成读课程标准的习惯。
例如同样是选择有训练价值的句式或例子,供举一反三的迁移运用,不同的学段就要有不同的训练点。
例如一年级上册可以重点确定一些常用的句式。如《爷爷和小树》:“冬天到了,爷爷给小树穿上暖和的衣裳。”“夏天到了,小树给爷爷撑开绿色的小伞。”可以让学生用“什么时候,谁给谁做了什么”的句式练习说话。
三年级上册《秋天的雨》:“秋天的雨是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围绕第一句话“五彩缤纷的颜料”展开整段内容,这是一种常见的内容结构形式。
四年级下册要把掌握课文主要内容、梳理表达顺序作为重要教学内容。如《圆明园的毁灭》,为什么写圆明园的“毁灭”,要花两段内容写圆明园昔日的辉煌。这就需引导学生探究知晓。
课程标准是教学的依据、准则。我们弄清楚了、搞明白了,教学就不会偏离正确的方向。我们可以把课程标准中各年段的教学目标复印下来,贴在备课本的首页上,做为 “教学指南”。经常翻看课程标准,“温故而知新”。
总之,我们老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特别在我们的常规课堂中,一定不能忽视单元导读、课后问题,这些往往很清晰的提示我们教学目标的定位,很方便也很到位;另外充分考虑学情、参考课标的内容、研读文本也是必不可少的,这样教学目标才能全面,合理。
第二环节:课文训练点的提炼:
阅读教学中的语言文字训练,要凭借一篇篇课文进行。但训练不可能也不需要涉及课文中的每一个词,每一句话,也不可能对每一个段落都下同样的功夫。因此课文训练点在备课中应怎样提炼和确定?首先就要根据教学目标去进行句、段、篇的选择和敲定。看看哪些部分,大至篇章,小至词语,哪些地方可以完成这些教学目标。确定好以后理清顺序,明确训练重点,找准一条主线加以贯穿,完善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实现教学目标的高效落实。
中高年级的课文往往很长,这时候就存在长文短教的情况。怎样长文短教呢?抓关键,抓盲区,抓核心。记住这三个原则,就可以大胆取舍,找准重点,进行训练点的提炼。
想起李家栋老师在我们学校讲座时,讲到的关于《给予树》一课的案例。一篇课文一千多字,好多个自然段,教学时怎样长文短教? 第一个抓的点是词语“沉默不语”。
第二个点抓的是小女孩说的那段话中其中一句“可是妈妈。我们有这么多人,已经能得到许多礼物了,而那个小姑娘却什么都没有。”
就是了一个词、一个句子,一节课把学生的思维全部调动起来了,就让学生和文本对话了。
为什么抓“沉默不语”这个词?为什么抓这句话?
“沉默不语”是小女孩神态的描写,什么时候表现的神态?就是在买回圣诞礼物回来的路上,当兄弟姐妹们都谈论着自己的礼物时,金吉娅看着自己手中几十美分一大把的棒棒糖,沉默不语。大家想一想:如果是你,本来应该给家人买,给最亲最近的人买,结果没买,给素不相识的人买了以后,你这时的心情是怎么样的?老师们琢磨,是高兴吗?不会太高兴。很难过吗?不会太难过,因为她做了一件好事。这时她实际的心理状态是内心很矛盾,是不是?所以她内心矛盾的心理表现出来以后就是默默不语,因为抓住这个词语后才能走进小女孩矛盾的、复杂的内心世界去。后边这句话,“可是妈妈我们有这么多人,已经能得到许多礼物,而那个小姑娘却什么都没有。”一句很朴实的话能表达小女孩美好的心理,什么美好的心理?关爱、仁爱、同情、体贴。所以就抓住了这两点,就可提挈全文。
第三环节:教学环节的安排及设计意图
一、整体感知课文:
同学们都读过了课文,会读文字的同学肯定心里有情感的 激荡。你有什么话要和大家分享?(了解学情)
这是你们初次碰撞文本的情感,相信学完了课文,你还有更 多的话想交流。
1.下面我们开火车读课文,要求正确、流利。同时同学们边听边思考,随着文字的流淌,看看哪五幅画面在你的脑海中一一掠过。(顺势检查生字词的认读,强调,指导。)
2.老师提几个小问题,看你有没有认真倾听。
副班长是谁?注意这个葛字,师范写,下面这个竖折别漏掉。两个小战士把脸“绷”得紧紧的,师范写,两个月字正因为是绷得紧紧的,所以写得要细长。
他们在崎岖的山路上作战,所以这“崎岖”少不了什么呀?
(落实知识与能力目标1)
3.假如这是一部电影,那么刚才在你的脑海中浮现出那几幅画面?谁能用小标题归纳的方式来交流一下。
(落实知识与能力目标3,用小标题的方法感知全文)
4.扣住“1941”“晋察冀”“抗日”关键词引导学生交流相关资料,结合第一自然段,引入“一个多月”英勇奋战的情景教学。
(落实知识与能力目标3)
这类红色经典的文章距离学生比较远,所以有必要在预习中让学生提前进入那个战争的年代,在课的伊始,结合第一段就走入那个烽火连绵,异常残酷的情境中去。
二、研读五壮士英勇的第一幅画像(落实过程与方法目标)
1.插入资料,谈任务的艰巨;关注“五”战士的“五”,谈震撼。
五战士身上的任务是多么艰巨啊,可是同学们你们知道吗?部队和群众转移的任务,要在他们一个人对抗700个人的时间里全部转移。看着这个数字(师指板书五壮士的五),看着这个数字,你想说什么?(谈震撼)
2.聚焦五位壮士英勇抗敌的画面(第二段)。
五壮士害怕了吗?退缩了吗?让我们一起走进这幅画面,看看这五位战士的表现!
读读这段文字,看看哪一个动作,哪一个神态让你激起对他们无限的崇敬? 预设1:
在这个特写镜头中,你关注到了班长的神态。他是怎样的?(沉着的)
可是这是大敌当前,在密密麻麻的敌人面前,他怎么能够沉着,你看出了什么?
读出来,让每一个敌人都感觉到他的镇定自若,英勇无畏。预设2:
他关注到了副班长的什么?(动作)
“好像细小的枪口喷不完他的满腔怒火”这个联想句让你的眼前浮现出一个怎样的葛振林?
读出他的怒火,读出他的霸气。预设3:
一个抡字,重如千钧,无限仇恨。谁是宋学义?读 预设4:
哪个词吸引了你?你看到他们的内心了吗?(引导通过绷得紧紧的 全神贯注走入人物内心)
四个特写镜头,通过动作和神态的刻画,让我们清楚了看到了他们强大英勇的内心。
让我们一起把这幅壮烈的画卷动人展现。(师生配合读第2段)如学生读得不理想,可创设情境:此刻,山下的鬼子们正嚣张的挥舞着刺刀,张牙舞爪地围攻上来„„
3.创设情境,进行句式训练。
一人挡700,你揪心吗?此时揪心的何止我们,看啊,朝远处看,转移的部队中,政委(让学生进入情境,通过神态、动作的想象体会艰险,更知英勇)---昔日的战友—;转移的群众中,老村长—乡亲们——
(落实知识能力目标4)
三、研读五壮士英勇的第二幅画面(落实过程与方法目标)
1.当新的抉择在斩钉截铁中决定时,又一幅英勇奋战的画卷展开,请同学们读读这些文字,读着读着你会发现一些文字会紧紧地揪住你的心,给你以震撼,给你以洗礼。画下来,写上自己的感受。顶峰歼敌:
预设1 听老师读,“顿时,石头带着五位壮士的决心,带着„„”好不好?为什么?
这一个比喻除了让我们看出这石头的重,还能体会出什么? 谁能读出这比喻句中蕴含的深深仇恨?谁还想读? 预设2 你再读,让我听出来这是多大的一块石头?
谁再读,让我们看见班长是怎样举起这块石头的?
就是这样,就是这样,我们一起走进这可歌可泣的顶峰歼敌。齐读“他刚要┈┈滚落山谷。”这一段。英勇跳崖: 预设1(屹立)
“屹立”是怎样的一种立?注意它旁边有一个“山”?像山一样坚挺、无畏的立着,你看到那幅画面了吗?
看插图,这就是屹立,这就是风吹不倒,雨浇不倒的屹立!谁能把这幅画面读出来? 预设2(删词比较)
我也想读,可以吗?“说罢,他把那支从敌人手里夺来的枪砸碎了,然后走到悬崖边上,第一个跳下深谷。”感觉如何?评价一下?
“像每次发起冲锋一样”让我们看到了班长马宝玉的身先士卒,这英雄的团队就是这样铸就的。
一个纵身,那份坚定的不犹豫,让我们读出了壮士的悲壮。我们一起来演绎这幅悲壮豪迈的画面。(齐读)预设3(壮烈豪迈)
这是什么样的口号声?
你读!你读!
生死抉择显英雄,英勇跳崖山谷动,这是壮士的气概,读—
英勇就义撼敌胆,让敌人听听壮士言,这是壮烈豪迈的气概,读— 感天动地苍天泣,壮烈豪迈在心间。同学们,这就是壮烈豪迈,这就是五壮士的临别壮言。此时你心中反复出现的一个词语是什么? 2.五壮士跳崖的画面一次次地浮现在我们的脑海中,带给我们那么多的震撼。会学习的孩子会把文字后面的画面用语言描述出来,你先试一试,看看谁具备了这种语文学习能力。出示课件,帮助学生。
五位壮士,眺望着。他们,脸上。班长 说罢,他,然后,像,第一个。战士们,相继。狼牙山上 :
这是!这声音!
3.谁不用看提示,用自己的语言就能够描述出这幅画面。(以情境联想回忆法,拓展积累跳崖这一段。)(落实知识能力目标3)
四、情感升华
1.资料插入,出示结局。
2.课文学到这,你心中又有什么话想说呢?(今天的我们该怎样做才是爱国呢?)(落实情感目标)
编辑
2011-4-18 12:18:51
删除
IP:已记录
Re:高效的课堂教学从三维目标开始 李明丹
信息日志短讯邮箱好友搜索引用回复
No.2
角色:注册会员 等级:★★ 发帖:84 经验:84 金币:84 注册:2008年11月3日
以前备课,简单的设立几个目标(当时也没觉得含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教学环节上。如何的连贯,如何抓住一个词让孩子孩子融会贯通的理解,如何在有滋味的读中理解词义。很多时候追求目标以外的东西。或是因为目标简单,不详造成整节课堂简单空洞。今天听了田主任的指导示范。忽然想起,美国人爱在年初制定计划,往往把一年的工作集中于半年完成。因而他们的计划周密而详尽。某时某刻某人某事,详细的无懈可击。于是高效的工作成绩,让他们完全有资格享受夏威夷惬意的放松时光。
锁定目标,围绕他制定详尽的计划,化整为零,大问题变成小 cass,高效也尽在不言中了。如田主任在目标中这样确立——
下面我给大家具体展现我在制定教学目标时是依据什么方法和原则来思考的:
第一维目标中关于生字词的确立,备课时往往会被大家模糊化或程式化、轻视化。实际上小学语文是基础语文,“字词句篇”是语文的基本知识,“听说读写”是语文的基本能力。这些基本知识与能力的获得,需要依靠训练。所以需要提醒的是,小学高年级不必像低学段那样逐个进行识字教学,但还不能放手。掌握文中的生字新词,每课都需要有这样的教学目标,而我们需要进一步明晰的是具体落实在哪些字词上,讲什么,怎么讲—体现当讲则讲,突出重点的原则。另外关于词语的积累、词语的理解都应从学生的眼光出发,审读文中具有理解障碍的语词,通过适当的手段加以解决。“葛、绷、崎岖”这四个字相对学生出错较多,课堂上予以写字的指导、强化。“斩钉截铁、崎岖、屹立、壮烈豪迈”这几个词语的理解,在段落研读时让学生通过各种方法进行理解和体会,对于推动句子和篇章的理解非常有必要。
关于 “在预习中理清叙述顺序”这一维目标的确立,我考虑到四年级下学期的学生应该具备一定的预习能力,可以在预习中完成课后第二题的作业,既借助了一定的提纲锻炼了学生的预习能力,整体感知了课文,而且又大大地节省了课堂上的时间。
所以我想在制定教学目标和内容时,一定要深入了解学生实际,为学生找准真实的学习起点,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进行备课,重点考虑一下三点:
①学生是否已经具备了学习新知识所必需的知识和技能? ②哪些内容会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思维,成为课堂的兴奋点? ③哪些知识是重点、难点,需要教师在课堂上点拨和引导? 上述问题可在教学前或开始时进行了解,我们根据了解的实际情况再组织进行下面的教学活动。这样的备课才能想学生所想,急学生所急,使学生在一堂课中不断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始终处于主体的地位。
“能通过多种途径搜集有关资料”,是根据单元导读中“要通过多种途径搜集有关资料,学习整理资料的方法,并在语文学习中运用”来落实的。我们老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一定不能忽视读单元组“导读”和语文园地的“回顾•拓展”,这样才能明确教材的位臵、作用、训练点等。每一组课文是一个单元一个组块,内容有明确的主题,教学有目标指向有重点提示,还有从精读到略读、从扶到放,培养阅读能力的方法指引等方面的训练点,大家备课时一定要注意。
“抓重点段落,通过默读批注、情境想象、创编表达等过程走进人物内心,体验高尚情感”主要体现了老师解读文本的能力。我主要考虑了以下三点:
一是读课后思考练习,明白意图,为确定教学目标打下基础。
课后思考练习,往往就是一篇课文的教学目标,是“编者意图的集中体现”。换句话说,一篇课文的教学,一个课时也好,两个课时也好,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自读自悟、通过讨论交流,能够独立完成课后练习,就完成了教学任务、实现了教学目标。所以我们教学时不妨以课后的思考题引导学生理解课文,提出一些少而精的能够统领教学全过程地问题,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本课我以课后习题一“背诵描写五壮士跳崖的部分”作为思考点,确定全文以2和6自然段为重点研读段落,通过第2段的品读和情境想象,以第6段跳崖部分的寻找震撼感动,默读批注,自主交流,从而感受人物,增强情感,积淀思考。
很好的范本值得我反复研究和学习。
第四篇:高效课堂教学
高效课堂教学
北师大版二年级语文下册
《我必须去》
罗
如
花
二O一三年三月二十八日
第五篇:高效课堂教学
高效课堂,有效教学反思
我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以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理论为指导,根据《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探索适合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来挖掘学生潜力,提高学生自身素质,尤其是利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下面就结合我的教学实践,谈谈几点反思:
一、采用“任务驱动式”教学
信息技术这门学科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创造性、操作性。因此在教学中应尽量做到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完成学习任务,老师巡回指导并做点评。完成所有任务的同学可以获得自由上机的奖励。
二、采用“互教互助”的形式
即基础好的同学如果能快速完成任务,那么他的第二个任务就是当小老师教不会的同学完成任务。完成所有任务后才可以获得自由上机的机会。
通过上面两个环节,一方面,可以调动学生上课的积极性,认真快速完成任务就能获得更多的自由上机时间;另一方面协调好基础不同的学生之间的差距,基础好的可以从教别人的过程中获得更多的提升;再者出色完成任务的同学获得自由上机时间可以自学、自由发挥特长。
总之,有效课堂作为一种理念,一种教学实践模式,将会引起我们更多的思考、更多的关注,这将是我们孜孜不倦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