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新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二年级美术教案
第1课:纸片插接
课时:1课时
课堂类型:造型 表现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初步了解新的手工制作知识及掌握基本的插接技巧。
2、引导学生在欣赏造型与色彩中勇于发表独特见解。教学重难点:
1、插接图形的造型设计。
2、插接技巧的了解与掌握(插接方法与摆设形状)。教具学具:彩色卡纸、扑克牌、剪刀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检查学生用具准备情况
二、讲授新课:
1、导入:
师:小朋友们,我们在上几个学期的美术课中,上过很多的手工课,学到了许多新的制作方法。(请几个学生讲讲学过什么样的方法:粘、剪、卷„„)。今天我们要学习新的制作方法——插接(纸片插接)。
2、欣赏、对比,发现新的纸工技法
欣赏制作精美的插接作品。(扑克牌插接、几何形插接、水果形插接及粘贴式的立体桥梁作品。)
请学生观察这些纸艺作品与以往的手工课制作纸艺作品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这些作品都巧妙的利用了插接方法。
3、师问:观察作品并告诉老师哪些比较好看,为什么? 生答:纸片的图形十分漂亮,颜色丰富,搭配和谐。
4、教师边示范制作,边讲解:刚才我们经过观察,已经发现了这课要学习的内容——纸片插接制作的一些要点,现在老师把具体的制作步骤示范,让同学们进一步掌握其中的制作技法要点。
三、学生制作,教师辅导:
提醒学生插接的底座一定要牢固,可选择井字格形结构。若想插接得越高,底座建议做大些。
四、小结:今天我们又学到了一种新的纸艺制作方法,知道了利用插接也可以做出精美的纸艺作品,其实还有很多的方法我们还没学到,老师希望你们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当中多动动手,你们就慢慢会发现这其中的美,并且用自己灵巧的双手把这种美制作出来。
2.课题:洗澡
教学目标:
1、通过回忆观察,抓住洗澡时的动态、场景等特点,创造性地表现生活中有相同特点的场景。
2、培养学生的记忆力、想象力和丰富的表现力。
3、让学生学会体验生活、热爱生活、表现生活。
4、培养学生多角度观察事物和思考的能力。教学重点:抓住洗澡的特点大胆想象。
教学难点:用各种方法,突出洗澡的趣味性。教学准备:
师:儿童及动物洗澡的录像短片。生:彩色笔、动画棒、彩纸。教学过程:
1、谈话导入揭题
2、形象感知,分析特征
①教师放映儿童洗澡的录像短片。学生观看,分析不同洗澡动态,手、脚、身体的动作特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起学生的回忆,为下一步作业打基础)②启发学生回忆、议论洗澡的趣事,鼓励学生上台表演。
③教师放映动物洗澡录像短片,学生观看不同动物们洗澡时的样子,激发学生对动物的热爱之情。
3、欣赏范画,拓宽思路
①教师出示范画,学生欣赏谈感受。a、你喜欢哪副作品,为什么?
b、这副画表现的是给谁洗澡?怎么洗? c、你觉得这副画什么地方画得最好? ②师:还有哪些东西需要洗澡?学生分小组讨论(汽车、房子、地球„„)(启发学生多角度地表现“洗澡”情节)
4、自由创作,教师巡视指导
鼓励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自由、快乐、创造性地进行表现。
5、作品展示评价
第2课:点、线、面
课时:1课时 课堂类型:造型 表现
教学目标:学生在游戏中认识点、线、面,了解三者的关系,并运用点、线、面三个好朋友,自由表达自己情感中的画面,在合作、探究、参与的学习氛围中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激发学生的创造精神,培养审美意识。
教学重难点:
1、学生对点线面的认识,并学会用其创作表现。
2、引导学生打破常规的具象描写思维模式,用抽象的语言表现画面。教具学具:各种能体会出点线面的物体、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检查学生用具准备情况
二、讲授新课:
1、导入:出示图画,这幅画里有哪些形状?(各种各样的点、线、面)
2、新授:
(1)介绍点、线、面的知识。
(2)学习运用小物品制作点、线、面的方法。
(3)知识点:点、线、面是美术世界的基本元素、真正主人。
三、学生作业,教师辅导:
选择一张你喜欢的彩色纸作为“舞台”,用课桌上现有的材料,组织“点、线、面”进行“表演”,先排列好,再把画面粘贴固定。
四、作业评价:说说你的感想,并且为这些美丽的画面取名字
第3课:重叠的形状
课时:1课时
课堂类型:造型 表现 欣赏 评述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自然界中重叠的现象,学生初步了解重叠形状的特点。
2、通过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欣赏、评述、造型、表现能力,从而提高审美素养。
教学重难点:
1、了解重叠形状的特点,并制作。
2、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重叠方法,创作图案。
教具学具:水果两个、几何图片、彩色纸、剪刀、胶水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讲授新课:
1、观察导入:
(1)重叠的概念:师出示两个水果,做重叠摆放,提问水果产生了什么效果?
(2)观察自然现象:观察教室窗外的树,前后树的重叠,上下、前后树叶的重叠
小结:自然界有了重叠就变得更加有节奏和美丽。(3)导入课题:《重叠的形状》
2、发展阶段
1、知识窗:
一样物体在另一样物体的前面,就产生了重叠。一样物体在另一样物体的上面,也会产生了重叠。
2、欣赏课本范图(加深重叠的印象)
城市雕塑(世纪之钟)、油画(静物)、学生作品
3、重叠形状的制作
a、选择造型:动物、植物或人物 b、选择重叠的方式:上下或前后
c、欣赏教师范画,学生讨论画中的重叠形状。
三、学生创作,教师辅导(探索阶段)
1、完成重叠形状的设计和制作。
2、鼓励学生大胆创作
四、作品展示
1、分小组展示自己的作品。
2、欣赏他人的作品,并评述。
五、收拾整理,收拾工具和材料。
第4课:鲜艳的包装纸
课时:2课时
课堂类型:造型 表现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发现小图案组成的包装纸具有美观效果。
2、尝试用自己喜爱的媒材工具,利用各种小图案进行规律排列,做一张包装纸。
3、用你的包装纸装饰一件小礼物送给你喜爱的亲人或朋友,传达你的情意。教学重难点:能否通过观察发现包装纸图案的组合规律,并极积开动脑筋,设计有规律的组合花纹。
教具学具:彩纸,白纸,绘画工具,剪刀,胶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检查学生用具准备情况
二、讲授新课:
1、导入
制作了一份礼物如何用包装纸就会使自己的礼物更美观时,教师可以将自己制作的可移动的包装纸贴在黑板上。
2、游戏,引导学生观察
(1)老师也同意你们的想法,老师这里有几张包装纸,你们能不能帮老师来挑选一下
(2)学生交流自己的选择及原因。(引导学生从图案,如几何:三角形,正方形,圆形等。排列:横,竖等。颜色等方面去观察。)
(3)教师总结:用自己喜欢的简洁的图形,按不同的横、坚、斜等有规的进行排列,就可以绘制出一份符合自己的心意的包装纸了。
三、学生尝试用不同的媒材工具进行创作。
1、这些图案都很有规律,你还喜欢用什么工具来绘制符合你心意的有规律图案的包装纸。(绘、拼贴、拓印)
2、学生制作。(我们每个人都会有一天,会送一件礼物给自己最爱的亲和朋友,你会为这份真心的礼物绘制怎样一件新衣。)
四、学生制作,教师辅导:
五、小结:表扬优秀作业
第5课:五味瓶
课时:1课时
课堂类型:造型 表现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品尝、听音乐、欣赏画面、理解生活体会等方法,理解酸甜苦辣等不同味道的感觉,并用抽象的方法去表现。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理解力、判断力和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力。
3、教育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能够热爱生活、品味生活。教学重难点:
1、通过品尝、体会、欣赏等方式体会酸甜苦辣的感觉,并用抽象的方法去表现。
2、生活中酸甜苦辣不同感觉的体会和表现。教具学具:纸杯子、各种味道的调料、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检查学生用具准备情况
二、讲授新课:
1、导入
引导学生通过“闻”、“尝”的方法来认识“酸、甜、苦、辣、咸”这五种味道。(出示放有糖、盐、醋、辣椒、药片的“五味瓶”)
学生活动:体会并口头描述“五味”带给自己的感觉。如:吃到的、闻到的、看到的、身体神经感觉到的„„
2、新授:
教师出示不同颜色的卡片,引导学生分析心理感受,并以游戏的形式把对应“味道”的颜色找出来。
如红-辣、绿-酸、白-咸、黑-苦、黄-甜、褐色-甜、紫-甜、紫-酸
2、出示课题
3、欣赏分析美术作品,理解大师作品中的酸甜苦辣不同味道,并从中体会此类美术作品中酸甜苦辣的表现方法。
4、教师引导学生讲述自己见过生活中“五味瓶”的外形和作用。说出“五味瓶”的用途。
5、讨论通过什么方法可以表现出“味道”。
如:糖、蜜是甜的;葡萄、醋是酸的;辣椒是辣的;盐是咸的;苦瓜、药片是苦的„„再如:可以画表情;画颜色;做各种各样的瓶子。
三、学生作业,教师辅导:
把自己一种难忘的生活体会,其中包含的酸甜苦辣不同味道,通过抽象的线条、颜色和形状表现出来。
第6课:得奖了
课时:1课时
课堂类型:造型 表现 教学目标:
1、通过运用各种材料的设计制作,体验材料造型的美感,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动手能力。
2、通过情境教学,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激励学生勇于探索,积极进取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1、奖杯的设计制作方法。
2、奖杯的外形变化和大胆的想象力。教具学具:制作奖杯的各种材料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检查学生用具准备情况
二、讲授新课:
1、导入:(播放一段录像)中国奥运健儿得奖的片段情景,提出问题(1)这是一个什么场景?(2)奖杯代表了什么?
2、引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给自己的未来设计一个奖杯,并把他奖给未来的自己好不好!
3、学习设计:现在请大家来想一想,喜欢给自己颁一个什么样的奖杯,想不想自己动手给自己设计一个有自己的想法,与众不同的奖杯呢?
4、分析奖杯的特点:奖杯一般由主体和基座组成,主体的材料和外形很多,我们来欣赏几种不同的奖杯(看书上的照片和作品)除了外形不同,材料也很多,有金属、石头还有玻璃的。现在同学们能不能巧妙运用手中的材料,做一个漂亮的奖杯呢?
5、示范最简单的奖杯启发阶段:其实主体可以设计出诸多不同的造型来。如:把瓶子进行各种分解、切割成新的形象。
三、学生制作,教师辅导:利用手中的材料制作有自己独特创意的奖杯。
第7课:孔 雀 翩 翩
课时:1课时
课堂类型:造型 表现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用各种材料制作美丽的孔雀。
2、学习制作简单的立体及半立体构成制品,培养动手动脑能力。
3、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与耐心细致的学习习惯。教学重难点:
1、掌握立体及半立体孔雀的制作方法。
2、孔雀的装饰及立体孔雀的制作。
教具学具:剪刀、胶水、彩色卡纸、挂历、糖果纸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检查学生用具准备情况:
二、讲授新课:
1、导入:配乐欣赏孔雀的录像图片,说说看孔雀的特点及你最喜欢孔雀的哪一部分。
2、新授:
(1)揭示课题《孔雀翩翩》
师:小朋友,我们都知道孔雀最美丽的地方是那一身的羽毛,特别是开屏以后。那谁来说说看,它羽毛美丽的原因?(色彩鲜艳、纹样丰富且有对称美)
(2)探索研究:看课本中孔雀形象
问题一:每一只孔雀采用了什么不同的材料?
问题二:立体孔雀头部和身体的制作方法及和半立体孔雀的区别。问题三:老师在羽毛纹样上是怎样处理的?(对称或自由的图案)
总结:师把小朋友的意见总结,并示范一种立体孔雀的折法供学生参考。
三、学生制作,教师辅导:用多种材料做一个立体或半立体的孔雀。
四、总结评价
说一说:小朋友谈谈欣赏完孔雀乐园的感受,并说说哪个小朋友的作品最吸引人,为什么?
第8课:叶子上的小“血管”
课时:1课时
课堂类型:造型 表现 教学目标:
1、观察叶子的外形以及叶脉的造型,能够说出叶脉生长的规律。
2、选择你最喜欢的一片叶子,将它画下来,着重表现美丽的叶脉。
3、说说自己对叶脉的感受,并将他画下来。教学重难点:感受叶脉的美,表现叶脉的美。教具学具:叶子、白纸、彩笔、剪刀、丝带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讲授新课:
1、引导阶段
学生展示收集到的叶子,说说是在哪收集的,是什么植物的叶子? 摸一摸手中的叶子,你发现了什么? 引导学生对着光仔细观察叶子.你看到什么?想像他们像什么?
2、发展阶段
学生观察手中的叶子:叶脉的生长有什么规律?
师:根据叶脉的生长规律,你准备用什么工具来表现叶脉(1)先画主叶脉
(2)画叶子的外轮廓(3)刻画其他叶脉
三、学生作业,教师辅导
第9课:漂亮的花边
课时:2课时
课堂类型:设计 应用 造型 表现 教学目标:
1、了解二方连续图案及单独纹样图案。
2、学习基本的二方连续图案制作方法。教学重难点:如何制作二方连续作品。
教具学具:绘画工具、橡皮泥、彩纸、剪刀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讲授新课:
1、导入:小丽要参加演唱比赛,让我帮忙设计她的演唱服,同学们,你们能帮她这个忙吗?试着设计了几种样式看看。(出示花边:领子上、腰部、裙摆和袖子上的花边)
2、欣赏作品,了解花边 比较:
(1)带花边的瓷器图片和不带花边的瓷器图片(2)带花边的建筑物和不带花边的建筑物(3)带花边的房间和不带花边的房间
教师小结:古时候的人们就知道用花边来装饰周围的物品
3、寻找生活中的花边
小结:花边无处不在,正因为有了花边的装饰,使很多东西都变得漂亮、精致。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美丽的花边》。
4、欣赏花边:边欣赏边思考,这条花边的单独纹样和排列规律。
5、花边的制作方法:
(1)橡皮泥制作的花边;(2)布粘的方法;(3)印模的方法;(4)剪纸的方法。
三、学生作业,教师辅导
四、小结:表扬优秀作业
第10课:奇妙的脚印
课时:1课时
课堂类型:造型 表现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根据人的脚印和动物的脚印,想象出各种形象。
2、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形象思维的能力。教学重难点:
1、培养学生从具现到形象的再创造的能力。
2、学生想象力的创新。
教具学具:彩笔、彩纸、剪刀、双面胶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讲授新课:
1、导入:
说出动物脚印的样子。比一比谁说出最多种动物脚印的样子。
2、出示课题——奇妙的脚印
3、观察了解各种动物的脚印,师生讨论脚印的模样
欣赏课本,让学生了解一些动物的脚印并让学生说出为什么其他的小朋友会有这样的想法。
师小结: 我们感受大千世界的美丽,就别忽略了他的每一件馈增,哪怕是一个小小的脚印。这小小的脚印能为小朋友们带来许许多多的想象力,我们可以从它的外形,特征来展开丰富的想象。
4、探究如何将各种脚印展开奇妙的想象:每个学生将他对某种动物的脚印有什么样的想法说出来(先考虑你对哪种动物的脚印比较熟悉,可以先从它的形状打开思路。如圆形,半圆形,不规则形等去展开想象。)
三、学生作画,教师辅导
引导学生独立绘画自己最喜欢的脚印,并将普通的脚印通过你的大胆与丰富的想象将它变成一副精美的图画。完成作业的手法可以多样,但以绘画为主。
四、展示作业,总结评价。
第11课:蔬果变变
课时:1课时
课堂类型:造型 表现 教学目标:
1、利用当地各种蔬菜、瓜果,制作各种动物。
2、发展学生的塑造能力及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教学重难点:
1、利用各种蔬果进行造型。
2、利用蔬果的形状和色彩进行设计。
教具学具:小刀、垫板、各种蔬菜、瓜果、牙签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讲授新课:
1、导入:小朋友,你们看,这些小动作可爱吗?你能看出它们是些什么动物吗?分别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
小结:这些小动物都是教师用各种蔬菜、瓜果经过想象加工制作成的。今天,你们大家也一起来把自己带来的蔬菜变成小动物,好吗?
2、示范讲解制作方法: 师示范制作小金鱼:A 用梨做身子。B 将小西红柿用牙签插入做眼睛。C 胡萝卜切块做嘴。D 芹菜叶做尾巴。
3、组织讨论,激发思维:
讨论,尽可能不改变或少改变本来的形状充分利用它的形状和色彩来设计小动物。你们准备用什么蔬果制作什么小动物呢?
三、学生制作,教师辅导:
1、要求切蔬果时要注意用刀安全。
2、团结合作,共同完成。
3、师巡回指导,帮助有困难的学生。
四、学生作品赏析:
1、将学生作品放在“动物园”里,组织学生参观。
2、讨论:“你最喜欢哪个小动物,为什么?”
第12课:小鸟的家
课时:1课时
课堂类型:造型 表现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运用橡皮泥、色纸表现小鸟和鸟窝的形象,提高学生立体造型的能力。
2、培养学生对保护鸟类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小鸟、鸟窝的造型和制作(有变化、有创意)。教具学具:橡皮泥、色纸、手工工具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教授新课:
1、引导阶段
(1)导入:播放鸟类活动的光盘进入教学,引导学生欣赏、问答。(2)请同学们说说小鸟的模样和它们的家是什么样子?揭示课题。
2、发展阶段
(1)引导学生运用捏、搓、按、折、撕等方法试着塑造成圆形、椭圆形、立方体或长方形然后设计小鸟和它们的家。
(2)引导学生搓成不同的线,捏或用纸折成各种点、圆和立方体、长方体形象进行组合。如制作鸟窝时,可制作圆形、方形或椭圆形等外形并可以夸张其长短和粗细,还可以装饰小花纹使制作的鸟窝更有新意。
三、收拾与整理并总结今天所学的内容,还要提倡同学们要保护鸟类不能去伤害它。
第13课:故事画
课时:2课时
课堂类型:造型 表现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尝试把自己喜欢的一个故事通过一个或多个画面表现出来。
2、在描画中,能运用合理的构图、丰富的想象,把故事的内容表现得生动、有趣。
教学重难点:
故事的表现。构图的合理性,画面的生动性、趣味性。教具学具:谚语故事、故事画、绘画工具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讲授新课:
1、导入阶段:
老师:请几位同学讲讲自己熟悉的或自己喜欢的故事。(引出课题)故事画
2、发展阶段
(1)动画片段欣赏:
(2)教学示范:老师讲一个故事并出示本故事的画面。
(3)教材范例欣赏:欣赏同龄人的作品,有单幅画、有组画,题材较多。
三、学生作画,教师辅导:学生可以选择中国谚语故事,也可以选择自己编故事或根据自己的经历编一幅或一组故事画。
表现方法:可先画故事的主体再添画背景,然后写上故事的内容。
四、小结:表扬优秀作业
第14课:我们班级的标志
课时:2课时
课堂类型:造型 表现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看一看、认一认各种图形标志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所起的不同作用
2、让学生对标志有所认识,知道一些常见标志,能简单说说图形标志所具有的一些特点。
教学重难点:使学生了解图形标志具有的直观、简明、易懂、易记的特征。教具学具:绘画工具、手工制作工具、彩纸及自备材料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讲授新课:
1、导入:让我们一起来夸夸我们的班级,说说我们班有哪些突出的优点有哪些成绩?
2、新授:
师提问:“你觉得最能代表我们班的是什么?”
3、定义:我们把这种代表我们班级的图案叫班级标志。
4、作品赏析(1)引导学生从标志的形状、图案、意义来分析它们采用了哪些设计方法。(2)师:刚才我们一起设计的标志到底好不好,是不是适合,有没有其它设计方法了呢?带着这些问题,让我们一起去欣赏一下设计师们设计的各种标志吧,看看它们是怎样来推销自我形象的。
小结:(1)简洁,许多标志都用了几何形来概括;(2)易懂,一看就明白它是什么意思;(3)美观,具有艺术性。
三、学生作业,教师辅导:
四、作业评价:说说你是怎么设想的,标志的意义是什么。
五、小结:表扬优秀作业
第15课:变了样
课时:2课时
课堂类型:造型 表现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爱祖国爱家乡的思想情操,了解家乡或城市的发展历史。
2、发展学生观察、记忆的形象思维能力与绘画造型能力,画乡村或城市的各种变化。
教学重难点:
画乡村或城市的各种变化。表现家乡楼房建筑的特点。教具学具:彩纸、图画纸、彩笔、蜡笔、剪刀、胶水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讲授新课:
1、导入:你了解家乡的历史吗?以前家乡的面貌是什么样子,让我们通过图片来了解家乡的模样。
2、新授:
(1)让同学来说说以前家乡的样子。
(2)师:通过改革开放,我们家乡发生的很大的变化。让同学来说说家乡的变化。
(3)通过图片来了解家乡的变化。
(4)欣赏用不同方法描绘家乡景物的图片。
(5)引导学生利用所带家乡景物的图片进行拼贴。
三、学生作业,教师辅导:剪拼图片中的建筑物或用画的建筑物粘贴
四、小结:表扬优秀作业
第16课:我心中的老师
课时:2课时
课堂类型:造型 表现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回忆生活中的形象。
2、指导学生创作一幅《我心中的老师》的绘画。
3、通过绘画,联系师生之间的感情,培养师爱生,生敬师的良好师生关系。教学重难点:表现我的老师,生动表现“心中”的老师的形象。教具学具: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讲授新课:
1、引导阶段:教师出示一幅学生的作品,启发学生看看、说说画上表现的人物是什么职业,为什么?
2、发展阶段:小组交流“我心中的老师”是什么样的?
3、画面交流:教师运用准备好的画面让学生来搭配以下“哪个老师的形象搭配哪种背景合适,为什么?”让学生说一说,是否发现背景不同可以反映教师的科目的区别,不同的表情能否表现人物的情绪、状态。
4、分析范画:“老师,我喜欢这样的您,最害怕。。”让学生谈谈那个同学为什么这样画,鼓励孩子画出自己心中的老师,写出给老师的心里话。
三、学生作业,教师辅导:
四、小结:表扬优秀作业
第17课:会爬的玩具
课时:1课时
课堂类型:设计 应用 造型 表现 教学目标:
1、利用废旧材料,设计制作会爬的玩具。
2、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能力和协作精神。教学重难点:
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动手实践的能力。如何种使玩具爬起来。教具学具:旧挂历纸、包装纸、彩笔、剪刀、胶、彩纸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讲授新课:
1、导入:出示会爬的玩具,同学们仔细观察和思考,和我们以前制作的有什么不同?
2、新授:
师:我们的小玩具会爬,可是它为什么会爬呢,还有什么其他的方法让小玩具爬起来么?示范说明集中会爬的玩具的具体方法和步骤。
师:通过同学们的观察,大家发现了,要玩具爬动,必须是腹部贴地挪动身体。而我们今天制作会爬的玩具的小秘密是什么呢?
三、布置作业:我们已经知道制作会爬的玩具的方法,想不想马上动手制作玩具吗?拿出你们的材料,开动自己聪明的脑筋,做出一个和其他人不一样的会爬的玩具。
四、学生制作,教师辅导
第18课:电脑美术
课时:1课时
课堂类型:设计 应用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掌握画图程序上菜单的功能及画图工具的使用。
2、指导学生运用画图程序上的绘画工具进行绘画、复制、粘贴和翻转。美术的兴趣和热情。教学重难点:
学生在掌握运用复制和粘贴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运用翻转的功能进行花边图案的设计与制作。利用矩形、椭圆形、线形等工具进行花边图案的创作设计。
教具学具:电脑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组织学生有秩序地进入电脑室,并稳定好学生情绪准备上课。
二、讲授新课:
1、引导过程
(1)师通过电脑屏幕引导学生巩固认识画图程序窗口。(2)师打开有关花边的电脑美术优秀作品让学生欣赏
学生思考:这些图案有什么特点?是运用了菜单栏中的哪项功能制作出来的?
(3)复习排列与重复的知识内容。
2、发展过程:(1)分析与讲解(2)欣赏与思考:
(3)师通过电脑屏幕向学生展示一幅花边图案,并提问:这组花边图案还有其它的排列方式吗?
(4)请学生看书说说翻转后形成新的单独图案是如何继续制作花边图案的?
(5)学生归纳步骤:
打开画图程序。(开始—程序—附件—画图)。打开工具箱的各种工具画出一个形象后上色,并打开编辑进行复制、粘贴、翻转、变化和排列。
三、布置作业:让学生利用复制、粘贴、变化和翻转制作一副独特、有趣的花边图案。鼓励学生大胆、自由地创作和绘制。
四、学生操作,教师辅导:
第19课:娃娃家
课时:1课时
课堂类型:综合 探索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欣赏了解家居和家具的造型美。
2、引导学生利用各自准备的材料来设计制作家居模型。教学重难点:
设计家居模型、制作家具。如何根据收集的材料设计制作家具。教具学具:小纸盒、彩纸、绒布、剪刀、胶、家居图片、家具照片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讲授新课:
1、引导阶段:让学生欣赏各种家居室内布置、欣赏各种家具的造型美。
2、发展阶段:
(1)引导学生议一议玩娃娃家,里面要有什么家具?如何摆放家具?(2)小组讨论,谁来设计房间的家居布置?谁来制作什么家具?用什么材料
(3)老师示范如何运用大纸盒做大衣橱(4)启发引导学生根据家具的特征来选择材料,进行设计加工要求同学既分工又合作,大胆地创新设计出与众不同的家具和家居安排,又要把家设计温馨可爱,让家人喜欢聚在家里。
三、学生制作,教师辅导
四、小结:表扬优秀作业
第20课:认识图形标志
课时:1课时
课堂类型:欣赏 探索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认识图形标志,懂得一些图形标志的含义。
2、学会理解和应用图形标志,并在生活中加以应用。教学重难点:读懂并理解图形标志的含义。教具学具:各种图形标志、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讲授新课:
1、导入:我们在一些公共场合里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呢,下面请大家跟着老师,一起来迎接它们„„(出示一些简单的图形,询问学生它的意思是什么?)
小结:不允许吸烟和水不能饮用的结论。
2、新授:
(1)师:同学们,它们在公共场合中它就有了特殊的含义,这样的图形我们称它为图形标志。导出课题:认识图形标志
(2)作品赏析
三、学生汇报自己收集到的图形标志,对课本中的图形标志进行补充说明。通过小组评比的方法,对图形标志进一步的了解。
图形标志包含好多方面,现在请小朋友们来介绍自己在课前去找寻的图形标志好朋友,告诉大家,你是从什么地方找到它的,这个标志出现的时候,我们应该做些什么,不能做什么?
第二篇:新人美版二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课题1:《会变的线条》
学习领域:造型表现 课时:1 教学目标:
1.初步感受不同种线条带给人的美感,培养学生的造型能力。2.能用不同种线条组织一幅画面,表现出一定的美感。3.通过对作品的观察、比较,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教学重点:初步感受、体验艺术作品中线的美感。教学难点:如何运用不同线条表现美感。课前准备:课件、黑色水笔、彩色卡纸 学习用品:彩笔、记号笔
一、初步感知
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请看老师手中有条静止的丝带,它是垂直的,现在老师开始挥舞它,你观察到它有什么变化?引出课题——《会变的线条》
二、情景创设
讨论探究:
1、师:让我们走进线条王国,来复习各种线条。请你说出认识的线条的名称吧!(课件出示直线,虚线,曲线,蜗牛线,交叉线,螺旋线,折线,回字线,波浪线„„.)
(线条王国)
2、师:生活中的线条也无处不在,请你看看这两幅图中有什么线,并用小手跟着画一画。
3、(课件出示建筑中的房顶图)师:请你来找一找其中的线条有哪些?(点击课件演示曲线,交叉线。)
4、(课件出示跨江大桥图片)师:请你在来找找这幅图片中的线条?(点击演示出曲线,折线。)
5、(课件出示四幅美术作品)师:请你和同桌或小组成员讨论一下:你最喜欢的作品是那一幅?画中都有哪些线条?
6、师:通过对四幅作品的观察分析,我们得出了黑白,粗细,长短,多少,丰富等规律。(并用课件的形式展现出来)
7、师:通过对这些作品的观察分析,我们总结出了美的法则:黑白,粗细,长短,多少,丰富,变化(课件演示出线条装饰的规律)
三、知识扩展
创作实践
1、师:小鱼和它的一群朋友也想加入线条相册,可是它们没有漂亮的线条外衣,请你来帮忙。和周围的同学们讨论一下:你想给谁装饰漂亮的线条,并且说说想用哪些有趣的形象和线条。(课件出示需要装饰的形象)
2、师:请谈谈你的创作设想吧!看看小朋友是怎么想的。(课件演示线条作品)
四、1、布置作业:选择你喜欢的形象用漂亮的会变的线条来装饰它。
2、学生创作教师指导.3、(讲评作业)师:请你参考美的法则来看看谁的作品更漂亮一些,为你喜欢的作品画上对勾。(课件出示美的法则)
4、请同学选5幅最漂亮的作品入选精品屋,并且请其中的个别同学介绍自己的作品创意。
六、小结。师:小朋友,用我们手中的奇妙线条来装饰多彩的生活吧!
课题2:雄伟的塔
教学内容与目标
知识:通过欣赏学习,能够比较、分析、描述塔的特征,并且能够设计塔的外形,进行简单的装饰。
能力:通过讨论,探究塔的结构及特征,研究表现方法。情意:培养创造能力,了解塔的知识,培养爱国意识。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把自己见过的塔画下来,或设计一座既漂亮又有新意的塔。难点:根据塔的特点,设计新颖,有新意。学习材料:
各种塔的资料、图片、电脑课件等。教学过程:
一、调查了解:
1、塔的历史发展。
2、我们周围有什么样的塔。
(教学意图: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养成善于观察生活的习惯,以及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二、欣赏感受:
1、相互欣赏课前收集的各种塔的图片。
2、欣赏书中各种塔的图片:(可以用课件)(1)、学生思考问题: 塔由几部分构成? 这几种他有什么不同之处? 你喜欢什么样的塔?为什么?
(2)、我们大家一起看世界上的名塔。思考:书中展示了什么塔的图片? 三座塔分别建造在什么时间? 三座塔各有什么不同?
三座塔分别是用什么材料建造的? 你看后有什么感受?
(教学意图:通过大量的图片欣赏,让学生了解不同塔的结构和材质,各种塔的造型;通过观察比较,认识塔的不同之处。并感受不同风格的美感。从而为下一步创作塔的造型打下一个基础。)
三、探讨研究:
1、研究一下塔的表现方法:
如果你现在就是一个小小的设计师,你准备设计一个什么样的塔?
教师提示:(1)、先画什么?再画什么?(2)、怎样让塔更美观?
(3)、可以在什么上画?用什么方法?
(教学意图:欣赏童稚的学生作品,贴近学生的情感体验。肯定学生的不同的绘画步骤,主要表扬表现形式丰富,思路有创作的学生。)
四、实践创作:
1、作业要求:可以表现生活中的塔,也可以自己设计一个造型新颖的塔。要求构思独特,构图饱满,形象生动,色彩艳丽。
2、学生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教学意图:鼓励学生大胆观察、联想、创造,让学生感受创作的乐趣。)
五、展评学生作品。
1、引导学生在构思、构图和色彩等方面进行欣赏评价。
2、谈谈创作感受。
(教学意图:培养学生欣赏作品的能力,感受创作的乐趣。)
课题3:捏泥巴
知识技能目标
1.在学习活动中,探究各种泥器物的制作方法,体验泥的特性,感受捏泥给我们带来的乐趣。
2.通过捏泥巴、玩泥巴,了解祖国古今的陶艺作品,激发创作欲望。情感态度目标
通过对玩泥过程知识及技巧的探索,培养学生[此文转于斐斐课件园 FFKJ.Net]的观察能力、审美能力、动手能力及创作能力。重点:学习简单的陶艺制作方法,体会中国陶艺的历史文化。难点:小器皿的捏制方法及造型设计。
陶泥、简单工具、多媒体课件。学具陶泥、简单工具、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创设情景,激趣导人
捏泥巴是很多同学喜欢玩的游戏,弄一些土,再打来一小杯水,用水和着土,等到软硬适中,就成了泥巴。今天,我们就来感受捏泥巴的乐趣。板书课题:捏泥巴
二、师生探讨、表现创新
(一)、欣赏原始时代的陶艺作品。
1、这些器物的造型让你想到了什么?你知道它们分别是做什么用的吗?
2、哪个部位的造型让你觉得非常新鲜有趣?
3、古代的先人们是用什么方法塑造的?(二)组织学生交流
1、看到这些奇妙的艺术品,你忽然想到什么样的造型?
2、这些造型是受到了生活中哪些东西的启发?变形方法:压、搓、揉、捏。
造型方法:手捏法、盘条法、板泥法.1、试一试:可以用哪些方法捏制成不同的形状? 比较浅的器物怎样捏?比较深的器物怎样捏?
2、运用所学方法,结合自己想象,捏一件小器物。
三、展示交流、多元评价
展示学生作品。引导学生展示、评价。
四、归纳拓 展,审美升华.捏泥巴儿歌
一块泥巴,朴实无华。寄与真情,用心捏它。父母双亲,勤劳伟大。捏成你们,献我心花。捏一我来,捏一个他。天真无邪,快快长大。秦砖汉瓦,盖成大厦。捏之成形,建设国家。巍巍长城,江山横跨。捏之成形,保我华夏。两岸人民,本是一家。捏个船儿,跨越海峡。捏个希望,笑笑哈哈。快乐成长,建我中华。
课题4:小扇子 教学内容与目标
1、显性内容与目标
应知:简单了解有关扇子的文化、种类及欣赏价值,尝试使用多种材料来制作小扇子。培养学生注意观察生活,进而创造出形状各异、图案不同、可以在不同场合使用的小扇子。
应会:能用各种不同的制作方法,制作出材料不同、外形各异、美观的小扇子。作品体现出实用性、观赏性。
2、隐性内容与目标
在学习和了解有关扇子的文化、种类及欣赏价值中,激发学生热爱中国传统艺术的情感及对生活的热爱,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通过教学活动,学习与人交往与合作,增加同学之间的亲和力,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设计思想,勇于展示自己的个性。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初步了解扇子的文化,学习小扇子的设计与制作。难点:小扇子的构思设计,不同材料的选择利用。
三、学习材料
课件、具有典型特征的扇子、剪刀、胶水、纸及各种废弃物、彩笔、颜料等。
四、教学设计
1、组织教学
2、新授课
(1)请学生们欣赏有关扇子的信息以及自己带来的形状各异、不同材质的扇子。
(2)引导交流扇子的有关知识,欣赏课本中不同的扇子。
提出问题:
书中有两幅纸扇的制作步骤图,谁能一看就会,可以再小组里给同学演示一下。
(4)请学生简述制作过程。(5)学生和老师共同谈学习体会。
按现在的学习方法制作出来的扇子和别人的是一样的。你怎样才能制作出来一个与众不同而又漂亮的扇子?
3、学生作业 作业要求:
(1)制作一把与众不同的扇子。(2)可以合作完成,也可以独立完成。(3)要尽量充分地利用材料减少浪费。
4、小结
(1)组织学生讲评。
(2)提示学生在平时生活中多注意观察、收集,做生活中的有心人。
课题5:漂亮的小钟表
教学目标:
1﹑了解时钟的基本结构,并能运用造型元素进行时钟的造型设计与装饰。
2﹑通过钟表的设计与制作,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设计与制作能力。
3﹑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美化生活的人文情感,养成细致认真的观察习惯,并使学生感受时钟与生活﹑ 时间与学习的密切关系。教学重点:抓住时钟的基本结构进行想像与设计制作。教学难点:如何巧用材料以及对表盘的设计。
教学准备:课件、废弃的食品盒子、废挂历纸、图钉以及钟表等。教学过程:
(一)巧用谜语,导入新课。
1﹑谜语:小小圆形运动场,三个选手比赛忙,跑的路程分长短,最后时间一个样。—— 谜底 钟表
2、导入课题:《漂亮的小钟表》
(设计意图:用猜谜语的形式导入新课,符合二年级学生好奇的心理特点,调动学生的兴趣与激情。)
(二)感知引导,探究学习。
1、欣赏各种钟表,了解钟表的构造,拓宽学生的认知空间 ﹙1﹚欣赏古代的计时器
师:我们的生活离不开钟表,但是,古时候没有钟表,古人又是怎么知道时间的呢?
<课件:古代计时器图(日晷、水运仪象台)> ﹙2﹚欣赏生活中的钟表(各种形状的小钟表)
师:随着人类的发展,科技的进步,钟表的造型和功能越来越完美。<课件:现代钟表图(各种造型的小钟表)> 哪个钟表你最喜欢?能说一说理由吗? [ 引导从造型和色彩上分析 ] ——米老鼠外形的、方形、三角形、…… ﹙3﹚总结钟表的组成部分
师:这么多各式各样的钟表,它们都有哪几个重要部分组成的呢?(观察资料中的各种钟表)
——都有钟面(表盘)、表针(时针﹑分针﹑秒针)﹑十二个数字(表符)。
(设计意图:学生的讨论、观察是了解钟表的有效方法。在教师的循循善诱中,学生学会对钟表的造型进行分析。学生对钟表的传统文化知识也有所了解,认识到传统钟表文化的魅力。)
2、了解钟表制作方法,启发学生思维。
师:同学们,古代的计时器是那么的神奇,而现代的钟表更是多姿多彩,花样繁多。接下来来欣赏我们小伙伴设计的小钟表吧,你们看:
(1)、欣赏一组学生作品
他们用什么材料做的呢?你觉得哪个地方做的最巧妙? 分析材料的选择和制作方法:
(设计意图:作品中有的是用废弃的一次性口杯制作的,有的是用旧挂历纸制作的,目的是引导学生充分地利用身边的废旧物和多种材料设计、制作小钟表。这些钟表图片和学生的作品,也可以是帮助学生在设计、制作过程中开阔思路。)﹙2﹚、思考:
(1)你想设计一个什么样的小钟表?
(2)找一找,有适合做钟面材料的面朋友、有适合做表针材料的线朋友、有适合做表符材料的点朋友?如何巧用材料?(小组成员之间相互讨论。)
(设计意图:选择适合的材料,是制作的重要前提。通过作品制作方法及制作材料分析,提高学生对媒材的感知力,培养其动手之前先动脑的良好设计习惯。学生的设计理念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充分思考,想象的时间。)
﹙3﹚、出示教师范作:(将范作发给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探究活动。)
师:请同学们看一看、拆一拆、说一说,仔细研究一下,制作小钟表需要几个步骤? 步骤一:制作钟面。步骤二:制作表符。步骤三:制作表针。步骤四:添加装饰。(设计意图:实践出真知,通过亲身体验所获得的知识与技能,会更加长久和牢固。同时培养了学生自学和自主探究的能力。)
(三)、创作表现、展示评价。
1﹑师:我们欣赏了大设计师们的作品,还有老师亲手制作的钟表,老师发现有很多同学们都坐不住了,是不是也想当一回小设计师?自己亲手设计、制作一个独特新颖的钟表呢? 出示作业要求
下面就请同学们都来当小设计师,以最快的速度为钟表店设计制作一个精美的钟表!看看谁的钟表造型最别致,色彩最艳丽,创意最独特。
2、作品展示。
3、学生自评、互评、教师评价:
教师评价:同学们,老师非常高兴,因为老师发现我们班的同学们不仅是小艺术家,能制作出这么漂亮的钟表,而且还是小评价家,对其他同学的作品评价也很到位,你们的表现真棒。教学总结:同学们,“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让我们感谢漂亮的钟,做一个珍惜时间的好孩子吧。
(设计意图:作业展示是促进学生相互交流的重要渠道。通过对作品的自评、互评,使学生直观地感受到自我被认可,同时提高学生对于作品的鉴赏能力,体验到美术学习所带来的无穷乐趣。)
课题6 下雨了
教学目标:
1、利用色彩、粗细、疏密、节奏不同的点、线及细小的形状、创造性地表现不同的雨及雨中的情景。
2、尝试体验下雨给人与动物带来的不同感受。
3、锻炼学生以动作、线条再现情景的能力。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回忆下雨的情景,感受人间亲情、友情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教学难点:
用色彩、粗细、疏密、节奏不同的点、线及细小的形状、创造性地表现不同的雨,表达自己不同的感受。教具准备:
雨的诗歌、〈小雨沙沙〉歌曲磁带、学生范作。教学过程(本文来自优秀教育资源网斐.斐.课.件.园):
一、儿童歌曲〈小雨沙沙〉导入。
学生跟着乐曲边唱边做动作(一年级音乐课已教过这首歌)
二、引导学生讨论歌曲里面下雨了种子会怎么样?
三、欣赏儿童诗歌《下雨了》,说说小动物们下雨了怎样躲雨。
师朗诵:
下雨了!
下雨了!下雨了!小蚂蚁躲在大蘑菇下,它说,蘑菇就是他的伞。
下雨了!下雨了!
小青蛙躲在大荷叶下,它说,荷叶就是它的伞。
下雨了!下雨了!
小虫躲在大树下,它说,树叶就是它的伞。
下雨了!下雨了!
小弟弟快过来,让我为你撑起一把小伞。
四、引导学生回忆下雨时的情景。(小组讨论交流)
1、自然界的变化。
2、人怎样躲雨。
3、下雨给你带来什么感受。
五、雨中情景模仿表演。(个别学生上台表演)
六、欣赏一组表现雨中情景的画。
1、书本中的插图。
2、优秀学生范画。
七、同桌讨论怎样画雨中情景。
八、集体交流。
九、学生作业。(自选绘画材料,运用多种方法表现。)
十、作业展示、评比。
十一、课堂小结。
课题7 百变团花
教学内容与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团花的基本特点及设计制作方法 2.过程与方法
指导学生制作团花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感知思考,探索及发散思维的能力以及提高学生动手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
提高欣赏及学习制作团花的方法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以及对于美术学习活动的兴趣。教学重难点
重点:团花的特点及设计制作方法
难点:纹样的设计、剪纸语言及镂空的面积大小 教学材料准备
教师:课件、实物投影、剪刀、示范作品、正方形彩纸 学生:正方形彩色纸、剪刀、胶水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检查工具,稳定情绪。1.欣赏引入,出示团花作品(2分钟)
a大家看,我今天带来了什么?
b对,这就叫团花。它的外形以圆形为主,里面有很多重复的花纹。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剪《百变团花》。将我们黑板上的花瓶上边贴满团花吧。
比比看,谁剪出的团花漂亮!
那,要剪出漂亮的团花需要认真的学习,老师将这张团花作为奖品赠送给既遵守纪律又认真学习的同学。2.团花折剪方法
师:你们想不想要这个奖品呢?那就跟老师一步一步来学习团花的折法剪法。
第一步:准备好正方形的纸。没有正方形的纸怎么办?想一想,怎样做就能得到正方形的纸。课件出示折法步骤图,老师示范。第二步:折法关
正方纸准备好之后,请跟着老师一起来学习团花的折纸。(3分钟)
教师提示:注意中心点,开口与闭口。教师带领大家总结折法步骤
第三步:剪法关(5分钟)
课件出示剪法图示,并让学生根据教师剪好的图样小组研究剪团花的方法。
a剪外形,或剪圆(强调剪圆的方法:圆弧形,)b剪里面的花纹。
教师强调注意:让学生试一试。有些同学剪散了,是什么问题?(没有找准中心点,中心点在不能打开的那个尖角上。)剪花纹的时候上下不能剪到头,左右不能剪到头。
第四步:对比思考,怎样剪出的团花纹样最好看?(3分钟)师:很好,现在大家都能剪出团花来了。不过有的非常漂亮,有的却不那么好看。这是怎么回事儿喃?
1.出示两幅图片对比,漂亮的和不好看的有什么不同? a花纹层数多的漂亮; b花纹样式多的漂亮; c花纹镂空有大小变化的好看;
2.打开书看看你找到了什么花纹?教师举例心形。b.怎样让团花有大小变化,才能够层数多呢? 教师示范讲解可以多画几层,画时注意大小。
二、学生实践操作练习
1、总结(2分钟)
师:到现在为止,你们学会剪团花了吗?
2、难点: a注意找准中心点,中心点在不能打开的那个尖角上。b剪花纹的时候上下不能剪到头,左右不能剪到头。
三、练习:
师:将你剪好的团花贴在黑板上的花瓶上边。作业要求:
1.先折一折再选画花纹
2.剪几朵花纹丰富,大小、层数有变化的团花。
四、展示评价:
1、互评说说你最喜欢谁的,为什么?
2、拓展提高
团花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在生活中的用途还真不少呢!不仅可以装饰窗子,还可以用在邮票上、婚礼上、杯子上...同学们回家可以多加练习。
课题8摆花样
教学目标:
知道有规律的排列组合会使普通造型更具有艺术美感,会有选择地将不同形状、颜色的物体进行排列,组合出自己想表现的图形。通过造型活动,丰富学生视觉与触觉的感受,并激发学生的创作积极性,鼓励大胆创新。并为学生创造合作学习的机会,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
认识、发现身边的日常用品等各种物象的外形、色彩特点,利用这些物体排列组合出自己喜欢的图形。
教学难点:有选择地利用物体的形与色进行排列组合。
教学准备:
各种自然物(水果、花生、豆子、花、树叶、石子等)
教学过程:
一、教师情景导入: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些礼品,你们高兴吗?出示礼品:
问:你们看这是什么?他们这样呆在这里很乱,谁能上来摆一摆。让他们呆得更舒服一些,也更漂亮一些?
在我们生活中,有许多物品都是这样,随意放就很乱,动手摆一摆就美观。不信,你们看(课件)。
二、欣赏课件里的摆花样。
三、、教师出示课题——摆花样。并请学生为老师摆一组花样作为礼物(要求是:可以用材料袋里的材料,也可以用你铅笔盒里的所有用具来摆)
织一个小比赛。要求:可以用你自己带的东西也可以用“百宝箱”里的用具设计拼摆一个美丽的花样,看谁摆的最漂亮。
四、欣赏评述:自由的互相欣赏,评出自己认为最漂亮的花样。
教师展示优秀作品并启发思维:
生活中还有哪些物品可以用来摆花样?课下可以试一试。
课题9.我们身边的痕迹
一、教学目的:
1、认知目标:能够发现、采集不同肌理的材料,并利用材料进行简单的再创作。
2、能力目标:学会观察和体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的表现力。
3、情感目标: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美,提高审美素养。使学生体会到美术活动所带来的乐趣。
二、教学重点、难点:
1、在生活中发现并采集不同材质的肌理,并能产生丰富的联想。
2、拓印方法的掌握。
三、教学准备:
多媒体设备、实物投影仪、范画、油画棒、凹凸不平的物品。
四、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激发兴趣。
1、教师为学生变魔术,把一张白纸变出美丽的图案。学生观察分析老师是怎样变出来的,得出结论:纸的下面有带花纹的、凹凸不平的物品。
2、教师请学生用手触摸物品的表面,感受物体表面的凹凸不平。
3、教师总结魔术的奥秘,表面凹凸不平的物品,用笔划画就能把它印下来,这个魔术的名字就叫“拓印”,引出课题。
(二)、亲身体验,探究方法。
1、探究活动一:摸一摸,找一找。
(1)让学生摸一摸、找一找,身边有什么物品是凹凸不平的?说一说是怎样发现的。
(2)学生交流、汇报发现的可以拓印的物品。
2、探究活动二:试一试,印一印。
让学生用拓印的方法把这些物品的痕迹印下来。学生动手进行实践,探究拓印的的方法与技巧。
3、探究活动三:看一看,想一想。
欣赏学生拓印的作品。教师提问:在拓印的过程中你们发现什么问题了吗?学生发现并提出问题,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出现问题的原因,学生交流、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师生共同总结出拓印的方法。
4、探究活动四:找一找,印一印,说一说。
(1)请学生再找一找在教室里可以采集到哪些痕迹?学生观察、汇报。(2)让学生拿着纸和笔下地去采集教室里的痕迹,教师对学生提出纪律要求和时间要求。
(3)学生展示、介绍自己采集的痕迹。
(4)教师提问学生:当你采集完这些痕迹,心中有什么感受?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感受。
(三)、欣赏感受,拓展思维。
1、教师出示几幅在家里采集的痕迹请学生欣赏,提问学生:除了教室、家里,生活中还有哪些痕迹可以采集?
2、学生观察思考、讨论汇报生活中可以采集的痕迹。
3、教师利用课件展示生活中其它可以拓印的物体,进一步拓展学生的思维。
(四)、联想应用,拓展思维。
1、教师提问学生:我们采集到的痕迹能做什么?学生回答后教师出示树叶拓片,请学生说说它象什么?你能想到什么?
2、教师在树叶拓片上进行添画,使它变成不同的形象。
3、教师展示学生用采集的痕迹进行想象,运用不同的方法制作出的作品,以拓展学生的思维。
4、让学生想一想还能用什么表现方法,把采集到的痕迹变得更好看、更有趣。
(五)、愉快表现,合作作画。
学生以合作的形式进行想象创作,大胆表现。
(六)、成功展示,教学评价。
1、学生展示作业,说说是怎样想的、怎样表现的。
2、教师请学生评价:你认为哪幅画有趣?为什么?能看出是用什么方法表现的吗?学生以互评、自评为主。
总结:生活中并不缺少美,缺少的是善于发现的眼睛,在我们身边美无处不在,只要你善于观察,就能发现她、创造她。
课题10.杯子的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教学,利用大量的图片展示各种年代、用途、造型、材质的杯子,穿插对局部设计意图的观察,了解设计与应用之间的关系,发现生活中的很多物品在设计时是要与使用相联系的。同时,启发学生从实用的角度出发,用设计的思想进行杯子的设计,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和设计能力。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让学生了解杯子各部分结构、材料、功能等方面的知识。
2.掌握设计理念和方法,运用了解的知识,设计出既实用又美观的杯子。教学重点:
观察、分析杯子各部分的设计意图,了解功能与形象之间的关系。教学难点:
运用设计意识,设计出既实用又美观的杯子。
一、导入新课
1.(课件展示一只一次性纸杯)师:图片中的物品是什么?——一只一次性纸杯。
你别看它长的普普通通,它可是我们生活中常用的一种物品。它的家族成员可多啦,而且有着各不相同的外貌。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杯子大家族”,去领略一下杯子的风采吧!出示课题——杯子的设计
【设计意图】一次性纸杯是学生生活中最常见的物品之一,由造型简单但非常实用的它引出课题,自然贴切。
二、杯子展厅
师:从古至今,杯子的主要功能便是用来饮酒或饮茶。古代的杯子是怎样的呢?我们先来参观一下“杯子展厅”,看看这些古代的杯子分别是用什么材料制成的。1.古代的杯子
* 折线纹彩陶杯(新石器时代)——陶
一个古朴、大气的杯子,制作于新石器时代。
* 象牙雕夔(kui)鋬(pan)杯(商)——象牙 商朝的这个杯子高30.5厘米,是用象牙根部制成的,米黄色,杯身上布满花纹。
* 玉云形杯(唐代)——玉
这个杯子很特别,呈云朵状,表面雕有许多云的图案。师:你喜欢哪一只,它是用什么材料制成的?说说喜欢的原因。
小结:这些古朴、精美的杯子充分显示出了我们勤劳智慧的祖先的设计意识和制作水平。2.现代的杯子
师:古代的杯子已经制作地那么精致美观,那现代的杯子一定是更加漂亮实用。请你回忆生活中还见到过哪些其他材料制作的杯子。
生自由答后出示图片。
——用玉、玻璃、陶瓷、竹、木、金属、塑料、石、搪瓷、纸等材料制作的杯子。
【设计意图】美术是与生活紧密相连的一门学科。借古代的杯子图片,让学生看到祖先的设计意识和制作水平,感受杯子的悠久历史。而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回忆并观察生活中各种材料制作的杯子,初步感受杯子在材质、外观上的区别,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分析探究 1.杯子的结构
师:刚才见到的这些杯子虽然材料和造型各异,但是它们在结构上却较为相似。以图片中的这只杯子为例,请你分析一下它由哪几部分组成?
杯子的结构——杯身、杯口、杯底、杯柄、杯盖。2.杯子的各部分的作用
杯身——放置液体。
杯口——方便喝水。
杯底——使杯子平稳放置。
杯柄——便于手握住杯子。
杯盖——保持杯中液体的温度;卫生;便于携带。(杯盖的大小要与杯口相符合。)
【设计意图】以一只较为典型的杯子作为分析对象,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了解杯子的结构,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为学生设计出杯子奠定了基础。
四、精品欣赏 1.新颖独特的杯子
师:为了让杯子显现出新颖独特,聪明的设计师们往往会将杯身、杯口等设计得与众不同。下面一起来看看老师给大家带来的漂亮的杯子图片。(师点击图片作简单介绍。)
杯身:有简单的几何形体、动物或物品的造型;对称形和不对称形。
杯口:不再局限于圆形。
杯柄:这个杯子的把手弯弯曲曲的,有什么作用?
杯盖:这个杯盖有什么用?设计者为什么要这么设计? 2.特殊功能的杯子
师:随着科技的进步,制作工艺的不断发展,更为了满足人们的需求,杯子家族中又添了许多新成员——特殊功能的杯子。
——磁化杯、保温杯、电热杯、变色杯、量杯、旅行杯等。(师简单介绍)
小结:这些各不相同的杯子足以让我们看到了设计者的聪明才智。
【设计意图】美术学习中,借助素材呈示,能有效开阔学生的视野。教师对新颖独特的杯子图片加以分门别类地展示,能更好地拓宽学生的设计思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展示多种功能的杯子图片,更是为了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使学生在设计中体现出作品新颖独特的一面。
五、作品设计 1.杯子的设计学问:
师:一只小小的杯子,里边可藏着不小的设计学问。想一想,设计师们为何这么设计?他们的设计理念是什么? * 首先,从使用者的需求出发。* 其次,实用与美观相结合。2.如何绘制设计图
那我们该如何把想象中的杯子设计在纸上呢?一起看看同学们的设计图,找找一张设计图包含了哪几个方面的内容? 杯子设计图——杯子图形、简单的功能说明、各部分的尺寸、物品名和设计者。
再对其他的学生作品作简单分析。
【设计意图】本课属于“设计*应用”领域的内容。教师详细介绍设计的理念和方法,指导学生有目的地观察,了解设计与应用之间的关系,为学生掌握设计方法,设计出新颖作品提供了有力保障。
六、学生作业
1.师:如果你是一名设计师,你准备设计一只怎样的既新颖独特又美观实用的杯子?学生思考回答。2.学生设计,教师巡回指导。
七、举办“新颖的杯子”设计作品展。
1、开新产品设计发布会,要求设计师展示自己的设计作品,并阐述自己的设计意图。评出最佳创意奖、最佳功能奖、最佳外形奖和综合奖。
2、评价要求:是否能积极地参与观察和研究;是否在设计作品中体现了以人为本、既实用又美观的设计理念;能否绘制出体现自己设计理念的设计图。
【设计意图】借“新品发布”这一情境,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自己的舞台,引导更多的学生在自主参与评价的过程中,更好地体验到了美术学习的愉悦和成功。
八、板书设计 杯子的设计
杯子的结构——杯身、杯口、杯底、杯柄、杯盖 设计理念——从使用者的需求出发、实用与美观相结合课题11.绘画中的节日
一、教材分析
本课通过欣赏绘画中的节日场面,使学生初步了解到我国是个幅员辽阔的多民族国家,不同地区有着不同的文化、习俗。在不同的节日中,人们有着独特的庆祝方式,而在节日中更多的是体现出快乐、祥和的气氛。在绘画中,如何表现这种气氛是艺术家与同学们共同探讨的问题。因此,在本课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观察画面,从造型上(人物姿态、表情等)、内容上(节日的喜庆或传统色彩)、内容上(节日的活动)让学生主动探究其作品中的绘画语言,并加以内化。学生在欣赏艺术作品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对民族传统文化的了解。此课从节日入手,引导学生了解不同地方的风俗习惯,学生民族传统文化,在培养学生尊重各民族习惯、热爱祖国大家庭的情感及价值观方面,是极好的切入点。教师应很好抓住此契机。
二、教学目标
了解不同地域、民族有丰富多彩的节日,有不同的庆祝方式,这些都是绘画中很好的题材。
学习欣赏画面,提高通过画面获取信息的能力,会从造型、色彩方面对作品作简单的描述,发表自己的看法。
三、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有着多样的节日庆典,丰富学生文化知识;学习观察画面、分析作品,从画面获得信息的方法,谈出自己的感受;了解画家(学生)表现节日题材作品的不同特点。
难点:学生细致观察画面,从细节中获取信息;针对不同作品大胆谈出自己的感受。
四、课时安排:2课时
五、德育渗透
培养学生尊重、发扬各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传承我们宝贵的文化遗产。
六、材料准备多媒体课件、水彩笔、油画棒。教学过程:
一、交流信息,初步感受 引导学生回忆生活中的节日
二、导入课题 1展示图片,(1)看谁能用最短的时间猜出这是什么节日?(教师出示不同节日的图片,学生说)见)
2、师生共同探究
我们国家有这么丰富多彩的节日活动,于是就吸引了画家用画笔来表现它们。
(1)《火狗舞》:画中人物在干什么?你们能表演给大家看吗?画面表现了什么样的气氛?这种气氛在色彩上是怎么表现的? 色彩的神秘感,火光映在人身上金灿灿的感觉。在画人物时的特殊表现形式。
(2)《腰鼓》:画面中人物与生活中的人物相比,哪个更夸张?画面中的色彩与生活中色彩有什么不同?画家为什么选用这样的色彩进行表现?
色彩上有浓郁的地域特色。人物的动势以及人物动作夸张的表现形式。色彩主要是为了表现节日的喜庆祥和的气氛。(3)《枣园来了秧歌队》:谁是画面上的主要人物?你是怎么看出来的?你知道这是哪儿的农民吗?
毛主席和几个农民在画面的中间位置,醒目、显眼,所以成为画面的中心点。
3、引导学生分析
这些节日不但吸引了画家的画笔,而且还吸引了与我们同龄的小朋友的目光。下面我们再一起欣赏同学的作品吧。
(1)《吃饺子》与《火狗舞》:用这种构图方法表现节日的祥和气氛。在绘画形式上主要用剪贴的形式。这位同学在选择纸材时非常注意色搭配的问题。
(2)《龙舟》:众多的人物动态表现出节日中的热闹气氛。利用油画棒的特殊效果使画面有了一种动感。(3)《印尼朋友来中国》
在这幅画中鲜艳的色彩起到了什么作用?
4、教师示范。
5、欣赏不同形式创作的作品,开拓学生的视野。
6、学生实践创作
教师发现在创作过程中有特点的学生作品及时鼓励。总结
绘画是一个窗口,通过窗口我们可以了解各民族的生活以及各民族不同的风俗习惯。每幅作品又可以传递给我们不同的感受,因此说,绘画是看得见的形象,是记录历史、传递历史的桥梁。
课题12.好吃的水果
教学重点:通过师生共同创设的有情趣的感知与回忆活动,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表现能力。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表现自己的真实独特的感受在感知和回忆的基础上启发学生发散思维,开展创作。教具准备:水果、水果图片、实物投影。学具准备:水果、彩笔。教材分析
不管是在温暖的南方还是在季节变换明显的北方,各种各样有营养又味美的水果永远是孩子们的最爱。在南方,有披着“鱼鳞”的菠萝、金黄的芒果、成串的香蕉、红红的荔枝、毛茸茸的红毛丹、大大的菠萝蜜、形状奇特的榴莲;北方有诱人的水蜜桃、黄澄澄的柿子、脆脆的梨、红瓤的大西瓜、玛瑙般的葡萄„„提起这些,孩子们准会垂涎欲滴!这些水果不但看着诱人,吃起来还有各种不同的味道。
那么多种的水果,或香香的、或甜甜的、或酸酸的,还有的水果闻起来臭臭的吃起来却香香的„„享受这些水果时,同学们的感觉也是各不相同的。本课设置的目的是训练学生通过回忆,不但表现不同水果的特点,而且敢于大胆地表达自己的真实而独特的感受。
本课是以“造型•表现”为主的学习领域,通过教学活动,引导学生体会创造性地表达自己的感受,从而体验美术造型活动的乐趣。
教学内容与目标(1)显性内容与目标
应知:在感知活动中,启发学生去体会和表现物体特征、形状及带给个人的不同感受。
应会:能够大胆地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创作出有情趣的画面。(2)隐性内容与目标
引导学生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提高想像力、创造力,体验生活美。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通过师生共同创设的有情趣的感知与回忆活动,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表现能力。
难点: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真实独特的感受,在感知或回忆的基础上启发学生的发散思维,展开创作。
学习材料
(1)师生各自找来自己最喜爱的水果,作为感知材料。课件。(2)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表现工具。课时:2课时 教学活动设计
一、组织教学,引入新课教学
老师带来一个百宝箱,谁愿意来摸一摸里面有什么?也许会咬人呦!
(学生摸,发现各种各样的水果)
二、看课件,欣赏各地水果。
1.新疆被誉为瓜果之乡,你知道新疆有哪些特色水果?(学生回答有哈密瓜、香梨、葡萄)
2.介绍火龙果、人生果。了解不常见的南方水果,观察不同的水果外形特点、色彩。
通过“摸”来感受水果的外形、特征。在体验中,营造一种宽松、快乐、自由的气氛,并且使学生更加直观的感受并引发回忆、联想。(学生谈看到果实的感受。)
三、说说你带来的水果形状、颜色、特点、味道。1.学生介绍,表现吃不同味道水果的表情。
2.你们相信水果会变吗?看能变成什么?(出示课件)西瓜变成了西瓜城堡,苹果变成了苹果精灵。你的水果能变成什么?(学生畅想汇报)
看老师变成了苹果姐姐,我开着椰子火车,带着香蕉汽车来接你们的水果精灵快快来水果乐园吧!
四、尝试着自己发挥想象,把自己带来的水果“变”一个样画出来。
1讲故事:编个故事给你听(教师鼓励学将自己的亲身体验边个故事)。
2大胆画:学生将自己的亲身体验通过绘画的形式大胆的表现出来。(学生作业,教师巡视辅导)
五、展示作品,师生共同评价。1小组之间展示作业,评选出好的作品 2学生共同欣赏好作业
要求:(1)作业整洁(2)大胆表现(3)内容有趣 3教师将学生评选出的好作业通过实物投影仪展示给大家看
六、总结
谈体会说收获 教师从四个教育目标分别表扬同学们
课题13.刷牙
教材分析
本课《刷牙》教材主要是通过与学生生活经验紧密联系、以学生生活经验为基础,创设刷牙时的快乐情境,《刷牙》让学生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了解刷牙时的有趣摸样,感悟刷牙情趣,并结合游戏、录象、音乐、直观教具、实物表演等教学手段,《刷牙》让学生享受乐趣,唤醒儿童潜在的、个性化的本能,最后让学生在欣赏感悟作品特色的过程中,激发创新思维,发散想象,创造绘画作品。整节课渗透人文主义教育,使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进行绘画创作,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教具准备:课件、牙刷、刷牙杯 课时:2 教学目标
1.情感目标
激发绘画兴趣,感受绘画乐趣;通过绘画练习,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2.认知目标
体验刷牙的乐趣,把刷牙时的有趣样子表现出来。3.能力目标
培养审美能力;培养创造想象能力和绘画表现能力。教学过程
一、启发诱导 体验感悟
(在课前做充分的环境布置,用有关刷牙的图片贴于教室周围或在桌上布置一些款式新颖、形象有趣的刷牙用具,这些环境的布置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创设了完美的教育情境,渲染了教学气氛,可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
1.播放牙刷广告片,感悟广告词:“我的牙是什么颜色的?”“米色、珍珠色„„”展露本课学习内容:刷牙。
2.引导学生了解刷牙的必要用具及其特点,出示事物感知其摸样特色。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本课一开始便用一些儿童喜闻乐见的广告片导入
新课,学生兴趣一下子被激发出来,及时抓住了学生的眼睛,激发了他们的兴趣,达到课伊始趣已生的目的。)
二、情景诱导 激活思维
1.结合儿歌、音乐引导学生进行急性刷牙表演,让学生拿着自制的牙刷、杯子,一起表刷牙歌,说一说刷牙的动作、模样、姿势等,教师给予及时表扬。
2.运用小组比赛形式试着引导学生互相观察,深刻感受刷牙时的动作、模样、姿势等,欣赏刷牙的美感。
3.通过一些蛀牙案例,扮牙医查蛀牙纠正刷牙动作,进行良好的卫生教育。
(这种把实物、表演等融入美术课堂的教学方式,不仅使学生探究、发现、体捂到了刷牙时的乐趣,而且得到了感知觉的体验和满足,了解了刷牙的正确姿势,为养成良好的刷牙习惯奠定了良好的情感基础。更陶冶了学生的审美情趣,激活了创造思维,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为创作积累了更丰富多彩的绘画素材。)
三、欣赏感悟 想象创新
1.教师引导学生说一说小朋友挤牙膏时的有趣情景,并启发大胆想象,引导观察、思考,鼓励他们大胆的把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教师给予及时鼓励。
2.引导学生欣赏同龄学生绘画作品,体验作品创作特色,启发鼓励学生像他们一样想象创作。
(这样既发散了学生的思维,提高了交往能力,又显示了学生的合作、探究、自主学习的学习方式、在学习中发展了思考能力,在合作中解决了问题,从而培养了他们的多种能力。)3.引导学生回忆刷牙时的有趣动作和趣事,教师给予及时的建议和肯定。
4.学生根据个人喜好用画笔进行自由创作,同时播放儿童歌曲《刷牙歌》,激活创作思维。
5.教师巡视,给予及时鼓励及改进建议、提示。(创作过程中,《刷牙歌》的播放,使学生的学习环境更为轻松、愉悦、平静,更给学生的创造思维添上了想象的翅膀。)
四、评价促进 升华兴趣
1.教师鼓励学生谁先画好,就把谁的作品贴到预先设置的展区。2.引导学生大胆介绍自己作品的有趣场面,教师及时鼓励、点拨和表扬。
3.引导学生评一评同桌学生的作品,大胆发表自己的想法,培养学生的评价能力的自信心。
(结合自评、互评和教师总评,欣赏作品,表达自己的审美感受,这样可有效的挖掘学生的潜能,提高了评价能力,更提高了学生对美术的学习自主性,也促进了他们全面发展、升华了兴趣,增长了自信。)
4.全课总结,课后延伸:请学生把作品带回家,给爸爸妈妈欣赏,并对自己周围的亲戚朋友进行爱牙护牙宣传活动。(最后结合爱牙护牙宣传活动,进行人文主义思想教育,进行课堂延伸,激发学生的持久兴趣。)
课题14.茂密的花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回忆,分析与交流,使学生初步了解有关花的知识及如何在画面上表现出茂密的花。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造型能力。
2、能初步表现出不同种花的特点,用前后遮挡的方法画出茂密的花。
3、通过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学重点:花的美感及外形的不同特点和前后关系。教学难点:如何表现花的不同特点和前后遮挡关系。
教学用具:多媒体、小花盆、一块布、吸铁石多个、手工小花园。学生用具:铅笔、勾线笔、彩笔、油画棒。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教师揭开课前猜谜游戏的答案:一盆花。
2、课件出示有关花的几张图片:牡丹花,菊花,郁金香。学生欣赏花的同时,说出其名称。引出课题《茂密的花》。板书:茂密的花
二、讲授新知
1、课件欣赏单独的一朵花,让学生仔细观察,分析出花的基本结构。得出花组成部分主要分为:花芯、花瓣、花茎、花叶。(板书:花芯、花瓣、花茎、花叶)
2、课件欣赏大师表现的茂密的花:奥地利著名画家克利姆特的《葵花园》。师生共同分析作品的美丽之处。
3、课件出示教师范画4张,让学生观察,总结出花有不同形状,不同姿态等特点。
4、课件出示两幅图片:一幅有前后遮挡关系,一幅没有,让学生找出不同,更好地理解前后遮挡关系。(板书:前后遮挡)
5、课件欣赏教师示范成品图,分4个步骤图,让学生直观地通过步骤图,了解作画步骤。
6、欣赏课本中茂密的花,欣赏美得同时,了解不同的绘画方法,丰富知识。
三、发散思维
花除了能生长在花园里,还可以生长在哪里?周围都有哪些环境?生:花篮中、花瓶里、池塘里等。
四、布置作业
今天的任务就是把花的大体框架打起来。
作业:用你自己喜欢的表现形式和工具,用前后遮挡的方法画一幅“茂密”的花。
要求:画面中的花朵要有大小、高低、前后遮挡关系。
五、学生作画,教师辅导
辅导要点:
(1)指导学生在做作业时进一步理解茂密的花。(2)注意画面的饱满。(3)注意遮挡关系。
六、作业展评
展示学生作品,师总结
七、教学总结
下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茂密的花》这一课,给这幅画涂上漂亮的颜色。师对学生在本节课欣赏花美的同时进行德育教育:花儿同草儿一样都是有生命的,我们不仅要保护花草树木,还要爱护环境。!
板书设计
茂密的花
结构
→花芯,花瓣,花茎,花叶
构图
→前后遮挡
第二课时: 1.找出画的好的作业和差的作业让学生评一评,好在哪,不好在哪,谁来帮他改一改
2.教师说一说容易犯错的地方或通常出错的环节,提醒学生注意。
3.完善画面,修正至满意,并用你自己喜欢的绘画工具上色,注意前后遮挡的花叶颜色的变化,画一幅“茂密”的花。要求:画面中的花朵要有大小、高低、前后遮挡关系。4.学生作画,教师辅导
5.作业展评
展示学生作品,师总结 6.教学总结
15.大树的故事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通过回忆、观察,了解大树的基本结构; 能力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儿童画创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
情感目标——通过学生的活动,引导学生初步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绿色生命的情感。教学重点:围绕大树的诸多特点进行充分的想象和表现。教学难点:对有故事情节画面的构思和组织。课前准备:课件、课题、吸铁。教学流程:
一、师生互相问好。
二、激趣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课件展示谜语(学生读谜语)春天披绿装,夏至好乘凉,秋天黄衣裳,冬季挂雪霜。(谜底:大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过渡: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形态各异,千姿百态的大树,不信,你们来瞧。(课件展示各种大树)。师:提问:这些大树长的有啥不一样?(引导学生说出:外形 生长姿态 色彩的不同)
师:我们今天学的新课就是《大树的故事》
出示课题 《大树的故事》
三、讲授新课:
欣赏视频 《大树的故事》
1、师问:我们认识了这么多的大树,谁知道大树是有哪几部分组成的?(课件出示 大树的结构图,树根、树干、树枝、树叶等)提问:有谁会在大树下,大树上,树洞里玩耍、学习、辛苦工作呢?我们一起来动画片,看里边发生了什么样的故事?
(播放动画片。感悟树与人、动物之间的关系。)
2、在大树上,大树下,树洞里还会发生什么故事呢?
(同桌讨论,然后请同学发表自己的意见)
3、课件出示:在做了标记的两幅画里,分别画的是大树的那部分?(让学生明白我们可以表现整个大树,还可以表现大树的某一部分)
4、欣赏范画:(让学生说说你喜欢哪一个作品,为什么。)
5、讨论思考:你准备为大树的哪部分编故事?(同桌互相讲一讲有关大树的故事。引导学生绘画前先构思,培养其想象能力。)
四、教师范画(先只画大树),边画边向学生描述:小朋友。问:你还想请谁来大树下玩耍呢?(学生发表各自的意见),教师依次再添画小动物、小花小草。
1.师问:同学们,老师添的和你们想的一样吗?你想画什么?(同桌讨论引导说说自己的想法)
2.布置作业:围绕大树周围会发生什么故事画一幅你想表现的绘画作品。(播放音乐。培养学生的创作表现能力,播放音乐营造轻松的氛围。)
五、学生创作,教师辅导。(提醒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力)
六、讲评
展评并组织学生介绍自己的作品。(学生向大家介绍自己的作品。培养表达能力,锻炼交际能力,体验成功的快乐。)
七、课后拓展
看一段环保宣传画进行环保教育,渗透环保意识,要懂得爱护树木。(感悟人与自然的关系,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绿色生命的情感)
板书设计:
大树的故事
教 师 范 画
外形:千姿百态 色彩:五彩缤纷
结构:树叶、树枝、树干、树根
第三篇:二年级美术下册教案
二年级美术下册教学计划
一、学情分析
二年级学生因入校刚刚一年多,年龄较小、活泼好动,注意力易分散,自控能力差。行为习惯有待加强培养。经过一年多的培养,不少学生美术学习兴趣浓厚,绘画表现力有了很大的提高。抓住低年级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丰富美术教学的形式,注重激发学生美术学习兴趣,处理好审美教育、思品教育、能力培养和双基训练的关系,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的创造力。
二、教材简析
二年级采用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第四册。该教材注重将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表现能力的发展结合到具体的学习活动中,以促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注重学习过程中对美术活动的多角度的体验和尝试,注重学科内容和学科间的综合效应,扩充了知识的交融性和通知性。该教材课程总数为20课,由易到难、由浅入深,便于教师对教材的深入挖掘和拓展,利于教学形式及课评方式的探索、改革,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三、单元重点、难点分析 [欣赏]重点:
1、通过有趣的美术表现和欣赏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2、引导学生欣赏、评价自己或别人的绘画作品,培养学生热爱绘画艺术,热爱生活的情感和健康向上的审美情感。难点:
1、提高学生自主欣赏的意识和能力。[绘画]重点:
1、发展学生想象力、创造力,进一步熟练彩笔、油画棒等的表现技巧。
2、启发学生感受并表现周围生活中的美好事物,从中体验生活的乐趣。难点:
1、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创造,真实的表现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2、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生活周围的事物,细致、充分地在作品中表现出来。[手工]重点:
1、运用各种材质纸张及其他材料,进行简单的工艺制作。
2、运用橡皮泥及相关材料,进行简单的泥塑制作。难点:
1、由简单的平面折纸逐步转为立体造型。
2、如何细腻、立体表现泥塑造型。
四、教学尝试
小组合作学习中,学习习惯、意识的培养。
五、教学措施:
针对二年级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制订以下教学措施:
1、以情导入,以趣启智,寓教于乐,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自主性。
2、培养学生良好的美术学习的习惯。
第1课 纸片插接 连续号:01
课堂类型:欣赏 •评述• 造型• 表现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初步了解新的手工制作知识及掌握基本的插接技巧。
2、引导学生在欣赏造型与色彩中勇于发表独特见解。教学重点:插接图形的造型设计。
教学难点:插接技巧的了解与掌握(插接方法与摆设形状)教学工具:彩色卡纸、剪刀、示范作品、学生作品及精美艺术图片。教学过程:
一、授课
1、制作方法对比导入——点出课题
师言:小朋友们,我们在上几个学期的美术课中,上过很多的手工课,学到了许多新的制作方法。(请几个学生讲讲学过什么样的方法:粘、剪、卷……)。教师指出今天我们要学习新的制作方法——插接(纸片插接)。
2、欣赏、对比,发现新的纸工技法
欣赏制作精美的插接作品。(扑克牌插接、几何形插接、水果形插接及粘贴式的立体桥梁作品。)
请学生观察这些纸艺作品与以往的手工课制作纸艺作品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在观察粘贴式的桥梁作品与插接成的纸片作品中引导学生对比发现两者有制作方法何不同之处)
这些作品都巧妙的利用了插接方法。(由学生回答、发现。)
3、观察范作:
师问:观察作品并告诉老师哪些比较好看,为什么? 生答:纸片的图形十分漂亮,颜色丰富,搭配和谐。
4、教师边示范制作,边讲解:
刚才我们经过观察,已经发现了这课要学习的内容——纸片插接制作的一些要点,现在老师把具体的制作步骤示范,让同学们进一步掌握其中的制作技法要点。
(1)设计纸片造型(由于时间较久,也可用简单方形代替,)(2)剪。
(3)研究插接方法(提醒学生先由设计作品的底座)(4)插接。
提醒学生插接的底座一定要牢固,可选择井字格形结构。(鼓励学生找其它更牢固又美观的插接方式。)若想插接得越高,底座建议做大些。
5、让学生先讨论,并分组动手先制作插接底座。
6、看看谁的底座最牢固,并把这个新发现方法介绍给大家。
二、布置作业:
1、学生可自行分组制作。
2、要求色彩搭配合理,插接牢固。
3、学生完成作业,教师巡视辅导,发现底座不牢固的立即给予指正、修改、加以巩固。
三、评价、作品展示、比一比:
选出造型夸张、拼接牢固的小组作品,比比看,谁的最有创意,谁最有办法,插得最高,由学生为主参评,小组间互相评价,讲一讲,这些作品的优缺点?相互交流插接经验。
四、教师小结
今天我们又学到了一种新的纸艺制作方法,知道了利用插接也可以做出精美的纸艺作品,其实还有很多的方法我们还没学到,老师希望你们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当中多动动手,你们就慢慢会发现这其中的美,并且用自己灵巧的双手把这种美制作出来。
教学反思:
第2课 点、线、面 连续号:02
课堂类型:欣赏 •评述• 造型• 表现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和耐心细心的学习习惯。2.学习用点、线、面进行排列造型。
教学重点:点、线、面是美术中的主要组成部分。教学难点:用点、线、面组合成一幅画。X k B 1.c o m 教学工具:彩色卡纸、示范作品、学生作品及精美艺术图片。教学过程: 一.导入
1.通过欣赏点、线、面的抽象画来揭示课题。
2.引:在一个宁静的夜晚,画室里正在上演精彩的表演。我们快去看看!3.旁白:看!舞台的布幕徐徐拉开了。第一场表演是……。4.设问:你能给这幅画起个名字吗?这幅画里有哪些形状?(各种各样的点、线、面)5.让学生直观地在视觉和听觉等各方面都得到亲身感受,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作欲望,开拓学生的思路。
二.教授新课
1.介绍点、线、面的知识。
引:什么样叫点、什么叫线、面呢!?我们一起去探索。设问:地球在宇宙中,显得怎样?
2.设问:当我们在近处看地球时,它显得怎样? 动画课件 直观地了解点、线、面的知识。
3.学习运用小物品制作点、线、面的方法;认识抽象画给人们带来特殊的视觉美感,陶冶学生的 审美情趣。
引:画室里的表演正在进行着,请小朋友们跟着老师一起去欣赏。知识点:点、线、面是美术世界的基本元素、真正主人。
设问:看着画面,你有什么感觉?你觉得画家在画的时候,在想些什么呢?画家是用什么方法什么材料画出这幅画?我们还能用哪些不同的方法、材料来画画呢?
培养学生对事物的观察能力和对问题的探究能力。4.帮助学生明确课堂学习任务。
引: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又增强了知识,让我们一起走进美术世界,去探索、去创造!
设问:欢迎你们来到美术世界,走上点、线、面的表演舞台,你给大家带来了什么表演?
请把你的想象用画面的形式表现出来。
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在童话的气氛中提出作业要求,营造学习气氛。三.布置作业实践活动的细则,说明评价方法。
1.教师:选择一张你喜欢的彩色纸作为“舞台”,用课桌上现有的材料,组织“点、线、面”进行“表演”,先排列好,再把画面粘贴固定。我们将对作业分别评出:创新奖、制作奖、评价奖。
2.各类废弃物品。
3.几何形的彩色卡纸。以游戏的形式提出作业要求,活跃学习气氛.四.作业评价
引:这里的每一场舞会都是各具特色,我们一起来欣赏。说说你的感想,并且为这些美丽的画面取名字。作业展示板。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和评价的能力。五.拓展
1.欣赏: 名师名画A.教材中德国女画家—──康定斯基的《绘画201号》B.凡高----《向日葵》《抽象画》D.照片《故宫城门》、《现代城市》
2.日常用品:A.《时钟》B.《自行车》C.《雨伞》D.《建筑物》 扩展学生的视野。
3.儿歌: 儿歌:你是点,我是线,变大以后就成了面,描画美好的画面。营造课堂学习气氛,巩固课堂知识。教学反思: 第3课 重叠的形状 连续号:03
课堂类型:欣赏 •评述• 造型• 表现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自然界中重叠的现象,学生初步了解重叠形状的特点。2.通过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欣赏、评述、造型、表现能力,从而提高审美素养。
3.通过学习活动,学生学会用一种或二种重叠形状排列的方法,并能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乐趣。
教学重点:了解重叠形状的特点,并制作。
教学难点: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重叠方法,创作图案。教具准备:水果两个、几何图片若干、重叠形状拼贴画一幅。学具准备:彩色纸(两色以上)、剪刀、胶水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观察导入
1、重叠的概念:
师: 出示两个水果,做重叠摆放,提问水果产生了什么效果? 生答:略,师引导学生观察上下、前后的重叠特点
2、观察自然现象
师: 引导学生观察教室窗外的树,前后树的重叠,上下、前后树叶的重叠
师: 小结,自然界有了重叠就变得更加有节奏和美丽
3、导入课题:《重叠的形状》
三、新课教授
1、知识窗:
一样物体在另一样物体的前面,就产生了重叠。一样物体在另一样物体的上面,也会产生了重叠。
2、学生活动:
活动一:请2组学生(每组5人)上讲台表演重叠。(加强重叠的印象)。活动二:请2位学生上讲台用教师准备的几何图片教具拼摆重叠的形状。
3、欣赏课本范图(加深重叠的印象)
城市雕塑(世纪之钟)、油画(静物)、学生作品
4、重叠形状的制作
a、选择造型:动物、植物或人物 b、选择重叠的方式:上下或前后
c、欣赏教师范画,学生讨论画中的重叠形状.更加深学生对重叠的印象。四.学生实践创作(探索阶段)1.完成重叠形状的设计和制作 2.鼓励学生大胆创作 五.作品展示
1.分小组展示自己的作品 2.欣赏他人的作品,并评述 六.收拾整理
整理桌面,收拾工具和材料。七.归纳拓展 1.生:谈感受 2.师:小结
3.拓展:展播电视风光片,让学生感受重叠现象在现实生活中的存在和运用。
教学反思:
第4课 鲜艳的包装纸 连续号:04
课时:2课时
课堂类型:欣赏 •评述• 设计•应用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发现小图案组成的包装纸具有美观效果
2、利用各种小图案进行规律的排列,做一张包装纸 教学重点:运用多种方法、多种途径制作包装纸 教学难点:使学生能够进行大胆的想象、变形、创造 教师准备:课件、剪刀、包装纸、记号笔、图片 学生准备:尺子、铅笔、剪刀、彩纸、胶水等材料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检查学生准备情况
二、引导阶段:
1、生活中我们常互送小礼物,包装纸让礼物穿上新衣,欣赏各种包装纸,说说上面的图案有哪些?
2、出示买来的包装纸:“这是一般礼品商店出售的包装纸,大家看看漂亮吗?哪些地方漂亮?今天我们也来试着做一张”
三、发展阶段:
1、课件欣赏一些不同类型的包装纸作品,分析制作时可以用哪些方法制作?(扩展学生的表象记忆)
2、学生欣赏同龄人的作品
展示一些制作的有规律的作品,引导学生讨论:这些包装纸在排列上有没有规律?怎样排列的?
3、学生独立制作作品。然后以小组为单位展示作品,并通过自我介绍的方式对作品进行评价
四、收拾与整理
提醒学生收拾整理工具材料,保持教室的整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第二课时 连续号:05
教学目标:
1、利用各种小图案进行规律的排列,做一张包装纸
2、用你的包装纸装饰一件小礼物送给朋友 教学重点:运用多种方法、多种途径制作包装纸 教学难点:使学生能够进行大胆的想象、变形、创造 教师准备:课件、剪刀、包装纸、记号笔、图片 学生准备:尺子、铅笔、剪刀、彩纸、胶水等材料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检查学生准备情况
二、引导阶段:
1、生活中我们常互送小礼物,包装纸让礼物穿上新衣,欣赏各种包装纸,说说上面的图案有哪些?拿出自己制作的包装纸。
2、教师出示包装纸:“今天我们也来试着包装一个礼物送给你的朋友”
三、发展阶段:
1、学生欣赏同龄人的作品
展示一些制作的有规律的作品,引导学生讨论:这些包装纸在排列上有没有规律?怎样排列的?
展示一些不规则排列的作品,除了刚才的排列方法外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喜欢进行这种排列,只要漂亮就可以。
2、学生独立制作作品。然后以小组为单位展示作品,并通过自我介绍的方式对作品进行评价。教师巡视指导。
四、课后扩展
利用新颖的材料,如:碎布、闪光纸拼贴包装纸,运用本课所制作的包装纸,包装一件礼物送给小朋友。
教学反思: 第5课 《五味瓶》 连续号:06
课堂类型:造型•表现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酸、甜、苦、辣、咸五种味道的辨别,学会用各种色彩、图形表现对五种不同味道的感觉。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在了解不同色彩的同时学会如何去以不同的绘画形式来体现“味道”。
3、审美目标:朋友学生对色彩的敏锐感觉,初步掌握各种色彩在生活中的运用,体验美、感受美。
4、品德目标:培养学生、爱劳动、爱生活的优良品质。
5、情感目标:在教学活动中,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创作欲望。教学重点:对学生主动学习能力的培养及爱生活、爱劳动的思想渗透。教学难点:用不同的绘画、制作等美术形式来表现“酸、甜、苦、辣、咸”五种味道带给人们的感受。
教学用具:五味瓶、彩色纸、颜色、剪刀、胶水、糖、盐、醋、辣椒、药片、范图、多彩泥……
教学过程:
一、导入阶段
1、教师活动:以做实验的方式引导学生通过“闻”、“尝”的方法来认识“酸、甜、苦、辣、咸”这五种味道。(出示放有糖、盐、醋、辣椒、药片的“五味瓶”)
学生活动:体会并口头描述“五味”带给自己的感觉。如:吃到的、闻到的、看到的、身体神经感觉到的……
作用:以趣味性的实验活动这种方式引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2、教师活动:出示板书题图给学生以直观的感受。学生活动:通过题图初步明确色彩与感觉的关系。作用:体会色彩给以我们的直觉反映和思维反映。
3、教师活动:出示不同颜色的卡片,引导学生分组分析心理感受,并以游戏的形式把对应“味道”的颜色找出来。
学生活动:以小组为单位以竞争的形式,对彩色卡片进行分析、讨论。得出与味道对应的颜色是什么的答案。如:红-辣、绿-酸、白-咸、黑-苦、黄-甜、褐色-甜、紫-甜、紫-酸等不同的答案。
作用:培养学生大胆联想,积极参与的态度。
二、发展阶段
1、教师活动:引导学生讲述自己见过生活中“五味瓶”的外形和作用。(同时出示实物和有关资料图片。
学生活动:积极表达自己的想法并说出“五味瓶”的用途。
作用:丰富其感性认识,将认识想理性漫漫培养,帮助学生自主的去发现去总结。
2、教师活动:引导学生分组讨论通过什么方法可以表现出“味道”。学生活动:分组讨论得到答案。如:糖、蜜是甜的;葡萄、醋是酸的;辣椒是辣的;盐是咸的;苦瓜、药片是苦的……再如:可以画表情;画颜色;做各种各样的瓶子。
作用:鼓励学生积极思维大胆想象,发扬民主,调动每一个学生的潜能。
3、教师活动:指导学生用不同形式来表达自己对“五味”的认识。
第二课时 连续号:07
一、评价阶段
1、教师活动:出示KT展示板(有五种不同形状的瓶子),指导把自己的作品展放在上面。
学生活动:展示自己的作品,体验成功的喜悦。
2、教师活动:做课中小结,引导学生欣赏相互评议、欣赏彼此的作品。学生活动:积极表达并进行交流。作用: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二、整理阶段
教师活动:巡回指导,鼓励学生取长补短大胆改进自己的作品。学生活动:整理自己的作品,组合完成KT板上的大“五味瓶”。作用:养成良好学习行为习惯。
三、课后拓展:
在这次课学习后,目的在于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与技能巧妙地利用综合材料进行联想创作,体验创作的乐趣和创造的神奇力量,在生活中发现美,把美术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设计和美化自己的家、自己身边的环境。
课后反思:
第6课 得奖了 连续号:08
课堂类型:设计•应用•造型•表现 教学目标:
1、通过运用各种材料的设计制作,体验材料造型的美感,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动手能力。
2、通过情境教学,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激励学生勇于探索,积极进取的精神。
教学重点:奖杯的设计制作方法。
教学难点:奖杯的外形变化和大胆的想象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播放一段录像)中国奥运健儿得奖的片段情景,解说:在雄伟庄严的国歌声中,中国运动员举起那沉甸甸的奖杯,这是一个激动人心的时刻。
二、提出问题
1、这是一个什么场景?
2、奖杯代表了什么?(荣誉,辛勤的汗水,拼搏的精神,勇气)
三、引出课题
除了在运动场上运动员有获得奖杯,在生活中,各行各业的人们,还有在座的同学们可以通过努力获得各种的奖杯或奖状,如奥林匹克数学竞赛,作文比赛,英语比赛,美术比赛等等,都有机会让你们脱颖而出获得奖杯。奖杯奖状是社会和群众对你们成绩或贡献的一种肯定,相信每一个同学都有自己的梦想,也想在将来的某一天站在高高的颁奖台举起奖杯光辉形象,那时的心情是怎样的激动啊!今天我们就来给自己的未来设计一个奖杯,并把他奖给未来的自己好不好!得奖了(版书)
四、开拓思维
俗话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姚明是NBA选秀状元,你们希望自己是哪一行的状元呢?请举手说――-如果你是一个建筑工人,希望盖起最高的大楼,可以给自己做一个奖杯,象大楼一样的,上面写“建筑最高奖”如果你是能工巧匠,就给自己颁个“鲁班奖”,爱炒菜,就来一个“金厨奖”爱画画的来个“艺术大师奖”有的同学说自己没有什么特点,上课老是爱讲话,就给自己颁个“相声大师奖”吧。
五、学习设计
现在请大家来想一想,喜欢给自己颁一个什么样的奖杯,想不想自己动手给自己设计一个有自己的想法,与众不同的奖杯呢?
分析奖杯的特点:奖杯一般由主体和基座组成,主体的材料和外形很多,我们来欣赏几种不同的奖杯(看书上的照片和作品)除了外形不同,材料也很多,有金属、石头还有玻璃的。现在同学们能不能巧妙运用手中的材料,做一个漂亮的奖杯呢?
七、示范最简单的奖杯
八、动手作业:
请同学们分小组进行合作或自己创作,利用手中的材料制作有自己独特创意的奖杯。
启发学生其实主体可以设计出诸多不同的造型来。如:把瓶子进行各种分解、切割成新的形象。
第二课时 连续号 :09 教学目标:
1、通过运用各种材料的设计制作,体验材料造型的美感,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动手能力。
2、通过情境教学,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激励学生勇于探索,积极进取的精神。
教学重点:奖杯的设计制作方法。
教学难点:奖杯的外形变化和大胆的想象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提出问题
奖杯代表了什么?(荣誉,辛勤的汗水,拼搏的精神,勇气)
三、引出课题
除了在运动场上运动员有获得奖杯,在生活中,各行各业的人们,还有在座的同学们可以通过努力获得各种的奖杯或奖状,如奥林匹克数学竞赛,作文比赛,英语比赛,美术比赛等等,都有机会让你们脱颖而出获得奖杯。奖杯奖状是社会和群众对你们成绩或贡献的一种肯定,相信每一个同学都有自己的梦想,也想在将来的某一天站在高高的颁奖台举起奖杯光辉形象,那时的心情是怎样的激动啊!今天我们就来给自己的未来设计一个奖杯,并把他奖给未来的自己好不好!得奖了(版书)
四、开拓思维
俗话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姚明是NBA选秀状元,你们希望自己是哪一行的状元呢?请举手说――-如果你是一个建筑工人,希望盖起最高的大楼,可以给自己做一个奖杯,象大楼一样的,上面写“建筑最高奖”如果你是能工巧匠,就给自己颁个“鲁班奖”,爱炒菜,就来一个“金厨奖”爱画画的来个“艺术大师奖”有的同学说自己没有什么特点,上课老是爱讲话,就给自己颁个“相声大师奖”吧。
五、用纸或布设计奖旗或奖状。第7课 孔雀翩翩 连续号:10
课堂类型:造型•表现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用各种材料制作美丽的孔雀。
2、学习制作简单的立体及半立体构成制品,培养动手动脑能力。
3、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与耐心细致的学习习惯。教学重点:掌握立体及半立体孔雀的制作方法。教学难点:孔雀的装饰及立体孔雀的制作
教具准备:六种立体孔雀及半立体孔雀的制作成品、彩色折纸、CAI课件、六个孔雀乐园(纸工)
学具准备:学生自主收集的孔雀材料(彩色卡纸、挂历、糖果纸等)剪刀、胶水。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知:
1. 配乐欣赏孔雀的录象、图片
2. 说说看孔雀的特点及你最喜欢孔雀的哪一部分。
二、传授新知
1、揭示课题《孔雀翩翩》
2、师导言:小朋友,我们都知道孔雀最美丽的地方是那一身的羽毛,特别是开屏以后。那谁来说说看,它羽毛美丽的原因?(色彩鲜艳、纹样丰富且有对称美)生答
3、探索研究:师将五只不同的孔雀在幻灯下展示,并发到个小组中,学生带着问题讨论、研究。
问题一:每一只孔雀采用了什么不同的材料?
问题二:立体孔雀头部和身体的制作方法及和半立体孔雀的区别。问题三:老师在羽毛纹样上是怎样处理的?(对称或自由的图案)
4、总结:师把小朋友的意见总结,并示范一种立体孔雀的折法供学生参考。
5、欣赏书本作品,说说其他小朋友在孔雀羽毛上的做法和发表一下小朋友自己的意见。
三、作业:
用多种材料做一个立体或半立体的孔雀。
四、动动手
学生制作,教师个别辅导。
五、总结评价
1、评价:请小朋友将做好的孔雀放入各小组桌上的“孔雀乐园”里,分小组搭火车进行参观。
2、说一说:小朋友谈谈欣赏完孔雀乐园的感受,并说说哪个小朋友的作品最吸引人,为什么?
课后反思:
第8课 叶子上的 小“血管” 连续号:11
课型:造型•表现 教学目的:
情感____感受树叶的美感。
认知____观察叶子的形状、颜色、构造。操作____用常用美术工具材料表现树叶的美。教学重点:用铅笔、水彩笔、水笔、等画树叶。
教学难点:绘、制出各种形态具美感的树叶,并用语言或文字表达自已的感受。
教学准备:多媒体资料,各种树叶、绘、制好的范例图。
学具准备:课前要求学生收集各种树叶,彩色纸张、剪刀、胶水、各种笔具,等常用美术用具。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导入:现在是什么季节?有没有注意到校园的花草、树木季节不同会有什么不一样?
启发引导学生联想树木的花衣衫,“季节不同树木的花衣衫会有什么变化呢” ?
(学生活动绿、黄、红等,师:适当引导)
二、结合教材揭示<<叶子上的小 “血管”>>
1、师:展示树叶提问?
叶子有 “血管” 吗? 学生回答师引导 “血管” 就是叶脉。2.、叶脉是用来做什么的呢?
学生活动叶子上的叶脉就同我们人的血管一样,遍布全身用来输送水份、养份的。
三、观察、探索
1、师:展示树叶引导学生观察、比较。
组织学生四人小组拿出收集的树叶交流仔细观察,比一比有什么不同。2.师提问:
(1)你们看到的树叶外形有什么不同?边沿有没有不同?(2)颜色有什么不同?
(3)不同的树叶 “血管” 有什么不同? 教师适当板画。
(4)正面背面有什么不同?
(5)摸一摸这些不同的树叶有什么不同的感觉?
(6)还有没有发现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组织学生说一说对叶子的感受。
3、小结:每一种树叶都有各自的面目,象小朋有的脸蛋,虽然每人都有一张漂亮的脸蛋但没有绝对的一样。是吗?
四、展示例图
白纸绘制、彩色纸张绘制、剪制作品,水笔单色、淡彩,水彩笔画。(1).提示性讲解这些画的绘、制材料及绘制过程
(2).这些例图让学生观察、比较(学生如有疑问?师:当堂及时解答)
五、作业要求:
观察叶子画一片自已喜欢的叶子,注意 “血管” 的粗细结构。并在画面边写上几句对树叶、对叶脉的感受的话语。
1.课堂巡视指导,启发学生选材,指导绘制。
2.先绘、制好的同学上台展示作业,并说一说绘制过程,及感受。3.学生作业展评,学生参评。师:讲评存在问题,肯定学生认真积极参与学习。
六、小结:
通过展示手法不同的 剪制、刻制、印制、粘贴、装饰等例图,启发学生还可以用什么材料、工具来绘、制?各种材质不同,笔具不同。如:挂历纸,包裝盒等剪贴、刻制等多种方法。在生活中可作装饰挂画欣赏,可作书贞用途等。
课后反思: 第9课 漂亮的花边 连续号:12
课堂类型:欣赏•评述•设计•应用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认知花边是图形的重复廷伸;
2.技能目标:培养学生折、剪、贴、画、印等动手能力,掌握制作技法;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敢想敢说,大胆创造意识,体验花边图案的美感; 4.发展目标:培养学生造型设计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认识花边图案的图形特点; 教学难点:花边的设计、应用;
教学准备:布置学生收集有花边的东西、剪刀、胶水、腊光纸等 教学过程:
一、欣赏导入:
教师组织学生上台展示(投影)收集的各种有花边的东西。(教师提问、学生欣赏相结合导入课程主题内容)
1、你喜欢自己收集的东西吗?它漂亮吗? 引出花边具有装饰、美观的作用,能使一件原本单调的物体更加美观、丰富。
2、这些漂亮的花边造型选用了什么材料?
3、你能发现这些漂亮的花边,这有什么样的规律。引出是图形的不断重复排列延伸的知识点,教师可适时作简单演示。
4、找一找我们身边的东西还有哪些有漂亮的花边:手帕、餐巾布、床单、布帘、衣服的衣领、袖子、热水瓶、碗、蝶、瓶子、画框、轮胎纹理等。
二、探索研究:
我们知道花边是一种向两边重复延伸的图形,我们用什么样的方法来制作花边?
学生:画的、剪贴的、盖印的 教师示范:
1、画:
2、剪:连续图案剪法
(1)取一张长宽合适的长条纸,从中间连续对折数次成一小方形;(2)在折好的纸上画上要剪的纹样(纸两边的点不要剪断,一定要有物与物有连接的地方);剪掉空白处,留下色彩花纹展开为延接的图案花。
数张纸重叠剪出的单个图形(不连接)进行排列组合,也能作出漂亮的花边。
三、设计制作:
1、鼓励学生自己设计图形(纹样)
2、学生练习,教师适时指导(根据学生的能力进行辅导帮助,使每个学生能享受成功的快乐。
四、应用建议:
1、给自己的美术课本封面、学习园地、黑板设计一个漂亮的花边
2、在各种瓶、罐或日用器皿上进行装饰。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连续号:13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认知花边是图形的重复廷伸;
2.技能目标:培养学生折、剪、贴、画、印等动手能力,掌握制作技法;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敢想敢说,大胆创造意识,体验花边图案的美感; 4.发展目标:培养学生造型设计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认识花边图案的图形特点; 教学难点:花边的设计、应用;
教学准备:布置学生收集有花边的东西、剪刀、胶水、腊光纸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组织学生上台展示(投影)收集的各种有花边的东西。(教师提问、学生欣赏相结合导入课程主题内容)
二、探索研究:
我们知道花边是一种向两边重复延伸的图形,我们用什么样的方法来制作花边?
教师示范:
1、画:
2、剪:连续图案剪法
(1)取一张长宽合适的长条纸,从中间连续对折数次成一小方形;(2)在折好的纸上画上要剪的纹样(纸两边的点不要剪断,一定要有物与物有连接的地方);剪掉空白处,留下色彩花纹展开为延接的图案花。
数张纸重叠剪出的单个图形(不连接)进行排列组合,也能作出漂亮的花边。
三、作业:
1、给自己的美术课本封面、学习园地、黑板设计一个漂亮的花边
2、在各种瓶、罐或日用器皿上进行装饰。
第10课 奇妙的脚印 连续号:14
学习领域:造型•表现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根据人的脚印和动物的脚印,想象出各种形象。
2、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形象思维的能力。教学重点:培养学生从具现到形象的再创造的能力。教学难点:学生想象力的创新。
教师准备:水桶、水、录像、图片、彩纸、彩笔、剪刀等。学生准备:彩笔、彩纸、剪刀、双面胶等。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课题以趣味性的实验导入课题:
1、让学生拖掉鞋子,脚底在水桶里沾上水,然后将脚低印在地板上。
2、引导学生观察自己的脚印,想象着自己的脚印象什么。师指生点名回答。表扬有丰富想象力的学生。
3、小组讨论,说出动物脚印的样子。比一比哪一组说出最多种动物脚印的样子。
4、出示课题——奇妙的脚印
三、观察了解各种动物的脚印,师生讨论脚印的模样
1、师具体逐个播放动物的脚印,请同学欣赏观察并讨论它们的造型特 以及你所想象的其他形象。
2、欣赏课本第十四页,让学生了解一些动物的脚印并让学生说出为什么其他的小朋友会有这样的想法
3、师小结:
我们感受大千世界的美丽,就别忽略了他的每一件馈增,哪怕是一个小小的脚印。这小小的脚印能为小朋友们带来许许多多的想象力,我们可以从它的外形,特征来展开丰富的想象。
四、探究如何将各种脚印展开奇妙的想象
引导学生于小组为单位讨论:每个学生将它对某种动物的脚印有什么样的想法说出来,然后经小组讨论。
先考虑你对哪种动物的脚印比较熟悉,可以先从它的形状打开思路。师提示学生展开思路,以脚印原来的形状,如圆形,半圆形,不规则形等去展开想象。师将各种脚印扩大挂在黑板上供学生观察。
五、想象与绘画
1、引导学生独立绘画自己最喜欢的脚印,并将普通的脚印通过你的大胆与丰富的想象将它变成一副精美的图画
2、以小组为单位,布置一组脚印的世界。
3、完成作业的手法可以多样,但以绘画和剪贴为主。
六、展示作业,总结评价
1、否有集体合作的精神。
2、是否能把自己想象脚印的造型与色彩,大胆的表现出来。
3、想象的脚印思路是否有创新,独特。
4、是否能在完成作业的方法上有所创新。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连续号:15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根据人的脚印和动物的脚印,想象出各种形象。
2、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形象思维的能力。教学重点:培养学生从具现到形象的再创造的能力。教学难点:学生想象力的创新。
教师准备:水桶、水、录像、图片、彩纸、彩笔、剪刀等。学生准备:彩笔、彩纸、剪刀、双面胶等。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课题
1、让学生拖掉鞋子,脚底在水桶里沾上水,然后将脚低印在地板上。
2、引导学生观察自己的脚印,想象着自己的脚印象什么。师指生点名回答。表扬有丰富想象力的学生。
3、小组讨论,说出动物脚印的样子。比一比哪一组说出最多种动物脚印的样子。
4、出示课题——奇妙的脚印
三、观察了解各种动物的脚印,师生讨论脚印的模样
1、师具体逐个播放动物的脚印,请同学欣赏观察并讨论它们的造型特 以及你所想象的其他形象。
2、欣赏课本第十四页,让学生了解一些动物的脚印并让学生说出为什么其他的小朋友会有这样的想法
3、师小结:
我们感受大千世界的美丽,就别忽略了他的每一件馈增,哪怕是一个小小的脚印。这小小的脚印能为小朋友们带来许许多多的想象力,我们可以从它的外形,特征来展开丰富的想象。
四、课题拓展
1、赏图例,引导学生课后应用其他材料,如大的硬纸板来绘制你最喜欢的脚印。
2、教育学生平时要善于观察生活中的小事,多动脑筋。第11课 蔬果变变 连续号:16
学习领域:造型•表现 教学目标:
1、利用当地各种蔬菜、瓜果,制作各种动物。
2、展学生的塑造能力及想象力。
3、培养学生装的合作能力。
重点重点:利用各种蔬果进行造型。难点:利用蔬果的形状和色彩进行设计。
教学用具:范例、刀、垫板、各种蔬菜、瓜果、牙签。教学过程:
一、出示范例,引出课题:
师:小朋友,你们看,这些小动作可爱吗?你能看出它们是些什么动物吗?分别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小结:这些小动物都是教师用各种蔬菜、瓜果经过想象加工制作成的。今天,你们大家也一起来把自己带来的蔬菜变成小动物,好吗?
学生观赏范例,积极回答提问。
二、示范讲解制作方法:
1、对自己带来的蔬果先进想象,想想看适合制作什么动物。
2、师示范制作小金鱼:(1)用梨做身子。
(2)将小西红柿用牙签插入做眼睛。(3)胡萝卜切块做嘴。(4)芹菜叶做尾巴。
三、组织讨论,激发思维:
1、以同桌为单位,对准备的蔬果进行想象,讨论,尽可能不改变或少改变本来的形状充分利用它的形状和色彩来设计小动物。
2、提问:有哪几组愿意告诉大家,你们准备用什么蔬果制作什么小动物呢? 学生以同桌为小组展开热烈的讨论。请一些学生谈谈他们的讨论结果。
四、学生制作:
1、要求切蔬果时要放在垫板上切,注意用刀安全。
2、团结合作,共同完成。
3、师巡回指导,帮助有困难的学生。
五、赏析:
1、将学生作品放在“动物园”里,组织学生参观。
2、讨论:“你最喜欢哪个小动物,为什么?” 同桌两人相互合作,共同完成作品。学生观赏作品。学生热烈地讨论,大胆说出自己的看法。
六、活动拓展:鼓励学生回家利用蔬果、植物制作其他有趣的造型。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连续号:17
教学目标:
1、利用当地各种蔬菜、瓜果,制作各种动物。
2、展学生的塑造能力及想象力。
3、培养学生装的合作能力。
重点重点:利用各种蔬果进行造型。难点:利用蔬果的形状和色彩进行设计。
教学用具:范例、刀、垫板、各种蔬菜、瓜果、牙签。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学生观赏范例,积极回答提问。
二、示范讲解制作方法:
1、对自己带来的蔬果先进想象,想想看适合制作什么动物。
2、师示范制作小金鱼:(1)用梨做身子。
(2)将小西红柿用牙签插入做眼睛。(3)胡萝卜切块做嘴。(4)芹菜叶做尾巴。
三、组织讨论,激发思维:
1、以同桌为单位,对准备的蔬果进行想象,讨论,尽可能不改变或少改变本来的形状充分利用它的形状和色彩来设计小动物。
2、提问:有哪几组愿意告诉大家,你们准备用什么蔬果制作什么小动物呢? 学生以同桌为小组展开热烈的讨论。请一些学生谈谈他们的讨论结果。
四、活动拓展:鼓励学生回家利用蔬果、植物制作其他有趣的造型。第12课 小鸟的家 连续号:18
学习领域:造型•表现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运用橡皮泥、色纸表现小鸟和鸟窝的形象,提高学生立体造型的能力。
2、培养学生对保护鸟类的意识。
重点难点:小鸟、鸟窝的造型和制作。(有变化、有创意)
课前准备:准备学生使用的橡皮泥、色纸和有关于教材的图片、光盘等。教学过程:
一、引导阶段
1、导入:“今天老师要带同学们到小鸟家里作客去”播放鸟类活动的光盘进入教学,引导学生欣赏、问答。
2、请同学们说说小鸟的模样和它们的家是什么样子?
3、小组讨论并揭示课题。
二、发展阶段
1、引导学生运用捏、搓、按、折、撕等方法试着塑造成圆形、椭圆形、立方体或长方形然后设计小鸟和它们的家。
2、让学生在大胆尝试的基础上,通过小组讨论、交流并描述、解释各自的想法、意图并欣赏书本中的范例自由讨论“看其他同学跟你们的想法有什么不一样?你觉得他们好在哪里?应该学习他们的哪些优点?
3、引导学生搓成不同的线,捏或用纸折成各种点、圆和立方体、长方体形象进行组合。如制作鸟窝时,可制作圆形、方形或椭圆形等外形并可以夸张其长短和粗细,还可以装饰小花纹使制作的鸟窝更有新意。
4、在肯定学生大胆、自由的设计基础上进行相互欣赏和交流,并鼓励学生多动脑设计出更加新颖的小鸟和它们的家。
三、总结所学的内容。提倡同学们要保护鸟类不能去伤害它。
四、收拾与整理
五、课后拓展:课后请同学利用剩余的橡皮泥、色纸再设计制作一些小鸟、鸟窝。
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连续号:19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运用橡皮泥、色纸表现小鸟和鸟窝的形象,提高学生立体造型的能力。
2、培养学生对保护鸟类的意识。
重点难点:小鸟、鸟窝的造型和制作。(有变化、有创意)
课前准备:准备学生使用的橡皮泥、色纸和有关于教材的图片、光盘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揭示课题。
二、发展阶段
1、引导学生运用捏、搓、按、折、撕等方法试着塑造成圆形、椭圆形、立方体或长方形然后设计小鸟和它们的家。
2、让学生在大胆尝试的基础上,通过小组讨论、交流并描述、解释各自的想法、意图并欣赏书本中的范例自由讨论“看其他同学跟你们的想法有什么不一样?你觉得他们好在哪里?应该学习他们的哪些优点?
3、引导学生搓成不同的线,捏或用纸折成各种点、圆和立方体、长方体形象进行组合。如制作鸟窝时,可制作圆形、方形或椭圆形等外形并可以夸张其长短和粗细,还可以装饰小花纹使制作的鸟窝更有新意。
4、在肯定学生大胆、自由的设计基础上进行相互欣赏和交流,并鼓励学生多动脑设计出更加新颖的小鸟和它们的家。
三、总结所学的内容。提倡同学们要保护鸟类不能去伤害它。
四、课后拓展:课后请同学利用剩余的橡皮泥、色纸再设计制作一些小鸟、鸟窝。
第13课 故 事 画 连续号:20
学习领域:造型•表现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尝试把自己喜欢的一个故事通过一个或多个画面表现出来。
2、在描画中,能运用合理的构图、丰富的想象,把故事的内容表现得生动、有趣。
教学重点:故事的表现
教学难点:构图的合理性,画面的生动性、趣味性 教具准备:谚语故事vcd、故事画若干幅 学具准备:绘画纸、绘画工具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阶段:
老师:同学们,在我们生活的空间里,在我们的身边以及身边以外的世界里,每天都有事情发生,每天都有人把发生的故事传说,所以同学们从小就知道许许多多的故事,比如“孙悟空打闹天宫”、“哪吒闹海”、“嫦娥奔月”等。,从古至今流传下来了许多动人的故事,你们应该听过很多吧。
同学反应(略)
老师:其实每个同学本身就是一个故事,每天发生在同学们身边的读书、游戏等,就是一个个故事。现在请几位同学讲讲自己熟悉的或自己喜欢的故事。
学生讲故事(略)
老师:这几个同学多讲得很好,但是我们只知道故事的内容而眼看不到故事里这一些生动的形象,多可惜啊,要是能知道故事的内容又能看到“孙悟空”、“白雪公主”、“七个小矮人”这一些生动的形象,那该多好啊。请问同学们,能不能做到这样呢?通过什么方法可以做到?
学生回答(略)
老师小结:对,同学们回答得很好,我们可以通过电视、电影、卡通、图片、连环画等做到这一点。这一节课我们就是要同学们把自己熟悉的、喜欢的、别人的或自己的故事,用自己一双灵巧的手把它画出来,画成一个或几个画面,让其它小朋友也来分享你的动人的故事吧。
(引出课题)故事画
二、发展阶段
1、动画片段欣赏:
欣赏时提醒学生注意动画里形象的塑造、形象的特点及形象所处的环境。
2、教学示范:老师讲一个故事并出示本故事的画面。
3、教材范例欣赏:
欣赏同龄人的作品,有单幅画、有组画,题材较多。鼓励学生用绘画方式把自己喜欢的故事画出来。
4、学生小组讨论:
根据以上材料小组讨论如何选材、如何表现自己的故事。
5、辅导学生作业:
学生可以选择中国谚语故事,也可以选择自己编故事或根据自己的经历编一幅或一组故事画。
表现方法:可先画故事的主体再添画背景,然后写上故事的内容。
6、课堂交流:
在充分肯定学生大胆、自由表现的基础上,进行相互欣赏和交流。以小组为单位举办“故事画”展。
三、课后拓展
有兴趣的同学可以用泥塑、剪纸等立体制作方式来表现一个故事。第二课时 连续号:21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尝试把自己喜欢的一个故事通过一个或多个画面表现出来。
2、在描画中,能运用合理的构图、丰富的想象,把故事的内容表现得生动、有趣。
教学重点:故事的表现
教学难点:构图的合理性,画面的生动性、趣味性 教具准备:谚语故事vcd、故事画若干幅 学具准备:泥塑工具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发展阶段
1、动画片段欣赏:
欣赏时提醒学生注意动画里形象的塑造、形象的特点及形象所处的环境。
2、教学示范:老师讲一个故事并出示本故事的画面。
3、教材范例欣赏:
欣赏同龄人的作品,有单幅画、有组画,题材较多。鼓励学生用绘画方式把自己喜欢的故事画出来。
4、学生小组讨论:
根据以上材料小组讨论如何选材、如何表现自己的故事。
5、辅导学生作业:
学生可以选择中国谚语故事,也可以选择自己编故事或根据自己的经历编一幅或一组故事画。
表现方法:用泥塑、剪纸等立体制作方式来表现一个故事
6、课堂交流:
在充分肯定学生大胆、自由表现的基础上,进行相互欣赏和交流。以小组为单位举办“故事画”展。
7、课堂小结。
第1 4课 《我们班级的标志》 连续号:22
课堂类型:设计•应用•造型•表现 教学目标:
1、认识各种图形标志。
2、通过对各种图形标志的认识,了解其作用。教学重点:图型标志的制作方法。教学难点:自己能设计出不同的图形标志。教具准备:铅笔、彩笔、胶水、卡纸等。教学过程:
一、导课
1.小朋友们,我们这个班组成已经快两年了,小朋友在老师的指引下一同学习,一同游戏,建立起了浓厚的友谊,形成了良好的班风。让我们一起来夸夸我们的班级,说说我们班有哪些突出的优点,有哪些成绩?学生介绍完后接着提问:“你觉得最能代表我们班的是什么?”生述,统一一下意见。
这是从意义上来表现,其实还可以从汉字的字形和字音来设计,如二(1)班可用“二”“一”两字变形组合一下,也可将“EY”两个拼音字母组成图案。
2.“我们把它画下来,作为我们班的标记,好不好?”学生绘画后选出较好的进行讲评,分析好在哪儿。
3.点题,我们把这种代表我们班级的图案叫班级标志。
二、新授:
1.欣赏分析例图,引导学生从标志的形状、图案、意义来分析它们采用了哪些设计方法。刚才我们一起设计的标志到底好不好,是不是适合,有没有其它设计方法了呢?带着这些问题,让我们一起去欣赏一下设计师们设计的各种标志吧,看看它们是怎样来推销自我形象的。
2.分小组讨论,说说你学到了什么?学生回答后,总结为以下三点。①.简洁,许多标志都用了几何形来概括; ②.易懂,一看就明白它是什么意思; ③.美观,具有艺术性。
3.欣赏课本例图的学生作品,试用标志的三个特点来分析他们是怎样来表现班级特色的。
4.修改原有作业。小朋友们了解了标志的设计方法,再回过来看看小朋友们刚才设计的标志,你们觉得是不是需要改进一下。怎么改?学生起来发言(取原有作业纸放在投影仪上),教师和全班同学可以一起提供参考意见,帮助一起完善标志。
三、学生练习:我们运用能够表示我们班的音形义来设计班级标志,要求做到简洁、美观、易懂。下面请你们根据新掌握的知识来修改草图,把它画在作业纸上,并涂上漂亮的颜色,也可以用彩纸、橡皮泥等材料来制作。
四、交流:
说说你是怎么设想的,标志的意义是什么。选项出一个最佳方案贴在教室门上作为班级标志 课后反思:
第15课 变了样 连续号:23
学习领域:造型•表现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爱祖国爱家乡的思想情操,了解家乡或城市的发展历史。
2、发展学生观察、记忆的形象思维能力与绘画造型能力,画乡村或城市的各种变化
教学重点:画乡村或城市的各种变化 教学难点:表现家乡楼房建筑的特点
教具准备:照片图、图片、彩色笔、蜡笔、挂图
学具准备:彩卡纸、图画纸、彩色笔、蜡笔、剪刀、胶水、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新授
1、谁都有自己的家乡,我们都热爱自己的家乡。你了解家乡的历史吗?以前家乡的面貌是什么样子,让我们通过图片或录像来了解家乡的模样。
2、让同学来说说以前家乡的样子
3、通过改革开放,我们家乡发生的很大的变化。让同学来说说家乡的变化。
4、通过图片和录像来了解家乡的变化
5、欣赏用不同方法描绘家乡景物的图片
6、引导学生利用所带家乡景物的图片进行拼贴(1)、分小组讨论画出家乡的景物(不包括建筑物)(2)、剪拼图片中的建筑物或用画的建筑物(3)、粘贴
三、布置作业、巡视辅导
四、课堂总结
五、展示学生作业,自评互评 第16课 我心中的老师 连续号:24
学习领域:造型、表现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回忆生活中的形象
2、指导学生创作一幅《我心中的老师》的绘画
3、通过绘画,联系师生之间的感情,培养师爱生,生敬师的良好师生关系
重点难点表现我的老师,生动表现“心中”的老师的形象 教师准备:相关范图、儿童画等 学生准备:油画棒水彩笔等 教学过程:
一、课前导入
二、课堂教学
1、引导阶段:教师出示一幅学生的作品,启发学生看看、说说画上表现的人物是什么职业,为什么?
2、发展阶段:小组交流“我心中的老师”是什么样的?(学生谈自己心中的老师,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对老师的真实感受,以及对老师的期望)
画面交流:教师运用准备好的画面(2-3个不同性别,表情、动作的教师形象)以及3-4个画面背景,让学生来搭配以下“哪个老师的形象搭配哪种背景合适,为什么?”让学生说一说,是否发现背景不同可以反映教师的科目的区别,不同的表情能否表现人物的情绪、状态。
分析范画:分析课本中的范画,“老师,我喜欢这样的您,最害怕。。。”让学生谈谈那个同学为什么这样画,鼓励孩子画出自己心中的老师,写出给老师的心里话。
3、布置作业:教师归纳学生的评述,提出创作要求,学生完成创作后与同学进行交流。
三、课后拓展:引导学生用其他的表现方法进行创作。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连续号:25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回忆生活中的形象
2、指导学生创作一幅《我心中的老师》的绘画
3、通过绘画,联系师生之间的感情,培养师爱生,生敬师的良好师生关系
重点难点表现我的老师,生动表现“心中”的老师的形象 教师准备:相关范图、儿童画等 学生准备:油画棒水彩笔等 教学过程:
一、课前导入
二、课堂教学
1、引导阶段:教师出示一幅学生的作品,启发学生看看、说说画上表现的人物是什么职业,为什么?
2、发展阶段:小组交流“我心中的老师”是什么样的?(学生谈自己心中的老师,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对老师的真实感受,以及对老师的期望)
画面交流:教师运用准备好的画面(2-3个不同性别,表情、动作的教师形象)以及3-4个画面背景,让学生来搭配以下“哪个老师的形象搭配哪种背景合适,为什么?”让学生说一说,是否发现背景不同可以反映教师的科目的区别,不同的表情能否表现人物的情绪、状态。
分析范画:分析课本中的范画,“老师,我喜欢这样的您,最害怕。。。”让学生谈谈那个同学为什么这样画,鼓励孩子画出自己心中的老师,写出给老师的心里话。
3、布置作业:
引导学生用其他的表现方法进行创作。课后反思:
第17课 会爬的玩具 连续号:26
课堂类型:设计•应用•造型•表现 教学目标:
1、利用废旧材料,设计制作会爬的玩具。
2、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能力和协作精神。
3、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设计和制作,感受美术活动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教学重点: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动手实践的能力。教学难点:如何种使玩具爬起来新 课 标 第 一 网
教师准备:旧挂历纸、包装纸、蜡笔、水彩笔、剪刀、胶水、彩色纸等各种绘画和手工材料。
学生准备:制作工具。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检查用具
三、导入:出示会爬的玩具,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导出课题。师:小朋友门,老师这儿有一个小玩具,同学们仔细观察和思考:小玩具和我们以前制作的有什么不同?
生:思考,讨论、回答。四:授新
1、总结学生发言,引导学生思考
师:对,(出示课题)会爬的玩具。我们的小玩具会爬,可是它为什么会爬呢,还有什么其他的方法让小玩具爬起来么?仔细观察,四人小组讨论。
生:观察,思考、讨论、回答
2、示范说明集中会爬的玩具的具体方法和步骤。师:真好,通过同学们的观察,大家发现了,要玩具爬动,必须是腹部贴地挪动身体。而我们今天制作会爬的玩具的小秘密是什么呢?
生:(略)
师:你们观察得很仔细,非常好,知道了它,我们就能制作出会爬的玩具了。
3、欣赏其他学生作品,开拓学生的思维。
师:可是,用什么材料,什么方法制作呢,我们先去看看其他小朋友制作的玩具,想好自己要制作的玩具和制作方法。不同的玩具可是不同的方法制作的呢,还有不同的装饰方法。(画、撕剪啊、拼贴等造型手段进行美化。)
生:表达自己的看法和自己制作玩具的想法。
五、布置作业:
师:小朋友们,我们已经知道制作会爬的玩具的方法,想不想马上动手制作玩具吗?拿出你们的材料,开动自己聪明的脑筋,做出一个和其他人不一样的会爬的玩具。四人小组里的小朋友要比一比谁的玩具爬的最好,最长。比一比谁的作品和别人不一样,最有创意。
六、制作
七、教育学生爱护环境卫生,收拾好工具和材料,整理桌面,保持教室环境的整洁。
八、拓展:
今天我们初步学习制作会爬的玩具,而且我们把一些废品装饰后变成了一个个有趣的玩具,生活中还有许多的“废品”有待我们发现进行装饰,充分利用成为有用的物品。
第二课时 连续号:27 教学目标:
1、利用废旧材料,设计制作会爬的玩具。
2、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能力和协作精神。
3、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设计和制作,感受美术活动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教学重点: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动手实践的能力。教学难点:如何种使玩具爬起来新 课 标 第 一 网
教师准备:旧挂历纸、包装纸、蜡笔、水彩笔、剪刀、胶水、彩色纸等各种绘画和手工材料。
学生准备:制作工具。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检查用具
三、导入:出示会爬的玩具,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导出课题。师:小朋友门,老师这儿有一个小玩具,同学们仔细观察和思考:小玩具和我们以前制作的有什么不同?
生:思考,讨论、回答。四:授新
1、总结学生发言,引导学生思考
师:对,(出示课题)会爬的玩具。我们的小玩具会爬,可是它为什么会爬呢,还有什么其他的方法让小玩具爬起来么?仔细观察,四人小组讨论。
生:观察,思考、讨论、回答
2、示范说明集中会爬的玩具的具体方法和步骤。
师:真好,通过同学们的观察,大家发现了,要玩具爬动,必须是腹部贴地挪动身体。而我们今天制作会爬的玩具的小秘密是什么呢?
师:你们观察得很仔细,非常好,知道了它,我们就能制作出会爬的玩具了。
3、欣赏其他学生作品,开拓学生的思维。
师:可是,用什么材料,什么方法制作呢,我们先去看看其他小朋友制作的玩具,想好自己要制作的玩具和制作方法。不同的玩具可是不同的方法制作的呢,还有不同的装饰方法。(画、撕剪啊、拼贴等造型手段进行美化。)
生:表达自己的看法和自己制作玩具的想法。
五、布置作业:
我们初步学习制作会爬的玩具,而且我们把一些废品装饰后变成了一个个有趣的玩具,生活中还有许多的“废品”有待我们发现进行装饰,充分利用成为有用的物品。
六、制作
七、教育学生爱护环境卫生,收拾好工具和材料,整理桌面,保持教室环境的整洁。
教学反思:
第18 课电脑美术 连续号:28
课堂类型:设计•应用•造型•表现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掌握画图程序上菜单的功能及画图工具的使用。
2、指导学生运用画图程序上的绘画工具进行绘画、复制、粘贴和翻转。
3、引导学生通过简单的创意和操作,感受电脑美术课的乐趣,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电脑美术的兴趣和热情。
教学重点:
1、使学生在掌握运用复制和粘贴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运用翻转的功能进行花边图案的设计与制作。
2、利用矩形、椭圆形、线形等工具进行花边图案的创作设计。教学难点:
1、学生在操作过程中能把握好画图工具的使用特点。
2、粘贴过程中形象大小和色彩的改变。
3、学生自已能解决电脑操作过程中出现的故障问题。课前准备:
1.师检查电脑硬件设备,排除电脑故障。2.准备若干电脑美术的优秀作品。
3.教育学生要爱护电脑设备及各种教学设施。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组织学生有秩序地进入电脑室,并稳定好学生情绪准备上课。
二、引导过程
(1)师通过电脑屏幕引导学生巩固认识画图程序窗口。
(2)师打开有关花边的电脑美术优秀作品让学生欣赏,并请学生思考:这些图案有什么特点?是运用了菜单栏中的哪项功能制作出来的?(3)复习排列与重复的知识内容。
(4)请学生按程序打开电脑进入画图界面复习复制和粘贴的操作过程,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热情与兴趣。
三、发展过程:(1)分析与讲解:
师通过电脑屏幕向学生进一步说明画图程序界面上的各种工具的用途并演示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
(2)欣赏与思考:
指导学生欣赏教材作品,学生根据图示中的制作步骤思考:单独纹样是采用工具箱中的什么工具制作出来的?一个单独纹样如何变成一条漂亮的花边图案,它采用什么方法制作出来的?(师通过演示使学生进一步巩固选取、复制、粘贴的制作要点)
师通过电脑屏幕向学生展示一幅花边图案,并提问:这组花边图案还有其它的排列方式吗?(导出翻转的功能)。师演示翻转的制作过程(复制—粘贴—翻转)。
请学生看书说说翻转后形成新的单独图案是如何继续制作花边图案的?(师通过演示进一步补充说明)
(3)学生归纳步骤:
打开画图程序。(开始—程序—附件—画图)。打开工具箱的各种工具画出一个形象后上色,并打开编辑进行复制、粘贴、翻转、变化和排列。
(4)布置作业:
让学生利用复制、粘贴、变化和翻转制作一副独特、有趣的花边图案。鼓励学生大胆、自由地创作和绘制。作业完成后可让学生互评、互欣赏。
四、收拾与整理
指导学生按正确的步骤关闭电脑,有秩序地走出教室保持教室环境整洁。
第19课 娃娃家 连续号:30
课堂类型:欣赏 •评述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欣赏了解家居和家具的造型美。
2、引导学生利用各自准备的材料来设计制作家居模型。
3、培养学生乐于与同伴合作、共同合作完成作业。增强集体主义精神。学重点教:设计家居模型、制作家具。
教学难点:如何根据收集的材料设计制作家具。
教学准备:收集各种小纸箱、纸盒、彩色卡纸、绒布、剪刀、双面胶、家居图片、家具照片、录像机、电视机、投影仪、VCD片等。
教学过程:
一、引导阶段:
放录像、让学生欣赏各种家居室内布置、欣赏各种家具的造型美。播放娃娃家的布置录像,激发学生玩娃娃家的游戏的愿望。引出今天的教学内容,设计布置娃娃家。
二、发展阶段:
1、引导学生议一议玩娃娃家,里面要有什么家具?(床、沙发、橱柜)如何摆放家具?
2、小组讨论,谁来设计房间的家居布置?谁来制作什么家具?用什么材料(纸盒、泡沫塑料板、牙膏盖等)。
3、老师示范如何运用大纸盒做大衣橱,板式结构的橱,先用卡纸或木纹纸把盒子包装起来,注意六面体的包装,用双面胶把四面贴好,再把上下两面贴牢,然后装饰橱门、全身镜、把手。
启发引导学生根据家具的特征来选择材料,进行设计加工要求同学既分工又合作,大胆地创新设计出与众不同的家具和家居安排,又要把家设计温馨可爱,让家人喜欢聚在家里。
4、小组分工,每人领到自己的任务,设计制作一至两件或两人合作一件家具,由一人设计家具的摆设。提醒学生材料资源的共享。
三、作业展示:
每组选一人做解说,介绍本小组家居特色,其它小组成员互评、欣赏。
四、课后拓展:
每人做一个玩偶或做一个头饰,再制作其他分角色表演娃娃家游戏,增进同学之间交流。
第二课时 连续号:31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欣赏了解家居和家具的造型美。
2、引导学生利用各自准备的材料来设计制作家居模型。
3、培养学生乐于与同伴合作、共同合作完成作业。增强集体主义精神。学重点教:设计家居模型、制作家具。
教学难点:如何根据收集的材料设计制作家具。
教学准备:收集各种小纸箱、纸盒、彩色卡纸、绒布、剪刀、双面胶、家居图片、家具照片、录像机、电视机、投影仪、VCD片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引出今天的教学内容,设计布置娃娃家。
二、发展阶段:
1、引导学生议一议玩娃娃家,里面要有什么家具?(床、沙发、橱柜)如何摆放家具?
2、小组讨论,谁来设计房间的家居布置?谁来制作什么家具?用什么材料(纸盒、泡沫塑料板、牙膏盖等)。
3、老师示范如何运用大纸盒做大衣橱,板式结构的橱,先用卡纸或木纹纸把盒子包装起来,注意六面体的包装,用双面胶把四面贴好,再把上下两面贴牢,然后装饰橱门、全身镜、把手。
启发引导学生根据家具的特征来选择材料,进行设计加工要求同学既分工又合作,大胆地创新设计出与众不同的家具和家居安排,又要把家设计温馨可爱,让家人喜欢聚在家里。
4、小组分工,每人领到自己的任务,设计制作一至两件或两人合作一件家具,由一人设计家具的摆设。提醒学生材料资源的共享。
三、作业
每人做一个玩偶或做一个头饰,再制作其他分角色表演娃娃家游戏,增进同学之间交流。
教学反思:
第20 课认识图形标志 连续号:32
学习领域:欣赏•评述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认识图形标志,懂得一些图形标志的含义。
2、学会理解和应用图形标志,并在生活中加以应用。重点难点:读懂并理解图形标志的含义。教具准备:各种图形标志
学具准备:寻找和收集所看到的图形标志,并尽量了解它代表什么含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小朋友们,我们今天要认识一些新朋友,它们会教会我们在一些公共场合里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呢,下面请大家跟着老师,一起来迎接它们……出示一些简单的图形,询问学生它的意思是什么?
1、学生讨论,汇报结果,得出是不允许吸烟和水不能饮用的结论。
2、同学们,它们在公共场合中它就有了特殊的含义,这样的图形我们称它为图形标志。导出课题:认识图形标志
二、加深学生的认识,讨论课本上图形标志的意思
1、在我们的书上,有很多很多各种各样的图形标志,你们知道它们都是表示些什么意思吗?
2、看图小组讨论,比一比,哪一组说出的各种图形标志的意思,最准确,数目最多,并告诉大家你们都在什么地方看到过它们?(马路、商厦、美术馆、机场、轮渡、博物馆……)考一考,看到这样的图形标志你要怎么办?小组同学互相考察,看看同学认识图形标志的结果。
三、学生汇报自己收集到的图形标志,对课本中的图形标志进行补充说明。通过小组评比的方法,对图形标志进一步的了解
1、图形标志包含好多方面,现在请小朋友们来介绍自己在课前去找寻的图形标志好朋友,告诉大家,你是从什么地方找到它的,这个标志出现的时候,我们应该做些什么,不能做什么?
2、学生上台汇报自己找到的图形标志,其它小朋友补充说明。
四、对各小组收集情况进行统计,评比出收集图形标志最多,理解意思最全面的优胜组。
第四篇:二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第一课 巧妙的组合
教学目标:
让学生在形的自由组合和换色平涂活动中享受到成功的乐趣。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对三种形随意组织的兴趣和审美情趣。
难点:两形重叠处区分色彩。教学准备:颜料画纸 剪刀等。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30分钟。
一、教师演示,导入新课。
1、教师演示:(1)先画一种形状,说一说是什么形状。(2)再画另一种形,产生部分重叠。(3)最后画第三种形,又有部分重叠。
2、先只有外形线条,再演示有色彩的:两形重叠的部分色彩要有区别。
3、出示课题:“三种形的组合”。
二、启发、归纳作业方法。
师生一起讨论作业步骤:
1、可三种形交替画出再着色:
第一次画一种形
第二次再画一种形
第三次再画一种形
注意:第一次画形,指导学生画在画面的较中间的位置,宜大一些,作为画面的主体物,然后再向外围添加其它的形。
2、平涂颜色:要求形内涂满,色彩均匀,重叠部分要换颜色。
三、学生作业,教师行间指导。
四、简评作业,展示部分较好作业,鼓励同学们的再创造情绪。
第二课 加一加 变一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感受大自然的节奏美和韵律美,培养视 觉感受力和平面表现能力。
2、学习运用大小、疏密的变化来组合画面的方法。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运用简单的相似形排列组合成具有一定形式 美的画面。
难点:形的位置安排恰当,组合自然,画面美观。教学准备:教学用的图画和卡片、节奏感强的乐曲等。教学步骤:
学生活动:30分钟。
一、组织教学。
二、教师释题。
教师演示:一个基本形,逐渐增多类似的形状,形成一个画面后,要学生谈谈看到一个形和多个形的画面时的不同感觉。
将一个单位的形状从相似形组合画面的背景中分离出来,让学生边观察体会边谈感受。
单独的一个形给人单调孤立的感觉,多个相似的形反复排列,就构成了美观丰富的群体图案,画面因此产生强烈的节奏感,就像由许多音符组成了一首动人的曲子一样。(播放音乐)让学生眼观画面,耳听音乐,利用文学上的“通感”来初步感受相似形组合的形式美。
三、基本形分析。
1、列举基本形的来源:瓜果蔬菜、花草树木、飞禽走兽、器皿用具、其它随意形。
2、画时要抓住物体的特征进行概括,把它画成简练美观的形象,教师以某物体为例,作绘画示范,不要原原本本地照搬实物形象。
四、相似形的组合方法。
在画纸上向不同方向反复画出相似的形状,画满纸面,一般不重叠,或只在有规律的部分重叠。相似形可以作平行排列,如教材左页左图,由多株相似的树形平行排列成树林群体图。也可改变方向和角度排列,如教材左页的群鹅图,相似形的大小不一,错落有致。
五、着色。
1、本课属重复造型范围,因此不宜用多种颜色,以免产生杂乱的效果。可用2—3种颜色,颜色的选择应有强烈的主观性,只要好看,不一定遵循实际颜色。
2、底色和形的对比要鲜明。
六、学生练习,教师指导。
1、作业要求:
(1)相似形简练、美观,排列错落有致。(2)底色与形明暗对比强烈。
七、作业展评,课堂小结。
1、巡视指导作业时有意识地收集几幅具有明显的优点或缺点的作业,然后引导组织学生采用自评、互评、师评等方式评价作业,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审美能力。
2、课堂小结,布置下次美术课需准备的学具。
第三课 猴子上树
教学目标:
1、运用剪、撕、拼贴、组合等方法,集体合作进行一次有趣的“植树造林”活动。
2、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培养集体合作精神,增强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使学生运用剪、撕方法制作树。难点:树木造型美观,组合有变化。教学准备:剪刀卡纸 胶水 颜料等。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30分钟。
一、导入。
1、让学生回想周围被人类破坏了的自然环境,增强学生保护、绿化环境意识。
2、提问:
(1)从刚刚的讨论中你明白了什么?(2)要改善环境,你有什么办法呢?(植树)
3、揭示课题:猴子上树
4、提问:
同学们知道每年的植树节是哪一天吗?(3月12日)
今天我们也来进行一次有趣的“植树造林”活动,来表达自己保护环境的愿望。
二、剪、撕树形。
1、回顾旧知。
首先我们要撕、剪出一棵棵的树干能组合成林。(出示旧知课目)以前我们画过各种姿态的树,对树干和树叶有所了解,还用挂历纸撕过风景画,剪贴过村庄。现在我们要用学过的撕、剪方法来剪出各种形状的树干,撕出美丽的树叶。
2、出示一张挂历纸。提问:
谁来说一说,这张挂历纸哪些地方适合剪树干,哪些地方适合撕树叶?(指名回答)教师小结,强调撕、剪树干、树叶时要选择适当的颜色。可两个同学合作,一个剪树干,一个撕树叶。
3、学生动手撕、剪,教师个别辅导。
三、组拼、粘贴成“树林”。
1、拼摆树木。
(1)出示“树干”、“树叶”示范拼摆成一棵树。(2)提问:
还可以怎样拼摆?(学生变换组拼方式)
(3)教师演示展示相同的“树干”、“树叶”,不同的拼摆方式。(4)学生上台用不同的树干、树叶进行拼摆。(两个同学上台拼摆)(5)小结:不同的材料,也有不同的拼摆方式。
2、树林的组拼。
(1)一棵棵的树拼摆好了,我们就该把它“种”到荒山上,组拼成树林了(出示组拼图1)
提问:你对这幅树林组拼图有什么意见呢?(没有层次、疏密变化)
(2)(出示树林组拼图2)让学生明白组拼树林时要注意有远近层次和疏密变化。(3)组拼树林需要大家集体合作。(出示学生组拼情景)提问:他们是怎样分工合作的?我们在组拼时应该怎样做?(学生回答)
(4)教师归纳小结,提出作业要求:同桌两人合作将树干、树叶拼摆成一棵树,然后涂上胶,一起到“荒山”上来“种树”。(出示集体作业纸)(5)学生作业,教师辅导。
四、作业展评,教师对学生给予肯定。
第四课 帽子回来了
教学目标:
通过教学,帮助学生进一步把握不同动物的形象特征,通过想象画出常见动物在森林里快乐生活的情景,培养学生热爱动物、热爱自然的思想感情,发展他们的想象能力和绘画表 现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综合分析各种动物形象特征,能用拟人的方法画不同动物,引导设想动物在森林生活的情景。
难点:不同动物形象特征的捕捉和把握,画面的安排和布局。教学准备:各种动物的图片(或),动物头饰。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学生活动:30分钟。
一、复习导入。
让学生想像平时从电视或是日常中见到过的动物形象并向同学们说一说,最后老师总结每种动物都有各自与众不同的外形特征。
二、图片欣赏,分析各种动物的外形特征。
演示各种动物的图片,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并分析它们的外形特征。
兔子:耳朵长长的,尾巴短短的。
松鼠:尾巴大大的,…… 长颈鹿:脖子长长的,……
三、讲故事,揭示课题。
老师创编一个《帽子回来了》的故事,故事中涉及多种学生熟悉、喜爱的动物,并有一定情节,将动物的生活拟人化,与儿童贴近,引起共鸣,激发兴趣,从而揭示课题。
板书:帽子回来了
四、欣赏范画,讨论。
1、书中的几幅作品描绘了小猪的什么故事?
2、画中的各种小动物是怎样画的?
3、这几幅作品的构图和色彩有什么特点?
4、如果你来画,还可以画些什么内容? 学生讨论回答,教师归纳并板书:
小猪(在干什么?)小猪戴帽子上学校 风吹帽子挂树梢 小猪急得蹦蹦跳 谁能帮它去取帽
森林(树、花、草、洞、石)
六、学生作业,教师个别辅导。作业要求:
1、内容新颖、有趣。
2、构图饱满,布局合理。
3、色彩鲜艳。第二课时:
学生活动:35分钟。
一、继续作业,教师指导。
二、作业展评,课堂小结。
第五课 《三个好朋友》
教学目标:
1、通过启发学生联想,想象,指导学生用颜色水吹出色彩艳丽的图画,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及造型能力。
2、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向往未来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
初步了解色彩水的用途,掌握吹色彩水的基本方法。教学难点:
启发学生在基本形的基础上大胆想象,创作新颖奇特,富有儿童特色的图画。教学准备:纸张 颜料 等。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学生活动:30分钟。1. 语言情景导入
画画离不开各种颜色,各种颜色都是好朋友,在我们的画面上经常结伴在一起玩,但是有一天,这些伙伴里少了三个朋友,他们是:红红、蓝蓝和黄黄,可能是他们三个家伙在和其他的颜色捉迷藏,于是其他的颜色都要一起去找这三个朋友,怎么找呢?就要请同学们来帮忙,大家愿不愿意帮助他们呀?(善良、热心的小朋友们肯定会说愿意帮忙,于是引出下一步)
2.先请大家把红、黄、蓝三种颜色拿出来,藏起来。(学生操作)
3.现在红红、蓝蓝和黄黄已经藏好了,找朋友的游戏开始了:大家知道,颜色和颜色之间互相调和就可以调出另一种颜色,要大家帮的忙就是把其他这些颜色进行调和,看看能不能发现红红、蓝蓝和黄黄。好了,开始吧!
4.学生开始操作,用除了红、黄、蓝三种颜色以外的其他各种颜色进行调和实验。根据色彩原理,同学们不可能调出红、黄、蓝这三种颜色。(这个游戏似乎有点残酷,注定同学们是不能帮其他颜色找到红红、蓝蓝和黄黄的。因为红、黄、蓝在色彩学上叫做“原色”。之所以叫做“原色”,就是因为这三种颜色通过彼此的反复调和,可以调出其他各种丰富的颜色。而反过来用其他各种颜色通过调和的方法,是无论如何都不能调出它们这三种颜色的。同学们进行多次的实验,调出来的是各种各样的“复色”,在这个过程中,大家虽然没能帮助找出红、黄、蓝这三种颜色,却得出了变化丰富的“复色”,也是一种体验和收获。)
5.经过一段色彩调和的实践,我问大家:你们都调出了什么颜色?学生会展示出来,这个时候教师要及时地表扬、肯定同学们调出的颜色都很漂亮,并请同学之间相互交流调色实验的心得:比如某颜色是怎么调出来的等等。
6.教师小结:老师知道你们调不出红、黄、蓝这三种颜色的。不是大家不行,是因为这三种颜色根本不能被用其他颜色调出来的!因为他们是“原色”,意思是在颜色里原来就应该有的、最初的颜色,他们不能被调出来,但是它们三个相互调和却可以调出其他任何颜色!
通过这个游戏,同学们对“原色”的理解就会很形象、很透彻,并在活动过程中不自觉地体验了“复色”的概念,为以后的色彩知识学习打下感性的基础。7.接下来,我们就只用红、黄、蓝这三种颜色来做游戏,有两个游戏: ①分别把红、黄、蓝三种彩色水点在纸上用小管子(饮料吸管或圆珠笔的外管)从下向上吹,就会出现好像树一样的形状(教师示范),看看你的树会变成什么颜色。
②用红、黄、蓝三种颜色画自由想像画。
《海底世界》
教学目的:1.通过想象画练习,学习简单的构图知识,把感知到的海底世界表现出来,培养学生的造型能力和想象能力。
2.进行色彩训练、形象思维与审美教育。
3.渗透环保意识,引导学生将来开发建设美丽的海底。
教学重点:通过观察、分析、表现出海底世界,培养学生的造型能力和想象能力。教学难点: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完成作业《海底世界》。教具准备: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注意检查学生的学习用品)
二、创设情境,故事导入。
教师讲述“孙悟空海底寻宝”、“美人鱼”等故事。
问:在美丽的大海中有些什么?同学们想亲手画画美丽的大海吗? 我们这节课来学习《海底世界》。(出示课题)
三、讲授新课:
1.教师问:谁是大海的主人? 小结:鱼
鱼儿的形状像什么?它们的身体由哪几部分构成?身上长着什么?
小结:鱼儿的形状有椭圆形、三角形、长条形、以及一些说不出形状的;它们的身体由头、身、尾、鳍四个部分组成。
鱼儿是生活在什么环境中?它有哪些颜色?鱼儿有哪些的朋友呢?
小结:鱼儿生长在蓝蓝的海水里,珊瑚、水草、海藻、贝壳等是鱼儿的朋友。2.观赏学生优秀作品,评议中注意引导学生理解“画面要饱满,布局要均衡”的构图知识,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
3.一幅完整的海底世界,你想如何表现?让学生自由讨论。
小结:完整的构图中应有鱼以及它的朋友们。如:我们上面所说的蓝蓝的海水、珊瑚、水草、海藻、贝壳等。a.鱼儿的画法: ⑴画基本形。
⑵细节刻画。画出嘴、眼、鳍、尾等。⑶描上花纹。⑷涂颜色。
四、小组合作完成作业。
1.作业要求:本次作业以组为单位,分为三组,每一小组以剪贴的方法创作一幅《海底世界》。
2.分组讨论,组长分配任务。
3.学生合作完成作业。教师巡回辅导,提醒学生注意构图应饱满、丰富。4.每小组的组长上讲台谈谈本组对作品的一些想法,学生进行欣赏评价,教师进行总结性评价。
五、总结全课。
第七课 小泥人
教学目标:
1、学会捏小泥人的一般方法。
2、培养动手能力与合作精神。
3、体验学习活动的快乐,陶冶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操。教学重点:在活动中掌握捏小泥人的方法。
教学难点:想象一定的情境,并根据情境做出各种造型有趣的小泥人。教学准备:课件陶泥 教学过程:
一、走进教室 看一看
1、课件展示在教室里玩耍的小泥人的图片,提醒学生仔细观察。
教师提问:你看到了什么?
2、学生回答(引导学主回答出“什么人”、什么地方”、“在干什么”)
教师小结并揭示课题。
二、做个泥人 试一试
1、师生一起随意捏个外形。
教师在视频展示台示范讲解。(强调“随意捏”,要大胆,可夸张一点)
2、指名展示,师主共同调整。
三、捏捏泥人 动一动
1、课件展示小泥人的不同动作,配欢快的音乐。
2、师主同做“小泥人的体操”。
3、教师提问:你是怎样让你的小泥人做不同的动作呢?
教师小结捏泥人动态的要求。
四、美化泥人 乐一乐
1、课件展示5张制作完整的小泥人图片。
提问:你觉得他们美吗?美在哪里?你能看出是用什么方法做的?
师生共同总结美化小泥人的方法。并用课件展示。
2、师主共同美化自己的小泥人。
3、指名展示,师主共同点评、调整。
五、合做泥人 玩一玩
1、课件展示一组小泥人的图片。
教师引导学生从泥人的动态、细节的美化以及组合几方面来欣赏。
2、分组讨论:我们的小泥人在教室的哪个位置做游戏,做什么游戏。
3、小组合作表现。
六、展示泥人 评一评
1、学生下位自由观赏交流,评出自己最喜欢的一个小泥人和一组小泥人。
2、指名介绍、评价作品。
引导学生从小泥人的动态、美化以及小组的配合几方面来说。
3、教师小结。
第八课 蹦蹦跳跳
教学目标:
1、学习折扎昆虫的制作步骤、方法和要求,培养动手制作能力和表现能力。
2、养成耐心细致的好习惯。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折扎的方法、步骤与要求。难点:制作精美而有创意。教学准备:自制示范品剪刀 彩纸。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30分钟。
1、创设动物王国情境,导人新课。
教师提问动物王国里都有什么动物呢?让学生观察思考。
教师肯定学生的回答,并将事先扎好的青蛙、乌龟、蛇各1只贴到黑板上。语言激发:动物王国里就只有这几个人他们好无聊又好孤单,他们好想有更多的朋友陪伴他们,那么同学们你们想不想帮助这些动物找到更多朋友呢?那么就等着我们同学们这节课扎出更多的小动物好么?。
板书课题:蹦蹦跳跳
2、学生试扎。
本课内容较简单,可首先让学生按教材示意图试扎,培养其识图能力和学习上的主动性。
思考并试折:
(1)书中的斑马是怎样折出来的?
(2)同一形状的纸可以从几种角度进行斑马?(3)怎样才能将折好的纸扎成动物?
3、教师点拨。
根据学生试折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有选择地进行指导,帮助学生完成制作。指导点:
(1)构思:不同动物的结构不同。要巧妙地利用材料的特性灵活折叠出新形状。(2)折法指导
4、学生完成作业。
学生根据老师的指点继续折扎或重新折扎。作业要求:(1)折扎方法正确。(2)操作耐心细致。教师继续全面指导。
5、作业展评,课堂总结。
第九课 快乐的舞蹈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对形象的观察力、记忆力和表现力,简单认识各种舞蹈。
2、用自己喜爱的表现方式表现舞蹈者的姿态。
3、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艺术的情怀。
教学重点:感受舞蹈的快乐,并将快乐的舞蹈用绘画形式表现出来。
教学难点: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表现舞蹈者的姿态。
教学过程:
一、欣赏感受
1、师:同学们,一年一度的“六·一”儿童节又要到了,每到这个时候,我们都可以欣赏到很多唱歌、跳舞的节目,你们都认识哪些舞蹈呢?能不能给我们学几个动作?(生表演)
2、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些朋友,想不想知道他们“六·一”节排了什么节目?
生:想!
师:好!我们一起来欣赏他们《快乐的舞蹈》!
(出示课题)
3、播放舞蹈录像带
二、引导回答
1、师:舞蹈可以很好的将我们内心的快乐表达出来,可以作为我们表达感情的一种方式,可以给我们美的享受。同学们在欣赏的过程中,看到了哪些优美的动作?给你的组员模仿一下,我们来比一比,看看谁最会模仿!待会我们请每组推荐以为一位同学来给我们表演,好吗?
生:好!
2、小组交流,组内表演舞蹈。
3、师:同学们的舞蹈姿势都挺优美的!哪位同学来给我们表演?
(生表演舞蹈)
三、综合体验
1、师:同学们,他们跳得怎么样?
生:挺好的!
师:大家想不想一起跳?
生:想!
师:好!那我们就来玩一个“木头人”的游戏!待会我们围成一个大圈,听到音乐后,大家在原地想怎么跳就怎么跳!等音乐声一停,你们就摆出你们最漂亮的动作,然后停在原地不动!
2、播放音乐,学生跳舞。
3、(音乐声停止)好!扭扭你的脖子,观察你周围同学的动作,然后选择一个同学的动作记下来。
(生观察、记忆)
4、师:你观察到了谁的动作?谁来给我们学一学?!
(生模仿自己观察到的动作)
5、师:老师也观察到了漂亮的动作,我也把他记了下来,可是记的方法跟你们不一样,你们看!
6、师在黑板上示范。
7、师:这种用简洁的线条勾画出来的画,叫速写。这种绘画的方法对于五官不要求画得很象,重点在于人物的动作,同学们!你们能不能试着用速写的方法,把你刚才记下来的动作画下来?
生:能!
8、生作画。
四、赏析评述
1、师:大家都完成得不错,你知道其他小朋友是怎么样表现舞蹈的场面的吗?我们打开书,一起来欣赏。谁来说一说,画上除了由跳舞的人,还画了什么?和我们的画有什么不同?
生1:他们的画上画有舞台!
生2:还有观众!
……
2、师:同学们都说得很好!我们的画如果少了这些,就少了些快乐了。你们能不能将这些用上,让你们的舞蹈也快乐起来啊?!
生:能!
3、播放音乐,学生继续作画。
五、交流评析
1、师:请各小组的组长带领你们的组员去欣赏其他组的作品,选择一幅你觉得画得好的,给他贴上小贴片。
2、生互相欣赏,贴上贴片。
3、共同欣赏得票多的作品。
4、师:同学们!想一想,今天大家学到了什么?
生:我学到了怎样画跳舞的人!
生:我学会了速写!
……
五、小结
师:今天我们学到的速写,不仅仅可以用来画跳舞的人,大家平常看到漂亮的东西也可以用上速写,将它画下来!
第十课 望远神镜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到美在生活中处处存在。
2、使学生学会制作方法,学习一些有关望远镜造型的知识,训练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想象力。
3、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学习态度,和对生活的热爱。教学重点:
望远镜的制作过程和基本方法。教学难点:
设计制作出各具特色、花样百出的望远镜。教学准备:剪刀 白纸 水彩 胶水等。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30分钟。
一、组织教学。
二、欣赏导入。
1、欣赏几张有关望远镜的图片资料。
2、老师问:小朋友们你们看这些望远镜多么神奇啊!同学们你们想不想自己动手来做一做望远镜呢?可是我们怎样才能做出那样的“望远镜”呢?那么我们今天就来学习《望远神镜》。(板书)
三、传授新知。
1、了解制作材料。
我们制作“望远神镜”的材料是剪刀、白纸和彩色水笔。(展示给学生看)
2、讲述“望远神镜”的制作过程。①设计“望远神镜”的形象。
A、请小朋友说说自己喜欢的形状。
B、请几个小朋友上台来用简笔画的形式画一画,其他同学在下面试一试。C、展示一些设计较好的作品。教师示范。
A、先估计整体轮廓(一张长方形的纸张)大小。B、上色。
C、裁剪,并将纸张卷成桶状,最后用胶水固定。
1、作业要求:动手制作一个有趣的色彩鲜艳的“望远镜”,可以分成小组制作。
2、教师行间辅导。
五、展评作业。
1、先让学生展示一下自己的作品,再自己评,然后让大家一起评。
2、小结: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不但训练了自己的动手能力还做出了很好玩的玩具,真有意思。
第十一课 看大夫
教学目的:
1. 培养学生把握人物表情的能力。2. 加强学生对画面的整体把握能力。3. 消除学生对医生的恐惧和对身体的爱护。教学重点:
通过观察发现人物表情的特点,并能用画笔表现出来。教学难点:
对画面的整体把握能力。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医生的道具、教学课件、视频展示台、示范作品。学具准备:铅笔、彩色水笔。教学过程: 1.导入
教师穿着医生的服装,带上道具,扮演医生入场,先不说明身份。假装给学生看病,以制造一种看大夫的情境,在给学生看病的过程中注意观察学生的表情及体现一种人文关怀。2. 交流表演
教师引导学生描述看病的经历,着重让他们表演,进行对比观察: 不同的表情。动作。场景。3. 欣赏动画
在动画中让学生了解到特写的概念及夸张的手法。4. 角色扮演
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和不同种类的病情,其他学生观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关键围绕表情、动作两个重点。5. 赏评范画
在这个欣赏的环节,主要是为了能够使学生更好的把握人物的特征,以及对画面主次的把握能力。根据学生的反应,可捎带讲一点场景的概念。6.学生画画
在绘画过程中,教师巡视,发现问题,并及时反馈给学生。对于作画材料不做硬性规定。7.作业展示
就作业中比较典型的画面进行赏评、肯定。8.人文关怀 以一个脑筋急转弯题目“什么样的人不会对你说:欢迎下次再来。” 让学生自己揭示答案。寄予人类美好的愿望——永远身体健康。
第十二课 我爱我家
教学目的:
1培养学生观察,记忆能力及绘画表现能力。
2,陶冶学生爱家、爱家人以至更爱自己的祖国的思想感情。教具准备:《家》的图片资料等。
教学重点:让学生仔细观察自己的家庭环境,凭记忆选择一个最美的角度默画出来。
教学难点:要扣紧主题,以一事一景来完成作品。教学过程
—、组织教学。(注意检查学生学习用品)
二、导人新课:欣赏《家》图片资料,导人新课。
三、讲授新课。
1启发谈话:家是温寨和团圆的代名词。大家认真地去观察自己家里最美的一角,现在请几个同学来说说你家最美的地方在哪里?(客厅、卧室、书房、厨房、阳台……)今天,我们就是要把这些最美的地方画下来。(板书课题)
2读画(出示范图,引导学生欣赏教材范图,分析作品中的构思和画面处理效果)9卧室的一角、客厅的一角、书房的一角、阳台上、我的小天地……
3,小结:从构思角度来看,一张画不可能画出家的全貌,我们可选择一景一事来表现。教材中的学生作品画的都是家里的某一角落或一个侧面,表现手法不同,但都从不同的角度较好地表现出《我的家》。4 作画步骤,边讲边示范。
①构思:即确定主题,选择角度。同学知道老师平时最爱写毛笔字,老师就画书房的一角。
②打稿:根据构思轻轻地把景物画出来,注意选择你认为最美、最人画的地方,要突出主体部分,详略得当。
③修改:注意画面构图,线条的流畅明了,富有童趣。5饣鼓励学生大胆创作,既要有生活性,又要有艺术性。
四、学生完成作业,教师巡回辅导。
五、小结:
表扬画得较好的、有进步的同学,作业给全班同学观摩;同时也指出作业中存在的问题,让学生回去对照自己的家,修改一下,下一节课再给这幅画涂上色彩。
第二课时
一、组织谈话。
上节课,大家已经把自己家的一角初步画了一个•稿子,这节课,我们再稍作修改,涂⊥漂亮的色彩。
二、讲解上色方法,强调画面效果。
1,大家根据自己的意图,可用蜡笔、水彩、彩色水笔等涂色,做到上色自由,但又不失协调、美观、鲜艳的效果。2.上色步骤:
①从整体人手,确定主色调。
②刻画画面主体,描绘美的感受,使画面达到表情达意效果,进一步体现爱家的思想感情。
③结合主体,搭配好背隶颜色,使画面色彩协调、美观,给人一种美的感觉。3,结合以上步骤,学生谈谈自己的体会和想法,教师进行小结,并鼓励学生大胆用色,表达美的感受。
三、学生上色彩,教师巡回指导。
四、讲评学生作业,表扬造型和用色较好的同学,对作业中存在的问题进行集体讨论,提出改进方法。
堆 沙
教学目标:
1、通过启发学生联想,想象,指导学生堆出一座造型奇特,色彩艳丽的“沙工程”,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及造型能力。
2、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向往未来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
初步了解沙土的性质和用途,掌握制作“沙工程”的基本方法。教学难点:
启发学生在基本形的基础上大胆想象,创作新颖奇特,富有儿童特色的“沙工程”。
教学准备:提前了解离学校最近的沙堆,并观察沙堆附近环境为教学做好充分的准备。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30分钟。
一、集体整队,教师领队前往选择好的沙堆。
二、分析建筑结构,导入课题: 教师讲解“沙工程”的基本建筑模型。
1、引导儿童观察沙的基本性质。
2、今天,老师和同学们一起设计我们自己的“沙工程”。
三、学生继续作业,教师指导。
巡视指导,有针对性地选择几位学生个别指导,师生共同作业。动手时就学生提出的或是存在的问题,及时指出,并示范讲解。
四、学生自由发挥想象,制作自己喜欢的建筑物。
花儿遍地开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教学,提高学生动手技能,促进学生指肌的灵活性,培养学生耐心细致的工作作风。
2、通过拼花活动,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提高学生的联想能力。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拼图构思设计。
难点:怎样拼出新颖生动、有创意的图形。教学准备:剪刀 彩纸等。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30分钟。
一、组织教学,检查学具。
二、导入新课。
1、教师出示一些花的图片,让学生认识不同花的形状。
2、教师出示课前准备好的彩纸拼图,并让学生说一说,它象什么?想一想它是怎么做成的。
3、让学生猜猜这幅范画是怎样拼出来的?(学生讨论,请一位同学发言)
4、教师小结。
5、板书课题:花儿遍地开。
三、讲授新课。
1、让学生从拿出学具,并自己动手剪一剪各种花瓣的形状,并想一想让你剪怎样剪得快?有什么便捷的方法?剪得什么样子会好看?什么样子就不好看?
2、然后让学生将花瓣上色。
3、翻开书请学生欣赏教材中展示的范图和学生作品。
教师再展示一些范图,让学生欣赏、讨论、评价,告诉学生拼摆花只要美观,与别人不同就行。
4、再分别请两个学生上台拼图,教师要重点讲评拼图中的特别之处。同时教师可以灵活地移动上台学生所拼图形的某个部分,使之产生另一种形象,这样更能达到启发学生求异的效果。
5、讲述作业要求:先剪再上色,接着拼摆,最后固定在卡纸上。提醒学生注意拼摆要反复比较,选择一个最满意的贴。贴时要耐心细致,胶水揩匀,注意画面整洁,也可给作业命名。
四、学生作业,教师巡视指导。
1、发现拼得巧的同学立即表扬,提醒同学之间不要雷同,反对模仿教材、教师的范作。
2、对个别差生进行必要指点。
第五篇:二年级美术下册教案
第1课
大脚丫
【教学目标】
1、学习在鞋垫上绘画,并能用对称的方法画出另一只鞋垫。
2、通过活动激发学生对新鲜的绘画或装饰形式的积极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在鞋垫上绘画的愉悦情趣。【教学重点】能用多种图案或花纹装饰鞋垫。【教学难点】能用对称的方法画出另一只鞋垫。【教学准备】鞋垫若干双,记号笔,油画棒。【教学过程】
1、教师以儿歌《小兔子开铺子》引起学生兴趣
师:小朋友们,你们见过小兔子开的铺子吗?
师:听一听,小兔子的铺子里都卖了些什么啊?(教师朗诵儿歌并提问)
师:小兔子的铺子里卖的什么啊?还少些什么?
2、出示鞋垫,引起学生兴趣
师:瞧!这是什么呀?
师:是鞋垫,谁能告诉我鞋垫是用来干什么的?除了垫在鞋子里还能干什么?
师:看!老师用鞋垫做了什么?(教师出示画上画的鞋垫)
师:你们发现这两只鞋垫上的画怎么样?鞋垫上的图案哪些地方一样?有没有不一样的地方?
3、出示示意图(图上有装饰正确和错误的两双鞋垫,让学生进 一步理解对称的含义)
师:看图上的鞋垫哪一双是正确的,哪一双是错误的?
师:小朋友们,看一下自己穿的鞋的鞋底,图案是怎么样的啊?(请学生仔细观察自己鞋底上的图案有什么样的规律,再根据自己的观察进行判断)
师:怎么样,观察好了没?图上的哪双鞋垫是正确的?
教师总结:
鞋垫上的对称图形,不仅形状一样,大小,颜色也是一样的,而且所对称的地方所在的方位也是一样的。
(教师出示小兔子,并以小兔子的口吻与学生对话)
师:小朋友们好,我的铺子里有好多种鞋垫就是没有你们这样画上画的,你们能帮我做一些吗?
4、学生操作,教师巡回指导,特别提醒学生注意对称的关系
5、教师根据学生的操作结果进行评价
选一双装饰正确的,一双错误的,让学生集体评价。同时根据同伴的作品从所装饰的图案的大小、颜色等方面进行评述。(引导学生注意正确和错误装饰方法,强调对称)
6、学生互相欣赏作品。
第2课
剪刀添画
【教学目标】
1、了解添画的基本方法,掌握如何使图片内容与添加内容统一的相关知识。
2、利用图片情境添加适当内容,采用剪、画、贴的方法进行装饰和添加。
3、通过本课教学,培养学生想像力和创作精神,让学生在参与美术活动中,学习相关的美术知识,提高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根据图片情境添加内容,学习简单的添画方法。【教学难点】使内容和环境尽量可能统一。【教学准备】风景图片、剪刀、胶、彩笔„„ 【教学过程】
一、看一看:
1.出示课前收集的风景图片。
2.赏析风景图片。
教学意图:了解图片内容,为添加做铺垫。
二、想一想:
1.思考:我们可以给图片上添加什么?
2.赏析书中作品,说一说制作方法。
说一说添加应注意的问题。
三、添一添:
1.提出添画要求:
巧妙运用图片,内容与添加相统一,注意近大远小的关系,构图要美观。
2.学生创作,教师辅导。
四、赏一赏:
1.欣赏作品:找一找添加巧妙的作品。
2.谈谈添画的体会。
教学意图:培养学生的欣赏评述的能力。
【教学目标】
1、掌握老虎的基本形象特征,正确地画出不同形态的老虎。
2、通过画老虎,学生能掌握利用椭圆形动物的方法。
3、:培养学生善于动脑和善于想象的能力。
【教学重点】认识圆椭形并用基本形画老虎。
【教学难点】画出老虎的不同动态。
【教学准备】
1.老师准备:彩色粉笔、老虎动态变化分析图一幅、老虎在森林中活动画一幅。
2.学生准备:塑料水彩笔、美术课本、图画纸。
【教学过程】
1、猜谜语游戏导入课题。
第3课
小老虎
2、创设情境让学生感受与想象。
通过出示多媒体课件,出现歌曲《两只老虎》精彩的动画和音乐,让学生边欣赏片中拟人化的老虎形象,边引导学生进入老虎形象的想象之中,并伴随欢快的节奏来轻声哼唱而展开联想,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
3、情境对话让学生欣赏与判断。
为了把避免绘画技能的简单枯燥传授,我设计将范画的出示用投影仪放出。并根据出现的老虎范画,教师扮演老虎角色来配音,与学生进行情境对话。学生在这种童话故事般的对话中,不知不觉地明白如何艺术表现老虎的形状,色彩,花纹等绘画技巧知识。
4、音乐情境中的创造表现。
学生在歌曲旋律《两只老虎》的轻声伴奏下,自由自在地用画笔来描绘艺术化的老虎,学生完全可以边哼唱边画,甚至在手舞足蹈中去描绘。
5、自主评价式的新颖展示。
根据歌曲的意境,我用彩色纸制作了三个漂亮的“老虎”分别取名:《自我创新》、《模样好看》、《颜色鲜艳》。让学生将自己的画放进自认为适当的小屋里,自己对自己的画作最初的自我评价。然后再由师生共同欣赏简评。
6、表演唱。
再次播放歌曲,师生一起大声学唱歌曲,并在有歌词“真奇怪、真奇怪”的地方,一起加以拍手节奏练习。然后,根据歌词意思自由想象加上各自的动作边舞蹈边演唱,结束课堂学习。第4课
动物聚会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用团、搓、压等技能表现出动物的脸部特征,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性。
2、激发学生活动的兴趣,愿意自主选择动物头型进行创作。
3、培养学生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用团、搓、压等技能表现出动物的脸部特征,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性。
【教学准备】
1、牧场的背景图。
2、KT材质的圆形、三角形、梯形头型的动物范例若干,圆形、三角形、梯形若干。
【教学过程】
(一)请学生参观牧场导入,激发学生的兴趣。
师:听说今天开心牧场有一场动物聚会,我们一起去看看好吗?
引导学生发现牧场里空荡荡的,怎么一个动物都没有呢?
(二)以猜谜语的形式一一出示范例。
1、师:噢,原来小动物们都躲起来了,让我们把它们请出来。
师说动物谜语,学生说对谜底师随即出示范例,并引导学生想象三角 形、圆形、梯形的还可做成哪些动物?
(1)圆圆脑袋长耳朵,红红眼睛白白毛,爱吃萝卜和青菜。(兔子:圆形头型)
(2)尖尖脑袋尖尖嘴,狡猾聪明注意多。(狐狸:三角形头型)
(3)头上尖尖角,说话“哞哞”叫,只把草当饭。(牛:梯形头型)
(三)引导学生根据老师的范例说说三种动物的制作方法,教师小结制作方法。
(四)介绍操作材料,操作要求,学生动手操作,教师指导。
1、先想好自己要什么动物,选好头型底板。
2、在选用各种色彩的橡皮泥根据需要搓条、团圆、压扁,创意动物 五官。
3、做好以后可以轻声交流,动作快的学生可以再做不同的动物。
(五)展示学生作品在开心牧场,欣赏评价。
请学生说说哪个小动物最神气?为什么?(引导学生针对头型和色彩进行评价。)
欣赏完作品后,自然结束教学活动。
第5课
左邻右舍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引导学生写生窗外的景色,进行景物写生要素的指导。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记忆以及构思、造型用色等绘画的综合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自然美的审美感受能力或丰富的想象。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写生窗外的景色,进行景物写生要素的指导。
【教学准备】录像、图片、儿童优秀美术作品。
【教学过程】
一、播放录像中的窗外景色,引导学生初步欣赏,导入本课题。
二、学生回忆自家窗外的景色,并在小组中进行交流。
1、自己家里窗外的景色好看吗?有什么特色?
2、有时候当你倚着窗户往外望还会有什么感想?
三、欣赏儿童优秀美术作品学习别人绘画优点:
1、看看内容。
2、画面的构图。
3、画面的艺术效果如何(用什么表现手法处理的)
四、组织学生观察窗外的景色并指导写生要素:
1、观察取景:进行取舍,避免面面俱到。
2、示范写生要点,强调构图的安排。
3、深入刻画,进行画面的处理。(简单说明)
五、学习要求:
1、写生窗外的景色。
2、也可以根据想象,画窗外的各种景色。
六、分组写生,师作实际指导。
七、展示作业,引导观摩互相交流评价。
八、拓展:课余有时间有兴趣的同学可以用纸制作可以打开的窗户。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能掌握“六面怪脸”的制作步骤、方法。
2、过程与方法:在做做玩玩中体验设计制作的乐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充分激发和调动学生的想象思维能力和创造表现能力。
【教学重点】六面怪脸的折法,装饰的想象发挥
【教学难点】想象大胆,奇特
【教学准备】课件,六面怪脸范品若干,卡纸,剪刀,绘画工具,双面胶,装饰物。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教师戴着面具出现,扮演主持人邀请学生来参加今天的化妆舞会。师问:欢迎来到老师的化装舞会,大家想不想参加呀?在舞会开始之前,我们共同来学习制作舞会的道具——六面怪脸。
第6课
六面怪脸
2.揭示课题:六面怪脸
3.问:谁能解释一下为什么叫“六面怪脸”吗?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课件揭示课题:六面怪脸)
二、探究制作方法
1.小组研究讨论:(每组桌上都有已完成的“六面怪脸”作品)
(1)大胆地动手拆一拆,看看它是由什么形状的纸组成的。
(2)想办法将拆开的“六面怪脸”再拼合起来。想想一张正方形的纸经过哪些方法可以做出怪脸来?
2.小组汇报研究情况,教师总结并板书:折、剪、粘贴。
3.教师让一名学生上台解说并演示制作过程(在实物投影仪演示),其他学生尝试用自己手中的纸做一做(不会做的可跟着小老师制作)。并请做得快的同学帮一帮身边的同学。
三、观察思考
1.欣赏祭祀活动场面,教师讲述什么是祭祀。
2.接着教师说明六面怪脸是从我们国家各民族的戏剧和传统祭祀活动上用的面具演变而来的。
3.课件出示各种“六面怪脸”范品,教师引导学生欣赏,激发大胆想象。
4.对比欣赏作品。(课件出示:五官画得不够突出和色彩对比不够鲜艳的作品与刚才的范品,进行对比)。提问:描绘“六面怪脸”重点要注意些什么?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1)五官突出
(2)夸张变形
(3)色彩鲜艳
5.说一说:除了画的方法,我们还可以用什么方法来装饰这“六面怪脸”呢?(可以剪贴)。
你带来了什么东西?你准备装饰到怪脸的什么地方?
四、创作表现
1.要求:四人一组合作,制作一个可爱的“六面怪脸”,运用自己喜欢的材料和方法进行有趣的装饰。
2.学生作业,教师辅导。(播放欢快的音乐)
五、交流评价
说说谁的最有趣?为什么?
六、游戏
每组派一代表戴上面具,其他组员跟在后面伴随着音乐一同欢快的举行这个有趣的“化妆舞会”,在舞会中结束这节课。(播放音乐组织学生跳舞)第7课
快乐的舞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用自己喜爱的表现方式表现舞蹈者的姿态。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对形象的观察力、记忆力和表现力,简单认识各种舞蹈。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艺术的情怀。
【教学重点】感受舞蹈的快乐,并将快乐的舞蹈用绘画形式表现出来。
【教学难点】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表现舞蹈者的姿态。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欣赏感受
1、师:同学们,一年一度的“六“一”儿童节又要到了,每到这个时候,我们都可以欣赏到很多唱歌、跳舞的节目,你们都认识哪些舞蹈呢?能不能给我们学几个动作?
(生表演)
2、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些朋友,想不想知道他们“六”一”节排了什么节目?
生:想!
师:好!我们一起来欣赏他们《快乐的舞蹈》!
(出示课题)
3、播放舞蹈录像带
二、引导回答
1、师:舞蹈可以很好的将我们内心的快乐表达出来,可以作为我们表达感情的一种方式,可以给我们美的享受。同学们在欣赏的过程中,看到了哪些优美的动作?给你的组员模仿一下,我们来比一比,看看谁最会模仿!待会我们请每组推荐以为一位同学来给我们表演,好吗?
生:好!
2、小组交流,组内表演舞蹈。
3、师:同学们的舞蹈姿势都挺优美的!哪位同学来给我们表演?
(生表演舞蹈)
三、综合体验
1、师:同学们,他们跳得怎么样?
生:挺好的!
师:大家想不想一起跳?
生:想!
师:好!那我们就来玩一个“木头人”的游戏!待会我们围成一个大圈,听到音乐后,大家在原地想怎么跳就怎么跳!等音乐声一停,你们就摆出你们最漂亮的动作,然后停在原地不动!
2、播放音乐,学生跳舞。
3、(音乐声停止)好!扭扭你的脖子,观察你周围同学的动作,然后选择一个同学的动作记下来。
(生观察、记忆)
4、师:你观察到了谁的动作?谁来给我们学一学?!
(生模仿自己观察到的动作)
5、师:老师也观察到了漂亮的动作,我也把他记了下来,可是记的方法跟你们不一样,你们看!
6、师在黑板上示范。
7、师:这种用简洁的线条勾画出来的画,叫速写。这种绘画的方法对于五官不要求画得很象,重点在于人物的动作,同学们!你们能不能试着用速写的方法,把你刚才记下来的动作画下来?
生:能!
8、生作画。
第二课时
一、赏析评述
1、师:上节课大家都完成得不错,你知道其他小朋友是怎么样表现舞蹈的场面的吗?我们打开书,一起来欣赏。谁来说一说,画上除了由跳舞的人,还画了什么?和我们的画有什么不同?
生1:他们的画上画有舞台!
生2:还有观众!
„„
2、师:同学们都说得很好!我们的画如果少了这些,就少了些快乐了。你们能不能将这些用上,让你们的舞蹈也快乐起来啊?!
生:能!
3、播放音乐,学生继续作画。
二、交流评析
1、师:请各小组的组长带领你们的组员去欣赏其他组的作品,选择一幅你觉得画得好的,给他贴上小贴片。
2、生互相欣赏,贴上贴片。
3、共同欣赏得票多的作品。
4、师:同学们!想一想,今天大家学到了什么?
生:我学到了怎样画跳舞的人!
生:我学会了速写!
„„
三、小结
师:今天我们学到的速写,不仅仅可以用来画跳舞的人,大家平常看到漂亮的东西也可以用上速写,将它画下来!
第八课 彩点点
教学目标:
1、欣赏修拉的作品,感受彩点画面的趣味,2、尝试用彩点合理的组合颜色画一幅的画,3、体验彩点组合画面的乐趣,同学合作愉快。
教学重点: 水色比例的控制、颜色的组合搭配。
难点:水色比例的控制、颜色的组合搭配。
教学准备:彩笔、画纸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出示一个画满红色、黄色、蓝色的三个酒杯,2、演示在画了红色点点的酒杯中点上黄色,你觉得这个时候的酒杯里颜色发生了什么变化?
再请你眯着眼睛看看,感觉怎么样?
二、探究发现
1、请学生上台来在另外两个酒杯中跟别添上蓝色和红色的小点点。
眯着眼睛侃侃同学的作品,现在酒杯里的颜色分别变成了什么颜色呀?
2、欣赏画家修拉的作品《大碗岛的星期日下午》
你发现这幅画在用颜色上有什么特点?这样画给我们什么感觉?
3、拿出几幅范画欣赏、讨论这些画。
提问:“你们看漂亮吗?能给它取个合适的名字吗?”
知道这几幅画是怎样画出来的吗?请你们选用桌面上的工具两人合作也来试试画一画。
(1)学生讨论作品的不足之处。
(2)那么我们该如何解决呢?大家讨论一下。
(3)学生共同解决不足。
4、下面来看看我的演示对你是否又有帮助呢?教师演示
(1)先把纸用毛笔涂湿,如天气较热,纸面上水分蒸发很快,可以涂两次,让画纸充分吸水,但纸面不能有积水,若有积水可以用毛笔将积水吸掉,使纸面湿润,保持平整。如作画在雨天,天气比较潮湿,纸面只要湿润即可,接着便是点色。在点色时注意:水和色的量比。
(2)色少水多,色水太淡。
色多水少,色水就滴不下来。
水色量比要适当,并要使笔肚吸色到饱和程度,即将笔竖起,用手指挤一下笔肚,使色水滴下来,毛笔沾色水,要使色水欲滴而未滴的样子,才能捏挤。
(3)彩点点可以大一些,也可以小一些,还可以把两个点并联起来,让它们相互交融、渗化,出现另一种颜色。而这一切的关键在于水与色的比例。
5、看清楚了吗?现在你的问题都能解决了吗?谁能来说一说。
6、学生回答讲解。
齐读儿歌:一点、两点、七八点,牵牵手儿拉长线,九点、十点、无数点,肩并肩儿连成片。
7、学生再次尝试绘画:既然问题都解决了,那现在请大家都拿起画笔,画出你胸中最美的彩点画吧。
8、学生作业,教师指导巡视。
(1)能基本掌握水与色的比例。
(2)能表现水彩色的特点。
三、评价总结
1、展示作业。大家的作品完成了吗?把你们的作品贴在黑板上,互相欣赏一下,再和范画比较一下,看看你们的作品画的完美吗?哪些地方不一样?
2、互评作业。
教学目标:
1.欣赏优秀的卡通片,提高学生对卡通片的鉴赏能力。
2.了解、认识卡通形象的艺术特点,以及简单的制作过程。
3.激发学生运用所学创作可爱的有个性的卡通形象的欲望。
4.提高学生的造型表现能力。
教学重难点:了解、认识卡通形象的艺术特点,以及简单的制作过程。第九课 动漫亮相 教学准备:卡纸。
教学设计
本课教学内容内涵很丰富,并且有一定的难度,学生非常感兴趣。教师可根据当地条件和自己对教材的理解灵活地处理教材。一般教学过程可作如下安排。
活动一:欣赏感受——分析评述——掌握特点——设计表现——探讨研究——课外延伸
活动二:了解方法——确定思路——创作表现——交流欣赏。
活动一可将欣赏和创作结合起来,首先给学生欣赏几个经典的、积极向上的中外动画片片段,美美地饱览卡通明星的多姿风采。然后再让学生讲讲最喜欢其中的那一个卡通形象,为什么?接着从片段中抽取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卡通形象来分析评述其艺术特点。在分析时可采用直观的方法,如:讲解分析“唐老鸭”的形象特点时,将唐老鸭和生活中的鸭子放在一起,让学生发现区别在哪儿?并让他们自己总结,抓住生活原形的特点,运用夸张、变形、简练、鲜明对比等一些卡通形象的基本的艺术特点,为自己喜爱的小故事中的主角设计形象。
在让自己设计的卡通形象动起来这一环节,可让学生根据书上的提示图,自己探索制作方法。然后教师就一些难点问题提示后,利用课外做出来。
在这一阶段让学生掌握以下几点:
1、简单了解卡通片的制作过程、方法;
2、对优秀的卡通片有基本的鉴别能力;
3、掌握运用卡通形象的艺术特点、造型规律进行卡通形象的创作。
活动二可由欣赏一本卡通连环画入手,来了解创作卡通连环画的简单方 法。创作过程如下:
1、根据故事情节,将故事分为若干个场景(策划文字脚本)。
2、根据每一个场景构思画面。注意每一副画面都要清楚地表达出故事情节。
3、创作绘制出每一副画面。注意:构图饱满,主要的形象要突出;同一个角色在不同画面中形象不能差别太大。
4、整理装订。最后同学们将做好的连环画互相交流观看,并评出最优秀的卡通连环画。在这一阶段应让学生将在动画片中所学到的简明、概括、夸张等手法,运用到连环画中的人物和场景的创作绘制中去。作业要求:
活动一:设计一个造型生动有趣的卡通形象并试着让它动起来。活动二;将你熟悉的小故事改编成连环画形式画出来。
第10课、民间玩具
教学目标:
提高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和民族自豪感;
初步接触和了解中国民间玩具的艺术特色,灵活运用已有知识分析民间玩具的特色;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体验探究的乐趣。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初步接触和了解中国民间玩具的艺术特色。
难点:灵活运用已有知识分析山西民间玩具的特色。
教学准备:
学生:美术书、课前收集中国民间玩具的资料和图片或实物。
教师:中国民间玩具的课件或图片、山西民间玩具的实物
教学过程:
引导阶段
(1)课前同学们收集了中国民间玩具的图片,有的同学还找到了实物,对中国民间玩具也有了一点的了解。老师也找了一些中国民间玩具的图片,想看吗?出示课题:中国民间玩具
(2)播放中国民间玩具课件,让学生感受丰富多彩的中国民间玩具,了解中国民间玩具的多样性。
(3)欣赏教材中的民间玩具作品,提出问题:
翻开课本,仔细观察,小组讨论:①图片有什么民间玩具?你见过吗?它们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②找出这些民间玩具的共同点?③它们在造型、色彩、材料上有什么特点?
由各个小组长汇报,师生共同总结:中国民间玩具的艺术特点是:色彩鲜艳、造型丰富、废物利用。
感受阶段
中国的民间玩具种类很多,这节课重点欣赏富有代表性的中国民间玩具──山西民间玩具(再次出示课题:中国民间玩具──山西民间玩具)
(1)出示山西民间玩具各种虎造型的民间玩具课件。
(2)小组围绕以下4个问题展开讨论:
A.这些民间玩具以什么动物形象进行夸张、变形?
B.民间玩具老虎的造型有什么特点:
C.民间玩具老虎选用什么材料进行制作?
D.你知道民间玩具老虎的寓意吗?
(3)小组汇报、师生共同总结虎造型的民间玩具的艺术特色:
用虎的形象进行夸张、变形,它具有造型粗犷、质朴、生动优美,注重装饰性,大胆取舍细节,高度概括的艺术形象。用布、面、土等材料制作,有勇敢、强悍、吉祥之意。
(4)欣赏各种山西民间玩具(出示课件:各种山西民间玩具),师生共同总结山西民间玩具的艺术特色:
山西民间玩具同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民间艺人采取最简易、最便利的手工制作,利用最廉价的面、土、布、木、纸,凭籍灵巧的技艺,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它是人们生活所需要的,具有实用价值的物质产品。同时又是传授美的艺术品,是艺术与实用的结合,美与实用的和谐。山西民间玩具有着深刻的寓意,借助虎、鸡、鱼、龙、凤,这些人们喜爱的、有特定审美内涵的形象,巧妙地表达“吉祥如意”、“富贵荣华”的主题。山西民间玩具有造型粗犷、质朴、生动优美,注重装饰性,大胆取舍细节,高度概括的艺术形象。色彩在山西民间玩具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由于以喜庆、吉祥为主题,因此,以它红火、热烈、艳丽的色彩而面世。
发展阶段
欣赏本地的民间玩具(学生带上家长收藏的民间玩具实物或图片,教师也可播放本地民间玩具的图片课件)相互欣赏,从材料、造型、色彩、寓意认识本地民间玩具的艺术特色。
拓展阶段
欣赏外国民间玩具(课件欣赏)让学生了解、体验外国民间玩具的多样性,感受艺术的多元化。
教学目标:
1.掌握蜗牛的基本形象特征,正确地画出不同形态的蜗牛。
2.通过画蜗牛,学生能掌握画圆形动物的方法。
3.培养学生善于动脑和善于想象的能力。
教学重点:认识圆形并用基本形画蜗牛。
教学难点 :画出蜗牛的不同动态。
教具准备:
1.老师准备:彩色粉笔、蜗牛动态变化分析图一幅、蜗牛在潮湿的草地上活动画一幅。
2.学生准备:塑料水彩笔、美术课本、图画纸。
教学方法:讲述法、演示法、练习法。第11课:小蜗牛慢慢爬 教学过程 :
1.导语 :在夏天的雨季里,同学们都见到过蜗牛爬行的情景,看它那背着自己的“小屋”在草地上自由自在蠕动的姿态,真惹人喜爱。那么大家想不想把它那可爱的样子画下来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画蜗牛。
2.板书课题:蜗牛
3.新授:
(1)讲解怎样画蜗牛。
(2)讲解怎样画各种姿态的蜗牛。
师:蜗牛喜欢在潮湿的地方活动。它们有向前爬行的,有向后爬行的,有抬头的,有低头的等各种不同的姿态。这些神态各异的蜗牛,我们该如何去画呢?
(出示蜗牛动态变化分析图)
(教师设问,各种姿态的蜗牛哪里在变动?)
(3)教师总结蜗牛动态画法规律。
强调:蜗牛不同动态的画法主要是肉体的变化,圆壳不动,因此画蜗牛先画圆壳,再根据蜗牛的不同动态画出肉体及触角。
(4)启发引导学生绘画:
师:蜗牛喜欢在什么地方爬行?
师生共同讨论:如何让蜗牛自由自在地爬行。
(出示范画:蜗牛在潮湿的草地上爬行。)
4.课堂练习。
教师:同学们,如果你是一只蜗牛,会喜欢什么样的活动呢?
教师:如默默地爬行,与另一只蜗牛亲热地说话等。
教师:请两名同学说出自己要画的场面。
作业 要求:在草地上画出不同姿态的小蜗牛(最少五只)。
注意事项:
①抓住蜗牛圆壳和肉体的画法特点。
②注意圆壳和肉体的比例关系。
③色彩要活泼鲜艳。
(教师巡视指导,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5.课外作业 :
在生活中观察各种蜗牛的动态并写生蜗牛。
6.板书设计
课题(板书)
演示画蜗牛的步骤
蜗牛动态变化分析图
教学目标:
1、认知:运用多种材料制作新颖漂亮的小相框,研究“立”起来的方法。
2、智能: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大胆创新的能力。
第12课、打扮相框
3、情感: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动手制作的细心品质。
教学重点:材料的的创新与小相框的多种造型的设计。
教学用具:生活中的小相框实物;各种制作材料,收集生活中的可利用的废旧物品。(冰棒棍、牙膏盒等)
教学过程:
一、实物导人,揭示课题。
课前师生准备小相框的实物。
二、小组研究:
(1)可以用什么材质来制作自己的小相框?
(2)什么样的相框造型与色彩能更好的烘托你的照
(3)怎样将相框的背板固定在相框上?
(4)参考收集到的资料,研究如何更好的为相框设立支架。
(5)学生发言:
结合实物、图片、教材,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思考一系列问题,表达自己的设计构思。
三、实践活动:
作业:自选材料,设计制作小相框,装点自己的生活。比一比谁的相框更新颖、更漂亮。
四、作业评价:
帮助学生分析、归纳,提高审美能力。
五、小结拓展: 还可以用其他的材料来制作吗?
第13课、杂技高手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①了解民间玩具“不倒翁”的科学性和趣味性;②运用平面或立体材料,设计一个“扳不倒”的立体造型。
2、过程与方法:①在“玩”中感受民间玩具“不倒翁”的科学性和趣味性;②在欣赏中感受“不倒翁”民间玩具的装饰色彩、造型特点;③在探究中,解决材料妙用和组构“扳不倒”杂质小演员的立体造型。
3、情感、态度、价值观:喜欢民间玩具“不倒翁”,感受其艺术与科学结合的奥妙。
教学重点:运用纸材设计制作“扳不倒”的杂技小演员立体造型。
教学难点:材料妙用;设计制作美观有趣的“扳不倒”造型。
兴趣点:玩“不倒翁”;想像杂技小演员有趣的动态。
观察点:“不倒翁”的造型色彩、花纹。
教具准备:不倒翁玩具,相关道具。
教学过程 :
一、欣赏玩具,导入新课。
二、出示“七品芝麻官”玩具,猜一猜:它是谁?
玩一玩:你发现了什么?(不倒翁的底部是圆的,较重,色彩鲜艳,形象滑稽、有趣------)想一想:小博士的话对不对?
试一试:出示道具,找一些能滚动的东西,放一些橡皮在瓶盖里边,再转动一下,看看有什么发现。
做一做:制作一个能滚动的立体造型并在上面设计一个动态美的杂技演员。(教师示范)
三、进入游戏,设计制作。
1、我们班要组建杂技团,每人制作一个小演员来参加表演,看谁能被选上,只要符合下列标准就可以:造型美、人物动态美、色彩美、扳不倒。
2、学生设计制作。
四、评价展示,表演。
玩一玩,评一评:看谁的杂技表演最有趣?
第14课、男生女生
教学目标:
1、观察男孩、女孩外貌上的不同,描绘出不同的形象。
2、引导学生自由设计制作男孩、女孩其它形式的作品。
3、在美术活动中感受人与人之间的亲情,增进同学间的友谊。
教学过程活动一
活动内容:比比谁的嗓门大。
活动目的:初步感受男孩、女孩的不同,增强男孩、女孩之间友情,导入新课。
活动时间:3分钟
活动过程:
1、教师用哨声组织学生按男、女站好队
师:吹哨。
师:今天上课呀,老师用哨声来带大家做一个游戏,咱们先来赛一赛、比一比谁的嗓门儿大,好不好?
生:好。
师:教师哨声一响,男女同学各站一队,男同学右,女同学左,看男同学快还是女同学快。
师:吹哨。
生:排队。
2、男、女同学互相问好,初步感受男、女孩的不同之处
师:男同学向左转,女同学向右转,男同学喊:“女同学好!”,女同学喊:“男同学好!”,我喊一、二就开始。
师:
一、二喊
男生:喊。
女生:喊。
男女生:齐喊。
师:同学们喊得都很卖力气,那到底谁的声音大呀?
生:一齐回答。
师:好了,老师觉得男同学的声音很宏亮,女同学的声音很清脆、悦耳。(通过刚才的比赛,让同学们潜意识感到男孩和女孩在声音和其他方面是有区别的)活动二
活动内容:比比谁收集的图片好。
活动目的:资源共享,拓展认识。
活动时间:6分钟
活动过程:
1、贴图片
师:在课前,老师让大家收集了男孩和女孩的图片,现在请大家迅速把你收集到的图片贴在展板上。
生:贴图片。
2、观察、描述、介绍、分析图片
师:同学们搜集到的图片可真丰富,你们最喜欢哪个形象,同学们选一选,然后放在讲桌上。
生:任意选择。
师:同学们选的都很认真,我们一起欣赏这几幅。
师:老师发现了一张很有意思的图片,同学们看看是什么。
师:拿一张图片,放到实物投影仪上展示。
师:这是谁选的。
生:我。
师:你说说选他的理由,再绘声绘色的描述一下。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这个小朋友吗?
生:喜欢。
师:老师也喜欢(就服装、动作等谈看法)师:这还有一幅,你们觉得怎样?
生:好。
个别生:不喜欢。
师:你说说理由。
师总结:同学们说的都很好。
活动三
活动内容:比比谁的想法、做法好
活动目的: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启发练习基本方法。
活动时间:10分钟
活动过程:
1、激发学生动手操作的欲望。
师:刚才咱们共同欣赏了许多的图片,同学们把自己喜欢的人物形象展示给了老师,老师也给大家带来了两位新朋友,他们一个是女孩叫丽丽,一个是男孩叫亮亮,他们非常想和大家见见面,你们想不想认识他们呀?
生:回答。
(老师出示展板,两个人体轮廓。)
师:咦,怎么变这样了,老师都分不出来哪个是丽丽、哪个是亮亮了。同学们,你们能看出来吗?
生:不能。
出示第二张展板,展板贴有各种服饰、造型。
师:老师这里准备了一些材料,谁来给他们两个打扮一下,让我们大家一下就能看出来哪个是男孩、哪个是女孩?
2、引导学生合作完成男、女孩的装扮工作,深化对男、女孩的认识。
(选四名同学到展板前)
师:你们两个人一组,每组装饰一个人物。你们商量一下,哪个组装扮男孩、哪个组装扮女孩,怎么来分工?(同学进行装饰)
师:咱们下面的同学给他们加油,看看哪组装饰得又好又快。
3、学生交流自己的看法,总结男、女生的不同之处。
(学生装饰完后提问)
师:同学们,你们现在能看出来谁是丽丽、谁是亮亮吗?(生回答)
师:同学们,为什么你们现在能看出来,谁来说一说?(生回答:女孩有小辫,喜欢穿裙子;男孩短头发,不穿裙子)
师:同学们观察的很仔细,女孩子喜欢穿裙子,男孩不穿裙子。
一男生:老师我也穿过裙子。
师:是吗?什么时候穿过?(生回答小时候)那你现在为什么不穿了?
生:现在长大了,所以不穿了。
师:老师明白你的意思了,你是说长大了是个小男子汉了,就要穿男子汉的衣服了,是吗?(生回答)
在这环节学生还会问一些其他问题,教师灵活处理。
活动四
活动内容:比比谁画的或制作的生动有趣。
活动目的:体验运用不同的表现方法和工具、材料进行创作练习的乐趣。
活动时间:21分钟
活动过程:
1、激趣创作。
通过刚才的游戏,同学们进一步了解了男孩和女孩的区别。现在老师也给大家带来了一些男孩和女孩的图片,请你们观察一下,这些照片上的人物是用什么方法表现的。(幻灯片展示有用绘画方法也有用不同材料制作的人物造型)。
生:回答。
师:这些作品你们觉得漂亮吗?(生回答)你们想不想亲自动手来绘画或制作一个男孩或者女孩的形象?(生回答)
师:同学们准备了一些工具、材料,老师也为大家准备了一些材料(纸盒、瓶子、水果、挂历、报纸、布头等),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需要来拿。
2、学生创作,老师指导。
学生制作,老师巡回辅导,完成作品。
3、展示作品,体验成功的喜悦。
教师引导同学们自由观看,选择一些绘画作品和制作的作品从不同角度有所侧重的引导学生自评或互评。
4、集思广益,引出课题。
师:同学们,咱们的课马上就要结束了,谁能给咱这节课起一个更好听的名字。(学生发言)同学们起的名字可真有创意。
5、谈话总结,提出希望
第16课 信封娃娃
教学目标
1、了解信封娃娃的特点及不同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通过学习会简单制作一个信封娃娃玩具。
3、在学习制作信封娃娃的过程中,体验动手操作、游戏活动带来的乐趣。教学重点:能够在信封的合理位置剪出伸手指的小孔。教学难点:能制作出表现自己独特喜好的装饰纸偶。
教学准备:信封、彩纸、剪刀、胶棒
教学过程
(一)课前延伸
预习课文,搜集资料。
(二)课内探究
1.导入【出示信封娃娃】师: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位新朋友。师:小朋友大家好,我是刘老师创造出来的,你们知道我是吗?生:„„师:没错,同学们真棒!我原本只是一张普通的信封,人们有什么要说的话就装在里面,邮递员在帮它送到收信人的手中。现在有了电话、电脑,我就下岗了。还好刘老师有办法,帮我打扮了一下,你瞧,我漂亮吗?(得意地笑笑)并取了一个好听得名字叫信封娃娃。板书课题:信封娃娃设计意图:出示信封娃娃, 导入课题.同时让学生简单了解什么是信封及它原有的作用
2、观察,思考:
老师把信封装扮了一个漂亮的女娃娃,那小朋友可以用信封做怎样的纸娃娃呢?(学生讨论:各种各样的小动物、卡通人物、人物„„)
【引导欣赏更多信封娃娃作品:】师:是的,信封娃娃的家族可大了,看,老师今天还请来了几位别的纸偶朋友。
师:你想不想拥有一个自己喜欢的信封娃娃呢?那就让大家看看我是怎样制作信封娃娃吧。3.学习制作方法:
教师示范:
a将信封对折剪一个圆(教师注意讲解位置)
b画好想画的图案(教师注意提醒画大)
c对准对折线,张贴
d装饰这样信封娃娃就做好了,试试你的信封娃娃会说话吗。
4.表演添趣,欣赏展评
(1)创作故事:
师:刘老师看到小朋友们制作的一个个美丽可爱信封娃娃,我想这些娃娃肯定有许多话要和我们说,如果几个信封娃娃走到一起的话,那肯定会发生动人的故事,现在小朋友
4人一组合作,让你们的信封娃娃见面,为你们组所做的信封娃娃们创作一个有趣的小故事吧!
(2)表演故事:请小组上台表演你们组信封娃娃的故事,其他小朋友可要注意了,你们就是评委,要评评哪些信封娃娃制作得好,我们要评出最佳制作小能手。
师总结:同学们太棒了!(教师及时给予奖励)
(三)课后提升
想一想除了信封还有什么材料可以制作成漂亮可爱的娃娃?课后动手做一做吧!
第18课 听听画画
一、教学目标
1、鼓励学生充分利用听觉,感知歌曲旋律,尝试初步记忆、理解歌曲内容,通过思考加工,用语言表述出歌曲的基本内容,并尝试大胆用画笔表现出自己所听所想。
2、通过听听、画画,培养学生的感官、理解、想象、表述创作能力。
3、让幼儿在作画的过程中,增加集体合作意识及生生协助意识。
二、重点、难点。
重点:把感官所听到的内容并尝试用绘画表现出来。难点:把抽象的感官所听到的内容用画笔描述表现。
三、教学具准备
(学生)准备蜡笔、水彩笔或其他绘画工具的工具。(教师)多媒体课件一个、儿歌一首
四、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检查学生学习用具是否齐全。)
2、导入
出示“月亮小精灵”情景对话导入课题 师:小朋友们,你们看今天谁来我们班上课了? 生:月亮小精灵
师:月亮小精灵告诉黄老师,它上次跟你们一起上课非常的开心,所以今天不请自来了,请同学们用掌声欢迎月亮小精灵吧!生:掌声„„
师:月亮小精灵今天带来了一个有趣的课题,请同学们睁大你火眼晶晶的大眼睛看看它今天带来了什么有趣的课题。
3、授新课 出示课题——听听画画(生齐读课题)师:月亮小精灵说今天它不仅带来了有趣的课题,还带来了一首好听的歌曲,考考你们看看谁是千里耳,谁的耳朵最灵。
出示课件——谁的耳朵最灵?(通过提问激励学生学习的欲望。)多媒体播放儿歌——《数鸭子》,(学生听儿歌的同时要求学生初步记忆儿歌内容。)出示课件——你听到了什么?(学生结合所听儿歌及教师指导,用语言表述所感知到的儿歌内容。及时表扬耳朵最灵的同学们。)多媒体播放儿歌——《数鸭子》,加深学生理解及记忆能力。出示课件——神奇小画童激励学生作画热情
神奇小画童:呵呵„„你们的耳朵灵,我的画笔更灵,我的神奇小画笔可以把耳朵听到的东西画出来,你们能么? 师:同学们你们可以么?
生:能„„(回答得声音很自信)师:好,相信你们一定能战胜神奇小画童的神笔,现在你们就证明给它看吧!
4、学生练习(学生练习时,连续播放儿歌《数鸭子》,让学生边听边思考,然后进行描绘表现。教师巡回指导,启发引导学生充分发挥记忆及想象,尽情描绘表达。)
5、评画(选出优秀学生作品进行评比,评选今天的小画家。)
6、结束课堂
第19课 蹦蹦跳跳
教学目标:
1、学习折扎昆虫的制作步骤、方法和要求,培养动手制作能力和表现能力。
2、养成耐心细致的好习惯。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折扎的方法、步骤与要求。难点:制作精美而有创意。教学准备:自制示范品 剪刀 彩纸。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30分钟。
1、创设动物王国情境,导人新课。
教师提问动物王国里都有什么动物呢?让学生观察思考。
教师肯定学生的回答,并将事先扎好的青蛙、乌龟、蛇各1只贴到黑板上。
语言激发:动物王国里就只有这几个人他们好无聊又好孤单,他们好想有更多的朋友陪伴他们,那么同学们你们想不想帮助这些动物找到更多朋友呢?那么就等着我们同学们这节课扎出更多的小动物好么?。
板书课题:蹦蹦跳跳
2、学生试扎。
本课内容较简单,可首先让学生按教材示意图试扎,培养其识图能力和学习上的主动性。
思考并试折:
(1)书中的斑马是怎样折出来的?(2)同一形状的纸可以从几种角度进行斑马?(3)怎样才能将折好的纸扎成动物?
3、教师点拨。
根据学生试折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有选择地进行指导,帮助学生完成制作。
指导点:
(1)构思:不同动物的结构不同。要巧妙地利用材料的特性灵活折叠出新形状。(2)折法指导
4、学生完成作业。
学生根据老师的指点继续折扎或重新折扎。
作业要求:(1)折扎方法正确。(2)操作耐心细致。
教师继续全面指导。
5、作业展评,课堂总结。
第20课
小泥人
教学目标:
1、学会捏小泥人的一般方法。
2、培养动手能力与合作精神。
3、体验学习活动的快乐,陶冶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操。教学重点:在活动中掌握捏小泥人的方法。
教学难点:想象一定的情境,并根据情境做出各种造型有趣的小泥人。教学准备:课件陶泥 教学过程:
一、走进教室 看一看
1、课件展示在教室里玩耍的小泥人的图片,提醒学生仔细观察。
教师提问:你看到了什么?
2、学生回答(引导学主回答出“什么人”、什么地方”、“在干什么”)
教师小结并揭示课题。
二、做个泥人 试一试
1、师生一起随意捏个外形。
教师在视频展示台示范讲解。(强调“随意捏”,要大胆,可夸张一点)
2、指名展示,师主共同调整。
三、捏捏泥人 动一动
1、课件展示小泥人的不同动作,配欢快的音乐。
2、师主同做“小泥人的体操”。
3、教师提问:你是怎样让你的小泥人做不同的动作呢?
教师小结捏泥人动态的要求。
四、美化泥人 乐一乐
1、课件展示5张制作完整的小泥人图片。
提问:你觉得他们美吗?美在哪里?你能看出是用什么方法做的?
师生共同总结美化小泥人的方法。并用课件展示。
2、师主共同美化自己的小泥人。
3、指名展示,师主共同点评、调整。
五、合做泥人 玩一玩
1、课件展示一组小泥人的图片。
教师引导学生从泥人的动态、细节的美化以及组合几方面来欣赏。
2、分组讨论:我们的小泥人在教室的哪个位置做游戏,做什么游戏。
3、小组合作表现。
六、展示泥人 评一评
1、学生下位自由观赏交流,评出自己最喜欢的一个小泥人和一组小泥人。
2、指名介绍、评价作品。
引导学生从小泥人的动态、美化以及小组的配合几方面来说。
3、教师小结。
第21课
猴子上树
教学目标:
1、运用剪、撕、拼贴、组合等方法,集体合作进行一次有趣的“植树造林”活动。
2、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培养集体合作精神,增强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
3、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使学生运用剪、撕方法制作树。难点:树木造型美观,组合有变化。
教学准备:剪刀 卡纸 胶水 颜料等。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让学生回想周围被人类破坏了的自然环境,增强学生保护、绿化环境意识。
2、提问:
从刚刚的讨论中你明白了什么? 要改善环境,你有什么办法呢?(植树)
3、揭示课题:猴子上树
4、提问:
同学们知道每年的植树节是哪一天吗?(3月12日)今天我们也来进行一次有趣的“植树造林”活动,来表达自己保护环境的愿望。
二、剪、撕树形。
1、回顾旧知。
首先我们要撕、剪出一棵棵的树干能组合成林。(出示旧知课目)以前我们画过各种姿态的树,对树干和树叶有所了解,还用挂历纸撕过风景画,剪贴过村庄。现在我们要用学过的撕、剪方法来剪出各种形状的树干,撕出美丽的树叶。
2、出示一张挂历纸。提问:
谁来说一说,这张挂历纸哪些地方适合剪树干,哪些地方适合撕树叶?(指名回答)
教师小结,强调撕、剪树干、树叶时要选择适当的颜色。可两个同学合作,一个剪树干,一个撕树叶。
3、学生动手撕、剪,教师个别辅导。
三、组拼、粘贴成“树林”。
1、拼摆树木。
(1)出示“树干”、“树叶”示范拼摆成一棵树。(2)提问:还可以怎样拼摆?(学生变换组拼方式)(3)教师演示展示相同的“树干”、“树叶”,不同的拼摆方式。(4)学生上台用不同的树干、树叶进行拼摆。(两个同学上台拼摆)(5)小结:不同的材料,也有不同的拼摆方式。
2、树林的组拼。
(1)一棵棵的树拼摆好了,我们就该把它“种”到荒山上,组拼成树林了(出示组拼图1)
提问:你对这幅树林组拼图有什么意见呢?(没有层次、疏密变化)(2)(出示树林组拼图2)让学生明白组拼树林时要注意有远近层次和疏密变化。
(3)组拼树林需要大家集体合作。(出示学生组拼情景)提问:他们是怎样分工合作的?我们在组拼时应该怎样做?(学生回答)(4)教师归纳小结,提出作业要求:同桌两人合作将树干、树叶拼摆成一棵树,然后涂上胶,一起到“荒山”上来“种树”。(出示集体作业纸)(5)学生作业,教师辅导。
四、作业展评,教师对学生给予肯定。
第22课 剪纸动物
一、教材分析
本课主要针对动物的形体特征来进行剪纸活动,在锻炼学生观察力的同时还能发展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动手能力。
二、教学目标
1、学习、掌握剪纸的方法。
2、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培养创造性思维。
3、体验、探索学习带来的乐趣。
三、教学重点:剪纸的过程
四、教学难点:怎样剪出来才能像
五、教学准备:软纸,简单,课件
六、教学过程
(一)课前延伸
预习课文,搜集资料。
(二)课内探究
第一课时.示范作品,激发兴趣。
(1)教师用投影展示一些作品(喜鹊登梅、五谷丰登、北京申奥、动物乐园等)引起学生对剪纸艺术的兴趣。
(2)教师组织学生交流:
a你还见到过哪些剪纸作品?
b这些作品是怎样做出来的?
(3)教师介绍剪纸艺术的历史及广泛用途。
2. 学习实践剪纸方法教师介绍工具、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材料(纸样)动手剪刻。学生自主探究实践,教师巡视,适时指导。交流经验,总结方法(先刻小空,再剪大空;大空可对折后再剪;锯齿可连续剪。尽量避免断开或 走样)。3.课后搜集资料,加强练习
学生回家搜集一些资料(图书、图样、网上查询、向父母请教等),自己创作设计新图案来剪刻,说出你的创作意图是什么?
第二课时
一.介绍交流作品展示作品:
教师用投影仪展示学生课外完成的剪彩纸作品;
介绍作品:为了让同学们了解你的作品,请你把它介绍出来(创作意图及剪纸方法)。比较各自的作品:将自己的作品和其他同学的作品进行比较,然后发表自己的见解。
二.拓宽思路,想象创作
教师用投影仪展示几幅用彩纸随意折叠后剪刻的作品。
学生实践:拿一张正方形彩纸,随意对折、剪裁,可圆可方,打开剪纸,用投影仪放映。学生观察,46 发现了什么?(都是对称图形,几乎没有相同的作品)这时,同学们自觉地进入了由模仿到创造的学习氛围中,由于不受任何条件限制,他们的创作思维在实践活动中充分发展,从而达到了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目的。
三. 交流评价作品
展示学生的新颖作品,教师应给予激励性评价,使学生全心全意互相学习,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创新意识。四.课后提升
试着剪一剪别的物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