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语文教学实录-4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苏教版【小学学科网】

时间:2019-05-15 05:42:5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六年级上语文教学实录-4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苏教版【小学学科网】》,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六年级上语文教学实录-4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苏教版【小学学科网】》。

第一篇:六年级上语文教学实录-4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苏教版【小学学科网】

xiaoxue.xuekeedu.com

六年级上语文教学实录-4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苏教版

师:今天,我们要认识一位在中国文坛上占据重要地位的伟大诗人(课件出示:杜甫画像),谁知道他是谁?(生纷纷举手)

师:都知道,一起说。生(齐):杜甫。

师:这是杜甫的画像。他就是我国伟大的诗人杜甫。(板书:杜甫)

师:杜甫的一生写了许多的诗,流传至今的有一千多首。他的诗宛如一面镜子,真实地反映了唐朝由盛转衰的社会现实生活。因此,他的诗风格深沉,旋律悲壮。但有一首诗例外,那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古诗两首》中的第二首,齐读课题。

生(齐):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师:谁知道这首诗题目的意思。用自己的话简单说。生:听说王朝的军队收复河南河北地区 师:河南河北的什么? 生:河南河北的消息。

师:谁能把诗题目的意思再说一遍,加上谁听到什么完整地说一说。

生:杜甫听到唐朝的军队收复河南河北。师:收到河南河北的(生齐:消息)师:我们来认识一下河南河北。(课件)

师:这是福建,我们在这儿。这是河北省,这是河南省,河南就

xiaoxue.xuekeedu.com

是杜甫的

生(齐):家乡。师:家乡。很好。

师:杜甫是在什么地方听到这个胜利的消息的? 生:四川。

师:杜甫为什么会在四川听到这个消息呢?在它的背后有一个重大的历史事件。谁知道,那是什么事件?

生:安史之乱。

师:安史之乱爆发于河北省,叛军一路南下,攻陷了洛阳。洛阳四面数百里州县皆成废墟,出现了千里人烟断绝的惨景。无数受苦受难的百姓背井离乡,逃离了家园。杜甫随着逃难的人群离开了他的故乡,一路历经千辛万苦,来到四川。八年以后,他在四川的剑外听到了官军收复失地的胜利喜讯。你说,诗人这时心情怎样?

生:诗人的心情非常高兴和喜悦。师:让我们带着高兴的心情再读课题。生(齐):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师:同学们,打开书,把这首诗读两遍。老师的要求是:第一遍,找出诗中的生字,读准字音,认清字形,把课文读通了。第二遍,借助注解理解诗中字词的意思。遇到不理解的,可以小声交流。还有不理解的,请做上记号,等下提出来。让我们拿起笔来,一边读,一边想。开始。

(生自由小声读,做批注。师巡视,指导。)

xiaoxue.xuekeedu.com

师:谁把这首诗读给大家听?(生读诗,到第二句。)

师:等一下。你知道“涕泪”是什么意思,你理解了吗? 生:因欣喜而泪下。

师:所有的涕泪都因为欣喜而泪下吗? 生:涕泪指眼泪。

师:是啊。古人不说眼泪。涕泪就是眼泪。请继续读。(生读完整首诗)

师:你读得非常的通顺。同学们,刚才读诗的过程你有问题吗?你有不理解的地方吗?大胆提出来,想说什么,就说什么。

生:巴峡和巫峡位居哪里?

师:好的。我们来看一下。(课件)你能从课件上找到巴峡和巫峡吗?

生:能。

师:它们在长江的支流上。这就是著名的长江三峡,也称为叠嶂三峡。还有问题吗?

生:“却看妻子愁何在”是什么意思? 师:“却看妻子愁何在”是什么意思?谁能帮他解决这个问题? 生:回去看看妻子儿女,他们的愁容变没有了。师:你把那个字理解为回去? 生:却。

师:诗人在他的家中听到胜利的消息。“却看”是回头看,再看

xiaoxue.xuekeedu.com

看的意思。还有问题吗?

生:“漫卷诗书喜欲狂”是什么意思? 师:谁能帮他解决这个问题?

生:意思是胡乱卷起诗书,高兴得就要发狂。

师:漫卷诗书就是胡乱卷起诗书,喜欲狂的意思就是高兴得要发狂。理解得很好。还有问题吗?

生:“青春做伴好还乡”是什么意思?

生:“青春做伴好还乡”的意思是美妙的春光做伴,正好回到我的家乡。

师:还有问题吗?没有了。读了这首诗,你体会到诗歌描写了诗人怎样的心情呢?

生:我理解到诗人十分愉快十分喜悦的心情。生:还有作者强烈的爱国心。

师:你能体会到诗人强烈的爱国心,你很了不起。这首诗被称为杜甫生平第一首快诗,让我们一边品读,一边感悟,一起体会诗人那激动不已的心情。谁来把诗的一二两句读给大家听。听的同学有一项任务,请你边听边想,诗人听到了什么,他的心情怎样?

生读诗的一二两句,很小声。师:把声音放出来。生大声读。

师:诗人听到了什么呢?他的心情怎样? 生:诗人听到唐朝的军队收复蓟北。

xiaoxue.xuekeedu.com

师:诗人听到唐朝的军队收复蓟北的什么? 生:诗人听到唐朝的军队收复蓟北的消息。师:他的心情怎样? 生:诗人的心情十分高兴。师:诗人十分高兴,高兴得 生:涕泪满衣裳。

师:诗人高兴得哭了,泪流满面,泪洒衣裳。诗人的泪是怎样的泪呢?诗人仅仅因为高兴才哭的吗?让我们看看八年战乱诗人过的是怎样的生活吧。(课件)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zh?n)。【诗文解释】

故国沦亡,空留下山河依旧,春天来临,长安城中荒草深深。感叹时局,看到花开也不由得流下眼泪,怨恨别离,听到鸟鸣也禁不住心中惊悸。战火连绵,如今已是暮春三月,家书珍贵,足抵得上万两黄金。痛苦中我的白发越搔越短,简直要插不上头簪。

谁把这首诗读给大家听?(生读诗,把杜甫读成杜p“)

xiaoxue.xuekeedu.com

师:等一下,诗人是名字不叫杜p“,应该读 生:杜甫。师:再来。生(齐):杜甫。师:继续读。生读《春望》

师:战乱开始,诗人背景离乡,逃离了家园。他在逃难的路上,曾被叛军抓获,被囚禁在长安,长达七年之久,深受战争之苦,这首诗是他被禁长安时所见,所闻,所思,所感。请你借助诗文的解释,好好读读,好好想想,诗人的泪是怎样的泪?

生1:诗人的泪是痛苦的泪。

师:是“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痛苦的泪。生2:是悲伤怨恨的泪。

师:是“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悲伤怨恨的泪。生3:是思念亲人的泪。

师:是“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相思的泪。生4:是怀念家乡的泪。生5:想到国家还没有统一。

师:想到国家还没有统一,那是国破家亡的泪。

师:八年里,诗人流的泪可多了,经历的苦难可多了。那是苦难诗人的苦难人生。(板书:苦难)

八年的漂泊,两千多个日子的颠沛流离,在胜利的喜讯中成为过

xiaoxue.xuekeedu.com

去。诗人“初闻涕泪满衣裳”的泪又是怎样的泪啊?

生:那是百感交集的泪。

师:那是百感交集的泪,那泪中有喜悦,更有悲伤。生2:诗人的泪是感动的泪。

师:诗人的泪是感动的泪,是激动不已的泪。

师:诗人的泪中有悲有喜,那是诗人悲喜交集的泪。(板书:悲喜交集)

师:哪位同学能读出诗人那百感交集,激动不已的感情。生1读。

师:那是诗人感动的泪。生2读。

师:让我们一起感受诗人那百感交集,激动不已的心情,读。生齐读。

师:哭过之后,诗人看到什么?谁来读诗的三四两句。指名读。

师:诗人看到了什么?

生:诗人看到妻子儿女的脸上也是笑容满面,根本就没有忧愁,而且也高兴得快要发狂。

师:患难与共的妻子儿女,历经苦难的一家人就要团聚了,诗人的心情怎样呢?

生:诗人十分高兴。

师:漫卷诗书喜欲狂的诗人曾经是一位“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

xiaoxue.xuekeedu.com

神”爱书如命的人。此时,他会怎样的漫卷诗书呢?请你展开想象的翅膀,穿越时空的隧道,来到诗人杜甫的身边,说看看他是怎样的漫卷诗书喜欲狂吧。

(生努力想象,但显得有点儿难。)师:古时候的书是怎样的? 生:长长的。

师:诗人平时读完书总是小心翼翼地卷起来。此时,他会怎样地漫卷诗书呢?

生1:他胡乱地卷起书,迫不及待地想回家。生2:他胡乱地随手一丢,就把书丢到行李箱去了。

师:那时候,他的心情实在是欣喜若狂啊!诗人顾不上他的那些宝贝书籍了。

那是一个欣喜若狂的诗人啊!(板书:欣喜若狂)师:谁能把这两句诗读一读?(生读诗,语气平淡)

师:诗人是那样的激动不已,欣喜若狂啊!谁来读出诗人激动不已,欣喜若狂的心情?

生读。

师:让我们一起和诗人欣喜若狂一回吧!读。生齐读。师:漫卷诗书——

师生(饱含激情):喜欲狂!

xiaoxue.xuekeedu.com

师:哭过之后,诗人还做了什么呢?谁来读诗的五六两句? 生读。

师 :怎样是放歌纵酒呀?(板书:放歌纵酒)你见过别人放歌纵酒了吗?

生:放歌是放声歌唱的意思,纵酒是尽情喝酒的意思。师:诗人的一生活了五十八岁,当时的诗人已经是一个四十八岁的人了。战乱的生活,历经磨难的生活让四十八岁的他成了一个白发苍苍的暮年老人。一个白发苍苍的老者在大白天里又是放声歌唱,又是纵情喝酒,那是因为他听到什么?

生:那是因为他听到官军收复蓟北的消息。师:那是因为他看到什么? 生:他看到妻子儿女没有了愁容。师:在阳春三月里,诗人就要干嘛呢? 生:诗人就要回到自己的家乡了。

师:在阳春三月里,在回乡的路上,诗人会看到怎样的美景呢? 生:诗人会看到春天的景物。师:春天的景物是什么样的? 生1:到处花红柳绿。生2:到处生机勃勃。生3:到处百花盛开。生4:到处鸟语花香。生5:还有蝴蝶纷飞。

xiaoxue.xuekeedu.com

师:那是一路的美景和诗人做伴。还有谁和诗人做伴? 生:美丽的春景。

师:除了春景,还有谁和诗人做伴? 生1:还有带着胜利的消息。生2:还有他的妻子儿女。师:就他们一家人吗?还有谁? 生3:还有无数叛乱后回乡的父老乡亲。

师:还有无数的父老乡亲。他们都要在明媚的春光里重归故里,让我们和他们一起放歌吧。把书捧起来,一起读诗的五六两句。

(生齐读)

师:诗人在纵情歌唱,让我们放声读。(生齐读)

师:诗人不醉不休。让我们再读。(师生齐读)

师:还乡的路是那么近吗?让我们看看,在歌声和美酒中,诗人的心飞到了哪儿。谁来读师的最后两句。大声读,把声音放出来。

(生读诗)

师:你能从课件上看出诗人回乡的路要经过怎样的一条路程吗?(课件)

生:能。巴峡、巫峡、襄阳、洛阳。

师:诗人从剑外起程,在巴峡下船,穿过叠嶂巫峡,顺长江而下,经过襄阳到洛阳。这回乡的路是山一程,xiaoxue.xuekeedu.com

生(齐):水一程。师:那是千里 生(齐):迢迢。

师:可是,故乡在召唤着诗人啊。你看,(课件)这是绿树掩映的关林寺,这是先人留下的文化遗产龙门石窟,这是留下诗人无数足迹的白马寺,还有享誉全国的洛阳牡丹在风中绽放。你体会到诗人怎样的心情呢?

生1:我体会到诗人迫不及待的心情。师:迫不及待要回乡的心情。

生2:我还体会到诗人十分兴奋和激动。生3:我还体会到诗人欣喜若狂的心情。生4:我还体会到诗人非常思念家乡。

师:此时,诗人已是迫不及待地要还乡了。那是诗人的一颗似箭归心啊。(板书:归心似箭)

师:杜甫的好朋友李白曾有一句诗和这句有异曲同工之妙。谁知道那句诗是什么?

生沉默。

师:《早发白帝城》后面两句。记起来了吗? 生: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师:那是诗人怎样的心情? 生:那是迫不及待的心情。

师:在漫漫旅途中,诗人把千里迢迢回乡的路想象成眨眼即到。

xiaoxue.xuekeedu.com

你能从诗句中找出相关的词句体会诗人的心情吗?谁把诗句读一读。

生读。

师:在诗句中,你能体会到诗人怎样的心情呢? 生:我能体会到诗人高兴不已,激动的心情。

师:那是“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轻松愉快的心情啊。同学们,捧起书,我们一起读诗人那轻松愉快的似箭归心吧。

生:齐读。

师:诗人的心飞到了千里之外的洛阳。风餐露宿算什么,千里迢迢算什么。故乡在心里,美景在眼前。让我们再读这两句诗。

生齐读。

师:同学们,这是一个杜甫,这是一个诗人,这是一颗心。谁能把这首诗完整地读给大家听一听。

生读诗。

师:那是诗人一颗跳动的心。请你展开丰富的想象,插上想象的翅膀,穿越时空的隧道,回到一千多年以前,来到杜甫的身边,闭上眼睛想一想,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杜甫呢?

生闭眼想象。

师:此时,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杜甫? 生1:我看到一个高兴得快要发狂的杜甫。

师:那是一个欣喜若狂的杜甫。你还看到一个怎样的杜甫? 生2:我看到了一个纵情高歌,纵情饮酒的杜甫。生3:我看到一个像小孩子一样高兴得蹦蹦跳跳的杜甫。

xiaoxue.xuekeedu.com

师:那师一个欣喜若狂的杜甫啊!生4:我看到了一个白发苍苍的杜甫。

生5:我看到一个归心似箭,迫不及待还乡的杜甫。生6:我还看到一个放声歌唱的杜甫。

师:胜利的喜讯带给诗人的那种激动不已的心情啊,实在难以用语言来描述。同学们,诗人是那样的喜悦。这份喜悦是诗人一个人的吗?你还看到哪些人和杜甫一样欣喜若狂,激动不已。

生1:我看到了杜甫的妻子和他的孩子。

生2:我还看到和杜甫一样背景离乡来到蓟北逃难的父老乡亲。师:来到蓟北逃难吗?来到哪儿? 生:来到蓟北逃难的乡亲。师:来到哪儿?

生:来到剑外逃难的父老乡亲。

师:逃到异乡的父老乡亲。千千万万受苦受难的百姓啊,也跟杜甫一样欣喜若狂,放歌纵酒。那是杜甫的心声,那是无数人们群众的心声。诗人总是用他的心来体察民情,诗人总是用他的歌来描写人民的心声。(板书:人民)这是人民诗人杜甫的人民情结。诗人心中的激情喷薄而出,写就了生平第一首快诗。(师配乐深情诵读)

师:同学们,让我们和诗人一起放声歌唱吧。拿起书,来。(师生在音乐中深情诵读。)

师:千千万万的人民群众啊,他们在放声歌唱,在纵情喝酒。让我们和他们一起欢呼庆祝吧!

xiaoxue.xuekeedu.com

生:师生深情诵读。

师:诗人杜甫用他的诗记录了一生中激动人心的难忘时刻,喷薄而出,写就了生平第一首快诗,成为千古绝唱。我们的生活中也有许多激动人心的时刻。比如:(课件)香港回归了,还有

生:澳门回归了。师:还有 生:伸奥成功了。师:还有 生:神六上天了。

师:在我们的生活中常常有这样激动人心的时刻。回去以后,请搜索你记忆中印象最深刻的一个片断,凭借杜甫的这首诗改一改。希望能吟出一两句或一首小诗来,相信你会成为杜甫的知音,杰出的诗人。

师:杜甫回到故乡以后,是否过上了安宁幸福的生活呢?是否过上了他日夜期盼的美好时光呢?回去以后,搜索杜甫的诗读一读,好好体会,杜甫为什么被称成为苦难的诗人,人民的诗人。

下课。

第二篇:4、《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说课稿

4、《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说课稿

一、说教材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是唐朝大诗人杜甫的作品,这是杜甫生平的第一快诗。这首诗既是学生学习古文化的好教材,又是一篇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教材,这首诗显著的特点是通俗易懂,没有华丽的词藻,难懂的典故。针对以上教材特点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词“涕、洛”,理解诗句、了解内容。

2、了解诗的写作背景,体会诗中抒发的强烈的爱国情感。

3、会背诵这首诗。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体会作者“喜欲狂”的心情及原因。

二、说教法

设计学生读书、自学、质疑、教师释疑的环节,教学以“读”为本,让学生多读,反复品味。(这一教法的设计意图是培养学生自能读书的习惯。)

三、说学法

回忆学习古诗的一些学习方法和学习古诗应掌握的一些知识。(意在激活学生的记忆信息为古诗的自学提供思路)并鼓励他们采取适合于自己的方法主动地进行学习。突出教给学生一些方法,(例如:弄懂诗句的意思,串词成句,串句成篇。让学生在反复的读的训练中学会体会诗的感情。)就可以放手让他们自学了。

四、说教学程序

1、解诗题、知诗人,了解时代背景。

(1)首先从检查学生的预习导入,问学生谁了解杜甫?谁知道这首诗的写作背景?找学生说。不过课上还是要强调一下诗人、写作背景

介绍诗人:杜甫,唐代大诗人,他的一生创作了大量的诗篇,他的诗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社会发生的一些重大事件、被称为“诗史”,他个人享有“诗圣”之称。家乡是洛阳。(这里有必要让学生回忆“朝代歌”,“夏商周,秦两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又十国。宋元明清帝王休”,以此让学生对诗所反映朝代有所感知。对朝代有个时间概念,同时也为语文教学注入新鲜的血液与营养。)

时代背景;当时安史之乱的叛军头目史朝义兵败自杀,河南河北失地相继被收复,诗人听到这一喜讯后写下了这首诗。因为长达8年之久的安史之乱让诗人流落四川的剑外,无时无刻不盼望早日结束战乱,结束背井离乡之苦,回洛阳安居。

(2)进而解诗题,题目:《闻官军收河南河北》,“闻”,听说;“官军”指唐王朝的军队;“收”,收复。题目的意思是听到唐王朝的军队收复河南河北的消息。(以上环节的设计意图是:帮助学生弄懂作者听到这个消息后会如此喜欲狂的原因,为学生体会作者的感情作下了一个很好铺垫。)

2、抓字眼,明诗意。

(1)自由读诗,读准字音。通过查读,完成教学任务,重点指导个别字的读音。(2)再读古诗,弄不懂的地方作下记号(这一环节的设计意图是:培养学生边读边思考,用笔圈点批注的自能读书的习惯。)这里针对学生的质疑重点明确两个问题:

A:诗中表示地点的有六个词语:剑外、蓟北、八峡、巫峡、襄阳、洛阳。表示地区的有两个词语:河南、河北。学生对这些地名没有空间概念。利用地图直观地向学生介绍它们的地理位置,(介绍时我指着地图这样说:安史之乱时,叛军占领了这里:河南、河北。而诗人也由老家洛阳流落到四川的剑外。当唐王朝军队平定叛乱,相继收复河南河北的消息传到四川的剑外时,诗人是欣喜若狂,心中早已计划好回乡的路线,那就是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这一环节的设计意图是:如此介绍学生便有了空间的概念,明了了这几个表示地名词语之间的关系了。有助于对诗文的深入理解。)

B:古今异义的词:妻子:古义是妻子和孩子。今义是男子的配偶。青春:古义是明媚的春光。今义是青年时期。

(这里的设计意图是:一为学生自学古诗扫清了障碍,为“放手”让学生自学作了铺垫。二为学习文言文打下坚实的基础)(3)理解诗的句意及全诗的诗意

4句诗扫清文字、词语的障碍之后,引导学生串词成句,说句意,串句成篇,说诗意。(这里的设计只是对诗的意境的初步体验,犹如蜻蜓点水。要使头脑中对诗的意境体验更具体、更丰富,真正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还要悟诗情。)

3、想意境,悟诗情

这一环节教学设计的问题是:诗中哪个词表达了作者当时的心情?你从哪些词语体会到的这种心情?从中可以体会到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为了顺利解题,我设计了让学生边听配乐范读,便展开想象,走近作者,完成问题)

4、诵诗句,品诗味

“好诗不厌百回读”,为了使学生读出味来,读出感受来,我分为三点进行教学:①尝试读,让学生自己标上停顿、重音记号,有感情地朗读;②示范读,准确地标出停顿、重音带读,要求学生读出喜悦心情来;③反复练读,采取个别读,小组读,男女读,配乐读等多种形式进行,最后熟读成诵,达到诗中情,作者情,学生情三情和谐的共鸣,受到感情的熏陶。

5、扩展延伸。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学习这首古诗后,可提问:你还学过杜甫的哪些诗?如课内我们学过的《绝句》,《江畔独步寻花》,课外可向学生推荐读杜甫的名诗,如《望岳》、《春望》、《恨别》等,从课内到课外延伸,增加学习的积累,拓展学习的范围。

6、板书设计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喜欲狂爱国情感

7、随想:

我觉得用海洋来形容语文知识是最恰当不过的,所以语文的学习不应该是为了学语文而学习。语文知识的摄取应是多角度、够深度、多层面、全方位的。

第三篇:六年级下语文教学实录-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人教版(2014秋)【小学学科网】(推荐)

xiaoxue.xuekeedu.com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课堂实录

师:[板书“杜甫”]请问杜甫是谁? 生:杜甫是古代诗人。生:杜甫是唐朝的大诗人。师:你对大诗人杜甫了解多少? 生:人们把杜甫称作诗圣。生:成都有座杜甫草堂。生:我们学过他的《绝句》。师:大家一起背背。

生: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师:还知道些什么?

生:杜甫字子美,人称杜工部。生:杜甫的诗被称为“诗史”。生:他是河南巩县人。

生:杜甫曾经为蓬溪县客馆写了一篇《唐兴县客馆记》。师:我还是第一次听说。你是从什么地方知道的? 生:我是从《川中名胜赤城山》这本书中看到的。师:我得学习学习。这本书能借我吗? 生:行。下午我就带来。

师:杜甫是一位伟大的诗人,他与李白齐名,二人并称“李杜”。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板书课题]“闻”是什么意思? 生:“闻”的意思是听。师:谁听?

生:诗人杜甫听。师:他听到什么?

生:他听到“官军收河南河北”的消息。师:官军指什么? 生:“官军”指国家的军队。师:“国家”准确吗? 生:“官军”指朝廷的军队。

师:[在“河南河北”下画线]什么意思? 生:指河南省和河北省。

师:是吗?[生沉默]这里的“河”特指黄河—— 生:“河南”指黄河的南边,“河北”指黄河的北边。师:[在“收”字下画三角符号]怎么理解? 生:朝廷的军队收复了黄河南北两岸的地方。师:题目的意思应该是——

生:诗人听到朝廷的军队收复了黄河两岸的消息。师:把消息换个词语。

生:诗人听到朝廷的军队收复了黄河两岸的喜讯。师:对。唐朝曾经爆发过“安史之乱”,安禄山和史思明叛乱,占领了黄河两岸的广大地区,诗人杜甫的故乡也沦陷了。国家四分五裂,诗人有家不能归。当他听到朝廷的军队收复失地之后,兴奋不已,写下了这首诗。学古诗,首先要读准字音[板书“读准字音”]同桌的两人

xiaoxue.xuekeedu.com

一组互相检查,听听对方把哪些字读错了。生:[互相检查] 师:现在,请听老师读。比较一下,看看你们都发现了哪些读错的字音? 生:我把“即”读成了“ji”。生:我把“还”读成了“ hai ”。师:为什么要读“ huan ”?

生:诗中的“还乡”是回到家乡的意思,所以要读“ huan ”。师:你的理解完全正确。还有吗?

生:我把“妻子”的“子”读成了轻声。生:老师,为什么要读“ zi ”? 师:我想听听大家的意见。

生:读轻声时,专门指丈夫的老婆。师:读三声呢? 生:“妻子”的意思是妻子和子女。

师:现在,我们一起来读读,注意,一定要读准字音。[生齐读全诗]显然,同学们刚才的朗读还不够味,什么原因呢?因为我们还不完全理解诗句意思。学习古诗,在读准字音的基础上,还得理解诗句[板书“理解诗句”]这是重要的步骤。诗中有六个地名,找出来,说说他们所在的省份。[生默读思考] 生:剑外是四川省的代称。

师:[随学生的回答借助幻灯片(杜甫计划中的返乡示意图)揭示诗中涉及到的地名。] 生:蓟北指河北省的北部。生:襄阳在河北,洛阳在河南。

生:巫峡是长江三峡之一,在重庆市。

生:巴峡是长江上的一段山峡,在四川省境内。

师:这些地名有什么联系呢?杜甫将从哪里出发,经哪些地方,最终目的地在哪里?我们来看看诗中有没有答案。

生:杜甫当时正在梓州,也就是现在的四川省三台县。我估计他从这里出发,[教师在幻灯片中借助箭头符号演示杜甫返乡的路线图]可能到重庆乘船,穿过巴峡和巫峡,到了襄阳后,北上回到洛阳。

师:请大家看着大屏幕,一起背背诗的后两句。生: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师:还存在哪些问题?

生:老师,请问“漫卷”是什么意思? 师:问得好。想想看,诗人在卷什么? 生:卷诗书。

师:唐代一般没有装订成册的书籍,文字大多写在纸卷上,所以收拾的时候要卷起。“漫卷”可能是怎样卷? 生:慢慢地卷。

生:这里的“漫”不是快慢的慢。生:我觉得应该是漫不经心地卷。师:理由呢?

生:诗人听到朝廷的军队收复了故乡的喜讯,非常高兴,收拾书籍的时候就可能漫不经心。生:我不赞成这种说法。我觉得诗人决不会漫不经心,应该是胡乱地收拾书籍。

xiaoxue.xuekeedu.com

师:为什么?

生:喜讯传来,诗人太高兴了,巴不得马上就出发,所以收拾书籍时一定顾不了那么多,很随便。

生:杜甫是大诗人,他一定很爱惜书籍,不会胡乱地收拾。

生:虽然他很爱惜书籍,但是从诗中可以看出,他已经到了“喜欲狂”的程度,所以才会胡乱地收拾书籍。

师:有道理。再没有不懂的字词吗?那好,大家分组说说诗句的意思。

生:[小组交流后抽生说]朝廷的军队收复了黄河两岸的失地!当我听到这个振奋人心的喜讯后,高兴得眼泪洒满了衣裳。再看看老伴和孩子们,他们也没有一丝忧伤,赶紧胡乱地卷起诗书,我高兴得简直快发狂了!在这晴朗的好天气里,放声歌唱,畅饮美酒,让美好的春光伴我回到故乡去。我乘上船儿,过巴峡,穿巫峡,襄阳一过,就一直奔向洛阳。

师:看来,你们基本上理解了诗的意思。让我们再来读读全诗吧。[生齐读后]这次的朗读比上次有进步,但还不够味,有点生硬的感觉,因为你们还没有完全读懂诗人的感情。读古诗,一定要体会和领悟诗人所表达的感情。[板书“体会情感”]你认为诗人写这首诗时是一种什么心情?

生:诗人一定心情舒畅。

生:诗人十分兴奋。[板书“兴奋”] 师:哪个词语直接点明了这种心情? 生:喜欲狂。

师:[板书“喜欲狂”]怎么理解? 生:杜甫高兴得简直快要发狂了。

生:诗人高兴得像个孩子似的,又唱又跳。

师:你还从哪些词语体会到了诗人无比喜悦的心情? 生:我从“漫卷诗书”也体会到了诗人的喜悦。师:对。我们刚才也研究了这一点。

生:从“白日放歌须纵酒”可以看出,诗人以纵情歌唱、畅饮美酒的方式表达自己内心的激动。

生:我从最后两句体会到了诗人的心情。师:这两句中的哪些词语用得好? 生:“即”、“穿”、“便”、“下”用得特别好。因为这几个词语在诗中都含有速度快的意思,可以看出诗人归心似箭的心情。

师:我们学过的诗中也有这样的诗句,比如—— 生:李白的《早发白帝城》。师:背背。

生: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师:的确,此时此刻,诗人高兴得流泪,高兴得发狂,高兴得手舞足蹈。他之所以这么高兴,是因为——

生:朝廷的军队收复了被叛军占领的地方。师:哪一句诗直接点明了高兴的原因? 生:剑外忽传收蓟北。

师:[板书“收蓟北”]“收蓟北”的消息是什么时候知道的? 生:刚刚知道。师:怎么看出来的?

xiaoxue.xuekeedu.com

生:“忽”字说明消息来得很突然。

师:忽然间得知故乡已经收复了,为什么就这么高兴? 生:流亡的日子终于结束了,能不高兴吗? 生:诗人为终于可以回家而高兴。生:因为国家统一而高兴。

师:你们理解得很深刻。由此可见,诗人不仅仅是写自己的欢快心情,他还想表达—— 生:表达了诗人的爱国之情。

师:[板书“爱国思乡”]如果带着和诗人一样的心情、一样的感情去朗读,效果肯定大不一样。想读吗? 生:想![齐读] 师:你们读得真棒!不过,我担心有人滥竽充数,所以想听听你们单独读。[抽二人读] 因为读准了字音,读懂了诗句,读懂了诗人的感情,所以和前两次朗读相比,又上了一层楼。读了杜甫的这首诗,你想到了什么? 生:我想到了香港和澳门的历史。

生:我想到了台湾还没有回到祖国的怀抱。

师: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的时候,你们还小,老师的感受很深。在香港回归之前,我特意写下了一首诗《心声》。想听吗?[生鼓掌]那好,我就读给大家听听。也许它能帮助你进一步理解杜甫的这首诗。[师朗诵《心声》(见个人主页)]杜甫的诗写的是1200多年前的事情,可是我们今天依然有这种情感。为什么?因为我们同是炎黄子孙,爱国的主题是永恒的,也是神圣的。让我们再次齐声背诵《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生齐背]

第四篇: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教学实录(xiexiebang推荐)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教学实录

师:[板书“杜甫”]请问杜甫是谁?

生:杜甫是古代诗人。

生:杜甫是唐朝的大诗人。

师:你对大诗人杜甫了解多少?

生:人们把杜甫称作诗圣。

生:成都有座杜甫草堂。

生:我们学过他的《绝句》。

师:大家一起背背。

生: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师:还知道些什么?

生:杜甫字子美,人称杜工部。

生:杜甫的诗被称为“诗史”。

生:他是河南巩县人。

生:杜甫曾经为蓬溪县客馆写了一篇《唐兴县客馆记》。

师:我还是第一次听说。你是从什么地方知道的?

生:我是从《川中名胜赤城山》这本书中看到的。

师:我得学习学习。这本书能借我吗?

生:行。下午我就带来。

师:杜甫是一位伟大的诗人,他与李白齐名,二人并称“李杜”。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板书课题]“闻”是什么意思?

生:“闻”的意思是听。

师:谁听?

生:诗人杜甫听。

师:他听到什么?

生:他听到“官军收河南河北”的消息。

师:官军指什么?

生:“官军”指国家的军队。

师:“国家”准确吗?

生:“官军”指朝廷的军队。

师:[在“河南河北”下画线]什么意思?

生:指河南省和河北省。

师:是吗?[生沉默]这里的“河”特指黄河——

生:“河南”指黄河的南边,“河北”指黄河的北边。

师:[在“收”字下画三角符号]怎么理解?

生:朝廷的军队收复了黄河南北两岸的地方。

师:题目的意思应该是——

生:诗人听到朝廷的军队收复了黄河两岸的消息。

师:把消息换个词语。

生:诗人听到朝廷的军队收复了黄河两岸的喜讯。

师:对。唐朝曾经爆发过“安史之乱”,安禄山和史思明叛乱,占领了黄河两岸的广大地区,诗人杜甫的故乡也沦陷了。国家四分五裂,诗人有家不能归。当他听到朝廷的军队收复失地之后,兴奋不已,写下了这首诗。学古诗,首先要读准字音[板书“读准字音”]同桌的两人一组互相检查,听听对方把哪些字读错了。

生:[互相检查]

师:现在,请听老师读。比较一下,看看你们都发现了哪些读错的字音?

生:我把“即”读成了“ji”。

生:我把“还”读成了“hai ”。

师:为什么要读“huan ”?

生:诗中的“还乡”是回到家乡的意思,所以要读“huan ”。

师:你的理解完全正确。还有吗?

生:我把“妻子”的“子”读成了轻声。

生:老师,为什么要读“zi ”?

师:我想听听大家的意见。

生:读轻声时,专门指丈夫的老婆。

师:读三声呢?

生:“妻子”的意思是妻子和子女。

师:现在,我们一起来读读,注意,一定要读准字音。[生齐读全诗]显然,同学们刚才的朗读还不够味,什么原因呢?因为我们还不完全理解诗句意思。学习古诗,在读准字音的基础上,还得理解诗句[板书“理解诗句”]这是重要的步骤。诗中有六个地名,找出来,说说他们所在的省份。[生默读思考]

生:剑外是四川省的代称。

师:[随学生的回答借助幻灯片(杜甫计划中的返乡示意图)揭示诗中涉及到的地名。]

生:蓟北指河北省的北部。

生:襄阳在河北,洛阳在河南。

生:巫峡是长江三峡之一,在重庆市。

生:巴峡是长江上的一段山峡,在四川省境内。

师:这些地名有什么联系呢?杜甫将从哪里出发,经哪些地方,最终目的地在哪里?我们来看看诗中有没有答案。

生:杜甫当时正在梓州,也就是现在的四川省三台县。我估计他从这里出发,[教师在幻灯片中借助箭头符号演示杜甫返乡的路线图]可能到重庆乘船,穿过巴峡和巫峡,到了襄阳后,北上回到洛阳。

师:请大家看着大屏幕,一起背背诗的后两句。

生: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师:还存在哪些问题?

生:老师,请问“漫卷”是什么意思?

师:问得好。想想看,诗人在卷什么?

生:卷诗书。

师:唐代一般没有装订成册的书籍,文字大多写在纸卷上,所以收拾的时候要卷起。“漫卷”可能是怎样卷?

生:慢慢地卷。

生:这里的“漫”不是快慢的慢。

生:我觉得应该是漫不经心地卷。

师:理由呢?

生:诗人听到朝廷的军队收复了故乡的喜讯,非常高兴,收拾书籍的时候就可能漫不经心。

生:我不赞成这种说法。我觉得诗人决不会漫不经心,应该是胡乱地收拾书籍。

师:为什么?

生:喜讯传来,诗人太高兴了,巴不得马上就出发,所以收拾书籍时一定顾不了那么多,很随便。

生:杜甫是大诗人,他一定很爱惜书籍,不会胡乱地收拾。

生:虽然他很爱惜书籍,但是从诗中可以看出,他已经到了“喜欲狂”的程度,所以才会胡乱地收拾书籍。

师:有道理。再没有不懂的字词吗?那好,大家分组说说诗句的意思。

生:[小组交流后抽生说]朝廷的军队收复了黄河两岸的失地!当我听到这个振奋人心的喜讯后,高兴得眼泪洒满了衣裳。再看看老伴和孩子们,他们也没有一丝忧伤,赶紧胡乱地卷起诗书,我高兴得简直快发狂了!在这晴朗的好天气里,放声歌唱,畅饮美酒,让美好的春光伴我回到故乡去。我乘上船儿,过巴峡,穿巫峡,襄阳一过,就一直奔向洛阳。

师:看来,你们基本上理解了诗的意思。让我们再来读读全诗吧。[生齐读后]这次的朗读比上次有进步,但还不够味,有点生硬的感觉,因为你们还没有完全读懂诗人的感情。读古诗,一定要体会和领悟诗人所表达的感情。[板书“体会情感”]你认为诗人写这首诗时是一种什么心情?(语文课堂网www.xiexiebang.com友情提醒:查找本课更多资料,请在站内搜索关键字:闻官军)本文转载

生:诗人一定心情舒畅。

生:诗人十分兴奋。[板书“兴奋”]

师:哪个词语直接点明了这种心情?

生:喜欲狂。

师:[板书“喜欲狂”]怎么理解?

生:杜甫高兴得简直快要发狂了。

生:诗人高兴得像个孩子似的,又唱又跳。

师:你还从哪些词语体会到了诗人无比喜悦的心情?

生:我从“漫卷诗书”也体会到了诗人的喜悦。

师:对。我们刚才也研究了这一点。

生:从“白日放歌须纵酒”可以看出,诗人以纵情歌唱、畅饮美酒的方式表达自己内心的激动。

生:我从最后两句体会到了诗人的心情。

师:这两句中的哪些词语用得好?

生:“即”、“穿”、“便”、“下”用得特别好。因为这几个词语在诗中都含有速度快的意思,可以看出诗人归心似箭的心情。

师:我们学过的诗中也有这样的诗句,比如——

生:李白的《早发白帝城》。

师:背背。

生: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师:的确,此时此刻,诗人高兴得流泪,高兴得发狂,高兴得手舞足蹈。他之所以这么高兴,是因为——

生:朝廷的军队收复了被叛军占领的地方。

师:哪一句诗直接点明了高兴的原因?

生:剑外忽传收蓟北。

师:[板书“收蓟北”]“收蓟北”的消息是什么时候知道的?

生:刚刚知道。

师:怎么看出来的?

生:“忽”字说明消息来得很突然。

师:忽然间得知故乡已经收复了,为什么就这么高兴?

生:流亡的日子终于结束了,能不高兴吗?

生:诗人为终于可以回家而高兴。

生:因为国家统一而高兴。

师:你们理解得很深刻。由此可见,诗人不仅仅是写自己的欢快心情,他还想表达——

生:表达了诗人的爱国之情。

师:[板书“爱国思乡”]如果带着和诗人一样的心情、一样的感情去朗读,效果肯定大不一样。想读吗?

生:想![齐读]

师:你们读得真棒!不过,我担心有人滥竽充数,所以想听听你们单独读。[抽二人读] 因为读准了字音,读懂了诗句,读懂了诗人的感情,所以和前两次朗读相比,又上了一层楼。读了杜甫的这首诗,你想到了什么?

生:我想到了香港和澳门的历史。

生:我想到了台湾还没有回到祖国的怀抱。

师: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的时候,你们还小,老师的感受很深。在香港回归之前,我特意写下了一首诗《心声》。想听吗?[生鼓掌]那好,我就读给大家听听。也许它能帮助你进一步理解杜甫的这首诗。[师朗诵《心声》]杜甫的诗写的是1200多年前的事情,可是我们今天依然有这种情感。为什么?因为我们同是炎黄子孙,爱国的主题是永恒的,也是神圣的。让我们再次齐声背诵《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生齐背]

第五篇: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教学设计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教学目标:

1、正确朗读古诗,读出诗歌韵味,理解诗歌的意思。

2、在品词析句中感受诗歌的艺术魅力。

3、感受诗人内心的喜悦,体会诗人的爱国情怀。教学重难点:

重点:引领学生走入诗人的内心世界,感受诗人闻讯的喜悦。

难点:引领学生抓住关键词进行品词析句,从而感受诗歌的艺术魅力。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收集相关的文字资料、图片资料、背景音乐等,并制作成课件。学生准备:收集并了解杜甫及安史之乱的相关信息,并进行课前预习。教学过程:

一、对话诗人,知背景,解诗题。

1、(出示杜甫画像)知道这位大诗人是谁吗?谁来说说你对大诗人杜甫的了解?

2、老师收集了一些杜甫的资料,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出示杜甫资料)杜甫(公元712年-公元770年)字子美, 别号少陵,今河南省巩县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并称“李杜”。他诗艺精湛,被奉为“诗圣”。他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他的诗真实的记录了当时的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被称为“诗史”,对后世影响很大。

3、杜甫生活在一个怎样的动荡社会呢?老师也收集了一些资料。(课件出示介绍时代背景)公元755年,唐朝爆发了“安史之乱”,安史之乱让原本繁华安定的国家岌岌可危,国家四分五裂, 杜甫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 战争持续了八年,在这八年里他度日如年、有家不能归。他亲眼看到了叛军的烧杀抢掠,看到了路有饿死骨的种种惨像。(影视停)

忽然,传来官军收河南河北的喜讯。一下子冲破了杜甫忧郁以久的情感闸门,喷涌出他生平第一首快诗——(生读题)

4、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杜甫这篇独具风格的佳作——官军收河南河北》。(课件出示诗题)【板书诗题]】齐读诗题一遍。

(1)同学们,谁来说说你对题目的理解? 重点点拨:这里的“河”特指黄河,“河南”指黄河的南边,“河北”指黄河的北边。河南河北指的是黄河两岸。题目的意思应该是——诗人听到朝廷的军队收复了黄河两岸的消息。

(2)同学们,这可是个好消息呀,让我们大声地把胜利的喜讯告诉所有前来听课的老师吧!(齐读诗题)

二、初读古诗,读准字音,读通诗句,读出节奏。

1、初读古诗,读准字音,读通诗句,特别正音涕、子、裳、还、即。(1)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进杜甫的诗中。(课件出示整首诗)请同学们先自己好好读读这首诗,注意把字音读准,把读诗句通,尤其要注意红色字体的字。然后再和同桌一起读一读,看看哪几个字的读音要注意,等一会儿请你来给大家一个提醒。

(2)检查朗读

A、谁来读一读?其他同学注意听,看看字音是否读准确了(指名朗读)。你觉得哪几个字的读音要注意。

①“即”应读“jí”;“青春做伴好还乡”中的“还”是个多音字,应读“huán ”; “漫卷诗书喜欲狂。”中“漫卷”应读juǎn不读juàn。

②“衣裳”中的“裳”读cháng。(课件出示)古人上为衣,下为裳(cháng),③却看妻子(zǐ)愁何在,”中“妻子”的“子”应读三声。现在生活中妻子(qī zi)指老婆。古诗中的妻子(qīzǐ)你猜是什么意思呢?(课件出示)

B、谁再来读读?(个别生读)(真不错,字正腔圆)

2、师生共同读出抑扬顿挫的节奏感。

(1)同学们,读诗只是读正确读通顺是远远不够的,咱们还得读出重音,读出诗的节奏来,这是一首七言律诗,一般在停顿的时候有什么规律?(两个字两个字一个字再两个字,而且第四个字后面的停顿时间要更长一些。)有些字还要读出重音,我们应该知道音乐里有强拍由弱拍,在我国古代诗与歌是不分家的,诗就是歌,歌也是诗,这里的重音好比音乐里的强拍。(出示节奏线、重音符号)请同学们再练一练,读出他的节奏来。

(2)谁再来读一读?多好呀,字正腔圆,有板有眼,抑扬顿挫。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读出诗歌的抑扬顿挫。(生齐读)

三、小组合作,自学古诗,理解诗意。

同学们,这首诗我们读准了字音,也读出了节奏,但还要尽可能读出诗歌的味道,也就是要有韵味。要想读出古诗特有的韵味,你们有什么好办法?(我们要明白古诗的意思。)

1、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学习古诗,理解诗意一般有哪些方法?(课件出示:①结合注释,串词意成句意,串句意成诗意②联系上下文③结合时代背景④查阅工具书⑤借助已有知识经验⑥反复诵读品味)

2、让我们小组合作,借助一些学习方法,试着理解诗的意思。(生讨论)

3、谁来说说你明白哪句诗的大意?(小组派代表汇报)重点点拨:这里剑外在哪儿?蓟北又在哪儿?(出示地图)(剑外在剑门关外,四川一带,也就是当时杜甫所在地。蓟北指河北省的北部,也就是当时安史叛军的根据地。)

4、谁还想挑战自己,用自己的话,说说诗的大意?(生说)

5、你理解到位,语言清晰,真不简单。同学们请带着你们对古诗的理解一起读读。(齐读)

四、细读品味,想意境,悟诗情

1、诗读到这里。你从诗中感受到诗人写这首诗时是一种什么心情呢?诗中哪个词语最能表达诗人当时的心情?【板书:喜欲狂】

2、“喜欲狂” 是什么意思?你遇到过喜欲狂的事吗?那时你有怎样的言行举止?

过渡:诗人又是怎样表现自己的“喜欲狂”的, 我们从哪些地方感受到了诗人“喜欲狂”的心情?让我们再静静地读读这首诗,拿起笔来,画出让你感受到诗人“喜欲狂”心情的诗句,抓住关键词想象当时的画面,细细地品一品,可以在旁边写一写自己的体会,然后和同学交流交流。(出示合作学习要求)

(1)“涕”出的泪,让狂喜倾泻而下。品析:“初闻涕泪满衣裳” ①这是一种怎样的泪水呀?高兴得哭了这叫——喜极而泣。

②请你想象一下诗人他的眼里,他的脸上是什么样子?(生说)脸上是笑,眼里却是泪啊。请你带着这种心情读一读。(个别生读)

小结:是啊,真是悲喜交加、泪流满面啊。(齐读)(2)“漫卷诗书”的胡乱席卷狂喜。

引导过渡:让我们感受到诗人喜欲狂的地方还有很多,比如······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一向爱书如命的杜甫,可今天却——(生齐读:漫卷诗书喜欲狂)这真是喜极而狂啊。

此时此刻和他患难与共、历经风雨的妻子儿女又是怎样呢?(愁云不在,高兴万分。)可曾经的妻子儿女又都为什么而忧愁,为什么而担心?

③妻儿老小、黎民百姓心中的忧愁也正是杜甫的忧愁啊。(课件出示音乐和《春望》)听,一首《春望》道尽了杜甫多少忧愁啊!(师配乐读)(指画面)此时此刻,诗人的心情如何?(伤心、悲痛、无奈)

师:山河依旧,国已破碎,此刻,诗人心情怎一个痛字了得,他不禁感叹道——(个别读: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出示课件)

师:人烟荒芜,妻离子散,此刻,诗人心情怎一个悲字了得,他不禁感叹道——(个别读: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师:突然传来官军收复黄河两岸的喜讯,这又怎能不让他——(个别读:初闻涕泪满衣裳)

师:恶梦已去,痛定思痛,悲天悯人的大诗人,又怎能不——(生齐读“初闻涕泪满衣裳”)

④想象表达:听到收复黄河两岸的喜讯,杜甫一家人是何等的高兴啊!此时,杜甫、妻子以及孩子们会说些什么?展开你想象的翅膀,拿起你手中的笔写一写。

小结:是啊,从此以后,不必妻离子散,天各一方,不用颠沛流离,远走他乡,怎不让诗人“喜欲狂”!(齐读)

(3)“放歌”与“纵酒”的癫狂释放狂喜。

引导过渡:你还从哪些地方感受到了诗人喜欲狂?

诗人当时已经52岁了,在古代52岁已经是很老很老的老人了。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竟然像个孩子似的又唱又跳,开怀畅饮,这真的是“喜欲狂”呀!

男生们,端起酒杯与杜甫一起畅饮一杯吧!(男生一起读: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当诗人想到,在鸟语花香的宜人春色中与妻儿相伴还乡、安享晚年,又怎能不欣喜若狂。

女生们,端起手中的酒杯,与杜甫一起高歌一曲吧!(女生一起读)小结:这真是“人逢喜事精神爽,千杯万盏也不醉。”(4)“即”与“便”的速度让狂喜跨越千山万水。引导过渡:你还从哪些地方感受到了诗人喜欲狂?

此时此刻,诗人只想去哪里?这让我们感受到诗人回家的心情怎样?(迫不及待、归心似箭)

你是从哪些词感受出他归心似箭的?(将即、从、穿、下、向变红)“即”“穿”“便下”“向”用得特别好。因为这几个词语在诗中都含有速度快的意思。请你来读读这两句。

③同学们,学以至此,你知道此时此刻杜甫身在何处?心在哪儿?(身在巴峡.心在洛阳)【板书:身 心】)

④两地之间相隔多远?途中又要经过哪些地方?(课件出示诗人回乡路线图)(诗人从四川三台出发经过巴峡,然后经过重庆沿长江而下经过巫峡,一路

长途跋涉来到洞庭湖边,经过汉口北上到达襄阳。然后再到洛阳。)

师:巴峡、巫峡在四川,襄阳在湖北、洛阳在河南,回乡之路跨越了三个省。那是千里之遥啊!更何况从巴峡到巫峡,一路山高路陡,极其艰险。可诗人却想得如此轻松——生齐读: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师:更何况出巫峡到襄阳,从襄阳到洛阳,一路长途跋涉,风尘仆仆。可诗人却说得这样简单——生齐读: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师:诗人李白《早发白帝城》中也有类似的诗句,他们有异曲同工之妙。我们一起来读读——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出示课件)

小结:是啊,千里迢迢算什么,千山万水算什么,在诗人心里,故乡就在眼前,洛阳就在眼前。

五、诵读诗句,升华情感,拓展延伸

1、师:诗人之所以这么高兴都是因为什么?(生 剑外忽传收蓟北)(出示:剑外忽传收蓟北)

师:诗人高兴得涕泪满裳,是因为——剑外忽传收蓟北;高兴得漫卷诗书,是因为——剑外忽传收蓟北;高兴得放声高歌,纵情饮酒, 也是因为—— 剑外忽传收蓟北;高兴得归心似箭,还是因为——剑外忽传收蓟北。

师:听到这个喜讯,一个年过半百的老人竟然会欣喜若狂,喜极而泣,这“涕泪”之中包含着什么?(自己回故乡的欢快心情!)更包含着他对国家的——热爱,对人民生活的——关心和同情,因为在杜甫内心深处有一颗强烈的——爱国之心,有一份强烈的——忧国忧民之情。【板书:爱国 忧国忧民】

2、师:同学们,让我们随着音乐一起感受诗人那忧也为国,喜也为国的情怀吧!(生:配乐齐读)(播放音乐)

3、杜甫的诗写的是1200多年前的事情,可是我们今天依然要有这种情怀。为什么?因为我们都是炎黄子孙,爱国的主题是永恒的,也是神圣的。让我们一起来背诵《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4、课后作业:

(1)背诵《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2)用本堂课学习古诗的方法学习陆游的《示儿》,想一想,《示儿》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相同吗?想想诗人陆游写《示儿》的心情又是怎样的?

六、板书: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杜甫

喜欲狂

忧国忧民 爱国

下载六年级上语文教学实录-4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苏教版【小学学科网】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六年级上语文教学实录-4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苏教版【小学学科网】.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教学设计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教学设计 靖边一小 任春青 课前交流: 每个人都有他的喜怒哀乐,但表达的方式不同,咱们就采访采访,高兴时每个人的表现。比如老师我,最向往调到一小,当听到......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教学设计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教学设计 作者:朝阳县羊山实验中学 李树锐 教学目标: 1、了解杜甫及其作品,背诵全诗;理解诗句含义,体悟全诗主旨。 2、分析主人公形象,感悟诗人内心情感。 3......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教学设计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教学设计 一、与诗人对话,揭题读题解题意。 1、出示杜甫画像,认识诗人。 今天,我们要认识一位在中诗坛上占据重要地位的伟大诗人(课件),认识吗?他就是谁?(板书:杜......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教学设计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教学设计 一、联系背景,激情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杜甫的一首新诗。首先大家回忆一下,之前我们学习过杜甫的哪些诗歌? 杜甫的诗一贯是沉郁忧愁的,可......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教学设计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教学设计 杜甫的诗一贯是沉郁忧愁的,可以说在他的脸上很少看见笑容,可是有一天,一个特大的喜讯从天而降,诗人郁久的情感闸门被打开了,于是倾泻而出他的生平......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教学设计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教学目标: 1、学习《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了解诗的内容和写作的时代背景,体会诗人抒发的强烈的爱国之情。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学习,体会诗......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教学反思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教学反思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教学反思1 这位老师在诗歌教学中试图作一些大胆的尝试,精细地设计学生的学习活动,比较重视学生的体验。课前,老师让学生写......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教学反思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是杜甫生平第一大快诗,诗中处处透着喜。在教学中,我发现这首诗的诗意其实并不特别难理解,然而对于古诗的教学仅仅停留在字面的理解上是远远不够的,重点必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