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选修课之美术欣赏论文
对中国美术的认识
一、中国美术的历史:
中国美术史源远流长,历史悠久,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阶段。
中国美术在世界上的地位分做两方面说:一方面,以异民族的关系,突然接触“形式”、“色彩”与自己绝对不同的美术品,自然产生一种奇异。或者本来存有某种用意,因之有些人,拼命地研究。这些人,是把中国美术推崇得真比天还要高不可攀。一方面,就美术品的评价上,中国美术品,大至开山打洞,小至一把扇子、一个酒杯,都具有不可形容的独特境界。这种境界,是中华民族的境界,是东方的境界,也即是世界两种境界之一的境界。
中国的美术,无论建筑、雕刻、绘画、工艺,创作上固各有伟大的贡献,理论上更是发世界所未发。东晋有顾恺之的《论画》,南齐的谢赫的《六法论》。当第四五世纪,即有如此完善的绘画理论,可说是惊人的成功。本来美术不像科学,不一定读熟了理论才去制作,也不一定有理论便有作品。但是世界美术史家们,常常贬人而誉已。我以为这些精湛的论著,是值得特笔大书,任他们存着怎样的偏见,也绝不能稍稍摇动。
中国美术的进展,像一条弯弯曲曲的线,这条线,随美术的部门而曲折不同,同时随民族意识的强弱而曲折不同。美术是一面社会的镜子,它的发生,成长,或是灭亡,都有它背后的一切做主人,使它不得不顺着而同一步骤,同一进退。中国美术发达最早的是工艺,如玉器、铜器等,在三代已有精致的作品。一直到南宋中期的绘画,人材
之多,发达之速,元明清固然不能及,即两晋六朝又哪能相提并论?其次雕刻,隋唐佛教造像之盛,梁武帝的优崇佛寺,是我们不能忘记的。至于最近的清代康雍乾三朝,不是朝廷的奖进,那中国美术史可以划明代为最后的一个阶段。现在我们所资为最丰富最可靠的美术参考资料,大部分是这三朝的成绩。
现在我们足以相信,相信中华民族美术的建设,是在先负起时代的使命,而后始有美术的可言;是在造成统一的倾向,而后始有“广大”、“庄重”、“永远”的收获。
二、中国美术的特征:
中国古代美术传统包括三大基础特征: 1运用象征表现手法和独具匠心添加组合。
2尊重自然但对形象进行大胆夸张、形象简单、质朴;
3具有朴素的美感和特有的装饰意味、色彩对比强烈、饱和、明快。
传统的中国画不讲焦点透视,不强调自然界对于物体的光色变化,不拘泥于物体外表的肖似,而多强调抒发作者的主观情趣。中国画讲求“以形写神”,追求一种“妙在似与不似之间”的感觉:
中国画与西洋画相比有着自己独特的特征,还表现在其艺术手法、艺术分科、构图、用笔、用墨、敷色等多个方面。
按照艺术的手法来分,中国画可分为工笔、写意和兼工带写三种形式。工笔就是用画笔工整细致,敷色层层渲染,细节明彻入微,用极其细腻的笔触描绘物象,故称“工笔”。写意,相对“工笔”而言,用豪放简练的笔墨描绘物象的形神,抒发作者的感情。它要有高度的概括
能力,要有以少胜多的含蓄意境,落笔要准确,运笔要熟练,要能得心应手,意到笔到。兼工带写的形式则是把工笔和写意这两种方法进行综合的运用。
从艺术的分科来看,中国画可分为人物、山水、花鸟三大画科,它主要是以描绘对象的不同来划分的。而中国画中的畜兽、鞍马、昆虫、蔬果等画可分别归入此三类。
中国画的构图一般不遵循西洋画的黄金律,而是或作长卷,或作立轴,长宽比例是“失调”的。但它能够很好表现特殊的意境和画者的主观情趣。
中国画在敷色方面也有自己的讲究,所用颜料多为天然矿物质或动物外壳的粉未,耐风吹日晒,经久不变。敷色方法多为平涂,追求物体固有色的效果,很少光影的变化。
三、中国美术的形式:
在工具材料上,往往采用中国特制的毛笔,墨和颜料,在宣纸或绢帛上做画.因此中国画又称之为水墨画或彩墨画.
在构图方法上不受焦点透视的束缚,多采用散点透视法(即可移动的远近法),使得视野宽广辽阔,构图灵活自由,画中的物象可以随意列置,冲破了时间与空间的局限。中国画营造的空间多种多样,但其中最主要的有三种,即:全景式空间、分段式空间和分层式空间。绘画与诗文、书法、篆刻四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相互补充,交相辉映,形成了中国画独特的内容美和形式美。
美术形式分为绘画、雕塑、工艺、建筑等类型。其中,绘画是造型
艺术中最主要的一种艺术形式。绘画种类繁多,从不同的角度可将它划分为不同的类别。从地域看,绘画可分为东方绘画和西洋绘画;从工具材料看,绘画可分为水墨画、油画、版画、水彩画、等;从题材内容看,绘画可分为人物画、风景画、静物画、动物画等。不同类别的绘画形式,由于各自的历史传统不同,都有着各自独特的表现形式与审美特征。雕塑,是用可雕刻和塑造的物质材料制作出具有实体形象、以表达思想感情的一种艺术形式。雕塑的种类可以从不同角度来划分。从制作工艺来分,雕塑可分为雕和塑。从题材来分,雕塑可分为纪念性雕塑、建筑装饰性雕塑、城市园林雕塑、宗教雕塑、陵墓雕塑、陈列性雕塑。
四、中西美术差异:
下面以中国画为例来简单介绍一下。相对西洋画来说,中国画有着自己明显的特征。传统的中国画不讲焦点透视,不强调自然界对于物体的光色变化,不拘泥于物体外表的肖似,而多强调抒发作者的主观情趣。中国画讲求“以形写神”,追求一种“妙在似与不似之间”的感觉;而西洋画呢?则讲求“以形写形”,当然,创作的过程中,也注重“神”的表现。但它非常讲究画面的整体、概括。中国画与西洋画相比有着自己独特的特征,还表现在其艺术手法、艺术分科、构图、用笔、用墨、敷色等多个方面。
中国画在构图、用笔、用墨、敷色等方面,也都有自己的特点。同时,在透视的方法上,中国画与西洋画也是不一样的。西洋画一般是用焦点透视,中国画一般是散点透视。如我们所熟知的北宋名画、张
择端的《清明上河图》,用的就是散点透视法。这是中国的古代画家们根据内容和艺术表现的需要而创造出来的独特的透视方法。
在用笔和用墨方面,是中国画造型的重要部分。用笔讲求粗细、疾徐、顿挫、转折、方圆等变化,以表现物体的质感。一般来说,起笔和止笔都要用力,力腕宜挺,中间气不可断,住笔不可轻挑。用笔时力轻则浮,力重则饨,疾运则滑,徐运则滞,偏用则薄,正用则板。要做到曲行如弓,直行如尺,这都是用笔之意。而对于用墨,则讲求皴、擦、点、染交互为用,干、湿、浓、淡合理调配,以塑造型体,烘染气氛。一般说来,中国画的用墨之妙,在于浓淡相生,全浓全淡都没有精神,必须有浓有淡,浓处须精彩而不滞,淡处须灵秀而不晦。用墨亦如用色,古有墨分五彩之经验,亦有惜墨如金的画风。用墨还要有浓谈相生相融,做到浓中有淡,淡中有浓;浓要有最浓与次浓,淡要有稍谈与更淡,这都是中国画的灵活用笔之法。
以上谈的中国美术绘画的特点,主要是就传统的中国绘画而言,随着时代的前进,艺术内容和形式也随之更新,并不断地发生变化。特别是“五四”之后,西洋画大量涌入,中国画以自己宽阔的胸怀,吸收了不少西方艺术的技巧,丰富了中国画的表现力。但是,不管变化如何,中国画传统的民族的基本特征不能丢掉,中国画的优良传统应该保持并发扬光大,因为中国画在世界美术领域中自成独特的体系,它在世界美术万花齐放,千壑争流的艺术花园中独放异彩。中国美术是我们民族高度智慧、卓越才能和辛勤劳动的结晶,是我们民族的宝贵财富。
第二篇:美术欣赏选修课作业
中外绘画比较
——以《蒙娜丽莎》和《洛神赋》的比较为例
在中外绘画中,以西方的油画和中国的水墨画作为代表来进行比较。油画是最能体现欧洲绘画历史脉搏与博大精髓的类别,水墨画又是最能体现中华文明神韵的艺术种类。
中国古代的水墨画是充分利用墨色深浅、笔法走势来表现空间立体、事物形状与起色神韵的,它不强调几何对称与形式写实的做法,主要通过虚虚实实的笔法走势与或浓或淡的墨色分布来表现作画者的心境与情怀。除此之外,水墨画没有焦点透视,不用从一个角度对事物进行深度刻画,而运用的是散点透视让欣赏着站在不同的角度也能够体会不同位置的情景意味。中国画是一种点线笔墨的艺术,讲求气韵境界与空灵超逸,而对凹凸阴影、光线色彩、透视结构的不太讲究,是从骨气神韵的强调来表现人物情绪的流露。顾恺之的《洛神赋》气韵灵动,人物刻画如蜻蜓临水,点线之间把作者自己的伤感与女神的自由美丽,刻画得跃然于纸上,笔墨的线条流动飞舞与皴擦的自由运用,一幅画即是一首诗,声如洞箫如怨如泣,翩翩起舞。
而油画是用亚麻子油调和颜料,在经过处理的布或板上作画。在油画中有着解剖学、光线透视与明暗分布方面科学精神的张扬,人体解剖学的应用使绘画中的人物造型有了如同真实般的准确比例、体型、结构关系:焦点透视法的建立使绘画通过构图形成幻觉的深度空间,画中的景物与现实中定向的瞬间视觉感受相同;就拿《蒙娜丽莎》这幅作品来说吧,它画的是一个普通女人,但是她的微笑却给世人留下了永久的神秘,使画中的物象统一在一个主要光源发出的光线下,形成由远及近的清晰层次,无论从哪个角度看她都令人产生她都在对着你微笑的幻觉。达芬奇在《蒙娜丽莎》就是作者有着解剖经验,对人体结构了如指掌的基础上,才画出来。不然,画家很难把细微神秘的表情画得栩栩如生。所以,西洋画是一种雕刻与色彩的音乐。中国画就对色彩不太敏感,而是以墨调色。
总之,中国绘画在光线色彩、结构主题与气色神韵方面的差异,根植于两个文明系统中不同的价值追求,也受到历史、地理、气候、政治、经济等方面很大的影响。西洋画中的实在与理性精神和中国画中的气韵与感性诉求都是世界绘画艺术史上的奇葩。就比如在画花鸟上,西方人会把花与鸟画成静物标本,这是一种理性与结构的美;而中国人会把花画成连根连枝,鸟画成飞跃在枝头,气韵灵动。
第三篇:舞蹈欣赏 选修课论文
多媒体运用对舞蹈接受者的引导作用
舞蹈是八大艺术之一,是于三度空间中以身体为语言作“心智交流”现象之人体的运动表达艺术,一般有音乐伴奏,以有节奏的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的艺术形式。它一般借助音乐,也借助其他的道具。舞蹈本身有多元的社会意义及作用,包括运动、社交、求偶、祭祀、礼仪等。
多媒体是计算机领域中的一种形式,是一种指在计算机系统中,把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媒体综合在一起来实现人机交互式信息交流和传播媒体。使用的媒体包括文字、图片、照片、声音(包含音乐、语音旁白、特殊音效)、动画和影片,以及程式所提供的互动功能。它不是多种媒体的简单组合,而是它们的统一合理搭配与协调,通过不同角度、不同形式展示信息,增强人们对信息的理解和记忆。
在信息飞速传播的时代,舞蹈接受者通过网络获取知识变得十分便捷和普遍。舞蹈艺术表现也正通过多样的视觉媒体传播和多感官刺激的手法丰富着自己的艺术语汇,开创着现代舞蹈艺术的创新之路。在这一情况下,传统舞蹈教学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同时也让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的多媒体技术把文本、声音、图形和图像等与计算机综合在一起,全方位地调动舞蹈接受者的“五感”,交互式地完成教学目标。而且多媒体存储容量大、直观生动,其交互性和网络化可以来辅助舞蹈教学,对舞蹈接受者掌握舞蹈专业技能知识、优化能力结构,促进其全面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因此利用多媒体制作教学课件,可以极大地丰富了舞蹈教师的教学资源、教学方法和手段,促进了教学水平的发挥和提高。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系统地讲解舞蹈基本技能动作,灵活编排组合形式,全方位地分析舞美、队列、方位等舞台要素,使课
程图文并茂、完整清晰地展现在舞蹈接受者面前。制作多媒体课件,其中详略繁简自由控制,更有利于课程中要点、难点的讲解、分析和掌握。同时,利用录像反馈技术还可以让舞蹈接受者主动观摩、自我检查学习效果。利用多媒体技术中的影像手段,可以多角度展示不同舞蹈类型的文化背景,使舞蹈接受者把握舞蹈艺术肢体语言的情感语义和形态构成。同时,视听资料信息传达的形象性是老师单纯的语言介绍所不能达到的,前者更为全面、形象和具体。在教学过程中,舞蹈的风格韵律、情感等内容是教师很难用语言向舞蹈接受者解释清楚的。利用多媒体,可以使教材以直观、形象、生动的画面准确地表达教学内容,使舞蹈接受者获得充分的感知,激发舞蹈接受者的学习兴趣,加深理解和记忆。这样一来,减少了教师示范动作的次数和强度,提高了教学效率和水平,也能使舞蹈接受者准确掌握动作的要领和韵律。教师可以用更多的时间来纠正和规范舞蹈接受者的动作,培养舞蹈接受者的艺术感受和体验能力。另外,在舞蹈教学中,利用多媒体现代音乐技术进行舞蹈伴奏教学,极大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选取不同风格的音乐模式参与到舞蹈基训课的音乐伴奏中,调动舞蹈接受者的学习兴趣,使枯燥的基础训练内容在音乐的渲染下,启发舞蹈接受者对肢体语言的感受和理解。这样就改变了单调刻板的教学模式,促进教与学的互动、交流,发挥多媒体技术的教学优势,充分发挥舞蹈接受者的想象力,使他们在成功的艺术体验中增强自信心、激发对舞蹈艺术的热爱之情。利用多媒体手段,为舞蹈接受者提供了广泛的舞蹈伴奏音乐形象、新颖的音乐内容、丰富的音乐意境和多样的音乐风格等方面的感受和体验的机会,使不同类型音乐的导入和舞蹈形式的结合,增强了舞蹈接受者对舞蹈艺术的学习兴趣。
与使用多媒体相对比,在传统的舞蹈教学中,大多数教师采用“口传身授”教学法,即通过教师口头讲解、示范动作来传递舞蹈知识。虽然在教学中可能也会运用到一些文字资料和图片资料,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如没有老师的示范指导,光凭文字和图片,舞蹈接受者是很难掌握舞蹈技术要领的,这是舞蹈教学和其它学科教学的不同之处。这样的教学方法能产生极强的现场感,让教师有针对性地临场指导,舞蹈接受者有针对性地当堂提问,充分发挥师生间的教学互动。以上优点是使用多媒体所没有的。但是同时舞蹈教学形象直观的特点,也会过于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而忽视舞蹈接受者的主动参与作用;重视教师的教学设计,忽视舞蹈接受者的学习设计,从而束缚了舞蹈接受者的自学能力和创造思维,不利于发挥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不利于提高全面素质。而同样多媒体的一些特点和优点是常规教法所没有的。它有着其它媒体无法代替的优越性与科学性,能在短时间内迅速调用教学所需的各种媒体,使舞蹈接受者同时接受视听等多方位信息,极大提高舞蹈接受者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从而促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思想观念的改变。所以应该将多媒体的存储容量大,直观性、交互性和共享性的特点来与传统舞蹈教学相结合,对舞蹈接受者掌握舞蹈专业技能和理论知识,促进全面发展,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随着多媒体技术的深入普及和不断发展,舞蹈艺术的推广和教学创新,电脑辅助教学技术的提高,舞蹈艺术正朝着多元化、现代化、多媒介化和全方位感官刺激的方向迅速发展。从只有画面没有声音的纯肢体语言表达,到声、光、电多方位辅助表演,再到电脑艺术、行为艺术、展示艺术等多艺术门类的相互借鉴,舞蹈艺术正走向一条艺术语汇更丰富、情感氛围更浓烈、视觉美
感更具冲击力的变革之路。总的来说,多媒体的应用使舞蹈接受者更加容易更加方便地接受到舞蹈,利于舞蹈的发展。
第四篇:美术欣赏论文
美术欣赏论文]中国的美术教育正在日新月异飞速发展,出现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繁荣景象。然而在教学过程中也不可避免的出现了许多误区。具体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失去了学科教学的特征。
众所周知,美术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主要途径之一。然而有许多美术教师在学科教学过程中,将美术课上成了历史课、语文课、政治课或其他课。在教学中把握不住教学的重点或难点,只是一味地突出美术学科的德育功能,而忽视了美术学科的主要功能,即《美术教学大纲》中所阐述的美术课“是对学生进行美育的重要途径”;而辅德只是美术教育的一小部分。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过多地渲染它的辅德功能,也就失去了美术教育的学科特点,迷失了美术教学的方向。《大纲》中规定美术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形象记忆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如果一堂美术课失去了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和诸多能力的培养,就会使美术课走入美术教育的误区。如:有的教师在美术欣赏课中过分地介绍历史背景,以及表现内容或者是作者私生活花絮。使一堂美术欣赏课,上成了历史课或是看图作文课等。这都忽视了艺术品本身所具有的审美功能,造成渲宾夺主,失去了美术学科的特点。
2.价值取向的误区。
艺术品是圣洁的,它是艺术家的精神的写照。所以说艺术品是不能用卖多少钱来衡量其艺术价值的。也就是艺术品的价值不能与金钱划等号。但是许多的美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说明艺术品的“价值”,总是举一些不恰当的例子来说明作品的艺术价值,如:凡高的油画每幅都在几千万美元以上,傅抱石的《丽人行》也拍出中国画的天价等,甚至个别老师沾沾自喜地告诉学生,我的一幅也卖出多少钱……
第五篇:欣赏央视公益广告-选修课论文
欣赏央视公益广告“有爱就有责任”
—— 爱的话语
几个月前,我在家里看到了这段公益广告,看完就被深深地打动了,他让我想到了父母养育我的辛苦,为生活奔波的不易。更让我觉得,无论什么时候,我长多大,都要用心去爱父母,因为,这是一种责任。
这则名为“family”的广告,之所以感人,不仅因为他立意深刻,而且其创意新颖独特。整体上,极具艺术美。
广告的内容简洁生动,它以英文单词“family”(家)为创作主题。其中字母“F”(father)代表爸爸,而“M”代表妈妈,“I”当然代表我了。通过三个字母拟人化的形象,配以简短的声音,动人心弦的音乐,自热而有力地表现了主题。
还有,它是以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为主线来展现的。那么,怎样才能在一分钟内表示出人的成长过程呢?
当然是运用文字了。其实,广告的每一个画面、音乐都是与文字相对应的。它们配合的恰到好处。
比如:它的开头是这样的,小时候爸爸是家里的顶梁柱,高大魁梧的爸爸遮风挡雨。温柔贤惠的妈妈相夫教子。(画面也在形象的变化着。)然后是,渐渐地我长大了,总想挣脱爸爸的束缚,又屡次顶撞爱唠叨的妈妈。
此时,画面上爸爸受到了伤害,妈妈留下了眼泪。接着,我长大了,体会到了生活的艰辛,理解了父母的辛苦,知道了他们为家庭付出了许多。
这时候,显示的是:
是时候尽一份子女的责任,悉心呵护起这个家。做父亲贴身的拐杖,给他一个依靠的肩膀。给母亲撑把庇护伞,为她遮蔽盛夏的骄阳。然后是,“Father and mother I love you”(取每个单词的首字母,即为“family”)。最后,主题出现“有爱就有责任”,如点睛之笔,道出了公益广告的用处。它告诉我们,家不仅要接受爱,更有责任付出爱。
我认为这则广告很成功。它用“family”一词的特点,使它形象化,如动画一样做人的动作,很吸引人,又有创造力。所以,自我第一次看到,就喜欢这个公益广告。
总之,既有深意又具创意的公益广告,真正做到了广而告之的作用。
环化系 环测治理 1102
刘耀华
2012年5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