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老师身上的金子
教学随笔
老师身上的金子 榆中县萃英学校 李德刚
从小开始就立志要做一名教师,不是一名普通的教师,而是受人尊敬的教师。人人尊敬这是不太可能实现,但最起码要受到尊敬教的学生尊敬。当我走上工作岗位,我经常在反思:亲爱的孩子们,我要拿什么来奉献给你。我没有渊博的知识,我没有可人的容貌,没有甜美的声音。我开始没有了自信,我迷失了方向。
然而,在从教十几年以后,我似乎已经找到了自己身上的金子:我没有渊博的知识,但我有爱学习的精神;我没有可人的容貌,但我有一颗爱孩子的心;我没有甜美的嗓音,但我懂得谆谆教导。不管是课里课外,我总是抱着学习的心态和我的学生们一起学习。我从来没有因为自己是个老师而高高在上,我也没有因为要维护自己的尊严而怒斥孩子问了一些我不懂的问题。我在教学的同时也在虚心地向我的学生学习着一些我不懂的知识。我常常看课外书,我常常上网找资料,不是为了显示我的博学多才,而是为了与我的学生分享学习的喜悦!班上学生来自四面八方,他们有着不同的家庭背景,但我总是平等对待。孩子们是纯洁的一张张的白纸,我总是尽心去维护他们的纯洁。大家常说:“谁爱孩子,孩子就会爱他,只有用爱才能教育孩子。” 我认为班主任要善于接近孩子,体贴和关心学生,和他们进行亲密的思想交流,让他们真正感受到老师对他的亲近和“爱”。这是班主任顺利开展一切工作的基础。所以,我也是这么做的,每到下课我就来到班级,融入学生当中,与他们聊天,和他们交流,在这过程中,我用眼睛去观察,用耳朵去倾听,用心去体会,耐心、细心、真心、热心地干好各项学生工作。在与学生的交流过程中,逐渐创建了良好的班风、学风。在我的教育工作中,我一直坚信:要使学生信任你,必须自己先做好示范。每次来到教室,发现垃圾我都会跟学生一起清理,空余时间我也会随手整理讲台和图书角。这样给学生树立活生生的榜样,使学生对我又亲近又尊敬。学生犯了错误,不把他们当做是罪人审讯,而是用道理与他们解释,借故事来给他们鼓励。在孩子的心目中,他们永远都是我心目中的好学生。他们不会因为我的批评而不服气,而把我当做他们的敌人。我总是不能忘记他们在生活当中给我带来的惊喜。自己咳嗽,嗓子哑,一
个女孩子给我送了一包老家的特产,说让我泡水喝。孩子的细心,让我知道自己浇灌的花朵正在成长,变的亮丽。后面这几个星期,一个男孩子也溜进办公室,给我发了金嗓子喉宝。他的可爱是抵挡不住。圣诞,有个男孩给我送了一瓶琵琶膏。这一切都让我感觉到了做老师的幸福。
在我做老师的这几年中,我总是一次又一次地读以下的格言:对孩子微笑──任何一个孩子不会受到冷落和歧视;与孩子交谈──每一个孩子都能和老师平等对话;帮孩子明理──让每一个孩子在体验中辨别真、善、美;教孩子求知──能耐心解答孩子提出的每一个问题;让孩子自主──尊重孩子的意志,张扬孩子的个性;给孩子机会──每一个孩子的特长都能得到充分展示;为孩子着想──帮助有特殊困难的学生完成六年学业;替家长分忧──孩子校园生活愉快、安全,家长无须挂念。
联系电话:***
第二篇:感谢给我金子的老师
题外:回想高中的日子,总觉得种种滋味在心头。身在其中的时候,感觉日子过得如同白纸,枯燥无味,如坐监狱一般,结果拼了小命一样地逃出了这个牢笼,回头却发现过去的日子也是丰富多彩,回味无穷。呵呵,可能人都是这样吧,失去了才发现它的可贵,无法挽回了才知道去珍惜。呵呵,闲话少叙,看到《鼓励是金》这篇文章,让我感慨颇多,忽然有了一种想说想
写的冲动,于是乎,记述下俺高中的一段“心路历程”,说一说俺的老师。说实话我一直不承认自己是差生,从小学到初中毕业俺都是学习尖子,这一点毫不夸张,而且是不用怎么课下学习就能考好成绩的那种,所以,这让我一直都觉得自己有点小聪明。但是自从上了高中,我的成绩莫名其妙就忽然一落千丈,而且就是数理化。语文和英语都轻轻松松考前三名,数理化却无论如何也不行。到现在我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可能是开始的时候没有意识到高中和初中的变化,对学习没有提起重视,所以成绩自然也好不到哪里去,每次排名都在后面,可是当我意识到危机的时候,已经追不上了,我自己也开始怀疑:我的数学细胞都哪里去了?难道我不聪明了??尽管如此,我还是在班级后面晃晃悠悠跌跌撞撞地跟到了高三。在高一高二两年里也没少被老师批评,也没少被老师鼓励,每次都是我一个女生和一帮男生被请进老师办公室进行“教育”,但是每次都是只有三分钟的效果,3分钟过去,我又变回原形,继续看课外书、说话、上课走神、不写作业……当时我最讨厌的就是我们班主任,也就是我们的化学老师!初中的时候我就是化学差劲,之所以差劲是因为我的化学启蒙老师他上课总爱拖堂!一心想玩的我最不能忍受老师占用我的课余时间了,所以我们就用不学习来对他进行无言的反抗!这是开始,没想到高中的化学老师也这样,而且,他还比初中的化学老师多了个毛病——他偏心眼!成绩好的学生,犯点什么错误都有可以原谅的理由,而成绩差的学生就没有犯错的资格,而且在他眼里,只有成绩好坏才是判断学生好坏的标准。后来但是到了高三,我们换了化学老师。刚一开学一个月老师就把我叫到了办公室,原来他已经从别的任课老师那里了解了我的情况,老师们都说我是很聪明的,只是没有把心放在学习上,所以,他联合我的数学、物理老师一起开始对我进行教育。这是什么教育啊?完全是鼓励!全都是说我的优点,对我的肯定,并且帮我分析学习与过去和将来的关系,让我认识到不管是为了自己还是为了别人,上了高中就一定要上大学,而且,让我对自己有了前所未有的自信,我坚信我可以做到。就这样,我换了一个人,上课再也不走神了,自习再也不玩闹了,笔记本上密密麻麻记满了,自然,考试成绩也很给面子,芝麻开花了……到了高考的时候,我这个本来连专科也考不上的学生,竟然走了本科!虽然是一般本科,但是我很欣慰,因为这是用可以说只1年的高中生活换来的,我相信,如果我再有一年的时间,清华北大我也不会畏惧!但是,所有这一切,都是因为我的化学老师!感谢他!我的老师,丁学林。这期间还有一个小故事,也是让我终生难忘的。因为原来的学习成绩,初中和高中的落差很是让父母失望,所以,在我努力学习并且初见成效半年之后,也就是第一学期期末的时候,我决心考一个漂亮的成绩让父母看到一点希望,让他们也高兴一下。期末考试成绩出来,我的确考得不错,心里那个美呀,结果不知怎么回事,学校冒出来一个“漏题”的风声,后来学校可能查实了,决定重新考试。这一来把我给气的呀~,唉!心里忍不住骂这帮窃题的混蛋,俺好不容易凭自己的努力换回来一个好成绩,现在作废了!第二次考试完了,结果却出人意料,俺的数理化又都砸了!我自己真觉得难以置信,而且,最痛苦的是,这下也不能带给父母一个好点的消息给他们安慰了!成绩单下来,我记得那是一个晚自习的时候,我自己缩在用书垒成的小围墙里委屈地哭啊哭,边哭边写日记,哭自己的努力,哭成绩的反差,写我希望的失落,写对未来的迷茫,正在我伤心的不行并且对未来快要失去信心的时候,丁老师来了,他又把我叫了出来。这次只是在教室外面的走廊上,我抹着自己的眼泪,他直接轻声地跟我说:“这次考得不好,不是你的原因,你已经努力了,只是因为这次的题出的比较综合,虽然你前面的复习跟上了,但是还没有融会贯通,等再过两个月我们综合复习完,你的努力就会看见成果。所以这次不算什么,别担心。”老师这番话,说的我眼泪马上刷~一下又都出来了!我的老师啊,你完全说到我心里去啦!我感动,我激动得整颗心好像要跳出来大声欢呼:我的老师,他太好了,他怎么这么知道学生的心呢!自然,回了教室,除了继续流着幸福的泪水,我又继续在日记里写下了自己的信念和努力的誓言。转眼间,离高中毕业已经5年了,而我已经大学毕业工作1年多,但是我时时这样想,如果没有我的丁老师,我现在是怎样的状态,自己都难以想象。对于丁老师,我一直是抱着如再生父母般的感激,是他给了我人生最宝贵的财富,唤醒了我的自信与激情。不
第三篇:金子说课稿
金子说课稿14篇
金子说课稿1
一、说教材
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苏教版第五册第22篇课文《金子》。课文讲的是彼得.弗雷特在淘金无望、准备离开的时候,忽然从雨后土地长出小草上得到启发,便留下种花,最终获得成功的故事,揭示了这样一个道理:要想获得财富或成功,只有通过自己诚实、辛勤的劳动才行,想靠意外的收获是不现实的。课文既有波澜起伏的故事性,又有深刻的哲理性,从“金子”到“真金”,深化并拓展了主题。
课文内容简明,情节曲折,蕴含的道理深刻,是一篇极具人文性的文章。文中留白较多,为培养学生观察、想象能力提供了很好的凭借。因此我把“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定为这一课的能力目标;而三年级学生已经具有独立识字的能力,有一定的学习习惯和自己的一些学习方法,所以我把“掌握这一课的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7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定位于这一课的知识目标。金子”在课文中出现了多次,含义也各不相同,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是比较难理解的,因此“体悟彼得〃弗雷特是靠自己辛勤的劳动,终于获得了成功,让学生懂得想要通过意外的收获获得财富或成功是不现实的,必须付出诚实劳动的道理。”是这一课的教学重难点,也是情感目标所在。
二、说教法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为了达到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以及根据学生的特点,以读为本,以读生情。在教学中,我创设情境,展开多种形式的朗读,运用语言渲染,引导想象,鼓励学生多读多想,读思结合,以此来引导学生理解文中重点语句。这些方式都是符合孩子的年龄特点,他们乐于接受的,容易让他们体会到成功的快乐,而给孩子充足的时间与文本对话,也利于感受、理解、欣赏课文。
三、说教学过程
《新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在这种理念指引下,我采用以下教学步骤进行教学:
(一)揭题质疑,激发兴趣
出示课题后,让学生就课题展开想象:看到课题,你想到了什么?从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我说:在我们每个人心灵的土壤里,一定有许多的种子,梦想代表理想,有梦想就有希望,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就和梦想有关,一起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识字和写字是阅读的基础,要力求扎扎实实,为此,我让学生在初读课文的基础上自学生字,并通过小老师领读、指名读、开火车检查读等方式加以巩固,对于学生读错的字要马上纠正,多读几遍。在读准字音的基础上,再读课文,边读边想:通过读课文都知道了什么,让学生能对课文内容有整体上的把握。
(三)精读感悟,悟中明理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重在自悟。我将以合作交流的方式突破难点,先立足于学生自己体会感悟,以一个开放性的问题“彼得是怎样一步一步找到真金的?”要求学生默读课文,边读边划出课文中含有“金子”一词的句子。要求先读有关句子,再体会体会。在全班交流时,我以学定教,根据学生的发言具体指导,品读体味。
如学生在自读第一、二两句的基础上,扣住“听说、无意”明白消息的不确定性,但淘金者们仍“蜂拥而至”,体会他们缺乏理智,盲目跟从。接着抓住“一无所获、扫兴离去”,体会人们怀着失望离开的不幸。通过对淘金者们由“高兴”至“扫兴”两种截然不同的感情地进一步对比感知,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学习第三句话时,抓住“埋头苦干、几个月、几乎翻遍了”理解从精力上、时间上、工作量上说明彼得作的别人无法比拟的巨大付出,通过朗读让学生体会彼得是能吃大苦、耐大劳的人,但结果是“没有发现一丁点儿金子”,让学生明白上文的传说的不可靠。在品读词句的基础上,体会彼得由“希望”转向“失望”的失落心情,再次练习个性化朗读。在交流第四句话时,我让学生读好词语“若有所悟”,并说说彼得“悟”到了什么来具体地展开学习。如“这里没有找到金子”,让学生边读边思考:彼得本来要离开,是什么使他留下来?留下后又是怎么做的?引导学生读好文中相应的句子,并描述一下彼得看到的情景,体会希望的产生,明白这希望就在这肥沃的土地里,正是这希望使彼得留下来。再让学生观察插图,想象彼得是怎样用“全部精力”种花的,此时,我出示句子:每天太阳还没升起的时候,彼得就————,太阳落山了彼得————,烈日当空时彼得————,大雨来袭时彼得————,一方面是为了锻炼学生说话的能力,另一方面也让学生们从内心体会彼得所经历的困难,为下面揭示真金买下铺垫。学习第五句,我把重点放在理解彼得所说的话是什么意思上。让学生思考:彼得从这块土地里究竟获得了什么?你能悟到些什么呢?学生通过交流,知道彼得并非获得真的金子,而是获得了“财富”。最后学生畅谈感悟的基础上归纳:只要勤劳耕耘,任何土地都会奉献出你需要的“财富”。抓住“不无骄傲”、“唯一”等词语,引导学生体会彼得非常自豪的心情,练习个性化朗读。
在整个的教学设计中,我能注重对学生进行朗读训练,做到时间充足有保证,形式新颖有变化,让学生有目的地进行朗读感悟课文,再放手让学生用自己的方式圈画重点词语,阅读品味,从而体会文中人物的心理变化,感受人物的高尚品格,使教学活动真正建立在学生自主活动、自主探索的基础上。
(四)拓展延伸,领悟道理
在学生感悟到彼得通过自己的劳动获得真金的时候,我说:“听说宋国有个农民捡到一只死在树桩上的兔子,毫不费力地享用了一顿美餐。于是很多农民都放下了锄头。你会怎样劝劝这些农民呢?”引导学生联系课文说开去。这样,将教书与育人,读书与做人,读文与明理,课内与课外有机地结合起来。读进去再走出来,启迪学生的人生。
四、说板书
好的板书就像一份微型教案,这节课我打算这样板书。首先让学生知道彼得是满怀希望而来,
但因为没找到金子失望准备离开,一场雨留下了彼得也又让彼得重新获得了希望,最终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成功,也就是获得了真金。这样的板书清晰直观,便于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金子说课稿2
今天我要说的是苏教版第四册语文教材中第16篇课文《闪光的金子》。课文讲了水电修理工徐虎在平凡的岗位上,热心为附近居民排忧解难的动人事迹。旨在教育学生学习徐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好思想。课文语言流畅,是一篇人文性强的培养学生观察、朗读能力的好材料。
为此,根据课程改革和语文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我确定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运用已有的识字经验和方法,学会“修、凡”等10个生字,理解新词,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对课文的诵读品味,读懂课文内容。
2、过程方法目标:以学定教,通过创设情境,讨论、表演、朗读等方式来培养和提高学生语言感悟能力、朗读能力和评价能力。
3、情感态度目标:体会徐虎利用自己的本领,热心为附近居民排忧解难,教育学生学习徐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好思想。
其中,根据第一学段的要求,1、2两个目标是教学重点,由于我们学生离上海比较近,通过新闻媒体等渠道学生也多少了解了一些徐虎为人民服务的先进事例,因此,理解“闪光的金子”的含义,深化学生的阅读感受是教学难点。
我准备安排三课时引导学生达到预设的学习目标。
第一课时:
引导学生借助拼音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通过图文对照,从整体上感知课文内容,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在语境中认识生字,指导学生端正、匀称地书写“务、凡”等6个生字。
第二课时:
借助多媒体,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反复有感情朗读课文,帮助他们读懂课文内容,了解徐虎的动人事例,教育学生学习徐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好思想。指导学生继续端正匀称写好“修、具”等四个生字。
第三课时:
引导学生在反复诵读课文的基础上,开展语文实践活动,进一步激发情感。指导学生阅读新补充阅读,引导学生积累丰富的语言。
下面,我着重讲第二课时的教学:
本课时我打算分四个环节进行组织教学
复习导入,整体感知;
精读感悟,悟中明理
个性作业,拓展延伸;
识写生字,探究入微
下面我具体地来说一下:
先说说第一环节:
复习导入,整体感知
我先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堵塞、疏通”等由生字组成的新词,并相机地进行正音,接着启发学生交流初读课文后所了解的知识,然后根据学生回答,引导质疑“人们为什么都说徐虎的一颗心像闪光的金子”,通过教师生动的导入语,引导学生再次走进文本,去细细地感受。
第二环节:
精读感悟,悟中明理
1、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重在自悟。我将以合作交流的方式突破难点,先立足于学生自己体会感悟,以一个开放性的问题“你从哪些地方体会出徐虎是个热心为人民服务的人?”引导进行四人小组合作学习。要求先读有关句子,再说说体会。在全班交流时,我以学定教,根据学生的发言相机地出示词句,加以适时点拨。如学生在自读第2段的基础上,扣住“不同的地段、三只”体会徐虎服务面广,抓住“及时提供、热情服务”体会徐虎的服务热情,结合生活经验说说“晚上19时你家在做什么?体会徐户的热情,通过换位思考:“如果你是当地居民,你看到这则消息,你会怎么想呢?”来进一步加深感知,在此基础上指导有感情朗读。在自读第三段时,引导学生扣住“总是、定时、挨家挨户”体会徐虎严格履行承诺,为群众服务的热情,在品读词句的基础上,体会徐虎精神的可贵。在交流课文第四段时,我请学生读读最令自己感动的句子,说说感动的理由,来具体地加深体会。如在导读三、四两句时,我创设情境,请学生分别扮演主人和徐虎,再现课文情境,通过采访形式请主人说说:为什么自己家的管道坏了,别人主动上门,免费修理,还要劝他明天再干?”联系“10点多,天又太晚了、徐虎戴着深度近视眼睛”来侧面衬托徐虎急他人之急的精神。指导有感情朗读徐虎的话的基础上,体会徐虎服务的热情。在此基础上,借助多媒体,请学生观看“深夜,高度近视的徐虎还在爬上爬下,紧张忙碌工作”的录象,通过创设:“看到此情此景,你想对徐虎叔叔说些什么呢?”的情境,引导学生说出心里话,深化理解徐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高尚品质。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初步懂得写一件事要讲清“在什么时间,什么地方,谁做了什么事,是怎么做的?结果怎样?”为今后练习写记事的片段打下基础。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请学生交流课前自己搜集到关于徐虎的更多感人事迹。从而体会徐虎一心想着别人,此时教师及时点题,因此人们说,他的心灵像“闪光的金子”
第三环节:
个性作业,拓展延伸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为此,我还布置了自选课外作业:1、通过上网查资料等方式了解更多有关徐虎的感人事迹。2、借助媒体或报道,了解像徐虎一样有着金子般心灵的人的事迹。3、以《我有这样一个爸爸》为题,写几句话。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让学生个性作业,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第四环节:
识写生字,探究入微
出示“受、推”两字,请学生自学笔顺表,在学生交流字形时,我从旁点拨和指导,边示范板书,受与爱比较,下面是个又。推与难比较,注意右边是四横,字要写得美观匀称。在学生书写时,我巡视指导,纠正写字姿势,教育学生“提笔既是练字时”,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
金子说课稿3
一、说教材
《“闪光的金子”》是一个感人的故事,讲述了水电修理工徐虎在平凡的岗位上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热心的为附近居民排忧解难的动人事迹,赞扬了徐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高尚品质。
二、说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6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徐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好思想。
教学重点:
抓住关键词句,感受徐虎那颗心像闪光的金子.
教学难点:
通过朗读和感悟文本,学习徐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好思想.
为达成本课的教学目标,我设计了以下的教学方法:
三、说教法
1、品读感悟法
2、鼓励赏识法
四、说学法
我深知教是为学服务的,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放手让学生运用“读、品、说、诵”的学习方法,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感悟文本,感受徐虎金子般的心灵。为达成本课教学目标,我将分成两课时进行教学。
五、说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引入课题。
上课伊始,出示徐虎图片,引用文中两个句子(第一小节和第五小节的最后一句话)介绍徐虎,并使学生产生疑问,为什么普通的水点修理工人们却说他的一颗心像“闪光的金子”?从而引出课题。
(设计意图)两句话的出示使学生产生疑问,让所有孩子都迫不及待地想阅读文章。
(二)自主识字。
在揭示课题之后,让学生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教师采用多种方式反馈巩固,再还字入文,通读全文,初步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三)指导书写。
在教学生字时,让孩子想想怎样记忆生字,利用形声,象形等构字特点自主识字。教学书写要引导学生观察怎样挪移部件,穿插笔画,把字写好。
第二课时的教学流程:
(一)复习导入。
通过检查词语的朗读,让学生复习上节课的知识。引出新授的内容。
(二)以疑导读。
课文的2到4小节写徐虎怎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事迹。我紧紧抓住“人们为什么说徐虎的一颗心想闪光的金子”这一主线,以疑导读,让学生带着问题边读边想,走进文章。
课文的第2小节,请学生边读边想“人们为什么说徐虎的一颗心想闪光的金子”,画出其中关键的词句。抓住“不同地段”、“三只”、“特约服务”等词体会徐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课文的第3小节,在抓住关键词的基础上,我创设情境,让学生体会,感情朗读。
课文的第4小节,在抓住关键词体会的同时,我还教给了学生写作的方法,记事要写清楚时、地、人、事,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为学生片段描写打下基础。
(设计意图)课上不仅始终贯穿“以疑导读,读中感悟”这一方法指导,还密切关注课堂的自然生成,关注学生阅读的独特感受,才能真正落实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
(三)延伸迁移。
第5小节是对全文的总结和升华,赞美徐虎的一颗心像“闪光的金子”。教师出示有组徐虎工作的数据,学生看完后,问学生你想对徐虎叔叔说什么?适时补充名言警句。让学生知道,课题中的“闪光的金子”,这金子并非真正的金子,而是徐虎那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心。最后播放《爱的奉献》,让学生学习徐虎的这种好思想,在自己的日常生活中,别人有困难时也要无私帮助。
(设计意图)水到渠成,不露痕迹地表白,摒弃了以往归纳、升华中心的生硬,不失时机地把握住学生情感升华的一瞬间,无形之间进行渗透。
(四)巩固练习。
达标检测:《补充习题》第4题,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五)课后作业。
和家长讨论:为什么徐虎不接受大公司的高薪聘请,愿意每天为附近居民忙碌奔波呢?
(设计意图)让学生带着准备走进课堂,带着问题走出课堂,进一步体会徐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好思想。
金子说课稿4
一、说教材
今天我要说的是苏教版小语第五册语文教材中第22篇课文《金子》。课文讲了彼得·弗雷特在淘金无望,便留下种花,终于获得成功的故事。旨在告诉我们要获得财富或成功就必须付出辛勤的劳动,想靠意外的收获是不现实的。课文内容简明,情节曲折,蕴含的道理深刻,是一篇人文性较强的培养学生观察、想像及朗读能力的好材料。“金子”在课文中出现了多次,含义也各不相同。对于学生来说,理解“真金”的含义,体会彼得获得成功的过程,是教学的重点,也是教学难点。因此,我在设计教学时关注了以下几点:
1、努力创设情境,帮助学生走进文本。
我通过引导学生找重点句,抓关键词,创设各种情境,指导感情朗读将学生带入文本,感受彼得在淘金无望时的孤独无助以及种花成功的喜悦。
2、坚持“对话”理念,引导学生理解课文。
课堂上通过学生、教师与文本之间对话,讨论、交流,培养学生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
3、激发学生的想象,引导学生体验“生活”。
给孩子一个轻松愉快的环境,使孩子充分发挥想象。在交流,体验中感悟“不劳而获只能是个幻想,辛勤劳动才会梦想成真。”“坚持+智慧+勤劳=成功”“劳动创造一切。”
为此,根据课程改革和语文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我确定如下教学目标:
1、运用已有的识字经验和方法,学会“坑、附”等10个生字,理解新词,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对课文的诵读品味,读懂课文内容。
2、以学定教,通过创设情境,讨论、朗读等方式来培养和提高学生语言感悟能力、朗读能力和评价能力。
3、体悟彼得·弗雷特是靠自己辛勤的劳动,终于获得了成功,让学生懂得想要通过意外的收获获得财富或成功是不现实的,必须付出诚实劳动的道理。
二、说教法
由于本篇课文是一篇人文性较强的文章,所以我在本课教学中主要使用了朗读感悟法。
三、说学法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本课教学中我确定了本课学生的学法以朗读感悟为主,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探究性、创造性地感受、理解、评价和鉴赏文章。进而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超越文本,链接生活。
四、说教学过程
根据本课的的教学目标以及第二学段的要求确定,1、2两个目标是教学重点。“金子”的本意是指物质层面的“贵重金属”,而在课文中,“金子”是指
诚实、勤劳的高尚品质。本文用“金子”做题目,同时又以“金子”为线索,贯穿全文,因此,理解“金子”的含义,深化学生的阅读感受是教学难点。我准备安排两课时引导学生达到预设的学习目标。
第一课时:引导学生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通过图文对照,从整体上感知课文内容,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在语境中理解生字新词,指导两个字“甘”(独体字,注意笔顺)“钱”(左右结构,形声字),注意“盆”和“坑”音节,引发猜想,建构阅读话题,能基本说出本故事的大意。
第二课时:借助多媒体,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反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帮助他们读懂课文内容,了解彼得·弗雷特通过辛勤劳动获得真金的曲折过程,教育学生向彼得·弗雷特学习,培养自己靠诚实、勤劳获得成功的高尚品质。另外,引导学生在反复诵读课文的基础上,开展语文实践活动,进一步激发情感,引导学生积累丰富的语言。
下面,我着重讲第二课时的教学:本课时我打算分四个环节进行组织教学:复习旧知,精读感悟,拓展延伸,个性作业。
下面我具体地来说一下:
第一环节:复习旧知。
我先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词语,接着启发学生交流初读课文后所了解的知识,然后根据学生回答,引导质疑“彼得的梦想是什么?他实现了吗?你是从哪里知道的?学生自然而然的就顺着我的问题注意到最后一段的课文,然后引出彼得的话:我是唯一一个找到真金的人,我的金子就在这片土地里,引导出问题:彼得是怎样找到真金的?这是课文的重点也是难点,所以我在上课后不久就提出,目的是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去思考。通过这一统领全文的问题,引导学生再次走进文本,去细细地感受。
第二环节:精读感悟,悟中明理。
1、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重在自悟。我以一个开放性的问题“彼得是怎样找到真金的?”要求学生默读课文,边读边划出课文中自己找到的句子。要求先读有关句子,再体会体会。在全班交流时,我以学定教,根据学生的发言相机地出示词句,加以适时点拨。具体指导,品读体味。如学生在自读第一自然段的基础上,扣住“听说、无意”明白消息的不确定性,但淘金者们仍“蜂拥而至”,体会他们缺乏理智,盲目跟从。接着抓住“一无所获、扫兴离去”,体会人们怀着失望离开的不幸。通过对淘金者们由“高兴”至“扫兴”两种截然不同的感情地进一步对比感知,指导有感情地朗读。学习第二自然段时,抓住“埋头苦干、几个月、几乎翻遍了”理解从精力上、时间上、工作量上说明彼得作的别人无法比拟的巨大付出,通过朗读让学生体会彼得是能吃大苦、耐大劳的人,但结果是“没有发现一丁点儿金子”,让学生明白上文的传说的不可靠。在品读词句的基础上,体会彼得由“希望”转向“失望”的失落心情,再次练习个性化朗读。在交流第五自然段时,我让学生读好词语“若有所悟”,并说说彼得“悟”到了什么来具体地展开学习。如“这里没有找到金子”,让学生边读边思考:彼得本来要离开,是什么使他留下来?留下后又是怎么做的?引导学生读好文中相应的句子,并描述一下彼得看到的情景,体会希望的产生,明白这希望就在这肥沃的土地里,正是这希望使彼得留下来。再让学生观察插图,想象彼得是怎样用“全部精力”种花的,此时,我出示图片:每天太阳刚刚升起,彼得就要xx;当夜幕降临时,彼得要x;在炎炎烈日中,彼得要xx;在大雨如注时,彼得要xx。等等,一方面是为了锻炼学生说话的能力,另一方面也让学生们
从内心体会彼得所经历的困难,为下面揭示真金买下铺垫。接着,我把重点放在理解彼得所说的话是什么意思上。让学生思考:彼得从这块土地里究竟获得了什么?你能悟到些什么呢?学生通过交流,知道彼得并非获得真的金子,而是获得了“财富”。最后学生畅谈感悟的基础上归纳:只要勤劳耕耘,任何土地都会奉献出你需要的“财富”。抓住“不“不无骄傲”、“唯一”等词语,引导学生体会彼得非常自豪的心情,练习个性化朗读。
第三环节:拓展延伸,畅谈梦想。
这个环节是建立在理解文章基础之上,让学生畅谈自己的梦想,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同时把文本与学生实际联系起来。最后配乐朗诵《梦想》,鼓励学生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来实现自己的梦想。
第四环节:个性化作业。
本环节本着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的准则,另外,进入中年段以后,阅读教学应拓展学生的阅读范围,拓宽视野,拓展和增加有效的积累,让学生个性作业,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五、说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上,我力求简单明了。抓住彼得实现梦想过程中的几个关键性词语,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步步引导,让学生明确只有勤劳才能致富的道理,明白这就是彼得取得的“真金”
金子说课稿5
我说课的内容是苏教版小语第五册语文教材中第22篇课文《金子》是,本篇讲了彼得·弗雷特在淘金无望,便留下种花,终于获得成功的故事。旨在告诉我们要获得财富或成功就必须付出辛勤的劳动,想靠意外的收获是不现实的。课文内容简明,情节曲折,蕴含的道理深刻,是一篇人文性较强的培养学生观察、想像及朗读能力的好材料。
一、教学目标:
根据课程改革和语文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以及三年级学生的学龄特点,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运用已有的识字经验和方法,学会“坑、附”等10个生字,理解新词,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对课文的诵读品味,读懂课文内容。
(2)过程方法目标:以学定教,通过创设情境,讨论、朗读等方式来培养和提高学生语言感悟能力、朗读能力和评价能力。
(3)情感态度目标:领悟彼得·弗雷特是靠自己辛勤的劳动,终于获得了成功,让学生懂得想要通过意外的收获获得财富或成功是不现实的,必须付出诚实劳动的道理。
课文以金子为题,而且“金子”一词在课文中出现了多次,含义也各不相同。那么依据教学目标,和文本特点,理解“真金”的含义,体会彼得获得成功的过程,就成了本课教学的重点,也是教学的难点所在。
二、说教法
1.朗读感悟法。结合本课的特色,以读代讲,以读促学,通过自读自悟,边读边想象等多种方式让学生在读中思考,在读中感悟,在读中想象。
2.想象感悟法。在这堂课的教学中,我注意挖掘教材的空白处,使孩子充分发挥想象。在交流,体验中感悟“不劳而获只能是个幻想,辛勤劳动才会梦想成真。”
3.情景教学法。在这节课中,我借用优美生动的音乐、色彩鲜明的画面,用充满感染力的语言扣住学生的心弦,创设各种情境,指导感情朗读将学生带入文本,感受彼得在淘金无望时的孤独无助以及种花成功的喜悦。
三、说学法
新课标提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根据这一点我确定了本课学生的学法为朗读感悟和小组合作学习法。教学中,我努力为学生创设一种宽松、民主的学习氛围,使全体学生主动、有效地参与到教学的全过程中。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阅读实践活动,让学生在一边读一边想、一边读一边悟、一边读一边评中获得知识、习得能力。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作好铺垫
课的一开始,我将出示一组词语,让学生读一读,引导学生说说故事主要内容,重温故事情节,为下面的教学作好铺垫。
(二)学习第一部分,抓住失败,探究原因
在这个环节,我先引导学生抓住第二自然段中的关键词语“埋头苦干、几个月、几乎翻遍了”理解从精力上、时间上、工作量上,彼得作出的别人无法比拟的巨大付出,通过朗读让学生体会彼得是能吃大苦、耐大劳的人,但结果是“没有发现一丁点儿金子”,体会彼得由“希望”转向“失望”的失落心情。如此努力却无收获的原因是什么呢?我又引导学生从第一段中寻找答案,扣住“听说、无意”明白消息的不确定性,但淘金者们仍“蜂拥而至”,体会他们缺乏理智,盲目跟从。接着抓住“一无所获、扫兴离去”,体会人们怀着失望离开的不幸。通过对淘金者们由“高兴”至“扫兴”两种截然不同的感情地进一步对比感知,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三)学习第二部分,感受勤劳,探究主旨
在这个环节里,我先引读了课文的第三自然段,接着创设情景,让学生发挥想象,体会彼得准备离去前的心情。再让学生自由读课文画出彼得的所见,所想和所做。然后主要指导学生品读课文5、6自然段,关注细节,如第五自然段中的省略号,体会彼得的若有所悟;第六自然段中的“全部精力”,引导学生想象彼得是怎样用“全部精力”种花的,此时,我出示图片:每天太阳还没升起的时候,彼得就————,太阳落山了彼得————,烈日当空时彼得————,大雨来袭时彼得————,一方面是为了锻炼学生说话的能力,另一方面也让学生们从内心体会彼得所经历的困难,为下面揭示真金埋下铺垫。帮助学生与文本之间产生心灵的碰撞。
(四)学习第三部分,抓住文眼,提炼“真金”
这个环节重在提炼,我把重点放在理解彼得所说的话是什么意思上。到这里,学生自然能体会到“真金”的含义。学生通过交流,知道彼得并非获得真的金子,而是获得了“财富”。而这些都是凭着彼得的细心观察、善于思考、坚持不懈、辛勤劳动换来的。最后学生畅谈感悟的基础上再加以归纳:只要勤劳耕耘,任何土地都会奉献出你需要的“财富”。在这段中抓住“不无骄傲”、“唯一”等词语,引导学生体会彼得非常自豪的心情,练习个性化朗读。
(五)拓展延伸,仿写名言
这个环节是建立在理解文章基础之上,先出示名言,让学生再次体会到要靠自己的辛勤劳动来实现自己的梦想。然后再让学生把自己的感悟用名言的方式写下来。既丰富了学生的语言,有让学生进一步体会了文章的主旨。
(六)布置作业
1.完成《补充习题》。
2.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一听。
3.搜集生活中勤劳致富的故事,准备开个故事会。
四、说板书
好的板书是一篇文章的袖珍版,是课文最精华的体现。这堂课中我根据课文内容设计了这种词语式的板书,力求突出重点,做到简明概括,让学生获得更鲜明的形象和有关知识。
金子说课稿6
我说课的内容是《金子》。这篇文章内容简明,情节曲折,蕴含的道理深刻,是培养学生观察、想像及朗读能力的好材料。“金子”在课文中出现了多次,含义也各不相同。对于学生来说,理解“真金”的含义,体会彼得获得成功的过程,是教学的重点,也是教学难点。
因此,我在设计教学时关注了以下几点:
一、努力创设情境,帮助学生走进文本。
我通过引导学生找重点句,抓关键词,创设各种情境,指导感情朗读将学生带入文本,感受彼得在淘金无望时的孤独无助以及种花成功的喜悦。
二、坚持“对话”理念,引导学生理解课文。
课堂上通过学生、教师与文本之间对话,讨论、交流,培养学生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
三、激发学生的想象,引导学生体验“生活”。
给孩子一个轻松愉快的环境,使孩子充分发挥想象。在交流,体验中感悟“不劳而获只能是个幻想,辛勤劳动才会梦想成真。”“智慧+勤劳=真金”“劳动创造一切。”
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特点,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反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课文内容,了解彼得通过辛勤劳动获得真金的曲折过程,理解“真金”含义。
2、通过学生想象、对话交流,培养和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能力
具体教学过程我设计了以下几个环节:
一、复习旧知,作好铺垫
课的一开始,我将出示一组词语,引导学生说说故事主要内容,重温故事情节,为下面的教学作好铺垫。接着引读课题,紧扣课题质疑“彼得找到金子了吗?他是怎么说的?”,直奔文章重点段。
二、紧扣“唯一”,品读文本,体会彼得与其他淘金者的不同之处
在这个环节,我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语“蜂拥而至、一无所获、扫兴离去”,体会淘金者多,但绝大多数未找到真金。从而引导学生去关注彼得,探究彼得实现梦想的原因,通过阅读交流,逐步感受彼得的成功在于他的坚持不懈、细心观察、善于思考、辛勤劳动……初步感受到致富的方式各有不同,要获得成功需要付出艰辛的劳动。
三、结合文本,引导想象,切身体会彼得付出的努力
在这个环节里,我主要指导学生品读课文5、6自然段,关注细节,如第五自然段中的省略号,第六自然段中的“全部精力”,结合学生实际情况设计了彼得怎样培育出如此美丽的花儿的练习。同时努力营造氛围,让学生想象、交流,体验彼得培育花苗的“生活”情景,帮助学生与文本之间产生心灵的碰撞。
我认为课堂上口语片段训练要求学生的想象能力、语言组织能力及口语表达能力的综合应用,课堂上要求学生现场表达,有一定的难度。所以要应用科学合理的训练方式,阶梯式练习更有效,由易到难,由浅入深,这样的训练才能事半功倍。
四、总结升华,揭示“真金”
这个环节重在提炼,彼得付出了辛勤的劳动,原本没人要的土地现在长满了美丽娇艳的鲜花。这些鲜花给彼得带来了什么?到这里,学生自然能体会到“金子”就是“财富”。而这些都是凭着彼得的细心观察、善于思考、坚持不懈、辛勤劳动换来的。在这里我适当补充,我们要实现自己的梦想还有很多途径,让学生相互交流,这样处理,水到渠成,学生最终明白“真金”的含义。
五、畅谈梦想,愿梦想成真
这个环节是建立在理解文章基础之上,让学生畅谈自己的梦想,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同时把文本与学生实际联系起来。最后出示名言,鼓励学生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来实现自己的梦想。
金子说课稿7
一、说教材
今天我要说的是苏教版小语第五册语文教材中第22篇课文《金子》。课文讲了彼得·弗雷特在淘金无望,便留下种花,终于获得成功的故事。旨在告诉我们要获得财富或成功就必须付出辛勤的劳动,想靠意外的收获是不现实的。课文内容简明,情节曲折,蕴含的道理深刻,是一篇人文性较强的培养学生观察、想像及朗读能力的好材料。“金子”在课文中出现了多次,含义也各不相同。对于学生来说,理解“真金”的含义,体会彼得获得成功的过程,是教学的重点,也是教学难点。
二、说教法
由于本篇课文是一篇人文性较强的文章,所以就意味着本课我学要选择简单一点的教法:朗读感悟法。
三、说学法
新课标提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根据这一点我确定了本课学生的学法为朗读感悟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特点,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反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课文内容,了解彼得通过辛勤劳动获得真金的曲折过程,理解“真金”含义。
2、通过学生想象、对话交流,培养和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能力。
具体教学过程我设计了以下几个环节:
一、复习旧知,作好铺垫
课的一开始,我将出示一组词语,引导学生说说故事主要内容,重温故事情节,为下面的教学作好铺垫。接着引读课题,紧扣课题质疑“彼得找到金子了吗?他是怎么说的?”,直奔文章重点段。
二、紧扣“唯一”,品读文本,体会彼得与其他淘金者的不同之处
在这个环节,我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语“蜂拥而至、一无所获、扫兴离去”,体会淘金者多,但绝大多数未找到真金。从而引导学生去关注彼得,探究彼得实现梦想的原因,通过阅读交流,逐步感受彼得的成功在于他的坚持不懈、细心观察、善于思考、辛勤劳动……初步感受到致富的方式各有不同,要获得成功需要付出艰辛的劳动。
三、结合文本,引导想象,切身体会彼得付出的努力
在这个环节里,我主要指导学生品读课文5、6自然段,关注细节,如第五自然段中的省略号,第六自然段中的“全部精力”,结合学生实际情况设计了彼得怎样培育出如此美丽的花儿的练习。同时努力营造氛围,让学生想象、交流,体验彼得培育花苗的“生活”情景,帮助学生与文本之间产生心灵的碰撞。
想想交流:
清晨,天刚蒙蒙亮,彼得……
中午,烈日当空,彼得依然……
暴风雨来临时,为了保护花苗,彼得……
……
展开你想象的翅膀,选择其中一个场景具体说一说彼得种花的情景。
我认为课堂上口语片段训练要求学生的想象能力、语言组织能力及口语表达能力的综合应用,课堂上要求学生现场表达,有一定的难度。所以要应用科学合理的训练方式,阶梯式练习更有效,由易到难,由浅入深,这样的训练才能事半功倍。
四、总结升华,揭示“真金”
这个环节重在提炼,彼得付出了辛勤的劳动,原本没人要的土地现在长满了美丽娇艳的鲜花。这些鲜花给彼得带来了什么?到这里,学生自然能体会到“金子”就是“财富”。而这些都是凭着彼得的细心观察、善于思考、坚持不懈、辛勤劳动换来的。在这里我适当补充,我们要实现自己的梦想还有很多途径,让学生相互交流,这样处理,水到渠成,学生最终明白“真金”的含义。
金子说课稿8
一、教材简析:
《金子》是苏教版语文第五册第七单元的一篇课文。讲的是彼得.弗雷特在淘金无望、准备离去时,发现雨后土地上张出了小草,从中得到启发,便留下种花,终于获得成功的故事。它告诉我们要想获得财富或成功就必须付出辛勤的劳动,要想靠意外的收获是不现实的。全文内容简明,情节曲折,其中蕴含的道理比较深刻。
二、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运用关注偏旁、编儿歌两种方法区分形近字;能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词语。
3、学习抓住描写关键人物的词语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
4、学习抓关键词语和联系上下文的方法体会文章内容,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5、通过对比——关注前后变化,体会人物内心的方法,想象彼得会怎样付出自己的全部精力。
教学重、难点:在读中感悟要想获得财富或成功就必须付出辛勤的劳动,积累语言,培养语感。
三、教学过程:
本着“语文课要上出语文味”的教研主题,我们设计了这样的教学过程:
(一)由“梦想”这一话题导入新课。
1、先由学生交流自己有什么梦想?接着引出: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里的主人公也有自己的梦想。通过预习,你知道课文的主人公是谁吗?他的梦想是什么?(找金子)然后揭示课题:金子
2、对课题进行初步感知:看到课题“金子”这两个字,你眼前仿佛看到了什么?
这一环节目的是:让学生对课题有一个初步的了解,相信随着课文的学习,他们会对课题有更深刻的认识。
(二)字词教学。这一环节设计了两组词语:
1、第一组词语(课件):
(1)同位互相检查看看会不会读
(2)指名提醒不好认或不好写的字:这里既可以是读音的,也可以是书写上的。
重点关注两组形近字:娇(形容女孩子美好可爱——娇气)、骄(猛烈——骄阳似火;自满、自高自大——骄傲)——区分形近字方法1:关注偏旁,追寻字源;买和卖——方法2让学生自己编儿歌区分:东西少就要买,东西多就要卖。这个“东西”其实就是上面的十字头。
2、第二组词语(课件):
(1)指名领读——检查读音
(2)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添字漏字。边读边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3)再读这组词,看能不能帮助我们来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横着读,你有什么发现?(第一行是写淘金者的,第二行是写彼得的。)然后让学生连起来说一说。
(4)教师小结:抓住描写关键人物的词语组合起来就成了课文的主要内容。
(5)对比质疑:再看这组词语,对比彼得和淘金者他们的做法,你有什么疑问吗?(也就是:为什么淘金者都走了,却只有彼得找到了真金?)
至此这组词语达到了三个目的:一是检查词语,二是概括课文主要内容;三是质疑。
3、然后接着追问:真的只有彼得一个人找到了真金吗?(课件)引出课文最后一段,找出“唯一”这个词。那么究竟有多少人去挖金子呢?(课件)引出课文第一句话,理解“蜂拥而至”。什么是“蜂拥而至”?生活中你还见过蜂拥而至的场面吗?(如:商场打折)然后指导对比朗读这两句话。最后进行小结:是呀,淘金者都扫兴离去了,却只有彼得一个人找到了真金,这到底是为什么啊?这个问题真的很有价值,就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走进课文。
(三)细读理解。
1、一、二段:自由朗读1、2段。想一想,为什么彼得是唯一找到真金的人呢?指导学生读句子抓重点词语谈体会。关注第二段描写彼得的词语,并能联系上文和其他淘金者对比,感受彼得的与众不同。然后进行对比朗读,小结:联系下文,通过对比我们发现了彼得的坚持不懈让他找到了真金。
2、四、五段:默读4、5段:大雨过后,你看到小木屋前发生了怎么样的变化?画出相关语句,接着让学生交流自己画的句子。师过渡:我们看到的也许仅仅是这些小草,但彼得他看到的却不仅仅是这些小草,联系下文再来想想:彼得还看到了什么?然后引出同样是一块土地,为什么彼得却和我们看到的不一样?(善于思考)文中哪个词让我们看出他善于思考?自然而然的就理解了“若有所悟”这个词,然后师生合作读4、5段。最后小结:刚才我们联系下文,通过自己与彼得对比,体会到彼得善于观察、思考让他又向成功迈进了一步。
3、指名读第六段:你觉得彼得成功的原因还有什么?重点体会“全部精力”:在理解这个词时,分了这样几个步骤:
(1)什么是“全部精力”?
(2)去掉“全部”行吗?为什么?
(3)彼得会怎样付出自己的全部精力?
(4)培育花苗可不容易啊,需要做许许多多的事。出示老师搜集的一些养花的资料,结合这些资料,你觉得彼得还会怎样付出自己的全部精力?出示:当时,彼得。试着用这个句子描述彼得养花的情景,创设情境进行说话练习。最后小结:是呀,彼得对待花苗就像对待自己的孩子,看到花生病了就像自己生病了一样心疼。同学们说到的彼得都做了,同学们没说到的彼得也做到了,这真是付出了全部精力。
4、想象着这些画面,再读第6段。
5、看到这些鲜花,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6、配乐齐读6、7段。
(四)深化课题。
再次齐读课题:此时你对“金子”的认识还是哪些金光闪闪的财宝吗?你对它又是怎样理解的?然后小结:这是一种获取成功的秘诀,也是一种可贵的精神。最后回到开课时同学们谈到的自己的梦想,从彼得的身上你又有什么启发?出示小诗歌完成。
四、板书设计:
22、金子
坚持不懈
彼得善于思考真金
全部精力
金子说课稿9
教材分析:
今天我要说的是苏教版小语第五册语文教材中第22篇课文《金子》。课文讲了彼得·弗雷特在淘金无望,便留下种花,终于获得成功的故事。旨在告诉我们要获得财富或成功就必须付出辛勤的劳动,想靠意外的收获是不现实的。课文内容简明,情节曲折,蕴含的道理深刻,是一篇人文性较强的培养学生观察、想像及朗读能力的好材料。
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运用已有的识字经验和方法,学会“坑、附”等10个生字,理解新词,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对课文的诵读品味,读懂课文内容。
2、过程方法目标:以学定教,通过创设情境,讨论、朗读等方式来培养和提高学生语言感悟能力、朗读能力和评价能力。
3、情感态度目标:体悟彼得·弗雷特是靠自己辛勤的劳动,终于获得了成功,让学生懂得想要通过意外的收获获得财富或成功是不现实的,必须付出诚实劳动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1、知识技能目标:运用已有的识字经验和方法,学会“坑、附”等10个生字,理解新词,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对课文的诵读品味,读懂课文内容。
2、情感态度目标:体悟彼得·弗雷特是靠自己辛勤的劳动,终于获得了成功,让学生懂得想要通过意外的收获获得财富或成功是不现实的,必须付出诚实劳动的道理。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理念:
语文教学中,教师不仅仅是让学生学会教学内容中显性存在的语言文字,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个性化的阅读中,在教师的引领下,从书面语言中获得信息;教师要努力构建学生、文本、教师之间的对话平台,引导学生探究性、创造性地感受、理解、评价、鉴赏文章,让学生领会到内容中隐性存在的情感、思维和精神的同时,还要超越文本,链接生活。
教学安排:
我准备安排两课时引导学生达到预设的学习目标。
第一课时:引导学生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通过图文对照,从整体上感知课文内容,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在语境中理解生字新词,指导两个字“甘”(独体字,注意笔顺)“钱”(左右结构,形声字);引发猜想,建构阅读话题,能基本说出本故事的大意。
第二课时:借助多媒体,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反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帮助他们读懂课文内容,了解彼得·弗雷特通过辛勤劳动获得真金的曲折过程,教育学生向彼得·弗雷特学习,培养自己靠诚实、勤劳获得成功的高尚品质。另外,引导学生在反复诵读课文的基础上,开展语文实践活动,进一步激发情感,引导学生积累丰富的语言。
着重讲第二课时的教学:
本课时我打算分四个环节进行组织教学:
复习旧知,引导质疑;精读感悟,悟中明理;
小结板书,揭示“真金”;个性作业,拓展延伸。
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复习旧知,引导质疑
1、出示词语,指名认读。
淘金者绝大多数彼得·弗雷特不甘心附近买地挖掘坑坑洼洼金钱倾盆大雨冲刷平整松软绿茸茸若有所悟装扮美丽娇艳实现
(“坑”是后鼻音,“盆”是前鼻音)
2、回顾课文
课文题为“金子”,你能围绕课文,按照情节的发展,围绕“金子”说几句话吗?
2、根据课文内容来把大家刚才说的整理一下。
板书:绝大多数人一无所获扫兴离去
彼得·弗雷特埋头苦干灰心失望
偶然发现若有所悟全力培育找到真金
3、大家看看课文的内容,前后比较一下,有没有什么值得我们探究的地方?
(1)为什么绝大多数淘金者一无所获,而彼得却找到真金?
(2)为什么彼得刚开始时埋头苦干,结果是灰心失望,最后却实现梦想,找到真金?
问题是针对课文提出的,答案还得从课文中去找,让我们再来细细地读好课文。
我们要逐步学会通过认真地阅读课文,从课文中发现问题,在阅读中有所收获。
第二环节:精读感悟,悟中明理
(一)第一自然段
1、自由读第一段
这一段中有个词“蜂拥而至”,什么叫蜂拥而至?(像蜂群似的拥挤着来到)说明来的人怎么样?(很多)
为什么有这么多淘金者“蜂拥而至”?(听说……希望……)
所以他们——在河床上挖出许多大坑。
结果如何?(一无所获,扫兴离去)
2、谁能读好这一段,读出淘金者们从满怀希望到扫兴离去这样一种巨大的心理变化。(指名读,齐读)
(教学意图:本节教学扣住“听说、无意”明白消息的不确定性,但淘金者们仍“蜂拥而至”,体会他们缺乏理智,盲目跟从。接着抓住“一无所获、扫兴离去”,体会人们怀着失望离开的不幸。通过对淘金者们由“高兴”至“扫兴”两种截然不同的感情地进一步对比感知,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二)第二、三自然段
1、在众多的淘金者中,彼得·弗雷特也是其中一员。
指名读第2、3自然段
2、你觉得他和其他淘金者相比,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同样满怀希望,不同的是,他更吃苦耐劳)
从哪里看出他更吃苦耐劳?(不甘心、默默地、埋头苦干几个月、翻遍)
3、结果如何呢?(没有发现一丁点儿、失望、连……都没有、准备离开)
4、读到这里,你对彼得的'遭遇有什么想法?
是啊,命运真是太残酷了,对这样一个吃苦耐劳的人,却把他的希望完全敲碎。
彼得·弗雷特开始时不甘心落空,正是因为他相信——
(像他这样付出劳动,一定会有所收获,一定能实现梦想)
而事实却敲碎了他的梦想,他不得不准备离开。
2、具体指导,品读体味。如学生在自读第一、二两句的基础上,
(教学意图:本节教学,抓住“埋头苦干、几个月、几乎翻遍了”理解从精力上、时间上、工作量上说明彼得做出的别人无法比拟的巨大付出,通过朗读让学生体会彼得是能吃大苦、耐大劳的人,但结果是“没有发现一丁点儿金子”,让学生明白上文的传说的不可靠。在品读词句的基础上,体会彼得由“希望”转向“失望”的失落心情,再次练习个性化朗读。)
(三)第四-七自然段
1、命运真的如此不公平吗?如果彼得就此离去,那么他的命运就会截然不同,也就不会有我们今天所看到的这个故事。来,我们来读读接下去又发生了什么?自读4-7自然段。
2、你们知道彼得最后怎么样了?请同学们齐读第7段
(1)彼得实现了他的梦想,成了唯一找到真金的人,你们觉得他的真金是指什么?(收获鲜花——财富——实现梦想)
(2)他说话时是怎样的心情?(非常骄傲)
对,也就是“不无骄傲”。
3、那他为什么会成为唯一有所收获的人呢?再读读4-6自然段,圈出你觉得能反映彼得之所以成功的原因的词和句。
学生交流:(发现、若有所悟、全部精力)
(1)发现
出示课文插图:彼得发现了什么?描述一下他所看到的情景。
(2)若有所悟,他悟到了什么?
你觉得他的想法有没有道理?(很有根据……)从哪里看出来?
(3)全部精力
彼得不但是个有心人,而且非常吃苦耐劳,这点我们从上文已经感受到了。他把自己的全部精力付诸行动。想一想,培育花卉要做哪些工作,他会怎么做呢?
(不怕辛苦平整土地、精心选择花苗、不分日夜照顾鲜花、四处奔波销售……)齐读4-6段
你觉得彼得是个怎样的人?(有心人、聪明人)
(教学意图:本节教学,我让学生读好词语“若有所悟”,并说说彼得“悟”到了什么来具体地展开学习。如“这里没有找到金子”,让学生边读边思考:彼得本来要离开,是什么使他留下来?留下后又是怎么做的?引导学生读好文中相应的句子,并描述一下彼得看到的情景,体会希望的产生,明白这希望就在这肥沃的土地里,正是这希望使彼得留下来。再让学生观察插图,想象彼得是怎样用“全部精力”种花的,田地里是怎样美的景象,通过语言描述,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彼得所付出的辛劳,这是故事情节转折的关键段落,我让学生自己准备,再同桌练习,然后全班交流的方法组织学习活动,为揭示“真金”的含义打下基础。)
4、现在你找到刚才我们提出的两个问题的答案了吗?
(1)为什么绝大多数淘金者一无所获,而彼得却找到真金?
(2)为什么彼得刚开始时埋头苦干,结果是灰心失望,最后却实现梦想,找到真金?
学生交流(……)
同学们说的真好,能在阅读中发现问题,并能通过不断的阅读、思考、探究解决这些问题,你就是一个会读书的人。
5、彼得从他的经历中明白了,生活有没有欺骗他?他脚下的这片土地有没有亏待他?
现在你对彼得最后所说的话有没有什么新的理解?再来好好读第七段。
(教学意图:本节教学,我把重点放在理解彼得所说的话是什么意思上。让学生思考:彼得从这块土地里究竟获得了什么?你能悟到些什么呢?学生通过交流,知道彼得并非获得真的金子,而是获得了“财富”。)
第三环节:小结板书,揭示“真金”
1、同学们,现在请你告诉老师“金子”是什么?(贵重金属)
2、“真金”指什么?(财富、美好生活、明白了生活的真谛……)
是的,彼得靠“勤劳和智慧”获得成功,实现了梦想。因此,“真金”在彼得身上指的是勤劳、诚实的好品质。
3、看着彼得·弗雷特骄傲的笑容,从他的经历中,我们可以这样说:
要想_____________________,只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学意图:引领学生经历学习过程后,通过小结板书回顾全文,将“金子”与“真金”作对比,让学生明白两者的区别,前者指“贵重金属”,而后者指彼得靠“勤劳和智慧”获得成功,实现梦想。因此,“真金”放在彼得身上指的是勤劳、诚实的好品质。最终揭示“真金”是指可贵的品质,如勤劳、勇敢、善良等。“金子”指什么?)
第四环节:个性作业,拓展延伸
自选课外作业:
1、熟读课文后,给爸爸妈妈讲一讲这个故事。
2、观察文中插图,想像彼得是如何付出全部精力来培育花苗并获得成功的,把它写下来。
3、积累词句(含有“金”字的成语和格言),任选三个抄写下来。翻翻成语词典,找到这些成语,看看“金”在其中的意思。
(教学意图: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另外,进入中年段以后,阅读教学应拓展学生的阅读范围,拓宽视野,拓展和增加有效的积累,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让学生个性作业,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板书:绝大多数人一无所获扫兴离去
彼得·弗雷特埋头苦干灰心失望
偶然发现若有所悟全力培育找到真金
附:成语和格言:
金光大道金戈铁马金玉良言金刚努目
金鼓齐鸣金碧辉煌金蝉脱壳金玉其外
(1)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2)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金子说课稿10
今天我要说的是苏教版小语第五册语文教材中第22篇课文《金子》。课文讲了彼得弗雷特在淘金无望,准备离去的时候,忽然从雨后土地上长出的小草身上得到启示,便留下种花,终于获得成功的故事。旨在告诉我们要获得财富或成功就必须付出辛勤的劳动,想靠意外的收获是不现实的。课文内容简明,情节曲折,蕴含的道理深刻,是一篇人文性较强的培养学生观察、想像及朗读能力的好材料。为此,根据课程改革和语文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我确定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运用已有的识字经验和方法,学会“坑、附”等10个生字,理解新词,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对课文的诵读品味,读懂课文内容。
2、过程方法目标:以学定教,通过创设情境,讨论、朗读等方式来培养和提高学生语言感悟能力、朗读能力和评价能力。
3、情感态度目标:体悟彼得弗雷特是靠自己辛勤的劳动,终于获得了成功,让学生懂得想要通过意外的收获获得财富或成功是不现实的,必须付出诚实劳动的道理。
其中,根据第二学段的要求,1、2两个目标是教学重点。“金子”的本意是指物质层面的“贵重金属”,而在课文中,“金子”是指诚实、勤劳的高尚品质。本文用“金子”做题目,同时又以“金子”为线索,贯穿全文,因此,理解“金子”的含义,深化学生的阅读感受是教学难点。我准备安排两课时引导学生达到预设的学习目标。
第一课时:引导学生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通过图文对照,从整体上感知课文内容,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在语境中理解生字新词,指导两个字“甘”(独体字,注意笔顺)“钱”(左右结构,形声字);引发猜想,建构阅读话题,能基本说出本故事的大意。
第二课时:借助多媒体,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反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帮助他们读懂课文内容,了解彼得弗雷特通过辛勤劳动获得真金的曲折过程,教育学生向彼得弗雷特学习,培养自己靠诚实、勤劳获得成功的高尚品质。另外,引导学生在反复诵读课文的基础上,开展语文实践活动,进一步激发情感,引导学生积累丰富的语言。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本课教学,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以读为本,自主学习。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感悟要想获得财富或成功就必须付出辛勤的劳动,积累语言,培养语感。根据这一教学理念,在导入课题时,我设计了一个学生平时生活中常见的问题:“同学们,你们见过金子吗?说说你对金子的理解?”于是,学生兴趣很高,纷纷举手发言,说出各自对金子的理解与认识。为了让学生能积累更多的课外词,我特意补充了一些带有“金”字的成语和格言,让学生读一读,做到心中有个数。正当学生说得开心,起劲时。我马上通过一段导入,让学生把金子与课本贯穿起来,让他们很感兴趣地去读课文,并在同时明确了,本节课我们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是“文中的主人公——彼得.弗雷特是怎样实现他的这个梦想的?”然后,通过学生自读课文,师生共同讨论交流,从中抓住重点的句子和词语,理解和体悟的主题。具体指导如下:
学生在自读第一、二两句的基础上,扣住“听说、无意”明白消息的不确定性,但淘金者们仍“蜂拥而至”,体会他们缺乏理智,盲目跟从。接着抓住“一无所获、扫兴离去”,体会人们怀着失望离开的不幸。通过对淘金者们由“高兴”至“扫兴”两种截然不同的感情地进一步对比感知,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学习第三句话时,抓住“埋头苦干、几个月、几乎翻遍了”理解从精力上、时间上、工作量上说明彼得作的别人无法比拟的巨大付出,通过朗读让学生体会彼得是能吃大苦、耐大劳的人,但结果是“没有发现一丁点儿金子”,让学生明白上文的传说的不可靠。在品读词句的基础上,体会彼得由“希望”转向“失望”的失落心情,再次练习个性化朗读。
在交流第四句话时,我让学生读好词语“若有所悟”,并说说彼得“悟”到了什么来具体地展开学习。如“这里没有找到金子”,让学生边读边思考:彼得本来要离开,是什么使他留下来?留下后又是怎么做的?引导学生读好文中相应的句子,并描述一下彼得看到的情景,体会希望的产生,明白这希望就在这肥沃的土地里,正是这希望使彼得留下来。再让学生观察插图,想象彼得是怎样用“全部精力”种花的,田地里是怎样美的景象,通过语言描述,从如何不怕辛苦平整土地,如何精心选择花苗,如何日夜照顾鲜花,如何四处奔波销售鲜花等几个方面,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彼得所付出的辛劳,这是故事情节转折的关键段落,我让学生自己准备,再同桌或小组练习,然后全班交流的方法组织学习活动,为揭示“真金”的含义打下基础。
学习第五句,我把重点放在理解彼得所说的话是什么意思上。让学生思考:彼得从这块土地里究竟获得了什么?你能悟到些什么呢?学生通过交流,知道彼得并非获得真的金子,而是获得了“财富”。最后学生畅谈感悟的基础上归纳:只要勤劳耕耘,任何土地都会奉献出你需要的“财富”。抓住“不无骄傲”、“唯一”等词语,引导学生体会彼得非常自豪的心情,练习个性化朗读。
最后,我在总结全文之后,又设计了一个问题,让学生谈谈各自的梦想,作为对全文的渗透。
以上说课仅仅是我对本课的一种教学预设,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我将随时注意课堂的生成,以学定教,顺学而导,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发展性和创造性,让学生在个性化的阅读中获得信息,领会到内容中隐性存在的情感、思维和精神的同时,还要超越文本,链接生活。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教学境界。
金子说课稿11
1、知识技能目标:运用已有的识字经验和方法,学会“修、凡”等10个生字,理解新词,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对课文的诵读品味,读懂课文内容。
2、过程方法目标:以学定教,通过创设情境,讨论、表演、朗读等方式来培养和提高学生语言感悟能力、朗读能力和评价能力。
3、情感态度目标:体会徐虎利用自己的本领,热心为附近居民排忧解难,教育学生学习徐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好思想。
其中,根据第一学段的要求,1、2两个目标是教学重点,由于我们学生离上海比较近,通过新闻媒体等渠道学生也多少了解了一些徐虎为人民服务的先进事例,因此,理解“闪光的金子”的含义,深化学生的阅读感受是教学难点。
我准备安排三课时引导学生达到预设的学习目标。
第一课时:引导学生借助拼音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通过图文对照,从整体上感知课文内容,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在语境中认识生字,指导学生端正、匀称地书写“务、凡”等6个生字。
第二课时:借助多媒体,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反复有感情朗读课文,帮助他们读懂课文内容,了解徐虎的动人事例,教育学生学习徐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好思想。指导学生继续端正匀称写好“修、具”等四个生字。
第三课时:引导学生在反复诵读课文的基础上,开展语文实践活动,进一步激发情感。指导学生阅读新补充阅读,引导学生积累丰富的语言。
下面,我着重讲第二课时的教学:本课时我打算分四个环节进行组织教学
复习导入,整体感知;精读感悟,悟中明理
个性作业,拓展延伸;识写生字,探究入微
下面我具体地来说一下:先说说第一环节:复习导入,整体感知
我先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堵塞、疏通”等由生字组成的新词,并相机地进行正音,接着启发学生交流初读课文后所了解的知识,然后根据学生回答,引导质疑“人们为什么都说徐虎的一颗心像闪光的金子”,通过教师生动的导入语,引导学生再次走进文本,去细细地感受。
第二环节:精读感悟,悟中明理
1、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重在自悟。我将以合作交流的方式突破难点,先立足于学生自己体会感悟,以一个开放性的问题“你从哪些地方体会出徐虎是个热心为人民服务的人?”引导进行四人小组合作学习。要求先读有关句子,再说说体会。在全班交流时,我以学定教,根据学生的发言相机地出示词句,加以适时点拨。
如学生在自读第2段的基础上,扣住“不同的地段、三只”体会徐虎服务面广,抓住“及时提供、热情服务”体会徐虎的服务热情,结合生活经验说说“晚上19时你家在做什么?体会徐户的热情,通过换位思考:“如果你是当地居民,你看到这则消息,你会怎么想呢?”来进一步加深感知,在此基础上指导有感情朗读。
在自读第三段时,引导学生扣住“总是、定时、挨家挨户”体会徐虎严格履行承诺,为群众服务的热情,在品读词句的基础上,体会徐虎精神的可贵。
在交流课文第四段时,我请学生读读最令自己感动的句子,说说感动的理由,来具体地加深体会。如在导读三、四两句时,我创设情境,请学生分别扮演主人和徐虎,再现课文情境,通过采访形式请主人说说:为什么自己家的管道坏了,别人主动上门,免费修理,还要劝他明天再干?”联系“10点多,天又太晚了、徐虎戴着深度近视眼睛”来侧面衬托徐虎急他人之急的精神。指导有感情朗读徐虎的话的基础上,体会徐虎服务的热情。在此基础上,借助多媒体,请学生观看“深夜,高度近视的徐虎还在爬上爬下,紧张忙碌工作”的录象,通过创设:“看到此情此景,你想对徐虎叔叔说些什么呢?”的情境,引导学生说出心里话,深化理解徐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高尚品质。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初步懂得写一件事要讲清“在什么时间,什么地方,谁做了什么事,是怎么做的?结果怎样?”为今后练习写记事的片段打下基础。
在理解课
文的基础上,请学生交流课前自己搜集到关于徐虎的更多感人事迹。从而体会徐虎一心想着别人,此时教师及时点题,因此人们说,他的心灵像“闪光的金子”
第三环节:个性作业,拓展延伸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存眷学生的个别差别和差另外学习需求”,为此,我还部署了自选课外作业:
1、通过上彀查资料等方法相识更多有关徐虎的动人古迹。
2、借助媒体或报道,相识像徐虎一样有着金子般心灵的人的古迹。
3、以《我有这样一个爸爸》为题,写几句话。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让学生本性作业,可以进步学生的语文素养。
第四环节:识写生字,探究入微
出示“受、推”两字,请学生自学笔顺表,在学生交换字形时,我从旁点拨和引导,边树模板书,受与爱比力,下面是个又。推与难比力,细致右边是四横,字要写得雅观匀称。在学生誊写时,我巡视引导,改正写字姿势,教育学生“提笔既是练字时”,造就精良的誊写风俗。
金子说课稿12
一、说教材:
我说课的内容是苏教版小语第五册第22篇课文《金子》。课文讲了彼得·弗雷特在淘金无望后通过种花,终于获得成功的故事。告诉我们要获得财富或成功就必须付出辛勤的劳动。
二、说重点、难点:
在朗读中体会彼得获得成功的过程,让学生理解“真金”的含义;借助画面充分发挥想象,培养学生的思维和说话能力。
三、说教法:
本篇人文性较强,所以我选择的教法是朗读感悟法:让学生多读,在读中感悟,读中理解,以读促悟。
四、说教学过程:
本课时我分五个环节进行组织教学:
先说说第一环节: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我引导学生回忆彼得梦想的实现过程:先是想通过淘金实现,最后是通过种花实现的。让学生体会彼得实现梦想的过程并不容易。
第二环节:寻“金子”。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重在自悟。我让学生通过朗读体会淘金者的心情变化,从高兴变扫兴。从“蜂拥而至”悟到去淘金的人多,但结果一无所获,扫兴离去。目的是引出彼得独自一人留了下来,让学生通过阅读找出彼得不甘心的词语,从词语中感悟彼得的辛苦,说出彼得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尽管彼得很努力,但他却和其他人一样也没有挖到金子,让学生想象彼得此时的心情,并说出为什么彼得努力了也没有挖到金子的原因:因为仅仅是听说的。
第三环节:寻“真金”。
通过朗读让学生说出彼得是因为什么留了下来,顺势引出一个词语“若有所悟”,让学生说出彼得想到了什么?发挥想象力思考彼得还会继续想些什么?根据学生的回答总结获得财富不是只有淘金这个方法,种花同样可以获得。引导学生说出彼得此时的心情是怎样的,并带着这样的心情读读这段,体会出彼得又是一个怎样的人。因为想法的美好,彼得没有离开。通过几幅图画让学生体会彼得培育花苗的辛苦,并通过说彼得的想法和小蝴蝶对彼得说些什么的训练,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说话能力。
第四环节:梦想实现后。
通过学生不同口气朗读彼得的成功感言,让学生体会“真金”的含义。并运用采访的形式,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
第四环节:总结升华、拓展延伸。
根据板书,让学生体会彼得之所以成为唯一的原因:他比别人多了一份努力,一些勤劳,一点聪明,一丝思考......最终找到了金子,实现了梦想。并引导学生说出生活中只要,就()。最后让学生想想自己的梦想,并根据配乐说出自己的梦想和努力地决心。
五、说教学反思:
1、在教学中没能做到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老师的语言过多了;
2、教学结束后,没有回归到文本。应该让学生再整体阅读一下文本,进行再次的感受;
3、教学有些过于表面化,没有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进行引导,未将文本理解透彻;
4、教学应与作文有机结合起来。可将一些写法在课堂教学中进行渗透,如对比的手法。
金子说课稿13
今天我要说的是苏教版第四册语文教材中第16篇课文《闪光的金子》。课文讲了水电修理工徐虎在平凡的岗位上,热心为附近居民排忧解难的动人事迹。旨在教育学生学习徐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好思想。课文语言流畅,是一篇人文性强的培养学生观察、朗读能力的好材料。
为此,根据课程改革和语文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我确定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运用已有的识字经验和方法,学会修、凡等10个生字,理解新词,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对课文的诵读品味,读懂课文内容。
2、过程方法目标:以学定教,通过创设情境,讨论、表演、朗读等方式来培养和提高学生语言感悟能力、朗读能力和评价能力。
3、情感态度目标:体会徐虎利用自己的本领,热心为附近居民排忧解难,教育学生学习徐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好思想。
其中,根据第一学段的要求,1、2两个目标是教学重点,由于我们学生离上海比较近,通过新闻媒体等渠道学生也多少了解了一些徐虎为人民服务的先进事例,因此,理解闪光的金子的含义,深化学生的阅读感受是教学难点。
我准备安排三课时引导学生达到预设的学习目标。
第一课时:引导学生借助拼音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通过图文对照,从整体上感知课文内容,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在语境中认识生字,指导学生端正、匀称地书写务、凡等6个生字。
第二课时:借助多媒体,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反复有感情朗读课文,帮助他们读懂课文内容,了解徐虎的动人事例,教育学生学习徐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好思想。指导学生继续端正匀称写好修、具等四个生字。
第三课时:引导学生在反复诵读课文的基础上,开展语文实践活动,进一步激发情感。指导学生阅读新补充阅读,引导学生积累丰富的语言。
下面,我着重讲第二课时的教学: 本课时我打算分四个环节进行组织教学
复习导入,整体感知; 精读感悟,悟中明理
个性作业,拓展延伸; 识写生字,探究入微
下面我具体地来说一下:
先说说第一环节:复习导入,整体感知
我先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堵塞、疏通等由生字组成的新词,并相机地进行正音,接着启发学生交流初读课文后所了解的知识,然后根据学生回答,引导质疑人们为什么都说徐虎的一颗心像闪光的金子,通过教师生动的导入语,引导学生再次走进文本,去细细地感受。
第二环节:精读感悟,悟中明理
1、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重在自悟。我将以合作交流的方式突破难点,先立足于学生自己体会感悟,以一个开放性的问题你从哪些地方体会出徐虎是个热心为人民服务的人?引导进行四人小组合作学习。要求先读有关句子,再说说体会。在全班交流时,我以学定教,根据学生的发言相机地出示词句,加以适时点拨。
如学生在自读第2段的基础上,扣住不同的地段、三只体会徐虎服务面广,抓住及时提供、热情服务体会徐虎的服务热情,结合生活经验说说晚上 19时你家在做什么?体会徐户的热情,通过换位思考:如果你是当地居民,你看到这则消息,你会怎么想呢?来进一步加深感知,在此基础上指导有感情朗读。
在自读第三段时,引导学生扣住总是、定时、挨家挨户体会徐虎严格履行承诺,为群众服务的热情,在品读词句的基础上,体会徐虎精神的可贵。
在交流课文第四段时,我请学生读读最令自己感动的句子,说说感动的理由,来具体地加深体会。如在导读三、四两句时, 我创设情境, 请学生分别扮演主人和徐虎, 再现课文情境, 通过采访形式请主人说说:为什么自己家的管道坏了,别人主动上门,免费修理,还要劝他明天再干?联系10点多, 天又太晚了、徐虎戴着深度近视眼睛来侧面衬托徐虎急他人之急的精神。指导有感情朗读徐虎的话的基础上,体会徐虎服务的热情。在此基础上,借助多媒体,请学生观看深夜,高度近视的徐虎还在爬上爬下,紧张忙碌工作的录象,通过创设:看到此情此景,你想对徐虎叔叔说些什么呢?的情境,引导学生说出心里话,深化理解徐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高尚品质。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初步懂得写一件事要讲清在什么时间,什么地方,谁做了什么事,是怎么做的?结果怎样?为今后练习写记事的片段打下基础。
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请学生交流课前自己搜集到关于徐虎的更多感人事迹。从而体会徐虎一心想着别人,此时教师及时点题,因此人们说,他的心灵像闪光的金子
第三环节:个性作业,拓展延伸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为此,我还布置了自选课外作业:
1、通过上网查资料等方式了解更多有关徐虎的感人事迹。 2、借助媒体或报道,了解像徐虎一样有着金子般心灵的人的事迹。3、以《我有这样一个爸爸》为题,写几句话。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让学生个性作业,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四、识写生字,探究入微
出示受、推两字,请学生自学笔顺表,在学生交流字形时,我从旁点拨和指导,边示范板书,受与爱比较,下面是个又。推与难比较,注意右边是四横,字要写得美观匀称。在学生书写时,我巡视指导,纠正写字姿势,教育学生提笔既是练字时,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
板书设计:
闪光的金子
徐虎的心 千家万户
热情服务
以上说课仅仅是我对本课的一种教学预设,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我将随时注意课堂的生成, 以学定教,顺学而导,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发展性和创造性,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教学境界。
金子说课稿14
一、(说教材)
今天我说的是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一篇课文。这一单元一共安排了三篇课文,分别反映的是不同人物的意志品质。本文记叙了彼得·弗雷特在淘金无望准备离去时,发现雨后土地上长出了小草,从中得到启发,便留下种花,终于获得成功的故事。它告诉我们要想获得财富和成功就必须付出辛勤的劳动。全文按时间顺序分为三部分,内容简明,情节曲折,意蕴深刻,是一篇人文性较强的培养学生观察、想象及朗读能力的好材料。教学时应让学生认真读课文,进行适当想象,加深体验和感悟。
二、(说学生)
由于我所面向的是三年级的学生,此阶段多数学生能很好的完成预习识字任务,但他们好奇好动,不能深入准确理解文章,较少能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对此我将引领学生精读品读重点字段,让学生更好的理解文本。并且,我将通过创设不同的情境来牵引学生的探究思绪。
三、(说教学目标)
为了顺利完成本课的教学,我根据教材内容及课程标准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10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懂得要想获得财富或成功就必须付出辛勤劳动的道理。
3.通过创设情境、讨论、朗读等方式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和朗读能力。
以上三个教学目标都是我的教学重点。通过朗读、讨论理解彼得最后说的“真金”的含义是教学难点。
四、(说教法、学法)
由于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因此,在教学中我将以读为主线,采用阅读、批注、交流、品味的方法来进行教学。
五、(说教学流程)
在学生做好认真预习的基础上,我准备用两个课时完成教学目标。在学习了第一课时后,学生初步完成了教学目标的第一条,在这里,我想着重说一下第二课时的教学流程,第二课时是一个提升能力的阶段,针对后两点教学目标,我将教学过程分为以下四个环节:
一、回顾全文,引导质疑
在这一环节,我先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学习的词串,接着启发学生交流初读课文后所了解的知识,然后根据学生回答,引导质疑“彼得的梦想是什么?他实现了吗?你是从哪里知道的?学生自然而然的就顺着我的问题注意到最后一段的课文,然后引出彼得的话:我是唯一一个找到真金的人,我的金子就在这片土地里,引导出问题:彼得是怎样找到真金的?这是课文的重点也是难点,所以我在上课后不久就提出,目的是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去思考。通过这一统领全文的问题,引导学生再次走进文本,去细细地感受。
二、精读感悟,悟中明理
1.经过第一环节的铺垫,我将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并找出令自己最感动的语句,在感受最深的地方做批注。
2.在全班交流时,我以学定教,根据学生的发言相机出示词句,加以适时点拨。
如学生提出彼得埋头苦干的句子,我将引导他们抓住“埋头苦干、几个月、几乎翻遍了”这些词,从精力上、时间上、工作量上说明彼得做出了别人无法比拟的巨大付出,通过朗读让学生体会彼得是能吃大苦、耐大劳的人。进而在品读词句的基础上,体会彼得由“希望”转向“失望”的失落心情。
当学生在交流感受最深的词语“若有所悟”时,我将引导学生具体说说彼得“悟”到了什么。引导学生描述一下彼得看到的情景,体会希望的产生,明白这希望就在这肥沃的土地里,正是这希望使彼得留下来。
再让学生观察插图,想象彼得是怎样用“全部精力”种花的,一方面是锻炼学生的说话能力,另一方面也让学生们从内心体会彼得所经历的困难,为下面揭示真金做好铺垫。
这三部分都是我教学的重点。经过这一环节的铺垫,就进入了我教学的难点,也就是第三环节??
三、揭示“真金”,总结全文
我再次将教学引导到彼得说的最后一句话“我是唯一找到真金的人!我的金子就再这块土地里。”让学生在读中思考“真金”的含义。理解“金子”是什么,我觉得应该是三个层面的问题:1.就是指的金子。2.财富。3.创造财富的勤劳等相关品质。在学生畅谈学习感受的基础上,我进行总结全文。
四、个性作业,拓展延伸
由于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因此,我布置了两项作业(1.将这个故事将给爸妈听。2.观察校园或附近的花园,想象彼得的花园,写一段话。)来拓宽学生的视野,增加积累,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到这里,我的说课也就结束了。
六、(说板书)
金子
彼得:第一部分:希望——失望
第二部分:失望——希望
第三部分:获得成功
第四篇:金子 说课稿
《金子》 说课稿
10091032 10-教-11 杨波波
一、(说教材)
今天我说的是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一篇课文。这一单元一共安排了三篇课文,分别反映的是不同人物的意志品质。本文记叙了彼得·弗雷特在淘金无望准备离去时,发现雨后土地上长出了小草,从中得到启发,便留下种花,终于获得成功的故事。它告诉我们要想获得财富和成功就必须付出辛勤的劳动。全文按时间顺序分为三部分,内容简明,情节曲折,意蕴深刻,是一篇人文性较强的培养学生观察、想象及朗读能力的好材料。教学时应让学生认真读课文,进行适当想象,加深体验和感悟。
二、(说学生)
由于我所面向的是三年级的学生,此阶段多数学生能很好的完成预习识字任务,但他们好奇好动,不能深入准确理解文章,较少能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对此我将引领学生精读品读重点字段,让学生更好的理解文本。并且,我将通过创设不同的情境来牵引学生的探究思绪。
三、(说教学目标)
为了顺利完成本课的教学,我根据教材内容及课程标准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10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懂得要想获得财富或成功就必须付出辛勤劳动的道理。
3.通过创设情境、讨论、朗读等方式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和朗读能力。
以上三个教学目标都是我的教学重点。通过朗读、讨论理解彼得最后说的“真金”的含义是教学难点。
四、(说教法、学法)
由于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因此,在教学中我将以读为主线,采用阅读、批注、交流、品味的方法来进行教学。
五、(说教学流程)
在学生做好认真预习的基础上,我准备用两个课时完成教学目标。在学习了第一课时后,学生初步完成了教学目标的第一条,在这里,我想着重说一下第二课时的教学流程,第二课时是一个提升能力的阶段,针对后两点教学目标,我将教学过程分为以下四个环节:
一、回顾全文,引导质疑
在这一环节,我先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学习的词串,接着启发学生交流初读课文后所了解的知识,然后根据学生回答,引导质疑“彼得的梦想是什么?他实现了吗?你是从哪里知道的?学生自然而然的就顺着我的问题注意到最后一段的课文,然后引出彼得的话:我是唯一一个找到真金的人,我的金子就在这片土地里,引导出问题:彼得是怎样找到真金的?这是课文的重点也是难点,所以我在上课后不久就提出,目的是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去思考。通过这一统领全文的问题,引导学生再次走进文本,去细细地感受。
二、精读感悟,悟中明理 1.经过第一环节的铺垫,我将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并找出令自己最感动的语句,在感受最深的地方做批注。
2.在全班交流时,我以学定教,根据学生的发言相机出示词句,加以适时点拨。
如学生提出彼得埋头苦干的句子,我将引导他们抓住“埋头苦干、几个月、几乎翻遍了”这些词,从精力上、时间上、工作量上说明彼得做出了别人无法比拟的巨大付出,通过朗读让学生体会彼得是能吃大苦、耐大劳的人。进而在品读词句的基础上,体会彼得由“希望”转向“失望”的失落心情。
当学生在交流感受最深的词语 “若有所悟”时,我将引导学生具体说说彼得“悟”到了什么。引导学生描述一下彼得看到的情景,体会希望的产生,明白这希望就在这肥沃的土地里,正是这希望使彼得留下来。
再让学生观察插图,想象彼得是怎样用“全部精力”种花的,一方面是锻炼学生的说话能力,另一方面也让学生们从内心体会彼得所经历的困难,为下面揭示真金做好铺垫。
这三部分都是我教学的重点。经过这一环节的铺垫,就进入了我教学的难点,也就是第三环节„„
三、揭示“真金”,总结全文
我再次将教学引导到彼得说的最后一句话“我是唯一找到真金的人!我的金子就再这块土地里。”让学生在读中思考“真金”的含义。理解“金子”是什么,我觉得应该是三个层面的问题:1.就是指的金子。2.财富。3.创造财富的勤劳等相关品质。在学生畅谈学习感受的基础上,我进行总结全文。
四、个性作业,拓展延伸
由于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因此,我布置了两项作业(1.将这个故事将给爸妈听。2.观察校园或附近的花园,想象彼得的花园,写一段话。)来拓宽学生的视野,增加积累,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到这里,我的说课也就结束了。
六、(说板书)
金子
彼得:第一部分:希望——失望
第二部分:失望——希望
第三部分:获得成功
第五篇:像金子一样发光——记特级教师张世幕老师
像金子一样发光
——记特级教师张世幕老师
李绍金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古今中外的文人墨客把自然的秋天与人生、事业联系起来,赋予秋天新的涵义,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颂秋诗篇。我校化学特级教师张世幕老师在今年秋天又迎来了他的事业之秋。由他担纲的化学科高考成绩再次在我市夺魁,并以平均分623分的好成绩进入全省前列。张老师有什么样的宝贵精神和好的教学经验呢?
一、教好书
1969年7月从中山大学毕业,1970年被分配金山中学工作,张世幕老师在教坛上耕耘了30年。打从走上讲台开始,张老师就暗下决心:既然教书,就要教好书!
教师的劳动是创造性的。没有教学研究,也就没有创造性的教学。除认真搞好常规教学外,张老师十分重视教学研究和教学经验的总结。三十年来,张老师潜心研究化学科学,研究化学教材,研究学生,研究教法,研究高考,研究教与学的最佳结合。他以自己的实践证明,只有不断研究,才能使教学富有时代气息,才能使教学过程不断变化,不断创新。
教学改革永远是个热门而敏感的话题。张老师以教育教学理论为指导,紧紧把握化学学科规律,大胆地进行课堂教学和实验教学改革。他验证并完善了讨论式的教法,在讲评课中创立了“答记者问式”的教学法,将过去普通的分组实验和验证性实验加以改造,变为边讲边实验及富有探索性、创造性的实验,形成了张老师“以实验为基础,揭示规律,致力于能力培养”的教学特色,在化学教学中起着很好的示范作用。
从1984年起,张老师就一直站在高中毕业班教学第一线,是为“应试”而教学,但张老师发现,单纯地搞“应试教学”,要取得高考好成绩是不可能的,只有立足于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才能真正较好地通过高考。他把自己的研究转向如何在化学教学中落实素质教育方面来。为此,他付出了艰辛劳动,逐步形成了自己严谨的教风。在课堂教学中,他主张“低起点,高落点”,“重基础,抓能力”。即教学中要重视基础知识教学,把教学的着眼点定在照顾中下层学生学习水平上,同时,注意根据教学内容,提高坡度,向深度、广度发展,着重培养学生学科能力,使下层生与尖子生共同进步,做到全体学生全面发展,学生个体学科能力全面发展。
“教学也要‘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一方面,要抓基础知识教学,一方面要抓学科能力培养;同时,既要培养尖子生,又要促进后进生的进步,更要巩固扩大中层学生面。”这是张老师教学工作的信条。因此,他在教学中既注重全体学生共同提高成绩,同时又注重培养部分学生的化学专能。
培养学生化学科专能,张老师自1980年代后期就开始做这项工作了。当时,为适应
- 1 - 化学科奥林匹克竞赛的需要,他在各班选拔化学科成绩优秀学生组成了竞赛班。如今,竞赛班除了适应各种竞赛需要外,更主要是培养学有余力的同学的化学科特长。为了每一届的化学竞赛班,张老师呕心沥血,动员化学科组每一位老师,群策群力,经常用休息时间,对那些化学尖子生精雕细刻,精心辅导。这些尖子生们用他们优异的竞赛成绩、高考成绩和他们在同学们化学学习中的影响力,来回报张老师。自1991年以来,历年全国化学科竞赛初赛、复赛,共有32名学生分别获全国一等奖,省级一、二、三等奖。张老师本人也在1994年获全国高中化学奥林匹克竞赛“优秀园丁”称号。自1991年以来,在高考中,金中化学科平均成绩有9次列汕头市第一名,2001年更以总平均分623分的好成绩创历年高考成绩之最,在省内处于前茅。
针对成绩一般的学生普遍感到化学难学的现象,他努力帮助学生总结揭示化学规律。经过多年经验积累,他将高中化学课中难记的化学知识变为易记易学的东西,写成了一系列学法指导的文章。如,在1980年代发表了《一类化学计算题的巧解》、《高考化学实验复习专题辅导》、《化学高考知识热点》等。对某些难点,他深加剖析。凭着对化学学科炉火纯青的把握,他把难点问题编成顺口溜,帮助学生理解记忆。如,氧化还原方程式的配平是学生难以理解,也容易出错的内容,他将这个内容归纳成“认价态、标得失、相交叉、再调平、后补足”的五步配平法;将学生感到难于捉摸的“无机推断题”,整理出“八大突破口”。这些工作,使学生对抽象零碎的化学知识兴趣盎然,感到易学实用。许多学生还说,张老师教的方法,到大学都还管用。
二、育新人
1970年代的班主任是不好当的。不光班主任工作没有任何补贴,而且,由于社会风气的影响,许多学生无心向学,各种原因造成的辍学现象严重,花在做学生思想工作上的力气,远比花在教学上的力气大得多。与家长的联系,只能靠家访。为做好学生思想工作,在学校领导的支持下,张老师决定家访。于是,爬山渡海,走街串巷,当时的张老师还买不起自行车,只能徒步到市区挨家挨户地走访。尽管一天下来只能走访
一、两家,但他的苦口婆心终于感动了学生,感动了家长,大部分学生回校继续学习。夏日,烈日当空,酷暑难当,冬天,空气干燥,冷风飕飕。就这样年复一年,每一学期,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要家访两次以上。张老师坚持了15年。在他带过的班级里,班风良好,团结上进,特别是恢复高考后,他们大多考上大学,成为国家的有用人才。
爱护差生,转化和辅导差生,花尽了张老师的心血。后来,他虽不当班主任了,但仍热心差生转化工作。张老师在学业上帮助他们提高成绩,在生活上给予他们慈父般的关怀,在思想上给他们以正面的说服教育,在心理上给以体贴疏导。张老师花在辅导差生上的工夫,远比花在尖子生身上的工夫多几倍!他对一般的差生,采用集中办班的方法辅导,称之为“提高班”。为更好地辅导他心爱的学生,特别是差生,他的家已经搬到汕头市区近十年,他依然经常住在金中集体宿舍。如今,张老师更是把提高差生成绩作为自己的教研
- 2 - 专题,形成了《高中学生学习化学困难的成因及对策》的课题,在1998年汕头市普教系统教育科研课题立项中确定为市级课题,今年底将通过结题工作。
张老师喜爱优秀学生,不光办竞赛班来给他们开小灶,而且,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张老师还在政治上十分关心他们。在张老师的教育与鼓励下,有不少优秀学生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这两年,受党总支委托,张老师先后做了三位学生的入党介绍人。
正是对学生的爱,张老师深受学生敬重。每年教师节、元旦、春节,各地学生给张老师贺节的贺年卡、信件等雪片似的飞来。他们给张老师的教学、教育工作和高尚的师德以高度评价。一位中山医科大学的新生这样写道:“教室里您那爽朗的讲课声,那形象的比方,透彻的分析,激励我们上进的激情„„至今,‘审题要细、下笔要快’几个字记忆犹新,我将这几个字写在课桌上,又将它写在纸上,贴在床头„„”一位中国科技大学的同学来信说:“您甘愿为祖国教育事业贡献微薄之力大大地鼓舞了我。在这商品经济的世界中,华夏大地能有几多老师像您这样?面对社会上那些靠倒卖地皮、贪污贿赂、投机倒把致富的高官、地痞,您却安然站在讲台上讲解您的‘消去反应’、‘取代反应’。如此胸怀,非当年诸葛孔明不能及也。我亦将沿着您走的路,把自己的才智贡献给我们的民族,为中华民族的腾飞而不惜完全燃烧身上的葡萄糖、蛋白质。”张老师用自己的渊博的学识和崇高师德如此深深地影响着他的学生。
三、做人梯
“独木不成林,万紫千红才是春。”作为资深的老教师,张老师常说,自己的成就与同事们的共同努力是分不开的。他担任了二十多年的化学教研组长,始终把团结全组教师共同奋斗,积极培养新教师作为己任。对新教师,他总是将自己宝贵的教学经验及教学方法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他们,使他们较快地熟悉、适应省重点中学的教学。这里所说的新教师,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从外地外校调进来的。对这些老师,一方面,张老师谦虚地向他们学习,从他们身上了解不同的教学思想、教学风格,另一方面,张老师主动无私地将金中化学组求实精神及教学特点、风格介绍给他们,使他们能将原有的特点与本校实际很好地结合起来,发挥各自的积极性,取得最佳效果。另一个是刚从大学毕业分配的新教师。张老师通过座谈、互相听课等方式引导他们过好教学关。自恢复高考制度以来,直接接受张老师帮助过的中青年教师超过17人。其中,5人已先后被上级提拔为副校长和主任、副主任,成为学校领导和教学干部。在他的辅导和全组教师的集体帮助下,李丽丽、陈昌金、许艳玲、张焕辉等四位青年老师于1994、1996、1998、2000年分别获得汕头市第一、二、三、四届青年教师基本功竞赛化学科一等奖,喜捧“四连冠”,在汕头市引起轰动。2001年4月张焕辉老师又在“广东省2001年中学化学青年教师说课大赛”中荣获一等奖。正是在张老师这种无私的人梯精神的感召下,金中的化学组成为教研气氛最活跃,又最能充分发挥集体智慧和力量的优秀科组,在常规教学、高考、化学特长生培养、青年教师培养和青年干部培养等方面取得累累硕果。
- 3 -
历史上的金中,名师辈出,教育教学质量突出。党和国家卓越领导人陶铸同志视察金中时曾说:“金中就是金的。”金中120周年校庆的时候,原汕头市委书记许德立同志又重复了这个评价。如今,金中又涌现一批像张世幕老师这样的名师。张老师无愧于他的一系列荣誉:1994年被定为市管“优秀专家”,1997年被评为“汕头市名教师”,1998年又获广东省“特级教师”。张老师就是金的。
-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