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沈铁四校理想信念教育系列之孝亲敬师活动方案
沈铁四校理想信念教育系列之“孝亲敬师”活动方案
结合我校正在挖掘的理想信念“生活德育”内涵和养成教育,树立学生之间的榜样作用,我校将延续开展“孝亲敬师”主题教育月活动。为确保活动开展有序,扎实有效,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通过“孝亲敬师”、“感恩教育”,努力营造浓厚的“感恩”文化氛围,让学生们认识到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通过树立典型,促进学生积极参加到学校活动中来
二、活动口号:
孝亲敬师、寻找榜样、争做小天使
三、活动步骤:
(一)宣传动员阶段:2015年4月1-----7日
1、召开全体师生大会,学习宣传“孝亲敬师”主题教育月活动实施方案,宣读倡议书。
2、以“孝亲敬师、寻找榜样、争做小天使”为主题布置宣传栏、黑板报。
(二)全面实施阶段:2015年4月8-----25日
1、积极营造“榜样文化”,树立理想信念。
(1)充分利用学校的广播站,定时播放以“我身边的榜样”为主题的宣传资料,(2)开展“我身边的好人好事”主题班队会。
2、布置爱心家庭作业。(1)你的榜样是谁;
(2)给父母讲一个你心中榜样的故事;(3)说说你准备如何向你心中的榜样学习。(4)开展“榜样,你好”主题一封信活动。
3、和你的榜样交朋友。
(三)总结展示阶段:2015年4月26----30日
班级评选出“孝亲小模范”2名,在升旗仪式中班主任进行办法勋章,并在学校微笑墙中对“孝亲小模范”作专题宣传,号召全体学生向“孝亲小模范”们学习,懂得榜样的力量,树立理想目标。
第二篇:名人敬师孝亲故事
名人敬师孝亲故事
发布人:三(5)班/丹阳实小发布时间:2011/11/3点击/评论:2095/0内容来源:原
创
毛泽东向老师敬酒 1959年6月25日,毛泽东同志来到阔别32年的故乡韶山,他特意邀请自己在私塾读书时的教师毛禹珠一起用饭,席间热情为老师敬酒。毛禹珠不胜荣幸,感慨地说:“主席敬酒,岂敢岂敢!”毛主席却笑盈盈地回答:“敬老尊贤,应该应该!”
周恩来不忘师恩 1952年2月,南开大学老校长张伯岑突患脑血栓逝世,周总理参加了治丧委员会并送了花圈,挽联上写着:“张伯岑老师千古,学生周恩来敬挽。”张伯岑病故后,周恩来一直惦记着张家的生活,自然灾害时期,周恩来把自己的购物证给张伯岑夫人,还派人给张夫人送去500元,并嘱咐交际处对张夫人及其子女的生活要倍加关照。
朱德给老师让座 1959年,朱德同志在云南*学校礼堂看戏,开演前,一位年逾古稀的老人由服务员引了进来,朱德一眼便认出,那位老人是自己早年在云南陆军讲武堂学习时的教官叶成林,急忙起身向前,立正敬礼,礼毕又紧紧握住老人的双手将座位让给老人,待老人座定后,他自己才坐下。
彭总穿便服见教师 1957年8月1日,是中国人民*建军30周年纪念日,这一天,彭德怀元帅身穿便服,准备接见北京市部分中小学教师代表。工作人员提醒他说:“彭总,您是国防部长,应该着装才好。”彭总说:“今天是去见老师,学生见教师应该穿便服。”接见的时候,彭总穿着便服,频频向老师问好。
江泽民回母校看望老师 1990年9月13日上午,江主席乘车来到母校。在行政楼的走廊里,江主席快步走上前,握住严峻教授的手说:“严老师,您好!”在洋溢着欢声笑语的会议室里,江主席询问了老师们的身体状况、工作情况。钟光林教授住院期间,江主席还多次到医院看望。
鲁迅探望老师 鲁迅对寿镜吾老师一直很尊敬。他18岁到南京读书,每当放假回绍兴时,总要抽空去看望寿老先生,1902年至1909年,鲁迅出国留学。这8年间,鲁迅经常写信向寿老师汇报自己在异国的学习情况。1906年6月,鲁迅从日本回绍兴与朱安女士结婚,在绍兴只停留了短短的4天,但他仍专程探望了年逾花甲的寿老先生。
华罗庚成名不忘师恩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成名之后不止一次说过:“我能取得一些成就,全靠我的教师栽培。1949年,华罗庚从国外回来,马上赶回故乡江苏金坛县,看望发现他数学才能的第一个“伯乐”,王维克老师。他在金坛作数学报告时,特地把王老师请上主席台就座,进会场时让老师走在前面,就座时只肯坐在老师的下首。
李宗仁尊师若父 李宗仁幼年的教师曾其新,驼背弯腰,人们戏称“曾背锅”。别看其形陋貌丑,李宗仁先生却敬若父辈。因曾年老无依,长期随军,由李宗仁出钱奉养。李宗仁还在司令部驻地附近修建房屋,给老师静居。并派一名副官专门侍奉,李每天还要亲去问安。李宗仁的另一名姓朱的老师,也长期随李宗仁起居。李对其照顾无微不至。老河口的老百姓都说,在李将军身上,真正体现了“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师生之爱,得恩不忘报,实乃大丈夫。
冯玉祥买肉孝父冯玉祥将军不仅是个著名的爱国将领,还是个远近闻名的孝子。
旧社会当兵是个苦差事,当兵的经常发不上军饷,逢五排十还要打靶。每到打靶的日子,父亲念其年幼身弱,总想方设法给儿子凑几个小钱,让他买个烧饼充饥。可懂事的小玉祥看到家里日子艰难,父亲又伤了腿,正需补补身子。但如果不要这钱,父亲会生气。于是他就把父亲给的钱一个不花,攒了起来,过些天再把自己平时省下的一点饷钱凑在一起,到肉店买了二斤猪肉,请假回家给父亲烧了锅焖猪肉。父亲见后顿时生疑,便质问这肉的来历。冯玉祥深知父亲的严厉,只好如实道来。听后老父亲一把拉过懂事的孩子,一句话也说不出,眼泪扑籁籁地掉了下来。
第三篇:实施“小公民道德建设”中队活动方案——系列之四“孝亲敬长”
活动宗旨:塑造儿童就是塑造未来,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小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提高儿童的综合素质,增强儿童的社会责任感,培养儿童良好的行为习惯,同时展示新一代“小公民”健康成长的风貌,今年寒假根据中央宣传部、全国妇联等六部委发出的“关于实施中国‘小公民’道德建设计划”的通知精神,结合本中队实际,开展“小公民”道德建设系
列活动,宣传正确的现代儿童观和人才观,倡导社会、学校、家庭共同重视儿童的道德培养,从小抓起,从小处着眼,形成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活动内容:孝亲敬长
活动引子:社会上曾经流传过一种说法:“只有父母记得住孩子的生日,孩子却记不住父母的生日。”也时常会听家长这样的抱怨:“天冷了,我好心让孩子多穿一件衣服,可他呢,还嫌我烦。”“你要多读读书。”孩子却说:“老师没布置这项作业,我不读……”有的家长甚至反映孩子不再把疼爱当一回事。每每听见家长们无奈的口吻中流露出来的伤感,我都暗自思忖:毕竟是孩子啊,还不知道亲情的可贵。试想:一个不爱父母的人,又怎会爱他人、爱家乡、爱祖国呢?于是一个“孝亲敬长”的活动计划在我脑海中酿成了。
活动目的:
1、体会家庭的亲情,感受父母对自己的疼爱和父母的养育之恩。
2、锻炼社会实践能力,培养责任和奉献意识,激发学生为共创和睦幸福的家庭而尽义务的情感。
活动安排及时间:
1、一本好书(寒假)
2、背一组诗或格言(寒假)
3、进行一次社会调查(寒假)
4、建立一个阵地(开学初)
5、一次集中汇报(开学初)
具体情况分析:
▲读一本好书
通过读书,使学生了解古往今来、古今中外历史上孝亲敬长的事例,在增长知识的过程中,知道“孝亲敬长”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背一组诗或格言
此环节的设计,可以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孝亲敬长”的道理,有利于学生在现实生活中遇到实际问题会更好的解决,以理服人,也培养了学生的人文素养。
▲进行一次社会调查
通过社会调查,使学生真正走出课堂,走入社会,走进自然,有的放矢,摆脱了书本上单调的理论文字的教育,锻炼了他们的社会实践能力,培养责任感和奉献意识,进一步理解“孝亲敬长”的深刻内涵——孝敬父母必须体现在行动上,一个哪怕是微不足道的行动,也比那些美丽动听的夸夸其谈强百倍。
▲建立一个阵地
综合实践的基地就是社会这个大课堂,此环节可以使学生走出校园,走出家庭,真正服务于大众,服务于社会,让他们知道“孝亲敬长”不仅仅是自己的亲人,社会上还有许多孤苦伶仃的老人也需要我们去帮助,去照顾,从而由“家庭小帮手”转变为“社会小帮手”。
▲一次集中汇报
常抓常管常督促才能有成效,尤其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还没有形成。活动开始,他们可能是出于好奇、新鲜而很投入,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新鲜感的淡薄,可能就会使活动中途夭折,所以必须有总结,有评价,给他们注入新的活力,这就有必要进行一次集中汇报。
附:综合实践汇报课《孝亲敬长》方案
活动准备:一组成长照片;各小组为汇报课准备一个小节目
活动过程:
一、照片展示,激发感情
1、导入:同学们,在我们面前有一组照片,这一组照片记录了我们的成长历程,从咿呀学语、蹒跚学步,到成为一名小学生、一名光荣的少先队员,每个人的成长都离不开父母的抚育与培养。同学们,大家说说,在你的日常生活中你的父母是怎样关心、爱护你的吗?(学生通过照片,回忆自己成长历程中父母所做的点点滴滴,体会父母无微不至的关怀,激发学生的情感。)
2、生说(3-5人),师评(你的爸爸、妈妈真关心你;你的父母亲真伟大;以后可别再让他们着急了)
3、师总结:听了同学们刚才的介绍,老师很感动。其实在生活中,父母给予我们的爱岂止这么多呀!当我们享受生命的快乐时,父母陪着我们高兴;当我们遭受磨难时,父母宁愿一切的痛苦由他们承受,无怨无悔……这是世界上一种多么崇高、多么伟大的爱啊!乌鸦尚知反哺,何况我们人呢?为了让我们成为新一代的合格小公民,真正做一个孝顺父母、关心亲人、热爱劳动的家庭小帮手,我们中队在寒假中开展了“孝亲敬长”的专题活动,还记得我们的活动安排吗?(让学生回忆)
生齐说:①读一本好书②背一组诗或格言③进行一项社会调查④建立一个阵地⑤一项集中汇报(这一环节可以使看汇报的人了解我们的活动过程)
二、活动汇报
(一)师:今天我们就当着各位领导和来宾的面,请大家汇报一下这次活动的经过和感受。由于时间关系,我建议你们各组
选其中的一项内容汇报一下,各组组长先商量一下你们汇报的内容,好吗?
(小组长的商量,能使汇报过程有序,并且能让他们有机会表演各组准备的小节目,使汇报过程更为鲜活,不呆板。)
①各组组长商量后汇报老师;②各小组准备。
(二)各小组汇报
1、第一小组:我们汇报的内容是读书情况及心得。
①在这次活动中,我们
小组的每位成员都做到了读一本书,分别有《……》《……》……
②组员代表谈心得
③表演节目
④师点评:一本好书真的使人受益匪浅,我相信:多读书、读好书,一定会使我们同学的思想上升到一个更高的台阶。
2、第二小组:背一组诗或格言
①组长汇报:在这一次活动中,我们小组收集了一系列的诗及格言,可以说现在小组每个成员张口就来。
②学生抽背。
③表演节目。
④师点评:第二小组的队员在这次活动中真的是有所收获,你们的爸爸妈妈看到你们今天的表现也一定会说:“我们的孩子长大了。”
3、第三小组:调查情况汇报
①组长汇报:在这次活动中,我们小组的每个成员对身边的人和事都进行了调查分析,认真完成了调查任务,现在就我们调查到的事例讲给同学们听听,请同学们发表自己的看法。
②组员谈正面、反面的事例,学生共同发表议论。
③表演节目。
④师评:看来,第三小组的同学真的是去认真调查的。同学们,对照事例看看你会不会像其中的某个人物,如果像,那可要注意了!
4、第四小组:总结这一次活动,表决心。
①组长汇报:在这次活动中,我们小组的每个成员都根据活动的安排,认真完成各项任务。在活动中,我们看到了、听到了许多感人的事迹,但同时,也发现了许多令人思索的问题:不少父母反映现在的孩子亲情的可贵,不把父母的疼爱当回事,有的孩子还和爸爸妈妈顶嘴,所以我们第四小队要一起表表我们的决心。
②组员表决心。
③表演节目。
④师评:听了你们表的决心,看了你们的节目,你们的父母一定会感到欣慰,为你们而骄傲的!
三、教师总结
师:同学们,看了你们的活动汇报,老师很高兴。你们在实践中增长了见识,培养了能力,得到了锻炼,体验了成长。同学们,让我们从身边的事做起,从自我做起,从举手投足的细微处做起,努力提高自身的修养,做一个新世纪讲文明、有责任感的社会主义合格小公民!
第四篇:孝老敬亲方案
开展“孝亲敬老”活动方案
为了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从小培养青少年知孝义、明孝道、聚孝心、铸孝魂、践孝行的优良品德,根据上级文件精神,经校委会研究决定在我校开展学唱《孝亲敬老歌》活动,具体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切实加强对学唱《孝亲敬老歌》活动的组织领导,结合感恩教育把学唱《孝亲敬老歌》活动作为对我校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有效途径,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作为加强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的基本内容,激励小学生个个争当孝敬父母的好儿女、关爱老人的好同学。
二、实施办法:
1、加强组织领导,确保学唱活动取得实效.此项工作主要由邢素整老师负责,利用每周一、三、五上午的最后一节课,把各年级的学生都集中到一年级教室一起学习。
2、充分认识在小学生中开展学唱《孝亲敬老歌》活动的重要意义
孝亲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是人伦道德的基石。要通过学唱《孝亲敬老歌》活动,在小学生的心灵中播下孝亲敬老的种子,使他们懂得孝敬父母、尊重老人是做人的基本准则,从小养成尊老敬老的良好道德品质,这对于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推进素质教育实施,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构建和谐家庭、和谐社会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阶段划分及要求:
(一)、阶段划分 1、9月中下旬:动员及学唱阶段。学唱工作具体由邢素整老师负责,先从各班抽调1-2名学生先培训教唱员,再由班主任组织,利用课余时间由教唱员教唱。2、10月中旬:学校进行演唱比赛。并上报相关材料,同时存档。
3、普及阶段:在全校结合感恩教育普及“学唱”活动。(二)、具体要求:
1、各班将《孝系敬老歌》列入音乐课教学内容,将歌词张贴在教室内。以利于学生学唱。
2、要充分发挥教职员工、文艺骨干的作用,带动全体学生学唱。
3、要将学唱《孝亲敬老歌》活动与开展敬老助老献爱心活动结合起来,组织小学生利用学雷锋活动月、“清明节”、“五四”青年节、“六一”儿童节、“老人节”等节日,开展各种形式的敬老助老献爱心活动。
4、学校要加强对学唱活动的督促检查,检查学唱活动落实情况,及时发现、总结和宣传学唱活动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确保学唱活动取得实效。
第五篇:寇家河中学孝老敬亲活动方案
寇家河中学学生“孝亲敬老”
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让学生了解父母长辈为自己所付出的艰辛,懂得感激和报答父母长辈的养育之恩是自己的职责,结合日常生活,为长辈做力所能及的事。培养孝敬长辈的感情,进而扩大到爱老师、爱学校、爱社会、爱祖国,进一步树立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二、活动目标
1.知恩:让学生了解父母长辈的养育之恩,拥有感恩的心,对有恩于己的人心存感激。
2.报恩:让学生学会报恩,增强报答有恩自己的人的意识,做一个知恩图报的人。
三、活动时间:
2017年9月26日—10月14日
四、活动步骤: 第一阶段:开悟知恩
让孩子学会感恩,首先必须要让学生学会感动,学会为父母长辈的关心而感动,对父母长辈的帮助时时怀有感恩之心。
1.9月26日利用国旗下对全校学生发出倡议,进行感恩父母长辈的专题教育,教育学生体会父母长辈的辛苦与劳累,从而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
2.开展“算算亲情账,感知长辈恩”活动
①了解母亲怀孕及生产时的痛苦情形,知道自己的生日即为“父忧母难日”。
②听父母长辈讲述自己的成长过程,记录下父母长辈关爱自己的感人事例,体会他们为自己所付出的心血。
③了解父母长辈的工作情况,体会父母为家庭、为抚育自己所历经的辛苦。
④将自己的学费、书杂费、生活费、交通费、零花钱等支出加起来,算出家长为自己的投资。
3.9月28日下午班会课,初
一、初三年级利用班会课进行教育宣传,组织观看二十四孝故事,结合精选学生记录的亲情故事,进行交流畅谈;初二年级召开一次“孝亲敬老”或“感恩祖国,立志成才”的主题班会,通过班会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初二年级班会课将组织评比。
第二阶段:觉悟感恩
以实践体验活动为载体,完成亲情家庭作业,为学生创造表达感恩的机会,让学生表达自己的感恩之情。
1.组织学生志愿者慰问社区孤老,了解他们的生活情况,给他们送去关心和温暖。帮助老人们打扫卫生、修剪指甲、读报、表演节目、赠送小礼物等。2.背诵并力行弟子规,每周背诵一段,10月14日前背出第一、二段:入则孝,出则悌。3.完成亲情作业
①为父母泡一杯茶,送一句温馨的祝福;向长辈深鞠一躬,说一句“感恩的话”;
②给父母长辈捶捶背、打一盆水,洗一次脚;
③记住父母(爷爷奶奶)的生日,了解他们的成长经历;
④给父母(爷爷奶奶)写一封主题为“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你们辛苦了”
的家信;
⑤亲手制作一张感恩卡,送给家里的长辈;
⑥每天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打扫卫生、叠被、洗碗、洗衣物。第三阶段:感悟报恩
1.每位同学写一则“感恩”日记,记录“孝亲敬老”活动的实际过程和感受,也可写自己所要感谢的人。每班不少于5篇在10月14前日投稿到德育办评比。
2.向家长作“知恩报恩”承诺:
①背出弟子规,努力践行弟子规。敬听父母长辈教诲,不顶撞长辈,不做让长辈担心的事;尊敬师长,友爱同学,文明有礼,努力学习,报效祖国。
②将每个双休日、节假日等定为“孝敬日”,与长辈沟通交流,汇报自己的学习思想情况,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活。
③每逢父亲节、母亲节、父母(爷爷奶奶)生日、自己生日,给长辈赠送一份小礼物。
寇家河中学 2017.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