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地球的第三声叹息 教学案
第三声叹息 教学案
教学目标:
1、了解水污染状况。
2、节约水资源,防治水污染。重
点:目标1 难
点:目标2 教学过程:
一、预习自学
1、导入
我身上的水资源原先是多么丰富啊!有烟波浩渺的海洋,奔流不息的江河,碧波荡漾的湖泊,涓涓流淌的小溪。可如今,大江断流,水质污染,人畜饮用水短缺,干旱频繁发生,水生生物大量死亡······
2、自学提纲
(1)、结合身边的情况,地球上的水出现了什么问题?
(2)、水资源缺乏的原因是什么?
(3)、如何解决水资源缺乏问题?
(4)、水污染的原因有哪些?我们自己生活的地区有哪些种类的水污染?原因何在?
(5)、防治水污染的措施有哪些?
二、小组合作
作为当代中学生,我们应该为保护水资源做点什么,我们怎样做才能保护水环境呢?
三、交流展示
学生分别展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师评、生评、互评。
四、反馈提高
地球的叹息远不止这三个方面,请为地球想一想:
1、面对垃圾污染和噪音污染,地球会发出怎样的叹息?
2、地球还会有什么叹息 ?为什么?该如何解决呢?
3、课外观察与思考;
怎样防止出现“破窗户效应”。
板书设计
水体污染的原因
污水处理措施
第三声叹息
其它污染
防止出现“破窗户效应”
第二篇:地球的第二声叹息 教学案
第二声叹息 教学案
教学目标:
1、了解空气污染状况。
2、从实际做起保护大气层。重
点:目标1 难
点:目标2 教学过程:
一、预习自学
1、导入
我头发的脱落已经让我痛苦不堪,祸不单行的是,环绕在我身体周围的大气层也遭到了严重的污染。我每天都要吸入大量的有毒气体,我快喘不过气了。
2、自学提纲
(1)、地球第二声叹息的原因是什么?
(2)、你知道空气污染给人类带来了什么危害
吗?人类为什么还要污染空气呢?
(3)、你还知道哪些降低空气污染的措施?
(4)、在一些农村地区,农民有焚烧秸杆的习惯,你认为这种习惯好吗?如果要改变这种习惯,你能想出什么绝招吗?农村生活中还有哪些不利于环境保护的生活习惯?该如何改进?
二、小组合作
教材P101小讨论,你赞同哪种观点?说说你的理由。
三、交流展示
学生分别展示,师评、生评、互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四、反馈提高
我们青少年在防治大气污染中应该做些什么?
板书设计
地球叹息的原因
空气污染的危害 第二声叹息
防治环境污染的措施
帮助农村解决生活污染
第三篇:地球的第一声叹息
地球的叹息
9.1课题:第一声叹息
教学目标:
了解地球第一声叹息的原因 教学重点:
怎样保护地球上的植被 教学难点:
怎样保护地球上的植被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请学生观看幻灯片,通过两在组不同图片的对比,引出地球为何叹息。
讲授新课:第一声叹息
请学生表演:
地球就诊记
人物:地球先生(1人),医生(2人)
护士小姐(1人)道具:制作分别象征地球、护士、医生身份的装饰,制作分别标有“眼科”“皮肤科”字样的牌子;眼镜一副:放大镜一个;两把椅子;一张桌子。剧情:略
一、地球叹息的原因,各抒己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头发的哭泣,我的叹息,很多人都听不到,我只能给人类发一封电子邮件了提醒他们认识到我头发脱落的原因与后果,你能帮我拟份草稿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活动:全班同学分为两组,一组帮地球发邮件给人类,另一组在收阅邮件后,代表人类给地球回信,讲讲人类的感受和补救的办法。课后小结:学生小结 板书:
第一声叹息
一、森林植被遭到破坏
二、保护森林和植被
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这节课主要告诉学生地球叹息什么?地球的头发是什么?有什么作用?掉了头发后会出现什么后果?以次引导学生爱护环境,保护地球上的植被。还好内容刚好讲完,只是,让学生回答问题时浪费的时间多了点,没有给学生拓展知识。
第四篇:地球的叹息教案
地球的叹息
——关注身边的水
一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了解我国的水资源现状,知道我国目前的水污染状况、原因,知道地球叹息的原因,掌握应对水污染的策略。
(二)能力目标:能够通过调查了解的方法概括我国的水资源现状,能够分析造成水污染的原因并找到应对之策。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热爱自然,关心自然,珍惜资源,保护环境,树立保护资源和环境的责任意识。
二 教学重点:能够分析造成水污染的原因并找到应对之策,树立保护资源和环境的责任意识。
三 教学难点:能够分析造成水污染的原因并找到应对之策。四 教学方法:引导法、讨论法 五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 六 课时安排:1课时 七 教学过程:
(一)导入:2010年的洪涝灾害。通过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水,激发学生对于我国水资源现状的兴趣。(板书:地球的叹息——关注身边的水)活动一:调查了解(板书:
一、中国水资源现状)请结合你所搜集的资料,概括总结我国当前水资源的特点。学生准备自己手中的材料,讨论整理,概括结论。
小结:
1、水资源短缺。表现为总量大人均少,分布不均衡,旱涝频繁。
2、水污染严重。
(三)活动二:分组讨论(板书:
二、分析水污染的原因)造成水体污染的原因都有哪些?
图片展示之后,学生分组讨论,派代表整理发言。
小结:
1、工业废水
2、农业化学污染
3、生活水污染
4、石油对水体的污染
(四)活动三:出谋划策(板书:
三、我们的应对之策)针对所分析的原因探讨解决水体污染的对策。根据学生的讨论回答,引导并总结。
工业废水:提高企业的污水处理能力,净化之后再排放。对策一:设立污水处理厂
生活污水:提倡使用无磷洗涤剂;培养良好的用水习惯,尽量将生活中的水再利用。对策二:生活用水再利用
农业化学污染:减少使用或研发新型农药、化肥。
石油对水体的污染:提高石油工业的工艺水平,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对策三:提高防治污染的科技水平
石油泄漏事故:加强对石油设备的安全检查,防患于未然。对策四:增强对水资源保护的法律意识《环境保护法》、《水污染防治法》
小结:
1、设立污水处理厂,提高防治污染的科技水平
2、生活用水再利用,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3、加大对水污染防治的投入力度
4、充分运用法律和教育手段保护资源和环境
再请学生根据引导的过程分析思考应对之策的启示:(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角度进行引导分析)
1、国家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加大执法监管力度。
2、企业提高对水资源保护的意识,科学合理用水。
3、中学生树立保护水资源的责任意识,拒绝污染水资源的行为。
(五)活动四:延伸思考(板书:
四、对地球叹息的延伸思考)设计三个问题,把本课的知识扩展到课堂之外,并向学生介绍分析环境问题的方法。
1、除了关于植被、大气和水的叹息外,地球有没有其他的叹息?请学生认真思考自己身边的其他环境问题,并讨论回答。
三声叹息之外:全球气候变暖;土地荒漠化,沙尘暴;垃圾污染;噪声污染;极端恶劣天气 „„
2、地球在为谁而叹?引导学生思考课堂中所涉及到的例子,揭示每一种污染背后都有人类不合理的生产生活方式。
我们素来称地球为“母亲”,一面接受她的恩赐,一面却对她掠夺和破坏,而且越来越肆无忌惮!地球之叹则为人类而叹!
3、地球叹息的根本原因?揭示地球叹息的根本原因,指出环境问题的根本原因是人类对资源不合理的开发和对环境的破坏。
人类的对资源的掠夺,对环境的破坏,导致环境问题恶化,已经开始制约人类社会的发展。
通过三个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我们该怎么做,讲述身边正在用行动保护环境的人的例子,用实际的行动爱护地球。
滇池卫士——张正祥:生命只有一次,滇池只有一个,他把生命和滇池紧紧地绑在了一起。因为有这样的人,人类的风骨得以传承挺立!感动中国的张正祥未必感动的了云南,滇池的环境问题像一朵乌云压在当地人民的头顶,越来越低,挥之不去。一个人的力量毕竟有限,环境问题需要全社会行动起来,共同努力。
我们的行动:让母亲不再叹息(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怎样用行动去保护环境)
1、树立保护环境的责任意识。
2、宣传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3、从身边的点滴小事做起,用行动保护环境。
(六)学习方法小结:
今天我们通过调查分析水资源的现状,发现了我国严重水污染问题,大家一起讨论分析了造成水污染的原因,并找到了应对之策,而且从中受到启示,要用实际行动保护环境、爱护地球。
那么我们来用这个方法再分析一下三声叹息之外的环境问题,留做作业来检查一下大家的学习成果。
(七)课后练习:
通过对地球三声叹息的学习,自己思考设计一个解决其他叹息的行动计划,提高对保护环境的认识。八 板书设计:
地球的叹息 ——关注身边的水
一 中国水资源现状 二 分析水污染的原因 三 我们的应对之策 四 对地球叹息的延伸思考 九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理论性和系统性比较强,需要非常清晰的逻辑思路,来引导学生学习一种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思考问题的方法。通过对水污染问题的讨论分析,教给了学生一定的技巧,学生关于水资源的保护,环境保护的相关知识有了系统的了解。但也存在不足:课堂中材料的选择离学生的实际生活比较远,过于抽象。在处理解决水资源污染和用实际行动保护环境部分冲突,显得不够简练。对学生行为的界定过于宽泛不够具体感性的成份不多,要注重理性知识和感性态度的平衡。
2010-9-12
第五篇:《声现象》复习教学案
第一章《声现象》复习教学案
一、复习提醒:
1、通过实验探究,认识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传播;声速;声波的反射;回声
2、乐音的三要素:音调;响度;音色
3、噪声的危害和控制:噪声的来源;噪声的危害;噪声的防治
4、声的利用:超声波;次声波;超声波在生产、生活、科学技术中的一些应用
二、知识回顾:
1、声音是由于物体而产生的,停止发声也就停止。
2、声音是一种机械波,我们把它叫做,能够传播声音的物质称为介质,声音可以在、和中传播,但不能在中传播;我们通常听到的声音是通过
______传播的。声音能使物体振动,能粉碎体内小石,这些都表明声具有,声音传递信息。(能或不能)
3、乐音的三个特性分别是响度、和.女同学的声音较尖细,是指她声音的较高.
4、音调是指声音的,音调的高低决定于声源振动的,声源振动的越大,声音的音调越高。
5、声音振动的快慢常用每秒振动的次数——频率表示。频率的单位为,例如:某音叉每分钟振动3000次,其频率为
Hz。
6、是指声音的强弱,指声源振动的幅度;振幅越大声音的越大。
7、人们听到的声音的大小不仅跟振幅有关还与有关。
8、音调高的声音其响度不一定大,同理响度大的声音音调也不一定高。即使在音调和响度相同的情况下,我们也能分辨出不同发声体发出的声音靠的是。
9、声音在15℃空气中传播速度是,声音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其中在_______中最快,在液体中次之,在中最慢。在一个充满水的长自来水管的一端敲击一下,在另一端可以听到次声音,第一次是在传播的,最后一次是在传播的。
10、当代社会的四大污染是指固体废物污染、水污染、大气污染和。
11、从物理学角度看:乐音是指物体而产生的声音,其波形是有规律的;噪声是指无规则振动而产生的声音,波形是的。从环保角度看,凡是影响人们正常学习、工作和休息的声音或人们在某些场合“不需要的声音”都属于。
12、人们用分贝为单位来表示声音的强弱。人耳刚刚能听到的声音为。不同级别的声音对人们的影响不同。为了保证人的正常睡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50dB;为了保证工作和学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70dB;为了保证听力不受损伤,应控制噪声不超过。
13、减弱噪声的途径有(1)控制燥声(改变/减少/停止声源振动)(2)阻断燥声(隔声/吸声/消声)(3)在减弱噪声(戴护耳器/如耳罩/耳塞/头盔等),其中最有效的是在控制。各种材料的隔声性能是不同的,除隔声材料外,物理学还利用“以声消声”的方法来控制噪声,这种技术叫“有源消声技术”。以声消声是利用两个声波的疏部和密部相互抵消进行的。
14、人耳能听到声波的频率范围在20Hz至20000Hz之间,把它叫做可听声。超声波是指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波;次声波是指频率
20Hz的声波。超声波具有、、等特点。超声波已广泛运用于探伤、定位、测距、测速、清洗、焊接、碎石、造影等方面。次声波具有可以传得很远、很容易绕过障碍物且无孔不入等特点。科学家目前正在研究、监测和控制次声波,以便有效地避免它的危害,并将它作为预报的手段。
15、超声波测速根据效应;听到回声的条件是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以上,教室内教师讲课时听到回声和原声,区分回声和原声,回声加强原声。(能/不能)
三、典型例题: 【例题1】左图是探究声现象时常用的装置.
(1)图中所示的实验现象说明
(2)乒乓球在实验中起什么作用?(3)加大力度敲音叉,根据发生的现象,你又可得出结论:。【例题2】关于声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我们能区分出小提琴和二胡的声音,是因为它们发出声音的音调不同
B.我们无法听到蝴蝶飞过的声音,是因为它发出声音的响度太小
C.敲锣时用力越大,它发出声音的响度越大
D.歌唱演员引吭高歌,其中的“高”是指音调高 【例题3】如图所示,8个相同的水瓶中灌入不同高度的水,敲击它们,可以发出“1、2、3、4、5、6、7、”的声音来。这些声音产生的原因和决定音调的因素分别是()
A.瓶和水振动,水的高度
B.瓶和水振动,瓶内空气柱的高度 C.瓶内空气振动,水的高度
D.瓶内空气振动,瓶内空气柱的高度
【例题4】已知空气可以传播声音,请设计一个简易实验,证明固体也能够传播声音。请写出实验所需要的器材、实验步骤以及实验分析与结论。要求设计的实验具有可行性,要符合安全原则。(1)实验器材:
(2)实验步骤:
(3)实验分析与结论:
【例题5】如图所示,是声音输入到示波器上时显示振幅与时间关系的波形.其中声音音调相同的是图和图,响度相同的是图和图.
*【例题6】如图所示,一次偶然的机会,靠近正在发声的喇叭旁边的玻璃杯破碎了.请你猜想玻璃杯的破碎跟哪些因素有关? 第一章《声现象》巩固练习
1.如图1所示,城市高架道路的部分路段,两侧设有3m左右高的透明板墙,安装这些板墙的目的是
()A.保护车辆行驶安全
B.减小车辆噪声污染
C.增加高架道路美观
D.阻止车辆废气外泄图1 2 .雷雨交加的夜里,林雨同学看到闪电后约 5s 听到雷声,林雨距雷电产生的地方大约__________ m.(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约为 340 m /s)3.(l)小明学了“电磁波”和“声波”这两部分内容后做了如下的知识归纳表,表中
和的说法是错的.(填写表中序号)波的种类 电磁波 声波
传播速度
①真空中所有电磁波的传播速 度都是 3 ×108m/s ②声波在固、液、气三态中的传播速度 相同
传播介质
③电磁波的传播一定要有介质 ④声波传播一定要有介质
应用事例
⑤用于无线电通讯 ③超声波用于清洁物品
(2)车门车窗己关闭的汽车内的乘客几乎听不到外面的声音,这是从
途径减 少噪声;广州市区内禁鸣喇叭是从
途径减少噪声。
4、如图是目前倡导使用的新型建筑材料----空心水泥砖,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做成空心,可以减少水泥与砂石用量,节约资源 B、空心砖做成的房子冬暖夏凉,可以保温 C、空心砖可以减小噪声污染
D、空心砖承受压力小,不适宜用于高层建筑
5.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B.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
C.声音速度比光速快
D.声音在各种介质中的速度一样快
6.声音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请你按下列要求各举一实例:利用声音来传递信息的有
;利用声音来传递能量的有
.7.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相同
B、人说话是靠舌头振动发声的
C、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人耳就能听到声音
D、一切发声物体都在振动
8.控制噪声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下面关于控制噪声的措施的说法,正确的是()
A、摩托车的消声器是防止噪声进入耳朵
B、城市道路旁的隔声板是防止噪声产生
C、道路旁植树是阻断噪声的传播
D、工厂用的防声耳罩是防止噪声的产生
9.下列是小明同学观察到人们在生活中的一些行为和措施,其中属于防止噪声污染的是()A.小明的邻居在晚上听音乐时,将音响的音量开得很大 B.某清洁工人为了减少垃圾的运送量,将垃圾就地焚烧 C.某货车司机为了超车,不断地按喇叭
D.在高考、中考复习和考试期间,居民区附近的建筑工地晚间停止施工
10.唐诗《枫桥夜泊》中的诗句“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中的钟声是因为钟受到僧人的撞击产生发出的,客船上的人能辨别出传来的是“钟声”,他是根据声音的来判定的。
11、近年来,我市城市建设和发展越来越注重以人为本。如主城区汽车禁鸣、主干道路面刷黑、王家墩机场搬迁、轻轨两旁安装隔声板等。这些措施的共同点是()A.减少大气污染
B.降低噪声污染
C.缓解“热岛效应”
D.绿化居住环境 12.日常生活中我们常说声音“震耳欲聋”,这是指它的______ ____很大;我们能够辨别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是由于它们的________不同. 13.通过学习“声”,你认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声音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最大,在水中传播的速度最小 B.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够听到声音
C.我们能区别不同人说话的声音,是因为他们的音色不同 D.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与空气的温度高低无关
14.控制噪声是城市环保的主要项目之一,下列措施中不能减弱噪声的是()A.机动车辆在市内严禁鸣笛
B.在城市街道两旁种草植树 C.汽车排气管上安装消声器
D.控制汽车尾气的排放指标 15.关于“声速”,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回声的传播速度小于原声的传播速度
B.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最大
C.物体振动得越快,声音的传播速度越大
D.声音的传播速度与物体振动的幅度无关
16、新年联欢会上,小王在演出前调节二胡弦的松紧程度,他是在调[
]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振幅
17、花匠在挑选花盆时,常常将新花盆拎起后轻轻敲击它,根据敲击声来判断花盆是否有裂缝,他是主要根据声音三个特征的()A.响度。
B.音调。C.音色。D.三个特征全都有。
18、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响鼓也要重锤敲”,说明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且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B “震耳欲聋”说明声音的音调高
C “闻其声知其人”,说明可以根据音色来判断说话者 D “隔墙有耳”,说明固体能传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