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的死海第二课时教案

时间:2019-05-15 05:17:2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神秘的死海第二课时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神秘的死海第二课时教案》。

第一篇:神秘的死海第二课时教案

31、神秘的死海

教学目标:

1、读课文,体会数字在表达上的作用。

2、利用课内外资料,了解课文介绍的死海的神奇现象及其产生原因,产生对死海进行探索的兴趣。教学重点:

利用课内外资料,了解课文介绍的死海的神奇现象及其产生原因,产生对死海进行探索的兴趣。教学难点:

读课文,体会数字在表达上的作用。教学准备:

课件、课外资料、小实验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感受到了死海的神秘。死海神秘现象之一是水生植物和鱼很难生存,号称“死海”。这节课,我们继续走进去揭开死海那神秘的面纱,共同探索死海的奥秘。

二.细读课文,理解课文主要内容

1、回忆:如何填写表格?

先读懂文章内容,然后找出描写神秘现象及原因的句子,最后提炼出重点的词句填写表格。

2、默读课文,填写表格。

3、集体交流

修改纠正。(不全面、不精炼的语句)

4、看板书概括死海神奇有哪些的现象。

5、作者是怎样把这些神奇的现象描写具体的。(同桌的同学相互交流一下)学生汇报:要求汇报时一位说神奇的现象,一位同学说原因 现象之二:因为海水含盐量高,所以人漂浮在海面上。

(1)指名读读这段文子,想一想你们知道了什么?

出示文字:任何人掉入死海,都会被海水的浮力托住,这是因为死海中水的比重是1.17-1.227,而人体的比重只有1.02-1.097,水的比重超过了人的比重,所以人就不会沉下去。

死海中水的比重是(1.17-1.227),人的比重是(1.02-1.097),(海水里含盐量高,死海中水的比重大大超过了人的比重,所以人漂浮在海面上,不会游泳的人也不会掉下去)师:你们知道在常态下 谁的比重是多少吗?

常态下水的比重是1,结合这组数字你又知道了什么?

(2)师:作者是用了什么说明方法让我们知道因为死海中含盐量高,人可以漂浮在海面上的?

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它好处是什么?描写的具体,具说服力,更具科学性。

(3)结合课外资料

师:正因为死海如此神奇,所以吸引了无数游客来到这里,他们留下了一幅幅不可思议的照片,不可思议是什么意思?

我们来看看这些照片(赏图片)小实验:鸡蛋浮起来了。

师: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小实验。

道具:两杯水、两个鸡蛋。一瓶是普通的自来水,我把一个鸡蛋放在瓶子中,猜一猜会有什么情况发生。另外一瓶水老师放了一些神秘的东西(就是我们生活中吃的食盐。)猜一猜如果我把这个鸡蛋放进去会怎么样呢?什么原因?(想象: 体验感知,感受神奇、有趣)师:是呀!这真是太难以置信了。

(4)现在我们就置身于这神秘的死海中,你会做什么?(随机采访:这位游客你在干什么?)小结: 是呀!头上是蓝天、白云,身下是碧波荡漾海水,我们在这里,尽情的玩耍,快乐的嬉戏,是多么惬意的一件事情呀!带着你的感受,读第四自然段。从你们读中体会神奇 指名读

(5)师:是不是不会游泳的人可以随心所欲的游泳呢?

课外资料说明(师:告诉了我们在死海游泳的注意事项)

神奇的现象之三:因为海水不但含盐量高,而且富含矿物质,所以可以治疗关节炎等慢性病

资料补充(那些患有慢性疾病的人士就可以到死海去休假疗养,那里真是一个好地方)

神奇现象之四:美容

(黑泥含有丰富的矿物质)用泥作为美容产品,与生活中有什么不同?(赏图片)看看她们是如何用黑泥美容?

(将疗养者浑身上下涂满黑泥,只露出两只眼睛和嘴唇。)这样看是不美,可洗过之后皮肤一定是白皙有弹性,你们说是不是神奇? 资料补充

6、练习说话

师:死海是这么的神奇,我多想从那里带一些海水和海泥,送给我的亲朋好友,希望他们能够健康美丽呀!你想吗? 出示幻灯片:

我要从死海带回那里的海水/海泥,送给(), 希望他/她可以()。

7、师:看表格内容,除了第一项之外,其余三项都是从哪个角度来写的?(旅游者 请你读读第三自然段,看看与4-6自然段的关系)

是总起段,4-6是具体讲述。

8、海水能治病,海泥能美容,海里真的没有生物吗?(嗜盐细菌和藻类)动手查字典“嗜”的意思,(喜欢)资料补充

师:这么咸的海水中,还有微生物快乐的生存着,真是太神奇了。

三、小结:文章开头从2000年前的古老传奇故事讲起,为神秘的死海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大自然赋予了它的那股神秘的力量,吸引着无数的旅游者来到这里,尽情的享受着自由漂浮、治病疗养以及健身美容的乐趣。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比如众多的矿物质来自何处?等这些死海之谜,正等待着那些热爱科学的人们去探索其中的奥秘。

四、拓展阅读 课外延伸

死海是大自然送给我们的礼物,在我国浩瀚的柴达木盆地的腹地,也有一个死海。同学们课前已经阅读了《语文读本》中的《中国的死海──察尔汗盐湖》,请你们打开书134快速浏览一下课文内容比较一下两个死海有什么不同?

察尔汗盐湖重点描写的是那令人倾倒的,仙境般如诗如画的美景;以色列和约旦之间的盐湖着重介绍了神奇的现象以及原因。

师:同样是死海,由于作者的观察角度不同,就会写出迥然不同的文章。

五、作业:

1、把两个死海的不同以及感受写在积累本上。

2、继续搜集有关死海的资料,把神秘的死海介绍给家长听。

板书:

31、神奇的死海 3段总

漂浮:数字说明 4-6具体 神奇 治病

美容 微生物

31、《神秘的死海》教案

王晓华

桥梓镇中心小学

2010-12-1

第二篇:神秘的死海教案

一、课前两分钟:相传远古时候有一个美丽的小村庄,可是村里男子们有一种恶习,上帝决定惩罚他们,便暗中告诉罗得,叫他携带家眷在某年某月某日离开村庄,并且告诫他离开村庄以后,不管身后发生多么重大的事故,都不准回过头去看。罗得按照规定的时间离开了村庄,走了没多远,他的妻子因为自己对那村庄的不舍,偷偷地回过头去望了一眼,瞬间,从天上降下了火,好端端的村庄被烧毁了,之后出现在她眼前的是一片汪洋大海,她因为违背上帝的告诫,立即变成了盐柱。随着时间的推移,大海退变成了大湖,有一天,罗马帝国的远征军来到了这个大湖附近,击溃了这里的土著人,并抓获了一群俘虏,统帅命令士兵把俘虏们投进湖里。奇怪的是,这些俘虏竟然没有沉下去,而是各个都浮在水面之上。统帅以为这是神灵在保佑他们,就把俘虏释放了。

二、激趣导入 5’

你们觉的这个大湖神不神奇?这个大湖就是——【板书:死海】。它在哪里?位于西亚以色列和约旦之间【板书:外国】死海当中还有很多神奇的现象,想不想去看一看?

三、自学填表10’

那就赶快翻开语文书137页,根据老师给出的自学提示,开始本节课的神秘之旅吧!

1、自学

2、小组填表交流

3、集体交流(投影展示,及时纠正)

如果有学生找到死海中有大量微生物这一现象时提示:你找到了一个重大科学发现,可它是针对哪一神奇现象进行的科学考察呢?

三、细读课文,感受死海的神奇15’

1、漂浮:你们对哪个神奇现象最感兴趣呀?老师也很感兴趣,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出示漂浮图片。【板书:漂浮】

任何人都可以在海面上漂浮,同学们想一想这任何人都包括谁啊?(生:大人、小孩、胖人、瘦人都可以)是不是很神奇,神奇的让人不可思议!因何会这样啊?读4段

出示文字:任何人掉入死海,都会被海水的浮力托住,这是因为死海中水的比重是1。17-1。227,而人体的比重只有1。02-1。097,水的比重超过了人的比重,所以人就不会沉下去。这段文字告诉我们死海的比重是(变色1。17-1。227),人的比重是(变色1。02-1。097),一般情况下水的比重是1 为什么在死海中人就能漂浮呢?现在我们来做个小实验。

现在老师这有一个烧杯,里面是清水,这个鸡蛋就是人,把人放入比重是1的水中会怎么样?生:下沉

现在老师要增加水的比重,给它加入大量的盐,请你认真观察鸡蛋会发生什么变化?生:浮起来了!

师:通过这个实验你们知道人能在海面上漂浮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了吗? 生:含盐量高!

师:没错,确实是这样的。老师在一杯水里加入这么多的盐才能让鸡蛋漂浮起来,那么死海这个大湖里究竟有多少盐才能让人漂起来呢?谁能结合你查阅的课外资料告诉大家?

生:一般海水含盐量为千分之三十五,死海的含盐量达千分之二百三十到二百五十左右。在表层水中,每公升的盐分就达227至275克,据估计,死海的总含盐量约有130亿吨。是普通海水的10倍呢!

师:你们知道130亿吨盐够我们全班同学吃多久吗?老师粗略计算一下足够我们吃上800亿年呢!死海简直就是个大盐库!搞清楚了人能漂浮这一神奇现象产生的原因,我们一起来读读整个自然段,边读边思考这段话先讲什么,再讲什么,最后讲什么? 师:我们再来分工读读这三句话,说说你有什么发现?

整段话先写结果,再写原因,最后补充说明,重点要说明的是原因,老师把这三句话打乱顺序请你们按照文中的顺序再来读读,用心领会这一自然段的表达顺序。

正是因为这么高的含盐量才造成水生植物和鱼类很难生存,被称之为死海啊!【板书:难生存】

2、治病

盐是水生植物和鱼的克星,可它却是人类的福星,盐能消炎止痛,再加上海水中丰富的矿物质可以清洁皮肤,减轻关节痛,所以死海海水可以——治疗关节炎等慢性疾病【板书:治病】

3、美容

海水能治病,海底的黑泥还能美容呢!我们来看看他们是怎么使用黑泥的(播放课件)别看现在这样不太好看,可洗过之后能让你的皮肤白皙有弹性,你们说神不神奇?

4、小结:我们再来回顾一下死海当中的神奇现象及成因,请你用上因为……所以……的句式来说一说他们之间的关系吧。

四、了解死海样子6’

1、如此神秘的死海到底什么样呢?找到死海样子的段落读一读,联系生活实际想象一下死海有多长多宽多深?

2、老师也联系生活实际想到了一些内容,读读这些描述,说说你又知道了什么?你是通过数字知道的,这种表达方式叫做列数字【板书:列数字】

3、你能根据数字的描述分辨哪个才是真正的死海吗?说说你的判断依据。

小结:正是因为有了准确的数字作对照,我们才能具体形象地感受到死海的样子,从而揭开它神秘的面纱,它的作用可真大啊!那刚才作者在介绍哪个神奇现象的时候也用到这一说明方法了?生:漂浮。这里用准确的数字告诉了我们海水和人体的比重,使我们更加清楚了人能在水上漂浮的原因,它的作用是使文章更具科学性。这可真是一篇有意思的科普说明文啊!【板书:说明文】

我们现在回归到课文的重点部分3—6自然段上,咱们分工来读读,边读边思考这几个自然段的内在联系是什么?

3段概括交代大自然赋予死海神秘力量,接下来从几方面介绍这些神秘力量,内在联系是先总述后分述【板书:总分】

五、深入探索9’

我们再来关注课文的最后一部分内容,经过科学研究已经发现大量微生物和藻类,可是呢却没研究出矿物质从哪来的?这是不是更神秘了?你们想不想知道它来源于哪里啊?那就赶紧查找你手中的资料来一探究竟吧!

六、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不仅了解了死海的神奇现象及成因,还学会了一种说明方法,体会到了数字表达的作用,另外也探索到了死海中的矿物质来源于何处。不过我们的神秘之旅并没有结束,我们中国也有死海,想不想去看看?【板书:中国】

1、默读第二篇小文,边读边画出你最喜欢的句子。

2、读完你有怎样的感受?【板书:美丽】选择你最喜欢的景物读出它的美。板书【盐花、盐柱、达布逊湖】

3、这是一篇写景的记叙文【板书:记叙文】作者在描写盐湖美丽景色的时候大量使用了哪种修辞手法呢?【板书:比喻】

六、小结

课文进行到这里我们的神秘之旅就要告一段落了,来看看我们的收获吧!对照老师的板书你能说说两篇文章的相同与不同之处吗?【内容相同,文体不同,使用的表达方式不同,语言特点不同:第一篇用科学准确的语言向我们介绍了死海的神奇,第二篇用优美的语言为我们描述了盐湖的美景】这节课你们的收获可真不小,如果你对千奇百怪的自然现象很感兴趣,就利用课余时间阅读以下书籍感受大自然的奇妙吧!

第三篇:死海不死第二课时-教学教案

导入新课

说明文中除了运用一定的说明顺序和恰当的说明方法来突出说明对象的特征外,还要注意语言的准确性,科学小品文的语言还有生动形象的特点。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死海不死》这一课是如何体现语言的准确和生动的。(一)明确目标

1.学习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数字的准确性,了解确数和约数的不同用法。2.文中引用神话传说的作用。(二)整体感知

通读全文,了解全文所用的列数据的说明方法,具体包括确切的数字和大约的数字两类,数字具有科学性和权威性,用得好,比文字说明简明、概括、具体,具有说服力。为了科学说明死海的本质特征——咸度高,文章列举了四个数据,前三个数据从大到小依次分别列举了三种主要矿物质的绝对含量之多,后一个数据指出各种盐类和海水的相对比例之大,用的都是确数,说明统计的精确、具体,具有科学的权威性,测量死海的面积和平均深度,用确数,测量死海的最深处和每年水面下降,用约数,这是根据对死海的认识程度和死海的实际变化确定的,数字用语也是很准确的。

文中除了用数字表现准确外,还用了“大概”“大约”“不久”“也可能”等词语表示对事物的理解程度,这也是说明语言准确性的一种表达手段。

本文的语言不仅准确,而且生动,体现在具体形象的描述和引用神话传说上,前者体现在第1自然段中,描述抓住了死海无鱼虾木草的特征,具体形象,后者则形象地说明了“死海不死”,以及它形成的漫长的历史过程,增强了死海的神奇色彩。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情况

1.复习提问

(1)本文的说明对象是谁?它有何特征?

说明对象是死海,特征是:死(海里无鱼虾木草)与不死(人不会被淹死),本质特征咸度高。

(2)本文采用了什么说明顺序?

采用了由现象到本质的逻辑顺序。(3)本文使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①列数字:如:有135.46亿吨氯化钠„„

②举例子:如:据统计,死海水里含有多种矿物质,„„ ③作比较:如:这样,就使海水的密度大于人体的密度„„ ④引用传说:第3和5自然段。

2.速读课文,完成下列练习。(讨论)(1)文中所用的说明方法,是用来说明哪些问题的?各起到什么作用? ①举例子:第1~2自然段的举例子是说明死海的表面特征的;第4自然段的举例子是说明死海的浮力大的原因;

②列数字:第4自然段所列数字说明死海水中含盐多、咸度高,故海水的浮力大,第6自然段所列数字说明死海的长度、宽度、平均深度;最后一段所列数字说明了每年海水面下降的具体数据。③作比较:这样海水的密度就大于人体的密度。说明人一到海里就漂起来,沉不下去。④引用传说:第3自然段所引狄杜处决俘虏,屡淹不死的传说,说明

了死海海水的浮力大,第5自然段所引传说,说明了远古时候人们对死海成因的探索。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都能使读者从科学角度认识死海淹不死人的原因,从而由浅入深的说明了死海不死的本质特征。

引传说不仅增强了说明文的趣味性、生动性,还可以使读者知道:死海在远古时代就已经形成了,自古以来人们都在寻求它形成的奥秘,只有到了科学发达的现代,才有可能得到科学解释,这样写反映了人类对死海这一自然现象从不科学到科学的认识过程,富有浪漫色彩,增加了文章的情趣。

3.分组讨论比较下列各组句子,哪个更好,为什么?

(1)这大概就是死海得名的原因吧。

这就是死海得名的原因。

(2)传说大约两千年前,罗马统帅狄杜进兵耶路撒冷,攻到死海岸边„„ 传说两千年前,罗马统帅狄杜进兵耶路撒冷,攻到死海岸边„„(3)在不久的将来,南部较浅的地方,海水将会消失。在将来,南部较浅的地方,海水将会消失。(4)较深的北部,数百年后也可能干涸。较深的北部,数百年后干涸。

4.阅练第4自然段,完成下列问题。(1)死海海水的浮力为什么这样大呢? 因为死海海水的咸度很高。

(2)为什么人一到海里就自然漂起来呢? 因为死海海水里含有多种矿物质,其中盐类数量更多,把各种盐类加在一起,占死海全部海水的23%至25%,这样,就使海水的密度大于人体的密度,所以,人一到海里就自然漂起来,而沉不下去。(3)“把各种盐类加在一起,占死海全部海水的23%至25%”这一句中的“至”能否改成“和”为什么?

不能,因为用“至”说明各种盐类加在一起所占的比例是23%与25%这两个数以及这两个数之间的数,符合事实,而若用“和”就说明这个比例数只是23%、25%这两个数,与事实不符,不能体现出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5.把第3和5自然段改编成小故事,讲给大家听。(四)总结、扩展

今天我们了解位于巴勒斯坦和约旦交界处的咸水湖——死海,知道了造成它“死”与“不死”的根本原因是咸度很高,海水中含盐量多达23%至25%,并且知道了死海的成因是自然界变化的结果,以及它的形成过程,其中两处引用神话,富有浪漫色彩,增加了文章的情趣,结尾一段写了死海的过去、现在、将来,死、不死,互相照应,构成行文的线索,重点在于不死。在文章的结尾处,看到死海即将干涸,不禁痛心,同学们,只要努力学习,掌握更多的知识,死海的将来就会掌握在我们手中。(五)布置作业

1.课后练习第二题。(《辞海》中有关死海的介绍,是客观的,而我们课文则运用了多种方法,多角度说明,有具体生动的描述,有富有浪漫色彩的神话传说,这些使课文比《辞海》中的有关死海的介绍更生动、具体,更吸引读者。)2.课下广泛阅读科普知识,丰富自己,多多了解我们的生活空间。(六)板书设计 死海不死 语言:

2.生动:引用神话传说

六、参考资料

1.海水的治病功能,空气中如水增多了,杂质也增多,空气中的水蒸气气压相对增大,那么空气中的含氧量也就减少,人就会感到气闷不畅。如果空气中的水气少、杂质少,水蒸气气压小,含氧量特别高,对人体健康有利,海水中的盐类,矿物质丰富,具有比温泉更为理想的杀菌作用。2.关于“盐”,一般来说,就是指酸中的氧原子被金属原子置换所成的化合物,课文中的氯化钙、氯化钾、氯化钠(食盐),都属于盐类。溴、锶不是盐类。

3.大裂谷:由于地壳运动,岩石产生褶皱、断裂,其较大的长的下陷部分叫大裂谷。

4.对课文引用神话传说的不同看法。

(1)游离于文章的主线之外

这一种观点认为:文章里的第二个神话传说游离了文章的主线,而且篇幅过长。理由是:在科学性与趣味性结合上应有明确的指导思想。科普宣传的根本任务是传播科学知识,因此科学性是前提,是灵魂,趣味性必须服从科学性;自然界和自然科学本身奇趣重重,引人入胜,科普作品要依靠科学本身的趣味来吸引读者,揭示科学奥秘。趣味性如不能为科学性服务,就失去了趣味的意义,必然造成文章详略处理不当的弊病。(2)反映了从不科学到科学的认识过程 5.对死海的几点补充说明

(1)死海的水含盐量比一般海水约高八九倍,是世界上含盐分最多的一个水域。虽然每天平均有四百七十五万吨淡水从北面的约旦河和其他小河流入死海,但死海盆地气候酷热,淡水一到这里就立即蒸发了。

(2)死海附近气候炎热,干旱少雨,当地所分布的沙漠和石灰岩中,含盐量又特别高。水流经这些地区时,盐分大量地溶于水中。这些含有大量盐分的河水进入死海之后,又在死海中进一步受烈日的烘晒,使水分大量蒸发,海水不断浓缩,正如同在锅里熬盐一般,死海水中的含盐量,就越来越高。(3)据研究,在遥远的地质时期里,死海水面比现在高出200多米。现在虽然北有约旦河注入,东南有阿萨河流进,而死海并无出口,但河流带来的水量都被蒸发掉了,所以并不能使水面上升,这也是死海含盐度特别高的原因。

(4)随着科学迅猛地发展,人们必能找到防止死海干涸的办法。据说,约旦人正在计划开辟一条长运河,想把地中海的水引入死海。由于地中海的水平面高出死海392米,还可以利用这种水位差来发电。一旦这个计划实现,死海不仅不会死,甚至会变得很活。(以上均选自《中学语文课文研究信息集》,四川教育出版社1987版)

第四篇:第二课时教案

第二课时.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温故互查】

把下面各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说说你是怎样想的。(请二人小组完成温故互

【自学检测】

查内容。要求:二人小组互讲,组员给组长复述,组长检查纠正。)******00小结:把整万或整亿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只要去掉()或()后面的0即可。【设问导读】

仔细阅读课本第74页的内容,回答下面的问题。

1、木星的直径是142800千米,它离太阳的距离是778330000千米。它的直径是多少万千米?它离太阳的距离是多少亿千米?尝试把上面两个数改写成以万或以亿为单位的数。你是怎么想的?

2、把345280000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小数点后面有几位小数?能不能来保留一位或者两位小数?方法又是怎样的?

3、像这样的题目保留小数以后应该怎么办?后面的万或亿字是不是可以省略不写?

1、完成74页下面的做一做

2、把24800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把345280000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保留两位小数)【巩固训练】

1、完成课本第75页第3、4题,课本76页第7题。

2、把下面个数改写成以万为单位的数并保留两位小数。台湾岛是我国第一大岛,面积35990平方千米。海南岛是我国第二大岛,面积34000平方千米。

3、把下面各数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13000000(保留一位小数)116897000(保留一位小数)14564000(保留两位小数)2456300000(保留两位小数)

4、2003年我国在校小学生116897000人,改写成用亿人作单位的数并保留一位小数。

第五篇:说明文 《死海不死》教案

《死海不死》教案设计 包兰芳 教学目的

一,学习本文说古道今,运用神话故事,传说和数据说明事物 的方法.二,了解死海的特点及其原因,认识准确数据的说明作用.教学设想

一,采用“导读法”,引导学生读懂课文,明白事物的发展变化.二,教学时数:一课时.教学过程

一,课前预习(出示小黑板): 1 解释词语:〔安然无恙〕恙,读yàng,平安无事的样子,没有遭受什么病害或灾祸.〔怙恶不悛〕怙(hù),依靠,凭借;悛(quān),不读(jùn),改过,悔改;一贯作恶,不肯悔改.〔执迷不悟〕执,坚持;迷,迷惑;坚持错误而不觉悟.〔谕告〕告诉,使人知道.2 下列解释是“死”的义项.请在下列句子中选择与之相应的义项,填在后面的括号里.A 失生去命 B 不顾性命,坚决 C 不活动,不灵活 D 不通的 E 指“干涸” F 固板 G 没有生物

①那时,死海真的要死了!(A,E)②这大概就是“死海”得名的原因吧!(G)③……真是“死海不死.(G,A)④……受神楸S樱叛筒凰馈 A)二,导入新课

《死海不死》是一篇介绍地理知识的说明文.它以生动活泼的形式说古道今,举实例,引传说,列数据,通俗地向读者介绍了死海的特征和它的形成过程.”死海不死“这个标题看似矛盾,其实正抓住了死海的奇异特征,这就是既”死“又”不死“.全文写得有条不紊,饶有趣味.三,分析课文 ,请同学们速读课文,然后写出这篇文章的结构提纲和大意(抽一名学生上黑板板演,教师订正).第一部分(1—4段),说明死海的特征:水的咸度很高.第二部分(5—6段),说明死海的成因:海水含多种矿物质,长期储存沉积,因而形成”死海“.第三部分(7—8段),介绍死海的昨天,今天和明天.2, 结合课文第一部分,说说文章是怎样从形象的描绘到科学的分析,进而揭示事物特征的.学生讨论,教师归纳)在第一部分里,文章先介绍死海的地理位置;接着从水中与岸边不存在生命活动推测它”得名的原因“;继而从另一个角度,通过举例和援引传说,把死海浮力之大说得既形象又神奇;最后,综合”死海“与”死海不死“的特征,作为科学的说明,从而揭示了死海区别于其他海的最显著的特征:海水的咸度很高,所以不适于生物的生存;因为海水的比重大于人体的比重,所以浮力很大,人能自由游弋.这种从形象描绘到科学分析,进而揭示事物特征的方法是说明文常用的方法,值得我们好好学习和借鉴.3 ,提问:死海是怎样形成的呢 文章又是怎样来说明死海的成因

讨论明确:死海水中含有很多矿物质,水分不断蒸发,矿物质沉淀下来,经年累月而成为今天最咸的咸水湖.人类对大自然奇迹的认识经历了漫长的过程,最后依靠科学才揭开了大自然的秘密.文章先引用一个古老的神话传说,反映了远古时代人们对死海成因的探索.接着从正面对死海的成因进行科学的解说.从神话的说明到科学的说明,反映出人类对自然的认识过程,读起来也引人入胜.4 提问:引用神话传说,在说明死海中起到什么作用

总结:在知识小品中,往往引用一些神话传说,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说明事物.离开了这点,旁征博引,为追求增加文采而随意堆砌材料,滥引趣闻,是不足取的.本文两段传说,神话对说明死海的特征起着不同作用.引罗马统帅狄杜处死俘虏而未得逞的传说,对说明”死海不死“是一个很生动的例证.虽说是传说,却有史实作基础,更主要是符合事物的实际情况:死海浮力大,人投入海中不会下沉,哪怕是戴上脚镣手铐的人(传说中的俘虏是戴镣铐的).这种引用不悖事理,反能起到把死海的特征说明得更形象更神奇的作用,增加读者的阅读兴味.同时,也从时间上说明死海存在悠久.5 提问:课文中为什么要引用大量数据

归纳:知识小品的写作目的,是为了传播科学知识.它虽然可以旁征博引,说古道今,但是,归根到底还是要让读者对说明对象有一个科学的认识.如第4自然段,说明死海海水浮力大是因为咸度很高.高到什么程度 文章引用了科学数据.用具体数字表明海水中所含的盐分(钠盐,钙盐,钾盐)之多,再用一个比例数字指名各种盐类在海水中的比重,这样”咸度很高“就得到了确切的说明.最后,再用其比重与人体的比重作比较,从而得出人在水中不会下沉的结论.这几个数字对于说明死海海水浮力之大都有说明效果.读到这里,真正明白了文章前面所描绘的死海水中没有鱼虾水草,海边寸草不生人不会被淹死等奇异现象的科学道理.死海不死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一,了解有关海洋知识,培养学生爱科学的情趣.二,理解列数据的说明方法的作用.教学设想

一,从分析课文题目入手,引导学生分析作者思路,把握全文内容.二,讲清列数据的说明方法,是本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三,导入课文,可从讲故事入手,也可做实验比较,以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学内容与步骤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大千世界,无奇不有.扑朔迷离,千奇百怪的自然现象,有的谜底至今未曾解开:如安哥拉有条长达六公里的”香河“,香味飘传百里开外.随着人们的认识不断发展,有的奥秘已经揭开,像巴勒斯坦和约旦交界处的”死海“.(加黑字板书,下同)现在,让我们随着作者的思想,看看这”海“为什么冠之以”死“字,既是”死“海,标题又为什么称为”不死“的呢

导入课文也可以实验开始,一杯白水,一杯浓盐水,分别放入鸡蛋进行比较.二,范读课文.一)借助工具书给加黑的字注音,并解释词语.1 游弋 2 安然无恙 3 氯化钠 4 告诫 5 干涸 6 执迷不悟

(1)yì,(兵船)巡逻.文中指游来游去.(2)yàng,无恙,没有灾祸,疾病之类优愁的事.形容很平安,没有受到什么损害.(3)nà,食盐的化学名称.(4)jiè警告,规劝的意思.(5)hé,水干,枯竭.(6)wù,执,固执;迷,迷惑,对事物分辨不清.形容坚持错误而不觉悟.二)运用下列词语各造一个句子.1 安然无恙 2 告诫 3 大惊失色 4 猜测 三)划分课文段落层次,概括大意.四)数字,一般分为确数和约数两种.认真阅读课文,划出表确数和约数的语句,体会它们在文章中的作用.五,讨论作者思路.划分课文段落层次,是为了更好地理解课文.怎样划分,只要言之有理,自圆其说即成.本文共8小节,有几种划分层次的方法,请同学们各抒已见.第一段:1节,写死海得名的由来.第二段:2~4节,说明死海不死的缘由.第三段:5~6节,写死海的成因.第四段:7~8节,写死海的现状和未来的情景.六,新课

1, 提问:关于死海的知识,大家在地理上已接触过,请大家回忆一下,举手回答.2, 指名朗读课文1-3自然段.提问:作者说是死海,又称之为”不死“,是不是自相矛盾 是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来证明”死海不死“呢

小结:死海寸草不生,没有任何生物存在,因此称之为”死海“.但人浮于水面,不会淹死,因此说”死海不死“.作者运用举例说明的方法,叙说了历史传说,证实了第二节论断的正确.3 ,齐读第4自然段.提问:1公斤棉花和1公斤铁,谁重

补充:从数量上看是一至的,但质量上就不相同了.这里有个比重问题.比重是物理学名词,是物体的重量和它的体积的比值.显然铁的比重比棉花要大.课文第4节谈到”死海“海水的比重大于人体的比重,人一到海里就漂起来,就不足为怪了.据有关资料介绍,死海的海水比一般大海水咸7倍,氯化钠储量够40亿人吃两千年.有不少人家用浓盐水腌咸鸭蛋,鸭蛋为什么不下沉 就是盐水的比重大于一般的白水比重的缘故.4,要求学生自读5,6自然段,简要说出死海的成因.七,指名讲述课文插图内容.学习第四部分;讲析说明方法;布置作业.1, 提问:人们是怎样开发死海海水资源的 为什么说”那时,死海真的要死了“ 概括:人们在”死海“边修建工厂,游乐场所,利用海水治病.资源得到了较为充分的利用.(追问:除了课本上谈到的作用外,”死海“海水还可以进一步开发,利用,有哪些作用 此问题意在开拓学生的思维,教师可随机点评.)说”真的要死了“,指的是海水的逐渐消失,干涸.2 集体朗读7—8自然段.四,讲析说明方法.1, 提问:本文的说明方法有哪几种 主要有两种:举事例,列数字.2 ,提问:假如把举例的两个神话,传说删掉行不行 为什么

小结:如去掉两段事例,读者也可从中了解到有关”死海“的知识,但可读性就减弱了.写文章总是要给人看的,特别是说明文,仅注意科学性是不够的,还应该注意文章的生动性,趣味性.3 ,运用列数字说明是本文的一个特点,请大家划出有关表确数和约数的句子,思考数字说明的好处.指名学生朗读,回答问题.小结:说明海水的浮力用的是确数,这是经科学测算而定的;死海的地理位置,面积也是确数.运用约数的:”最深的地方大约有四百米“,”每年死海水面下降四十到五十厘米“.运用数字说明的好处,可使被说明的事物具体可信,去掉有关数字.或都运用约数,就会使文章的可读性,可信性大大下降.指名朗读课文,要求学生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六,布置作业: 1 完成文后揣摩,运用五,理解”死“的不同含义.2 给课文插图写一段说明文字,不少于200个字.死海,原来在希伯来语中被称为”盐海",湖面海拔为-400米,是世界陆地的最低点.死海南北长约82公里,东西最宽18公里,平均深146米,最大深度395米,面积1049平方公里.死海含盐量极高,表层为千分之二百三十一,底层为千分之三百三十二,比一般海水含盐量高5—8倍.死海湖水比重为1 172—1 227,而人体比重只有1 021—1 097,比死海湖水比重小,因此人们可以像躺在床上一样仰卧在死海水面上,即使不会游泳的人,也不会淹死.

下载神秘的死海第二课时教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神秘的死海第二课时教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珍珠鸟 第二课时 教案

    21 珍珠鸟 一、谈话导入: 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一对新朋友,它们是珍珠鸟。冯骥才爷爷给了它们一个温暖舒适而又安全的家,因此,它们过得可开心了。 (出示课件:伴着恬静的音乐渐渐出现......

    《掩耳盗铃》第二课时教案

    《掩耳盗铃》第二课时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习“掩、盗、铃、偷、捂”5个生字及新词,认读“铛、零”2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了解寓言故事的内容,感悟寓言包含的道......

    秋水 第二课时教案

    秋水 第二课时 共二 课时,第二 课时。主备人: 张云霞执教教师教学流程: 一、 导入及板书课题:复习导入。 二、学习目标: 1、 学习本文对比的表现手法。 2、 理解本文的深刻哲理......

    《孔乙己》第二课时教案

    《孔乙己》第二课时教案 教者:刘家振 教案设计: 知识与能力 1.孔乙己人物形象分析; 2.社会环境分析; 3.小说主题探讨。 过程与方法 过程:检索信息——分析信息——整合信息 方法:点面......

    火烧云第二课时教案

    火烧云第二课时教案 《火烧云》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 1、通过课文学习,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及丰富的想象力和仔细观察事物的良好习惯。 2、能抓住课文中表......

    拉萨教案第二课时

    《拉萨的天空》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一、 揭题明题,整体感知全文 (课前播放韩红的歌曲:天路)刚才大家听到的歌曲叫天路,歌中神奇的天路,它的终点就是西藏的拉萨。今天,让我们再次跟......

    翠鸟第二课时教案

    翠鸟 教学目标: 111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翠鸟、苇秆、腹部、衬衫、透亮、泡泡、又尖又长、清脆、一眨眼、逃脱、饲养、渔翁、石壁、打消、念头”等词语,摘抄描写翠......

    化学方程式第二课时教案

    化学方程式第二课时教案 (500字) 第三节 化学方程式(第2课时)【教学目标】 1、学会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正确掌握计算的格式和步骤。 2、在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基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