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新时期初中音乐教学中学生兴趣诱导策略探究
新时期初中音乐教学中学生兴趣诱导策略探究
【摘 要】 在新时期初中音乐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仍然是“牢不可破”的,学生是否对音乐课充满兴趣这也是教学成败的关键。因此,广大音乐教师必须想方设法的推动教学发展,就必须首先想办法培养、激发和诱导学生对音乐的浓厚兴趣。本文正是结合上述话题,提出了几种在初中音乐教学中诱导学生兴趣的策略和办法。
音乐教学 学习兴趣 音乐课 初中音乐 多媒体 案例教学
学生是初中音乐教学的核心和主体,也是决定教学走向和成败的关键性要素,必须引起广大音乐教师的高度重视。教师要以学生的需求来做出教学的判断,同时千方百计的为学生们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与教学氛围。其中,如何更好的激发、调动和诱发学生们对音乐的兴趣,在很大程度上就是衡量教学工作成败的标尺。所以,教师必须把学生兴趣的诱导工作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上,通过有效教学手段与策略的改变、创新来实现这一点。尤其是初中音乐教学改革的背景下,此类的课题就更具现实的紧迫性与指向性。
一、以学生为音乐教学的核心主体,不断革新教学理念与方式
对于初中音乐教师而言,要想更好、更快的诱发初中生的音乐学习兴趣,务必要做好如下几件事情。其一,要把握初中生的需求与特点,制定科学、合理的音乐教学方法。那些传统的以“授课与讲述”为代表的干巴巴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激起初中生的兴趣了,对于现阶段音乐教学也是“有百弊无一利”的,必须果断摒弃。其二,音乐教学的创新就是教师教学理念与方式方法的创新,即教师要转变教学理念,要把学生们的诉求与音乐教学改革的精神结合起来。如,教师要广泛开展有效的音乐课堂教学活动,以课堂活动、音乐实践游戏等为载体,更好的激发学生们的音乐热情和积极性。其三,教师要身体力行,践行初中音乐教学改革的原则和路线,通过示范与互动来感染学生们,让学生们体会到音乐课的魅力、趣味性,从而主动参与到音乐学习中来。
可以看到,所谓“学习兴趣诱导”,其路线、方法都掌握在广大初中音乐教师手中,其成败的关键在于音乐教师是否可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要根据学生们的状况、实际需求开展教学模式的设计和操作,要把教学创新作为核心要为来抓,时刻体现“为学生服务”的基本理念,不断提升初中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诱发学生们的主观能动性。如,常规的“练声”教学,无论是气息的把握、声量的控制还是歌曲节奏的掌控,其实都需要学生自己在反复、多次的实践中得到体会和顿悟,这些需要教师的有效指导、点拨和指正。总之,类似的策略和方法就是初中音乐教师创新教学理念和方式的体现,是诱导学生兴趣的可行性策略。
二、结合课程改革的理念和精神,运用新教学手段激发学生音乐兴趣
要想更好的诱导初中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就必须从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入手。要知道,初中音乐教学一方面要兼顾音乐教学的基本要求和属性,同时全面贯彻和落实新课程改革的精神;另一方面,教学的推进要考量学生诉求,务实推进教学的发展。对于广大高中音乐教师来说,要全面培育和提升初中生的音乐素养、艺术思维与综合能力,推进教学的科学化发展,培育学生积极的学习思维和兴趣。只有这样,初中生才能从心底爱上音乐课,初中音乐教学的功能才能得以发挥,初中音乐教学的诉求才能得到实现。
例如,引入类似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等新型教学模式,就可以大大提升音乐教学的质量。要知道,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有效方法是多媒体技术变革初中音乐教学的主要手段。由于多媒体形象具体,动静结合,声色兼备,音画同步,所以恰当地加以运用,可以变抽象为具体,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协同作用,解决教师难以讲清,学生难以听懂的内容,与初中音乐课可谓存在“天然的共性”。因此,初中音乐教学尤其是学生兴趣培养,一方面需要教师的努力,另一方面也需要学生们的积极配合。立足音乐课程改革实际,学生兴趣诱导就有章可循了。
三、开展有效的音乐课堂案例教学,激发学生们的音乐热情和积极性
案例是教学的示范和先导,往往也可以作为初中音乐教学的重要抓手。好的案例,不仅可以生动形象的解释音乐理论内容,而且可以很好的抓住学生们的“目光与心灵”,能够起到很好的诱导学生们音乐学习兴趣的目的。所以,在音乐课堂教学中很好的运用“教学案例”,通常可以起到很好的实践效果。
例如,在教授《让世界充满爱》这首歌的时候,教师可以尝试以案例来推进教学。具体的,教师首先利用多媒体播放“汶川地震”与“日本地震和核泄漏”视频,并把《让世界充满爱》作为背景音乐播放。然后,教师可以说明一下:“刚才的视频很感人,让人难忘,大家看得很认真,有的同学的眼睛都湿了,老师的鼻子也是酸酸的。那么大家有没有注意到视频的背景音乐,好不好听啊?”当学生们做出积极的回应时,教师就可以“顺理成章”的开展后面的教学了……其实,类似的方法都可以在初中音乐教学中得到体现,也一定可以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学生们的音乐兴趣和热情也一定可以得到激发。只要教师立足实际,合理设计和安排案例,此类教学模式能够很好的诱导学生们的兴趣,推动教学发展。
【
第二篇:初中音乐教学中学生兴趣的激发
初中音乐教学中学生兴趣的激发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了兴趣,就谈不上愉快地学习,不能愉快地学习,就没有学习效率,没有效率就是我们教师的失败,所以,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每位教师苦苦探询的一个问题。
音乐教育是美育的重要方面,它不仅是教学生学习唱歌,还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生动的表现力;它能够陶冶学生的性情,培养审美情趣,使学生具有正确的人生观和远大的理想,激发学生热爱生活,追求真、善、美。然而,在我的教学生涯中却遇到过不少对音乐学习不感兴趣的学生,如何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我总结出了一下的几点经验:
一、用美好的师爱感染学生。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一般来说,学生往往都会因为喜欢某位老师而喜欢这位老师所教的那一门学科,如果每个老师都具有这种魅力,那么学生的学习会是幸福和快乐的。那这种魅力从何而来呢?我想,教师必须尊重、关爱每一个学生,善于发现学生的点滴进步,善于用亲切的眼神、细微的动作、和蔼的态度、热情的赞语等来缩短师生心灵间的差距,培养学生的自信心。那么学生也就热爱、崇敬教师,就连带爱上你所教的那门课。如果学生对某位教师没感情,师生关系不融洽,就对这门功课不发生兴趣,那么学生对这门课的兴趣都会受压抑。
二、用积极的评价鼓励学生每个人都渴望成功,成功能给人自信,成功能促人奋斗,催人进取。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及时肯定、鼓励学生,激发他们学习音乐的信心。积极的评价是一方对症的好药,几乎所有人都喜欢被人夸奖的,而且学习兴趣的激发或维持往往都少不了外界的评价。俗话说:好言一句三冬暖。特别是在学生没有信心的时候,我们做教师的就应该适时的鼓励并给予最大的帮助,只要学生有一丁点的进步便给以肯定,而这种鼓励不仅仅是在课堂之上,也体现在学生的课外兴趣活动上。
三、用优秀的作品激发学生初中生有很强的模仿欲望和能力,而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也与他所接触到的音乐作品有极大的关系,好的音乐作品可以激起学生的创造或表现欲望。而没有接触过好的音乐作品的学生是不可能有很强的表现欲望的。所以,教师应该提供尽量多的优秀的音乐作品,扩大学生的视野,激发他们的兴趣。
四、用分组合作的形式团结学生分组合作学习是指把学生根据兴趣爱好或知识水平分成若干个小组,然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学习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它的优点是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够发挥全体学生的积极主动性,集合所有学生的智慧,还能使学生的优缺点互补,使课堂教学效果达到最佳。课上时由学生自由组合成学习小组,不管是欣赏课,还是唱歌课,都可以放手任由他们自己讨论,取舍然后选取最佳方案或答案。
实践证明,学生对学习没有浓厚兴趣就会厌学。兴趣不到“着迷“的程度,就不出现灵感,更别谈思维的创造性。所以在音乐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首先应该去激发学生心灵深处的强烈的探索欲望,其次为激发学生的认知兴趣,教师必须酷爱自己所教的学科,并努力从事发现、研究、探索,使之成为自己的兴趣中心,从而要有效地去激发学生的认知兴趣。
何泽怡
2010-1-4
第三篇: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兴趣的培养策略探究
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兴趣的培养策略探究
摘 要: 在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下,体育课应该注重“健康第一”的思想,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身体素质得到相应的提升,为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而体育教师的教学方法决定着学生的学习效果,决定学生是否能够真正参与体育课的学习。所以体育教师应该掌握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本文首先分析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并提出了相应的培养策略。
关键词: 小学体育 教学方法 培养兴趣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对某一学科拥有兴趣的学生最容易学好这一学科,尤其是小学生,身心发展还不太成熟,兴趣对其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小学体育课,作为学生体育素质培养过程中的基础,更应该承担重任,教育者必须给予重视,采用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对体育课感兴趣,为其日后体育素质的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如今的体育课上的教学方法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不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得有些学生回避体育课。因此必须探索解决的办法,教育者首先要了解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状况,然后才能对症下药,探索出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方法。
一、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分析
1.小学生的身体素质发展特点
教学方法的探究是在小学生的身体素质发展的基础上,设计各类能被小学生所承受的体育活动。小学生正处于长身体的阶段,在课上的力量练习中,让他们练习负荷较轻,练习频率较高,因为这样能够提高神经系统对肌肉运动单位的动员能力,肌肉协调工作的能力能够得到相应的改善,体育教学者应该把握好练习的时间及强度,以达到最佳的锻炼效果。除了力量的锻炼之外,体育教学者还要注重小学生耐力的培养,教学者应制定逐渐增加强度的耐力训练以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而小学生处于柔韧力最容易训练的年龄,教育者应该注重学生柔韧力发展的练习。
2.小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
小学生的心智还处于发展阶段,注意力不能得到充分的集中,对各方面的刺激极快速地做出反应,同时渴望表现自己,也希望得到他人的赞扬,而且对自己感兴趣的东西会付出较多的精力。处于这个年龄段的学生都是比较爱动的,喜欢各种户外活动。除此之外,小学神的想象力丰富,极具形象化思维,对于形象化的东西也充满兴趣。教师应该利用小学生的诸多心理特点,从而制定出形式多样、教学内容丰富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小学生兴趣的培养策略
1.教学内容游戏化
结合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游戏无疑是最适合的教学方式,游戏的有趣性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运动的积极性。与此同时,游戏还有竞技性,可以在学生之间形成竞争,从而更好地带动学生主动参与活动,因为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尤其渴望得到他人的赞许,具有游戏性质的活动能够促使他们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表现自己。所以教学者可以把教学内容通过各式各样游戏的形式表现出来,引起学生在体育课上的学习兴趣以实现学习目标。
2.教学素材多样化
教学素材的多样化要求教育者选取各种有质量、有特点的体育运动视频,或者向学生介绍体育明星的经历。学生通过对运动视频的观看,会产生模仿的欲望,从而更容易地加入体育运动过程。介绍体育明星的经历无疑会给学生带来榜样化的力量,使学生对体育明星产生崇拜之情,对体育运动产生向往之情,只有这样学生才会更积极地进行各种活动的训练,并以榜样的要求督促自身的进步。
3.教学氛围和谐化
能够引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氛围要求必须是轻松愉快的。这样的环境才能使学生释放自我,尽情投入体育运动中。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扮演者重要的角色,就是要引导学生营造轻松愉快的气氛。首先教师要求和蔼可亲,融入学生中,和他们一起学习活动。除此之外,教师还要多鼓励学生参加集体活动,在教授学习内容的过程中循序渐进,一步一步地向学生有耐心地进行展示,鼓励学生独立完成动作,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喜欢体育课。
4.评价方式多元化
在体育测评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引导和鼓励。要求教师既关注学生的体育运动能力是否得到提高,又注重学生意志品质的培养。测评的最后成绩固然重要,但是学生平时的表现也尤为重要,因为每个学生的身体素质不同,运动水平也不同,不能要求学生的最终测评成绩都优异,有的学生平时积极参加活动,但是由于自身条件的限制而没有得到高分。对于这样的情况,教师应该对其成绩酌情给予适当的调整,在这样多方面的测评标准下要求结果的公平公正。
三、结语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兴趣极为重要,只有学生对体育课感兴趣,才能积极参与体育课的各种活动中。因此,教师应该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及当前教学过程中发现的不足,从而探究出更有效的教学方法,使每个学生在体育课上都得到充分的锻炼,为实现学生的全面素质教育作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陈刚.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兴趣的培养探讨[J].当代体育科技,2013(5).[2]孙岩.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兴趣的培养探讨[J].课程教育研究,2014(2).[3]宋慧敏.浅谈小学生体育兴趣的激发与培养[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10(2).[4]陈平.浅析当前中学体育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J].内江科技,2009(10).
第四篇:培养中学生陶艺兴趣的探究
培养中学生陶艺兴趣的探究
陈仁部
福建省三明市第九中学,福建三明,365001 摘要:陶艺作为一项古老的技术,它有着较强的艺术性,因此教师在培养中学生陶艺兴趣时需要从艺术角度入手,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最终达到陶艺课堂教学目标。但现实中许多中学生对陶艺技术学习兴趣不足,他们更加关注文化知识的学习,从而影响到中学陶艺课程教学质量。本文通过对中学生陶艺兴趣的探究,找到更加科学的教学方式,为学生今后陶艺知识的学习奠定基础。
关键词:中学生;陶艺技术;学习兴趣;教学问题
前言
随着新课程教学改革的推进,培养中学生陶艺兴趣的教学工作越来越受到重视,教师在课堂上需要积极转变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这样才能提升学生的学习水平,增强他们的艺术审美能力。除此之外,教师还要从学生实际状况出发制定有效的教学方案,在提升学生陶艺理论知识水平的同时增强他们的操作能力,掌握更完善、系统的学习方法,激发他们学习兴趣,从而达到陶艺课堂教学目标,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一、创新陶艺教学方法
教师在让中学生进行陶艺知识学习时,应该要做好教学方法上的创新,让他们感受到陶艺技术的魅力,最终达到陶艺教学目标。首先教师在教学时要给予学生一个比较宽松的学习环境,在为他们讲授陶艺制作技术时要与其他艺术充分结合,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积极鼓励学生参与相关问题的思考,探索科学的学习方式,为今后陶艺知识学习提供帮助。其次,教师要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比如在进行陶艺作品创作时可以激发他们的想象,将自己内心的情感与艺术认知融入其中,创作出更具思想性、观赏性的陶瓷艺术作品,激发他们的陶瓷学习兴趣。最后,教师要拓展学生的创作视野,不能将制作灵感仅限于陶瓷艺术本身,而是要从其他角度看问题,逐渐增强自身的陶艺创作能力,掌握科学的陶瓷制作方法,最终达到中学教师课堂教学目标,激发学生的陶瓷学习兴趣。面对不同性格的学生教师还要给予他们不同的指导,让他们从自身实际状况来选择陶艺制作方法,以提升其学习效率,掌握更精准的制作技巧,满足他们今后陶艺知识学习需求。
二、提升学生观察能力
陶艺技术的学习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学生长期的积累,并在学习中感受到陶瓷艺术的魅力,主动参与到陶瓷艺术学习之中。以往教学中教师忽视了对中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导致他们对生活的感悟较少,没有找到陶瓷艺术创作灵感,从而影响到中学生的陶瓷学习水平。此外一些学生他们过于专注教师所讲解的陶瓷艺术理论知识,没有仔细观察教师的操作手法,再加上他们自身的“悟性”不高,从而增加他们的陶艺学习难度,并逐步失去学习兴趣。所以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提升自身的观察能力,从生活角度入手进行艺术创作,掌握更系统化的学习技巧,以满足他们今后陶瓷艺术学习需求。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进行“观察能力”比赛,找到名家作品的特点,并学习他们的陶艺制作手法,最后结合自身的理解来进行艺术再创作,在提升学生创作力的同时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对陶艺知识有更深入的认识。
三、增强学生实践水平
教师在对中学生进行陶艺教学时应该要增强他们的动手实践能力,在实践中对陶艺有着更加深刻的认识,最终达到陶艺教学目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们亲自动手制作陶瓷,使其感受到这些技术的魅力,在学习过程中认识陶瓷艺术,增强自身的审美情趣,为今后的学习与生活提供良好帮助。陶艺与雕塑、绘画有着共同之处,它能够将绘画艺术和雕塑艺术集于一体,通过不同形式来展现出陶瓷艺术的魅力。比如教师可以让学生先学习雕塑与绘画中的空间、色调肌理、体量、点线面等基础知识,然后将这些理论应用到陶瓷制作中,增强学生对这些知识的理解,让他们感受到陶瓷艺术的伟大,在实践中掌握和学习陶瓷艺术,拓展他们的艺术视野。在陶艺课堂上教师可以让学生练习泥的揉、戳、压、捏、敲、拍等,然后再让他们参与纹饰雕刻,最后添加铁、铜、锰等物质进行煅烧,使学生感受到陶瓷制作工艺的精细性,激发他们参与陶艺制作的兴趣。
四、设计有效教学方案
中学教师在开展陶艺教学时应该要制定出有效的教学方案,给予学生科学的指导,这样才能达到课堂教学目标,为他们今后陶艺知识的学习奠定良好基础。在进行教学方案设计前,教师首先要了解学生们的学习状态,然后结合他们的状况来调整教学方案。比如针对一些陶艺基础知识较差的学生,教师则要给予他们一定的空间和时间去体会陶艺艺术的魅力,让他们逐渐掌握基本知识,为其后续相关知识的学习提供帮助。对于一些操作能力较差的学生,教师则要让他们多参与、多动手,在操作过程中掌握学习技巧,提高他们的陶艺操作技能,满足他们今后陶艺知识学习需求。教师教学设计中还要做好任务分配与教学内容选择,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以增强学生的陶艺学习兴趣。此外教师要丰富陶艺教学风格,比如抽象风格、波普风格、古典风格、浪漫风格、抒情风格、写实风格等,激发学生的陶艺创作力,逐渐形成自身独特的艺术风格,为未来陶艺技术的发展提供更多优秀人才。
五、总结
中学教师在提升学生陶艺学习兴趣时,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状况出发,在转变传统教学方法的同时要给予他们更多的自我学习空间,感受到陶瓷艺术的魅力,最终达到课堂教学目标。除此之外,教师还要引导学生提升自身的观察能力,用心感受生活并将生活中的所遇所感融入到陶瓷艺术制作之中,增强学生艺术欣赏水平的同时提高他们对生活的热爱,为其今后的发展奠定良好基础。参考文献:
[1]郭志锋,周子强.陶艺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的培养[J].艺海,2009,05:112-113.[2]迟鑫.陶艺教学中的综合实践活动初探[J].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15,01:82.[3]李新青.在陶艺的鉴赏中提升审美能力[J].成功(教育),2012,12:119.[4]范丽青.情在陶艺教学 意在创新培养——聋生陶艺教学初探[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0,02:150+166.
第五篇:浅析体育教学中学生兴趣培养的策略
浅析农村体育教学中学生兴趣培养的
策
略
[摘要]兴趣是指一个人力求认识,积极探索研究某种事物或进行某种活动的倾向。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兴趣至关紧要。那么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呢?本文从七个方面探讨了体育教学中学生兴趣培养的策略。
[关键词]农村
体育教学
兴趣
培养
兴趣是指一个人力求认识,积极探索研究某种事物或进行某种活动的倾向。人们对感兴趣的事,总是会积极主动,愉快地去追求、尝试、体验,由此产生求知欲望,所以兴趣是推动人们获得知识和从事某种活动的内在动力。人的兴趣是在学习和实践活动中逐步发展起来的,是具有可塑性的,同时,能随着人的意志和需要而不断转移。同样,学生的体育兴趣也是可以培养的。那么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呢?
体育需要强调人们亲自参加体育锻炼,并成为日常生活不可分割的内容。培养人们对体育的兴趣、爱好,并成体育锻炼的习惯是体育教学成果的一个重要标志。在体育教学中,学生对即将进行的学习有无参与的欲望和兴趣,对练习的效果会产生直接影响。有些教学内容学生容易产生直接兴趣,而有些内容因机械重复、枯燥乏味,会让学生在心理上顿生厌倦、索然无味之感,如中长距离跑等。这就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正确引导,培养、发展学生的兴趣。这是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效果具有重要意义的途径。
一、启发学生自觉性,培养学生兴趣
体育教学中,教师要通过晓之以理,使学生明确上体育课的重要性,明白德智皆寄于体的道理:只有德智体全面发展才能成为合格的人才;只有获得强健的身体,才能精力充沛地投入繁重的学习;只有打好身体基础,才能够适应社会的激烈竞争,更好地为国家服务。从而目标明确,认真上好体育课,形成对体育学习的兴趣。
二、教学方法灵活多样,激发学生兴趣
学生好奇心强,厌恶单调枯燥、一成不变的练习方法。在教学中,要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采用多种练习手段,激发学生的练习兴趣。对中长跑这类教学内容,可用计时跑、变速跑、越野跑、领先跑等手段,发展耐久跑的能力。
三、优美的直观示范,引发学生兴趣
体育教学离不开动作示范,若教师基本功扎实,动作示范正确优美,会使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练习兴趣,能有效提升练习效果。教师要充分发挥示范动作的激趣作用,提高示范动作的质量,使其产生“亲其师而信其道”的特殊效果。
四、合理布置场地器材,诱发学生兴趣
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科学合理地布置练习器材,使场地整洁、线条醒目、器材整齐有序,能使学生产生一种美感和安全感,诱发参与的兴趣,从而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五、口诀化教学,提高学生学习记忆兴趣
体育教学内容丰富,许多技术动作要领讲起来繁杂难记。若将复杂的技术要领归纳为几句口诀,便于学生学习记忆、掌握。如将投掷 的最后用力动作简化为“蹬、转、送、撑、挺、推、拨”七个字,便于学生理解动作;在篮球教学中将三步上篮技术要领归纳为“一大、二小、三高跳”,学生就能明白动作要领,迅速记住。
六、充分肯定成绩,提升学生兴趣
在体育教学中,平等、亲和、融洽的师生关系,能使学生对体育课产生兴趣和对任教者产生好感,从而乐意接受教师的指导。学生练习过程中,教师要善于运用激励性语言,鼓励学生不断进取,运用身体语言如表情、点头、眼神、微笑等,激起学生的积极情绪,使他们在和谐、轻松的气氛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从而加深对体育课的兴趣,以积极的姿态,主动参与,在快乐学习中完成教学目标。
七、因人而异,保持不同学生的兴趣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体质及运动能力等差异,区别对待,“一刀切”的要求不能适应所有学生的实际情况。要求偏高,会让水平低的学生感到力不从心,难以达到,容易挫伤练习的热情和积极性,使已获得的练习兴趣丧失;而要求偏低,又使能力强、水平高的学生觉得无须努力,同样不感兴趣。因此,要维护不同学生的练习兴趣,所提出的要求因人而异,区别对待,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均须经过努力才能达到目标。
总之,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兴趣至关紧要,激发兴趣的途径和方法多种多样,重要的是要找出学生对所练习内容缺乏兴趣的症结所在,采用相应的激趣方法实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