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地球的内部》教学反思
《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地形变化》教学反思
本课设计通过创设一系列具有探索性的活动情境,让学生主动地走进地理课堂,去探知未知的地理世界,感受地理价值。
背离现实生活的课堂只能让学生索然无味。因此首先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入手,创设学生通过多媒体视频感受火山爆发和四川汶川大地震对地形地貌造成巨大的改变等情境,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接着设置“是什么原因引起火山和地震的”这样的问题情境,让学生有了探究的动机,通过阅读地理图表,让学生通过火山和地震的事例来认识地球内部的力量是如何改变地形地貌的。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拓展思维,提出“地球内部运动如何造成对地形地貌变化的影响?”等问题,让学生主动地探究。整节课学生不再是一个被动的接受者,而是一个充满主动精神的探索主体,一个发现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的研究者。师生之间是合作关系,共同投身于问题的研究过程,共同享受成功的喜悦。
1.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大胆改变教材内容。
卡金特说的好:“未经人的积极感情强化和加温的知识,将使人变得冷漠,由于它不能拔动人的心弦,很快就会被人遗忘。”教材只是“一掬水”,而且并不一定是一掬“活水”。作为教师,要善于重组包装教材,让学生学有活力的知识。
2.主张教学主题必须有趣可行。
有趣,不是对学生趣味的讨好,而是给学生以思考的趣味,并不断制造循序渐进的紧张感。当学生在下面对模糊知识的小声质疑时,我没有因教学设计的缺失而绕过去,反而直面挑战,紧紧抓住学生的问题发问,很好地触发了学生思维上的兴奋点。可行则体现在教学能力目标上,在学生思考的过程中要充分注意学生的进展,恰当地引导学生,使学生的独立探求与教师的组织引导有机结合,避免时间和思维的浪费,使学习更有效率。
3.把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使学生体验做学问的乐趣。在本节课教学中,我始终相信学生能读懂教材,鼓励学生不断探索,寻找自信的力量,在自悟自得中感受学习的乐趣。我们老师应做一个可亲的同伴、可靠的引导者和可信的激励者,给学生以充足的观察时间、想象空间和表达的机会,这样,既增进了师生的感情,又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参与,并在一种彼此信任、彼此学习的过程中,顺利地达到了教学目的。
第二篇: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电磁铁》教学反思
电磁铁的磁力
(一)教学反思
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让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在这节课中,按新课标的要求主要体现了两点:(1)以提出问题作为科学探究的起点。在教学中,注意对学生进行发散性思维的训练,并让学生通过猜想,选择适合自己探究的问题等方法,充分尊重了学生的志愿,激发了学生探究的积极性,使学生学得轻松。(2)注重学生科学探究的过程,从多方面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这一课是通过学生“动手做科学”的方式来进行的,通过提出问题、猜想和假设、设计实验、验证问题、共享成果,这样的实实在在的科学探究过程,逐步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的能力。
但总觉得有些环节处理得不尽人意:“汇报交流,共享成果”这个环节,时间掌握得不够完美。可能是汇报科学成果占用的时间特别多,几个组都要求一边讲一边做实验,如果只讲理由,不演示实验,可能时间会充裕些。另外,教师注意了对学生的激励和评价,但在教学过程中如何使学生的思维及探究能力向更高层次发展,还需要不断地去实践、去探索。
第三篇:六年级科学上册教学反思
六年级科学上册教学反思 |
六年级科学上册教学反思 |
第一单元《工具和机械》
1、使用工具
作为本学期的第一课,如果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将有利于促进一学期的学习。如何激发学习兴趣?即然教学的是“使用工具”,那就让学生亲身经历使用多种工具的过程,在使用中培养兴趣,在使用中掌握技能。切不可一二种工具走个过场,更不可看看插图说一说来“画梅止渴”。
1、工具的准备。要准备多种工具,对教师而言是增加了不少负担,很多老师会通知学生自带些工具,虽然减轻了教师准备的负担,但是学生要么忘记带了,要么带的不多,就那么几种常见工具。其实,我们可以通过“学生自带”+“就地取材”来解决这个材料问题。学校的劳技器材中有榔头、螺丝刀、剪刀、锯子、镊子、木工刨、卷尺、尖嘴钳等十多种工具,而且数量较多,完全能满足四人小组的使用。有了那么多可以动手操作把玩的工具,学生的上课兴趣自然就高涨了。
2、“选用什么工具好”的活动安排。此项活动,要求学生选用合适的工具将铁钉、螺丝钉、图钉从木头里取出来。螺丝钉应分一字和十字螺丝钉,而给学生小组提供的螺丝刀只有一字螺丝刀或十字螺丝刀,故意制造些麻烦,让他们更深入了解“选择合适的工具来干活”的重要性,并在活动中,通过不同小组间的借调工具,来加强组与组之间的合作配合。对于这个活动材料的准备,平行班的第一班教学,需要老师辛苦一下,准备好各组的材料,而后续的班级,一则为了避免准备上时间紧张,二则也可以减轻教师负担,我在让学生选择合适工具取出各类钉子后,又安排了一个“选择合适工具快速而保质地将这些钉子再钉回木头里去”的活动。这样,即再一次让学生选择工具使用工具,又完成了下一个平行班的准备工作,一举两得。不过,在进行这两项活动中,有部分小组的同学为了偷懒,用榔头将螺丝钉拔出或敲入木头,教师应强调一下这种操作虽然完成了任务,但有其缺点,会减少该枚螺丝钉的承重能力,在生活中实际操作应用时不可取。
总体而言,本学期的第一课还是能够较好地实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技能,并为后续教学活动作好铺垫等教学目标,教学效果良。
2、杠杆的科学
本课接着上一课结束时,所提到的问题之一“撬石头”而引入。课前,找了根近2米的粗棍子,现场演示,请上来一位班级体重最重的同学,有100多斤,很费力地抱一抱,然后让他坐在椅子上,找块砖一垫,用撬棍很轻松地抬了起来。再请个全班最瘦小的也来试试,也非常轻松地把他抬了起来。这样,全班同学的学习兴趣高涨,又直观形象地再现了生活中的场景,对后续教学的顺利开展有很大帮助。
“区分各种常用工具是否杠杆”的活动。充分利用上节课让学生操作使用过的那些器材,进行分析交流。对于榔头拔钉子,学生比较好理解,支点、用力点、阻力点一下子就找到了,也确认它是杠杆的应用,但对于老虎钳、剪刀,有的学生认为不是杠杆,是因为他没有结合实际使用来体会理解,可以让学生用老虎钳剪段铁丝,用剪刀剪块木片,在这个过程中找找阻力点、用力点和支点,再来分析是不是杠杆,学生就较易理解了。对于螺丝刀,有的学生说它用来撬物体时就是杠杆了,也应予以肯定,但做为扭螺丝钉时的工具,它就不是杠杆的应用了。
本课的教学难点还在于杠杆尺的研究。在教学中,很多小组的探究活动是低效甚至无效的。开展这个活动时,首先要强调教师的指导到位,要求明确。对于这个实验,有这么几点要求:
1、左边所挂钩码当重物,右边的钩码当作我们用的力的大小。
2、每一次操作,两边的钩码都只能挂在同一个位置,这点很重要。
3、当杠杆尺达到平衡状态时,再记录实验情况。
4、省力、费力、不省力也不费力如何区分?
同时,还应引导学生在实验中多加观察、思考,发现规律,但在实际活动中,很少有学生能进行认真思考来发现规律,更多的是随意地、一次又一次地尝试,通过增加钩码个数或移动钩码位置来达到平衡。还有的小组,总是在两边挂相等数量的钩码来实现平衡,探究活动没有深入。这些情况都需要老师在活动巡视中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加以指导。并引导学生结合数学知识来分析数据以发现规律。
通过活动,分析实验数据,解决书中的三个问题,只要小组活动开展的充分,数据详尽,那么困难并不大。但对于“按怎样的方法步骤收集数据更合理”?学生的思考并不多,充满随意性。同时,这一课时的教学时间也相对紧张,如果想要深入、扎实有效地开展杠杆尺实验,建议增加教学时间。因为只有将这个知识掌握了,懂得通过分析用力点、支点、阻力点三点之间距离的关系来区分杠杆是省力的,费力的还是不省力也不费力的,才能使第三课的活动顺利开展。
3、杠杆类工具的研究
本课教学,是在上节课通过杠杆尺的研究得出杠杆如何省力、费力、不省力也不费力的前提下,探究生活中的各类杠杆类工具。对于此课教学,简单枯燥的说教起不了多大效果,要尽可能多的通过实物,通过学生的动手操作激发学习兴趣,在游戏玩乐中体会科学的奥秘,掌握相应的科学知识。
如何区分杠杆是省力、费力、不省力也不费力,可以告诉学生两步骤,1、先找到杠杆类工具的支点、用力点、阻力点;
2、分析三个点之间的位置关系,依据杠杆尺实验的结论来区分。对于螺丝刀撬开筒盖、夹子夹东西、开瓶器开啤酒瓶三个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进行分析,前两项较易掌握,开酒瓶盖不少学生找不准阻力点和支点,这里需要老师加以引导分析。
生活中更多的杠杆类工具的分析,多准备些实物,当学生不甚明了时,通过操作演示,亲眼看到了工作过程,学生就较易发现三个点,分析三个点的关系,从而能方便的区分是何种杠杆的应用。对于剪刀,教师有必要进行补充,一是不同用处的剪刀,其阻力臂和用力臂的长短是不同的,如理发剪、缝纫剪、园林剪、手工剪等;二是对于同一把剪刀,使用方法不同,其省力或费力情况也是不同的。对于费力的镊子和筷子这两种杠杆类工具,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要设计成费力的?”可结合夹煤饼的火钳,比较能说明问题。
对于“小杆秤的研究”,建议专设一节课来开展相应活动。因为如果在同一堂课内完成,时间很紧,顶多就布置学生课后去制作,而学生在课外制作,没有钩码类合适的称量工具,对于刻度的划分,有一定困难,也不便开展评价。因此,可以先通知准备相应的材料和工具,然后安排一节课时间用于制作、交流、评比,并能较好地探讨“提绳的位置对秤的使用有什么影响?”“秤砣的轻重对秤的使用有什么影响?”两个问题,作为对杠杆类工具探究的一个小结。
4、轮轴的秘密
本课教学“轮轴”的秘密,对学生而言,轮轴虽是一个新的简单机械知识,但生活中的应用却相当广泛,在教学中,要努力唤起学生潜意识的苏醒,当他学完这课后,他会恍然大悟:“哦,原来是这个道理啊!”,并会去关注生活中更多蕴含着科学道理的事物和现象。
为了让学生能有切身体会,我为每个小组准备了一个水龙头和一把螺丝刀。水龙头是去五金店里借的,学校可没有,最好找那种“轮”可以卸下的水龙头,这样可以让学生体会一下,在轴上用力扭水龙头那费力的感觉,就对“轮上用力可以省力”有更深的印象了。
本课的教学难点在于“研究轮轴作用”、“轮轴的轮的大小对轮轴作用的影响”两组实验。为什么难?一难在材料,二难在操作。因为两组实验有先后层次关系,需要三个大小不等的轮来完成两组实验。我利用了原来的“机械实验盒”中的材料,但仍不能满足需要,因为最小的轮无法和其他两个轮固定在一起,也就造成了“轴”“轮”不同步转动的情况。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用502胶水,将小轮粘在了中轮上固定了起来。
实验一:用细绳(一定要细绳,不然摩擦力太大,实验会不成功)在轮上绑紧,要求达到“轮转绳动的效果”,小轮作轴直接挂钩码当重力(阻力),中轮绳子绑紧后绕上两圈然后挂钩码当用力的大小,就能带动轴(小轮)转了。(不绕两圈,垂直时直接挂钩码是不会带动轴转的),通过实验,能发现“在轮上用力可以省力”的道理。
实验二:将实验一的装置扣上机械盒中最大的那个轮(两者有卡扣和槽),仍以小轮作轴挂钩码当阻力,大轮绑紧绳后绕个圈挂上钩码当用力大小进行实验。大轮省力的效果非常明显,2个钩码居然能提起6个钩码!学生感到非常惊讶,同时也对“轮越大越省力”的道理刻骨铭心。
最后,让学生例举生活中应用了轮轴的现象,学生能说出很多很多,除了书中五种,还提到了:自行车的龙头、钥匙、电扇开关等等,开红酒的开瓶器等等。充分体会到了生活中的机械应用无处不在,机械的应用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此课教学,也更使我感觉到科学课的材料准备很重要,课前教师自己的操作体会很重要。如果没有这些准备,上课时就要事倍功半,就要出洋相咧。
5、定滑轮和动滑轮
本课将研究“滑轮”这一新的简单机械,通过教学,研究定滑轮、动滑轮工作时是否改变用力的方向、是否省力两个特征。此课教学,同样应让学生分组动手操作,可将原来机械实验盒中的有关器材作为分组实验材料供学生使用。
1、在研究“定滑轮是否省力”的实验中,一边挂着钩码当重物,一边挂上钩码当所用的力。有学生会认为定滑轮费力,因为要用三个钩码的力才能提起两个钩码的重物,教师应对此予以引导,可在两边各挂两个,重物在上,用力在下,说明使用均等的力,也能使重物保持在一定位置上,从而使两边的力量达到均衡状态,说明定滑轮即不省力也不费力。(如果算上摩擦因素,那还是有些些费力的)
2、在研究“动滑轮是否省力”的实验中,当重物只为一个钩码时,重物的重量最好也算上动滑轮的重量,尤其是那种铁质的动滑轮,不然会产生较大的实验误差而误导学生。在这个实验中,钩码数越多,直观认识中的省力效果越明显,甚至有学生在汇报时,能发现用了一个动滑轮后,一般能省上一半的力,予以肯定。
3、此课实验,包括6、7课实验,均需要使用弹簧测力计,因此,教师课前应好好检查一下弹簧秤能否正常使用,不然将极大影响课堂学生实验活动的开展。我在课前准备弹簧秤时,发现20多个弹簧秤居然只有两三个能正常使用,其他的都因螺母松动而导致弹簧脱离,不得不一一拆开进行修复,花了一个中午的时间。还好极早准备极早发现,不然上课时就只能做演示实验了。这次经历也提醒我,上课所需的材料应提前准备,并进行细致检查,以免误事。
4、最后一个思考“我们在什么情况下使用定滑轮,在什么情况下使用动滑轮?”即是对本课教学的总结,也是为下节课做的铺垫,不能走过场,应让学生在充分讨论思考的基础上进行交流。
6、滑轮组
此课教学比较郁闷,好好的一个教学内容,因为没有合适的实验器材,导致第二个分组实验效果不佳,心想:让我开课,不挑此课。
本课教学,通过复习定滑轮、动滑轮的特征,从而引出“能否合二为一”导入对“滑轮组”的研究,学生也能结合前知,预测滑轮组的特点:即能省力也能改变用力方向。通过实验来验证他们的预测。实验一问题不大,借助上节课用过的机械实验盒中的一个定滑轮、一个动滑轮进行组装,在实验中能够发现由一个定滑轮和一定动滑轮所组成的滑轮组,即能改变用力方向也能省力的特征。不过个别小组在操作时有误,只绕过了动滑轮而没有绕过定滑轮,教师应及时予以指导,也可提醒参考书中插图。让学生少走歪路,以免影响实验进度。
实验二是要研究多个定滑轮和多个动滑轮所组成的滑轮组有何作用?因为材料原因,教学活动遇到了很多了障碍。因为各组材料中,没有如P15插图中连在一起的两个动滑轮这种装置,工具箱中没有,学校原来的机械实验盒中也没有,只在另一个大机械实验盒中找到了类似的一两个,根本无法满足分组实验的需要。于是,只能借助于实验一所用的材料,虽然经过指导,但学生在组装、实验过程中,错误百出。很多小组想法简单,想着就一根线分别绕过两个定滑轮、两个动滑轮就行了,于是有了如图一的这种组装方法,接下来就遇到了“钩码挂在哪个动滑轮上好?”这个问题,其实这种组装方法,随便挂在哪个动滑轮上,或者两个都挂,实验都无法取得正确数据。后来指导学生按图二方法进行组装,才测得了较为准确的数据,但组装有一定难度,小组成员间配合不好的话,又手忙脚乱,影响了实验进度。
感叹:材料啊材料,科学教师的命哪!没有材料,只能化繁为简,没有材料,只能变分组为演示,没有材料,只能空口白话纸上谈兵。
对于最后一个游戏,学生兴趣还是相当浓厚的,而且效果明显,值得一做。但由于牵涉到课堂教学时间、场地、器材等多种因素,四人小组都做不太现实,所以我就选了两组学生进行演示游戏,其他学生课后找机会再试了。对于这个游戏的材料,我课前试了很多,最后向体育室借来了体操棒,然后套上PVC塑料管,可以减少摩擦力,提高实验效果,缺点是因为两边用力不均衡,绳子会被拉向一边而导致游戏无法继续。后来,找来了绕线圈用的小种小木筒套在体育棒上,绳子绕在木筒箍里,这样就不会滑到一边去了,但是摩擦力有所增加。总之,多多尝试,找找效果好的材料,游戏才会效果显著,让学生印象深刻。
很想了解其他老师教学此课有何经验之谈,好学习学习。
7、斜面的作用
本课教学的“斜面”是一种新的简单机械,学生对于斜面还是有一定认识的,也能结合生活经验,猜测斜面是一种省力的简单机械。本课的目的在于通过实验,通过数据,使学生了解斜面的作用,了解不同坡度的斜面的作用有何区别。
在引入教学时,除了看图看录像片断认识盘山路之外,学习他人的做法,让学生体验直接搬一桶装水到讲台上,和沿着斜面运到讲台上,所花力气大小的区别,使学生非常直观形象地认识到“斜面应该有省力的作用”。本课的两组实验,没有太大的难度。因为有了前几课实验方法的铺垫,学生很容易就能制订出实验方案,教师应引导学生,严格安照实验方案开展实验,并认真记录实验数据,通过对数据的分析,来得出结论。对于所测量的物体,尽量让学生选择相对较重的物体,这样实验数据才能有较明显的区别,如果提升一支笔之类的物体,实验数据的差别不大而影响学生的分析判断。
实验后,了解斜面在生活中的应用,是一个重要环节。教师应尽可能多地让学生讨论、思考、发现,找找生活中各种斜面的应用,学生谈到刀刃、斧头之类物体时,最好能够出示实物让学生观察一下,以加深印象。对于螺丝钉是一种斜面的应用,学生更多的是从“螺纹像盘山公路”这一感性认识上得出的结论,我们可以补充一个以前常识教材中的小实验,将一张直角三角形纸(斜面上涂色以方便观察)绕在笔杆上,就能直观形象地看到斜面原理在螺纹上的应用了。还可以结合生活现象问学生:去五金店买螺丝钉,老板拿出来两种螺丝钉,一种螺纹较密,一种螺纹较疏,你会选择哪一种?为什么?这个问题同样可以通过上面那个简单的实验方法得到验证,使学生了解到螺纹密,是因为斜面的坡度小的原因,可以更省力。(不过延长了距离,需要多花时间)
8、自行车上的简单机械
本课通过对生活中常见的自行车进行观察研究,分析其中的各种简单机械原理,也算是第一单元的一个小结性活动。本课安排了三个活动:了解人脚蹬的力通过链条和齿轮传到了车轮上;了解齿轮大小与车速快慢及用力大小的关系;认识自行车上的简单机械。
自行车学生是较为熟悉的,很多学生还骑过自行车,但骑过变速自行车的学生不多,所以对“齿轮大小与车速快慢及用力大小的关系”了解不多,需要着重指导。而上课准备工作前,我遇到的麻烦是:学校里教师骑自行车不多,变速自行车更少(学生是不能骑车来校的)。最后总算找到了一辆破破烂烂的变速车,总算能用来讲解使用,而分组观察活动,只能分四个大组,观察四辆普通的自行车了。
对于第一项活动“了解人脚蹬的力通过链条和齿轮传到了车轮上”,通过讲解分析,学生还是能较好理解掌握的。需要指出两点,一是有部分学生会把齿轮+链条这个结构,当作滑轮,是需要澄清的;二是在观察大小转动圈数时,可以用粉笔来用记号,效果比较好。而且明白这一圈数比的关系,也是为下一个活动作铺垫的。第二个活动“齿轮大小与车速快慢及用力大小的关系”因为每班骑过变速车有过切身体会的学生不多,所以除了让这些学生谈谈自己的体会之外,在通过自行车实物进行分析后,可以让几个学生骑一骑,改变一下齿轮比,来体会一下速度和用力大小的变化,从而加深印象。在这个活动中,速度关系因为有了第一个活动的铺垫,学生较易掌握,但对于用力大小的区别,有部分学生会简单的认为速度快就省力了,需要引导学生结合机械原理分析思考后再作答。整个后轮是一个轮轴结构,变速齿轮就是轮轴的“轮”,那么齿轮越大,就是轮越大越省力的道理了。这样讲了之后,学生能较好的理解了。第三个活动“认识自行车上的简单机械”,一定要让学生观察实物并动手感知才好。自行车上的简单机械主要是杠杆和轮轴的应用,在分析时,如果认为是杠杆的应用,就要让学生找找支点、阻力点、用力点;如果是轮轴的应用,就让学生找找轮和轴,这样可以加深理解,避免走过场,有看没看。
第二单元《形状与结构》
1、《抵抗弯曲》
课上下来也碰到一些问题,总结一下,我认为有下面三点思考:思考
一、如何应对孩子提出的关于纸的长短会影响抗弯曲能力的认识?我的理解是孩子能提出这样的观点,他们的前概念是很丰富的,他们对纸的抗弯能力有自己初始的认识与理解,应该值得肯定与研究。所以我将课的密度临时拉大的,将研究纸的长短影响抗弯能力的研究作为演示实验放入课堂教学任务中。思考
二、课本中从生活中来,最后到生活中去的研究任务的安排与实际生活问题思考的活动安排似乎很合理,可是我感觉我在教学中比较生硬,我想这主要是我自身的原因,我对课没有仔细地思考,很多环节的衔接课前没有仔细考虑,导致感觉课上下来有点不自然,主要表现在纸的研究很难与横梁联系起来,学生对横梁和竖梁的认识是很牵强的。思考
三、孩子对纸的宽度和厚度影响抗弯能力的研究,我里面存在不少不科学的问题,就纸的厚度我是将纸对折来增加它的厚度,课后回想起来,觉得还是很不科学的,因为纸弯折后有不少的弹性,弹性也势必影响其抗弯能力,我觉得在今后的教学中要避免类似这样的情况出现。
2、《形状与抗弯曲能力》
这一课我们听得很多,感触也很多,初期给我感觉:教学内容过于简单,教学中只要突破各种形状的制作已经测量其抗弯曲能力,基本能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学中挑战性的问题比较少。
实际教学中,我也碰到这样的问题,我发现圆形的和方形的形状制作非常麻烦、检测其抗弯曲能力也是相当麻烦的,教学中,我们不能比较各种形状抗弯曲能力的强弱,我们要强调与一字形的相比,纸改变形状后,抗弯曲能力是否增强了。对于圆形和方形为什么容易坍塌,在后续关于力的分解中,我们可以探讨相关的问题。我在教学中发现不少班级中对于为什么改变形状后抗弯曲能力会增强的原因能从圆形和方形会坍塌的现象中受到启发,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将波浪形作为再一次的突破口,帮助基础相对比较薄弱的孩子理解其中的原因,我尝试中效果还可以。
课本中瓦楞纸的提出,我们的问题不要局限于为什么抗弯曲能力增强了?我们要在这个点上挖深挖透,我提出了一个问题:瓦楞纸有五层(我准备的就五层),两层波浪形,三层一字形,为什么制作的时候五层都制作成波浪形呢?这样的抗弯曲能力不是更强了吗?学生能从瓦楞纸中受到启发,改变形状的纸抗弯曲能力增强,那是要在形状不改变的前提下,如果形状发生了变化,其抗弯曲能力也会受到影响。瓦楞纸用三层一字形的夹住两层波浪形的,其目的就是固定波浪形的形状,使其抗弯曲能力得到有效提高。因为前期学生已经对于圆形和方形的形状容易改变形状而坍塌有了认识,所以在此基础上学生还是比较容易理解的。
看似简单的一课,还是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说明什么?我们要更深层次地去关注我们孩子的前概念和教材编排中的实际容易受忽略的问题。
3、《拱形的力量》
这课教学,对于拱形为什么抗弯曲能力会增强的原因是教学的难点和重点。在教学中,我之前提出了一些渐进的教学预设,感觉还比较顺利,我将4枚垫片压在拱形上,让学生观察,与没压之前,在形状上发现了哪些变化?学生都能找到一些,如:放垫片的地方塌下去了;与它相邻的区域鼓起来了;拱形的脚弹开去了或者伸拢来了等等。在此基础上,让学生理解为什么拱形的抗弯曲能力会增强,学生理解起来相对比较顺利与自然。
研究西瓜皮搭一个拱形来研究西瓜皮是如何实现力的传递的,无疑是比较形象和直观的。但我认为教材在编排的时候无疑没有考虑到当地学校的困难。这些教具的准备是不太现实的。这个季节的西瓜价格贵不说,西瓜的量也是很大的,我上的是平行班,总共5个班级,试想如果我不做演示实验,意味着我要准备10个大西瓜。如果碰到50多人的大班,资源的浪费会严重。所以我建议教材编排的专家多考虑教材实施过程中的实际问题,能不能用其他的物体代替?我还想到,建议大伙多考虑
4、《找拱形》的教学反思
上这一课,感觉很累,累得原因是课的难点很难突破:从拱形中去找圆顶形和球形承载压力的特点。课上下来,感觉是教师在作传授性的教学,学生在我的引导下反而变得笨了。印证了刚刚在办公室同事间讨论的一个话题:“老师是怎么样将孩子教笨的”。
到现在我还是理解不通学生为什么很难将拱形与球形和圆顶形拉上关系,或者为什么总是将拱形和圆顶形和球形混为一谈。初步推测应该出在教师的引导和定位上,到底这里的教学要给孩子定位到什么程度,这是我比较模糊的,所以在具体的教学中总是被学生拉着鼻子走。其实圆顶形也好都是有无数个拱形组合而成,而因为各个拱足又形成了底部的圆,使得拱足很难再产成对外的推力,所以圆顶形的抗弯曲能力一下子提高了很多,半个乒乓球承受重物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但是我也不清楚为什么我会引导不过来,可能旁观者比较清楚吧?可是常规课堂我们又有多少是清者清呢?
对于生物中的拱形的教学一会拱形,一会儿又是圆顶形,一会儿又是球形,搞得更是晕头转向。其实想想都是拱形啊,只不过圆顶形和球形是拱形的“变种”罢了,不知道我的理解对不对?
5、《做框架》教学反思
这课的教学曾经在嘉兴南湖参加省网络研修班课堂教学研讨中了解过,咱们的兔子先生对课作了比较精辟的设计与定义。
本想这课难度不大,可是上下来难度还是很大的,难度主要体现在正方体如何加斜杆的讨论研究上。其实我认为教学中很多人都关注的是三角形的稳定性很好,然后在四边形的研究中拉一个斜杆主要是将四边形变成三角形,稳定性自然好了。
其实在正方体加斜杆的研究中,我们很多孩子也是框定在这样的基础上认为只要将四个边框拉成三角形就可以了,其实在这里的教学中我们又要思考,怎么样拉的三角形稳定性是比较好的,具体的探究过程中是非常费时间的。正方体有八个角,拉住每个角,使他们既不能拉伸也不能紧缩,用斜杆起一个固定作用。教学起来不是很顺利吗?三角形的稳定性分析在这里反而显得力不从心了,我想教材的编排肯定考虑到一个理解的递进问题,但是这个递进会不会显得跳跃过大?总感觉学生有点蒙了。
6、《建高塔》教学反思
这课的教学我充分利用了前一课《框架》的材料,结合身边的饮料瓶。在制作的过程中,要求学生用竹筷不能采用单独直立的方式,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最高的塔能搭建到近4米。操作过程中,学生能创造,动手能力都比较强,但是课也存在很多问题,主要问题表现在时间的把控上存在问题,更多关注的是学生的如何制作,对制作的思考切到位。感觉这课放两课时教学会起到良好的效果。
7、《桥的形状和结构》
上这课之前,我在网络上寻找了50多种造型各异的桥梁图片,在研究拱桥的时候我分别出示了五种典型的桥梁图片:多拱形、单拱形、拱形在上、拱形在下、多层拱形,让学生研究这种桥梁在增强抗弯曲能力上的有效举措。
在研究钢索桥的时候,我更是展示了多种造型美观的钢索桥,让学生在图片的观察和研究中,让学生理解这些桥梁是如何增强抗弯曲能力的。
总的感觉,这课的图片展示给课堂带来不少的亮点,他能在根本上帮助学生建立思考的基点。因为我们的学生虽然熟悉身边的桥梁、也在前面学过很多的抗弯曲知识,但要在此基础上思考、并融会贯通是有一定难度的。
8、《用纸造一座“桥”》
这课的教学,说真的,我进行了大量的改变,我把本次造桥作为一次小型的科学小制作比赛了。为什么要这样?第一、因为我觉得要抓住这样的教学契机,努力提高孩子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的能力;第二、丰富我们科技教研组的活动安排,让学生在动手中能提高其综合的能力;第三、减轻六年级孩子过重的学习压力,让他们利用这样的机会好好“乐”一把。本次活动中,我对教材中只能使用报纸做了一些调整,我鼓励孩子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材料,让他们大胆创新,只要符合两个条件:美观、实用。这次活动自我感觉还是很成功的,因为前段时间忙忙碌碌,加上学校开运动会,评比学生的桥梁的事一直拖后了,有机会我会将我们学生的桥梁作品贴到上面来。这课的教学我认为还要关注制作后的反思讨论,这点在教学中,我们往往忽视了,其实我也淡化了很多,回头想想,这个环节的教学其实是非常重要的。
第三单元《能量》
1、《电和磁》
本课作为能量单元的起始课,目的在于通过系列活动,使学生认识电和磁的关系,了解电能生磁的科学概念,为后续教学作好铺垫。在教学活动中,让学生组装一个小电路,并回忆电流的路径是很必要的,这即能在接下去的活动中,通过观察灯泡发光来证明电路通畅从而保证有电流经过指南针上方,又能认识到电流的路径方向对指南针偏转方向的影响。同时还应回忆的知识是“指南针在什么情况下会受到影响而产生偏转”,这对指导学生自行分析“电能生磁”是有帮助的。
在“通电导线和指南针”活动中,教师一定要强调“将电路中的导线拉直靠在指南针上方,与磁针指示方向一致”这一条,可以借助实物投影仪或板画一下,帮助学生明确此操作要求,这样在实验中才能比较清楚的看到实验现象。在活动中,还要强调观察断开电流时指导针的变化,通过反复通、断,对比指南针的变化,有助于学生对现象的思考与分析。在利用短路增大电流活动前,要再三强调只能短暂接通,可以让学生三秒倒计时,以此保证电池不会被过于损耗。通过这两项活动,让学生思考分析是什么原因导致了指南针的偏转?因为有了前提知识的铺垫,学生比较容易能分析得出:通电的电路中,流过的电流产生了磁性,导致了指南针的偏转。
在“通电线圈和指南针”活动中,我利用2米长的网线内芯一股,演示了如何绕一个线圈,然后直接给了各小组一个绕好的线圈,因为考虑这个并没有什么难度,学生知道了如何绕线圈就行,课上就节约时间了。给了线圈后,让学生通过各种方式任意摆放,来比较线圈的不同放置对指南针偏转角度的影响,在交流中,学生会发现将指南针套入线圈中时,产生的偏转程度最大,甚至是飞速旋转了。此项活动也是为了后续教学电动机作下铺垫。利用通过线圈能产生强大磁力的原理,制作一个“电流检测器”,教师应准备电力几乎耗尽的的电池,演示一下无法点亮小灯泡了,再利用“电流检测器”来检测,发现指南针产生了偏转,从而了解到废电池中仍有部分电的。此活动可在实物投影上演示进行。
总体感言,这是一个学生极为感兴趣的单元,因为有很多动手操作的环节,学生能充分参与到活动中,从中感受到科学探究的乐趣。教师应提前准备好相应的活动器材,才能保证活动的顺利开展。学生快乐,我快乐!
2、《电磁铁》
本课在上一课了解了电和磁的关系基础上,制作电磁铁,了解研究电磁铁的相关知识。本课活动的前提是要制作电磁铁,给学生分组使用制作电磁铁的材料应仔细考虑,做线圈的线可以选用网线的内芯,长2米为宜;选用的铁芯更要经过处理,用火烧红后自然冷却,这样的铁芯能在断电后磁性即刻消失,从而避免剩磁对活动的干扰。
首先教给学生如何利用一段导线和一枚铁钉制作一个电磁铁,此活动不难,重点要说明线圈的缠绕应有续,一圈挨着一圈,要认识电磁铁装置由线圈和铁芯两部分组成。这也是为下一课教学作下铺垫。测试制作的电磁铁,学生发现通电时电磁铁有磁性能吸起大头针,断电后磁性消失的有趣现象。联系上一节课“电流通过导线产生磁性对指南针的影响”,学生很容易明白其中的道理。这个活动中,铁芯是关键,如果有剩磁就会产生误解。如果有剩磁,可以向学生解释是材料的原因,可以通过敲击铁芯使其磁性消失以继续下一次实验操作。在测试过程中,也有学生会在交流中发现各组制作的电磁铁吸起的大头针数量并不相同,从而会对磁性为何有强弱产生疑问,这是下一节课要开展研究的内容,这节课不再展开。
本课的重点活动是了解铁钉电磁铁的南北极。学生制作的电磁铁能像磁铁一样有磁性能吸起
大头针,自然也会想到电磁铁是否也如磁铁一般有南北极?如何证实电磁铁是否有南北极?这个验证方法可以先让学生思考,有的学生会想到吊起电磁铁,待其静止后观察钉尖钉头的指向来判断它的南北极,也有学生想到将两个电磁铁接近,依据同极相斥异极相吸原理来判断它的南北极,表面上这些都有道理,但深入分析后这些方法都不切实际无法实施。引导学生借助指南针来判断电磁铁的南北极,首先应确认指南针的红、白两端磁针的指向,然后用通电后的电磁铁去接近指南针,观察指南针的偏转现象依此分析电磁铁的南北极。在分析过程中,会发现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有的组钉尖是南极,有的组钉尖是北极?引导分析可能是哪些因素导致了这样的结果,再依据分析去做实验来验证假设。这样,学生接下去的活动带着目的性,使活动更有指向性,效果也更明
第四篇:六年级科学上册教学反思
《馒头发霉了》教学反思
在进行本课的教学活动的时候,我首先让学生将自己携带的发霉的馒头展示给大家看。这样抛砖引玉,问:你们在生活中,看到什么发霉了?是什么样子的?这学生就纷纷举手汇报自己的发现。然后我提出了一个问题:为什么好好的一个馒头会发霉呢?学生进行各种各样的猜想。这样时候我找同学进行汇报其搜集的有关霉菌的资料。但是在课上学生没有充分地进行这项工作。因此我只有自己介绍有关真菌和孢子的知识和内容。现在想来,对于学生进行作业一定积极的要定并且之后予以评价,对于经常不参与活动的学生要积极的进行教育,使其认识到学习和搜集资料的观察。然后我问到学生:我们知道种子只有在一定的条件下才能发芽生长?那么孢子在什么条件下发芽生长呢?学生进行各种各样的猜想。最终学生得到了四个猜想温暖,潮湿、阴暗、有空气。然后我指出同学们都认为在温暖的环境中容易发霉,那么我怎样进行验证这个条件呢?然后我组织学生进行设计实验验证自己的猜想。在学生设计的过程,我们安排学生进行进行小组交流,现在想来我需要进行学生进行讨论交流这样更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探究的积极性。最后学生回答需要进行对比实验进行操作验证。然后学生回答对比实验的做法。有这个设计的经验,学生对于设计其他的实验方案都有较为容易的设计。我因此安排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但是我发现学生似乎对于这个实验设计感觉太简单,没有积极的进行。我组织学生进行汇报的时候,学生的汇报很是比较的让我满意。这节课就这样结束了。自我感觉还是可以的。
《搭建生命体的“积木”》教后反思 武进区九里小学蒋美娟
近日,上了1节公开课《搭建生命体的“积木”》,课后进行了反思。本课的教学目标是能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并绘制出它的表皮结构;知道构成生命体的基本单位是细胞,生物体的生长发育过程就是细胞的生长发育过程。在这节课中我觉得较为成功的有这几点:
1、在导入时我能从学生常见的活动开始,然后设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伊始,我先让学生回顾他们小时候用积木搭过什么,然后设疑:如果把我们的身体或其它生命体也比做房子,那搭建他们的积木是什么?这时学生的回答还是较浅显的,认为是各部分器官:皮肤、头发、骨骼、血液、五脏六腑等。这时我进一步追问,这些都是我们身体的一部分,肉眼能看到,那这些部分又是什么构成的呢?学生顿时很困惑,有了探究的兴趣。
2、课堂能关注学生学习的兴趣点,鼓励学生自主发现,体验探究的乐趣。从让学生肉眼观察洋葱表皮到显微镜下看到一个个排列整齐的长方形格子(细胞),再到看多个生命体的细胞,我关注到学生的兴趣始终是高涨的,眼里有惊喜。有了很多不同生物体细胞的感知,我再让他们比较它们的异同,自然水到渠成。再从我们的生长发育与细胞有没有关系,让学生进行思考,从而解决本课的重难点。整个过程是学生发现的过程、探究的的过程。
3、课外拓展、学以致用
为了增加学生的信息量,我补充了一些资料,例如,大多数细胞很微小,在10微米——100微米之间,让学生了解微米;我们人体一些部分的细胞新陈代谢时间;如果化验单上显示白细胞数量高于正常值意味着什么等。不足之处:
在教学过程中我只让学生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的结构,初步感知细胞,虽然完成了教学目标,但我觉得还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除了植物的表皮细胞,动物的表皮细胞又是怎样的,包括我们人的,这些都是学生想进一步通过自己的观察认识的,但这部分我仅用图片代替。这是本课中最大的遗憾。[转载]《地球的形状》教学反思
一、问题引入,以激发学生们学习兴趣。科学的本质就是从提出问题到解决问题,特别是日常生活中人们所关心的问题。我们科学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式和努力去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将猜想、实验、思考、交流这些探究的科学过程充分让学生经历,在探究中学会探究。从而提高自身的科学素养。
三、让学生学会探究。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从中获得科学知识,增长才干,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理解科学的真谛,这便是科学教育的全过程。靠教师讲书本知识,让学生死记硬背那些知识结论,绝不是科学教育。
四、激发科学情趣,懂得科学道理。使得学生们亲近科学,在日常生活中运用科学,从而把科学转化为对自己日常生活的指导。
不足:针对有些学生的回答还是有些操之过急,没有充分相信学生的自主能力,我想在今后教学中值得注意和研究解决。
《地球的表面》教学反思
本节内容是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我们的地球》中的第二课,基于学生的认识和需要,我对教材进行重组,学习目标定位在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1、认识基本地形(包括高原、高山、盆地、湖泊、峡谷、平原等)。
2、地球表面有河流、海洋、山脉、高原等多种多样的地形地貌,地球表面是高低起伏、崎岖不平的。
3、观察描述常见地形的特点。
4、会看简单的地形图,知道地形图上各种颜色的含义,能在地形图上指认:如高原、平原、谷地、山脉、河流、海洋等的地形。
5、培养对地球表面地形研究的兴趣,能自觉关注和收集相关的信息。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以上目标基本达成。我在教学中充分采用各种图片和视频资料让学生认识各种地形,根据地形的特点认识各种各样的地形,然后根据一些感性的认识,使学生能从地形图中认识各种各样的地形。其次学生也做了相应的准备——带去去外地旅游的照片资料;与父母交谈获得的旅游地区的图片或文字资料,并有学生负责介绍,学生相互认识,了解中国不同地区的地形也不尽相同。在此基础上先出示中国地形图,后出示世界地形图,让学生通过观察,认识地形图上各种颜色的含义,并且指认我给的一些高山、高原、盆地等,使认识更加全面、深刻。
在教学过程中也暴露一些问题:
1、语言组织上也组织得不好,教学方法也不够灵活,所以课堂显得不是很活跃。设计的环节也有点不紧凑。和学生的交流也不自然。在时间的安排上也不尽合理,导致时间不够充分,学生没有更多的时间去了解家乡的地形,更好地结合当地的实际地形去知道地形的特点,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去理解和消化,也没有更多的时间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
2、还有,在处理地形图上要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去看和发现,更多地从地形图上去认识我国的各种各样的复杂的地形,应该多从地形图上去认识我国的地形,有顺序地从我国地形图上,从东到西,从南到北去认识。从海洋到陆地,一个一个地认识,这样学生会掌握得更好些。
《地球的内部》课后反思反思本课的教学,我认为自己最大的成功之处在于激发出了学生更大的探究热情,培养了他们敢于质疑权威的品质。课堂上时我设计了一个“猜暗盒”的活动,事先,我在一个盒子中放进了沙子、塑料袋密封的白醋、贝壳。问学生:“你们知道这些盒子里装的是什么东西吗?”学生都摇头说不知道,我又让学生说说可以用哪些方法来推测盒子里的东西,同学们争先恐后的发言,有的说掂轻重,有的说听声音、有的说闻味道,都非常有科学道理,我让学生代表用他们的方法来探究。我觉得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是科学课的最大教育价值,作为教师必须呵护学生对科学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使他们乐于参与,积极参与,亲身经历科学探究过程,从中体会到什么是科学。我让学生通过肉眼观察,误导他们,以为塑料袋里装的透明液体是水,通过听声音,误以为装固体的铁盒里是石块,以此设下伏笔。在本课的结尾,让学生打开盖子,闻闻袋子里的透明液体,亲眼看到铁盒里的固体其实是贝壳,由此引申到地球的内部至今还没有人能够真正深入,让学生谈谈想法,学生马上就想到科学家们对于地球内部结构的猜测有可能是错误的,表达出他们想探究真理的愿望,培养了他们敢于质疑权威的品质。其次本课教学我用图片介绍的书上的内容,让学生通过直观的图片,猜测火山、地震、温泉反应出的现象,以科学家的角度来通过对地球外在现象的观察来推测它的内部。把谁都没法看清的地球内部构造剖开让学生观察、研究。最后,通过观察切开的鸡蛋和所学的内容,让学生动手用橡皮泥做出一个地球内部的模型,让学生在动手过程中记住了地球内部各部分的厚度比例。本课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导入部分拖沓,时间过长。
二、准备图片不够多。
三、在小组和做制作橡皮泥地球内部结构模型的时候,小组合作不够紧密,部分小组长没有起到协调和组织成员团结协作的作用。今后打算:
一、精炼课堂语言,精心设计教学环节以节省时间。
二、加强课前准备,丰富课件内容。
三、加强小组合作,在平时的课堂实验活动中,明确任务和分工,让学生带着团结协作的目的去完成任务,培养团结协作的意识。
火山和地震》教学反思2013-02-22 15:02:07 因为本课所涉及的教学内容离学生的生活实际较远,即使有的同学已经通过影片或其它的途径感受了火山和地震,但是我觉得这种感受还是比较感性的,比较肤浅的。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很难像教材中有些课那样和学生的生活经验有效结合起来,并引起学生的认知共鸣。但是,我们从另一个角度来分析,这课内容又是学生们所感兴趣的,所以学生的积极参与性又应该是我们教师所利用的很好的教学资源,但是一节课的时间我们很难做到面面俱到。针对这样的实际情况,我觉得我们的教师可以大胆的去重组教材,当然这种重组教材表现的手段和方法可以是多种多样的,本课的重组我觉得应该是放在教学的侧重点的筛选上。火山喷发和我们的生活确实离的很远,同时学生通过观察喷发画面就能了解火山的喷发,真正应用的价值不大。在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培养方面,是有层次性的。针对小学生的特点,由扶到放,逐步培养,要求不能太高。但是对于六年级学生来讲,通过三年的科学学习,应该在能力培养上有了系统的训练与提高。学生不仅会观察,懂实验,还应学会了提出问题,进行猜想与假设,更有收集信息、整理信息,懂得如何思考,知道如何表达与交流的初步能力。另外关于地球内部的构造,在四年级下册,学生已经学过。正是介于以上的分析,才有了我本课的设计。我想做的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不迷信权威,根据教学实际设计教学,在教学设计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我把教学的重点放在了通过实验,通过探究来认识火山的成因,通过火山的成因来探究火山的危害,了解火山的奉献。通过学习火山来自主学习地震的成因与危害。不管是环节的设计,时间的安排,都有这样的设计意图。
地表的变迁教后反思
地球表面形态的变化,除了褶皱、断层、火山、地震等地球内部运动的作用外,地球外部运动,也在不断地改变着地表形态。地球的内部力量,如同地表形态的塑造者,使地表变得高低不平,而地球的外力作用如同地表形态的雕刻大师,使高低不平的地表形态趋于平坦。本课通过独特的地貌景观、岩石的风化、流水的搬运作用等内容,指导学生认识地球外部运动对地表的影响,通过这部分内容教学,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通过实验,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学会探究的策略,同时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科学自然观,意识到自然界是不断变化的。本课的思路非常清晰,由现象入手,对现象进行猜想,即假设,再用实验验证猜想,最后得出结论。在认识岩石的风化作用时,教材以巨大的岩石如何变成细小沙子和泥土这一问题,引入自然界具有风化作用的概念。为了使学生直观地认识温度对岩石的破坏作用,教材设计了模拟实验,在做这个模拟实验的时候,要注意以下两点:第一因为学生用的是普通的酒精灯,加热速度比较慢,因此,尽量取小一些的石块比较合适,而且要有耐心等待,它需要一个比较长的加热过程,才会出现比较明显的现象。第二,最好不要直接用镊子夹好了石块加热,如果照书上这样做的话很容易烫着手。第三另外,通过“结冰与融化”、“植物生长”两幅图的分析,引导学生认识,除了温度的风化作用外,自然界中还有一些力量可使岩石风化,例如水的作用和植物的生长力。通过认识地球外部运动——风化这一地质现象,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能力和促进学生动手操作技能的发展。
在认识流水对地表的影响时,这部分内容教材也以问题--假设--实验--结论这一思路,引导学生学习以“巨大岩石变成沙子和泥土后,是否永远停留在原地”这一问题引导学生猜想。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通过实验验证猜想,在学生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让学生再设计一个对比实验,进一步认识流水对地表的影响。经过实验,学生不仅学会对比实验的方法,而且学会从实验中寻找问题的答案。同时也使学生认识到,流水的搬运作用也使得地表发生着不断的变化。
《蜡烛的变化》教学反思
本课开始由学生初步感知蜡烛的变化到进一步研究蜡烛受热及燃烧后的变化,使学生对蜡烛受热和燃烧后的变化有了一个深刻的感性认识,进而上升到理性认识,认识到物质变化的两种类型:形态的变化(物理变化)、产生新物质(化学变化)。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指出:小学科学课程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作为小学科学教师如何来贯彻执行这一精神,我想在每一堂科学课中对小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是不容忽视的。在本课教学中运用感官来观察蜡烛燃烧的变化虽然不是本课的教学重点,但当遇到这样的契机的时候来进行渗透也体现了对学生能力培养方面的重视。科学探究中如何收集证据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技能训练。本课中蜡烛燃烧发生的变化有些现象很难通过感官来感知,这时教师的引导是非常重要的,利用烧杯来采集蜡烛燃烧时产生的水蒸气、积碳、二氧化碳等。但是在教学过程中有学生提出积碳利用一张白纸就能采集到,不过白纸的高度要控制好。从学生的发言中可以看出他在实验过程中是如何地认真、严谨,我们应该给予充分的肯定,表扬他这种积极严谨的科学态度与精神。针对这种课堂中的生成性问题教师要适当处理,做到和谐、无痕。对比分类这一种探究方法又是我们科学教学工作者应该重视的地方,在本课教学中,学生发现蜡烛燃烧会产生很多变化,但我们本课的重点与难点是让学生理解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不同,如何来突破这一难点——通过比较分类。学生一下就发现其中的奥妙,这样的教学可以说教得轻松,学得积极。而且把要对学生训练的各种技能都无痕地渗透于教学过程中。
《铁钉生锈了》的教学反思 郁南县平台中心小学刘海涛
通过这几个星期教学我有很多感触,其中有成功的喜悦,有课中的尴尬也有教学中的不足。反思这节课的教学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收获:
一、对学生初始概念的了解,为学生的学习奠定的基础。教学开始引导学生观察生锈的铁钉和没有生锈的铁片铁钉,为学生对铁生锈的认识提供了理论支持。随后利用生锈的图片(课件出示)然给学生观察总结:这些图片有什么共同的特点?(铁生锈了)随后提问:铁生锈了你想知道些什么?
二、设计实验,互评实验计划,完善实验计划,为学生的科学实验提供保证。
评价是让方案完善的过程。对实验方案的评价过程也是促进学生交流的过程,因此,选择评价交流的“切入点”很重要。在本环节中,我选择了有代表性的验证实验方案让学生进行评价,即解决了个案问题,同时也解决了共性问题,起到了引领作用。另外,我比较重视交流的情感目标达成,组织的评价活动充满了民主的气氛,学生在尊重与和谐的氛围中各抒己见,这在一定程度上会促进了学生交流能力的提高。在这节课中我也有很多不足的地方。归纳起来有以下两点:一是对学生在思维过程中出现的意见冲突处理得不够好。如:在推测铁生锈与什么因素关系时,有的学生认为与温度有关,有的认为与温度无关,于是学生中引起了争论,在学生提供的证据面前,而且理由并不充分的情况下我否认了温度是铁生锈的原因。在这里继续引导学生讨论继续找证据也许会好些。
二、对于吴老师说在劣构问题没突出。
三、是联系生活不够。铁生锈在生活中是例子很多,如果让学生充分的联系生活,就会发现铁生锈的环境。对于铁生锈的原因的推测就很容易。
变色花》教学反思(2012-12-25 16:34:41)转载▼ 《科学课程标准(3-6年级)》指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我们不能狭隘的把实验理解为探究,探究是有多种形式的,但是很多时候,探究得借助于实验才能开展,所以实验是探究学习中的一种重要的手段和形式。因此实验教学理应受到重视。本人今年任教了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从平时的教学中发现教材中的一些实验存在或大或小的问题,有的因为材料难寻无法开展;有的因为效果不佳大费周章后反而事倍功半,收效甚微;有的因为浅显易懂易做,反使学生兴趣不浓、热情不高。针对以上种种情况我灵活处理,有了一些想法,在实际教学中使用也颇感得意。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变色花》一课中要求学生用制取的紫甘蓝水检测身边一些常见常用品的酸碱性。学生兴趣浓厚,根据要求,学生很快就检测完了,对于所检测物品的酸碱性有了一定的了解。可是酸碱性的概念还不太清楚,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还是第一次接触,生活中几乎没有提起过,学生感到陌生。特别是有学生把酸味的食品误认为是酸性的,于是我让学生用紫甘蓝检测一个酸酸的苹果汁,结果显示碱性。学生惊异不已,此情此景学生脑海中必定会产生强烈的冲突,学生从中认识到检测才是最科学的,感觉是往往是错误的。对于碱,现在的孩子了解不多了,可以前是重要的生活用品。我让学生用认识碱粉,感受碱粉,并用碱粉洗手,真切的认识这种碱性物质,进一步了解在洗涤剂方面它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如此一来,学生对于酸碱性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对于酸碱性的研究也有了更强烈的欲望。无疑,为往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洗衣服的学问教学反思:
本课的重点是学会做不同洗涤剂去污能力的对比实验,因此在教学设计上围绕着重点设置了提出问题——
制定方案——通过实验收集证据几个教学环节。学生从四年级就开始学习做对比实验了,因此在制定实验
方案时让学生在小组中讨论有哪些变量,接着再由全班同学一起汇报交流,这样既能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也能让学生有更开阔的思维,老师在学生汇报中只起组织和引导的作用,充分体现了学生探究的主动性。这些变量的控制也是本课的难点,在做实验时,怎样才能保证该相同的条件都一样呢,因此在设计实验记录时可以给学生一些暗示,比如在实验记录单里就有: 每杯水()毫升、每种洗涤剂()勺、各搅拌()次、搓洗()次
这样的记录,这就使学生在实验中能更有确定性地操作,也保证更好地控制变量。实验记录时为学生能更
好地完成实验服务的,因此教师在设计实验记录单时,就应设身处地地为学生着想,既能让学生乐于记录,又能有效、真实地反映学生的思维和实验等过程,这也成为对学生学习效果评价的重要依据。
本课的课题中有“学问”二字,在教材的编写里,去除衣服上的污渍不仅仅只有通过实验的方法,因此,在课的结尾,特意举出去除外套上涂改液的例子,并且说明找到去除这种污渍的办法是来自于查阅网络资料,这也给学生暗示在生活中还有很多去除污渍的办法不仅仅用对比实验方法找到,还可以用收集资料再验证的方法等,从而拓宽学生思维。
登月之旅》教学反思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课标》指出:科学课程应该是开放的,教要引导学生利用广泛存在于学校、家庭、社会、大自然、网络和各种媒体中的多种资料进行科学学习,将学生的科学学习置于广阔的背景之中,帮助他们不断扩展对周围世界的科学现象的体验,丰富他们的学习经验,使得课程可以在最大程度上满足不同地区、不同经验背景的学生学习科学的需要。在课始,我利用嫦娥奔月的图片与动人的故事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知道了人们开始对月亮的探索只是凭着想象。
2、科学课的目标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教师在帮助学生梳理了本册教材后,让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就关注这些内容,以便在教学这些课时,由书本上的内容引入一个更广阔的学习空间,让学生感受科学学习是无止境的。我在让学生了解月球的概貌前,先让他们回忆平时看到的月亮表面有什么特点,然后再通过卫星拍摄的一些图片,学生很容易就理解了。
3、教师可以讲述阿姆斯特朗乘坐阿波罗号,登上月球后离开指挥舱踏上月球的精彩瞬间,引出我们将走进宇宙,了解宇宙。我们可以充分展开想象的空间,去探索用自己的行动去探索地球以外的东西。本来学生对宇宙就充满了好奇,加上这些生动故事的描述,学生对所学的材料一定会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但这堂课也有一些遗憾,如我没有让学生在实验之前进行充分的假设,实验结束时没有详细的总结。
本节课给了我很大思考:在科学活动中,一个老师如何在课堂上做学生的支持者、引导者、合作者?课堂中一些细节的处理如何把握?实验的设计如何更加科学严谨?
太阳系大家庭教后反思
六年级的学生对于太阳系的认识并不是空白的,他们能说出太阳是恒星,能说出太阳系的几大行星,甚至个别学生还能说出更多的知识。但大多数学生对太阳系的认识是模糊的,浅意识的,尤其对于太阳系其他天体的组成、行星的大小、位置排列等,更是知之甚少。通过本课教学,通过建模活动,使学生建立对太阳系的完整认识,并在建模过程中,认识到太阳系的辽阔,宇宙的浩瀚。
对于太阳系的组成,学生知道八大行星,有的还知道它们离太阳的远近排列顺序,还知道冥王星被降级为矮行星了。我们教学时,应重视这些信息,不要将学生当成一张白纸,应在学生已有认知水平的基础上开展教学。因此,教学中,对于学生已知就不再强调,对于学生知之甚少或有疑问的,进行补充说明。比如,冥王星是矮行星,那有多少矮行星?这是学生感兴趣的,可以告诉学生有四个矮行星(冥王星,查龙星,齐娜星,谷神星),可以激发学生课外搜索相关信息的兴趣。整个教学中,八大行星、矮行星、小天体的简单介绍,结合图片或视频媒体加以说明,就比较形象生动,易于学生理解了。对于太阳系成员更多的信息,让学生课外再搜集,待单元教学结束时进行小结交流,课堂上就不再一一详细介绍了。本课的一个重点活动就是建太阳系模型,通过建模活动,使学生认识到太阳系各行星的大小、距离远近排列,获得最直观形象的感知。这是学生感兴趣的,也是令学生惊讶万分的活动。通过分析教材中的资料数据,按比例将太阳系八大行星缩小进行比较,学生对八大行星谁最大,谁最大,大小差异有多大就一目了然了。
六年级科学《看星座》教后记(2013-01-14 08:45:27)转载▼ 标签:科学教学教学感悟看星座杂谈 分类:教学感悟
关于星座,学生在这之前也看过相关的东西,不过他们所看的所谓星座,是跟命运相关的,这一点,用以前的话说,就是迷信了,不过现在的思想开放了,再称其为迷信似乎不妥,所以在课堂上也没有跟学生谈这些问题,课本上是从星座最原始的功能开始谈的,这种星座类似于影剧院内的座次,为了让人便于找到相关的位置,本课开头,也是出于这样的目的,让学生自己建立星座,这个活动其实在晚上搞应该是很有意思的,不过目前在晚上组织学生是不可能的,原来的QQ群基本上没有办法发挥其作用了,其原因之一就是现在的学生作业太多,上课时尚且忙着做课外作业,更不要奢望他们能在课后进行科学方面的一些观察了。接着就是古人对星座的划分,书中所用的神话人物与动物的形象,对于这一点,只怕只可意会而不能真正地将其等同于某个动物,好多是根本不像的。接着书中介绍了特别的星座,一分别是大熊星痤与小熊星座,因为这两个星座中有北斗星与北极星,前者在金庸小说中闻名于武侠迷,只是现在的小学生爱看动漫,他们基本上不看金庸小说,最多偶尔关注一下电视罢了。现在没有新版的射雕英雄传出来,所以学生对于这一点也没什么感觉。课本的最后向学生介绍银河,我同学生谈了小时候所看到的银河,过去没有电,夏天的晚上基本上在外面纳凉,除了听人讲鬼故事外,再就是看天上的星星,那时候母亲虽没有什么文化知识,但她对于关于银河的知识却也知道一些,常常听她介绍银河,牛郎星与织女星,为增强学生兴趣起见,我也跟学生谈了这方面的东西。
探索宇宙》教学反思(2012-04-27 21:39:42)转载▼ 标签:杂谈
教学反思:
在认识宇宙的教学中,我通过图片资料给学生视觉冲击,使学生深刻感受到宇宙的迷人,宇宙的神奇,从而激发学习的兴趣。然后通过一系列数字,震撼学生,使学生认识到宇宙的浩瀚无边。
在教学这部分内容时,使学生认识到自古以来人类对宇宙探索的不懈努力所取得的巨大成就的同时,我介绍了中国对世界航天事业的巨大贡献以及中国在航天领域所取得的重大成就,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学生对于中国发射的“神舟五号”“嫦娥一号”的事情有所知,但了解并不多,结合此次教学,通让学生了解中国将在今年发射“神舟七号”,将首次实现宇航员太空行走;在不久的将来,中国宇航员还将登月考察!不足之处: 这是一节继承展示课,主要是让学生了解我们人类的科学家们对宇宙的认识,在他们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宇宙认知体系,但是学生收集的知识太少,光靠老师收集、展示与书上的知识,面太窄,虽然也能达到一定的目的,但是,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学生如果不会自己搜集、查阅有关的资料,这种科学的学习方法学生就学不会,更养不成习惯。所以,我们老师以后一定要注意在这方面有加强的培养。
第五篇: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地球内部有什么》教学设计
地球内部有什么
教学目标:
1、能够通过制作地球构造的模型表述对地球构造的探究结果。
2、知道地球内部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知道地球内部有炙热的岩浆。
3、知道可以用模型方法来研究科学问题。体会科学探究中建立模型的意义。体验探究的球的乐趣。教学准备:橡皮泥.熟鸡蛋.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师: 说起地球,我们心中就会涌起无限的感情。虽然在茫茫宇宙中,地球只能算得上沧海一粟,但她却是我们人类可爱的故乡,唯一的家园。人类对大自然的一切认识,都是从地球开始的。作为地球的儿女,我们对于这颗养育自己的行星又有多少了解呢?请问大家地球是什么形状的?(配课件)
2、我们都知道地球是一个圆球,那么我们有没有想过这个巨大的圆球里面是什么样的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研究《地球内部有什么》(板书课题)
二、探究活动
活动一:猜测地球内部有什么
1、我们都知道,由于大气和水更多吸收太阳光谱中的红色,这颗玲珑剔透的行星便静静焕发出独特的、梦幻般的蔚蓝,这么美的地球,它里面是什么样子的呢?让我们来猜测一下好吗?
2、学生交流(生:我觉得有好多的石油。生:我觉得有好多的煤炭。
生:我想还有许多矿物,如:铁、铝等。
生:我猜想还有许多水。生:我想还有许多岩石。生:我觉得地球应该有一个很硬的壳。……)教师适当评价
活动二:人们是怎样了解地球内部的?
1、师:同学们都提出了自己的猜测,到底地球内部有什么?要回答这个问题,最好把地球挖开来看一看,对吗?但直到目前,钻得最深的井,也只有12千米,这个数目还不到地球半径的1/500。那科学家们又是怎么去了解地球内部的呢?让我们一起交流一下资料。
2、学生分组交流收集的地球构造资料(课前布置学生收集有关地球内部构造的资料)。
3、过渡:查找、搜集大量资料也是科学探究的一种方法,但很花时间和精力,如果没有兴趣、信心、恒心是不可能取得探究成果的。今天**小组的成员就做得非常好!我们要向你们组学习。
4、讨论:通过同学们的资料,我了解了科学家已经想到了钻孔、地震波等方法来研究地球。将来,假如让你来研究,你会怎么做呢?
5、师生交流
活动三:认识地球内部的结构特点
1、说了这么多,那么到底地球内部的结构和同学们想得一样吗?让我们一起来看一段录像。(播放录像)
2、原来地球的内部分了三部分,分别是地壳、地幔、地壳。(板书)
3、介绍各部分厚度及相关知识。
4、师:通过科学家的研究我们发现,地球并不是一个圆形,而是一个椭圆形,就像这个鸡蛋(出示鸡蛋)鸡蛋的内部结构与地球的内部会不会有什么关系?
5、实验验证,弄清地核、地幔、地核与蛋壳、蛋白、蛋黄之间的相似之处。
7、师:假如你能留意发生在身边的事,假如你在发现的基础上能做个细心人,假如你能多问个为什么,那么,你会发现生活中处处有科学,科学也许就存在于你的不经意之中!
自由活动:做地球结构模型
1、师:在科学研究中,对于无法直接观测的内部的事物,科学家会按照对事物已有的认识建立一个模型,对于我们来说,虽然我们无法亲眼看到地球的内部,但根据我们对他的了解,可以用橡皮泥来制作一个能“打开的地球”,好不好?
2、师:为了能具体、形象地看到这个构造,我们今天就要来把一些枯燥的地球数据变成一个地球模型。下面小组在讨论和交流时要围绕、解决以下问题:(课件展示)
(1)打算用什么材料制作模型,怎么做?
(2)制作模型时用不同颜色的材料表示地球的内部构造;
(3)制作地壳、地幔、地核的橡皮泥球的大小比例是多少?……)
3、交流汇报,确定方案(学生分组讨论后汇报:用三种颜色的橡皮泥表示地球的地壳、地幔、地核……)
4、分组制作。
6、各组展示后切开相互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