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四年级科学上册
云的观测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根据云量的多少,天气可分为晴天、多云和阴天;云在天空中是会变化的,不同的云预示着不同天气的来临。过程与方法:
根据云量的多少,天气可分为晴天、多云和阴天;根据云的高度和形状给云分类。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对云的研究中能保持浓厚的兴趣,在课外认真完成“天气日历”中关于云的观察。【教学重点】
根据云量的多少,天气可分为晴天、多云和阴天;根据云的高度和形状给云分类。【教学难点】
根据云量的多少,天气可分为晴天、多云和阴天并能根据云的高度和形状给云分类。【教学方法】
讲解法,演示法。【教学准备】
不同形状的云的图片与文字资料、一张写有“云”字的白纸。【教学过程】
一、导课
在黑板上写下“云”字。教师问:关于云,你能想到什么?学生回答自己的想法。进而导入新课——云的观测。
二、讲授新课
(一)观察云
1、通过多媒体播放几组不同形状的云,让学生观察。教师问:“那么云到底是由什么组成的呢?”让学生阅读课本14页,寻找答案。答:“云是由大量的水滴或冰晶组成的。”
2、教师问:“现在我们知道了云是由什么组成的,那么究竟云的观测对我们有什么样的意义呢?”让大家思考,并通过多媒体播放答案:云的变化是预示未来天气变化的重要征兆之一。
3、教师问:“那么究竟如何通过对云的观测来判断天气呢?”通过多媒体播放晴天、多云天和阴天的图片,让学生回答,这三种天气中云量有什么不同?教师总结:把天空当作一个圆,平均分成四份,把看到的云量填充到这个圆里,按照在天空中所占的多少进行区分。晴天:0≤云量≤¼ 多云:¼<云量≤¾ 阴天:¾<云量≤1
4、集体探究活动:全班学生向窗外看。观察天空中的云量(晴天、多云、阴天)估计云的高度(低、较高、高)记录下云的形状(可以画图、也可以比喻)。
(二)对云进行分类
1、云有很多的不同形状,那么让我们来给云进行一下分类。让学生阅读15页,寻找答案,并分析各类云的形状。通过观察图片,让学生深入了解各类云的形状。
2、刚才我们说过了,有的云离我们很近,有的很远。下面就让我们来研究一下哪些是高云族、中云族、低云族。通过观看多媒体来进行了解。进而总结云的分类依据:云的高度和形态。
3、通过云的观测能判断天气,哪种云出现是晴天,哪种云出现是代表要下雨呢?下面就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各种云的特点与天气的关系。观看多媒体和几组图片。
最后了解一些有关于云的谚语和欣赏几组火烧云的图片。
(三)板书设计
云的观测
一.云的本质和意义
二.云量多少:晴天:0≤云量≤¼
多云:¼<云量≤¾
阴天:¾<云量≤1 三.云的分
类
四年级上册科学《云的观测》教学反思
云是学生都很熟悉的东西,但真正地让学生能准确地用“晴、多云、阴”描述云量的多少,就有点困难。往往学生不能分清楚的是多云和阴这两种天气。利用书本上的三个圆圈认识云量。本节课还有一个难点,对层云、积云、卷云的判断。这个知识内容离学生的生活更加远,能通过阅读的方法进行学习。要求学生能够区分判断三种不同的云,特别是积雨云和雨层云的区别,学生概括出三种不同云各自的特点以及所对应的天气情况,然后小组分发云的图片,认识不同的云及文字说明。在练习中发现,学生在判断云的种类的练习中没有出现错误,得到了比较好的成效。
在《云的观测》教学中,我注重了以下几点:
1.在讨论前明确讨论要点。作为学习活动中的讨论,应该让学生在讨论前有所准备,让学生独立地尝试着解决问题,以便在小组讨论中有话可说。围绕“云的类型特点”这个讨论主题,先让学生根据书本上的云的图片和文字进行辨别,找出其差异。这样,在讨论时,学生就有的放矢,紧紧围绕讨论主题,发表自己的见解。使得讨论活动不但氛围浓,而且效果好。
2.引导学生有效拓展讨论范围。讨论活动不仅应该体现出对学生思维的训练,而且要体现学生间互相讨论的思想和方法,并在运用这些思想和方法的同时获得自信。假如讨论中出现的问题过大、过难,学生就会无从下手。就“根据云量多少确定天气状况”这个讨论主教
研专区全新登场教学设计教学方法课题研究教育论文日常工作题,在上课时,学生在讨论中陷入了僵局。在根据出示的图片判断天气状况时,学生出现了猜测的现象。后来,我注意了问题的设计逐层推进。从“判断方法”“各种类型的例图”到“今天天气的判断”,通过这样环环相扣、层层推进的讨论,学生不仅由浅入深、步步深入地理解了所学知识,而且也帮助学生理清了前后知识的逻辑关系,有利于学生思维的条理化。
第二篇:四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
四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二、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努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得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亲近科学、运用科学,把科学转化为对自己日常生活的指导,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
2、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从中获得科学知识,增长才干,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理解科学的真谛,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
3、继续指导、引导学生学习运用假设,分析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注重观察实验中的测量,特别是控制变量、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作出自己的解释,学习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
4、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现代科技的发展。
三、学生情况分析:
1、整体学习状况:四年级学生整体学习兴趣高,比较认真,但缺乏灵活性、学习习惯较差。不善于设法自主去获取知识并在生活中灵活运用知识。因而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往往只停留在了解上,理解不甚深刻,运用能力差。
2、已有知识、经验:学生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科学常识比较缺乏,科学探究能力和意识不强。
3、儿童心理分析:在小学阶段,儿童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乐于动手操作具体形象的物体,而我们的科学课程内容贴近小学生的的生活,强调用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方式学习科学,学生必将对科学学科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四、教材分析:
1、全册内容情况:
本册是科学教材的第四册。全册教材包括了“电”、“新的生命”、“食物”、岩石和矿物”四个单元,由30多个典型活动组成。教材的主要目的在于激发学生学习科学课程的兴趣,帮助他们体验科学课程学习特点,引导他们尝试性地进行科学探究活动,学习一些清晰的科学知识和技能。
2、教学重点、难点:
重视对学生典型科学探究活动的设计,以探究为核心,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
通过动手动脑、亲自实践,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上,使学生形成较强的科学探究能力。特别是实验中控制变量、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作出自己的解释,学习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
五、基本措施:
1、了解学生对所学科学主题的初始想法,特别是一些概念理解过程中出现的想法。只有充分了解学生在概念的形成过程中的思维变化,才能做出正确的教学判断,并避免客观事实与学生的想象混淆。
2、指导学生对实验结果进行比较和描述。教科书中涉及了大量的观察、比较活动,这些活动可以帮助学生发现观察对象在属性、结构、功能、关系等方面的特点,是学生建构科学概念的重要认识基础。
3、引导学生在观察和实验的过程中做好记录。教科书中给出了各单元相应的记录表,并提示学生用文字、数据、简笔画、气泡图、网状图和柱形图等进行记录。教学中要指导学生客观的记录观察到的现象,并随时提示他们将自己的记录与小组同学的记录进行比较、修正,教师每周都要对学生的记录进行督促和检查。
4、引导学生用准确、恰当的词汇描述观察到的现象和事实。活动中需要学生进行描述的内容很多,有些甚至是实验过程的描述,这种描述能够帮助学生提高科学思维能力,教学中应耐心引导。
5、指导学生对观察和实验结果进行整理、加工,形成正确的解释。尤其要重视学生在观察实验过程中,从证据、表格、图形获得的一些科学信息,并引导他们合理地使用这些信息做出科学解释。
第三篇:四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
四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
制定人:谌学智
一、班级情况分析
通过一年的科学学习,四年级1509、1510班学生对科学课的学习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求知欲和参与科学活动的愿望明显增强。学生已掌握许多的科学知识,对科学探究活动非常喜欢,并能以自己的方式观察到许多细节的地方,兴趣浓厚,已经具备初步的探究能力,动手能力。另外,在进行观察、提问、调查、交流等一系列活动时,强调小组合作的必要性,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
但因学生年龄尚小,观察的深度、准确度还不够,实践运用观察或描述的方法尚欠缺。大部分学生知识面不广,勤于思考的学生不多。还有的学生在活动的时候常常耗时低效,不能充分利用宝贵的课堂时间,这现象尤为突出。
二、课程目标
1.了解学生对所学科学问题的初始想法,特别是一些概念理解过程中出现的想法。
2.指导学生反复进行控制变量的实验。3.引导学生在观察和实验的过程中做好记录。
4.引导学生用准确、恰当的词语描述观察到的事实和现象。5.引导学生对观察和实验结果进行整理、加工。
三、教材分析 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由“天气”、“溶解”、“声音”和“我们的身体”四个单元组成。
在三年级上、下册的基础上,本册教材将继续引领学生经历一系列有意义、有价值的科学探究活动,使他们获得更多的学习体验,加深对科学的理解,增进科学探究的能力。
天气:对天气的观察与测量从天空中云的形状和变化开始,对构成天气的四个基本要素分别进行观测。其中包括云量的观察和测定、雨量的观察和测定、风的方向和等级的观察和测定以及气温的测定。这一部分活动中,还包括尝试记录各种天气情况,观察生物预告天气的行为以及学习获得天气情况的多种方法。
溶解:从观察、比较食盐和沙在水中的变化开始,引导学生进入对溶解现象观察、描述的一系列活动之中。如怎样加快溶解,一杯水能溶解多少食盐,溶解在水中的食盐能否重新分离出来。
声音:对声音的探究从倾听周围的声音开始,通过对发声物体的观察和实验,研究和探讨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声音是怎样传播的,以及如何控制物体发出的声音。在这一单元结尾设计的“制作我们的小乐器”活动,将由学生自由取材,利用身边材料制作一件能发出不同音调的小乐器,并尝试着奏出简单的乐曲。
我们的身体:对自己的身体的了解从身体的结构开始,通过观察,采集数据和模拟实验认识了解自己的身体,认识了解人体每一部分都有特殊的功能在进行各种生命活动的时候,各个不同的部分不是孤立的,而是互相密切配合协同工作的。
四、教学措施及评价与检测
1.应用新课程理念,做到“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2.认真钻研教材、重视对学生典型科学探究活动的设计,做好课前准备工作,运用多种评价手段,激励学生的探究兴趣。
3.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对一个问题的结果作多种假设和预测。教育学生在着手解决问题前先思考行动计划,包括制定步骤、选择方法和设想安全措施。
4.注意搜集第一手资料,教会学生观察、测量、实验、记录、统计与做统计图表等方法。
5.组织好探究后期的研讨,引导学生认真倾听别人的意见。注意指导学生自己得出结论,教师不要把自己的意见强加给学生。
6.要组织好每一个观察认识活动,让学生去亲身经历、体验每一个活动。
7.注意引导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尤其重视解决那些与学生关系密切的实际问题,从中让学生体会学习科学的价值。
五、学生辅导
本学期主要增加对学生动手能力的辅导,四年级的学生已经能够针对教材,自己动手来解决问题,教师主要进行引导以及一些简单的辅导。
六、教学进度安排 周次
教学内容 1
始业教育
练习
我们关心天气
天气日历 3
练习
温度与气温
风向和风速 4
练习
降水量的测量
云的观测 5
国庆假期
练习
总结我们的天气观察
水能溶解一些物质 7
练习
物质在水中是怎样溶解的液体之间的溶解现象 8
练习
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溶解的快与慢 9
练习
100毫升水能溶解多少克食盐
分离食盐与水的方法 10
复习第一单元
复习第二单元
练习11
练习
听听声音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12
练习
声音的变化
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 13
练习
声音的传播
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14
练习
保护我们的听力
复习第三单元 15
练习
身体的结构
骨骼、关节和肌肉
练习
运动起来会怎样﹙一﹚
运动起来会怎样﹙二﹚
练习
食物在体内的旅行
食物在口腔里的变化
练习
相互协作的人体器官
复习第四单元 19
练习
概念梳理
复习20
期末测试
第四篇:四年级上册科学试卷
四年级上册科学试卷
班级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分数____________
一、判断题(每题4分)
()
1、面粉可以均匀地溶解在水里。
()
2、在太阳暴晒的情况下食盐和水一起蒸发了。
()
3、天气预报图中的不同符号表示不同的天气。
()
4、每天教室里的温度和教室外的温度是一样的。
()
5、晴天的时候,天空中是没有云的。
()
6、风向标的箭头指向的是风吹来的方向。
()
7、每天记天气很麻烦,也没必要。
二、选择题(每题4分)
1、()在做过滤实验的时候没有用到?()
A、漏斗B、玻璃棒C、酒精灯
2、()可以溶解在水里。()
A、面粉B、高锰酸钾C、沙子
3、“可乐”里面含有大量的()。()
A、氧气B、氮气C、二氧化碳
4、下面()是正确的。()
A、用嘴吹灭酒精灯B、酒精灯外焰温度最高
C、用酒精灯点燃酒精灯
5、可以用()个方位来描述风向。()
A、4B、8C、136、()是测量温度的仪器。()
A、温度计B、风向标C、雨量器
7、()级风是使小树轻摇。()
A、1B、3C、5三、填空题(每空2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都可以溶解在水里。
2、__________、________可以加快溶解。
3、酒精灯的火焰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气象学家在对云进行描述使通常把云分为三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我们比较云量的多少把天气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________可以使浓盐水底部的食盐溶解。
7、人体的消化器官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五篇:四年级上册科学总结
2013-2014学年上期
四年级科学教学工作总结
小学科学课是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目前越来越受到各界的重视。我知道,要想提高教学质量,首先要立足课堂,教师要从常规课上要质量。“研在课前、探在课中、思在课后”这几句精辟的话一直指导着我的教学思想,尽管课时任务重,我仍尽力精心预设每一节课,创设轻松愉悦的情境进行教学,与学生共同学习共同交流共同进步。以下是我对一学期的教学工作的总结。
一、目标达成
(一)、教学内容完成情况与学生掌握情况
本学期圆满完成了本册教材的教学内容,学生掌握情况如下;
1、能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并通过观察和实验,对物体运动的形式和状态进行判断。
2、能从自己的日常生活入手,对有关现象、形式、状态等感受兴趣;能提出自己最想研究的问题,并愿意与同学进行分工、合作,体验讨论与交流的乐趣;能实事求是地记录观察实验结果。
(二)、主要成绩和经验:
注意做好课前准备,刻苦钻研教材,认真学习大纲和教科书,准备好每节课必要的实验教具,做到先备课,后上课的习惯。坚持理论和实际结合进行教学,使学生容易汲取,从而使教学任务能够按计划完成。同时,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采用多种形式,多种方法,引导学生学会学习。一学期下来,我积累了不少教学经验,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得到大大的增强。
1、关照学生参与的能力。
2、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
3、丰富学生参与的方式。
4、关注学生的参与过程。
5、让学生体验参与的快乐。
二、困惑问题
在教学中,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由于自己经验的不足,仍存在不足之处:
1、一部分学生对学习的目的不够明确,学习态度不够端正。上课听讲不认真,家庭作业经常完不成。
2、有些家长对孩子的学习不够重视,主要表现在:学生家庭的不配合,造成了学习差。
3、还有一部分是,反映问题慢,基础太差,是造成了不及格现象。
4、班级发展不平衡,学法指导工作还有待进一步加强,教学成绩仍然欠突出,还需提高;
5、教学以传统方法为主缺少创新意识,学生的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不够成功。培优扶差工作做得不够扎实,培优目标不明确;
6、个别学生的不良的学习习惯还有待进一步引导改正。
三、改进措施
1、针对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学初,积极做好学生思想教育工作,使其端正学习态度,树立科学意识,提高认识能力。深入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细心发掘学生的闪光点,给予评价肯定,正确引导学生的行为,让其树立科学观念。
2、抓好常规工作,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我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结合新教材理论知识,课堂上设计新颖、愉快的教学方法,增强趣味性,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中掌握知识、技能。发挥学生情感,激发学生求知欲望,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培养了学生乐学的兴趣。平时我细心观察本班学生的学习情况,做好调查小结工作,针对不同性质的学生,根据其的实际情况拟订学习目标,以目标来激励学生进步。
3、坚持检查学困生的转化情况,做好小结工作,使优生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再上台阶,进一步培养智力和思维的发展,全面地提高教学质量。
总之一学期来,工作中有得有失,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一定会更加努力,争取做到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