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家庭教育ABC

时间:2019-05-15 05:51:4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早期家庭教育ABC》,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早期家庭教育ABC》。

第一篇:早期家庭教育ABC

早期家庭训练ABC

从一位家长手里借来了这本杨哓铃编辑,北京市孤独症儿童康复协会发行的<<早期家庭训练ABC>>,觉得挺适合早期孩子的互动游戏,2003年出版,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本书,在这个网站学到了很多,我愿与大家共享;正在输入成电子版,先贴上来一部分,有需要的可以看看。

A. 交往认知篇

本篇简要介绍一些活动以及亲子游戏来提高儿童与周围的交往动机和交往兴趣,同时提高他们认识自己,认识周围事物的基本能力。

1.孤独症是心理发育障碍性疾病,通常在3岁以前就能发现,他们的行为方式与周围的交往活动方式,语言与兴趣和一般的孩子有明显的不同,而他们的外貌看起来则往往与正常儿童没什么两样,漂亮,聪明又可爱。2.孤独症的孩子与人打交道有困难,他们往往不关心周围发生了什么事,而愿意自己玩,生活在自己的小小世界里,自娱自乐而从不理会别人对他会有什么看法,甚至当别人对其呵斥,也常不以为然。

3.他们中大多数有语言发育的延迟,有的还十分严重,可能一生缄默而很少讲话,大多数患儿在语言理解和表达有不同程度的困难,当他们想要什么的时候不讲话,而常常会去拉父母,让他们去做,好像他们的手是他的工具一样。4.他们语言的表达和理解大多会有一些困难,在他们开始学说话时,常常不懂得话的意思,而只是完全重复大人教的话,如同鹦鹉学舌一样,他们常常总是不回答别人向他提出的问题,而是重复别人向他提出的问题,并且有时多次重复一句话。

5.他们自我意识方面的发育迟缓,常常不懂得用“我”表达自己,用“你”表示对方,常常在该用“我”时会用“你”,这种代词使用混乱的现象,有时持续到5,6岁,他们也难以建立“我的”和“你的”概念,不管到什么地方,看见他喜欢的东西便拿,都看成是自己的东西。

6.他们不主动找小朋友玩,即使父母找小朋友到家里玩,他们可能避到另一房间或躲到一边玩自己的而不理他们;有的则站在一边看他们玩或跟随他们蹦呀跳呀,这是他们开始对人对伙伴感兴趣,我们不仅不要指责,阻拦他/她,相反要引导他与小朋友一起玩。7.孤独症儿童好像生活在他们自己的世界里,叫他们常常不加理睬,同他们讲话常常不看和他们讲话的人,甚至他们去拿什么东西的时候也只是眼斜看,或用“余光”,在看他要拿的那件东西,有时即使双手扶着他的面颊要他看着你,往往他也不看你的目光,而宁可斜眼看别处,父母不要着急,要耐心引导。

8.在大人的指教下,他们可以学会说社会性的问候语“阿姨好”“老师好”,但他们不喜欢使用,所以在父母的要求下,问候人时常常不看人,也常常缺乏相应的面部表情,甚至背对着被他问候的人。

9.我们可以从日常的或有意安排和设计的活动中,启发他们与社会接踵的动机,并使他们从社会相互交往中获得快乐,安慰,从而进一步刺激他们对周围环境,人和事物的兴趣,以逐步改变他们脱离环境,封闭自我的行为方式。

10.嬉戏活动时父母与婴幼儿可以经常进行的一般交往互动游戏。

有的是我们通常就熟悉的,只是我们并不在意。譬如:把孩子举起来或放下接住,也可以边举起边向他轻柔的谈话,微笑或者发声或者唱,使他不会感到很紧张;可以重复多次,也可以抱着摇晃他。用这种方式不仅增进与人的交往,也是增进皮肤,身体与外界接触的一种训练。

11.为提高他们的社会性接触交往,对友好的身体接触做出适当的反应,可以选择他们喜爱的绒布(毛)玩具,与他们面对面坐在床上或地毯上或任何感觉舒服和放松的地方,用这些玩具放在他们眼前或左右移动(慢动)或用这些东西轻轻地给孩子抓痒,并且微笑地看着他说“痒痒。。痒痒。。”,可以反复的进行。用你的目光和微笑不断地寻找他的目光与他对视。

12.对人或对生命物体的兴趣不大,缺乏与人的目光接触是孤独症儿童常见的表现。

“藏猫猫”便是一种非常简单而传统的嬉戏活动。玩的方式有多种,如爸爸或妈妈抱着儿童,使儿童的脸朝抱者相反的方向,另一方藏在抱者的后面并且来回移动身体,以使儿童看到面部同时发出“瞄--瞄--”的声音以吸引儿童;也可以与抱者儿童的母亲对坐,举起一块手绢放在你们中间,这样使他看不到你,然后说:“宝宝在哪里?”再把毛巾放低,直到你能看出他的面孔,捕捉他的目光,同时发出”瞄--瞄--”的声音吸引他。

13.进一步的藏猫猫的活动。

可以用一块大一点的手绢或毛巾,最好是色彩鲜艳一些的,把毛巾搭在你的头上让它遮住你的眼睛和脸,让儿童看不到你的脸和眼睛,但你可以发出呼唤他的声音,你突然放下毛巾并发出"瞄--瞄--”的声音,同时以惊喜的神色寻找患儿的目光。也可以反过来玩,即把手绢搭在他的头上遮住他的眼睛,然后说:“宝宝在哪里?”突然把手绢放下,马上看他的脸和眼睛说:“宝宝在这里!”并用惊喜的眼神吸引他。

14.不少患儿不喜欢别人亲他或者接受情感的拥抱和亲吻。

如果我们重复地教他并给他奖励,他是可以学会的,一旦学会亲昵之后再要求他亲“爷爷”“奶奶”等人。开始学习时你发出指令后,让他的嘴贴到你的脸,此时立刻赞扬他,让他离开你一会儿,再呼唤他重复如下的训练。每次重复直到有一天你不必拉他到你身边,你说:“亲亲我”,他便会过来亲,这时你渐渐地把自己的脸放的稍高一点,让他努力一下才可以够着你的脸,这样就由被动地变成主动的。

15.更高一级的“藏猫猫”活动

参加这个活动需3个人,游戏开始时,妈妈找爸爸与患儿在一起,对他说:“爸爸(妈妈)不见了,藏起来了,我们去找他(她),”这时爸爸(妈妈)藏在衣柜里或另一房间里,让孩子看不到的地方引导孩子找到对方时,装作很惊奇和愉快的样子,叫到“找到了!”当玩了几次以后,孩子熟悉这种游戏方式就要引他藏起来,让爸爸妈妈问“宝宝在哪里?”最好呼唤其名,“XX在哪里?”当寻找时,带着孩子藏起来找爸爸妈妈,大声说:“我在这里!”“XX在这里!”孤独症儿童自我意识的建立比较困难,常常不懂得“我”就是自己。

16.一起来玩的玩具

孤独症儿童往往存在辨认他人的困难。有的2-3岁或更大一些的患儿还分不清“爸爸”“妈妈”“奶奶”„代词的理解或运用十分困难。通过这一有趣的活动来帮助和加速他们的理解和使用能力。爸爸找妈妈与孩子一方,另一人为一方,面对面坐下用孩子最喜欢的小汽车推给对方说:“汽车开到爸爸或妈妈那里!”对方接到后在汽车上面放孩子爱吃的东西退回孩子以方说:“汽车开给你”,孩子接到车得到好吃的东西,妈妈接着教孩子推到爸爸一方同时说:“给我汽车来点好吃的!”多次重复其间使用的代词,称谓,姓名可以变化,替代,但这种变化替代不要太快,要做到孩子已掌握或基本掌握时再变化。

17.给和拿的游戏同样是训练儿童辨识人和学会交往技能的活动。

活动前准备好一大盒子(一篮子)物品,也可以有食品,但不必是孩子最爱玩或最爱吃的,但也需具有一定的吸引力。参加者围坐在一起,妈妈拿起一样东西如苹果给孩子说:“把苹果给爸爸”,若不理解可以指一下,孩子把苹果给爸爸时,爸爸要表现得很高兴的样子说:“谢谢”并拥抱孩子。

18.认识自己和名字

使孩子学会当听到有人叫自己名字时,会回头注视呼唤他的人。在日常生活中随时可以进行这一训练,大声地叫他的名字,如果他回头看着你,便立即奖励他;如果他没有反应,你便主动进入他的视线范围并寻找他的目光同时叫他的名字,唤起他的注视。与孩子接近的范围可依其具体情况来调整,很困难的时候甚至可以与其面对面坐着,用双手扶着孩子的头的两侧,用你手的力量来辅助孩子头的转动,同时你的头或身体也活动,还叫他的名字,一旦他回应你,便要立即奖励他。当开始有反应以后,逐渐拉长你们两者之间的距离并反复练习直到叫他十次有八次回应,说明他已经比较好地掌握了。

19.孩子进一步认识自己

当孩子对自己的名字能做出回应,如回头或用眼光注视你以后,可以给他一面镜子,让他看镜子里面的自己。这时训练者便指着镜子里面的他,同时说出他的名字;还可以带他到穿衣镜前,指给他看他在镜子中的模样,让他走到镜子前摸一摸“自己”,或者在镜子前做一些动作,这样他会看到自己怎么动,镜子里的人就怎么动,从而提高对自己的识别能力。这样的活动十分有趣,每天可以重复多次。其间,当然也可以配合用他的照片以及他和家里其他人的照片教他指出自己,或指出别人。

20.孩子学会听简单指令 如“过来”,“坐下”这种看起来简单但往往孩子不见得能做到的事,也是需要反复训练才能学会的。这一活动最好有两位大人参加,如爸爸与孩子在一边,妈妈呼唤孩子的名字并叫其“过来”,当孩子作出反应或走过来,妈妈指着身边的椅子或说“坐下”,当孩子听从了便立即奖励他。如果不能全部做到,如只回转身体而不走,或者只走一点而不过来坐下。此时,爸爸应作出辅助,辅助包括将孩子往妈妈那边指,若还不走向妈妈那边,就扶着孩子往妈妈那边送,让他坐下,此时也应立即给予奖励。如此的活动重复多次,直到叫他产生反应并听从“坐下”的指令。训练也可以分两步进行,即“过来”及“坐下”,听从“过来”是一级反应,“坐下”是二级反应,可视孩子的能力水平来决定这一训练份“一级”做还是“二级”一同进行。

21.会按照训练者的语言要求执行“走”.“停”,“坐”

训练开始时拉着孩子的手一起走来走去,其间发出“停”的指令便立刻停下来。假如他不理解,便扶住他让他保持站立不动的姿势,当他站住不动时便立即给予奖励。在停止大约3-5秒钟后再发出“走”指令,看他是否自己开始走,假如他还不会自己走,便要扶住他往前走,走几步再发出“停”指令,看他是否懂得“停”下来,假如他自己停了下来便夸他。然后又发出“坐下”的指令,看他是否能听懂或按照指令去做,假如他坐下了,便要立即夸他“真棒!”多次重复以上的训练,直到他在十次训练中做对了八次,才可以认为基本掌握,还要在次日及隔日反复练习。训练中注意不要每次都按“走”,“停”,“坐”这样的顺序来发出指令,以免造成一种刻板的程序化的行为。

22.学会理解“接”,“给”,“推”,“扔”,“踢”这种经常用于活动的动词并会做这些动

开始你手里拿着一个球并吸引他的注意,对他说:“给你球”或“接着球”,当他和你面对面坐在桌子两端时,便说:“接着球,推给你了!”当孩子把球接住后,就对孩子说:“把球推给我!”当孩子把球推给了你,你一定要立即夸奖他:“真棒!”或“谢谢你!”假如你和孩子是面对面地站着,便对他说:“接着球,扔给你了!”这时你把球扔了出去,可能他接着也可能没有接着,但是,只要他做出接球的样子,就要给孩子奖励,说他“真棒”,“真好”,要重复练习。为了避免孩子的挫折感,不致失去参加活动的兴趣,在几次的抛接球活动中都没能接着球时,训练者可以站在孩子的后面扶住他的双手帮他把球接住。当然这时球就由另外一个人来扔了。尽管这个球是你帮他在接,但是你也一样要为他的参与喝彩。除了学习接球以外,还要教他扔球,踢球。孩子学会一些游戏,活动,对他们融入其他儿童中去,提高他们的交往技能也会有很大的好处。

23.和孩子一起玩模仿游戏----“请你照我这样做!”

这是一种即可单独地与孩子玩,也可以多人一起玩的活动。可以由训练者带领做一些动作,同时让孩子找参加活动的人一起模仿他做的动作,并且边做边说“请你照我这样做!”,“请你照我这样做!”动作可以由受训练者适时变换。开始的时候,受训的孩子可能不会跟着做,甚至连看也不看,这时在一边的辅助人员要手把手地扶着孩子做。训练者做的动作可以多次重复一样的,动作的难度和重复的次数也可随着受训儿童的水平调整。大家一边做一边说唱“请你照我这样做!”即可以培养孩子的模仿能力,也可在群体游戏中得到快乐,从而渐渐地愿意参与活动。

24.备红色和绿色的积木各5-6块,和孩子一起玩“搭一座塔”的活动。开始训练者拿出一块红色的积木,并对孩子说:“你放上一块红的”,若孩子拿上一块绿的,你重复说:“放上一块红的”,若孩子还是没有拿对,很可能他还分不清“红”和“绿”,训练者便要扶着孩子的手拿出一块红的往上搭,并说“红的”。然后可重复往上放也重复说,只要孩子放上红的,就要表示高兴,鼓励,要欢呼着说:“真棒!红的”!当孩子比较熟悉时便可撤出帮助,训练者搭一块,让孩子搭一块地交替进行。在游戏中初步辨色,即锻炼了其交换轮替的游戏规则,同时也是互动的机会。

25.与孩子玩“找一样的”活动

事前准备好圆形,方形,三角形,长方形各两套,训练者和孩子的面前每人一套。训练者可任意出示一种图形放在孩子面前并说:“找一样的”或“找和这块一样的”。当孩子找对时,立刻给予奖励或鼓励,然后再拿出不同形状的另一块,并说出与前面相同的话“找出一样的”或“找和这块一样的”,如此依次拿出圆形,方形,三角形,长方形相配,当都配对以后,可以将指导语改成“拿出圆形的”,“拿出方形的”„.依此类推,当你发现孩子还不理解“圆的”,“方的”„.的时候,你便帮她出示圆形,方形的„等等,边拿出配对的图形同时要清晰地说出“圆形”,“方形”„多次呈现多次说出形状名称。

26.学会辨认各种常吃的水果和蔬菜

你在桌子边的筐里装着苹果,香蕉,梨或其他孩子熟悉的水果和爱吃的蔬菜,如大白菜,胡萝卜,土豆等,让孩子坐在你的对面,逐一呈现以上的水果,在孩子面前引起他的注意同时说:“苹果”,“苹果”,他看到了苹果摸一摸,找一点已切好的小块苹果给他吃,他如能跟你说“苹果”,“苹果”是最好,若不会说也不要紧,反复多次呈现之后,依次改换找其他水果,通过看,摸,尝,让他真正认识各种水果,教他认识蔬菜也可用类似的方法。对于水平相对

高一点的儿童,可能不是单独地认识常见的水果和蔬菜,而是渐渐学会分类。

27.孩子认识常用的餐具

把孩子用的餐具和茶具,如碗,盘,勺子,筷子和杯子(带柄或不带柄的)分别放在餐桌的左右两侧。开始一件一件地拿起餐具呈现在孩子面前,并对他说出餐具的名称,可重复2-3次,然后放下,再取另一件餐具呈现在他面前,照样同时说出该餐具的名称,如“碗”,“碗”,“碗”,“勺子”,“勺子”,“勺子”,说每一个词语的间隔1-2秒比较合适。每次训练5-10分钟左右,然后可以让孩子起来活动一下,如在房间里转一小圈,以此作为奖励,然后再叫他回来继续以上的方式辨认盘子和筷子,或者杯子和瓶子,所呈现的餐具或茶具前后两件东西的差异最好要大些,如碗和勺子,盘子和筷子;若勺子和筷子都是长形的,而碗和盘子都是圆形的比较相近,便会增加辨认的难度。学习认识杯子和瓶子也与此方式类似,以后可以结合日常生活来巩固,准备进餐前和孩子一起摆放餐具,茶具,这样一方面训练其认识日常用品,另一方面训练其听从指令,配合协作以及交往技能。

28.会帮助别人

孤独症儿童对社会性意识,社会性情感发育水平比较低。比如关心他人,帮助他人。缺乏与他人分享快乐并从中获得快乐的感受。这种行为和社会性情感要有意识地进行培养和训练。这种训练不需要准备特别的东西,结合日常生活来进行就可以。如对孩子说:“帮妈妈把包拿过来”,或“帮妈妈把书拿过来”,当完成后立即拥抱亲吻他说:“谢谢你!”同时夸他“真棒”或拥抱他,重复这一过程,如帮爷爷,奶奶做„„等,孩子每次做完后都要说“谢谢!”并夸他让他知道大家都非常欢迎他的这种行为表现。

29.“洋娃娃”,“过家家”的游戏

帮助孩子学会关心帮助他人以及“伪装”角色的活动,特别是孤独症儿童对“伪装”“扮演”常常不理解。这一活动帮助他理解并增强社会情感和发展思维想象力。活动前准备洋娃娃和洋娃娃用的“小被子”“小毛巾”“梳子”“小碗”“小杯子”等。训练者先给孩子示范或领着他的手说:“来,我们帮助洋娃娃盖被子”。这时训练者带着孩子给洋娃娃盖上。过一会儿说:“他起床了,我们帮他洗脸”。这时训练者握住孩子的手拿起“小毛巾”做给洋娃娃洗脸的动作,可重复以上活动方式进行下去。如给洋娃娃梳头,喝水,吃饭等,每做完一个动作便立即表扬,奖励孩子,举起你的大拇指,对她说:“真棒!真能干”或为他欢呼,让孩子经常玩这种游戏,内容也可变化,并且从你带领示范让孩子独立做,可以从简单的“盖被子”“梳头”到脱衣,穿衣,这样还可以锻炼孩子的精细动作。

30.假装开汽车的游戏

可以把一排椅子摆好成一直线,让最前面的一张椅子倒换过来成反方向,让孩子坐在第一张椅子上面,手扶椅背,假装是司机在开车,爸爸,妈妈依次坐在后面假装是乘客,然后说:“开车了”,“嘀嘀嘀”“请大家坐好”。假如孩子的年龄小或功能水平还是不够,那么建议训练者可以紧挨着孩子坐,扶住他的手搭在椅子背上,嘴里发出开汽车的声音,过一会儿后可发出刹车到站的声音,说:“到了,请下车”,或“开车了,请大家买票”,准备好小长条纸片,假装是“车票”,其间可也假装对司机或售票员发问“到哪里了?”可辅助回答“到动物园”,“到XX公园了”等等,有条件时还邀请他的小朋友一起来玩。这样不仅引导孩子发展其想象力,也锻炼了他的语言以及参与集体活动的能力。

31.区分自己的东西和别人的东西

拿三个盒或篮子分别装上有明显特征的妈妈的物品,爸爸的物品,孩子自己的物品(包括玩具,用品等),例如一个大盒子里放着妈妈的小化妆箱,小钱包,装饰头夹;一个大盒子里放着爸爸用的剃须刀,眼镜,钢笔;一个大盒子里放着孩子的玩具汽车,小蜡笔,小画书。训练开始时先向孩子一个盒子,一个盒子的展示,说:“这是妈妈装东西的盒子”,“这是爸爸装东西的盒子”,“这是宝宝装东西的盒子”,然后把盒子依次打开,一件件物品呈现在孩子面前说:“这是妈妈的化妆盒,这是妈妈的„„”“这是爸爸的眼镜,这是爸爸的„„”,“这是宝宝的小汽车,这是宝宝的„„”。每件物品在给孩子看完之后,就放回原来的盒子里,目的是让孩子懂得区别个人的私有物品,若需要别人的东西要通过别人的同意方才可以拿取。到时,教他说:“妈妈,我可以看你的头夹吗?”妈妈说:“可以”,于是打开妈妈的盒子拿出头夹给孩子看。要是妈妈说:“不可以”,那么就不能让孩子拿妈妈的东西。

B.交流语言篇

本篇简要介绍一些通过活动和游戏的方式来提高儿童认知能力,语言的理解及沟通能力。运用的方法和训练的用具都很简单,因此十分适合家庭训练的需要。

1.大多数孤独症儿童缺乏眼光对视,叫其名字好似没听见,无何反应。我们可以将小孩子放在大人腿上,大人坐在椅子上,使孩子和大人面对面,然后大人可以在自己的面部戴上不同的面具,以引起孩子的注视,开始可以是瞬间的注视,只要孩子去注视你,就给予食物的强化,这样不断刺激,以使孩子注视你的时间从开始的几秒钟渐渐延长至几分钟,增强孩子与你眼光对视的时间,以给接下来的对视交往训练打下基础。

2.铃儿响叮当:可以准备几个彩色的氢气球,在每个气球的下面拴上小铃铛,把其中一个氢气球用彩色丝线系着,拴在孩子的手腕上或脚腕上,妈妈轻轻碰一下气球,气球就会左右摆动,引起小铃铛叮叮当当地响,彩色气球的视觉刺激和铃铛的听觉刺激都可以引起宝宝的注意,这样宝宝就会注视气球,并且高兴得手舞足蹈,宝宝的手和脚动一动气球就会随之飘动,引起铃铛叮叮当当地响,清脆悦耳的声音加上彩色飘动的气球,会使宝宝感到新鲜和愉快,不断发出高兴得笑声叫声。

3.训练孩子对声音的分辩能力。首先练习让孩子能分辩出妈妈的声音,当你叫孩子的名字时,要让他有所反应,开始一定是近距离的,而且一定要让孩子能够看到你。如面对面坐着或者面对面站着,叫孩子名字让他回答“哎”,但若他不回答也要让他看你的面部,只要孩子答应了,或看你了,就给他鼓励(给他食物或者亲吻他)。对于不回答的或根本不看的孩子要用两手托起孩子的面颊两侧即能看到你,这样多次重复,每次时间可为几秒钟,渐渐加长至几分钟,并在身体的辅助下,随着多次训练不断强化,可以将距离拉远,如隔一房间或在室外等等,若10次中孩子有8次是有反应的,便渐渐减少强化物的出现,但要在次日或隔2-3天还要再反复练习,直到每次叫他均能看你,并能做出相应的反应,反复的训练已基本达到目的。

4.呼吸练习:首先要训练呼吸器官,在此基础上使孩子能够更好的使用呼吸器官来控制说话时的气息。如我们教孩子吹蜡烛。如点燃一支小红蜡烛,放在孩子面前,开始让孩子去模仿大人吹的动作,将蜡烛适当离孩子近一点,大约20公分左右,当他在使劲吹气时,可能会夹杂一些声带的杂音,父母要及时给予肯定并做出夸大的动作,让孩子去模仿,可以把

嘴巴张得大大的,并且使声带振动,发出啊(a)„„扑(p)的声音,再将难度加大,距离拉远。训练中,不断辅以强化物及语言提示。既训练了呼吸又可以过渡到简单的发音。(还可以让孩子吹口琴,吹哨子,吹纸片,吹气球和吹热水等等)

5.发音训练:孩子从不开口不发音到开口发出一个毫无意义的单音,是要经过无数次的训练。如给孩子创造一些情景,在游戏中刺激孩子大声地笑或跟孩子玩挠痒痒,逗孩子发出笑声。也可以故意让孩子不高兴或大声地哭,这些都可以增加孩子的胸肌,膈肌及腹肌的运动,有意识地使他呼吸加快,刺激声带振动并让其咳嗽,清喉咙,还可以在大人讲话时,有意识让孩子去摸我们的声带部位,让他去感受我们在发音时的声带振动,并作出一些夸张的动作,大声发音使他能清楚地触摸感受发音时的振动。

6.口,唇,舌,鼻的训练:与孩子面对面坐着或面对面站着,手里可以拿着孩子爱吃的小食品,如棒棒糖,手指饼干或糖葫芦等等,让孩子张大嘴,发“阿”音。练习唇部运动,用手打“哇哇”让其张口,闭口,唇部运动可圆可扁,可大可小,可开可关,用牙齿咬上下唇,呲牙咧嘴噘嘴鼓腮,用手敲打两侧腮部发出扑扑的声音。教给孩子伸舌,缩舌,卷舌,用舌尖去顶上下齿,用力舔左右腮部,去舔鼻尖,还可以将上下左右唇边抹上果汁,吸引孩子用舌尖去舔,将舌尖由平变卷,由卷变平的反复多次练习,发出连续不断的“啦--”的声音。再将嘴捂住让孩子用鼻子呼吸,感觉气流从鼻腔通过是由于鼻子的扇动,锻炼用鼻腔发“嗯”音

6.口,唇,色,鼻的训练:与孩子面对面坐着或面对面站着,手里可以拿着孩子爱吃的小食品,如棒棒糖,手指饼干或糖葫芦等等,让孩子张大嘴,发“阿”音。练习唇部运动,用手打“哇哇”让其张口,闭口,唇部运动可圆可扁,可大可小,可开可关,用牙齿咬上下唇,呲牙咧嘴鼓腮,用手敲打两侧腮部发出扑扑的声音。教给孩子伸舌,缩舌,卷舌,用舌尖去顶上下齿,用力舔左右腮部,去舔鼻尖,还可以将上下左右唇边抹上果汁,吸引孩子用舌尖去舔,将舌尖由平变卷,由卷变平的反复多次练习,发出连续不断的“啦---”的声音。再将嘴捂住让孩子用鼻子呼吸,感觉气流从鼻腔通过是由于鼻子的扇动,锻炼用鼻腔发“嗯”音,模拟发出动物的叫声,如老牛的叫声“----”,还可以将鼻子捏住,让孩子用嘴呼吸,向外吹气,哈气等,这些训练开始每次时间不要过长,要在轻松愉快中,在游戏中,边玩边教边模仿,在玩中教,玩中学,切记不可操之过急,使孩子产生厌倦,逆反情绪,同时还要辅助配合适当的强化物。

7.模仿大人的动作,如张大嘴发“阿---”的声音,让孩子模仿漱口的动作,把水含在嘴里,头上仰,在靠近喉部的地方使水在口腔中转动。给孩子吃一点坚硬耐磨的食物,如牛肉干,红薯干,牛皮糖等等,加强孩子的咀嚼及口腔,颊部的功能运动。

8.模仿各种生活中能听见的声音,如汽车喇叭声,火车鸣笛声,敲鼓声,上课的铃声,下雨的打雷声,刮风声,哭声,笑声或者各种动物的叫声,如乌鸦的叫声,狗猫牛等等的叫声,有条件的时候可以把这些不同的声音转录下来,让孩子多听多学多练,促进学会模仿声音的能力。如模仿汽车声—嘀嘀嘀,火车声---呜呜呜,打鼓声---咚咚咚。

9.游戏互动。与孩子一起玩挠痒痒的游戏。让孩子坐在大人的腿上或躺在床上,一边与孩子说儿歌刺激语言,一边辅以动作,如“小老鼠上灯台,偷油吃,下不来,叽里咕噜滚下来”,使孩子在和谐愉快的气氛中分享快乐,并让孩子不断发出大声的笑。同孩子一起玩老鹰捉小鸡的游戏,孩子围在鸡妈妈的后面,当小鸡,爸爸来当老鹰去抓小鸡,一会儿往左跑,一会

儿往右跑,孩子会发出天真的笑声,而且通过运动让孩子活跃起来,促进生理性呼吸,气流顺畅,增进孩子与人的感情交流,提高孩子对游戏的兴趣,从而达到孩子的发声训练。

10.自我欣赏模仿发音训练。训练发音过程中,一方面让孩子注意模仿口形,还可以将训练人的声音以及孩子的模仿声音录制下来,做成录音带或录像带,让孩子多听,熟悉的声音孩子听起来有亲切感。听到看到自己的声音会很高兴,也很有兴趣,这时再去教孩子的口形模仿,孩子就会慢慢注意别人的口型,去体验自己的模仿。

11.发声训练。在教孩子练习发声的时候,可以辅以实物图片提示,一方面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另一方面可以用手托住孩子的下颚进行一些辅助动作,如教孩子发“阿---”的声音,可以用右手的拇指,食指和中指,压于下巴的前下方,然后让孩子看你口型发“阿----”的声音开始声音可能不够准确,但切记不要过急,时间可以控制1-2分钟,因时间过长孩子会产生不耐烦,厌倦的情绪。训练同时要给予食物强化,特别是孩子发出声音时,给予食物强化的同时,还要有语言和动作的提示,如告诉孩子“对了!”“真好!”“妈妈亲亲!”“抱抱”等等。

12.教孩子正确模仿六个元音的发音,同时配有磁带发音及卡片:

1)张大嘴巴发“阿----”“a”,再拐一个弯,加上“姨”发出“阿姨”。

2)把嘴撅起,将小手卷起,放在嘴边形成一个小圆圈,发出“喔----o”的声音

3)把嘴张大,下颚往下咧,将手指放在上下齿中间,模仿大白鹅“e”的叫声。

4)把孩子的衣服放在旁边,边指衣服边发出“i”的声音,上下齿轻轻分开一个小缝,舌尖顶住牙齿,或教孩子认识数字“1”。

5)把嘴撅起往外吹气,模仿火车“呜呜----u”的声音。

6)把嘴撅起不断往外送气,使嘴巴渐渐变小,发出小鱼的“鱼u”音,边发音边让孩子看小鱼在鱼缸中游动。

在游戏互动中加深孩子的记忆,将六个不同元音字母用卡片分别贴在黑板上或墙上,边指边认,与孩子互动,让孩子模仿。

13.在模仿发音过程中,孩子发出的音可以是汉语中的语言,也可以是非汉语中的音。即我们所说的孩子有时说个不停,但大人就是听不懂,这时候父母可以顺着孩子在发出某个声音或音节时,去模仿孩子的发音,在语气,语调声音的高低快慢上,要与孩子保持一致,这样会使他感到很高兴,就会去注意模仿发音人的口型,这时候可以再继续模仿这些音,让孩子多听几次自己发过的音,即熟悉,又很有意思,慢慢就可能注意自己是如何发出这些音的。希望早点整理出来好让大家针对性的排好计划,帮助孩子们远离孤独!

14.单音的训练,要多以生活情景,生活常识内容为主,让孩子尽量在学习中加深对语言的理解。如模仿“喝”,“吃”,同时一定要辅以水杯及水,或吃的食物,边吃边做口型模仿加动作提示,一旦对简单的指令听懂,理解,并有发音的欲望,可跟随模仿时,将已掌握的感性认识内容过渡到图片上的抽象理解。

如拿着喝水,吃饭的图片来问孩子,让其选择哪张是喝?哪张是吃?并让其模仿“喝”和“吃”的口形及动作。以后再模仿其他内容,如用手指着图片上的公鸡,来问孩子大公鸡怎么样叫?和孩子一起发出“喔---喔---”“o”的叫声,可以配以录音磁带及童谣“大公鸡喔喔叫,天天叫我早早起”,使孩子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跟随大人的口形及动作模仿。以后再去模仿小猫“瞄--瞄--瞄”,小羊“咩--咩--咩”,小狗“汪--汪--汪”的叫声。起初训练口型模仿,最好先选定几个好发的音节,采取一对一的教学方式,一天之中尽量多重复多强化,从开始的偶尔发声,到频率的不断增多,再到最后的渐渐巩固,可以脱口而出。这中间的过程,往往孩子进步很慢,发出一个音后,要沉默很长一段时间,才会有新音节的出现,但只要坚持,相信一定会成功。

15.学会洗脸,认识自己和别人的五官名称,并且知道洗脸过程所用的物品。每天同孩子洗脸时先拿来毛巾,香皂,并打开水龙头让水流出来,再让孩子摸一摸水是烫的还是凉的或温的,并通过表情,动作让孩子理解语言,把香皂抹一抹,双手搓一搓,用水冲一冲,让孩子能逐渐听懂指令做出相应的动作,最后用毛巾擦干手,用毛巾擦擦脸,擦擦眼睛,鼻子,嘴及耳朵等等,照照镜子,看看自己洗干净的脸,洗干净的手,并通过高兴的表情以及口形的不断变化,加深对语言的理解。如毛巾,香皂,及脸,鼻子,嘴,手,镜子,边拿实物边发音,边指五官边发音,天天巩固,天天强化。促进自我意识的发展。附儿歌:眼睛在哪里?眼睛在这里,用手指出来。嘴巴在哪里?嘴巴在这里,用手指出来。耳朵在哪里?耳朵在这里,用手指出来。鼻子在哪里?鼻子在这里,用手指出来。天天指认,天天理解,天天有声音的刺激,天长日久音节总会出现。

16.教给孩子辨别不同的味道,以帮助,巩固对不同食物,水果及饮料名称的理解。如通过游戏将一些常吃的水果准备好,然后用布条蒙上孩子的眼睛,分别给孩子吃不同的水果,如吃苹果,让孩子摸一摸苹果是圆的,有一个柄,咬一口,吃起来是甜的,边吃边问孩子是甜的?还是苦的?并让孩子辅以表示动作,点头表示甜,摇头表示苦,边吃边训练发音,tian甜,ku苦等等,逐渐举一反三,让孩子接触酸的,咸的,辣的食物,以提高对不同味道的理解。

17.提高孩子的触摸能力,并通过触摸不同物体,认识理解物品的特征,名称等。如把几件不同的物品放在一个布口袋中,通过孩子的触摸,手感,分辨不同的物品,并逐渐发出不同的音节,如布口袋中放入一小瓶娃哈哈,一个乒乓球,一把小牙刷,一元硬币让孩子先去摸一摸,再分别看一看实物,然后分别拿出不同的物品,发出不同的单音,如娃,球,钱等名称。要让他按照自己的意愿去选择。当他想到户外玩的时候,一边是爸爸,一边是妈妈,让孩子选择对象并发出单音,做出相应动作,如拉着爸爸的手发“爸”,并将爸爸拉出户外方向,说明孩子已经掌握了相关单音。再比如一边是妈妈抱抱的声音,一边是爸爸举高高的声音,这时也一定让孩子发出“高”的音再去满足。

18.叠音的训练。我会叫爸爸和妈妈:分别准备一张爸爸和妈妈的照片,让孩子与爸爸或妈妈面对面,或让孩子坐在爸爸或妈妈的腿上,逗引他看着爸爸或者妈妈的脸,双唇紧闭,然后发出辅音“b”或者“m”的声音,然后辅以“a”的声音,分别组成爸爸或妈妈,要反复练习,快速读连续读,读正确时要亲吻爱抚孩子,以加深对叠音的理解。大量的生活物品配对,对物品进行分类训练,如妈妈,爸爸,宝宝的生活用品分类:毛巾,牙刷,服装用品分类:衣服,裤子,袜子,鞋,以及书包等等,边分类边教孩子认读,仿说,以提高对物品的认识理解,丰富孩子的语言词汇。

19.在孩子学会某些单音以后,要不断巩固这些已掌握的音节,同时还要辅助孩子使用简单的动作,如用眼光或用手指表达自己的要求,因为在没有足够的口语能力之前,他要表达自己的要求,想要做某些事情或要某种物品,需要配合手势语言完成,这时父母要切记,孩子有需要拉你时,首先要提醒孩子先注视你,再用手去指出他所要的东西,然后口型模仿发音,千万不要凭你的经验看出孩子的要求,或孩子一哭一闹就满足,孩子有要求正好是训练发音的好机会,你要用孩子已掌握的音节去问孩子是要?还是不要?是这个还是那个?让孩子选择,并给予一定的手势或身体辅助,然后强化已掌握的音节,再去满足孩子的要求。即让孩子发出某种声音,有时这种声音能够保留下来。

20.单词训练。先以名词训练为主而且一定是孩子看得见摸得到的东西,如让孩子边指边认,可能开始发音不够准确,但不要操之过急,如教孩子指认家庭成员,可以是照片上的家庭成员,如爸爸,妈妈,外公,外婆等等,再以后辨认常见的生活用品,如电视,钟表,桌子,椅子,暖气,空调,衣服,裤子,毛巾等等,只要是孩子指对就一定要给予食物或语言的强化奖励。

选择物品:从三个常见物品中选择其一,并讲出正确的名称,尽量给孩子创造情景氛围,如:要带孩子外出,拿出三个 物品让孩子选择,一是毛巾,一是枕头,一是鞋,让孩子选择外出怎样才能去?如孩子选择正确,外出需要穿鞋,并能准确叫出名称,说明孩子已经将物品与外出建立了联系,以后进行多项选择,提高孩子的认知水平及语言表达能力。

21.训练孩子的应答反应,多数孤独症儿童叫其名字没反应,不理也不看,更不会答应,所以要让孩子有反应,必须有充分的准备,如观察孩子平时的兴趣爱好,有的孩子爱吃糖,妈妈叫他名字前先告诉他“我这儿有糖”让他知道,说糖他一定看,而且会跑过来,还要回答“哎”这时再去满足,这样往返训练多次,可能中间训练5次有一次没糖,但他这次过来,同时答应“哎”,可以换成是他感兴趣的玩具,再以后喊他过来以后,给他提一个小小的要求,如让他看着妈妈的脸,回答“哎”然后再给他吃糖,往返多次孩子会形成一种定式,妈妈叫名字并且回答“哎”就会有糖,看了妈妈回答“ 哎”也会有糖,在看妈妈的过程,其实就是一种等待过程,以后叫他,他就会先过来---再看妈妈---然后回答“哎”----得到糖,其中包括了听到指令,先做出反应,然后执行,最后达到目的。

22.训练孩子对动词的理解。最好在游戏中进行,如和孩子一起玩些感兴趣的游戏,玩水,玩沙,可以在家里也可以在大自然中,在家中放一大盆水,里面放上平时孩子喜欢的玩具,有小塑料瓶或各种用过的化妆瓶以及塑料小玩具等等,让孩子把大瓶中的水倒入小瓶中,再把喜欢的各色塑料珠子放进瓶子中,让孩子去观察,其中要重点突出“倒”“放”等动词,一方面让孩子理解,一方面让孩子按照指令去做并同时训练发音,做的对给予物质强化,还可以把上述动词用到其他活动中,使孩子逐渐理解,掌握,运用。以后动词的内容可以随孩子认知水平的提高不断增加。可以将爸爸,妈妈或孩子熟悉人的照片以及生活中的内容如妈妈吃饭,妈妈开车,宝宝笑中的动词“吃”,“开”,“笑”重点突出,让孩子理解。还可将妈妈,爸爸及宝宝的物品如衣服,书包,鞋,牙刷,毛巾等摆出(也包括孩子自己)分别摆在孩子面前,让孩子进行配对语言的双词训练,如看妈妈的照片,让孩子找出妈妈用的毛巾,牙刷或者上衣,鞋,书包,围巾,手套等等,边让孩子找,边问孩子“这是妈妈的什么?”以加深孩子对物品的认知理解及反问句的表达。如将照片和物品做成活页图片,可分为上下两个部分,问他:“这是谁的鞋?”请孩子去与照片上的人物一一对应,并回答出“妈妈的鞋”或“宝宝的鞋”等等,以此类推。

23.训练孩子对动宾词组的理解,以及发音的模仿。一定在日常生活中训练,强化,如孩子要喝水,一定训练发音,“喝”(动词)和“水”(名词)要让孩子会联系,在孩子最需要也是最渴的时候再出现,这时,千万不要再让孩子用手语代替。开始阶段孩子会哭闹,对于会模仿发音的孩子,会讲单词的孩子,要训练使用语言表达,开始阶段会很难,但只要努力坚

持,我们的孩子是一定会做到的,只要孩子模仿发出“喝水”,就一定要给水喝,记住,一次不要太多,当孩子喝完还要时,又是一次语言的强化机会,万万不可错过良机,一定抓住每一次的训练机会。让孩子边做动作边与词配对,如喝水去找杯子,写字去找笔和纸,切西瓜去找刀,让孩子即可以做出动作,又可以去与名词配对,并能发出动宾词组,还可以进行反问句训练,如问孩子“喝水用什么?切西瓜用什么?写字用什么?”让孩子一一对应回答,然后再反过来问“杯子是做什么用的?刀或笔是做什么用的?”让孩子学会理解,加深记忆表达。

24.让孩子做选择回答,如一边是爸爸,妈妈,宝宝的照片,一边是一本书,一把梳子,一个球让孩子随意选择,如爸爸看书,妈妈梳头,宝宝玩球,三种物品之间无任何联系,只是让孩子从不同方面进行选择,以不断扩充孩子的知识面并提高孩子的语言组合能力。

25.方位词训练,上下里外等等。让孩子讲出不同人物及物体的不同方位词,如妈妈的书包在桌子上,宝宝的鞋在地上,爸爸的书在书架上,宝宝的玩具在盒子里,金鱼在鱼缸里,小鸟在笼子里突出“上”,“里”字等等,以后逐渐抽象到图书里,如问画书中的苹果是在树上还是在地上,还是在筐里?让孩子依据图中的内容选择答案,再不断扩大范围,小鸟是在树上?还是落在房子上?还是在窝里等等。此阶段训练要注意孩子早期先学会能理解掌握日常名词,然后再加上不同的动词及动作,加深孩子对双词的掌握和理解,不要刻意强调名词在前还是动词在前,也不要过分强调音准,以及句式上的前后颠倒等等。

26.不断扩充对形容词的理解及表达,如教会孩子认识大小,多少,长短,高矮,胖瘦,薄厚,粗细等等,将日常生活中的物品按照一定规律相互配对,让孩子边学语言边加深记忆理解,如:将食物,玩具按大小分类或配对,对于大和小的概念,可以将二者形成鲜明对照,如给孩子一个大篮球,妈妈拿一个小皮球,将二者放在一起比较,告诉孩子哪个大哪个小;再拿两个苹果一大一小,让孩子选择要大的还是要小的;给孩子喝娃哈哈,一大瓶和一小瓶,让孩子去拿大瓶的给妈妈,把小瓶的留给自己喝。总之二者之间开始一定要有明显的差距,以便很容易区分,这样孩子掌握起来和分辨的时候易于区别。将孩子常吃的小食品,糖块,葡萄干按多少分类,将绳子按长短,粗细分类,以此类推。

27.学会提出简单的要求。如大家围坐在餐桌前进餐,每人面前都有一个杯子,大家顺序选择自己要喝的饮料,也让孩子用语言选择是喝可乐?还是矿泉水?是否放冰块等等。如孩子用手指但不讲话,就不要给,一定要他用语言表达后再去满足。吃饭时,故意给他碗里盛一点饭,在他吃完需要再盛时,辅助他用语言提出要求,再去满足,以此类推。在孩子最需要你帮助他时,如进餐时只给他碗,不给他勺子,等待他说“要勺子”,喝矿泉水时,故意给他瓶子,但不给他打开,等待他说“打开”时,再去帮助他,如他要画画,只给他纸,不给他笔,等待他向你要笔时,再把笔递给他,总之创造一定的情境,同时也让孩子学会等待,会用简单语言提出要求。

28.简单句训练。孩子在双词训练突破后,在原有的基础上逐渐加上连词和助词,以及形容词,介词,就会形成简单句,尤其是要围绕日常生活中所见所闻,强调儿童对句子的理解并做表达。

如带孩子到公共场所:商场,超市,餐厅以及游乐场,动物园等等,问孩子“要去哪里?”“干什么?”如孩子可以选择,去超市买棒棒糖,去麦当劳吃薯条,去动物园看大象,然后再让孩子回答先去什么地方?“是谁去或者和谁一起去”等等,可以充分利用图片,也可以

让孩子亲自体验不同场所对他的需要以及满足感。注意不要过分指责孩子,或哄骗孩子,吓唬孩子,如孩子要去动物园看大象,妈妈没时间,就告诉孩子“动物园有老虎,会咬人”,孩子要去超市买棒棒糖,妈妈就告诉孩子“没有钱,不能去”,因为有时候孩子刚刚开始理解语言,还不能分辨出钱的概念和用途,所以让孩子做出选择前,一定要有充分的准备(包括物品的名称,人物,时间,地点以及环境等等),多多鼓励孩子做一些有益处的事,多给孩子一些参与的机会。例如有些父母与同事,朋友聚会时不愿带孩子,嫌弃孩子碍事,不懂事,也很少让孩子参加,使孩子无形中失去了一些参与的机会,尤其是公共环境中的道德行为规范孩子一点不懂,也难以遵守,所以要告诫我们的父母,孩子的语言训练离不开情境中的教学,一定要给孩子参与群体及社会活动的机会,力求加深对语言的理解,提高语言的表达能力。

29.给孩子选择较丰富的语言刺激场所,而且事先要做好充分准备。可用询问的方式,引导孩子把有关的目标句子讲出,如带孩子外出,先问他要去哪里啊?如选择去公园,接下来问“我们怎样去,是走着还是乘车?”如果乘车是几路车?到了公园门口,再问孩子是看花还是玩碰碰车,也可随身带上公园,汽车,花草,碰碰车的卡片,边选择边挑选卡片,边进行语言训练,还可以每做一件事,将孩子的选择留下录像或照片,以便日后让孩子看看自己的录像及照片,回忆自己有意义的一日生活,帮助孩子提高语言的表达。

30.利用儿歌游戏配上适当的动作,帮助记忆,增加趣味。如认识自己身体部位的儿歌:头,肩膀,膝盖,脚,眼睛,鼻子,耳朵,嘴,边唱儿歌边做动作。有关天气,小动物,人物的儿歌,这些儿歌都有不同的伴奏带,初期节奏较缓慢,可以以适当的表情,语调及动作,先让孩子多听几遍再逐渐跟着模仿,逐渐跟着一起唱。

31.和孩子一起玩“过家家”的游戏。如:角色分工,让孩子给爸爸,妈妈及家庭成员分发食品,给爸爸,妈妈上课,让孩子充当老师,医生,售货员,售票员等不同的角色,活动内容即简单又生动,培养孩子的兴趣,让孩子在游戏中学会参与,会分享快乐,会观察别人的表情,会去体验生活,寻求帮助,不断丰富语言的词汇量。

32.教给孩子的一日生活,起床:早上叫醒孩子起床后,告诉孩子今天天气特别好,穿一件单衣就可以,将上衣,裤子分别拿给孩子,让他自己穿,告诉他扣好扣子,再让孩子自己去拿袜子穿好,边穿衣服边问孩子,这件上衣是什么颜色的?上边的图案是什么?共有几个扣子?袜子是什么颜色的等等,边提问题边让孩子回答。刷牙洗脸:洗漱之前先上卫生间,帮助孩子料理好,然后教其刷牙,洗脸,按不同程序分别进行,进餐前分别摆好桌子,椅子,让他把筷子,碗从柜子里拿出来,按人口摆好,并数清楚人数,随着不同的食物端上餐桌,边进餐边让孩子指认不同的食物(主食,副食),要让他学会选择食物,提出要求,如“我吃面包,不吃馒头”“我要夹肠,不夹鸡蛋”“我要喝粥,不喝牛奶”等等,会说粥烫晾晾再喝等等。总之学习语言离不开生活,我们在教孩子学习语言中,要从简单到复杂,从具体到抽象,千万不能操之过急。要针对每一个阶段孩子掌握词汇的多少,来进行有针对性地训练。

33.学会打招呼。教给孩子学会礼貌用语,能够先从自己家的成员做起,爸爸,妈妈下班回家,主动和孩子打招呼,也教给孩子主动问爸爸,妈妈好。不小心碰到孩子要主动说“对不起”,家里来客人,教给孩子主动叫阿姨,叔叔,伯伯等,客人离开时要主动讲“再见”,出门看见邻居的爷爷,奶奶要主动问好。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到公共场所不要随便拿别人的东西。这些日常行为规范,礼貌用语,要从小做起,从小养成爱干净,讲卫生,懂礼貌,尊老爱幼的好习惯。

34.培养孩子学会看内容浅显的画书,并能将主要内容复述。如下雨了兔妈妈没带雨伞,兔宝宝拿雨伞去接兔妈妈。先给孩子多讲几遍,然后让孩子看书做简要复述,以后一边复述一边变成自己的语言,再后来可以加进好多的修饰词,如:天阴沉沉的,快下雨了,兔宝宝有些着急了,妈妈外出采蘑菇没拿雨伞,兔宝宝着急的都要哭了,突然他想起来了,穿上雨衣拿着雨伞去接妈妈了,兔妈妈看见宝宝送来雨伞,心里可高兴了,夸宝宝是个懂事的好孩子。通过看书,学习书中的语言,进而转化为自己的语言,将不同的单句组合成复句。

35.让孩子在游戏中学会与他人的交往。充分利用幼儿园的环境。每天早饭前的点名活动,增加孩子们的相互认识,在游戏中教会孩子认识同伴,并能叫出名字,如组织孩子们拉成一圆圈每人坐在自己的椅子上,老师开始弹琴,小朋友开始传球,自报姓名,对其他小朋友加深认识和了解,这样经常性的游戏,可以引导孩子们之间沟通,自我介绍,互相接纳,建立友谊,促进交流。

36.增进交往的游戏:(1)找朋友:找呀找呀找朋友,找到一个好朋友,敬个礼握握手,你是我的好朋友。

(2)洗手歌:哗啦流水清又清,洗洗小手讲卫生,伸出手儿比一比,看看谁的最干净。边听音乐边动作,促进孩子的语言,增进孩子的交流,使孩子感到集体的温暖,逐渐热爱集体环境。

C.行为发展篇

本篇介绍的内容包括帮助儿童正常的行为发展的方法以及几种常见缺陷行为的矫治。1.孤独症儿童存在哪些行为方面的异常?

孤独症儿童由于疾病本身的影响及各方面能力发展的缺陷,常常会出现一些行为及情绪方面的异常,具体包括:

(1)

缺陷行为:即正常同龄儿童会,但患儿却不会的行为。如:不会穿衣,不会自行进食等。

(2)

过度行为:即正常儿童不存在,但患儿却存在的行为。如:自伤行为,刻板行为,自我刺激行为等。

(3)

情绪方面的异常:如: 发脾气等。

这些行为及情绪方面的问题不仅使患儿有别于其他正常儿童,而且严重影响了患儿的社会适应,因此必须及时干预。

2.如何干预孤独症儿童的行为情绪异常? 对于孤独症患儿出现的行为情绪异常,应选用适当的行为矫正方法进行矫正。对于缺陷行为,运用行为矫正的方法进行训练非常重要。对于过度行为和情绪方面的异常,应首先予以行为矫正治疗,如果行为矫正治疗并未能取得较好疗效,则应合并适当的药物治疗。对于严重的过度行为和情绪方面的异常,则应同时运用药物治疗和行为矫正治疗,如此才能使患儿的症状尽快地得以控制。

3.常用于孤独症儿童的行为矫正方法有哪些? 可用于儿童行为矫正的方法有多种,其中常用于孤独症儿童的行为矫正方法包括:正性强化法,负性强化法,隔离法,消退法,塑形法,锁链法,系统脱敏法等。应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选用适当的方法,如:对于缺陷行为,可选用塑形法,锁链法和正性强化法;对于过度行为,则可选用负性强化法,消退法等。应熟悉各种行为矫正方法的原理和具体操作方法,如

此才能做到合理的选择和运用。

4.进行行为情绪问题矫正的大体步骤是什么?

对于孤独症儿童进行行为情绪问题的矫正时,要遵从以下几个步骤:

(1)

确定目标行为:目标行为是通过行为矫正希望建立的行为,或通过行为矫正希望消除的行为,是行为矫正治疗希望达到的目标。应通过对患儿病情的全面观察和评定确定目标行为。

(2)

确定行为基线:在确定目标行为后,应对患儿目前的情况进行全面的评估,如此才可确定比较合理的小目标,循序渐进地建立或消除目标行为。

(3)

选择适当的行为矫正方法进行矫正:对于患儿的行为情绪问题,应仔细地分析该问题的产生原因,在此基础上,选择适合于该问题矫正的具体的行为矫正方法,并用该方法对患儿的情绪行为问题进行矫正。

(4)

做好记录,及时发现行为矫正过程中的问题,及时纠正。5.什么是正性强化法?

正性强化法是一种常用于建立目标行为时的行为矫正方法,是在一种行为之后继之于正性强化法,即奖励来增加患儿这种行为的出现频率,从而逐渐建立起符合要求的行为,即目标行为的方法。行为之后的正性强化法或奖励称为强化物。在运用该方法对患儿进行行为矫正时,首先必须确定目标行为,之后应选择适当的强化物,在目标行为出现时,应及时予以强化。6.怎样选择和使用强化物?

强化物包括自然强化物和特设强化物。自然强化物为即使不在训练情景中也会伴随某行为而自然出现的增强物,如:穿上鞋子外出;特设强化物为并不伴随某行为而自然出现的强化物,如:穿上鞋子就给块饼干。强化物总体可分为以下几类:消费性强化物(如:糖果,饼干等),活动性强化物(如:看电视,外出活动等)。操作性强化物(如:为儿童提供玩耍的玩具等),拥有性强化物(指在一定时间内,患儿可以拥有和享受的东西,如:穿上自己喜欢的衣服等),社会性强化物(点头,微笑,拥抱,口头赞扬等)。

在选择强化物时,首先应注意所选择的强化物患儿是否感兴趣,是否喜欢,如果患儿对所选择的强化物根本没有兴趣,那么无论给他多少,也起不到正性强化物的作用。其次应注意,对于孤独症患儿来说,所选择的强化物应该是易用的,能够立即呈现的,多次使用不至于引起饱厌现象,而且不需要花费大量时间的。

当在正性强化物中具体使用强化物时,要向患儿说明所强化的是哪个行为,要在该行为出现时立即给予强化,每次强化只给少量强化物,并应同时给予社会性强化。

当所期望的目标行为逐渐建立后,则应逐渐减少可见的强化物,而以社会性强化物继续维持这个目标行为。

7.什么是负性强化法?

负性强化法是指儿童一旦出现一种所希望建立的良好行为,则立即减少或去除他正在经历的厌恶刺激或情景,从而提高该行为的出现率,逐渐建立起良好行为的方法。如:患儿因为哭闹而被限制外出玩耍,这种被限制即为一种令患儿厌恶的刺激。当他不再哭闹时,则消除这种厌恶刺激,允许患儿外出玩耍,如此便强化了他的不吵闹行为。如此不仅矫正了患儿的哭闹行为,也帮助患儿建立了新的,良好的行为----不吵闹。

8.什么是消退法?

消退法是一种用于消除某一不适宜行为的行为矫正方法,是当患儿出现某种不适宜行为,如要求得不到满足即哭闹时,通过漠视,不予理睬等方法,逐渐消退该行为的方法。消退法之

所以可以消除患儿的不适宜行为,关键在于不存在使患儿行为继续存在的强化。如:患儿因要求得不到满足而哭闹时,如果父母不予理睬,则这个行为将逐渐消退;如父母因患儿哭闹而满足了他的要求,则这个行为必将继续存在。在使用该方法对患儿进行行为情绪问题的矫正时,应特别注意父母间必须保持一致,同时因该方法矫正患儿行为需要的时间较长,因此必须注意持之以恒。

9.什么是隔离法?

隔离法是常用于非孤独症儿童的一种行为矫正方法,是当患儿出现不适宜行为,如:一点要求得不到满足即大发脾气,哭闹时,将患儿隔离于强化物较少的地方,如:小房间或角落,从而逐渐减少患儿不适宜行为的方法。一般来说,隔离时间为一岁一分钟。如:对于一个3岁的孩子,隔离时间为3分钟。隔离地点也应该是安全的,可以观察到的地方。虽然,对于非孤独症儿童来说,该方法是一种比较有效的行为矫正方法,但对于孤独症儿童来说,该方法可能并不太适于使用,因孤独症患儿本身就不在乎,甚至喜欢独自呆着,因此,用这种方法可能起不到行为矫正的目的。但是,对于那些并不喜欢独自呆在小房间或者角落的孤独症患儿,该方法则有可能发挥一定的作用,此时,则可选择该方法,并用该方法对患儿的不适宜行为进行矫正治疗。

10.为什么要少用惩罚法 ? 惩罚法是在某个不适宜行为之后,附加一个令人厌恶的刺激,或减少或消除患儿正在享用的正性强化物,从而逐渐减少和消除不适宜行为的方法。附加的令人厌恶的刺激可以是言语上的批评,指责,也可以是暂时的隔离或体罚等。在具体运用时,应选择比较温和的方法,如:批评,减少或消除患儿正在享用的正性强化物,隔离法等,不宜采用体罚的方法。该方法有其缺点,即:1)难以建立新的适宜的行为。表面上看严厉的斥责,体罚可能能够较其他方法更快地终止患儿的行为情绪异常,但因该方法的结果是不愉快的,因此,难以建立新的适宜的行为;2)可能使患儿产生逆反或恐惧心理;3)可能使患儿学会用同样的方法对待其他人;4)孤独症儿童常常更喜欢独处,因此隔离法也可能不适合于孤独症儿童。因此,不应广泛地使用。

11.什么是锁链法?

锁链法是帮助儿童学习新技能时常用的方法,是将目标行为分解为许多小的步骤,训练患儿学会每一个小步骤,从而掌握整个目标行为的方法。锁链法又常分为顺向锁链和逆向锁链法。顺向锁链法是从整个行为的第一步开始训练。具体操作时,首先训练患儿学习第一步,并帮助患儿完成第一步以后的其他步骤。待第一步掌握较好后,再训练第二步,并把第二步与第一步连起来做,并帮助患儿完成第二步以后的其它步骤。如此继续,直至学会整个行为。逆向锁链法是从整个行为的最后一步开始训练,具体步骤与顺向锁链法相似。逆向锁链法较顺向锁链法更易使患儿产生成就感。无论使用哪种方法,均应同时配合使用正性强化法。目标行为分为多少个步骤?应根据患儿的能力水平去决定,能力水平较高者,步骤可少些,否则则应分得细致一些。

12.塑形法怎样做?

塑形法也是训练儿童学会一个新技能时常用的方法。运用该方法时,首先是强化患儿已经能做的,与目标行为有关或接近的一个行为。待该行为掌握较好后,再强化另一个与目标行为更近的行为,从而使患儿逐渐学会目标行为。如:训练患儿用细线穿小珠时,首先训练患儿用粗线穿大孔大珠,待患儿掌握之后,再训练患儿用中粗线穿中等大小的珠子,最后逐渐过

渡到用细线穿小珠。应用该方法时,也应同时配合使用正性强化法。

13.在学习新技能时如何进行辅助和提示?

无论运用何种方法对患儿进行训练,如:用锁链法训练患儿穿衣服,或用塑形法训练患儿串珠子,都存在辅助和提示的问题。如何去做?可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去决定。一般来说,最开始要进行全部的身体辅助,也称为身体提示,即手把手地帮助患儿完成所训练的步骤。待患儿略微掌握后,可进行部分的身体辅助,也称为部分身体提示,即手把手地帮助患儿完成部分所训练的步骤。待患儿掌握一定的新技能后,可改为手势提示或示范提示,最后,再改为语音提示,直到患儿进行辅助和提示时必须遵守上述步骤,如此患儿才有可能逐渐学会一个新的技能。

14.什么是系统脱敏法?

系统脱敏法是将患儿逐级暴露于他/她所恐惧和害怕的事物或情景中,并使患儿放松,使患儿逐渐消除对该事物或情景恐惧的方法。该方法主要用于消除患儿对某些事物或情景的恐惧和害怕。正规操作时,应首先根据恐惧的程度将患儿害怕的事物或情景进行分级,并教会患儿放松,然后利用想象和暴露逐级进行治疗。但在孤独症患儿中,由于智力,表达等能力的有限,使患儿不能或不能够很好地予以配合。此时,则需仔细地观察患儿,根据观察结果对患儿害怕的事物或情景进行分级,之后再将患儿逐级暴露于所恐惧的事物或情景之中,同时应尽可能采用各种可能的方法使患儿放松,从而逐渐消除患儿对该事物或情景的恐惧。

15.孩子不会脱衣服,脱袜或脱鞋怎么办? 脱衣,脱裤,脱鞋袜是人类最基本的生活技能之一,但孤独症患儿较大了还不会脱衣,脱裤,脱鞋袜。对于这些缺陷行为,应采用锁链法进行训练。为此,首先应将要达到的目标行为进行分解,将其分为一些小的步骤,然后,采用顺向锁链或逆向锁链进行训练,直至患儿掌握整个目标行为。如训练患儿脱鞋时,可将脱鞋这个行为分解为解鞋带和脱掉鞋两个步骤。可先帮助患儿解开鞋带,训练患儿脱鞋。待患儿会脱鞋后,再训练患儿解鞋带,然后脱鞋。直至患儿独立完成整个过程。训练脱衣,脱裤,脱袜均可采用类似的方法,但要注意,在训练过程中,无论哪个动作,开始时都需要手把手地教患儿,然后逐渐减少对患儿的辅助和提示,并且都一定要配合正性强化。

16.孩子不会穿衣,穿裤子怎么办?

穿衣,穿裤子是一个较脱衣服更为复杂的行为,对于孤独症患儿来说更难以掌握,因此需要耐心地进行训练。训练这些技能,也应选用锁链法。具体操作时,首先应将目标行为分为各个小的步骤,然后从第一步或最后一步开始训练。待第一步或最后一步掌握后,再训练第二步或倒数第二步,并与第一步结合起来,直至掌握整个目标行为。如:训练患儿穿裤子时,首先将此行为分解为分清裤子前后,伸一个裤腿,伸两个裤腿,提裤子,将裤子整理好等步骤,然后从第一步或最后一步开始训练,并帮助患儿完成其他步骤。待患儿能够独立完成第一步或最后一步后,再训练患儿第二步或倒数第二步,并与第一步或最后一步连起来,直至掌握整个过程。穿衣服也可采用类似的方法予以训练。与脱衣服相类似,在训练患儿穿衣服时也要注意,无论哪个动作,开始时都需要手把手地教患儿,然后逐渐减少对患儿的辅助和提示,并且都一定要配合正性强化。

17.怎样训练孩子系扣子?

系扣子是穿衣服的步骤之一,可选用塑形法进行训练。首先,用一块布挖上大扣眼,缝上大

扣子,手把手地教患儿,并逐渐减少大人的辅助,直到患儿能够独立系上扣子为止。然后,换一块布,挖上中等大小的扣眼,缝上中等大小的扣子,用上述方法予以训练,直到患儿能够独立系上。此后,再换一块布,挖上小扣眼,缝上小扣子,用上述相同的方法予以训练,直到患儿能够独立完成。待患儿能够完成以上过程后,再训练患儿系衣服上的扣子,此时,也应首先给予患儿一定辅助,然后逐渐减少对患儿的辅助和提示,直到患儿能够独立完成为止。在以上过程中,均要注意配合正性强化。

18.怎样对孩子进行饮食技能的训练?

孤独症患儿在饮食方面存在较多问题,如:不会自己用勺或筷子吃饭等,此时,应对患儿进行饮食技能的训练。在具体训练时,首先,应创造一些情景让患儿自发地去模仿,如:把一些他特别喜欢吃的食物放在他的面前,确保他正在观察你的时候,用勺把食物舀起,放在你的嘴中,并装出非常好吃的样子。然后,观察患儿是否在努力模仿你。可能患儿根本不模仿,此时,则应该手把手地训练患儿。首先先让他握着勺,然后你再握着他的手,在你的手的引导下,舀取食物,并把食物轻轻地放在嘴里。在他每次吃完一勺子食物后,都立即表扬和称赞他。在反复多次训练后,应逐渐减少辅助的力量和提示,直至患儿独立完成整个过程为止。19.孩子用手抓饭吃怎么办?

对于一个用手抓饭吃的患儿,应首先训练患儿用勺子吃饭。如果患儿会用勺子吃饭后,仍用手抓饭吃,此时,在每次进餐时,则应只给他一盘或一碗食物,你先做用勺吃饭的示范,然后反复说:“我们用勺子吃饭”,并把勺子给他,握着他的手,辅助他用勺吃几口,然后让他自己吃。如果在你不辅助时,患儿仍用手去抓,此时,则应该把食物推到桌子中间,让患儿够不到,然后说:“我们用勺子吃饭”,并再次给他示范用勺子吃饭的过程,然后把饭推到患儿面前,把勺子放在患儿手中,让患儿自行用勺子进食。如此反复训练,直到患儿不再抓饭,能够自行用勺子进食为止。

20.怎样纠正孩子的偏食习惯?

偏食是孤独症患儿经常存在的一个问题,既影响患儿的社会适应,又影响患儿的身体健康,因此,应及时予以矫正。矫正时可用以下方法:1)严格控制零食,使患儿在正餐时有饥饿感;2)部分患儿只吃固定的食物,是因为他们畏惧新的刺激,不敢尝试新的食品,此时,要告诉患儿“好吃极了”,并想办法让患儿吃进第一口,以后患儿就可能吃了;3)可将患儿不吃的食物分成几份,每次给患儿少许,只有患儿吃了他不爱吃的食物,才能给他吃他喜爱的食物。如此反复去做,并逐渐增加患儿不爱吃的食物的量,逐渐减少患儿喜欢吃的食物的量,直到患儿能够较好地适应新食品为止,每当患儿吃一口他不喜欢吃的食物时,一定要及时地予以表扬和鼓励。

21.孩子吃饭时坐不住怎么办?

孤独症患儿吃饭时常常坐不住,到处跑,此时,1)可让患儿坐在靠钱或家具的坐位,你坐在孩子的外面,给孩子造成一定的物理屏障,使患儿出不去;2)在孩子将要站起的瞬间,对他说:“坐下!吃饭!”并辅助患儿坐下继续吃饭,对他坐下继续吃饭的行为要及时地表扬和鼓励;3)逐渐地延长患儿坐着吃饭的时间;4)为避免患儿看到饭多而无耐心,可将饭分成几份,分次给患儿,每当患儿吃完一份饭时,都要及时地予以称赞;5)如果患儿站起次数超过3次,则让他坐下,并说:“你吃好了?”并不再给患儿饭吃,两餐间也不再给患儿零食,使患儿逐渐把没吃完饭与生理饥饿联系起来,从而改善进食习惯。

22.怎样训练孩子的大小便?

孤独症患儿有大小便时,常常既不会表达,也不会自行去厕所大小便,因此,应尽力予以训练。在训练时,首先应训练患儿对大小便的表达,为此,要特别注意患儿想要大小便时的种种迹象,如用手摸裤子或拉裤子,当患儿有此迹象时,马上问患儿“想做什么”然后示范回答“上厕所”,再把患儿带到厕所。每当患儿想大小便时即如此训练,患儿必将把厕所与大小便联系在一起,想大小便时也就自行去厕所了。但是,对于孤独症患儿来说,仅仅训练他们知道有大小便应该上厕所是远远不够的,还应该训练他们学会自行解大小便,此时,应将大小便的程序予以分解,分解为一系列小的步骤,如:解裤扣,脱裤子,蹲下或坐在马桶上,大小便,用卫生纸擦肛门,提裤子,系裤扣,用水冲马桶,洗手等,对于以上步骤,应该运用锁链法予以训练,并配合正性强化法,直到患儿掌握整个过程为止。

23.怎样纠正不良的大小便习惯?

孤独症患儿常常有一些不良的大小便习惯,如:随地大小便,大便很无规律,只在固定的地方大小便等。对于随地大小便的患儿,应参照怎样训练大小便的方法进行训练。对于不想入厕或对厕所恐惧的患儿,则大人应先陪同患儿进厕所,然后逐渐延长患儿蹲厕所或坐马桶的时间,逐渐缩短大人陪同的时间。如此反复训练,配合正性强化,直到患儿能够自行入厕为止。对于大便很无规律的患儿,则应选择固定的时间让患儿蹲厕所。这个时间对于父母来说,应该是较充裕的,如晚上,每到晚上固定的时间,都要求患儿去蹲厕所,并配合揉肚子,让其用力等。虽然开始阶段患儿可能并不能在此时间大便,但只要坚持下去,患儿定能养成在该时间大便的习惯。对于只在不合适的固定地点大小便的患儿,要训练患儿定时蹲厕所,患儿开始可能很拒绝,但只要坚持,并及时给予正性强化,逐渐延长蹲厕所的时间,如:最开始几秒钟,逐渐延长到几份钟,同时逐渐减少在不合适的固定地点大小便的次数,患儿必将改变只在不合适的固定地点大小便的习惯。

24.怎样训练洗漱技能?

对于一个4,5岁以上的孤独症患儿,应逐渐开始洗漱技能的训练。这些技能包括:洗手,洗脸,刷牙,漱口等。对于这些技能,应选用锁链法进行训练。如:训练患儿刷牙时,可将整个刷牙过程分解为:拿出牙刷,拿出牙膏,拧开牙膏盖,把牙膏挤到牙刷上,用水杯接水,将牙刷沾湿,刷牙,用水杯水漱口等过程。然后,再从最后一个步骤或第一个步骤开始,手把手地对患儿进行训练,逐渐减少大人的辅助和提示,直到患儿掌握整个行为为止。在这里需要注意,因患儿可能不习惯牙膏的味道,因此,在训练开始前,可先在大人的手指尖放一点牙膏,轻轻地按摩牙床,使患儿习惯牙膏的味道。训练中还应配合正性强化。洗手,洗脸的训练也可采用同样的方法。

25.怎样改善孩子的睡眠?

部分孤独症患儿在睡眠方面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包括:睡得很晚,半夜醒来玩,睡得少等。这些问题如果长期存在,不仅对患儿的健康可能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而且会使家长感到疲倦,烦躁,因此,还是应该予以矫正。如何帮助这些孩子呢?

对于睡得很晚的孩子,原则上应该制定一个计划,每隔几天晚上提前十分钟睡,早上提前十分钟起。为了使计划能够较顺利进行,白天可帮助患儿多安排一些体育活动,使患儿有一定的疲劳感;中午不要让患儿有较长时间的午睡;早上按计划叫孩子起。只要能够按照计划去认真实施,患儿的睡眠时间必将能够调整到较为合适的时间。

对于半夜起来玩的孩子,常常会有这样的习惯:晚上睡得太早,早上起得很晚,或白天睡得很多。因此,要想使孩子半夜能够踏实睡,很重要的是要帮助患儿改正上述不良的睡眠习惯。为此,也应制定一定的计划,并努力去实施,从而使患儿逐渐把睡觉和起床固定在适当的时

间。同时,也应该逐渐减少白天的睡眠时间,使白天的睡眠时间固定在中午,并且时间不宜过长。

对于精力很充沛,睡眠需要少的孩子,不一定非要进行矫正。如果睡眠偏少较明显,可通过白天多安排活动来帮助他。感觉统合治疗和听力统合治疗,对部分患儿也有一定帮助。

26.孩子经常哭闹,发脾气怎么办? 当孤独症患儿哭闹,发脾气时,作为父母,应首先分析患儿哭闹,发脾气的原因。患儿哭闹,发脾气的原因可能有多种,包括:生理上的原因(困倦,饥饿,躯体不适),表达不出来,要求得不到满足或要求他做某件事而不随心意等等,父母对此应仔细观察,精心体会。

对于生理原因导致的哭闹,发脾气,父母应采取预防为主的策咯,为此,应合理安排患儿的饮食起居,使患儿生活有规律。当患儿困倦,饥饿或躯体不适时,应及时予以相应的帮助。

对于表达不出着急而出现的哭闹,发脾气,则重点在于帮助患儿学会表达,此时要在患儿现有的基础上训练他用可能学会的方式进行表达。当患儿表达出来时,应对他提出的愿望或要求及时地予以满足,并对他不哭闹发脾气予以表扬。

对于由于要求未得到满足或不随意而出现的哭闹,发脾气,则应采取消退法予以矫正,即只要患儿没有明显的破坏,自伤或攻击行为,即不要理会患儿,父母该做什么做什么,待患儿不哭闹,发脾气后,再帮助他擦干眼泪,并对他停止哭闹予以称赞,渐渐地患儿即了解到哭闹发脾气并没有用,哭闹发脾气也就日渐减少了。如经过以上处理,患儿情绪仍然很不稳定的话,合并一定的药物治疗可能很有必要。

27.怎样处理孩子的自伤行为?

孤独症患儿有时会出现一些自伤行为,这些行为包括:打自己,咬手,撞头等。患儿之所以出现这些行为,可能与患儿本身情绪不稳定,要求得不到满足,希望吸引他人的注意或本身就是一种刻板行为有关。

对于危险的自伤行为,如撞墙,应立即采取有效的措施予以制止,并采取一定的预防措施防止对患儿产生伤害,如戴上安全帽,同时予以一定的药物治疗可以帮助控制和缓解症状。

对于其他的自伤行为,则应首先采用消退法予以矫正,如果患儿自伤,则不去注意他,如果他停止了自伤,则予以关注和表扬。如果经过多次漠视,自伤行为并没有明显改变,此时,则应采取一些积极的方法予以矫正,如:阻止患儿继续打自己,要求患儿把手放在桌子上或膝盖上,要求他,帮助他用手做或学做一些新的事情等。如果患儿的自伤行为经以上方法矫正都未能取得较好效果,可选择适当的药物予以治疗。

28.怎样处理孩子的攻击行为?

孤独症患儿可能会出现一些攻击行为,这些行为包括:拍别人,拽别人头发,掐人,吐口水凳。患儿出现这些行为,原因很复杂,可能是患儿与他人交往或希望引起他人关注的一种方式,也可能是患儿遇到挫折或有不满时的表达方法,也可能是一种刻板行为等。对此家长应认真观察,仔细分析。

对于将攻击行为作为与他人交往方式的患儿,仅仅告诉患儿这样做不对是远远不够的,应该对患儿的攻击行为采用漠视法进行消退,同时还必须加强交往技能的训练,尚应配合正性强化,如此可使患儿逐渐学会以适当的方法与他人交往。

对于希望通过这些行为引起他人关注的患儿,则可采用消退法或隔离法予以矫正,即当他拍打他人时,他人不予以理会,而当他停止拍打时,则对他予以关注,并对他停止拍打的行为予以表扬;或当他拍打他人时,立即将他拉开,让他独自在远处或房间里静坐。但隔离时间不宜过长,大约一岁一分钟。与此同时,还要教给患儿如何用正确的方式引起他人注意。

如此,患儿的攻击行为将会逐渐减少,并逐渐学会用适当的方式引起他人的关注。

对于受挫折或遇不满即以攻击行为为表达方式的患儿,可用消退法或隔离法进行矫正,此外,还要训练他以适当的方式表达他的情感。

如果患儿冲别人吐口水,则可在他每次吐口水后,在他嘴里抹少许他不喜欢的味道,如辣醋。反复如此做后,患儿会将吐口水和辣醋联系在一起,他的吐口水行为就可能逐渐减少。

如果经上述方法进行矫正,患儿的攻击行为改善并不明显,予以一定的药物治疗可能有一定的帮助。

29.如何减少患儿的自我刺激行为?

孤独症患儿会有各种各样的自我刺激行为,如:手指的扑动,怪异的跳动,独自傻笑,拍手,发怪音等。这些行为的产生没有特定的环境诱因,并让他人感到很奇怪,但对于患儿来说,却似乎让他很快乐。在矫正这种行为时,应特别注意:单纯的制止难以产生效果,获使一种自我刺激行为转变成另一种自我刺激行为。而正确的方法应该加强患儿的教育训练,用很多有意义的事情填充患儿的时间,并增强患儿交往等各方面能力。与此同时,还可用一些具体的方法矫正患儿的自我刺激行为,如:对于扑动手指的患儿,让他把手放在桌子上,或学做一些手部的动作或游戏;对于大声尖叫的患儿,可在他每次发出大声时,在他上下牙之间放一个缠好纱布的压舌板,同时说:“不许叫!”。如果一个患儿没有充足的时间去做这些自我刺激行为,同时他有更多的能力去做其它事,而且每次自我刺激行为之后,都有一些令患儿感到不愉快的后果,患儿的自我刺激行为必定会逐渐减少。30.孩子过分依恋某一物品怎么办?

孤独症患儿有时会过分依恋某些物品,这些物品可以是一个商标,一个螺丝,一本书,一个小瓶等,有时甚至依恋每时每刻都要随身携带这些物品的程度。对于对物品过分依恋以致影响日常生活的患儿,应尽力予以矫正。在进行矫正时,最好安排患儿做一些有意义的患儿感兴趣的活动。在患儿做这些活动时,把患儿依恋的物品放在他做事的桌子上,在他做事的同时,逐渐地把所依恋的物品移远。而患儿做完事后,再把他所依恋的物品放回到他手可以够得到的地方。如此,不仅使患儿知道他所喜欢的物品在哪,而且也让他知道他也将被允许再次得到它,因此,患儿可能反而会放下心,专心地做别的事了。31.孩子过分好动坐不住怎么办?

孤独症患儿常常较为好动,他们坐不住,到处跑,不能安静地学习和玩耍。对于这些孩子怎么办?

1)

加强教育训练:这种教育训练不是单纯针对患儿坐不住的,而是应该把该内容融合到对认知等的训练之中。如:训练患儿认识水果,开始时患儿肯定不坐也不看,此时,大人应予以辅助,当患儿坐下看,并把图片拿给大人时,要立即给予正性强化。如此反复,患儿不仅在认知方面会有所进步,而且也渐渐地能坐住了。

2)

给患儿多安排其他有意义的活动,包括训练活动,体育活动等,并帮助患儿去完成,从而使患儿的多动变成一种有意义的活动。

3)

可进行感觉统合治疗,该治疗对减轻患儿多动会有一定帮助。

4)

如果患儿的多动非常突出,或经上述帮助效果并不明显,可予以一定的药物治疗。选择何种药物,则需结合患儿的具体情况全面考虑。32.孩子招惹人怎么办?

某些孤独症患儿存在招惹人现象,比如:推别的小朋友,拽别的小朋友的头发等。对于这些行为,单纯的制止往往难以起到作用,有时还会加重孩子的这种行为,因此,运用正确的方法予以矫正非常重要。如何矫正呢?

首先,要分析患儿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有些患儿是因为交往能力比较差,不会用正确的

方式与人交往,因此,出现这些行为;有些患儿则是想以此行为引起他人的关注。

对于交往能力比较差,不会用正确方式与他人交往的孩子,重点在于对他们进行交往方面的训练,当他们学会如何用正确的方式与他人交往时,这些不适当的行为自然会减少。对于想以此行为引起他人关注的孩子,则可采用漠视法进行矫正。如果患儿的行为得不到相应的强化,渐渐地即会消失。

33.孩子对声音感到紧张害怕怎么办? 部分孤独症儿童存在对声音紧张害怕的现象,这些儿童听到某一种声音时,会表现出特别的反感,他们可能会尖叫,会哭闹,会捂耳朵,会逃跑。。。对于这些儿童应该怎么办? 首先,应分析患儿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原因可能在于:有些患儿对声音过度敏感,别人听起来很小的声音,他听得却会很大;有些患儿在听到某一声音时,受到其他惊吓,转而对该声音也产生恐惧。

对于对声音过度敏感的患儿,重要的是选择听觉统合训练进行治疗。该方法能够减轻患儿对声音的超敏现象,从而改善患儿对声音的紧张害怕。

对于听到某一声音时,受到其他惊吓,转而对该声音也产生恐惧的患儿,应采用系统脱敏的方法予以治疗。具体操作时,可让患儿从小到大,从远到近的聆听这一声音,同时让患儿放松,消除他的紧张害怕,直至听到大声也不紧张害怕为止。

34.孩子对某些事物特别恐惧怎么办?

与正常孩子一样,孤独症儿童对某些事物也可能产生特殊的恐惧,比如:某种动物,某个环境等。孩子在接触这些事物时会感到特别的害怕,并且会躲开,尽力地回避这些事物。如何帮助这些患儿?

系统脱敏疗法是改善患儿该类症状的重要方法,具体操作时,由于患儿难以配合,因此,难以像矫正正常儿童那样去操作。此时,父母可通过仔细的观察确定恐惧的等级,然后逐级予以治疗。如难以确定恐惧的等级,则可先给患儿看他所恐惧的事物的照片,先从远距离看,局部看,如患儿感到恐惧害怕,则帮助患儿放松,直到患儿不恐惧害怕为止。之后,再让患儿从近距离看,从整体看,同时帮助患儿放松,直到患儿看照片不恐惧害怕为止。然后,可让患儿接触实际的事物,具体操作方法同看照片,同时帮助患儿放松,直到患儿接触实际事物也不害怕为止。因整个治疗过程需要一定的时间,因此家长不可过于着急,并需要一定的耐心,而且在整个过程中,要积极配合正性强化。

第二篇:ABC幼儿园家庭教育讲座分析

家庭教育讲座(夫妻篇)

主要分为八个模块:夫妻关系、婆媳关系、家长教育、婴幼儿教育、学习教育、叛逆教育

手机瘾网瘾游戏瘾、青春期萌动。

一、家庭教育从源头说起,从准家庭说起,即从谈恋爱说起“你爱我吗(如何回答),我和你妈同时掉到河里你先救谁(如何验证我和你妈在你心中的位置谁最重要)?

这句话经常听说,在座的大家也说过,但我告诉大家 “这句话是世界上最傻最无知的一句话,此问话把你的男人推向不孝不义不忠不仁之地”还一些傻女人这样问(我销后会讲到傻男人的)错误的回答 “妈只有一个,老婆可以再娶,当然先救妈”虽然此事件没有发生,但是愚蠢的回答会导致:

1、得罪了你的傻对象,你在她心中的男神地位从天上掉到地下(什么玩意山盟海誓鬼话)

2、破坏了你对象和婆婆的关系,开始了今生拉锯争风吃醋的序幕。

3、开始了你老婆存私房钱的生涯,这男人靠不住,还是靠自己吧,给本小姐留点后生吧。正确巧妙回答

1、“我妈怕水,不会掉河里,今生可能只有你掉河的可能”

2、“咱妈不会和你一样傻,她老人家不会掉到河里诚”

3、“先把妈救出来,带上你一起走”

二、何为夫妻

就是两个互不认识,两个不同家庭背景,不同教育背景的两个陌生人通过介绍走在一起,形成两条婚姻的轨道,朝着同一的方向,共同肩负起家庭的列车,载着父母和孩子平稳前行(要求不能相重叠,即不能把一方的责任强压给另一方;不能偏离轨道,就是大家说的出轨,则翻车(离婚)。

1、夫妻之间只有理解不够,没有性格不合之说

2、夫妻之间只有尊重和包容不足,没有仇恨和抱怨之理。

3、存在包容,即夫妻像齿轮,你的优点包容她的缺点,才能健康运转。

4、男人像风筝,女人像线轮,线就是夫妻之间的信任;线太短,即妻子守的太严,风筝起飞不起来(二亩黄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线太长,男人的事业会很成功(就化学式中的最外层电子最活跃能量最大),你先生在美国开公司,很历害,说明你的风筝钱很长。

1)但是你要时常拉一拉,即发个微信,打个电话问寒问暖的关心一下,证明人是漂泊的船,家是温馨的岸;

2)你不拉,一旦别人帮你拉就坏了(有了小三不可怕,就怕小三比你有文化,并不是你在本科毕业,小三是高中毕业,是你学习与时俱进了,和先生同频道了吗,红杏出墙,不完全怨杏,因为墙没有和杏树同频道增高)

3)风筝线一定要经常拉拉,发现有松口处,马上缝补一下(即有小矛盾,小误解马上解决)别等线断了再缝补,风筝一旦脱线了,不好追了,也不用追了,脱了钱的风筝没有一个好下场,要么碰到高压线上电死了,要么掉到河里淹死了(吓唬先生)。

5、男人的五大需求:被理解、被信任、被支持、被认同、被尊重:

善待先生,给足尊严,互相尊重,换位思考,不揪小辫,不辱骂家人,支持事业,参与事业,少猜疑,少唠叨,少报怨,少误会三不翻(手机、钱包、口袋,翻掉男人的尊严,翻掉夫妻之间的信任)不提“离婚” 丈夫三义:恩义、情义、道义(男人天下为家,女人家为天下)男人是用来崇拜的,女人是用来疼爱的。

6、女人三大需求:安全感、浪漫、被宠或被哄

催其早回家,就说在家怕,花和葱的价值远不一样你不哄就怕别人哄(同事过马路内侧)推出产房那一刻,你先生是先看你,还是先看小孩。

在外吃饭不图能吃什么,吃的是氛围(别全天在家面条)旅游为见识,小别为浪漫。

妻子四德:妇德、妇言、妇功、妇容。

女人三独立:经济独立、思想独立、能力独立,女性不尊重自己,不会得到尊重

贤妻良母为保姆、知书达理为良妻(高贵典雅上厅堂、美味佳肴下厨房)

会打高尔夫,会做蛋炒饭。

谈恋爱时可以不会做饭,婚后不会做饭有几个幸福的,栓男人的心先栓男人的胃。

7、把握相处的技巧

(解决好经济问题,性的问题,沟通的问题,教育孩子的问题)女人必须工作必须挣钱,工作不是女人唯一的生存途径,但工作绝对是提升女人的尊严的唯一通道,三转女人(锅台、老公、孩子),三等女人(孩子、老公、电视剧)只在家等钱等不到有女人如宠物。

搞好夫妻关系的高招,家是讲爱的地方,不是说理的地方 可以摧毁爱情的坏习惯:

1)情感疏离、冲突、解体、女人生气智商为零,致乳腺癌与子宫癌(毒乳汁害子事件)2)缺换位思考,把自己想法强压对方,3)把工作和生活压力抛向家庭,4)谁直接赚钱谁当家

5)分工过于明确,娘家婆家过于清楚,互揭对方及家庭短处,吵架不搬家兵除非离婚。6)经常拿异性比较对方(夫贵妻荣,再漂亮不给你做饭生儿育女再帅不把工资卡给你)7)缺乏学习,玩物丧志,晚归或不归宿(24点收取空床费)好老公18个标准,合格妻子10个标准:掌握家族的灵魂。

总结:男人最大的悲衷是失去勇敢,女人最大的悲衷是失去尊严(三天不换服饰三年不换发型)。

女人为男人的学校,校长,年轻女性为男人的方向,中年为港湾,老年为归宿。相互欣赏,尊重对方,储存感情,学会给予,学会宽容。女人在生活上照顾好先生(衣食住行、尊严与健康)

女人在方向上引领好先生(为女友买宝马绑架李嘉诚,不敢犯错误)

女人在事业上辅佐好先生(成功的男人背后必有智慧的女人,是老婆还是情人)男人能把车停进左右只有10公分的车库,却永远找不到袜子放在那里 女人开车能忘记加油,却能在3米之外看到先生肩上的长发。多久没有静下心来学习了,多久没有静下心来谈心了,“走出校门不学习,步入婚姻不恋爱” 复杂的事情静心找方法,烦恼的事情冷静找原因,平常事情用心找亮点。爱需要学习,爱需要不断反省,爱需要不断调整自己,学习老师讲课之后,回到家不要说老师讲的有多好,应反省自己犯了多少错误,应给对方说多少个对不起,接下来如何做为目的。

婆媳关系篇

婆以媳为女,媳以婆为母(不为说,只为做,最忌口是心非)

案例一:我们在菏泽生活,春节要回老家了,你先生要给妈3000元钱你怎么办

1、给妈那么多钱干吗,再让人给偷了,或者妈年纪大了再丢了(关键你给你娘家妈钱吗)

我们也不容易,过了年还给孩子交学费呢(先生爱孩子更爱她妈)。

给钱不给买点吃的,不如买身衣服300元搞定(在他亲妈面前讲价还价会高兴吗)。2、3000元那行啊,我们一年也回家不几次,我再加2000元给5000元,让老人别省吃俭用,好好享受晚年生活(由媳妇把钱给婆婆,更显着儿子在家当家)

3、先生偷偷摸摸的给妈3000元,结果你妈或者你姑把这“好事”给你媳妇说了。

1)老婆回到家会大发雷霆,不是为钱,而是为她在家庭的地位不足3000元 2)老婆从而会监督你的所有开支,不允许你有私房钱。3)通过此事助长了婆媳不和的开始。

案例二:结婚典礼要有两位父亲母亲的胸花,不能有岳父岳母胸花(记着你儿子结婚想到)

同样是生儿育女为何我们多了一个字呢,改口钱同样出,为何结婚后我的女儿管你爸你妈喊“爸妈”你管我们喊“大爷大娘”呢。结婚后有多少男人,会说这样一句话“一定要对咱爸咱妈好”一年不去娘家一趟,以孝的名义欺负这个外姓女子(人家也有爸妈)你对她父母90%,她会对你父母100%好。先从自身找原因,有的60%也没有做到。

案例三:婆媳矛盾从坐月子开始

1、重心明显转移失落,原来孕妇是家中的宝,一天之变转为宝宝。

2、当今媳妇是娇生惯养的,生完孩子像小学生,娇气和无助特需要婆婆。

3、媳妇不能和孩子争宠,因为孩子是你生的。

4、生男生女都一样,不能让产妇生气是全家的职责,特别是婆婆。

5、若婆婆和娘家妈都在,根据其特长有分工,有做饭的,有照顾孩子的。

6、家用电器的开关节约(饮水机、空调、冰箱)

案例四:媳妇熬成婆了

1、时代不同了,2016年不像1976年了,老观念老思想必须该改了,新时不适合那一套。

2、回想一下自己刚当媳妇时的受苦受累受屈,那时你的婆婆不识字没有文化,做为新时代有文化的婆婆你能那样做吗。

3、婆婆的专利是把家风传递给媳妇,爱媳妇、帮媳妇、敬媳妇;而非以刁难为出发点。

4、特别是面独生子婆婆,心胸狭隘型婆婆,当干部退休的婆婆,更要用真情感动彼此。

案例五:在婆媳关系面前聪明老公怎么做

1、即然选择和她结婚,要主动帮老婆融入家庭,而不是共同排斥她。

2、不要认为父母说的全是对的;

3、“会做丈夫的两头瞒,不会做丈夫的两头传”永远不做传话筒(负能量);

4、从结婚那天做到“心理断奶”,什么事不能“俺妈说”

5、自己先做到孝敬岳父岳母,不要拿“不孝”欺负“外姓女子”来孝敬你爸妈。

6、将做好人的机会让给老婆,做恶人的机会留给自己。

7、不当着父母的面吆喝老婆,不当着父母的面和老婆吵架(装大男子主义是最无能的)

8、婆婆不能吃媳妇的醏(虽然是你生的儿子,但媳妇是陪儿子一生的人)

9、婆家人和娘家人在家居住都不要超过3天,3天内为客,3天外为敌。

10、多一份尊重、多一份理解,换位思考,用心相待,则能解决一切问题。

案例六:聪明媳妇的技巧

1、不在婆婆面前使唤老公,且不能在婆婆面前过分亲热。

2、敬婆婆是天经地义的(无论再不好,他给你一个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丈夫)。

3、对于文化较低的婆婆要以柔克刚,不相比较;经常给婆婆礼物。

4、不对婆婆要求过多,先安慰婆婆再解决问题,当好婆婆的倾听者。

5、作为媳妇,没有任何理由阻止先生孝敬公婆,世上不存在“娶了媳妇忘了娘”

作为女婿,没有任何理由阻止老婆孝敬岳父母,世上不存在“嫁了先生忘了娘”

案例七:婆媳关系最大的矛盾点是教育孩子,特别是教育孩子的“规则观念”之前一定要给婆婆把道理讲清楚,1、孩子不吃饭为什么不能喂?

2、孩子摔倒了为什么不能扶?

3、孩子看动画片不守时间规则为什么强制关电视?

4、孩子的书包为什么要自己背?

5、为什么不能给孩子做“专利菜”?

6、孩子让东西给你吃时你为什么要吃?

案例八:婆媳关系雷区

1、禁大搬救兵。

2、禁攻击弱点。

3、禁动口动手。

4、禁闷闷不乐。

5、禁离家出走。

6、禁恶言伤人。

总结:《婆媳相处之道》之36禁忌。

教育孩子篇

过度顺从,会导致孩子自私蛮横,过度保护,会导致孩子软弱无能。

一、0至18岁孩子性格特点

1)0至1岁

安全意识(处处要包办)亲密关系建立期

孩子出生为什么要哭:因为在母亲子宫内是温暖的,来到世界上是寒冷的,因为在母亲子宫内伸拳踢腿是阻档的,来到世界上是悬空的,因为惧怕所以哭泣,这时母亲的怀报的话语能改变,因为最怀抱有母亲最熟悉的心跳声和声音让其安全。(多交流,多微笑,多怀抱,多抚摸,喂奶1小时后练习俯卧、翻身,扶坐,撕纸,发音,练习动手能力,玩颜色鲜艳的玩具)

2)1至2岁

温暧意识(时时要紧盯)培养幽默感,性格孵化期

来到陌生的世界,最熟悉的是家人,喜欢让大人抱抱,特别是到陌生场合,喜欢在父母的胸前怀抱内,一会儿找不到妈妈会哭。(家中一米以下的插座必须封上,皮沙发加套,果冻)3)2至3岁

物权意识(蛮不讲理,给其充足自主权)培养创造力

所有东西都是自己的,以自我为中心,小孩玩着积木,你把奥特曼送给邻家小孩,你的小孩马上会放下积木,要回来奥特曼,懂得此心理阶段家长不会弄出两哭现场。不要限制他,让他放开玩,自己能控制大小便。

4)3至3.5岁

分享意识(允许犯错误,能力练成期心理形成,3岁看大)培养表达力 主动分享,主动交朋友,主动把玩具送给小朋友,公共场合主动交朋友。会装成大人一样照顾玩具(女孩巴比娃娃)模仿医生看病,模仿军人打抢,模仿爸爸吸烟喝酒,模仿妈妈化妆。5)3.5至4岁

焦虑意识(认同父母期,恋母恋父阶段,人生第一个叛逆期)培养感恩 内心焦虑,缺乏安全感,不喜外人抱(认生)易发生口吃,易摔跤,不允许家长说邻家小朋友好,注意与二胎的争宠,缠妈妈不要做饭要陪他玩,缠爸爸放下手机陪他玩。此时应多陪陪孩子,多交流,多听听音乐,不能分床,不能走夜路。

6)4至5岁

表现意识(态度与形为导致性格形成)培养自信心与独立意识

此阶段温顺活泼,冒险刺激,不愿在家里呆着,老想往外面跑:多带其去公共场所,如游乐场等,去书店,兴趣能快速转移,爱表现自己,我提供舞台(例如电视机前的地毯为舞台,家中挂个黑板为教室,让其当老师,广场的旗杆台为舞台,要多鼓掌,多用母指点赞,少用食指来指责。从篮球、书法、英语、演讲、音乐、钢琴、旱冰、跆拳蹈多接触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此时有明显的爱憎意识(家中两面派,家中隔热层)喜欢越狱,越不让怎么越怎么。7)5至6岁

尊严意识(爱好定型,争做好孩子)培养自信心

愉悦,阳光,温暖,明朗,懂事乖巧,做事爱表现,来保护妈妈,一心求表扬,争着做家务,此进适合分床,此阶段为形成规范制度最好时期,(看电视之前约定只看30分钟,要么不看;玩手机只能玩30分钟,要么不玩;去超市之前说好只能买的一样或两样东西,要么不去,即丑话(规则)说在前头。此前时培养宽容、谦让、同情、整理、劳动。8)6至7岁

自卑意识(心理定型,7岁看老)培养抽象思维

刚入小学,班内小朋友多了,离家远了,新环境的适应(幼儿园的老师像妈妈,小学的老师像后妈)父母应如橡皮一样擦去孩子心中的阴影,扫走焦虑,适应新集体,多给孩子谈心,老师的授课方式不一样了,老师批评了,要会给孩子心理疗伤,此时坚决不能大呼大叫批评孩子“都上一年级了,什么也不会,妈妈上一年级时都会做饭了”,多说“你是最棒的”。9)8至18岁

疯狂意识(叛逆萌动)

个子疯狂的高,接触面疯狂的大,心理必须与身高同步,否则为高分低能的“巨婴儿”,父母要紧跟学习,同频道交流,“怎样说孩子才会听,怎样听孩子才会说”稍不留神走向弯路,费尽周折难挽回。

一、0至6岁

爱等于陪伴(夫妻吵架、大吼训斥孩子)

1、智力的塑造:50%的智力在4岁之前形成,脑细胞之间的链接,刺激多少,惊吓为大害。

2、情感的培养:左脑发达为逻辑思维强(数学好)右脑发达是创造性思维强(表达与交际)

不要对孩子约束太多,陪他玩,让他赢(让他做家务,让他洗碗,让他当老师,让他当家长,利如洗碗犯了错误要蹲下身拥抱一次,让他惊张的心放松,手没事吧,碎碎平安,告诉你个秘密,妈妈像你这么大的时候刷打5个碗,宝贝妈妈相信你下次会小心的。还有孩子在下水道板处走路跌倒了,站起来,让孩子重新在此位置再走一次,不骂下水道板,让孩子扔掉失败的挫败感,马上换来成功的成就感。

(说低分当环卫工人去问环卫考多少分)

3、温暧感的培育:给他讲家的幸福,讲学校的美好,讲社会的发展,讲感恩孝道、不乱扔垃圾体悟环卫工人的辛苦、给乞讨者送钱。

4、性格的塑造:建立对错是非的概念,不要动手,把教育放在故事里,让小孩去看《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去看教育网站上的古诗及寓言的故事片,在玩中学,在玩中掌握道理。重点培养孩子的自信和自尊。

二、6至12岁

爱等于教练(身教胜于言传)

孩子进入小学,拥有第二个世界了,感受群体社会的力理,注意批评和表扬的暗示作用,传递爱的信息,爱是最伟大的动力。你怎样评价孩子,孩子就会变成怎样。

1、自信的养成:多用拇指教育,少用食指教育。缺点夹在优点中讲,批评夹在希望中讲。

2、习惯的养成:重视细节,所有得到都要经过自己的努力,亲身经历。

3、奖励和惩罚:及时奖励,奖励有度;不当众训斥,保护自尊,惩罚不是为了发泄不满,而是为了教育,每一次的教育都和爱在一起。

4、责任养成:溺爱养成依赖,放手养成独立。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认真做,做完整。

5、玩与学: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好好玩,才能好好学;好好学才能好好睡才能好好学。

三、12岁至18岁

爱等于尊重

(良师更是益友)

1、真正当朋友:孩子喜欢朋友式的家长,但绝不是朋友家长,(朋友式的老师)

2、学业与成绩:孩子的心理健康比学习成绩更重要,一时的成绩不能代表一生的成败。

3、给思想:成为有目标有理想的人,成为正直善良的人,成为懂尊重有贡献的领导人。

4、给平台:去图书馆,去公共场合,参加文体活动,接触琴棋书画(当爱好不一定是专业)

5、给榜样:与谁同行,向谁学习,恰当的目标,鼓励达成,多关心,多沟通,多抚摸。抚摸对孩子心理影响巨大,传递理解、信任、尊重。

家庭教育中规则教育最重要:

做任何事先讲规则99%的小孩都讲理(为了孩子必须恨心坚持)

1、吃饭就是吃饭,不吃饭中间坚决不让吃零食。

2、看电视看动画片之前说好,只看半小时或一小时,要么不开电视机。

3、进超市之前,先说只买一样或两样东西,要么不进超市(则不会发生在超市哭闹)

4、在进游乐场之前,要么说好玩几样,要么不进游乐场。(丑话即规则说在前头)附:

1、放手越早越好,放手是大爱,包办(溺爱)为大害(碰桌子不是桌子的错,是小孩错)

2、千万不能说孩子是笨蛋,小笨蛋是大笨蛋生的。

3、为什么孩子学习成绩很好,动手能力特差?(大学生每月将脏衣服快递至家)

4、为什么孩子多才多艺,心理素质极糟糕?(多动、叛逆、不孝、网瘾、离家、自杀)

5、为什么在学校的“乖娃娃”到家之后变成“小霸王”学校教育一周,不如家庭教育一天。

手机瘾、游戏瘾、网瘾篇

一、形成原因

1、学习不好,在学校得不到老师和同学的赞扬与认可。

2、表现不好,在家庭得不到家长和伙伴的赞扬与认可。

3、家里不好玩,父母给沟通互动,父母不了解孩子内心感受。(现实残酷)

4、家庭氛围紧张,语言暴力及家庭暴力频繁,闭门后从网络游戏获得一分安宁。

5、孩子性格缺陷:精神空虚、孤僻内向、争强好生、学习失败、人际关系差。

二、现状分析

1、上网占比:小学生达25.8%,初中生达30%,高中生达56%

2、上网程度:随意上网占42.32%,对网络有依赖占21.9%,上网时间超2小时占20.08%

有计划固定上网的只占15.69%

三、网络特点

1、匿名性,自由性,虚拟性,挑战性,打打杀杀成就感十足,痛苦发泄内心苦愁。

2、上网的愉悦刺激当事人大脑神经中枢,破坏内分泌的平衡,分泌大量“多巴胺”类似肾上腺素的物质,让人在短时间兴奋则形成瘾。

3、网络中色情元素促进孩子早熟,网络中暴力元素促进孩子极端犯错。

4、长时间同一动作,导致视力下降,导致身体姿势发育变形。

5、让孩子在负罪感中打游戏,性格越来越空虚。

6、网络成瘾的症状:强烈的依恋性、情感谈漠、人际交往变窄、意志力薄弱。

四、戒除方法

1、不要绝望:有救(肯定原则),家长从自身找原因,孩子的成长过程也是不断改正错误的过程,网瘾只是孩子错误的一种,正确引领没问题。

2、不要迷信:不要把希望全部寄托在医生、心理咨询师、培训师身上,解铃还需铃人,唯有家长能了解孩子的每一根毛细血管,别人只能起到工具和方法指导,落实为关键。

3、不要急功近利:按步骤分阶段完成,以疏导式引导,以其它爱好转移(如滑轮、旅游、阅读、跑步等)

4、把孩子当孩子看待,允许成长的过程中有曲折有弯路。

5、多深入沟通,改变溺爱的习惯,改掉歧视的毛病。

6、不要用老眼光看待孩子,将网络游戏转为网络教育工具。

五、正确引领

1、一定要教给孩子会使用手机及电脑,这是目前社会必备的工具。2、2岁前不玩电子设备,2至3岁每天不超过30分钟,3至5岁不超过45分钟,6至12岁不超过1小时(家长一定按制度来做,特别是祖父母)。

3、具体方案:

1)家长带动读书、从精神上补充,2)带动跑步,体能消耗,煅炼毅力。3)面对面深入交流(经常做)

4)控制上网时间之后,先从试试不玩手机,不玩电脑一天开始,两天,三天„„ 5)不要对生活失去信心,养成良好习惯,多户外走走(转移注意力)。

学习篇(厌学逃课篇)

一、厌学逃课前

1、做作业精力不集中,走神、不认真、写字慢,算数慢、抵制、散慢。

2、利用一分钟专项练习:提高速度,专写生辟字,找不同,找漏数,组词造句。

3、停止催促,坚持表扬(停止唠叨,率先垂范)

4、每次写作业节约出来的时间由孩子自由支配。

5、科学规定时间节点、严格执行:穿衣2分钟、洗刷3分钟、写作业1小时。

必须严格执行,超时不要做必须停,次日效率坚持,坚持九点前睡觉。

6、不要看着写作业全过程,只检查结果(而有的家长看着孩子写作业慢,直接给孩子说答案,甚至孩子只做简单的,看到复杂的想都不想直接问父母,父母直接说答案,还美其名曰,俺孩子写作业最快,只用了半个小时,为了省事,为了完成老师给的作业,(三年级前可以,三年级之后,这种虚成绩很明显落后,特别是数学计算类及记忆类的知识。

二、培养孩子的学习性格:快乐活泼,安静专注,勇敢自信,勤劳善良,独立精神,创造精神。细心观察其优点,让孩子体会到成功的快乐,鼓励孩子“我爱学习我爱读书。找回学习的动机,家长每天坚持阅读半小时,孩子坚持学习半小时至三年级。

三、厌学的原因:老师的批评,同学的冷落,家长的指责。

父母期望值过高,周末及假期报的班太多(全年无休,给父母的虚荣心学).把学定位到明天,你不好好学习,找不到好工作,开不上好车,住不上好房,孩子只对眼前的感兴趣,未来的压力会变成“学习是苦差事”。辅导孩子从根本出发。孩子学习不开心。学的苦,学的累,学的烦。

四、克服厌学的方法:

1、要从小培养学习的兴趣。

2、家长和老师经常联系学习情况。

3、鼓励和学习好同学交朋友。

4、不请家教,自己才为最合适的家教.5、和孩子谈心,问喜欢那位老师,不喜欢那位老师,或者以老师的优点和缺点来获取“孩子心中的老师”信息,厌恶老师为偏科的开始。主动给老师联系,当个课代表,或者在孩子面前表扬老师。

6、和其它厌学的家长的组建微信群,交流经验(不能让孩子知道)。

7、不要整天说第一名,100分,有时90分比100分更优秀,不能让孩子每次考试都顶着100分的压力答题,非考试期间也为这100分时刻绷紧着弦。

8、不要没收孩子所有的娱乐时间和自由时间。

9、面对差生,不要操之过急,并保持愉悦心情、10、随着年级越来越高,难题越来越多,和孩子一起度过难关,共同分享成功的快乐.榜样的力量,PS和乔丹合影;不同孩子不同方法。重新目标重新规划。

11、整天说“爸妈知道你是爱学习的孩子,一定会把功课做好,不用爸妈操心”整天说,天天讲,你讲什么,孩子将成为什么。“榆木疙瘩”,“你数学真差”,“英语发音真不标准”是说出来的。“你真棒,你真行,爸爸都没有想出来”。

12、表扬孩子努力学习的过程,不表扬孩子学习的结果,有过程自然有结果,只表扬100分,不用分数和名次评价孩子。

第三篇:早期家庭教育要注意的三大误区

早期家庭教育要注意的三大误区

第一,对孩子的教育目的的要求,必须适合孩子各个年龄阶段的发育情况,不能提出过高要求。家庭教育内容必须是体育、智育、德育、美育全面兼顾,不能重视一个方面而忽视另一个方面。

有些家长看到报刊宣传教育孩子成为小画家、小音乐家、小书法家……等具体事例后,便盲目地效法,不充分考虑孩子的实际情况,用拔苗助长的方法强迫孩子学这学那,或错误地认为早期教育就是发展孩子的智力,而发展智力的办法又是片面地、生硬地灌输知识,于是迫使孩子认字、计数、读书、念诗。这些家长一心要灌给孩子多一点知识,采取了超越幼儿可能接受限度的强制办法,使孩子产生厌恶情绪,且影响身体健康,其结果与愿望相反。

【发表吧】——最权威、最专业、最诚信的论文发表平台

第二,孩子时期的教育过程,就是孩子动作、姿态、兴趣、习惯、思想……各方面的形成过程,当一种倾向还没有成为一种习惯的时候,要培养孩子养成那种习惯是比较容易的;但当孩子已养成了一种不良习惯的时候,要矫正它,使他建立新的习惯代替已有的习惯,这就要对孩子进行再教育,那就困难得多。因为再教育不仅要花较长的时间,要有很大耐心,且要花较大的力气,教育者的水平也要求较高。

因此,当孩子的不良倾向还没有成为一种习惯的时候,便要仔细地观察、研究它,当它还处于一种不良习惯的萌芽状态的时候,就要设法把它矫正过来。

第三,人们常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这是因为孩子出生后,父母和他接触最多,给他的教育影响最大。而其他家庭成员对孩子也有一定的影响,尤其是象祖母、外婆那样在家里操持家务,照顾孩子生活的人,给孩子的影响也很大。因此,要充分发挥和协调家庭成员对孩子的教育作用。

第四篇:心理专家谈早期家庭教育

儿童强迫症的发生多与不当的家庭教养方式有关

在长期临床实践的基础上心理咨询专家们一致认为强迫症的发生多与早年的成长经历有关,特别是在强迫症儿童身上表现得最为明显,特别是在儿童时期常常受到过于严厉的管家而又不懂得适时表达个人情绪的孩子身上,强迫症状会表现得更为明显。

如果儿童在其成长过程中受到父母过于严厉的管教,而被剥夺了自身成长的权利,那么就可能导致心理上的压抑,在这种情形下如果还没有朋友可以倾诉的话则会因此而变得焦虑、沮丧和失落,为了把内心的这种负面情绪发泄出来,有些儿童可能就会通过不停地整理房间、打扫卫生等方法来宣泄自己的这些不良情绪,一旦就成习惯后,每当遭遇不良情绪的时候儿童都会表现出类似的行为,一些不知情的家长可能只是觉得这只是孩子的某些洁癖,其实不然有些可能已经是比较典型的强迫症状了,需要说明的是并不能因此而武断地将其界定为“强迫症”,关于强迫症在临床上也是严格的诊断标准的,只是作为家长,需要特别留意孩子的某些异常行为,特别是当发现孩子在遇到困难和挫折时,总会作出类似的这些行为时,那么这就是在提醒家长儿童强迫症状的发生,如果任其发展则可能形成强迫症。所以,上海神光心理咨询专家建议各位家长在日常的家庭教育中一定要主动改善教养方式,多从孩子身心发展的角度对孩子进行因材施教,尤其不能无视孩子的人格与尊严,简单粗暴地方式对待儿童成长过程中的各种问题,尽量尊重孩子的个性和兴趣爱好,采用平和的心态与孩子相处,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避免因为教育方法的不当对孩子心理上的造成了伤害,如果由于家长的某些不良行为已经导致了儿童强迫症状的发生,则需要及时寻求心理咨询专家的帮助,尽快接受心理咨询与治疗,心理干预越及时,效果也越好!

第五篇:行政管理abc

行政管理

一、行政管理的功能和职能

二、行政管理所涉及的领域

三、如何有效的管理,所应用的工具

四、怎样评估管理的有效性

五、对所做的行政管理进行更新和改进

一、行政管理的功能和职能

1)建立有效的管理系统,是营运正常进行的保障

2)汇总营运所需的各类报表,并按要求传递给各部门

3)行政管理是团队人力资源的保障

4)分析运营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制定新的工作流程或就原有的流程进行改进

5)向员工传达相关制度和会议组织

6)优化工作流程,简化汇报程序,降低成本

二、行政管理的内容

人事管理与工具——门店、人事部

1)配合公司进行人员的招聘和录用,第一时间通知人事部门

(职位申请表,员工推荐表,临时员工可工作时间表)

2)人事档案的管理

(员工录用、个人情况、社会保险、员工手册、制服、铭牌由人事部门登记;收银卡和更衣箱钥匙、保险箱密码、健康证明由门店登记和保存)

3)培训与评估

(Barista Training Book, Core Skill Training Manual, Barista Tracker Sheet,Employees Performance Review,Warning Letter)

4)员工动向管理

(员工动向单)

5)工作安排,合理安排排班表

(排班表,加班记录,加班申请)

6)员工工作出勤记录,每月30日交人事部门,包括员工动向单、病假单,辞职与辞退,第一时间交人事部门辞职报告和员工动向单

(Attendance Record)

档案管理

1)经营许可证——公共关系部门

(营业执照,食品卫生许可证,公共场所卫生许可证,酒类销售许可证,始终悬挂于门店,注意有效性)

2)各类产品的卫生许可证——供应链部

(所有供应商提供的产品配料、产品包装的卫生许可证,供应商的营业执照复印件门店妥善保管,注意有效性)

3)财务报表——财务部

(每日汇总每周一上报:营业报表、银行卡结算单、各类优惠卡、抵用券、免费卡、发票计帐联、发票存根)

(每月第一个周一上报:每月盘点表、每月饮料损益汇总表、门店调拨表、保险箱现金汇总表、收银换班交接表)

(每月20日上报:门店现金支出报销单、个人费用报销单)

4)

5)

6)

7)(所需情况发生的报表:发票申请表、券类使用登记表、备用金加拨申请表)订货和送货单——供应链部(每周上报:每日食品送货单、每周配送单、每日牛奶送货单)(门店保存3个月的单据:每日食品订货表、每日牛奶订货表、每周订货表)(特殊情况发生的报表:食品货物配送差异表、紧急配送单、过期产品报损表)工程维修单——工程部(每月第一个周一上报:门店维修记录)(门店保存:门店维修报告记录)(特殊情况所需:门店设施设备施工申请表)产品宣传单——市场部(每月店长会议上报:Tickets Order,内容包括各个产品的价目表、咖啡手册、品牌宣传单、外卖单、买六送一卡、台卡、Costa顾客专用卡等)营运部门所需档案的管理——营运部

(门店保存:安全日志-2年、食品卫生检查台帐-2年、顾客拜访、每日食品盘点表、每周食品饮料损益表、每周餐具盘点表、试品尝食品饮料记录表、销售日志)

(每月店长会议上报:Costa Check、顾客意见表)

(每月第一个周一上报:文具申请单)——前台

(特殊情况所需:紧急事件报告表、门店交接表)

会议组织

1)拟订会议议程

2)安排会议时间,地点,人员

3)会议记录

日常事务的管理与工具

1)固定资产的管理

设施设备的维护保养,保修登记

2)营业所需的辅助用品

维修工具:工具箱,螺丝刀,扳手等

安全工具:医药箱,绑迪,止血药水,棉花绑等

3)可控成本的管理

文具用品的控制和管理

水、电支出的控制与管理

各类消耗品的控制与管理

行政协调与沟通

1)上下级之间的沟通

2)信息的传达,注意传达的时间性,准确性,知晓性,以及传达内容的实施情况

3)部门之间的协调与沟通

4)与外界的协调与沟通

三、怎样评估管理的有效性

1)通过具体财务数据来分析管理的有效性

2)来自管理层的反馈

3)员工实际工作的反馈

4)其他部门的反馈

四、对所做的行政管理进行更新和改进

1)确定行政管理中所需要更新和改进的内容

2)制定更新改进方案和计划

3)实施新的管理内容

4)评估与反馈

5)优化工作流程,降低成本

练习:

1.财务部每周一所需上报的内容和报表有哪些?

每日汇总的营业报表,银行卡结算单,各类优惠卡、抵用券、免费卡、发票计帐联、发票存根

2. 哪些档案要在门店保存2年?

安全日志,食品卫生检查台帐

3.信息传达的过程中要注意哪几点?

时间性,准确性,知晓性,以及传达内容的实施情况

4.在营运过程中咖啡机出现故障不能使用该如何处理?

在不能自行解决的情况下,第一时间通知工程部门,并让营运经理知晓,妥善处理顾客,推荐其他饮品,登记维修编号,记录维修人员到达时间和维修时间,事后填写紧急事件报告,上报营运经理。

5.门店没有文具用品怎么处理?

a.门店调拨,填写调拨单,做好每月文具用品盘点,在每月第一个周一上报文具申请

b.备用金购买(不得超过200元),当月20日报门店费用支出,做好每月文具用品的盘点,在每月第一个周一提出文具申请

6.食品盘点所需要的报表有哪些?

每日食品盘点表,每周食品饮料损益表,每月饮料损益汇总表,每月盘点表

7.新员工在门店所需要登记的手续有哪些?

收银卡登记,更衣箱登记,保险箱密码登记(如需要),健康证登记,咖啡师培训手册登记,员工技能培训手册登记

8.门店经营许可证包括哪几个内容,要注意什么?

营业执照,食品卫生许可证,公共场所卫生许可证,酒类产品经营许可证,要悬挂于门店,并注意有效性

9.员工病假要上报的相关表格?

区级医院开据的病假单,病历卡,药品付款单,员工动向单,当月的出勤表

10.员工调换门店要注意什么?

门店需填写员工动向单,当月的出勤记录,健康证,更衣箱,咖啡师培训手册,员工技能培

训手册的交接,并注意保险箱密码的更新

下载早期家庭教育ABCword格式文档
下载早期家庭教育ABC.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学习ABC

    学习ABC,不如练习整理玩具“幼小衔接” “小朋友”到“小学生”,孩子将面临哪些改变,家长和老师又该怎样帮他们少走弯路,顺利完成幼小衔接?昨天,20余位读者打进热线,发表观点和提建......

    故事ABC

    你真是一个好孩子——读《窗边的小豆豆》有感《窗边的小豆豆》讲述了日本著名作家、著名电视节目主持人、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亲善大使黑柳怯子上小学时的一段真实的故事。作者......

    绕口令ABC

    绕口令 铜勺舀热油,铁勺舀凉油,铜勺舀了热油舀凉油,铁勺舀了凉油舀热油。舀油入炒勺,月月有佳肴。先炖鱿鱼块,后扒羊肉条。火在炉下燃,油在勺中熬,满锅同炎热,管它铜勺与铁勺。河边......

    英语ABC

    想学会生活用语,却猛背字典和语法书;想提高英语水平,却发现所学的词句平时极少用得到……这样的学习方式是背离了学习的本意的,虽然说多学无害,但是用不到的东西也是最容易被遗忘......

    营业员ABC

    营业员ABC分类标准及管理办法(讨论稿) (2008-4-7 13:07:31) 分类:家居卖场营销(红星Z—商场-家具建材004) 京津营运中心各商场在进一步推进商场现场管理过程中,要重视加强对营......

    选调生ABC

    选调生是组织部门有计划地从高等院校选调品学兼优的应届大学本科以上毕业生到基层工作,作为党政领导干部后备人选和县级以上党政机关高素质的工作人员人选进行重点培养,这批毕......

    求职信abc

    尊敬的领导: 您好!我叫xxx,是一名xxx大学xxx专业的本科毕业生。材料能被您阅读是我的万分荣幸! 我本人出生在落后的农村里,从小体深刻会到生活的艰辛和不易,这也造就了我能吃苦耐......

    公文改错abc

    五、公文处理题 1.根据公文内容拟写标题 (1)某市劳动局为了加强对城镇待业人员的管理,进一步做好劳动就业工作,经市人民政府同意,决定对全市城镇待业人员统一进行登记,为此,行文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