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班美术小金鱼找尾巴
小班美术《小金鱼找尾巴》
陈慧
设计意图:
<纲要>中指出,3至4岁幼儿在艺术表现创造所达到目标是:经常涂涂画画,粘粘贴贴并乐在其中.为了让幼儿有良好的情绪体验,因此我选择了粘贴活动.粘贴是小班最喜欢的美术活动之一,孩子们通过将树叶与金鱼结合进行粘贴活动,不仅能够让幼儿体验粘贴的乐趣,还能通过粘到按这个动作过程,发展幼儿的小肌肉和手的协调能力.活动目标:
1、能将树叶粘贴在小金鱼的尾部。
2、体验小金鱼的着急和快乐的心情。活动准备:
捡到的树叶剪去叶柄若干、双面胶、音乐《许多小鱼游来了》、与幼儿人数相同没有尾巴的金鱼画 活动引入:
1、出示金鱼引出活动主人公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好朋友。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是谁?
1、音乐游戏<许多小鱼游来了>,引出活动
师:我们一起跟着音乐和小鱼玩耍吧!
2、音乐停止,教师以故事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出示没有尾巴的金鱼.师:咦,是谁在哭呢?发生什么事情了?原来是小金鱼的尾巴不见了,不能玩耍了,没有尾巴就不能游泳了,这可怎么办呢?小朋友快帮它想想办法呀.多帮小金鱼想几个办法.活动过程:
1、将树叶带回教室.进行粘贴。
师:这下可好了,小金鱼的尾巴找到了,让我们把尾巴送给小金鱼吧!
2、教师示范粘贴的方法: 将树叶的一面贴上双面胶,贴在小金鱼的尾部,注意树叶的方向,要准确的贴在小金鱼的尾部,再用手按一下.双面胶撕下来的垃圾放在篮子里面,3、幼儿开始粘贴,教师鼓励并指导幼儿进行粘贴.帮助幼儿.5、作品展示:选取粘贴较好的幼儿展示并表扬。活动结束
1、播放音乐,再次玩音乐游戏<许多小鱼游来了> 师:小金鱼的尾巴找到了,又可以玩耍了,我们和它一起出去玩游戏吧!
第二篇:幼教小班美术教案-小金鱼找尾巴
[幼教小班美术教案-小金鱼找尾巴]
日期:执教教师:班级:活动名称: 美术活动:c原 计 划
调整 反思
活动目的: * 能将树叶贴在小金鱼的尾部
* 体验小金鱼的着急和快乐情绪
活动准备: 挂图、故事
活动流程: 出示挂图——寻找金鱼的尾巴——教师示范
活动过程: 导入部分
1、出示挂图
2、根据挂图教师创编故事(引起幼儿对活动的兴趣)有几条小金鱼在水里游来游去做游戏,忽然有的小金鱼尾巴不见了,小金鱼很着急,小金鱼说,小朋友们,我没有尾巴就不会游泳了,怎么办呢?小朋友们,我们帮小金鱼想想办法好吗?
寻找金鱼的尾巴
1、下位寻找树叶,教师引导幼儿在树叶中识别,找出最像小金鱼尾巴的树叶,幼教小班美术教案-小金鱼找尾巴,幼儿教案《幼教小班美术教案-小金鱼找尾巴》
2、找到后请幼儿回到位子上去
小结:这下好了,小金鱼的尾巴找到了,让我们把尾巴送给小金鱼好吗?
教师示范粘贴方法
1、把树叶的一面涂上浆糊,贴在小金鱼的尾部,用手轻轻按一下
2、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活动的延伸: 让幼儿欣赏自己的作品。
幼教小班美术教案-小金鱼找尾巴
第三篇:找尾巴(小班综合)
找尾巴(小班综合)
找尾巴
此活动适合放在主题找尾巴之中,适合小班年龄的班级。
活动名称:找尾巴
活动班级:小二班
活动形式:集体
设计思想:
针对小班幼儿年龄特点,领会《纲要》思想理念,结合多元智能创意课程教学内容,渗透园本课程的可操作性,教学融知识性与趣味性于一体。基于幼儿与动物有着天然的情感联系,他们如同关爱自己一样关爱动物。本节情景协作教学活动以动物寻友为导入点,以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为突破口,通过“诗画绝妙
挥笔潇洒——客人寻友
主题形成——热情帮助
寻找尾巴——游戏激趣
快乐无限”等环节展开教育教学活动。使孩子在教师的引导、鼓励、支持和帮助下,发展思维想象能力、与人交往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活动目标:
1、教幼儿知道小动物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激发幼儿爱护动物的情感。
2、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3、让幼儿感受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1、组织幼儿进行课前对小动物的观察、探索和关爱活动。
2、投影设备、动物图片、动物背景图纸每人一张、彩笔、音带、彩色短绸带若干。
活动过程:
一、诗画绝妙 挥笔潇洒
教师诗画小狗,激发幼儿的兴趣,引入主题:
竖耳朵,摇尾巴,鼻子灵敏顶呱呱,看大门儿是专家,朋友个个都爱它。
二、客人寻友 主题形成
1、另一[1][2]下一页
教师扮演小狗比比客人来到小二班寻找朋友,通过说儿歌、作诗画、猜谜、表演、歌唱 等形式让幼儿猜出自己的朋友是谁。
2、教师引导幼儿讲述每一种小动物的特点及生活习性。
3、给幼儿及时的鼓励和表扬。
(1)由比比客人朗诵儿歌引出自己的朋友。——小兔
小动物,耳朵长,红眼睛,白衣裳,前腿短,后腿长,爱跑爱跳本领强。
(2)由比比客人作诗画引导幼儿说出自己的朋友。——小乌龟
它的胆子真正小,出门先向四面瞧,碰到危险把头缩,躲进硬壳静悄悄。
(3)通过猜谜语引导幼儿猜出自己的朋友。——小猫
三角耳朵胡子翘,唱起歌来喵喵叫,白天就爱睡大觉,老鼠见他吓的逃。
(4)由比比客人形象生动的表演,模仿自己朋友的形态特征,激发幼儿的活动热情,说出自己的朋友。——小猴子
(5)通过歌表演引出自己的朋友。——老牛
三、热情帮助 寻找尾巴
1、请幼儿帮助小动物找到自己的尾巴,进行一一对应连线,让幼儿感受成功操作的愉悦感。
2、教师巡回指导。
四、游戏激趣 快乐无限
听音乐玩《找尾巴》的游戏,感受游戏的乐趣。
总结分享
请幼儿说说什么样的尾巴最容易被人抓住,什么样的尾巴不容易被人抓住。
活动评价:
1、帮助幼儿认知动物的习性和特点
2、让幼儿感受集体游戏的乐趣
第四篇:小班美术活动《五彩的小金鱼》
小班美术活动计划《五彩的小金鱼》 活动目标:
1、尝试用手掌印画,观察颜色和手纹的变化。
2、体验玩色和创意作画的乐趣。活动准备:
1、教师示范画一幅、彩色海绵若干份。
2、画好底板色的纸张若干份、记号笔。活动过程:
一、导入课题:
1、教师用谜语的方式,引起幼儿的注意。并出示实物让幼儿观察。
师:小朋友们,老师先来给你们猜个谜语:圆眼睛,阔嘴巴,尾巴要比身体大。碧绿水草衬着它,好象一朵大红花。你们猜出它是谁了吗?对了,它是可爱的小金鱼。
师:今天,我们班也来了一个新朋友,我把它请出来你们看看它是谁?(小金鱼)
师:看看小金鱼长的多漂亮,最漂亮的就是它的大尾巴了,请小朋友看看小金鱼的尾巴像什么?(手掌、树叶)小朋友们真聪明,太棒了!我们来学学小金鱼漂亮的尾巴游水,好吗?(放音乐,幼儿跟着老师比划小金鱼游水的样子)
二、教师做示范,幼儿观察。对幼儿提出作画时的要求。
师:老师就用手掌来画出小金鱼漂亮的尾巴,在给小金鱼添上鼓鼓的大眼睛。那小金鱼是在水里游的,我们再用绿色的油画棒画上水草,用其它颜色画上小金鱼吐出的泡泡。看,老师的小金鱼游起来了。请小朋友们也画出自己的小金鱼吧。(幼儿听音乐印画,教师指导)师:我们的小朋友用自己的小手印出了金鱼宝宝,我们让它找爸爸、妈妈好不好?(让幼儿请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一起帮自己添上一个大手掌)
师:我们的作品已经完成了,我们请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一起与小金鱼游起来吧。(放音乐,学小金鱼游水)
三、幼儿动手操作,教师提醒幼儿作画时需要注意的事项。
1、让幼儿把袖子卷起来,轻轻的用海绵沾自己的小手,把小手都沾上颜色。
2、印完画,用湿毛巾把手才干净。
四、结束部分。
师:我们的作品已经完成了,我们请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一起与小金鱼游起来吧。(放音乐,学小金鱼游水)
第五篇:小班科学活动:找尾巴
活动名称: 找 尾 巴 活动领域:科学、艺术
适合班级:小 班
活动设计者:重庆市万盛经开区万盛小学幼儿园 代红丽
活动背景:
“小兔乖乖”是小班一个经久不衰的经典故事,宝贝们百看不厌,百听不倦。特别是小兔子叫大灰狼把尾巴伸进来被夹断的情节,孩子们可兴奋了。我曾多次担任小班的教学工作,通常会从开学直至期末,宝贝们天天嚷着听“小兔乖乖”的故事;唱“小兔乖乖”的歌;玩“小兔乖乖”的游戏,小白兔和大灰狼的情节就犹如“喜羊羊和灰太狼”般每天都在热烈上演。此外,小班有一个主题单元活动“小手和小脚”,主要是孩子们能认识动物的手脚,进行“谁的手,谁的脚”局部猜想活动,根据局部特征猜想动物的名称,让幼儿能从整体到局部、从局部到整体的更细致的了解动物的外型特征,孩子们有着浓厚的兴趣。因此,结合此次展示主题活动,我生成了此次教学活动——“找尾巴”,希望能够拓展幼儿对动物尾巴长短、粗细、形状、功能的认识,进一步增进小朋友对动物的喜爱之情。
活动目标:
1、尝试从长短、粗细、形状三个纬度认识猴子、燕子、大灰狼、老鼠、兔子这五种动物的尾巴,并初步了解这几种动物尾巴的功能。
2、会比较准确的给没有尾巴的小动物找到相匹配的尾巴。
3、能积极参与找尾巴的游戏,激发幼儿对动物的探索欲望和对动物的喜爱之情。
活动重点:
尝试从长短、粗细、形状三个纬度认识猴子、燕子、大灰狼、老鼠、兔子这五种动物的尾巴。
活动难点:
能比较准确的给没有尾巴的小动物找到相匹配的尾巴。
活动准备:
1、知识经验准备:
①幼儿已经认识猴子、燕子、大灰狼、老鼠、兔子这五种动物的名称及外形特征。
②幼儿熟悉 “小兔乖乖” 的故事情节;会唱 “小兔乖乖”这首歌曲。
2、物质材料准备:
①音乐 “小兔乖乖”、“猫和老鼠”、“雨的印记”。
②小兔乖乖的家(门能活动);示范用的尾巴几根(猴子、燕子、大灰狼、老鼠、兔子)。
③在教室的四周贴上这几种动物的身体,准备好相应动物的尾巴(背面贴好双面胶)。
④小兔头饰每人一个;自制毛线夹子尾巴(老鼠尾巴)每人一条。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教师在投影仪出示小兔的家,幼儿头戴小兔头饰入场。
师:小兔宝宝们,兔妈妈又到地里去拔萝卜去了,我们应该怎么办?(在家把门关得紧紧的)
二、情景表演:认识猴子、燕子、大灰狼、小老鼠、小兔这五种动物尾巴的形状
(一)教师播放“小兔乖乖”的音乐。师:“咦,是谁在敲门呀?” 师:(我们让他把尾巴伸进来瞧一瞧)幼:“请你把尾巴伸进来瞧一瞧”。
(从“小兔家”的门缝里伸进猴子的尾巴)
提问:这条尾巴是什么样的?它会是谁的尾巴呢?(猴子)引导幼儿说出并学习关键词:长长的,细细的。
确定是猴子后,幼儿齐声唱:“就开就开我就开,猴子来了,我就把门开。”(“叽嘎”做开门状)把小猴请进小兔的家。
(二)同(1),换成燕子。
提问:这条尾巴像什么?它是谁的尾巴呢?
引导幼儿说出并学习燕子的尾巴:像剪刀。
(三)同(1),换成老鼠。
提问:这条尾巴是什么样的?它是谁的尾巴?
引导幼儿说出关键词:细细的。
(四)同(1),换成大灰狼。
提问:这条尾巴是什么样的?它是谁的尾巴?
引导幼儿说出并学习关键词:长长的、粗粗的、毛茸茸的。
(五)兔妈妈敲门,“你是谁呀?”“我是你们的妈妈,不信你看看我的尾巴吧!”
提问:兔子的尾巴是什么样的?像什么一样? 引导幼儿说出兔子的尾巴:短短的,象小棉花糖。幼儿齐唱:“就开就开我就开,妈妈回来了,我就把门开。”
(六)师小结:兔宝宝们在家真能干,没有给坏蛋和不认识的人开门。小朋友在家有人敲门时,要从猫眼先看看,不要给陌生人开门。
聪明的兔宝宝还知道了猴子的尾巴是(长长的、细细的,像根绳子),燕子的尾巴(像剪刀),大灰狼的尾巴(长长的、粗粗的、毛茸茸的),老鼠的尾巴(细细的),兔子的尾巴(短短的,像个棉花糖)。
三、游戏:比尾巴大会(幼儿了解猴子、燕子、大灰狼、小老鼠、小兔这五种动物尾巴的作用)
师:为什么小动物要长尾巴?它没有尾巴行吗?它们的尾巴有什么用呢?(幼儿自由猜想)今天森林里召开了“比尾巴大会”,这几种动物都来了,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一)幼儿逐一了解这五种动物尾巴的作用,(穿插讲解撕双面胶和粘贴方法)逐一请小朋友给它们贴上尾巴。
师:最先上场的是谁?(猴子)糟了,它把尾巴弄丢了,谁愿意帮助它把尾巴找回来?
(幼儿找对了给予表扬,找错了给予引导)师:猴子的尾巴有什么用?(同上方法了解燕子、大灰狼、小老鼠、小兔的作用)
(二)动物尾巴的作用
猴子尾巴的作用:在跳跃、爬树中保持平衡,缠住树枝腾出手来,倒挂睡觉。燕子尾巴的作用:平衡身体、调整速度、改变方向、控制升降,是它的“飞行器”。
大灰狼尾巴的作用:奔跑、走路是保持平衡,保暖,睡觉的时候卷在身上象盖上一床被子一样。
(如果小朋友有厌恶大灰狼的情绪,教师可把大灰狼贴到背后,或是黑板最下面的地方)
小老鼠尾巴的作用:保持平衡、缠绕在物体上协助攀爬,当同伴掉下去的时候当绳子救生。
兔子尾巴的作用:跳跃时保持平衡,站起来时支撑它的身体,脱离尾巴逃命。
(三)师小结:动物的尾巴除了保持身体的平衡(不摔跤)外,还有自己独特的功能,它们的尾巴都很厉害,它们谁也不能失去它们的尾巴。
四、操作游戏:找尾巴(播放轻柔的音乐“雨的印记”)
(一)教室的四周贴上这几种没有尾巴的动物图片,在桌子上摆好背后贴好双面胶的各种动物的尾巴,请小朋友给它们找到尾巴贴上,教师巡回指导,巩固幼儿对几种动物尾巴长短、粗细和形状的认识。
(二)引导幼儿用一根尾巴就拿一根,大家一起找尾巴,鼓励幼儿间的合作、互助以及互相的纠错帮忙,提示幼儿将撕下来的双面胶垃圾扔进篮子里。)
五、教师小结,结束活动。
师:每只动物都有不同长短、粗细和外形的尾巴,它们的尾巴对它们来说都有及其重要的作用,今天小动物们为了感谢小朋友的帮忙,给我们送来了老鼠的尾巴(出示老鼠的尾巴),我们可以用它来玩什么游戏呢?
六、活动延伸:带领幼儿到户外玩“捉尾巴”的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