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年级小学数学教学中常用的学具和主要使用方法设计

时间:2019-05-15 05:15:3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低年级小学数学教学中常用的学具和主要使用方法设计》,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低年级小学数学教学中常用的学具和主要使用方法设计》。

第一篇:低年级小学数学教学中常用的学具和主要使用方法设计

低年级小学数学教学中常用的学具和主

要使用方法设计

加强直观教学和实际操作活动已成为当前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的趋势。由于操作活动的需要,学具伴随着教 材进入了课堂,成为儿童学习数学知识的工具之一。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需要哪些学具和如何运用这些学 具来学习数学知识呢?下面谈点粗浅的看法。

根据低年级小学数学教材的内容和儿童的年龄特点,常用的学具有以下几种:

1.实物图画、数学、符号、几何图形卡片。将儿童喜爱的小动物、熟悉的花草、水果图案绘在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形等卡片上。)

数学塑料片有:0—20这20个数的塑料片。)

符号塑料片有:运算符号片和关系符号。)

2.小棒。

小棒有单根的,有成捆的),用来学习认数和计算。

3.计数器或计数表,用来学习百以内、万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

4.口算练习卡片。这种卡片可根据各册的口算内容和教学要求进行编制。如第一册的口算练习卡可编制 如下:

利用以上卡片上的试题,可让学生定时地进行练习,以提高计算能力。

5.圆形口算练习板

可根据不同的口算内容制作不同的练习板。用它进行口算练习,不仅能提高学生口算能力,而且能激发学习兴趣。如上图的表内乘法口算练习板。制作时,先将两个圆形剪下来,然后切掉大圆中带有阴影的长方形,把小圆放在下面,用大头针或铁丝在“·”处钉住,使两个圆都可转动。这样就可进行口算练习了。

6.钟面和七巧板

自做一个钟面模型),帮助学生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秒。

七巧板是我国一种传统的拼板玩具。由7块形状不同的板块组成)。用它可以拼组各种各样的图形。通过拼摆,能加深学生对已学的各种 几何图形的特征的认识,同时丰富想象力,培养空间观念,提高学习兴趣。

7.钉子板

钉子板又叫几何平板。它是用一块正方形的木板或塑料板制成。正面等分成若干个小正方形,每一个小正方形的每个顶点都钉着一个钉子。可以用皮筋圈在钉子上围成各种图形,如下图。钉子板操作方便,变化快,用途广,便于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认识平面图形的特征。

8.奎逊耐彩条

奎逊耐彩条是一种结构性强、近三十年来国外广泛使用的小学数学学具。它是由比利时的一位叫乔治·奎 逊耐的小学校长设计出来的。这套学具由10种彩色木条组成。每根彩条的横截面都是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10种彩条的颜色分别是白色、红色、浅绿色、紫色、黄色、深绿色、黑色、蓝色、咖啡、橙色,所对应的长 度分别是1厘米、2厘米、……10厘米奎逊耐彩条在小学各年级都可使用。学生通过操作,可以 理解所学的概念、法则的意义等。

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学具的种类较多,不同结构的学具功能有所不同,如何使用好这些学具,使之 真正达到既帮助学生掌握数学知识又发展他的能力的效果呢?下面简述一些学具的主要使用方法。为叙述的方 便,按数学内容进行简述。

1.数的认识和计算

在低年级数的概念和计算教学中,可选用的学具有各种几何形状的塑料片、数字、符号卡片、小棒和奎逊 耐彩条。还有计数器、计数表、口算练习卡片和口算练习板等。

运用这些学具,可表示数概念和运算意义、法则等。如,学习基数和序数的含义时,可用不同的几何图形 塑料片进行操作活动。学生摆出然后教师提问:“一共摆了几个图片?”“从左往右数,第5个图片是什么形 ?”学生摆完后,对着摆好的图片叙述:“一共摆了5个图片。”“从左往右数,第 5个图片是正方形。通过摆、说这两个环节,理解了一个数所表示的两种不同的含义。

又如学习数的组成时,可用彩条进行操作,使学生探索出数的组成规律,并能很快地记住某一数的组成。如用彩条摆出7的组成:

学生通过自己操作,能有序地发现7的组成有以下6种:

6和1,5和2,4和3,3和4,2和5,1和6。

在教学百以内、万以内数的读写时,把计数表和奎逊耐彩条结合起来使用,效果更好,这便于学生在较短 的时间内学习计数单位、数位等易混的概念,同时掌握读、写数的基本法则。如,用彩条表示数2103。

又如学习乘法的含义时,用奎逊耐彩条让学生进行如下操作:

3根红色彩条表示2+2+2,4根浅绿色彩条表示3+3+3+3,5根紫色彩条表示4+4+4+4 +4。这些操作活动都表示同数连加。学生通过操作,在头脑中便形成了一个个同数连加的模型,这时候,教 师引出乘法概念便水到渠成了。

2+2+2是3个2相加,用2×3表示;

3+3+3+3是4个3相加,用3×4

表示;

4+4+4+4+4是5个4相加,用4×5表示。

由此概括出乘法的含义:

“乘法是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运算”。

又如学习有余数除法时,用彩条摆:10里面有几个3?还乘几?

通过摆彩条,学生直观地看到10里面有3个3,还剩1,列式是:10÷3=3……1。这样,使学生 自然地从数学模型过渡到数学计算式,对其中的算理理解得较透切。

2.应用题

在学习应用题的最初阶段,为了使学生理解题中的数量关系,选用的学具一般是各种几何形体的塑料片,小棒和奎逊耐彩条。用卡片、小棒等进行操作的活动在教学参考书上已有介绍,这里着重介绍如何 用彩条来进行操作。如第二册教学两数相差关系的应用题:

“学校里养了12只白兔,7只黑兔。白兔比黑兔多几只?”

一根橙色条和一根红色条连起来,表示12只白兔,一根黑色条表示 7只黑兔。求白兔比黑兔多几只,就是求这两行彩条的长度差。从图上可清楚地看到,上面一行彩条比下面一 行长了一截,因此可将上面一行的彩条分为两部分:一部分和下面一行同样长,另一部分是比下面一行长的,只要去掉同样长的一段,剩下的就是比下面长的一段,也就是白兔比黑兔多的只数。

通过操作,学生从具体数学模型领悟到抽象的数量关系,逐步学会解答相差关系应用的分析方法。

另外,彩条在学习倍数关系的应用题和两步应用题中,都可作为帮助学生分析数量关系的工具。在此不一 一举例了。

3.几何初步知识

在低年级学习几何初步知识时,需准备的学具有各种形状的图形卡片和实物。如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的实物或卡片;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球体的实物或模型;还有奎逊耐彩条、钉子板和七巧板等。这里着重谈谈奎逊耐彩条和七巧板的使用。

指导学生在奎逊耐彩条的6个面上找出长方形和正方形。

用4个白色方块摆成不同的长方体。

用8个白色方块摆一个长方体或正方体。

用4根红色彩条摆一个正方体,用9根浅绿彩条摆一个正方体,用5根黄色 条摆一个长方体等。

运用七巧板除可拼成课本上所示的图形外,还可拼成许多有趣的图形。如:

学生运用七巧板拼摆图形,课内外都能进行。通过模拟各种鸟兽、人和物的形态,摆出各种各样的图形,能不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并加深对各种图形特征的认识。

第二篇:低年级小学数学教学中常用的学具和主要使用方法论文

一、常用的学具及其功能

根据低年级小学数学教材的内容和儿童的年龄特点,常用的学具有以下几种:1.实物图画、数学、符号、几何图形卡片(或塑料片)。将儿童喜爱的小动物(如小鸟、小兔、小鸡、小鸭、蝴蝶等)、熟悉的花草、水果图案(如红花、黄花、苹果、梨、桃、五角星等)绘在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形等卡片上。(如图(1))

学塑料片有:0—20这20个数的塑料片。(如图(2))

符号塑料片有:运算符号片和关系符号。(如图(3))

2.小棒。

小棒有单根的,有成捆的(示意图(如图4)),用来学习认数和计算。

(附图{图})

(1)(2)(3)(4)

3.计数器或计数表(如下图),用来学习百以内、万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

(附图{图})

4.口算练习卡片。这种卡片可根据各册的口算内容和教学要求进行编制。如第一册的口算练习卡可编制如下:

(1)(2)(3)学完6以内数的加减法:学完10以内数的加减法:学完20以内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

2+3=6+4=9+3=

6-2=10-8=17-9=

1+5=3+7=4+8=

5-3=9-4=11-6=

6-4=10-3=7+6=

3+0=5+5=15-7=………………

利用以上卡片上的试题,可让学生定时地进行练习,以提高计算能力。

5.圆形口算练习板

(附图{图})

可根据不同的口算内容制作不同的练习板。用它进行口算练习,不仅能提高学生口算能力,而且能激发学习兴趣。如上图的表内乘法口算练习板。制作时,先将两个圆形剪下来,然后切掉大圆中带有阴影的长方形,把小圆(右边的)放在下面,用大头针或铁丝在“·”处钉住,使两个圆都可转动。这样就可进行口算练习了。

6.钟面和七巧板

自做一个钟面模型(如下图(1)),帮助学生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秒。

(附图{图})

(1)

七巧板是我国一种传统的拼板玩具。由7块形状不同的板块组成(其中等腰直角三角形5个,正方形一个、平行四边形一个)(如下图(2))。用它可以拼组各种各样的图形。通过拼摆,能加深学生对已学的各种几何图形的特征的认识,同时丰富想象力,培养空间观念,提高学习兴趣。

(附图{图})

(2)

7.钉子板

钉子板又叫几何平板。它是用一块正方形的木板或塑料板制成。正面等分成若干个小正方形(一般是16个、25个、121个),每一个小正方形的每个顶点都钉着一个钉子。可以用皮筋圈在钉子上围成各种图形,如下图。钉子板操作方便,变化快,用途广,便于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认识平面图形的特征。

(附图{图})

8.奎逊耐彩条

奎逊耐彩条是一种结构性强、近三十年来国外广泛使用的小学数学学具。它是由比利时的一位叫乔治·奎逊耐的小学校长设计出来的。这套学具由10种彩色木条组成。每根彩条的横截面都是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10种彩条的颜色分别是白色、红色、浅绿色、紫色、黄色、深绿色、黑色、蓝色、咖啡、橙色,所对应的长度分别是1厘米、2厘米、……10厘米(如下图)奎逊耐彩条在小学各年级都可使用。学生通过操作,可以理解所学的概念、法则的意义等。

(附图{图})

二、学具的主要使用方法

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学具的种类较多,不同结构的学具功能有所不同,如何使用好这些学具,使之真正达到既帮助学生掌握数学知识又发展他的能力的效果呢?下面简述一些学具的主要使用方法。为叙述的方便,按数学内容进行简述。

1.数的认识和计算

在低年级数的概念和计算教学中,可选用的学具有各种几何形状的塑料片、数字、符号卡片、小棒和奎逊耐彩条。还有计数器、计数表、口算练习卡片和口算练习板等。

运用这些学具,可表示数概念和运算意义、法则等。如,学习基数和序数的含义时,可用不同的几何图形塑料片进行操作活动。学生摆出然后教师提问:“一共摆了几个图片?”“从左往右数,第5个图片是什么形?”学生摆完后,对着摆好的图片叙述:“一共摆了5个图片。”(理解数5的基数含义)“从左往右数,第5个图片是正方形(理解数5的序数含义)。通过摆、说这两个环节,理解了一个数所表示的两种不同的含义。

(附图{图})

又如学习数的组成时,可用彩条进行操作,使学生探索出数的组成规律,并能很快地记住某一数的组成。如用彩条摆出7的组成:

(附图{图})

学生通过自己操作,能有序地发现7的组成有以下6种:

6和1,5和2,4

和3,3和4,2和5,1和6。

在教学百以内、万以内数的读写时,把计数表和奎逊耐彩条结合起来使用,效果更好,这便于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学习计数单位、数位等易混的概念,同时掌握读、写数的基本法则。如,用彩条表示数2103。

(附图{图})

又如学习乘法的含义时,用奎逊耐彩条让学生进行如下操作:

个22+2+2

4个33+3+3+3

5个44+4+4+4+4

(附图{图})

3根红色彩条表示2+2+2,4根浅绿色彩条表示3+3+3+3,5根紫色彩条表示4+4+4+4+4。这些操作活动都表示同数连加。学生通过操作,在头脑中便形成了一个个同数连加的模型,这时候,教师引出乘法概念便水到渠成了。

2+2+2是3个2相加,用2×3表示;

3+3+3+3是4个3相加,用3×4表示;

4+4+4+4+4是5个4相加,用4×5表示。

由此概括出乘法的含义:

“乘法是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运算”。

又如学习有余数除法时,用彩条摆:10里面有几个3?还乘几?

(附图{图})

通过摆彩条,学生直观地看到10里面有3个3,还剩1,列式是:10÷3=3……1。这样,使学生自然地从数学模型过渡到数学计算式,对其中的算理理解得较透切。

2.应用题

在学习应用题的最初阶段,为了使学生理解题中的数量关系,选用的学具一般是各种几何形体的塑料片(或卡片),小棒和奎逊耐彩条。用卡片、小棒等进行操作的活动在教学参考书上已有介绍,这里着重介绍如何用彩条来进行操作。如第二册教学两数相差关系的应用题:

“学校里养了12只白兔,7只黑兔。白兔比黑兔多几只?”(用彩条摆)

(附图{图})

一根橙色条(表示10)和一根红色条(表示2)连起来,表示12只白兔,一根黑色条(表示7)表示7只黑兔。求白兔比黑兔多几只,就是求这两行彩条的长度差。从图上可清楚地看到,上面一行彩条比下面一行长了一截,因此可将上面一行的彩条分为两部分:一部分和下面一行同样长,另一部分是比下面一行长的,只要去掉同样长的一段,剩下的就是比下面长的一段,也就是白兔比黑兔多的只数。

通过操作,学生从具体数学模型领悟到抽象的数量关系,逐步学会解答相差关系应用的分析方法。

另外,彩条在学习倍数关系的应用题和两步应用题中,都可作为帮助学生分析数量关系的工具。在此不一一举例了。

3.几何初步知识

在低年级学习几何初步知识时,需准备的学具有各种形状的图形卡片和实物。如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的实物或卡片;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球体的实物或模型;还有奎逊耐彩条、钉子板和七巧板等。这里着重谈谈奎逊耐彩条和七巧板的使用。

(1)指导学生在奎逊耐彩条的6个面上找出长方形和正方形。

(2)用4个白色方块摆成不同的长方体。

(附图{图})

(3)用8个白色方块摆一个长方体或正方体。

(附图{图})

(4)用4根红色彩条(表示2)摆一个正方体,用9根浅绿彩条(表示3)摆一个正方体,用5根黄色条(表示5)摆一个长方体等。

(附图{图})

(5)运用七巧板除可拼成课本上所示的图形外,还可拼成许多有趣的图形。如:

(附图{图})

学生运用七巧板拼摆图形,课内外都能进行。通过模拟各种鸟兽、人和物的形态,摆出各种各样的图形,能不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并加深对各种图形特征的认识

第三篇:小学数学教学中学具的重要性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具的重要性 曾 琦(江西省泰和县上模小学)

数学教学被人们誉为锻炼思维的“体操”。教师不能“照本宣科”,不能简单地把教材上的内容照搬给学生,而是要将课本中的数学知识,通过自己的再创造,展现给学生。教师应充分发挥教学艺术的魅力,使抽象的数学具体化,深奥的数学原理形象化,枯燥的数学知识趣味化。小学生处于由具体形象思维逐渐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而这种抽象在很大程度上需要感性材料的支持。因此,学具的运用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尤为重要。

一、使用学具,可促进学生数学概念的形成

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认识规律是“感知——表象——概念”,而操作学具符合这一规律,能变学生被动地听为主动地学,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参与教学活动,去感知大量直观形象的事物,获得感性知识,形成知识的表象,并诱发学生积极探索,从事物的表象中概括出事物的本质特征,从而形成科学的概念。如在教学“平均分”这个概念时,可先让学生把8梨(图片)分成两份,通过分图片,出现四种结果:一人得1个,另一得7个;一人得2个,另一人得6个;一人得3个,另一人得5个;两个人各得4个。然后引导学生观察讨论:第四种分法与前三种分法相比有什么不同?学生通过讨论,知道第四种分法每人分得的个数“同样多”,从而引出了“平均分”的概念。这样通过学生分一分、摆一摆的实践活动,把抽象的数学概念和形象的实物图片有机地结合起来,使概念具体化,使学生悟出“平均分”这一概念的本质特征——每份“同样多”,并形成数学概念。

二、使用学具,有助于学生理解数学算理

数学是研究客观世界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在数学中相互渗透,相互转化。数学家华罗庚指出,数缺形时少直观,形缺数时难入微。这就要求在研究数学问题时,把数形知识结合起来,引导学生从数的方面用分析的方法进行抽象思维,从形的方面进行形象思维。通过学具的操作,可促进这一过程的完成。例如:三年级学生学习一位数除法,用一位数除两位数,商是两位,十位上除后出现有余数的情况,如:42÷3,学生难以理解的是十位上余下的几个十要和个位上的数结合起来继续除。如何突破这个难点?可采用摆小棒的方法,让学生在动手的过程中体会:4捆(4个10)平均分3份,每份是1捆(l个10),十位商 1;剩下1捆表示1个10,要继续平均分只能拆开和2根合并成12根,再平均分3份,每份是4根(4个1),个位商4。通过摆小棒体会剩下一捆继续平均分,怎么分,使学生感知有余数的除法继续除的算理,以此让学生把动手操作活动和竖式相对照,数形结合,在操作中从形的方面进行具体思考后逐步过渡到数的方面进行思维。这样,不仅可以帮助学生较为深刻地理解算理,同时促进了学生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的协调发展。

三、使用学具,有助于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

加强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是突出数学本质、提高数学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数形结合的思考方法,变换思想,对应、集合的思想,估测意识以及分析、综合、转化、归纳、类比等基本思考方法,这些都是发展学生数学思维能力,提高学生数学素质不可缺少的金钥匙。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充分利用学具,可有助于加强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如:教学“同样多”时,让学生先摆5朵红花,然后让学生在下面一个对一个的整齐地摆,就渗透了一一对应的数学思想;通过学生剪、拼等操作活动,把三角形转化为平行四边形,从而推导出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就渗透了转化的数学思想;通过学具的操作,推导出圆面积的计算公式,就渗透了等积变换的思想,等等。

四、使用学具,可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这是现代教学论十分强调的一个方面。国外一些专家在进行小学教学新体系的研究时,都把发展实际操作能力作为重点培养的三种能力之一(另外两种是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我国的教育方针也强调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五个方面都得到发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加强学具的操作,让学生摆、拼、剪、制作、测量、画图等,有助于学生操作能力的培养,从而促进其五育的全面发展。

五、使用学具,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江泽民总书记说:“创新能力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培养创新精神是素质教育的根本任务,所以,我们必须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创新能力是一种智力活动,需要一定的知识;同时它更是一种发现问题、积

极探求的心理趋向,是一种善于把握机会的敏锐性,是一种积极改变自己,改变环境,创设条件以解决问题的应变能力。创新能力不仅仅是一种智力特征,更是一种精神状态,一种综合素质。皮亚杰告诉我们:“智慧自动作发端,活动是连接主客体的桥梁”。小学生的思维正处在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维发展的过渡阶段。特别是低年级儿童,他们的思维仍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他们的抽象思维需要在感性材料的支持下才能进行。学生智力技能的形成,常常在外部动作技能的基础上发生、发展,是一个由外部的物质活动向内部的认知心理活动转化的过程。重视儿童解决问题的创造性,教师就要通过学具,给学生提供更多实践的机会、更大的思维空间,引导学生把操作与思维联系起来,就可让操作成为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源泉,就可通过操作使学生对新知识“再发现”,就可通过操作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如:认识正方形,教师可让学生充分利用课前准备好的正方形纸,想办法知道正方形的特点,看谁的方法多。有的学生通过测量发现正方形四条边一样长;有的学生通过沿对角线对折、再对折,发现四条边一样长;有的学生用一条边与其他三条边分别相比,发现四条边一样长;有的学生将相对的两条边重合,再将相邻的两条边重合,说明四条边一样长„„这样,学生通过操作,发现了正方形四条边一样长,既发现了新知,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作者电话:***;信箱:1362392499@qq.com)(来源:《中国教育科学》<月刊,http://www.xiexiebang.com>)

第四篇:《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学具操作活动的实效性研究》开题报告

仪征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

《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学具操作活动的实效性研究》 开题报告

仪征市古井中心小学主持人:束德芳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1.政策理论背景。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教学活动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2011版》也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数学的重要方式。由于低年级学生年龄小,好动,好奇心强,因此动手操作容易吸引学生的参与。好多教师在讲课中比较注意直观的演示,而不太重视学具的操作。然而直观演示与学具操作是有所区别的,直观演示的操作者是教师,学生只是默默观察者,是被动地接受学习。学具的操作者是学生,可以人人动手,人人参与,学生在多种感官的协调下有所发现,有所收获,主动地接受学习,教师只是扮演指导者的角色。在教学中运用好学具,要掌握学具使用的技巧和学具使用的时机,熟悉注意事项,才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地组织、管理和调控教学活动,提高教学质量。学具有效操作是与发展学生的思维密切相关的,在新课程的改革中,我们更应加强对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动手即动脑,从操作中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学具有效操作的实践研究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和发展性,能培养学生的良好的思维习惯和良好的思维品质,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2.学校现实背景。

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学具操作的意义是十分重大的,操作活动能启迪学生思维。教学中,往往会忽视师生对教具、学具的实际操作的运用,也淡化了学具操作的作用,在我们农村小学对学具操作实效性缺少认识,那么研究学具操作的就寥寥无几了,从而也就导致了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得不到很好的培养。

纵观我校低年级数学课堂学具操作活动的现状,主要存在以下几个主要弊端:

(1)由于我校班级学生数较多,低年级学生自控能力又差,老师怕操作时纪律不好而不敢让学生操作,久而久之也就淡化学具操作的作用;

(2)学生操作时,教师参与学生操作活动较少,教师的指导比较简单,流于形式;(3)教师对操作形式、操作过程过多的关注,忽视操作活动的目的,忽视操作结果的反馈,好多老师顾虑低年级学生的语言表达不是很好,在反馈时往往让个别学生说说,反馈不全面。

二、课题核心概念的界定

1.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知识面相对狭窄,由于其自身的年龄特点,具体形象思维占优势,学习新知识在很大程度上要靠具体形象或表象,动作进行思维,数学的重要特点之一是它的抽象性,在数学教学中巧妙利用学具,能满足儿童好动、好奇、好胜的天性,充分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

2.学具操作活动:所谓学具操作活动是学生根据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与教师提供的定向指导,通过动手操作学具探究数学问题,获得数学结论,理解数学知识的教学活动。动手操作是学生参与学习,获得知识的必要手段,是智力的起源,思维的基础。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而学具,正是借助形象来帮助孩子们了解知识的形成与发展过程,帮助学生理解和分析,逐步加以抽象。学具操作有助于学生全面理解和掌握数学概念、法则等抽象知识,在小学生的数学学习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科学有效地使用学具,不仅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直觉形象思维,还能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直观形象,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3.实效性:是指根据教学目标选用合适的学具,根据课堂教学的实际需要适时使用学具,学具的使用要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化繁为简、变抽象为具体,不断提高教学效率。

三、国内外该领域研究的现状

美国的“hands on”(动手做)和法国的“LAMAP”(la main a la pate,动手和面团)科学教育实验计划,已分别经历十七年和八年的研究摸索,形成了比较成熟的经验,也得到国际社会广泛的关注。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发表的《休戚与共——关于数学教育失败向全国作的报告》中指出,数学教学应强调“数学问题解决”,使学生达到能从日常生活中和数学内部找出数学问题;能发展和应用各种策略去解决各种问题。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学具,可促进学生“数学问题解决”。我们一线的教师从学具操作的理论基础、目标意义、基本要素等方面都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为学具在教学中的运用建构起完整的理论框架;与此课题研究相关的各类教研活动与发布的文章都比较多。但通过网络搜寻和教研活动的体会,我们也应当看到:重复研究的想象还比较多,研究的广度和深度也有待拓展;学具操作活动的实效性如何界定,评价体系如何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教师教学能力和技巧如何提高等都有较为广阔的研究空间。

四、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倡导在教师指导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传授者与灌输者;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主义建构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建构主义学习环境包含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等四大要素。这一阐述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了实质性的理论指导意义。2.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活动是认识的基础,智慧从动作开始”。生理学的研究证明“儿童的智慧集中在手指尖上”。小学生在操作时,手指尖的触觉引起的刺激能迅速传递给大脑,在大脑皮层兴奋的前提下,产生积极思维的欲望。

3.有效教学理论:有效教学理论认为,没有效果的教学是没有价值的教学,甚至是有害的教学。孔企平教授在《新课程理念与小学数学课程改革》一书中,比较系统地论述了有效教学与学生参与的关系,从中指出了有效教学的特征、原则和研究的具体内容。

4.素质教育的学生观: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每一个学生都存在着巨大潜能,都有自己的个性特长,教学中,教师必须培养学生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独立生存、独立创业的精神,激发学生的情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学习、自主实践。基于国内外研究经验、理论积累以及我们教师自身的特点,本课题紧紧扣牢新课程的相关理念进行课堂教学实践。

五、课题研究目的(目标)和意义

1.通过实践研究,更新教师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教师尽量使用身边的操作工具,唤起学生生活经验,拓展操作学具的内容和形式,建立起以学生为本的有效操作活动。

2.通过研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玩”中学,在“玩”中思考,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的能力,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自身原有基础上获得最大、最长远的发展。

3.通过研究,探讨学具操作活动的指导方法,提高学具在低年级数学学习中的使用率,转变课堂教学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机械训练的现状,构建一种积极、主动、自主的教学活动。

六、课题要解决的主要内容(或主要问题)

本课题是针对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而选定的,研究的主要内容:

1.从低年级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及现状和教师教学中“学具”使用的现状调查、分析入手,探讨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学具”的应用,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策略,让学生在实践操作操作中体现自己的主体作用。

2.“学具材料的选择”的研究:学具材料的选择要根据数学学科特点,以教学内容为基点,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教师课前要结合教学知识点和班级学生的实际,选取恰当的学具。

3.“学具操作过程调控”的研究:教师要注意让学生养成好的操作习惯,操作前学具统一放在课桌指定的位置,要让学生复述操作目的和要求,了解学生是否真的知道“做什么”和“怎么做”,操作后要求学生整理好学具放回原位,教师要做些检查,以免学生还在用手摸学具,影响学习效果。操作活动之时,教师要把握恰当的操作时机,进行有效地指导,关注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必要时应手把手地个别辅导,帮助他们完成发现过程,把观察、操作、思维及语言表达有机地结合起来,还要把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有机结合起来。

4.“学具操作结果反馈”的研究:教师要让学生对操作过程和结果进行及时反馈、合理评价,总结分析,引导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要注意反馈方式多样化,挖掘操作活动的其他教育功能:语言训练、倾听能力的培养等。

七、课题解决的策略和研究途径、方法

(一)研究的思路 1.通过系统收集、梳理和借鉴学习与《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学具操作活动的实效性研究》相关的现代教育理论,做好文献资料研究,从中分析和寻找到当前最适合本课题研究的指导理论,指导本课题研究。

2.扎实做好行动实践研究,使课题产生真正的效益,将学具运用于小学数学课堂实践,研究适合本校低年级学具操作的数学课堂教学策略,深入开展利用学具进行数学教学的实践研究,探索适合本校低年级数学教学关于学具操作的课堂教学模式。

(二)研究的方法

1.文献研究法。从报刊、网站上搜集关于低年级小学数学课堂学具操作的资料。以理论作支撑,从理论的高度把握学具操作与学生思维发展之间的关系。

2.调查研究法。对已有学具存在的优点与弊端进行详细调查,收集学生对学具操作的看法,师生共同分析弊端存在的原因,采取相应的对策。3.行动研究法。在课题研究过程中,主动把课题与教学研究实际活动相结合,在行动中反思、在反思中提高改进,通过再行动,进行课题研究实践,最后逐步完善,总结出符合实际的课堂观察方法,使课题研究与教研实践相结合。

4.个案分析法。从本学科出发,针对某一课例的教学中学具有效操作进行个案研究,提炼出共性的结论来。

5.经验总结法。鼓励教师有目的地整理课堂教学中的教学现象,总结实验经验和教训,提炼出进行学具有效操作的规律。从而改进实践中的不足,指导我们的教学。

八、课题研究的计划、步骤(或过程)1.准备阶段(2015、2—2015.11)

(1)成立课题组,制定、修改并完善研究方案。(2)收集相关课题研究的文献资料。

(3)培训课题组教师,了解课题的研究意义,学习课题研究的方法。(4)申报课题,确定初步的研究实施方案。(5)开题论证。

2.研究实验阶段(2015.12—2017.3)

本课题自课题任务书下达之日算起,研究时间定为2年。

(1)全面分析低年级教材,完成对教师与学生的问卷调查,对教师和学生使用学具的情况有初步的认识。(2)召开课题研讨会,共同探讨学具操作的实效性,撰写教学设计,进行课例观摩、评课反思。

(3)做好实验课例、个案分析等日常研究资料的收集与数据整理。(4)撰写经验论文,收集整理好各种信息资料。(5)撰写中期研究报告。3.总结阶段(2017.4—2018.1)

(1)收集整理各种数据资料,并进行统计分析。

(2)总结成果,典型实验案例、课题研究教案、论文编辑成册。

(3)撰写课题结题研究报告,做好课题结题的各项工作并提出结题申请。(4)召开课题总结会,接受上级专家评估。

九、研究的预期成果展望及形式

成果名称

成果形式

完成时间

负责人

阶段成果(限5项)

“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学具操作活动实效性研究” 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

2015.6

“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学具操作活动实效性研究” 调查报告

调查报告

2015.12

如学具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案例集

2016.6

如何落实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学具操作活动实效性 的论文

论文

2016.12

阶段性总结

中期报告

2017.3

最终成果(限3项)

低年级数学教学学具操作的实效性展示公开课

实录光盘

2017.9

教学案例教学实录

案例汇编

2017.12

“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学具操作活动实效性研究” 结题报告

结题报告

2018.1

完成本课题研究任务的保证措施

1.领导重视课题研究工作,并保障课题研究所需的各项经费。

2.课题组成员都是业务骨干,具有较强的教科研能力。其中主持人2013年获“仪征市教学能手”称号,2015年获“仪征市中青年骨干”称号,具有较强的研究水平和组织能力,多年专门从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研究,有较强的实践基础,对开展研究十分有利。两名成员承担过“十一五”仪征市课题《依托教材,有效设计数学课堂练习的研究》的课题研究,有较好的科研工作基础。

十一、参考文献 1.《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2011版 2.王陈庆《农村小学低年级数学学具使用现状与对策》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学科版)2008年第5期

3.徐一瓯《低年级学具操作“三要”》广西教育2012年第9期

4.孙慧敏《如何让学具成为低年级学生学习数学的好帮手》学园(教育科研)2012年第21期

5.董静芬《提高低年级学生学具操作有效性的策略探究》教学月刊小学版(数学)2013年第4期

6.周晓琼《浅谈学具在低年级数学教学中的运用》中国校外教育2013年第2期

7.李红梅《细指导_让低年级的学具操作更有效》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年第10期 8.朱巧兰《小学低年级认数和计算教学中有效使用学具的探索》考试周刊2014年第5期

第五篇:谈小学五年级数学教学中学具的使用

浅谈小学五年级数学教学中运用数学工具的策略

帽子峰学校陈伦伟

在小学五年级数学教学中,我经常采用的是自主合作的教学方法,运用数学工具在充分发挥个体自主学习的能动性、注重学习方法的引导、讲求学习方法的多样性实践性等方面发挥着其独特的作用。

我们的学校----帽子峰学校,虽然处于偏远的农村学校,条件有限,但也积极发动学生制作学具,激发学生兴趣。如在教学“倍数与因数”一节知识时,我引导学生制作了1-100的数字卡片,在教学数的倍数特征、找因数、质数时,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学习的兴趣浓厚,教学效果好。在教学“图形的面积”---三角形时,让学生准备一些长短不一的小棒摆三角形,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做,学生可以很快发现问题,有些小棒不能组成三角形,稍加点拨,学生就能发现:三角形任意两条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然后通过长方形、平行四边形的图形演示,推导出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再者也提高了同学动手实践的能力。

利用各种教具、学具,可以使学生认识和探索的过程更具有趣味性和挑战性,也是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学具不仅能调动学生学习兴趣,还有助于学生学习和理解知识重点和难点,有助于学生掌握探究方法和技能。在进行了“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数学工具的策略”的学习后,我感觉自己在学具的制作和使用上还做的很不够,在以后的数学教学中,我还将继续努力,充分发挥个体自主学习的能动性、注重学习方法的引导、讲求学习方法的多样性,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积极运用数学的教学工具,我们的课堂教学质量就一定会有一个质的飞跃,“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下载低年级小学数学教学中常用的学具和主要使用方法设计word格式文档
下载低年级小学数学教学中常用的学具和主要使用方法设计.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论文

    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论文 托尔斯泰曾经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我认为小学数学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努力激发、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

    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反思

    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反思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是开启知识大门的金钥匙。小学生如果对数学有浓厚的兴趣,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表现出对数学学习的一种特殊情感,学习起来乐此......

    浅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具的科学使用

    浅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具的科学使用 肖家村镇中心小学石镇阳 联系电话:*** 内容摘要:在数学教学中,离不开教具与学具的使用。在教学实际中,学具准备要力求有序;要创设情......

    浅谈学具在低年级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浅谈学具在低年级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何榕 小学低年级儿童由于年龄小,认知水平有限,思维具有直观性和形象性等特点。在数学教学中,通常有一些较为抽象的公式、题目、概念,如果只是......

    小学低年级写字教学设计

    小学低年级写字教学设计 仁里集镇实验小学 张 丽 教学目标: 1、掌握“左右结构的字”、“左宽右窄”和“左窄右宽”“左右相宽”三种结构的字的写法。 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研......

    学具教具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的运用[5篇材料]

    学具教具在农村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的制作和运用湖南省双牌县五里牌中心小学 龚 美 荣 在数学教学中,离不开教具与学具的使用,教学用具在教学中发挥的重要作用,特别是在低年级......

    浅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具的科学使用(5篇)

    浅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具的科学使用 内容摘要:在数学教学中,离不开教具与学具的使用。在教学实际中,学具准备要力求有序;要创设情境,灵活使用教学具;要注重学具教学的时机,归纳总......

    浅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具的科学使用(论文)

    浅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 学具的科学使用 教学用具在教学中发挥的重要作用,特别是在低年级,科学有效的使用学具操作,不仅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直觉形象思维,而且能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