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草原片段教学
《草原》片段教学
一、教学目的:
1、有感情地朗读文段;
2、理清作者的写作顺序,感受草原的美好风光;
3、品味文章的优美语句,体会表达方法。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结合生活经验,有感情地朗读文段;
2、理清作者的写作顺序,感受草原的美好风光。教学难点:
品读优美语句,体会表达方法。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我们刚才一起归纳了《草原》这篇文章所写的三幅图景,分别是:草原风光图、喜迎远客图、主客联欢图。下面我们就一起走进第一幅图景,草原风光图,去感受草原的美丽风光。
(二)初读文段,整体把握。
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第一段,并思考:作者是从哪两个大的方面来描述草原的?(作者是从两个大方面来描述草原的,一个是草原的天,一个是草原天底下的景象。板书)
(三)仰望“天空”,细读美景。
1、那么我们就先来一起仰望“天空”,看看草原的天是什么样子的。请个同学把描写草原天空的句子读一遍,并说说作者对草原天空的第一印象是什么?(第一印象是:比别处的可爱。板书)
2、“可爱”体现在什么地方呢?
(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板书)
3、在这么可爱的天空下,呼吸着清鲜的空气,望着明朗的天空,老师现在想象着都觉得神清气爽,那么作者是什么感受呢?(“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作者满心愉快。板书)你能带着愉快的心情把这句话读一下吗?
4、全班一起带着愉快的心情把这句话读一遍。
(四)展望“大地”,细品美句。
1、看过了比别处更可爱的天空,下面我们来看看这天底下的草原大地又是怎样一番景象呢?请同学们一起朗读描写草原天底下景象的句子,想想文中的哪句话概括了天底下草原的景象?这天底下的草原都有哪些景物呢?
2、哪一句话概括了“天底下的草原”的景象呢?(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板书)(1)“一碧千里”是什么意思?(无边无际的草原都是绿色的)(2)“茫茫”又是什么意思?(我看到一本书上有“夜茫茫”这个词语。这里的“茫茫”,我看与“夜茫茫”就有相同的意思,除了无边无际,我体会还有迷迷蒙蒙,看不清楚的意思。)(3)那为什么“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呢?(上一句讲过,因为天空非常晴朗,以至于虽然一整片都是绿色的,却不会迷迷蒙蒙看不清楚。)
3、那么,作者到底写了天底下的哪些景物呢?(写了小丘、平地、羊群)
4、是的,写了小丘、平地、羊群这些景物。那么作者是怎样描写这些景物的呢?接下来同学们听老师朗读,选择你觉得最美的一句话跟大家分享,并说说理由。
(1)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到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
①为什么觉得美?(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草原大地比作绿毯,把羊群比作白色的大花。)②大家看课本的第一副插图。草原大地一望无际地碧绿,就好像一块巨大的地毯铺在草原上,而其中一会儿爬上小丘,一会儿又下来的羊群,白色的毛团团簇拥,就好像一朵朵白色的大花绣在绿毯上,多美的一副画啊。那么大家还有其他的比喻吗?
(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像无边的绿毯上撒上了一把把白色的珍珠。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像碧绿的大海上扬起了点点白帆。
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像碧绿的湖面上飘着朵朵盛开的白莲花。)③最后一起把这句话读一遍。
(2)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
①为什么觉得美呢?(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线条柔美的小丘比作中国画。)
②文章说“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那到底只用绿色渲染的中国画是什么样子的呢? 大家看看老师手上的中国画(教具:中国画台历),看这画面上的山,它是用线条勾勒出来吗?它给你什么感觉啊?
(中国画不用墨线勾勒,叫人看了很舒服,没有“捆绑感”。
中国画叫人看了,就会想到春天田野里流动着的透明水气,很自然,很流畅,很轻盈。)没错,现在知道渲染是什么样子的吧?作者笔下草原上的小丘就像只有绿色来画成的中国国画,由于绿颜色浓厚,就像要流下来一样。③作者说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端”,有没有同学有疑问呢?(小丘又不会动,怎么会流入云端?)
对了,有没有同学可以帮他解决这个问题呢?
(生1:小丘虽然不会流动,但它起起伏伏,像缓缓的波浪,远远望去,会给人流动的感觉。生2:我看还有一点原因,那就是小丘“翠色欲流”,远远望去,就像绿色的溪流一样,所以用了“流”字。)
④大家说的很好,小丘本来是不会流的,用上“流”这个字,似的静止的小丘好像有了生命,整个草原有动有静,充满活力。
5、现在我们再一起把这几句话读一遍,读的时候要想象那幅画面,满眼碧绿的草原,像白花一样的羊群,和翠色欲流的小丘,带着想象有感情地朗读这几句话。
(五)总结:
同学们,刚才我们一起欣赏了这幅草原风光图,领略了草原的美好风光,相信同学们都为这美丽的草原所折服,希望同学们回去,拿起手中的笔,把你想象中的草原风光图画下来,下节课和大家一起交流。
第二篇:草原 片段教学
激情导入,揭示课题
师:今年暑假,老师到过一个美丽的地方,还带回了几张照片,你们看!(课件出示老师在草原照的照片)一起说,这是哪里呀?
生:(齐读)草原。
师: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老舍先生的《草原》。42年前,老舍先生到草原参观访问时,记下了沿途的所见所闻所感。今天,就让我们与老舍先生共同走进——“草原”。
二、自主学文,勾画圈点
1.整体感知。
师:同学们已经预习了课文。现在请大家再一次快速浏览课文,说一说课文是从哪两方面去写草原的。(板书:景、人)同意吗?
2.自主研读。
师:草原的景色是怎样的?请大家静静地默读课文第一自然段,边读边想象草原的美景,把你感受最深的地方勾画下来。
师:(巡视)有的同学在相关词语下面作了记号;有的同学用波浪线勾画了自己感触很深的句子;这位同学还把自己的感受写在了课文的空白处。
3.放声朗读,读出感受。
师:来,请我们自由地、放声地朗读这一段,把那些让你感受很深、你认为写得很美的句子多读几遍,一会儿读给大家听。
(学生自由读)
[评:读书一定要整体感知。一开始就说“你喜欢读哪一段就读哪一段”和老师通过分析把课文肢解开来同样是不可取的。但是任何课文都不可能句句精粹,字字珠玑。执教者在巡视时说的话实际上是一种引导,即引导学生去发现最传神、最传情的句子、词语去体会,这也是一种学法的暗示和渗透。
三、合作研读,品读玩味
师:谁愿意把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读给大家听?
生:我喜欢这句话,我来读一读:“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
师:(板书:一碧千里并不茫茫)你读得太好了。你能不能给大家说一说,“一碧千里”在你脑海中是一幅怎样的画面。
生:在我眼前是绿色,远一点的是绿色,再远一点的也还是绿色!草原非常辽阔,放眼望去,草原如同一张巨幅的绿色绒毯,一直铺到天地相接的地方。
师:我们都要像他这样读书,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茫茫”是什么意思?
生:视线模糊不清。
师:还记得这首诗吗?“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同是写草原,为什么一个说“天苍苍,野茫茫”,老舍先生却说“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呢?好,先不着急回答,看看能不能在接下来读书的过程中有新的发现。来,接着读你喜欢的句子!
生:我喜欢这句话:“这次,我看到了草原„„我满心的愉快。”
(学生读书,将“清鲜”读成了“新鲜”)
师:你读书的声音真好听!就有一个小地方读错了,大家发现了吗?
师:“清鲜”和“新鲜”区别在哪里?
生:“清鲜”和“新鲜”都有新鲜的意思,但是“清鲜”比“新鲜”更多一层“干净”的意思。草原的空气和城市的空气不一样,因为没有污染,所以更干净。
师:是呀,记得暑假里,当老师一踏进草原,顿时感到全身每一个毛孔都张开了,都在贪婪地呼吸这清鲜的空气。虽然我的歌唱得不好,当时我也禁不住唱了起来,(唱)“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来,同学们,我们把这种“高歌一曲”的喜悦读出来。
[“生成性”资源啊!学生读错了,很可惜,但聪明的老师知道把它转化为教育的资源!于是“并不茫茫”由此找到了答案。倘若学生没读错呢?没错老师肯定也得提出来。一个“清”字用得多准确,多传神啊!]
(学生齐读)
师:草原的天空是那样明朗,它让视线变得更清晰。难怪老舍先生说“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还有哪些句子让你感受很深,接着读。
生:我喜欢这一句:“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轻轻流入云际。”
(学生读书,“勒”字发音不准)
师:(板书
“勒”)这是本课的一个生字。大家要注意它的发音,跟老师读。
生:就好像是一杯水,倒满了就会流出来一样。草原就像一杯水,绿得像要流出来一样。
生:“翠”字让人感觉特别的通透,相比之下,“绿”显得死板。
师:嗯,有点感觉了。《翠鸟》这篇课文还记得吗?联系这篇课文,老师也比较了“翠”和“绿”,感觉“翠绿”比一般的绿更鲜亮,更有光泽,绿得更丰富更饱满,绿得好像都快要流淌下来(流淌的手势)。班上有学过国画的同学吗?能给同学们解释一下什么是“用绿色渲染”吗?
生:当我画国画时,用颜料在纸上渲染的时候,我发现颜料在纸上向周围慢慢扩散„„
师:什么纸?
生:宣纸。
师:接着说,当你在宣纸上用绿色渲染的时候,你会发现什么?
生:我会发现绿色慢慢地向周围渗透。
师:向周围扩散、渗透、流动。请你们轻声再读“轻轻流入云际”这句话,看看这“翠色欲流,轻轻流人云际”是一幅怎样的画面。
(学生轻声自由读)
生:我想象当中,草原和天空像是融合在一起。草原是那样的鲜亮、充满生机。
生:我觉得那些草原就像波浪一样连绵起伏。
师:你的朗读让老师想起了古诗:“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真是碧草与蓝天一色呀。老师也想读一读!
(教师范读,学生鼓掌)
师:谢谢大家的鼓励。是呀,这哪里是绿色在流动,这分明是生命的泉水在流淌。(指板书)难怪老舍先生说“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我们读书就要这样去读,不仅要读懂文字表面的意思,还要用心去感悟、用情去体验、用想象去补充,读出文字背后含着的意思。
[这三个“去”——用心去感悟,用情去体验,用想象去补充——讲的是读书的方法,有了这三个“去”,课文才能读懂。]
生:我有一个问题。
师:(意外)你说!
生:既然“碧”与“绿”都是绿的意思,为什么用两个不同的词语来表示?
师:你很善于提问题。来,找一找,在第一自然段中有哪几个词都是表示“绿”的意思?
生:(在书中找)“绿”“翠”“碧”。
师:你们体会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生:避免总是用一个词,有变化,读起来好听。
师:老舍先生真不愧为语言大师呀!
[又是一个了不起的发现:学生了不起,教师也很机敏。即使学生不提,教师也要讲。语文教学要让学生在阅读中去体会、感悟怎样准确地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
生:我喜欢的句子是:“四面都有小丘„„绿毯绣上了白色大花。”
师:绿色与白色的搭配,多么清新明丽、自然和谐的图画呀!
[草原还荚在它的色彩上。教师心里有,才能点到点子上。]
师:(出示课件)这是一幅多么美丽的草原画卷呀!天空赋予了草原以明丽,小丘勾勒了草原的线条,牛羊更赋予了草原以生命活力,难怪老舍先生说“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置身于此情此景,老舍先生不由得发出这样的感慨——(全班齐读句子:“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同学们,当你置身于草原这样的美景之中,你想说点什么呢,你又会做些什么呢?把你最深的感受用一段文字记录下来,好吗?
第三篇:描写草原的片段
描写草原的片段
1、不知不觉就来到了大草原,一眼望去,因为秋天的关系,草儿都被秋风染成了金黄色,一片的金色上还有一些点缀物,黑色,白色,像是给地球妈妈那漂亮的金色的衣服上添上了几朵小花,显得那么美。
2、放眼望去,草浪一波一波地荡漾开去,几朵金黄色的小花儿,点缀绿毯之上点点滴滴、千姿百态,成群的羊儿像天上的白云;一朵一朵洒落在大草原上。牧羊人,三三两两,或似庭前信步,或赛马追逐嬉戏;镶嵌在草原腹地的湖面,似青春少女靓丽的脸蛋,清清的、纯纯的、无一丝皱纹。晚霞映在湖面,金闪闪、黄灿灿的,像一幅铜镜中的图画;几只野鸭、鱼鹰、水鸟盘旋在湖的低空,时而响箭般划破水面,嬉戏着玉珠迸跳的浪花,时而撞破水面扎进湖里,叨起一小鱼儿飞上空中。赶上鱼儿旺季,成百上千条鱼儿在湖面上下窜飞,有的摆动尾翼,有的来个“空翻”,灵性十足。
3、远处的山坡上,几片没有融化的残雪,在太阳下泛着刺眼的光芒。几条蜿蜒曲折的小河还没有解冻,把辽阔黄色的原野裁剪得支离破碎。草原上特有的阵风,似乎还夹带着牛羊留下的腥膻的气味。
4、恍惚中,我仿佛见到连绵起伏、沟壑纵横的群峦,如同蜿蜒盘旋的苍虬,又似穿行在草原薄雾里的驼峰,挽手相连,幽谧而深邃。阳光下,星罗棋布似瀑玉飞溅的九十九泉,与清湛辽远的蓝天以及芳草如茵的草甸不可阻挡地扑面而来。那一瞬,整个世界突然变得纯粹而安静起来。仿佛只剩下这满目自然的苍绿,以及那一抹疏淡清逸的幽幽沁蓝……
5、夜晚的星空如此美丽,尤其是草原的夜晚,星星们一闪一闪的好像灯光下的钻石,旁边一轮弯月,挂在星河的边缘,星星们想一条河流,流向天空的另一边,这是我在草原上度过的第一个美丽而又宁静的夜晚。
6、夜晚,星光灿烂,皎洁的月光照在草原上,天地间一片静谧,晚风轻轻的吹过,草浪随风起伏,显得分外惬意。
7、草原空气湿润而干净,虽然不想想象的辽阔无边,却让人陶醉,不是雄壮而是柔和而连绵,是自然而实在的美。草地里传出虫鸣声声,就是看不到虫儿的影子。爬上对面的小山坡,我已是气喘吁吁,坐在地上不想起来,上面有敖包,奥,原来敖包是这个样子,临走的时候远远的拜了敖包,样子自己感觉怪怪的。下了山坡,坐在草地上近距离闻着花香,不想时间过的太快。仿佛我们都变成了孩子,没有任何的顾忌,可以好好的疯一把。
8、依依惜别了沽水福源,向着滦河神韵景区驶去。一条平整的小柏油路在丛林和草原上蜿蜒穿行,视线忽远忽近,阳光暗了又黄,惊异的是林下的草地就像人工修剪般齐整,一片白花、一片黄花、一片紫花、一抹嫣红,草原就是大花园,草原就是天外天。
9、草原上的黎明,尽管熹微曙色给一些梁峁镶金镀银。一些半融的滩淖泛着耀目的光。然而,羊群肯定还在圈里惺忪待醒。乳牛伫立棚中咀嚼旧梦。看不到烈马嘶鸣的壮阔,就不会有悠扬的马头琴韵掠过心弦。岑静,让我领悟了草原的另一番意境。
10、草原的天空永远都是那么美,从浅蓝色到宝石蓝,变化莫测,但每一种颜色都有它独特的风味,这么美的景色难免会使人心情愉快。
11、琥珀色的阳光温暖而晴柔,一碧万顷的草色铺开绿绸般的绒毯,在他的身后连绵逶迤,与遥远的地平线挽手相连。几个蒙古服饰的年轻男女纵马挥鞭,夭矫如飞,对着镜头绽开他们略带羞涩纯净的笑脸。而珍珠般洁白的羊群,滚滚流动着,仿佛一朵朵疏淡飘逸的云,在层澜叠涌的绿浪里泛起微漪……
12、看着那无际的草原如同一幅巨大的画铺展在天地间,绿得那么纯粹,绿得那么渺远,真得无法用语言来形容。四下里望过去,满眼绿色,无遮无拦。将视线投射过去,竟然找不到一个可以聚焦的点,四野茫茫,无边无际,心里有一种被掏空的感觉。这就是一片静止的海洋,让人感觉有些恐慌,又让人产生无限的遐想。可是,当你和当地的牧民有过接触,了解了草原的过去和现在,你就会站在四顾苍茫间有些茫然和怅然了。
13、远处,为露的霞光中,马匹在小丘上吃草,几头奶牛在山坡下舒懒地躺着,偶尔听到马的几声嘶鸣。一望无际的草原被这些牲畜点缀的生趣盎然。火红的太阳从草原升起之后,开阔平缓的大地反射着遍野的绿色。没有高楼,没有工厂,没有商铺,没有喧器,有的知识点缀在绿色海洋中的几座乳白色的蒙古包。在这样没的环境下,我真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
14、苍鹰,却在黄草地的上空,自由自在的飞翔,它背负着蓝天,似乎在召唤春天的到来。苍鹰的天空尽管有乌云和电闪雷鸣,但是,却把它的翅膀磨砺得能够刺破苍天!
15、远处的草地上,一匹棕色的老马在悠闲吃草,身旁一匹棕红色小马驹静静地依偎在妈妈的身边,似乎在听妈妈讲那遥远的故事。忽而,小家伙开始撒腿狂奔,油亮的鬃毛闪着金色的亮光,像棕色的闪电划过草原。
16、到了草原,天气冷得刺骨。我穿上外套,走下车,放眼望去,感觉真好。草原太美了!地势平坦而辽阔,在远方有微微起伏,整个大地都被绿油油的草覆盖着,像铺了一层厚厚的地毯,在蓝天的映衬下,显得格外清新。
17、刚刚步入草原,我就深深爱上了这美丽的大草原,这里空气清新,没有城市的喧嚣和汽笛声。放眼望去,绿色的草原,膘肥体壮的牛羊,小马在地上吃草,牧人挥舞着鞭子,唱着悠扬的蒙古长调,听着听着,使我进入了美妙的遐想中……等我回过神来,眼前便是一个个蒙古包,它像星星一样点缀在广阔的草原上。
18、落日余辉温情地挥洒在墨绿的呼伦贝尔草原上,晚霞映射出多彩的光线,丝丝缕缕、柔柔的、薄薄的、织就成七彩的光环。倘若以轻柔的光丝当琴弦、绿绿的草原作琴木,万物生灵的动听之声便是天地抚琴合奏之神曲。这一切的宏观胜景、微观空灵更加增添了大草原的神秘色彩和柔和色调。
19、近处,坐落着两三个圆圆的蒙古包,蒙古包主要由四种颜色组成:白色、蓝色、黄色和红色。白色代表乳汁,蓝色代表天空,黄色代表大地,红色代表太阳。不远处,有几匹骏马在草原欢快地奔腾,长长的尾巴和鬃毛在奔跑中高高地扬起来,过了一会儿,它们停下来,优雅地吃起草来,这时马儿显得温顺极了。
20、此时的马鹿寨,烈日当空,高海拔的紫外线灼得皮肤疼疼的。很奇怪,女儿紧跟前行的队伍一点也没有要停下来的念头,这就是大自然的魅力带给幼小的她前进的步伐吧。近处,一朵朵绽放的花儿挤挤攮攮,金黄的,淡蓝的,洁白的,红艳艳的各色繁花,给大草原披上了景秀的彩缎。远处,随着山势绵延起伏的大草原在阳光下熠熠生辉。自由放牧的骏马、牛羊更增添了草原动感的美。
第四篇:片段教学
一、片段教学的定义
截取某节课的某个局部的教学内容,让教师进行教学,时间大致限定在十来分钟。也就是说,片段教学只是教学实施过程中的一个断面,教师通过完成指定的教学任务,来表现自己的教学思想、教学能力和教学基本功。
片段教学与课堂教学不同,前者是局部的、虚拟的、功用是教研或评价,听课者是领导、同行或专家、评委;后者是整体的、实际的,功用是“传道受业解惑”,听课者是学生。
片段教学与教学片段不同,前者是根据指定的“片段”进行教学,教学设计和实施过程都是独立的;后者只是课后从完整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截取某一部分纪录罢了。片段教学与“说课”不同,前者是模拟课堂教学,后者只是谈论课堂教学。
二、片段教学的类型
从教学内容看,片段教学分为节选与专题两种类型。节选类是从教材中选取某些片段进行教学,教者根据节选的内容确定教学目标,设计教学方案,然后实施课堂教学。专题类是从某节课中抽取一个专题(或一个知识点、能力点,或一个教学环节)让教师施教,教者以此为目标进行教学。
从教学场景看,片段教学分为实境与虚境两种类型。实境型片段教学为教者提供真正的课堂,教者可以面对学生进行教学。虚境型则只能面对评委或参加教研活动的老师进行模拟教学。
从选题来源看,片段教学分为自定和他定两种类型。自定型是由教者自己选择片段教学的内容,他定型则由他人(专家、评委、组织者)指定选题,教者按要求进行模拟教学。
三、片段教学的特征
1、实践性——这是片段教学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特征,因为从本质上说,片段教学就是一次教学实践活动。他是将教学构想具体化实践化的过程,体现其教学设计的合理性、可行性和实效性,是实践与理论的统一。
2、完整性——片段教学如同平时授课那样实现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的突破,完成教学目标,所以要求进行片段教学要有清晰而又完整的教学步骤实施过程。另一方面,片段教学也要确定教学重点和难点,也要进行教学设计,然后才是课堂实施,这一过程同样也表现了完整性。
3、虚拟性——这是虚拟型片段教学所具有的一种特征。平时教学实践的实施对象是学生,而虚拟型片段教学面对的却是同事、同行、评委,因此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带有浓重的虚拟色彩。
4、预设性——由于虚拟型片段教学不可能面对真正的学生,学生的发言、学生的活动、师生的交流根本没有办法进行,而片段教学的虚拟性又决定这些是必不可少的,因此教师只有加以预设,片段教学才能顺利进行。这就要求教师不但要做到眼中有学生,还要做到心中有课堂,按预设进行有声有色的虚拟教学。
四、片段教学的意义
片段教学不受时间和场地的限制,人数可多可少,时间也可长可短,非常灵活。运用的范围也很广,领导检查教学情况、评价教师的教学水平、教师之间研讨教学,开展教学技能竞赛等均可采用片段教学的方法。因此片段教学不但具有教研作用,而且具有评价教师业务水平的功能。
1、片段教学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
2、片段教学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3、片段教学有利于提高教研活动的实效;
4、片段教学有利于提高评价教学水平的信度。
五、片段教学的进行
1、表现崭新教学理念
教学目标——根据三维目标来确定;
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讨论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教学内容——采用新视角挖掘教材,体现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价值取向。
2、注重片段教学设计
吃透教材——才能胸有成竹,有的放矢,从容不迫;
教学过程——合理流动,有条不紊,富有层次感;
设计内容——导入设计、问答设计、活动设计、板书设计等。
3、善于虚拟教学情景
虚拟教学情景可以通过教师的口头语言、肢体语言、间歇停顿等来建构,再现真切的教学情景,忌用提示语加以说明。如:教师让学生进行朗读,停顿片刻后,通过评价该生朗读的长处与不足来完成虚拟的朗读情景;教师提出一个问题,停顿片刻后,通过评价该生的回答来完成虚拟的答题情景;教师让学生进行讨论,并在课堂上稍作巡视,通过对不同观点的评论来完成虚拟的讨论情景。还可以虚拟争论,虚拟质疑,虚拟辩论,虚拟活动等情景,使课堂教学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给人置身其境的感觉。
4、注重运用教学语言
片段教学要像上课那样,有声有色,灵活多变,前后连贯紧凑,过渡流畅自然。要把听课的人看成是自己的学生,有问有讲,有读有说,用自己的语言变化将他们带入你的课堂教学中去,使之未进课堂却仿佛看到你上课的影子,感受到你的课堂教学效果。
5、及时调整自己的心态
片段教学中的角色与说课中的角色不同,与讲课中的角色也不尽相同,这种角色的移位需要教者迅速适应,而且在片段教学实施过程中因其虚拟性也需要较强的表演能力。因此片段教学时应有较强的应变能力,能够及时调整自己的心态,让自己尽快地进入片段教学的角色里去。
6、努力展示自身素质
你可以用板书来表现书法功力,你可以用范读来表现朗读水平,你可以用广征博引来显示自己的知识面,你还可以用自然的教态、饱满的精神、洋溢的激情,去获取评委的好感。
六、片段教学的评价
一看导向性,是否抓住重点,突出主要矛盾,从教学和科研方向上去评,给教师指出努力的方向;
二看客观性,从教师、教材、学生的实际出发,准确客观地评价,肯定成绩,找出不足,给教师以激励作用。三看整体性,既要依据片段教学内容去分项评析,又要从整体上给片段教学下结论,写评语,更要指导教师、培训教师,使之尽快提高专业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
优秀的片段教学:
1、教学目标明确,能以局部目标体现整体教学的三维目标。
2、教材分析透彻,能正确认识所选片段在教材中的地位、作用,确定教学重点、难点,挖掘教材资源,选好教学的切入点和突破口。
3、教法科学实用,总体设计合理、有新意、有独立的见解,能实现教学目标。导入、转换、收束等教学环节和重点、难点突破符合学科特点,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板书设计精要、简洁、艺术。
4、教学对策恰当,对学生学习本课的原有基础和现有困难分析准确,采取的教学对策有助于学生克服学习困难和心理障碍。
5、能力训练到位,训练目的明确、具体,与本课的教学目标一致。训练设计面向全体,体现层次性。训练方法得当,有助于学生能力的形成和思维品质的培养。
说课技巧
说课,作为一种教学、教研改革的手段,最早是由河南省新乡市红旗区教室于1987年提出来的。实践证明,说课活动有效地调动了教师投身教学改革,学习教育理论,钻研课堂教学的积极性。是提高教师素质,培养造 就研究型,学者型青年教师的最好途径之一。
一、什么叫说课
说课就是教师口头表述具体课题的教学设想及其理论依据,也就是授课教师在备课的基础上,面对同行或教研人员,讲述自己的教学设计,然后由听者评说,达到互相交流,共同提高的目的的一种教学研究和师资培训的活动。我们在说课实践中认识到,这个定义是不全面的。根据我们的理解,说课既可以是针对具体课题的,也可以是针对一个观点或一个问题的。所以我们认为,说课就是教师针对某一观点、问题或具体课题,口头表述其教学设想及其理论依据。说得简单点,说课其实就是说说你是怎么教的,你为什么要这样教。
二、说课的意义
说课活动的好处很多,从不同的角度去看,有不同的答案。根据我们的实践和理解,说课活动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意义:
1、说课有利于提高教研活动的实效
以往的教研活动一般都停留在上几节课,再请几个人评评课。上课的老师处在一种完全被动的地位。听课的老师也不一定能理解授课教师的意图。导致了教研实效低下。通过说课,让授课教师说说自己教学的意图,说说自己处理教材的方法和目的,让听课教师更加明白应该怎样去教,为什么要这样教。从而使教研的主题更明确,重点更突出,提高教研活动的实效。另外,我们还可以通过对某一专题的说课,统一思想认识,探讨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
2、说课有利于提高教师备课的质量
我们检查了很多教师的备课笔记,从总体上看教师的备课都是很认真的。但是我们的老师都只是简单地备怎样教,很少有人会去想为什么要这样备,备课缺乏理论依据,导致了备课质量不高。通过说课活动,可以引导教师去思考。思考为什么要这样教学,这就能从根本上提高教师备课的质量。
3、说课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教师通过说课,可以进一步明确教学的重点、难点,理清教学的思路。这样就可以克服教学中重点不突出,训练不到位等问题,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4、说课有利于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
一方面,说课要求教师具备一定的理论素养,这就促使教师不断地去学习教育教学的理论,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另一方面,说课要求教师用语言把自己的教学思路及设想表达出来,这就在无形中提高了教师的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提高了自身的素质。
5、说课没有时间和场地等的限制
上课听课等教研活动都要受时间和场地等的限制。说课则不同,它可以完全不受这些方面的限制,人多可以,人少也可以。时间也可长可短,非常灵活。
三、说课的类型
说课的类型很多,根据不同的标准,有不同的分法。
按学科分:语文说课、数学说课、音体美说课等;按用途分:示范说课、教研说课、考核说课等;但我们从整体来分,说课可以分成两大类:一类是实践型说课,一类是理论型说课。实践型说课就是指针对某一具体课题的说课。而理论型说课是指针对某一理论观点的说课。
四、说课的内容
说课的内容是说课的关键。不同的说课类型说课的内容自然也不同。这也是我们这几年主要研究的问题。
根据我们的实践,实践型说课主要应该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说教材 主要是说说教材简析、教学目标、重点难点、课时安排、教具准备等,这些可以简单地说,目的是让听的人了解你要说的课的内容。
2、说教法 就是说说你根据教材和学生的实际,准备采用哪种教学方法。这应该是总体上的思路。
3、说过程 这是说课的重点。就是说说你准备怎样安排教学的过程,为什么要这样安排。一般来说,应该把自己教学中的几个重点环节说清楚。如课题教学、常规训练、重点训练、课堂练习、作业安排、板书设计等。在几个过程中要特别注意把自己教学设计的依据说清楚。这也是说课与教案交流的区别所在。
理论型说课与实践型说课有一定的区别,实践型说课侧重说教学的过程和依据,而理论型说课则侧重说自己的观点。一般来说,理论型说课应该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说观点理论型说课是针对某一理论观点的说课,所以我们首先要把自己的观点说清楚。赞成什么,反对什么,要立场鲜明。
2、说实例理论观点是要用实际的事例来证实的。说课中要引用恰当的、生动的例子来说明自己的观点,这是说课的重点。
3、说作用说课不是纯粹的理论交流,它注重的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因此我们要在说课时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把该理论在教学中的作用说清楚。
第五篇:片段教学
1.写标题
2.Greeting 3.I have many kinds of erasers.Who can tell me what is eraser? Wonderful!It’s 橡皮擦!
Look at here!They are cute,right? 非常可爱对不对
4.Now, look at this one!who can tell me what color is it? 它是什么颜色呢? It’s red.它是红色的!
5.This one, what color is it? Who can ? You,please ,yeah ,it’s yellow.黄色!
6.板书what color is it?It’s…(颜色)
单词 Color /red/yellow
这个是什么颜色?
颜色 红色 黄色 跟读操练 排山倒海1式
上是声调下是降调 大小声 7.Next, what color is it? Yeah, 蓝色。Who know how to say 蓝色?
Blue 蓝色 Wow,great, it’s blue!跟读操练
手势加一
8.Now,let’s change!你们问我来回答。
It’s white
So who can tell me what is white?(重复)
white 白色 白色!very good!~ 跟读操练 手势减一 9.this one? Who can ask? OK,you please!嗯哼,it’s black
Black 黑色 跟读操练 山谷回音
大家都熟悉了没有啊?那接下来我们比赛 双响炮OK?
10.The last one.Who can?
All right.It's green
Who know what is green?
Green 绿色
Good.!It’s 绿色
排山倒海2式
11.现在我任意拿一个橡皮擦,第一组问第二组答好不好? 12.下面,请大家猜猜看我会拿什么颜色的橡皮擦出来
red
yellow blue green black white col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