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二年级美术上册《会动的线条》教案
二年级美术上册《会动的线条》教案
教材分析:
本目的是引导学生初步认识不同线条带给人的美感,培养学生的造型能力。教材中展示出画家毕加索《坐在柳条椅上的朵拉马尔》,目的是引导学生感悟画面中不同线条合理组织给人带来的美感,感受画家非凡的创造力。教材中还选择了一些不同内容的学生作业,有学生设计的服装、陶罐、面具等,在线条的运用上既有秩序又有变化,给师生以比较大的选择空间,同时,学生在作画过程中也可参考。
教学内容与目标:
(1)显性内容与目标:A初步感受不同线条带给人的美感。培养学生的造型能力。B能用不同线条组织一副画面,表现出一定的美感。通过对作品的观察、比较、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2)隐性内容与目标:A通过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B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初步感受、体验艺术作品中线的美感。(2)难点:如何运用不同线条表现美感。
[教学时间]1—2时
[教具准备]相关图片的、有各种线条的范图。
[教学过程]
第一时
(一)、情景导入:、出示画有各类线条的绘画作品给学生欣赏。
2、启发学生了解线条的作用,体会线条组合的美。
3、揭示题:会变的线条。
(二)、重点、难点的解决方法:、引导学生观察书中的景物照片,了解大自然中各种和绘画方法。
2、线条练习。
以小组为单位,尝试画几组不同排列形式的线条。
展示交流,教师指导评价。
3、以一些图形让学生选择其中—种并用线条加以装饰。
4、用投影讲解同一种图案添加不同线条产生的不同效果。、欣赏范例,了解用线条可以表现一幅完整的作品。
6、分组练习,用线表现一幅作品。
7、师生交流,明确用线排列方法。
8、学生明确方法、构图设计完成制作。
三、实践操作的要点指导:、观察书中图片时,要引导学生观察景物中线条的排列规律,从中体会密集线条排列的美感。
2、作线条的练习是为了开拓学生的思维空间,想象出各种不同的线条以及排列方法,为以后的作业作铺垫。
3、以小组形式讨论及绘画,能让学生集思广益,开拓思路。让学生先添加后创作,由易到难,解决了难点。
4、绘画过程中,要求学生必须用彩水笔直接作画,培养学生肯定用线的能力,同时要鼓励画出新颖独特的线条。
四、评价建议:、先小组评选,再集体交流
2、展示作品,学生互评。
第二时
—、情景导入:、欣赏图片,使学生初步了解线条的种类和作用。
2、揭示题:认识线条。
二、重点、难点的解决方法:
、回忆大自然中不同形式的线条。
2、线条练习。
在纸上用水彩笔画几组不同的线条。
展示并评析。
3、欣赏范例。
讨论范例中线条的排列方法。
教师小结归纳。
4、讨论图案中不同形式的线条的变化。、让学生选择一个图案添加花纹,也可自己创作添加。
三、实践操作的要点指导:、回忆大自然中的线条,引导学生开扩思路,启发他们了解并认识线条的美感。
2、线条练习目的是让学生想象出不同的线条以及排列方法,鼓励他们思维的独特性。
3、在欣赏书中范例时要引导学生认识用线条也能画出一幅美丽的图画,从而激发他们的创作兴趣。
4、老师出示图案让学生添加花纹,为了降低难度,认识和练习线条。
四、评价建议:
、集体评价。
2、分组评价再集体交流。
札记:
很多学生已经习惯用彩色块面来表现画面,这次只用线条来绘画,他们感到新奇。大自然中的线魅力十足,他们边欣赏便不由得发自内心地赞叹。这给了他们很好的创作灵感,作业效果很不错。
第二篇:二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第一单元 我们的玩具乐园.民间玩具世界
教学重点:
感受民间玩具造型、色彩特点与审美情趣。教学难点:
能用语言描述民间玩具的艺术特色。教学过程:
1、活动一:教师问:“你发现什么?它们叫什么?” 欣赏课本提供的玩具图例,找出它们的名字。
2、活动二:它们是用什么材料做的?
A、教师提供“泥、纸、竹、皮、面、木、布”等多种材料,让学生进行猜想与假设。
B、感受民间艺人心灵手巧及民间艺术特色。
3、活动三:它们“想说”些什么?
A、让学生讨论民间玩具的产地、寓意及有关的故事。
4、活动四:民间玩具美在哪里?为什么?
A、提供描述的感觉词语(如:材料美、装饰美、对称美、质朴、饱满、逼真),玩具中哪些地方使你产生这种感觉?
B、民间玩具造型、色彩特点与审美情趣。
5、活动五:学习民间艺人,可利用身边的废旧材料制作小玩具或描绘自己感兴趣的民间玩具。
6、布置作业。
A、尝试收集大家画的民间玩具。
B、布置师生共同收集民间小玩具集市。
教学后记:基本能从儿童的角度去欣赏书中的作品.2.玩具世界
第 一 课 时
教学重点:
能说出现代玩具的造型、色彩、花纹、材料、玩法等特点。教学难点:
比较民间与现代玩具的造型、色彩、花纹、材料、玩法等特点的异同。教学过程:
1、活动一:分享与表现。
把自己喜欢的玩具带回来与同学分享,并向大家说说自己为什么喜欢?如何玩? 同学们都毫无拘束的交流玩具玩,并且大胆的探讨玩具的特点。
2、活动二:发现与探秘。
我们来到什么地方?你发现了什么?它们叫什么?谁知道他们的故事?它们会动、会说、会唱的秘密在哪里? 通过讨论他们踊跃举手回答问题。
3、活动三:欣赏与描述。选一件自己喜欢的民间玩具,说说玩具给你什么感觉?什么地方使你这种感觉?
4、活动四:比较与探究。
A、选一件自己喜欢的民间玩具与一件现代玩具进行比较,找出异同点。B、探究现代玩具逗趣与科学益智结合的特点。C、探讨玩具功能与审美性的双重作用。
第 二 课 时
5、活动五:创作与评价。
A、用线条设计自己喜欢的、想象中的现代玩具; B、布置小玩具画展。
C、提出评价要点,引导评价。D、教师小结。教学后记:
能画出玩具的基本特征,构图饱满。
3.我的玩具伙伴
教学重点:多角度观察与表现玩具。
教学难点:运用绘画工具,多角度表现玩具。教学过程: 第 一 课 时
1、活动一:分享与观察。
说一说:我的玩具伙伴给我带来的快乐。
看一看:我的玩具是由什么形状组成的?同学的玩具又是什么形状组成的? 摸一摸:我(你、他)的玩具是什么质感?
想一想:看课本,思考小作者是如何表现玩具伙伴的? 2小组汇报。第 二 课 时
1、动二:欣赏与发现。看一看:大师想说些什么?作品给你什么感觉?哪些地方使你产生这种感受?大师然后表现物象的?在小朋友的画中,你发现了什么? 想一想:我哦准备向大师、小朋友学些什么?
2、活动三:创作与评价。
想一想:我准备用什么工具、材料表现我的伙伴?
画一画:玩具的正面、侧面、背面、、、、、、各有什么形状组成?用什么表现它的质感?
评一评:谁的玩具画得最可爱? 教学后记:
色彩鲜艳,想象力丰富但部分同学画面组织较差。
第二单元 动物的童话.巧救小昆虫
教学重点:发挥想像力,为结局描绘一个画面。教学难点:画出与连环画有关联的结局画面。教学过程: 第 一 课 时
1、阅读与思考。
教师问学生达尔文是一个怎样的孩子?你们从哪里知道?故事的主人公是谁?(请同学把自己找到的资料汇报给大家听)。师出示以下几个小问题:
猜一猜:达尔文说了一句什么话?昆虫会飞到哪里? 想一想:四幅画有什么特点?文字与描绘有什么关系?
2、观察与发现。
找一找:达尔文为什么成为著名的生物学家?他有什么成就与贡献? 看一看:课本中描绘了什么昆虫?它们各有什么形态、色彩特点? 想一想:达尔文如何救出小昆虫? 让同学们讨论编出故事,教师指导。第 二 课 时
3、联想与创造。
说一说:小女孩手上的昆虫是什么形状、颜色?
想一想:小开创到哪去了?(激发联想——有趣、有意思、有常见的联想)主体物与背景产生遮挡关系时先画什么,后画什么? 做一做:选择什么材料用具表现?
4、分享与评价。
提出评价目标:谁画的小昆虫最新奇?谁画的故事结局最精彩? 在小组说说,小昆虫的结局。选出最精彩故事结局在班上展示。教学后记: 作品里的昆虫造型丰富。
如果你需要教案或课件,请留言给我。尽可能满足你的需求。
6.可爱的玩具蛇
教材分析:
教材以“制作会跳舞的玩具蛇”导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心理,并通过欣赏“生肖蛇”邮票,让学生感受蛇“圆而细长,没有四肢”的形态特征,感受其色彩强烈对比、传统的花纹装饰的美感,感受其内涵。让学生感受以蛇形象设计的平面与立体造型,激发学习兴趣,突出本课“蛇的立体造型设计与装饰”的教学重点。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能运用造型元素和手工立体造型方法设计制作“玩具蛇”。
2、过程与方法:①在欣赏中感受作者创造美的情感;②在尝试材料妙用中,发展创新思维。
3、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美术与科技结合的简单道理;在分享中感受成功乐趣。
教学重点:
从平面到立体的设计、装饰过程。教学难点:
① 材料的选择与妙用; ②纸蛇会跳舞的科学原理。
兴趣点:会跳舞的玩具蛇,科学童话故事。观察点:用什么材料设计制作玩具蛇?
教具准备:各种材料制作的玩具蛇。相关工具材料。课件。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新课。
讲“糖葫芦”、“可爱的冰蛇”两个故事并欣赏画面。欣赏课件里的蛇,你认识哪几种蛇?
蛇有什么形态特征?(三角形的头,圆而细长的身体,尖尖的尾巴)
以平面与立体表现的玩具蛇和生肖蛇给你什么感觉(可爱、雅致、有趣、夸张、拟人)
想一想,蛇怎样变,形象才可爱?
二、设计玩具蛇。突破难点。
欣赏老师手中各种玩具蛇,猜一猜,它们是怎样做出来的?
找一找哪些材料像蛇,具有能弯曲、圆而细长的形态特征。哪些材料经过组合,能设计玩具?
试一试:参考教材的制作步骤。也来设计制作一条玩具蛇。想一想:如何装饰才可爱?
三、玩一玩,为什么蛇会跳舞?注意蛇身体的弯曲度与长还有风力短能影响蛇跳舞的快慢。
想一想:小博士的话,玩一玩,这些玩具为什么会动? 讲一讲,有什么样科学道理?
四、评一评:谁做的蛇最有个性,与众不同?
会跳舞,添上漂亮的花纹。造型、色彩花纹、材料的选择与众不同。
课后反思:学生对花纹的设计有自己的想法,较为理想,都对吹气蛇情有独钟。设计简单的蛇他们反而不感兴趣。但材料选择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在电风扇的风力下,蛇跳舞的环节处理的较好,极大的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第三单元 点线色,你我他.美丽的叶子
教材分析:
叶子是学生司空见惯的自然物象。本课以“形态色彩美的叶子”导入,旨在引导学生学会关注身边不起眼的事物,观察叶脉由粗到细、逐级分*、有组织的线,而体验自然界线性物象;通过对马蒂斯的作品的欣赏,让学生感受大师其对比的色彩,粗犷的线条,夸张变形的表现物象形态的艺术手法,激发学生大胆运用造型元素表现自己对叶子的感觉。并通过拓印、线描、色绘、剪贴等欣赏与练习,体验各种材料工具技法表现的艺术效果,目的是引导学生开拓材料工具视野,鼓励学生在尝试探究各种方法、技能的同时,体验叶子的形态美、纹理美和自然美。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能综合运用各种平面造型元素和技能表现叶子构成的画面;感受叶子网状纤维纹理的美感。
2、过程与方法:在比较中,体验叶子的形态美、纹理美;在尝试中,体验拓印、线描、色绘、剪贴的不同美感;在展示中,体验创造的乐趣。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体验尝试发现的乐趣;关注身边不起眼的自然物象。教学重点:
尝试与运用线描、色绘或拓印表现叶子形态美、纹理美。教学难点:
运用色彩对比和有趣的排列,表现叶子的构成。兴趣点:
比一比,认拾的叶子形状美、色彩美;观察叶子的网状纹理。观察点:
叶子的形状与纹理;体验拓印的尝试过程。教具准备:
师:课件;线描、色绘、拓印、剪贴叶子的范作若干;各式各样的树叶;相关用具。
生:收集各种树叶。剪刀、胶水、白纸。教学过程:
一、引趣设疑,导入新课。
出示马蒂斯的作品,取画中一物象让学生猜:这是什么?这幅画给你什么感觉?(从色彩、形状、夸张、变形等方面)你知道画家马蒂斯和他的故事吗?作品中哪些地方值得你学习?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马蒂斯,也来把我们对叶子的感觉表现出来。板书课题。美丽的叶子请学生仔细观察收集的叶子,讲一讲各种叶子的纹理有什么不同,让我们学学小昆虫,飞到树上看看这些叶子吧。欣赏课件。
二、比较发现,突破重难点。
1、看一看:提供范画,进行比较,引导学生自主在尝试中找出各种材料工具表现的技法,激发探究兴趣。如有不理解的地方教师可简要演示,如拓印方法。
2、比一比:学生拿出自己准备的落叶,小组进行对称式或均衡式的排列(感受形式美),看有多少种排列方法。
三、求异创新,创作作品。
你准备用哪种方法来表现叶子?提供作业要求内容:
1、基本要求:运用点、线、色表现一幅“叶子的画面。
2、较高要求:选择自己喜欢的材料表现一幅叶子的画面。
3、个性探究:尝试多种材料和技法,创造性地表现叶子的画面。
四、学生作业。
五、评价拓展,体验尝试发现的乐趣。评一评:谁画的叶子最美?,谁用了新的工具材料来表现美丽的叶子? 谁的纸屑、叶屑收到了垃圾袋里? 课后反思:
本节课准备较充分,学生学得兴味盎然,拓展延伸部分学生表现得非常好,有很多好的妙想妙思。
8.想象的鲜花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运用造型元素,描绘出线条流畅、平涂均匀的想象中的鲜花世界。
2、过程与方法:① 在欣赏中激发联想; ② 在比较中感受小画家的创造性想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鲜花的形态美、色彩美,激发学生对生活美的追求。在爱护花草树 的过程中提高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运用造型元素,大胆表现心中花的世界。教学难点:能从花的形态、色彩特征进行创造性想象。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猜一猜。
2、说一说:你认识哪些花?
3、出示课题:《
8、想象的鲜花》
二、欣赏与想象:
1、讲故事。
2、欣赏花的图片。(演示课件)
① 说一说:花的形态,色彩是怎样的?给你什么样的感觉? ② 引导学生展开联想。(编一个简短的花的小故事)
3、对比欣赏书本的想象绘画与制作图例,(形态、色彩、想象内容)讲解不 同的表现方法。
4、欣赏课件的想象绘画,引发想象。
三、造型与表现:
1、根据一幅你认为最美的花或花的特点、形态展开联想,画一幅想象中的鲜花世界。
2、学生绘画表现。(播放音乐和图片)
四、评一评:
1、你学会了什么?你最喜欢什么?
2、谁的想象力最丰富?谁画的花故事最精彩?
3、进行爱护花草树木,爱护大自然的教育。
9.给树爷爷画像 教材分析:
树木,是大自然赐予人类的礼物,本教材通过画“树”,不但让学生学会观察、记忆与创作,更重要的是从小懂得注意保护树木,保护好生态环境,是本课的设计意图。
运用粗细、疏密的线条表现大树的纹理,是本课重点。教学重点:
运用线条表现大树纹理。教学难点:
运用线性感受,进行大树纹理的表达及画面的构图美。兴趣点:
树爷爷的故事,想像中的树爷爷。观察点:
树的纹理产生的形式美感。教具准备:各种树的图片。教学过程:
一、知识迁移,导入新课。
1、说说自己的爷爷是什么样的,课题前面加个树字,树要有多大才会被称为爷爷?
了解一些树的自然知识。(树的年龄怎样算,树的寿命有多长)知识链接:
把一棵树的树干锯断,就能看到树干横断面上有一圈一圈的年轮。年轮一深一浅的两圈是树的“一岁”。这样两圈两圈的数,数完的数字就是树的年龄。寿命在百岁以上的树木有很多,杏树、柿树能活100岁,柳树、葡萄树能活 150岁,苹果树能活一两百岁,梨树能活300岁,松树能活1000岁,银杏树能活3000岁,巨杉树能活4000岁,猴面包树能活5000岁,最长寿的世界树爷爷大概要算北非加得群岛的一科龙血树,活了8000岁。
2、感受树苍老、古朴等形态特征。
提供老树、小树图片进行比较:树爷爷的纹理有哪些特征? ①
想像:树爷爷外皮像层层的鱼鳞、像长满瘤子的怪兽、像干裂的木地板、像爬行的小蛇。像老人的胡子、像老人突出的筋骨、像老人饱经风霜的
② 线的想象:找找树皮上的直线、弧线、波浪线、柔和的线、紧张的线、旋转的线、斜线、流畅的线、断断续续的线、网状的线。
二、课堂发展,画画树爷爷。
欣赏课本图片,你觉得哪幅画最能表现树爷爷的样子?
运用什么线表现“和蔼的树爷爷“凶恶的树爷爷”“滑稽的树爷爷”如何排列、组织线条,才能使画面产生“形式美”? 画一画:看谁的“树爷爷”画得最有趣?
三、展示交流,相互评价。
自评与他评同学们的课堂作业:树干有粗细、纹理有变化、画面较饱满。
课后反思:通过联想生活中的爷爷,找到了学生的兴趣点,但对于线条的认知,教师的引导还不够。以致学生的线条表现力不够强烈。.我家的菜篮子
教材分析:
通过绘画,引导学生学会关注生活美,是本课设计意图。教材以一幅色彩鲜艳、具有真实感的蔬菜照片导入本课,激发学生对“我家的菜篮子”的回忆,如蔬菜名字、营养、外形、色彩特点等,体会父母的关怀,生活的美好。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能运用线条或色彩表现“菜篮子”与“蔬菜”的形态、色彩特征。
2、过程与方法:①在欣赏中,体验大师对生活美的感受;②在摆设中,体验构图的美感;③在探索中,体验多种物体的前后遮挡画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会关注日常生活美,培养环保意识。教学重点:运用线条或色彩表现菜篮子的形态与色彩特征。教学难点:多种物象的前后遮挡关系。
兴趣点:畅谈我家菜篮子,蔬菜摆放构成的活动。
观察点:“菜篮子”的形状、色彩及前后遮挡的特征。教具准备:各种蔬菜模型、实物,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
一、谈话法,导入新课。
我家喜欢吃什么菜?(从蔬菜名称、形状、色彩、质感、营养几方面说说)欣赏课本范画,大师画了什么蔬菜?这些蔬菜有什么形态、色彩特征?
二、摆一摆:学习构图。突破难点。
出示准备的各种蔬菜的卡片,让学生在黑板上摆一摆,归纳总结: 如何摆放画面才好看?先摆大的主体物,再添小的搭配物。形状大小前后搭配,色彩搭配美不美?
三、把黑板上摆放的蔬菜画一画。怎么画才能表现前后遮挡?
先画前面的蔬菜,再画遮挡的蔬菜。
先画主体物(注意留出前面物体的位置),再搭配其他物体。
四、拓展延伸,学生创作。
加上篮子应怎样画?可以有几种画法? 教师演示讲解几种篮子的画法。
提请学生注意:菜装在篮子里怎样既可以看到菜又可以用到遮挡的画法。篮子外面可以画些菜以求画面饱满。
五、展示评价。
课后反思:本节课的难点没有解决好,但构图有进步。有的学生还是存在画的东西太小的问题。
11.节日的餐桌
教材分析:
中国饮食文化,以其“色、形、味、香”驰名中外。在节日里,家家户户围坐桌旁,品尝佳肴,感受节日的欢乐,是中国节日饮食文化的一大特色。教材以学生熟悉的生活为记忆创作的内容,引导学生感知中国饮食文化,体会生活美的情趣。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运用造型元素,绘画“形美、色美”的中国佳肴。
2、过程与方法:
①在收集资料中发现中国美食很讲究“形与色”; ②在记忆想像中体会生活的美好; ③在共同创作中感受合作的愉快。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会合作设计一桌美食佳肴;体会生活美。教学重点:节日美食的记忆想像创作。
教学难点:如何描绘记忆中的美食形与色的细部特征。兴趣点:记忆和欣赏中国地方特色的佳肴美食。观察点:节日餐桌上的美食与色彩。
教具准备:课件;准备一张节日与家人一起共餐的照片。教学过程:
一、回忆节日景象,导入新课。
过节了,给我们印象最深的是哪些活动?
想一想:节日餐桌上有什么美食?味道、形状和色彩怎么样? 小组互相欣赏大家从家里带来的照片,讲一讲节日秩事。
二、欣赏课件,了解中西美食。中西美食的比较。
找出中国美食“形与色”的特点及美食照片。
讨论中国各种节日美食特点:如中秋节,有月饼,表示团圆;春节有鱼表示年年有余等。
三、创设节日情境,设计中国美食。
中秋节来到了,我们每人设计一盘美食,然后以小组为单位,组合成一桌佳肴。提示:形美的设计:佳肴及容器。色美的表达。共享美食:
桌布的色彩怎样配菜才好看;
各小组怎样摆设自己的美食?将每盘菜剪下来,分组摆放,看是用对称式还是均衡式摆设。
各组互相参观“品尝”。体验愉快心情。
课后反思:学生的的造型能力,还是有所欠缺,故以临摹与想像相结合,才能有一些好的作品出现。总的来说,作业色彩方面进步很大,但创造性还有待发掘。
第四单元 我们的泥玩具
12.泥器皿
教材分析: 通过本课学习,让学生感知陶瓷是我国祖先的重大发明之一,它不但是生活用品,也是独具特色的艺术品。通过动手手尝试实践,掌握泥板成型法、盘泥条法和手涅法三种器皿成型法,进行构思与创作,发展形象思维和动手能力,是本课设计意图。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认识“陶器皿”的形态特征,并能运用“器皿成型”法进行“中空”的器皿构思、制作与装饰。
2、过程与方法:①在触摸中感受器皿的造型、质材特点;②在浓度中探索“器皿成型法”③在创作中感受具象与抽象的艺术表现手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①知道中国陶瓷是我国古代重大发明之一,并对中国陶瓷产生兴趣;②能发挥想像力进行创新表现。
教学重点:掌握“手捏法、盘泥条法、泥板成型法”三种“器皿成型”法。教学难点:
1、泥条盘高的技法;
2、创意构思与创作。
兴趣点:
1、锷鱼器皿;
2、鬼脸器皿;
3、小组合作创作一组器皿。
观察点:器皿的造型、色彩、花纹特征;
2、具象与抽象器皿不同的艺术风格。教具准备:各种器皿,橡皮泥器皿,橡皮泥,课件。教学过程:
一、欣赏器皿,导入新课。
看看生活中的器皿,归纳出器皿的含义:盛东西的日常用具。
想一想陶瓷是怎样形成的?课文中《橡皮泥餐具》中哪些是“器皿”?
比一比,古汉代陶艺与现代陶艺有什么异同与作用?(感知陶器皿生活用品和艺术品的特征,从造型、色彩、花纹特点等方面来说)
二、学习三种器皿成型法,突出重点。
看一看:书上介绍的三种器皿成型法(手捏法、盘泥条法、泥板成型法)能看懂吗?(欣赏课件演示步骤)说一说:我喜欢哪一种方法?我掌握了哪一种方法?这种方法适合制作什么泥器皿?
做一做:选择一种方法设计一个自己喜欢的器皿。
三、课堂延伸,突破难点。
看一看:现代陶艺与鳄鱼器皿、鬼脸器皿有什么异同?(相同:盛东西,不同:具象与抽象造型)想一想:如何把刚才制作的“器皿”进行添加,变成具象器皿?(动物、植物等)如何抒“器皿”进行“点、线、面”装饰,表现美的造型? 教师演示“镶色法”“与混色法”。
四、展示评价。
进行一个器皿展览,评出最有创意的作品,请说说你是运用什么器皿成型法和艺术手法表现器皿?美在哪里?
课后反思:本课是学生最喜欢上的课之一,重难点全部得到很好的解决。可惜没有把作品照相存档。
13、小泥人和泥面具
第一课时 小泥人 教学内容与目标: 1.显性内容与目标:
了解立体雕塑头型的基本常识——基本形与附属形。用瓶子和泥条组合成的头像为基本形,五官和头发为附属形。掌握搓泥条,用泥条缠绕瓶子,并采用捏、揉、粘、抹等技法进行像的造型创作。2.隐性内容与目标:感受美术创作的乐趣提高学生的观察力、想像力和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教学的重点与难点:学习立体雕塑的基本知识。作品新颖生动,富有美感。学习材料:本课教学所用材料,除胶泥、彩泥、纸黏土外,还可以用面粉加水粉颜料用水和起来使用。教学过程:
(1)布置学生感受搓泥条方法。
提问:①搓泥条有几种方法? ②说说搓泥条时双手是怎样配合的?(2)体验用泥条缠绕瓶子。
提问:怎样缠绕泥条才能又快又好?学生分组独立或二人合作缠绕瓶子,由两组学生代表总结成功的经验及解决问题的方法。
(3)五官、发型设计。①欣赏图片资料。②布置学生分组。讨论自己所见、所想的五官和发型。
(4)布置学生完成头像作品。教师巡视辅导。(5)展示作品,小结讲评。
第二课时 泥面具
一、教学目标:
1、掌握纸弹簧的基本折叠和制作方法,创作有趣的玩偶形象。
2、制作各种有趣玩具和玩法。
3、结合纸弹簧的形态特征,创作有趣的玩偶形象。
二、教学重难点:
1、用橡皮泥制造面具,创作有趣的玩偶形象。
2、制作各种有趣玩具和玩法。
三、教具准备:橡皮泥、面具
四、教学过程:
课题导入:出示几个“蹦蹦跳跳”的玩具实物,用故事表演的形式创设情境,引发学生的好奇心,由此导入新课。新课教学:
1、板书课题,说明教学目的要求。
2、探究质疑,把玩具分给学生。学生看看这些玩具是如何制作而成。
3、演示制作立体人物造型的基本方法和制作步骤。
4、尝试制作纸弹簧。
5、交流讨论,互相交流自己的看法。
6、综合制作,设计制作各种有趣的玩具和玩法
7、欣赏评价。
8、表演游戏。
三、布置作业:设计各种有趣玩具。
第五单元 变呀变,转呀转
14.无敌孙大圣
教材分析:
孙悟空是学生喜爱的神话人物,他那火眼金睛、及七十变的本领引发学生丰富的联想。教材以这一兴趣点,以“无敌孙大圣”为题,以人物形象创作和活动画页设计为学习内容,让学生在“剪裁”与绘画表现的过程中,培养设计意识,发展创新思维。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①感受孙大圣的艺术形象,并运用造型元素、基本形的组合方式表现孙大圣;②运用折、剪、粘贴、绘画手段,设计活动画页。
2、过程与方法:①在观察中学会“以形观物、以形表物”的方法;②在欣赏中,找出孙大圣的艺术形象特点;在作业的“变身形象”中找出孙大圣的特征,启发创作思维。③在合作创作中,探讨“活动画页”的整体设计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①喜欢孙大圣的形象;②能与同学一起设计“活动画页”。
教学重点:能在活动画页上表现孙大圣的形象。教学难点:
① 把想像中的人物通过绘画形式表达出来; ②剪、折设计与画页人物表现的统一。兴趣点:
① 活动画页;
② 孙大圣的变身形象的联想; ③孙大圣的故事。观察点:
①孙悟空的形象、色彩、服饰特点;
②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的经典故事与画面。教具准备:活动画册,图片。教学过程:
一、欣赏孙悟空道具、形象图片,导入新课。
1、出示“孙悟空”局部图片,猜一猜:他是谁?激发记忆联想。
说一说:①你怎么知道他是孙大圣?(抓住孙悟空的形态、色彩特征)②孙悟空的脸部有些什么形状、色彩、,作者如何表现他的“火眼”与“金睛”? 让学生学习以“基本形”组合物象的方法进行观察与表现。如用“葫芦形”表现孙悟空的面部,用红色的桃子形表现“火眼”,用渐变式的环形和黄、黑、白三色表现“金睛”,用红色的半圆形表现嘴巴------
2、欣赏课本图片,说一说孙悟空七十二变的故事;
二、课堂发展,激发联想。
1、孙悟空的基本特征是什么?孙悟空在今天会变成什么形象?在干什么?
2、如果画出来,抓住什么特征进行变化?变成什么形象才有趣?(形象变、动作变、服饰变)请几个小朋友表演一下孙悟空的各种动作。
3、那是什么?书上的小朋友在看什么?(活动画页)想一想:①头部、身体为什么分开?②一张对折纸可以画几个孙大圣?③几张对折纸如何粘贴在一起?翻一翻:有什么发现?(利用孙大圣头部与身体的多种搭配,使画页产生千变万化的形象。)
指导学生在设计制作中应注意的问题:
如何折、剪才能使画页分开头部与身躯两部分而又不断开;人物头部如何结合自然。
三、学生动手,设计画页。把想像中的孙大圣的变身形象画出来。
四、分组合作,把画页粘贴在一起,看哪个小组制作的活动画册最好看。
课后反思: 本节因孙悟空的形象对学生来说比较难,学生还是画出了基本特点,并作了各种变身,但剪的方面出现了断折情况,以后上此课时,应先画后折剪。
15.变形金刚
教材分析:
七巧板是中国著名的拼板玩具。本课以变形金刚为创作主题,以民间益智玩具七巧板的设计及模拟“变形金刚”进行拼摆的游戏活动,让学生体验七巧板的拼图艺术特征:夸张、概括、简洁、生动、趣味性强,从而激发学生对七巧板的喜爱之情。
教材以“变形金刚”导入,目的是创设“玩一玩”的情境,让学生在“玩”中注意观察:
1、变形金刚是由什么基本体组构而成?
2、变形后各部分位置产生什么变化?
3、变形金刚的形态、色彩、花纹各有什么特征?
教材还让学生知道
1、七巧板是由哪些几何形组合而成?
2、七巧板能拼出很多形状。
3、体验“七巧板”拼图的概括性、趣味性。
激发想像力,拼摆出变形金刚并进行装饰,是本课学习的重点;让学生临摹民间七巧板,体验民间七巧板的科学性与艺术形式,是本课难点。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临摹民间七巧板;用七巧板的基本形拼出“变形金刚”并进行装饰。
2、过程与方法:在“玩”中感受变形金刚“变形”的乐趣;在竞赛中,比一比谁摆的变形金刚最多、最有趣,感受七巧板的科学性、趣味性。
3、情感、态度、价值观:知道七巧板是我国民间益智玩具;我喜欢七巧板。
教学重点:制作民间玩具七巧板;运用七巧板拼出“变形金刚”并进行装饰。教学难点:运用几何形的组合方法 进行“组合物象”的想像与装饰。兴趣点:玩“变形金刚”;设计制作七巧板;七巧板拼摆游戏。
观察点:变形金刚的造型、色彩、变形的功能;七巧板的各种几何形组拼过程。教具准备:七巧板一幅;有关变形金刚的课件。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看一看:卡通片《变形金刚》。说一说:变形金刚有什么特征?
找一找:组成变形金刚的基本要素? 玩一玩:我的变形金刚可以变成什么形象?
二、课堂发展,体验七巧板的奇妙之处。
出示七巧板,说一说对七巧板了解多少?找一找:七巧板有什么奇妙之处?共有多少个三角形、方形、平行四边形?把五个三角形比较一下,看看有什么发现? 知识链接:
七巧板的发明大概起源于一千多年前我国宋朝。用七巧夺天工板可拼出许多图形,所以人们称它为“智慧板”。到了清朝,有位叫王其沅的人收集了许多七巧板拼成的图样,编了一本《七巧八分图》。后来七巧板传到欧美国家,使西方人对这备战来自中国的益智游戏充满兴趣。主要由七块几何形图板组成,包括大三角形两块、中三角形一块、小三角形两块、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各一块。合起来为一个正方形,或者合起成一个长宽比为二比一的长方形。
做一做:临摹书上“七巧板”,怎样画才能使各种形的边线吻合? 将正方形白纸板按书中的七巧夺天工板图样划线,注意每个几何形的线与线相交点都必须是那两条相交线的中点。画好后,剪彩开即可。白色的纸板可以按机器人的形态、花纹进行描绘或着色。
想一想:在临摹中发现了什么?各种形状有什么特点? 摆一摆;①把自己想像中的变形金刚摆出来进行装饰。
②把摆出来的图形进行联想,创作变形金刚的“变身形象”。画一画:把拼摆的变形金刚进行装饰、美化。
三、评价展示,课后延伸。
说一说:七巧板能摆出多少个“变形金刚”? 评一评:哪个变形金刚最美?为什么?
试一试:运用这些七巧板形状看看自己能拼出多少个有趣的图形? 找一找:有几种玩法?
课后反思:学生通过引导,变形金刚画得很有创意,但七巧板拼摆启发还不够,学生的想象力没有得到充分的拓展。
16.杂技小演员
教材分析:
“不倒翁”是孩子们熟悉的民间玩具。教材以滑稽可笑的“七品芝麻官”导致入,让学生在欣赏其简练的造型,又能旋转摇摆和按压不倒的动态时,了解一些简单的“底部重力作用”的科学知识。并运用这些知识,设计“不倒的杂技小演员”。运用纸材进行“画、剪、卷、粘贴”
等活动或选择各种材料设计一个“不倒的杂技小演员”立体造型是本课重点,而“妙用材料”是教学难点。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了解民间玩具“不倒翁”的科学性和趣味性;
②运用平面或立体材料,设计一个“扳不倒”的立体造型。
2、过程与方法:
①在“玩”中感受民间玩具“不倒翁”的科学性和趣味性; ②在欣赏中感受“不倒翁”民间玩具的装饰色彩、造型特点;
③在探究中,解决材料妙用和组构“扳不倒”杂质小演员的立体造型。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喜欢民间玩具“不倒翁”,感受其艺术与科学结合的奥妙。
教学重点:运用纸材设计制作“扳不倒”的杂技小演员立体造型。教学难点:材料妙用;设计制作美观有趣的“扳不倒”造型。兴趣点:玩“不倒翁”;想像杂技小演员有趣的动态。观察点:“不倒翁”的造型色彩、花纹。教具准备:不倒翁玩具,相关道具。教学过程:
一、欣赏玩具,导入新课。
二、出示“七品芝麻官”玩具,猜一猜:它是谁?
玩一玩:你发现了什么?(不倒翁的底部是圆的,较重,色彩鲜艳,形象滑稽、有趣------)想一想:小博士的话对不对? 试一试:出示道具,找一些能滚动的东西,放一些橡皮在瓶盖里边,再转动一下,看看有什么发现。
做一做:制作一个能滚动的立体造型并在上面设计一个动态美的杂技演员。(教师示范)
三、进入游戏,设计制作。
1、我们班要组建杂技团,每人制作一个小演员来参加表演,看谁能被选上,只要符合下列标准就可以:造型美、人物动态美、色彩美、扳不倒。
2、学生设计制作。
三、评价展示,表演。
玩一玩,评一评:看谁的杂技表演最有趣?
课后反思:通过本课,使我意识到,自主探索,反而让学生放开手脚,这节课老师没有作讲解,完全是学生观察,思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演员形象稍显粗糙。
17.有趣的数字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根据数字的特点进行想象变化与装饰。
2、过程与方法目标: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创造美的思维方式。
3、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导学生体会将想象转化为表现的乐趣。教学重点:
把握数字的特点与学会数字的装饰方法。教学难点:
如何引导学生根据数字的特点进行想象变化。教学程序:
1、导入
师生共同律动→课件同时展示跳动的人形数字→教师说:投影上与我们一 起律动的是谁?看大家能不能认出来?→组织学生认识数字→教师说数字经过美化之后就会变得很有趣,今天我们就一 起来学习《有趣的数字》。出示课题:有趣的数字
2、新课
(1)如何使数字变得丰富? 教师说:同学们可以写或画出多少种不同的数字?→组织学生尝试用不同的方法写数字(根据数字的特点进行不同方法的书写)。→教师简单小结:同学们写出了单线的、双线的等等,这么多的数字如何使他们变得美丽?(这一 环节的用意让学生进上步认识数字的特征并为想象变化埋下伏笔)(2)如何使数字变得有趣和美丽?
教师接着说:我们一 起来看看“2”有什么方法变得美丽。→用课件展示数字的各种装饰方法,与学生一
起分析:有用花纹装饰、用颜色装饰、改变形状装饰。教师将各种图片分别发到各小组,组织学生讨论。→请各小组派代表上讲台根据图片汇报讨论结果。(这一
环节的用意是要在教学中让学生学会主动学习,主动地发现问题与思考问题,让每一 个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
(3)教师演示使数字变得有趣和美丽的过程。
教师说:同学们归纳了很多方法,现在请同学们看看这些方法是如何做出来的。→教师演示花纹装饰的方法:剪纸、贴纸、画图案(点、线装饰或动物花纹迁移)等,→播放《数字谣》,师生共同尝试形状的变化方法:拟人法、联想法,比如教师举例联想法用“0“来问学生”0像什么?“,教师简单画出学生举例的物体,增加学生对变形的认识。
3、作业
(1)同学们想怎样把数字变得更有趣和美丽?
教师说:刚才老师展示了数字变得有趣和美丽的过程,同学们一 起想想:生活中有什么物体像“1”、生活中有什么物体像“2”„„等。
将小组分成花纹装饰组、颜色装饰组和形状变化组,让学生自主选择制作方法并自由组合成制作小组,要求学生讨论交流自己的想法并运用桌上的工具材料表现“有趣的数字”,组织学生比一 比哪组做的变化多或制作方法多。
(2)学生想象、表现,教师辅导学生完成作业。
4、评价
(1)小组代表发言
小组代表说自己小组做了什么或说用了多少种方法、有多少种变化。(2)教师点评小结
教师根据学生的作业及评述表达自己的看法。5.课堂引申
教师说:我们刚刚学习了数字的变形,其实生活中还有其他许许多多的变化,例如英文字母的变形和文字的变形,只要你们认真地观察,就能发现它们的有趣之处!
6.评价表的填写
我学会了......,我的作业......,我想对老师说......。
7、教学后记
本课时旨在开发学生的想象思维,让学生在原有数字的基础上进行变形,创造再创造,利用多种方法构建他们心目中的数字王国,课程中,有些学生的思维较局限,表现的内容单一,以后还需多一 些类似的练习!
18.漂 亮 的 钟
学习领域:设计??应用 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了解时钟的基本结构;
②运用造型元素进行时钟的具体或抽象造型设计与装饰; 2.过程与方法:
①在比较中找出时钟的基本结构;
②在想像中,抓住基本结构进行创新设计; ③在评价中感受美的设计与美化生活的关系。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热爱生活、美化生活的人文情感。教学要点:
1.重点:能抓住时钟的基本结构进行想像与设计制作 2.难点:时钟造型与应用统一的设计构思方法。作业要求:1.基本要求:能画出一个小闹钟。2.较高要求:能设计一个造型美观的小闹钟。
3.个性探究:能妙用各种材料设计制作一个造型美、色彩美、装饰美的小闹钟。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课前准备 教具准备:
各种造型的小闹钟、色彩、卡、颜料、范作及课件。学生准备:
小闹钟、卡纸、剪刀、胶水等。培养学生关注生活的美。课堂导入
1、模拟钟表店的情景,播放各种“报时器”、时钟行走的“滴答声”。你们听这是什么声音?播放各种精美的时钟图片。提问:钟有什么用处?
2、说说你见过的最漂亮的钟。小闹钟是我们学习的小伙伴。又是生活用品和艺术品。现在我们就来学习设计一个“漂亮的钟”。听一听、猜一猜感受报时器的声音。说一说自己见过的最漂亮的钟。赏一赏钟表店里各种漂亮的钟。
1、激发学生回忆钟的形象,拓展审美视野,明确钟的作用以学习及本课的任务。
2、培养珍惜美好时光,好好学习的情感。课堂的发展
1、找出时钟的基本结构。
①分析钟有抽象形和具象形两种不同的造型。分析动物造型的钟。②找一找钟有哪几部分组成?
2、时钟设计接力赛。提出“四美”评价标准:造型美、装饰美、色彩美、实用美。
3、评一评:
①钟座的具象形和抽象设计。②钟面的“形状”设计。
③时针、分针、秒针的变化设计。④时分、刻度记号的创意变化。
4、设计与创作:
①讨论研究:怎样设计与创作? ②动手设计制作与装饰。
布置学生进行闹钟设计比赛,讲明注意事项,看谁是最动脑筋的“小设计师”。轻声播放音乐。
1、观察各种闹钟的造型,了解钟是由钟面、时针、分针、秒针、刻度记号、底座组成。学习怎样抓住动物特征进行外形设计。
2、比一比:
每人画两分钟,看哪一组的时钟设计能达到“四美”。
3、师生共同评议:在教师的引导下,更深层次地明白设计的方法。
4、小组讨论:
①钟的外形与应用关系?
②选择什么材料?在紧张又活跃的气氛中设计一个造型美观的小闹钟。
1、在欣赏和探究中认识钟的造型结构。
2、动物造型的钟启发想像设计,培养创造思维和设计意识。
3、通过竞赛的形式以及师生共同交流,更能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提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组织设计、评比活动,更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有助于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反思评价
1、组织学生把作品摆设在“时钟商场”里。模拟商场“购钟”活动
2、依据“四美”的评价标准进行选购。
1、介绍自己作品的设计意图。
2、同学之间互相欣赏选购评价。师生共同评价,促进交流和互动。课后延伸
把你的设计告诉你的爸爸妈妈,并与爸爸妈妈一起修改作品。加强学生与父母亲间的沟通。
19.多彩的小风车
1、重点:
彩色风车的制作方法。
2、难点:
设计制作对称、能转动的多彩有风车。
3、兴趣点:(1)玩风车(2)制作风车(3)比赛游戏
4、观察点:
风车的实用美、装饰美的特点
5、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风车“实用与美结合”的设计意图。
(2)掌握对称的设计方法和剪折叠的立体造型方法。过程与方法:
(1)在欣赏中知道风车的实用性和艺术性。(2)在比较中找出风车的基本结构。
(3)在实践中掌握“对称”的设计方法和中心轴的安装方法。(4)在玩中探究风车转动的原理。情感、态度、价值观:(1)喜爱小风车。
(2)培养科学探究的精神。作业要求
1、基本要求:设计制作一只多彩风车
2、较高要求:设计一只对称的色彩美的风车。
3、个性探究:设计制作一只对称、能转动的多彩风车。教学设计 课题
多彩的小风车 课型 新授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说一说:
1、见过风车?你觉得风车漂亮吗?
2、你见过的风车用什么材料做的? 想一想:风车有什么用?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风车的图片欣赏。
2、风车实物展示。
3、请同学出来玩风车。
三、风车的创作方法
1、观察风车,理解风车的结构及转动原理。
2、制作方法:(边讲述边操作演示)
折-----做记号----加图案------剪-----叠-----穿孔-----完成
3、注意事项:
A、要安全使用工具
B、手工要精细,不能马虎。
C、添加图案时,注意色彩的搭配。
4、作业要求:
完成一个四叶美术风车,有兴趣的同学,课后再完成其它造型的风车。
四、学生作业,教师巡视指导。
五、玩风车、评风车、赏风车。课后反思 活动效果: 作业评析: 改进措施:
20.船儿漂漂
教材分析:
船是海上重要的交通工具。本课教材以“折纸船”和运用多种材料制作小船为学习内容,旨在让学生感受知一张平面纸材通过折叠可以改变外形,塑造出各种各样立体、对称的小船;一个废弃塑料瓶,通过妙用,也能让船“浮”起来,从而体验造船的乐趣,了解一些科学的常识。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①掌握纸材折叠小船的方法;②利用废旧物品设计能”浮“的小船;③运用”对称“手法设计。
2、过程与方法:①在比较中体验科技的进步;②在比较中感知美与实用结合的设计;③在”玩"中学习科学小常识;④在试一试中,发展形象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①我喜欢折纸船;②感受废弃物妙用的乐趣。教学重点:折小船的方法、步骤;利用废弃物设计制作小船。教学难点:折的创意变化;巧用废弃物制作小船。
兴趣点:看图折纸船;变一变游戏;科学小实验;制作能“浮”的小船;制作能“前进”的小船。
观察点:船的对称美、节奏美;船的整体美、装饰美。教具准备:船的模型;各种制作材料。教学过程:
一、欣赏导入新课。
欣赏各种船的模型,比一比:木船、帆船、客船的基本结构。(船体、船舱)想想:船为什么会浮起来?做一做:浮力实验。说一说我的发现: ① 浮力。船体的形状和船舱的空间大小与浮力的作用。②实用性。观光船与客运船的结构不同。③艺术性。А观光船以致力感、美观的外形吸引旅客。Б客船关注客舱美的造型、合适。
二、折纸船活动,初步体验船的结构。
引导学生折一只不怕水、能前进的小纸船。
三、设计一只美观、有创意的小纸船。
变一变:①尝试把步骤图书馆中的双体船变成其它船;尝试把步骤图示中的小艇变成有篷船等。②用方形纸可以折出怎能样的船?如帆船等。③添加什么变成客船、帆船、观光船、渔船、渡轮等?
做一做:运用对称、均衡等美感形式,设计和装饰小船。
四、展示游戏,体验快乐。
玩一玩:哪一组的船跑得好、开得稳?
比一比:哪一组的船造型美、色彩美、装饰美?
第三篇:二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2017—2018学 二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计划
一、学情分析:
本学期我担任二年级美术教师,该班学生经过一年多的训练,已掌握了一些简单的基本绘画知识和技能,但在绘画,动手过程中还缺乏大胆想象创造,这些方面有待提高,学生构图布局还不够完整。
二、教学目的任务
1、通过有趣的美术表现和欣赏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运用多种材料和工具,进行绘画和简单工具制作。
3、培养学生空间知觉,形象记忆,创造等能力。
三、教材重点难点
1、灵活运用工具材料,进行绘画和工艺制作。
2、发展学生空间知觉,形象记忆,创造能力。
四、个人教研专题
小组合作学习中学习学习习惯意识的培养
五、教学措施:
课堂上努力给学生创设一个宽松开阔的空间,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倡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究,保护和发展学生的个性。课堂教学中注意挖掘学生的闪光点,尊重学生的自尊心,让学生在教师的关爱中学习,在玩中学,促进学生的个性形成和全面发展。
(一)、教师方面:
做学生发展的组织者、促进者,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放手让学生去实践、去思考、去探索、去讨论、去创作,鼓励学生通过自己的想象展示作品。
(1)、做好课前准备,精心制作教具。
(2)、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学生更多的创造空间,鼓励学生的探索精神与大胆创造,在情感体验中提高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学生绘画兴趣。
(3)、在教学环节和活动方式布局上,注意开放性和立体性,真正做到以人为本。
(4)、灵活改进示范过程的传授方式,活跃课堂气氛。
(5)、教学内容的选择要少而精,并注意学科之间的联系。
(6)、拓展教学思路,因材施教,因地制宜,以求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二)、学生方面:
充分利用身边的各种材料及所学知识,动脑筋制做作品,学会合作,并妥善保存自己的设计作品。
1、难忘的童话故事形象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了解童话故事中多个形象的特征、创作形式和方法,能用适合自己的表述方法表达自己的感受。
2、在欣赏评价的基础上学会发散思维,尝试塑造出自己喜爱的形象。3、从积极的情感体验出发,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和审美意识。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感受美,分析、评价美的素质,充分调动学生的创作积极性。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将自己的想法大胆塑造出来。教学准备:
猫头鹰图片、纸、铅笔、彩色颜料。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在《难忘的童话故事形象》这一课当中,我们认识了钓鱼的小猫、聪明善良的九色鹿、捞月亮的猴子、找妈妈的小蝌蚪这些形象,它们是多么的生动有趣,令人难忘啊!今天我要给大家带来一位森林小卫士,让我们来猜猜它是谁。全班念儿歌:圆圆月亮挂天边,勇敢卫士睁大眼。警惕四周捉田鼠,保卫森林立大功。
二、回忆脑中固有形象,唤起记忆。
你们见过猫头鹰吗?在动物园里,在电视上,在书中。谁来说说猫头鹰什么样子?出示猫头鹰图片。告知猫头鹰是一种鸟,白天睡觉,晚上出来觅食,常常站在树枝上睁着圆圆的眼睛,警惕森林中的田鼠的动静。
三、引导启发想象力,探究方法。
今天,我们就根据你见过的猫头鹰的形象,创作一幅猫头鹰的形象。指导绘画步骤。
1、观察猫头鹰的身体大概是一个什么形状,把复杂的形象看成简单的图形。2、要依照头、翅膀、腹、足、尾巴、背景的顺序来绘画,抓住特征,眼睛很大。3、可以想像猫头鹰正在干什么,正在巡视森林或已经抓住了田鼠,还可以把猫头鹰当成人来画,给它穿上衣服,戴上帽子等,展开你们的想像吧。
4、涂色顺序和绘画顺序一样,应从上到下,背景要涂满,可以安排星星,月亮。要安排好颜色,为了突出主体,可用红黄等色涂猫头鹰,用蓝紫等色上背景。
四、学生创作,教师巡视、指导。
五、展示交流,评议欣赏。
展示多幅学生作品,说一说构图、上色、画的意趣。表扬构图好,上色好、有创意的作品,鼓励有想法,爱动脑筋的学生,并启发其它学生。(只要能画出猫头鹰的特征,就予以肯定,有创意的加以表扬。)
六、小结:今天我们又为童话王国添了一位新成员,同学们画的猫头鹰个个精神饱满,肯定都是捉田鼠的高手。希望你们创作更多美好的童话形象,说不定哪天你就会成为中国的动画大师。为世界各国的小朋友创造新的美妙的动画。
2、印印玩玩 教学目标:
一、让学生寻找、发现生活中各种具有特殊纹理和形状的实物,他哦哦你给过压印和拓印的方法,创造出丰富多彩的视觉形象。
二、对印出的图形进行添画,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求新求异的思维能力。
三、丰富学生视觉、触觉经验,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教学重点:学会拓印和压印两种方法
教学难点:展开想象,对印出的图形进行再创造 教学准备:水粉、油画棒、印泥、水彩笔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一、欣赏探究
展示几幅不同肌理效果的画面,让学生想一想这像什么,猜一猜是 怎样做出来的。
二、体验发现
1.素材:从自然和生活中寻找,如树叶、藕片、玉米、瓦楞纸、轮胎面等;也可以自己制作,如揉皱了的报纸、各种造型的拼贴画等。
2.绘画工具:了解各种绘画工具的性质和使用技巧进行简单的介绍,如水粉颜料、铅笔、油画棒、印泥等。
3.印制方式:对于同一物体,可采用不同的印制方式来表现,还可以进行重复拓印、重叠拓印。
三、创造表现
1.印玩方法主要有两种:拓印和压印。
2.根据想象重新组合,对印出的图形进行再创作,如裁剪、拼贴和添画,达到更丰富的效果。3.学生自由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四、评价交流
1.学生展示作品,大家参与评论。
2.对于偶然出现的怪异、残缺效果,可以因势利导,引发联想,用剪拼、添画、夸张变形等方法进行补充和变化,创造出新颖的造型.教学反思:
美术与生活密不可分,本课通过印印玩玩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寻找美的纹理。发现美的形状,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联想,添画,进而创造出新的美术形象。印印玩玩是学生喜爱的一种游戏方式,学习难度低,方法简单,在绘印出的图形进行添画的过程中,完全凭借学生的想象来创造,随意强,适合本年龄阶段的学生学习。不仅能轻松地达到较好的效果,也有利于提高学习美术的兴趣,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能力。通过这一课的学习。学生不仅可以接触到自然中各种肌理美,感受到生活的美好,还体验到“印”与“画”两种不同的美术创作手法,了解到它带来的不同效果。
3、水中倒影 教学目标
一、通过学习挤色对印作画,使学生了解对印画画画法及特点。
二、了解水粉颜料的特性,掌握简单的水粉画技法。
三、学习欣赏美术作品以及生活中的对称美。教学重点:掌握用水粉颜料进行对折拓印的步骤方法 教学难点:对折拓印技法掌握和运用 教学准备:范例、课件、图片、水粉、硬卡纸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给学生看一些有关水中倒影的图片,抓住学生的兴趣。
二、讨论
1.“刚刚我们看的是些什么照片?”再欣赏图片,“里面有些什么景物?”学生发言,教师总结,激发学生积极性。
2.给学生看动画片断《猴子捞月》,“猴子正在干什么?干吗要捞月亮?猴子捞的是什么月亮?”学生回答,引发出水中倒影的现象。
3.“同学们知道的还真不少,那么今天我们也来学习制作美丽的图画。师板书课题。
三、探究
出示其他班学生画的作品给其欣赏,想一想他们是怎么做出来的?以小组为单位欣赏,讨论这幅画是怎么画出来的。认为是分几步把它表现出来的?学生发言,老师总结作画步骤: 1.把纸对折并挤颜色
2.在纸的上半部分画好所需物体
3.对印
4.打开,在下部分画好水纹,整理。
四、讲解注意事项
注重讲解颜色的运用,强调小加水,颜色的干湿处理直接影响到画面的好坏;对印时不能随便移动纸的位置,先印大面积的色块,再印细小的地方。
五、布置作业
同学们也来试一试用对折拓印的方法做一幅水中倒影的个性化设计装饰画。教师巡视辅导。
六、学生作品展示,学生自评、互评、教师点评。
七、课下延伸
除了水中的倒影,我们还可以对印出什么其他美丽的图画? 教学反思:
4、吹吹画画
教学目标:
一、让学生认识绘画手段以及工具材料的多样性,充分体验美术学习的乐趣。
二、培养学生的图形联想能力,能够在抽象的图形上进行创意添画。教学重难点:启发学生发挥想象,给吹出的图形添画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准备:吸管 水粉 范例 教学过程:
一、激情引入
1.师:同学们,高老师给大家看几张画,在看的时候同个性化设计学们要注意,这几幅画是怎么画的?(出示范例)2.学生欣赏、观察。
3.把得出的结果发表,师小结学生的结果。4.出示课题:吹吹画画
二、探究主题
1.教师示范几种不同的方法吹出画(吸管、嘴、纸卷等)2.学生模仿吹一吹,看谁吹的好 3.学生交流吹画体会
4.根据发言出示:口型,方向
5.分组研究感兴趣的技巧。6.学生交流结果。
7.师小结:我们选择了合适的材料,掌握了一定的技巧,但要让画面更生动,更丰富,还需要什么呢?(颜色)
三、布置作业
学生挑选自己喜欢的颜色,用刚才学过的技巧,展开想象,创作一幅吹画作品。师巡回指导
四、小结
1.学生进一步加工,完成作品后,取一个好听的名字,贴到“创意作品”栏中展示。2.学生交流,观赏自己和他人的作品,选出自己最喜欢的作品。3.师总结本课
5、有趣的手指画 教学目的:
1、了解手指按印方法并用指印作画,能够对画面上做出适当联想和添画。
2、通过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体验创作的快乐,成功的喜悦。教学重点:
掌握用指尖和指面压印手指画的方法,体验用手指纹理的按印、联想和添画的过程。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根据已有的指印画进行联想添画,创造出一个完整的形象。教具学具:印泥、水彩颜色、水彩笔、纸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教师用双手做出几中动物的形象,让学生猜猜看是什么?通过这个小游戏,师生互动,导入今天的新课——有趣的手指画。
二、猜一猜
1、出示一些手指画,让学生看一看、猜一猜,这是用什么画出来的。
2、“手指真能画画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了解生活中的各种事物都能用我们能干的手指头画出来,让学生能够认识到自己的小小手指也这么神奇。
三、看一看、想一想
1、摊开手指看一看,一起来发现手指的表面皮肤有什么纹理?
2、你今天想用你的手指印些什么呢?
四、教师示范
印好后,手指和手形的不同变化产生了不同的形状,看一看,想一想,它像什么?
五、大胆联想 添画
表现借助画笔添加点睛之笔,是形象活起来。
六、动一动
学生开始动手实践,教师随堂辅导。
七、展示评价
1、把学生作品张贴黑板,请同学来说说你最喜欢哪一幅?为什么呢?
2、鼓励学生的创新的思维,肯定新颖、独创性的作品。
6、染纸多奇妙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浸染与点染的变化与韵味。
2、了解折纸浸染与点染的制作方法和步骤。
3、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感受美、实现美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 学习折纸和染制的方法。
三、教学难点:
1、折纸的规范,浸染的角度、面积和时间的把握。
2、色彩的多色搭配染制与空白处理。
四、教学准备:
1、教师用具:电教媒体,多媒体课件,染纸范作数件,折法范作数件,彩色墨水,毛笔,剪刀,调色盘,生宣纸(即示范用纸)若干张,图片,水。
2、学生用具:彩色墨水,毛笔,剪刀,调色盘,生宣纸,水。
3、座位布置:6人为一小组。(为竞赛作准备)
五、教学方法:启发谈话法,发现探究法,引导观察法,演示过程法。
六、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稳定学生的情绪,组织好课堂纪律,检查学具。
(二)、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师:今天,老师要告诉小朋友们一个好消息,有一家美化生活设计公司,听说我们红谷滩新区实验小学二(5)班的学生聪明活泼,画画特棒。他们正好要开发新产品,想请小朋友们帮忙搞设计,你们说有没有信心啊? 生:有!
师:等会儿,我们在班里进行评选,挑出最佳的设计送往公司,你们说好吗? 生:好!
师:那大家很想知道,他们要求我们设计些什么呢?别急,我们先来看一些图片。(出示范图)你们瞧,这是什么画呢? 生:哇!很漂亮。…… 师:老师告诉你们吧!这是一些很美丽的染纸作品。想一想,这些图片能够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哪些方面呢?(如:窗花,桌布等等。)来装扮美化我们的生活。因此,这家美化设计公司,就是想开发设计美化日常生活的物品。但,这些图片是怎样制作的呢?它带给我们神奇美丽的世界,那究竟奇妙之处在哪呢?想不想和老师一起去研究呢? 生:想!
师:那好!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感受它的奇妙之处。(板书课题:染纸多奇妙)
(三)、讲授新课。
1、引导学生欣赏感知,并进行作品讲解。(出示课件并配乐)
这里共有5幅作品。第一幅染纸作品,色彩鲜艳耀眼,运用红、黄、绿颜色进行搭配设计造型的,仿佛像一朵向日葵;第二幅染纸作品,是用单一的蓝颜色进行设计的,给人一种很清新的感觉,形状仿佛像一把小雨伞;第三幅染纸作品,颜色也很鲜艳,造型独特美丽,仿佛像一块方巾;第四幅染纸作品,它运用了红、黄、蓝三原色进行造型,像一块有特色的桌布;第五幅染纸作品,造型奇特无比,就像是放射出的光芒一样,很有层次感。2、引导学生观看范作,并说出对染纸的看法。
师:今天,老师也带来了自己亲手制作的染纸作品,想看看吗?(出示染纸范作)生:想。
师:欣赏了这么多的染纸作品,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生:这些染纸作品实在是太漂亮了!
师:如此精美的染纸作品,其实制作起来方便快捷,而且操作过程简单。3、一朵花的折叠步骤。(出示课件)(师生共同操作)(1)将方形的生宣纸对折,再对折;
(2)将再对折好的生宣纸进行第三次对折,使它出现多余的部分;
(3)在第三次对折好的生宣纸上方画一条弧线,然后将其剩余的部分剪去,再展开。即完成。
(板书:一朵花的折叠步骤:折、剪、展)
4、学习染纸方法:(出示课件)(板书:染法)
(1)浸染法。
老师把折好的生宣纸浸在不同的颜色墨水中,给纸染上颜色,我们就把它叫做浸染法。(师生共同操作)(板书:浸染法)(2)点染法。
为了让染纸色彩更丰富、更斑斓、我们可以请个小帮手来帮忙,也就是说毛笔沾上色彩,在折好的纸上点,我们把它叫做点染法。(师生共同操作)(板书:点染法)
(3)学生动手尝试体验。(出示课件:你知道吗?)各小组进行比赛,并让各小组报告自己的发现,看看哪一小组发现的最多,并给予奖励;鼓励学生想办法动脑筋,变换更多的折剪法。同小组成员可以进行交流、讨论,然后再发言。
(有些同学成功,也有些同学失败。)
学生总结失败的原因:
一、纸太厚;
二、水太少;
三、笔的力度;
四、速度的快慢等等。5、学习制作染窗花的方法。(老师演示过程)
先将纸折成一朵花的主单元形,再剪窗花形,后进行染色,再展开。注意染的时候要空白,主面积大,次面积小。
(板书:制作染纸作品的过程:折、剪、染、点、展开。)
(四)学生自主表现,老师巡回辅导。(出示课件并配乐)
各小组精心设计比赛的染纸作品,鼓励学生大胆用色,做出有创新风格的作品。
(五)品评欣赏。
先请各小组的优秀作品的学生简单说说自己的设计方式,引导学生根据画面进行解说,然后学生之间互评,最后老师点评。(板书:附——学生作品展)
(六)课后拓展。(出示课件并配乐)
可以用这种方法制作生活中其它物品。如:衣服,围领、手套等等。
(七)小结。
今天,我们带着愉快的心情,探索了染纸的奇妙之处,学习并掌握了染纸的方法与技巧。即:用普通的材料凭借我们的 想象和灵巧的手加以刻画的。完成了美化生活设计公司交给我们的任务。
大家表现都很棒,开动脑筋,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设计出一张又一张的染纸作品设计稿,等会儿下课后,老师会把你们的作品寄给美化生活设计公司,相信他们一定对你们的感到惊喜的。
美就在我们的手中,我相信,你们一定能染出更多更美的作品,让我们用双手来美化生活,打扮世界吧!
7、小扎染 教学重点: 能灵活的掌握并运用“扎”和“染”的关系来制作出美丽的扎染饰品。教学难点:
在实践中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实践操作中感受扎染的奇妙效果,了解扎染制作的方法和步骤。
2、培养学生对中国民间艺术的喜爱。教学准备:
课件、白布、颜料、绳、水粉笔、范作衣服等。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1、教师提问导入:小朋友们看看老师手里拿的这件衣服好看吗?哪里好看?颜色和花纹可是老师自已设计并制作的,棒不棒?想不想知道老师是用什么方法制作的?
其实老师就是运用了咱们民间的一种印花技艺叫“扎染”。今天这节课就和老师一起来学习怎样制作“小扎染”。
2、揭示课题:民间印花技艺——“小扎染”。并领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两遍。
二、欣赏感受、拓展思维
教师:小朋友们我们生活的多姿多彩也离不开扎染的装扮和点缀,下面就和老师一起来看看老师在咱们生活中哪些地方找到了用扎染装饰的饰品吧!
1、课件展示:有老师自制的扎染小方布,有用扎染制作成各种装饰品如:衣服、围巾、桌布、烛台等学生集中欣赏。并提问老师自制的扎染小方布跟老师衣服上的颜色和花纹有什么相似的地方吗?
2、老师提问:小朋友们欣赏完了这么多扎染小饰品是不是感觉咱们的民间艺术是那样的伟大和奇妙。
3、老师提问:想不想知道这么多美丽奇妙的花纹是怎样形成的?先别急跟老师一起学一下扎染的小儿歌,聪明的小朋友就会知道美丽的 图案到底是怎样形成的了!
三、儿歌欣赏:
老师领导学生学习儿歌并有感情的朗读两遍。
四、探究新知:
儿歌里说“不用涂不用画、奇妙的花纹出来了”到底奇纱的花纹怎样形成的呢?咱们小组自已观察!
提问:
1、扎布的绳是活结还是死结,绳容不容易打开?
2、绳扎得紧不紧?
3、折开后你还发现了什么奇特的地方没有?
观察完后老师再引导学生回答,如:花纹是怎样形成的?颜色是怎样染的?是先扎布还是先染颜色?先扎布有什么作用?被绳扎到的地方有没有被染上颜色?等等
五、探究创作:
经过了咱们自已的观察,现在老师就想请你们自已观察的步骤和方法来试着做一次小扎染!看看能不能也做出美丽的图案出来!
做完后,抽小朋友自已说说小扎染的制作方法和步骤,同时引导小朋友发现作品中不足的地方,并怎样解决。
六、教师演示:
看见你们做了这么多的扎染小样品,老师也忍不住想来做一做,小朋友们注意看看老师的方法和步骤。
演示完后,激励学生还想不想再做一次? 七:拓展延伸:
如果老师再给你们一次制作的机会,你会有什么奇特的想法没有?如:在折布上、染颜色上!有没有更加奇特的想法!
抽一到两位学生展示自已的奇特想法!
八、作 业:
1、小朋友们开动自已的聪明的小脑袋,创造出更多奇特的花纹出来!
2、老师巡视,及时解决学生所遇到的问题。九:作业展评:
1、展示:将学生的作业集中展示在台上挂好!
2、评价:你最喜欢哪一幅作品,并说出为什么喜欢它!
3、如果这幅作品送给你,你会怎么利用它? 十:总 结:
扎染也算是我们民族的一颗璀璨之星,为了使它更加发扬光大,咱们长大以后一定要努力创新并合理运用,让扎染艺术把我们的世界染得更加多姿多彩。
8、有趣的纸浆画 教学目标:
一、学习制作纸浆的步骤,激发学生对纸浆画的兴趣。
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发展想象力和创造能力。
三、体验活动的乐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教学重难点:
能够用纸浆进行造型表现 教学准备:
水桶、水、颜料、白乳胶、卫生纸、镊子、硬板纸等。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今天老师又要和小朋友一起来学习画画了,你们以前画画都用过哪些材料啊?”
二、展开:
1.教师请学生欣赏若干作品,发掘和以前的画用的材料有那些不一样,同时看看画面和色彩处理。
2.教师提问:我们没有彩色纸浆怎么办呢? 3.学生自由讨论,教师给予提示。4.师幼一起制作纸浆,注意桌面清洁。
5.提问:你发现水发生了什么变化?为什么会发生变化的? 6.学生进行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要求:(1)先在纸上画自己喜欢的东西或者发生的事,主体画大点,轮廓分明。(2)注意色彩的搭配,冷暖色和明个性化设计暗色的处理。(3)用镊子夹的纸浆不要过多,粘时不要过厚。(4)纸浆要覆盖整个画面。
三、结束:
学生把自己的作品展示在活动区域中,感受成功的喜悦,互相给予评价。
9.生日快乐
教学目的:让学生体验”过生日”时的快乐与美术活动的乐趣.学会用绘画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情感与思想.营造愉悦的教学气氛,表现生日开心的场面
情感与态度:从自己的生日感念父母的养育之情从同学的生日体会集体友谊之情在生日聚会中,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
一、组织教学
1、师生问好
2、检查学生是否带齐工具
二、激趣导入
1、谈话导入
上课之前,老师有几个问题要考考我们班的小朋友 有谁知道 一月一日是什么节日? 五月一日?六月一日?十月一日?
2、生自由回答
师:小朋友们都很真棒
十月一日国庆节也是祖国妈妈的生日 那么你们的生日是几月几号呢?
3、生自由回答
师:过生日时,你们收到了哪些生日礼物?有哪些生日愿望? 生:自由回答
三、新授
1、揭示课题(9、生日快乐)
2、师:胡老师有个提议
今天我们二《7》班所有的好朋友们在一起提前庆祝自己的生日好不好? 生:好
3:那么胡老师祝我们二《7》班的小朋友健康快乐的成长…… 4:全班齐唱生日快乐歌
5、师:平时在家你们都是怎么庆祝自己的生日? 哪一次生日让你最难忘?为什么?
6、生:拿出照片 谈一谈过生日时的感受
(一边运用多媒体 展示图片 蛋糕 礼物 等等……)
7、师:今天胡老师也带来了几位小客人,他们也在今天庆祝生日快跟着胡老师一块来看看 他们是怎样庆祝生日的吧……
8、展示范画“种生日纪念树”
师:他们的生日过的多么特殊 多么有意义吖?
不仅和好朋友在一块度过了一个快乐生日。同时美化了生活,为保护大自然尽了自己一份力。同学们,让我们用心去共同爱护花草树木,用手去共同创造一个色彩斑澜的世界吧!(引导学生想一想,生日除了吃吃 喝喝 玩玩 还可以做什么?如何才能使自己的生日过的更有意义?)
7:那么还在等什么,赶紧拿起你手中的画笔把这幸福的时刻用绘画的形式记录在你的美术本上?
生创作 师巡视辅导
四、总结
师:你们谁记得家人的生日? 生:自由回答
师:家人生日时,你们送去了怎样的祝福?表达敬爱之意 生:自由回答
五、下课
10、今天我当家 教学目的:
1、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感受父母的辛劳,从而理解父母,将对父母的爱转化成为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的自觉行为。学会统筹安排家务,制定计划,并将计划付诸实施。2、培养学生自我服务性劳动能力,逐步养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习惯。
3、愿意为家庭做些力所能及的事,主动关心家庭生活。教学过程
一、亲亲:我的父母
你知道你的爸爸、妈妈每天回家后都做着一些什么工作?
1、以合作小组为单位,在小组里交流各自的爸爸、妈妈所做的事情。由一名学生做记录综合发言,其他学生提供发言资料。
2、学生代表上台将自己组里的爸爸、妈妈们所做的工作综合汇报。如:做饭、照顾老人、洗衣等我们可以看见的,还有一些工作是我们无法在家里看见但爸爸、妈妈们却也在做着的,如上班赚钱、为勤俭持家精打细算等。3、你想和你的爸爸、妈妈说些什么呢?
爸爸、妈妈都非常辛苦,我们愿不愿意为他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为他们分担一些负担呢?
4、阅读一则学生日记。引导:你愿意试一试,当一回家吗?
二、试试:我来当家
1、不过,这个家怎么当,大家还得想一想。和同学们互相交流交流。(想一想,意在让学生充分调动大脑里已有的生活经验,回想自己观察到的父母在家一天的工作情况,模仿拟定自己的计划)。2、制定“当家人”计划
(1)先由学生独立“当家人”计划。
(2)小组讨论交流。
(3)推荐一份计划,我们大家一起来评判一下。
视频展示仪展示计划,全班评议。讨论写这个计划的时候要注意些什么问题。
如:安排的顺序、时间是否合理;在当家的那天打算做些什么工作:哪些工作能独立完成,完成的方式是什么;哪些工作需要父母协助?
3、根据讨论的要求重新调整自己的计划。计划写完后用双面胶贴到黑板上。
三、计划书展示 计划一:今天我当家
我的计划在星期六,早晨7∶00起床后,我要做这样一些事情: 1.叠被子;2.收拾家;3.擦地、擦桌子;4.买菜、洗菜;5.蒸米饭;6.洗碗。
计划二:今天我当家
6∶30起床叠被子
7∶00买早点
8∶00收拾家 10∶00买菜 11∶00帮妈妈做饭
10∶30收拾碗筷
计划三
我准备在星期六七点钟起床后做这样一些事情:叠被子、收拾家、买菜、洗菜、洗涮碗筷、午休、学习、帮妈妈做饭、洗涮碗筷、看电视、给爸爸妈妈捶背。
四、总结
同学们的计划写得都非常好。但是希望它不仅仅只是一份计划,既然写了,就应该很好地落实。请大家把计划拿回去,过两天休息,实践一下,我想,你们的行为肯定会给父母一个惊喜的,你们的收获也将是巨大的。
11、身边的伙伴 教学目标:
一、引导学生关心学校的同学,养成观察生活的习惯。
二、引导学生用绘画、拼贴和立体制作等方法为同学画一幅肖像。
三、通过绘画,培养学生之间的友谊。教学重点:
学会发现、联想、表现所想。
教学难点:
如何表现同学的特征。课前准备:
师:课件(图片、画像)个性化设计 生:纸、彩笔、彩纸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出示范画--美术老师自己的画像
师:请同学们说出这是谁,你知道是谁画的吗?(激发学 生的好奇心,创作的欲望)生:是高老师。
师:像吗?为什么?说出教师的特征。(从年龄、头型、脸型、发型、五官)
师:老师用画自己的方式把自己介绍给小朋友认识。小朋友想不想把你的朋友介绍给同学们和老师呢?
生:想,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身边的伙伴”。
二、发现方法
1、观察、思考
师:同学们想怎样把你的朋友介绍给小朋友?
师:小朋友动脑筋想想还有其他的方法介绍自己吗?(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生:属性、喜欢的事、身体特征个性化设计
师:你们想的真好,又有特别、独特的见解,老师这里也有一些同学的自我介绍,小朋友想不想认识他们。
师:出示画片资料:①各类同学的自画像②名人的自画像③以名字、人的特征表现自己④喜爱的事。
二、表现自己
师:同学们观察录像,你准备怎样介绍你的新朋友 生:观察同学的长相,也可以姓名的联想。
师:分小组,同桌说出自朋友的特点,与别人不一样的地方。师:指名汇报,把自己观察的结果告诉同学们。
师:好主意,同学们都把想好怎样动手表现自己,现在就动手介绍自己吧!好吗?
三、绘画制作表现(方法自选)布置学生开始绘画,教师巡回指导
四、介绍新朋友
把画好的作品展示出来,并告诉其他学生自己话的是谁,介绍一下画中的人物和他的一些小故事。
五、讲评
“通过这一课的学习,我们对身边的朋友、伙伴有了一个新的认识、新的感受,”
12、石头变变变
一、教学目标:
1、能抓住石头的基本形状进行大胆想象,创造出与众不同的新形象;
2、寻找辅助媒材,合理应用于设计、制作当中;
3、在美术活动中,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点:
让学生展开联想,把手中的石头根据本身的形状进行创作、设计,让石头也能变成一件艺术品。
三、教学难点:
学会选择有特点的石头,并且能够很好的利用颜料等将石头变变变。
四、教学用具
石头、油画棒、蜡笔、水粉颜料、粉笔等辅助材料。
五、教学过程:
兴趣导入——观察分析——指导创新——实践探索——交流评论。
可以用变戏法的方式导入学习,引发学生好奇心,展开教学;也可以用有趣的故事导入学习,提高学生的兴趣,再展开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以一块石头为例,引导学生从多种角度观察并展开联想,顺势进行示范操作,解决课程中的黏接、捆绑等难点。还可提供多份实物范例或图片资料给学生参与欣赏,这对拓宽学生思路有帮助。在指导学生创作时,应启发学生多利用石头自身的纹理、色彩来进行联想、美化。
还可引导学生为小制作找到实用的价值,如有趣的镇纸石、窗前的小摆设、送给朋友的小礼物。新-课-标-第-一-网
六、学生动手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举办一次奇石展览会,让学生参观欣赏,进行互评。或者来一次奇石交换会,大家交换自己的作品,互相学习,加深友情。
七、小结
让学生对自己的作品进行介绍,观察学生在作业中是否能较好地表现出自己的创意及想法,及时做辅导;对学生作品给予评价时,不能光看作业成品,还要了解它的制作过程及创作意图,给予综合评价。
13、瓶瓶罐罐穿新衣 教学目标:
1能根据瓶罐的外形特征,用彩绘、拼贴、组合等方法,完成瓶罐穿新衣的作品,锻炼学生的手工制作能力。在设计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学生体验设计的乐趣和成功感。教具准备:
各种空瓶罐、彩纸、彩笔、剪刀、胶水等 教学过程:
一、展示作品,引入课题。
1、出示作品风铃:小朋友,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是由什么做成的呢?对了,空瓶罐经过打扮后,就成了既美观又可爱的小饰物。你们想学吗?好,今天我们就来学给瓶瓶罐罐穿新衣。
2、板书课题。
二、欣赏,激趣 文本对话:书中也给我们展示了几位小朋友的作品,我们一起来看看瓶罐都变成什么了。1)谁能举手告诉老师你喜欢哪一件作品?它是怎样制成的? ①彩绘法:直接在瓶罐上画画。②拼贴法:在彩纸上画好剪下贴在瓶罐上 ③组合法:由几个物品和瓶罐组合在一起
2)噢,原来这些漂亮的瓶罐是这样做成的。小朋友们,你们想不想也动手做一个比这还漂亮的瓶罐呢?好,我们在来看看制作方法。
2、你们看到桌上已经有瓶罐了,请你们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瓶罐,根据瓶罐的形状,按照黑板上的方法给它们穿上美丽的花衣吧!
三、学生制作,教师巡视指导。
四、评议,表扬
1、各小组评选出一件最漂亮的作品,到前台展示,并讲解创作思路。
2、展示作品者评为“心灵手巧”称号,奖励微笑标志。鼓励其他同学,评选出最认真者奖励小红花。
3、没完成作品的同学要求带回家完成,把作品送给自己最喜欢的人。
五、小结
这节课,同学们表现都很棒,你们开心吗?下课后,注意把工具材料收拾好,保持教师的干净整洁,好吗?下课。
15、井冈山下种南瓜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自主合作学习,利用废旧报纸采用纸塑的形式对南瓜进行造型表现,感受红军在井冈山革命时期的艰苦岁月,学习革命精神。教学难点:
采用纸塑形式表现南瓜的造型特征。教学方法:
情景导入法、观察法、自主探究法、小组合作法等。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准备教具。
二、创设情境、谜语导入:
师:同学们,老师想给你们猜个谜语,让你们开动开动脑筋,看看今天谁是我们班上的聪明宝贝。
谜语:绿 藤 绿 叶 满 地 爬,笑 开 朵 朵 大 黄 花,结 出 个 个 大 甜 瓜,两 个 娃 娃 扛 回 家。猜一猜:这是什么蔬菜呢?
它和我们今天上的课题有关,是我们今天这节课的“小主角”,它就是南瓜。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井冈山下种南瓜》。(板书课题,多媒体出示课题。)
一、了解南瓜特征:
1、展示实物:南瓜
师:老师今天给你们带来了一件神秘的礼物,猜猜老师带了什么来? 南瓜?到底是不是南瓜呢?让我们来揭开它的神秘面纱!果真!这是个又大又圆的南瓜!你们实在太聪明了,一猜就猜到了!
2、找特征:
师:同学们,你们平时吃过南瓜吗?爱吃南瓜吗?
今天老师要来考考你们,看看你们对南瓜到底了解多少呢?三个问题:(1)、南瓜的颜色?(叶子绿,生南瓜皮绿,熟南瓜皮黄,肉黄。)(2)、南瓜的形状?(圆圆的,葫芦形状的,大大的,很重。)(3)、南瓜的味道?(甜甜的,吃起来软软的,很香)
3、多媒体播放南瓜图片
师:我们一起来欣赏几张南瓜图片吧。
二、欣赏革命短片,学习革命精神:
1、多媒体播放红军在井冈山吃红米饭、喝南瓜汤的场景
师:在我们现在的生活中,每天都可以吃到新鲜香甜的南瓜,可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在艰苦的革命时期,对于那些在井冈山革命的红军叔叔而言,每一份食物都是非常珍贵的,甚至有时能喝上几口南瓜汤都是一件很幸福、很奢侈的享受。
接下来,我们一起来欣赏一段短片,回到革命时期,感受下红军叔叔在井冈山艰苦奋斗的精神。
2、说感悟:学习革命精神 师:在短片中,你看到了什么? 看完短片,你有什么感想?
在短片中,我们看到红军叔叔在井冈山革命时期,既没有可口的食物,也没有温暖的被窝,吃的是红米饭,喝的是南瓜汤,生活条件非常艰苦,但他们却艰苦奋斗、勤俭节约、坚持不懈、克服一切困难,坚持革命斗争,最终,取得了革命的胜利。他们的这种艰苦奋斗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吗?
三、教师示范:纸塑南瓜
1、展示做好了的南瓜
师:红军叔叔在井冈山种南瓜、吃南瓜,我们今天也来感受下种南瓜的心情,种一回南瓜吧!老师这有一个做好了的南瓜,有谁知道它是用什么材料做的呢?怎么做的呢?
2、变魔术,做南瓜
师:老师今天就来给大家变个魔术,你们仔细观察,看看老师是怎么把一团废旧报纸变成南瓜的。
(1)、将几张将几张废旧报纸揉成一个近似南瓜的球体;(2)、将球体压紧,并用胶带把形状固定;(3)、在球体上粘上一层黄色的彩纸;(4)、在纸上用颜料涂上南瓜的颜色。师:南瓜做好了,我把它挂到南瓜架上吧!空空的南瓜架终于有了第一个南瓜!
四、学生合作实践:纸塑南瓜
师:在桌上的篮子里有做南瓜的材料,同学们,你们赶紧都手吧,为南瓜架挂上更多的南瓜。学生分组合作完成,教师巡回指导。播放音乐短片《井冈山下种南瓜》。教师及时给予表扬,及时发现错误并指出。
五、作品展评:挂南瓜
师:同学们,把你们做好的南瓜放入篮子里,提着你的篮子来挂南瓜吧!
1、说说哪个南瓜的造型最有创意?
2、说说哪个南瓜的颜色最新鲜好看?
六、课后拓展:变废为美
师:我们用废旧的报纸做了漂亮的南瓜,你知道废旧报纸还有什么作用吗?让我们来看看吧!(变房子、做衣服、当帽子、办展览、美化生活等等)
我们要学会合理利用资源、变废为美,学习红军叔叔勤俭节约的精神,保护我们的家园。
七、课堂总结:
师:今天,同学们和老师一起回到革命时代,利用废旧报纸做南瓜、挂南瓜,感受了红军叔叔艰苦奋斗的精神,在今后的学生生活中,老师希望大家能够发扬红军叔叔不畏艰难、坚持不懈、勤俭节约的精神,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第四篇:二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二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肖小玲
第1课
难忘的童话故事 一.目的:
1. 欣赏、了解童话故事中多个形象的特征,创作形式和方法,适合自己的,表达方式表达自己的感受。
2. 在欣赏评价的基础上学会发散思维,尝试塑造出自己喜爱的新形象。3. 从积极的情感体验出发,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和审美意识。二.重点:在欣赏评价的基础上学会发散思维,尝试塑造出自己喜爱的新新形象。三.难点:欣赏从积极的情感体验出发,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和审美意识。四.准备:让学生手机一些童话故事的图片,教师准备一些相关图片,开阔学生的视野。五.过程: 1.创设情境
创设一个美丽的童话世界,通过情境的渲染燃起学生的激情,从而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方式,叙述自己最喜欢的童话故事。2.欣赏画
(1)根据不同的形象,启发学生充分展开思想,用绘画的形式所造出自己心目中的新形象。
(2)学生分为两组,一个是中国童话小组,另一个是外国童话小组,从而使学生的更加开阔,增强学生之间的合作。4.评价作品
(1)举办一个画展,让学生共同欣赏众多美丽的童话形象,学生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评价活动也随之展开。(2)从欣赏和评述难忘的童话故事形象活动中,看学生是否能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感受与想法。小记:
学生能创造出新的童话故事形象,学生交流中达到相互学习的。
第2课:印印玩玩
一、教学目标:
1、用生活中各种具有特殊纹理和形状的宠物,通过压印和拓印,创造出丰富多彩的视觉形象。
2、对印出的形象进行添画,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求新求异的思维能力。
二、课型:造型、表现
三、教学重点:学会压印,拓印的方法,并能利用之添画,使画面丰富。
四、教具准备:学生优秀作品,示范材料。
五、教学难点:如何根据自己拓印的图形进行再创作,使作品更丰富。
六、教学过程:
1、欣赏探究
(1)看不同纹理效果的画面,想想像什么?是怎样做出来的?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并引导其自己寻找答案。
(2)学生回答。
2、体验发现
(1)引导学生细心观察,亲身感受,了解各种实物不同的质地,形状和美妙的纹理。
(2)欣赏学生优秀作品,发现其拓印,添画的巧妙之处。(3)丰富学生视觉,触觉经验,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3、创造表现——分组合作
(1)各组拓印、添画。如可画:动物、昆虫、植物、建筑等等。组成大画面。
(2)可以重复拓印,重叠拓印,更换颜色。
(3)师注意引导学生关注形象的发散思维及构图意识,增加学生的色彩知识。
4、评价交流:以用品的创意、独特性、画面色彩效果,丰富性去评价。
注:课前布置学生准备:各种有纹理的小物体,白纸,油画棒,彩色笔。小记:学生在活动中获得了成功的乐趣,提高了学习美术的兴趣,基本掌握了压抑与拓印的方法。
第3课:水中的倒影
一、教学目标:
1、学习对印画的制作方法,了解美术中的对称知识。
2、了解水粉颜料的特性,掌握简单的水粉画法。
3、学习欣赏美术作品以及生活中的对称美。
二、课型:水粉画
三、教学重点:学习对印画的方法,用水粉颜料表现:水中的倒影。
四、教学难点:颜料的运用、水粉的掌握是教学的难点。
五、教具准备:范作,学生优秀作品。
六、教学过程:
(一)、赏景导入
1、师请大家到桂林“参观”——看录相或桂林山水的图片。
2、说说观感,找出画中的特点——有美丽的倒影。
3、师小结,揭示课题。
(二)、研究探索
1、研究大师及同学的作品,探索其创作方法。
2、师生共同找出作画步骤及方法。师示范: A将长纸对折
B构思,构图,注意与底色的色彩对比 C对印
D添画、补充。
(三)、创作练习
学生将选好的颜料挤好,开始创作,老师巡回辅导,提醒学生注意卫生。
(四)、作品展评——欣赏“美景” 看谁的“风景”最美和“水面”搭配最美。
(五)、收拾整理。
小记: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时,让他们不断地发现不断的交流,培养他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4课:吹吹画画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认识绘画手段以及工具材料的多样性,充分体验美术学习的乐趣。
2、培养学生的图形联想能力,能够在抽象的图形上进行创意添画。
二、课型:造型、表现
三、教学重点:学生能用吹画的方法,创作一幅有趣的作品。
四、教学难点:学生在作品中是否表现出大胆的想象和创意。
五、教具准备:大师作品,优秀学生作业。
六、教学过程:
(一)、欣赏评述
1、欣赏几幅不同效果的吹彩画,引导学生自由讨论,进行探索学习,从中发现新的绘画方法——吹画法。
2、老师小结,板书课题。
(二)、发现学习
1、学生参与演示
2、老师演示,师生共同探究吹画法的方法及其要领。①控制气流的力度,角度。②色彩的浓淡和色滴的形态感。
(三)、创作练习
学生可以单独完成作业,也可以分组集体制作几幅较大的吹画作品。
(四)、完美添画
1、讨论、评析,大家的吹画作品可以添画成什么?
2、学生再次创作——添画。
(五)、欣赏回味。
小记:学生能发挥想象,给吹出的图形添画,在似之间进行趣味联想。
第5课:有趣的手指画
一、教学目标:
1、尝试用手指和手形进行联想,创作出新的图形,扩展学生对绘画表现形式的认知。
2、采用趣味作画的方法,激发学生创新求异的灵感思维。
二、课型:绘画课,水粉
三、教学重点:了解和基本掌握手指画的方法,创作出丰富的形象。
四、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在掌握学习方法的基础上,分散思维,创作出更多有趣的形象。
五、教具准备:大师作品,学生优秀作品。
六、教学过程:
(一)、欣赏导入
欣赏各种形式的手印画,引导学生提问,质疑,进行探索学习。
(二)、发现方法
通过投影仪,师生共同研究手形变化,启发学生的联想,归纳出几种表现方法。
(三)、情境激发
师讲一小故事,让学生为故事中的形象设计手帕。
(四)游戏作画
1、鼓励学生蘸色,大胆创作。
2、可以单独创作,也可分组合作。
(五)、集体再创作 评析、讨论作品,进行再创作,使作品更完整,漂亮。
(六)、作品展示 作画方法:
1、用手指蘸色在纸上画出造型。
2、用手指压印
3、用手指的天然纹理印出造型
4、用手掌压印
5、用拳头压印
小记:学生在掌握学习方法的基础上,思维从中延伸开来,创作出更多的形象。
第6课:染纸多奇妙
一、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初步学习染纸工艺知识。
2、操作领域:学握、折、染方法。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动手制作能力和创造力,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民间艺术的情感。
二、课型:工艺制作
三、教学重点:学生掌握简单的折纸、染纸方法,并染出不同的花纹图案。
四、教学难点:学生学习折纸方法及染纸技艺。
五、教具准备:水彩颜料,范作。
六、教学过程:
1、设疑引趣,尝试导入(1)师手拿宣纸,问学生如何美化白纸?(2)师示范染纸的方法。(3)学生尝试染纸。(4)师揭示课题——板题。
2、指导点拨,由浅到深(1)师:如何染才更美,更透? A折纸,学生跟着老师学折“米”字折。B 学色彩搭配——染
师出示以不同色调为主的生活日常用品,让学生识别其主色调的色彩搭配的美感,色彩对比——协调。
(2)学生学染法。
A师示范,在颜料水中滴入2、3滴酒精——增强颜料的染透力。B把折好的一个解浸入颜料中,要把握好染的时间。C用手挤捏一下,让其染得更透。D用同样的方法染另外的角。(3)学生染纸。
3、展评增趣,总结延伸
(1)展评:学生把作品贴到黑板上,大家选出自己最喜欢的作品,并说理由,再请作者说说自己选色的用意。
(2)师小结:我们学习了染纸,大家都开动脑筋,用折染的方法创作了许多不同的染纸作品。
(3)延伸:染纸的艺术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它起源于民间的染工艺(展示蜡染的衣服),染纸也是我国一种传统的民间工艺,看老师用染纸的方法都做了什么?(书签、窗花)。
小记:学生能够了解纸张材料的特性,进行美术活动,学生具有丰富的想象力。
第七课 小 扎 染 执教人:贵州省铜仁市第五小学 谢沙
教学重点:
能灵活的掌握并运用“扎”和“染”的关系来制作出美丽的扎染饰品。教学难点:
在实践中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实践操作中感受扎染的奇妙效果,了解扎染制作的方法和步骤。
2、培养学生对中国民间艺术的喜爱。教学准备:
课件、白布、颜料、绳、水粉笔、范作衣服等。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1、教师提问导入:小朋友们看看老师手里拿的这件衣服好看吗?哪里好看?颜色和花纹可是老师自已设计并制作的,棒不棒?想不想知道老师是用什么方法制作的?
其实老师就是运用了咱们民间的一种印花技艺叫“扎染”,虽然它不光只属于贵州,但也算得上咱们贵州民间的一种印花特色。今天这节课就和老师一起来学习怎样制作“小扎染”。
2、揭示课题:民间印花技艺——“小扎染”。并领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两遍。
二、欣赏感受、拓展思维
教师:小朋友们我们生活的多姿多彩也离不开扎染的装扮和点缀,下面就和老师一起来看看老师在咱们生活中哪些地方找到了用扎染装饰的饰品吧!
1、课件展示:有老师自制的扎染小方布,有用扎染制作成各种装饰品如:衣服、围巾、桌布、烛台等学生集中欣赏。并提问老师自制的扎染小方布跟老师衣服上的颜色和花纹有什么相似的地方吗?
2、老师提问:小朋友们欣赏完了这么多扎染小饰品是不是感觉咱们的民间艺术是那样的伟大和奇妙。
3、老师提问:想不想知道这么多美丽奇妙的花纹是怎样形成的?先别急跟老师一起学一下扎染的小儿歌,聪明的小朋友就会知道美丽的图案到底是怎样形成的了!
三、儿歌欣赏:
老师领导学生学习儿歌并有感情的朗读两遍。
四、探究新知:
儿歌里说“不用涂不用画、奇妙的花纹出来了”到底奇纱的花纹怎样形成的呢?咱们小组自已观察!
提问:
1、扎布的绳是活结还是死结,绳容不容易打开?
2、绳扎得紧不紧?
3、折开后你还发现了什么奇特的地方没有?
观察完后老师再引导学生回答,如:花纹是怎样形成的?颜色是怎样染的?是先扎布还是先染颜色?先扎布有什么作用?被绳扎到的地方有没有被染上颜色?等等
五、探究创作:
经过了咱们自已的观察,现在老师就想请你们自已观察的步骤和方法来试着做一次小扎染!看看能不能也做出美丽的图案出来!
做完后,抽小朋友自已说说小扎染的制作方法和步骤,同时引导小朋友发现作品中不足的地方,并怎样解决。
六、教师演示:
看见你们做了这么多的扎染小样品,老师也忍不住想来做一做,小朋友们注意看看老师的方法和步骤。
演示完后,激励学生还想不想再做一次? 七:拓展延伸:
如果老师再给你们一次制作的机会,你会有什么奇特的想法没有?如:在折布上、染颜色上!有没有更加奇特的想法!
抽一到两位学生展示自已的奇特想法!
八、作 业:
1、小朋友们开动自已的聪明的小脑袋,创造出更多奇特的花纹出来!
2、老师巡视,及时解决学生所遇到的问题。九:作业展评:
1、展示:将学生的作业集中展示在台上挂好!
2、评价:你最喜欢哪一幅作品,并说出为什么喜欢它!
3、如果这幅作品送给你,你会怎么利用它? 十:总 结:
扎染也算是我们贵州民族的一颗璀璨之星,为了使它更加发扬光大,咱们长大以后一定要努力创新并合理运用,让扎染艺术把我们的世界染得更加多姿多彩。
小记:学生在学习“染”“的同时掌握“扎”的技巧,感受了扎染所产生的奇妙变化。
第8课:有趣的纸浆画
一、教学目标:
1、启发学生利用纸浆的可塑性的特点,通过揉、捏和推塑等方法进行简单的造型,提高动手能力。
2、培养学生的探究学习能力。
二、课型:造型、表现。
三、教学重点:了解和初步掌握制作纸浆的方法,进行造型表现活动。
四、教具准备:范例作品。
五、教学难点:如何制作纸浆并将之推捏造型。
六、教学过程:
(一)、欣赏导入
老师出示几幅纸浆画,让学生看一看,摸一摸,猜一猜这种能产生凹凸感,似浮雕的画面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摸上去有什么特殊感受?
教师小结,板书,课题。
(二)、研究探索
大家一起研究,探索,寻找制作纸浆画的方法。老师小结并板书:
1、备色(调色、混白乳胶)
2、混合纸浆(用报纸)
3、推捏(在有色卡纸上)
(三)、学生分工合作
1、组长安排,有人配色,有人备纸条,分别染上不同的颜色。
2、老师鼓励学生大胆,自由的表现,让学生体验制作活动的乐趣。引导学生捏、揉、贴、推塑等方法,展开联想,塑造出与众不同的形象。如动物、植物、人物、花卉、建筑等。
3、注意事项
A水浆中的水量不要太多。B色彩搭配与协调。
C画面效果。
(四)、收拾与整理
在作品未干前,教师提醒学生收拾整理学习用具,保持环境卫生。
(五)、作品欣赏
鼓励引导学生互相欣赏作品,找出自己最喜欢的一件,谈谈体会。
(六)、课后拓展
教师指导学生将作品挂在教室中,装饰教室环境,让学生体验自己动手装饰生活环境的乐趣和成就感。
小记:把学生扎染的作品拼合在一起,组成一幅美丽的画。
第9课:生日快乐
一、教学目标:
1、学生体验“过生日”的快乐与美术活动的乐趣,学会运用绘画形式表达自己的情感与思想。
2、尝试设计制作“生日贺卡”,锻炼手工制作能力,培养想象力与创造力。
3、培养学生尊敬长辈,珍惜友情,关爱他人以及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二、课型:设计、应用
三、教学重点:学生体验过生日的快乐,尝试设计制作“生日贺卡”。
四、教具准备:贺卡范例、学生作品
五、教学难点:如何使贺卡更有创意,贺词更温馨感人
六、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
1、讨论、回忆以往过生日的情景,一起来唱唱温馨的“生日快乐”歌,为学生创设一个“过生日”的情境。
2、或者教师提示“卖火柴的小女孩”的形象,说她的生日快到了,可她家很穷,爸爸没钱给她买礼物,请同学们做礼物送给她——引出为卖火柴的小女孩制作“生日贺卡”。
(二)、研究探索——如何做贺卡
1、找找贺卡的秘密
教师出示几张有特色的贺卡,请学生寻找发现它们的制作特点及制作巧妙之处。
2、再看同伴制作的贺卡,其感人及与众不同之处。
3、师生共同总结制作贺卡的方法及步骤。A裁剪、折叠 B绘画、书写
注意:色彩对比或协调,贺词工整、温馨感人。
(三)、学生制作贺卡 师:卖火柴的小女孩的生日就要到了,看谁为她设计制作的贺卡是最精美、最富有创意、最感人的。
(四)、作品展示 学生自评,互评。选 出:
1、最精美的贺卡(制作工整,漂亮)
2、最有爱心贺卡(贺词温馨、感人)
3、最神奇的贺卡(造型新颖、与众不同)
(五)、课后延伸
为亲人,朋友制作节日贺卡。
小记:学生设计制作贺卡时,能用各种方法制作生日贺卡,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制作出各种特色,个性鲜明的生日贺卡。
第10课:今天我当家
一、教学目标:
1、增强情感流露,运用绘画形式表达自己的思想。
2、培养主人翁的意识和勤俭,爱劳动,体贴家人的好品质。
二、课型:造型、表现。
三、教学重点:体会“当家作主”的感觉及家长的辛苦,创作:今日我当家。
四、教具准备:优秀学生作品,作业。
五、教学难点:画面人物动态的描绘,室内空间的布置。
六、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可以看一小片段的《小鬼当家》,引导学生对“当家”的乐趣。
2、师:你当过家吗?假如由你当家一天,你会做哪些事情呢?
学生答:„„
3、师小结,揭示课题。
(二)、动态研讨。
请学生上来表演做家务时的不同动态,由教师和学生比赛,快速画出该动态的线条描画,最后评比谁的动态生动有趣,谁的流畅。
(三)、欣赏比较
欣赏教材及同伴的作品,说说其构思的优点。
(四)学生创作
教师巡回辅导,及时发现学生的亮点,并及时表扬肯定,对有困难的学生加以引导或请同学帮助解决。
(五)、作业展评
看看谁的画面构图最饱满,人物动态最生动、明显。
小记:学生在体验当“小主人”的感受,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创作出具有生活情趣的作品来。
第11课:身边的伙伴
一、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感受生活情趣,并运用绘画形式大胆表达自己的情感与思想。
2、珍惜朋友之间的友情,培养学生善待朋友,关心朋友,帮助朋友,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二、课型:造型、表现。
三、教学重点:感受生活情趣,并用绘画形式大胆表现自己身边的伙伴。
四、教具准备:图片,优秀范例照片。
五、教学难点:如何让伙伴更生动。
六、教学过程: 第一节
(一)、谈话导入
1、说说自己身边的好伙伴的特点、优点和缺点。以及跟他们在一起的“奇闻趣事”,也可同时展示照片,纪念品,小礼物等。
2、教师小结,揭示课题。
(二)、欣赏作品
伴着优美动听的儿童歌曲,视觉优秀的学生作品及照片,再次感受和伙伴在一起的快乐以及绘画的美感。
(三)、讨论激情
师:你想表现伙伴在做什么的情景?如何使绘画更饱满? 生:„„
(四)、学生创作
表现与伙伴在一起时的快乐情景,教师鼓励学生大胆释放自己的情感,在主动的、积极的情感活动中,获得思想启迪,情感抒发,淋漓尽致地表现在自己的画面中。
(五)、作品展示
看看谁的画面有趣,人物动态最生动,画面构图最饱满。第二节
(一)、欣赏名作及优秀学生作业
感受其画面的构图美,人物动态美及色彩美。
(二)、学生涂色
(三)、作品展评
(四)、课后扩展
可以回去制作一件小礼物送给自己的身边的伙伴,上面写上由衷的祝福和最想对他说的话。
第12课:石头变变
一、教学目标:
1、能抓住石头的基本形状进行大胆想象,创造与众不同的新形象。
2、寻找辅助材料,合理应用于设计创作中。
3、在美术活动中,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二、课型:造型、表现。
三、教学重点:根据石头的基本外形,色彩进行再创造,做出与众不同的新形象。
四、教具准备:各种石头,石头制成的装饰品,图片。
五、教学难点:石头的粘接方法。
六、教学过程:
(一)、兴趣导入
1、教师用变戏法的方式导入学习
2、说说石头的用处
(二)、观察分析
1、以一块石头为例,引导学生以多种角度观察和联想,教师顺势进行示范操作,并出示成品给学生以直观感受。
2、欣赏多份实物范例或图片,学生分析,拓宽学生思路。
(三)、指导创作
教师在指导学生创作时,应启发学生多利用石头自身的纹理,色彩来进行联想、美化。
(四)、实践探索
教师引导学生寻找并充分运用手中的各种材料,如:用油画棒,彩色笔,水彩笔等,进行描绘,或用小树枝,挂历纸,毛线学做装饰,可用双面胶来贴。
(五)、交流评论
可以举办一次奇石展览会,让学生参观欣赏,进行交流,互评。
第13课:瓶瓶罐罐穿新衣
一、教学目标:
1、根据瓶、罐的外形进行联想,合理利用各种材料对瓶罐进行造型和装饰,感悟美术活动的乐趣。
2、通过对瓶罐的巧妙设计与利用,培养学生意识。
二、课型:造型、表现
三、教学重点:根据实际情况,指导学生有方向性地做准备,造型。
四、教学准备:各种动物,人物,生活用具的范例。
五、教学难点:能巧妙设计,利用手中的瓶罐及材料进行造型。
六、教学过程:
(一)、兴趣导入
1、教师利用带来的范例,讲个小故事,将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到教师手中的“人物”上来。
2、观察教师带来的“人物”,说说它们的制作方法及所有的材料。
(二)、启迪联想
1、教师启发学生对实物的外形,进行各种联想,通过对瓶罐的加工装饰,以及多外瓶罐的组合拼摆,进行美术创作活动。
2、教师利用一个瓶子为例,大家来观察想象,并发表各自不同的看法,引导学生探讨,分散学生思维,拓宽想象的空间。
(三)、创作表现
1、学生根据自己的瓶罐,利用各种材料、工具,进行想象、造型。
2、教师只在学生需要的时候进行适当的引导。
(四)、交流评论
1、进行一次作品展览,大家自由参观,对作品进行评价,交流。
2、教师对作品进行评价及指导。
(五)、课后拓展
教师可以对此课进行拓展,提示学生联想到美化瓶子以外的东西,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要用创造性的眼光去发现美和创造美,并大胆地进行“变废为宝”的艺术活动。
第14课:会漂浮的玩具
一、教学目标
1、学生能选择和利用各种废旧材料,通过剪贴,描绘等方法,制作出简单的立体造型。
2、初步了解水的浮力原理,使制作的物体能浮着。
3、在活动中体验探究合作的乐趣。
二、课型:造型、表现、综合、探索。
三、教学重点:选择身边的废旧材料,制作出简单而新颖的立体造型。
四、教具准备:范例、图片资料。
五、教学难点:学生能否表现出大胆的想象和创造意识。
六、教学过程:
(一)、观察导入
1、师用不同的体积、重量的物体放入水中,让学生观察其沉浮情况,使学生明白:水是有浮力的。
2、师:举例某地发生水灾,人们要过去救人可以用什么方法?
(二)、启发联想
观察教材上的以及教师带来的范例,可以在制作形式上大胆想象,我们还可以怎么制作,如何制作才能使作品会漂浮,而且有趣生动,有特色?
(三)、探索创作
学生开始制作,教师不过于强调整体造型是否制作精致,只要学生合理利用材料进行造型,最终使之漂浮在水面上便可。也可以分组合作。
(四)、作品展示
1、师组织学生把“船”开去“灾区”救人。
2、大家来评:谁的“船”浮得好、谁的“船”最牢固、谁的“船”最生动有趣、谁的作品最棒。
第15课:井冈山下种南瓜
一、教学目标:
1、尝试纸塑的形式制作
2、增强团结、协作的集体意识
3、回忆井冈山精神,培养艰苦奋斗的良好品德。
二、课型:造型、表现。
三、教学重点:学习用各种色卡纸制作南瓜,并与德育教育融为一体。
四、教具准备:水粉画用具,纸球,范例,图片。
五、教学难点:启发学生制出多样的别具的南瓜,避免概念化。
六、教学过程:
(一)、影片导入
1、播放一小段当年抗日时井冈山下红军种南瓜的情景影片,并配有解说。
2、教师简单小结,使学生明白今日的幸福生活,是当年红军用血汗换来的。
3、教师指导大家一起来“种南瓜”,以回味当年红军在井冈山下种南瓜的艰苦生活——教师板题。
(二)、探索创作
1、如何“种南瓜”?方法步骤: A交报纸(旧画报)揉成一团 B压紧、固定 C涂色
D添加南瓜叶、南瓜柄 注:学生先说并简单演示。
2、教师小结制作方法及步骤,边演示。
(三)、作品展评——挂南瓜 大家把南瓜挂起来,欣赏,评价。
(四)、课后拓展
可以用类似的方法,制作其他蔬果,使教学内容得到延伸。
(五)、最后一起合唱《种南瓜》。
第16课:泥公鸡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泥公鸡”这一民间艺术品,让学生感受美的熏陶,培养学生对民间艺术的兴趣与爱好。
2、通过实践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立体造型能力。
二、课型:造型、表现。
三、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观察和回忆公鸡的外形特征,并用泥塑的形式表现出来。
四、教具准备:范例、图片、橡皮泥。
五、教学难点:抓住公鸡的外形特征。
六、教学过程:
(一)、欣赏导入
1、请学生欣赏大家课前收集到的公鸡图片,了解公鸡的外形特征。
2、教师出示一只泥公鸡,请学生说出其特征及制作材料、方法,教师揭示课题。
(二)、学习制作
1、师:如何制作泥公鸡?
生:„„
2、师演示,讲解
3、学生制作,可以独自完成,也可分组合作。
4、师:待会要举行“公鸡选美比赛”
(三)、作品展评
“公鸡选美比赛”开始,请学生将各自的公鸡请到台上来,大家一起来当评委。
评奖奖项: 最神气的公鸡 最生动的公鸡 最好斗的公鸡 色彩最美的公鸡
第17课 花灯
教学目标:
1、了解元宵节的由来和花灯的历史,以及各类花灯的艺术特点。
2、掌握制作彩扎花灯的基本方法和要领,感受制作花灯作品的工艺特点。
3、培养学生耐心细致的学习态度,相互合作的工作作风和对民间艺术的热爱。教学重点:掌握彩扎花灯的基本方法和要领 教学难点:把花灯做得精致、美观,造型独特 教学准备:竹签、绳子、胶水、彩纸等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上节课我们通过看课件了解了元宵节的来历以及一些习俗,也欣赏了很多元宵花灯,那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做花灯,好不好?(板书课题)
二、观察分析
1、欣赏图片,提问:先请大家看张图片,你们发现这两种花灯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吗?
学生回答,教师小结:
第一种是在纸上刻花纹的方法制作的,就叫刻纸花灯; 第二种就是用绸布扎起来的,就叫彩扎花灯。板书
2、欣赏彩扎花灯作品,提问:通过观察你能说说彩扎花灯由哪几个部分组成吗?
三、方法指导
1、老师这也有一个花灯,我要请一个同学上来将它一步一步的拆开,其他的同学要仔细观察然后说御淑堂减肥组合晒后控油补水产品很好最安全的减肥药祛痘什么牌子的瘦身好排行榜好用眼膜评价说花灯的制作过程。(板书)学生讨论后回答,教师小结
(1)
捆扎:选择材料,设计骨架,扎骨架(2)
包扎:涂胶,贴纸(3)
装饰:描绘或剪贴,扎穗
2、现在老师先请大家欣赏几张图片,说一说花灯有哪些形状呢?(出示课件:第二关 2)
除了这些形状以外,你还能设计出不同款式的花灯吗?(出示课件:第二关 3)
3、那你们觉得哪些材料适合做花灯呢?老师这里有很多小朋友的作品,我们看一看他们用了哪些材料好吗?
这些作品的选材、造型和装饰和民间花灯作品有什么不同?你想设计一个什么样的花灯?(第三关 2)
四、自主表现
1、学生分小组动手,合作制作一盏花灯。
2、教师巡回指导,并对学生制作上的问题予以及时解决
五、评析交流
1、将学生作品展览
2、提问:
(1)教室里的花灯展上,你最心仪哪一个?说说你的理由。(2)做花灯时,你遇到了困难吗?告诉大家你是怎么解决的。(3)你的花灯的造型受到了哪些东西的启发?(4)你能让自己做的花灯亮起来吗? 第18课
京九小导游
一.教学目标:
1.在一个活动主题之下,进行综合探究学习活动,实现美术课与它学科知识的融合。2.掌握手工制作方法,提高动手能力。
3.更具自己的自由想象,创作出美丽的城市风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4.在美术活动中,充分体现小组合作的精神,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重点:掌握手工制作的方法,提高动手能力。难点: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二.教学准备:彩纸、彩笔 三.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
1.设计一套内容丰富,情趣浓郁的教学与活动方案。2.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学习到娱乐。
(二)探索制作
1.让学生自主探索,小导游应该有哪些道具。
2.引导学生按自己的提法构思,设计导游用的旗和帽以喇叭等道具。3.让学生在合作中加强交流,增强团队意识。
(三)绘画练习
出示相应的风光图片,引导学生回忆自己去过哪些地方,关键要把最有特色的景象表现出来,如某一城市的代表性建筑、名胜古迹等。
(四)评价
让学生以小导游的身份介绍自己的作品,介绍祖国美丽的风光,抒发自己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美好情景。
第五篇:二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二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第一课
影子大王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初步接触依形想像并绘制的基本方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初步认识较复杂的平面形,发展对形与色的想像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增强自我情感流露及对事物的好奇心 教学重点:自我心中“影子大王”的想像和创造 教学难点:抓住人物形态及变化的认识 教学准备:各种彩色粉笔、大白纸、幻灯机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激发兴趣
1、幻灯机照手影在屏幕上。
2、让学生猜猜是什么。
3、学生自己上台来玩手影游戏。
二、读一读课文中的短文
1、光照人或物体上,影子形态读变换,2、看一看,想一想,影子大王啥模样。
三、欣赏学生作业
1、看看,小朋友在作品中的影子像什么?
2、学生自由发言。
四、户外活动
1、这么好的阳光,你们也玩玩影子大王的游戏吗?
2、学生自由组合,与同学一起做影子大王的游戏。(可以一个人照,也可以几个人一起照。)
3、用粉笔描一描阳光照射下的人或物的影子外形,看看想想说说,这些影子像什么?
五、学生作画
六、学习拓展
1、小结本课活动,教育学生关注身边的事物,大胆想象创造,有我们的双手创造明天更美的生活
2、地面上学生尝试画出的和教师示范画出的影子图形
第二课
洒水成画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认识绘画及其工具材料的多样性,了解线条和线条造型的基本知识。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习洒水作画的基本方法,形成自由大胆的线条造型绘画能力和想象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增强美术学习的自信心,获得绘画学习的愉快体验,促进集体协作精神。教学重点:对线条的认识和用线造型的学习教学难点:滴水成线,洒水成画 教学准备:纯净水瓶,大块空水泥地 教学过程: 一.实物导入
1.教师出示一个水瓶,问:这是什么,它有什么作用?
2.学生发言.3.教师:平时我们用水瓶装水喝,今天我们把水瓶当作笔来画一幅画.二.看图片,了解水平作画的方法
1.图上的小朋友画了些什么?(房子.小动物等)
2.读课本上的一段话.想一想: 瓶盖上的钻的孔大,出水量多,画出的线条粗;孔小时,用力挤压瓶子或慢速移动,会怎样? 三.学生互相检查准备的作画工具.四.玩一玩洒水游戏
1.教师带领孩子们到学校操场上作画.(1)讲明要求:遵守纪律,不影响其他同学作画和学习.(2)和同学说一说,画的是什么。(3)邀请同学欣赏自己的作品。
2.大家同心协力,用清水在篮球场上作一幅大画。
五、教师小结。
第三课
自画像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能抓住人物特点大胆、生动、细致地进行绘画表现
2、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综合制作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养成大胆作画、大胆制作的作风
教学重点:使学生大胆有个性地表现人物特点 教学难点:抓住人物的主要特征
教学准备:课件《十二生肖的由来》、镜子等 教学过程
一、观察自己
1、照照镜子,看看自己的外貌特征。
2、和同学说一说自己的外貌特征。
(着重对脸形、五官及发型特征进行仔仔细细地观察,并用谈话的方法交流。)
二、欣赏作品
欣赏课本中提供的自画像绘画作品,并说说他们画出了那些特点。
三、学生作自画像
1、提示:可以默画也可以边看边画,可以从整体入手也可以从最具有特点的局部画起。
2、学生作画,教师适当指导。
3、互相欣赏作品
四、听十二生肖的故事
1、说说自己的属相
2、用剪纸的方法进行艺术创作。
五、扩展活动
欣赏个人信息卡和名片,了解其内容和具有的独特功能、优势。
课题 美丽的昆虫(造型•欣赏)教学时数 2 授课人 赖英 教学
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大胆运用色彩进行绘画表现、了解昆虫的形态和花纹的基本特点。
过程与方法目标 运用多种方法用纸制作昆虫
情感、态度、价值观 增强亲近生活的热烈情感 教学重点 观察了解昆虫形态的多样性和色彩的丰富性 教学难点 立体制作,搓揉纸团、拼接添加方法 教学准备 各种有色纸,剪刀、胶水等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1、大自然中,有许多美丽的昆虫,他们为大自然增添了丰富的色彩和生机,通过观察了解昆虫和画画、做做的活动,我们和大自然靠得更近。
2、欣赏美丽的昆虫图片。
二、看看说说
1、看图片或者标本,观察昆虫的形态和花纹。
2、和同学说说它们各自有什么特点。
三、欣赏佳作
1、欣赏课本中的学生作品
2、在作业纸上画画你喜欢的昆虫,并涂上美丽的颜色。
四、作品展览
互相评一评、比一比,交流作画的感受和收获。
五、扩展活动
1、找出几张不同颜色漂亮的纸。
2、学老师用揉、搓、剪、贴等方法,用纸做做自己熟悉的昆虫。
3、和同学玩一玩。
画面分别出示分解制作的昆虫各个部件图片。
教材中活动三的范作非常精美,但却有一定的难度,它对制作要较高,对材料要求也较高。
课题 神鸟变树(造型•表现)教学时数 1 授课人 赖英 教学
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复习巩固色彩知识,提高自主运用水平
过程与方法目标 增强审美能力,提倡在主动学习中激发个性表现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能力和丰富的想象能力 教学重点 欣赏感受画家作品 教学难点 神鸟如何变树 教学准备 课件,水彩笔等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教师讲述《天国之鸟》的故事。
二、欣赏感受、获得新知
1、欣赏画家的作品《神鸟》,让学生感受作品在构图、造型以及色彩配置等方面的精妙之处。
2、将画倒过来,观察:神鸟变成了什么?
3、读短文
4、理解“神奇”,交流讨论:神鸟是怎样变成树的?
启发学生想象,利用感受学习所得的知识进行自由地创造性的表现。
5、欣赏学生作业、重点感受绘画者的联想、创意。
三、实践活动
尝试画一棵七彩树,也可以用彩色纸剪贴。
课件出示图片,并配以各种鸟鸣叫的声音。
看谁的想像力最丰富,变得最好。
课题 听听画画(造型•表现)教学时数 1 授课人 赖英 教学
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能用绘画的形式大胆、自由地表现自己听歌曲的感受。
过程与方法目标 在学习中感悟音乐、文学与美术的联系。
情感、态度、价值观 感受歌曲旋律的起伏变化与绘画中的情感表达相对称。教学重点 能用绘画的形式大胆、自由地表现自己听歌曲的感受。教学难点 在学习中感悟音乐、文学与美术的联系。教学准备 歌曲、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热身训练
1、用多媒体播放声音。
2、让学生听了声音后猜一猜,你听到了什么声音?
3、试着把它画下来。
声音媒体:鼓声、雨声、风声。
二、综合体验
1、播放一些儿童爱听的歌曲。《小小的船》《火车开了》
2、让学生随着音乐唱一唱、演一演、看一看,感受音乐旋律的律动起伏。
3、边听边想象歌词描绘的意境。
4、定格一个画面,说一说画面上的内容。明白画面要与音乐匹配。
三、创造表现
1、播放歌曲,学生先欣赏。
2、与同学交流感受。
3、把自己的感受用画的形式表现出来。(注意视觉与听觉的协调运动。)借助多种媒体呈现听觉效果,可选择钢琴的单音向旋律过渡,把听声音与听曲自然而流畅地衔接起来。
课题 乌龟滚下坡 教学时数 1 授课人 赖英 教学
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认识、了解动物的外形特征,以绘画形式想象表现
过程与方法目标 养成关心他人,保护生态的意识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联想思维,想象表现有趣的结果。教学重点 启发学生的思维想像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解决生活中遇到的一些问题。教学准备 乌龟和小刺猬的图片,多媒体课件等。教学过程:
一、出示动物的图片,激发学生的兴趣
1、教师出示乌龟和小刺猬的图片,让学生猜猜它们之间会发生什么事情。
2、学生自由想象说话。
二、看书上的1—3张图片,了解故事大意
1、看图1—3
2、在学习小组中讨论故事的起因、经过。
3、了解小乌龟和小刺猬的特征。
小乌龟:背上有厚厚的硬壳,能把头和爪子、尾缩到身体里。小刺猬:身上有尖尖的刺,可以抱成团滚下山坡。
4、看过1—3图后讨论:想想小乌龟滚下山坡后会出现什么情况呢? 让学生大胆想象出有趣的结果。教师引导学生讲出理想的、令人满意的结果。
三、想象并创作
1、欣赏书中的学生作品,进一步激发学生想象。
2、学生创作表现有趣的结果的画面。
3、学生作画后交流评价。
4、学生把自己的作品介绍给大家,并把《乌龟滚下坡》的故事讲给同学听。
四、布置作业
把《乌龟滚下坡》的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给学生提供多种思路和证明可行性的条件,在辨析、思考、行动中发展他们的能力。让学生欣赏后进行讨论,讨论他们认为合理的结果。
引导学生从保护动物和互相帮助、互相爱护的方面来进行想象表现。
课题 神奇的小画册 教学时数 1 授课人 赖英 教学
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巧妙构思折剪画册
过程与方法目标 大胆地添画绘制画册
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制作、欣赏、游戏的过程中体验美术学习的快乐
教学重点 大胆地添画绘制画册 教学难点 巧妙构思折剪画册 教学准备 剪刀、小刀等 教学过程:
一、对比激趣,了解特点
1、教师出示两本小画册,一本为普通的画册,另一本为今天要学习的类型。
2、让学生对比欣赏,发现他们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鼓励学生质疑。
二、读短文,提高兴趣
自由读短文,理解“荒唐”的意思。小兔变个大灰狼,你说荒唐不荒唐。你也做个小画册,画一画,翻一翻。
三、自学并操作
1、自学教材中的步骤,尝试折剪制作画册。
2、教师讲述重点:可以剪一刀或根据自己的设计剪几刀,但不能剪断。
3、学生尝试添画。教师制作一些卡片,上面绘有半截动物或植物或人物的形象,鼓励学生添画出上半截或下半截的形象,为学生作画提供参考。
4、添画完毕后用胶水粘贴或用订书机装订。
四、学生相互欣赏翻阅作品
1、学生把自己的作品翻给同学看,并讲讲其中的故事。
2、自评、互评。
3、学生交流制作小画册的感受,体会学习的乐趣。
两张白纸重叠后需在对折后留出装订线的位置,因此应靠近合缝处压折,添画完毕后,可用胶水粘贴或用订书机将画册装订,便于翻阅。
课题 大嘴巴 教学时数 1 授课人 赖英 教学 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掌握折和粘的方法制作出“大嘴巴”的基本形。
过程与方法目标 学会把握剪贴装饰的基本要求。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细致、耐心和整洁的习惯。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教学难点 学会把握剪贴装饰的基本要求。教学准备 彩色纸,小刀等 教学过程:
一、回忆导入
1、教师出示学生自制的玩具“东南西北”。玩一玩。
2、教师出示另外一个玩具,并故意装出可笑的声音:“嗨!小朋友们,你们好,我是大嘴巴。你想和我交朋友吗?”请学生欣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讨论:这个玩具是怎么做出来的。
二、自学方法
1、读一读:大嘴巴,呱呱呱,一张一合笑哈哈。
我是你的好朋友,快来和我说说话。
2、看图,小组交流讨论制作方法。
3、师生共同折叠。教师重点指导那些折叠有困难的孩子。
4、提醒学生注意保持环境清洁,纸屑不要随地乱扔,要集中处理。
三、装饰
1、欣赏范图,让学生说说它们美在哪里?让学生了解剪贴装饰的基本方法和要求。
2、学生拿出准备的彩色纸和糨糊动手装饰“大嘴巴”。提示:a、折边,角要对齐。b、糨糊不多也不少。
3、教师指导帮助动手能力比较差的孩子。
四、交流评析
1、学生在小组中介绍自己的作品,大家参与评论。
五、游戏活动
把大嘴巴套在手上,玩一玩。
“大嘴巴”折法虽不难,要折得工整、美观却不易,需要相当的耐心和克服急于求成的心理。在教学中要让学生在折纸时看准、对齐、抹平。
课题 童话屋 教学时数 1 授课人 赖英 教学
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掌握排列组织和色彩搭配的简单方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 锻炼纸工表现的折、剪技能。
情感、态度、价值观 发展创造思维,促进情感内化。
教学重点 在主动学习中获得相关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完成个人所需的知识建构。教学难点 掌握排列组织和色彩搭配的简单方法。教学准备 故事、各种颜色的纸片、糨糊等。教学过程:
一、讲故事,创设情境
1、出示小诗:小红帽,灰姑娘,七个矮人说唱忙,打开大门往里看,童话屋里故事藏。
2、教师讲《小红帽》的故事。
二、认识童话屋的形
1、出示一些城堡、房子、宫殿的图片。
2、讲一讲这些房子的形状和构造。
3、激发学生有趣的想象,“你还能设计哪些漂亮的童话屋?”
4、学生在纸上勾画出童话屋的概略外形。
三、准备材料
1、学生拿出准备的一些材料:各种颜色的纸片、糨糊等。
2、把折好的纸条剪成大小相等的长方形小纸片,在勾画的或剪贴的房屋外形的基础上,按照横列成行的组织方式。粘贴成一种马赛克的效果。
3、在大致完成房屋主体的情况下,根据个人的喜好,适当添画背景,增添画面的情意氛围。
4、学生可以单独贴画也可以与同学合作贴画。
四、赏析评议
1、小组间进行赏析评议。
2、按照自己的童话屋,编一个有趣的童话故事,说说童话屋里发生的事情。
可以使用合作学习的方式完成作业,但应注意协调和整体把握。
学习用的材料可用彩纸,也可以用挂历纸、包装纸等替代使用。
课题 摇滚小精灵(手工)教学时数 2 授课人 赖英 教学
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运用多种方法、多种材料设计制作各式各样的摇滚玩具。
过程与方法目标 在游戏中感受平衡的观念,体验自制玩具的愉悦。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动手能力和设计意识。教学重点 做一个有趣的能滚动的玩具和不倒翁玩具。教学难点 学生创造性的表现制作 教学准备 摇滚玩具、卡纸、剪刀、胶水等
一、欣赏感受
1、教师把课前自制的摇滚玩具拿出来给同学们欣赏,并给学生玩一玩。
2、欣赏图片中的摇滚玩具。
3、激趣:各式各样的摇滚玩具真有趣。你想做一个摇一摇、转一转、滚一滚吗?
二、了解制作需要的材料
观察发现,做摇滚玩具可以用哪些材料? 纸条、木头、易拉罐、塑料瓶盖等。
三、学习做“摇滚青蛙”
1、看图了解步骤:
①剪切纸条。注意纸条不能太窄,太软。
②卷贴成形。注意胶合面不要太窄,要胶牢固。卷成圆形。
③剪、画青蛙的形象。注意青蛙不要剪得太大,要比圆稍小。
④粘贴完成。
2、学生动手制作,教师帮助有困难的学生。
3、游戏:把摇滚青蛙的玩具放在桌上,用嘴吹一吹,让它滚动。
4、比一比,看谁的玩具滚得最远。
四、制作更多的摇滚玩具 尝试用其他材料制作摇滚玩具。
教学中重视学生的积极参与、自主表现,鼓励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
滚动玩具如果准备一斜板,让其在斜板上表演,则动感更强,气氛会更热烈。
课题 红灯停 绿灯行(综合活动)教学时数 3 授课人 赖英 教学
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认识常见的交通标志,知晓其颜色、形状、符号所代表的意义;能运用描绘、游戏等形式大胆地表现通过交叉路口的情形。
过程与方法目标 在活动中发展学生的有意观察,记忆表现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关心社会的情感,增强学生社会体验的经验,教育学生注意交通安全。
教学重点 在综合学习活动中,重在对学生的观察、记忆、想像与参等能力的培养。
教学难点 认识并识记下交通标记 教学准备 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教师导入:
亲爱的同学们,有人曾经说过,动荡的年代最可怕的是战争,而和平年代最可怕的是交通事故。
二、与思品课结合起来,复习:
1、交流信息,说一说你认识的交通标志。
2、你在什么地方看到过这种标志?
三、认识一些常见的交通安全标志
1、看书中的图片认识:
禁令标志:禁止机动车通行
警告标志:注意危险 指示标志:步行
指示标志:人行横道等
四、了解身边的危险
1、欣赏学生作品,并读一读儿歌,知道遵守交通规则的重要性。
2、说一说:画中的小朋友做得怎样?我们要向他们学习些什么? ①走天桥过马路。②绿灯时过马路。③在交警叔叔的指挥下手牵手过马路。④过马路左右看。
2、小组的伙伴交流:平时你是怎样做的?
3、小结:生活中经常有一些细小的隐患,常见的易出危险的现象,但是,只要我们每个人具有安全意识,对自己的生命负责任,就会避免事故的发生。
五、活动
画一幅小朋友放学回家安全通过交叉路口的画
1、学生绘画,教师指导。
2、说说自己的画,谈谈自己的想法。
3、大家一起玩一个“红灯停、绿灯行”的游戏,做一个遵守交通规则的好孩子。
六、做一本交通安全手册
把学生的作品收集起来,装订成为一本交通安全手册。
七、全课总结
今天、我们二(2)班的小朋友一起设计了一本交通安全手册,老师将他挂在教室里,希望大家常来看看,遵守规则、注意安全,健康成长。
本课使美术知识与社会常识水乳交融,让学生从美术角度认识交通安全知识,在美术课堂之中对学生进行美术教学和交通安全教育。
学生的自评、互评穿插在整个活动之中,教师给予一定的指导。
注意学生的学习态度、参与程序以及安全教育的渗透。
课题 捏泥动物(手工)教学时数 2 授课人 赖英 教学
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认识、了解动物的基本形态,培养立体造型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 掌握捏制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团结、协作的集体意识。教学重点 掌握捏制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教学难点 掌握捏制的基本方法和步骤,捏出一些简单的造型。教学准备 捏泥、课件等。教学过程:
一、实物欣赏,激发兴趣
1、教师出示以前学生的手工泥捏作品,让学生欣赏,激发学习兴趣。
2、学生讨论这些手工作品的制作材料和制作过程。
二、了解动物的形
1、读儿歌,进一步激起学生学习欲望。
2、观看几种常见动物,讨论它们的形状特点。
3、学生想象出其他动物的造型。
三、手工制作
1、教师检查学生准备的手工制作材料:各种颜色的橡胶泥或粘性强度大的泥土。
2、学习揉、搓、捏、粘接的基本功。让学生揉搓一些简单的形象。
3、教师一边示范一边讲解,制作一只小鸡,并告诉学生在小动物身上刻画些花纹。
4、学生在小组中运用多种方式捏自己喜爱的动物,并适当进行添加装饰。
四、活动:开动物派对
把学生制作的小动物放在一起,学生自编有趣的故事。
教学中,教师通过多种手段、媒体、光碟、实物提供给学生结构、动态,以便作业的完成。
作业的形式可以用陶泥或彩泥来完成。
课题 请你告诉我(欣赏)教学时数 1 授课人 赖英 教学
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欣赏了解儿童画的特点、形式和方法,激发学生兴趣。
过程与方法目标 能用简短的语句表达自己的感受和体会;能表现自己生活中的人和事。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热爱生活的情感和审美意识。教学重点 了解不同题材、类型、方法的儿童绘画作品 教学难点 欣赏不同题材、类型、方法的儿童绘画作品。
教学准备 让学生从儿童读物、报刊上寻找一些自己认为好的儿童画。
教学过程:
一、课前活动
1、让学生出示自己从儿童读物、报刊等上找来的儿童画,小组中互相欣赏。
2、学生说说喜欢这些画的理由,并向同伴介绍自己带来的画。
二、欣赏感受
1、学生欣赏课本上的一些作品,能用自己的话表达感受和体会。
2、教师重点介绍《斑马》
《斑马》形态各异,以黑白两色为主,表现了三口之家生活的场景,用红色作底更突出了画面的形象,画得虽然稚拙,但可以感受到小作者的内心世界。
三、讲述评价
对以上作品,学生能做出正确有见地的评价。可以让学生对其喜欢或者不喜欢的作品进行简单的评述,说明理由。
四、自主表现
创作一幅自己满意的画。
准备欣赏作品时注意选择有代表性的,从表现形式和表现方法等方面有重点地进行欣赏介绍。自主表现可以让学生对其学习生活以及身边的人和事进行尝试创作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