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素养不乱丢纸屑讲稿

时间:2019-05-15 05:50:0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文明素养不乱丢纸屑讲稿》,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文明素养不乱丢纸屑讲稿》。

第一篇:文明素养不乱丢纸屑讲稿

伸伸手,弯弯腰,让校园更整洁

我们通师二附是一座美丽的学校,她身处闹市,却独享一份宁静,这里绿树成荫、花草遍地,这里小桥流水、亭台独立,这里高楼林立、设备一流。我们通师二附也是一个人才的摇篮,她历经百年,培育了像范增、黄旭等一大批蜚声国内外的方方面面的栋梁。我们通师二附还是省首批实验小学,省首批国际汉语推广基地,先后获全国少儿工作先进集体、省市文明单位、省市模范学校、省三八红旗集体、省师资培训先进学校等光荣称号,被誉为教育界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同学们,你们是否也为自己生活、学习在这样一座学校而自豪呢?

是呀,我们都为自己是二附人而骄傲。那我们就应该思考我们怎样为我们的学校增光添彩,我们又该成为怎样的二附人呢?努力学习,使各门成绩名列前茅?发展特长,使自己的素养更全面?是的,我们都努力使自己成为这样的人。但我想,成为一个合格的二附人,除优秀的成绩,令人羡慕的特长外,还有什么呢?对,很重要的还有每个人的文明素养。

我们的文明素养,不仅是个人素质、教养的体现,也是个人道德和社会公德的体现。它关系着我们每个人的脸面,影响着学校的形象,更是城市的脸面,国家的脸面。曾几何时,当你漫步在国外的大街小巷,见到只有中文提示的标语时,我想我们每个中国人心里都不是滋味。但我们都不能不面对一个现实:没有良好的文明素养,是会被人轻视的。

法国学者培根曾经说过:“习惯是人生的主宰,人们应该努力地追求好习惯。”行为习惯就像我们身上的指南针,指引着每一个人的行动。其实从去年开始,我们的同学就养成了很多良好的习惯,提升着自我的文明素养。比如我们同学在进校时,热情大方地主动和导护老师、保安叔叔以及礼仪队员打招呼;比如我们同学在中午就餐后,能及时打扫卫生,并把餐具摆放的整整齐齐;这些都是拥有良好文明素养的表现。

但是不文明的现象,依然存在着。我们看到:在同学们积极认真地打扫后不久,校园的地面上就躺着一些垃圾袋、塑料瓶,甚至还会发现塑料袋、纸屑从楼上飞下来的情况。各位同学都扪心自问,你扔过吗?文明的一切是由一个个小细节构成的。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首先应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不要随地乱扔垃圾。垃圾桶距离你的位置,只有几步路。可是这随手一扔,却扔掉了一个人的的文明素养,扔掉了一个整洁的环境。所以在这里老师希望每个同学,当你用完一张面纸的时候、当你上好美术手工课的时候、当你撕下一张草稿纸的时候,不要忘记把纸屑轻轻地扔进垃圾桶,记住是扔进垃圾桶,而不是抛在垃圾桶旁。整洁的环境,需要我们每个同学的努力维护!

可能也有些同学会说,我不会乱丢垃圾,是的,这样做就对啦。那我们再考考你:如果你在校园里的操场上、花圃边、楼道里见到废纸、杂物你会怎样做呢?你能自觉主动地捡拾纸屑等垃圾吗?你能捡拾不属于你们班包干区的纸屑垃圾吗?老师曾让班上一名同学捡一下他座位下的一张纸,你知道这位同学第一句话是什么吗?不知道你猜对了没有——他很不平地说:这不是我扔的。是的,“这不是我扔的”,成了很多同学对在教室、在走道里的垃圾视而不见的理由。于是我们经常就看到了教室里的纸屑被踩了一脚又一脚、走道里的纸屑从这个班飘到了那个班。在此我们向全校师生发出维护校园环境的“弯腰行动“的号召:从最小的事做起,从每个人做起,共同呵护美丽的校园。全校师生身体力行,主动参与到“弯腰行动”中来。看PPT

老师做出表率,PPT这位同学已经主动跟上,无论是在走廊、教室还是在操场上看到有纸屑、饮料瓶、果皮等垃圾都能自觉弯下腰随手拾起来。校园中主动捡拾垃圾的人多了,随手乱扔的人少了,果核、纸屑不见了踪影,一个和谐美丽的校园就会呈现在师生面前。

在此,希望全体同学能跟老师作出这样的承诺:

1、不乱扔废纸杂物,要把废纸等放入垃圾桶内。

2、自觉维护校园环境,遇到废纸等垃圾能主动拾起放入垃圾箱。

我相信,只要大家能够拾起一片白色,就能装点一寸绿荫,只要大家尽自身一点微不足道的力,就可以创造出一个更加洁净的校园。今天我们就开始行动!谢谢大家!

第二篇:文明素养

一,形象礼仪

第一条:职员必须仪表端庄整洁

具体要求见公司工服规定

第二条:工作场所的服装应保持随时清洁;

第三条:在公司内职员应保持优雅的姿势和动作具体

1.站姿:两脚脚跟着地脚尖离开约450腰背挺直胸膛自然颈脖伸直头微向下使人看清你的面孔两臂自然不耸肩身体重心在两脚中间;

2.坐姿:坐下后应尽量坐端正把双腿平行放好不得傲慢地把腿向前伸或向后伸或俯视前方,要移动椅子的位置时应先把椅子放在应放的地方然后再坐

3.公司内与同事相遇应点头行礼表示致意 ;

4.出入房间的礼貌进入房间要先轻轻敲门,听到应答再进进入后回手关门,不能大力粗暴。进入房间后,如对方正在讲话要稍等静候,不要中途插话如有急事要打断说话;

5.走通道走廊时要放轻脚步,办公室内禁止喧哗;

自己的公司还是对访问的公司在通道和走廊里不能一边走一边大声说话更不得唱歌或吹口哨等,在通道走廊里遇到上司或客户要礼让不能抢行。

二,日常业务中的礼仪

第一条:正确使用公司的物品和设备提高工作效率

1.公司的物品不能野蛮对待挪为私用 ;

2.及时清理整理账簿和文件;

3.借用他人或公司的东西使用后及时送还或归放原处 ;

4.工作台上不能摆放与工作无关的物品 ;

5.公司内同事间称呼得体,不得以老大,某某哥称呼;

6.未经同意不得随意翻看同事的文件资料。

第三篇:小学生文明素养

文明素养专项组:小学阶段必须体现出阶段性、层次性和序列性。

1、确立适合一~~六年级具体的教育内容;(各阶段需要接受的教育程度不同)

2、小学生文明礼仪培养的具体方法与途径;

3、评价方法与方式,分年级行为评价标准。(监督、民主选举小绅士小淑女)具体分为: 生活范围(校园礼仪,家庭礼仪,公共场所礼仪)(与老师、与同学交往的礼仪)(与父母、长辈、同辈交往的礼仪。)(公共场所与人交往,探亲访友与人交往,通讯联络与人交往的礼仪。)

行为习惯(说话礼仪,行为礼仪)(具体又分在校园,家庭,公共场所)

整体要求:知礼、懂礼、用礼

礼仪:外在表现形式,具有一定知识性。

文明素养:礼仪形成习惯,内化为自身品质。

低年级着重训练学校礼仪中的行为习惯,重点在个人礼仪,说一些简单的文明用语方面的训练;

中年级在学校礼仪的此基础上,着重进行家庭礼仪习惯的培养,从“说”的训练发展到“做”的训练;

高年级在巩固低、中年级行为要求的同时,根据高年级学生的生活和思想实际,着重指导他们的校内外公共场所礼仪。

校园礼仪:(进校礼仪,进办公室礼仪,排队打餐礼仪,升旗时礼仪)

1、说话礼仪:说话完整用词准确、明确、正确。不随意打断别人发言,要宽容与自己不同的意见。

2、行为礼仪:保持衣物干净整洁,经常洗头,勤剪指甲勤洗头,早晚刷牙漱口,饭前便后洗手,认真做值日,保持教室整洁,校园整洁,不随地吐痰,不乱扔果皮纸屑等废弃物,正确穿戴校服、红领巾。坐、走、站精神饱满,课间休息漫步轻声。文明就餐,食而不语。用餐前准备好餐巾纸,做好个人卫生工作;用餐时不讲话,细嚼慢咽;用餐完毕整理干净餐桌。尊敬师长,礼貌微笑待人,主动与人打招呼。课堂上全神贯注听讲,不做小动作。

家庭礼仪:

1、说话礼仪:用合适的语音语调说话,声音低沉清楚。听从长辈教诲,不随意顶撞,发脾气。用谦虚、商量的语气和长辈交谈。

2、行为礼仪:保持个人所在位置范围环境整洁。做力所能及的事。学会待客礼仪。

公共场所:

1、说话礼仪:学会聆听和交流。自觉遵守公共场所规则。不高声喧哗。

2、遵守公共秩序,维护公共环境,爱护公共财物。

一、穿着礼仪

1、按要求穿规定的校服,不穿奇装异服。

2、着装整齐,朴素大方,不把上衣捆在腰间,不披衣散扣。

3、不穿背心、拖鞋、裤衩在校园行走和进入教室。

4、课堂上不敞衣、脱鞋。

5、不穿名牌鞋,不穿中高跟鞋,不穿厚底时装鞋,以球鞋或平底鞋为好。

6、不佩戴项链、耳环(针)、戒指、手链、手镯等饰物。

7、不涂脂抹粉,不画眉,不纹眉,不纹身,不留长指甲,不涂指甲油。

8、按要求修剪头发,不染发,不烫发,不留长发。

二、行走礼仪

1、走路要抬头挺胸,目视前方,肩臂自然摆动,步速适中,忌讳八字脚、摇摇晃晃,或者扭捏碎步。

2、上下楼、过楼道靠右行,出入教室、办公室,会场等按指定线路走,不拥挤,出入各功能室轻声慢步,不影响他人。

3、遇到熟人要打招呼,互致问候,不能视而不见;需要交谈,应靠路边或到角落谈话,不能站在道路当中或人多拥挤的地方。

4、行人互相礼让,主动给长者让路,主动给残疾人和有需要的人士让路。

三、说话礼仪

1、要他人帮忙,说声“请您”或“麻烦您”,得到别人帮忙后,说声“谢谢”。

2、不小心影响别人休息或工作时,说声“对不起”、“请原谅”;别人不小心影响了你,并诚恳地向你道歉时,应宽容地说“没关系”。

3、与人交谈,态度要真诚,说话要和气。听取他人发言或说话时,要正视对方,不能漫不经心,不能随便插话。

4、向别人打听道路,先用礼貌语言打招呼,如“对不起,打扰您一下”、“请问”等,年轻人问路应选适当称呼,如“老爷爷”、“阿姨”、“叔叔”等,然后再问路;听完回答之后,一定要说:“谢谢您!”如果被陌生人问路,则应认真、仔细回答,自己不清楚,应说:“很抱歉,我不知道,请再问问别人。”

四、公共场所礼仪

1、在公众场合,不能大声喧哗,公共场所礼仪不能随地吐痰、乱扔垃圾,不能挖耳、剪指甲等。

2、遵守交通法规,不违章骑车,过马路走人行横道。、爱护公共设施、保护公共财物,文物古迹,花草树木,4、不能随意放置个人物品,贵重物品应轻拿轻放。

5、大型集会遵守秩序,不大声喧哗,不乱丢垃圾,不交头接耳,听从指挥。

五、赛场礼仪

(1)文明观看。有秩序地进场和退场,比赛精彩处要热烈鼓掌,不喝倒彩,不向赛场内投掷物品,离场时主动清理自己使用过的物品,不乱扔垃圾。

(2)文明参赛。遵守比赛规则,不弄虚作假,骗取荣誉。尊重竞争对手,不故意伤害对方,对对方的冒犯要克制。如果认为裁判有问题,要按照程序向有关人员提出。(3)文明裁判。要公平、公正。六。个人卫生

1、勤洗澡洗头,勤剪指甲,勤换衣服,睡前刷牙、洗脸,身体无异味。

2、饭前便后洗手,便后冲厕及时。

3、定期整理和清洗书包。

4、爱护环境,不随地吐痰,不乱扔杂物。见到废纸等垃圾物要主动捡起放到垃圾箱里。

5、不在墙壁上乱写、乱画、乱贴、乱挂。

6、不在小摊上买零食,不吃变质食物,不喝生水。

六、网络礼仪

(1)认真学习网上知识,不浏览不良网站和信息。(2)与网友进行诚实友好交流,不侮辱欺诈他人。(3)增强自我保护意识,不随意约会网友。(4)上网时间要控制,不沉溺虚拟时空。(5)不制作、传播计算机病毒等破坏性程序。

七、假日旅游礼仪

(1)文明行路。要自觉遵守交通规则,听从交通民警和交通信号指挥。要走人行道,不跨越交通隔离护栏,不抢行机动车道,不三五成群并排行走,在行人拥挤的路段,不追跑打闹,横冲直撞。

(2)文明乘坐。主动配合乘务人员维护公共秩序,要按顺序、慢步轻声地登车、登机或上船,扶老携幼,不抢占座位,不大声喧哗。

(3)文明观光。在旅游景区,要讲究社会公德,不乱丢垃圾,要举止文明,要使用礼貌语言,要爱护公物,特别要注意保护文物古迹,不乱刻乱画。

第四篇:教师职业素养培训讲稿

《教师职业素养》培训讲稿

社会的发展离不开教育,只有做好教育工作,提升教师职业素养,培育优秀人才,才能做到为社会输送合格的人才,满足社会发展需求。那么,教师应该具有的职业素养有哪些呢?下面,我们就这个话题进行讨论。

教师应具有的职业素养主要包含三个方面:职业道德素养、知识素养、能力素养。

1、职业道德素养

首先教师要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这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和基本准则。其次要热爱教育,没有真诚的爱就没有真挚的教育,两千多年前,孔子就提出过“仁者爱人”的观点,对于今天的教育仍有具大的指导意义。再次,要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教师要时时处处以自己的身体力行,在学生中树立良好的榜样。在各个方面成为学生的楷模,其表率作用应体现在:政治态度上,具有坚定的政治信仰,品格上言行一致,表里如一,诚实正直;教风学风上,严谨治学,谦虚谨慎;教学活动中,认真负责,一丝不苟。这样才能达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的教育效果。(1)、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

热爱教育事业,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富有献身精神,是教师主要的教育素质。一个教师不热爱教育事业,不愿从事教育工作为培养年轻一代献身,他就不会做好本职工作,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甘为人梯,这是教师神圣的职责,体现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高尚品德和无私的精神境界。正是因为教师把全部心血灌注在培养下一代上,才博得人民的爱戴,人们用园丁、红烛、人梯、渡船等来比喻教师的献身教育事业的崇高品德。(2)、热爱学生

热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是教育好学生的重要前提。很难想象一个对学生缺乏爱的教师能够尽职尽责地把他们教育好。教师对学生的爱,不完全出自对学生的个人情感,而是对祖国教育事业热爱的体现。教师热爱学生是同对学生的严格要求相结合的,真正做到热爱学生,诲人不倦。(3)、集体协作的精神

教师工作具有主体性和间接性特点,完成教育任务主要靠教师个人的素质和示范作用,但是一个学生的成长,并不是某一教师工作的结果。而是教师集体共同努力的结果。这也要求在教育过程中要发挥集体协作精神。团结其他教师共同搞好工作。

(4)、严格要求自己,为人师表 教师的劳动具有很大的示范性。教师的言行就是教育学生的重要因素。学生要从教师身上寻找自己的行为规范。严于律己,为人师表,是对教师职业的要求。教师应该在各方面成为学生的表率。同时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也是搞好教师协作,完成教育任务的条件。

有句话叫“德优为师”教师的工作是神圣、崇高而伟大的,教师的职业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教师在学生心目中,是知识的化身,智慧的源泉,道德的典范,人格的楷模。因此,教师不仅要热爱教育事业,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具备强烈的服务意识和责任意识,始终把对学生负责、对家长负责、对社会负责作为自己人生的坐标和追求的永恒目标,视质量如生命,视学生若亲子,甘做“基石”,甘为“人梯”,甘当“护花使者”;而且在市场经济飞速发展的情况下,淡泊名利,甘于清贫,从思想上彻底消除“拜金主义”、“仕爵主义”的观念,不为名利、地位、金钱所动,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知荣明辱,为人师表,用心劳动,用心耕耘,把感情、时间、精力乃至全部心血献给人民的教育事业,要有忠于事业的奉献精神,不断开拓的进取精神,团结奋进的协作精神,勤奋踏实的实干精神,卓有成效的工作精神,做最受学校信赖的教师,做最受家长满意的教师,做最受学生欢迎的教师,从而实现人生的自我价值。

还有句话叫“身正为师”。“身正为师,行为世范。”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而且是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示范者。我国现代哲学家杨维说:“师者,人之模范也。”由于学生具有“向师性”,善于模仿,教师高尚的人格、大度的仪表、优雅的风度具有无穷的影响力、感召力和亲和力,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因此,作为一名教师,要以崇高的职业形象、高尚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以身为范,以廉为威,以绩为旨,以干为荣,以苦为乐,以实为本。言传身教,示范引领,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求知,学会相处,学会健体,学会审美,对学生终生幸福负责,为学生持续发展奠基。

2、知识素养(1)专业知识

教师要有精深的专业知识,只有这样,教学才能高屋建瓴,“左右逢源”,有足够回旋的余地,才能使教学成为一种精神享受,反之就会力不从心,捉襟见肘。

(2)文化修养,特别是在课程改革逐步深入的情况下,各学科的联系日益紧密,教育领域不再是通晓一门学问的单科教师发挥作用的天地,和谐发展,知识渊博,是教师本职工作的一个重要条件。(3)教育科学知识 教师必须踏踏实实的系统学习,掌握教育学、心理学、学科教法等知识,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如果没有教育科学理论作指导,没有正确的教育观,必然导致教育、教学工作高消耗,低效果。

有句化叫“学博为师”。教师是一份职业,更是一种责任,教师是从事精神产品生产的劳动者,工作对象是活生生的人而不是商品,商品生产出了次品可以弥补,学生教育出了问题就会误人子弟,毁人一生。从众多优秀教师成功的经验来看,他们的共同特点就是知识渊博、功底扎实、教艺精湛、个性鲜明,融科学、艺术、文化、道德于一身,有科学的头脑,敏锐的触觉,艺术的手段,善于从不同的科学领域撷取时代信息,提炼精髓,精心设计,合理运用乃至创造性地施为。俗话说: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作为一名教师,应加强学习,树立终生学习意识,把学习、研究内化为自己的自觉行为,勤于在学习中研究,精于在研究中工作,不断“洗脑、充电、吸氧”,博览群书,棋琴书画样样精通,做到“闻道在先”,“业有所长”,有驾驭教材、教活教材、教活学生的源头活水,才能使自己真正成为教育教学的行家里手。

3、能力素养

能力素养是进行和完成某种工作所具备的。教师的能力素养是进行教育活动,完成教育任务的重要保证。所谓“学者未必是良师”说的就是这方面的问题。因此一个合格的教师,除了具备专业知识,还必须有相应的教学组织能力和方法。

现在我就简单谈谈自己的课堂教学组织与管理方法。

①目光注视法。当教师捕捉到有行为不当学生的眼神时,即刻以一种表示不满的、强烈的、连续的目光接触该生的目光,并以同时辅以皱眉、扬眉以示提醒,使之意识到教师已经感觉到他的那种不良行为。使用此法的优点是,教师既不使该生窘迫,又不使课堂混乱、教学节奏出现停顿情况下,把不良行为杀在萌芽状态。②短暂沉默法。此应变策略适应范围较广,当教室里出现窃窃私语、出现低味的言语等均可以采用此法。因为沉默既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力、激发思维,又可想到维持教学秩序的作用。

③身体逼近法。此应变策略是指教师逐渐向行为不当的学生逼近。事实上,教师只要表露出开始向行为不当学生走近的意向,就会使该生的不当行为迅速改变。④设悬激奇法。悬念往往给人的心理是上造成一种强烈的相念和挂念,使人对所讲内容产生一种急于追问下去的心理。当学生产生精神上疲倦,兴趣降低时,教师可迅速调整授课角度,创设悬念情境,以此造成学生企盼、渴知的心理状态,以加强思维。采用此法应变,要寻找最佳设悬时机进行,使教材的内容与授课情境浑然衔接。

当教师把这些职业素养内化为自己的能力的一部分时,调控课堂就能游刃有余

总之,“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教师不仅要“传道、授业”,更重要的是“解惑”,启迪心智,授人以“渔”。这就要求教师做到:一要以科学的态度深入学习教育理论、教育方法,不断创新教学过程,使教育教学的科学性和艺术性高度完整的统一起来。二要能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恰当有效地选择教学方法,直观形象的展示教学内容,把知识传授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结合起来。三是要树立精品意识,积极开展教学研究,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在耕耘中拓展视野,在执教中提炼师艺,升华师技。

面对新的教育改革挑战,教师只有超前思维,苦练内功,强化素质,不断掌握先进的教育理论、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精心预设课堂生成,善于捕捉教育信息,敢于立足改革潮头,对每一项工作都精心,对每一个工作环节都精细,把每一项工作都做成精品,技高一筹,凸显个性特点,真正使自己成为学生拥戴、家长放心、社会满意的人民教师。

第五篇:生态文明讲稿

生态文明建设宣讲讲稿

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纳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这是我们党的又一次重大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为深入贯彻落实十八大的这一重大战略部署,2013年5月24日,中央政治局就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进行第六次集体学习,总书记在主持学习时发表了重要讲话,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发展的战略高度,深刻阐述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紧迫性,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新要求,为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指明了方向。

一、生态及生态文明

1、生态。生态一词,现在通常指生物的生活状态。指生物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下生存和发展的状态,也指生物的生理特性和生活习性。生态一词源于古希腊字,意思是指家或者我们的环境。简单的说,生态就是指一切生物的生存状态,以及它们之间和它与环境之间环环相扣的关系。生态的产生最早也是从研究生物个体而开始的,到现在“生态”一词涉及的范畴也越来越广,人们常常用“生态”来定义许多美好的事物,如健康的、美的、和谐的等事物均可冠以“生态”修饰。

2、生态文明。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个新的阶段,即工业文明之后的世界伦理社会化的文明形态;生态文明是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生态文明是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 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从人与自然和谐的角度,吸收十八大成果的定义是:生态文明是人类为保护和建设美好生态环境而取得的物质成果、精神成果和制度成果的总和,是贯穿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全过程和各方面的系统工程,反映了一个社会的文明进步状态。

二、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全方位全过程的一项神圣事业,必须从全局和战略高度,充分认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与紧迫性。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人均资源占有率在世界各国中处于低位;同时,我国的资源和人口分布呈逆相关,许多资源分布在人口稀疏、环境恶劣且难以开发的中西部地区,而人口集中的东部地区资源却较为稀缺,人均可利用资源相对匮乏。这些现实的情况,决定了我国的经济发展不能走资源消耗型之路,在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不可忽视生态环境保护。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经济繁荣的同时也付出了过度消耗资源和深度环境污染的代价。据资料显示,我国每创造一美元的产值,能耗是美国的4.3倍、德国的7.7倍、日本的11.5倍。因此,在今后一段比较长的时期内,要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发展全局,强调在发展中要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地处理地区间、城乡间、经济与社会间、人与自然间、国外与国内间的关系。要贯彻好科学发展观,首先要大力倡导生态文明教育,使全体公民以生态价值指导和评价自己的行为;其次,要大力发展科学技术,铸造绿色科技体系,实现科技的生态价值取向;再次,要把绿色科技引入经济,从而实现经济、社会和自然的和谐发展。

首先,生态文明建设是缓解资源环境压力,保持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现实需要。由于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传统发展方式没有根本改变,我国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也付出了很高的代价,人口、资源、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气候变化问题突出,对我国发展的制约日益增大。我国的资源、环境和生态系统已难以承载传统的发展方式,必须自觉推进经济转型升级,实现由主要追求数量的扩张到主要追求质量效益提高的转变,创新“竞争优势”。生态文明建设,可以极大地促进产业调整,加快生产方式转变。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破解工业文明自身不可能克服的弱点、弊端,将发展纳入全面协调可持续的轨道,使被束缚和废弃的生产潜能得以释放,形成新的产业和增长点,是社会生产力的一次新的解放和发展。在生态文明建设理念引导下形成的“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产生的是一种绿色、低碳、高效、低耗、无公害的新型优质生产力,是符合自然规律、经济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的更高层次的生产力。只有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走绿色循环低碳发展道路,才能从根本上缓解资源环境瓶颈制约,为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其次,生态文明建设是坚持以人为本,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的内在要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居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老百姓需求内容在不断升级变化。我们 不仅要满足其对农产品、工业品和服务的需求,还要满足其对生态产品越来越迫切的需求。然而污浊的大气、黑臭的河水、污染的食品等等已成为民生关注的焦点和热点,成为进一步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主要障碍之一。生态环境的质量已经成为影响人们生活幸福的重要指标,生态产品短缺已经成为制约我国民生建设的“短板”,成为影响人民群众幸福感的制约因素。解决这些问题既是我们党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理念的具体体现,也是对人民群众生态产品需求日益增长的积极回应,还是提高人民福祉,建设美丽中国、幸福中国的目的所在。生态文明建设是服务民生、提高人民群众生产生活质量的紧迫任务。

第三、生态文明建设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由之路

社会经济的高度发展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石,而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基础和保障。生态环境关乎每个人的基本生存条件等切身利益,人人拥有生态环境的知情权、监督权和参与权,享有生态服务福利的基本权利。生态政策的制定过程必须是民主参与的过程,才能充分体现民意,才能保障民众的生态权利和社会的生态正义。为建设生态文明,需要对生态环境有更深入的了解,需要更多的生态技术,需要提高全体国民的生态意识和生态道德观念。生态文明建设将会成为我国科教更加进步的动力源泉,科学创新、科技进步、教育普及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前提与条件。生态文化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繁荣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方面。通过生态文明建设减少和消除不良生态环境,可以促进社会更加和谐。没有良好的生态环境,人们既不可能有富足的物质享受,更不可能有高度的精神享受,生态文明是生活更加殷实的前提与条件。生态环境问题是当前社会经济发展、和谐稳定和民生改善中存在矛盾的汇集点,生态文明建设是解决矛盾的突破口,建设生态文明是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由之路。

最后,生态文明建设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和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是一项伟大而艰巨的社会系统工程,从本质上要求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果,将成为其他四大建设的重要支撑。通过破解发展的资源环境约束、塑造新兴绿色产业推动经济建设;通过解决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环境问题,加深上层建筑与群众需求的紧密联系,推动政治建设;通过弘扬生态文明、提高环境意识推动文化建设;通过提升环境质量,维护和改善民生推动社会建设。生态是生存之基,环境是发展之本。当前生态文明建设仍是一个薄弱环节,如果这一短板不及时补上,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难以协调发展、和谐共进。

三、深刻领会总书记重要讲话的主要精神

总书记指出,要改进干部的考核方法手段,既看发展又看基础,既看显绩又看潜绩,把民生改善、社会进步、生态效益等指标和实绩作为重要考核内容,再也不能简单以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来论英雄了。这表明中央对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决心更加坚决,目标更加明确,思路更加清晰,重点更加突出。

(一)“两个清醒认识”指出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明确方向

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要清醒认识保护生态环境、治理环 境污染的紧迫性和艰巨性,清醒认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这“两个清醒认识”,不仅要求我们做好当前的环境保护工作,而且指明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方向。

当前,我国保护生态环境、治理环境污染的任务十分紧迫、刻不容缓。这种紧迫性,既体现在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上,也体现在民生问题和人民群众的期盼上。资源和环境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约束日益趋紧,已经成为发展的最大瓶颈制约,发展不可持续问题日益凸显。水体水源污染、大范围雾霾天气、山体滑坡、土壤沙化石漠化严重,广大群众迫切希望改善环境质量,要求喝上干净水、呼吸新鲜空气、吃到放心食物。但是,环境问题的形成往往是长期积累的结果,并且有自身的规律,解决起来不可能一蹴而就、一劳永逸,而是长期的、艰巨的过程,需要客观分析、理性决策、稳扎稳打、逐步推进。这就要求各级政府既要打好攻坚战,又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不畏难、不推诿、不懈怠,努力取得实际成效,让人民群众既看到希望,更充满信心。同时,要及时公开生态环保信息和治理进展,争取群众的理解和参与,为解决污染难题提供“正能量”。

“两个清醒认识”表明,生态文明建设是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唯一出路。我们不能把生态文明建设当成一句空洞的口号,依然固守“GDP至上”的旧思维,必须用新的理念、新的思路、新的方式,解决面临的复杂艰巨的生态环境问题,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多赢。

(二)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坚持保护优先的方针

总书记强调,要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更加自觉地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绝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去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科学的、正确的做法是,把发展和保护有机地结合起来,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

在讲话中,总书记再次重申了十八大“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强调保护优先方针的重要性,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总体上看,我们对保护优先理念落实不到位,一些地方甚至没有落实,存在这样那样的顾虑,担心保护生态环境会影响经济发展。当两者没有大的冲突、环境保护不挑战经济发展核心利益时,地方政府一般能坚持保护优先。但两者若出现矛盾,特别是涉及大的项目需要做出必要的牺牲时,一些地方政府担心错过发展机会,一些官员干部担心影响政绩,就很难做到保护优先,就是做了也多是表面的、被动的、不情愿的。强调保护优先,可谓一语中的,切中了问题要害。

(三)科学谋划国土开发,划定并严守生态红线

总书记指出,国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空间载体。要按照人口资源环境相均衡、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原则,整体谋划国土空间开发,科学布局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给自然生态留下更多修复空间。这是一种具有远见卓识的战略谋划,为优化我国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给农业留下更多良田,给子孙后代留下更多美好家园提供了保障。

生态红线。我国生态资源丰富,但长期的不合理开发导致生态环境破坏严重、野生动植物种类和数量急剧下降、生态安全形势十分严峻。因此,当前迫切需要划定生态红线,对区域内地区限制开发、重点保护。“生态红线”主要分为重要生态功能区、陆地和海洋生态环境敏感区或脆弱区及生物多样性保育区三大区域。

第一条是重要生态功能区的保护红线。指的是水源涵养区,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调蓄洪水等。城市发展需要安全健康的水源,这是一条经济社会的生态保护安全线,是国家生态安全的底线,能够从根本上解决经济发展过程中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之间的矛盾。

第二条是生态脆弱区或敏感区保护红线。即重大生态屏障红线,可以为城市、城市群提供生态屏障。建立这条红线,可以减轻外界对城市生态的影响和风险。广东韶关便是珠三角地区重要的生态屏障。

第三条是生物多样性保育区红线。这是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红线,是为保护的物种提供最小生存面积。红线就是底线,如果再开发就会危及种群安全,非常紧迫。

划定并严守生态红线,是总书记讲话中的新亮点,是科学处理发展同保护关系问题的创新思路。总书记指出,要坚定不移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严格按照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禁止开发的主体功能定位,划定并严守生态红线,构建科学合理的城镇化推进格局、农业发展格局、生态安全格局,保障国家和区域生态 安全,提高生态服务功能。划定并严守生态安全红线,相当于给发展设置了一条警戒线,有利于遏制以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增长的现象,实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可以说,生态红线是生态安全的底线,是公众健康的底线,是可持续发展的底线。我们必须牢固树立“生态红线”观念。生态红线一旦划定,就要严格遵守。正如总书记所要求的,在生态环境保护问题上,就是要不能越雷池一步,否则就应该受到惩罚。

(四)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保障群众身体健康

当前,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威胁群众身体健康、公共安全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环境问题、食品安全问题等往往最容易引起群众不满。因此,总书记在讲话中强调,要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增强生态产品生产能力。良好生态环境是人和社会持续发展的根本基础。人民群众对环境问题高度关注。环境保护和治理要以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问题为重点。这一工作重点的确定,是我们党以人为本、关注群众利益执政理念的生动体现,是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必然要求,是反映民意、顺应民心的具体举措。

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必须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总书记指出,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强化水、大气、土壤等污染防治,着力推进重点流域和区域水污染防治,着力推进重点行业和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这就要求各级政府要切实负起责任,严格环境执法,搞好行业监管,采取多种措施,改善环境质量,解决一切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切实 维护人民群众的环境权益,把良好的环境作为公共产品来提供,让群众喝上干净的水,呼吸新鲜的空气,吃上放心的食品,让人民群众享有健康和幸福的生活。

(五)完善生态文明建设制度,强化环保责任追究惩处

长期以来,我国经济社会迅猛发展,成绩斐然。但环境形势总体恶化的趋势没有得到根本遏制,重大环境事件频频发生,环境风险日益加大,严重威胁着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而在重大污染事件发生后,责任追究却很难得到有效落实,尤其是具有决策权的地方党政领导干部很难受到应有的处罚。其结果是,政府形象受到损害,法律失去尊严,群众丧失信心。要改变这种状况,必须依靠制度建设,靠制度的严格执行提供重要保障。总书记指出,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最重要的是要完善经济社会发展考核评价体系,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等体现生态文明建设状况的指标纳入经济社会评价体系,使之成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重要导向和约束。在此基础上,建立并完善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就能进一步让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治理具有可靠的制度保障和科学规范。

总书记特别强调要建立和强化环保责任追究制度,着重指出:要建立责任追究制度,对那些不顾生态环境盲目决策、造成严重后果的人,必须追究其责任,而且应该终身追究。追究盲目决策者的责任,既是一种防范,也是一种警醒。这就要求地方党政领导在制定发展规划和引进项目时,要树立“决策终身负责制”的理念,要切实考虑所在地区的资源禀赋、环境容量、生态状况,按照可持续发展的要 求做出决策,推动区域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树立责任政府意识,提升政府的公信力。

四、文山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困难及问题

文山位于祖国西南边陲,云南省东南部,地处珠江、红河两大流域的分水岭上,气候适宜、资源丰富。有“世界罕见,独一无二”的喀斯特山水田园风光——普者黑国家4A湿地公园;有被誉为“世外桃源”的广南坝美田园风光;有被称赞为“不是桂林胜似桂林”的广南八宝山水风光。良好的自然环境、丰富的物质资源,为生态文明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我们也应看到我州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一些薄弱环节和问题。

一是主要污染物污染减排压力增大。文山现在及今后较长的时期内仍将处于资源型发展模式,产业结构调整任务艰巨,经过“十一五”减排工程的实施,现在污染物减排的空间容量已非常有限,加之全州两污项目建设配套不足,成为化学需氧量和氨氮减排重要制约因素,污染减排的压力增大。

二是虽然总体环境质量保持稳定,但局部地区环境污染问题依然突出。特别是石漠化治理、重金属及危险废物污染防治任务艰巨,农村环境污染逐步突出,出境河流污染治理成果不稳定,环境安全隐患仍然较大。

三是生态文化建设任重道远。生态文化建设起步较晚,生态理念尚需普及。经济发展中仍存在“重经济增长,轻环境保护”思想;少数企业主缺乏社会责任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公众绿色消费、低碳生活观念薄弱,缺乏保护生态环境的自觉性、主动性;民间环保组织发 展相对滞后,代表公众环境利益与生态文化诉求的公益性社会活动力量尚未形成气候。

四是体制机制建设有待加强。生态文明建设考核的指标体系设置还不够科学,考核评价的方法还不够完善,考核结果的运用还不够充分;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的财政、税收、价格、金融、土地以及投融资等方面的政策机制需要进一步建立健全;生态监管机制效率不高,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的运行和统筹协调体系尚不够完善,环保规划、环保政策执行和环保执法还不到位。

五、群策群力,共建“美丽文山”

州委八届三次全会指出:“坚持以生态文明理念引领社会发展,加强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努力建设山清水净、地绿天蓝、生态灵秀的‘美丽文山’”。建设“美丽文山”,就要群策群力,使文山的生态文明建设更上一个新台阶,使文山各族人民共享生态文明建设成果。

(一)建设“美丽文山”的总体目标

根据时代的新特点和人民的新期待,建设“美丽文山”,必须为实现这样的总目标而努力:一是使生态文明理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广大干部群众的生态文明意识明显提高;二是使节约资源能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机制、体制更加完善;三是使文山作为滇东南生态安全屏障更加牢固,突出生态环境问题的解决取得实效,森林生态和生物多样性得到有效保护,环境风险防范和灾害防御能力得到加强,生态竞争力进一步提升;四是使符合文山资源环境承受力的产业体系基本形成,特色发展、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有力推进;五是到2015年森林覆盖率由2010年的41%提高到52%以上;森林蓄积量 由2010年4761万立方米提高到5776万立方米,林业产值达45亿元;万元生产总值能耗由2010年的1.3215吨标准煤下降到1.2467吨标准煤,年均下降1.2%;万元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量从2010年的1.461吨/万元下降到1.2866吨/万元,五年下降12%;城市建成区绿地率超过30%、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0平方米。这样,文山就可以做到生态环境质量保持领先,绿色经济具有较强支撑力,成为美丽云南建设的示范区。

(二)建设“美丽文山”的实现途径

从自然基础、人文条件和现实状况看,文山进行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但在实践中要真正做到这一点,还应该联系实际,理清思路、突出重点,进行全面的科学谋划和不懈的努力奋斗。

1.着力提高资源能源利用水平,调整产业结构,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节约发展。

主要做法是:加快转变发展方式,调特、调优、调绿产业结构,做大做强高原特色农业,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开发绿色生态产品,引导产业聚集,实施龙头带动、产业化、标准化发展;推进以矿产资源综合利用为重点的循环经济发展,实施城市生活、建筑垃圾和各种废水、废弃物回收分级综合利用;促进能源节约、资源节约,建设节水型社会,加强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积极推行节地型和紧凑型城乡建设,提高土地利用率。

2.坚持发展与保护并重、保护优先原则,着力加强生态保护与建设,筑牢生态安全屏障,巩固生物多样性宝库地位。

主要做法是:立足国土空间生态功能和环境功能,保护重要生态 功能区,建设与经济发展总体布局相适应的生态安全格局,构建滇东南生态安全屏障;根据本地区生态安全屏障要求,划定生态红线,建设合理受保护地体系、分级主体功能区、生态功能区、环境功能区;以“森林文山”建设为契机,提高森林生态保护与建设水平,科学实施造林工程,培育复层、混交、异龄林,控制大范围的单一树种人工造林,构建健康稳定的森林生态系统;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力度,切实推进实施《云南省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完善防灾减灾体系,加大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综合防治力度,强化监测预报、动态跟踪、灾害预防工作,重点建立地震地质灾害易发地区监测预警体系和应急体系,建立健全生态破坏风险防范机制。

3.牢固树立“尊重自然、爱护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着力建设生态文化,提升全民生态文明意识。

主要做法是:干部群众要在发展实践中树立环境是资源、环境是资本、环境是资产的价值观,真正认识破坏环境就是破坏生产力、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在全社会开展“保护生态、爱护环境、节约资源”的宣传教育,做到尊重自然、敬畏自然、顺应自然,形成保护环境光荣、破坏环境可耻的道德伦理观念;充分挖掘、保护和弘扬民族传统生态文化,利用有关歌谣碑刻、乡规民约、生产生活习俗等推进生态文化创新,普及生态知识,促进入与自然和谐相处;充分发挥图书馆、文化馆、科技馆、青少年活动中心、妇女儿童活动中心、老年活动中心、乡村文化站等在传播生态文化方面的作用,建立广泛的生态文化宣传教育阵地。

4.积极实施青山绿水计划,继续推进“七彩云南保护行动”,加强 生态修复、环境治理工程,改善区域环境质量,建设幸福美丽家园。

主要做法是:抓好以“森林文山”为重点的生态工程建设,继续深入推进“七彩云南保护行动”;实施重点片区集中连片整治和试点示范工程,防治农业面源污染,加强生态河道建设和农村沟塘综合整治,加大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污染防治力度;强化工业污染源监管及治理,推行绿色建筑、低能耗、生态化基础设施建设,减轻城镇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统筹城乡环境基础公共服务设施,加快推进中小城市污水、垃圾集中处理设施建设,强化城市噪声、恶臭、机动车尾气、餐饮油烟以及施工和道路扬尘的污染防治;进一步加强对饮用水水源地文山市暮底河水库和小河尾水库、砚山回龙水库、西畴小桥沟水库、麻栗坡小河洞、马关大丫口水库、丘北旧城龙潭、广南东风水库和板宜水库、富宁清华洞水库水质的监测力度;加大盘龙河、畴阳河、八布河、响水河、南利河、西洋江、谷拉河、普者黑等重点河流流域和湖泊水污染防治力度;加强对境内喀斯特岩溶地貌监测,严禁企业利用暗流和渗漏通道违法排放污染地下水源;建立健全空气环境质量监测评价和联防联控体系,加强重点县市、乡镇,产业集聚区等区域大气污染检测预防及控制治理,有效提高城乡居民生活质量,建设幸福美丽家园。

5.全面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依法保护水土资源,强化水土流失监督管理。

主要做法是:一是建立和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和“四项制度”。二是优化水资源配置,强化节约用水管理,严格水资源保护,推进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三是全面落实生产建设项目水 土保持“三同时”制度,强化水土流失监督管理,减少认为造成的水土流失,有效增加土壤植被、提高水源涵养能力。四是突出抓好我州境内实施的云南省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滇黔桂岩溶区国家农业综合开发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坡耕地、重点小流域、生态清洁型校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等工程。以达到人与自然(水、土、植被)和谐,一方水土养育一方植被,一方植被保护一方水土的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共存与演化的关系。

6.以对国家和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加大环境执法监管力度。

依法对生态保护、环境状况进行监管,是各级政府的责任。各级政府应该以对国家和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加大环境执法和监管力度。主要做法是:以环境影响评价为切入点,完善建设项目环境管理,加强环保“三同时”制度,强化建设项目环境保护验收管理,加大环境违法行为处罚力度,严格控制新的污染增量;加强排污许可证的动态管理,通过常规的和专项的检查督查行动严厉查处环境违法行为和案件,加大处罚力度,彻底扭转“违法成本低、治理成本高”的现象;开展环境问题整改后的督察,逐步开展农村和生态环境监察;完善跨行政区环境执法合作机制和部门联动执法机制,规范流域、区域、行业限批和督查制度。

(三)文山生态文明建设的保障措施

深化和完善各项制度是建设“美丽文山”、加大生态文明建设力度的可靠保障。

1.完善区域开发保护与环境准入机制。

根据主体功能区规划,加强不同开发区域环境保护的分类指导。在马塘工业园区、三七产业园区、砚山工业园区等重点开发区推进区域经济发展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科学制定开发方向与规模,明确环境准入政策,加大生态建设力度,提高生态承载能力,保障环境质量达标;限制开发区实行以健全功能为主的生态建设与保护政策,严格执行环评制度,对敏感项目举行听证会,提高环境保护进入门槛,推行行业退出与限批;禁止开发区严格执行区域禁批,完善保护区管理法规,推行保护区与周边社区共建共管,开展异地就业补偿试点。重点流域、重点区域逐步建立以环境容量为基础的总量控制,严格环境准入制度。制定完善国家级重要生态功能区保护的地方性法规和保护规划。

2.强化科技对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的支撑。

积极引进、消化、吸收和开发利用国内外关键共性技术,力争突破资源综合利用、高原污染防治、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石漠化治理等领域的技术瓶颈。建立重点环保实验室、环保技术服务中心、环保科技产业基地等基础平台,培育和发展各类环保科技中介服务机构,推进生态科技成果产业化与普及推广。组织与生态文明建设实施相关的宏观科技规划、研究示范、调查评估、政策创新等一批重大课题研究。加强生态环保科学、生态文明建设人才培养和使用,形成必要的人才储备。

3.完善投入机制。

积极争取国家、省专项资金、政策、项目支持,将文山列为国家、省生态补偿重点州市,加大对文山的生态补偿力度。各级人民政府要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公共财政支出的重点,整合相关资金,加大投入 力度,运用财政贴息、投资补助、减免行政收费等手段支持生态文明建设。继续完善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多元投入机制,制订优惠政策,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民间资本、外来资本和金融信贷资金参与生态文明建设。加强碳汇交易试点,促进生态建设产业化。

4.严格监督考核。

制定完善我州生态文明建设指标体系和考核实施办法。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创建工作,通过生态文明村、生态文明乡镇(办)、生态文明县(市)、生态工业园区四级创建,最终创建成为生态文明州并获省命名。落实各地区和各部门目标任务分解,制定重点工程实施方案和意见。加强对目标责任、重点任务与工程进度的跟踪检查和阶段性问责。对考核优良的地区和部门进行表彰奖励,对考核不合格的地区和部门实施问责。

下载文明素养不乱丢纸屑讲稿word格式文档
下载文明素养不乱丢纸屑讲稿.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文明素养主题演讲稿

    文明素养主题演讲稿1 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这是一个饱满充实的世界,也是一个充满危机的世界。玫瑰满园必然荆棘丛生。我们需要有激情,去创造。然而又需要我们理智......

    青年教师职业素养教育报告会讲稿

    文章标题:青年教师职业素养教育报告会讲稿作为一名青年教师,对评建工作,我想讲以下三点认识:一、对评建工作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一方面我们要看到此次评建工作任务的艰巨性,评建......

    健康素养66条讲稿(共5篇)

    清浅镇《公民健康素养66条》讲稿公民健康素养66条分基本知识和理念,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基本技能三部分共66条。简称“66条”。我国卫生部为什么要发布健康素养公告呢?因为健康......

    数学素养大赛才艺展示讲稿

    县素养大赛才艺展示稿 数学教学,简约而不简单 尊敬的专家评委、老师们: 大家好! 今天我带来的才艺是《数学教学,简约而不简单》 生活中的简单,常常孕藏着深厚的底蕴。而教学中的......

    公民健康素养66条讲座讲稿

    公民健康素养66条 健康是最宝贵的。 高血压、糖尿病在我国持续增长,部分省市成年人患高血压病近25%,全国至少有2个亿高血压病人。解决这些突出的健康问题必须全面落实预防为主......

    公民健康素养66条讲座讲稿

    公民健康素养66条讲座讲稿 富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公民健康素养66条分基本知识和理念,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基本技能三部分共66条。简称“66条”。 我国卫生部为什么要发布健康......

    公民健康素养66条讲座讲稿

    时间:2016年6月28日 地点:红寺堡区图书馆晋江报告厅 内容:公民健康素养66条讲座讲稿 公民健康素养66条分基本知识和理念,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基本技能三部分共66条。简称“66条”......

    文明出行班会讲稿

    文明出行,从我做起一、活动目的: 1、通过“文明出行、安全出行、礼让出行”班会主题活动,让学生了解日常出行的交通安全常识,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素质和自觉遵守交通法规的自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