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学第七讲 高等学校服务社会

时间:2019-05-15 05:41:0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高等教育学第七讲 高等学校服务社会》,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高等教育学第七讲 高等学校服务社会》。

第一篇:高等教育学第七讲 高等学校服务社会

第七讲

高等学校服务社会

第一节

高等学校服务社会的意义

一、对办学方向的意义

 《高等教育法》:“高等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高校为社会服务,即是对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坚持。

二、对促进教学科研的意义

 通过服务社会了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信息,及时调整专业及教学内容与模式;通过服务社会提高科研能力,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并获得经费。

三、对高等教育发展的意义

 服务社会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提高了高校的地位和作用,会得到社会对高校的充分关注与全面支持。

第二节

国外高等学校服务社会的借鉴

一、美国高等学校服务社会的两种新模式

1、美国都市大学

 也叫合作大学或相互作用大学(80年代末),基本战略:使学校与它所在的社区的企业界、公众及政界的领导建立一种积极的、双向作用的伙伴关系,为实现社区的经济繁荣和社会公正的共同目标而努力。宣言:利用大学的知识性和学术性功能满足都市社区的各种需要。坚持“知识的创造、阐释、传播和运用是其根性的功能”,要求学术研究遵照最高学术标准。

2、专业发展学校

 是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教师培养模式。核心:大学与基础学校之间建构性的伙伴关系的建立与获得,以及在教师培养过程学院气氛的淡化和实践气氛的浓厚。“在目标上,提高基础教育阶段的质量,为未来的教师提供准备,为专业教育工作者的继续教育创造条件”。

第二节

国外高等学校服务社会的借鉴

二、国外高校服务社会对我国的启示

1、大学走出象牙塔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 为了生存并产生影响,大学的组织和职能必须适应周围人们的需要。它必须像社会秩序一样充满活力和富于弹性。

2、学术性与实用性的矛盾是高等学校为社会服务过程中面临的首要难题。

3、积极探索多种形式为社会服务是我国高校发展的必然趋势。

第三节

高等学校服务社会的内容与管理

一、高校服务社会的内容

1、教学服务  高校为了满足特定单位的实际需要或时代发展的需要而提供正规的教学服务。

 高校原有专业中以委托培养、定向招生和分配以及联合培养形式为急需人才的部门培养人才。

 在高校内增设社会急需的学科专业或研究方向。 高校为当地政府、企业或个人提供岗位培训。 形式:培训班、研讨班、讲习班。 直接提供技术性教学服务。

第三节

高等学校服务社会的内容与管理

 培养技艺型人才和高科技设备的操作工人。 培养初级管理人才。

 形式:短期职工大学、专业技术培训班、夜大和函大等。

2、科研服务。 科技开发

 国家科技攻关项目;

 已有基础上的基础科研成果的应用性开发。 科技成果的推广和转让  科技咨询

第三节

高等学校服务社会的内容与管理

 科技人才的直接输入

3、通过信息和设备资源共享为社会服务

 高校参与社会问题的讨论,为改革提供舆论支持,引导社会发展;

 高校将图书馆、体育场馆和设施对外开放,为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服务;  高校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为法律、卫生健康、文化等知识的普及作出贡献。

二、高等学校服务社会的管理

1、社会(政府)对高等学校服务社会的管理

第三节

高等学校服务社会的内容与管理

 政策支持: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要扩大高等学校的办学自主权。在执行国家政策、法令、计划的前提下,高等学校有权在计划外接受委托培养学生和招收自费生;有权调整专业的服务方向,制定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编写和选用教材;有权接受委托或与外单位合作,进行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建立教学、科研、生产联合体¡­  法律保障和约束

 资金鼓励:对大学生创业的支持等。

2、高等学校服务社会过程中的自我管理  强调校长的职业素质

第三节

高等学校服务社会的内容与管理

 我国的传统是大学校长是政府任命的,经济意识与经营意识淡薄。在目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原来的体制越来越不相适应,因此有人提出了校长职业化的观念并得到认同,形成了一股校长职业化的浪潮,要求校长不仅要懂教育、懂管理,还要有经济意识,懂经营。 统筹安排服务活动。(计划、制度) 加强服务人员的队伍建设。 建立服务行为的激励机制。

第二篇:第九讲高等教育学功能

第九讲高等教育功能

一、本讲教学提纲

(一)高等教育价值与功能

(二)高等教育功能原理

(三)高等学校职能

(四)高等教育与文化传承和创新

二、主要思考问题

(一)在不同的时代,人们接受高等教育的目的有什么差异?

(二)在不同时代,政府和其他社会机构发展高等教育的目的地有什么不同?

(三)高等教育有多少种功能?如何科学界定高等教育的功能?

(四)高等教育的功能与高等学校的职能有什么联系与差别?

(五)高等教育在社会文化传承与创新中应当发挥什么作用?

三、主要文献材料

[1] 李文长.高等教育社会职能新论[J].高等教育研究,1989,(01)

[2] 徐辉.试析现代高等学校的六项基本职能[J].高等教育研究,1993,(04).[3] 方展画.在社会经济发展背景下对高等教育功能的再认识———马丁·特罗高等教育发展阶段论批判[J].比较教育研究, 2004,(09)

[4] 潘懋元,朱国仁.高等教育的基本功能:文化选择与创造[J].高等教育研究, 1995,(01).[5] 邓耀彩.个人与文化:高校社会职能的两个出发点──兼与徐辉同志商榷[J].高等教育研究,1995,(01)

[6] 邬大光,赵婷婷.也谈高等教育的功能和高等学校的职能─—兼与徐辉、邓耀彩商榷[J].高等教育研究, 1995,(03).[7] 潘懋元.全面深入地认识教育的文化功能[J].教育研究,1996,(11)

[8] 李盛兵.面向21世纪中国高等教育价值观之转变[J].教育发展研究,1997,(12)

[9] 吴康宁.教育的社会功能形成问题再审思——兼答赵婷婷同志[J].高等教育研究,1997,(06).[10] 赵婷婷.高等教育与普通教育社会功能形成之比较——兼与吴康宁教授商榷[J].高等教育研究,1997,(01)

[11] 陈昌贵.国际合作:高等学校的第四职能——兼论中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化[J].高等教育研究, 1998,(05)

[12] 潘懋元,刘振天.发挥大学中心作用 促进知识经济发展[J].教育研究,1999,(06).[13] 达姆图·塔费拉,P.G.阿特巴赫,别敦荣,黄爱华.非洲高等教育面临的挑战与发展前景[J].高等教育研究,2003,(02)

[14]刘娜.改革开放后高等教育促进个体流动的条件分析——以1977、1978、1979三级大学生为例[J].未来与发展, 2010,(08)

第三篇:高等教育学

第一章绪论

一、高等教育:一切建立在普通教育基础上的专业教育。

二、高等教育学:是一门以研究高等教育规律为任务,以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所需的高级人才为直接目的的学科——它涉及研究并阐述高等教育的原则和方法及发展趋势等诸方面的理论问题。

三、中外高等教育发展概述。、高等教育在现代社会中的地位。

(1)高等教育为国家培养高级建设人才。

(2)高等教育为社会生产科学技术

五、高等教育学的研究意义

(1)研究高等教育学是高等教育工作者自身修养的需要

(2)研究高等教育学是高等教育工作者加强职业道德建设的需要

(3)研究高等教育学是高等教育工作者的知识结构与学识修养的需要

第二章高等教育的功能与结构

一、高等教育的结构及其概念。

高等教育的结构是指高等教育内部各要素之间的构成状态和比例关系。

高等教育结构分为宏观结构和微观结构两大部分。

宏观结构包括:层次结构、体制结构、科类结构、形式结构、能级结构、地区结构 微观结构包括:高等学校课程结构、高等学校的组织结构、高等学校的师资结构

二、高等教育的功能

(1)高等教育的个体功能:丰富和深化个人知识、提高个人能力、培养完整人格、加强个人素质以及改变个人地位。

(2)高等教育的社会功能:政治功能、经济功能、文化功能。

三、高等学校的职能

培养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开展社会服务

四、高等教育的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1)高等教育结构决定高等教育功能

(2)高等教育功能反作用于高等教育结构

第三章高等教育的目的和培养目标

一、教育目的的基本类型和作用

三个类型:个人本位论、社会本位论、文化本位论

三个作用:导向作用、规范作用、评价作用

二、制定教育目的的基本依据

社会需要、个体内在需要

三、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

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

四、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理论

(1)坚持以人为本教育的必要性

(2)加强通识教育的紧迫性

五、制定专业培养目标应处理的基本关系

(1)专业知识和综合素质的关系

(2)精英人才与一般人才的关系

(3)社会需要与个人需要的关系

(4)高标准与可行性、稳定性与可变性的关系

第四章高等学校教师与学生

一、高等学校教师的作用和任务

作用:

(1)历史文化的传承者

(2)高级人才的培养者

(3)科技文化创新的实现者

(4)文明建设的推动者

任务:

(1)教书育人,完成教学任务

(2)科学研究,提高学术水平

(3)服务社会,促进社会发展

二、高等学校教师的基本素养

(1)坚定的政治方向

(2)高尚的道德情操

(3)合理的知识结构

(4)优秀的教学能力

(5)出色的科研能力

三、高等学校学生的身心特点

生理特点:神经系统、运动系统、生殖系统、其他系统

心理特点:自我意识的发展、认识活动的发展、情感特征的发展、个性特征的发展

四、高等学校师生关系的建立

良好的师生关系的构建应从学校、教师、学生三个方面入手。

学校方面:

(1)树立服务育人的教育理念

(2)为师生交流创造平台

(3)改革专业设置和教学方法

(4)完善扶贫帮困制度

教师方面:

(1)树立正确的师生观

(2)提高自我修养,提升人格魅力

(3)了解学生、关心学生、尊重学生

(4)建立良好的教与学的关系

学生方面:

(1)尊重教师

(2)以学为本

(3)培养和谐人际关系

第五章高等学校管理

一、高等学校管理体制:指在高等学校教育活动中各构成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组织运行方式,它既含宏观的政府、社会与高校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组织运行方式,也含微观里的高等学校内部管理体制。

二、高等学校管理体制类型

外部体制:

中央集权型、地方分权型、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结合型

内部体制:

(1)高等学校内部决策层的构成校长、决策机构(董事会、理事会或校务委员会、学术委员会或学术评议会)

(2)高等学校的决策模式

科层制模式、学术团体模式、双重组织模式

三、管理目标与目标管理的区别

管理目标是指个体或组织通过一系列的管理活动所要达到的结果。目标管理是指管理者通过制定、执行、控制目标来进行领导和管理。

目标管理是一种管理手段和管理方式。管理目标是通过管理手段达到的一种管理目的或结果。通过科学地、合理地、适宜地运用目标管理理论的相关原则和理念对各组织进行管理,进而实现组织管理目标。

四、高等学校管理的主要内容

(1)教学管理:教学计划管理、教材建设、教学手段管理、教学质量管理、教学制定的建立健全。

(2)科研管理:科研规划、科研机构和队伍管理、科研资源管理、科研成果管理

(3)人力资源管理教职工聘用、调配交流、奖惩任免、培训考核、工资福利、职级晋级、离休退休、退职,以及高等学校学生的思想管理、日常管理等

(4)财力和物力管理:财务管理、基本建设管理、学校土地房屋、校园环境、实验仪器、图书资料和物资设备等方面的管理

第六章高等学校制度

一、高等学校学制:即高等学校教育制度,它规定着各级各类高等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学习年限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

二、世界各国高等学校学制概况

(1)初级学院或短期大学(2年、课程比中学稍深稍广、毕业后能适应本地区就业或转入本科高年级学习,美国称社区学院,日本称短期大学)

(2)大学和专门学院(大学一般4-5年,也有3、6年,独立专门学院相当于大学本科教育)

(3)研究生院(高等教育系统的最后层次)

三、我国高等学校学制概况

(1)全日制高等学校

普通高等学校(专科、大学和专门学院、研究生院)

职业高等学校

(2)成人高等学校

广播电视大学、职工大学和职工业余大学、函授学院和普通高等学校附设的函授部、教育学院和中学教师进修学院、夜大学

四、高等学校学位制度:国家或授权高等学校根据毕业生的学历及实际学术水平,授予他们一定的学位称号,以表明其知识能力的等级制度

第七章高等学校教学

一、高等学校的学科与专业设置

学科是按学问性质划分的门类或研究领域,是高等学校专业性质分类的基本标准之一。专业是高等学校培养专门人才的基本教育单位。学科是一个知识范畴,专业是一个教学范畴。高等学校内部的学科和专业设置,主要是由学校的性质和培养目标及自身的学科发展水平来决定。

学科设置的影响因素:

(1)学科自身的发展(学科发展的成熟水平、学科的发展潜力)

(2)高校学科发展与布局的整体性

(3)社会因素

专业设置要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1)学科发展与专业设置之间的关系

(2)专业设置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

(3)专业设置与国家和民族特色之间的关系

二、高等学校的课程设置

课程是为实现学校的教育目标而规定的教学科目、结构及其进程,是为学生的个性全面发展而创设的学校环境的全部内容。

课程特点:专业性、前沿性、探究性

课程设置发展趋势:综合化、多样化、职业化、国际化、人文化

三、高等学校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材

教学计划也称课程计划或培养计划,它是一个专业的全部课程所形成的体系结构,是按照高等学校培养目标制定的指导教育教学活动的规范性文件,体现了社会对某种专门人才培养规格的基本要求,是学校组织和管理教学工作的主要依据。

教学大纲是以系统和连贯的形式,按章节、课题和条目叙述该学科内容的教学指导文件。它根据教学计划,规定学生必须掌握的理论知识、实际技能和基本技能,也规定了教学进度和教学方法的基本要求。

教材是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系统地阐述某门课程内容的教学材料,是阐述教学内容的专用书籍。

四、高等学校的教学过程和教学原则

教学过程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系统学习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掌握基本技能,同时发展智力和体力,树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社会主义道德品质的过程。

教学原则:

(1)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结合(2)知识积累与智能发展相结合(3)理论与实际相结合(4)教学与科研相结合(5)因材施教与统一要求相结合(6)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相结合五、高等学校教学测量与评价

教学测量是根据某种规则或标准将教学现象予以数量化的活动。

教学测量——考试——试卷编制、施测、评分

教学评价是根据一定的教育目标,运用定量或定性等可行的科学手段,对教育活动进行分析、价值判断,并为教育决策提供依据的过程。

教学评价的方法:

教师教学活动评价(综合量表评价法、分析法、调查法)

学生学业成绩评价(平时检查、学期或学年总结性考察考试、毕业论文的审查答辩)

第八章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

一、高等学校科学研究的地位和作用

(1)提高教师素质水平的基本途径

(2)发展学生智能的重要手段

(3)对建立新专业、发展新学科起着重要作用

(4)高校参与社会建设服务的主要渠道

二、高等学校科学研究的程序和方法

(1)准备阶段(确定研究课题、制定研究计划)

(2)实施阶段(搜集、获取事实资料,分析处理事实结果)

(3)总结阶段(撰写论文或研究报告、成果推广)

三、高等学校科学技术产业化

途径:

(1)高校科研成果在企业中的推广应用和服务

(2)高校通过与地方政府、企业界广泛联系,开展产学研合作

(3)通过技术入股、参股的方式创办高科技产业

(4)高校与企业共同兴办科学园区

第九章高等教育全球化

一、高等教育全球化:是指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高等教育的相关理念与活动在全球范围内、跨国性的相互影响,以及人力、物力、财力资源在高等教育领域中的全球性自由流动。

二、高等教育全球化趋势

(1)面向全球化的高等教育改革进程加深

(2)培养全球性人才的观念成为各国共识

(3)高等教育全球化与地方化共同发展

(4)高等教育全球化进程中的国际合作日益密切

(5)高等教育教学内容和手段全球化内容增加

(6)高等教育全球化过程中失衡现象有所缓解

三、高等教育全球化人才培养

(1)留学生培养

(2)合作办学

(3)远程教育

第十章高等教育热点问题

一、人文教育的内涵

(1)以人为本的教育观

(2)尊重主体的教育理念

(3)完美人性的教育假设

(4)遵循自然的教育法则

二、人文教育在高等学校的实践

(1)教学方法的改进

(2)师生关系的改善

(3)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并重

(4)学生积极情感的激发

(5)国际理解教育与民族传统教育的融合(6)教师人文主义素养的提高

三、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

(1)发展规模

(2)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过渡阶段特点(教育观念提升、课程设置改进、办学形式多样)

(3)应注意的问题(平衡好规模扩张与质量提高的关系、平衡好高等教育发展与社会需求的关系、平衡好各层次院校之间的关系)

四、高等学校的人事管理与教师流动

人事管理原则(与时俱进、以人为本、柔性开放、科学激励)

流动主要因素(经济因素、环境因素)

第四篇:高等教育学

1、高等教育学是研究高等教育现象及其规律一门社会科学。

2、高等教育是只在完全中等教育基础为培养社会高级专业人才的高等专业教育。

3.高校培养目标是高等教育目的在各级各类高校的具体落实,是各级各类高校确立的对所培养的高级专业人才的特殊专业要求,它规定着高校具体专业高级人才的培养目标和质量规格。4.素质教育就是一种以提高学生的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培养学生个性心理品质和开发学生心理潜能的现代新型的国民教育 5.通才教育是一种通识教育,是培养具有高尚情操,高深学问,高级思维,能自我激励,自我发展的人才的博雅教育。

6.社会本位是指以社会为本,只考虑社会发展需要而不考虑个人发展需要的一种价值观。

7.个人本位是以人为本,只考虑个人发展需要而不考虑社会发展需要的一种价值观。

8,学制是指一个国家的各级各类学校系统,包括学校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领导体制,以及各级各类学校的关系。

9.高校教师聘任制度是指根据教学和科研任务的需要,高校应设立何种工作岗位,采取何种方式聘任教师并规定受聘教师应具备哪些条件和承担哪些责任和义务的人事管理制度

10.高校办学自主权是指高校作为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机构,它在不受其他组织或个人非法干扰和阻碍的前提下,依法行使教育决策,教育活动组织的权力。

11.高校教育结构是指高等教育系统内部各组成部分之间的联系方式和比例关系,包括宏观结构和微观结构。12.师生关系是指师生在完成一定教育教学任务过程中形成的教育关系,道德关系和心理关系的一种特殊社会关系。13.创新精神就是一种与时俱进的变革精神,标新立异进取精神和推陈出新的创造精神

14.教学过程是学生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指导下,学习和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发展智力总体,并形成一定社会思想品德教育活动过程。

15.课程体系是指各级各类学校或专业为实现培养目标开设的课程体系,亦称课程结构。16.隐性课程也叫隐蔽课程是指未列入教学计划,但确实对学生增进知识,技能,观点,思想有潜移默化影响意义的教育环境氛围和活动

17.学科课程标准,亦称教学大纲,是指根据教学计划(课程计划)以纲要形式编写的有关课程教学内容具体安排的指导性文件。

18.远程教学制是指教师通过现代媒体(如电视,广播电脑等)对学生进行授课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如广播教学,电视教学,网上教学等,19.班级授课制(课堂教学制)是指把学生按年龄和文化程度编成有固定人数的班级,教师根据课程计划和固定的时间表面对学生进行授课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

20.学分制,亦称弹性学习制,是指衡量某一种教学过程(通常为一门课程)对完成学位要求所作贡献和计算学生学习进程,分量的一种教学管理制度(方法,手段,或尺度)

21.教育技术就是分析教育问题,并对解决教育问题的方法进行设计,实施,评价和管理的一个综合完整的过程 22.教学评价是指以教学为对象,以教学的价值为标准,对教学活动现实和潜在的价值做出客观的测量和评定的过程。

23.社会实践是指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活动。

24.高校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是指高校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参与社会的实践方式,以实现高校专业培养目标为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深入现实社会,参与具体的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了解社会,增长知识技能,养成正确的社会意识和人生观的教育形式和活动过程,1.高等教育的经济功能(推动经济发展)a. 高等教育促进经济增长 b. 高等教育促进经济结构的调整

与完善

c. 高等教育可以改善人们的经济

收入

2、高等教育的政治功能(促进政治发展作用)a高等教育是通过培养一定政治意识的高级政治领袖的人才维护巩固社会政治制度为一定社会政治服务的b高等教育是通过受教育者的政治化为社会政治服务的c高等教育是通过促进社会政治民主化促进社会文明与进步的d 高等教育是通过影响社会舆论,道德风尚为社会政治制度服务的

3、现代高校的社会职能体系

a 培养高级专业人才的功能b 发展科学的职能 c 服务社会的职能

4、高等教育目的的功能

高等教育目的具有导向功能。调控功能,评价功能和激励功能

5.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和任务(简答/论述)

a.素质教育的根本宗旨就是提高学生的国民素质和劳动的基本素质b,素质教育的重点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c 素质教育要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使学生尽可能的充分的自由的统一的和谐的发展

d素质教育要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 e素质教育要开发学生潜能 6.高校教师要打好那些基本功 a 打好自学功 b。打好教学功 c.打好科研功 d.打好实验功 e.打好创新功 7.大众教育的高等模式及其特征

高等教育入学人数达到适龄人口的15%—50

%时的高等教育称为大众高等教育(阶段)

特征: a 大众高等教育是以普通教育的普及或极为发达和开放式的高等教育招生制度为前提 b大众高等教育是以高等教育的层次,种类和形式的多样化为表现 c。大众高等教育主要培养国家和社会各行各业所需要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也包括部分国家管理者 d 大众高等教育经费主要来源于社会和个人投资,国家政府只提供少部分高等教育经费 e 大众高等教育面向全体社会成员,年龄放宽 不设入学选拔考试或入学考试不通率极底,教育机会增多,受教育者分布广泛。

8.高等教育价值模式的三种取向(填空)

社会本位取向,个人本位取向,社会与个人本位相统一取向

9.我国高校教师聘任制度的改革方向和重点是什么

a 教师单位所有制是高校实行教师聘任制的严重障碍b 高校在实行教师职务的聘任过程中主权过小,高校主管部门主权过大,这是我国教师职务聘任制无法真正实施的第二个症结,因此高校主管部门应该适当下放高校教师职称评审权和聘任权,而加强宏观调控权和监督权 c 为了更好的实行高校教师职务聘任制和保证教师的合法权益,成立高校教师权益仲裁机构势在必行 10.高等教育宏观管理体制的三种模式 a 中央集权型的高等教育宏观管理体制,代表国家在欧洲,如法国 意大利 瑞典

b 权利分散型的高等教育宏观管理体制,代表国家美国c 集权与分权结合型的高等教育宏观管理体制 代表国家德国日本英国

11.高等教育宏观管理的运行机制 a 以政府干预为主的运行模式—高教管理政治化模式 代表国家法国 b 以社会力量为主的运行模式—高校管理市场化模式,如美国

c 以高校自主办学为主的运作模式—高校管理自主化模式 如英国

12.我国《高教法》规定我国高校有哪些办学自主权

a 一定的招生权 b学科,专业的自主设置和调整权——高校有权自主调整专业和学科设置c 教学计划制定,教材选编和教学活动组织与实施的自主权 d 自主开展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社会服务权以及对外学术交流与合作劝 e内部教学,科研和行政职能部门等组织机构的设置和人事配备权 f 教师及其他专业技术人员的职务评聘权,津贴调整和工资分配权

13、影响高等教育结构的基本因素 a经济因素 b文化,传统因素c科学,技术因素 d教育因素

14、教师应该具备怎样合理的知识结构(论述)

a 精深的专业知识b 广博的文化知识 c 必备的教育科学知识 d 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

15、教师应该具备怎样合理的能力结构(论述)

a 高超的一般能力—智力 b 高超的特殊能力—教师能力(a)组织教育教学能力(b)科学研究能力(c)语言表达能力(d)组织管理能力(e)自我调控能力 c高超的教育机智、现代师生关系的特点(填/简)a尊师爱生 b 民主平等 c 教学相长 17、21世纪人才素质的基本要求(填)a 高素质 b现代化 c 创新性 d复合型 18.人才创新性素质的基本构成a 创新精神 b 创新学问 c 创新智能 d创新个性

19.教学在学校教育中处于中心地位(简/论)

a 教学是学校教育一切工作的中心,学校工作必须以教学为主,全面安排 b 教学是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 c 教学是学校教育职能的基本体现d 正反经验证明,学校教育必须以教学为中心

20.教学过程的本质(基本特点)简答 a 教学过程是学生在教师指导的特殊认识过程b 教学过程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发展过程 c 教学过程是学生受教育过程 d 教学过程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共同活动过程

21.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

a 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规律(a)以间接经验为主是教和学的主要特点(b)在教学过程中必须结合直接经验—学生的直接经验和教师的直接经验(c)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的关系—要把两者结合起来

b传授知识与培养智能相统一规律(a)传授知识是形成智能的基础(b)智能提高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c)传授知识与培养智力相统一

c 教学的教育性规律(a)传授知识是学生思想品德的基础(b)思想品德水平的提高,能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c)传授知识与思想道德教育是同时的,统一的,而不是割裂的,分开的d 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规律(a)教学过程中教师起主导作用——教师的教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b)教学过程中学生起主体作用——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主体,学生是教学的重心(c)学生学是教师指导下的学,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

22.目前我国高校的教学原则体系 a 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统一原则 b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相统一原则

c 传授知识过程中要注意授以方法论知识 d 经常组织学生在自学的基础上开展讨论,以促进学生独立获得知识的能力的发展 e结合专业特点,改变目前的考试方法,指导学生发表见解,写读书笔记,逐步提高学生的评价能力 23 编写高校教材的注意事项

a 要保证教材的规格性和适用性 b要保证教材的先进性和前沿性

c 要保证教材的思想性和教育性 d 要保证教材的启发性和创建性

e 要保证教材的生动性和可读性 f 要保证教材的统筹性和平衡性

24.教学组织形式的基本类型(填)个别教学制,班级授课制,远程教学制

25、班级授课制的优缺点

a 班级授课制的优越性(a)有利于经济而有效的大面积培养人才(b)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c)有利于发挥学生集体的作用(d)有利于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b 班级授课制的局限性(a)学生的独立性和主体性受到一定限制,教学活动往往教师做主(b)实践性不强,学生动手机会少,探索性和创造性不易发挥,主要是接受现成知识和经验(c)难以照顾个别差异,强调的是统一,齐步走,不易因材施教(d)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灵活性受限

26.综合课的结构包括五部分(填)组织教学,复习检查(过渡)讲授新材料

巩固新教材,布置课外作业

27、怎样上好一节课?(论述)

a 教学目的明确 b 教学内容正确 c 教学结构合理 d 教学方法适当 e 教学语言艺术 f教学板书有序 g 教学态度从容 h 教学过程优化

28、撰写毕业论文的步骤与方法(简)a 选择课题,确定题目 提出观点阶段 b 查阅文献,收集资料寻找论证材料阶段 c 全面思考,拟定提纲 谋篇布局阶段 d 撰写初稿,修改定稿 撰修阶段 e 论文答辩,评审质量,答辩后报请学校学位委员会审批

29、指导毕业设计与毕业论文的基本原则(简答)教育性原则,科学性原则,启发性原则,因材施教原则 创新性原则

30、高校常用的主要的教学方法(填)讲授法 讨论法 自学法 指导法 和探究法

31.讲授法的优缺点

优点: a 教学效率高b 教学成本低 c 通用性强 d 教育性强

缺点: a 是一种以单向的信息传递为

主的教学方法,课堂上学生反馈信息量教少 b 是一种以口头语言传递为主的教学方法不易使学生直接体验这些间接知识 c 对学生记忆有影响,尤其是高校大课堂,影响独立思考

32,现代高校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趋势 a 教育技术走向自动化,微型化 b 电子计算机辅助教学综合教育媒体普及化 c 通讯卫星运用高校,网上大学迅速发展 d 教育理论(软技术)迅速发展

33.高校科研课题落选的基本原因 a 课题(项目)意义和目标不明确 b 对国内外此项研究动态了解不全

c 与同类研究重复,又无特色 d 研究技术路线不完善 e 在3—5 年内难以达到预期目标

34.科研选题的基本原则(简答/填空)价值性原则,可行性原则,适应个性原则创建性原则

35.高校学生社会实践的育人功能(简答)

a 可促进高校学生专业知识的转化和拓展 b有利于增强高校学生的社会意识和社会技能 c 有利于发展高校学生的创新精神,组织管理能力和实践能力 d 有利于提高高校学生修养水平和完善个性品质

36、高校教师的劳动特点(简答/论述)a 教师劳动具有复杂性和创造性(a)教师劳动的复杂性是指高校教师劳动不是简单的劳动,而是一种复杂性劳动,教师劳动对象复杂 教师劳动任务复杂 教师劳动环境复杂,(b)教师劳动创造性是指教师劳动与创造物质性劳动不一样,是培养人的劳动,.是创造科学技术的劳动 教师劳动要因材施教,要不断创新要有教育机智

b 高校教师劳动具有延续性和广延性 时间上的延续性和空间上的延续性 c 高校教师劳动具有长期性和间接性 d 高校教师具有主体性和示范性 e 高校教师劳动具有群体性和个体性

第五篇:高等教育学

高等教育性质:在社会科学领域,一门学科能不能成立,内在的看主要取决于三个方面基本要素:有没有研究对象,有没有通用研究方法,有没有稳定的,公认的基本概论和范畴。从研究对象上看,高等教育学专门研究人类的高等教育现象,以探索高等教育的规律和意义为己任;从研究方法上看,高等教育学主要是运用社会科学的通用方法来研究自己学科的特定问题;高等教育研究表现出多学科性的特点;表现出一定程度的不稳定性和多义性。美国大学研究生教育发展过程中最重要的事件是约翰 霍普金斯大学的成立 中国:清末明初的高等学校,洋务学堂,开办最早、最具代表性、也最富高等教育性质的是1862年成立于北京的京师同文馆,中国第一所具有高等教育性质与功能的学校。1898年成立京师大学堂,不仅是全国的高等学府,而且是全国最高教育行政机关,对全国高等教育、乃至对全国教育部有重要的统领作用。1901年颁布兴学诏书,第一个学制颁布:壬寅学制、癸卯学制(纵向分为初、中、(1)科学性与思想性统一的原则。科学性是指教学给予学生的应哦是反映客观真理的知识,教学要反映当代最新的科学成就;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都要符合青年的特点。思想性是指教学要体现社会主义教育的政治方向,向学生传授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科学性是思想性的依据,思想性是科学性的灵魂。(2)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性相结合的原则:要民主,尊重学生;强调对话,实行互动合作式教学;培养和激发学习动机;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也是衡量一个国家学术水平高低的一种标准,因此学位具有权威性和严肃性。

我国现行高等教育领导体制:指的是高等学校内部领导权力的分配方式及其相关制度。依决策主体划分存在2种情况;1校长负责制(一长制)2集体决策制(委员会制)。历史沿革以实际分述:校长负责制,党委领导下的校务委员会负责制,党委领导下以校长为首的校务委员会负责制,党委领导下的校长分工负责制,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和校长负责制高教发展史 专门性的学校:(萌芽于)古埃及、古印度,第一类是宫廷学校和职官学校、第二了是祭司学校和神庙学校;(发展于)古希腊古罗马,修辞学校(主要教学内容为三艺:文法、修辞、辩证法)和哲学学校(柏拉图、阿加德米学园,亚里士多德、吕克昂学园,教学三艺加四艺:算术、天文、几何、音乐)。

一、西周大学:天子开办“辟雍”、诸侯开办“泮宫”,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二、私学:稷下学宫:逐渐演变成一个“有完整的体制、有组织、有领导、有各种规章制度的较为正规化的学校,不仅是中国封建教育史上第一所高等学府、也是世界中世纪教育史上最早的大学”;

三、太学:汉武帝、董仲舒建立太学,标志中国封建社会官立大学制度的确立。

四、国子学,太学无论在规模上还是在教育水平上,都堪称中国古代高等教育发展的高峰。

欧洲中世纪大学:意大利的萨莱诺大学和波隆那大学、法国的巴黎大学是最早的中世纪大学,称为“母大学”。中世纪大学特点:行会性、自治性、国际性。高等教育近现代化的主要特征:教育活动的制度化分层、世俗化、国家化 德国高等教育改革标志:1694年成立了哈勒大学,1737年成立了哥廷根大学 洪堡 德国哲学家、语言学家,教育部长。洪堡秉持“完人”教育目的观,人所拥有的最高天赋就是他的精神,就是他认识自己和认识世界的能力;强调大学中的哲学和语言学科教育、反对在大学中进行任何有实用目的的职业性教育。洪堡提出两条最基本的原则:第一,科学与科研相统一的原则;二学术自由原则(大学要有自主性和独立性;学者要有思想自由和言论自由;教学过程要有教学自由)古代著名高等学校:第一类是宫廷学校和职官学校第二类是祭司学校和神庙学校。西方文明古国很早在一些城邦中建有各种博物馆和图书馆,这些博物馆和图书馆是古代从事高等教育活动的重要场所。

中国古代教育带有高等教育性质的教育活动,早在3000年前就已出现。西周学校教育的内容是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大学也不例外。有一些已经具有高等教育性质的功能,其中最著名当数齐国的稷下学宫。太学的建立标志中国封建社会官立大学制度确立。

洪堡高等教育思想与柏林大学:柏林大学就是洪堡进行的成功的实践:柏林大学的创新,四个方面:确立哲学系在大学里的核心地位、设立“习明纳尔”和研究所、开创了研究生教育的先河、孕育了自由选修制度的雏形。为德国成为19世纪的世界科学中心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美国高等教育:一私立学院(达特茅斯学院)、二州立大学(弗吉尼亚)、三莫利尔法案和威斯康辛思想。

莫利尔法案:提出用增地建设农工学院的议案,用增地资金建立的、主要从事农业和工业实用技术教育的学院成为“增地学院”

美国威斯康辛思想与高等学校三项职能确立:威斯康辛大学增地基金建立的一所州立大学,威斯康辛思想概括了在肯定培养人才和发展科学职能的基础上,明确了高等教育的第三项职能,即直接为地方经济社会服务的职能。

高三个阶段)高等教育又分三级:高等学堂、大学堂、通儒院(开了中国研究生教育的先河)

蔡元培在北大的改革,三个方面:一是以囊括大典、兼容并包为纲,倡行学术自由;二是建立以“学”为本的新学科体系;三是建立教授治校的民主管理体制。

高等教育质量:指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品质、知识创新品质、社会服务品质和社会贡献品质的优劣程度

高等教育社会价值;

1、政治价值:促进社会政治延续、推进社会政治生活、促进个体政治社会化

2、经济价值:作为经济增长的动力和源泉、有助于个人收入分配区域平等,促进社会公平

3、科学价值:实现科学知识再生产的重要手段、创造新的科学知识的重要阵地

4、文化价值:传承文化、改造文化、创造新的文化、保护文化

5、个人价值:提高个人的知识与能力水平;养成良好的综合素质;提高个人的劳动效率,增加个人收入;提升个人社会地位。

高等教育基本层次:高等教育两个基本层次:本专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

高级专门人才的类型:

1、精英人才与一般人才

2、学术人才和实用人才

3、通才和专才

得性质:主观性与客观性相统一;复杂性(教育对象:人)

我国高等教育的目标:199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规定:高等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使受教育者成为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与接班人,它还规定;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高等教育目标的性质:主观性与客观性相统一;复杂性(教育对象:人)

高等教育目标的意义:指明方向、规范活动;依据和出发点;归宿和检验目标 制定高等教育目标的依据:社会发展的需要;人的发展需要 相结合不要片面 高等教育目标处理好几个关系:身心;德才(最重要的关系);社会性品德与个性心理品质;知识、智力、能力的关系 高等学校的专业双重性:职业性、学科性

专业层次:第一,科,11个学科门类;第二,类;第三,种

高校专业在第一二层次上设置(美);小专业模式对应专才教育,高校专业在第三层次上设置(前苏联),我国高等学校专业体系模仿前苏联的小专业模式 课程结构:纵向结构:普通教育课程、基础课程(科)、专业基础课程(类)、专业课程(种)

高等学校的专业:是高等学校根据社会专门职业分工和学科体系的内在逻辑而划分的基本教育单位。高等学具有 课程的横向结构;必修课程、选修课程(限定选修和任意选修)

课程方案是按照高等学校培养目标制定的指导教与学活动的规范性文件

课程标准是以系统和连贯的形式,按照章节、课题和条目叙述该课程主要内容的教学指导文件 高等学校教学原则; 高等学校的教学原则

积极思考(3)传授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统一的原则(4)理论联系实际原则(5)直观性与抽象性相统一的原则(6)统一要求和因材施教相结合的原则(7)博与专相结合原则:既要围绕专业目标,又要拓宽学生的知识面(8)教学与科研相统一原则

高等学校科学研究意义,作用:(1)科研室高校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2)科研室提高师资水平的基本途径;(3)科研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4)科研是学科发展的基础;(5)科研是高等学校管理现代化的重要保障;(6)科研是高等学校为社会服务的重要渠道

2、高等学校科学研究的原则:(1)科研与教学相结合的原则:互为源流关系,教学为科研培养人才,科研促进教学,提高师资水平;(2)基础理论研究与应用开发研究协调发展原则(3)个体研究和集体协作相结合原则(4)计划选题和自由选题相结合的原则(5)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兼顾的原则(6)学术规范与学风建设优先原则:高校科研的教育性原则

3、高校科研评价先后经历了行政评价、同行评价、计量评价等阶段。

意义:是科技进步的不然要求

1、历史意义

2、现实意义

3、高校科研评价先后经历了行政评价、同行评价、计量评价等阶段。

对学术道德的认识:高等学校的科学,要更加强调学术规范,更加重视学风建设,并且将其放在科学研究活动的优先地位,要更加旗帜鲜明地反对各种学术腐败,这也可以称之为“高等学校科学研究的教育性原则”,近年来,学术腐败问题益愈严重,高等学校要更加坚决反对学术腐败,加强学风建设,要把学风建设当作学校科研工作的生命线来抓,上升到培养什么的科研后备力量的高度来抓。

高等学校教师的素质:教师的专业素质(专业知识素养、教育技能、教育情意);教师的品德素质: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热爱教育事业,有强烈的责任心和事业心;热爱学生,全面关心学生的成长;严谨治学,精益求精,勇于开拓;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团结协作,有集体主义精神。我国高校教师职务分教授、副教授、讲师、助教。我国高等学校实行教师聘任制。

教育工作方针:教育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是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促进公平(是我国教育的基本政策)、提高质量(我国教育的核心)教育战略主题: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坚持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

我国目前实行的高等学校领导体制是党委领导小的校长负责制。

我国学位制度分为三级: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我国学位制度的领导机关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位授予单位是高等学校和科学研究机构。

高等教育招生制度与改革:有利于选拔人才、有利于促进学生健康发展、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逐步形成的制度: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

高等教育制度中的学历;学历:是指受教育者在具备法定条件下的教育机构中的学习经历。

学位是评价个人学术水平的一种尺度,并存,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我国最早的高等教育例法

1912年教育部颁布了两项关于高等教育的专门法规,《专门学校令》、《大学令》,中国最早的高等教育专门法规;民国高等学校分为公立、私立,公立有政府设立,有国立、省立、市立三种;私立大学有私人、教会设立 高校的三项职能:

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洪堡和柏林大学);服务社会职能(人员培训、技术推广、专家咨询、图书仪器开放等)(威斯康辛思想提出)三项职能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其中培养人才是高校的基本职能和中心任务,是高校之所以是高校的根本理由;发展科学是高校的重要职能,既是高校培养高水平人才的保障,又是高校不同于其他层次学校的本质要求;社会服务时高校前两项职能在当地社会的合理延伸与实际应用,既是高校应对当地社会应尽的义务,也是高校本身发展的内在要求。《中长期教育改革》:(这个可能是论述题,你到网上查一下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纲要)

工作方针:优先发展、育人文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

战略主题: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坚持德育为先,坚持能力为重,坚持全面发展,;战略目标;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

具体内容:坚持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教育改革: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阶段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民族教育,人才培养体制改革特殊教育

人才培养体制改革:更新人才培养观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教育质量评价和人才评价制度 招生制度改革: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完善中等学校考试招生制度,完善高等学校考试招生制度,加强信息公开和社会监督

学校制度改革:建设有中国特色高校制度)

1、完善治理结构

2、加强章程建设

3、扩大社会合作

4、推进专业评价 管理体制改革;健全统筹有力、权责明确的教育管理体制,加强省级政府教育统筹,转变政府教育管理职能

扩大教育开放;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引进优质教育资源,提高交流合作水平办学体制改革;深化办学体制改革,大力支持民办教育,依法管理民办教育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制度;

1、以制度创新推进研究型大学建设

2、按照高等教育的发展规律办事

3、加强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规划设计

4、坚持“洋为中用、中西结合”

5、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体系

完善治理结构: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符合实际的我国高校董事会制度,是完善大学内部治理结构的重要举措;办学自主权受到法律规范;中间治理机构得以建设。校务委员会和学术委员会普遍设立。大学理事会和校董会职能逐步扩大。教职工代表大会和教师参与民主管理。

加强章程建设;学校章程促进学校发展 扩大社会合作;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引进优质教育资源。提高交流合作水平。

推进专业评价:完善教育法律法规。全。

下载高等教育学第七讲 高等学校服务社会word格式文档
下载高等教育学第七讲 高等学校服务社会.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高等教育学

    高等教育学 第一章 高等教育与高等学校的社会职能 中世纪大学是近现代高等教育的直接渊源 高等教育概念可以直接用大学教育来指代。中世纪大学是少数学者传授高深学问的场所......

    高等教育学

    作为新教师,你认为你面临的挑战与困惑有哪些?你将如何面对和克服这些挑战与困惑?在克服这些挑战与困惑的过程中,你希望能获得哪些方面的帮助与支持?新高校教师在参加工作初期最大......

    高等教育学

    高等教育学 1 高等教育的内涵:高等教育是建立在完全中等教育基础上的一种专业教育,即按专业类别培养人才的活动,是学术性与职业性教育的有机结合的教育。 2 高等教育学研究对象......

    高等教育学

    第一章高等教育的本质(题在P19) *1.论述高等教育的内涵与特征。P5~6 *2. 论述高等教育与政治的关系。P7~9 *3.论述高等教育与经济的关系。P9~11 *4.论述高等教育文化的关系。P......

    高等教育学问题

    第六章 1 高等学校的教学是指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中,【】和【】共同运用一定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以设定的教学内容为依据让学生进行【】的【】和【】活动过程。 2 高等学校的教学任......

    2014-高等教育学

    第二章 高等教育的性质与任务 简答题: 简述高等教育的基本性质P13 简述高等教育的主要任务P17 第三章 高等教育的历史发展 名词解释: 书院P24 中世纪大学P27 赠地学院P30 院系......

    汇总_高等教育学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

    高等教育学读书笔记

    《高等教育学》读书笔记《高等教育学》是高校教师岗前培训的重要课程之一,共分为十三个章节,依照“从古至今,从国内到国外,从宏观到微观,从基础理论到应用理论”的逻辑顺序,详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