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教学中生命意蕴的反思与建构(合集5篇)

时间:2019-05-15 05:58:1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对话教学中生命意蕴的反思与建构》,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对话教学中生命意蕴的反思与建构》。

第一篇:对话教学中生命意蕴的反思与建构

对话教学中生命意蕴的反思与建构

摘要;师生应在平等、宽容、沟通与合作的教学氛围下展开完整的、真实的对话,以促成学生在获取知识之外的进步与发展。然而,当我们反观目前的对话实践时,会发现对话教学不重视学生的内在感受,学生的精神世界并未获得与知识、能力的同步成长,学习成了学生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具体体现为对话实践中生命教育的空场;学生主体地位的丧失;教育的标准化压抑了对话主体的生命灵动。为更好建构师生的意义世界与生活世界,对话性实践需以知识为起点,注重内求与发展;需重建师生关系,展开对话教学;需尊重个体生命的独特性。

关键词:对话教学 生命意蕴 反思 建构

身处一个对话的时代,对话精神也必然会渗透至教育领域。因此,师生应建立基于民主、平等的主体间性关系,进行真实的、完整的对话,使对话表现出更为丰富的教育内涵,以促进学生人格的全面发展。

一、对话教学中的生命意蕴

日本教育学家佐藤学教授在《学习的快乐――走向对话》一书中,对于学校教育教学活动曾经提出过非常精辟的见解。在他看来,教学从本质上讲应是一种对话性实践。依据他的观点,对话精神在教育领域应有其独特的价值。科林伯格也曾提出:“在所有教学之中,进行着最广义的对话。不管哪一种教学方式占支配地位,这种相互作用的对话是优秀教学的一种本质性标识。”[1]由此可见,教学应是一种对话性实践。在这种对话性实践中,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体验、大胆探索、参与对话,在对话中了解世界、认识自我、以无拘无束的姿态尽情舒展自己的生命。教师应走出课堂上的独白和灌输,以基于平等、交流、沟通、合作的态度倾听他们的意见,接纳他们的观点,与他们在精神上、心灵上相遇,共享彼此的价值观、世界观。教师要意识到教育的终极目的不只是授人以技,应着眼于学生的生存需求,关注学生的生命成长,使得从对话中走出来的学生不仅具有广博的知识、精深的专业技能,更要有健全的理性、充盈的人生。也就是说,对话教学不仅承载着知识传承的使命,亦担负着个性养成、能力培养、情感陶冶、德性教化的承诺。

二、对话教学中生命意蕴的反思

教育就其本质而言,乃是一种精神现象,如果只是借助科学化的努力,有意无意排斥其精神维度,看不到学生在获取知识之外的进步与发展,那就模糊甚至遗忘了教育学科的性质与目的。

1.对话教学中生命教育的空场

以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为代表的主知主义者特别强调“知”的作用,认为人的一切行为都是建立在“知”的基础之上的,并主张学校教育应以科学知识为主要内容。此外,笛卡尔、斯宾塞、康德也主张科学知识最有价值,认为只要掌握了科学知识,人类生命生活中的全部问题都可以得以解决。他们注重知识的客观性、确定性、实证性,将传授科学知识、发展人的理性视为教育的终极目的,将教学视为一种价值无涉的活动,无视人的内在情感及需要。正如威尔伯所言:“科学这头蛮牛闯进了意识的瓷器店,把艺术、道德、冥想和灵性打翻了一地。”[2]在这种工具理性支配之下的师生交往,因其特有的外施性、强制性、分离性而使得对话教学缺少了应有的生命活力与育人魅力。人们为了生存而受教育,对话过多地看重知识的传输、技能的训练、规范的养成、竞争资本的储备,对话沦为个性谋生的工具。师生之间的沟通交流仅限于学科知识领域,教师只需以符合技术要求的方式传授知识即可,对话教学成了知识技术和职业训练的延伸,师生只是以简单化、模式化的交往方式实现着既定的目的和任务,没有了心灵的对话与沟通,忽略了教育主体的内在感受及价值追求,学生只是机械地、被动地、僵化地习得知识和经验。这种过分强调知识系统性、理论性、完整性的对话,因肢解了作为人的生命的整体性,便很难抵达学生的内心世界,很难养育培植学生健全的心灵。因而对人的解放与发展而言,必将是有害的。

2.对话教学中,学生主体地位的丧失

现在学校的领导、教师及管理人员,都是在以“教”为中心的教育体制下成长起来的。以“教”为中心的传统观念已根深蒂固,改变起来非常困难。在这种铁定的框架内,教师与学生被分别定位为训导者与受训者的角色,师生之间自然形成了一种自上而下的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学生的主体身份不被认可,教师借助各种交往技巧来约束学生,对话关系成为实现既定目标的工具。在这种强势不均的对话情境中,学生作为情境主体的地位与势力均被渐次消除,无论你是否优秀,无论你主观意愿和客观效果怎样,只要你进入了这个场域,教师都会对你所有的细节进行详尽考虑并制定出相应的规则,学生鲜有机会进行情境规定之外的尝试与突破,任何脱离既定内容、程序、规则的细微的行为偏差均会被及时矫正,整个对话过程充斥的是教师的主观意见,教师一厢情愿地固守着“我的地盘我作主”的信念,学生仅仅是规则的习得者与服从者,课堂成为一个充满权威、不容置疑的世界。

显然,这样的对话并不是基于民主与平等基础上的本真对话,而是建立在权威基础上的虚假对话。学生会将老师的所有言行视为一种合理化行为,对教师的态度、观念与信念盲目效仿,认可老师所持有的诸多评价,并以此对自己的行为进行矫正或鼓励。他们收敛起了自己的多种需求和个性特征,任由自己处于无意识状态下的“向师性”和“随他性”,不知不觉扮演起了言听计从的角色,本应是激起头脑风暴的课堂,却寂静的让人害怕,着实令人忧郁。

3.教育的标准化压抑了对话主体的生命灵动

人的天资和禀赋是存在差异且绝无完全相同的,学生也因其独特的个性而尽显魅力且标识着自己的存在。因此,在对话场域中,他们各自作为意义建构的主体、能动的文化实体,因不同的背景、知识基础、生活阅历而形成不同的认知方式,表现出不同的个性特质。对话教学应尊重并体现这种差异,让他们在课堂上找准自己的位置,得到应有的关照。然而,现实的对话情境却是让所有的学生针对不同特质的学科知识展开统一的讨论,教师用同样的教学方式、模式化的教学过程、单一的评价机制按原先设计好的程序对受教育者加以引导和控制,强行让学生接纳自己的思想,嘲讽学生幼稚的言行,无视学生的奇思妙想,粗鲁地对待学生的错误,用统一的标准衡量所有的学生,学生作为有生命的主体,其情感、心灵并未得到应有的关照。教育是以“人”为本的,而“人”却不见了。教育的标准化与自我意识的矛盾日益凸显。

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曾提出了多元智能理论,他认为人的智能分为很多种,不同的智能在不同的人身上会以不同的方式进行不同程度的组合,因而人的智能各具特色,其所接受的教育也应有所不同。然而教育的工业化操作却公然漠视儿童的个性差异,把儿童放在流水线上,用统一的模式进行着批量化的生产。这种螺丝钉式的教育,德国哲学家尼采在《朝霞》中曾对此进行了批判。他指出,当代教育最受诟病之处就是扼杀了儿童的天性,教育被工厂化,个别化和因材施教缺失,统一的教材被施加于所有的人,学生没有了主动权,生命耗于做学问,教育方式只是一味地、简单地灌输,所有这些都违背了教育的最高准则。

三、对话教学中生命意蕴的建构

为使师生交往由技术理性走向真正对话,应呼吁教育回归其本真,使对话教学回归于心灵、情感及价值观的沟通,以实现师生间心灵交往与精神相遇。

1.以知识为起点、注重内求与发展

亚里士多德宣称“知识乃是通往德性之途”[3],他认为,人要想获得至高的幸福,必在其对理论知识的探索中。对话教学就其本质而言,乃是对知识的传承与接纳、信息的交流与获取,也就是说对话教学是以内具精神属性的文化知识为中介展开的,知识的获得是学生成人的先决条件,人类的一切良知和美好愿望知识都承载着,无论对知识多么重视都不为过。但如果仅仅把知识看作是一成不变的东西,只是凭借技术化的手段进行传承,有意无意排斥甚至消除知识传承过程中的精神维度,忽略学生主体对其的精神认同、改造、吸收和再创造,那就背离了教育教学的性质和目的,抹杀了教学所担负的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庄严使命,教育会与其本质目标渐行渐远,整个教育过程我们将看不到人的存在,看不到生命的成长。为此,尼采曾呼吁让教育摒弃媚俗,回归故土,重拾其精神家园。

雅斯贝尔斯曾说过,人之作为人的状况乃是一种精神状况[4]。对话教学从本质上讲是一种人为的为人的存在,它始终指向人并为人服务,其内在核心乃是人的价值。单纯的知识习得只能解决生存层面的问题,对生命意义的价值追问才是其旨归。然而当我们理性审思当前的对话实践,发现教学仍未走出其工具性藩篱,学生的情感体验、意志品质、合作能力、行为习惯及交往意识并未引起应有的关注。因此,在对技术至上所造成的人的异化进行深刻反思与批判的基础上,要求教育回归其本真状态,应注重知识与能力并重,人文与科学相融,尊重学生个性,满足其精神需要,激发其生命活力,唤醒其生命感、价值感、把人提到应有的高度。

此外,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中的人文意蕴,将饱含生命情感的、经过内化的知识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与其共享,真正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让他们用心去感受、去体验,逐步引导他们走向道德的崇高和精神的丰满,共同追求灵魂的高贵与卓越,让对话教学真正成为师生探寻德行、完善人格、成就品质的过程。

2.重建师生关系,展开对话教学

教学不只是一种认知过程,更是一种基于尊重、宽容基础上的平等交流过程。在此过程中,师生共同建构知识与意义,分享经验和观点,他们的视野得以拓宽、情感得以沟通、知识得以丰富、是非得以明晰、思想得以融合、价值观得以提升、认识得以升华。为此,教师必须摒弃任何形式的霸权行为,正确处理自己的课堂管理权及教学决策权,扭转学生因知识总量不足而长期处于被支配的地位,积极营造动态的、生成性的教学氛围,鼓励学生针对开放型问题展开讨论并提出自己的见解,留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将评判权交与学生,以培养他们的理性思维并形成其批判性精神,允许学生展开“我性”思考,认可学生对知识的理解,鼓励他们依据自己的经验背景,用自己特有的方式去建构。因此,对话教学更应注重其启发性、教育性、批判性,尤其是批判性,如果学生缺失了这一品质,他所获得的东西一定不比教师多,教育也就很难培养出远比教师更为出色的学生。同时,对话教学要谨防教师的话语霸权,对学生的引导要行于当前且止于当止,让学生在无拘无束的课堂空间里经由自己的思考形成正确的辨识力与纠偏力,而不再只是作为教师设计情境和制定规则过程中的旁观者。教师要将学生视为一有生命的主体,师生双方共同以主体身份参与到生命这一建构过程中,向对方敞开心灵,使课堂的精神空间更为饱满且充满活力,最终形成一种民主、平等、自由的对话关系及课堂文化。

3.对话教学应尊重个体生命的独特性

尼采在一百年前对教育的批判给我们反思当前的对话实践带来了无穷的启发,对话教学应尊重儿童成长的自然节律,应尊重儿童个性。一直以来,我都很欣赏柳宗元的《种树郭橐驼传》,他所总结的种树成功的经验如果用八个字来概括的话便是顺乎天性、循乎自然,也就是要遵循树木生长的自然规律,以培养其健康的本性。同样,在传统农业社会,农夫也会依据不同作物的生长特性及其所依赖的土壤、气候等精耕细作。所有这些都在给我们以启示,教育应以认可人、珍视人、挖掘人的自然天赋为前提,为个体生命提供适切的条件,让他们有更多的发展机会。

“教育的目的在于使人成为他自己,变成他自己。”[5]对话教学应从尊重儿童的个性出发来培养和教育儿童,承认他们的差异,且把这种差异看作是最重要的教学资源,深入了解不同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方式。就对话内容而言,教师所设计的问题及呈现的方式应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需要。就对话方法而言,应兼顾每个学生的学习需要并给他们提供个性化指导,帮助他们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对话方式,让他们以最大的自由探索并建构自己的知识领域,从而使其获得长足的进步,成为一个极具个性且全面发展的个体。显然,教育内在的真正平等及学生独特生命价值的体现只有通过差别化的对话实践才能实现。

参考文献

[1] 钟启泉.对话与文本:教学规范的转型[J].教育研究,2001(3).[2] 帕克?帕默尔.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M].吴国珍,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3] 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M].廖申白,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4] 徐继存.教学生活的精神意蕴[J].课程?教材?教法,2012(3).[5]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责任编辑 孙晓雯】

第二篇:小学语文教学中生命意识的培养

小学语文教学中生命意识的培养

徐文 江西省上饶市上饶县枫岭头小学 334100

摘要:关注生命,培养生命意识是素质教育的一个迫切要求。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对人性美的挖掘,课堂上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生命意识,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培养;生命意识

《新课标》提出了语文教育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在这种统一的基础上,我们引导学生们畅游在语文课程这个学习乐园之中,使学生们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提高审美情趣,学会尊重他人、自然与生命。那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实现生命教育与语文教育的有效融合呢?现将浅谈一下自己的浅见: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生命意识的可行性

在小学语文的德育教学中能够把生命意识强调进去,并加以解释说明,在漫长的教学中使得小学生的生命感悟和意识达到一定的阶段,具有很强的可行性:

首先,语文课程内容涉及很多关于人文情怀、德育教育的内容。根据《中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的规定:“小学语文是传授语文知识、培养语文能力、进行思想教育的主要依据。”生命意识是课程中德育教育的核心所在,让学生对生命意识和生命价值有初步的认识和思考。小学生处在一个对世界观和人生观以及价值观都不成熟的阶段,养成好的世界认识观对于他们今后的道路是至关重要的,因此,中小学教师应该充当人生导师的角色,让学生对生命价值和意识有扎根的认识。

其次,小学语文课程对生命意识具有很强的润色性。在中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较多的内容与生命意识紧密相连的,例如《地震中的父与子》、《狼牙山五壮士》、《向命运挑战》等课文,这样的内容对生命的赞歌,对生命的尊重渗透到每个人的心中,让人们非常的感动。教师在教授这些内容的时候应该积极的引导学生能够从生命的本质出发以及生存的意义,让学生能够更加好的身临其境的感触到生命的可贵,从此更加珍惜和尊重生命,让更多的人意识到生命的价值。

二、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生命意识

1.有效地利用语文阅读教学的课堂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还有很多是能够体现生命意识的阅读性的材料,让学生对生命的本质有自己的感官认识,对于这样的素材,教师应该充分的利用并结合实际生活进行剖析,让学生能够充分的理解生命的意义和存在价值。利用课程的内容对学生树立起珍惜生命和珍爱生活的理念,对生命意识又一种初步的认识。阅读冰心先生的《谈生命》一文,感悟“一江春水向东流”的人身情境;处罚学生对“斑羚飞渡”的凄美画面的思考,体验生命的可歌可泣;也可以阅读孟子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让学生理解生命的价值是什么,有时候人生会遇到很多苦难,但都是暂时的,人生的价值在于创造,战胜困难。2.拓展阅读空间,珍爱生命意识

泰戈尔先生说过,教育的目的是向人类传送生命的气息。小学语文教学应充分运用课内外清新隽永、文质兼美的文章,让学生阅读理解,感受生命的珍贵,体验亲情的温馨,享受多彩的生活,品味博大的情怀,养成健全的人格,收获生命的真谛,实现阅读教学与生命教育的有机融合。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对我们每个人来说只有一次,面对生活的磨难,你必须扬起自信的风帆,鼓足生命的勇气,勇敢地战胜它,才能在磨难中走向成熟。

教师可以向同学们推荐富有教育意义的名篇佳作,通过一些震撼人心的故事和可歌可泣的人物,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激发起学生强烈的珍惜生命的意识通过阅读,让学生深刻地体会到:生活是美好的然而生活以是无情的。生活中常常随时可能发生意想不到的困境和险情。教师要与学生及时沟通,多从精神上关心学生,尊重他们,示范引导他们,在教师的潜移默化中提升他们对生活的信心和勇气。只有直面生活的挑战,勇敢地挑战一切困难,才能把握生命的罗盘,走向更加辉煌的人生。无论面对怎样的艰难险阻,都清抱着这样一个坚定的信念:永不放弃生的希望。如:以“热爱生命”为主题选编课文,有《天鹅的故事》、《生命的壮歌》、《生命生命》、《生命桥》等,在这写课文的教学中,我们要引导学生通过读书感受生命的美好,激发对生命的思考,从而更加珍惜生命、热爱生命。

3.加强作文训练,在写作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

一篇作文就像一面镜子,它既能照出一个人的文采,也能折射出一个人的思想。在作文教学中引入生命问题的题材,可以促使学生思考生命问题,从中体会生命的伟大、生命的可贵、生命的可敬,体会生命的意义。教者常在平时的作文教学和评讲中将生命教育的内容自然渗透进去,让学生探究生命的规律、内涵和本质,对自然界生命和人类自身的生命现象进行深入的思考,进而培养积极进取的生命意识和精神,以便更好地提升自身生命的质量,以期得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写作中的生命教育,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生活实际,顺着学生的思路来做文章。例如几位同学在考试失利后,灰心丧气,教者不仅要安慰他们,还要找他们个别谈心。事后,教者还可以让学生以《怎样面对生活中的挫折》为题作文,让学生去细细品味生活中的失败和挫折,并能有所感悟。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深入讨论,让学生思考生命与人生的问题,懂得如何善待自己、珍爱生命、尊重生命。遇到挫折和困难,应当经常与亲人尤其是父母和老师的沟通和交流,与家人和睦相处,学会与同学友好相处,心胸宽阔、善待他人,珍爱自己。在学习、实践中,学生的生命意识得到加强,抗挫折能力不断提高。

4.把生命意识教育贯穿在各项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中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热爱生活、珍爱生命”为主题的活动,还可以积极地组织类似的演讲或是培训课程。还可以利用关于生命和生活的名人名言进行辩论等,让学生和教师充分的调动起来,通过理论和行动对生命的意识再一次的理解,能够真正做到真爱生命,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很多课程的内容是体现前人在生命的危难时刻,体现最后对顽强生命的尊重。

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采取多种教学形式,渗透生命教育,树立正确人生观,教育学生热爱生命、善待人生,激发学生珍惜生命、热爱生活、关注社会、关心他人的美好愿望,帮助学生产生并形成积极的心态和崇高的人格,具有克服困难的勇气和意志,从而有完整的生命和美好价值的人生。学生能在学习中感悟到人的生命历程总会遇到许多苦难和挫折,但只要每一个人能勇于面对,敢于挑战,生命将更加璀璨。

第三篇:高中生物教学中生命意识教育渗透的总结与思考

高中生物教学中生命意识教育渗透的总结与思考

XXX

教育的目标是培养人才,而之所以叫“人才”,先成人才能成才,成人是成才的方向和动力。泰戈尔也曾说过:“教育的目的是,应当向人类传送生命的气息”。而长期应试教育过分强调了“智育”,而忽视了“德育”,以至于青年学生的道德素质出现下降和滑坡。目前,在中学校园里,有这样一些令人担心的现象:当教师在课堂上提及我国科技发展的 成就,宣扬爱国主义精神的时候,有好些学生脸上露出不屑的神情;当教师对某些学生的负面言行进行教育时,部分学生中间往往涌动着一股不满的情绪。少数学生缺乏学习的动力和热情,感到前途渺茫,精神颓废;有些学生滋生拜金主义,认为有了钱就可以拥有一切。

中科院副院长、分子医学家陈竺在一次记者采访中说:科学家不能成为科技动物,必须要有社会责任感……。科技本身就是一把双刃剑,它可以造福人类,也可能给人类带来灾难。例如,二战时期,纳粹对犹太人的迫害,就是建立在所谓的优生遗传学的基础上的。再如,生物技术通常被用于医学,但也可以被用作生化武器。现代生物技术可以用于人体器官的再造,解决医药无法解决的问题,但是,这门技术弄不好也会被用于克隆人,为商业甚至为战争而克隆人,这就反社会了。不光在生物学领域,其他领域也有类似的问题,如网络黑客问题。为此,陈竺先生呼吁:科学伦理应该成为理科生的必修课。德育是教育之本,而生命意识教育更是德育之基。

生命意识是基于对生命的正确认识,感悟生命,尊重生命,珍惜生命,善待生命,提高生命质量,实现生命价值的生命观。而生命教育的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生命意识,引导学生认识生命之珍贵,珍爱生命包括自己的他人的环境中的各种动植物的生命;尊重生命的个体差异,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感悟生命意义和价值,养成积极的生活态度,生活方式。

教学中渗透生命意识教育的内容包括:

1感悟生命来之不易。1.1地球的诞生和生命的起源与进化:生命起源经历了极其漫长的时间,在这个过程中,尽管有几次生物大灭绝现象,但还是有很多生物顽强地生存下来,并且目前来讲纵观整个宇宙,也只发现地球上存在生命。所以地球上的所有生命,都是值得敬畏的,都是自然选择的结果。1.2 “受精和发育”:父亲一次送入母亲体内的精子有上亿个,这些精子在15厘米长的轨道中浩浩荡荡前进(对于0.06厘米的精子不亚于万里长征)最后只有几百个能够接近卵细胞而其中只有一个能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然后母亲十月怀胎(个体发育)将胎儿带到人间,在家人的呵护下健康成长。在亿分之一的概率下,生命选择了你,从这个角度上说从一开始我们就是生命的优胜者,和我们兄弟姐妹都不同我们是独一无二的,因此要珍惜生命感谢母亲,要相信自己,实现生命价值。1.3生物的生长和发育:种子萌发时的力量可以把石块撑开,许多昆虫一生要蜕多次皮,蝴蝶还需要作茧自缚,残疾人的精彩人生-----生命成长经历种种磨练,但勇气和力量为我们开辟道路。1.4综合实践、研究性学习、校本课程等: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感悟生命教育的真谛。

生命,对于每个个体而言,都是唯一的来之不易的。任何生命都是自然界的成员,无论是人还是其他生物,生命的权利都应该被尊重。2欣赏生命之美丽

从细胞到组织器官个体到生物圈间和谐美,环境中生物多样性之形态美,各种生物表现的行为美,以及科学史展现的科学家的人格之美。从而欣赏生命,保护环境,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

例如,学到杂交育种时,通过学生们通过课前对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信息的搜索,了解到:他从小立志报效国家,勤奋学习;西南农学院毕业后,以赤诚之心从事农业教育和杂交水稻研究;当他被“下乡”成为一名乡村教师时,并没有忘记他的理想,更是具有了颠覆世界权威的胆识;当他名满天下时,却仍然专注于田畴,淡泊名利,继续播撒智慧。伟大科学家的这种坚定不移的追求,确实对学生起到了一定的感染力。3感受生命关怀

对学生的生命教育教师是最好的表率,课堂中创设有好的民主的氛围,尊重学生,给学生适宜的发展空间。给自卑胆怯的学生以鼓励,给疑惑的学生以引导,给困难的学生以帮助,使学生感受到生命的关怀,体会成长的快乐。

我是农民的孩子,也因此对于那些自卑而胆怯的孩子更关注些,有意识的在他们的作业中写一些鼓励的话。但是有一次提问一个孩子很简单的记忆问题,他居然什么也不会,当时很生气,毫不留情的批评了他,之后的两节课他总是低着头,脸上写满了忧郁。课下我找到他指出他的优点:作业都认真完成了思路清晰,遵守纪律等等,并且结合自己的经历谈了自尊心问题和正确的人生态度,自尊心强一方面是好事,可以激励我们更好的去完成学习和工作,另一方面人人都会犯错误,会有自己没有做好的事,正视它,争取下次做好而不能让它总是影响自己。第一批学生高考前我给每个学生买了棒棒糖和旺旺雪饼,这也是我的祝福希望他们“棒棒的旺旺的”。6月7号在教学楼门口遇到了一个学生,很虔诚的对我说:“老师这是您给我们的棒棒糖,我一直留着就等着今天吃”从他的眼睛里我看到的是信仰,巨大的信任。我的心再次被震动了,孩子们的心是多么的细腻,而我一个小小的举动,就会在他们心里产生如此的影响。第一次当班主任,对于学生迟到的问题,我引导他们分析迟到有可能出现的各种后果,比如路上着急不安全,家人担心,课上不能尽快进入到状态;一旦形成习惯,参加工作后,在各种职业中会有什么后果。从而使他们认识到对迟到问题的常规管理的意义,当然学生迟到还是难免的,先问原因,然学生感受到

老师更关注的的是他(她),而不是他(她)的迟到。没有合理理由就要承担一定的后果。

4.安全教育和死亡教育

没有生命其他一切将无法实现安全教育强调特定情境中如何保护自己的生命安全以及帮助他人实现生命安全。例如央视去年的“开学第一课—知识守护生命”就是在5.12后的一次生命安全教育,通过视频板报材料阅读向学生宣传安全教育:火灾自救,地震逃离,煤气泄露应对等。生命教育包括一定的死亡教育,让学生认识到每个生命都有出生、成长、死亡的历程,这一生命过程是短暂的和宝贵的,自然的死亡是自然的法则,就像秋叶飘零。而自杀和他杀则是对生命的不负责任,对亲人是巨大的伤害。

第四篇:《命题画——过年》教学反思

在原来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对此课没有太大兴趣,教学中完全是我在唱主角,学生很被动的学习;教学内容完全围绕着“烟花”,没有太多的学生想象的空间,尤其是课堂活动方式缺乏等问题出现。并且美术课上学生大部分依葫芦画瓢,画出来的画,没有太多的创造和想象力。如果在美术教学中学生只一味临摹,日子久了学生就已经习惯了照抄别人的模式,习惯性思维占据了他们的脑海。理论性和知识性的东西却一无所知,缺乏想象力的训练,如此下去,只会使他们变成墨守成规、一事无成的人,也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

通过新教学理念的学习,我深深感觉到了自己的不足。因而我对美术课的处理与以往大有不同了。在本课中,我首先把自己和学生的位置进行了调整。我思索的是如何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自我表现。我借助媒体教学,找到了大量的关于过年的资料,他们通过欣赏和感受,积极性变得非常高。借着他们的兴奋,我让他们自由大胆的进行讨论并说出自己对过年的感受,使他们的对过年的形象更加清晰了;此时我让他们思索怎样将这些场景表现出来,并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在说出来的同时,全体学生帮助出主意,他们的心里的形象更加生动了;最后在动手之前我又让他们欣赏一些优秀的学生作品,并感受其中的绘画方式和构图取材,此时,学生已经跃跃欲试了,我提出作业要求后他们便迫不及待的动起来了。在他们作业的时候,教师及时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并加以鼓励,对有困难的学生及时给予帮助。最后评价的时候主要以鼓励为主,让学生自我评价,然后教师再指出其中有待改进的地方。

本堂课教学比以往的收效明显不同,学生的作品有了自己的东西,学生的积极性也增强了,他们也更加喜欢美术课了。

第五篇:(no.1)初中语文教学论文 语文教学中生命意识的唤醒

知识改变命运

百度提升自我

本文为自本人珍藏

版权所有

仅供参考

语文教学中生命意识的唤醒

所谓生命意识,就是指个体对生命存在的一种自觉的意识,是指个体对自身生命存在的一种深刻感觉,是对人的生命存在终极价值的审视。在教学论的范畴中,生命意识就是优良的品格、聪慧的悟性、丰富的情感和敏锐的感觉„„

我们的教育如贯之以生命就从知识化转向生命化,便显得智慧、灵动、勃发盎然生机。雅斯贝尔斯说:“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识和认知的堆积。”

一、透析现状,反思生命意识在教育中缺失的原因

1.功利主义思想的主宰

功利主义下的应试教育让学生过早地接触到成人社会才有的残酷竞争,把物质欲求作为唯一追求的结果。这使得我们无法为生命寻求安顿。对于所追求的目标也越来越没有了把握,失落了自己的精神家园。所以,现代社会的物质生活条件是大大改善了,但是精神生活的质量并没有获得同步的发展。人的精神失衡了,生命意义缺失了。

2.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

在我们的教育中,教师和学生只注重与升学考试有关的科目,只关注能用分数来衡量的有形的“知识”。对于人生命成长至关重要的、内在的诸如理想、信念等精神的东西往往漠不关心。这样的教育必然是使学生缺乏生命意识的教育。

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唤醒学生的生命意识?

二、实施策略,唤醒学生的生命意识

1.创设最佳情境,点燃生命的激情

人作为人的存在是时空性存在,生活世界是他们的生命存在赖以展开与充实的情境。创设情境是对具体时间具体地点的某一具体情境的领悟。我们要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学习天地,创设一些具体情境,点燃他们的生命激情,感受作品作者的生命情怀。

父爱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朱自清的《背影》是永恒的经典。我是这样创设情境的:课前深情诵读小诗《父亲老了》渲染气氛,温情四溢之时带领学生一起欣赏刘和刚的《父亲》MTV,让学生说说此刻的感受,或是哪个画面深深感动了自己?学生沉浸在笔者创设的情境中,也能结合自己的经历,畅所欲言。笔者趁机把歌曲背后的辛酸故事推出来:刘和刚生长在农村,家境贫寒,父亲刘滋溪为了给儿子积攒学费,披星戴月地在庄稼地里忙碌,由于过度疲劳,在一次耕地时,不小心被“起垄犁”轧断了左手小指。断指再植需要几千元手术费,想想求学的儿子,刘滋溪一咬牙:“不植了,反正少一个指头也耽误不了干活儿。”这样一份深深的父爱,也感动了一位著名的作曲家。他为刘和刚量身打造了这首感人至深的歌曲《父亲》。此情此景唤醒了学生内心深处的感动,父亲的形象在学生的泪眼朦胧中霎时也变得高大了。

有声有色的画面,加上导语的设计,渲染了氛围,引起学生思想的共鸣,点燃他们的生命激情,触动他们对生命进行思索的情怀。

2.架设平等对话,体验生命的价值

要想让学生体验生命的价值,引导学生从认知到行动转化。教师要想进入其体验的内在用心

爱心

专心 1

知识改变命运

百度提升自我

世界,其唯一途径就是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平等的对话。通过对话,教师可以在交往活动中“理解”学生的内在世界并“参与”到这个世界中来。

如《伟大的悲剧》,主要写的是斯科特探险队一行五人精疲力尽却又满怀希望奔向南极点,却悲哀地发现已经有人捷足先登,只好垂头丧气地踏上归途,最后一个个悲壮地死去的故事。教学时,①我首先抓住本文文眼“悲”和“伟大”,提问“悲剧的故事为什么蕴藏着伟大”,引导学生结合课文,从不同方面深入探究。②进一步启发学生:本文的“悲剧”之所以“悲”,体现在斯科特一行南极之行的哪几个方面?让学生进入文本去挖掘“悲”。③体会斯科特一行的“伟大”之处。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架设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平等对话。(经过激烈的讨论,交流对话结果)斯科特所率领的探险队,虽然以失败告终,但其中的一些细节让我们记忆犹新。比如,负责科学研究的威尔逊博士,在离死神只有寸步之遥的时候,仍坚持科学观察,并拖着16公斤的珍贵岩石样品!又如,斯科特海军上校极其冷静地将日记记录到他生命的最后一息,直到他的手指完全冻僵,笔从手中滑下来为止。这样的情节,感动了很多学生。学生也深深地认识到,他们虽败犹荣; “荣”在他们都在认识自然,挑战人类自我,实现生命的价值。

3.唤醒超越意识,领悟生命的真谛

生命具有通过人的实践活动去超越生命本身的能力,人的生命就是一个不断去创造和发展的过程。

语文教育对精神潜能唯一可做的就是“唤醒”。唤醒学生的超越意识,培养学生对生命存在奥秘的敬畏之心,去追问生活的合理性,追求人生的意义,追寻生命的价值,使自己的生命意识觉醒,在对有限生命的超越过程中进入到无限的精神境界。

在学生接触了史铁生的《秋天的怀念》后,笔者就引导一起赏读《我与地坛》,这是一超越生命的典型文本。《我与地坛》是史铁生在残疾十五年后对个人人生道路和精神探索的结晶,文中充满了作者在横遭命运劫难后对命运深沉、冷静的哲理思考。作者在宁静的古园里,苦苦思索了几年后,终于明白了:“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残疾的“我”实现了对死的超越。

史铁生不仅能够正视自身的残疾,也摆脱了残缺的命运必然带来的怨恨,并且由此引发对于宇宙人生的探索兴趣。他以自己的病痛体验作为拷问自我与人类灵魂的契机,把对宇宙人生的终极关怀确立为自己的信念,使之成为他在精神世界里安身立命的支柱,完成了一次精神上的超越。

三、结束语

在充满对生命尊重的语文教育中,尽力引导学生追求内心的和谐与宁静,培养他们“面对一丛菊花而怦然心动的情怀”,唤醒孩子们的灵魂、意识。培养他们健全的存在观,通过审视自身的生命存在,接受生命中的一切必然与偶然,进而理解生命、善待生命,努力发掘、塑造自己生命中的美丽,以充满人性的关怀去温暖别的生命,他们将懂得人与人,人与自然应该互相尊重,互相爱护,形成一种和谐的美。

用心

爱心

专心 2

下载对话教学中生命意蕴的反思与建构(合集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对话教学中生命意蕴的反思与建构(合集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浅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生命意识的渗透

    浅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生命意识的渗透 《新课标》提出了语文教育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在这种统一的基础上,我们引导学生们畅游在语文课程这个学习乐园之中,使学......

    教学模式建构策略反思

    新常态下----有效教学模式的建构策略 2015年2月1日,交大附小大学区第七届教学工作研讨会在西安交通大学曲江校区的国际会展中心举行。我很荣幸地听取了西安小学教育知名专家......

    对话课教学反思

    新教师初体会 伴随着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新学期的到来,我怀着紧张而又兴奋的心情踏入了学苑小学的校门。我非常荣幸也非常高兴来到这里开始我第二个年头的教学生涯,这里不......

    《小苗与大树的对话》教学反思

    《小苗与大树的对话》教学反思本文是一篇略读课文,是一个小学生对季老的“访谈录”,也是孩子们第一次接触的一种文体。这两个人虽然在年龄、阅历、学识上有着差距,但在交流的过......

    《小苗与大树的对话》的教学反思

    《小苗与大树的对话》的教学反思: 《小苗与大树的对话》是一篇略读课文,是一名小学生对季老的访谈录,也是学生第一次接触的一种文体。不过,全文内容较浅显,没有过多深奥的词句。......

    小苗与大树的对话教学反思

    篇一:小苗与大树的对话.doc反思 《小苗与大树的对话》教学反思1 本文是一篇略读课文,是一个名叫苗苗的小学生与季羡林先生的“访谈录”, 全文运用对话形式,没有复杂的句式、......

    小苗与大树的对话教学反思

    小苗与大树的对话》教学反思 本文是一篇略读课文,是一个小学生对季老的“访谈录”,也是孩子们第一次接触的一种文体。这两个人虽然在年龄、阅历、学识上有着差距,但在交流的过......

    《小苗与大树的对话》教学反思

    《小苗与大树的对话》教学反思 《小苗与大树的对话》教学反思 《小苗与大树的对话》这是一篇略读课文,但是由于文章的形式比较特殊,没有复杂的句式、过多的修辞和深奥的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