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教学模式建构策略反思
新常态下----有效教学模式的建构策略
2015年2月1日,交大附小大学区第七届教学工作研讨会在西安交通大学曲江校区的国际会展中心举行。我很荣幸地听取了西安小学教育知名专家马俊华老师的关于“新常态下—有效教学模式的建构策略”的报告会。感受颇多,我的心得体会及结合自己的反思如下: 什么是教学模式?为什么要建构教学模式?有效的教学模式对教师,对学校对学生有哪些好处?如何建构有效地教学模式?我自己听完报告后,今天开始回去之后,应该怎么做,从和下手?这一连串的问题,就立刻出现在我的大脑中。很高兴,马老师一一的对我的疑问,进行了清晰地解答。结合陕西省教育厅对于课堂教学改革的最新文件的学习和要求,提出“新常态,大视导”。新一年,要进一步落实课改标准,开展“各有特色,百花齐放”的课堂教学模式。不仅各大学区要有自己独有的校级教学模式,每一位老师也要建构出具有个人特色的教学模式。因为有效地教学模式是能够帮助不同的学校和老师,优化或改进问题,在课堂教学中真正做到“立德树人,遵循学生们和教育的规律,提高质量,实现素质教育”。而教学模式,说得直白些,就是一个正确的科学的套路,有一定的标准,方向,并与很多老师专家形成共识。马老师从“思考行动”四个大的方面,分别对有效教学模式的建构进行了深入的介绍和探讨。“思”一个教学模式要有价值,它一定要体现办学理念,彰显办学特色;要连通理论实践,演绎核心行为;要提升教学品质,凝结教学风格;教学模式就是教学理念向实践转换的桥梁,还是成功的教学实践的系统化,简约化的概括。“考”教学模式的内涵,包括要在正确的教学思想和理论的指导下建立起来,是为了达到一定能够的目标,实现稳定的教学活动的系统性结构框架和有序操作性的活动程序。“考”教学模式的产生与流变,马老师从国内到国际,对各种不同教学模式的特点及变化也做了细致的分析。“行”教学模式的构建与生成,从实践,模式到理论,不同方向,利用不同的方法,如归纳,演绎和假设,根据不同的需求,可形成不同的教学模式。“动”教学模式的优化与成长。结合自己的日常教学,我想我也可以建构出属于自己的“教学模式”,它要有一定的理论基础,能够帮我解决实际问题,并且是一个系统的有序的可操作性的活动程序。在英语教学中,诸如:英语对话课,阅读课,听力课,语音课,故事课,自己在实际教学中,都是有一定的程序和模式。我想,自己还需要在这方面继续学习和研究,抓住课程模式特征,确定关键词并达成共识,形成自己的模式群。
希望以后还有更多的机会参加这方面的讲座学习和报告培训,真得是受益匪浅。
2015年2月
第二篇:教学模式的建构策略
教学模式的建构策略
教学模式一词最初为美国学者乔伊斯和韦尔等人提出,指在一定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学习理论指导下的教学活动进程的稳定结构形式。也就是说建立什么样的教学模式,要体现教学思想、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
高效课堂教学必须首先要让学生想学,其次是会学,第三是获得高效。我们要科学地实施,必须在有趣、轻负的理念下,辅以科学的教学方法,设计优化的教学过程,从而建立高效课堂教学的模式。
由于教育教学的思想不同,所依据的学习理论不同,教学目标不同,人们对教学的认识、采用的教学手段不同,教学的对象不同,施教者的教学风格与特长不同,会形成各种各样不同的教学模式。
世界著名的教学模式有:夸美纽斯的教学模式、赫尔巴特的教学模式、杜威的实用主义教学模式、程序教学模式、凯洛夫的教学模式、范例教学模式、赞可夫的一般发展教学模式、奥苏伯尔的有意义接受教学模式、加涅的教学模式、布卢姆的掌握教学模式、罗杰斯的非指导性教学模式、保加利亚洛扎诺夫的暗示教学模式、巴班斯基的最优化教学模式、布鲁纳的发现教学模式、我国陶行知先生的“教学做合一”教学模式等等。
深入探讨这些教学模式,我们发现这些教学模式虽有差异,但都反映了教学规律,具有实效性和可操作性,特别是都反映了当时人们对教学理论、教育心理学、教学方法的研究成果,也结合了时代的发展与人们的教学经验。
我们要为高效课堂教学建立教学模式,也应体现最新教学研究成果,具体地说要体现新课标的理念;考虑时代发展所带来的教学手段的变化,至少应将媒体的运用考虑进去;考虑时代变化所带来的学生的变化,现在的学生好表现,课堂教学要为他们的表现提供空间与时间;考虑时代变化带来的学习方式与学生的知识结构的变化;更要结合教师的教学经验。
由于学科不同,课型不同,学生不同,教师也不同,建立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也然多样,笔者目前没有精力也没有能力为各种教学对象、教学情形、教学内容建立不同的教学模式,只是根据其共性特点,为高效课堂教学建立一个一般教学模式,供大方之家批评。
1.引入。目的是激趣。要求充分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对所教内容的特点、地位、来历以及相关的发现者创作者的事例胸有成竹,对引入教学内容的形式有深入的钻研,或对学习者可能遇到的问题有深入的了解等。
其主要方式有:
通过介绍知识的发现者引起对其崇拜,因其崇拜而产生学习的兴趣。
介绍知识发现的曲折过程,引起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兴趣。
引入对所学知识的不同评价,引起学生质疑探讨的兴趣。
从该知识对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的作用或该知识在学科中的重要作用的角度,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学。其目的是发现学生自己不能学懂的问题。教学一定要有明确的教学目的,那就是教学生不懂,练学生不会的。关键是发挥学生主动学习精神,要求学生形成自学的能力,掌握基本的自学的方法,养成良好的自学的习惯。在这个环节,学生自读教材,自做练习。将自己能懂的自己学懂,能会的练习要做好,将不懂或不会部分的凸显出来。
3.探讨。目的是解决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问题,要让学生体会探讨的乐趣。这个环节的核心是师生互动,要注意创设情景、营造竞争的学习氛围,通过科学的教学设计,让学生学得主动,学得轻松,学得有效。教师的责任在于在对学生自学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加以概括,提出需要解决的而又能发人深思的问题,学生在老师导引下积极参与解决问题。要求将探讨的过程安排得引人入胜。对难懂的问题要化难为易,对易懂的问题要独辟蹊径,对易忽略的问题要注意层层铺垫,加深印象。还得根据认知规律设计科学的解决问题的程序。
4.质疑。其目的是对未懂之处、懂得不透彻之处或有不同见解之处作进一步的探讨。这个环节以学生活动为主,由学生提出不同的见解,或提出不懂之处,先由学生互相探讨作答,然后老师归结,学生确实通过努力不能解决的问题,才由老师引导作出答案。
5.练习。其目的对所学知识进行消化巩固。我们一定要有一个意识,绝大多数作业应在课堂上完成,尽量不要通过练习去挤占学生的课余时间。老师在安排练习上要作选择,最好针对不同程度的同学布置不同的练习,要求练学生不懂的,练学生能懂的。6.归结。其目的总结所学,巩固兴趣。要通过归结本课所学,让学生对所学内容有系统的掌握,明确的印象;让学生通过总结所学,获得成功感;让学生通过总结自己的收获体会,明确所学内容的作用,增强学习的兴趣。
这个环节有两个要点,一是梳理知识点,强调重点。二是让学生谈收获体会,理解所学内容对学习本学科、对发展本学科、对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对如何做人做事等的用处。有用才会有趣,这个环节如何能让学生充分体现其用处,一定能巩固学习的兴趣。
总之,教学模式一要简约有效,必须删却大量可有可无的环节,大量重复的程序;教学环节的总体安排符合认知规律,每一个教学环节功能鲜明,并能从教学实际出发,考虑具体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性质、学生的认知结构水平、教师自身的特点和教学
物质条件等因素。二要和谐,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要求就是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三要创新,我们提出的教学模式是针对一般课堂教学规律而言,体现的是共性,在具体教学时,必须根据教学内容、对象恰当地增减,体现个性。此外要特别注意将学法的指导贯穿教学模式的每一个环节。
打造高效生命课堂是教学改革的核心环节,构建新型教学模式是科研兴教的有效途径。
模式研究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教学模式是理论和实践的“中介物”:它脱胎于理论,是理论的具体化、操作化,比理论更明了;它来源于实践,是实践的概括化、集约化,比实践更凝炼。创建模式不仅必将带动教学系统的整体改革,而且定会导致教育思想的深刻改变,甚至引发教育体制的根本变革。查有梁教授指出,评价一所学校的教育水平,应该从三方面审视:其一,看他们是否对教育理论有深入的研究;其二,看他们是否针对实际问题建立了相应的教育模式;其三,看他们是否在教育实践中有整体的、长远的打算。
课堂建模,无论对干部、对教师,还是对学生,都是新任务、新课题、新挑战,然而,也无疑是谋求跨越的新契机、编织梦想的新舞台、教育复兴的新希望。我们不但要有自觉的建模意识,还要晓得“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否则,改革创新就会成为“皇帝的新装”,探索奋斗便会出现“无言的结局”。为此,在理解“何谓模式”、领悟“为何建模”、历经“是非之辩”,喜见“开门红”后,就到了该弄清“如何建模”的时候了。笔者愿借一己之力表一孔之见,目的无非是抛砖引玉。
一、要以树立现代化的教育理念为前提
解放思想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先导和动力。没有教育观念的转变与更新,没有普遍与积极的心理氛围,没有变革现实的理想与信念,没有敢“吃螃蟹”的胆略与豪情,就谈不上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教育思想与理论依据是教学模式的核心要素,是教学模式的精神实质、内在精髓和活的灵魂,在“选模、学模、用模、评模、创模”中起着决定性作用,没有教学思想的变化,就没有教学模式的创新。
教育思想,即教育理论、教育学说、教育思潮、教育主张、教育经验、教育信念、教育理想等,既有正确与错误之分,又有先进与落后之别。解放思想不是从正确、先进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中解放出来,而是要从被实践证明是错误、落后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中解放出来:就是要自觉揭露、批判和清除头脑中错误、落后的观念和思维方式,不再习以为常地接受那些糟糕的事物和观念,力求规避其影响和干扰;要自觉接受被实践证明正确、先进的观念和思维方式,形成自己更合理、更完善的教育理念并指导自身的实践活动;对教学模式赖以成立的正确、先进的教学
思想理解越深刻,对该种教学模式的研究就越科学有效;如果只停留于肤浅的理解,也会阻碍教学模式创新,甚至出现失误。
二、要研究当前教学模式的发展趋势
教学模式的发展方向也恰是教学模式的变革取向。
1、从教学模式的总体种类看,趋向多样化。20世纪50年代以前,教学实践中基本上由赫尔巴特的教学模式和杜威的教学模式先后占主导地位,教学模式单一。50年代以来,新的教学模式层出不穷,正在形成庞大丰富的“教学模式库”,为教学实践提供了优选教学模式的广阔余地。
2、从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看,趋向多元化。当代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已不再单纯依据哲学认识论和教育学了。随着现代心理学的迅猛发展,教学模式的心理学色彩越来越浓厚。除此之外,像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社会学、管理学、工艺学、美学等,呈现出多元化、融合化的趋势,这将给教学模式科学性的增强带来深远的影响。
3、从教学模式的形成途径看,趋向互动化。⑴从教育理论中研究构建。这种教学模式起点于理论假设,形成的思维过程是演绎,采用的是演绎法。⑵从教学实践中探索构建。这种教学模式起点于实践经验,形成的思维过程是归纳,采用的是归纳法。由于两者各具独有的价值和优势,在教学模式研究中应长期并存;在使用中应综合使用两种方法。
4、从教学模式的师生地位看,趋向合作化。主体性是现代教学理论的一个核心特征和总的发展趋势;构建教学模式必须追求学生主体性的弘扬和创造性的发展。当前,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已成为教学改革的核心任务,就必须构建“学习为中心、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以学定教、以教导学”的“师生和谐、教学合一”的教学模式。
5、从教学模式的目标取向看,趋向情意化。现代教学模式顺应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和社会需要人才规格的不断变化,其目标不仅指向认知和技能领域,而且指向以往所忽略的情意领域。情意型教学模式的出现和完善,将为现代教学带来一场革命。它以互补思维方式融合知为一体,强调教学的科学性和艺术性的高度统一,在教学实践中有着很好的发展前景。
6、从教学模式的操作程序看,趋向灵活化。教学模式有相对的稳定性和比较严格的操作程序;但因此而拘泥于固定的操作程序、方法和细节,是有片面性的;而是应该根据具体情况和教学需要灵活变化。此外,有的教学模式甚至本身就没有一个固定的程式存在,尤其是艺术化的、创造性的、情意型的教学模式更是如此。
7、从教学模式的技术手段看,趋向现代化。随着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像广播、电视、教学机器、计算机等,正在越来越多、越来越成功地介入教学过程,教学模式已经开始与现代教学技术手段实现了整合。在当代越来越重视现代科学技术的新理论、新
成果,充分利用各种技术手段来设计和丰富教学模式,使得教学模式中的科技含量逐渐增加。
8、从教学模式的研究发展看,趋向精细化。其一就是除继续研究一般教学模式外,将主要精力用于研究学科教学的课堂模式。教学模式并非“只此一家,别无分店”,不同年段、不同学科、不同课型、不同目标、不同内容可以有不同模式,即使同一教学阶段、甚至相同内容也可以建构多种多样的模式。精细化趋势的出现,必将促使教学模式的研究向纵深发展。
三、要了解构建教学模式的途径方法
在现代科学方法论中,建模是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在一定抽象、简化、假设的条件下,将事物的重要因素、关系、状态、过程,突出地显露出来,便于人们进行观察、实验、调查、模拟,也便于理论分析。一般来说,模式方法的过程表现有三:
1、“原型——模式——新型”:按照研究的目的,将客观事物的原型,抽象为认识论上的模式;通过模式的研究,获得客观事物原型的更本质、更深刻的认识。
2、“问题——模式——求解”:建立模式,总是为了解决特定问题。从问题出发建立模式,使之有针对性;问题是否得到解决(求解),又是检验建立的模式是否恰当的标准。
3、“理论——模式——实践”:模式作为中介,上承理论,下启实践,能更好地认识和改造原型客体(理论或实践)、构建新的客体(实践或理论)。
从方法论的角度看,用模式的方法研究课堂教学,不外乎两种方法:演绎法和归纳法。在建模过程中,二者应共存并举,即根据具体情况灵活选择、综合使用。
1、演绎法。从理论成果出发,经类比、演绎、分析,提出各种模式,模式一经被证实,即可促进实践发展。用演绎法建模,关键在于理论假说,重点在于教学实验。一般多为专家学者所运用。其中也包括:
(1)根据某个成功的一般教学模式,推演派生出其下位教学模式,从而建立新型教学模式或子模式群的方法。
(2)移植法,即选取某一行之有效的本学科或他学科教学模式,以其为范型,经加工改造,为己所用的建模方法。这不失为有效的捷径。
2、归纳法。从实践经验出发,经概括、归纳、综合,提出各种模式,模式一经被证实,即可促进理论提高。用归纳法建模,是行动研究的成果,成功经验的升华。一般多为学校教师所常用。其中包括:
(1)原创法,即从大量、丰富、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总结提炼出好经验、好做法,从而生成新的教学模式的方法。这是艰难而长期的创新过程。用原创法构建教学模式,大多是定性建模,其基本程序如下。
①明确建模目的:应以素质教育的价值理念为导向,确立建模目标;
②找出典型实例:通过深入调查研究,找出优秀典型的案例,即范例;
③抓住主要特征:通过从理论上分析范例,概括出基本特征、基本结构和基本过程;
④确定关键词语:通过“语义比较”,确定表述这一模式的关键词;
⑤作出简要表述:在集体讨论、征求意见、统一认识的基础上,对这一教学模式给出简要的定性表述;
⑥具体实施模式:在教学中具体实施这一模式,要充分体现模式的特征和过程;
⑦形成子模式群:通过教育实践的检验,针对不同情况有所“变换”,从而形成一系列更为具体的“子模式群”;对于较高层面的模式,要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和课型进行变换,形成相应的教学模式;
⑧建模评价论证:将设计与实践进行归纳总结,通过反馈评价,获得建模成功与否的结论,以便改进。
(2)组合法,即以二个或二个以上的优质教学模式为参照系,通过强势整合而形成兼具多种优点的教学模式的方法。这绝对是“妙棋”一招。
四、要遵循构建教学模式的基本原则
总结已有的研究,教学模式的建构应遵循以下几项原则:
(1)理论的科学性与实践的可行性相统一
教学建模必须有科学的理论基础,能正确地反映教学的本质和规律,体现我们这个时代在人才培养上的基本特征,同时,还要立足于教学实际,照顾到现阶段教育教学的发展水平,能为具体的教与学提供实际可行的操作性帮助,真正做到理论的科学性与实践性相统一。
(2)批判继承与改革创新相统一
教学建模需要借鉴古今中外已有教学模式的合理因素,将借鉴与创造结合起来,把现代教育的新思想、新方法、新技术融于课堂教学,目的在于使建构的教学模式具有突破性,能够解决已有教学模式不能解决的问题,同时又适合时代发展和教学实践的需要。模式的创新可以是全面地建构一种过去未曾有过的崭新的教学模式,也可以是对过去的教学模式的提升和完善。创新是多方面的,程度大小也有不同,不能抽象地认定完全的创新一定比再证实更有价值。
(3)普及与提高相统一
教学建模应该为普及教育服务,因此要大力开发各种“普及型”的教学模式,特别是适合广大农村和边远地区的师资、生源和环境条件的教学模式。在普及的基础上提高,是我们的一贯方针。优质资源学校应重点开发“提高型”教学模式,作为各地的示范,并逐步发展成为“普及型”。总之,教学模式的建构要从本地、本校的实际情况出发,不仅要适合普及的需要,也要考虑到提高的需要,将普及与提高统一起来。
掌握技术层面的操作策略和方法至关重要,否则就会如同“迷途羔羊”误打误撞,以致前功尽弃或无功而返。还要深谙“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只要我们重拾久违的活力与精神,尽显无悔的忠诚与智慧,打一场“构建优质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人民战争”,并坚持到底,有谁敢说不能见证南票教改的奇迹呢!毛泽东说过: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我们就将其作为走向胜利的铿锵箴言吧!
第三篇:论阅读教学中差异教学模式的建构策略
论阅读教学中差异教学模式的建构策略
摘 要:学生在语文学习上表现出较为明显的认知差异,因此教师要因材施教。文章从预学查异、了解学情,初学适异、明确方向,研学导异、提升认知,拓学展异、契合需要等方面,研究阅读教学中差异教学模式的建构策略。
关键词:差异教学;语文教学;预学查异;初学适异;研学导异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7)15-0073-01
学生由于遗传因素、生活经历、认知特点方面的不同,在语文学习中也表现出较为明显的认知差异。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针对学生客观存在的个体差异,对教学目标的设定、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内容的遴选等方面做出适当的调整,从而达到照顾差异,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学目的。
一、预学查异,了解学情
预习是阅读教学的重要环节,不同的学生在预习环节中会表现出不同的学习状态。教师可以在教学之初,即展开对学生预习效益的检测,在检测的反馈信息中排查学生的认知差异,并根据最终的检测结果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目标,弥补学习困难学生的认知差异,为他们扫清体悟文本的障碍。例如,在《台湾的蝴蝶谷》这篇课文的第二课时教学中,教师就在教学伊始进行了预习差异的检测:首先,教师罗列出一组文中描写颜色的词语,问学生:你有什么发现?还能说出几个描写色彩的词语吗?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第一自然段,请同学们思考蝴蝶谷是怎样形成的?在问题的引领下,学生既复习了课文的词语,又梳理了课文的内容。教师通过文本中富有特色的词语,引导学生借助词语感知文本的主体内容,并在拓展积累中把握学生词语的积累程度。教师还对第一课时教学内容进行回顾,让学生再次梳理整合对文本的感悟,从而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及对文本的把握程度,为接下来的课堂教学内容和教学策略的选择提供依据。
二、初学适异,明确方向
新课程改革呼吁“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认知能力,提出适合的初学要求,并适当给予学生必要的学习方法的传授,引导学生进行尝试性自主学习。教师需要组织学生进行初学成果的汇报,并在汇报中进一步整体感知学生在自学过程中形成的认知差异。例如,在教学《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一文时,教师就直接通过问题引领的方法引导学生深入文本进行自主探究性学习:夏天到了,如果你是荷塘里的一种小动物,你仿佛听到了什么?结合学生的回答,教师播放音乐:雷声、雨声、蛙声、知了声,等等。诗人想变点儿什么呢?用下面的句式说一说:“我”想变、、、和,最后看见小小的荷塘,我真想变成。教师在初学适异环节提出的两个问题各有不同的指向:第一个问题是将学生的思维由课堂推向现实生活,借助生活的经验为感知文本情境蓄积基础;第二个问题则让学生潜入文本,探寻思考诗人想变点什么,从而将视角指向整篇文本。
三、研学导异,提升认知
研学导异是实施差异教学课堂的重要?h节,也是促进学生长足发展的重要阵地。在前两个环节,教师对学生文本认知差异全面把握的基础上,针对学生的差异实际,对学生的学习重点进行指导,共同研究制定相通的研究性学习,从而更好地开展学生的研究性活动。例如,在《鸟岛》这篇课文的教学中,教师了解到大部分学生对鸟岛形成了初步的认知体验。因此,根据学生这种普遍性的认知差异,教师将教学的探究性话题确定在两个方面:文中的鸟岛是一个怎样的岛屿,留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你认为课文中哪些语言的描写非常生动?这两个研究性话题,分别指向了文本的内容信息――课文介绍了怎样的鸟岛,从文本语言内容中感受鸟岛的特点;同时也将学生的关注点指向了言语形式――作者运用了怎样的言语形式对鸟岛进行描写。这样的研究性学习,让学生在原有认知的基础上,通过对相同问题的协作共进,不仅有效地缩小了文本的教学内容,不同层次的学生在教师的点拨和同伴的启发中,反馈、修正探究结果,达成课前预设的基本教学目标。
四、拓学展异,契合需要
一堂课的结束往往是另一个学习阶段的开始。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结束之际,就可以分别提出具有弹性的学习要求,让学生在认识自我能力的基础上,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内容,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长足的发展。以教学《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一文为例,教师在拓学展异的板块中就进行了这样的设置:选择自己喜欢的小节试背;用你喜欢的方式背,还可以加上动作;拓展延伸,放飞想象,出示:夏天来了,我想变成。最后总结:夏天,大自然是如此的美丽,如此的神奇!在大自然的怀抱中,我们生活得多么自由,多么快乐!教师首先给予了学生自由选择的空间,同时也给予了学生足够的补充拓展。这一环节中的教学要求都源于文本,但又高于文本,是对学生在认知基础上深入认知的历练,让更多学生能够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得到进一步提升与发展,满足了学生的个体性学习要求。
五、结束语
总之,在阅读课堂教学中,教师只有了解学生的差异、尊重学生的差异、照顾学生的差异,在教学中不断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阅读能力,才能更好地为阅读教学服务。
参考文献:
[1]陆小平.关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几点思考[J].中国教育学刊,2011(01).[2]陶莉.增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践性的几点思考[J].基础教育研究,2015(20).
第四篇:中学语文教学模式及建构论文
一、中学语文的互动教学模式
所谓“互动式”教学模式,就是在教学过程中,以民主合作为原则,以问题探究为主线,以问题为载体,以培养和发挥学生的创新能力为目标,通过构建互动的生生关系、师生关系,让学生在合作互动中掌握知识、锻炼能力。中学语文的互动教学模式主要有以下特征:
1、以“问题——探究”为程序
互动教学模式强调将语文素质教育思想落实到课堂教学的三个层面(教学环境、教学关系、教学过程),并按照创设问题情境→呈示目标→互动探究→促进发展来设置教学程序。“问题”是教学互动得以开展的条件和基础。互动教学模式实施的关键是创设问题情境,并紧紧围绕有待突破的问题,进行广泛的“交流—互动”,通过师生合作,共同研究;同时,教师引导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交往能力、想象能力,通过问题探究模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通过师生合作共同寻找问题的破解之道。
2、以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为中心
在互动教学模式中,教师与学生是一种平等的关系,教师将学生看作平等的有能力的人,尊重、信任学生,学生尊重、信任老师,两者在人格平等的条件进行教学过程。在语文课堂上,教师把“每一个学生都能成功”作为课堂教学的基本信念,热情地激励、宽容学生,老师鼓励学生发言,并鼓励学生持不同意见。同时,语文知识偏枯燥,难以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充分发挥教师导学者和课程的设计者与开发者角色,在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中与学生相互交流,相互对话,通过师生平等的交流对话达成良好的教学效果。
3、以培养创造性思维为目的语文是培养学生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课程,我们在中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创造意识是指一个人时时想到创造、事事想创造的思想意识。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就是要营造一种主动活泼的教学气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启发学生善于学习,勤于思考,勇于创新,积极主动地探求学习的方法和规律,促进学生积极进取、自主探索、创造发展。
二、中学语文课堂互动教学成效的衡量标准
语文课堂上,学生主体性地位日益凸现,教师放手让学生自己决定课堂的学习方式,整个课堂教学按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方式进行。“互动式”教学模式成效关键看有效性,有效教学的评价标准是学生的有效学习。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是否有利于更好地实现三维教学目标
互动式教学就是把教与学统一于教学过程,把教师与学生的能力和潜力充分发挥出来。语文课堂互动的有效性首先看教学过程是否实现了知识与能力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是指通过语文教学过程,学生是否充分掌握语文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过程与方法目标是指通过语文教学过程,学生是否学会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否学会学习,形成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是指指通过语文教学过程,学生是否形成对语文的良好兴趣和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乃至有助于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互动式教学的效果首先要看语文教学的三维教学目标的综合情况。
2、是否活跃了语文课堂气氛
互动式语文的有效性要依赖于在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良好互动。有效的互动式语文教学应该是师生、生生之间实现了有效互动,学生洋溢着青春的活力,学生能力得到充分发挥。在课堂活动中,老师尊重学生的发言,学生能够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并虚心倾听别的同学的发言,学习别人的解决思路,认真地修正自己的意见。因此,是否活跃了语文课堂气氛?应该成为中学语文课堂互动教学成效的重要标准。
3、是否有利于更好地实现师生共同发展的目的语文教学过程是师生教与学的互动过程,实现教学相长,师生之间应形成“学习共同体”。教学过程是师生相互交流、平等对话的过程;教学过程是师生相互学习、共同进步的过程。语文教学的有效性不仅要考量学生掌握语文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语文思维,也要考量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所获得的成长,如语文基本知识的丰富、教学技能的提升,看是否有利于教师专业成长和人格的健全。
三、中学语文课堂互动教学模式的构建路径
1、确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
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的转变,就是要充分认识教师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具体内容与工作方法,由注入式为启发式,学习者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探索,从而达到理想的语文教学效果。其一,教师角色意识的转变。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只是单方面地将知识传授给学生,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授课效果大打折扣。教师应认识到这一单向性授课方式的弊端,将教师为中心转换为以学生为主体。其二,要引导学生有效参与课堂教学。建立民主合作的课堂气氛,启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信心,激励学生积极参与语文教学活动。
2、设计开放性问题,创造中进行有效互动
开放性问题能够拓宽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激发学生的创造热情。一般来说,开放性问题的答案具有多样性,一方面,它可鼓励学生相互学习,找寻语文问题的较佳解决方案;另一方面,即使能力偏低的学生也能做出一定的回答,增强基础较差学生解决问题的喜悦感,从而他们对语文的兴趣和学好语文的信心。同时,通过对语文开放式问题的讨论与互动,增加鼓励和表扬学生的机会,创造一种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消除语文教学过程中的枯燥乏味。
3、增加语文课堂教学的情感投入,建立融洽的师生感情关系
只有建立和谐、愉快的课堂气氛,才能促进有效的课堂教学。教师在互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方式与态度直接影响着课堂心理气氛的形成,教师应采取民主型的领导方式,要从内心尊重学生、信任学生、爱护学生,从内心消除师生之间的距离感。提问中,要公平对待每一位学生,积极表达对每一位学生的兴趣和关注,尤其对后进生恰当地运用表扬策略;要鼓励与激励学生理解、尊重老师,以积极愉快的饱满情绪,激励学生对教师的提问积极响应与互动。
【参考文献】
[1]傅维利,张恬恬.关于师生互动类型划分的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7(3).[2]佐斌.师生互动论[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3]岳欣云.师生互动:从形式走向实质[J].当代教育科学,2004(14).[4]吴康宁等.课堂教学社会学[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5]王家瑾.从教与学的互动看优化教学的设计与实践[J].教育研究,1997(1).
第五篇:“问题·探究·建构”教学模式的实践与反思
“问题·探究·建构”教学模式的实践与反思
摘要:探讨高中课堂教学中“问题·探究·建构”教学模式,用“问题·探究·建构”教学模式实施“向心力”教学及教学反思。
关键词:问题
探究
建构
案例
《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中指出:高中物理课程应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积极参与、乐于探究、勇于实验、勤于思考。建构主义认为:“学习不应该被看成是对于教师授予知识的被动接受,而是学习者以自身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主动的建构活动”。物理学科是自然科学,也是一门非常抽象的学科,不论是自然现象的发现和解释,还是自然规律的总结和应用,都充满了问题。物理教学的过程,就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本人认为应用“问题·探究·建构”教学模式进行高中物理课堂教学,对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新能力有积极作用。
一、“问题·探究·建构”教学模式的基本结构
“问题·探究·建构”教学模式,就是在新课标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和建构主义理论的指导下,教师围绕教学目的、重点难点,创建一个学生熟悉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践思考、交流等活动实现物理知识结构的自我建构,促进学生认知、技能、情感全面发展的一种教学模式。“问题”是指学生在日常生活、学习中发现并提出有价值的科学问题或由老师创设的问题情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学习。“探究”是指学生对自己或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主动的自觉、探讨、交流,发展学生思维的独立性和创造性,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促进学生主动发展。“建构”是指学生在探究过程中感受、理解、掌握物理知识的本质,形成物理模型以解决现实问题。
“问题·探究·建构”教学模式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在熟悉的问题情境中发现和提出问题,并能在新的问题情景中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让学生在问题解决中养成自觉的学习态度和和自主学习的习惯,最终形成合理的认知结构和完成的能力结构。
二、“问题·探究·建构”教学案例分析
“向心力”一节是高中物理粤教版必修二第二章第二节内容,它是本章圆周运动的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如何帮助学生构建向心力的概念以及探究向心力的大小,难点是运用向心力知识解释有关现象,处理有关问题。现用“问题·探究·建构”教学模式实施课堂教学,具体教学设计如下。
(一)创设情境,激起思维
1.教师手持开口水杯并设问,能否做到让水杯口朝下而水不流出呢?教师演示“水流星”实验,提问:为什么水不流出来?
2.教师播放一段“双人花样滑冰”片段,提问:女运动员为什么不沿直线飞出去而沿着一个圆周运动?
亚里士多德说过“思维自疑问和惊奇开始。”围绕本节课的教学目的,重点、难点,教师分别利用实验和视频,从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以培养学生把生活与物理联系在一起的习惯,特别是演示实验的现象,使学生产生悬念,激发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二)体验感悟,引出问题
物理学是一门自然科学,研究的是我们身边的一些事物,让学生利用身边的物体设计小实验,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上述情境下没有马上得出向心力的概念,而是先抛出以下问题。
1.要使小球在光滑的水平桌面上做匀速圆周运动,可以怎么做?
2.小球在光滑的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受到哪些力?是什么力使小球做匀速圆周运动?这个力有什么特点?
学生分小组进行小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简易实验,然后小组交流,展示自己的实验成果如下图所示。
通过实验,让学生观察、体验、感悟,思考小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受到的合外力是哪个?
这个力起到什么作用?为更深入地开展思维和探究活动提供基础和动力。
(三)实践探索,构建新知
教师在学生发现问题后,并没有立即给出向心力的概念,而是向学生展示如图所示的自制“向心力演示仪”,引导学生思考:
1.如何用1个乒乓球提起一个盛有水的矿泉水瓶?
2.改变乒乓球的质量、转动半径、转速,讨论影响向心力大小的因素有哪些?
教师通过情境、问题、实践,顺利而自然地让学生经历了向心力概念的建构,让学生深刻地理解和掌握了向心力只是合外力,并不是真正受到的力,同时也让学生在体验的过程中感悟到影响向心力大小的因素,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自主探究能力。
(四)实验探究,验证结论
上述实验,只能定性地得出影响向心力大小的因素,为了进一步定量地验向心力的大小F与物质的质量m、转动的角速度ω、转动半径r的关系,教师展示“向心力演示器”如下图所示,介绍其结构,通过视频让学生掌握仪器是如何工作的。
让学生自己参与实验,亲自体验获取物理知识的过程,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培养学生养成严谨、细致、耐心的实验素养。
(五)应用创新,指导实践
在学生已经理解向心力概念后,为强化和检测学生对向心力的掌握情况,教师让学生解疑“水流星”和“双人花样滑冰”,让学生理解、应用、巩固向心力的知识。学生已经经过
思考和经历了解决问题的过程,自然可以解释“水流星”和“双人花样滑冰”的实质。教师通过与学生共同分析物理过程、重现问题涉及到的情境而把学生一步一步地“带入向心力”物理情境,引导深化学生的思维,再经过进一步的反复、强化后,使学生对向心力的概念有了较清晰的认识。这样的教学,解题的过程是由学生自主感悟和建构的,而不是由教师“塞”给她的,学生不但巩固所学知识,而且能够构建物理模型,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反思
本节课应用“问题·探究·建构”课堂教学模式,通过一系列的问题,让学生逐渐感悟、探究、建构向心力的概念。老师大胆用生活中的例子和学生切身相关的事物,精心创设问题、实验等情境,借助小组合作学习,实现学生的自主性、合作性和探究性。在实验探究中,鼓励学生提问题、找毛病、作评价,课堂中不断生成知识,学生在质疑、讨论、解疑中,提高设计实验,预测结果,分析现象,推理判断,评价表达的能力。
纵观整个教学过程,笔者觉得本节课的成功之处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教师注重问题引导和实验探究,让学生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构建知识,教学过程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在上课过程中,笔者每提出一个问题,都会给学生引导、讲解并给学生留出一定的思考时间,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其次,学习过程注重创设物理情境、充分挖掘生活物品进行实验,使学生感到科学就在身边,视频、微课、投影仪等仪器的使用更让学生对科学产生亲近感。绳拉小球转动、乒乓球提矿泉水瓶、向心力演示器都让学生感到极大的兴趣。再次,注重师生交流、生生互动。在课堂中,学生实验探究活动多,探究时间长,充分实现了学生的主动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
不足之处:向心力的概念的建立是一个重点,如果能给每个小组提供一组自制“向心力演示仪”,让学生亲身感受向心力,效果会更好。“向心力演示器”结构不直观,学生分组实验只能半定量地探究向心力F与物体的质量m、转动的角速度ω和转动半径r的关系,实验结论不能让学生完全信服。因此,教师应在解决问题这个主线下,真正把探究过程还给学生,使学生自己主动探究,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进而提升物理思维能力。只有这样,教与学才会得到长足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