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建构公安机关有效执法监督模式探讨
摘要:有效的执法监督模式必须是一个全流程、全时段、全方位的立体化监督体系;是一个集案(事)件事前预警、源头把关、过程跟踪、环节审核、事后倒查、过错追究一体化的机制;是一个内外监督形成合力,法制部门和多警种、多部门联动的系统化规程;是一个坚持抓早、抓小、抓平时,能够对执法问题早预防、早发现、早处置的实用化程序。这个监督模式包括预警监督、源头监督、过程监督、现场监督、结果监督五个组成部分,同时必须具备监督主体合理配置、监督标准量化统一、监督方式科学超前、监督过程透明公正、监督结果运用严谨等必要条件。
关键词:执法监督 标准化 必要条件 模式构想
前言公安执法监督,是指法律授权的机关以及公民和社会组织对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依法履行职责、行使职权的活动和遵守纪律情况所实施的监督。加强对公安机关执法活动的有效监督是提升公安机关执法水平的重要保障。它可以及时发现和纠正执法实践中的问题,防止产生执法过错,确保公安机关严格、公正、文明、高效执法。有效的执法监督模式应包括五个基本要件:
第一是执法预警监督。由监督部门牵头,组织有关部门定期研究执法活动中存在的问题,研究当地易发、多发性案(事)件,及时发布执法预警通报,督促基层执法单位抓好防范。具体要求:一是要针对本单位的突出执法问题、疑难复杂案件和执法经验教训进行分析研究,供领导决策参考和民警学习借鉴,不断规范执法行为。二是要邀请检察机关对重大案件提前介入进行监督,及时提醒执法民警,使执法监督工作由亡羊补牢向防微杜渐转变。三是要全面掌握当地多发性案(事)件特点,及时提醒办案单位和民警注意规范自己特定的执法行为。四是要邀请法院、检察院、司法局等单位分管审判、批捕、公诉、侦查监督、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的同志召开联席会议,通过以案释法、个案点评等方式,就如何提高执法质量、加强协作配合进行交流探讨。五是要推行执法单位负责人及执法民警听审制度和应诉制度,增强办案人员的证据意识、程序意识。
第二是执法源头监督。要杜绝执法问题的发生,就必须积极探索从源头上规范执法行为的新思路。要从执法行为的初始阶段实施监督,紧紧抓住接处警这一源头,从接处警环节进行监督,避免因接处警不规范引发问题。具体方法是将所有的报警、求助、投诉纳入监督范畴,发现问题及时更正,有效解决接而不出、出而不处、不破不立、立案不实等问题。一是要对出警不及时、处警不规范的行为给予提醒,并加强指导。二是要将无处置结果的报警、求助、投诉案(事)件以及受而未立的案件进行催办。三是监督部门根据提醒有重点地进行跟踪督办。四是对已经发生的执法问题,监督部门要向责任单位及民警发送限期纠正的通知,责令立即改正。通过以上四个步骤的措施,使源头性的不规范执法行为或违法违纪行为得到及早发现、及早纠正。
第三是执法过程监督。一是必须制定详尽的监督管理职责,将执法活动的每一个环节都置于监督之下,形成接警人员及部门负责人、办案人员及部门负责人、办案部门专职法制员、各级分管主管领导、法制部门等多层次监督的制约机制,做到全程化、精细化、规范化。二是监督部门要制定执法督察工作规范,完善各类案件的审核制度,制定审核工作规定和审核人员工作制度,明确各类案件和办案环节的审核要求。三是要进行个案跟踪督办,对每一起案(事)件都要进行督导。要监督指导执法民警在执法办案过程中按规定形成接处警台账、行政处理台账以及刑事拘留、取保候审、监视居住、逮捕台账等,做到规范清晰、一目了然;要由专人对是否立案、撤案以及刑事案件不立案、刑拘逮捕直接释放或转取保、刑事案件转行政处理等“向下走”案件进行严格审核把关;对人员处理后的执行情况,要将刑事拘留、逮捕未执行人员、未上网追逃人员、行政处罚未执行人员、罚款未执行人员以列表形式进行催办提醒,直至办结;对有时效的案(事)件,如刑事拘留、取保候审、监视居住、逮捕案件,要及时向责任民警发送催办提醒信息,催办提醒信息每天都要重复发出,直至流程扭转停止。四是对监督中发现的问题要及时向执法民警发送执法建议书、纠正违法通知书、补充侦查意见书,并限期纠正,执法民警整改后要向监督部门反馈情况。五是要建立办案民警、审核人员及审批领导责任终身制。
第四是执法现场监督。监督部门要制定专门的制度,并派专人或使用电子信息传输手段,对民警的执法行为进行全程监督,力求使民警的每一个执法行为都置于监督之下。重点是对接处警、巡逻盘查、接待群众、办牌办证、立案撤案、传唤讯(询)问、现场勘查、继续盘问、抓捕押解、扣押返还财物、现场制止违法犯罪行为、交通违法现场处理、交通事故现场处置和群体性事件处置以及武器警械使用等环节进行现场监督。对监所、候问室、讯问室、询问室、调解室、信息采集室、物证室、档案室等特定的执法场所、羁押场所,要借助视频监控系统进行实时监控,发现现场执法问题,可根据情况适时终止执法行为,及时纠正后继续实施。
第五是执法结果监督。基层公安机关法制部门要承担所有案件的最终审核把关职能,统一向检察机关提请逮捕、移送起诉、提请复议复核。每一起案件都要做到事实清楚,证据充分,程序合法,适用法律准确,采取强制措施适当。要建立执法办案随机回访、现场回访和集中回访制度,由监督部门负责,通过各种渠道对案事件办理情况进行回访,重点了解出警是否及时、方法是否得当、问题是否处理、群众是否满意。组织办案单位对违法犯罪嫌疑人、行政管理相对人、涉法信访投诉人和案件举报人等进行随机走访,了解当事人对公安执法的需求和评价,掌握基层执法现状。要制定执法巡视工作规定,每年要抽调专门人员组成执法巡视组,针对容易出现执法问题的环节和执法问题较多的单位,组织开展案件评查,及时发现问题,有针对性地加强机制、制度建设,有效解决当前的执法突出问题,促进基层执法单位执法规范化水平的提高。
一、转变执法监督观念,发掘监督队伍潜力是实现有效监督的首要条件。
有效的执法监督模式必须建立在一个先进的执法监督理念之上。为此,所有监督部门的领导和工作人员只有切实转变监督理念,改进监督方式,才能有效强化和提升监督效能。一是要变事后监督为事前、事中监督,变结果性监督为日常、全流程监督;二是要变案(事)件整体监督为执法环节和执法实体质量监督;三是要变全案审核、案卷考评为跟踪督办、纠错追责;四是要变单一部门专门监督为多部门、多渠道联合协调监督,变内部监督为内外结合的透明监督。
有了正确牢固的监督理念,还要在执法监督实践中不断发掘整合内部监督潜力,壮大监督队伍,合理配置监督力量。具体要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首先是要强力推进法制督导员队伍建设。基层所队是公安机关执法任务的主要承担者,保证规范执法重点在基层,难点也在基层。为确保监督到位,必须全面加强和改进法制督导员制度,将执法监督触角向最基层的执法实战单位延伸。具体办法可根据当地实际来制定,但必须要明确规定并严格落实法制督导员的执法监督职能,明确聘任条件和程序、工作职权责任及管理与考核等内容。其次是要在省、市、县三级公安机关普遍建立法制督导员制度,抽调一些具有丰富执法经验的同志作为法制督导员,加强对执法工作的监督。同时要建立信访督查专员制度,着力化解信访案件。第三是要进一步理顺法制监督、纪委督察和其它各种内部监督部门的关系,合理配置内部监督力量。要形成法制、督察、纪检、审计、信访、政工等部门协同作战局面。要研究建立一套集警务督察、系统审计、纠错问责、奖优罚错为一体的监督制约机制,形成强有力的监督体系。
二、规范化执法、标准化作业、制度化衡量是实现有效监督的基础。
实施有效监督首先必须明确在执法中有多少过程和环节需要实施监督,监督的标准是什么,如何判定对与错,怎样衡量是与非。这就需要将各个执法岗位、执法环节、执法行为都规范化、标准化。只有执法工作规范了,监督标准才能量化统一,这是实施有效监督的基础。为此,各级公安机关要按照明确岗位职责、明确执法标准、明确执法流程、明确岗位技能,严格过程记载、严格质量监控的要求,制定全方位覆盖、标准化规范、过程性控制、精细化操作的执法规定。特别是对那些现有法律、法规涉及不到而又最容易出问题的环节,必须制定出更为精细的标准,以规范每个执法民警的行为,形成覆盖各个公安执法领域的标准体系。重点要制定和完善“七类标准”:一是执法岗位标准。要根据法律赋予公安机关的职责和权限,进一步明晰各执法部门、警种以及民警的执法岗位职责任务、岗位业务标准和岗位技能标准。同时要制定执法民警在执法过程中严格执行岗位标准的保障措施。二是执法办案标准。要明确每一项执法活动的工作流程、工作方法和工作目标,细化和固化重要执法环节的规定动作,规范重要执法环节的执法行为。特别是对受(立)案登记、撤案、刑事、行政案件取证,对违法犯罪嫌疑人的抓捕、释放、看守、押送、转运、保外就医,对扣押、冻结、收缴、追缴、查封等刑事侦查措施的运用,对刑事拘留、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等刑事强制措施的运用等要有详细规定。三是执法操作标准。要制定具体、明确、可操作性强的执法操作标准。对基层常用、急需的执法操作规范,对执勤执法中易出问题的环节,要详细规定具体的操作办法,要着力解决同一法律规定下执法方式、执法结果、执法效果不一的问题。要制定执法办案过程中执法台账、案卷、法律文书、涉案财物和证据的管理标准,细化操作要求。四是执法安全标准。要对监所和候问室、讯问室、询问室、调解室、信息采集室、物证室、档案室等特定执法场所的设置作出明确规定,并按规定标准建设。要制定严格的涉案财物和证据管理规定,确保证据和涉案财物的安全。要明确规范民警正当执法权益保护工作,避免和减少执法安全问题的发生。五是执法裁量标准。要进一步明确刑事案件从宽从严处理的量化标准。在法定处罚种类和幅度范围内,制定行政处罚裁量标准,有效压缩自由裁量空间,防止处罚畸轻畸重和执法的随意性。特别是治安、网监、交警、边防、消防等警种要在法定范围内,制定本系统的行政处罚裁量细则。六是语言行为标准。要详细规定一线或窗口单位民警的行为和语言。这些规定要涵盖接处警、刑事案件现场勘查、交通违法现场处理、交通事故现场处置和群体性事件等现场执法行为,以及户籍管理、车辆和驾驶员管理、消防管理、出入境管理、信访、行政复议等所有窗口单位。七是案件移交标准。要积极与检察、审判机关研究统一刑事案件的立案、批捕、追诉等方面标准,切实解决各地、各部门因掌握标准不一影响执法效果问题。
三、充分运用现代化、信息化手段是实现有效监督的途径。
实现对执法活动全过程监督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这在许多地方由于警力不足而很难做到,同时也将耗费大量的时间。解决这个问题,确保监督到位,必须运用信息化手段建立网络化监督模式。首先,要通过信息化手段固化执法办案标准和程序,全面推行网上办案。所有刑事、行政案件都要全程实现网上录入、流转,实行网上审核、审批,执法档案网上生成。这样既能直接规范执法办案民警的行为,减少人为因素的干扰,又有利于监督部门全程跟踪监督。其次,要研发集法制、督察、纪检、信访、审计、政工监督为一体的综合性网上执法监督系统或在各个执法管理平台上嵌入监督模块。系统要能自动对各个执法环节实行跟踪监督,发现问题时能够及时预警。第三,要在询问室、讯问室、候问室及所有羁押场所安装视频监控设施,在网上可以实时、全程监督办案过程。监督部门可通过网上巡查,发现纠正执法问题。要推行执法执勤同步录音录相工作机制,为基层一线执法民警普遍配备执法记录仪,实现一线执法活动全程录音录相。
四、强化外部监督,推行“阳光执法”是实现有效监督的必要条件。
公开执法工作,建立社会和群众评价机制,强化外部监督,既可以保证执法工作的公正性、规范性、合法性,又可以有效提升公安机关的执法公信力,密切警民关系。首先要全面推进执法公开,实行“阳光执法”,以公开促公正,以透明促廉明。要最大限度地向社会公开执法依据、执法程序、执法时限、执法进度和执法结果,提高执法的透明度,保障群众享有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其次要严格落实公开认定、告知、听证、聆听制度。治安案件、信访案件要进行公开听证,劳动教养案件要公开聆询,火灾和道路交通事故要公开认定,行政处罚前要提前告知,拟处罚意见要听取申辩。第三要采取各种有效方法定期听取人大、政府,检察、法院及其他部门和公众对公安执法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主动接受党委、政府政治上的监督,人大、法院、检察院法律上的监督和人民群众的社会监督。第四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公安信息发布机制和新闻发言人制度,及时通报重大案件,发布治安警示信息,报告社会治安形势。
五、严格考评、追责、奖惩制度是实现有效监督的根本保障。
监督结果必须与严格的奖罚相结合,才能取得监督实效。因此,在强化监督的同时还必须建立有效的考评机制、追责机制和奖惩机制。首先要完善执法质量考评工作。要建立集案、事、人为一体的事前、事中、事后全方位的执法考评机制,将考评工作融入执法工作的各个环节。特别要突出强化日常考评工作,实行对执法活动实时考评,做到案件审核与案件质量考评同时进行;要定期组织对本级和下级执法单位的阶段性考评和对在处理警情、侦办案件、办理执法事项、经手涉案财物、管理在押人员等情况的专项考评。其次要推行网上透明考核。要运用信息网络技术,以分解目标、细化任务、量化分值为基础,建立全面的网上绩效考核系统。对存在执法过错或不规范的案(事)件问题的,系统要能够自动将要求追责的信息送达责任民警、责任单位负责人、监督部门和主管领导,并自动予以扣分;要能分别对执法单位、执法民警、专职法制督导员、执法单位负责人进行排名,并直接转化为考核依据;考评过程要全部在网上进行,考核的结果全部在网上公开,各级领导及民警可随时在网上查阅全局民警及单位的执法扣奖明细。第三要完善执法过错责任追究机制。要严格落实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度和涉法信访案件倒查制度。对存在执法过错或违法违,一律按规定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要建立执法单位和民警的执法档案,完整记载执法数量、执法质量、考核结果、执法过错责任追究等情况,作为民警执法绩效考评的重要依据;考核结果要与政治待遇、物质奖励等挂钩;凡执法质量考评不合格或存在重大执法过错的单位一律取消评先授奖资格,主要领导诫免谈话,切实改变只对事不对人、只纠错不问责的状况。
第二篇:农村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模式建构研究
《农村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模式建构研究》
阶段报告
邻水二中课题组
执笔人:李长清
自课题开题以来,我校课题组严格按照课题实施方案,进行探索研究。通过课堂教学实践、反思、积累经验。在学科教学模式方面,我们已初具规模,并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充实、完善。同时,积极参加各类大型赛课、教研课;通过亲自参赛和广泛听评课,吸取他人之长,完善和提高自身的教学业务水平,使课堂教学即生动又有效,较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一、课题研究进程
1.进一步完善研究课,细化研究内容
自2007年9月开展这一课题研究以来,我校领导特别关心、支持这项工作。我校成立了课题领导小组,指导教师逐步开展课题研究工作。给课题组成员的工作做了具体分工,细化了课题研究内容。在课程安排方面,更为英语学科大开绿灯,每周安排了7—8课时,保证了教师有充足的教学时间。在资料书籍方面,学校每年都订购了多种书籍杂志,如《中学生英语园地》《英语周报》《中外教学理论研究》等可供课题组成员借阅研究。2.建立规章制度,课题组成员分工合作,定期开会
学校成立了课题领导小组,指导课题组成员的课题研究方向及内容,制定了一系列规章制度,要求课题组成员之间即分工又合作。我们课题组所有成员都积极努力地从事各自的工作,常对自己的教学工作进行反思。课题组每隔一周都召开一次会议,对各自的工作做一汇报,提出各自在工作中所遇到的困难问题,集体进行研讨。本课题组的主研人员有中学高级教师胡萍老师,她负责“如何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问题”研究,中学一级教师李长清,负责“如何教好学生语音知识”,中学二级教师万雪莲,负责“提高学生的词汇掌握能力”,其他成员搜寻资料信息,积极配合协助本课题研究工作。3.加强课题组教师的学习及培训工作
课题研究离不开教师的直接参与,要更好地进行课题研究就必须进行师资培训。每逢有市、县级优质课、示范课活动,学校领导都会力争在本校举办的机会,并要求本课题组成员去听课学习。每当有其他高校举办的培训机会,学校也会组织一些骨干教师去参加学习。以期提高教师队伍的专业素质和业务水平,促进我校教师的成长和课题研究的顺利进行。校本研究强调:“学校是教学研究的基地,课堂是教学研究的实验室,教师是教学研究的主体。”因此,我们的课题研究也正是校本教研的一项具体任务。这就要求教师有更高的专业素质和业务水平,让自己的课堂教学更加生动、有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得以持续。
二、阶段成果
1、初步研究了农村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模式,形成了英语教学新理念。
通过近几年来我校高中英语课题研究的进行和去年初中英语课堂有效模式建构的开展,在我校英语教师队伍中已逐渐形成了全新的教学观念。在教学实践中,通过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以学生为中心,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设计多种活动形式,创设真实的语言情境,鼓励学生互助合作,交流学习,提高了学生的语言交流表达能力。
2、教研组科研意识强烈,教学研讨气氛浓厚
为了做好课题研究工作,学校领导要求全组教师进行集体备课,相互交流,共同探讨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研究解决办法。我们还经常外出参加兄弟学校的教研活动,取长补短,吸取好的教学经验,促进我校的教学工作。
三、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一)存在的问题
1. 课程改革的许多新理念,要落实到课堂教学活动中,实践时,许多教师还相对稚拙。教学的进程是非线性的,教师要有应对变化、滋生教学的基本功。这对教师的专业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真正把认识和行动统一到课程改革的思想上来,教师需要有专业指导,必须坚持理论与实践的统一,着眼于研究的科学性。
2. 学生经过几年的学习,尤其是进入初三年级的时候,出现了两极分化现象:一部分学生学习能力强,学习成绩好,学习兴趣也更浓;而另一部分学生则学习能力低,学习成绩越来越差,也就越来越失去了学习英语的兴趣。其表现在听说尚可,但读写则很难。
3. 学生的读写能力还有待加强。从整体上看,学生的读写能力普遍较差,还不能很好地独立完成学习任务,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下才能完成,因此,他们这方面的能力还有待提高。(二)解决办法
1.进一步引导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全面促使教师自觉地、富有创造性地投入到教学变革之中,并以此为统领,有效地将“三维”目标落实到课堂教学之中。
2.教师应多向学生推荐一些图文并茂的英文读物,鼓励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精挑细选一些幽默故事、笑话等英文材料,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3.
加强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和维持的研究,引导学生兴趣的发展,让学生自主地投入
到英语学习中,缩小两极分化。
回首近年课题研究历程,我们更加意识到,科研是完善教育、完善人的重要载体和途径,是学校得以持续发展的强大驱动力,是显示现代教育魅力之所在。我们将不负众望,求实务真,积极创新,努力谱写出有关农村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模式建构理念的新篇章。
第三篇:建构有效的字理课堂教学模式探索
建构有效的字理课堂教学模式探索
【摘要】课堂教学是以现代教育理念为指导,把学生真正体现在教学中,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提高学生的素质。而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落实到课堂中,需要通过教学的基本流程去实现,我们把这种流程称为课堂模式。因此字理教学要依据字理,落实以人为本,坚持面向全体、尊重个性的原则,注重学法指导,突出学生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多种教法兼容的字理教学课堂,凸现字理教学的特点。近年来,我在字理教学课题研究中,在继承、吸纳黄亢美特级教师及兄弟学校创立的字理课堂模式教学的基础上进行了校本化改造,使字理课堂教学模式更具操作性、实效性。在此我把肤浅的对字理课堂教学模式的理解与大家交流、探讨。
【关键字】字理课堂 教学模式 探索
一、字理识字的教学模式
1.合体字(会意、形声)字理识字课堂教学模式:读音――分解组合――解义――书写
人的学习实际上是认知心理学中认识结构的组织和重新组织,就是强调人已有的知识结构对他的当前认识活动的决定作用。汉字是形声字较多,对于形声字的教学,我们是根据形声字音义结合的特点进行教学的。对于合体字的教学,教师先出示生字,教学生读准字音,分析结构,其次是展示生字的演变过程,引导学生认识部件,发现这些字的规律,学生在掌握基本字的基础上,了解各部件的字理。接着,依据字理,对合体字进行字理联想和字理析词。最后是书写指导,了解合体字各部分在田字格中所占的比例及位置,巩固所学生字。教学中,教师是学生快乐学习的引导者、组织者和参与者,把识字过程转化为一个培养能力、训练思维、发挥创造力的综合过程。这样教学,学生不但学会了生字,而且进一步提升对生字的认识,激发了学习的兴趣,学字能力得到加强和提升。
2.独体字(象形字、指事字)字理识字教学模式:读音――析形――解义――组词――书写
小学生的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特别是低年级学生更为突出。根据心理学的这一认识特点,教师直观形象的在学生面前展现独体字的构形,引导他们去观察和思考,增强感性认识,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字的原始图形及演变过程,让学生了解汉字,激发学生主动识字的兴趣。然后,出示概括抽象图,概括抽象图是帮助儿童由图到文形成思路,进而理解和记记独体字的重要条件。接着,出示古体汉字,这是从实物到文字的转变,是对实物进行抽象概括的过程,也是从图画到楷体汉字的过渡,没有这个过程就没有文字的产生。将古体汉字与抽象图对照,分析汉字的构形。之后,出示楷体汉字。这就是要求学生掌握的生字。学生理解了字义后,要求在生活中将生字运用到实际的语言环境中,做到学以致用。最后是教师根据字理指导书写生字。这样把一个个抽象的文字变成了一幅幅画,一个个故事,使学生在课堂上就掌握了生字的音、形、义,提高了学生识字的兴趣与识字的效率,培养了学生对民族文化的热爱,对祖国的热爱,让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二、字理析词的课堂教学模式:读词――重点字的字理――理解词义――联系课文
学生有了字理识字的能力后,先让学生在文中找出关键词,小组内互读,然后依据字理分析重点字进行字理析词,再把该词放入课文中进行理解,最后运用词语进行说话、写句子和段落。教学中把字理析词与阅读教学紧密结合起来,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活跃了学生的思维,让汉字的音、形、义与生活实际相结合,与活的语言实践紧密联系在一起,学生的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能力不但得到培养,而且能发挥其创造能力,增强学生对词语整体的感知能力,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三、字理阅读教学的模式
阅读教学中应该因文而异,根据不同的课型采取不同的教法,并根据字理教学的要求,找准字理析解的训练点,在相应的环节中渗透字理,学习字理,运用字理,不断地提高阅读能力。经过摸索,探讨出下列模式,便于教师们的课堂操作:
1.情境式(适合低年级的韵文类)
①创设情境、激发参与,②想象拓展、体会意思,③感情朗读、表演延伸。
(第二个环节融进字理)
2.讨论式(适合中、高年级讲读课文)
①根据中心、通晓大意,②抓住疑问、分组讨论,③汇报交流、达成共识,④反馈测评、检查效果。
(第二环节自学字理,第三环节汇报字理,第四环节总结字理)
3.自读自悟型(适合高年级阅读课文)
①回顾学法、认定目标,②自己质疑,朗读自悟,③交流学习、相互补充,④当堂测评、点拨总结。
(第二环节自学字理,第三环节汇报字理,第四环节总结字理)
一般情况下,运用字理能促进课文理解的地方则按照上述要求进行操作,如果运用上字理反而牵强附会的话,则干脆不讲。
字理是指汉字的构字依据和组成规律,字理教学是依据汉字的组构规律,从汉字形与义、音的关系进行的教学,是一种新的教学理念,它不是一种固定的教学模式,我们将在课题中坚持“教中研、研中教”,不断探索完善字理教学模式,让字理这颗“种子”在教师和学生身上发芽、开花、结果,使学生热爱汉字,快乐识字,提高识字量,最大限度地提高语文教学的时效性。
(作者单位:542707广西富川县新华中心校)
第四篇:公安机关执法监督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公安机关执法监督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 要:公安机关执法监督是国家民主与法治建设、约束警察权力、保障公民权利以及加强公安队伍建设的需要。当前,公安机关执法监督工作还存在着不正确的执法监督观念、监督力量分散、缺乏监督合力、监督措施不到位,监督力度不够等不足,制约了监督功能的发挥。在从严治警的形势下,应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对公安机关执法的监督,充分利用监督资源,保障公安机关依法行政。
关键词:公安机关;执法监督;存在问题;对策
马克思主义监督学说认为,监督是国家机关的一种职能,是维护一定社会政治和经济秩序的手段。监督,源于信任、期望,寓于关心、爱护。法律监督不论是在我国还是在世界其他国家,都是国家法制建设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公安机关执法监督是法律监督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切实贯彻依法治国方略,从严治警,保障严格执法,提高公安队伍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公安机关担负着维护社会治安秩序、治安行政管理和刑事追诉等重要职责,其依法行使职权,既是充分有效地履行自身职责的需要,也是保障其他国家机关充分有效地履行其职责的需要,是国家法制建设的重要保障。“正人先正己,治安先治警”。没有一支高素质真本领的公安执法队伍,严格公正执法将无从谈起。而加强新时期公安执法能力建设必须以加强执法监督为切入点,在保证严格公正执法这个核心问题上做文章。要保证正确从严执法,就必须建立健全执法监督机制,强化对公安民警执法活动的有效监督制约,这也是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题中之义。
可以说,严格公正执法是公安工作的生命线。但是,当前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在公安机关执法活动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如何加强执法监督,进一步促进严格公正文明执法,是各级公安机关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
一、执法环节及监督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重实体,轻程序。一些民警在执法办案过程中,注重搜集证据,证明事实,却忽视调查取证中的程序规定、时效要求,不仅侵害了被调查人的权益,而且出现行政败诉和刑案退捕、退查现象,不仅浪费了警力,而且损害了公安机关形象。
(2)重打击,轻保护。一些民警的执法思想滞后,缺乏人权观念,只强调打击犯罪,往往出现为惩治坏人,不惜侵害好人利益的现象。
(3)重形式,轻实效。执法监督缺乏针对性,不按照规定内容监督检查,大胆监督的勇气不够,往往是走马观花,搞花架子,缺乏实效。
(4)重事后,轻事前。日常监督往往是浮于表面,新的法律规范颁布后,即组织力量对下级的贯彻落实进行监督检查,整个监督检查过程都体现了应付性,而很少深入到民警中去掌握民警对法律规范熟知情况,对运用中可能出现的问题缺乏及时性、警示性、前瞻性的监督。
(5)重单干,轻整合。公安机关目前尽管有政工、纪检、监察、督察、法制、审计、信访等内部监督部门,但公安监督部门的设置,也还存在力量分散、职能交叉、工作重叠等方面的问题。
(6)重制度,轻落实。遏制民警执法问题发生的监督制约制度存在不少漏洞和薄弱环节,有的制度缺乏监督、制约和奖惩的配套机制;有的制度针对性、操作性不强,难以执行;更为普遍、更为突出的问题是许多行之有效的制度没有抓好落实,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二、加强公安机关执法监督的对策
(1)健全执法监督机制。国家相继制定和颁布了《人民警察法》
《国家赔偿法》《行政诉讼法》及新《刑事诉讼法》和《刑法》等,公安部也制定了《公安机关内部执法监督工作规定》《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等,这是我国民主法制建设史上的大事情,也是公安法制建设不断进步的重要标志,这些法律、法规的颁布实施对公安机关的执法活动提出了更高、更严的要求。各级公安机关要依据上述法律法规,围绕严格公正文明执法这一根本点,制订出公安执法行为的具体操作程序、规则,将上述法律法规具体化、细则化,努力建立健全权责明确、相互配合、制约有效的执法监督制约机制,确保公安机关和公安民警的权力行使到哪里,监督的触角就延伸到哪里,真正将各项执法活动全面纳入执法监督范围内,把监督贯穿于执法活动的全过程,使监督者有章可循,受监督者有章可守。
(2)完善内部执法监督。内部执法监督是公安机关内部具有监督权力的部门对公安执法主体在刑事、行政执法当中,是否严格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履行职责和义务、行使权力的情况进行监督。加强内部监督工作主要任务就是解决执法中存在的问题,克服和纠正办案、办事中的不正之风,达到严格公正文明执法的目的。要保障公安机关依法履行职责,必须加强对执法活动中的事前、事中和事后的监督。
(3)整合内部监督资源。公安机关各业务职能部门作为执法活动的主体,对执法活动中容易发生问题的部位和环节最清楚,对如何防范解决也应该最有发言权。因此,各业务职能部门要主动加强对下级公安机关执法活动的指导、监督、检查,并积极探索从源头上预防治理执法问题的有效措施。同时,要积极整合内部监督力量。要按照“二十公”提出的“在地市以下公安机关试行纪检、监察、督察、审计等部门合署办公”的要求,在搞好试点的基础上,积极整合内部监督力量。要通过整合,明确职责、理顺关系、健全机制,避免工作上的交叉和重复,充分发挥各自的职能优势和整体效能。纪检监督部门要加大暗访力度,对有执法问题的线索,要想方设法了解真相,并积极主动地与各业务部门搞好配合,联手监督,从而发现产生执法问题的原因,采取治本之策,预防和减少因监督失控而发生执法问题。
(4)强化外部监督力量。公安机关自觉、主动、积极地接受外部对公安执法活动的监督,主要是接受国家法律监督机关、审判机关、行政监察机关等专门机关的监督;接受各级人大等权力机关的监督;接受律师和当事人的监督;接受特邀监督员的监督;以及接受新闻媒体和人民群众的舆论监督,形成多方位、立体式监督网络,强化监督合力,保障公安机关严格执法、依法履行职责。
(5)加强监督力量建设。公安机关要加强对监督工作的领导,支持纪检、监察、督察、审计、法制等监督部门全面履行职责,从政治上、工作上、生活上关心和爱护监督干部。公安监督干部要保持理论上的清醒和政治上的坚定,不断提高抵御腐蚀的能力,要牢记使命、勤奋工作,坚持原则、求真务实,爱岗敬业、无私奉献,严肃工作纪律,不断提高业务素质,提高执纪执法水平,切实担负起反腐倡廉的重任。
(6)营造良好执法环境。各级党委、政府在指导公安机关正确行使权力、维护好社会稳定的同时,也要重视公安执法,不干预公安执法,不指令超出公安职责范围以外的工作,帮助公安机关排除不利于执法因素的干扰,这样才能为公安机关依法履行职责创造良好的执法环境。
(7)加强队伍自身建设。坚持“政治建警、从严治警”方针,不断加大干警教育培训力度,努力提高政法干警的政治素质、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继续深入开展纪律作风教育整顿,在政法干警中牢固树立法治意识和纪律意识,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要进一步转变作风,提高办案效率。要从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增强服务意识和宗旨意识。
我们在开展执法监督完善监督机制工作中已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和教训,但是,任何事情都难以做到尽善尽美,执法的多变性、复杂性对我们今后的执法监督工作提出了更为严峻的挑战,我们应将继续本着求实、认真、负责的态度,逐步完善执法监督制度,提升警队整体执法素质,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好的法律服务。
第五篇:浅谈公安机关如何接受地方人大的执法监督
浅谈公安机关如何接受地方人大的执法监督
赵光荣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三条规定: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公安机关是国家行政机关的特殊职能部门,受党委和政府机关领导,对党委和政府机关负责,受人大的监督,并受政府委托向人大报告工作。公安机关如何接受地方人大的监督呢?这里结合工作实践,谈点粗浅认识。
转变思想观念,做到“三个自觉”,主动接受人大的监督
过去,有的人存在三种错误认识:一是认为地改市之前,原地区人大工委是省人大的派出机构,不是一级权力机关,无权对公安机关实施执法监督;二是认为人大是监督“一府两院”的,不监督公安机关。公安机关是对党委、政府负责,受检察机关的监督。三是对人大的监督采取消极和被动的态度,敷衍了事,思想上不重视。撤地建市后,人大就由过去的派出机构转变成权力机关,市人大的工作性质和职能确定下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三条: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四川省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条例》第二条: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在本级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依法对本级人民政府、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实施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根据宪法和四川省人大常委会监督条例的规定,国家行政机关是由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的,对人民代表大会负责,受人民代表大会监督,人大常委会依法对人民政府的工作实施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公安机 1
关是人民政府的职能部门,受政府机关的领导,对政府负责,受政府的监督和制约。公安机关的性质是代表政府进行行政执法和刑事执法,它的领导是由人大常委会任命的。因此,公安机关的执法工作必须接受人大常委会的监督。我们必须转变旧的观念,纠正错误思想,提高地方人大对公安机关进行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重要性、必要性、紧迫性的认识,切实改变公安机关消极、被动接受人大监督,对人大的监督敷衍塞责的现象,树立主动接受人大监督的思想,做到三个自觉:一是自觉服从党委、人大和政府的领导,支持党委、人大和政府的工作,圆满完成党委、人大和政府交给的各项任务;二是自觉对党委、人大和政府负责,认真履行公安机关的职责,积极完成各项公安保卫任务,严厉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切实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坚决维护社会稳定,确保一方平安;三是自觉支持人大搞好司法监督,自觉遵守宪法和法律,在宪法和法律规范内活动,做到有法必依、违法必究、执法必严,不贪赃枉法,不徇私枉法,不超越宪法和法律的规范,切实做到公正执法,文明执法,热情服务。
抓住工作重点,落实各项制度和措施,接受人大的监督 1.利用干部人事任免考核制度,接受人大的执法监督。
公安机关的领导除了加强自身的思想建设、提高综合素质、提高管理水平和领导能力外,要不断加强公安队伍的管理,提高民警队伍的整体综合素质,提高民警队伍侦查破案、治安管理、户政管理、道路交通管理、消防监督管理的能力,提高执法水平,认真履行公安机关的职责,出色完成各项公安保卫任务,积极维护社会稳定,确保一方平安。公安机关的领 2
导要用优异的政绩向人大汇报,带头遵纪守法,严格自律,起好模范带头作用,加强公安机关的廉政建设,做到廉洁奉公、勤政爱民、严格执法、热情服务,不徇私枉法、不贪赃枉法,自觉接受人大的考核,自觉服从人大的任免,自觉接受人大的监督和检查。通过干部人事任免考核制度,进一步促进公安工作的改善和提高,使整个公安工作更上一层楼。
2.利用人民代表评议制度,接受人大的执法监督。
评议是指对国家机关工作情况或由人大任命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个人履行职责的情况进行评价、批评、建议。评议包括工作评议、述职评议。根据《四川省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评议工作条例》的规定,接受评议的主要内容有:公安机关及领导者执行宪法、法律、法规的情况;执行上级和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决议、决定的情况;执行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依法履行职责和勤政廉洁的情况;公安机关办理人民代表大会提出的议案、建议、批评和意见以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审议意见的情况;人民群众普遍关心和急切需要解决的热点问题的办理情况。在评议中,公安机关应如实汇报工作情况,履行职责的情况,虚心听取评议意见,认真回答各项提问。对人大代表的询问、质询、批评、意见,要认真解释和答复。对评议中暴露和反映出来的违法、违纪、失职、渎职、拒绝接受评议、不予自查自纠、不予落实整改措施的行为,公安机关应限期改正或向人大公开检讨。对有关责任人员要给予批评教育或行政处分。对特别重大的问题,除了给予党纪、政纪处分外,应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公安机关应认真对待人大代表评议工作,通过评议,找出差距,挖 3
出根源,添补措施,提出整改方案和意见,明确奋斗目标,切实改进工作作风,提高执法水平,做到严格执法,热情服务,使人民群众满意和放心。在评议工作中,如果有人阻碍,干扰评议工作,对人大代表、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或反映问题的人员进行威胁、打击报复的,公安机关更应该根据情节轻重,给予批评教育或行政、党纪处分。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应给予治安处罚,触犯刑律的,更应该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3.利用案件监督制度,接受人大的执法监督。
公安机关应认真办理人大交办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申诉、控告、检举涉及本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案件;认真办理公安机关及执法人员打击报复申诉、控告、检举人员或其他有关人员的案件;认真办理人大提出的建议、批评、意见、质询和监督所涉及的案件;认真办理公安机关认定事实或适用法律错误,不予纠正或不追究有关人员责任的案件;认真办理严重干扰阻碍案件监督工作,袒护、包庇执法人员的案件;办理公安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滥用职权、徇私舞弊、贪赃枉法或执法犯法,严重侵犯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合法权益的案件;办理公安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不依法履行职责,应当办理而不办理的或者不该办理而越权办理的以及超越法定期限,违法采取强制措施等严重违反法定程序的案件;办理人大交办的在本行政区域内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社会影响较大的案件。公安机关对人大交办的案件,要调查核实,依照法律规定办理,必要时组织人员向人大进行专题汇报。公安机关应当依法接受人大的监督,对有关监督建议、意见,应当认真接受,积极办理,对有关决定、法律监督书应当依法执行。公安机关 4
对人大要求报告结果的案件,应当在限定的时间内报告办理结果。到期不能办结的,应当说明理由并书面报告办理情况。人大认为公安机关报告不当的,公安机关应当认真复查、复核,并在限定的期限内报告复查、复核结果。对人大监督的案件,公安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不得违反有关监督建议、意见的要求办理或不按时报告办理结果与办理情况;不得提供虚假材料,进行虚假报告;不得拒绝执行人大的决定或者法律监督书,不得拒绝纠正错案或者违法行为,不得拒绝追究造成错案或者违法人员的责任;不得干扰、阻碍司法案件监督工作,袒护包庇违法人员;不得打击报复申诉、控告、检举人员或者其他有关人员。如果公安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违反有关法律法规和纪律制度规定,轻者,通报批评,重者给予政纪、党纪处分或送交检察机关、人民法院依法处理。
4.利用质询和议案制度,接受人大的执法监督。
质询是人大常委会依据法律规定,用书面形式对本级人民政府及其所属工作部门、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履行职责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的质询案。公安机关接受质询的主要内容有:实施宪法、法律、法规方面存在的问题;贯彻执行党和国家路线、方针、政策存在的问题;贯彻执行上级人大和本级人大的决议、决定存在的问题;公安机关履行职责存在的问题;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以及其他有关问题。根据质询案的对象、内容和要求,公安机关要做好充分准备,需要到专门委员会会议上答复的就到专门委员会会议上答复,需要以书面形式答复的,就以书面形式答复,要耐心细致地解释和回答各种质询。如果人大对回答和解释不满意的,公安机 5
关应重新作出答复和解释。即使质询案是错误的,也不能用简单粗暴的方式拒绝回答问题,只能采取申诉的方式提请人大常委会调查或重新作出处理意见。
议案,是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向人代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提出的对政府及其所属部门各方面工作的书面建议、批评和意见,是代表人民管理国家事务,依法行使民主权利的重要形式。办理好代表建议、批评、意见是接受人民群众监督,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具体体现。因此,公安机关要严格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认真研究办理,切实尊重和保障人大代表的民主权利。办理人大代表建议、批评、意见的范围有:人大代表在人代会期间提出的建议、批评、意见;人大代表在视察、执法检查或工作调查中提出的建议、批评、意见;人大代表在开展活动时提出的建议、批评、意见;人大代表来信来访提出的建议、批评和意见。对人大代表提出的建议、批评和意见,公安机关要在收到之日起三个月内办结,不得借故拖延。对个别情况复杂,办理难度大的,最迟不超过六个月办结,答复代表。确因特殊情况在六个月不能办结的,应在限期内以书面形式向代表说明情况和理由。对人大代表的建议、批评和意见,法律法规和政策有明文规定的,公安机关要认真研究,尽快解决。事实和理由合理合法,但因条件所限一时无法解决的问题,公安机关要积极创造条件逐步解决,并实事求是地向代表说明情况。对不符合法律、政策规定或与实际情况不相符合的问题,公安机关要如实地向代表说明情况,做好解释工作,求得代表的理解和支持。对涉及党和国家政策以及不属于本级公安机关职权范围内的问题,公安机关应及时向 6
上级有关部门反映,并向代表说明情况和理由。公安机关要虚心接受人大代表的批评性意见,如果批评不符合实际情况的,要尽量做好解释和说明工作。公安机关要高度重视人大代表议案的办理工作,要确定一名领导专门负责,指定职能机构,落实工作人员负责具体办理工作。重大问题应由主要领导亲自主持办理,以保证办理质量。公安机关办理人大代表议案时,答复的内容要符合法律法规和政策的规定,要符合实际情况;答复要有的放矢,注重反映实效,切忌说空话、套话,不负责任,敷衍应付了事。如果人大代表对议案的答复不满意的,公安机关要重新办理,重新答复。如果对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工作拖拉、推诿、敷衍、不负责任,公安机关要给予通报批评,并视其情节轻重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公安机关要把答复人大的质询和办理人大代表的议案或建议、批评、意见作为推动和检查工作的契机,认真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发扬成绩,纠正错误,不断加强公安机关的思想作风建设和队伍建设,提高办案质量,保证执法的公正性和严肃性,促进公安工作的规范化和法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