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祭妹文教案
课外补充教学:《祭妹文》
1、袁枚(1716--1798),字子才,号简斋,钱塘人。清初诗人、散文家和文学批评家。乾隆进士,曾官江宁知县。不久辞官,定居江宁(南京市)之小仓山,故自号“仓山居士”,所居之园称随园,因而自号“随园老人”。对于诗文的创作,他反对传统的儒家礼教的束缚,主张直抒性情。这就是他所首创的著名的“性灵说”。不过,从他的创作实践来看,他的作品大多数是抒发闲情逸致的。他的作品集有《小仓山房文集》、《随园诗话》和笔记小说《子不语》等。袁枚自成一家,与纪昀齐名,时称南袁北纪。
2、《祭妹文》以“情真”而备受世人推崇,它与韩愈的《祭十二郎文》、欧阳修的《陇冈阡表》一同被古文家誉为“鼎足而立”的美文。
3、“祭文”的特征。祭文是哀悼死者的文章,多表示对死者的崇敬和怀念。古代的祭文在语言形式上有散文,有韵语,也有用辞赋形式写成的。祭文在祭祀时要宣读,希望死者的魂灵来享用祭品,所以文章开头常有“维年月日(即某年某月),×××(祭奠者)谨以清酌庶羞(即清澈美味的酒食)之奠,于×××(死者)之墓下”之类的格式;文章末尾常用“呜呼哀哉,尚飨(即请享用祭品的意思。飨,通“享”)。以后逐渐打破这种格式(如本文)。现在用来追悼死者的悼词,即从这文体发展而来。
《祭妹文》原文与译文对照:
①乾隆丁亥冬,葬三妹素文于上元之羊山,而奠(之)以文曰: 呜呼!汝生于浙而葬于斯,离吾乡七百里矣,当时虽觭梦幻想,宁知此为归骨所耶?(觭:通“奇”,怪异。)
译文:乾隆丁亥年的冬天,在上元县的羊山上安葬了三妹素文,并作(用)这篇文章来祭奠:唉!你生在浙江却葬在这里,远离我们的故乡七百里了,当年那时候即使做怪异的梦、幻想,哪里知道这里竟是你的埋骨所在呢?
②汝以一念之贞,遇人仳离,致孤危托落。虽命之所存,天实为之;然而累汝至此者,未尝非予之过也。予幼从先生授经,汝差(cī)肩而坐,爱听古人节义事;一旦长成,遽躬蹈之。呜呼!使汝不识诗书,或未必艰贞若是。
译文:你因为有坚守贞节的想法,嫁了一个品德败坏的丈夫而被遗弃,导致了婚姻上的孤独不遇。虽然这是命中注定,是上天的安排;然而连累你到这种地步,也未尝不是我的过错。我从小跟从老师学习儒家的经书,你同我并肩坐在一起,爱听那些古人的节义故事;一旦长大成人,你立即亲身来实践。唉!假使你不懂得经书,或许未必会象这样苦守贞节。
③余捉蟋蟀,汝奋臂出(于)其间;岁寒虫僵,同临(于)其穴。今予殓汝葬汝,而当日之情形憬然赴(于)目。予九岁,憩(于)书斋,汝梳双髻,披单缣(jiān)来,温《缁衣》一章。适先生奓户入,闻两童子音琅琅然,不觉莞尔,连呼则则。
译文:我捉蟋蟀,你在一旁动胳膊助力;寒冬蟋蟀死了,你又同我一起来到它的穴边(凭吊)。今天我收装殓你的尸体给你安葬,而当年的种种情形,却一 1 一清晰地呈现在眼前。我九岁时,在书房里休息,你梳着两个发髻,披了一件细绢单衣进来,共同温习《诗经》中的《缁衣》一章。恰好老师开门进来,听到两个孩子琅琅的读书声,不禁微笑起来,连声“啧啧”称赞。
此七月望日事也,汝在九原,当分明记之。予弱冠粤行,汝掎(jǐ)裳悲恸。逾三年,予披宫绵还家,汝从东厢扶案出,一家瞠视而笑,不记语从何起,大概说长安登科,函使报信迟早云尔。
译文:这是(当年)七月十五日的事情,你在九泉之下,应当清楚地记得吧。我二十岁左右去广西,你拉住我的衣裳悲伤痛哭。过了三年,我考中进士衣锦还乡,你从东厢房扶着书桌出来,一家人瞪着眼相视而笑,记不得当时话是从哪里说起,大概说了些长安中进士以后以及报信人报信来得早、晚等等吧。
凡此琐琐,虽为陈迹,然我一日未死,则一日不能忘。旧事填膺,思之凄梗,如影历历,逼取便逝。悔当时不将嫛婗(yīní)情状,罗缕纪存。然而汝已不在人间,则虽年光倒流,儿时可再,而亦无与(之)为证印者矣。
译文:所有这些琐碎的事情,虽然已经成为过去,但只要我一天不死,就一天也不能忘却。往事堆积在我的胸中,想起来心头悲切得像被堵塞似的,它们像影子一样似乎非常清晰,但真要靠近它抓住它却又不见了。我后悔当时没有把这些儿时的情状,一条一条详细地记录下来。然而你已不在人间了,那么即使年光可以倒流回去,儿童时代可以重新来过,也没有能和我一起证实当年情况的人了。
④汝之义绝(于)高氏而归也,堂上阿奶仗汝扶持,家中文墨目矢(shùn)汝办治。尝谓女流中最少明经义、谙雅故者,汝嫂非不婉嫕(yì),而于此微缺然。故自汝归后,虽为汝悲,实为予喜。予又长汝四岁,或人间长者先亡,可将身后托(于)汝,而不谓汝之先予以去也!。
译文:你与高家按道义断绝关系后回到娘家,堂上老母亲依仗你照料扶持,家中的文书事务盼望你去办理。我曾经说过女人当中最缺少明白经书的意义、熟悉文章典故的人,你嫂子并非不够柔顺和静,但在这方面稍微有点欠缺。所以自从你回家后,虽然我为你而悲伤,可实在为我自己高兴。我又比你年长四岁,或许像世间通常那样年长的先死,那就可以将身后之事托付给你,却没有想到你比我先离开人世啊!
⑤前年予病,汝终宵刺探,减一分则喜,增一分则忧。后虽小差(“瘥”),犹尚殗殜(yè dié),无所娱遣。汝来床前,为(我)说稗官野史可喜可愕之事,聊资一欢。呜呼!今而后吾将再病,教(予)从何处呼汝耶!译文:前些年我生了病,你整夜都在打听、探望病情,(病)减轻一分就高兴,加重一分就担忧。后来虽然我的病情稍有好转,但仍半卧半起,感到没有什么好娱乐消遣的。你来到我的床前,给我讲一些稗官野史中使人好笑和使人惊奇的故事,姑且给我带来一些欢乐。唉!从今以后我如果再有病了,教我从哪里去呼唤你呢!
⑥汝之疾也,予信医言无害,远吊(于)扬州。汝又虑戚吾心,阻人走报。及至绵惙(chuî)已极,阿奶问(汝)望兄归否,强应曰“诺”。已予先一日梦汝来诀,心知不详,飞舟渡江。
译文:你生病了,我相信医生说“不要紧”的话,所以才远去扬州吊唁别人。你又怕使我心中忧愁,阻止别人来给我报信。等到病已垂危时,母亲问你盼望哥哥回来不,你才勉强答应说:“好。”我已在前一天梦见你来诀别,心里知道不吉利,就飞快地坐船过江赶回家。
果予以未时还家,而汝以辰时气绝。四支犹温,一目未瞑,盖犹忍死待予也。呜呼痛哉!早知诀(于)汝,则予岂肯远游;即游亦尚有几许心中言要汝知闻,共汝筹画也。
译文:果然我在未时回到家,而你已在辰时断气了。你的四肢还是温暖的,一只眼睛还没闭上,大概你还在忍受着死痛等待我吧。唉!痛心啊!早知要和你诀别,那我怎么肯离家远行呢?即使出外也还有许多心里话要让你知道听见,同你一起商量安排啊!
而今已矣!除吾死外,当无见期。吾又不知何日死,可以见汝,而死后之有知无知,与得见不得见,又卒难明也。然则抱此无涯之憾,天乎?人乎?而竟已乎!译文:如今完了,除了我死以外,应当没有相见的日期。可我又不知道哪一天死,才可以见到你,而死后究竟有知觉还是没有知觉,以及能相见还是不能相见,终究是难以明白的啊!如果这样那么我将终身抱着这无边的遗憾,天意吗?还是人为的呢?竟然就这样完了吗!
⑦汝之诗,吾已付梓;汝之女,吾已代嫁;汝之生平,吾已作传;惟汝窀穸(zhūn xī)尚未谋耳。先茔在杭,江广河深,势难归葬,故请母命而宁(使动用法,使„安息)汝于斯,便祭扫也。
译文:你的诗,我已经付印了;你的女儿,我已替你安排她出嫁了;你的生平,我已写了传记;只有你的墓穴还没有安排好。我家祖先的坟墓在杭州,但是江广河深,势难将你归葬到祖坟,所以请示母亲的意见而把你安葬在这里,以便于祭奠扫墓。
其旁葬汝女阿印;其下两冢,一为阿爷侍者朱氏,一为阿兄侍者陶氏。羊山旷渺,南(名词作状语)望原隰(xí),西望栖霞,风雨晨昏,羁魂有伴,当不孤寂。所怜者,吾自戊寅年读汝哭侄诗后,至今无男,两女牙牙,生(于)汝死后,才周晬(zuì)耳。(袁机死后两年,袁枚63岁时,他的妾钟氏才为他生了个儿子名叫“阿迟”——老师注)译文:在你的墓旁葬着你的女儿阿印;在下面还有两个坟墓,一个是父亲的侍妾朱氏的,一个是我的侍妾陶氏的。羊山空旷辽阔,往南看是一片平广低湿的地方,往西看是栖霞山,风风雨雨清晨黄昏,你这个寄居他乡的灵魂有了伴侣,应当不致于感到孤独寂寞。所可怜的是,我自从戊寅年读了你写的哭侄子的诗后,到如今还没有男孩,只有两个牙牙学语的女孩,出生在你死后,才只有一周岁。
予虽亲在未敢言老,而齿危发秃,暗里自知,知在人间尚复几日?阿品远官(于)河南,亦无子女,九族无可继者。汝死我葬,我死谁埋? 汝倘有灵,可能告 我?(九族——指高祖、曾祖、祖父、父亲、本身、儿子、孙子、曾孙和玄孙——老师注)
译文:我虽因母亲健全而不敢说自己老,但牙齿已经活动头发已秃,自己心里知道,在这人世间还能再活几天?阿品弟远在河南做官,也没有子女,我家九族之内没有可以传宗接代的人了。你死有我安葬,我死后由谁来埋葬呢?你死后如果有灵的话,能够告诉我吗?
⑧呜呼!身前既不可想,身后又不可知,哭汝既不闻汝言,奠汝又不见汝食。纸灰飞扬,朔风野大,阿兄归矣,犹屡屡回头望汝也。呜呼哀哉!呜呼哀哉!译文:唉!(你)活着时候的事已经没法想像,死后的事又无法知道,哭你既听不到你回话,祭你又看不到你来吃。纸钱的灰烬飞扬着,北风在旷野里显得更猛,我回去了,还在不时地回头看你。唉,真悲痛啊!唉,真悲痛啊!
一、本文是按什么顺序、以什么为线索来写的?
分析:本文(除开头、结尾外)以时间先后为顺序组织材料,以兄妹间的亲密关系作为贯串全部内容的线索,写出死者一生的经历,显示死者的品德,抒写了对死者的深情悼念。
开头总说亡妹葬于异地,交代祭奠时间、祭者身份,并用“呜呼”一语转第一人称为第二人称,直呼亡妹,奠定全文凄切哀惋的基调。
主体部分先概述亡妹不幸的一生,把她的“遇人仳离,致孤危托落”归咎于诗书。以下便按时间的顺序叙事。
先记幼年琐事,表现兄妹间的亲密关系。接着叙妹归母家后兄妹相依之情,从而表现死者的才德。这以前,亡妹在夫家一段情节,已于上文概述她不幸的一生时提及,所以只用“义绝高氏”四字带过。再往下便叙亡妹的病危和死,写她忍死待兄,而临终未得一面,对自己的远游无限懊悔,一字一泪,是全文的顶峰。然后写亡妹身后之事的筹措,安慰与伤痛交错。
结尾直抒悲痛之情。“哭汝”二字总括全文,“奠汝”二字与前面交代语中“奠以文”相应。末了连说“呜呼哀哉”,呼应开头一段的悲叹,一往情深。
从选材的角度看,作者奠祭亡妹边哭边诉,笔随忆至,儿时的回忆,往日的手足情,对亡妹身后诸事的安排,一齐倾叙出来,似乎写得很“散”;但是这一切往事,又始终围绕着亲密的兄妹关系和哀悼亡妹这一中心,这就使文章在结构上具有“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
从组织材料的角度看,把当年事和眼前景相结合:通过忆旧来悼念逝者,写这些往事时都紧扣眼前。比如写“今予殓汝葬汝”的事实,就自然联想到儿时共同葬虫吊虫的情景由此更加深了内心的悲痛。这就使“形散而神聚”的特点更加突出。
二、本文可分为几个部分?是如何按时间顺序叙事的? 全文可分为三大部分:开头一段是第一部分,叙述葬妹的时间、地点,交代因葬妹而撰文设祭。第2~8段是第二部分,抒写对亡妹的怀念。结尾一段是第三部分,写祭时所想、所见及祭毕而归的情景。第二部分是全文的主体部分,先用两段文字概述亡妹的不幸遭遇,以下五段则按时间叙事:①写儿时几件小事,表现兄妹间的亲密无间;②写妹归居母家以后的情况,表现妹之才德和兄妹相依之情;③写妹病逝和自己因远游而未及诀别的无限憾恨;④写对亡妹身后事的处理,并联想到将来自己身后的悲哀。
三、本文是通过记叙哪些生活琐事来表情达意的? 本文是一篇祭文,祭文的特点是要求概述死者的生平事迹,而袁机是一个封建社会中的妇女,生平无事迹可言,而她和作者又是同胞兄妹。所以作者选取了生活中的一些琐事来写。例如,回忆幼年时的生活情况,写了兄妹共同捉蟋蟀和埋蟋蟀、兄妹一同在书斋读书、兄长弱冠远游时小妹的悲恸和中进士还家后全家的欢乐等几件事;记叙袁机归居母家后的情况,写了她扶持堂上阿母、治办家中文墨和在兄病时终宵刺探、为说稗官野史等几件事;记叙袁机病中及去世时的情况,写了她病重时阻人走报、病危时盼望兄归,病逝后一目未瞑等几件事。文章就是通过这些生活琐事的叙写,寄托了作者的无限哀思,表达了兄妹间相依相存的亲情,对妹妹不幸遭遇的悲痛之情和感激妹妹的相助之情。
四、本文是怎样把抒情和叙事紧密结合起来的?
本文在写作上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在叙事中充分抒发自己的强烈的感情。具体来说,是通过两种方式来抒情的:一种是寓情于事,以情动人。文中所记的许多小事都渗透着作者怀念、同情和悲痛亡妹的真挚情意。另一种是在叙事中穿插一些抒情性的语句,来直抒胸臆,表达感情。例如,在回忆儿时的共同生活后说:“然而汝已不在人间,则虽年光倒流,儿时可再,而亦无为印证者矣。”在写袁机绝高氏而归对自己的帮助后说:“予又长汝四岁,或人间长者先亡,可将身后托汝,而不谓汝之先予以去也。”在写自己病中受到袁机的关心后说:“呜呼!今而后吾将再病,教从何处呼汝耶?”在写袁机病危及去世后说:“然则抱此天涯之憾,天乎,人乎,而竟已乎!”在写为袁机办理后事联想到自己无子时说:“汝死我葬,我死谁埋?汝倘有灵,可能告我?”这些都是在叙事过程中充分表达自己的哀痛心情,感人至深。
五、第3段写袁机的不幸遭遇,主要是从哪个方面来写的?为何这样写? 袁机被指腹为婚许嫁高氏,及长,高氏子无赖,本应解除婚约,但她因受封建礼教的影响,不肯解约。她婚后受尽虐待,不得已离婚而归居娘家,造成“孤危托落”的处境,以致早死。对于袁机不幸遭遇的具体情况,本段并没有正面写,仅在段首用了一句话加以概述。作者主要是从造成这种悲剧的根源上来写,文中说:“累汝至此者,未尝非予之过也。”为什么这样说呢?“使汝不识诗书,或未必艰贞若是。”这就是说,“识诗书”是造成袁机终身悲剧的根本原因,而“识诗书”又是由于和作者“伴读”所致,因此作者感到分外的悲痛。
在这一段中,作者主要是集中写造成袁机终身悲剧的根本原因,从而推究到自己的过失,谴责了诗书的毒害。这是伤心已极的激愤之语,因而表达的哀伤就更加真挚、深刻、感人。
六、第4段中共写了三件事,作者在写这三件事时抓住了哪些细节的描写? 这些细节描写有什么作用?
写幼年共同捉蟋蟀时,袁机“奋臂出其间”,表现了她天真活泼的情态;写兄妹共同读书时,袁机“梳双髻,披单缣”,显示了她稚嫩可爱的神态;写作者远游时,袁机“掎裳悲恸”,作者中进士返家时,袁机“从东厢扶案出”和“一家瞠视而笑”,这一恸一笑,表现了袁机纯真的兄妹之情。总之,这些细节描写都表现了袁机活泼可爱的少女形象,以及与作者之间的天真无邪、亲密无间的兄妹之情。
七、祭文是一种什么样的文体?本文与一般祭文有什么不同之处? 古代的祭文是一种对死者表示崇敬和怀念的文体,相当于现在的悼词。祭文的体例,一般是以简叙死者生卒年月、享年多少,由某人主祭为发端,以追叙死者生平事迹、抒发哀痛之情为主体,以呼告死者安息、“尚飨”结尾。由于一般祭文是应合礼仪的需要,作者也就虚应故事谀颂死者,因此多浮夸不实,缺乏感人的力量。而本文和一般祭文不同,从内容来看,它不像一般的祭文那样追叙死者生平事迹,而是选取一些典型的生活琐事来写;从感情的抒发来看,它语出肺腑,表达了哀惋真挚的感情。
八、本文有什么积极意义?
本文在概述亡妹一生的不幸时,指出她之所以“遇人仳离,致孤危托落”,是由于幼年读经书,“爱听古人义事”,因而“以一念之贞”造成了终生的悲剧。指出了“识诗书”是亡妹一生悲剧的根源。虽然作者还不是提倡反对封建礼教,但他对于妇女的守节,对于吃人的封建伦理道德观念,毫不隐讳地表示了怀疑。这也揭露了封建礼教和道德观念对人的精神毒害,因而本文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九、阅读《女弟素文传》,帮助理解课文。
枚第三妹曰机,字素文。晰而长,端丽为女兄弟冠。幼好读书,既长,益习于诵,针衽之旁,缥湘(浅青、浅紫的帛,常作书囊书衣,遂借代书卷)庋(藏也)积。
雍正元年,先君客吴中,闻衡阳令高君清卒,库亏,妻子系狱,叹曰:“我高公幕下客也,非我往,则难不解。”遂治装,历洞庭而南,告其弟高八曰:“曩而兄倾库供上官,吾尝止之,而兄不可;则劝其簿籍而加印焉,亦知正为今日计乎?”高大悟,检箧,得印簿,诉制军(总督)。制军者,大学士迈柱也。素善先君,兼知高公之冤,为平其事。当是时,簿中资人隐探高氏孤稚无能为,使人具三千金啖(利诱)先君,先君怒而叱之,高八亦感谢,临别泣曰:“无以报,闻先生第三女未婚,某妻方妊,幸而男也,愿为公婿。”已而果然,因寄金锁为礼,时妹周晬(周岁),枚长妹四岁,代系金锁饰项者数年。高故如皋人,而先君自楚归,复之粤,之滇,之闽,与高氏音问遂绝。
乾隆七年,高八执讯来曰:“某子病,不可以婚,愿以前言为戏。”先君犹豫。妹侍侧,持金锁而泣,不食。先君亦泣,亦不食。以其意复高氏。高氏族人惊讙,传高氏得贞妇。高八殁,其兄子继祖来曰:“婿非疾也,有禽兽行,叔杖 死而苏,恐以怨报德,故佯言辞婚,贤女无自苦。”妹闻如不闻,竟适高氏。高渺小,偻而斜视,躁戾佻险,非人所为。见书卷,怒,妹自此不作诗;见女工,又怒,妹自此不持针黹;索奁具为狎邪(嫖妓之类)费,不得,则手掐、足踆、烧灼之毒毕具。姑(婆婆)救之,殴姑折齿。输博者钱,将负妹而鬻。妹见耳目是非,告先君。先君大怒,讼之官而绝之。
妹归侍母,母体微不适,妹彻夜立,持粥饮,而匕箸进之。又能记稗官杂史、国家治乱、名臣言行、神仙鬼怪可喜可愕者,数称说歌呼,为老人娱,枚入定省,闻所未闻,学为之博。自离婚后,长斋,衣不纯彩,不髲剃,不闻乐,有病不治,遇风辰花朝,辄背人而泣,如皋人至,必出问堂上站安否,寄赠服食甚谨。前一年,高氏子死,妹亦病,以乾隆二十四年十一月死,年四十。
枚在扬州,闻病奔归,气已绝,一目犹瞠也,抚之乃瞑。女阿印病瘖,一切人事器物,不能音而能书,指形摹意,皆母教也。想见妹之苦志云。检箧,得手编《烈女传》三卷,诗若干。(《小仓山房文集》卷七)〖小资料〗
(一)重点内容图示。
(二)袁机诗二首。
《感怀》
兰熏粉泽久飘流,落叶哀蝉独倚楼,奁具久为游子费,书香空与此身留; 梦中明镜开还合,水上飞云断不收,回着夕阳芳草路,哪堪重忆恨悠悠。
《春怀》 二月清明柳最娇,春痕红到海棠梢,寄声梁上双飞燕,好啄香泥补旧巢。
(三)设身处地,站到作家所处的时代去理解袁枚,更能体验袁枚的真实情感。
1、“呜呼,汝生于浙而葬于斯,离吾乡七百里矣,当时虽奇梦幻想,宁知此为归骨所耶?”这是一段极平常、极朴实的文字,但这极平常、极朴实的文字里所融注的情感却是哀极、痛极、撕心裂肺的。
中国古人,有着极深挚的乡土情结。这种“情结”,集中地体现在他们对乡土的依恋之上。因而,生于兹,养于兹,劳作于兹,宁葬于兹,便成了绝大部分中国古人共同的生命历程。在他们看来,故乡,是家的永恒的载体,离开她,便是背井离乡,浪迹江湖;故乡,是先人遗骨的安息之地,人死之后,是必须归葬祖坟,“叶落归根”,见先人于地下的。否则,便是“客死他乡”,作“孤魂野鬼”,灵魂也将无所依傍。“日暮乡关何处是?”,“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从这些诗句里,我们可以真切地体会到,诗人“叶落归根”的心情是何等地迫切,寻找故乡时的境况是何等地凄冷,形单影只的情形又是何等地孤苦。古人的这种文化心态,给袁机的一生注上了更为悲惨的情感内涵。我们站在袁枚的角度想想,妹妹是如此地聪慧、柔顺、知书识礼,她本该有平安、幸福的一生,但不幸的婚姻剥夺了她的一切,最后的结局竟然是客死他乡,作孤魂野鬼,死后也找不到归宿啊!
2、“在家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三从”),宗法的伦理规范,确定了中国古代女人特殊的人文角色——男人的附属品,而“从一而终”的贞节要求,更是决定了她们“生是夫家人,死是夫家鬼”,这就是袁机“一念之贞”的文化背景。这种文化背景,对袁机的身份作了这样的规定:生是高家人,死是高家鬼。也就是说,袁机不是袁家人,她的宁葬之所应是高氏祖坟。于是,袁机的结局就变得更为凄惨:按礼法,她不能归葬杭州的“先茔”;“义绝高氏”,又使得她不能宁葬高氏祖坟——无论怎样,她都是死无正当的葬身之所了。袁枚无论如何也无法接受这个残酷的现实。阿妹一生,何如此之悲也!
“使汝不识诗书,或未必艰贞若是”,这里的自责、悔恨,倾注着袁枚对阿妹遭遇的深切同情,饱含着袁枚内心无法排遣的巨大痛苦。
3、“子孙发达,万代文长”,“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传宗接代”,使家庭或家族“香火有嗣”,是中国古人极为庄严的道义责任。为人子者,如果后代中没有男丁,即意味着辱没了父母和先人,是最大的不孝;人丁不旺,后继乏人,甚至“断子绝孙”,则标志着家族的衰败或消亡;膝下无子,门庭清冷,老来将百无聊赖,伶仃孤苦。这可是人世间最大的悲哀啊。但这样的命运却恰恰降临在了袁枚的身上。“吾自戊寅年读汝哭侄诗后,至今无男”,“阿品远官河南,亦无子女”。这种家庭、家族的不幸,使袁枚的心灵遭受到了极度的创伤,他自然想到了“九族中无可继者”的可怕后果,也自然想到了“汝死我葬,我死谁埋”的悲惨结局。前路灰暗凄冷,不堪忍受。他的心在哭泣,在流血。他要找一个贴心的人倾诉,而亡妹正是能体贴、理解他这种悲楚的最贴心的人,于是,他向妹妹打开了平日难以开启的情感闸门,将自己的痛苦一泻千里。这种哀中之哀,这种痛中之痛,更是呼天抢地,绞断肝肠。
第二篇:《 张衡传》《 祭妹文》教案
《 张衡传》《 祭妹文》教案
一、教法建议
【 抛砖引玉 】
(一)学习《张衡传》要抓住两个要点:
1.在分析课文辞章基础上讲清传记文学的特点,要结合“思考和练习”,介绍人物传记的一般知识。
2.从分析课文写作特色入手,使学生从实践中理解人物传记特点,了解张衡在科学上的不朽成就。
(二)学习《祭妹文》应注意以下几点: 1.本篇为“自读课文”,文字不算很深,而且读起来琅琅上口,易于引起思想上的共鸣。应根据“思考和练习”一提出的要求,在学生反复阅读的基础上,稍加点拨即可。2.写作特点,主要突出“寓情于事”这一点,其它不必过多“发掘”,以免分散重点。3.对袁枚三妹素文的身世也不必多作介绍,只需结合课文来讲就可以了。(三)应把对两课语言知识的整理作为重点。【 指点迷津 】
(一)学习《张衡传》写作特点,主要扣住两点,一是详略得当,二是语言简炼、形象、具体。对于第一个特点,先让学生从整体上认识,教师可作如下引导:1.先在全文各段中比较详略,分析详写张衡科学成就的原因。并可追问:对张衡的文才和政绩,完全舍去不写行不行 ? 2.比较写张衡各项发明创造的详略,分析详写候风地动仪的原因。3.再在写候风地动仪这段中,分析特别着力写仪器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通过提问、分析,让学生具体认识课文在记叙详略上的细致安排,都是为了突出张衡是一个伟大的科学家。由此而推一般,传记的详略取舍,应服从于突出传主特点的需要。对于第二个特点,可让学生通过自学理解“候风地动仪”一节来认识。
(二)《祭妹文》应重点分析第4自然段,可先找出所选事例,然后再从组材和表现方法上作些分析。
1.一段写动年琐事(同捉蟋蟀、相伴温书、掎裳悲恸、瞠视而笑)。2.在材料组织和表现方法上有以下两个特点:
A.当年事和眼前景相结合:不是一般忆旧,而是通过忆旧来掉念逝者,所以在写这些往事时,都紧扣眼前。比如写“今予殓汝葬汝”的事实,就自然联想到儿时共同葬虫吊虫的情景,由此更加深了内心的悲痛。这样使材料为中心服务。B.在表现上只是寥寥数语而情态毕现:
写动作:“奋臂出其间,显示出儿童的活泼可爱。
写装束:“梳双髻,披单缣”,使形象生动逼真。
写声音:“两童子音琅琅然”,给人以实感。
写悲戚:“掎裳悲恸”,表现出情感的真挚深沉。
写喜悦:“自东厢扶案出„„瞠视而笑”,欣喜之情由衷而发。
这些融汇起来,描绘出有色有声、生动感人的生活画面。
二、学海导航 【 学法指要 】
(一)《张衡传》叙述了张衡哪几方面情况 ? 重点叙述的是什么 ? 根据这些记叙,对张衡做出评价。
本篇课文记叙了张衡政治、文学与自然科学三个方面的情况。重点记叙的是张衡在自然科学方面史无前例的伟大贡献,详细介绍的张衡发明的候风地动仪的外形、雕饰、内部构造、工作原理及其科学效验等情况。
张衡,作为一个伟大的学者,在中国历史上是罕见的;作为一个伟大的科学家,在世界历史上也是突出的。张衡致力于科学研究,尤其注重实验科学的研究和发明创造,这一点在世界科学史上也属难能可贵。以我们今天20世纪的科学水平看,不难想象古人研究天文、地震一类学问的艰难。只就张衡的候风地动仪来说,就比欧洲人要早1700多年,这一伟大成就,至今为世界所公认。然而这只是张衡研究地震学的成果,张衡的伟大在于他取得这些成果的过程,在于他处在谶纬迷信观念风行一时,思想统治极为严酷的东汉时期取得了这样辉煌的成就。这就是说,张衡取得这种成果在于他有伟大的精神,这种精神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他刻苦求学,科学务实的精神;一是他勇于批判,敢于斗争的追求真理的精神。这种精神是我们至今应该认真学习的。
(二)《张衡传》与《屈原列传》两篇传记有什么异同 ? 答案要点:如果将《张衡传》与《屈原列传》相比较,则更能体现《张》文特点。两篇传记最大的共同点都是按照时间顺序,粗线条地勾勒人物的一生,选材有详有略,重点突出。最大的区别是在表达方式上,《屈》为了揭示屈原的“志”、“行”和寄寓作者的情怀,采用了叙议结合的方法,而《张衡传》为了表现张衡的杰出贡献,用说明性文字对张衡的发明候风地动仪作了较详细的介绍。(三)反复朗读《祭妹文》,从以下几个方面体会这篇文章的写作特点。1.开头总起说了什么 ? 结束时与开头怎样呼应 ? 2.文章的主体部分以什么为线索 ? 按什么顺序记叙死者的一生 ? 3.文章的主体部分在记叙亡妹一生时选取了哪些生活片断 ? 文章在选材上有哪些特点 ? 4.文章的记叙、写景、抒情是怎样结合的 ? 5.哪些句子突出地表达了作者哀痛的心情 ? 答案要点:
《祭妹文》是他的散文代表作。文章开头总说亡妹葬于异地,交代祭奠时间,祭者身份,并用“呜呼”一语,转第一人称为第二人称,直呼亡妹,奠定全文凄切哀惋的基调。结尾亦直抒悲痛之情,以“哭汝”二字总括全文,以“奠汝”二字与文首“奠以文”相应,以连呼“呜呼哀哉”呼应开头“呜呼”,结束全文,真是一往情深。
本文抒写对亡妹的怀念,主要采用的是寓情于事的写法。正文部分先概述亡妹不幸的一生,将她的“遇人仳离,致孤危托落”归咎于诗书。以下便按时间的顺序叙事:
A.记幼年琐事 B.记妹归终家后情况 C.记妹病危和死 D.叙对亡妹身后事的筹措,告慰亡灵
本文以生活琐事为题材,件件小事都寄托无限哀思,撕肝裂胆,今日读之,不免同声一哭。寓真情于家庭琐事的娓娓诉说,颇与明代归有光相似。“不谓汝之先予以去也!”“呜呼!今而后吾将再病,教从何处呼汝耶!”“盖犹忍死待予也,呜呼痛哉!”“然则抱此无涯之憾,天乎,人乎,而竟已乎!”“汝死我葬,我死谁埋 ? ”皆呼天抢地直宣胸臆之笔,使文章涌起阵阵情感的波涛。有时叙述中插入几句景物描写,如“羊山旷渺,南望原隰,西望栖霞,风雨晨昏,羁魂有伴”,“纸灰飞扬,朔风野大”,皆渲染了凄切悲凉的气氛,倍增哀情。作者以“爱听古人节义事”“一念之贞”说明亡妹的悲剧是受封建礼教思想毒害的结果,这有一定的积极意义。然其“至今无男”“亦无子女”“九族无可继者”,又流露了封建宗法观念的消极思想。
(四)《张衡传》语言知识整理 1.重点文言实词释义(7个)公 连辟公府不就 名词,指三公。公府,三公的官署。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 名词,古代五等爵位(公侯伯子男)之一。此指鲁庄公。
盖当蓼州周公之被逮 名词,对尊长或平辈人的尊称。
便可白公姥 名词,称丈夫的父亲。
邪曲之害公也 形容词作名词,公正无私的人。
公车特征拜郎中 形容词,公家的。
公然抱茅入竹去 副词,公开。
“公”字释义还可参见258页。
征 公车特征拜郎中 动词,征召。
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 名词,证据,征验。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动词,表现。
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动词,出征。
旁征博引 动词,寻求,搜集。
宫中尚促织之戏,岁征民间 动词,征收,征取。
挟天子以征四方 动词,征伐。
精 精思傅会,十年乃成 形容词,精心。
以精铜铸成 形容词,精纯。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名词,本义是精舂过的上等白米。
齐楚之精英 形容词活用作名词,精粹的宝器。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形容词,精锐。
三打白骨精 名词,精怪。
殚精竭虑 名词,精力,精神。
施 傍行八道,施关发机
动词,设置。
仁义不施,攻守之势异也 动词,施行,实行。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动词,施加,强加。
留待作遗施,于今无会因 动词作名词,给予、赠送的东西。
靡计不施,迄无济 动词,使用。
未报秦施 动词作名词,恩惠。
何施之为 动词,报答。
关 施关发机 名词,枢纽,关键。
天子一跬步,皆关民命 动词,涉及,关系到。
距关,勿内诸侯 名词,关口,要塞。此指函谷关。
赢乃夷门抱关者 名词,此用本义:门闩。抱关者,守门人。
机 傍行八道,施关发机 名词,器件。
衡善机巧
名词,机件。
其牙机巧制 名词,机件。
成败之机,在于今日 名词,关键。
此子机变 形容词,灵活,机灵。
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 形容词作名词,机变:灵巧应变的方法。
日理万机 名词,事务。
雅 安帝雅闻衡善术学 副词,平素,向来。
察纳雅言 形容词,正确的。
明经义谙雅故 形容词,旧时的。
闻弦歌而知雅意 形容词,属旧时敬辞,可译为“美好的”。附庸风雅
名词,《诗经》中的“大雅”和“小雅”。2.词类活用
时天下承平日久
名词作状语,当时。
衡少善属文 形容词作动词,擅长,善于。
安帝雅闻衡善术学
同上。
妙尽璇机之正
形容词活用作动词,研究透了;形容词作名词,正确的道理。
大将军邓奇其才 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奇。3.古今异同词
常从容淡静 古义:言语举止适度得体。今义:不慌不忙,沉着镇定。
举孝廉不行 古义:不去(应荐)。今义:不可以。
公车特征拜郎中
古义:特地征召。今义:事物的特点、征象、标志等。
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 古义:篆,篆文。文,通“纹”,花纹。今义:汉字的一种书体,如大篆、小篆等。
覆盖周密无际 古义:四周严密。今义:周到细致。
振声激扬 古义:激越、传扬。此指清脆响亮。今义:激动昂扬或激励使振作起来。
寻其方面 古义:方向。今义:事情或事物的一面。
衡下车,治威严 古义:官吏初到任。今义:从车上下来。
上下肃然 古义:整肃,老实收敛的样子。今义:十分恭敬的样子,如:肃然起敬。
中有都柱 古义:大,音dū。又如:军惊而坏都舍。今义:都市;或用作表范围的副 词(音dōu)。
(五)《祭妹文》语言知识整理 1.重点文言实词释义(5个)望 此七月望日事也 名词,农历每月十五。
犹屡屡回头望汝也 动词,看。
南望原隰,西望栖霞 动词,远望。
阿奶问望兄归否 动词,盼望。
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 动词,对着。
先达德隆望尊 名词,名望,声望。
差 汝差肩而坐 动词,比,并,cī。
后虽小差 动词,通“瘥”,病愈,chài。
差强人意 副词,chā,稍微。
失之毫厘,差之千里 动词,chà,相差。
一个是差拨,一个是陆虞侯 差(chāi)拨,管牢狱的公差。
宁 请母命而宁汝于斯 形容词使动,使„„安宁,引申为“安葬”之意。
吾妻归宁 动词,省亲。
宁知此为归骨所耶 语气副词,nìn,哪里。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语气副词,nìn,难道。
吊 远吊扬州 动词,祭奠死者或凭吊古迹。
肃请得奉命吊表二子 动词,对死者亲属表示慰问。
正欲吊审秋公之事 动词,捆绑,提取。
临 同临其穴 动词,lìn,哭吊死者。课本注“到”,有误。
居高临下 动词,本义是从高处往低处看。
临视,则虫集冠上 动词,临近。
如临大敌 动词,面对。2.词类活用
凡此琐琐„„ 形容词活用为名词,琐琐之事。
予弱冠粤行 名词作状语,往粤,到粤。
虽年光倒流,儿时可再 副词作动词,再现。
汝之义绝高氏而归也 名词作状语,本着秉持道义。
汝又虑戚吾心,阻人走报 形容词使动用法,使„„悲伤。
故请母命而宁汝于斯 形容词使动用法,使„„安宁,此处指“安葬”。
南望原隰,西望栖霞
方位名词作状语,向南,向西。
风雨晨昏,羁魂有伴
名词作动词,刮风下雨。
阿品远官河南 名词活用作动词,做官。3.古今异同词
汝终宵刺探
古义:探问,问候。今义:打听消息。【 妙文赏析 】 孔子论水①
子贡②问曰:“君子见大水必观焉,何也 ? ”孔子曰:“夫水者,启子比德焉。遍予③而无私,似德;所及者生,似仁;其流卑下④,句倨皆循其理⑤,似义;浅者流行,深者不测,似智;其赴万仞之谷不疑,似勇;绵弱微达⑥,似察;受恶不让⑦,似包;蒙不清以入,鲜洁以出,似善化⑧;至量必平,似正;盈不求概⑨,似度;其万折必东(10),似意。是以君子见大水必观焉尔也。”
注释:
①据《孔子集语》引《说苑·杂言》,题目是编者所加。②子贡:孔子的学生,复姓端木,名赐,字子贡,卫国人。③予:给予。④卑下:低下。此指水性向下。⑤句倨皆循其理:指水的曲直方圆等随物赋形的特性。⑥绵弱微达:曲细柔弱无微不达。⑦让:辞目,引申为申辩。⑧善化:善于教化改造。⑨概:古代量米时用来刮平斗斛的木板。这里用作动词,引申为刮平、削平。(10)必东:一定东流入海。
译文:
子贡问道:“君子见到大水一定要仔细观看,是什么缘故呢 ? ”孔子说:“水么,能够启发君子用来比喻自己的德行修养啊。它遍布天下,给予万物,并无偏私,有如君子的道德;所到之处,万物生长,有如君子的仁爱;水性向下,随物赋形,有如君子的高义;浅处流动不息,深处渊然不测,有如君子的智慧;奔赴万丈深渊,毫不迟疑,有如君子的临事果决和勇毅;渗入曲细,无微不达,有如君子的明察秋毫;蒙受恶名,默不申辩,有如君子包容一切的豁达胸怀;泥沙俱下,最后仍然是一泓清水,有如君子的善于改造事物;装入量器,一定保持水平,有如君子的立身正直;遇满则止,并不贪多务得,有如君子的讲究分寸,处事有度;无论怎样的百折千问,一定要东流入海,有如君子的坚定不移的信念和意志。所以君子见到大水一定要仔细观察。(因为这无疑是在观照自身啊!)”
简说:
苏轼诗云:“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事物都具有多面性,“水性”尤是。短文虽仅仅是师生一问一答,但生问得简洁,师答得全面、深刻。足见孔子观察细致,感悟深邃,意蕴长远。其思想的深刻性,语言的启发性,是颇具教育意义的。短文以“水”为喻,其意在“仿生”,“水”的千回百折,一往无前;继往开来,前仆后继;勇于参与,随物赋形;包容豁达,无私给予„„无不折射社会人生的某些迹象。“水”是一部生活教材,是多彩的人生世界。“水性”万千,思想内容丰富,给我们的启迪太多了。【 思维体操 】 巧填“龙”字 龙□□□ □□□龙 龙□□□ □□□龙
□龙□□ □□龙□ □龙□□ □□龙□
□□龙□ □龙□□ □□龙□ □龙□□
□□□龙 龙□□□ □□□龙 龙□□□
参考答案:龙飞凤舞 麟角龟龙 龙争虎斗 车水马龙
生龙活虎 虎踞龙蟠 攀龙附凤 谢过龙恩
千载龙年 藏龙卧虎 老态龙钟 画龙点晴
望子成龙 龙腾虎跃 叶公好龙 龙潭虎穴
注:另外还有“来龙去脉”、“活龙活现”、“群龙无首”、“鱼龙混杂”、“降龙伏虎”、“二龙戏珠”等。
三、智能显示 【 心中有数 】
(一)思想教育
1.了解古代杰出科学家张衡的卓越贡献并学习他科学而严谨的治学精神。2.了解袁枚不满儒家诗教、反封建礼教的精神。(二)语文常识
1.关于《后汉书》及传记的知识。
2.了解祭文的一般内容、特点和作者简况。(三)基础知识 见“学法拽要”(四)阅读提要
1.掌握按时间顺序叙事,详略得当的方法。
2.综合运用记叙、描写、议论、抒情多种表达方式。(五)写作借鉴
学习写人记叙文的一般写法。【 动脑动手 】
(一)句式特点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B.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C.大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D.验之以事,合契若神。(二)文学常识简答
1.“前四史”指的哪四史 ? 作者分别是谁 ? 2.《二京赋》和《两都赋》的作者是谁 ? 其中“二京”和“两都”指的是哪些地方 ?(三)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6题的句子在文中的正确意思是 5.徒流及死,具有等差()A.囚徒流放和处死,都有等级次第 B.囚徒流放和处死,都有相等的差别
C.服劳役、流放直到死刑,都有相等的差别 D.服劳役、流放直到死刑,都有等级次第 6.a 不惧比干之诉 b 高宗意乃解()A.a 不怕像比干那样受到指斥 b 高宗的情绪这才缓解 B.a 不怕像比干那样受到指斥 b 高宗的主意这才消释 C.a 不怕像比干那样遭受杀害 b 高宗的主意这才消释 D.a 不怕像比干那样遭受杀害 b 高宗的情绪这才缓解
7.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从分句间语意关系的角度看,相同的一组是()a 自古以为难,臣以为不难。b 岂有罪非极刑,特令赐死 ? c 陛下必欲变法,请今日为始 d 卿能守法,朕有法官。A.ab B.ac C.bd D.cd 8.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权善才得罪了飞骑,飞骑为了报复,利用高宗奉守孝行的心理,竭力要将善才的过错问成死罪,从而引发了高宗和狄仁杰之间是否要处死善才的一场激烈争论。
B.由于狄仁杰坚持己见,拒绝执行高宗的命令,高宗为此十分恼怒,在这君臣双方相持不下时,侍中张文挥动笏板,要仁杰离去,但仁杰仍然援引古例强行谏劝。
C.狄仁杰在谏劝时,十分讲究语言艺术,他称赞高宗有如尧舜,而尧舜又是以宽厚仁爱为本的君主,这就使得高宗感到十分为难,为此不得不接受仁杰的谏劝。
D.狄仁杰认为法令既已公之于众,就不可有徇情枉法而罪非其罪的事情,他主张法令不可无常,使全国上下无所适从,只要法令没有改变,就不可将善才处以极刑。答案解析(一)A、C、D都是状语后置,分别是“以„„之形饰”、“于„„历算致思”、“以事验之”,B项是宾语前置,“未之有”应为“未有之”。(二)题1,“前四史”指的是司马迁的《史记》、班固的《汉书》、范晔的《后汉书》、陈寿的《三国志》。题2,班固的《两都赋》和张衡的《二京赋》中的“两都”和“二京”指的是西汉的长安和东汉的洛阳。
(三)1.A “绳”是名作动,但释“捆绑”不妥,据句意应为“按法律处置”;B“胜”按句意应读 shēng,意为“能承受”,写特别伤心,“控制”不妥;C“恨”指“朕”对此事特别不满意,应是“不满意”。D的“请”指向皇上提出请求,所以正确。故选D。2.按句意“因”和“乃”都应译为“于是”,“止”和“仅”都是限制性副词,都应译为“只是”。A、C、D的判断与此不符,都错了。故选B。3.“善才斫我父陵上柏,我为子不孝”是高宗要杀善才的原因,所以“是”指代的是C。而 A 和 B 是结果的一部分,D 只是原因的一部分,都不能取。故选 C。4.“朕”自秦始皇开始只是皇帝专用的自称,不包括“诸侯王”。5.“徒”指被罚服劳役的人,“流”古代的一种刑罚 —— 流放,按罪行情节轻重还有等次差别,所以 D 项符合文句意。而A、B项对“徒流”解释错了,C 项的“相等”也不妥。故选D。6.A①的“指斥” ②的“缓解”都不妥,B①的“指斥”,D②的“缓解”都不妥,又构成了 A = B + D 的组合形式。C 完全符合句意,故选 C。7.逐句准确译过,据分句及全句意再加适当虚词验证,便可看出:①两分句间是转折关系。②两分句间也是转折关系,所以 A 正确。③为假设关系。④为承接关系,故B、C、D三项不可取。只能选A。8.C 项中“十分讲究语言艺术”和“以宽厚仁爱为本”都是原文中未涉及的,故C项不符合原文意思。选C。
【 创新园地 】
请你先阅读本课“妙文赏析”中《孔子论水》,思考一下,若由此升华、联想到“水”的话题,写一议论文,有哪些立意角度 ? 看谁写的立意角度最多。
【 创新园地 】参考答案
1.污身垢体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2.没有涓涓细流,就没有汪洋大海。3.不放任自流,才能勇往直前。
4.柔弱的点点滴滴,照样能穿透岩石。5.纵然千回百折,终要流入大海。6.积累越多,力量越大。7.地位越高,向下之心越切。
8.甘愿在卑微低下的位置上,发挥应有的作用。9.安于潭中的宁静,就永远流不进海洋。10.靠堤坝的扶持,才高深莫测。
11.洪流所至,既摧枯拉朽,也泥沙俱下。12.为了自由,即使是“蚁穴”,也要开拓为“通途”。13.即使是深广的大海,也不拒纳百川。14.险恶之处,往往饰以旋涡的笑靥。
15.因一心向下,才被人们高高的抬到水塔之上。16.那怕是一丝缝隙,也要以柔和的方式挤进去。17.总是把比自己贵重的油举到上面。
18.能到达目的地,就在于前仆后继、源源不断的涌来。19.益人一生,却从不需要回报什么。
20.谁对它冷酷异常,它便回报异常的冰冷。21.在温暖、高涨的热情下,使飘飘然了。22.虽为廉价,但世间万物,谁也离不开它。23.宁走一辈子的下坡路,也从不违背自然规律。
24.即使船只沉重地压在身上,也要把它托浮着送向理想的彼岸。25.在载舟的同时,也能覆舟。26.虽造福万物,但从不自矜自傲。
27.无论升得多高,也要投向母亲的怀抱。28.总是在冷热面前,显现为不同的面孔 29.进入怎样的环境,就以怎样的形态行动。30.前进的道路,不会是笔直的。
第三篇:《祭十二郎文》教案
章节课题
《祭十二郎文》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
养
性
目
标
基础
知识
1.基本的诗词虚词。
2.基本的文言句式。
学科
能力
1.学习祭文的基本格式;
2.学习韩愈的散文特点;
3.复习古典散文的鉴赏方法。
思想
方法
1.注重文本解读;
2.注重通过诵读体味文意。
教育性目标
德育
渗透
理解韩愈叔侄深厚的情谊。
发展性目标
良好
心理
素质
的培
养
培养自己在激动的时候,能控制自己的的感情。
教学
重点
1.了解祭文的文体特征。
2.本文重点在于倾诉自己的痛悼之情,体会它的感情真挚、催人泪下的特征。
教学
难点
1.了解祭文的文体特征。
2.本文重点在于倾诉自己的痛悼之情,体会它的感情真挚、催人泪下的特征。
教学
方法
1.布置问题,引导学生自学。
2.教师适当点拨。
预习
要求
1.熟读课文;
2.熟悉客下注释。
课件使用
ppt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我们以前学过了《出师表》《陈情表》,都是极优秀的的古典散文。苏轼在读后不禁说:读《出师》不辍泪者,其人必不忠;读《陈情表》不辍泪者,其人必不孝;读《祭十二郎文》不辍泪者,其人必不友。
《古文观止》在评论《祭十二郎文》时也说:“情之至者,自然流为至文。读此等文,须想其一面哭,一写,字字是血,字字是泪。未有意为文,而文无不工。”
那么,这《祭十二郎文》是什么文章呢?
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吧。(板书课题)
二、解题。
十二郎,名老成,韩愈之侄,本为韩愈次兄韩介之子,出嗣给长兄韩会为子。他在族中排行第十二,故称十二郎,祭文,祭奠死者了一种文体。
汉魏以来,祭文多仿《诗经》中雅、颂的四字韵语,也有骈文的。韩愈的这篇祭文,虽沿用四言,但文意曲折,气势飞动,打破了一般祭文为死者歌功颂德的陈腐旧套。此文破骈为散,不拘常格,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有创新的特色。
三、写作背景。
韩愈,字退之,河内河阳(今河南孟州市)人,有“韩昌黎”、“韩侍郎”之称。中唐文坛的领袖,“唐宋八大家”之首。
倡导“古文运动”。主张恢复先秦、两汉的优秀散文传统,摒弃南北朝以来矫揉造作的骈体文。其作品集有《韩昌黎文集》
韩愈幼年丧父,靠兄嫂抚养成人。韩愈与其侄十二郎自幼相守,历经患难,感情特别深厚。但成年以后,韩愈四处飘泊,与十二郎很少见面。正当韩愈官运好转,有可能叔侄相聚的时候,突然传来十二郎病死的噩耗。韩愈悲痛欲绝,写下了这篇祭文。
四、诵读、正音。
教师泛读,学生跟读,正音;
五、学生自读
问题:
1.结合注释,理解文意,将文章划分为三部分。
2.体会文章流露出的各种情感。
3.体会文章写法上的特点。
六、作业。
1.继续完成课上的作业。
2.完成《质量检测》。
第二课时
一、内容结构。
作者把抒情与叙事结合在一起,联系家庭、身世和生活琐事,反复抒写他对亡侄的无限哀痛之情,同时,也包含自己凄楚的宦海沉浮的人生感慨。全文以死者诉说的口吻写成,哀家族之凋落,哀自己未老先衰,哀死者之早夭,疑天理疑神明,死之数,乃至嗣之成立,极写内心的辛酸悲痛。第二段写初闻噩耗时将信将疑,不愿相信不得不信的心理,尤其哀婉动人。文章语决反复而一气贯注,最能体现在特定情景下散文的优长,具有抒情色彩。因而在艺术上取得了极大的成功,成为“祭文中的千年绝调”(明代茅坤语)。
二、文章结构。
正文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呜呼!吾少孤”至“吾不以一日辍汝而就也”),写人之间的浓厚情谊。
先从身世和家世的不幸,写幼年时的孤苦相依;后叙两人的三别三会,终于不得会合而成永别,使作者悔恨无穷,抱憾终身。
第二部分(从“去年,孟东野往”至“其然乎?其 不然乎”)写十二郎之死。
先写对十二郎之死的悲痛,再详叙死因死期。
第三部分(从“今吾使建中祭汝”至篇未)写对十二郎及其遗孤的吊慰,交代迁葬及教养遗孤等事。
三、鉴赏要点
1.不拘常格,自由抒情
祭文偏重于抒发对死者的悼念哀痛之情,一般是结合对死者功业德行的颂扬而展开的。本文一反传统祭文以铺排郡望、藻饰官阶、历叙生平、歌功颂德为主的固定格式,主要记家常锁事,表现自己与死者的密切关系,抒写难以抑止的悲哀,表达刻骨铭心的骨肉至情。形式上则破骈为散,采用自由多变的散体。正如林纾在《韩柳文研究法韩文研究法》中所说:“祭文体,本以用韵为正格......至《祭十二郎文》,至痛彻心,不能为辞,则变调为散体。”使全文有吞声呜咽之态,无夸饰艳丽之辞,为后世欧阳修《泷冈阡表》、归有光的《项脊轩志》、袁枚的《祭妹文》等开辟新径。清代古文家刘大魁说:“文贵变......一集之中篇篇变,一篇之中段段变,一段之中句句变,神变,气变,境变音节变,字句变,惟昌黎能之。”
2.感情真挚,催人泪下
作者写此文主旨不于称颂死者,而在于倾诉自己的痛悼之情,寄托自己的哀思。这主要表现三个方面。
一是强调骨肉亲情关系。作者和十二郎,名为叔侄,情同手足,“两世一身,形单影只”。今老成先逝,子女幼小,更显得家族凋零,振兴无望。这在注重门庭家道的古代,引起韩愈的切肤之痛是理所当然的。
二是突出老成之死实出意外。老成比作者年少而体强,却“强者夭而病者全”;老成得的不过是一种常见的软脚病,作者本来不以为意,毫无精神准备,因而对老成的死追悔莫及,意外的打击使悲痛达于极点。
三是表达作者自身的宦海沉浮之苦和人生无常之感,并以此深化亲情。作者原以为两人都还年轻,便不以暂别为念,求食求禄,奔走仕途,因而别多聚少,而邻铸成终身遗憾。作者求索老成的死因和死期,却堕入乍信乍疑,如梦如幻的迷境,深觉生命飘忽,倍增哀感的痛感。
3.边诉边泣的语言形式
作者采用与死者对话的方式,边诉边泣,吞吐呜咽,交织首悔恨、悲痛、自责等种种感情,似在生者和死者之间作无穷无尽的长谈。如写闻讣的情景,从“其信然邪”到“未可以为信也”,再到“其信然矣”,语句重叠,表现其惊疑未定的心理状态。末尾“汝病吾不知时,汝殁吾不知日”一段,多用排句,情绪激宕,一气呵成。这一切都从肺腑中流出,因而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第四篇:祭十二郎文教案
《祭十二郎文》教案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弄通课文,积累掌握一些重点文言实词与虚词,把握典型文言句式。
2.掌握相关的文学常识。
3.理解课文破骈为散和边泣边诉的语言形式。
4.珍惜生命,关爱亲人。
教学重难点及解决方案:
1、《祭十二郎文》被古人称为“祭文中千年绝调”,读懂课文,排除语言障碍,了解课文融抒情于叙事的特点,把握文章边泣边诉的语言形式,体会作者悲哀痛切的思想情感,是学习的重点。本文篇幅较长,叙事较为纷繁,行文中多有文意的转折,是学习的难点。
2、抓住贯注全文的一个“情”字,疏理文章层次、脉络,以简驭繁。
教学方法:诵读法。
教具学具: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进学解》
读《出师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忠;读《陈情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孝;读《祭十二郎文》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友;(以上苏轼语)读《报任安书》不下泪者,其人必不为人。(后人续)
在韩愈诸多优秀的抒情散文里,《祭十二郎文》当推为其中的佼佼者,该文在我国浩繁的古代散文作品中,亦是不可多得的珍贵名篇,历来被誉为“祭文中千年绝调”。
《古文观止》的编选者说道:“情之至者,自然流为至文。读此等文章,须想其一面哭,一面写,字字是血,字字是泪。”
二、学习新课
1.相关的文学常识、背景。
(1)韩愈,字退之,世称韩昌黎,唐代著名文学家。他生活在中唐时期,在文学方面影响很大,他的主要贡献是与柳宗元一起倡导了“古文运动”,主张恢复先秦,两汉的优秀散文传统,摒弃南北朝以来矫揉造作的骈体文,他主张文章要有充实内容,学习古文应“顺其意而不顺其辞”,“惟陈言之务去”,力求“文从字顺”,这些主张是进步的积极的,并对后世产生很大影响。宋代欧阳修、“三苏”父子、曾巩、王安石,明清两代归有光、唐顺之、方苞、姚鼐等许多著名散文家都是继承了韩柳的文学传统或受其明显的影响,在各自的散文创作中取得辉煌成就。
(2)韩愈在散文创作中,实践了他的文学主张。写了大量的政论、赠序、杂说、祭文、墓志铭,他的议论文很少引经据典地说教,而是以形象化的语言、生动的比喻和鲜明的对比手法,写得很有说服力,《师说》是典型一例;记叙文也十分生动,写人、记事、状物都很感人。《祭十二郎文》是一篇祭文,悼念侄儿,叙述家庭、身世和生活琐事,抒发悲伤情感,写得情真意挚、凄楚动人,很有特色,后人评价很高。
(3)韩愈三岁时就死了父亲,由兄嫂抚养长大。长兄韩会无子,次兄韩介有子韩老成,在族中同辈排行十二,故称十二郎。按封建社会的规矩,十二郎过继给韩会为子,因此韩愈与十二郎自幼相守,历经患难“零丁孤苦,未尝一日相离”,感情深厚,虽为叔侄,却情同手足。成年后,韩愈仕途不顺,二十五岁方登进士第,后做官又触犯权贵,触怒唐宪宗,多次遭贬,因四处漂泊而很少与十二郎见面。后唐穆宗继位,韩愈官运好转,叔侄二人能够相聚之时,突然传来十二郎病亡的噩耗,使韩愈悲痛欲绝,也勾起他辛酸的回忆,于是写下这篇祭文。
2、听范读录音,注意下列字的读音。
闻汝丧(sàng)
及长(zhǎng)
不省(xǐng)
所怙(hù)
兄殁(mò)南方
省(xǐng)坟墓
归取其孥(nú)
丞相薨(hōng)
佐戎(róng)徐州
汝遽(jù)去
万乘(shèng)之公
相殒(yǔn)其生
窆(biǎn)不临其穴
尚飨(xiǎng)
3.学生朗读课文,把握内容大意。
全文12段环环相扣,以悲痛之情为线索组织全文,体现思路的发展,先回忆叔侄相依为命,感情至深,这是前提;接着围绕侄儿的死,叙写了自己的惶惑、痛悔和强烈的感情震荡,为高潮奠定基础;最后诉说自己的心迹,在恸哭长号中伤痛之情达到高潮。全文写来情真意切,感人至深,读后令人潸然泪下。
4、读课文时注意下列字词(1)通假字
远具时羞之莫
零丁孤苦
皆不幸早世
敛不凭其棺
终葬汝于先人之兆
以待馀年
(2)词类活用
图久远者,莫如西归
恐旦暮死
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
汝之纯明宜业其家者
长吾女与汝女
(3)古今异义
少年
(4)一词多义
幸
A皆不幸早世
省
A不省所怙
B教吾子与汝子,幸其成 B 汝来省吾
其A请归取其孥
B如吾之衰者,其能久存乎?
C呜呼!其信然邪?其梦邪?
D曷其有极
E自今以往,吾其无意于人世矣
F死而有知,其何离?
虽
A以为虽暂离别,终当久与相处
始
A吾年十九,始来京城
B虽万乘之公相,吾不以—„
B 汝之子始十岁
(5)变式句
①惟兄嫂是依
②吾念汝从于东
③吾佐董丞相于汴州
三、巩固新课
朗读课文。
四、布置作业
读课后《河之水二首寄子侄老成》,理解诗中的情
板书设计:
祭十二郎文
韩愈
闻汝丧(sàng)
及长(zhǎng)
不省(xǐng)
所怙(hù)
兄殁(mò)南方
省(xǐng)坟墓
归取其孥(nú)
丞相薨(hōng)
佐戎(róng)徐州
汝遽(jù)去
万乘(shèng)之公
相殒(yǔn)其生
窆(biǎn)不临其穴
尚飨(xiǎng)
教学后记:
汉魏以来,祭文多仿《诗经》中雅、颂的四字韵语,也有骈文的。韩愈的这篇祭文,虽沿用四言,但文意曲折,气势飞动,打破了一般祭文为死者歌功颂德的陈腐旧套。此文破駢为散,不拘常格,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有创新的特色。
[扩展]
与袁石浦
(明)陶望龄
天下有二等自在人,一大睡者,二大醒者。惟梦魇未觉人,谓睡着则已欲醒,谓醒则正在梦境,如号谵呓,纯是苦趣。仆,梦魇者也。足下虽振其手,摇其足,来肯霍然寤也,欲自在得耶?忆侍雅论时,觉身心时时有益。自远胜友,转复茫然。虽自鞭策,较往日已加紧切,而愈求愈远,不自知其入于支配艰僻之内。此古人所以愿亲近善知识,以为甚于衣食父母也。长安如弈棋,世路艰难矣,叹叹。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基础知识目标:以情动人的文笔,分析作者叙事陈情怎样逐层深入,准确反映笔者 思想境界。
2.思想教育目标:亲情——真实 情感的展示。了解课文融抒情于叙事的特点。
3.能力培养目标:指导学生体味其用词的精练准确和生动形象。
教学重点:本课主要是以情动人,在指导学生在反复诵读之后,让学生找出叙述作者亲情的语句,进而分析作者叙事陈情怎样逐层深入,达到抒情的目的。
教学难点:祭文的情感。
教学方法:反复诵读的新授课。
教学过程:
一、检查作业
讨论对《河之水》两首词的理解,交换意见。
二、导入新课
直接导入
三、学习新课
1.再读课文,了解每一段的内容,并给文章分段归纳大意。
明确:《祭十二郎文)全文共十二自然段。
第1自然段交代了写祭文的时间,叔侄关系、远奠的方式。用第二人称写法,如与亡者衔哀面语,虽说此段是祭文固定格式,但饱含深情至哀,确立了全文的情感基调。
第2自然段诉说自己的家世的不幸,在不幸中叔侄二人“未尝一日相离”,情同手足。
第3自然段回忆与十二郎离别后的三次见面和三次见面未果的经历,痛惜成年后二人离聚不定,竟成永诀,为此抱恨终身。
第4自然段哀叹自己未老先衰本该早死而未死,十二郎年少康强,不该早死而竟死,两相对照极度悲哀。
第5自然段倾诉自己遭受巨大打击精神恍惚,对十二郎的死不愿相信又不得不相信的惨烈心情。
第6段表达自己希望“从汝而死”,死后与侄儿相见的愿望,倾诉视死为幸的至悲至痛。第7自然段联想到自己的和侄儿的孩子,说他们难以健康成长,悲痛至极连忌讳和不吉利都不顾及了。
第8自然段推断侄儿猝然而死的病由,倾诉自己“未始以为忧”的痛悔之情。
第9自然段推测侄儿的死期,倾诉自己不能确知侄儿死期的悲哀。
第10自然段吊慰遗孤,为侄儿安排身后事,告慰侄儿在天之灵。
第11自然段为侄儿的死而归罪自己,恸哭长号,告诉侄儿自己已是万念俱灰,仅存替侄儿教子嫁女的心愿而已。
第12自然段全文结束,“言有穷而情不可终”,为侄儿的死而痛伤不已。
2、全文可分三部分,概括这三部分的意义如下:
第一部分(1—3)写两人之间的深厚情谊。先从身世和家世的不幸,写幼时孤苦相依;后叙两人的三别三会,终于不得会合而成永别,使作者悔恨无穷,抱憾终生。
第二部分(4—9)写十二郎之死。先写对十二郎之死的悲痛,再详叙死因和死期。
第三部分(10—12)写对十二郎及其遗孤的吊慰,交代迁葬及教养遗孤等事。
3.鉴赏、研读
鉴赏古代散文,要在阅读的基础上,走进作者创造的意境,联想想象,体会作品内涵,与作者同悲同喜。共同讨论以下问题:
(1)作者写作此文的目的是为纪念十二郎,为什么要写自己的身世?
[明确] 是为了表现自己和十二郎之间的深厚亲情,从而表达自己的深深思念。
(2)第四段写的痛惜诸兄之死,与本文主旨有何关系?
[明确] 烘托自己内心悲痛之甚。诸兄死去已令人悲痛不已,在人丁不盛的情况下,十二郎的死更令人悲伤不已,感到绝望。
(3)7—9段,一段以感叹结尾,两段以问句结尾,作者感什么,又叹什么?
[明确] 均是感叹十二郎的去世,抒发自己的悲痛。
(4)10—12段从哪些方面体现出了作者对十二郎的深厚情谊?
[明确] 替他处理家务后事;替他教子养女;反复表现愧疚之意、丧侄之痛。
(5)在文章的叙述中,你以为最动人的细节是何处?
[明确] 这是开放性的问题,让学生自由回答,可让学习小组讨论,先在小组发言,而后交流,并要学生说出自己的感情体验。
(6)作者何以对侄儿的死悲恸欲绝?结尾的“言有穷而情不可终”抒发了怎样的感情?
[明确] 为世间少有的哀情——悲家事不幸;悔“旅食京师”;叹未老先衰;恨小病丧命;衷后辈孤苦;疚丧葬难周。
(7)十二郎远殁它乡,文章却以“汝”“吾”相称,如对谈面泣,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
[明确]
这是一个难点,需要细读体会,作者祭奠与自己关系密切感情深厚的侄儿,抒发了刻骨铭心的骨肉至情,通篇汝吾相称,像是与侄儿对谈面语,异常真切。开篇一个“告”宇,让人感到全文都是向十二郎当面诉说,而亡者也正侧耳倾听;叙家常琐事如与久别的侄儿共忆往事;推测十二郎死的日期又像是叔侄二人共同核对;安排十二郎身后事犹如共同商量,抚背安慰;说起心中的惶惑,不时发出感问,真恨不得十二郎当面给予回应,听着二人说话,我们很容易感受叔侄情深,感受作者的悲感。如果十二郎有知,也一定会与作者一起捶胸顿足,恸哭不止的。难怪本文被称为“至情”之作而千古传诵。
(8)课文的语言形式和语气词的运用有何特点?它们的作用如何?
[明确]
这又是一个难点,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体会。这篇文章读来似叔侄二人之间,生者死者之间的无尽交谈,语言形式独具特色,文中多用重叠的语句和排比句,增强了语势,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语调句式随着自身情感的发展变化段段变、时时变。句式或长或短、或口语或雅句;语调则或急促成迂缓、或高亢或低回,真正做到了情至笔随。从而使文章收到了情文并生的最佳效果。
文言虚词,特别是语气词的使用也增强了全文的感染力,多处接连不断地连用“而”,“邪”,“于”,“也”“矣”字。加重语气,强化情感,并使形为散体的这篇祭文,含有了韵味,节奏也更加顿挫有力,从而更能打动读者。
4.引导小结:
本文在写作上主要有以下的特色:
(1)不拘常格,自由抒情
祭文偏重于抒发对死者的悼念哀痛之情,一般是结合对死者功业德行的颂扬而展开的。本文一反传统祭文以铺排郡望、藻饰官阶、历叙生平、歌功颂德为主的固定格式,主要记家常琐事,表现自己与死者的密切关系,抒写难以抑止的悲哀,表达刻骨铭心的骨肉至情。形式上则破骈为散,采用自由多变的散体。正如林野在《韩柳文研究法·韩文研究法》中所说:“祭文体,本以用韵为正格„„至《祭十二郎文》,至痛彻心,不能为辞,则变调为散体。”使全文有吞声呜咽之态,无夸饰艳丽之辞,为后世欧阳修《泷冈阡表》、归有光《项脊轩志》、袁枚《祭妹文》等开辟新径。清代古文家刘大魁说:“文贵变„„一集之中篇篇变,一篇之中段段变,一段之中句句变,神变,气变,境变,音节变,字句变,惟昌黎能之。”
(2)感情真挚,催人泪下
作者写此文的目的不在于称颂死者,而在于倾诉自己的痛悼之情,寄托自己的哀思。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强调骨肉亲情关系。作者和老成,名为叔侄,情同手足,“两世一身,形单影只”。今老成先逝,子女幼小,更显得家族凋零,振兴无望。这在注重门庭家道的古代,引起韩愈的切肤之痛是理所当然的。二是突出老成之死实出意外。老成比作者年少而体强,却“强者夭而病者全”;老成得的不过是一种常见的软脚病,作者本来不以为意,毫无精神准备,因而对老成的遽死追悔莫及,意外的打击使他极为悲痛。三是表达作者自身的宦海沉浮之苦和人生无常之感,并以此深化亲情。作者原以为两人都还年轻,便不以暂别为念,求食求禄,奔走仕途,因而别多聚少,而今铸成终身遗憾。作者求索老成的死因和死期,却堕入乍信乍疑、如梦如幻的迷境,深觉生命飘忽,倍增哀痛。
(3)边诉边泣的语言形式
作者采用与死者对话的方式,边诉边泣,吞吐呜咽,交织着悔恨、悲痛、自责等种种感情,似在生者和死者之间作无穷无尽的长谈。如写闻讣的情景,从“其信然邪”到“未可以为信也”,再到“其信然矣”,语句重叠,表现其惊疑无定的心理状态。末尾“汝病吾不知时,汝殁吾不知日”一段,多用排句,情绪激宕、一气呵成。这一切又都从肺腑中流出,因而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四、巩固新课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五、布置作业
课后练习三。
揣摩文章第5自然段中的“邪”、“也”、“乎”、“矣”的用法,体会它们在表达感情上的作用。
三个“邪”表明作者难以接受十二郎夭亡的事实,所以用反诘的语气,强化作者极度震惊的心情。
第五句“也”“乎”合用,表明作者仍不相信事实,所以用推断来排除现实的可能性,整个一句用的是假设语气。
第六七句末尾用“乎”,来表示作者的质疑,不愿接受残酷的现实。
第八句末尾用“也”,表明作者始终难以接受事实,陷入了极度的痛苦之中。
第九句前两个“也”连用,表假设,后一个“也”表反问,作者清醒地明白,眼前这一切是事实。第十一、十二、十三句连用“矣”来表明自己的不解与迷惑,作者实在无法接受残酷的事实。
最后两句末尾用“矣”,相当于“了”,表明天道难测,神机难明,天理不可推究,人的寿命难以预知。
板书设计:
为世间少有的哀情——(1)悲家事不幸;(2)悔“旅食京师”;
(3)叹未老先衰;(4)恨小病丧命;
(5)哀后辈孤苦;(6)疚丧葬难周。
教学后记:
其1)
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副词,一定。
2)
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
何其,多么。
3)
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
代词,他
4)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 其皆出于此乎?副词,大概。
“其”字的用
1、“其”作第三人称代词,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他(他们)”“它(它们)”。如:
①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②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
③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
④古之人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①句,“其”作“乃华山之阳”的主语,相当于“它”,代指“华山洞”。②句,“其”与“为文”构成主谓短语,相当于“它”,代指“仆碑”。③句,前一个相当于“它”,代指上文的“山洞”。④句,“其”与“求思”构成主谓词组,相当于“他们”,代指“古之人。
2、“其”作第三人称代词,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他的(他们的)”“它的(他们的”)。如:
①
其下平旷,有泉侧出。
②
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其文漫灭。
③
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
④u0001 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⑤
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
上述五句中的“其”,都可译成第三人称代词“它的”。①句,“其下”指山的下面。②句,“其文”指“仆碑上的文字”。③句,“其左右”指“山洞的两旁”。④句,“其深”指“山洞的深处”。⑤句,“其传”指“古书的传说(文字)”。
3、“其”活用作第一人称代词,相当于“我(自己)”、“我们”或“我的(我们的)”。如:
①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
②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①句,“其”指代上文的“余与四人”,只能译成“我们”。②句,“其”指的是“我(自己)”。
4、“其”作指示代词,可以指代个别的人或事物,也可指代多数,一般都是远指,相当于现代汉语的“那、那个、那些、那里”。如:
①
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②
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山洞者,③
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④
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
①句,“其址”指那个地方,“其后”指从那以后。②句,“其院”指那个禅院。③句,“其好游者”指那些爱好游赏的人。④句,“其欲出者”指那个要求出来的人。
5、“其”作副词,放在句首,和放在句末的语气助词配合,表示反诘的语气,可译为 “难道”。如:其孰能讥之乎?“其”表示反诘语气,相当于“岂”,可译为“难道”。
6、“其”作助词,用来凑足音节,舒缓语气。如: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其”是助词,无实在意义,可不翻译;“既其出”可译为“出洞以后”。
7、“其”活用作第二人称代词,相当于“你”、“你的”。如: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故以为其爱不若燕后。(《触龙说赵太后》)
该句译为:我认为太后替长安君考虑的短近了,所以认为你的疼爱(长安君)不如(疼爱)燕后。“其”作第二人称代词来解。
8、“其”表示特指若干中的一个,有“其中”的意思。如:少时,一狼迳去,其一犬坐于前。(《狼》)
该句译为:过了一会儿,一只狼干脆走开了,其中的另一只狼像狗似地坐在(屠夫)面前。“其”作“其中”来解。
9、“其”作副词。放在句首或句中,可以表示疑问、测度、婉商、期望等语气,常和放在句末的语气助词配合,视情况可译为“大概”、“还是”、“可要”等。如:
①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
②其皆出于此乎?
(《师说》)
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伶官传序》)
④吾其还也。
(《崤之战》)
①句,“其”用在“如„„何”的前面,有加强疑问语气的作用,可译为“又”。②句,“其”表示测度的委婉语气,可译成“大概”、“或许”。③句,“其”表示告诫、期望的语气,可译为“可要”。④句,“其”表示商量的语气,可译为“还是”。
10、“其”作连词,表假设,做“假如”、“如果”来解;表选择,做“是„„还是”来解。如:
①其极刑,曰:“顺我,即先刺心;否则,四肢解尽,心犹不死。”(《狱中杂记》)
②子以秦为将救韩乎,其不乎?(《战国策·韩策》)
①句大意是:如果遇到执行凌迟这种刑罚,刽子手便对犯人说:“你依我,给我若干钱,我就先刺心,叫你一下子便死;不然的话,我把你四肢剐尽,你心一下子死不了,叫你受罪。“其”相当于“如果”。②句意思是:你认为秦国是将要救韩国,还是不救呢?“其”相当于“是„„还是”。
“其”作为文言虚词,用法多且使用频率高,这在韩愈《祭十二郎文》中体现得非常充分。对于它的意义和用法,很多师生容易混淆,分辨不清。利用此文,仔细辨析,将有助于掌握它的用法。笔者为此梳理了本文出现的34个“其”的意义和用法,供大家一起探讨:
代词
一、第三人称代词,可译为“他的”“它的”“他们的”
1、吾时虽能记忆,亦未知其言之悲也。
第三人称代词,她的,指韩愈的嫂嫂
2、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
第三人称代词,他的,指韩会
3、汝之纯明而不克蒙其泽乎?
第三人称代词,他的,指韩会
4、汝之纯明宜业其家者,而不克蒙其泽矣。第三人称代词,他们,指韩会家族
5、少而强者不可保,如此孩提者,又可冀其成立邪?
第三人称代词,他的,指孩提
6、吾力能改葬,终葬汝于先人之兆,然后惟其所愿。
第三人称代词,他们的,指奴婢们
7、教吾子与汝子,幸其成;
第三人称代词,她们,指吾子与汝子
8、长吾女与汝女,待其嫁,如此而已。第三人称代词,她们,指吾子与汝子
二、第二人称代词,可译为“你的”“你们的”
9、止一岁,请归取其孥。第二人称代词,你的,指十二郎
10、呜呼,其竟以此而殒其生乎?
第二人称代词,你的,指十二郎
11、殓不凭其棺,窆不临其穴。
第二人称代词,你的,指十二郎
三、指示代词,可译为“这(些)”“那(些)”
12、其后四年,而归视汝。
指示代词,那
13、诚知其如此,虽万乘之公相,吾不以一日辍汝而就也。
指示代词,那,指代前面一句话
14、呜呼!其信然矣!
指示代词,这
15、其余奴婢,并令守汝丧。
指示代词,那(些)
副词
一、表推测,可译为“大概”“也许”
16、呜呼!其信然矣!
副词,表示推测,大概。
17、自今已往,吾其无意于人世矣!
副词,表示推测,大概,将。
二、表反诘,同“岂”,可译为“难道”
18、呜呼,其竟以此而殒其生乎? 副词,表示反诘,难道
19、念诸父与诸兄,皆康强而早世,如吾之衰者,其能久存乎? 表示反诘,难道,还
20、吾实为之,其又何尤!
表示反诘,难道
连词
一、表假设,可译为“如果”“假如”
21、死而有知,其几何离?
连词,表假设,如果
22、其无知,悲不几时,而不悲者无穷期也。
连词,表假设,如果
二、表选择,可译为“是”“还是”
23、呜呼!其信然邪?其梦耶?其传之非其真邪? 连词,表选择,是„„还是„„还是„„
24、其然乎?其不然乎?
连词,表选择,是„„还是„„
25、汝其知也邪?其不知也邪? 连词,表选择,是„„还是„„
助词
26、“彼苍者天”,“曷其有极”!音节助词,补充音节,无实义。与“曷”连用,表疑问语气。
27、梦也,传之非其真也,用作形容词词头,一般不译。
教学后记:
作为祭文,因为其内容和形式都容易公式化,所以为后人传诵的不多。但韩愈的《祭十二郎文》却不拘格式,写得情真意切,生动感人,为后人传诵。祭文一般是在祭奠时宣读的,故其开头、结尾都有一个表示祭享的格式。韩愈的《祭十二郎文》被后人认为是“千古绝调”,欧阳修的《祭尹师鲁文》、袁枚的《祭妹文》也很有名。
这篇祭文是怎样把叙事和抒情完美的结合在一起的?
总的来说,这篇祭文抒发生离死别之情,深沉真挚,悲哀凄楚,婉转曲折。这得力于作者将叙事、抒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以事显情,融情于事,叙述平常琐事毫不觉得平淡单调,只觉一片哀情出自肺腑,读来催人泪下,这是间接抒情。作者感情不断积蓄,到高潮时,则直接抒情,感情的潮水喷涌而出,令人感动。如课文第5自然段。
至情出至文,至文感人心——《祭十二郎文》与《祭妹文》比较谈
祭文是对死者表示崇敬和怀念的一种文体,一般着重叙述死者的功业。为了应和当时礼仪的需要,作者往往作一番无泪之哭,不哀之嚎,常让人感到浮而不实,夸而失信,缺乏一种感人的力量。但是唐代韩愈的《祭十二郎文》和清代袁枚的《祭妹文》叙写的也是亲人之间的笃深情意,但它们一改过去祭文的矫揉造作,让人感到字字出肺腑,句句断肝肠,因而成为为祭文中不可多得的千古绝唱,和古代抒情散文中的不朽名篇,虽然两篇文章出自不同时代的不同作家之手,但把它们进行比较分析学习,还是大有裨益的。
一、从两篇文章的写作思路来看
《祭十二郎文》构思精巧,别巨匠心,它按照时间顺序,先通过家世的衰落颓败、幼时的孤苦伶仃及叔侄二人之间三别三会的叙述,抒写了两人之间的深厚情谊,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悔恨无穷与抱恨终生。然后叙写十二郎之死,流露出内心无穷的迷惘和无尽的悲伤,最后通过对家属的吊慰、坟茔的迁徙及遗孤的教养的叙述,极写内心无处诉说、不可遏止的辛酸与悲苦,显得哀婉凄楚。行文自始至终以时间为顺序,以怀念为线索,层层推进,环环相扣,而又步步深入,随着叙述的展开,作者沉重的情感波涛,也一浪高过一浪,使人读完全篇不能不掩卷深思,为作者因失去相依为命的侄儿所遭受到的深切的精神悲痛而潸然泪下,并得到一种美的享受,构思严谨而富有变化。《祭妹文》同样也是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从素文墓地入笔到病根祸源的交代,从野外同捉蟋蟀到书斋共读诗经,从胞妹送哥泪花流到把盏喜迎兄长归,从离家出嫁到中道回归,从侍奉老母以示其德到关爱长兄以显其情,从素文之死到后事料理,情节层递步进,感情波涌浪推,叙事历历可见,抒情句句见心,文情呼应,浑然一体。
二、从两篇文章的感情基调来看
情感是客观对象与自己关系的主观反映,是主体对客体的一种态度,“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庄子《渔父》)真而浓的情愫才能有动人心魄的美学力量。两篇祭文自始至终都贯穿着一个“情”字。《祭十二郎文》从家世的凄凉、身世的不幸,到父母的早逝、兄嫂的抚养,从自己的衰病到晚辈的幼小,这一切的一切都汇聚成一股感情的急流使作者百思萦集,情不能已。这里有怀念也有内疚,有哀愤也有感激,有期望更有辛酸,字字似血,句句是泪,如怨如慕,如泣如诉,无任何修饰和渲染,无一字一句不是作者骨肉至情的的真切流露。拳拳爱心,绵绵深情,质朴洗练,哀婉久绝,成了祭文中难得的绝调,难怪宋代著名的大作家苏轼说:“读韩退之《祭十二郎文》而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友。”《古文观止》也评论说:“情之至者,自然流为至文。读此等文,须想其一面哭,一面写,字字是血,字字是泪。”袁枚的《祭妹文》贯穿全文的同样是凄楚哀婉的情调。本文基本上采取了顺叙的写法,先写兄妹幼年情事,以“呜呼”二字,直呼亡妹,为全文奠定了凄切哀婉的悲怆基调,再写自己中年归家之后的景况,最后写妹妹病危和亡逝。末段连呼“呜呼哀哉”,更是直抒胸臆,坦言心怀,言辞哀婉凄切,情意缠绵悱恻,把对亡妹的思念、同情、内疚、哀痛统统浓缩在伤心欲绝的悲叹之中,叙事中寄寓哀痛,行文中饱含真情,同时还穿插些许景物描绘,从而使痛惜、哀伤、悔恨、无奈之诸多成分有机地揉和于一体,具有令人肝痛肠断的艺术感染力。
三、从两篇文章的抒情方式来看
从抒情方式来看,采用对话形式,是这篇《祭十二郎文》的一个重要特点。全文用了四十个“汝”字,用第二人称直呼老成,好像老成并没有死,正坐在他对面听他倾诉衷肠;又好像老成虽死,但其亡魂还可以听到他的家常絮语;他甚至向老成直接提问:“其竟以此殒其生乎?抑别有疾而至斯乎?”“其然乎?其不然乎?”来询问其病因、死期。这种对话形式,不同于一般祭文纯客观地歌功颂德,而具有浓厚的感情色彩和抒情意味,因而也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量,这种“汝”“吾”相称的叙述形式,让人感到好象同死者家常对话一般,读来显得亲切感人,也易于感情的抒发和流露。同时,本文在选材上一反过去祭文对功绩或德行的赞颂,而选择了作者和十二郎之间的个人家常琐事,从自己幼年丧父到叔侄相以为命,从漂泊天涯到未老先衰,从病情揣测到沉痛自责,从后事安排到吊慰家属,虽多记生活琐事,但无一字不关“情”,无一句不含“情”,可谓事事关情,语语动情,句句系情,字字含情。此外,本文还特别注重虚词的应用以增强行文的感染力,使文章独具风采。全文多处反复运用了“而”“邪”“也”“矣”“乎”等语气词,不仅加重了抒情的语气,使表达的感情更加强烈,而且增强了文章顿挫有力的节奏,突出了作品的感人力量。
在这一点上,《祭妹文》同样是选择了生活琐事来抒发对亡妹的悼念之情,纯以散体形式抒写情感,文不加饰,朴素无华,在家常琐事的诉说中贯注着诚挚的骨肉之情,确是不可多得的杰作。从朝夕相处同捉蟋蟀,到比肩并坐相伴读书;从椅裳拽衣不放悲声,到衣锦归家瞠视而笑;从妹归母家服侍阿母,到治办文墨见其才学;从阻人走报宽慰长兄到终宵刺探兄妹情深;从绵啜盼兄挣扎应诺到临终之际一目未瞑;从轻信医言远游他乡到痛悔自责伤心悲绝,这一切都属于琐琐屑事,可正是这些极富情致的生动细节,字字凄楚,句句动人,让人睹之神伤,闻之心动,从而产生出追魂摄魄的魅力。“总见自生至死,无不一体关情,悱恻无极,所以为绝世奇文”
(林云铭《韩文起》卷八)同时《祭妹文》的抒情方式还表现在借景抒情,情景交融上。例如一开始写素文墓地所在,“羊山矿渺,南望原隰,西望栖霞,风雨晨昏,羁魂有伴,当不孤寂。”羊山空旷荒凉,所伴者唯三死者而已。写自己祭奠时,只见“纸灰飞扬,朔风野大”,北风肆虐,其声啸,其势猛,其气寒,穿野掠坟,怎么不叫人萌生“身前既不可想,身后又如何知”的茫然之感!
总之,两篇文章作为祭文中不可多得的精品,尽管出自不同时期的不同作者之手,但是还是有颇多相似之处。因此,把这两篇文章对照阅读,比较分析,相信会从中受到不少启发的。
第五篇:《祭十二郎文》教案
《祭十二郎文》教案
教学目的:、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实词(羞、世、敛、省、致、怙、始、薨、嗣、比等)和虚词(其、以、邪、也、乎、矣等)及文言句式(惟兄嫂是依等)。
2、了解祭文的有关知识和本文破骈为散、边泣边诉的语言形式;理解以情动人的文笔,分析叙事和抒情结合的写法,从而领会此文散发出的浓浓悲情――亲情真实的展示。
3、指导学生饱含感情的诵读,培养学生感受悲剧美学魅力的能力和习惯。
重点难点:、鉴赏韩愈散文的叙事中抒情的特点;学习本文破骈文散,不拘常格,自由抒情的语言。
2、本主要是以情动人,要指导学生反复诵读,体会祭文中悲伤凄婉的感情基调;并了解文言虚词(邪、也、乎、矣等)在抒情中的重要作用。
教学设想:、本文是一篇情文并茂的祭文,应抓住一个“情”字,梳理层次脉络,强调预习的基础上,反复诵读,加深理解,从而学会在叙事中抒情。
2、积累重要的文言词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宋代学者赵与时在《宾退录》中的一段话:“读诸葛孔明《出师表》而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忠。读李令伯《陈情表》而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孝。读韩退之《祭十二郎文》而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友。”《古文观止》评点此文:“情之至者,自然流为至文。读此等文,须想其一面哭一面写,字字是血,字字是泪,未尝有意为文,而文无不工。祭文中千年绝调。”可见《祭十二郎文》是一篇令人感动的祭文。
二、解题
1、作者:韩愈(768-824),字退之,河南南阳(今河南孟县)人,郡望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唐代著名文学家。尤以散文著名,有“文起八代之衰”的美誉。他生活在中唐时期,是唐德宗贞元八年(792)进士。他在文学方面影响很大,主要贡献是与柳宗元一起倡导了“古文运动”。他主张要有充实内容,学习古文应“顺其意而不顺其辞”,“惟陈言之务去”,力求“文从字顺”,这些主张是进步的积极的,并对后世产生很大影响。韩愈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作品收在《昌黎先生集》。
《祭十二郎文》是一篇祭文,叙述家庭、身世和生活琐事,抒发悲伤情感,悼念侄儿,写得情真意挚、凄楚动人,很有特色,后人评价很高。
2、背景:韩愈三岁时就死了父亲,而后由兄嫂抚养长大。长兄韩会无子,次兄韩介有子韩老成,在族中同辈排行十二,故称十二郎。按封建社会的规矩,十二郎过继给韩会为子,因此韩愈与十二郎自幼相守,历经患难“零丁孤苦,未尝一日相离”,感情深厚,虽为叔侄,却情同手足。成年后,韩愈仕途不顺,二十五岁方登进士第,后做官又触犯权贵,触怒唐宪宗,多次遭贬,因四处漂泊很少与十二郎见面。后唐穆宗继位,韩愈官运好转,叔侄二人能够相聚之时,突然传来十二郎病亡的噩耗,使韩愈悲痛欲绝,也勾起他辛酸的回忆,于是写下这篇祭文。
3、释题:祭文――也称“悼词”,通常是祭奠死者,抒发悼念哀痛之情的一种文辞,也有用以祭神祭物的。
祭文的内容和形式都公式化――一般先简介死者逝世情况(职务、时间、地点、死因、享年等),表示哀悼之情;然后介绍死者的生平事迹,评价死者的功德贡献;最后向死者亲属表示吊唁慰问,号召生者学习死者的精神品质。
韩愈的《祭十二郎文》不拘格式,写得情真意切,生动感人,为后人传诵。不单在形式上用的是散句单行,在内容指向上也一任情感的激荡,通篇追叙他与十二郎的共同生活和深厚情谊,以及渲泄十二郎之死所带给他的莫大哀痛。这种对祭文体的创变,适应了作者情感表达的需要,进而也使该文形成了“以情胜”的鲜明艺术特色。
三、初读,正字音,归纳落实文言知识点
四、再读,整体把握
第一部分(1-3)写两人之间的深厚情谊。先从身世和家世的不幸,写幼时孤苦相依;后叙两人的三别三会,终于不得会合而成永别,使作者悔恨无穷,抱憾终生。
第二部分(4-9)写十二郎之死。先写对十二郎之死的悲痛,再详叙死因和死期。
第三部分(10-12)写对十二郎及其遗孤的吊慰,交代迁葬及教养遗孤等事。
2.理清的感情思路。
提问:本文以抒情为主,在文中找出重在抒情的段落,有什么标志性词语。
明确:本文抒情的段落有2、、10、11自然段,标志性词语为段首“呜呼”。
提问:本文并非连续抒情,而把难以抑止悲哀融于家常琐事中,这种抒情的特点?
明确:本文感情的抒发是波浪式的。
①作者沉痛之情积蓄已久,所以一提起笔感情便禁不住喷涌而出。父母早亡,“惟兄嫂是依”,“中年死殁南方”“两世一身,形单影只”。如今侄儿这童年的伙伴,“两世”中的“一世”竟又离开人世,这诸多的不幸怎能不叫作者悲从中来?于是便自然引发了作者的第一次抒情。板书:悲情之始
②作者在抒悲惨身世中宣泄感情,后自然转入对三会三别的回忆之中。板书:三会三别
③韩愈与老成不期然中已成永别,想起“少青殁而长者存”,他的悲情又陡然而起。令读者仿佛看到作者泪流满面地哭诉到:‘呜呼!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其真邪?”“呜呼!其信然矣!”不愿信其真,又无法否定的无可奈何,抒发了自古以来有过至悲至痛感情的人们的共同感受。板书:疑讯之真
④通过感情的再次宣泄之后,又转入低沉的叙述。推测侄儿得病的原因,去世的日期,对侄儿后事、家务的安排及吊慰家属等。板书:推测死因.安排后事
⑤作者好像在向死者话家常,但想到侄儿的生、病、死、葬料理不到又陷入了沉痛的自责,悲愤再一次喷涌而出。“彼苍者天,局其有极!”如果说先前之悲还只是悲侄儿之死,而此时已转而为无限的悔恨和对不公平的上天的诅咒了,并且表示了自己“无意于人世”的沉痛心情。板书:痛海之极
作者通过一些家常琐事,表达对十二郎深切的痛惜和怀念。同时也抒发了自己凄楚的宦海沉浮的人生感慨。全文悲起悲结,中间穿插了两次叙述.抒悲愤是本文的主题,是茂盛枝叶,而叙述则是的框架,是悲情的依托。悲情在回忆中不断加深。这种波浪式的结构使作者的悉情表达得淋漓尽致。总之,全文12段环环相扣,以悲痛之情为线索组织全文,体现思路的发展,先回忆叔侄相依为命,感情至深,这是前提;接着围绕侄儿的死叙写自己的惶惑、痛悔和强烈的感情震荡,为高潮奠定基础;最后诉说自己的心迹,在恸哭长号中伤痛之情达到高潮。全文写来情真意切,感人至深,读后令人潸然泪下。
五、品读,鉴赏特点
1、感情真挚,催人泪下。
思考:作者何以对侄儿的死悲恸欲绝?结尾的“言有穷而情无终”抒怎样之情?明确:为世间少有的哀情——-叔侄情深
(1)悲家事不幸;(2)悔“旅食京师”;
(3)叹未老先衰;(4)恨小病丧命;
()哀后辈孤苦;(6)疚丧葬难周。
2、边诉边泣的语言形式。
这种独具特色的语言形式和语气词的运用,增强全文的感染力。本文读来似叔侄二人之间,生者死者之间的无尽交谈,语言形式独具特色,文中多用重叠的语句和排比句,增强了语势,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文言虚词,特别是语气词的使用也增强了全文的感染力,多处接连不断地连用“而”,“邪”,“于”,“也”“矣”字。加重语气,强化情感,并使形为散体的这篇祭文,含有了韵味,节奏也更加顿挫有力,从而更能打动读者。在这里作者独特的表现手法,是使其真挚、深沉的情感紧紧融注在日常平凡琐事的叙述之中。让绵密深沉的主体情感,直接投射于与十二郎有关的生活细节之中,反复抒吐,与之融铸成完整的审美意象,释放出强烈、隽永的感情光芒。
3、破骈为散,自由多变的形式。
本文却不拘格式,破骈为散,采用自由多变的散体,写得情真意切,生动感人,为后人传诵。通篇追叙他与十二郎的共同生活和深厚情谊,以及渲泄十二郎之死所带给他的难以抑制的悲哀,表达刻骨铭心的骨肉至情和莫大哀痛。
总之,《祭十二郎文》之所以能将诚挚的抒情与日常琐事的叙述紧密融合在一起,深切地表达出对亡故亲人的悼念和对人生浮沉离合的无限感叹。